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研活动记录表

2024-09-03

体育教研活动记录表(共8篇)

1.体育教研活动记录表 篇一

实验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 2016年2 月 29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苏秋平张洪林 杨新友 常艳华 晋艳芳 孙丽娜 夏少将 活动过程: 主讲人:孙丽娜

活动主题: 怎样有效地开展全校师生健身健康活动

孙丽娜: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只重智育而忽视体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和出色的社会工作者都是些技术过硬而身体太软的人才,致使我国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比我国人均寿命要短十年。体育运动对人类有机体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在进行身体教育的过程中,不管哪一个年龄阶段,何种性别,也不论是哪一种体育范畴,只要合理选择和运用某些体育活动练习,就能确保人体机能和形态,以及身体素质得到最佳发展

苏秋平:在学校定期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建立单项奖,以班级为基础,学校老师进行指导,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师生健身的积极性,增强全体师生的身体素质。杨新友:在学校开展以班级为主题的课间操比赛,班级广播操做的比较好的年级进行全校展示,鼓励学生们更好地热爱体育健身活动。

夏少将:积极参加上级部门要求的各种比赛,在比赛活动中增强热爱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给班级和个人带来的荣誉,增强集体和个人荣誉感,是健身活动更好地进行。常艳华:建立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人学生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健身,在运动中健康成长。张洪林:建立可靠和可操作的长效机制,是学生认识到体育健身活动是必不可缺少的,是和学习一样重要的地位。

孙丽娜:是啊,我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定的运动项目,是学生的课余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使教师在指导示范运动项目的过程中增加了自己本身的活动量,让我们学校的身体健康理念更强。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

(二)活动时间: 2016年3 月7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苏秋平张洪林 杨新友 常艳华 晋艳芳 孙丽娜 夏少将 活动过程: 主讲人:孙丽娜

活动主题:如何避免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安全因素

孙丽娜:预防伤害事故,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教师不仅自身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1 做好卫生安全教育工作 2 充分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3 传授技术动作要正确 4 组织教法要科学合理 5 注意场地器材的安全性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伤害事故,每位教师都有很多的经验,希望我们在一线的体育教师都能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能更好的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杨新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安全因素有很多,安全事故重在预防,首先体育老师在课前要一方面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学生,并且提前仔细的检查每一件器材,遇到破损的、有安全隐患的必须及时的清除和补充,以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其次在课堂上课堂常规常抓不懈,运动装备要穿好,准备活动充分、到位。教学中技术动作要正确科学合理,示范正确、规范,技术动作练习保护措施到位,注意场地和规则。再次在课堂结束时,放松活动要到位。总之,时刻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管理,这样就能够减少很多的安全事故,使学生更安全、更开心的上体育课。

夏少将: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避免发生安全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的学习。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纪律性不强,这就更要求体育教师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要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张洪林:重视安全教育,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首先,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避免发生安全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的学习。教师不仅仅要关心学生的赛跑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有的学生很调皮,相互推撞对方,认为好玩,被推撞的学生就很容易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极有可能引起不良的后果。只有深刻认识,积极预防,才能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晋艳芳:重视安全教育,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首先,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避免发生安全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的学习。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纪律性不强,这就更要求体育教师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如:有的学生上课站队时相互推搡,他们根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很容易因碰撞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因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要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其次,加强学生体育课活动的安全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安全教育,可计划在室内教学中安排运动安全的专题教育。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

(三)活动时间: 2016年3月 14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苏秋平张洪林 杨新友 常艳华 晋艳芳 孙丽娜 夏少将 活动过程: 主讲人:孙丽娜

活动主题:如何培养小学生做操的好习惯

孙丽娜:在广播体操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广播体操的的功效、体味广播体操的美感,让学生明白做操的技巧,更要让学生明白广播体操中每一个动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只有做到位才能发挥最大的强身健体功效,才能展现每个学生的体态美的道理。在做操过程中让学生自我体验优美的操姿、从而激发学生的做操的兴趣!晋艳芳:做广播操对大脑保健、纠正体姿、保护视力等方面都大有好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从每天的广播操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既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心的体现。

常艳华:学生轮流领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每天坚持做操,日积月累慢慢形成。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学生的做操质量和时间,天天坚持提高学生做操动作质量,产生动作韵律协调愉悦感。

杨新友:通过对做广播操对大脑保健,纠正体资,保护视力等方便都有很大好处,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学生的体操质量和时间,从而激发学生的体操兴趣。

夏少将: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做操的好处,知道体育课简单的常规要求。做操的好习可理解为两点:首先是做操要好,一是动作质量要标准,另一个是做操时间要合适;其次是做操的习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每天坚持做操,日积月累慢慢形成。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学生的做操质量和时间,天天坚持以养成学生做操的好习惯.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

(四)活动时间: 2016年3 月 21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苏秋平张洪林 杨新友 常艳华 晋艳芳 孙丽娜 夏少将 活动过程: 主讲人:孙丽娜

活动内容:讨论如何提高广播操质量 活动过程记录:

经过讨论,结果如下:提高学校课间操质量的六个“加强”

一、加强学校领导对课间操的重视

学校领导应督导加大对课间操的管理力度,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也是培养良好的校风的重要手段。另外学校领导要组织督促其他任课教师走出办公室,到操场来,和学生同时出操,以自身的楷模作用去感染和带动学生认真做操,锻炼身体。

二、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和带头作用

体育教师是课间操的主要管理者和组织者。首先应每次安排一名动作示范优美的同学上台领操,并且要做到动作规范,节奏鲜明,要体现广播操的力与美的结合,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得不认真模仿的感召力。另外,体育教师应深入到学生队伍中,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如果发现有不认真做的学生,应及时地指出,令其改正,要求认真正确的完成动作。

三、加强与班主任密切的配合,共同提高课间操质量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他(她)们的表率作用对本班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体育教师应与班主任老师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共同管理。并且要求班主任也能够认真正确的与学生一起做课间操,这样,整个课间操大家一起活动起来。将会产生良好的课间操的纪律,做操的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四、加强各班体育委员的带操管理,让他们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体育教师应对于各班的体委或带操员进行强化练习。因为他们在做操时站在队伍的前面,和领操学生一样,对各班学生起着表率作用。所以,必须先提高他们的做操质量,从动作上规范好,准确的完成每一节操的动作,给各班的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五、加强学生对课间操的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体育教师应利用体育课特别是室内课的教学活动,将课间操的优点告诉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课间操,了解课间操给个人身心等方面带来的许多好处,有力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认真做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时,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做广播操了,做操质量也就会有相应的提高。

六、加强课间操的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课间操管理制度:抽部分学生每天对各班课间操情况进行监督。另外,每学期学校都应举办全校性的广播操比赛,通过会操,强化广播操的动作要求,为在平时课间操活动中保持良好的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

(五)活动时间: 2016年3 月 28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苏秋平张洪林 杨新友 常艳华 晋艳芳 孙丽娜 夏少将 活动过程: 主讲人:孙丽娜

活动内容: 炎热的夏天,该如何上好体育课 活动过程记录:经过讨论,结果如下:

随着夏季气温的逐渐升高,室外白花花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无风的夏天闷热一团,有风的夏天热浪袭面。特别是下午第一节体育课,即使人静立于室外不动,也能感觉到紫外线刺激皮肤的灼热感,更不用说轻微运动一番所落得大汗淋淋,气喘吁吁。学生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内心的浮躁感蠢蠢欲动,心理影响行为,其学习状态迟迟难于进入。为了保证孩子的体质,上好体育课,在这炎热的夏天,我觉得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尽量减少学生在直射阳光下的活动时间

长时间在阳光下停留,轻则灼伤皮肤,重则导致学生中暑,从身体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双重伤害。因此在上室外体育课时,要尽量安排学生到阴凉的地方进行教学活动,尽量减少紫外线对学生皮肤的伤害,以及热天盲目追求克娇、克苦所对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等。

