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导游词全国(8篇)
1.法语导游词全国 篇一
北京法语导游词
故宫博物院Batiments
nationaux
et
monuments
La
Cité
Interdite
(故宫―紫禁城)
La
Cité
Interdite(Zi
Jin
Cheng)―ainsi
nommée
parce
que,pendant
cinq
siécles,
raresfurent
ceux
qui
purent
y
pénétrer
Cest
le
plus
gigantesque
et
le
mieux
préservé
des
ensembles
architecturaux
chinois.
Elle
servit
de
résidence
à
deux
dynasties
impérials,
les
Ming
et
les
Qing,
qui
n′en
sortaient
qu′en
cas
de
nécessité
absolue.
Les
qutorités
insistent
pour
l′appeler
le
Palais
Musée(GuGong).
Quel
que
soit
son
nom,
le
compiexe
ouvre
tous
les
jours
de
8h30
à
17h,
les
guichets
ferment
à
15h30.
il
y
a
deux
siécles
,
on
aurait
payé
de
sa
vie
l′entree
dans
la
Cité
Intetdite;
aujoud′hui
,30
y
suffisent
pour
obtenir
ce
privilège,
ou
50
y
si
vous
voulez
visiter
toutes
les
salles
d′exposicaution.
Moyennant
30
y
supplémentaires
et
une
caution
(votre
passeport
par
exemple),
une
cassette
(enregistrée
en
plusieurs
langues
)
guidera
votre
exploration.
Pour
qu′elle
s′avère
utile,
vous
devrez
entrer
par
la
porte
Sud
et
sortir
par
la
porte
Nord.
Beaucoup
d′etrangers
confondent
la
porte
TianAnMen
avec
l′entrée
de
la
Cité
Interdite,
car
elles
se
jouxtent
et
ne
sont
signalées
qu′en
chinois.
Ainsi,
certains
achetènt
par
mégarde
un
billet
pour
TianAnMen,
qui
ne
donne
accès
qu′a
la
partie
supérieure
de
la
porte.
Pour
arriver
aux
guichets
de
laCité
Intetdite,
continuez
vers
le
nord
jusqu′a
ce
vous
ne
puissiez
plus
avancer
sans
payer.
La
construction
de
la
Cité
,enterprise
entre
1406
et
1420
par
l′empereur
y
ongle,
exigea
une
véritable
armée
d′ouvriers,
estimes
à
un
million.
Les
empereurs
dirigeaient
la
China
depuis
ce
palais,
souvent
de
manière
chaotique,
car
ils
avaient
tendance
à
perdre
tout
contact
avec
la
réalité
dans
ce
petit
univers
clos
et
aà
laisser
le
pouvoir
aux
mains
des
eunuques
de
la
cour.
Un
empereur
consacra
la
totalitéde
son
règne
à
la
menuiserie
et
fut
enchanté
lorsqu′un
séisme
secoua
la
Cité
(signe
de
mauvais
augure
pour
l′empire),
lui
donnant
ainsi
l′occasion
de
renover
les
batiments.
2.法语导游词全国 篇二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方法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开设《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必要性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从业人员取得全国导游资格证的必考科目之一, 对于开设该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而言, 由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往旅行社导游等对客一线岗位方面发展, 因此设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两个:最直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 取得导游从业资格;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导游专业素养, 为其今后从事导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与标志教学效果优劣的全国导游资格证通过率直接挂钩, 所以《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对大部分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来说, 属于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对于本科层次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说, 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层次是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对于学生的导游资格证考取率, 学校一般只做职业引导而不做硬性要求, 这点与高职高专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相对而言,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在本科层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 其重要程度的体现不如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方案。这表现在课时相对缩减, 或者课程性质由专业基础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等等。
虽然帮助学生通过资格证考试与培养导游专业素养这两个目标被弱化, 但我仍然认为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有其必要性。该课程所包含内容非常广泛, 以我使用的由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制, 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导游基础知识》教材为例, 就包括旅游业发展相关概述、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古代建筑、园林、风味特产、客源国 (地区) 概况等通识内容, 这些知识对于任何层次的旅游从业人员来说, 都是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而且由于课程内容专业理论性较少趣味性较强, 因此在低年级开设该课程, 能很好地起到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引起专业学习兴趣的作用, 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可度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中存在的几对矛盾
由于重要程度被弱化,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在教学时存在着一些矛盾, 也决定了其教学方法、手段与高职高专不能完全一致。
(一) 课时短, 内容多。
如上文所述,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丰富全面、包罗万象, 几乎每个章节都可以单独成为一门课程, 就算每章只选重点进行讲解, 也需要较多的课时才能满足全部章节都要涉及的要求。但是一般在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 分配给《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的学分和课时仅仅是2学分, 36课时。以我所在的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为例, 该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 要求为2学分36课时。但是由于第一学期新生入学较迟, 再加上入学教育两周, 因此实际上所剩课时仅为28课时。如果刚好碰到法定假期, 则课时还要减少。如此少的课时, 无疑给一门内容繁多的课程增加了不小的教学难度。一是很多重点内容需要讲授, 二是课程内容深度不能仅停留在应试层面, 需要一定的外延才能符合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 知识点浅白, 但内涵深刻, 外延丰富。
不论从导游资格证考试用书, 还是其他教材来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知识点都是以较为浅显直白的阐述方式表现出来, 几乎没有晦涩的词句、深刻的理论。只要是中文阅读无障碍的人, 就可以直观地接收书本上的信息。也正因为如此, 有观点认为该课程的教学难点主要是内容庞杂琐碎, 只要肯花时间去记忆, 并不难学。但实际上, 在浅白直接的描述下, 知识点有着更为深刻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如判断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差别这一知识点, 教材介绍了可以从屋顶、开间数、台基、彩画乃至屋顶走兽等来判断, 而更深一层理解, 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源在于中国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再由此一深层次的理解出发, 判断等级高低的要点就不仅仅是书上提及的内容了, 所处位置、方位朝向、体量大小等都是考量的要点。本科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除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这样才能够更为广泛全面地应用所学到的知识。
