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作漫谈

2024-10-20

文章写作漫谈(共10篇)(共10篇)

1.文章写作漫谈 篇一

英语写作漫谈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让备战考研的学生看到一个更清晰、系统的画面,能对以后的写作学习以及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其实我们都知道能帮练好口语的应该是我们身边真正的外国人,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够迅速的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而考研的最好的写作老师是谁,那就应该是考研的阅读了。

而我们如何从考研阅读当中学习写作的技能呢,阅读就是别人的.写作,学习之前我们必须弄明白好的作文的评判标准,而什么是好的写作,那就是在思想、结构以及语言上都要清晰、连贯、逻辑性强,那如何结合这个标准去学习考研的阅读呢,思想的层面、注重观点和现象的相互支撑关系,也就是阅读老师常讲到的细节和主旨的关系。尤其需要注意在展开观点时,如何从宏观到微观的层层深入,在给出现象支撑的时候,注意如何从多个维度,或者正反两方,或者从多个层面深入论证观点。

从结构的角度,关注what why how的结构以及每个论证段以及结尾段当中what why how结构的嵌入。从语言的角度讲,首先关注的是句子的仿写,然后关注一些词语和短语的替换,毕竟一个词汇再牛,抵不过短语,短语再牛,抵不过句子。所以词汇是学习英文的基础,但是句型是学习英语的核心。而我们在平时的写作的时候可能会突然出现思想空白的情况,也就是写着写着就不知道如何写下去了,那么就要靠我们平时的积累,用考研阅读的素材,联系到考研写作的题目,理清自己的思路。如果实在做不到,可以首先考虑两个核心要素:观点和现象。

如果列不出那么多观点怎么办?本来考察的就不是观点的罗列,而是论证。从字数要求看,开头50,结尾40,中间不论一段还是两段,都需要110左右,如果一个观点是10个字,最起码要有接近10个分论点,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再加上西方的思维侧重的是实证,所以用现象支撑观点,远远要比讲道理或者罗列观点更容易被人接受。

有了观点找不到例子怎么办?不要坐在那里想例子,平时更容易观察到的是现象,无论是报纸、杂志、新闻、微博还有考研阅读,更容易让我们记住的往往都是例证,所以分类积累例证素材,然后慢慢推导背后的含义,然后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先写出观点,然后用例证支撑,效果很好。事实上,在考研大作文第一段,图画描述,图画背后含义,给出总观点,这三个步骤的模式就是符合大脑思维方式的。

2.文章写作漫谈 篇二

时间具体, 还有形象。又如《水浒传》写鲁智深到“瓦观寺”看庙子, 大殿很干净, 一堆燕子粪在那里。就是这样一句话把庙子很清静, 又是荒废的交待清楚了。用部分暗示全体, 不必再多作描写。瓦观寺如何荒废, 你可以用千多字来描写, 他却用了燕子一堆屎在大殿上这么一句话就描写了。有些人这样写:“那里有个菩萨的像, 胡子都扯掉了半边罗。”这样一句话, 也写出庙子的破落, 也是部分暗示全体。

《木兰辞》这首诗写了“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从军十年, 一句话就代替了。他的描写着重在木兰出征的那几天“朝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水流鸣溅溅”, 是形象具体的。如果把十年的磨难都写, 写几万行诗都写不完。莫泊桑的小说《项链》, 写一个女的虚荣心很重, 又是个小职员家庭, 她要到跳舞会上去, 就借了个项链。因为外国的妇女肩膀和胸口都是露出来的。人家都有项链, 而她没有, 所以她就去借人家的项链。在跳舞会上她跳得很成功, 因为她年轻, 戴上项链很漂亮, 她很高兴。可是回到家里, 却发现项链掉了!这是借人家的, 又是很值钱的, 没有别的办法, 只得日积月累地积攒赔人家项链。她“把楼上的垃圾一撮箕一撮箕地端下来倒, 绳子上穿了一串衣服, 都是她亲手打的肥皂”, 这么几句话就把十年的痛苦写出来了。后来她在一个公园里会见那位借给她项链的女朋友, 那女朋友问她:“你呀, 十年不见, 怎么老了这么多了?”她说:“怎么不老嘛!我掉了你的项链。”那女朋友说:“你怎么不早说嘛, 那项链是假的, 又不值钱。”就是写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假宝石项链, 她把它当成真的去赔, 十年如何辛苦、如何积攒钱来赔, 几句话就把它带过去了。

这也是部分暗示全体的办法。小说、散文要写出具体形象, 有感情, 有诗意, 才使人家感动。如唐诗:“风平月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他写的就是具体形象。月亮白时, 树上栖的有老鸦, 晚上, 降落的冷露没有声音, 把桂花打湿了, 今天, 大家都在望中秋月, 不知“秋思”落在谁家哟?还有李商隐的诗“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写出感情的。我们中国的旧体诗, 能用很少的字写出具体形象, 写出感情来, 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的。

关于作品的语言问题, 写散文也好, 小说也好, 语言是很重要的。要有丰富的人民语言。曹雪芹、吴敬梓这些人一生只写一部小说或是两三部小说。他们的准备工作比我们做得好。

3.写作教学漫谈 篇三

虽然学生在写作上各有各的问题,但在某些方面是有着通病的:

不知道如何开头

万事开头难,作文难开头。人们常说,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而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头。是引用几句名人名言,还是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亦或把作文材料给抄上一遍?很多学生想要有一个好的作文开头,总是纠结在各种开头方式上,等到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动笔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抒情文字的滥用

有的学生喜欢采用抒情性的语言开头,也不管自己要写的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一抒情就是三四段文字,他们会误认为抒情的东西越多越好,越能够打动读者。等到进入正题时,读者其实早已失去了阅读的兴致。学生有时候结尾处也会来上几段抒情性的文字进行所谓的首尾照应。老师在批改这类作文时会发现,把大段大段抒情性文字删除后,作文就没剩下多少字了,这么少的文字也是根本不可能把作文主题阐释清楚的。

文章体裁不分明

有些学生弄不清楚到底什么叫记叙文,什么叫议论文。不管是哪种文体,都喜欢一个长长的例子摆在那里,然后在结尾处发表几句议论就OK,完成了。说它是记叙文,可是结尾处还有几段议论;说它是议论文,举的例子又太长了,简直就是一个“四不像”作文。这种“四不像”作文在学生作文中有着代表性,值得引起大家注意。

文章例子太陈旧

除了上面所说的“四不像”作文外,作文上还有就是例子少,例子陈旧的问题。他们的写作陷入了一个模式。写到母亲,总是喜欢写母亲头上的白发,母亲给自己盖被子,自己惹母亲生气……,写到老师就是带病坚持工作,半夜的灯光……,议论文的例子还是停留在爱迪生、张海迪、雷锋、霍金……上面。如果老师提示了一个什么新的例子,那下次作文很多同学都会用在作文中。曾经在给体育班同学讲授作文时,我提示他们,你们每天的训练学习就是很好的例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上去,自己的苦、累、甜表达出来就是很好的作文。结果下一次作文时,很多学生不管作文题目是什么,就生搬硬套地把自己的生活写上去,感觉和主题格格不入。

故意“创新”,引起关注

还有一类学生想要写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作文,希望能借此得到高分,可没想到弄巧成拙。有的学生会在作文中直呼社会过于黑暗,有的学生会在作文中把自己弄得家破人亡,有的学生故意写和材料所给主旨相反的作文,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立意越高,越抽象越好。

有一次在写一个高考作文题“站在 门口”时,有学生就选择了《当我站在死亡的门口》《当我站在天堂的门口》《当我站在地狱的门口》等题目,自以为这些夺人眼球的题目能得高分。还有一些学生文章看起来很美,细读起来却没有任何实际的内容。

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能写好一篇作文,经过探索得出了几点感悟:

写好真实生动的小作文

写小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环节。开始,我布置学生随意的写作,不管写什么内容都可以,只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了。经过多次的训练,我发现,有的学生是认真完成,记录了自己在一周内记忆最深刻的事件,或者对一件事情,一篇文章进行了自己的点评。可有的学生却是胡乱的写上几句,甚至就在作文书上抄上一篇作数。这样的训练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后来,我改变了方针,每周规定一个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个题目来写。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这样的写作,虽然可以提高学生应试作文的能力,可是学生却没有多大兴趣,所以有些学生就擅自改了自己的作文题目,还是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有一天早自习的时候,我走出教室,突然发现秋天的到来,让大地换了新颜。我灵机一动,当即让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初秋的景色,然后写出一篇小作文。这次的小作文写得很成功,学生都谈了自己的体会,写出了自己心中的秋天。这就让我有所领悟,学生写的东西为什么有时候枯燥无味、不生动,原来就是没有认真观察生活。如果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那他们写的文章就不会干瘪无味了,也不会觉得难写。后来我又尝试了一下让他们描写现在教他们的老师,可以说个个都写得十分生动,把老师的特点抓得很到位。我就决定,有时候让学生自己自由写,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样可以便于我了解学生的心态,有时候让学生去观察生活,比如清晨的景色,家乡的变化,自己对最近发生的一些大事的评论或者学习完一篇文章后自己的一点感受等,这样的写作让学生觉得是贴近生活的,愿意去写。写得好的同学,我在班上进行表扬,并且朗读,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写。

拟好作文提纲,明确写作思路

学生作文有时候会偏题跑题,有时候会文体不分。原因就在于学生写作时更多的还停留在想到哪写到哪,写了后面忘记前面,没有一个整体的写作思路。当发现自己的作文跑题时,其实已经来不及修改了。

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下笔前有个整体思路的习惯。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才会紧扣主题。这种训练不需要让学生不断地写整篇作文,就给他们一个题目,让他们写提纲,写思路。这样的训练能让学生在动笔前就有了整篇文章的布局,下笔的时候也胸有成竹了。

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一篇作文能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好的开头是关键。而现在作文开头用排比性的语句,大段大段抒情的文字已经落入了俗套,让读者看了生厌,无法更好地阅读。而好的结尾会让你的整篇文章得到升华,会让读者意犹未尽。

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是不知道如何开头,也不知道该如何结尾。我在写作教学中,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想几种开头和结尾的方式,而主体部分就不写。并且这种写作要当堂完成,学生写完后就站起来朗读自己的作品,让全班同学一起评点这位学生的作品,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训练会让学生明白如何去创造一个好的开头和完美的结尾,让自己的作品更有光彩。

革新作文的批改方式

作文的批改其实有点头疼。因为一个班人数太多,每篇作文都认真批改,通常需要一个星期。学生没有及时得到自己文章的反馈意见,就缺乏了再写文章的兴趣,作文训练的次数也相对减少。为了让学生及时得到自己作文的反馈。我把全班的学生分组。每次我只收一组的作文,批改一组的作文,而另外的几组就让学生自己去改。每次要不同的学生去批改其他学生的作文。通过批改,学生也能了解其他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并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学习或改正,而我的批改作文的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每次批改完后,让学生提交自己批改的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表扬和传阅。

学生其实乐意当老师,乐意指出其他同学作文的优缺点。让他们自己学会去赏析别人的文章,也就会懂得如何写自己的文章。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优秀作文进行朗读,这也能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多读书,多积累

学生的例子少,例子陈旧其实就是书读少了。让学生多看报多读书,让他们多积累些素材,方便他们运用在写作中。

每个星期我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老师不要怕这样做会耽误了自己的教学进度。语文教学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多读书,就能够多思考,吸收别人的精华,去其糟粕,才会懂得如何写作。有时我看到一篇好的文章也会给学生读一读,结合他们的作文进行分析,扩宽他们的写作思路。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要在很短时间内就得能看到效果可能性并不大,只要我们多一些耐心,多探索一些方法,我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4.漫谈公文写作中词语的锤炼 篇四

(一)寓繁多于简约。所谓寓繁多于简约就是一种词语虽然简练,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并能发人深思的表现形式。例如,“国民党反人民集团追求专制的统一,打了整整十年的内战,结果把一个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自己也缩上了峨眉山”。这是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的一段话。其中“把一个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的“打”字就非常发人深思,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不仅是帝国主义本性决定的,而且也是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恶果,因为它打内战,倒行逆施,才使国家陷于灾难,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所以“打”字用在这里非常精当,不仅是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打内战自食其果的可耻嘴脸的生动反映。

(二)寓深刻于浅易。所谓寓深刻于浅易就是通过对某些简单词语的锤炼,使其思想内容不断深化。例如,“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策略可称上‘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在中国人民面前失败了”这是借用鲁迅杂文《捣鬼心传》中一句话来分析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策略的一段公文。虽然只寥寥数语,而且“有术”、“有效”、“有限”三个词也非深奥,但揭示的问题却很深广。“有术”表明了敌对势力阴险狡猾的鬼蜮伎俩,“有效”反映了这一策略的危害程度,使人联想到东欧、苏联演变的深刻教训,而“有限”则揭示了总的趋势不可逆转,社会主义事业暂时的挫折并不是彻底的失败,帝国主义一时得势并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三)寓单调于多彩。所谓寓单调于多彩就是在不损害准确表达的前提下,注意同义词的换用,以使公文生动活泼,避免呆板、重复。例如,“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是毛泽东同志《反对党八股》中的一段话。“废止”、“少唱”、“休息”在这里是三个近义动词的换用。同时,在这种消极修辞手法中还附有积极修辞的手法:比喻(洋八股),拟物(……调头少唱),拟人(……教条主义……休息)。如果三句的表述中都用“必须废止”,意思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效果却差多了,不仅会产生一种音调重复的感觉,而且也缺少了消极修辞的手法所带来的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四)寓时境于新语。所谓寓时境于新语就是要注意使用新概念新词语以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和时代气息。这一点对公文写作来说甚为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词语不断涌入到我们的政治经济生活中,例如,“和谐管理”、“人力资本”等。只有积极而恰当地使用这些新词语,才能准确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发展变化,提高公文的表达效果。而且,由于这些词语本身是社会发展新时期的产物,勿需多费周折便可充分地反映出时代的特色。不过,在使用新词语时应特别注意,不可哗众取宠,不可随意捏造,损害公文本身的表述。

(五)寓此义于彼义。所谓寓此义于彼义就是活用词语的不同意思。有些词的意思在平时看起来并不相同,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却可以互相代替。灵活地选用这些有修辞作用的临时同义词,往往能产生原词义所无法包容的意境。例如,“在这种情况下,一切污蔑和谩骂,都从国民党反动分子的嘴里喷出来了”。这是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的一段话。这里的“喷”字取义为“说”,但比“说”更生动形象,从中可以显示出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区进行诽谤时,那种肆无忌惮的丑态。此外,汉语中的数量词也有许多灵活的用法。例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里的“一”不仅仅是“少”的意思,更多的是让人领悟到“无”的意思。

(六)寓此类于彼类。所谓寓此类于彼类就是活用词类。一个词一般都属于一个固定的词类。例如,“祖国”“工厂”“汽车”“工人”“房屋”等都是名词,“跑”“开”“推动”“开展”等都是动词,“好”“快”“伟大”“红彤彤”等都是形容词。公文中活用词类可以使语言表达生动、新颖、含义深刻,但应慎重使用,以免产生歧义。例如,“这种对待战士的连长,不是太‘军阀’了吗?”“军阀”本来是名词,在这里形容词化了,其意是“军阀作风太严惩重了”。再如,“有了吃,有了穿,农民自然对改革从心里赞成和支持”,“吃”“穿”都是动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表示“吃的东西”、“穿的衣服”。一个词起了几个词的作用,言简意明。

