杜甫简介与生平分期

2025-02-03

杜甫简介与生平分期(10篇)

1.杜甫简介与生平分期 篇一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出生在襄阳(河南巩县)的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7岁学诗,15岁扬名,但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被后世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其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2.杜甫生平的四个时期 篇二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过的是登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二、长安时期

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居住,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到长安,目的是求得一个官职,有所建树,但都未成功。于是他比较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他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此期间,他的足迹从贫乏的坊巷走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须经过的咸阳桥畔,仕途要求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

三、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从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在这段时间,他感受到了人民的痛苦,写下了不朽诗篇。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社会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杜甫也亲身经历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变化:流亡、陷贼、在皇帝身边任左拾遗、出贬华州、荒凉的洛阳道上、秦州寄居、入蜀的行程──无论是人事关系或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悬殊。

四、漂泊西南时期

3.雷锋生平简介 篇三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父亲在湖南农民运动中当过自卫队长,后遭国民党和日寇毒打致死。母亲张元潢在受到地主的凌辱后,于1947年中秋之夜悬梁自尽。雷锋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被好心的六叔奶奶收养。幼年雷锋上附近蛇形山砍柴时,被地主婆用刀在左手背上连砍三刀。所以,他从小对黑暗社会充满仇恨。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意见,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生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1959年12月征兵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军,焦化厂领导舍不得放他走。雷锋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兵役局(现人武部)表明参军的决心。他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

4.悼词人物生平简介 篇四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悼词人物生平简介》的内容,具体内容:要怎么写才能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和对先人的缅怀呢?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希望能帮到你。(一)各位亲友、各位来宾: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岳西公墓举行告别仪式,...要怎么写才能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和对先人的缅怀呢?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希望能帮到你。

(一)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岳西公墓举行告别仪式,深切悼念离休干部、中共党员、辛勤园丁刘廷虎同志。刘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XX年 2 月 23 日 16 时 25 分在岳西县中医院与世长辞,享年 86 岁。

刘廷虎同志系岳西县毛尖山人,生于 1927 年 3 月。

早在解放前,刘挺虎同志就参加了社会工作,1945 年 9 月至 1947 年 8月在黄羊乡任小学教员;此后,刘老同志就走上了革命道路。1947 年 10 月至 1955 年 6 月先后在陆军战车第一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纵汽艇大队、华东海军后勤部、华东海军皖北土改工作队等单位担任过司机、队员、轮机长等职务;其间荣立过三等功、四等功各一次。

解放后,因工作需要,他服从组织安排,荣调回到家乡岳西县工作。1955年 6 月至 1956 年 7 月在本县原主簿区当税务员;1956 年 7 月至 1961 年 8月年先后在石关小学、天堂中学、岳西中学担任教师;1961 年 9 月至 1986

年 8 月在汤池中学担任教师、副教导主任,并于 1984 年 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 年 9 月调至岳西县教师进修学校担任讲师。

自 1947 年参军作战到 1989 年 4 月光荣离休,刘挺虎同志为革命和人民默默无闻地奋斗了 40 余年。刘老同志的一生是坎坎坷坷的一生,是风风雨雨的一生,经历了从解放战争、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直至改革开放几个时期,度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蹉跎岁月。

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与社会建设事业中,刘老同志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一贯坚持原则、大公无私、热爱集体、团结同志、工作积极,真正做到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教师。在历次风起云涌的政治斗争中,刘老同志都能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恪守党的宗旨,坚持党的信念,是一名经得起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员。40 余年来,刘老同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培育新一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刘廷虎同志始终保持着优良的传统作风。生活上,他艰苦朴素,克勤克俭,从不铺张浪费;并自觉要求自己的子女,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从不搞特殊化,不给组织找麻烦,体现出一个革命军人和人民教师的高风亮节。他为人廉洁耿直,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为革命工作和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体现了一代老党员、老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工作作风。

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刘廷虎同志无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刘老曾经担任过语文教师、班主任、教导主任等职。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上,呕心沥血培育祖国的花朵。无论在中小学哪个岗位上,他始终都是工作上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生活上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他心地善良,团结同志,关心学生,爱校如家,以他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启迪了无数个幼稚的心灵,培育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表现了一位人民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刘廷虎同志是一名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老军人,是一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老干部,是一位淡泊名利、勤恳敬业的老党员,是一位和蔼可亲、善良纯朴的老教师。刘廷虎同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勤劳俭朴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

刘廷虎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党员、好同志。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大家学习、铭记。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和工作,再创佳绩,以告慰刘老在天之灵。我们相信,他老人家定会含笑九泉!