(三) 学生感兴趣却不重视。
课程内容包罗万象, 古往今来、大江南北涉猎广泛, 趣味性非常高, 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知识点以较为浅显直白的阐述方式表现出来, 使得接受应试教育多年的学生以为课程内容既然没有难度那么只需考前突击背诵即可顺利过关, 因此对该课程虽然感兴趣却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想法, 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须知《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各章内容看似庞杂互不关联, 实际上不同知识点间却存在必然的关联性。如在历史进程中发生了迁徙移民, 新移民适应新地理环境以保证生存, 而同时对原住民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互的适应和影响代代相承则形成了新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又通过不同地域的民居建筑、饮食风味、年节庆典、服饰装束乃至道德观念等表现出来。因此, 要做到对知识点能举一反三、见微知著, 仅仅感兴趣是不够的。
(四) 个别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复。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涵括了管理类、经济类、人文社科类等方面的课程, 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材中有些内容实际上与其他课程有重复之处。如“旅游业发展概述”与同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的《旅游学概论》内容有重复, 等等。这一矛盾其实在其他课程中也会出现。这就要求各科任教师互通有无, 避免重复讲授浪费时间。
三、教学方法探索
针对上述的开设必要性和教学中存在的矛盾, 我认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要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适当增加教学课时是关键。但往往由于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讲求系统性、完整性、时段性和可操作性, 需综合各方面进行考虑。因此在暂时无法延长课时的前提下,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满足教学要求。
(一) 删减重复内容, 选择重点内容进行讲授。
由于不以考证培训为主要教学目的, 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首先, 对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复, 且对本课程内容内在联系无大的影响的内容进行适当删减, 列为学生自学部分, 不再在课堂上进行专门讲授。如“旅游业发展概述”这一部分内容可让学生结合《旅游学概论》进行自学。
其次, 经过调整删减之后剩下的内容, 对其中的重点部分进行着重讲授。所谓重点部分, 指能对全课程内在的逻辑联系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内容, 或者容易引起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拓宽其文化视野的内容。如从旅游资源分类的角度上看, 教材中除了“中国旅游地理”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外, 其他大部分内容包括历史、民族、宗教、建筑、园林、饮食、风物特产等都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都有其内在的文化底蕴, 都要放在一定的历史进程中来研究, 所以历史沿革是内在的逻辑线索。因此历史常识部分, 每章的概述部分对讲授的内容都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是所谓的“重点”, 需要着重进行分析。
经过删减、选择后, 教学内容更加重点突出, 且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也得到了解决。而因为针对性强, 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寻找各知识点间的关联性。
上文第二对矛盾提到课程内容表面庞杂, 互不相关, 但实际上有其内在的联系性, 如果教师在讲授时能够从知识点的相互关联上进行切入, 则既能够使学生方便记忆, 又能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知识点的文化内涵。如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均信仰伊斯兰教, 所以这些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跟伊斯兰教的信仰就有密切的联系, 以饮食习俗为例, 讲究“清真”, 而上述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 所以西北的饮食风味也就深深地烙上了伊斯兰教的印记。这一关联性涉及民族民俗、宗教信仰、地域饮食风味等内容。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联系到古代宗教建筑等各方面。通过寻找各知识点间的相关联系, 使学生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三) 使用多种教学设备和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将文字转换为图片、影像, 更直观展示讲授内容;海量的网络资源和便捷的网络信息获取方式也可以加以利用, 建设网络课程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获取课程相关知识, 增加师生间的交流,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 如模拟导游实验室, 借用已有的景区景点导游游览软件, 结合导游基础知识相关内容, 让学生进行模拟导游。
(四)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只有当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寻, 才能真正达到拓宽专业视野的教学目的。由于课时短, 学生主动学习显得更为重要。在“选择重点内容进行讲授”引起学习兴趣后,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分组学习项目, 把学习效果与课程成绩挂钩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如“民族民俗”这部分内容,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各选一个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 从各种民俗文化切入去了解所选的少数民族, 最后结合PPT制作, 在课堂上将研究的结果展示出来, 向其他小组成员介绍所选的这一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教师和其他同学再根据各组的研究结果给予相应的分数。因为与分数挂钩,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重视程度会提高, 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也更愿意主动深入地去学习。
类似的激励方法还有如布置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 通过实地探访, 撰写当地旅游景区景点导游词;寻找教材中不同章节内容的关联点, 等等。
(五) 改变考核方式。
摒弃以期末卷面考试决定课程成绩的做法。课程成绩由课堂成绩和项目成绩组成。课堂成绩包括考勤和课堂提问回答成绩, 考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项目成绩为学生完成分组学习项目的成绩, 考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扩展能力。
改变过去单一的考核方式, 弱化《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只需死记硬背的观念,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也是一种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
综上所述,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学, 只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拓宽专业视野的教学目的, 结合本科层次的教学特点, 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避免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 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宏钢.《导游基础知识》教学的思考与创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
3.法语导游词全国 篇三
[关键词] 新形式 旅游 导游法语教育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a travel destination, with her beautiful scenery and centuries-old history and culture, China is attractive to the French, more and more French tourists visit China.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direction of French tourism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 order to cater for needs of domestic going-well French tourism market.
[Key word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ourism French tourism education