(七)寓今日于古时。所谓寓今日于古时就是选用有生命力的古词语,主要是一些成语、缄言。这些成语含义丰富深刻,既约定俗成,又言简意赅,在公文的撰写中可以适当选用。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表现得尤为出色,在他的著作里使用了大量成语,而且每个成语都用得十分恰当。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一段,用了“实事求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自以为是”、“钦差大臣”五个成语,对主观主义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分析批判。短短数语,不仅道出了主观主义多方面的表现,而且生动深刻又易于接受。

5.申论文章写作素材 篇五

中公教育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素材汇总,祝您备考成功!百姓话变质土壤:

影响:过度开发侵害百姓利益 给食品安全带来威胁

人民网网民“丁子一”:工业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排污对土地、水资源、环境等造成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在这一系列的问题背后我们忽略了对权力的控制,使得有些人为所欲为狂占社会资源,过度开发挤吞百姓利益。

新浪网网民“ 天地外星人”:从三聚氰胺奶到地沟油,从牛肉膏到鼠肉串,从水银刀鱼到苏丹红蛋,从瘦肉精到镉大米,不断出现一种接一种骇人听闻的化学食品,食品安全防线一步步走向崩溃,在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冲击之下,我们的道德节节败退,走向崩溃,每位国人需要深度反思。

新浪网网民“南海环保”: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数据显示,湖南省是全国最大水稻主产区,去年水稻产量2631万吨,占全国水稻产量12.9%,同时湖南也是有色金属之乡。湖南出现“镉大米”不仅是食品安全问题,更大程度上是环境污染问题。

措施:信息公开 完善制度

新浪网网民“种菜乐呵呵”:公开污染数据让公众知晓,有针对性地实施应对方案,这既是对公众社会责任心的尊重,更是公众不可剥夺的权利。治理土壤污染关键是信息公开。

人民网网民“引丹喻理”:农村土地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底线,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农村土地资源状况调查、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生态补偿制度和土壤保护预警制度,制订有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

百姓话党风:

观点一 老百姓对转作风的认可度取决于持续多长时间

新浪网民“岸的守望”:令行禁止,中央抓得好,有利于取信于民。希望能长抓不懈,转变作风不要成为一阵风。

人民网网民“翰烽”:好的规定能否坚持做下去是个问题。大凡一项措施,起初都还是很严格,可是往往到了后来,就渐渐放松和疲劳,自然而然重心也偏移了。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关于大吃大喝的问题,必须要从财政预算改革上着手;比如文风会风的问题,必须要从政绩考核体系上着手。不能反腐一阵风,必须坚持下去。

观点二 狠抓典型,无论问题大小绝不放松

人民网网民“xy大漠飘雪”:十八大期间以李春城为代表的一干高管落马,看作是“打老虎”,这次通报的六个典型,无疑是打“苍蝇”。六个典型涉及的官职不大,但非常有典型性。民间常说中央的精神是好的,但是越到基层跑调得越厉害。这六起典型都是来自基层,具有广泛代表性,这次通报对基层的胆大妄为有着很强的警示和威吓作用,彻底打消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侥幸观望心理。

腾讯一手机网民:无论事件大小,都一视同仁,一律对待,决不搞下不为例,决不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才能杜绝一切贪污浪费等行为。

观点三 规定需严格执行与落实,严惩违纪者

人民网网民“扬起帆兮去远航”:不掐住违规官员的脖子,他就戳廉政的脊梁骨,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远不够,得发生一起处理一起才行。

搜狐网民“杨宜勇”:“八项规定”是改进文风会风、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的重要举措。有了制度规定,没有严格的执行和落实,就会流于形式,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与形象。改进作风,必须既设“高压线”,又通“高压电”,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按照“零容忍”原则,动真碰硬,严查严纠,维护“八项规定”的严肃性、权威性。

新浪网民“骑车上海行”:关键是八项规定能否执行下去,重点是如何处理违规违纪者,从重严惩才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否则,不痛不痒,免职再复职只能越反越腐。

观点四 加强群众监督

人民网网民“翰烽”:对政府及官员的监督必不可少。建立一个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媒体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充当监督角色,让群众成为领导干部身边无处不在的眼睛,才能形成足够的震慑。

新浪网民“大漠飞虎2011”:建立监督机制,拓宽举报渠道,才能有效抵制腐败!健全完善的法律和监督体系作支撑,对政府职能部门形成互相制约的体制架构,并发动群众监督检举揭发丑恶,加大反腐力度,真正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

6.写作说明:文章从 篇六

2009年网络新鲜事:网络贷款结婚!

作者:沧海

结婚,是普通平常不过的了。贷款结婚,到也听说过,不就是经济条件不好,找别人或者银行单位借点钱结婚呗。可是你听说过网络贷款结婚的吗?就是结婚的钱是通过网络上贷款贷来的。一般人会说,却是没有听说过。其实,你也不用着急,这事的确出现在我们如今发达的网络上。

网络贷款结婚是一家叫着易贷中国的网站开展的一项网络贷款项目,专门针对筹备结婚的人群而设置的。一方面帮助要结婚的人群获得贷款结婚资金,另一方面,把投资方与贷款人结合起来,减少贷款人贷款资金的麻烦。

据了解,易贷中国所开展的贷款结婚项目,包括结婚中需要什么缺乏的资金。只有贷款人月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稳定收入,就能贷款5000元-20万的资金。资金的贷款利益根据实际的贷款种类项目不同而有不同的实际分配。

有专家人士分析,易贷中国的贷款结婚项目,是一个非常有前途且有实际效益与作用的网络项目,它使得现实中的贷款操作,由烦琐变得简单。同时,积极的协调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资金贷款分配的不合理化,真正做到了有利于需要帮助的人群。

网络贷款结婚,就到易贷中国,真的没错。

7.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漫谈 篇七

英语书面的表达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 也不是一周两月之功, 必须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一点一滴抓起, 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 才有可能解决英语书面表达的难题。写作难首先难在无话可说, 无话可写。无话可说的原因是无所用心, 堵塞了源头, 如果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都能留心观察, 有所感悟, 有所思考, 形成心得, 那么写起来就不愁无话可写了。因此, 教师首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感悟生活, 多看、多听、多想, 处处留心, 用心体验和感悟身边的人和事, 然后将体验和感受用英语表达出来。写日记或者周记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笔者正是这么要求和鼓励学生的, 并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写日记贵在坚持。开头可能会很艰难, 但只要坚持下去, 就会慢慢“上手”, 感觉越来越容易, 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效果也就越来越明显。刚开始让学生们记日记, 他们都不太习惯, 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为了“将日记进行到底”, 我就让他们从写周记开始, 每周写一篇, 基础稍微好一点的学生每周写两至三篇, 先易后难。同时, 对每篇周记都争取做到当面批改, 用英语写下评语, 除了指出语言运用的错误以外, 更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高中英语课堂以课文教学为主, 结合课文教学抓住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难点和关键――谓语动词语义比较、语法形式变化,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写作基本训练, 是培养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具体做法是:1.课文的词汇教学, 不局限于照本宣科, 而是结合英语的构词, 同义反义比较, 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词义的区别, 加强学生对英语词形变化的理解, 扩充他们的词汇量, 鼓励他们口笔头造句, 借此培养学生用完整句子表意的能力。2.课文教学过程的读、写、听、说交替。一般听说在先, 读写在后。针对写作训练的听、说、读、写要注意材料内容的语言形式和课文内容的语言形式要有适当的变化和整体的系统性, 以课文内容的提问为例, 教师提问用的词语结构和课文内容相关, 但和课文语言所用词语要有适当的差异, 使学生稍加思考能够理解, 为学生同样意思多种英语近似表达形式添砖加瓦, 积累材料, 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掌握更多的英语语句表达方法。3.指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长句短写, 短句详写的口笔头练习,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中常用动词句子的结构变化, 单句和复句的异同关键所在。使用频率高, 结构变化较多的英语常用动词如Wish、hope、expect之类的动词要经常反复采用不同形式练习,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动词句子结构和词义区别, 逐步树立用英语造句达意的信心和习惯。4.有时结合课文, 有时另外补充材料, 采用各种形式指导学生改写、缩写或连词完成短文或填词完成短文。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生动说明了书面表达和广泛阅读的关系。高中学生英语词汇量有限, 各科作业负担沉重, 英语阅读必须考虑内容、难易适当, 时间上尽可能不给他们加重额外负担。仅仅为学生选择适宜有趣的读物和安排一定的时间还不够, 教师要想办法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外语的兴趣, 增强学生学外语的自信心, 形成良好正确阅读外文材料的习惯, 基本的做法是经常让学生个别在自己的同学面前理解、成功地完成有适当难度的英语阅读问题, 老师及时给以鼓励。