(二)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的好干部、好职工***同志。

***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 2004 年 10 月 10 日晚 11 点 30 分在汉川马口逝世,终年 69 岁。

***同志于1935年6月27日出生在***许家小湾的一个贫寒家庭,从1944年开始断断续续读过二年私塾,当时由于兵荒马乱,加之父母多病,不久就失去学业。由于父母多病又无钱医治,双亲于 1948 年和 1949 年就相继去世,去世时父母分别只有 42 岁和 43 岁。失去双亲的王见苟同志当时只

有 13 岁,就孤苦零丁只身一人到脉旺开始学徒、为人打工。学徒的生活非常艰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给老板扫地、烧水、送茶、烧火做饭、招呼顾客,不论是炎热当头,还是天寒地冻,每天都要给老板挑 40 担水,真是“勾子扃担肩上挑,赤脚草鞋河里站,高坡陡下步步走,个子消瘦吃不消,没有办法拼命挑,春去秋来十冬腊,寒风刺骨两泪汪”,而且还吃不饱、穿不暖,备受煎熬。

解放后的 1951 年,***同志参加了店员工会、工人纠查队和宣传队,他们打起腰鼓到全县各地宣传共产党的政策。1952 年 10 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2 年 12 月 26 日赴朝参加了朝鲜战争,从事后勤通讯工作,历任通讯员、中士保管员,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出了应有贡献。1957 年 4 月复员回脉旺,先后在合营商业、国营商业,任营业员、物价员、分店主任、业务组长、副指导员等职。文革期间曾为脉旺镇革命委员会委员,担任过县落实“131”和“25”文件的镇召集人和副连长等职。1959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 年参加四清工作队,经历了整风、反右倾、反贪污、财贸整顿等运动,在工作中,受到县、镇两级的奖励,树过红旗标兵。由于生性耿直,坚持原则,爱提不同意见,在文革中受过迫害,挨过批、游过行。1970 年至 1984 年在**镇工作,先后在**副食品商店、**中心批发站、**供销社、**银行、**医药商店、**蔬菜商店任主任,历任各单位党支部书记,镇财贸党总支委员,由于工作出色,责任心强,大胆管理,成效显著,这些单位都进入了**镇先进单位的行列。

1984 年 9 月,***同志调入**县**公司**批发部工作,由于当时**公司

刚刚组建不久,**批发部除了 1 个旧仓库、1000 多件快要霉变的烟、5 个人外,其他一无所有,企业处于创业的艰难时期,面对困难和压力,王见苟同志坚定信念,开拓进取,深化改革,团结一心、艰苦创业,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创出了马口批发部的一片天地。新的卷烟仓库建起来了,职工宿舍营业综合楼建起来了,卷烟的销售形势一天比一天好,上缴国家的税收一年比一年增加,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也逐步得到提高。1990 年,***同志当选为**镇第十届镇人大代表,1995 年光荣退休。退休后,王见苟同志仍然不忘企业的发展与改革,时时关注卷烟的销售情况,不时为烟草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余热,真是“有限生命,无限服务,为党为民,无限忠诚”。

***同志一生,朴实、耿直,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好同志,也使孩孙们失去了一位好父亲、好爷爷、好外公。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同志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勤奋工作,不断开创烟草工作的新局面。

***同志您安息吧!

二○○四年十月十三日

(三)

(空 4 格)沉痛悼念我公司员工(某某某)

(空四格)某某某--生平简介

(不空格)某某某 性别:男(可不写性别二字){(1970.3--2005.10),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木工机械设计高级工程师,高级

木工机械销售业务骨干。

(空两格)一九某某年某月某日生于某某省某市。

一九某某年开始在某名牌大学读书,在莫大学深造。19 某某年被我[金田豪迈公司录用]任某科室(职称)(技术员或业务员)。

(空两格)一九某某年春,他先到上海入上海市(木工机械管理协会办的高级技师班学习,后东渡到日本考察学习木工机床设计与木工机器销售管理回国后,继续受聘(金田豪迈公司),并创办《上海机床》(周刊)。

(空两格)(二零零几年,某某某被选为浙江省木工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后任省对外机器设备对外销售部部长。)

(空两格)二零零几年再次出国到德国,法国,新加坡等地考察学习国外木工产业先进销售经验)次年回国,创办某某办事机构)(二零零几年起任教于金田豪迈上海分公司技术培训学校,还兼任金田豪迈上海分公司设备设计院院士。公司销售科科长兼采购处处长长)

(空两格)某某某同志 18 岁开始学英文,在上海金田豪迈公司工作与出国考察期间,利用个人时间掌握了法文、德文和俄文。他经常引用北方集团销售处全国劳动模范 paomanliu 的话说:“我们做时代的主人,学习外国的知识,用国外的技术提高我们自己国家的经济生产力.要理解,和运用国外公司的好的销售方法,和理念我们的服务必须从基本的东西做起,必须经常务实才成。”