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它的特点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其中在出境和入境游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综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旅游业对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国内相对滞后的旅游生产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等,又或是人民群众持续增长并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我国国际关系的稳定、对外开放政策的扩大,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或劣或优的宏观环境。
在经历过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公共卫生等不利事件对旅游业的阶段性冲击之后,我国的出入境旅游市场向世界证明了其良性发展,是全球旅游市场走出低谷的重要力量,也赢得了国际旅游业界的好评。
2006年到2009年,我国入境旅游增长速度在全球居于前列,入境过夜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先后进入世界前5位。以2007、2008、2009三年为例,法国游客的入境旅游人数分别为:80853、79218、74200(千人),居来华旅游外国人人数榜首;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为:54,273、56,573、49,398(百万美元),也排名前列。由此可证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中国是法兰西人民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同时也对我国的旅游法语接待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和新挑战。
从70年代对外国游客开放旅游开始,广西桂林因其特有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民俗深深吸引了法国游客,桂林也是法国旅行社向法国人推介中国的必游之地。面对人数持续增长的法国游客,作为中小城市的桂林并不具备完备的旅游法语接待条件,从旅行社工作人员到导游服务人员,从饭店工作人员到景点景区的讲解人员,法语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能达到需求;另一方面,从旅游淡季到旅游旺季的过渡期间,经常会有一部分法语旅游人员由于旅游淡季收入低、时间长而寻求其他就业契机,从而放弃旅游,于是每到旅游旺季时各家国际旅行社到处找导游,供不应求。在旅游过程中,由于导游服务人员自身的能力水平问题,常常不能很好地为游客服务,或造成误解,或引起损失。
结合当前旅游形势和专业特点,对高职高专导游法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对于高职高专导游法语教育而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旅游人才的新机制,实行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市场需要的旅游人才。
(1)学生“走出去”的实践锻炼: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把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目的。服务地方经济、以市场为舞台、让学生有计划地“走出去”,在当地的旅游企业提供策划、服务、接待工作,直接面对法语旅游市场,了解市场动态。
(2)教师“走出去”的实践锻炼:不同于学生的走向市场,这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条件下,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培训或参与管理工作,以取得最新的实践经验和信息,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3)兼职教师“走进来”:学校到优秀的旅游企业聘用一些优秀的旅游人才,请他们到学校讲授相应的专业课程,指导专业技能,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使学校教育贴近市场。
2、打造文化型旅游人才,满足法语旅游市场需求
2011年是“中华文化”主题旅游年,沐浴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绿色文化则是中华文化主题旅游年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对文化旅游的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为目的的行为过程。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
在法语团队的旅游活动中,如果导游人员的讲解仅仅是神话传说、一些简单的景物比拟如山像大象之类的、或是重复导游手册的内容,而不看对象,千遍一律的导游讲解是绝对行不通的,也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需求。文化型法语旅游人才不仅要精通中华文化知识,而且也要对西方传统文化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和掌握。在相关的法语旅游课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教授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这是一门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人文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有思想、风俗习惯、艺术创造等,但是要把握“必需,够用”原则,导游工作涉及的并不是全部的中国文化,而是旅游文化,把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意义的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一些传统文化观念和旅游景点、风情民俗结合起来,是一个文化型旅游人才所应具备的。另一方面,文化型法语旅游人才在做好旅游文化的传播的同时,还必须对外国的文化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和了解,清楚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才能在实际导游过程中消除文化间的冲突,提高服务水平并使客人满意。
3、借项目之力,打造高层次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桂林是国内发展最早、知名度最高、基础最好的旅游城市之一,在全国旅游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010年,国家旅游局把桂林作为重点联系城市,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这是桂林市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桂林旅游业经过30多年发展之后迎来的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在这个优良的宏观环境下,高职高专导游法语教育应该迎合市场需要,有责任和义务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贡献力量。
除了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根据我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为了促进沿海沿边地区旅游发展,统筹区域旅游发展,形成北部湾旅游功能区,依托北部湾地区的滨海旅游资源,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为目的地支撑,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发展一些如生态旅游、康体旅游、温泉度假、油轮游艇、海岛旅游、自驾车旅游等特色鲜明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这个项目对我区的旅游业服务水平提出高要求。而高职高专导游法语则可以依托这些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旅游人才,做好法语旅游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服务。不仅是人才培养基地,还可以是培训基地。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为一些旅游服务单位进行培训,使单位员工能利用所学的培训知识更好地在岗位上为旅游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http://www.cnta.gov.cn/html/2010-12/2010-12-5-13-36-46462.html.
[2]任冠文.对广西高等旅游教育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760-763.
[3]郭春慧.以市场为导向,探索高职旅游专业建设新思路[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33-35.
作者简介:
4.法语导游就业前景 篇四
就业前景:
①工资高,却不稳定。法语导游虽然是小语种导游,比一般的导游工资高一些,却也还是逃脱不了,导游们普遍面对的困难。就是薪金制度的不合理。无基本工资、无三金福利、无最低保障,有的甚至带团无补贴,反要上交人头费,有时还要背负旅行社拖欠报销导游所垫付团款的巨大经济压力。工资没有太大保障。但是对于做得好的导游却可以轻松月入过万。
②对从事者本身的能力要求高。导游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不断提高的职业。想要从事法语导游,光有出色的语言能力也是不够的,还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熟悉各个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能够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准确、生动地传达给游客。
再者服务行业是较为辛苦的行业,是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的行业。要能够吃苦耐劳。在调查中有一位旅行社老总说得好,我之所以从一名小导游走到今天这个位子,秘诀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坚持”。
