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感想

2024-07-17

积极心理学感想(精选11篇)

1.积极心理学感想 篇一

积极心理学,以前的我并不是很了解,总以为心理学是一门学了之后可以看穿别人心事的神奇学科,于是抱着好奇的态度选修了一门学科,我开始渐渐发现,心理学更多的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和放松自己。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老师放的视频,有关系吸引定律这个秘密,我觉得非常好奇,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但是看了几次之后,我觉得他们说的非常有道理,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心想事成吧。视频里面说了很多故事,犹唯记忆深刻的就是关于堵车的片段,他说你有没有觉得每次你迟到了或者是出门晚了,你就心想不要堵车堵车,可是偏偏赌的机率是90%,这就是吸引定律,你在想一件事,那么世界甚至宇宙都会改变。他无法判断是你想要还是不想,总之他被你所吸引了。

我 感 觉 老 师 很 善 于 观 察 学 生。不 仅 仅是 观 察 学 生,观 察 身 边 的人,同 时也 包 括 观察自己。在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就是观察自己。良好的自我观察力能够是你及时的发现并抓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在不断的自我调节中完善自己。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要注意时时刻刻锻炼自己的观察力。

上了心理课我认为自我调节是心理学的重点,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放松自己,做瑜伽啊,多锻炼啊,与人友好相处。

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微笑不仅仅能让对方感到放松,还可以让你充满自信。面带微笑,表明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与人交往,使人产生信任感,容易被别人真正地接受。 微笑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你微笑时,别人喜欢你,同时微笑也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当你在工作生活中碰到困难,用微笑去处事应变迎接挑战,或许你会发现微笑能够解决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你带来成功。

拥抱也是人与人交往间必要的方式。儿时多拥抱,成年压力小。美国埃默里大学一项动物实验发现,触摸和缓解压力之间存在重要关联,特别是在生命的早期,人类也是如此。儿时多拥抱可以使孩子进入成年之后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我记得特别清楚的就是老师说,轻轻抚摸会缓解我们的疼痛感。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瑞典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皮肤加到一定温度的时候,我们会发出一种“哎哟”声。此时此刻,如果用刷子轻轻刷一下皮肤,疼痛就会减轻一些。看到这里我们也就明白了,父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摔倒会本能地把他抱起来或者主动吻一下,这样擦伤的地方会感觉好一些。位于利物浦的英国科学节日协会的人说,当一个人面临危机的时候,如果把手臂放在他的肩头拍一拍或抱一抱,对方也会觉得是一种安慰。在上心理课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对我来说是挺新奇的概念。

心理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心理学与我的生活有着越 来 越 密 切 的 关 系,它帮助我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了解到,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的日子,又走进第三个年头了,也许日子应该倒着来算了,就剩一年半的大学生活了。很多人不明白大学到底学到了什么,不都是在混日子吗?其实我觉得大学里不仅仅是学习了专业知识,像心理学这样的选修课我相信对我们的人生也是受益匪浅的。有些知识或许是不复习就会忘记,但是我觉得心理学本身的吸引性和老师上课的趣味性,这样接收下来的知识是不会忘记的,在今后的生活里都是有用武之地的,我之前在准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其中有一门教育心理学,心理课的学习对于我学教育心理学非常有帮助,我深深的感觉到认真学习了解过心理学的老师和一般的老师在对待学生,教授学生的方式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我以后也会好好的研究心理学,我相信这对我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会保持对心理学的热忱,好好运用老师所教的心理学的知识,用心对待他人,对待自己。

2.积极心理学感想 篇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在我国正式开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模式, 走上日常化的轨道。伴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 世界多元化思想的冲击, 教育基础的发展不平衡等, 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2 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998年, 美国心理学会会长塞里格曼号召建立积极心理学, 以培养人的健康积极思想为主要的目的。积极心理学自诞生以来, 就在全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 心理学也因此扩大了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心理不健康、适应不良的个人和群体, 更关注广大的普通个体和人群。因此, 把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从积极方面入手, 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提高学习效能和生活质量,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3 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培养“积极”学生的实施途径

3.1 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起点

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精神家园, 家长的态度和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将形成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家长在孩子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正能量, 使孩子在与父母朝夕相处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正确感染。但是, 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 (农村家长尤其严重) , 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人、成才的重要性。不少家长认为, 孩子的教育成败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找好的学校, 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很少有家长将孩子的教育失败归结为自己, 将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渊源归结为自己。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份资料表明, 我国有接近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 只有不过1/4的家庭教育比较科学。所以提高家长素质, 改变家庭教育观念, 增强家长家庭教育的责任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

3.2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

3.2.1 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 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首先, 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 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逐渐转变教师观念。其次, 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激发学生潜能, 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 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 不一定有根据, 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 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3.2.2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学生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充分利用心理健康课、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些主渠道, 鼓励学生与同伴交往, 从中掌握道德行为规范, 克服交往不足和“自我中心”倾向, 以此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不断提高人际交流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3.2.3 有效地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3.2.3. 1“心育”活动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的主渠道

“心育”活动课程是有意识地运用有关的心理知识, 使个体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的课程。心育活动课以学生的成长特点为立足点, 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 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辅导活动,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 树立理性的价值观, 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 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3.2.3. 2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 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发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优秀心理品质。

3.2.3. 3 个体心理辅导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

学生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生活经历与环境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有的甚至影响终生。因此, 要把个体心理咨询工作列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 对个别问题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持性;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等积极的性格特征。

3.2.3. 4 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教育资源

班队活动作为学科课程以外学生的主要活动阵地, 完全由队员自行设计、自己主持、自己组织的自主自我教育活动, 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在自由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主人, 自己管理自己, 自己教育自己, 有利于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4 结语

把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从积极方面入手,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着乐观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 是每一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 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 通过各种方式去积极面对人生, 培养个体的信心、勇气、信任、友爱等良性品质, 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品质,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积极语言研究 篇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语言;HAPPY模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一种思潮,在帮助个人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潜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国内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很感兴趣。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人类心理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积极语言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积极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有效延伸[1]。

一、国外积极语言的研究

1.国外语言学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语言的探索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9世纪,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国外语言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英国学者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为代表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第二阶段是以瑞士语言学家斐迪南·德·索绪尔(Fardinand de Saussure)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第三阶段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乔姆斯基(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第四阶段是以英国学者韩礼德(M.A.K.H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主义语言学[2]。

