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14篇)
1.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篇一
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坚实的制度基础。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的前提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使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最根本性的变革,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的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第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篇二
(一)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即整体发展观,其基础是社会的全面统筹发展。
毛泽东指出,人本观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观的基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其根本利益之所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更加关注整体和集体的人,非常注重“以人民为本”。
随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将这一重大理念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但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到20世纪末,全球经济开始进入一体化的发展阶段,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理念已经不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仔细总结社会主义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将“以人民为本”的思想理念发展为“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而在以人为本方面更加注重实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来达到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在注重人的尊严的同时,也要求注重人的价值所在;按照每个人的需要正视人的个性,从而使人们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
(三)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立足于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大环境,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三句话:首先,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进一步发展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等重要思想。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实现人民的愿望和满足人民的需要的同时,也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全国广大劳动人民过上富足而有尊严的生活。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提出了: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观”,而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党的根本,其着眼点和目的在于人本身。以人为本,一方面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劳动人民,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性质。
(五)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的思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的发展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他还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一定要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向历史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所谓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拥有的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的幸福。在当今中国社会,人这一因素在社会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充分体现了对人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归根结底都是为全体人民而服务的。
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再根据中国实际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任务,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总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地上得到了长久的发展,并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期、新的环境下更具发展活力。
(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实践意义
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同时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就把“以人为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加以对待。
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阐述:一方面,就人类社会来说,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实质,也就是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还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就个体来说,要实现人类在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等等。这必将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现实状况结合起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加以践行,创造出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些新事物和新理念。本文主要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土地上进行实践发展的历程,以及其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天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日报,2015.12.25.
3.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篇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发展;当代意义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贯穿始终又尤为重要的内容,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物质根源,为探寻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解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迷提供了钥匙。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的道路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同时也在历史实践中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观点,使其更加科学、灵活、完善,更具有现实指导性和发展的潜质。今天,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的实践观思想初步诞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稿》,在《神圣家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近代科学技术进步、机器大工业生产蓬勃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日趋高涨的时代条件下,在批判地吸收以往人类哲学思维的合理内容、特别是在批判地改造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实践观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理论创造的伟大成果。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精髓和核心内容。它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的哲学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从而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我们可以从实践的内涵、特点、结构、功能、形式几个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一)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历史活动。
(二)特点。实践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客观性。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不同,从它的要素、过程和结果看,具有明显的客观实在性。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的标志。第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实践活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三)结构。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客体是指社会主体所要探索或改造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人类客体。实践手段是社会主体在探索或改造现实世界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包括物质型工具和智能型工具两大类。实践工具的革命性变革,往往引起实践方式的重大变化。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客体三个方面综合作用而构成现实的实践活动。
(四)功能。实践就是由实践主体凭借实践工具作用于实践客体而形成的活动。它通常具有两大社会功能:第一,实践创造客体价值的功能。一般地说,世界上一切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成果,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本质上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第二,实践优化主体的功能。人的实践活动,既改造了客体也改造了主体,既创造客体价值也提高主体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五)形式。在现实社会中,实践活动通常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生产实践是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改造社会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中,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是根据一定的科研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和装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现象,在有利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复杂的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中国,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来,党的几代领导核心都十分注重实践的作用,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革命和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式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也是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在中国真正进行实践。毛泽东正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才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才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1937年7月,毛泽东的《实践论》开创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1938年8月的《矛盾论》成为继《实践论》之后,又一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哲学著作。这两部著作都是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二)邓小平对理论
邓小平用新的实践写下了一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论”,这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当代的国际形势下。邓小平认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及“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不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原则和方法,更是对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价值观得到了高度统一。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深刻反映了当代社会实践的根本特征。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实施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科学阐述,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理论代表,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具体时代环境下推向一个新阶段。
(四)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
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总结了我国发展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实践的重要成果,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新发展。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意义
(一)有助于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前进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整体,强调以合理的实践改变不合理的实践,以合乎历史必然性的实践改变正在失去历史必然性的实践。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同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观点统一起来,并运用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去,并坚持以实践观不断推进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又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由此可见,只有坚持实践的主导性原则,我国的改革开放才有取之不竭的动力,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二)有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人们在一段时期内曾片面地追求实践活动的目的性,而忽视其规律性,不考虑或极少考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造成诸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实践活动指明了正确的价值导向,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人文关怀。我们应该要反省近代工业“以物为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缺陷,应该坚持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相统一,坚持价值原则和科学原则相统一,正确地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我们要立足当代中国的实际,探索实践的新理念、新手段、新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之路。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三)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来越注重对物欲的追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日益泛滥,向我们敲响了建设精神家园的警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真善美的统一不仅是实践追求的目标,而且也是它的出发点。真是指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是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善是指实践活动要符合自己及他人和利益;美是指实践活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发扬真、善、美,摈弃假、恶、丑,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全面协调统一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正是重视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及人对自身实践的协调发展,强调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提出首先要重视生产实践,因为生产实践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其次要重视人与人的交往实践,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生存和发展的,第三要重视人对自身的实践,即人不仅要把自然、社会,而且还要把人自身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坚持这三种实践全面协调发展,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胜利,徐伟,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现的思考及当代意义[J].平原大学学报,2008,(6).
[2]吕晓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前沿,2007,(3)
[3]刘海博,王勇,科学发展现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最新理论成果[J].党史文苑,2009,(6).