③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的一个难题。但是,法语导游的就业却是供不应求的。在现今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环境下,学习小语种进而成为导游不失为明智之举。成为小语种导游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语言水平和解决生计,更能让自己对人生价值有更多的认识。当然巨大的发展空间使我国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要想加入这一职业队伍,在具有过硬外语能力的同时,还须通过导游资格考试,并加强地理、民族民俗、建筑、宗教、文化差异等知识积累。作为一名合格的小语种导游,首先应该具备相关语种完备的语言能力,交流顺畅;其次,必须熟练掌握旅游知识,拥有导游从业资格;
④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想要成为一名好的法语导游。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有对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旅游业是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以一个好的形象与精神面貌去服务。但是外形再美,言行举止粗鲁也是没有用的。人的形象也要靠内在去打造,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气质可以为其外形增光添彩。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行业,也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因此旅游行业中的从业人员也是良莠不齐的。这就需要旅游从业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改变导游人员在游客中乱吃回扣,素质低等不良印象。旅游基层服务人员是直接面对游客的群体,提高旅游基层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总的来说,法语专业的大专生只要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成为一名优秀的法语导游还是非常有希望的。我们也希望所有法语学习者在机遇面前得心应手,成为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导游人才!
★ 关于研究生的留学学制及就业前景分析
★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嵌入式技术就业前景如何?
★ 留学生就业前景
★ 材料学专业就业前景
★ 数控就业前景如何
★ 男护士就业前景
★ 文科生就业前景
★ 书法?就业前景
★ 网络技术就业前景
5.全国导游基础 篇五
26佛教建筑:辽,因契丹族有“朝日”习俗,寺门大多朝东,元以后,只建殿堂不建塔27汉地佛教主体建筑坐落中轴线上,南向北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正殿,也称大殿,供本尊佛及左右胁侍),法堂,藏经阁28白马寺:河南洛阳东郊,中国第一古刹,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29藏传佛教寺庙:西藏拉萨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30大昭寺:唐文成公主与尼泊尔赤尊公主主持修建,长近千米的《文成公主进藏图》,金本巴(金瓶)31南传佛教寺庙:坐西朝东,佛寺以佛殿和佛塔为中心32佛塔:地宫(放舍利),塔基,塔身,塔刹33佛塔分类:楼阁式塔:山西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最古老木塔),西安大雁塔,河北定州市开元寺塔(最高砖塔);密檐式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最早砖塔,密檐中空砖塔的孤例),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三塔,北京天宁寺塔;覆钵式塔:北京妙应寺白塔(最早覆钵式塔,尼泊尔阿尼哥),北海白塔;金刚宝座式塔: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同类中最古老最精美),云南昆明官渡妙湛寺金刚宝座塔,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塔;笋塔:西双版纳景洪曼飞龙佛塔34石窟:源于印度,南方著名有四川乐山大佛,重庆大足北山宝顶山摩崖造像35四大石窟: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36中国著名的石窟与摩崖造像: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世界上最大石刻佛像)37道教建筑特色:道观大殿与帝王宫殿一样雄伟壮观,“金殿”(金属铸成的大殿),多高居楼阁。38道教建筑:山西芮城永乐宫,苏州玄妙观三清殿,昆明太和宫金殿39道教宫观集中的有武当山,青城山,鹤鸣山,龙虎山40金殿:武当山金殿(永乐十四年1416始建,最早,最华丽,最精致),太和宫金殿(康熙十年1671,最大铜殿)41清真寺(伊斯兰教):大殿(主体建筑,背向麦加,坐西朝东,店内不设偶像),经堂,望月楼,宣礼楼,沐浴室42清真寺分类:中国传统式(有中轴线,不管中轴线朝向如何,正殿和殿内壁龛即圣龛必须背向麦加,以示礼拜朝向),阿拉伯式(无中轴线,正殿圆形拱顶,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43基督教建筑分类:罗曼式:山海松江佘山圣母大教堂(东方之冠,远东第一大教堂);巴洛克式:宣武门天主教堂(南堂,最早);哥特式:西什库天主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广东广州圣心教堂;拜占庭式:黑龙江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上海徐家汇东正教教堂(圣母大教堂);中国传统式:老天主堂(敬一堂,上海梧桐路)44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天下四绝”滕修楼,范作记,苏手书,邵篆刻),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45古观象台:北京,河南登封46山西民居:单坡顶,肥水不外流47安徽皖南民居:“四水归堂”天井式为中心,西递和宏村古村落(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中国古民居建筑艺术宝库)48桥:索桥(四川安澜桥,泸定桥),浮桥(广东潮州广济桥),梁桥(泉州洛阳桥,我国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拱桥(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李春设计)
1最早的园林萌芽称囿(萌芽)2一池三山:汉武帝建章宫(初始)3写实山水园:魏晋南北朝(形成)4写意山水园:隋唐五代(成熟)5(高峰)两宋辽金,南宋造园之风盛于临安杭州、吴兴和苏州。广东岭南园林开始出现6明清(鼎盛),明末计成《园冶》是我国的造园名著,其造园手法仍是进现代园林艺术家所遵循的主要原则7西方园林追求人工几何美,几何规则式园林。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自然山水式园林8中国造园:有定法,无定式(选址无固定模式,园林风格无固定模式)9叠石:太湖石(苏州留园三峰),黄石(无锡寄畅园八音洞),宣石(扬州个园冬石雪狮)10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扬州个园以山胜,扬州个园用到三种叠石材料11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建筑“点景”的布置,往往是入画的重点,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构图的中心,也是园林的主要景观;园林建筑“观景”的布置也是入画的主题;园林建筑“观赏路线”12建筑不是愈多愈好,愈高大愈好,而要以少胜多,以小胜大。13匾额(匾),楹联是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包括摩崖石刻,岩画,石碑,经幢14厅堂:局部轴线上正房。馆:建筑规模较小的待客与休息的园居,轩:原指大型房屋出廊的部分,后来指建于高旷之处、以敞朗为特点的房屋(北海罨画轩,颐和园写秋轩养云轩,拙政园听雨轩)。亭(屋顶,柱身,台基),无亭不园;廓如亭(规模最大)。台:露天、表面较为平整的开放性建筑。天台(山顶高处),叠落台(建在山坡),挑台(悬崖陡壁或突出巨石上),飘台(水边)15楼阁:全虚为楼,上虚下实为阁。皇家园林多大型楼阁,江南园林楼阁多小巧16榭(水榭),舫:建于水边的仿船形建筑(颐和园清晏舫,拙政园香洲,怡园画舫斋)17皇家园林特征: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南北景色,兼收并蓄;理水模式,一池三山;象征皇权,功能齐全;厚实稳重,色彩浓丽;三区分工,模式固定;开场封闭,因地制宜18私家园林特征:主题鲜明、个性突出,风格朴实、精致亲切,造园手法满足寄情山水雅逸,达到“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有林泉之趣”的意境19私家园林分类:江南园林,岭南园林(以庭院为主,比江南园林宽敞,吸收近代西方造园手法,结合本地自然与文化特点建造,具有多元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色。由于气候炎热,园林建筑物较高而宽敞,建筑组合多为“连房博厦”和“高墙冷巷”)20广东四大名园: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又名十二石斋,番禺的余荫山房21寺观园林有两种风格:以自然为主或以建筑为主22苏州四大园林:拙政园(明),狮子林,留园(明,有著名的“留园三峰”,其中冠云峰相传为宋朝“花石纲”遗物,是江南园林湖石之最),沧浪亭23苏州园林双绝:拙政园,留园24西藏罗布林卡:宝贝公园,**喇嘛的夏宫
1世界烹饪三大风味体系:中国烹饪,法国烹饪,土耳其烹饪2鲁菜:注重以当地特产为原料,多选蓄畜、海产、蔬菜;善用爆、炒、熘、扒、烤、锅?、拔丝、蜜汁等烹调方法,偏重于酱、葱、蒜调味,精于制汤,以汤调味,用清汤、奶汤增鲜;口味咸鲜比较明显,鲜咸脆嫩,清香味醇,一菜一味,百菜不重。糖醋鲤鱼,奶汤蒲菜,扒原壳鲍鱼,葱烧海参,油爆双脆3川菜:取料广泛,原料多选山珍、江鲜、野蔬和畜禽;技法中以小煎、小烧、小(火靠)、干烧、干煸见长,善用小炒、干煸、干烧和渍、烩等烹调方式;以善用味闻名全国,味型多样,富于变化,以鱼香、红油、怪味、麻辣较为突出,注重调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宫保鸡丁,鱼香肉丝,樟茶鸭子,麻婆豆腐,毛肚火锅。4苏菜:清炖蟹粉狮子头,叫化鸡,松鼠鳜鱼,水晶肴肉,霸王别姬5粤菜:取料广博奇杂而重“生猛”,烹调方法多而善于变化;长于炒泡、清蒸、煲,尤其独擅烧、炆、煲、焗、煀、软炒等烹调法;调味重清脆鲜爽嫩滑,突出原味,口味清淡鲜和。明炉乳猪、油泡鲜虾仁、牛肉丸子、东江盐煽鸡、清汤鱼肚6浙菜: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清汤鱼圆、油焖春笋7闽菜:佛跳墙、鸡丝燕窝、沙茶焖鸭块、鸡汤氽海蚌、东壁龙珠8湘菜:麻辣仔鸡、组庵鱼翅、腊味合蒸、洞庭鲴鱼肚、冰糖湘莲9皖菜:问政山笋、红烧划水、屯溪醉蟹、徽州毛豆腐、李鸿章杂烩10仿官府菜:仿古菜是仿照古代菜肴制作的菜品。中国的仿宫廷菜(仿膳菜)和仿官府菜(仿孔府菜、仿谭家菜、仿随园菜)均属于仿古风味菜肴11孔府菜:分两部分,一是衍圣公及其府内家人日常饮食的菜肴,由“内厨”负责烹制,称为家常菜;二是为来孔府之帝王、贵胄、名族、官宦祭孔或拜访而举办的各种宴请活动的菜肴,由“外厨”负责烹制。12仿孔府菜:一品豆腐、带子上朝、御笔猴头、怀抱鲤、诗礼银杏13仿随园菜:素燕鱼翅、鳆鱼炖鸭、白玉虾圆、雪梨鸡片、竹蛏豆腐14清真菜:葱爆羊肉、焦熘肉片、黄焖牛肉、扒羊肉条、油爆肚仁15素菜:桑莲献瑞、鼎湖上素(亦名鼎湖罗汉斋)、文思豆腐、糖醋素鲤、素火腿16药膳:冬虫夏草全鸭、当归炖乌骨鸡、杜仲爆羊腰、米酒炒田螺、白术猪肚粥