二、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安全事故

夏季上体育课,学生着装能否适合体育课要求,也是避免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要严禁穿凉鞋、穿裙子等不适合体育课着装现象的出现,要防止由此导致运动不便所带来的跌伤、摔伤。另外还要讲清当堂的注意事项,对于不安全、不合适的问题,要重点提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不带尖锐物品上课,不合理使用器材,不私自离开本班活动区(洗手洗脸、喝水、回教室、上厕所)等。

三、合理安排内容,激起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所以在安排课的内容时,应抓住学生的特点,安排他们喜欢的项目,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起到锻炼的目的。如:打乒乓球、篮球、跳远、仰卧起坐、游戏跳房子等。

四、放开手脚,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

体育课上让学生自己来开发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学的是他们自己的体育,相信他们一定会喜欢。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创编活动,只提出创编的要求,提供活动的器材。正是因为他们尝试着自己设计的游戏,才不再出现心不在焉的学生,更没有人愿意到树阴下乘凉,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在进行着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

总之,只要肯动脑筋,多换花样,即使天再炎热,学生在体育课上也会感到兴趣盎然!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

(六)活动时间: 2016年4月 4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苏秋平张洪林 杨新友 常艳华 晋艳芳 孙丽娜 夏少将 活动过程: 主讲人:孙丽娜

教研主题:实施激发教学,有效抑制灰色情绪 教研内容:

一、教材分析

由于教学方法陈旧,内容枯燥,害怕受伤等因素,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而激发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达到优质教学的良好效果。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激发教学有效抑制灰色情绪。

2、激发兴趣,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三、教学重点

抑制学生不良情绪形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学难点

及时运用实施激发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五、教学设计

深挖教材内涵,激发学生活动欲望;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创设情境情景,激发学生活动的灵感。

六、讨论要点

怎样实施激发教学,达到有效抑制灰色情绪,形成和谐课堂氛围。各位教师讨论发言总结如下:

杨新友: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张洪林: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激励学生,从而提高兴趣。夏少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只要一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来实现。孙丽娜:创设情境情景也要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学有所得。

苏秋平:例如学生在跑步练习中,不能只表扬前面跑得快的,后面学生也要进行鼓励,运用激发教学来实现和谐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成长。

七、教研总结

各位教师积极讨论,使我受益匪浅。我觉着激发教学的方法很多,比如说教师诚恳的语言,优美的示范,器材场地安排合理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之,教师要积极探索“激发教学”的各种途径,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达到最佳激活水平和适宜的兴奋度,控制不良情绪并排除,使学生“寓体育于兴趣之中”,有效抑制“灰色情绪”的产生,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感受体育之快乐。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

(七)活动时间: 2016年4 月 11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苏秋平张洪林 杨新友 常艳华 晋艳芳 孙丽娜 夏少将 活动过程: 主讲人:孙丽娜

教研主题:研究实验小学体操比赛议程 教研内容:

为了促进学校常规建设,加强广播体操及队列队形质量,展示我校整体素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定于2016年5月上旬举行全校广播体操及队列队形比赛。现将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及比赛顺序:

2016年5月 11 日下午(2:00时);

一、二年级 2016年5月 12 日 日下午(2:00时);

三、四年级 2016年5月 13 日 日下午(2:00时);

五、六年级

二、比赛形式:

各班所有在校学生必须参加比赛,采用评委当场评分和摄像、摄影的形式,取其平均分为各班最后得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

三、比赛分组和录取名次、奖励:

按年级分组,根据最后得分多少,录取班级总数的50%(取前四名),各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

四、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1、服装整齐 10分

2、进场队列 30分

3、操的动作到位、整齐 40分

4、精神状态 10分

5、组织有序 10分

五、总负责人:祝国富、薛垂玲

六、评委:苏秋平常艳华 晋艳芳 乔艳青 刘丽丽 王凤琴 苏华 成绩汇总:夏少将 出场安排:孙丽娜 音乐播放:张洪林

七、摄影与图片制作:裴向军

八、注意事项:

各班班主任,认真组织,加强训练,纠正动作,确保队列队形及广播体操的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

(八)活动时间: 2016年4 月 18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苏秋平张洪林 杨新友 常艳华 晋艳芳 孙丽娜 夏少将 活动过程: 主讲人:孙丽娜 教研内容: 一 教学理念

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能全面增进人的健康,使人充满生命活力。跑作为锻炼身体活动的基本手段之一,不论任何年龄,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古代或现代还是将来,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所以为了你的健康,为了你的美丽,为了你的聪明,跑步吧!二 教材分析 1.起源与发展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由于通讯兵在战场上进行军事联络和传递战物品,需要在战场上跑得快,又能迅速传递物品的战士,首先在军队里进行选拔。久而久之,发展演变为今天的接力跑比赛,并在19世纪末,被列入田径正式比赛项目。当时的比赛规则规定接棒人在20米接力区内跑进中从传棒人手中接棒。20世纪后期,规则规定从接力区后沿向后延长10米,作为预跑线,接棒队员可以在10预跑区域内任选一处开始起跑,但传接棒仍然必须在20米接力区内完成。从中也可以看出,在快跑中完成传接棒和提高跑速是接力棒今后发展的方向。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接力跑是由短跑和传接棒技术组成集体配合的径赛项目。它既能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又能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学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田径正式比赛的接力跑项目有男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少年女子有4*200米接力,它是由四人配合,各跑一段距离完成全程跑。学校中以4*100米接力运用练习的比较多。3.教材内容 田径场上正式比赛的接力跑传接方法的上挑式和下压式两种,起跑方式采用蹲踞式起跑技术。

上挑式:

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40-50度角,掌心向后,拇指与其它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将棒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

这种传棒方法的优点是接棒人向后下方伸手臂动作比较自然,传棒人传棒动作也比较自然,容易掌握。缺点是接棒后,手已握在接力棒的中部,如不换手再传给下一棒时,则只能握住接力棒的前部,容易造成掉棒影响快速前进。

下压式: 也有称“向前推送”的传棒方法,应当强调指出,在传棒时,手臂不要太高,而是用手腕动作将棒向前下方推送入接棒人手中。并且,传棒人可以用手腕动作来调整传棒动作的准确性。所以在做此动作时,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50-60度角,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它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传给接棒人手中。下压式传接棒技术的优点是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持棒快跑。缺点是接棒时,接棒人的手臂比较紧张,不够自然。采用下压式传接棒方法,练习时应培养运动员双手都能掌握传接棒技术,双手不但会传,而且也会接。持棒方法 :

右手握住棒的后部,拇指与其它在指分开撑地,拇指与其它三指分开撑地,棒前端上翘。

初中接力跑有迎面接力跑、圆周接力跑和不同距离的团体接力等内容,迎面接力跑一般用立棒式传接棒。本次课学习上挑式、下压式接力跑左右传接棒的方法,其中以学习下压式左右手传接棒为主要内容。

4.接力跑教学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接力跑技术教学的重点是传、接棒技术和速度的衍接,难点是在接力区内用高速度跑完成传接棒技术。如果传接棒技术差,势必影响跑速耽误时间。在择各棒队员时,必须根据各个队员的特长,即各队员起跑手技术,弯道跑技术,冲刺跑技术和传接棒技术等,发挥每一个队员的特长,把最有特长的队员安排在最合适的棒次上。另外,无论是采用哪一种传接棒方法,接力棒传递的顺序,都应是第一、第三棒沿跑道内侧跑进,以右手将棒传给第二、第四棒队员的左手,第二棒队员沿跑道外侧跑进,以左手将棒传给第三棒队员的右手。三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传接棒技术,以学习下压式左右手传接棒技术为主要内容。

2. 明确各棒分工和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掌握好传、接棒时机与配合,控制好情绪,增强自信心。

3.在课外活动和校级运动会等能够操作运用传接棒技术。

4.增加趣味接力赛,让学生在活动中用智慧和技巧与同伴协作,体验成功乐趣,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四 教学方法与措施