2.国外积极语言的研究

国外多数学者将积极语言的研究融入到语言心理学研究框架中。截止目前,单独针对积极语言进行的研究比较有限,多数研究集中探讨积极语言的不足之处。坦(Tan)以企业采用积极语言的方式披露财务信息为研究对象,认为在投资者经验较少的情况下,采用积极语言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但是对于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投资者来说,用积极语言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却会起到反作用[3]。卡桑久(Casangiu)则简单明了地指出,并不是任何时候使用积极语言都可以起到好的效果,有的时候过分赞美反而会降低他人的愉悦感和满足感[4]。

国外学者对积极语言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可借鉴的不多,这可能与国外较为开放的教育模式,以及国外教师更自由的教学语言相关。伍德(Wood)指出,教师的积极语言可以培养和引导学生产生积极行为,让学生可以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以便成为更好的自己[5]。奥德(Ode)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积极词汇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但对积极语言的使用要顺应环境,避免夸大其词导致反效果[6]。

二、国内积极语言的研究

1.国内语言学的研究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语言学,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训诂学,而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则是我国古代语言学的经典著作。何九盈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和清的语言学和代语言学内容[7]。国内当代学者对语言学的研究,主要发表在《方言》《语文研究》《中国语文》《语文建设》《语言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学术刊物上。国内学者对语言学的系统研究,为积极语言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国内积极语言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要追溯到1997年,乔新在《如何变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一文中提出了积极语言的概念,但全文主要是从如何积累积极语言丰富学生词汇的角度进行论述[8]。随后,吴忠豪(2002)、周剑波(2002)、郑百苗(2005)等学者也从这一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换的必要性和途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执行理事长陈虹在美国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彼特森的建议下,提出了适合中国基础教育的、本土的积极心理学应用思路——积极语言的HAPPY模式。HAPPY由H(Hope预想,期望)+A(Action行动)+P(Point关键点)+P(Process过程)+Y(Yield产品,收益)构成,并将积极语言定义为“能为自己、也能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有利于引导自己或他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和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条件,能够激励人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模式”[9]。随后,学者们开始围绕积极语言的HAPPY模式展开实证研究。

班华在《以儿童的方式实施积极教育》一文中以陈虹的积极语言HAPPY模式作为分析对象,建议采用积极语言模式,如肯定、鼓励、赞赏和理解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10]。陈雪在《积极语言HAPPY模式:让孩子爱上滑冰》一文中,以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学滑冰的故事为案例,探索了父母应用积极语言HAPPY模式与孩子沟通,激发孩子的热情,增加孩子的信心,最终让孩子爱上滑冰的有效途径[11]。孙煜在《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工读教育中的实证性研究》一文中,以实现工读学生幸福感为目标,将积极语言HAPPY模式引入工读教育领域,根据实证情况制订了《积极语言HAPPY模式教师实施手册》,为工读学校的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改革方向[12]。刘晓棠在《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一文中,探究了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建议:具有正向肯定的语言需要经常说,如果需要指出不足,也要先表示肯定,再指出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建议,让学生感到有希望;而容易产生误解的语言要少说,带有负向肯定或者有恶意的语言绝对不能说[13]。陈虹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暨第二届亚太应用正向心理学大会上,作了题为《运用积极语言比出正能量》的演讲,指出积极语言是一种积极文化,积极文化更容易造就积极的社会、积极的关系、积极的情绪和积极的人,并且详细介绍了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内容及其应用,把积极语言研究推向了国际[14]。

3.积极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此外,国内学者近几年对积极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为学生积极心理和积极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研究视角。陈虹在《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一书中运用大量的案例来展示积极语言是如何应用在教学领域的[15]。陈虹、陈淑贞在《教师应用积极语言,有助学生愉快成长》一文中指出,积极语言能够增加学生“把事情做好的经验”,同时,积极语言从“方、原、作、过、表、态、新”七个维度,能够有效鼓励和引导学生[16]。陈虹在《教师语言乐观率与学生情绪愉快度的关系——积极语言在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运用“语言、情绪—动机、效能组合”模型分析了不同组合对学生情绪愉快度的影响,通过语言及情绪的优化组合,来实现学生的动机和效能达到最理想的状况[17]。史国荣在《用积极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文中指出,积极语言的教育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愉快的课堂体验,有效地激励学生成长,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和自信心,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善用积极语言,不要吝啬表扬[18]。贾雪伟在《积极语言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中以中学数学教学为例,分析了数学课堂中运用积极语言的必要性,并对学生进行了分类,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积极语言教学,例如对于后进生,建议采用“你很聪明”“很有上进心”“老师很满意你的表现”等积极语言来引导其取得进步[19]。王汝敏在《用积极语言塑造孩子健全人格》一文中从健全孩子人格的角度来探索积极语言的应用[20]。田万生在全国心理助人工作者指定用书《心理助人:八大经典学派理论与技术(上)》第二编“行为主义学派的助人方法与技术”中提到,在儿童开始模仿榜样所示范的正确行为之后,应立即用积极语言对其进步情况给予表扬,引发其积极情绪,发现其潜质或进步之处,关注有利于其解决问题的条件,促进其模仿学习,确保强化效果[21]。而周海忠在《编辑的积极语言》一文中则以编辑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使用积极语言对编辑专业成长及出版行业发展的意义[22] 。后两位学者的研究拓宽了国内积极语言的应用领域。

总体来说,国内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还处于理论分析阶段,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样本量不足,实证结果还没有形成系统。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国外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是依附于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专门针对积极语言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但通过对国外文献资料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学者的研究更具理性,除了研究积极语言的优势之外,也会同时关注积极语言的一些不足,对国内学者具有启发和指引作用。

国内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经验水平。由于积极语言最终将服务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因此,应当加强对积极语言的教学研究,将理论与应用并举。在理论方面,要积极拓展传统理论的研究视域,开拓积极语言心理学;在应用方面,应不断探寻不同学科甚至交叉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积极语言实践活动,让积极语言的研究能够突破定式,不断深入,尽快达到系统化、科学化。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学者在积极语言领域的研究有很多创新点,如陈虹所提出的适合中国本土的积极语言HAPPY模式,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对其展开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预计未来,国内学者将对积极语言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全方面研究(见表1)。

由此可见,有关积极语言及其HAPPY模式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将会进入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研究阶段,将会为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为应用研究提供模式,也将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陈雪,陈虹,吴文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语言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4(9):74-76.

[2]曾如刚.西方语言学发展史中的哲学思潮[J].外国语文,2012(6):71-74.

[3]Tan H T, Wang E Y, Zhou B. When the Use of Positive Language Backfires: The Joint Effect of Tone, Readability, and Investor Sophistication on Earnings Judgmen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4,52(1): 273-302.

[4]Casangiu L I. Limits of Positive Language[J]. Management Intercultural, 2014,50-54.