4.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篇四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建设是中心和基础,政治建设是方向和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和血脉,社会建设是支撑和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根基和条件,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应该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建设的自然载体和环境基础,并渗透、贯穿于其他建设之中而不可或缺,一切发展建设都应以不损害生态环境为底线。如果生态文明建设缺失或滞后,那么,由于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失衡,经济建设将不可持续;由于一部分当代人与另一部分当代人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关系失衡,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也将有失公平和偏颇;由于生存和发展条件恶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的社会建设也是难以实现的。当然,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五个建设一起抓,五个轮子一起转。这样,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这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丰富和重大发展,也是对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理念、道路认识的升华,不仅是对中国的发展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问:怎样理解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答: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用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把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为更好推动全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5年来,科学发展观又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实践成效不断显现。在这次党章修改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一致建议,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项建议。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进一步向世人宣示中国共产党人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坚定决心,必将对全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 篇五
2009年12月05日 15:53 来源:《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 作者:崔秋锁
近年来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阐释和讨论,不仅将人们的视野扩及到中外历史上的“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而且也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或“人本思想”。显而易见,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解问题与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阐释问题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事实上,正是后者构成前者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而前者则不过是对后者的历史性继承与创造性发展。因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正确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合理阐释。然而,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人本思想,这却是一个在国内外学者之间存在很大分歧和激烈争论的理论难题。
这里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不同理解和多种解释,进而重新引发了学界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多种阐释和不同评价。其核心间题在于: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仅仅代表着一种道德观或价值观,还是说它同时意味着一种历史观和世界观?这里所涉及的问题,不仅是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正确理解问题,而且实质上涉及到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及其理论实质的重新理解与合理解读问题。因篇幅所限,本文仅就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问题做一简要考察和理论探讨。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内涵的前提性理解
深入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首先面临的一个前提性问题是对“人本思想”本身内涵要有一个正确理解。一般来讲,人本思想主要涉及“人是什么”和“人的地位如何”等间题。然而,严格说来,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并非是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而主要是关于“人的地位”的学说。进而言之,在人本思想中,“人的本质”问题只是把握“人的地位”问题的必要前提,而“人的地位”问题才是人本思想所关注的实质问题与核心内涵。在此意义上说,所谓人本思想,主要是一种关于人的地位、价值和意义问题的思想,它本身意味着一种对于人的地位、价值和意义问题的明确观点和基本看法。而这种观点和看法的核心理念,则是“以人为根本”,或者用当下说法也就是“以人为本”。这一点,对于任何人本思想来说都是如此。不言而喻,对于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来讲同样也不例外。
无论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来说,还是对马克思的“人本思想”而言,其实质内涵问题的症结,都在于对其中的“本”存在不同理解;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前提,则在于对这里的“本”要有一个合理解释。其实,所谓“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根本”,亦即人们的一切活动及其产物和结果都只能以人自身为根本。实质问题是对“根本”二字的正确理解问题。从词源来看,所谓“根”,原指“草木的根”、“物体的下基”和“事物的本源、依据”等;所谓“本”,具有“草木的根干”、“事物的根基或主体”、“原始、本原”和“根据”等涵义;而将两者合二为一的所谓“根本”一词,则原本指草木的“根干”,即所谓“本下曰根,木下曰本”。[1]由此,“根本”二字合用,常比喻事物的“根基”、“根源”、“根据”、“本源”和“主体”等等。在哲学上,它曾被升华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本体”、“主体”和“实体”等;在历史观上,它也曾被视为历史的“主体”、“本质”、“前提”和“基础”等;而在价值观上,它则被引申为价值及其追求的“主体”和“中心”、“出发点”和“目的”、“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等等。由此而言,如果说“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根本”,那么,从“根本”二字的原初意义和演变内涵来看,“以人为本”或 “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就不仅具有价值观意义,而且具有存在论或本体论意义,亦即历史观和世界观意义。据此可以说,“以人为本”或“人本思想”,在价值观意义上,主要是指以人为主体和中心,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以人为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等;而在存在论意义上,它则主要是指以人为根基和本源,以人为本体和根据,以人为前提和基础等。不同时代的不同人本思想,虽然在思想内涵、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上会有所差异,但是,在坚持“以人为根本”这一核心理念上,它们却是共同的。这一点,无论是对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来说,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来讲,或者是对以往的人道主义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而言,都同样适用。这意味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不仅代表着一种价值观而且意味着一种存在观念。
不言而喻,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形成和确立,是以哲学观念及其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与转变为前提。同样,我们今天对它的理解和解读也要以这种变革与转变为基础。
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本质上都是某种本体论化的“解释世界”的哲学。它们总是在主客二分、思存分立、心物对峙的二元对立结构中来思考和认识问题,试图以此建立所谓世界的“终极存在根据”、“绝对真理体系”和“永恒价值观念”。旧唯物主义哲学(如18世纪法国唯物论)坚持一种“自然物质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它虽然看到了自然物质世界对人及其意识的先在地位和决定作用,但其缺点却是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结果是陷人自然主义的片面性之中;唯心主义哲学(如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试图克服旧唯物主义的弊端,但它却奉行一种“精神观念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片面夸大了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忽视了自然物质世界对人及其精神的本源地位和制约作用,其结果又陷人了理性主义的案臼而不能自拔。在马克思看来,二者的共同缺陷,都在于忽视了“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2]由于它们都把现实的人抽象化(自然的人或精神的人),因而也都将现实世界抽象化(物质世界或理念世界)。
因此,对马克思而言,哲学变革的合理选择,不再是建立某种传统的本体论化的哲学,而是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以时代课题及其时代精神为基础和根据,并以人的解放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实现哲学观念、思想前提、思维方式和历史观念的根本转变。这意味着:它要以“时代精神表达”的哲学观念取代“终极本体发现”的哲学观念;以“实践人本思想”的思想前提取代“抽象人道主义”的思想前提;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取代“本体观念”的思维方式;以“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取代“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念。事实上,正是这种新的哲学观念、思想前提、思维方式和历史观念,使马克思的哲学成为一种“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和“文化的活的灵魂”,[3]成为一种根本不同于“理论的人道主义”的“实践的人道主义”,[4]成为一种“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5]成为一种“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画.新中国人学理路之“改变世界”的哲学。[6]而正是这种“时代精神的表达”、“实践的人道主义”、“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和“改变世界”的哲学观念、思想前提、思维方式和历史观念,为正确理解和深人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内涵提供了观念前提和方法论基础。
二、马克思人本思想内涵的价值观意义
如果说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本身具有价值观意义,那么,这种意义并非存在于某种抽象的价值关系之中,而是表现在人和世界的多重现实价值关系之上。
首先,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地位关系上,它坚持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这意味着:在马克思看来,正是人的劳动实践把人从动物界提升了出来,从而使人成为主体和中心,而使自然界变为客体和对象,由此才有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体价值关系。神学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是错误的。但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上,人作为主体和中心的地位却是无法否认的。实际上,以笛卡尔和康德为代表的近代主体哲学,就已经在先验论基础上确立了人是主体和中心的观念,它本身只不过是人的生存方式由“人的依赖关系”转向“人的独立性”这一现实存在和历史趋势的抽象表达。只有在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及其实践人本思想中,人与自然之间的主体价值关系才得到了合理解决。