1.采用图片教学,配合师生互动演习,这样能够体现内容的直观性,学生领会意图快,容易接受。

2.分组练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多次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3.组织小组间接力赛,增加竞争性和娱乐性气氛。易犯错误:

起动标志不准确;伸臂过早;传接棒不准。五 教学流程:

一 开始准备活动(8分钟)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常规检查

2.宣布课的教学内容

3.分组活动

二 传接棒教学(23分钟)1.教学导入

介绍接力跑在学校中地位和作用及今后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动机。2.教学方法步骤

(1)教师学生互动,相互配合演练展示,结合教学图片讲解传接棒技术。(2)循序渐进练习分组练习:(a)起跑练习。(b)在跑道内原地传接棒练习,前后相距约1.5米,内外侧跑道站位。(c)两组相互观察、交流、练习,相互提高。

(d)慢跑中完成传接棒,沿操场跑,传到最前面,棒扔边上,最后一位拾起再继续练习(e)在接力区内,确定起跑标志后,可在跑道上放小纸团作为标志物,用中等跑速练习传接棒,起跑距离约5.5米 教学设想与要求:

通过讲解练习,让学生明确并掌握知识点及动作要领,经过多次反复练习,达成合作默契。并提醒学生控制好情绪,增强自信心。三 课堂小结放松活动(4分钟)1.学生间相互放松,教师指导意念放松。2.课堂小结,师生间相互交流。

3.整理场地器材。(5根接力棒,15只篮球,10条凳子,学生自备纸团)4.师生再见 本课预计:

1.目标达成效果较好

2.运动强度在中等以上,平均心率在130-140左右 3.社会交往活动目标达成水平四 4.运动密度在30-40%左右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

(九)活动时间: 2016年5月 9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苏秋平张洪林 杨新友 常艳华 晋艳芳 孙丽娜 夏少将 活动过程: 主讲人:孙丽娜

活动内容:投掷实心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活动过程记录: 孙丽娜:

实心球是一项力量性和动作速度项目,是以力量为基础,以动作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投掷是一项有危险性的运动,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刘传永:投掷实心球是力量和动作速度相协调的动作,设计新颖,要点突出,符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征,学生容易接受、掌握。

张洪林:三点要注意:出手高度,出手角度,出手速度,注意鞭打动作。发力顺序是:蹬地,送髋,出手拨球。

夏少将:实心球是一项力量性和动作速度项目,是以力量为基础,以动作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影响实心球成绩有三个因素,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高度,其中出手初速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杨新友:首先要将力量和上肢柔韧性练好,出手高度和速度一定要快,预摆要将身体形成一个弓型并迅速投掷出去,协调性也是多投才能掌握好的。

晋艳芳:投掷实心球是力量和动作速度相协调,力量和上肢柔韧性练好,出手高度和速度一定要快。

苏秋平:投掷实心球是力量和动作速度相协调,力量和上肢柔韧性练好,出手高度和速度一定要快。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

(十)活动时间: 2016年5 月 16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苏秋平张洪林 杨新友 常艳华 晋艳芳 孙丽娜 夏少将 活动过程: 主讲人:孙丽娜

活动内容: 小学体育课中跳绳的用法 活动过程记录:经过讨论,结果如下

作为一名小学的体育教师的我,着眼学生,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跳绳”这一教学活动,对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意见以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绳练跳”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通过“以绳练跳”使学生掌握多样式的跳绳方法这是必要。同时,为了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比赛的形式,使学生达到“练跳”的目的,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另外,“以绳练跳”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绳子进行多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如:短绳的前摇、向后摇、臂交叉的单脚、并脚和交换脚跳以及双摇摆臂、双人跳等比绳的单脚跳、穿梭交叉跳、集体跳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尽情发挥这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二、“以绳代杆”

跳绳,不单是用于跳,教师应注意创新,发挥跳绳的其他作用,如:“以绳代杆”。在进行跳高教学时可将长绳两端绑上一定重量的物体,横挂在跳高架上,以代替横杆,这样“横杆”既直又安全,易于携带,更主要的是可以减轻初学者在练习时,因害怕“横杆”而引起的心理负担。

第三、“以绳代线”

体育课的教学经常需要画线,有时可以变“以绳代线”。因为绳子即可拉直,又可弯曲易于调整,方便省钱。如安置在地上的直绳可作为简易的起跑线、起跳线、终点线;另外,教师还根据学生课堂练习和游戏的需要,将短绳在地上摆成或大或小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几何图形,实践证明,教学时有时适当采用“以绳代线”的方法,反而更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以绳开展游戏”

采用跳绳进行游戏,既可当教学器材,又可使学生产生兴趣,这在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以及活动场所的特征,安排相应的游戏方法。如:“跳绳接力”、“攻关”、“快快跳起来”等教材,还可以自编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如:“捆绑进行游戏”、“斗智拉绳”、“三人脚力赛”等多样的游戏教学。

总之,作为我们教师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着眼学生,抓住教学的契机,以启智激励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去寻觅、求索。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

(十一)活动时间: 2016年6 月 13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苏秋平张洪林 杨新友 常艳华 晋艳芳 孙丽娜 夏少将 活动过程: 主讲人:孙丽娜

活动内容: 《立定跳远》教学反思 活动结论: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的教学目标。本课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优化了体育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具有主体意识、主动、积极的态度,具有探索,创新精神的身心健康的人。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不喜欢机械重复的动作技术练习,如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练习中呢?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参与兴趣,才能牢牢地“拴”住学生。在本课教学活动的实施中,我特别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前我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活动环境中去,让学生入景动情、明理知味,用情景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很浅意把新知容进了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使学生充分获得向上跳起的学习体验,从而让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很快地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突破重难点。我的多样化的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尽全力发挥了自己的最高水平,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最后的整理活动不仅消除了疲劳,还让学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达到学生爱体育,想学好体育的目的。这堂课我还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一位体育教师不但要有满腔的热情,更要关注每一个孩子,保护他们的自尊,要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们点点滴滴进步。随时留意在特殊群体的行为变化,并能够机动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活动场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把课堂真正建设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乐园。还要给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机会,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记录

(十二)活动时间: 2016年6月 20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苏秋平张洪林 杨新友 常艳华 晋艳芳 孙丽娜 夏少将 活动过程: 主讲人:孙丽娜

活动内容:如何把握新体育课 活动过程记录: 祝国富:

要想了解并进一步上好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是什么样、怎样上,就应理解新体育课程的理念,新理念可用以下几点加以说明: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体育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旨在说明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围绕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它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从多层面、多功能角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具有主动学习和主动创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育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需条件。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这样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学生如果不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常常遭遇学习的失败,他们就不可能也根本不会喜欢体育课,也就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来。

在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后,体育组就如何上好新理念下的体育课,展开了讨论,各抒己见。

张洪林: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前提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课是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学科,因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理应成为体育教学重要的任务。在体育课中,教师要改变过去重视传统知识技能,忽略学生身心健康的片面思想,一切从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出发,扎扎实实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发展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体育课的健康价值,促进学生的身心和发展,逐步贯彻学生终身体育为健康的思想。

常艳华:突出以学生为本,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倡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必须按大纲规定的内容及教学进度去完成教学任务。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安排被动地去学习,没有任何发挥的空间,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很少能看到真正活跃的气氛,向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设计教材时,我就根据新标准,在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选择学生需要的教材,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他们可以运用自己习惯的,擅长的动作去完成练习,课堂气氛一下子活动起来,练习的密度增加了,锻炼效果得到了提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目标。

杨新友:以往我们体育课教学时,是按大纲规定教学内容,强迫性地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去做,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缺少动力。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新标准情况下,我就注意了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教育,使他们明确学、练各种教材有什么目的,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内动力,能够主动去学习。学生的学习程度,个体差异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不同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也不要与学生的实际差得太远,让学生感觉离目标太远,而失去学习兴趣。先设定较低,学生经过努力很容易达到的目标,然后再设定稍难达到目标,使目标的制定合理而切合实际。