[5]Wood C, Freeman-Loftis B. Want Positive Behavior: Use Positive Language[J]. Education Digest Essential Readings Condensed for Quick Review, 2012,78.

[6]Ode S. Approach motivation as incentive salience: perceptual sources of evidence in relation to positive word primes.[J]. Emotion, 2012,12(1):91-101.

[7]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8]乔新.如何变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J].江苏教育,1997(12):16-17.

[9]陈虹.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积极语言HAPPY[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0]班华.以儿童的方式实施积极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3(8):19-22.

[11]陈雪,陈虹.积极语言HAPPY模式:让孩子爱上滑冰[J].心理与健康,2014(12):52-53.

[12]孙煜.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工读教育中的实证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3]刘晓棠.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31):148-149.

[14]陈虹.运用积极语言比出正能量[J].中国德育,2015(16):45-48.

[15]陈虹.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

[16]陈淑贞,陈虹.教师应用积极语言 有助学生愉快成长[J].基础教育参考,2014(19):65-68.

[17]陈虹.教师语言乐观率与学生情绪愉快度的关系——积极语言在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教学,2014(8):45-48.

[18]史国荣.积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14(6):48.

[19]贾雪伟,戴时勋.积极语言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3):141.

[20]王汝敏.用积极语言塑造孩子健全人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6):45-46.

[21]田万生.心理助人:八大经典学派理论与技术(上)[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6.

[22]周海忠.编辑的积极语言[J].中国编辑,2013(3):23-26.

4.入党积极分子的感想 篇四

写感想之前首先我要谢谢老师、同学们对我的支持,能够推荐我入党成为积极分子。

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感想颇多,但我却没有人家说的那样抚摸着鲜红的小册子就激动要生要死,更加没人家说的那样像耶稣一样怀着最虔诚的心情注视着它,有的只是一个在我心中的决定,一个在我内心中的冲动,我要成为21世纪党的接班人。

通过党校培训,我成长了很多,更加重要的是我了解了很多。在思想上,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对党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一个更加重要的是:党校培训之后我在内心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一个在中国屹立不倒的信念。同时,通过学习,我从懵懂到真正的认识,更进一步端正了入党的动机,学习党的先进性理论和指导思想,认真学习了党章,明确了党的权利和义务,不再是想单纯的入党,学习党的先进性理论和思想而已,而是更进深入的了解我们的,以一个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然而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这使我也感觉到自己距离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我坚信通过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努力终有一天我会正式的加入中国共产党。

通过党校培训,我知道了两个字,那就是责任,一个党的接班人所应该树立的责任。现在的我是一名茂名学院的学生,我充分的认识到了作为一名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承担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的责任。21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我们是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进入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的中心和主题,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实际行动才是重要的,从小我们就知道一些伟人的事迹我们只知道在说他们有多伟大有多受人尊敬但我们真正像他们的又有多少个呢?也许我们不会像--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那样伟大无私但至少我们应该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小事做起,做一个对家人、社会、国家有贡献的人,以实际行动来告诉全世界我是一个有用的人。

总之通过党校学习与培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不仅要在理论上、思想上有所提高,更应该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党校学习注重效果,看重实际,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学以致用。要求学员们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思想实际,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结合起来;结合工作实际,把学习党课理论与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起来;结合党性修养实际,把学习党建理论知识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起来。

5.党积极分子党课学习心得感想 篇五

我们的党是如此的伟大与坚强。它历经风吹雨打,刀枪剑雨,由一个小的集体逐渐成长为一个庞大的组织。它是那么的崇高,让人肃然起敬;它是那么的和善,让人敢于亲近。它用不朽的精神,感化、教育、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这次能够参加党校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也十分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

翻阅着手中的《新编入党培训教程》,不仅思绪万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纪律”、“党的纲领与宗旨”……这些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在学习期间,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学习,悉心聆听了党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彩报告,深入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完整体系,这些都让我受益非浅。尽管短时间的培训尚不能让我在最深刻、最高度的层次上去领会和感受其间的要旨,但已足以让我在端正入党动机上受到了一次洗礼,对党的理解上得到了一次升华,从而更加坚定了我申请加入党组织的信心和决心。以下是我这次党课学习心得的几点总结:

其一,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认识到以前对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学习和认识是停留在表面的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确了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其二,这次学习培训加深了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总结我们党八十多年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不是三个方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利益的灵魂;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共产党人全部工作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但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要在实际学习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

其三,这次学习培训,使我对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这种考验在新时期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这次学习还使我认识到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的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论党组织是否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我都将一如既往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在思想上争取入党,而且要长期的注意检查自己入党的动机,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机密,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其四,这次学习培训,使我十分地坚定了入党的信心和决心。今天,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又面临者巨大的挑战。在这个历史时期,更凸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适时地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精神,适应了时代发展进步的需要,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多年的全部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肩负起民族的希望,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把历史推向前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作为一名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大学生,我渴望加入到这个光荣的组织中,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更好地统一结合起来,把对党、对祖国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投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广阔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成绩。公务员之家:

总之,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培训,使我进一步的系统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使我更进一步的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并逐步真正认识到了“党”的意义与重要性:党无处不在,它如空气般在我们身边,如太阳光般温暖着我们,如春雨般滋润着我们,如明星般指引着我们。只要我们心中坚信党,一如既往的跟随党,那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前方的道路是多么的崎岖,我们一定会冲破黑暗,迎来光明!中国共产党,这个由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建立起来的党,是伟大的、坚强的,是永远不会倒下的!纵观历史,面对日寇野蛮与血腥的侵略,它英勇反抗,保卫祖国、捍卫民族的尊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它沉着冷静,积极采取措施,保护人民群众;面对国际上的敌对与排斥,它以宽广的胸襟,感动、包容着一切。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内心澎湃。

6.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感想 篇六

这几天的课程.使我们不但在思想上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考和学习空间,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充实和享受。下面是通过近几天学习所获得的几点感受,比较浅显。

一、增强了对党性方面的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整个儿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的全部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肩负起民族的希望,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把历史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员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各个时期,都起到了模范带头的先锋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此时此刻,更明确显示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的抓住机遇,才能够顽强的面对挑战,才能够实现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二、进一步端正了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一种精神力量,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端正入党动机就是要摒弃个人利益和私心杂念,而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争取入党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提高觉悟、以实际行动使自己具备党员条件和素质的过程。

三、更加深入理解十七大的重要论述。通过再次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内容实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以良好的作风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

