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024-06-20

语文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精选13篇)

1.语文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篇一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1.会计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严守职业道德;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政策、法令,熟悉财经制度;积极钻研会计业务,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会计技术方法;严守法纪,坚持原则,执行有关的会计法规,维护国家利益,抵制一切违法乱纪、贪污盗窃的行为,要勇于负责,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敬业爱岗。热爱自己的职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会计人员只有为自己建立了这个出发点,才会勤奋、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具体从事的会计工作的要求。敬业爱岗,要求会计人员应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过硬的基本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发现本来不是由于业务技术深浅的问题,而是由于粗心大意和缺乏扎实工作作风造成一些失误。会计工作政策性很强,涉及面较广,有的同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经济倾向和不良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有些问题处理起来十分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强烈的“追根求源”的意识,凡事要多问个问什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由于会计工作的性质和任务,致使一些会计人员长年累月、周而复始地进行着算账、报账、报表等事务工作,天天与数字打交道,工作细致而繁琐,如果不耐劳尽责,缺乏职业责任感,就会觉得工作枯燥、单调、甚至讨厌,就谈不上热爱会计工作,更谈不上精通会计业务,也就搞不好会计工作。

(2)熟悉法规。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地记账、算账和报账,会计工作时时、事事、处处涉及到执法守纪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不单自己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还要能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在自己自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口。

(3)依法办事。严格实行会计监督,依法办事,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前提。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不但要体现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记录上,还要体现在财务报告上,使单位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这样做,会计人员应该继续在这一点上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职业人格的尊严,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

(4)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会计人员追求的一种境界。做好会计工作,无疑是需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但这并不足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有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也同样重要,否则,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同作弊。

(5)搞好服务。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以便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6)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有机会了解到本单位的重要机密,如对企业说来,关键技术、工艺规程、配方、控制手段和成本资料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机密,这些机密一旦泄露给明显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会给本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的损害,对被泄密的单位是非常不公正的。所以,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会计人员应当确立泄露商业秘密是大忌的观念,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保守,不能信口吐露,也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向外界提供。

2.语文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篇二

温家宝总理指出:“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由此, 教师职业的作用可见一斑。教育部200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已经突破1141万。在这浩瀚的“师海”中, 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被视为是一滴水。一滴水的折光是微弱而有限的。但是,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出光亮, 实现“教育大计”, 是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作为一名一线的高职院校的教师, 笔者试图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从师德、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三方面探讨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 师德

师德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每一位教师都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师德高尚, 教师才能拥有崇高的人格魅力。而“教师的人格对年轻心灵的影响, 是任何教科书, 任何道德箴言, 任何奖励和处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乌申斯基)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对学生知识层面要求较低的学校, 生源主要为中专技校学习成绩较高的学生以及高中学习成绩教低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学习成绩不理想, 底子差, 基础薄, 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的道德素养低, 不代表要降低对他们道德品质的要求。教师不应该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道德品质的标准, 而是把他们看成是平等的个体, 把不断完善学生人格作为重要目标。律人先律己。正如孔丘所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自身必须正直诚实, 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身正为范, 这样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教育和影响学生, 以无言的方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 才能够以宽广的胸襟去用爱点燃希望。师爱为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真谛, 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是教育成功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分为两类:入学前成绩不理想, 但是比较“听话”, 这类学生一般受原学校教师的关注度不高;入学前学习成绩不理想, 而且比较“叛逆”, 这类学生往往受到原学校教师的关注度较高, 但是种消极的关注。这种情况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极其敏感, 自尊心较强, 不愿意听老师的教诲。因此, 高职教师在“育人”方面会感到阻力与压力, 甚至会感到苦闷。这时, 高职教师应该把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爸爸、妈妈、哥哥或者姐姐, 对学生严加管理的同时, 奉献爱心, 以自己的爱去关注、感染每一位学生, 以自己的爱去平等地欣赏、对待每一位学生, 以自己的爱去感动学生的心, 以心育心, 以心换心, 发自内心地去关爱学生。使学生感到并没有被忽视、遗弃, 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与成功的信心, 使他们在爱的浇灌下, 幸福地像花儿一样地健康成长。只有爱, 才能赢得爱。学生会用爱来回报教师的爱, 他们不仅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赖感, 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而且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

2 教学能力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可见自古以来, 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有了较高的要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课堂组织、综合素质。