1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科学专著。2我国的茶叶分别产于华南、西南、江北、江南4大茶区。3茶分类:按初加工可分为6类毛茶: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再加工茶有紧压茶和花茶。根据商业习惯,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和花茶6大类。4绿茶:不发酵茶,初制时采用高温杀青,产量大,品种多。西湖龙井茶、太湖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5红茶:出现于清朝,渥红(发酵),全发酵法。耐泡。安徽祁红、云南滇红6乌龙茶(青茶):半发酵茶。出现于清朝。“做青”、“炒青”工艺,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台湾一带。福建的武夷岩茶(含“茶王”大红袍)、铁观音,广东的凤凰单丛,台湾的冻顶乌龙7白茶:不炒不揉,自然萎凋、干燥过程。白毫银针、白牡丹8黄茶:闷蒸工艺,君山银针9黑茶:渥堆变色10花茶:茉莉、玉兰、珠兰、柚子11紧压茶:渥堆、蒸、压等典型工艺,云南普洱茶、四川沱茶、湖南安化黑茶12西湖龙井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以当地虎跑泉水冲泡,号称杭州 “双绝”。13太湖碧螺春:产于江苏苏州市太湖边上的洞庭山。康熙赐名14黄山毛峰:特级毛峰又称黄山云雾茶15祁红:祁红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名茶。16滇红:云南工夫红茶17武夷岩茶: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4大传统名丛和新品种肉桂18白毫银针:主要产于福建省福鼎市与政和县。其性寒,有解毒、退热、降火之功效,被视为治疗麻疹良药。19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君山岛。1酒分类:据酿酒方法分类,蒸馏酒、酿造酒和配制酒。据商业习惯,白酒、黄酒、果酒、啤酒和配制酒。2白酒:酱香型(茅型),贵州茅台酒(国酒)。清香型(汾型),山西汾酒(山西汾阳市杏花村,色香味三绝)。浓香型(泸型,在白酒中所占比例最大),四川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高粱、粳米、糯米、玉米、小麦)。米香型,广西桂林三花酒。其他香型(复香型),贵州董酒、陕西西凤酒3黄酒:多以糯米为原料,加饭酒、元红酒、善酿和花雕酒4啤酒:液体面包5配制酒:竹叶青,山西汾阳市杏花村,以汾酒为酒基6中国三大国粹:中医中药、国画、京剧7中药:三七(金不换)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鹿茸,壮元阳、益精血、强筋骨。阿胶,产于我国的山东,山西榆社县、河南禹州市、安徽芜湖市、辽宁营口市等也有生产。滋阴养血、补肺润燥、止血安胎8云南白药:“伤科圣药”、“神药”、“仙丹”、“灵芝草”9文房四宝之首:宣纸、徽墨、湖笔、端砚10端砚、歙砚、洮砚与澄泥砚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砚,端砚居四大名砚之首11我国有“瓷国”之称。瓷器、丝绸、茶叶为中国古代著名三大特产12宜兴紫砂:享有天下 “神品”盛誉。宜兴有 “陶都”之誉13唐三彩:黄绿褐14江西省景德镇市是 “瓷都”。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高温颜色釉瓷被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也有人将景德镇、醴陵、德化称为中国三大瓷都。15德化的白瓷塑俗称“建白”,国际上有“中国白”的称誉。16中国当代三大名锦:江苏南京云锦、四川成都蜀锦、江苏苏州宋锦17宋锦:江苏苏州,因始织于北宋而得名18缂丝:江苏苏州,又称“刻丝”,通经断(回)纬织法19中国四大名绣:苏绣(双面绣《猫》)、湘绣(《鬅毛狮》、《鬅毛虎》)、粤绣、蜀绣(《芙蓉鲤鱼》、《熊猫》)20顾绣:“画绣”21中国三大佳石:寿山田黄石、青田冻石、昌化鸡血石22“福州三宝”:寿山石雕与软木匦、脱胎漆器23木雕:浙江的东阳市、乐清市(黄杨木雕),福建泉州市(龙眼木雕木偶头),江苏(苏州红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湖北(木雕船)24东阳有“木雕之乡”的美誉。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一并被誉茭 “浙江三雕”25泥塑:天津泥彩塑,人称“泥人张”。惠山泥人分粗细两大类,前者以“无锡大阿福”为代表,后者以手捏戏文为主26中国工艺美术三长:北京雕漆、江西景德镇瓷器、湖南长沙湘绣27中国传统工艺“三绝”:北京景泰蓝、福建脱胎漆器、江西景德镇瓷器28铁画:安徽芜湖29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30木版水印画:北京荣宝斋木版水印画,上海朵云轩木版水印画31内画壶:北京市、山东淄博市博山区、河北衡水市32风筝:山东潍坊市、北京、天津、江苏南通市1自然保护区结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只有实验区可以旅游。2湿地:湿地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我国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当年有6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单,后又增加了香港米埔,2002年又增14处,2005年新增9处。至此,我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单的湿地共3批30处,总面积达343万公顷,占全国自然湿地总面积约10%。3我国共有世界地质公园4批19处,2007年9月全世界共有53处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数居首位。4历史文化名城构成的4个主要条件是: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要有悠久的历史或特殊重大历史事件在此发生,要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内容,要是长期使用及继续发展的城市。5第一家私人博物馆:1905年中国博物馆建设的先驱者张謇自费创建了我国第一座近代博物馆-南通博物馆6世界博物馆协会1974年对博物馆的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赢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收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7我国风景名胜区分国家级、省(市)级和地(市)级3个层次。8世界遗产分为两大类:物质遗产、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9到2008年7月,已有31批共878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体分布在145个国家10世界遗产标志(意义),蕴含着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及两种遗产之间的相互关系。标志中央的正方形状代表人类创造;正方形的外部圆圈代表大自然;方形与圆形相互连通,表示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标志呈圆形整体,既象征世界,也象征人类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保护世界遗产免受损害,是世界遗产标志的精髓11、1985年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截止到2008年7月,中国已有37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2我国世界遗产项目总体特征是:世界遗产数目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全世界是惟一拥有世界遗产全部美别的国家,拥有双重遗产项目数量在全世界最多;文化遗产项目时间跨度上下几十万年;遗产项目空间分布东密西疏;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北京是全世界遗产数目最多的城市。13既是文化遗产也是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14我国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4个项目:2001年首批是昆曲艺术;2003年第二批是古琴艺术;2005年第三批是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内蒙古蒙古族长调民歌。1“台湾三宝”:水稻、甘蔗、茶叶2台湾=“水果王国” 3台湾的樟脑和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4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名称5、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宣布台湾、澎湖将归还中国6忌送粽子、甜果、糕点、扇子、手巾、雨伞、刀剪、镜子和钟7阿里山,红桧树,“神木”8香港位于我国东南端、滨珠江口东侧,北隔深圳河与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相接,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花是紫荆花9香港服务贸易主要包括民航、航运、旅游及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以及各类金融及银行服务。香港市场通行港币、人民币两种货币。10太平山自开埠以来,一直被视为香港的标志。香港有“东方明珠”的美誉11前港督府曾经是25任(共28任)港英总督的官邸与办公室,现被香港特区政府改为礼宾府,并将改建为博物馆。12 澳门区花是莲花13日本是一个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和食是日本菜肴的名称。