7.浅谈“积极心理学” 篇七

一、积极心理学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战后, 消极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居统辖地位。对于心理学而言, 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等。20世纪90年代, 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人们的心态也在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 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动荡的社会政治局面之下, 社会科学以及心理学主要研究任务是帮助人们治愈创伤;当社会处于和平时期时, 人们更加追求的是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 使生活更加美好。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 心理学家们提出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 当美好的事物占据了你的生活时, 所有的不幸与烦恼就会远离。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中, 应以我们所具有的潜在并有建设性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品德为出发点, 倡导用积极的态度对心理现象做出全新的科学诠释, 从而激发出我们自身内在的力量与良好品质, 同时运用这些积极力量和良好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 同时获得良好的生活品质。

(一) 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

消极心理学关注的只是部分存在问题的人, 而对于这些问题也只是“医治”, 并没有治本。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去除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 更多的是帮助人们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特征以及行为方面的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比过去拥有了更多的物质享受, 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教育, 但患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却大大增加了, 而且心理疾病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心理学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有质量地生活。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使问题根本不存在。

(二) 正面取向的价值观

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不同, 提倡研究对象为平均水平的普通人, 以肯定的方式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等心理品质。希望培养或加强我们所具有的较为积极的正面力量, 从而使我们能够真正成为健康的, 并能够幸福地生活着的人。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是人类所固有的内在力量。同时积极心理学也并不回避关于人类的精神方面的疾病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正面的方向对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界定与研究, 更加关注人类正面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 全面的研究对象

在研究对象方面兼顾到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到了个体的心理层面, 同时也关注到了群体及社会心理方面的内容。积极心理学强调内因与外因在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动因方面的共同作用。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 如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同时还有关于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积极的社会环境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张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

(四) 延用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仍是沿用当前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方法。主流心理学中的多数研究方法与手段都适用于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 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同时积极心理学还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结合使用。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 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而出现消极心理的人群日益增多, 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向的一种全新的理论架构, 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心理因素层面。为当前主流心理学的内容与形式提供了有力的补充。它为心理学研究乃至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更加正面积极地看待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积极心理学必将推动心理学研究领域向前进一步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 更重要的是如何使人们能够更加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这是积极心理学赋于心理学研究新的动力所在。积极心理学可以教会人们如何在激烈的社会中从容追寻到幸福的生活, 是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科学。

参考文献

[1]叶浩生.心理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张倩, 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心理学探新, 2003 (3) :6-10.

8.积极心理学导向 篇八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美国;中小学;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1-0023-04

近几年来,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与仅仅关注减少冒险与问题相反,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在青少年身上培育并增进一些能对他们的发展以及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长远的、积极的影响的品质。如在俄勒冈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百年老校以及其他美国的中小学校,教师以及父母都在关注合作的方式,以便为青少年提供一种积极的观点,指引他们走向安全与成功。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是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施方式都进行了新的阐释,对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对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发展性的有利因素(Assets)框架

1998年以来,美国发生了几起严重的校园枪击事件,社会各界开始集中关注学校的暴力现象,并广泛探讨如何来终止这些可怕的悲剧,其中如何打造一个安全与成功的校园成为研究的关注点。为打造一个安全与成功的校园,在美国教育、心理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在探究一些关注青少年积极品质发展的模型。其中一个模型是由明尼苏达州的米尼亚波尼斯研究所——一个独立的、非赢利的、无派别的机构——研发的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框架,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支持儿童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框架(见24页表)确定了40个儿童与青少年成为一个健康、负责任以及有爱心的个体所需要的关键因素。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是“所有儿童与青少年走向成功所必需的积极‘建构模块(如关系、经验、价值观、态度以及特性)。发展性指的是这些模块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利因素指的是这些模块是积极的、为青少年提供力量的。”

根据Starkman等人(1999年)的观点,40个发展性的有利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的与内部的。外部的有利因素关注青少年从他们生活当中的人与组织中获得积极经历,为青少年提供:(1)支持,(2)认同,(3)边界与期望,(4)建设性地利用时间。内部因素关注明智的判断、有责任的选择以及真诚的同情,分为:(1)喜欢学习,(2)积极的价值观,(3)社会能力,(4)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这些组群被认为是帮助青少年更加安全、实现自我认同以及成功的有利因素。

为了发展强有力的外部有利因素,青少年需要获得以下经历:

A.支持,是一种来自父母的爱及来自其他人(如朋友、邻居、教师等)的尊重与关心的形式。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种能够提供积极的、支持性环境的家庭生活、社会联系及组织经历。

B.认同,是来自社区的尊重与认同。青少年需要有机会为他人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C.边界与期望,指的是告之对青少年的期望,以及他们的行动与行为是否在边界内或在边界外。

D.建设性利用时间,指的是通过创造性活动(如艺术与音乐)、体育活动(包括运动)、青少年活动项目、参与聚会、与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有效时间等为青少年提供的发展机会。

为了发展强有力的内部有利因素,青少年需要具备以下特征:

E.喜欢学习,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致力于自身提高与终身学习的理念。

F.积极的价值观,包括诸如诚实、真诚以及责任心等信念与性格特性。这些特性将有助于他们的性格的形成,并指引他们的人生选择。

G.社会能力,指的是对他人的态度与方式,将帮助青少年作出积极的选择,建立友谊,对他人显示容忍与尊重。

H.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对自我力量、目标与价值观的强烈感知,这种观念使得他们有别于他人。

研究发现,具有更多的有利因素除了能保护青少年免于消极的行为外,也增加了青少年形成积极的态度与行为的机会。那些具有最多有利因素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形成如助人及获得成功等积极的行为与品质,更有可能在学校里取得成功,价值更加多元,能够保持健康,并且不会过分自满。(Scales,Leffert,1999)

二、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在校内培育发展性的有利因素

基于发展性的有利因素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所提供的强有力的、积极的影响,最近20年以来,美国中小学开始在学校管理以及学校心理学中运用多种策略来培育发展性的有利因素,通过建立并增进外部的与内部的有利因素,在学生身上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并帮助学生在学校中取得成功。

(一)增进并关注外部有利因素

目前,美国一些中小学已成功地在校园内运用一些策略增进外部有利因素的发展,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社会环境——一个增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并促进他们安全与成功的环境。

1.支持:支持的策略在于通过增进校园文化与氛围并提供培训或有组织的项目,提高父母或其他成人在学生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性,使学生在学校里能体验到支持。

一是增进校园文化与氛围,确保学校文化与学校氛围对所有学生能产生积极的推动力,通过教师的行动让学生建立起在学校里的安全与成功的感觉。

二是父母及其他成人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体验到支持。最常见的参与形式是作为志愿者参与父母组织,诸如“父母—教师联合会”及有关的辅助协会。