(一般还可以写以下内容)

代表作:销售与客户的信任关系(论文或销售业绩)

注释:({}大括号内的是虚拟材料与简介,请按实际生平填写)

某某某 现年 35 岁,报效国家建设{12 年}(多少裁多少年)现正是家庭和事业双飞的时候,但是某某某并不感到自己的业务熟练,仍然继续在业务交流中学习同事经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起到骨干精英带头人的作用, 在本集团公司应聘后某某某同志连续当选第一、二、三届公司优秀工作人员设计及销售人员代表大会代表,连续多年夺得劳动模范标兵,先进生产者称号,并于 2003 年被群众推举为全国人大会委员。

某某某 日前在上海去往常州出差的路上因交通事故与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在常州医院医治无效因工殉职!享年 35 岁

(后话可以不写 一般悼词也是这样写)

某某某的逝世是我公司的一大损失,某某某的逝世是我们公司的一大悲哀,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工作,将某某某的工作继续完成,不某某某同志的鲜血白流,我们将以某某某同志为榜样,继续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外国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销售理念,来告慰某某某同志的英灵

(后续活动)

5.革命烈士生平简介 篇五

曾伟(1912-1949),广东省惠阳县人。初中时丧父母,遂自学成才。自幼受革命影响,年轻时参加国民党军队,坚持进步,坚持抗日。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早期领导人、港九民主同盟组建领导人之一,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冬,国民党反动派曾密令逮捕曾伟,遂避难出走桂林,一面卖文为生,一面学习马列主义。1944年协助张炎将军在粤南组织南路人民抗日军,在国民党反动派与日寇的夹击之中苦战数月。张炎将军不幸遇害后,率队与中共领导的抗日军队汇合,坚持抗战。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抗战胜利后离队赴香港,担任《人民报》编辑。参加筹建港九民盟组织。并担任民盟总部组织委员会委员,南方总支部执委。也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担任农工民主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农工民主党华东局委员。1946年冬离港赴沪,指导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党部工作。1947年底以后,上海民主同盟及农工民主党转入地下活动。担任策反蒋方军政人员的具体工作,经常不倦的深入基层工作。对学习也不放松,与同志互相鼓励,学习马列主义。生活作风简朴,克己待人,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志。1948年初,赴港穗一带活动,1949年4月2日返回上海,准备配合上海解放工作,4月5日上午在山阴路恒盛里47号召集南京、上海等地农工民主党负责人开会,讨论迎接解放上海及安徽、江苏一带敌军的策反工作,不幸被敌人发觉,遂被捕。被捕后坚贞不屈,未承认自己政治身份,也未招口供。

6.悼词人物生平简介 篇六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岳西公墓举行告别仪式,深切悼念离休干部、中共党员、辛勤园丁刘廷虎同志。刘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XX年2月23日16时25分在岳西县中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刘廷虎同志系岳西县毛尖山人,生于1927年3月。

早在解放前,刘挺虎同志就参加了社会工作,1945年9月至1947年8月在黄羊乡任小学教员;此后,刘老同志就走上了革命道路。1947年10月至1955年6月先后在陆军战车第一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纵汽艇大队、华东海军后勤部、华东海军皖北土改工作队等单位担任过司机、队员、轮机长等职务;其间荣立过三等功、四等功各一次。

解放后,因工作需要,他服从组织安排,荣调回到家乡岳西县工作。1955年6月至1956年7月在本县原主簿区当税务员;1956年7月至1961年8月年先后在石关小学、天堂中学、岳西中学担任教师;1961年9月至1986年8月在汤池中学担任教师、副教导主任,并于198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9月调至岳西县教师进修学校担任讲师。

自1947年参军作战到1989年4月光荣离休,刘挺虎同志为革命和人民默默无闻地奋斗了40余年。刘老同志的一生是坎坎坷坷的一生,是风风雨雨的一生,经历了从解放战争、土地改革、“”直至改革开放几个时期,度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蹉跎岁月。

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与社会建设事业中,刘老同志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一贯坚持原则、大公无私、热爱集体、团结同志、工作积极,真正做到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教师。在历次风起云涌的政治斗争中,刘老同志都能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恪守党的宗旨,坚持党的信念,是一名经得起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员。40余年来,刘老同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培育新一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刘廷虎同志始终保持着优良的传统作风。生活上,他艰苦朴素,克勤克俭,从不铺张浪费;并自觉要求自己的子女,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从不搞特殊化,不给组织找麻烦,体现出一个革命军人和人民教师的高风亮节。他为人廉洁耿直,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为革命工作和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体现了一代老党员、老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工作作风。