其次,在人与对象的价值目的关系上,它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这意味着:对马克思而言,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既不是某些客体的“对象”,也不是某种超自然的“神灵”,而是“现实的人”及其“人的发展”本身。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7];而其根本目的亦即其终极关怀价值,则是人的发展,即“人的解放”[8]和“自由个性”[9]的实现,亦即“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10]
再次,在人与世界的价值评价关系上,它坚持以人为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马克思主张:人应当“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11];恩格斯也强调:“人只须认识自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评价这些关系,根据人的本性的要求,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来安排世界,这样,他就会解开现代的谜语了。不应当到彼岸的太虚幻境,不是超越时间和空间,不是到存在于世界之中或与世界对立的什么‘神’那里去寻找真理,而应当到最近处到人的心胸中去寻找真理。”[12]这意味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既不是人之外的自然界或某种物,也不是所谓神和上帝,而是人本身及其发展正是人本身及其发展,成为其衡量和评价一切事物价值和意义的最高价值标准和最终评价尺度。
总之,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价值观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不仅具有价值观意义,而且其本身更具有存在论意义。
三、马克思人本思想内涵的存在论意义
正像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在价值观上具有多重涵义一样,它本身的存在论意义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和多种关系之中。
第一,在人与对象世界的生成关系意义上,它坚持以人为根基和本源。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由此,“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己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它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它自身”。[13]这些论述表明:在马克思看来,人通过自己的对象化活动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实际上都是以人为根基和本源的。没有人及其对象化活动,也就没有人的对象世界。不言而喻,这里所谓“对象世界”,不仅包括人化的“自然世界”,而且包括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所有精神产物。例如,谈到宗教,马克思曾指出:“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14]恩格斯也曾强调:“宗教的内容起源于人”,因而,“‘神’只是人本身的相当模糊和歪曲了的反映。”[15]宗教与人的关系是如此,其他对象与人的关系也同样如此。实际上,没有人及其生命活动,也就没有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没有人的精神、价值和理想,新中国人学理路没有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没有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正是人本身及其生命活动,构成了所有这一切对象的形成根基和生成本源。以人为根基和本源,表明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首要存在论意义。
第二,在人与现实生活的本质关系意义上,它坚持以人为本体和根据。这里所谓本体和根据,并不代表着某种终极存在和绝对真理,它只不过意味着人们的现实存在及其生活世界的深层本质和内在实质。既然人及其生命活动是其一切对象的形成根基和生成本源,那么,人及其生命活动也就成为人的现实存在、人的生活世界和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实质。谈到宗教和人、国家和人民、社会和人、历史和人的关系,马克思曾指出:“正如同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等等这些社会存在形式,“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人的本质的客体化”。因此,“人始终是这一切实体性东西的本质”,而“现实的人—而且是人们组成国家—到处都重复表现为国家的本质”。[16]不仅如此,“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7]这意味着:以往的各种旧哲学,总是以某种抽象的、绝对的、终极的、永恒的实体为存在根据和历史本体;而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则把现实存在及其生活世界的本体和根据归结为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把人类历史看作人的历史生成过程。在此意义上说,没有人及其实践活动,也就没有人的现实存在、人的生活世界和人类社会历史。以人为本体和根据,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更深刻的存在论内涵,同时也彰显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社会历史观意义。
第三,在人与现实世界的实践关系意义上,它坚持以人为前提和基础。所谓现实世界,亦即人们生活于其中并与其发生关系的现存世界,它既是由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所构成的实践活动世界,同时又是人通过其生命活动不断解决现实与理想、事实与价值等矛盾的现实生命展开过程。正因为人及其生命活动是其所有对象、存在与生活的根基、本源、本体和根据,因而人及其生命活动也就成为现实世界的主体前提和实践基础。这一点在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直观世界观时得到了明确表达: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7]这意味着,不仅人及其实践活动是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创造者、生成前提和实践基础,而且现实世界本身也是人们通过其生命活动不断改造和变革旧世界、创造和构建新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这一点,可以视为马克思人本思想存在论意义的最深刻内涵,而它本身也表明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世界观意义。
综上所述,就其实质内涵而言,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既具有价值观意义,又具有存在论意义,而这后者同时也就意味着它本身具有历史观和世界观意义。换句话说,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不仅代表着一种以人为根本的价值观念,而且意味着一种以人为根本的存在观念(世界观念和历史观念)。二者之间并非某种外在的并列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关系。实际上,它作为一种存在观念构成其本身价值观念的哲学前提和理论基础,而它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则不过是其存在观念的必然产物和集中体现。价值观念和存在观念原本不可分割。存在观念脱离价值观念,只能是一种抽象的哲学观念;而价值观念离开存在观念,则会使其本身成为一种缺乏根基和根据的虚幻价值。哲学观念本身应是价值观念和存在观念的统一,而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作为二者的有机统一,意味着它本身就是一种以人为根本的哲学理念。而正是这种哲学理念,凸显了马克思哲学变革之思想前提和存在论基础的理论性质。
参考文献:
[1]《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0812, 0845页。
[2][3][7][8][9][10][11][12][31][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I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第220页、61页、第73页、第67页、第71页、第76、7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13][14][18][19][20][21][22][23]25][26][27][28][29][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第189页、第189页、第521页、第268, 274、第199页、第520-
521、304页、第40、29、52、35页、第310、308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6.同心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篇六
中共赫章县委统战部 李灿
胡锦涛同志春节前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三同”重要思想(即同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多党合作理论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宝贵财富,是开拓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新境界的重要成果。认真学习领会同心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是统一战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
一、同心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4.14”会议将毕节试验区建设推向新的高潮,是“同心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 1988年在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倡导下,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贫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以消除贫困、实施可持续发展为突出特点综合性改革试验区。试验区成立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央各部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创新思路、深化改革、艰苦奋斗,率先在喀斯特贫困山区进行了科学发展的有益探索,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88年到2009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从226元增加到3109元,农民人均粮食从194.3公斤增加到417公斤,绝对贫困率从65.4%下降到6.7%,森林覆盖率从14.9%上升到40.03%。创造出了一条在贫困地区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毕节之路”。
2009年4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和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研讨会(简称“4.14”会议),“4.14”会议将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提上了新的日程,将毕节试验区建设推向新的高潮,是毕节试验区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是“同心思想”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6.28”会议催生“毕节模式”,是“同心思想”形成的又一理论支撑
2010年6月28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召开了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杜青林在会上开创性地提出了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毕节模式”这一重要命题。毕节试验区的建立和发展直至“毕节模式”的形成,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共同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伟大创举,也成为统一战线成员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社会实践的重要阵地。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凝聚着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心血。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22年来,思路不断完善,内涵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参与主体,以智力支持为主要内容和特点,以长期共同支持一个贫困地区为形式的独具特色的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毕节模式”。可以说,没有统一战线的服务,就没有毕节实验区的今天,更没有今天的“毕节模式”。这一模式的创立、形成和发展,开创了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成功 范例,形成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生动实践,是“同心思想”形成的又一理论支撑。