夏少将: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要灵活有趣。随着教材的更新,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把传统的一贯制教学方法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追求体育锻炼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组织教法要优势互补,在教学中的个体教学、分组教学、集体教学各有所长,要保证教学质量,就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孙丽娜:总之,新课程、新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上好体育课更加不容易,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更新观念,认真钻研,不断探索,才能适应新标准、新理念,上好体育课。

2.体育教研活动记录表 篇二

我校的特色体育文化节与往届单调的体育运动有本质上的不同, 项目多、范围广、趣味性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思想

健康第一永远是我们的宗旨, 我校每届体育节的主题思想各具特色。2007年我校举行“开明中学首届体育节”, 当时的主题思想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希望通过体育节各项活动的开展, 营造和谐校园, 提高广大师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弘扬奥运精神, 达到进一步提高我校体育运动水平、促进师生身体健康的目的。同时, 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健全人格, 进一步巩固良好的校风和班风, 增强学校凝聚力, 争创一流名校。体育节口号:“团结、健康、奋进。”

第二届体育文化节主题:“我运动, 我快乐”。第三届体育文化节主题:“感受运动, 沐浴阳光”。第四届体育节主题:“健康·和谐·奋进”;第五届体育文化节主题:“健康·热情·和谐·奋进”;第六届体育文化节主题:“运动·健康·快乐·成长”。

二、比赛范畴

我校的体育文化节与以往单纯的体育运动会的不同之处体现在, 比赛的范围更广, 不仅有体育技能项目的比赛, 还增加了体育知识的竞赛, 甚至还有体育歌曲的演唱比赛、体育摄影和绘画的比赛, 等等。体育节不仅是体育老师的事, 而且涉及音体美等学科, 是全员参与的节日。每届的体育节, 我校的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美术老师都是主力军, 其他学科老师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三、项目设定

我校的体育文化节在往届的基础上, 取长补短, 保留好的项目, 开拓新项目。每届都各具特色, 不仅设项多, 还具有趣味性强的特点。

例如:第二届体育节, 我们主要围绕“2008年奥运会”这个主题展开, 比赛的项目主要有:初三年级三项素质比赛;“我的2008”主题征文比赛;初一VS初二体育知识擂台赛;初二年级篮球联赛;初一年级学生体育技能展示;运动会会徽设计比赛;“我运动, 我快乐”演讲比赛;教工趣味运动比赛;入场式广播操展示田径综合比赛;闭幕式田径综合比赛颁奖仪式。其中, 最具特点的是初一年级校园体育吉尼斯技能展示。学生报的项目很多, 有个人踢毽子、跳绳花样表演;团体跳绳花样表演;斗呼啦圈;抖空竹;体育舞蹈;花样翻跟头;花样篮球;太极拳等。技能展示是发现和展示学生体育特长的一个较好的活动方式。为提高观赏性, 我们把参赛项目分为表演和计数两大类同时进行,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成功举办了技能展示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校园体育吉尼斯技能展示活动的举办, 使得许多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 校园内的体育气息更加浓厚。

例如, 2012年第六届体育文化节的项目紧扣“运动·健康快乐·成长”这个主题, 设立的项目有:体育文化节开幕式;初二年级三人制篮球赛女子投篮比赛;初三竞技专场;初一趣味体育游园活动;课间操评比;紧急疏散演习;“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争霸赛;动感校园大型体育艺术汇演;“运动·健康快乐·成长”主题黑板报评比;体育文化节随笔;田径运动会教工专场;闭幕式。本届初一趣味体育游园活动项目形式多样, 趣味无穷, “体育猜谜”、“眼疾手快”、“看谁撑得久”、“矮子过杆”、“看谁骑得慢”、“抢凳子”、“保龄球”、“钓鱼”、“穿针引线”等应有尽有, 一个个游园活动项目场地摆满了整个操场。我校的上千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秩序井然地进入了游园场地。随着播报老师的一声令下, 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投入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中, 每一个游戏项目前都人头攒动、呼声震天, 操场上顿时像烧开了的锅一样一片沸腾, 现场处处欢声笑语。放眼望去, 每一张稚气的脸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每一块场地都律动着青春的旋律。

趣味体育游园活动是我校体育节的一项传统活动, 深受学生的欢迎。此项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增强了全校师生的感情, 而且给校园增添了一份活力, 让校园文化更加绚丽多姿。

四、评价、奖项的设定

在每届体育文化节前后, 老师都做了大量工作, 包括比赛前的策划工作, 比赛中的裁判工作, 比赛后的宣传、统计工作等。考虑到每位参加活动的个人和班级, 每届体育文化节除了竞技项目比赛获奖外, 还增设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和“志愿者之星奖”, 表彰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五、艺术气息浓厚

每届体育文化节不仅设有比赛类项目, 而且文化气息很浓, 有体育征文比赛、体育知识擂台赛、运动会会徽设计比赛、体育演讲比赛、体育漫画和摄影比赛、黑板报比赛等。

六、注重报道、宣传

经过几届体育节的举办, 我校的体育文化节日益完善,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自第四届体育文化节, 我们注重了体育文化节的宣传报道。

2010年4月由我校师生撰写的关于体育节的报道, 刊登在我市《淮海晚报》上, 主题是“我要飞得更高”。图文并茂, 它们都有好听的名字。例如:“欢乐在运动中绽放”———初一年级趣味体育游园活动;“青春在运动中飞扬”———初二年级篮球联赛;“灵感在运动中迸发”———体育漫画作品和摄影作品比赛;“团队在运动中锻造”———运动会入场式展示;“激情在运动中燃烧”———田径综合运动会……

3.科学活动记录例谈 篇三

一、猜想: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为了了解幼儿关于“什么纸适合做风车”的原始想法,我们和孩子们共同讨论:“什么纸适合做风车?”幼儿不仅选择了自认为最适宜做风车的纸,还说出了很多理由,如“我们每天喝的牛奶袋是锡纸做的,很滑,很结实,做风车一定很好。”“我们家的挂历纸不厚不薄又光滑,用它做风车一定转得快。”“报纸做的风车应该转得好吧,我家有很多报纸。”“绉纸又轻又软,风轻轻一吹它就会动,所以,绉纸应该最适合制作风车。”“我觉得手工纸结实,一定适合制作风车。”

幼儿的猜想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他们记录猜想的内容,以便他们根据猜想进行下一步的探究活动。那么,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呢?虽然绘画是常用的科学记录形式,但在本次活动中,如果要幼儿将猜想的绉纸、宣纸、手工纸、报纸等画下来却很难,即使画出来,其他人也很难分辨。于是,我们选择了实物记录的方法,即将猜想的纸张贴在个人试验记录的猜想栏中(如图)。用实际的纸作记录,不仅具体形象地表达了猜想的内容,还减轻了幼儿记录的压力。

在将个人猜想记录汇总到集体猜想记录时,我们也同样运用了实物记录的方法(如图),统计选择各种纸的人数。结果,有人选择宣纸,有人选择手工纸,有人选择挂历纸……那么,到底哪种纸最适合做风车呢?