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刘廷虎同志无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刘老曾经担任过语文教师、班主任、教导主任等职。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上,呕心沥血培育祖国的花朵。无论在中小学哪个岗位上,他始终都是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生活上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他心地善良,团结同志,关心学生,爱校如家,以他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启迪了无数个幼稚的心灵,培育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表现了一位人民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刘廷虎同志是一名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老军人,是一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老干部,是一位淡泊名利、勤恳敬业的老党员,是一位和蔼可亲、善良纯朴的老教师。刘廷虎同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勤劳俭朴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

7.韩愈生平简介 篇七

韩愈祭鳄鱼

潮州的韩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 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鳄鱼!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夭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严处!” 从此,江里再也没有看见鳄鱼,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 现在,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叫做“韩埔”,渡口叫“韩渡“,又叫”鳄渡”,还把大江叫做“韩江”,江对面的山叫做“韩山”。

8.词人生平简介 篇八

周密是南宋此人,字公谨,号草窗。周密的祖籍在济南,祖先因为跟随宋高宗南渡,到浙江的湖州,还有一种说法是他的祖先后来又搬到杭州,周密处正在杭州这种说法也是存在的。

周密很擅长作诗作词,他的作品高雅浓丽,非常严谨,此外周密擅长作画,和吴文英齐名,当时别人们成为“二窗”。他留下的著作特别多,很好很完整的保存了宋代京城杭州的社会资料,对后人研究南宋政治,南宋社会、风土人情有很大的研究作用。

周密的诗词是南宋末年典雅词派的代表,他的诗词做到了博采众长,并且形成了自己典雅清丽的风格,他一方面借鉴姜夔,在追求易趣中找到蕴含其中的典雅;一方面他还和吴文英密切交往,他的词风多少也受到一些影响。

他的诗词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期的作品大多吟风弄月,虽然这个时候,南宋的政局已经很不稳定,但是周密的作品中似乎并不像将这一点展现在世人面前,似乎作者是在刻意规避这些政治因素。

通过将自己埋在对风景,景色的描写来向世人宣布自己的志向也不一定。后期的周密作品不多,但是这个时候作者可能是年纪大了,开始考虑国家,开始有了不少抒发亡国之恨的作品,开始有了多故乡的思念之情。

9.人民英模雷锋生平简介 篇九

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1940年生于湖南省望城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在穷乡亲的拉扯下,挣扎着活下来。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湖南望城解放了,雷锋从此翻了身。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幸福成长,他参加儿童团,进小学读书,并第一批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1956年,他小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先后在乡政府当通讯员和中共望城县委当公务员。他工作积极,埋头苦干,被县委机关评为“工作模范”。195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他相继在望城县沩水工程指挥部、团山湖农场和辽宁鞍山钢铁公司化工总厂当拖拉机手和推土机手,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出席了鞍山市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60年1月,雷锋应征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的培养教育下,他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他不忘阶级苦,懂得“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以“钉子”精神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连队分配他当汽车兵,他努力钻研驾驶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担任班长后,大胆管理,事事模范带头,带领全班成为部队先进集体。他热爱集体,关心战友,关心群众,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并身体力行,认真实践,“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积存起来的钱,寄给受灾人民,送给家庭困难的战友。他经常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到部队驻地附近车站,扶老携幼,迎送旅客。他出差时,一上火车就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他曾担任校外辅导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激励少年一代健康成长。他谦虚谨慎,从不自满自炫,受到赞誉不骄傲,做了好事不留姓名。1962年8月15日,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雷锋在部队生活2年8个月,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嘉奖多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节约标兵”,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雷锋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思想在军内外产生巨大影响。1963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先后发出向雷锋学习的号召。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之题词。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题词是:“向雷锋同

10.葬礼用生平简介 篇十

父亲 卜强 1936年参加地下党并进入抗大学习1939年入党 在62军先后担任 决战一纵队游一团侦查排长 十五纵队通讯队长 军部通讯队长等职务 1950年任康定军分区通讯科科长一职 父亲转战南北 两次负伤 英勇作战 荣记功勋 被授予解放华北奖章2枚 《人民功臣奖章》1枚 《一等功臣奖章》1枚 于1952年转业 转业后继续在地方单位担任重要职务 并荣获政府颁发的 中央慰问团奖章 共和国创立者奖章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母亲 范淑爱 淡心若水 柔情如虹 年幼随父 操劳无怨 持家有成 上奉而下养 内贤而外明 育四女两男 乐以德教 爱以仁导 继之人兴 她的一生没有自己只为家人

南征北战功不朽 仁厚慈爱传家风

上一篇:安装监控的申请书范文下一篇:钢材供货还款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