(三)“同心工程”建设成为了“毕节模式”最亮丽的风采,是同心思想形成的实践典范 2010年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试验区“同心工程”建设涉及23类88个项目,遍及全区8个县(市)、250个乡镇,总投资1.5亿多元。在具体建设中,坚持工作思路以关注民生为本、资金投入以改善民生为先、项目建设以保障民生为重,共援建1.28万口“同心水窖”、6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8万多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支持建设5.1万口农村沼气池,有效解决了15万人做饭、照明问题;援建130所农村卫生室,帮助22万名群众实现了“不出村屯、就能看病”的多年夙愿;培训各类人才1万余人,3000多名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完成三所“同心网校”试点建设。同时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帮扶整体合力。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14位领导同志先后21次深入毕节开展调查研究,推动10个专题成果转化,加强定点帮扶县市工作。国务院19个部委加大支持力度,部局级领导57次深入毕节,推动落实项目71个,涉及资金321亿元。东部十省市党委统战部筹集1亿元资金支持民生项目。
可以说,“同心工程”解决了试验区多年来需要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问题,实现了广大群众渴盼已久而又未能实现的夙愿,改善了民生,赢得了民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赞誉。实践表明,统一战线在毕节试验区实施的“同心工程”,已经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帮扶范畴,不仅成为统一战线帮扶欠发达地区、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有效借鉴,更为重要的是,使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激发了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同时也成为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又一重要平台。大批“同心工程”的成功建设成为了“毕节模式”最亮丽的风采,是同心思想形成的实践典范。
(四)“同心”品牌的完美打造提速同心思想的诞生
1、“同心”集结号奏响科学发展新乐章
2010年11月8日至14日,杜青林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和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意率团赴贵州毕节考察调研。通过考察调研,杜青林指出:“‘同心’工程是顺民意、惠民利、得民心的工程,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能够增进人民群众与党同心、参政党与执政党同心、统一战线各界人士与党同心。”这是统一战线在试验区大会战的成功杰作,是“同心”集结号奏响科学发展的新乐章。
2、在“同心”实践中收获人生价值和事业追求
也是2010年11月8日至14日,杜青林一行深入到毕节试验区,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深入扎实推进毕节试验区建设和科学发展问题进行视察调研。杜青林强调,要立足“民心”项目,打造“同心”品牌,帮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幸福指数,切实体会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让“同心工程”真正成为暖民心、得民心、聚民心的工程。要突出“同心”品牌的民生内核,“同心工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优先位置,办了一些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好事,解决了一些群众在上学、就医、饮水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受到干部群众普遍欢迎。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主攻方向,继续把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小水窖、农村沼气池、海联新农村卫生室建设等做扎实、做到位,对农村科技示范、生态建设、旅游示范点等项目,也要加紧论证、科学规划、尽快展开。要立足“精品项目”,打造“同心”品牌。
3.“同心”品牌的完美打造提速“同心思想”的诞生
试验区配合中央统战部,创造性地策划并实施了以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的“同心工程”,为数万农村群众解决了饮水、就医和提高外出务工技能、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照明、烧饭等实际问题,深受老百姓欢迎,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杜青林等中央领导和栗战书、王富玉等贵州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统战部决定在统一战线中大力开展“同心”实践活动,并将于2011年在重庆、湖北、湖南和贵州省内其他地区推广“毕节模式”。中央统战部要求,“毕节模式”推广后,各试验区要精心谋划,将各有关项目整合在一起,冠以“同心”之名,全力打造“同心”品牌。“同心”品牌的完美打造提速了“同心思想”的诞生。
2011年1月30日下午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三同”重要思想就是多党合作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是新时期多党合作理论的又一次升华。
二、同心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同心”的基本含义
要挖掘“同心”内涵,首先要科学界定“同心”品牌,明确它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至关重要。要正确把握“同心”品牌的主题、目标和本质。从根本来说,“同心”品牌就是对践行精神理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目标追求的正确诠释,它的形成既体现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政治协商制度、我国国情以及时代的要求。她是统一战线品牌建设与科学发展最完美的融合,是多党合作理论与构建和谐“碰撞”出的最闪亮的火花。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四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党同人民群众同心。在“同心行动”中,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对党和政府的感恩情、信任度、追随感,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第二是参政党与执政党同心。通过智力支持、扶贫开发、捐资助学、公益慈善等,引导参政党坚持政治发展道路、传承团结进步,与执政党风雨同舟、戮力同心,不断深化团结合作的政治共识。第三是统一战线各界人士与党同心。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在参与中真实了解中国国情,增强社会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坚定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决心和信念。第四是参政党内部同心。参政党成员在参与中受教育、起作用、长才干,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
1.“与党同心”是必然要求。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也是各阶层、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的历史任务,这就决定了与党同心,成为时代赋予全体中国人民、全部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必然要求。与党同心,就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力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就是要把长远目标和现实任务结合起来,努力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为到2020年把我国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同心”品牌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根本追求,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行动指南,以促进科学发展为首要目标,进一步彰显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有利于引导参政党坚持政治道路、增强与执政党同舟共济、戮力同心,深化团结合作的政治共识;有利于人民群众增强对党在社会 3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这就是对“同心”最完美的理解。
2.“与民同行”是根本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最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与人们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群众同行,才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说到底就是要获得最广泛的社会阶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支持、拥护,使执政党永远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因此,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急迫、最直接的切身利益——成为“同心”品牌的工作重点;关注社会阶层发展的新趋向,正确引导他们有序政治参与,合理表达诉求,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为“同心”品牌的重要支撑。与人民群众同行,就是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同心”品牌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帮助老百姓更好地解决饮水、做饭、就医、就学、就业等现实问题,把发扬统一战线扶贫济困优良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起来,把发挥统一战线作用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结合起来,是统一战线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使统一战线更好地履行联系人民群众的职责,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深入基层、走进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了解群众所思所盼,与群众同甘共苦,反映社会和基层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心连在一起,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和信任度,增强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保证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任何艰难困苦,无往而不胜,这就是对“同心”最好的诠释。
(二)“同心思想”的本质要求
1.同心同德是政治立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远跟共产党走是“同心思想”的核心。回顾历史,过去的90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波澜壮阔的90年,是不懈奋斗、自强不息的90年,也是开拓创新、铸造辉煌的90年。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任,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多党合作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理想的共识,道路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我国的多党合作事业,团结和凝聚广大成员沿着正确的方向完成民族振兴大业不断前进的根本前提。无论是历史的发展,还是现实和未来的发展,中国都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有自己的主心骨,要有自己的核心,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参政党要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进共识。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做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动摇。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大力弘扬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优良传统,不断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充分体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和谐政党关系。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参政议政全过程,贯穿于一切政治活动中。