二、幼儿个体探究和记录:我猜想的纸最适合做风车吗

每个幼儿都根据自己选择的纸采用同样方法制作了风车,风车摆得琳琅满目。教师将幼儿带到户外问:“你用什么方法证明你选择的纸最适合做风车呢?”幼儿说:“我们从操场的这头起跑,一起停下来后,如果哪个风车转的时间最长,哪种纸就最适合做风车。”于是,幼儿站在起跑线上,教师一声令下,他们一起跑起来。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的绉纸风车怎么一点都不转啊?绉纸太软了,风叶都折到后面去了。”“奇怪,我的瓦楞纸风车怎么不转啊?”“我的也不转,是不是瓦楞纸太硬了?”“牛奶袋锡纸风车也有些硬,跑快了才转,跑慢了就不转了。”“宣纸风车太软,纸太薄,有时转,有时不转。”等孩子们一起跑到终点时,只有手工纸和挂历纸制作的风车在继续转,其他纸制作的风车都已经停止了,有些风车如瓦楞纸风车、报纸风车甚至都掉在地上了。

孩子们重新试验了一遍,结果还是手工纸和挂历纸做的风车转的时间最长。探究结束后,我请幼儿将自己的试验结果记录在个人记录表中。那么选择什么方法来让孩子记录呢?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我们想,如果采用绘画记录让幼儿画一个能转动和不能转动的风车,一是所需时间比较长,而且幼儿停下来绘画会打断探究过程;二是风车转动的状态也不好表现,受幼儿绘画水平的局限,可能有的幼儿画不出转动的风车,或者画出来的风车只有幼儿自己明白,其他人就看不懂了。这样的科学记录不仅不能帮助幼儿客观真实地记录探索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不能交流分享同伴的经验,还会成为幼儿的负担。于是,在该环节中,我们引导幼儿运用符号记录的方法,即用打“√”表示试验成功,选择的纸张适合做风车,用打“×”表示试验没有成功,选择的纸张不适合制作风车。

活动结果证明,这种符号记录的方法既形象直观,又便于幼儿观察和记忆,还减少了记录的时间,保证了探究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

三、小组记录:什么纸最适合做风车

虽然在个人探究环节中,幼儿已获得了手工纸和挂历纸做的风车转的时间最长的经验,但这个环节主要还是验证和记录幼儿个人的猜想,孩子们的经验并没有得到分享和提升,大家对于什么纸最适合做风车也还比较模糊。为了对比各种纸制作风车的效果,从中发现规律,我们在每个幼儿试验后进行了小组探究、记录及经验共享活动。

我们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人当组长。孩子们先以小組为单位分散探索,然后进行小组记录。组长负责将幼儿的试验结果汇总在小组记录表上,在最适合做风车的纸的试验栏中打“√”,在不适合做风车的纸的试验栏中打“×”,结果第一组幼儿的汇总表表明手工纸和挂历纸最适合做风车,而其他的纸都不适合。而第二组的探究结果则是手工纸、挂历纸和报纸三种纸最适宜制作风车。

四、集体记录:发现问题,反复试验,解决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为了共享经验,我们将两组不同的结果合在一起进行集体分享。如我们所料,幼儿在分享中果然出现了新问题。第一组幼儿认为报纸不是制作风车最适宜的材料,因为它太软。而第二组幼儿则认为报纸也是做风车最适宜的材料之一,因为它能转很长时间。那么到底哪一组的结论正确呢?于是我们请两组选派代表重新试验。试验的方法是用报纸、挂历纸、手工纸制作风车,然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跑向终点,看报纸风车是不是和其他风车一样转的时间很长。试验结果证明报纸风车转的时间很短。

那么第二组幼儿的结论又是怎么来的呢?经过了解我们得知,因为第二组的小组长从一开始就猜测报纸是最适宜做风车的,而在他制作和试验报纸风车时,报纸风车也确实转得较好,所以他就记录报纸最适宜做风车。这样的记录结果带有幼儿的主观意愿,但教师并未直接点破,而是引导该幼儿与其他幼儿一起再次试验,以事实来说明问题。

在两组幼儿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幼儿进行全班集体记录。集体记录仍然运用实物记录和符号记录相结合的方法,在每种纸张下面用“√”“×”表明它们是否最适宜制作风车。我们还引导幼儿在“最适宜做风车的纸“一栏中贴上手工纸和挂历纸这两种材料。

4.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田径) 篇四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1)主讲人:陈琼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轻松自然地进行自然地形跑。学习内容:游戏:自然地形跑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和学生一起复习贴烧饼游戏规则。

3、组织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游戏,学生游戏时老师及时提醒要求,巩固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4、提出分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游戏。(由指定的学生全权负责。)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深入熟悉游戏规则,知道游戏要求。

3、全组围成一个圆按规则进行游戏。

4、全组分成两组,由指定的同学负责游戏,扩大活动的比例。

5、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正压腿、弓步压腿、坐压腿三种柔韧练习。

二、自主选组、自主练习

教师活动:

1、讲解分组要求(按体能分组,3—6人一组;选好组长;纵队排好,组长在前。)组织学生分组。

2、提出自然地形跑的要求:(合理选择场地和速度;合理控制路程;注意跑时纪律;注意呼吸,轻松自然;时间由老师控制。)

3、观看和指导学生进行自然地形跑。

4、向小组长了解每一组的完成情况。

5、组织学生柔韧放松。

6、小结整节课的学习情况。学生活动:

1、仔细听好分组要求,自主选择伙伴,选好组长,排好队。

2、认真了解自然地形跑的要求。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然地形跑,体验不同地形的跑步动作。

4、小组长交流自己一小组的跑步情况,管理感受。

5、听口令进行柔韧放松。

涵江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活动记录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2)主讲人:陈琼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发展跑的能力 学习内容:游戏:大渔网、黄河长江、绕物接力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大渔网游戏。

3、提出柔韧练习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巡回指导。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进行二路纵队行进走。

3、分成两大组进行游戏,体验很多人一起合作游戏的方法。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练习,充分活动各关节。

二、黄河长江练反应 教师活动:

1、讲解分组要求(找一个速度和自己相近的伙伴、找到自己所站的位置)组织学生分组。

2、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指定各组的名称。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4、向学生阐述这个游戏的作用。学生活动:

1、仔细听好分组要求,自主选择伙伴,找到位置站好。

2、明确游戏规则、明确自己一队的代号。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快速起动。

4、认真了解这个游戏对短跑的作用。

三、绕物接力练奔跑 教师活动:

1、启发学生制定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尝试游戏。

3、启发学生合理安排小组力量,组织学生比赛。学生活动:

1、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

2、按次序尝试游戏,体验轻松自然的快跑。

3、合理地安排好每个队员的比赛次序,努力争取比赛胜利。

涵江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活动记录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3)主讲人:陈琼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掌握障碍赛跑的方法。学习内容:游戏:障碍赛跑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利用跳绳进行准备活动。

3、组织学生柔韧练习。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裂队、并队走。

3、每人一根绳子进行慢跳、交叉跳、绳操和定数跳。

4、听口令进行柔韧练习。

二、尝试练习,体验成功 教师活动:

1、布置学生取器材,并提出布置场地的要求。

2、组织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尝试过障碍。

3、提示学生调整障碍。

4、组织学生进行障碍游戏,并作好小结。学生活动:

1、按要求取器材,并把场地布置好。

2、分三个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在进行尝试练习,选择最好、最安全的过障碍方法进行游戏。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调整各个障碍间的距离,为游戏比赛作准备。

4、用自己觉得最好、最安全的过障碍方法进行游戏比赛。

5、总结自己一小组过障碍跑的情况。

涵江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活动记录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4)主讲人:陈琼

学习目标: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并在合作学习中掌握跳橡皮筋的三个基本动作,积极参与表演。

学习步骤:

一、快快躲闪,调动情绪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运动员进行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队列练习,在动作正确的同时感受正确的节奏。

3、分成男女生两大组进行三次游戏,比出胜负,充分地活动开。

二、合作学练,掌握动作 教师活动:

1、在学生的合作下,讲解示范跳橡皮筋的三个基本动作及在跳时的跑动动作。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巡回指导,并观察各小组的掌握情况。

3、组织学生参与展示,并作评价。学生活动:

1、认真观看老师的示范,了解三个基本动作的方法以及在练习时的跑动路线,知道这三个基本动作主要以缠和绕为主。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一个一个动作练习,相互间要互帮互助,做到一个个过关,特别是女生要带动男生做好动作,在掌握基本动作后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熟练动作,熟练跑动的路线。

3、根据自己一小组的练习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展示,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好水平

涵江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活动记录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5)主讲人:陈琼

学习目标:了解排球的发球的动作要领,在学习中撑握一定的发球技能。

学习内容:排球:发球 学习步骤:

一、积极准备,充分活动。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

3、组织学生进行步法移动。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运动员进行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队列练习,在动作正确的同时感受正确的节奏。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慢跑,并进行步法移动。