2.1 专业技术

“道之未闻, 业之未精, 有惑不能解, 非师也。”丰厚系统的专业知识, 扎实的业务功底是完成高质量教学的基本保障。对高职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不高, 并不意味着高职教师的知识能力可以偏低。如果高职教师固步自封, 不求进取, 那么会很快地落伍, 误人子弟, 被时代所淘汰。因此, 高职教师应该与时俱进, 坚持不断地汲取新的专业知识, 了解专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对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研究。只有对本专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才能做到讲课时“深入浅出”。深入浅出地讲好课是对老师的基本要求。高职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往往不及与他们同龄的本科生。但是, 他们的维权意识同样很重, 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很高。高职教师要以自身的学识去折服学生, 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也便于对学生其他方面的管理, 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2.2 课堂组织

课堂组织能力, 即课程实施能力, 对于高职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高职学生多为不喜欢学习, 对学习失去兴趣, 学习习惯不好。此外, 现代的电子娱乐设备层出不穷, MP4、手机、游戏机……, 这些对学生十分有吸引力, 甚至在课堂上, 有些学生对这些“新鲜玩意”都乐此不疲。对此, 教师的课堂组织就要有足够的力量去与之抗衡。抗衡的方法可以为“扣学分”、“讲道理”……, 方法的实施因人而异。但是,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仍为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 通过语言组织, 适合的语速、音量, 板书设计, 教学辅助手段, 合理地穿插小故事等, 去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要做到这些, 对于教师而言, 是很有挑战性的, 是一个长期探索、总结、积淀的过程。

高职学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对新知识的学习“知难而退”。针对这一特点, 高职教师应尽量把学科知识的讲解简单化, 细致化, 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到“不惧怕”, 使他们有信心学好。“用面条拉学生上山”这句话用于总结高职教学, 既生动形象又有道理。高职教师要一点点地拉着学生往前走, 让学生一点点地理解掌握新知识。一旦用力过猛, 面条断裂, 讲授的知识学生不理解, 那么就无法再使学生继续前进, 学生就不跟着老师继续学习了。

“授之与鱼, 不如授之与渔。”给他现成的鱼, 不如教会他钓鱼的方法。讲授知识固然重要, 使学生掌握自己去学习知识的方法, 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对学生采取灌输性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帮助他们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 学习方法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每个教学环节中都存在学法的渗透, 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进行有意识的学法指导, 日积月累,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逐步形成, 这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在教学方式上师生互动, 共同参与,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成为知识的引导者, 组织者, 服务者。教师与学生一起求知, 一起研究, 一起解决问题, 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能够独立去探索知识。

高职教育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的, 因而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通过思考, 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操作能力的前提是提高知识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再通过大量实践过程提靠操作技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工作任务,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使学生在有限的资源下得到最大的训练效果。然后, 教师制定考核标准, 考核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

3 科研能力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 而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高职院校的教学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 随着知识日新月异地更新, 高职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知识, 根据学生的特点, 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教法, 编写课程标准, 不断丰富和发展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 创造新成果, 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此外, 教师可以把科研活动中接触到新思想、新知识、新信息, 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播, 从而改进、丰富课堂的教学活动, 使教学内容跟得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结束语

教师是一种特殊而神圣的职业, 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 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每一位老师都应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 去除自己这”滴水“中的杂质, 提高自己的纯净度, 折射出纯洁而美丽的光。

3.思想政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篇三

一、坚定的思想政治立场

坚定的思想政治立場是中学政治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它主要表现为: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权为学生所用、利为学生所谋、情为学生所系,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

只有具备了坚定的思想政治立场,政治教师才能淡泊名利,心系教育,从而较好地提高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及政治洞察力。

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重要品质之一。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曾这样警示自己:“不耻位之不尊,而耻德之不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一个灵魂卑下、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低微的人,不可能为人楷模,更不可能教好书、育好人。只有美好、纯真、善良的心才能流出洁净、鲜红的血液。因此,思想政治教师注重自己的品格、为人、道德、良心的完善要甚于自己的才能。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使受教育者“亲其师,信其道”的重要源泉和保证。

三、孜孜不倦的读书习惯

在几十平方米空间的课堂教学,与广泛的社会、广泛的人生紧紧相连。“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教师站在讲台上,便是把他及他所代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置于教室的正前方,摆在了学生面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不表达着他的学识、思想、能力、态度倾向、品格甚至细微的行为习惯。