8.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漫谈 篇八

关键词:问题;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305-01

谈到写作,无论是中文还是,都是令很多学生感到困难的一件事,而有些教师对学生书面表达也处于一种盲目状态,要么布置一篇命题作文,要么布置一篇看图作文,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头来学生是越写越怕写。按照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听说读写”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所在,而其中“写”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非一日之功可就。因此,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学生才能提高对英语语言要素综合应用的能力,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文章。

书面语言表达一般分为三个过程:思维、组织、表达。先是思维,把要写的东西在脑中思考,这往往是个别的,孤立的一些素材,很凌乱琐碎;因此要对此进行组织,把这些思维做出整理,使其条理、系统化,但这还是较粗糙的,可能还有一些用词不当或语言错误;最后才是表达,把组织过的材料仔细推敲,确无问题了再落笔成文。在撰写时要注意主谓语一致,时态呼应,用词贴切等,这就是写作。上述的三个过程,最难的就是第三个过程,这需要我们有较好的语法知识,掌握一定数量的句型,习惯用语,熟练的写作技巧,这样才能写出通顺生动的文章来。

一、找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汉语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写作中经常用汉语思维,忽略了英汉语序之间是有差别的,导致出现了大量的式英语,尽管洋洋洒洒一大篇,却没有得分点。

2、词或词组的用法及搭配出现错误。如enjoy,finish等单词后面只能接v-ing形式;“forget to do”和“forget doing”在意思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等。学生在做选择题或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时,大多数学生能做对,但在作文中,学生往往忽略了其用法,出现了不必要的错误。

3、时态、语态的构成及使用错误。例如,一般过去时的否定句中,助动词didnt后的动词用原形,而完成时的句子中往往用动词的过去分词,在这方面,学生的拼写容易出现错误。

4、单词的拼写错误,标点使用不当,不注意大小写,遗漏冠词,介词的误用等。

5、结构松散。关联词的使用可使上下句和段落合理衔接,承上启下,使表达合乎逻辑,同时使文章结构严谨、紧凑,部分考生的作文虽然内容和语言还不错,但是由于过于执着于表格所给内容的顺序,没有进行灵活的处理,整篇文章看起来就象是句子翻译,并且句与句之间关系松懈,缺乏连接,以至于文章毫无流畅、优美之感。

二、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1、从单词入手。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单词过不了关,写作就无从谈起,因为单词是写作的基本单位。但是单词记忆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告诫学生,单词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要长期坚持下去。

2、由“句式”到“段落”的训练阶段。从七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书写小段落的训练,做到口笔同步。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写作内容也不断丰富,八年级就要注意段落中的时态差异、句型变化以及过渡句的使用等。到了九年级就要注意文章的体裁、格式、写作方法、复句的正确性以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性。

3、课前几分钟进行Free Talk。学生可以准备谜语、笑话、小故事、即兴演讲等。之后向听的学生进行提问,其他学生只有认真听才能回答出问题。Free Talk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

4、在课堂上,我们要注重听说的训练,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口语练习材料,从句子到对话,从对话到文章,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加强写的训练,利用所学的句型大量翻译句子,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此外,还要让学生在练习时注意区分英汉语序的不同。

5、要求学生多写多练。教师按照每个单元呈现的重点内容为学生规定文题或写作范围,指导学生写一些代表性的文章,并结合学生比较优秀的作文进行讲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成一篇优秀的范文。使学生在讲评的过程中领略这些文章的优缺点,教会学生如何自己修改作文,并将范文抄写在固定的作文本上,不断积累,并随知识的不断扩展对已写的文章根据需要不断进行修改或扩充,使其更加完美。

6、加强背诵。看了好文章,不单是理解就够了,还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多背诵,才能达到融会贯通、据为已有的效果。英语宜多诵多背,把一些句型、短语,一些文章的片段或全篇,背得滚瓜烂熟,让这些材料在你的脑袋里扎根,当你要用的时候,它们便会而然地冒出来。背诵可以培养正确使用语言的习惯,增强语感,这样就可以避免生搬硬套地写一些式的。加强背诵能变难为易,变费力为省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现在背诵和熟记一些语言材料,对中学生来说将会受用无穷。

7、通过缩写和改写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缩写课文会激励学生去认真钻研课文内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归纳和进行简要表达的能力。缩写课文一般应该用自己的话来写,不能只停留在拼凑原文的词句上。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表达方法,也是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一个过程。

8、说写转换,说写结合。课前两分种可以让学生做News report,必须介绍当天班中、校内、国内外发生的重要新闻,说的内容是自己先写的东西。另外,说写转换也可是让学生先说后写。新教材中有一个环节是 “Speaking”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发表意见,课外以个人为单位形成文字写下来。此外,复述课文也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一个有效途经 之一。要求学生把口头所复述的内容用笔头表达出来又可以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先说后写,学生有课堂口述作基础,课后写起来就会更加迅速、准确,且能弥补口述中存在的内容与表达方面的不足,反过来促进口头概括的准确性。这样以说促写,以写助说,学生的说写水平自然而然会提高。

9.成长类文章写作指导 篇九

一·拟题欣赏

• 成长的伙伴 • 成长的故事 • 成长的烦恼 • 成长的记忆

• 成长的路上,我与书同行

成长的滋味 • 成长的轨迹 • 成长中的苦和乐

二·结构安排

开头1(总):开篇点题,总起全文—略写

中间2-4(分):叙述事情,写清经过—详写

结尾5(总):呼应开头,启迪人生—略写

一、先审题——成长的故事

二、找材料——能得到启发 开头开篇点题 略写 写作五步法:

三、巧安排——详略要得当 中间叙述事情 详写

四、紧相连——文章过渡好 结尾呼应开头 略写

五、善修改——表达要清楚

三·精彩开头和结尾

1·打开我成长的档案,里面存放着我的喜,怒,哀,乐。最让我记忆犹新的那就是我考出英语一级考的时刻。

2·“嚓,嚓,嚓。”圆珠笔和纸摩擦的声音不时传出。书桌前,正在埋头写作文的我也在回忆成长的故事„„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在成长中都有自己的快乐与烦恼,我也不例外。我至今忘不了那件令我感到委屈和烦恼的一件事。

4·成长中的故事犹如满天星,其中也有的像黄河水一样流向了远处,但又一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结尾:

1·回忆着那点点滴滴的小事,竟涌起了一阵阵的甜蜜,我的成长之路还在继续,成长故事也仍在发生,让我继续期待着、等待着、向往着——那美妙的欢乐的成长故事。2·啊!我们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相信我,一定会变得更好!