二、合作学练,掌握动作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尝试复习发球动作。

2、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重点讲解示范,让学生掌握发球的动作概念是击球点的掌握和手臂的挥动动作。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巡回指导。

4、组织学生实战运用,总结掌握情况。学生活动:

1、在规定的地点自己体验发球动作,尝试着把球击出。

2、认真观看老师的示范,了解动作的要点是击球点和手臂的挥动。

3、按要求继续尝试发球动作,进一步体验协调用力的发球。

4、积极参加小组比赛,在实际的比赛中体验发球的重要性。并在比赛中明白只有多锻炼才能把球发到有效的区域内,才能有一定的目标。

5、认真听老师总结,对照总结了解自己的差距。

涵江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活动记录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6)主讲人:陈琼

学习目标:较好地运用已掌握的小排球传球、垫球技术进行小比赛,并能在比赛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学习内容:排球:小比赛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充分热身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提出要求,组织学生自主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练习伙伴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二、了解标准,积极参考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体验相互间的配合。

2、组织学生分组比赛,在比赛中灵活地运用各种已学过的动作。

3、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了解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活动: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传、垫球的配合,体验相互间的默契配合。

2、分成三大组六小组进行比赛,并能在比赛中积极在运用已掌握的动作进行练习。

5.体育教研活动记录表 篇五

活动记录表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一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组织学生慰问敬老院是我校一项传统活动,已坚持了二十多年了。以前活动通常由学校少先队统一组织,现在改为以班级为单位自主开展活动,每年总有几班主动积极报名,延续这一传统。前些年,这类活动在上半年举行,通常是在三月份作为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现在改在下半年九九重阳节,作为一种敬老志愿者活动。

我班年年参加慰问敬老院的活动,今年也不例外。我们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准备:

一是向同学们介绍志愿者活动常识。

志愿者指不以获取物质报酬为目的,而是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志愿者以自愿且不图报酬的方式参加社会活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社会事业发展。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救灾、大型运动会艺术节等场合均有志愿者的身影。xx年北京奥运会需要大量的志愿者,能当上一名奥运志愿者是广大青年学生的光荣。(xx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抗震救灾,挽救生命,帮助了灾区人民,温暖了全中国,感动了全世界)。志愿者主体是成人。广大中小学生服务社会、体验生活的志愿者活动主要是在其父母允许和学校批准的前提下,在学校班主任的有序组织引导下,以预备期志愿者的身份进行的。

讲完之后为了加深印象,我向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做志愿者光荣吗?我

们能不能做志愿者?中小学生做志愿者应当注意的问题?同学们都作出了正确的回答,气氛热烈。

二是发出“敬老爱老”活动倡议书。

全体少先队员:“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学校二十二年来一直的追求,为了让这一传统美德在我们少先队员中发扬光大,请全体少先队员迅速行动起来。为此,我们特提出如下倡议:礼遇身边老人,给一张笑脸;孝敬家中长辈,做一件实事;关爱孤寡老人,参与一次志愿活动。以真心敬老,以热心爱老,以实际行动助老。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馨,让老人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三是分组进行具体的准备。

礼物筹划小组,负责搜集和准备小礼物,以学生自制的小玩艺,手工艺品为主,根据“班级财务”状况购买一些礼品。文艺表演小组,负责节目筹划,组织与协调班级同学的节目。服务小组,主要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谈

心聊天。

刚确定了分组名单,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也许是对分组有意见,也许是受我介绍的志愿者活动知识的启发,有一位同学站起来提议,“为什么我们班志愿者活动总是那样单一,没有一点创意,年年慰问敬老院?当奥运志愿者多光荣,虽然说我们没有机会成为北京奥运志愿者,但我们可在火车站,汽车站在地方宣传宣传奥运知识,为北京加油,为奥运加油。能不能多设计一些志愿者活动,谁愿意参加哪个小组活动,由同学们自由报名。”

还有一个同学说“志愿者活动前提是志愿,那天有刚好有点事,我可请假吗?”

对这两位同学的发言我虽略感不快,却也挑不出大的毛病。

我耐心地向学生解释:“志愿者活动的要义是志愿,参与活动发自内心。从理想的角度来说,应同时开展多种多样志愿者活动,让同学们自主选择。社

会上志愿者活动就是这样,这正是志愿者活动的魅力所在。但是,班级志愿者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因为安全上考虑每一项活动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一个班同时举行多种志愿者活动确实存在困难。慰问敬老院是我们学校的一项传统,这类活动贵在坚持。为奥运加油志愿者活动是一个好提议,我将认真考虑。至于有的同学下星期六有事,不能参加活动,可向我请假,报学校批准。”

同学们没有再说什么。各项准备活动进展很顺利。

活动如期举行,也没有同学缺席。活动的效果应当说不错,有一位同学在题为“队旗飘飘”的作文这样来描述这次活动: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也是温馨的老人节。一大早,我们便依旧举起少先队队旗,来到“汉丰敬老院”,看望常年生活在那里的爷爷奶奶。

来到敬老院门口,老态龙钟的老人们凝望着我们,似乎好久才回过神来。

6.体育听课记录及点评 篇六

神农架木鱼中心学校

田强文 教学内容:连续前滚翻

任教者:方伟

任教对象:二年级

一、准备部分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教学内容

3、师让生在垫子前面站立,后让学生坐在垫子上

4、小游戏:感受时间30秒

二、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四位朋友,同学们听着音乐,猜猜他们都是谁?

1、师生一同模仿小动物进行模仿

2、游戏导入:小刺猬去外婆桥

教师讲解、示范,组织学生进行联系 每生一垫,前后摆动,两手抱小腿:“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团身滚动——抱小腿——撑地

3、学习前滚翻

4、连续前滚翻(上岸见外婆)(下蹲,两手撑地,蹬腿收腿)讲解示范 学生展示动作——挑战连续前滚翻

三、游戏

1、游戏名称:传递生命

2、师讲解游戏方法

男女生面对面站在垫子前面,转过身集体躺在垫子上,两手上举,手腕与身体平行,要求在运输途中,不能笑,两手不能松手,确保上面同学的安全。

现在我们选一位身体硬邦邦的同学,让其他同学从手上传递过去,3、学生都很踊跃举手

4、通过三次的练习,同学们终于完成了任务,同学间纷纷祝贺

四、整理结束

1、听乐谱进行放松

2、师生同练,小结

3、下课 教学点评

在教学中教师以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使学生学中找乐、乐中求学,使学生在集体练习活动中勇于自我表现、张扬可行,形成健康的个人品质以及在小组中学会能与他人愉快的合作配合,分享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完成整堂课的教学目标。

不过练习有点过多,学生的手劲并不强,有点安全隐患,开始游戏时的时间有点浪费了,不过在上面被传递的同学表现的非常棒!