2.同心同向是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是“同心思想”的要求。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定的信念支撑和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目标就是方向。作为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的参政党,目标追求必须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经济 4 社会发展规律,集中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以强大的民族精神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致力于共同的理想和事业,不辜负历史、国家、人民赋予的使命。
3.同心同行是政治责任。坚持和共产党同心同行,共同推动各时期工作任务落实是“同心思想”的具体体现。参政党践行“同心思想”,就是要以共识坚定立场,以目标引领方向,以实践推动发展。一是服务于主题主线,就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二是充分发挥党派的特色和优势,立足改善民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贴近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千方百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动员组织会员中的实业家研究策划“同心工程”,打造多党合作的“同心”品牌,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着眼于提高政治协商的质量,研究、分析、判断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复杂情况;广泛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化解社会矛盾,凝心聚力推动社会科学发展。
(三)“同心思想”的科学内涵
“同心”是统一战线存在发展最坚实的根基。统一战线作为各种力量的政治联盟,离不开共同理想的感召、共同目标的激励、共同利益的维系,而根本归结于人心的凝聚。众人同心,形成的力量牢不可破,结成的联盟历久愈强。只有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心,各方面成员同心,统一战线才能保持强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同心”是统一战线价值追求最核心的体现。实现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永恒主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是统一战线的不懈追求。这实质上是力求在差异性中实现一致性,最终达到同心这一最高境界。只有真正做到同心,才能多元而不冲突,多样而不分散,多变而不偏离,凝聚强大力量。
“同心”是统一战线鲜明特色最集中的反映。统一战线作为同与异的矛盾统一体,具有独特的理念、思维、风格和艺术,构成区别于其他领域的显著特点。以求同存异弥合分歧,以民主协商扩大共识,以和谐共赢深化合作,以荣辱与共坚定信念,从而达到思想、目标和行动上始终同心。这是统一战线保持特性、彰显特色的根本所在。
“同心”是统一战线作用发挥最重要的保障。统一战线最大优势在人才,发挥作用的大小,关键看各方面成员是否前进方向同向、拼搏奋斗同力、合作成果同享,而根本在思想上是否同心。只有真正对共同事业具有认同感,对团结合作负有责任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效能,最大程度地形成整体合力。
“同心”是中华民族自古的美德,是与党同行的坚实纽带,是统战品牌上的闪光标签,是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同心”是多党合作的价值丈量,是党内外人才整合的智慧资源,是差异性中实现一致性的多元凝聚,是一切积极因素调动的最高境界;“同心”是推动科学发展的行为标准,是和谐共赢的坚定信念,是统战成员拼搏奋斗的成果同享,是执政党和参政党团结合作的生动实践;“同心” 是民主党派立党为公参政为民的共同宗旨,是党外干部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合作动力,是民主党派成员与党同心同行的力量源泉,是统战成员保持平民情结的试真 5 检验; “同心”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精神内核,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是合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得民心的聚合效应,是党的统一战线的智慧结晶。
三、同心思想的重大意义
“同心”思想孕育于中国民主革命的丰厚土壤,发端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伟大实践。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各民主党派从同情、认同到最终选择并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党同道相谋、同气相求、同舟共济,形成了历久弥坚、牢不可破的“同心”品质,具有厚重的历史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三者互相印证、互为因果,同德是“同心”的思想根基,同向是“同心”的目标保证,同行是“同心”的实践检验,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衬托着“同心”思想的耀眼光芒。“同心”思想是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的最新发展,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为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重要指导。“同心”思想深刻揭示了多党合作的本质内核,深化凝练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集中体现了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鲜明提出了多党合作的目标方向。我国多党合作不仅是要巩固和谐政党关系,更要共同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同心”思想既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也是着眼未来发展的更高追求。同心同德是思想上的最高境界,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进共识;同心同向是目标上的高度契合,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信念;同心同行是行动上的根本准则,要求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共同实践汇聚力量,不断增强多党合作事业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7.人本主义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篇七
关键词:人本主义 教育心理学 课堂教学
国内著名人本主义学家车文博提出,人本主义思想“是以人为本研究整体人的本性、经验与价值的心理学,亦即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科学。”[1]由此可以看出,人本主义思想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研究人整体的各方面,最终落脚于人的自我实现。
一、人本主义的理论内涵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其需求层次理论中。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2]。在马斯洛看来,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爱和归属的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生长性需要,只有当一个人的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才会去努力寻求生长性需要的满足。所以说,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是以人为本,在满足人的缺失性需要后,发挥个人潜能,促进自我实现。
(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
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将他的“求助者中心疗法”移植到教育领域,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论,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三大教学理论之一。
在该理论中,罗杰斯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强调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最后促进他们自身价值的实现,使他们成为学会学习的自由人。在罗杰斯看来,自由不应理解为“从外部对各种可供选择的事物作出抉择”,而是指“能使人敢于涉猎未知的、不确定的领域,自己作出抉择的男气”[3]。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能自主地进行活动,有勇气选择未知的领域进行探索,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而不需要别人提供选择。
人本主义着重强调教育对人的潜能发展的作用,把教育的过程看成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这对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强调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该认识到,人本主义也有不够合理的地方,如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含糊性,强调了非理性主义,忽视了科学主义教育的重要性[4];过于强调先天的潜能
论,忽视后天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对教育和教师作用的忽视。
二、现阶段课堂教学现状
(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在那个时代是个伟大的创举,但是到现在弊端却日益增多。教师在同一个时间,同一地点,教授给同一批学生同样的知识,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很容易造成有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进度,一旦落后,必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与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性,学生的潜能就不能被激发,自我实现也就无从谈起。
(二)“满堂灌”现象依然严重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了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教师会掌握大部分话语权,加快进度给学生灌输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反馈,几乎不给学生提问题和反思问题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方式就成了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更不用提主动地去发现问题了。
(三)考试和分数仍然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
现在教育的评判标准是终结性的,学生的素质如何要看高考考了多少分,考上了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考试和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5]。不能否认,目前的教育评价制度虽然得到改善,但是仍然是用考试来评定学习结果,分数的高低就决定了知识、情感、能力等各方面的高低。人格的独立和完善鲜有提及,真正的教育,离不开学生对自身的反思与评价。
三、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启发与应用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这就必然要求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想学什么,怎样去学,都应由学生自由讨论决定。这样就能够很好地顾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他们形成完善人格,达到自我的实现。
(二)确定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改“满堂灌”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达到自我的实现。
(三)注重学生自主评价
自主评价是由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罗杰斯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分数,没有人能衡量我到底学会了多少,这只有自己才知道。我相信自己对学习的看法已经从分数为中心转变为个人需要为中心了。”[6]由这句话可以看出,人本主义主张学习是个人的事,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学得怎么样,是否达到了目标,只有学生自己才能做出最恰当的评价。因此,让学生多进行自主评价,也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
[2]刘烨.马斯洛的人本哲学[M].内蒙古: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
[3]罗杰斯.来访者中心治疗[M].