3·成长的脚印,无论是深还是浅,无论是酸还是甜,从过去到现在,都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4·我将永远记住这成长的一幕,永远的珍藏。

5·有时我自己常想,成长到底是什么?成长有时充满苦涩而又令人欣喜,成长有时也掺着几分遗憾,即使这样,成长的魅力依然是不可抗拒。人需要成熟,人也需要成长,这烦恼使我变得善于思考,在烦恼中我一天天长大,我知道烦恼便是成长的催化剂。•

四·范文欣赏《成长的足迹》

人生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记载着人成长的足迹。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题记 岁月的风铃摇呀摇,不知不觉已风风雨雨摇过了十六个春秋。奶奶说:“几天不见,这孩子真长大了,个头又高了一截。”母亲说:“终于长大了,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了。”老师说:“你可长大了,现在能主动学习了。”„„我也认为自己确实长大了,已越来越成熟了。

“老师,我什么时候能长大呀?”在幼儿园成长的档案里,曾留下了我稚嫩的声音。多姿多彩的连环画曾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小时候,我总盼望自己快快长大,那时只是希望自己长大后能独立生活,不再受父母的“压迫”。早饭由父母做,衣服由父母穿,床铺由父母理„„虽然父母给予了我许多温馨,但我感觉到一切不像是自己的。所以,我渴望长大,渴望快一点儿长大。

花开花落,秋风秋雨,又一个秋天翩然而至。终于,我上小学四年级了。母亲对我说:“你已经不小了,生活上也该自理了。”于是,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一间三平方米的小屋。这实在太令人兴奋了,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生活可以自理一下了。在这小小的天地里,读书便成了我最大的乐趣。看《牛虻》,不禁为那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所感动;看科幻小说《神秘世界》,任凭我扇动想象的翅膀,为故事情节再添些神秘与美妙。我陶醉在书的海洋里。书是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伴随着墨韵书香,我一天天长大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当花季的雨露润湿我的心扉时,我也渐渐成熟了。我步入了初中生活的门槛。这才是我真正向往的生活。记得刚刚住校的那个晚上,我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好,虽然心里觉得有点离家的凄凉。在学校里,我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奥秘,太空世界的美妙,我还学会了怎样做人。我和伙伴们纵情说笑,无拘无束。因为我找到了可以飞翔的翅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我锻炼得更加坚强。

10.调研文章的写作方法 篇十

一、什么是调研文章

调研文章,顾名思义就是对某个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后写出的理论文章。调研文章以调查为前提,以研究为重点,以探讨为目的,并不只是对事实的对与错、优与劣、或者先进与落后的简单评论。有人把调查报告当成调研文章,这是不对的,因为调查报告只注重调查、不注重研究,只是陈列问题的事实和数据,没有对事实和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推理,没有得出具有建设性的探索、实践成果,所以调查报告不是调研文章。有人把工作总结当成调研文章,这更是不对的,因为工作总结是对过去的工作成绩和经验进行的归纳总结,并不是对某方面问题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和论证,不带有研讨性和探索性,所以工作总结不是调研文章。同理,新闻宣传报道、先进事迹材料等也不是调研文章。调研文章以反映问题为主,往往报忧多于报喜,目的是为了探讨、为了创新、为了解决问题,为了以先人之忧换取后人之乐。

调研文章的“调”,就是调查、了解,就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问题去作调查,去收集资料和数据。“研”,就是对所调查、了解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控制问题发展变化的建议或措施。既然是调研,就要对那些比较前沿的、边缘的、新出现的问题或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或焦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和分析思考,而不只是对一般问题的随便谈论。调研文章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而不靠是道听途说、闭门造车、苦思眠想编出来的。

二、调研课题的选择

调研课题,就是指调研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探讨的问题,也是调研文章反映的问题。调研课题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命题调研,即调研课题由上级事先确定,调研人员只能按照上级确定的课题开展调研,并以调研课题名为标题写作调研文章;第二种是半命题调研,即上级只规定调研课题内容的范围,具体调研文章的标题由调研人员根据调研工作开展的情况选择确定;第三种是自由调研,即上级不指定调研范围或具体问题,由调研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结合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调研课题和调研文章的标题。实际工作中可以调研的问题非常广泛,以税收工作为例,税收管理、税款征收、税法宣传、税务稽查、税收信息化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征管质量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尽完善的地方,都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调研课题。那么,面对众多的课题我们应当怎样选择呢?有几个方法可供参考:一是选择自己熟悉的、接触过的问题;二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三是选择目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或焦点问题。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按这些方法去选择的课题可以减轻调查难度,减少调查工作量,收集资料比较容易、写出的文章比较适合现实工作需要,参考价值较高,投稿获得采用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三、调研文章的文体格式

一篇调研文章,尽管有许多段落,有大小标题,有层次序号,但从格式上看不外乎开头(即绪论)、主体(即本论)和结尾(即结论)三个部分。

开头部门主要是交待写作背景、动机或目的,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希望发挥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的等。这部分一般用几十到几百个字概括地写、说清楚就行,要让读者或者编辑尽快看到主要内容,不必空话连篇大谈形势任务和工作开展情况,也无需叙述调研过程,但必须从一定高度着笔,要体现出写这篇文章的必要性和价值意义。

主体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部分所占篇幅最大,一般为数千字。在提出问题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所提问题是常见问题,可以直接列举,不必赘述过程;如所提问题不常见,就必须说明问题出现的条件或者发现问题的过程,这样才具有真实感或可信度。分析问题时一般要说明三点,一是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二是问题存在的现状和影响,现状要用调查的事实和数据来说明,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都要有事实依据,要让人觉得好的方面值得学习,差的方面必须解决。解决问题是指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或措施,所提建议或措施应当简便、合理、可行。简便就是易于操作实施,不需创造特殊条件;合理就是符合工作需要、有利工作开展并且大多数人乐于接受;可行就是指投入少、效益高、见效快、符合国家政策规定。

结尾部分有的是对文章主体内容作综合概括,有的是对主体部分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作出实施要求;有的是对问题发展变化作出展望和预测;有的是对写作本篇文章的目的意义再作强调,呼应开头。至于哪种结尾方式较好,要根据具体文章的论述情况和结构而定。

四、调研文章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当我们决定要写作一篇调研文章时,首先是确定调研课题,即准备写什么、写哪方面的问题,要事先确定下来,要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和方向。其次是收集调研资料,包括调查问题发生的原因、发展的现状及影响,查阅相关资料和记录,了解相关人员对问题的看法或意见,同时还要熟悉法律法规或上级部门对此类问题作出的政策规定等。只有深入调查,才能对问题有比较客观、真实、准确、全面的了解,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才能有感性认识。第三是分析问题实质,即是将自己调查获得的全部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归纳、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及其对工作的利弊影响,找出问题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和规律。第四是提出对策措施,即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提出控制问题朝有利方向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建议和措施必须立足现实、展望长远,既要具有解决目前问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又要具有适应改革发展的宏观性和战略性。

五、调研文章的写作步骤

写作调研文章也与写作其他各类长文章一样,有一定的步骤。首先是拟定提纲,即这篇文章准备写几个部分,哪个部分需要写哪些内容,需要引用哪些事实和数据等,都要事先设计和规划好,并以提纲的形式写出来或打好腹稿,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艺术性。其次是选择材料,根据提纲要求将调查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类、筛选、归纳和加工精减,剔除无用部分,保留有用部分。第三是动笔写作,即根据提纲要求将选择好的材料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方法“组合”起来,构成一篇内容充实、形式完整、上下联贯、结构合理的调研文章。第四是修改提炼,即对已经大体写完的文章进行文字、语法等错误的纠正,对数据材料进一步核实,对段落层次进一步调整,对主题思想进一步提炼。修改的目的是使文章达到文从字顺、用语贴切、详略得当、张驰有度。修改必须反复多次,不到完全满意不定稿。一篇有价值的调研文章应当是立意新颖、文词严谨、内容精妙、说理透彻,使人读后有启发、有提高,而不是看了上页不想看下页,或者勉强看完觉得浪费时间的次品。