在结束时采用乐谱练习不是很恰当,感觉不是放松,反而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个小游戏应该放在课前使用,在结束时学生已经很累了,再采用此游戏,大部分学生没有融在其中;不过这个游戏的动作还是可以借鉴的 听课记录

(一)(2010-01-13 17:41:10)转载▼ 标签:

杂谈

老师背景:工作16年级,性别男。学生:开学第三周。上课内容:广播操 游戏 上课场景节选

1、队列教学

原地转法:边喊口令边提醒学生。“向右——转!转、并”学生按照口令边练习边说“

1、2” 原地踏步:先按照口令练习一次。教师发现有学生先踏了右脚,立刻停止练习提问,“口令1时踏哪只脚?”学生回答说“左脚”并用手指一下左脚。教师继续组织学生练习原地踏步走。练习中教师不时用踏步的要求与学生对答练习。“两臂摆动,抬头挺胸!不紧不慢,我们不乱„„”一呼一应,声音响亮,学生精神饱满。

向右看齐:先要求学生举右手,放下。再练习向右看齐,头右转。轻拍侧平举后排前平举向前看齐:先帮助第一排站好,再从高地依次要求后三排与第一排一一对齐。臂放下。反复2次后延长动令练习。2广播操教学

复习:先问第一节的名称,再练习。同样方法练习第二节。

新授:第三节。现教名称,然后完整示范第一个8拍,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分解动作1~4和5~8教学,再完整教学1~8。这时上课时间已经是22分钟了,队伍的尾巴上的几个学生开始不听讲了,有的蹲下去在地上画画了;有的左右两个交头接耳;有的学生离开了队伍。学生开始躁动不安。老师注意到了,立刻用队列原地踏步立定调整。在学生稳定后接着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二个8拍,最后第一第二两个8拍完整练习。游戏:反口令练习。练习内容原地跑,停;蹲,站;左,右。

思考:

语言交流语数学:

学会交流语言:形式儿歌问答式

口诀跟随颂读 儿歌一问一答

可以将动作的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自我对照。我们教师自己可以减少一个个检查纠正的时间和精力,直接把自己的正确的方法通过简便精炼的语言对话表达出来,让每个学生自己在做动作的同时边说动作要求边自我对照修正。可以激发课堂教学气氛,又提高学生自我诊断正确错误的能力。

有效的师生互动问答的内容,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指向性,突出重难点,又要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与动作在大脑中的形成。蹬摆是什么样的动作,传递的信息包含教学内容的方法和要求。

高声颂读动作要领的口诀

创编的口诀要求而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学生一说押韵,琅琅上口。一听,一目了然。一做,言之有理。提问时机把握

教学开始,直奔主题。思想集中。可以在学生完成动作之后进行复习的诵读对比。呈现时可以用白板预先写好在课中展示,与学生其诵。

7.体育教研活动记录表 篇七

一、利用幼儿记录布置环境, 创设观察氛围, 激发观察兴趣

兴趣是推动观察的动力, 有了动力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事物, 继而养成习惯。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其效果往往要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环境育人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一大特点。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列为重要的教育原则。孩子成长需要和谐的环境,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幼儿创设宽松舒适的环境。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具有显性和隐性。我们通常可以看到的是显性环境, 如整个墙面的设计、区域环境的装饰和整个教室空间环境的利用。不论是环境布置的材料还是环境布置的设计, 教师都应让幼儿参与其中。

基于环境在幼儿园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环境布置中应充分利用幼儿记录, 让墙饰成为展示幼儿记录的场所, 将记录与环境布置融为一体, 通过环境来诱发幼儿积极的观察行为, 使环境真正与幼儿互动起来。环境布置的材料以幼儿记录为主, 无形中, 教室里都是幼儿自己的记录。幼儿很自豪自己的作品被展示, 他们对观察结果的期望也使他们不断与记录对话, 在这种对话过程中, 幼儿观察和再观察的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利用幼儿记录布置环境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对幼儿起着强化、暗示的作用。它既可以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参照记录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 还可以激发幼儿在下次的活动中更加乐于观察和记录。

这里的观察氛围, 包括安全的心理氛围和开放的活动环境。安全的心理氛围是指教师和幼儿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教师应该创设一种可以让幼儿发表不同意见, 可以自由观察、自由记录的心理氛围, 错了也不要紧。教师的建议仅仅是建议, 幼儿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教师只有为幼儿创造了自由、和谐的心理氛围, 利用记录进行观察才能成为幼儿真正乐意追求的生活。创设与观察活动相适宜的开放的教育环境, 促使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动手、自己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二、变换不同方式进行记录, 培养幼儿良好观察习惯

观察兴趣的激发是容易的, 但观察兴趣的维持和上升为幼儿自觉行为及养成良好习惯是不容易的。变换不同方式进行记录, 是培养幼儿良好观察习惯的有效途径。所以, 在初次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后, 教师要与孩子们一起回顾记录, 以便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兴趣变化、兴趣取向和观察力进展情况, 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进入中班后, 大部分幼儿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记录进行观察的能力。教师可以逐渐将重点放在“如何利用记录培养幼儿良好观察习惯”上。教师可针对幼儿的不同能力、不同的观察内容, 活动进展的不同情况, 有计划、有目的地灵活变换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及时延续幼儿观察的行为, 使观察行为能按目标而持续, 进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将个人记录、小组记录与集体记录有机整合

个人记录是以个人的探索为基础的个体记录。小组记录是以几个人共同实验为基础的合作记录。集体记录是由许多个人记录或几个小组记录汇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记录, 是由个人记录到集体记录的过程, 是经过许多个个体实验验证最终获得正确答案的过程。三种记录的用途和作用各不相同, 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的内容选用, 还可以将这三种有机整合,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使幼儿能够初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灵活运用猜想记录、观察记录和结果记录

猜想记录是幼儿就某个未知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或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充分的预测和猜想, 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为后面的验证提供具体形象的对比依据。观察记录是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将看到、听到以及感受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结果记录即观察、实验最终结果的记录。

未知的事物总是很容易吸引幼儿。所以, 在引导幼儿观察某一事物前, 既可以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做记录, 还可以让幼儿先对所观察事物进行猜想记录, 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记录。让幼儿对所要观察的事物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猜想并记录下来, 总是很有益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同时, 作为需要在观察中解决的问题, 也给幼儿的观察指定好了观察的目标。因此, 教师可同时运用几种不同的记录, 也可以只用一种, 具体使用情况, 应根据幼儿的观察能力及观察内容来确定。

三、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记录形式, 发展幼儿观察力

在科学活动中, 往往会涉及到幼儿对所观察、探索事物的一些认识, 幼儿也急于表现这种认识。当幼儿将自己的认识用各种不同的象征性语言, 如绘画、泥工、制作、构造等表达出来时, 就形成了幼儿记录。幼儿记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充分利用多种记录形式, 是发展幼儿观察力的关键。因为形式多样的记录既可以表达幼儿自己的观察、发现, 还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 从中再次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发展幼儿观察力。我们经常使用的幼儿记录有空白式、表格式、清单式、记录本形式、照片、泥工、纸工等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记录形式都适合于观察活动。对于幼儿来讲, 图像表现是一种比文字简单且清楚的沟通工具, 幼儿喜欢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因此, 教师在指导幼儿利用记录进行观察的过程中, 最好不要对幼儿的记录形式提出统一的要求, 而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指导幼儿选择合适的记录形式, 幼儿的记录也应放置在便于取放的地方, 供幼儿随时翻阅, 以便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更好的发展幼儿观察力。

例如:在小班“自然角”的观察记录中, 我们可以请幼儿自由进行空白式记录, 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再拿着记录观察自然角里的植物。孩子们都发现了自己的记录没有顺序, 看起来很乱。于是大家一起想办法, 重新设计记录纸, 每一格作一次记录用, 这样就能清清楚楚地看了。在中班记录天气情况时, 有的幼儿想到自己的妈妈是做财会的, 整天画表。于是就想出了制表来记录天气情况, 记录的非常清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能力强的孩子就会独立地进行观察、记录, 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就有可能采取放弃的态度。作为教师, 应该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及时地进行指导, 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记录形式, 引导幼儿坚持记录, 发展幼儿观察力。

8.体育教研活动记录表 篇八

一、对不同年龄幼儿确定不同的记录内容

小班幼儿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中班幼儿则能逐渐认识和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而大班幼儿已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较本质的原因。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科学内容和表达科学经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幼儿的年龄差异。