“沙西米”生鱼片是日本闻名于世的名菜,茶道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日本人喜欢白色、红色、黄色,忌讳绿色,忌讳4,忌讳狐狸和獾14韩国忌讳单手接受礼物,更忌讳当面打开礼物。喜欢单数,不喜欢双数,对“4”字尤为忌讳。高丽大藏经与藏经板库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5新加坡国语为马来语,属外贸驱动型经济,通用货币是新加坡元16马来西亚:旅游业是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双峰塔成为马来西亚整个国家的象征。17泰国:国花是睡莲,通用货币为铢,男女之间不握手,不能触摸别人头部,忌食牛肉、海参18澳大利亚:世界上唯一单独占据一个大陆的国家。国树是桉树,忌讳兔子及兔子图案,忌讳竖起大拇指的动作19英国:国花是玫瑰花,国鸟为红胸鸲,旅游业是英国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大英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格里尼治天文台20德国通用货币为欧元21法国: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通用货币为欧元。法国是第一个公认以吻表示感情的国家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黄色花,不能送红色花。厌恶用英语交谈。卢浮宫世界最大的美术博物馆22西班牙:通用欧元,“旅游王国”,“3S”(阳光,沙滩,海洋)23意大利:通用货币为欧元,晚餐为主餐24俄国:通用货币为卢布,十分尊重妇女,见面礼是拥抱、亲吻或握手。爱喝烈性酒且酒量很大。艾尔米塔奇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25美国:国花为玫瑰,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汽车、钢铁、建筑业为美国经济的3大支柱。航空、宇航和信息产业居世界首位。农业亦高度发达,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不爱吃肥肉和红烧菜肴,与美国人交谈,忌讳过分谦虚和客套,忌讳距离太近,忌讳打听个人私事。26加拿大:约定俗成地认为国树是枫树,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忌讳黑色,忌讳将加拿大与美国比较。尼亚加拉大瀑布
6.法语导游词全国 篇六
1、黄帝陵、炎帝陵、舜帝陵各在什么地方?陕西延安黄陵县、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南永州宁远县。
2、屈原是什么时候人,他出生地和去世地在哪里?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出生于湖北秭归县、去世于湖南汨罗县。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及其作者是?是《史记》和《汉书》,作者分别是司马迁和班固。
4、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还有?孟子、荀子等。
5、宋明理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分别是?他们的出生地在哪里?周敦颐、朱熹。分别在湖南道县、福建尤溪。
6、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及其所在地?是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和河南商丘睢阳书院。
7、平江起义旧址是什么书院、毛泽东早年在什么书院求学?天岳书院、东山书院。
8、四书五经是指?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诗》、《书》、《易》、《礼》、《春秋》。
9、明清正式科举考试分为哪三级?第一名分别是?分为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分别是解元、会元、状元,又叫“连中三元”。
10、并称为中国“楷书四大家”的是?唐代欧阳询的欧体、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元代赵孟頫的赵体。
11、中国近代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是?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
12、中国古代雕塑主要有哪两种表现形式?秦始皇兵马俑属于哪种形式的作品?主要有圆雕和浮雕。兵马俑为圆雕作品。
13、张仲景、孙思邈和李时珍的中医学名著是?分别是《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
14、最早提出勾股定理的中国数学著作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的中国古代数学家是?西汉的《周髀算经》、南朝的祖冲之。
15、世界上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及其作者是?湖南澧县城头山文化遗址,《茶经》、陆羽。
16、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蔡伦是哪里人?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湖南耒阳。
17、中国古代的“五行”是指?“五行”相生为?金、水、木、火、土,五行相生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18、湖南省相邻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哪些?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和重庆市。
19、湖南省有哪些市、州?
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郴州、益阳、娄底、永州、常德、邵阳、张家界、怀化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湖南省位于什么气候带?气候特征是?、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带,气候特征是: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严寒,四季分明。
21、湖南省有哪些国家地质公园?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新宁崀山国家地质公园、郴州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
22、张家界、崀山和南岳衡山的地貌特征是?张家界风景名胜区是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崀山风景名胜区是丹霞地貌、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是花岗岩地貌。
23、五岳是指?南岳“四绝”是指?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和南岳衡山。南岳“四绝”是指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祝融峰之高、水帘洞之奇。
24、四大佛教名山是?它们分别是什么菩萨的道场?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25、岩溶地貌的成因和基本特征?是在碳酸岩类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在以富含二氧化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基本特征:地表有石林、溶解谷与天然桥、溶沟或石芽、漏斗和落水洞;地下有溶洞、地下河等。
26、张家界市、娄底市和湘西州旅游价值较高的溶洞有哪些?张家界市有黄龙洞、九天洞。娄底市有波月洞和梅山龙宫。湘西州主要有奇梁洞。
27、长江三峡是指?黄河三峡是指?长江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黄河三峡是指三门峡、龙门峡和壶口峡。
28、鄱阳湖、洱海、千岛湖的所在位置?江西省北部、云南大理、浙江省西北部。
29、我国第一大咸水湖是哪个湖?中国著名的堰塞湖主要有?青海湖。主要有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和五大连池。
30、中国著名的海迹湖主要有?杭州西湖和无锡太湖。
1、中国以瀑布为主体景观的风景区有?贵州黄果树瀑布风景区、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区、黑龙江镜泊湖吊水楼瀑布风景区、云南大叠水瀑布风景区、台湾蛟龙瀑布风景区。
2、中国风景泉按水温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被誉为“潇湘第一奇泉”的是?按水温可以分为:冷泉、温泉、热泉、沸泉。宁乡灰汤温泉。
3、中国海岸地貌类型可以分为哪几种?可以分为:沙砾质海岸、基岩海岸、生物海岸。
4、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中国海滨风景区是?主要景点有?海南三亚海滨风景区。主要景点有:鹿回头、“天涯海角”和亚龙湾。
5、我国最早开发的著名海滨游览胜地是?所在位置是?北戴河海滨风景区,位于河北省。
6、“五湖四海”是指?“五湖”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四海”是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风景气候、气象旅游景观的特点有哪些?地域性、季节性、瞬间性、配景性。
8、我国雨凇出现较多的地区有?峨眉山、衡山、庐山。
9、被古人誉为“岁寒三友”和“四君子”的名贵植物分别是?“岁寒三友”是:松、竹、梅。“四君子”是梅、兰、竹、菊。
10、世界著名的五大植物化石是指?银杉、水杉、水松、银杏、珙桐。
11、我国的四大国宝动物是指?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白唇鹿。
12、按保护对象及保护目的分类,我国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综合型自然保护区、自然风景型自然保护区、自然遗迹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型自然保护区。
13、湖南省加入联合国组织的世界自然保护区是?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14、常德市和张家界市有哪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常德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常德鼎城区花岩溪自然保护区。张家界桑植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
15、四大人类古代文明是指?分别起源于哪里?