六、调研文章常见问题及避免方法

笔者经常看同志们写的调研文章,大多数文章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标题拟写不恰当:主要问题一是概括性不强,从标题不能看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二是命题过大或过小,与文章主要内容不相称;三是不够新颖醒目,难以吸引读者注意力;四是缺乏调研特色,不象调研标题。对标题方面存在的问题,除命题调研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调研课题的范围、方向或者主要精神外,其余都是因为命题时缺乏思考或者不会命题造成。对命题调研不能更改标题,只能从调查研究的广度、深度或者文章主题立意方面去想办法,一是再作补充调查,获取更详实、更有针对性的资料,二是进一步修改调整文章内容,提炼文章主题,使其符合调研课题的要求;对自由调研或者半命题调研,既可以根据文章内容重新拟写标题,也可以根据提纲要求对文章内容进行修改、调整。

2、分析论证不得力:主要问题一是对存在的问题缺少实例说明;二是空话套话多,分析不够,论证无力。三是思路不清,所提建议措施不合理或者缺乏可操作性;四是人云亦云,缺乏独特见解。对分析论证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要深入调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二是要实事求是,站稳立场、敢于揭露问题、分析问题;三是要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明确调研写作目的;四是要多读报刊上类似课题的文章,了解他人的观点和思路,选取与他人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提出有特色的措施和建议。

3、文体格式不规范:主要问题一是绪论过长或者无绪论,过长的绪论写了五、六百字还未谈及主要内容,降低了读者或编辑读下文的兴趣,无绪论的文章直接谈论问题,让人觉得突然无头绪,弄不清作者的目的和用意,因此难以认同作者的分析和论证。二是虎头蛇尾,开头起点高,但主体部分或并未提出有分量的问

题,或者虽提出了问题但分析不深刻。三是臃肿冗长,随意倾泄,拖泥带水,与主题联系不紧。四是前后不对应,有的是缺少对问题的分析,有的是未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解决文体问题的方法已在上节谈过,此处不作重复。

七、提高调研文章写作水平的方法

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有多种,就目前我们的干部而言,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多读,就是多读那些正式发表的文章,多看别人的文章既有助于我们学写法、学思路、学结构、学论证方法,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同类课题的调研状况。二是多练,即多调查、多研究、多动笔,熟能生巧,只有在增加数量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质量。三是多思,包括写作前的分析研究,写作中的谋篇布局和写作后的修改提炼等,要求思考要深刻,分析要透彻,判断要准确,立意要新颖。四是要多问,多问即向有写作经验的人求教,把自己写好的文章请他们帮助查问题、提意见,或者帮助加工修改等。

总之,要写出一篇有价值、有水平的文章,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了解,仔细的分析研究,周密的谋篇布局,反复的修改提炼等才能成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尽管各个作者的思维方式不同,写作习惯各异,但调查、研究、拟稿、修改都是必须步骤,只要肯下苦功多读、多练、多思、多问,勤学苦练,时间长了就会积累写作经验,就会掌握写作技巧,就会不断提高调研文章的写作水平。

调研写作如何推陈出新

王文秀

一、紧跟时代,把握需求,选准新型“项目”

上一个新项目,研发一种新产品,只有不断地更新换代,推陈出新,才会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调研选题也是如此,必须有超前的思维,全新的视角,敏锐的眼光,抓住重点,抓住关键,选准自己的“项目”。

一是反应迅速。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生事物让人目不暇接,需要我们时刻关注社会最新动态,提出前瞻性、预见性的意见建议,比如一项新政策、新规定的出台,具体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目标,谁先做深入调查,动脑筋认真思考,谁先得出了新观点、想出了新举措,谁就占了主动。对于他人来说,思路超前、反应迅速就是“新”。上世纪末期,“宝日”、“恩威”等一系列重大涉税案件的发生,使我们对“税收监督”作用的讨论成了热门话题,是我们的税收制度有漏洞?还是与财务制度衔接不够?怎样才能改税收的事后监督为对企业的全程监督?我把在学校时所学的审计知识和税收知识结合起来,写出了《关于新形势下借助企业内审完善税收监督的几点思考》,由于观点新颖,很快被市局、省局、总局采用,并入选总局科研所《99’中国税官论税制改革》。

二是抓住重点。上级部署或领导关注的重点工作,在领导决策之前把有新观点、新思路、新对策的调研成果拿出来,提出好的建议,为工作开展和领导决策

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对于领导来说,抓住“决策点”,解决了问题就是“新”。2004年7月,我局班子做了调整,新班子对灵寿情况不熟悉,对能否完成任务信心不足,我们及时做了详细税源调查,写了《关于我县经济税源状况的调查报告》,对几年来的税收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比对,对当前的税源构成进行了详细评估,对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总体形势进行了客观预测,使局班子确定了“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思路,促进了全局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是抓住热点。人们普遍关心的、现实生活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和一些尚未引起普遍重视但又需要提醒注意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别人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而你想到了,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措施,对于群众来说,这就是“新”。去年春天,我县铁矿资源私挖滥采现象泛滥,土地、植被严重被毁,采矿户多是老百姓,户数、产量、应纳税额难以确定,为最大限度减少税款流失,我们四处走访,深入调查,写出《我县铁选行业征管状况调查与对策》的调查报告,基层所据此调整征管思路,强化铁选行业管理,全年入库税款200万元。所以说,“新”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相对的、辨证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内外环境,观察不同事物的表象和内涵,提出不同的意见建议,只要对工作开展起到了有益的促进,那就是“新”。“旧瓶装新酒”,只要是装的是好酒,依然不怕巷子深,瓶子旧。

二、精心设计,把握规律,打造新型“产品”

“项目”选好了,怎样才能走出老路子,避免大众化,生产出品质卓越的新型“产品”呢?结论是必须围绕一个“新”字,在生产加工的每一个步骤精心做文章。写好一篇调研也是如此,要紧紧抓住事物发展的不同时期、同一时期的不同重点、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的规律性东西,用新的视角观察、研究新问题,从而得出新结论。

角度变换出新意。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站位不同,观察到的事物表象和内涵就不同,写出的文章也会不同。比如,站到领导的角度与站到一般干部职工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问题;站到税务机关站到纳税人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观点,站到个体和整体、典型和一般、正面和反面的角度,各有不同的发现。1999年省市局提出对个体税收定额重新进行全面调整,那时我刚调到县局办公室,对基层的工作了解较多,知道定额调整工作中人为因素很大,纳税人对此很有意见,我就撰写了《个体定额测定调整工作问题与对策》,着重指出存在问题,给局领导提供参考。但是,这些意见对一线干部来说,却不便于实际操作,于是,我又写了《定额测定调整六原则》,告诉大家怎样选择典型户,怎样按行业、按地段、按规模、按淡旺季进行测定,基层同志反映对他们的工作帮助很大。2003年“非典”时期,各单位纷纷上报“非典”对地税收入的影响,采取了哪些措施,我独辟蹊径,对借“非典”之机假报停歇业的情况做了调查,撰写了《非典时期,我县五成业户假停歇业》,很快被省局采用,基层所还据此进行了清理,查出虚假停歇业160余户,补税罚款6万余元。

与时俱进出新意。时代在发展,我们的税收工作也在不断前进,今天所说的调研已不再是昨天的调研,而是把旧的课题融进了新的背景,把常讲的道理赋予了新的思想,把常见的事物赋予了新的内容。比如同样是对个体税收征管中问题的调研,1996年我写了《建帐建制与个体税收征管之我见》,对“估堆定税”的落后进行批驳;1999年写的是《定额测定调整工作问题与对策》,着力降低人

为因素,使定额调整变得阳光透明;2003年写了《我县个体税收征管状况探析》,对十年来个体税收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现在实行了“税收管理员”制度和“纳税评估”,我们调研的重点是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管理员的职能,怎样才能使评估结果更科学合理。调研工作只要与时俱进,就总会有新的内涵、新的课题。