三是提供父母训练课程或工作坊,使父母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支持。目前已开展的一个帮助父母预防子女步入困境的训练是“第二步父母项目”(The Second Step Parent Program),该项目是一个有效的发展社会技能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途径。

2.认同:认同的策略在于让青少年在参与社区或学校的活动中获得一种尊重、认可与价值感。

(1)让青少年感到社区成年人的支持、尊重及认可。通过社区成员向当地学校提供时间或资金资源,包括社区成员赞助球队或活动,并参与年轻人的项目(如运动、音乐会、球赛等),以及通过贡献社区成员的时间或才干支持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设施及教育性或创造性的项目,来展示他们对青少年的关心。

(2)让青少年相信他们是作为资源而不是作为资源的利用者。为增进青少年的价值感,美国中小学往往将青少年视为资源,让他们在学校及社区里被赋予有用的地位,或在重要活动中公开发言并承担一定的角色,允许并鼓励青少年在对于他们而言的重要的主题活动中扮演领导者及倡议人的角色。

目前,美国许多高中将学生承担一定的社区服务作为一个基本的毕业条件。许多大学在授予学位时也会考虑社区服务,甚至小学生也被鼓励做些事情或帮助他人。这些社区服务有助于青少年发展积极的价值观、坚强的性格以及超越自我的承诺。

3.边界与期望:边界与期望即父母与学校对青少年的行为有明确的边界,并且有高期望。

学校作为父母对青少年的行为设置界限,并且在青少年偏离界限时提供及时反馈的重要合作者,将为父母应对子女的行为偏差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学校会及时告之父母他们的子女在学校的成绩,给父母一个表扬子女成功的好机会。此外,美国中小学通过建立全校性的行为计划(如有效行为支持项目),并通过活动教学告之学生所期望的行为规范,通过明确的规则与结果建立边界。学校将对违反这些期望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公正的处理,同时对那些遵循这些期望并有助于建立安全、平静的学习环境的行为提供及时的、积极的反馈。

为提高学生对自身的期望,父母与学校将向学生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对青少年内在的美德和能力抱有高期望与信念。如在校内,通过“最棒小伙子运动”,通过横幅、生日卡、授予证书,甚至是校歌等形式向小伙子传递一种积极的信息:“我相信你”、“你能做好”,从而使得青少年努力做好。

4.创造性地利用时间:创造性地利用时间就是为青少年提供安全的、有创造性活动的社团,以帮助他们充实自己的时间,远离麻烦。同样,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模型也会引导青少年在艺术、体育或服务团体中创造性地利用时间。

为向青少年提供个性化课程与校外的实践活动,美国学校与社区机构广泛合作,为培育青少年生活中的创造性与艺术性空间提供机会,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发展青少年的兴趣与潜能。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中小学开始为青少年提供放学后或暑期项目。这些项目既包括学术性的,也包括娱乐性的活动,如提高阅读能力小作家俱乐部、数学家俱乐部等。

外部的有利因素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必要的,但仅仅只是一部分——一个提供外部支持的部分,青少年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发展还应增进形成内心图式以及促进道德品性的内部有利因素的发展。

(二)建立并增进内部有利因素

内部的有利因素是指那些被视为“内在罗盘”的、能指引青少年作出明智的判断、负责任的选择以及对他人显示真诚的关心与关注的品性。这些品性可以分为:乐于学习、积极的价值观、社会能力和积极的自我概念。

1.乐于学习。为了使学生乐于学习,美国的学校往往会设置较高的但又可以达到的成绩期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学业支持,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对于那些努力取得成功的学生,学校将通过诸如课后家庭作业俱乐部、阅读发展项目以及年长学生或成人指导者等项目,创造一个“学业保障网”,为学生的成功提供保障。

2.积极的价值观。在一连串的校园枪击事件之后,美国中小学开始关注培育学生积极的价值观与良好的个性,一些学校发起“草根运动”来促进个性的发展。

在俄勒岗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中心小学,一个五年级的班级开始尝试领导全校性的性格运动。他们确定了36种常见的性格特征以及每一种性格的儿童用语,并制作英语与西班牙语的张贴画,挂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并且每天在校内的通讯网络中宣讲每周一个的性格单词及其确切含义。教师与学生讨论这些性格特征,以及怎样在学校里运用这些性格特征。同时,教师观察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如何运用性格特征,并且在学校每月的颁奖大会上通过向学生颁发奖状的方式来认可学生的性格表现。

3.社会能力。美国中小学非常关注学生以下几方面社会能力的发展:交往能力,文化能力,抵制技能以及和平解决冲突的能力。

一是通过班会或者晨会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班会或者晨会对于在班级内建立一种社区的感觉、对于在班级成员之间教授社会技能、对于解决班级成员间出现的问题、以及对于策划班级事件而言,是一种自然与有效的方式。

二是通过学校文化发展学生的文化能力。一些学校将他们的学校建筑以及场地建设成“无种族”、“无歧视”或者“无烦扰”的区域,通过一些如何在学校中对待不同背景学生的宣言或者标语的张贴与复述,最终被整合进学校文化之中。

三是通过抵制教育项目发展学生的抵制技能,即抵制消极同伴压力以及危险情境的能力。那些希望发展学生对消极影响抵制能力的学校通常会采用一个抵制教育项目,诸如DARE(药物滥用抵制教育)项目,帮助学生发展拒绝药物与暴力的知识与技能。

四是通过和平计划让学生学会和平冲突的解决技巧。在俄勒岗的斯普林菲尔德、科罗拉多等地学生自发开展了一个和平计划,在地方学校之间形成了一个和平同盟,通过网站向远近的学校传播和平的信息,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和平冲突的解决技巧。

4.积极的自我认同。积极的自我认同就是让青少年能将他们自己视为积极的个体——认为他们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扮演有用的角色。

学校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来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俄勒岗州斯普林菲尔德市中心学校持续进行的“棒小孩”运动,以许多方式并在许多场合提醒学生“他们是地球上最棒的小孩之一”。通过悬挂在高处的旗帜、校园通讯网内的宣讲以及与学生的坐谈,使这一观念得以增强。

三、评论与建议

研究已经证明:青少年经历更多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更有可能形成如助人及获得成功等积极的行为与品质;经历更少发展性的有利因素,则他们更有可能形成诸如酗酒、吸毒、反社会及暴力等危险性行为。发展性的有利因素能有效提高学业成就并提供一个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安全的与健康的环境,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一个强有力的、积极的影响,减少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率,并增进学生的心理复原力与积极的心理品质。