[4]方展画.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评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45.
[5]成尚荣.不要忘了素质与分数背后的人[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09.
[6]罗杰斯著,伍新春,管琳,贾蓉芳译.自由学习[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1.
作者简介:
8.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篇八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的特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世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非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1
管理、资本的活力竞争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金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掉,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泉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9.四、中国梦提出的重大意义 篇九
民族复兴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中国梦顺应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顺应了人民过上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新能量。中国梦是中国社会科学现代化进程中多元化价值立场的最大公约数,它的兼容与综合跨越了本土性与世界性的鸿沟,既是民族梦,国家梦,也是人民梦,世界梦。
(一)理论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概念,时间跨度和概念内涵包容性很强;提出“中国梦”概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原则,丰富和完善了党的奋斗目标理论内涵,也是对我们党的自身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由此,使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呈现由近及远、由低级向高级循序递升的四个层级结构模式:第一层级: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层级:建国一百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三层级: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四层级: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实现中国梦这一层级作为我们党的中远景奋斗目标,在党的整个奋斗目标体系构成中承前启后,特别重要。使党的整个奋斗目标结构更科学,更完善,更务实,更得体;表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对于我们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提高执政水平,确保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持续健康向前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正向导向意义。
“中国梦”不仅使党的理想信念更生动,更具体;而且使我国在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前进过程中,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以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甚至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理想信念,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包容性、连贯性;这就同时,使我们党的理想信念变得更博大、更清晰,更务实。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引导和促进干部群众树立共同包容、连贯持久、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指明了正确方向,创立了新的思路和具体标准。
(二)实践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范围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给世界各个国家带来的客观影响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特别是文化多元化趋势,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是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历史任务。顺应客观形势发展需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搞好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刻不容缓,需要特别高深的智慧。习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些关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和个人关系的重要论断,对于引导人们提高站位,拓宽视野,着眼大局,放眼长远,明确努力方向,自觉强化民族整体向心力,意义重大。习总书记提出并描绘“中国梦”,必将使“中国梦”这个概念从我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的纵向,以及现实社会精神凝聚的横向两个重要角度,成为中华民族增强整体凝聚力的关键精神媒介和重要精神纽带,并逐步发挥出增强中华民族整体精神凝聚力的综合凝聚作用。
总书记顺应社会历史发展需要,深刻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习总书记提出并仔细描绘“中国梦”这个重要概念,实质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描绘了更加壮美的蓝图,这如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亲手树立了照亮中国未来前进方向的巨型灯塔,为我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继续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注入了新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10.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篇十
爱因斯坦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情。”人格的完善,人的尊严的维护,是人文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为了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地实现人文精神的渗透,我们应该把学生从“我教你学”的课堂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把学生从大量空洞的说教中解放出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进行创造性学习,增强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把学生从传统的师生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师生平等地对话与交流,还学生学习主体、教育主体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把学生从家庭、社会所寄予的沉重期望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的未来生活,并为此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人本主义”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人本主义教学方法的两大特征就是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知情意的整合发展。思想政治教学需要一种积极的、亲切融洽的、充满人情味的人际交往氛围。师生之间应如同志、朋友,要互相尊重、彼此信任。要跳出封建道德观念的束缚,大力提倡民主、合作,教学相长,“黑板面前人人平等”。要保障学生愉快学习的权利,保障他们自主学习——自由思考、发问、建议、决定学习过程和方法、选择考试方式甚至选择教师等诸项权利。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师师关系、生生关系和校园学习环境,通过人文精神的滋养,使学生能够善待父母、朋友、同学,善待生存环境,善待自然与社会。传统道德中提倡的“和合”精神,追求天人和合特别是人际间的亲善共融,主体心情的宁静安详,心绪的和平恬淡,心灵的充实愉悦,与我们今天的人文教育是相通的。
“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我们的思想政治课不能压抑人的天性,不能成为奴役学生的实践。要反对权威主义和体罚;反对强制纪律,主张相对的自由自主。学生,不能被当成一个容器,用来灌输知识;也不能被当成一块毛坯,用来机械加工什么器物;更不能被当成考试机器,用来应付考试。
而现实的政治教学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教学专制给学生的思想发育造成了严重的束缚,不少教师居高临下、“目中无人”,客观上凌驾于学生的自尊和人格之上,自觉或不自觉地炫耀自身的“智慧优势”,不给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给教学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事实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教师要毫不吝惜地还给学生。在人文化的政治课堂上,仅有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应当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能激发他们潜能的学习环境,还学生学习自由、言论自由、想象自由,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有机会自己判断和选择,尝试主动求知,让学生也成为知识及信息的加工者、传播者,学习、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观点的评判者、提出者,让学生放飞翅膀,自由自在地翱翔。
思想政治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情感养育的圣殿。只有人文才能告诉人类应该做什么,才能驾驭人类的知识。缺少人文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人文精神的失落会造成一大批“人文精神残疾人”——“情知分裂的畸形儿,人性缺失的两脚兽”。充满人性,人才不会迷失方向、价值和归宿;唯有人性,才是人一生品质的”守护者”。政治教师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健康个性影响学生,用美与善熏染学生,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情的感悟、理的启迪。同时要给学生一双审慎的目光,用心去引导和帮助学生选择高尚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确定健康的生命追求。
11.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篇十一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渊源关系的分析,阐明了马克思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本主义思想与传统哲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批判性和实践性的.哲学.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成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原因所在.