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中华文明。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16、中国著名的古人类历史文化遗址有?“元谋人”遗址、“蓝田人”遗址、“北京人”遗址等。
17、湖南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有?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岳阳、凤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衡阳、永州、郴州。
18、湖南省籍的共和国元帅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桓。
19、曾国藩故居、魏源故居、胡耀邦故居分别位于哪里?娄底双峰县、邵阳隆回县、长沙浏阳市。
20、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建于唐代的山西五台山南禅寺。
21、中国古代建筑中级别最高的屋顶形式是?重檐庑殿顶。
22、中国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有?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23、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特点是?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
24、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坛庙建筑群是?北京天坛。
25、“中国文化四绝”是指?园林、国画、烹饪、京剧。
26、被誉为苏州“四大名园”的是?沧浪亭、拙政园、狮子园、留园。
27、我国现存的皇家园林主要有?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等。
28、江南三大名楼是指?分别以什么文学作品而闻名?
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分别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崔颢的《黄鹤楼》诗、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
29、中国四大名亭是指?安徽醉翁亭、北京陶然亭、湖南爱晚亭、浙江兰亭。
7.法语导游词全国 篇七
此研究探讨学生学习法语时, 英语对法语学习的迁移影响, 研究以学生角度为主、教师角度为辅, 使学生可以意识到法语虽然是一门新的语言, 但与英语有诸多相似之处, 可以运用英语知识解决法语问题。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相关论文大多从法语老师的教学出发研究问题, 而不是从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角度。从研究方法来看, 本文采用两种研究方法:访谈法和错误分析法。
全文设计试图解决以下问题:
1. 英语专业学生的法语作文体现哪些英语学习带来的错误和负迁移?
2. 有哪些英语带来的正迁移?
通过对学生作文的错误分析, 本文得出学生的作文错误类型有拼写、语法和语用错误。主要错误类型是语法错误。除了负迁移, 通过问卷和后续对学生的访谈可以看出明显的英语对法语学习的正迁移。
二、文献综述
错误分析法承认语言学习者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失败, 认为母语干扰不是唯一因素, 还开启了对“中介语”的研究 (Richards&Simpson, 1974) 。
本文实验研究主要用学生的法语作文进行错误分析。前人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发现问题:语法和语用问题。蔡虹 (2002) 用学生写作的错误分析发现汉语对英语迁移的词类混用现象。陈万霞 (2002) 通过分析学生的英文作文得出英文的搭配错误和母语负迁移有关。李景泉和蔡金亭 (2001) 总结出作文中有汉语对英语的语言迁移和过度概括。语用方面, 蔡金亭 (1998) 得出中国学生作文中有主题突出特点的至少有23%由汉语的负迁移引起。
三、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问卷的研究对象为某大学的27名英语专业大四学习二外为法语的学生。学习法语的时间为两至三学期。学生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学习法语, 如有考研需要则需要学习三个学期, 如果没有则只需要学习两学期。用写作进行错误分析。
2. 研究过程
27名学生用10分钟填写问卷。观察问卷数据和趋势, 其中对三名学生进行访谈, 内容和问卷相似, 但更深入, 并做出总结。从教师处收集已经批改好的10名还在上第三学期的法语课学生的作文。把学生作文进行错误分析和错误归类。
四、分析与讨论
作文的错误分析
A.拼写错误
B.语法错误
句子成分排列顺序错误。一位学生写到Je compte avoir un positif effet sur les autres.应为Je compte avoir un effet positif sur les autres.
时态错误。有学生把Doug nous parlait toujours du rêve américain.写成Doug nous a toujours parlédu rêve américain.
语用错误。在一篇作文中有这样一句话:J’étudie le fran9ais comme la seconde langueétrangère.la应省略。
问卷和学生采访分析
从问卷可以看出学生们对法语学习有较大兴趣, 但在初期认为法语学习较难。他们普遍认为教师的英语法语对比方法很好。他们认为法语有很多词汇和英语单词像, 对词汇帮助大。写句子也常常先想到英语句子的结构, 再翻译成法语。有一位接受采访的同学还认为学法语的语音可以帮助解释英语的语音。
他们认为英语的学习对法语有负迁移, 比如发音容易混淆。但总体来看, 英语对法语的正迁移更多, 语法一般不会混淆。这个结论和错误分析作文得出的结论不一致, 错误分析中大部分的错误是语法错误, 因为参与写作文的学生水平更高、语法学得更多, 更容易混淆。这个结论验证了朱静芬 (2000) 的研究结论, 即高水平者负迁移比出水平更明显。
五、结论
针对英语对法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法语学习和教学, 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英语对法语学习的正迁移总体来说多于负迁移。在语音、词汇、句子、思维等方面都有正迁移作用。负迁移主要集中于语法, 语法错误有句子成分排列错误、时态错误等。学习者水平越高, 学到更复杂的语法和时态, 负迁移越大。
2.学生学习法语时的中介语不只受到第二语言英语的影响, 还会受到母语中文的影响。
3.本研究中, 负迁移主要分为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语用错误, 语法错误占主要部分。
4.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对法语的正迁移, 对比学习新的语言。学生也可以主动在学习语音、词汇、句子方面用学习英语的策略学习法语。
参考文献
[1]Corder, S.P., &Corder, S.P. (1981)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Richards, J.C.&Simpson, G.P. (1974) .The study of learner English.In J.C.Richards (ed.) , Error Analysis:Perspectiv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ondon:Longman.
[3]蔡虹.英语学生写作中的词类混用现象.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5 (3) , 58-61.
[4]蔡金亭.汉语主题突出特征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4) , 18-22.
[5]陈万霞.英语学习者作文中的搭配错误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5 (1) , 60-62.