因此,在学校内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需要密切关注发展性的有利因素的培育,建立并增进外部与内部的有利因素。当然,要在校内培育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领导者、学校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学家以及家庭的共同参与,他们的领导地位以及专业知识与技能将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以及学校氛围产生积极的影响。

美国中小学对增进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成功的关注与实践,及其所折射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与实施方式的转型,对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功

美国中小学将心理健康视为学生学业与人生成功的基础与关键,并认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保证学生学业与人生的成功。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上是以成功为导向的,更多地关注学生内在力量的增加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关注为学生的成功提供恰当的指引,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成功。

与此相应,虽然我国教育部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但在具体实践中,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以问题导向为主的现象,较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少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以及对学生成功的指引。这种问题导向为主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与工作范围,并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我们认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在目标定位上突出对成功的关注:在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应更多关注学生的成功与幸福,并为他们的成功与幸福提供指引,从而让令人“敬而远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一种增进个体成功与幸福的工作。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方式上应更多关注“加法”策略

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引下,近几年来美国中小学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产生了一些变化:不仅仅关注心理问题的减少,而开始关注一些积极心理品质的增加。目前,在美国中小学,大多数的学校心理学家更多地是从事“加法”式的心理工作,即营造一种安全与成功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身的发展计划,为学生的成功提供准备技能,促使每一位学生取得成功,而不是较多地关注心理问题的减少。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方式上更多地倚重“减法”式的心理辅导,即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与干预,较多地关注心理问题的减少。“减法”式的心理辅导固然可以帮助部分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但由于过多地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减少,而忽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增加,其结果实际上是将大部分的学生排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之外,其效果也令人怀疑。

我们认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调整目标定位的同时,实现实施方式的转变:在关注面向部分学生的“减法”策略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面向全体学生的“加法”策略,也就是为全体学生的成功提供准备技能,为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提供最大的可能。

注释及参考文献:

[1]Hill M.Walker,Mark R.Shinn.Structuring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s to Achieve Integrated Primary,Secondary,and Tertiary Prevention Goals for Safe and Effective Schools[A].Mark R.Shinn,Hill M.Walker,Gary Stoner.Interventions for Academic and Behavior Problems Ⅱ:Preventive and Remedial Approaches[C]. America:the National Assi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2006.1-21.

[2][3]Stan Paine and Cathy Kennedy Paine.Promoting Safety and Success in School by Developing Students Stengths[A]. Mark R.Shinn, Hill M.Walker, Gary Stoner .Interventions for Academic and Behavior ProblemsⅡ:Preventive and Remedial Approaches[C]. America:the National Assi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2006.89-112.

[4][5] [6]Stan Paine and Cathy Kennedy Paine.Promoting Safety and Success in School by Developing Students Stengths[A].Mark R.Shinn,Hill M.Walker,Gary Stoner .Interventions for Academic and Behavior ProblemsⅡ:Preventive and Remedial Approaches[C]. America:the National Assi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2006.89-112.

[7]教育部文件(教基[2002]14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作者单位: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电邮:hzphw904@msn.com)

9.心理咨询督导感想心理咨询感想 篇九

这门课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前的家排,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自我探索。另一部分,我们课程的主导部分就是心理督导。

这一学期走下来,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分配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尤其是课前的家排。老师具备家排这样的技能,而且还会自愿并且无偿的借机会为我们学生提供帮助,帮助我们解决困惑,至少从这一点我们就很感谢老师。学习心理学已经有三年半,对心理学的一无所知到略知一二,也许就是因为我们对心理学还处在一个初步的了解阶段,当听到老师讲的很多的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心理问题,而且在督导课上来访者谈的自己的一些问题,我们也会有意无意的自己去探索自己,总是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心理问题的集合者,觉得比在学心理学之前心理负担重了很多。老师在课前的家排帮助我们很多的学生解除了困惑,减轻了负担,虽然有的同学没有亲身的去体会,但是通过在下面的观察与老师的解析,我们自己的心理的困惑也会少很多,而且自己也可以尝试着按照的老师的思路去解决一些困惑。在家排中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臣服,在自己的生活中我也尝试着这样去调整自己。比如,本身我比较容易失眠,同时我比较喜欢夜晚躺在床上的时候想事情,但是有的时候情绪很容易激动,结果一晚上就休息不好。后来我就尝试着用家排的方式与自己这种状态对话,尝试着去接纳它,也许我还不能做到完全五体投地,但是在我用诚心去尝试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心境比较容易的平静下来,然后安稳入睡。而且通过同学们生活中的交流,个人感觉课前的家排,对学生的生活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所以我个人还是觉得很有意义的。

心理督导是我们这门课的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很有收获的。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咨询师,很容易犯得错误就是急于求成,一定要向来访者证明自己我是可以的,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把来访者忽略了。在这个督导的过程我渐渐明白了,首先我们自己就要接纳自己,承认自己几斤几两,与来访者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真诚的与来访者来交流,相信这样方可以与来访者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关系。而且我深深的体会到倾听是多么的重要,当我们真正的倾听的时候,我们才会深深的体会来访者当时的感受,照顾他的情绪,我们就会不自觉的调整咨询的进度。咨询不单单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对于来访者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是我们把握来访者真是内心感受的一条线索。比如,来访者说话语调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来访者的情绪变化;来访者无意间的一个叹息或者深呼吸,也可以让我们把握问题的关键;来访者身体舒展开,证明你们的距离又拉近了一步等等,通过老师的观察与分析,了解到这种非语言的语言对于咨询师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同时也证明我们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去联系,去观察积累经验。

第一天上课就放了我做咨询师的录像,心里忐忑不安的等着大家的分析、点评。意外的是,大家给了我很多肯定的评价,马老师说:“你用了澄清的技术”,“是吗”,我当时很紧张,有些机械地回应着来访者的叙述,根本不知道什么技术。那天回来后,一位学员在我的QQ里留言:“你今天的案例做的不错,不愧为接过热线的老师”,我不禁嫣然一笑,其实,大家不知道,那是因为时间太短,往后我就不知该怎样做了,而且,时间越长越蹩脚。

后来,马老师继续了和来访者的对话,让我不仅感叹,老师就是老师,老师对来访者情绪的体察和关注很到位,尤其是对来访者积极因素的挖掘和肯定,让来访者感受到一种力量。“你本来就是一座山,一座和父亲不一样的山”。

关注对方的情绪比事件本身更重要,这个道理我是知道的,而且在督导课上自己也做过来访者,有着深刻的体验,可是,一到自己咨询的时候,来访者一简述自己的烦恼事,就想着怎样帮对方解决,被问题牵着走,就忘记了关注对方的情绪,我想,这大概是初做咨询的人常犯的一种错误吧。