追踪研究出新意。每一项工作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调研,有不同的侧重点。如事前调研,重在预测,提出实施建议;事中调研,重在跟踪,防止落实走板;事后调研,重在总结,寻找规律,归纳成绩。2003年,我局在稽查局搞税收执法权限监督试点,参考的是藁城市局“两权监督”经验,但他们的经验是全局性的,针对某一项具体工作来说,线条较粗,不易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县局组成了以我为主笔的调研考察组,负责《稽查执法权限监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起草工作。我们做了大量事前调查,搜集相关制度,征求基层干部意见,走访纳税人,撰写了《一级稽查体制中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五卡五制完善稽查执法权限监督》等几篇调查报告,尤其是我们提出的“五卡五制”法,在稽查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设置了不同的监督重点,并配套相应的监督制度,为《办法》的起草奠定了基础。在《办法》运行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实时跟踪,发现在稽查部门可以反映出征管上的许多漏洞,就撰写了《通过稽查透视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县局领导和基层干部的重视,召开专门会议进行探讨纠改。《办法》的实行,对稽查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稽查局在全市稽查系统考核中连年名列前茅,对此,我们及时总结,在市局发了简报,去年底又撰写了《关于建立稽查监督制约机制的实践与探索》的经验型调研。所以说,事物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及其规律,只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收获不同的调研成果。

巧用对比出新意。问题和经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今天的经验可能会是昨天的问题,他人的问题也可能是自己的经验。善于对比,善于分析,善于辨证地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收获。前些年,针对纳税意识差又无帐可查的个体加工业户,许多地方都苦无良策,而我局早在1996年就有了一套完善的征管措施,也就是利用耗电量来测算征收率的“以电核税”管理办法,我们撰写了《以电核税,强化个体税收征管的有效措施》等调研报告,分别在《中国税务报》、《河北经济日报》、《石家庄日报》及省市局内刊上发表,为各地征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博采众长出新意。当你需要一个新观点、新思路,苦于无法下笔时,你可以广泛搜集所有可以支撑你的观点的资料,认真学习,潜心研究,掌握其实质内涵,从中启迪你的思想,拓宽你的思路,丰富你的视野,充实你的知识。博采众长不是模仿抄袭,不是把人家的思想观点不加分析的为我所用,而是一个学习、积累、思考、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是你思想的一次再升华,通过这样的再升华,形成自己独有的观点,从而写出新意。

三、迎合公众,把握技巧,创造崭新“品牌”

一件品质优良的产品,也需要新颖独特的造型,精美别致的外观,来吸引消费者,以求更好的市场需求。这相当于调研文章的外在美,是吸引读者兴趣和引起领导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是掌握写作技巧。也就是变枯燥的说理、平淡的论述为生动活泼的语言,努力增强调研文章的可读性,以富有创意的表述来吸引读者、打动读者。有这样

一篇调研,谈某县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得出几点启示:“一是要有好的思路;二是要有克难制胜的良策;三是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四是要有宽松的发展环境;五是要有灵活、科学的经营机制”这些观点从道理上也说得过去,但却显得平淡无光,后来修改为:“

一、同样的资源和发展条件,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效果大不一样;

二、面临同样的困难和矛盾,善不善于开动脑筋,效果大不一样;

三、同样的目标和任务,有没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大刀阔斧的气魄,效果大不一样;

四、同样的经济增长点,有没有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效果大不一样;

五、同样上项目、办企业,有没有一个科学、灵活的经营机制,效果大不一样”。观点没有变,只是句式变了,就显得富有新意和语感美,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二是善用数据分析。也就是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文章会显得更直观,更有力度,揭示事物的本质更透彻,给读者的视觉冲击力和思想震撼力更深。我在写《关于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地方可用财力的分析与建议》一文时,刚刚理出一点思路,意外发现鹿泉局早已有过这方面的调研,站位之高,写法之大气、构思之严谨,我都不可能超越。于是,我转换思路,到财政、统计部门搜集了数据、资料,根据近几年来我县财政收入的总量与增幅,把财政、国税、地税三家收入任务及各税种在全县财政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运用大量数据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得出“我县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对地方财政贡献率最小的增值税,直接影响县财政的可用财力”这样的结论,引起了县四大班子的密切关注,组织职能部门召开会议,对我县财税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全县收入工作思路做了重大调整。

三是多做“点子”文章。现代社会节奏快,多数人没有时间去啃那些大块头的文章,尤其是领导,时间紧,事物多,越是精短的文章,越受他们青睐。一事一议、一策一议的“点子”文章,观点新颖,语言精炼,最受大家欢迎。我写过几篇短小的调研,如《个人所得税由单位垫付代缴问题应引起重视》、《我局社保费征收渐入正轨问题仍存》、《基层行风建设要处理好六个关系》等等,都很受领导重视和同行好评。

信息调研

信息调研是调查研究的一个小类,其突出的特点是“短、平、快”,即文章简短,内容平实,时效性强。信息调研以其形式灵活、指导性强而越来越引起各级党政综合信息部门的重视。

信息调研亦没有固定套路,但大体应遵循五个步骤。

第一步:选准调研课题。信息调研不同于其他大型调查研究活动,其选题一般以小为宜,小中见大。具体而言,其选题主要包括:一是领导关注的重点问题。也即是当前正在抓的工作和重点推动解决的问题。如重点项目建设阻工问题、企业用工短缺问题、灾后重建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二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如春运公路客运票价上涨问题、成品油供应紧张问题、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问题等。三是基层面临的焦点问题。即基层工作普遍存在、具有共性的问

题,需要深入调研,找准破解之法。如耕地抛荒现象突出、清明期间不稳定隐患突出等问题。四是群众面临的难点问题。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如农资价格大幅上涨问题、城区背街小巷改造问题等。总而言之,信息调研的选题,归根到底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要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想领导之未想,急领导之未急。如2005年3月初,适值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不久,我们就以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鼓舞下,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选题,深入冷水滩区的一个村开展调研,调研成果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第二步:作好前期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信息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大致而言,信息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分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明确调研人员。相对于大型调研而言,信息调研选题小、规模小,调研人员也相对较少,1—3人即可。一般在确定调研选题后,就确定参与调研的人员,以尽快进入角色,提高调研的效率。在确定调研人员时,除了考虑个人的综合素质外,还必须考虑调研人员的整体结构,优势互补,以达到1+1>2的效果。二是熟悉调研内容。信息调研的选题确定以后,就必须围绕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做足“功课”,要对调查的对象、重点、难点以及调查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认真查阅有关资料,掌握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调研选题的历史背景等,熟悉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专有名称等,这样才不至于在调研中抓不住中心,找不准重点。如我们2007年2月对春运公路客运票价上涨问题开展的调研,事先就认真研究了发改委、交通部出台的《关于2007年春运期间旅客运输票价不再上浮的通知》等相关政策,以及公路客运票价价格构成、形成机制等。三是设计调研方案。调研方案是行动纲领,它对于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信息调研的调研方案一般应包括调研目的、调研内容、调研范围、调研时间、调研对象、调研方法等,并根据调研选题设计一些调查问卷和调查表格。总之,要尽可能将调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周全,以便在调查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如我们2007年3月联合市粮食局开展的米业产业化调研,就设计了一个详尽的调研方案,对调研活动的组织、调研的重点等到点、到时、到人,操作性很强。第三步:深入开展调查。调查是否深入关系到能否全面、客观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是信息调研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调查原则。具体来说,要注重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重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受时间限制,信息调研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调查。对此,在信息调研的样本点选择上,必须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点进行深入调研,以避免以偏概全。二是注重调查对象的多样性。在调查对象的确定上,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领导,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调查监管方,又要调查多方利益主体,坚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防止以点“代”面、一叶障目。如我们2007年2月开展的《春运公路客运票价情况调查》就分别调查了物价部门、春运管理部门、客运站场、营运车主和乘客等不同的利益主体,得出的调查结论也就较为客观。三是注重调查方式的灵活性。信息调研的时间要求较紧,对此,要多种调研方法并用,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信息资料。如召开座谈会调查、个别走访调查、问卷(表格)调查、电话访谈调查等。四是注重调查作风的深入性。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到生产和工作的第一