作 者:厉孝忠 作者单位:宁波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宁波,315016刊 名: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COLLEGE年,卷(期):15(3)分类号:B0-0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手稿 人本主义 费尔巴哈
12.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篇十二
早在2013年,中国就向世界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是中国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和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后,为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打造人类 命运共同体所提出的宏伟构想和中国方案。“一带一路”是纵贯古今、统筹陆海、面向全球的世纪蓝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中国参与和引领全 球开放合作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的开放格局”。这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这一重大合作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开始谱写时代发展的新篇章。“一带一路”建设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挥引领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方向,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以深化“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交流合作做为关键支撑,全面提升合作水平。“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打造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让世界了解和看到中国政府提出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和实践,理解和赞同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心愿和胸怀。让“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造福世界,造福人类。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需要明确时代演变的方向。一方面,世界有利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呼声和力量在增长,人类的相互依存在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不断滋长,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有增无减。越是在大变革时代,越是面对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的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就越是要高扬正能量的旗帜,就越是要积极引导国际关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避免世界陷入各种各样的“陷阱”。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符合各国人民的愿望和根本利益。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越来越变成一个鸡犬相间、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昔日那种你死我活、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越来越过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越来越成为各国人民共同的期盼。2015年9月,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主张,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心愿和胸怀,道出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得到各国领导人热烈响应。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再度系统阐述中国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设想,成为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思潮上升背景下照亮国际社会前进方向的一盏明灯。“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当今联合国和国际社会高频引用、广为赞誉的一个“热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现在“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推动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和实践,已经成为中国对当今世界的又一重要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依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同奋斗。在政治上,各国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摈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在安全上,各国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在经济上,各国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文化上,各国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生态上,各国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是中华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对外关系上的生动体现。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13.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篇十三
【摘要】多年来,语文教育一直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教育专家及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致力于语文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自古以来,闭门造车只能固步自封,而且过去大多数专家学者是从教授者的角度进行改革的,较少考虑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这就悖离了当今世界的教育改革趋势——关注学生的发展。使语文教育改革难以形成质的突破,达到质的飞跃。为了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培养新型人才的目的,我们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交流与整合的条件下,借助他山之石,对我国的语文教育进行改革,构建新的语文素质教育体系。
【关键词】人本主义 教育思想 语文素质教育 课程标准 人性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6-03
【Abstract】For many years, the language education always has fewer the phenomenon, has the problem in view of the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language educates the expert and the language educator devotes positively to the language education reform, has obtained certain result.But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divorces oneself from reality only can be conservative and complacent, moreover the past majority experts were carry on the reform from professor's angle, little considered takes study main body the student, this disobeys to the world education reform tendency - - has paid attention to student's development now.Causes the language education reform to form the archery target breakthrough with difficulty, achieves the qualitative leap.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anguage education quality, enhances student's language accomplishment comprehensively, achieved the trained new talented person's goal, we have the necessity in the worldwide scale education exchange and under the conformity condition, with the aid of the learning from others, carries on the reform to our country's language education, constructs the new languag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system.
【Key word】 Humanism; Education thought; Languag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Curriculum standard; User friendly development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着语文教学的时数与教学收效之间不成正比的矛盾。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教育专家及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致力于语文教育改革,希望找到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切实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在当代西方的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倡导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和创造型的人,更多地关注“人”的教育观念,这代表了人们对未来教育重视人性、重视情感的、重视创新意识的再度审视。也符合我国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观。人性化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新的意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注重开放的语文课程体系,我们能否将其看作是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影响?这种教育思想对我国的语文素质教育是否有切实的借鉴意义?这是本文将讨论的问题。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在美国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给人们带来普遍的精神危机的背景下,在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注重“自我实现”的教育目标,试图通过教育来实现人的潜能的发展和价值。其思想核心是关注人性,注重培养自我实现的人和完整人格的人,培养人的创造性,在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达到教育目标。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即人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活动的,这种整体性首先表现为知情活动的合二为一。他对传统教育抨击得最为激烈的一点,正是传统学校极度忽视学生的情感要求,一味片面地进行理智的训练。罗杰斯对人的情感活动十分重视,他认为,“人类内心的机体感在不断铺就一条有利于变化的道路”。[1]对人来说,情感活动是十分重要的。罗杰斯强调教学中师生在交流时要达到情感的共鸣。而且罗杰斯还认为语言是表达感情的工具,他重视语言的“物质外壳”,如语音、语调。罗杰斯指出,听他人讲话,不仅会产生一种因为同他人接触而产生的心理满足,因为充实自己生活而产生的心理满足,而且,在真正地倾听某人时,有另外一种特殊的满足:“它象是倾听天堂的音乐,因为在这个人的直接语词之外,不管那种语词是什么,都还存在一种通性。”[2]这种通性,就是人的感情交流,或者说是心灵的交流,它使人际之间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人的培养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人的内心世界及外在条件都是有差异的,因此不能用固定不变的同一模式来教化所有的人。因为教育不是把所有的人培养成同一类型的人,而是要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具有完整人格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人。所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实际运用当中具有科学性,在实现教育目标上具有可行性。
二、语文素质教育中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体现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指导和点拨,在这样的教学关系中,它提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语文素质教育强调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师情感的投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正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体现。语文科的内容里,包含着思想感情色彩,包含着伦理道德,包含着德育与美育思想,这些特有的内容,决定了语文教学首先应是情感教学。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对情感教育投入不足,而语文素质教育要求唤醒沉睡多年的情感交流。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作者用情构思出来的,决不是一个个枯燥的抽象的文字符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达到师、生及作品三者的情感共鸣,教学才可能获得成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这正是语文素质教育所体现的人本主义思想,也是语文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三、构建具有人本精神的语文素质教育新体系
课程、教材、教法是语文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行语文教育改革,也应该由这三方面入手。
1.语文课程新体系。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关注学生的完整人格及创造力的培养。语文素质教育对这一点也极为重视,在课程的设置上力求完善对学生道德意识、审美意识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给他们提供创造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重视学习者的需要,要求课程建立在学生的需要、生长的自然模式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3]传统语文课程,有固定的大纲及课时安排,严格的记分标准和单一的考试制度,忽视了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本性和潜能的不断实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设置应把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生长过程有机联系起来,课程内容不仅涉及到教学的内容(学科、活动等),进程、时限、大纲和教材,还涉及到学校中适于学生成长的一切环境,注重促进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成长和潜能的实现。因此,《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强调指出,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突破,通过这种课程设置,让我们看到了人本主义的课程理论对构建语文素质教育新体系的影响。
现代教育理论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正规课程,是“学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官方指定的、学生通过正式学习所要掌握的文化要素”。[4]隐性课程就是“指学校范围内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按照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设计的校园文化要素的统称”[5]。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课程并非只考虑狭义上的学校正规课程,不是只注重学校开设的一系列学科或课程,而是把视野扩大,延伸到学生的全部生活经验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6]。这些观点,有效地改变了传统语文教育中只重视显性课程,即重视课堂语文教育,忽视隐性课程即学校中适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环境因素这种问题,突出强调了人性化的教育观。