和以往自己参加的督导课不同,这次的督导课对来访者的碰触较多,一个是因为“录像咨询”时间太短,咨询师展示的东西不多,另一个是,老师要通过自己的咨询给大家示范。我相信,这两天收获最大的是几位“来访者”,因此,我个人感觉非常遗憾,因为,没有放到我做来访者的那段录像,我特别想解决自己的困惑的,如果我的那种困惑被放到大家面前,被老师“咨询”,也许我会很快迈过那个坎。只好另找机会了。

去上课的路上,和一位学员交流,谈到一位我们同认识的一位朋友,她说,某某的变化很大的,我好奇的问:“是吗?你觉得她变化最大的是什么?”她说:“你和她说话很舒服,她很少反驳你,很少评判你,很理解你。”看来,“非评判原则”、“接纳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中也很有帮助。

想起那天一位经常和我有电话交流的朋友说的一句话,“非常愿意和你说话,你总能找到我的优点,让人感觉心里很舒服”。是不是我学到的东西也自觉不自觉地应用到了生活中?不管是不是,听到朋友那样的肯定,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也许,没有一堂课能让你突然改变自己,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相信,每个人都在慢慢改变。

10.心理学课程感想 篇十

学完心理学这门课程后,最大的感想就是,心理学是一门接近生活,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实用的科学。短短的十几周时间里,我了解到了一般心理学的基本体系架构和相关内容,包括《感觉与知觉》、《意识与注意》、《记忆与学习》、《思维与创造性》、《动机与情绪情感》、《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心理、智力测定知识介绍与及测定》、《现代人格问题讨论》、《养生与健康》、《人格的提升与自我超越》等课题,收获颇丰。下面,我就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对我影响深远的内容谈谈感想。

(一)记忆与学习

这部分的内容对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如图所示,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按照信息加工的理论来划分,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其痕迹就是感觉记忆,感觉记忆中呈现的信息如果收到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若得到及时加工或复述,就转入长时记忆。

反之,从遗忘角度来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遗忘规律。信息的遗忘数量受时间因素制约,进程上先快后慢。

进一步,通过适当的过度学习,又称超额学习,即识记一种材料的学习次数超过那种刚好能回忆起来的程度的次数,我们能使接受的信息保持良好效果。研究表明,150%的过度学习是提高保持效果的最有效的选择。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临时抱佛脚”,在考试之前,集中花大量时间进行复习,在短时间内给自己灌输大量的材料和信息。这种学习方法形成的是短时记忆,或许恰恰能应付短期内的考试,但如果考完试后就将这些知识抛在脑后,它们就会很快被遗忘。所以,从学习的长期效果来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古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国的先人们似乎很早就发现了人类记忆与学习的心理学规律。因此,我们可以采取适度超额学习的方法来获得良好的保持效果,此后还要通过经常复习将信息转化为长时记忆,永久保存在脑海中,对知识的掌握做到学以致用、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的程度。

(二)动机与情绪、情感

这部分的内容与人类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学会控制情绪,调节情感,挖掘动机对每个人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动机产生于内在的某种需要和外在的相关诱因。依据不同分类方法,它可以被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等。社会动机又可以分为交往动机、成功动机和工作动机。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

情绪情感具有动机功能、调控功能和健康功能。动机功能是指,情绪具有激励作用,被视为动机的指标;调控功能分为促进功能和瓦解功能;而情绪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研究表明,一般人的情绪生活中,常是苦多于乐,在喜怒哀乐哀惧很中,正面情绪占3/7,反面情绪占4/7。

当今社会,很多人急功近利或者急于求成,比较重视情商的提高,大多关注成功心理学。然而,紧绷的心理状态往往会使人面对较多的消极情绪,如果消极情绪不加调节、心理压力不能释放,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产生。许多心因性疾病如: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都与情绪失调有关。研究表明,年轻时性情压抑、焦虑和愤怒的人患结核病、心脏病和癌症的比例是性情沉稳的人的4倍。积极的情绪是保持心理平衡与身体健康的条件。

林黛玉就是典型的忧郁致死的例子。《红楼梦》中对她的描述如下,“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见,林黛玉生前就时常眉头紧锁,面露愁容。她最终咳血而死的悲剧结局也让人唏嘘不已。娇柔是中国古典美女的典型特征,这与西方国家翘臀蛮腰的健康运动美大相径庭。从心理学和医学的角度看,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更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同时反观自身,学会调整情绪,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培养热爱运动的生活习惯。

(三)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人类是社会性群体,谁都不能永久离群索居、独善其身。人际交往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际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人际交往也是出于合群的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同利益和需求组合而成的群体让个体需求得到满足。“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群体中他人的行为表现可以和自己形成对比,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可以倒映出自己的形象。

群体可以给成员心理上的归属感,认同感和社会性支持。群体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社会助长指的是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当今社会对个体的团队合作意识要求非常高。职场上的很多项目都要通过团队协作而完成。这是因为,团队能够资源共享,分工明确,产生规模效应,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很多时候,当个体在群体中活动时,往往因为荣誉感和自尊感更加强烈,会产生自我驱动,表现得更加出色。以前参加面试和演讲比赛的时候,前期做了很多的准备但还是十分紧张,但是到了真正的面试和比赛现场,在众多考官或者观众面前的时候,自己却能超常发挥。这就是社会助长的社会心理现象在起作用。

与此相反,社会惰化指的是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一个优秀的群体能够使个体超常发挥,而一个失败的群体却使个体缺乏动力。身边的朋友在参加比赛组队过程中,经常碰到搭便车打酱油的坑队友。也有写在比赛初期组的队,后来因为群体矛盾无法调和不欢而散。当群体不能满足每个成员的利益诉求时,成员就没有动力和群体的目标保持一致,这就会导致群体的效率大大降低,产生1+1<2的负效应。这启示我们,在一个团队中,领导者要尽量照顾每个成员的利益和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而成员要使自己目标和群体保持一致,利用群体的资源优势,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四)现代人格问题讨论

市场上关于人格的书籍很多,大多都旨在帮助人们修炼优秀的人格,实现成功的人生。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复杂性和功能性五大本质特征,包括了知情意系统、动力系统、调控系统、特征系统和心理状态五大系统。我觉得,其中非常有意思的是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自我实现者一般具有但不限于以下特征:

1.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2.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 3.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

4.有较广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 5.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 6.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7.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8.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理震动的高峰体验; 9.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的一员; 10.有深交的朋友,有亲密的家人; 11.具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

12.有伦理观念,能区分手段和目的,决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13.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 14.有创见,不墨守成规; 15.对世俗和而不同;