8.佛教教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篇八
石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杨挎明
课程名称:(第四章 中国各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第二节
佛教 教材名称: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堂课选自《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第二节佛教内容。该教材是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必修知识。我国是佛教大国,各地寺庙建筑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宗教知识尤其是佛教知识是导游人员的必备知识。本节内容在整本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佛教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是为今后工作中更深入的学习打开一扇窗户。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佛教基本概况。
2、能力教学目标:让学生能根据宗教知识,结合地方宗教景点导游词,设计一篇独特的导游词,并模拟导游,其他同学做旅客,互相提意见,以求提高。
3、情感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掌握佛教基本知识的同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尊重佛教,尊重历史文化,了解宗教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佛教的发展和在世界及中国的传播路线、宗派。教学难点:分清宗教的派别,能结合所学知识学与致用。【导入】
播放佛教相关视频,营造学习氛围。
当你在旅游活动中遇到众多的佛教景观时,你了解它们的独特含义与价值吗?能充分欣赏吗?事实上,许多人由于缺乏知识,在浏览佛教景观时,只能跟着别人看热闹,而自己却看不出门道,有的甚至还闹出不少笑话。本节课将对四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了解到这些知识,作为导游员的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客人去发现美。【授课】
佛教,广义上,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上,它是佛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从创建发展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为古老的宗教,佛教传入我国之后,经过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冲突、融合。
一、佛教概论
(一)佛教的创立
1、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2、地点:古印度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国南部的提拉科特附近)
3、创始人:乔达摩,原名悉达多。后被人们尊称为“释迦牟尼”,意
为“释迦族的圣人”。
4、佛祖的四大圣迹: 佛诞生地——蓝毗尼花园 佛成道地——菩提迦耶 佛初转法轮地——鹿野苑 佛涅槃地——拘尸那迦
(二)印度佛教的发展
印度是佛教的故乡。佛教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2世纪流传了1800多年,形成了一个佛教文化发源地带。至13世纪初期,佛教在印度急剧衰落和消失。印度佛教发展史一般分为四个时期:
1、原始佛教(从公元前6世纪中叶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释迦牟尼创教和他的弟子传承其教时期。
2、部派佛教(公元前4世纪左右),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和教律产生分歧,分裂为许多教团,后称为十八部或二十部。
3、大乘佛教(公元一、二世纪左右),从部派佛教大众部中产生出来,它把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
4、密教(公元7世纪以后),由大乘佛教一部分派别同婆罗门教混合而成。
(三)印度佛教在世界的传播
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佛教向古印度境外不断传播,其传播路线大致有三条:
1、北传佛教(汉语系佛教):古印度——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2、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古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中国的云南傣族等 少数民族地区。
3、藏传佛教(藏语系佛教):主要是印度密乘佛教与藏区本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二、三大教派齐聚云南
大约公元前2世纪,佛教沿着通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现在的新疆地区,然后经过玉门关、河西走廊传到内地,逐渐传播到全国,深入到民间。中国佛教在其长期发展中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以及藏传佛教的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四个时期的佛教。可以说,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在中国,佛教虽然诞生在印度,但其发展主要是在中国。
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时),西域大月氏国的使者伊存到汉朝通好,曾向博士弟子景庐口授《浮屠经》。这是佛教初始传入中国内地的正史记载。
(一)北传佛教传播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译传阶段:(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东汉时,公元68年,朝廷在洛阳城西修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图片展示)B、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图片展示)
创立时期:(隋唐时期)佛教理论已摆脱汉文译经的束缚,发展成多种独立的体系,开宗立派,创建了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八大佛教宗派。A、龙门石窟(图片展示)
融合阶段:(宋元明清时期)出现儒道释“三教合一”的趋势,该阶段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在中国信仰大乘佛教的民族出汉族之外,还有部分白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纳西族、羌族、满族、朝鲜族的群众信仰大乘佛教。云南北传佛教
分布:昆明、大理、保山、玉溪、红河等。民族:白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纳西族等
佛教景观:昆明的昆明西山的华亭寺和太华寺、盘龙寺、圆通寺,大理冰川的鸡足山,崇圣寺三塔等。(图片展示)
特点:建筑或雕塑的基座采用须弥座,其源于印度佛教,象征佛教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有独尊与稳固之意,因此须弥座上经常雕刻有佛像造型和佛教故事。中国的狮子是从印度传播来的,狮子是佛的象征;佛教的经书是直排列的。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
1、分布: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和保山等地州
2、民族: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部分佤族
3、线路:
A、西双版纳:
隋唐
泰国 B、德宏: 16世纪中叶缅甸
4、特点:
A、崇拜佛牙、佛塔等释迦摩尼纪念物 B、重视禅定和早期佛教戒律 C、部分教派全部男性须入教
5影响:民族文化、政治生活和习俗。
A、傣族男子都要尊俗在少年时期当一次和尚,3-7年后还俗。传统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B、傣族贝叶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C、傣族佛幡,按工艺制作手段可分为绘画、剪纸(剪布)、刺绣、纺织、编织等五类。从题材内容看,故事布画和绘画刺绣佛幡多半喜用佛经故事作为题材;其它几类多为:佛陀跌座、舍利宝塔、亭台楼阁、驮花神象等吉祥图案。
(三)藏传佛教:
1、分布:藏区(西藏、青海部分地区、云南部分地区)
2、民族: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和部分纳西族。
3、线路:
A、印度————藏区 B、汉区————藏区
4形成:印度佛教藏区本土化(佛教教义与藏区本教神祇仪式结合)
5、特色:
A、教义上,大小乘兼容 B、显密共修
C、咒术性、仪式、教规异常、庄重严密 D、政教合一
6、教派: 宁玛派——红教 萨迦派——花教 噶举派——白教 格鲁派——黄教
7、云南佛教景观:中甸松赞林寺、德钦东竹林寺、丽江的文峰寺等。
8、影响:唐卡、羌姆面具、跳神法会、雪顿节(晒佛节)三大系统的佛教都汇集于云南,使云南成为我国宗教种类最多的一个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宗教的“王国”,这在世界佛教史上是一个独特的现象,也是云南独特的佛教文化的表现。云南佛教及其艺术是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佛教及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佛教相关知识扩展
1、佛教的经典和标志:万字符,表示吉祥万德之意。佛教的标志也往往以法轮表示,意寓佛之法轮辗转可摧破众生烦恼。
2、佛教供奉的对象:基本类型可分为佛、菩萨、罗汉和护法天神四种。
3、佛教常用的称谓、礼仪、佛事活动和节日:
(1)佛教常用的称谓主要有和尚、僧人、法师、住持、居士等。(2)佛教常用礼仪
合十,又称合掌,即左右合掌,表示由衷的敬意,它是佛教徒最为普通常用的礼节。顶礼,即五体投地,为佛教徒拜佛最尊敬的礼节。(3)佛教常见的佛事活动
水陆法会、众姓道场、增福延寿道场、焰口施食、忏法等。水陆法会,亦称水路道场,是中国佛教最为隆重的佛事活动。(4)佛教的节日:四月处八,佛诞生日;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
4、中国文化中的佛教元素
(1)四大佛教名山(四大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
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
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
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2)大佛教石窟: 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5、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哲学(2)文学(3)艺术
佛教对我国的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4)建筑 【课后作业】
1、云南佛教艺术有哪些特点?传世代表作品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