2.语文教材新体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注重发掘人的潜能,关注人的自我实现和发展,语文教材的编写改革也要本着这个精神,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编者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现实存在,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既要考虑母语文化的传承,激发青少年热爱母语文化的心理,也要考虑青少年心理接受力,本着激趣原则,唤醒青少年学习母语的兴趣;还要考虑时代特色。同时,在课后训练的编排中,要合理设计问题,要既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能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教材是课程体系的载体。教材编写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完成,影响教育目的的实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的编写几经变化,顾振彪在《全国解放后中学语文课本的演变》一文中指出了语文教材编写的发展阶段:“过去,由于认识不明确,语文教材的编写走了曲折的道路。教学目的任务从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到偏重文学和汉语教育,又到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再到偏重语文教育,到现在兼顾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从综合型到文学、汉语的分编型,又恢复到综合型,同时阅读、写作的分编型并存。课文编排从不分单元到按思想内容组织单元,发展到主要按文体组织单元,或者按照多种多样方式组织单元。”
但是教材的发展演变无论经过多大的变动,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即教材的编选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程标准中,对于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例如: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等等,这些建议,基本上是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特别强调教材对学生的作用,以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为目标。这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教材建设上的充分体现。
3.语文教学新体系。人本主义思想的教学过程,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强调情感教育。罗杰斯特别强调情感教育,认为学校教育中应建立可依赖的存在方式为学生所接受。首先要让自己的经验对学生积极敞开,并且按照学生的本来面目,无条件地接受、理解和尊重学生。罗杰斯还列出了关于成功的帮助关系过程的公式:真诚+同情+无条件的主动关系=成功。成功的帮助关系的衡量标准,就是要使当事者的一方或双方有效地利用内在的资源,促使人的潜能得到实现,成为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可靠的媒介,就是通过教育者的真诚、同情和主动关心,来促使受教育者开放经验,教育者应该让自己充分进入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与学生进行彼此毫无分歧和亲密无间的交流。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强调灌输知识的重要性。通常的教学法为讲授法,即以教师讲解为主,忽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人本主义思想强调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在课堂上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中要发扬民主,进行情感教学。例如,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她的教学特色,概括起来说就是情感教学。她说:“教语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语文学科的教学,是以课文为载体与学生思想情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有它独特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味,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在语文水平上获得提高。”[6]于漪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情感教育观。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方面,也全面的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例如:(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等等。每种建议都详实具体,处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实我国古代即有启发教育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本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等社会原因的影响,这些思想成了历史的回忆。语文课变成知识传授课,教师只把作为考试内容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个人利益,致使教师不能够进一步发挥语文教育的优势。这样做的结果不外是两点:一是培养出了会考试的书呆子,二是大多数学生对本来充满情趣的、充满人性的语文产生反感。这种语文教学状况必须进行改革。
综上所述,构建新的具有人本主义思想的语文素质教育体系,应充分借鉴人本主义教育观念,在语文课程、教材、教法方面注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将理性与非理性教育有效结合,方能产生关注学生本身,培养有创造力和完整人格的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体系。课程标准颁布后,我们欣喜地看到,上至国家,下至普通教师,都充分地认识到了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语文教育,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基础教育的核心,为努力实现国民整体素养的提高而做出自己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2]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述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26-28.
[3] [4] [5]张斌贤,丛立新.高屋建瓴[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143-152.
14.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篇十四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博大精深,涵盖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历史以及人类社会发 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或方面。马克思主义涉及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众多学科门类知识,是一个极其丰富而深 刻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没有终止人类思想的发展,而只是把人类思想发展推到新的阶段和跨入新的起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问世,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但有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新变化而对自己创立的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完善,而且有其后的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作为我们新生代的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能否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个人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前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解放思想就是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树立创新意识。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 律性、富于创造性。
(2)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必然 结果,因此三者是统一的,三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实践是三者一致性的共同的现实基础。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正确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反 映论的根本要求。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于共产主义社会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建立了共产主义社会和无产阶级政权的首要条件是“解放思想”,只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才能达到人类历史上最合理、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的理想社会,它并不是“空想”或者“幻想”,其实现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必然。共产主义理想是伴随着工人阶级登上人类历史舞台,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而出现的。当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的转变时,共产主义理想也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与以往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理想虽然远大,但并不神秘。它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我们虽然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细节不能进行详尽的描述,但完全可以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和所有制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考察,完全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其轮廓和基本特征加深认识。而且,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是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靠人的实践。共产主义理想最终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从社会形态更迭规律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作了一般性论证,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作了具体论证。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和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证明了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阐述了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揭示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和趋势,论述了工人阶 级解放斗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文化的创造和积淀、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必然推动人类社会由最初的自然共同体”,过渡到“经济结合体”,最后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必然推动人类社会经由原始的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共产主义作为文化高度发达、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又向人们展现了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这不仅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而且集中体现了人类改变现状、提高自身生存境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现实中社会主义国家在继续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伸和更大成就的取得,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条件也必将更加充分,而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也必将鼓励人们为之更加努力奋斗。所以,只有解放思想来实现以致达到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实事求是立足于最底层的无产阶级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起到了重大的历史意义。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来阐述实事求是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三 个特征:其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具有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其二,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其三,实践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共产主义理想是伴随着工人阶级登上人类历史舞台,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而出现的。当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的转变时,共产主义理想也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与以往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理想虽然远大,但并不神秘。它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我们虽然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细节不能进行详尽的描述,但完全可以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和所有制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考察,完全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其轮廓和基本特征加深认识。而且,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是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靠人的实践。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结合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为: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更先进的社会制度,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多的物质财富,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为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奠定物质基础。没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就是一句空话。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从长远来看,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揭示了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实现共同富裕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一个历史过程,不是同步同等富裕,不等于平均主义。第三,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另一个特征。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分配制度的内容。他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但这里所说的劳动还不是人的本质,只是谋生的手段。第四,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在上层建筑方面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同时也规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要通过逐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要通过逐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的建设和发展。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它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物质文明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第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大意义】推荐阅读:
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2010304908010-27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演变11-29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案12-04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考试复习题一12-11
马克思诞辰思想汇报06-2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07-2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07-05
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7-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究09-0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