线。既要“身入”,更要“心入”,真正沉下去,贴近群众开展调查,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第四步:认真分析研究。通过调查掌握了大量资料,这仅仅是为研究工作准备了必要条件,就是为“深加工”准备了“原材料”,还不能解决理论或实际问题。因此,调查完毕后,就要对占有的各类信息和资料进行认真研究,深入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中找出规律,发现矛盾,进而得出结论,解决问题。一是整理资料。对调查所掌握的大量资料要进行认真的梳理,“沙里淘金”,去粗取精,从中找出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素材。二是分析资料。对所掌握的材料,要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如集中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什么规律可循,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等等。三是提炼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要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提炼调研主题。在提炼主题时,必须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己,只唯实。四是拟定提纲。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对主题的提炼,调研报告的总体框架已初具雏形。要以此为基础,认真拟定调研报告的提纲,大到调研报告的框架、结构,小到观点、层次。第五步:撰写调研报告。信息调研的时效性很强。调研提纲拟好后,撰写调研报告已“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要在前面四个步骤的基础上,一鼓作气,既好又快地撰写调研报告,迅速成文,尽快拿出调研成果。在写作过程中,要突出“实”、“新”、“短”、“活”,彰显个性,突出特色。力求主题突出,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一是内容要“实”。即调研报告内容要真实和实在。要实事求是,通过典型、事例和数据来说明主题,基层是什么情况,就反映什么情况,不搞“拉郎配”,不凭主观臆断。二是观点要“新”。要吸引“眼球”,使人有一睹为快的欲望,必须在提炼观点上下功夫。在总结情况、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写作思路,多提新观点,多出新主意。如在撰写《当前农资价格上涨情况及对春耕生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我们就提出了力度要“大”、资金要“扶”、科技要“兴”、市场要“管”、渠道要“通”、平价要“储”六条对策,句式较为活泼,观点较为新颖。三是篇幅要“短”。信息调研的篇幅以短小精悍、简洁明快为宜。文字太长,不仅写作时耗时费力,阅读上也要牵扯领导大量精力。要将大量信息、大量情况进行高度浓缩,使有限的文字包含最大限度的资讯。如我们撰写的《当前耕地抛荒情况及原因分析》有数据、有典型、有事例、有分析、有对策,但全文仅2800字。四是语言要“活”。要多运用一些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鲜活语言,如民间俗语、谚语和乡土语言等,使调研报告语言灵动起来,避免干涩生硬,提高可读性。

搞好信息调研的几点体会

信息调研作为调查研究的一个小类,其突出的特点是“短、平、快”,即文章简短,内容平实,时效性强。信息调研以其形

式灵活、指导性强而越来越引起各级党政综合信息部门的重视。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信息调研活动,深有体会。笔者认为,虽然“文无定法”,信息调研亦没有固定套路,但大体

应遵循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选准调研课题。信息调研不同于其他大型调查研究活动,其选题一般以小为宜,小中见大。具体而言,其选题主要包括:一是领导关注的重点问题。也即是当前正在抓的工作和重点推动解决的问题。如重点项目建设阻工问题、企业用工短缺问题、灾后重建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二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如春运公路客运票价上涨问题、成品油供应紧张问题、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问题等。三是基层面临的焦点问题。即基层工作普遍存在、具有共性的问题,需要深入调研,找准破解之法。如耕地抛荒现象突出、清明期间不稳定隐患突出等问题。四是群众面临的难点问题。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如农资价格大幅上涨问题、城区背街小巷改造问题等。总而言之,信息调研的选题,归根到底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要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想领导之未想,急领导之未急。如2005年3月初,适值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不久,我们就以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鼓舞下,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为选题,深入冷水滩区的一个村开展调研,调研成果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第二步:作好前期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信息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大致而言,信息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分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明确调研人员。相对于大型调研而言,信息调研选题小、规模小,调研人员也相对较少,1—3人即可。一般在确定调研选题后,就确定参与调研的人员,以尽快进入角色,提高调研的效率。在确定调研人员时,除了考虑个人的综合素质外,还必须考虑调研人员的整体结构,优势互补,以达到1+1>2的效果。二是熟悉调研内容。信息调研的选题确定以后,就必须围绕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做足“功课”,要对调查的

对象、重点、难点以及调查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认真查阅有关资料,掌握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调研选题的历史背景等,熟悉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专有名称等,这样才不至于在调研中抓不住中心,找不准重点。如我们2007年2月对春运公路客运票价上涨问题开展的调研,事先就认真研究了发改委、交通部出台的《关于2007年春运期间旅客运输票价不再上浮的通知》等相关政策,以及公路客运票价价格构成、形成机制等。三是设计调研方案。调研方案是行动纲领,它对于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信息调研的调研方案一般应包括调研目的、调研内容、调研范围、调研时间、调研对象、调研方法等,并根据调研选题设计一些调查问卷和调查表格。总之,要尽可能将调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周全,以便在调查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如我们2007年3月联合市粮食局开展的米业产业化调研,就设计了一个详尽的调研方案,对调研活动的组

织、调研的重点等到点、到时、到人,操作性很强。

第三步:深入开展调查。调查是否深入关系到能否全面、客观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是信息调研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调查原则。具体来说,要注重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重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受时间限制,信息调研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调查。对此,在信息调研的样本点选择上,必须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点进行深入调研,以避免以偏概全。二是注重调查对象的多样性。在调查对象的确定上,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领导,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调查监管方,又要调查多方利益主体,坚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防止以点“代”面、一叶障目。如我们2007年2月开展的《春运公路客运票价情况调查》就分别调查了物价部门、春运管理部门、客运站场、营运车主和乘客等不同的利益主体,得出的调查结论也就较为客观。三是注重调查方式的灵活性。信息调研的时间要求较紧,对此,要多种调研方法并用,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信息资料。如召开座谈

会调查、个别走访调查、问卷(表格)调查、电话访谈调查等。四是注重调查作风的深入性。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到生产和工作的第一线。既要“身入”,更要“心入”,真正沉下去,贴近群众开展调查,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第四步:认真分析研究。通过调查掌握了大量资料,这仅仅是为研究工作准备了必要条件,就是为“深加工”准备了“原材料”,还不能解决理论或实际问题。因此,调查完毕后,就要对占有的各类信息和资料进行认真研究,深入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中找出规律,发现矛盾,进而得出结论,解决问题。一是整理资料。对调查所掌握的大量资料要进行认真的梳理,“沙里淘金”,去粗取精,从中找出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素材。二是分析资料。对所掌握的材料,要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如集中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什么规律可循,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等等。三是提炼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要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提炼调研主题。在提炼主题时,必须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己,只唯实。四是拟定提纲。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对主题的提炼,调研报告的总体框架已初具雏形。要以此为基础,认真拟定调研报告的提纲,大到调研报告

的框架、结构,小到观点、层次。

第五步:撰写调研报告。信息调研的时效性很强。调研提纲拟好后,撰写调研报告已“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要在前面四个步骤的基础上,一鼓作气,既好又快地撰写调研报告,迅速成文,尽快拿出调研成果。在写作过程中,要突出“实”、“新”、“短”、“活”,彰显个性,突出特色。力求主题突出,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一是内容要“实”。即调研报告内容要真实和实在。要实事求是,通过典型、事例和数据来说明主题,基层是什么情况,就反映什么情况,不搞“拉郎配”,不凭主观臆断。二是观点要“新”。要吸引“眼球”,使人有一睹为快的欲望,必须在提炼观点上下功夫。在总结情况、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写作思路,多提新观点,多出新主意。如

上一篇:酒店财务部××年工作思路下一篇:管工岗位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