例如同样是“自然角中的种植”,教师要求小班幼儿记录的内容是“种子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生长变化”及“植物在每个生长阶段典型的外形特征”,这些内容要求明确,易于小班幼儿操作。幼儿发现“今天,黄豆的种子发芽了,它的芽是绿颜色的”“黄豆长出叶子来了,叶子像桃心”等。到了中班,我们根据“在对比观察中感受植物各部分的不同,初步了解植物生长中的多样性”的目标,指导幼儿对不同植物的叶子、茎、花、果实等进行对比记录。为了引导中班幼儿发现植物生长中的不同状况,我们选取差异明显的植物来种植,并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如玉米和草莓,孩子们通过对比观察,找到了十几点差异。光叶子的不同就有不少:玉米葉子浅绿,草莓叶子深绿;玉米叶子是长形的,草莓叶子是桃心形的;玉米叶子边缘是光滑的,草莓叶子边缘是齿轮状的;玉米叶子摸起来光滑,草莓叶子粗糙。孩子们对这些特征一一加以记录,从中不仅发现了玉米和草莓叶子在颜色、形状、光滑度等方面的不同,也感受了植物的多样性。大班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强,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因此,大班“自然角中的种植”活动的目标是“能关注到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如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土壤、温度、阳光等”,记录也相应地侧重于这方面内容,如“种在土里和泡在水里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种在室内和室外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等等。为了让幼儿了解冬天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教师指导孩子们进行了“种在户外和放在暖气片上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的观察记录,幼儿发现室外的温度在零下,植物根本不发芽,而室内的温度在15℃左右,植物就能发芽、长叶、开花。通过对比观察和记录,幼儿获得了“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科学经验。

又如在“小蝌蚪变青蛙”的活动中,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思维水平与表现能力,教师指导小班幼儿记录的主要内容是“小蝌蚪长腿了”“尾巴没有了”“变成青蛙”。而中班幼儿记录的主要内容是蝌蚪变成青蛙的正确顺序和阶段,即“先长后腿,再长前腿,尾巴消失,变成青蛙”。大班幼儿主要记录“蝌蚪到青蛙的细微变化以及各变化阶段需要的天数”。

实践证明,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能力的记录内容,不仅能巩固幼儿的科学经验,还能发展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促进幼儿的自我学习。

二、为不同年龄幼儿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材料与方法

幼儿思维的发展具有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特点,这决定了教师要为不同年龄班幼儿提供不同特点与结构的实验工具、材料及方法,以支持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探究。

如在“植物长多高了”的活动中,教师为小班幼儿制作了形象直观的长颈鹿直尺,刻度用具体形象的水果图案表示。在制作直尺时,教师和孩子们讨论“什么水果放在长颈鹿直尺的下面,什么水果放在长颈鹿直尺的上面”。孩子们说“长在地上的水果如西瓜放在最下面”“长在藤上的水果如西红柿、黄瓜放在中间”“长在树上的水果如苹果放在最上面”。结果,孩子们在表达“植物长高了”时出现了这样的记录,“黄豆苗从西瓜长到西红柿又长到苹果了”,非常直观形象。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则提供了卡通直尺,每隔10厘米一个卡通图案,每个图案之间被分为10等份。中班幼儿在记录中说“植物的高度超过三个小动物,30多厘米了”,他们对植物生长情况的表达既直观形象又逐渐趋于准确。大班幼儿具有简单的计数和计算能力,于是教师提供了数字直尺。“黄豆苗长到25厘米了”“黄豆苗长到32厘米了”,他们准确地用数字记录和表达植物的生长情况。同时,我们还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思维及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差异,指导他们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记录。小班幼儿思维直观形象,记录能力较弱,我们指导他们更多地采用实物黏贴、照片图片黏贴以及简单的绘画等记录方法,这些方法直观形象,简便易行,适合小班幼儿操作。而中班幼儿的思维虽然仍以具体形象为主,但已能理解一些简单的符号,所以我们指导幼儿除了运用小班幼儿常用的记录方法外,还加入了√、×、 、 等一些幼儿易于理解的符号,来记录具体的实验过程。大班幼儿的思维表现出了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因此我们指导他们更加客观、准确地记录,表现出抽象、概括的特点。常用的有数字统计、表格等方法。另外,教师还经常指导大班幼儿运用图表与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法,使他们的记录趋于准确。

如在“种子发芽了”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我们选择了一些发芽期较短的植物。种子种下以后,孩子们都盼望种子快快发芽。于是我们让幼儿观察记录,“不同的种子发芽各需要多少天”,将数学知识的学习渗透其中。针对不同年龄班的特点,我们让幼儿采用不同的记录方法。小班幼儿用每天贴一粒种子图片的记录方法表示种子还没有发芽,而到发芽的那天就贴一个直观形象的芽,最后统计种子的粒数来得出种子发芽需要的天数。中班幼儿则每天贴一个小红心,小红心的个数就是种子发芽需要的天数。而大班幼儿则每天在日历上作一个记号,最后统计天数,记录种子发芽期的长短。

在以上实例中,我们指导小班幼儿用实物图片、中班幼儿用符号、大班幼儿用数字统计的方法记录种子发芽的天数,正是考虑到了幼儿的思维从具体形象逐渐到抽象概括的发展特点。

三、对不同年龄幼儿,教师介入的程度和组织形式不同

不同年龄班幼儿有关观察记录的经验与能力不同,决定了教师指导的程度要有差异。

小班幼儿细致和持续观察事物的能力不足,自主性不够,他们离开教师的直接引导,就难以进行长久的观察和自觉的记录。所以,对小班幼儿的科学观察和记录,教师要采用系统的、直接参与式的引导方式,带动、启发、鼓励幼儿参与观察并记录科学发现。中班幼儿有了一些记录的经验和技能,自主性也有一定的发展,有独立探索、自我学习的需求与愿望,教师可适当放手,根据幼儿探究和记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鼓励幼儿独立探究和记录。教师还可以组织和引导幼儿就记录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如在观察蝌蚪时,教师提出“猜猜看小蝌蚪喜欢吃什么,并把它记录下来”,这一要求大大激发了幼儿主动观察、记录的兴趣。大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在记录方法上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应给予充分的信任与表现的机会,让幼儿按小组或独立完成实验观察和记录,教师可阶段性参与幼儿的经验分享活动,帮助幼儿整理、提升经验,以引领幼儿进一步观察与记录。如大班“装米豆”活动,在“你想用什么方法将三种不同的米豆装进一个瓶子里”的问题探究中,有12名幼儿就“要摇晃瓶子才能装得更多”这一具体的做法创造了五种不同的、个性化的记录方法。教师就这一现象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讨论,幼儿十分自信地介绍自己的方法,并对同伴的记录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一过程较好地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独创性、个性化的科学记录能力。

不同年龄班幼儿学习自主性程度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科学记录的组织形式。比如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小班幼儿没有自觉记录的意识和管理记录工具、材料的能力,他们不但不会自觉记录,还会将个人记录本画得乱七八糟。教师不仅要时时叮嘱幼儿记录,还要手把手地教他们记录,更要防止幼儿将记录本弄丢、弄坏。而集体记录是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观察和记录一个具体的事物,因而更适合小班。在组织小班幼儿记录小蝌蚪变青蛙的记录过程中,我们采用个人、集体呈现的形式,即在墙面的低矮处设置一面大的展示墙,教师指导每个幼儿及时将自己的发现加以记录,并张贴在展示墙上。这样既反映了小蝌蚪变化的情况,又减轻了幼儿的记录负担。又如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但缺乏自觉性和持久性,需要有人提醒和带领,因此我们较多地采用小组记录方式,同时结合集体记录。如在记录小蝌蚪变青蛙时,我们将幼儿分成红、黄、蓝、绿队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小组长负责记录本的管理、记录及经验汇报。这种方式不仅能及时有效地记录信息,还能分享记录的信息和记录经验,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大班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强,能持续地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并自觉记录,而个人记录是幼儿自主自觉的记录形式,因此我们在组织大班幼儿记录时,以个人记录为主,结合集体记录。如在记录种子生长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给每个幼儿一本记录本,让他们阶段性地观察和记录种子的生长变化。在后期的经验测查活动中,当教师询问幼儿“小种子要多少天才会发芽”时,大班幼儿会马上从自然角里拿出自己的观察记录本,并根据记录内容详细地讲述种子的生长变化过程。孩子们不仅获得了较客观、准确的科学经验,也锻炼了自主观察记录的能力。

上一篇:大学团委组织部学年总结下一篇:八年级教学计划英语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