16.对生活环境有时时改进的意愿和能力。

以上的人格特征几乎是人人都渴望具备的,毕竟几乎每个人都想成为自我实现者。我的身边有一些能力很强的女性朋友。她们就属于典型的渴望实现自我,追求成功的一类人。在她们身上,我可以看到以上所列的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中的一部分。当今社会,职业女性越来越多,职场上的女性成功人士也在不断攀升。这对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女性在某些方面具有领先于男性的先天优势,将这些优势发挥到工作中,将大大提高社会整体效应和福利水平。

在市场经济中,几乎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都渴望成为自我实现者。但就像破茧成蝶,实现自我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了悦纳别人和周围的世界,往往会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快乐;为了培养独立自主的性格,往往会迫使自己咬牙坚持忍受孤独痛苦;为了培养宠辱不惊的态度,往往要压抑自己不轻易吐露情感……因此,要达到自我实现者的人格是极其困难的,我们只有不断磨练自己,在痛苦中完成蜕变,才能具备完善的人格,到达理想的彼岸。

总而言之,短短十几周的时间里,心理学让我感受到心理健康在人的心智成长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心理学是一门既关乎自我完善,又关乎群体发展的学科。将心理学巧妙运用到我们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将会产生重大的收益。心理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谢谢老师给予我的心理学教育和指导,谢谢短暂而珍贵的心理学课程带给我受益终身的宝藏!

编号:45

姓名: 方甜甜

学号:41323023

手机:***

专业:13级金融与理财实验班

11.变革需要积极心理和积极组织 篇十一

本次论坛是“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年度论坛”第九届,来自国内外顶级心理学家与行业精英、实践专家聚焦“新格局,新发展——积极心理的力量”这一主题,围绕组织保持积极变革的心态、培育积极领导力的管理者、营造积极关爱的氛围进行分享和讨论。论坛系统地诠释了企业如何通过战略导向的组织心理系统建设,实现在新格局、新时期下的可持续发展。

培育心理资本 促进心理繁荣

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人才,由希望、自信、坚韧、乐观构成的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和谐组织的心动力。培育心理资本、促进心理繁荣,挖掘个体的优势和潜能,提升积极情绪,营造积极关系,塑造利他行为,促进职场员工心理健康,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积极心理与国企深化改革。围绕当前国企改革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局长卢卫东着眼经济全局,宏观分析了积极心理如何面对国企深化改革的挑战。他指出:国企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企业更完善、和谐、充满活力的持续发展,员工心理层面的挑战与适应不容忽视。而部分中央企业已经将EAP和积极心理学的方法运用到经营中,为企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他强调:需要寻找更加系统科学的方法,帮助员工提高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凝聚共识,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为顺利推进企业改革注入正能量。

——职业心理健康与EAP发展新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张西超博士,结合自身10多年的EAP研究、探索和实践,深入解读在新格局下EAP的战略定向、功能定位、模式创新以及职业心理健康与EAP将来会走向何方。他认为:“与时俱进”永远都不是一句空话,国企改革,企业和员工都面临着多重挑战,EAP作为协助组织和员工共同成长与持续发展的系统工具,必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心理保障。

——EAP在企业的实践和思考。EAP中国本土化,是中国EAP人及企业的最终目标。在不断引进国外创新模式和经验的同时,如何使EAP适合本土企业需求,是当前重要的课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主任吕大鹏立足中石化管理模式,基于对EAP的实践经验,从积极心理学提供的新视角为出发点,融合中石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行创新,推动政工队伍长期建设,有效防控员工心理危机,并实施积极干预,助力企业维稳,实现了员工和谐健康成长。中石化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也提供了重要启示。吕大鹏认为:EAP是西方的大餐,应将西方的EAP跟东方人的含蓄、内敛的性格融合起来,同时如何将EAP发展与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媒体融合,这为与会代表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变革中的工作投入与绩效。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工作和组织心理学院院长、教授、欧洲工作和组织心理学会主席阿诺德·贝克教授,结合多年在全球名企中的积极组织行为学研究,作了“变革中的工作投入与绩效——全球研究与实践”专题演讲,使与会者们分享了他帮助企业构建积极组织的神奇心法。他认为:态度积极、充满热情的员工之所以能在工作中表现优秀,是因为他们能在自身所释放和接收的能量间取得平衡。

——心理繁荣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江涛以心理繁荣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从组织、团队、个体三个层面呈现基于目标与效果的EAP综合解决方案,从而培育“心理繁荣”组织,打造新时期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心理繁荣在组织管理中的应有作用。

培育心理资本 促进企业与个人发展

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无论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自我完善的国企,还是在竞争加速市场环境下谋求创新与发展的民企,其组织、团队、员工都将面临能力与心理全新的挑战。EAP正是致力于提升员工心理资本,解决员工个人困扰,以达到帮助组织培养“健康、幸福、高效”的员工队伍,提升组织的竞争力与和谐度。

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前党委书记陈珠芳女士结合企业与员工发展实际,认为:自由、责任、价值是企业长青的心灵力量。

阿卡迪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克尔·莱特,则系统地讲授培育管理者积极领导力和员工心理资本的系统理念和操作方法,从而帮助员工重拾激情,应对挑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浦东干部学院特聘教授郑日昌,从认知重建、阴阳辩证等角度来阐释中国傳统文化中关于幸福的大智慧、修身养性、挖掘人性中的真善美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其人生感悟和心得。六度伯乐网创始人、麦斯特人才机构董事长李妍菲女士现身说法,结合创业经历,分享作为一个企业家如何解读心理学在组织管理学和员工幸福感建设中的应用。她强调心理学不只是停留在个人心理健康层面,更是要促进企业准确识别人才,实现完美的人职匹配,多维度激发员工的潜力。

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郑华辉先生,与大家分享了他十多年在EAP上宝贵的实践经验,令与会者耳目一新。

沙发论坛 思想与智慧有机碰撞

围绕“新格局下管理之道——变革中心理学的价值”和“变革中的积极组织”这一主题,与会嘉宾和主持人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论坛对话嘉宾认为:变革时期充满众多不稳定因素,因此,积极组织建设是企业适应变革、甚至是开创未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研究融于实践,经验启智管理,企业变革中心理学的价值是让组织成长为积极的组织,员工保持积极的状态,实现积极氛围中的卓越绩效。

本次论坛由《最强大脑》主持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昌建博士主持,现场参会嘉宾情绪高涨,热烈氛围成就了一场EAP领域前沿思想与最佳实践交融的视觉盛宴和思想盛宴!

(责任编辑:李万全)

上一篇:苏教版100以内加减法下一篇:校园拒绝邪教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