渊博的学识,源于孜孜不倦的读书学习。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所教基础学科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苏霍姆林斯基谆谆教导教师:“读书,读书,再读书。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并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那么,我们的社会目前还不能对付的许多棘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政治教师只有善读书、善思考与善总结,其教学技术才有可能较好地升华为具有个人独特性、创造性和审美鉴赏价值的教学艺术。

四、精湛的教学技艺

教师的课堂教学言语(口语、体态语、板书)、课堂教学逻辑和课堂教学管理,是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的三大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亲切微笑、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展示着他在教学中的善意;思维严谨、逻辑性强、一丝不苟,表明着他在教学中的耐性、责任感和清醒的头脑;面对教学疑惑与学生商讨,诚恳公正、实事求是,不搞一言堂、独断专行,流露着他在教学中的民主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论联系实际地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昭示着他在教学中娴熟的技艺、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凡此种种,便是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的生动、具体体现。进入到了这样一种教学操作的艺术境界,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操作的不是一堂课,而是自己对真、善、美的理解与追求的淋漓尽致地表达和诠释。

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这种非凡、精湛的教学技艺,必须善于学习,酷爱学习,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人。具有了这种精湛的教学技艺,便能使学生在你的课堂教学中获得享受并积极主动地去感悟求知和做人的真谛,你所教授的思想政治才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

五、适合得体的仪容仪表

教师的仪容仪表,是其基本素质的一个外在表现。朴实、整洁的仪容仪表,扬美显善,昭示着教师内在的高雅。它是一种有形的文化,能以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懂得自爱的人,往往有着最端庄的仪容仪表。适合、得体的仪容仪表是教师热爱学生的生动体现,也是教师自爱的流露和升华,它让我们发现自己原来可以成为更美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作者单位

云南省峨山县第一中学

4.语文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篇四

一、具备良好的师德,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行为就如同一面镜子,时刻影响着学生的习惯养成,因此师德如何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是执教者的魂,是耕耘者的根,只有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塑造学生,才能不计个人得失,执着地追求事业的成功。

二、掌握新课程改革的脉搏,力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当今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进一步思考,新课程怎样教,怎样教得更好,成为参与课改的主要实验者。

三、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竞争意识和知难而进的勇气,不安于现状,善于学习,大胆探索、创新,用新视野、新知识、新观念,构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异想天开;大胆质疑,不因循守旧,不盲从权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求知欲得到满足、好胜心得到鼓励、创造力得到发展的成功感。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责和素质

个人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

1、信息意识情感,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信息意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有使用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2、信息伦理道德修养,教师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并培养学生遵守。

3、具有较高的信息能力,即操纵、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

4、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职责包括:

1、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信息能力。

2、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积极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设计水平。

3、加强技术学习,积极开发教学课件、积件等资源,辅助课堂教学。

4、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

5、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努力挖掘教学新模式。

6、认真参与学校日常工作,充分发挥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优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行数字化。

一、认真履行任课教师职责。

二、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三、加强自身学习,不断进修提高,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带好电脑兴趣小组。

四、熟悉微机室的整体运作,正确使用有关电器设备和仪器,能对机器做好日常的维护,及时排除故障,经常检查微机室的温度、电源电压,管好电脑室的工作环境。

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设立使用登记表,杜绝使用不经允许的软件,不私自外借各类软硬件,做好防病毒工作。

六、加强管理,未经领导同意,外来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七、加强对学生爱护微机室仪器、设备的教育,搞好清洁卫生工作。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职责和素质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高教师的综合信息能力。

二、日常工作中做到六个积极,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

三、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努力挖掘教学新模式。

四、做好相关工作的五个配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使校园教育资源管理全面实行数据化。

5.会计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素质 篇五

美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曾发布一份题为“会计师教育的目标”的报告,该报告要求会计毕业生应具备基础知识、组织与商业知识、会计知识等内容。这可视为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总体要求,具体有哪些呢?

一、业务素质

会计职业道德鉴于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分工较为细致,很多会计人员只从事某一环节或少数几个环节的会计工作,因而,对他们的业务素质要求可相应降低一点。但是,对企业会计主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则要有一个高标准的要求。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条规定,“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二、能力素质

一个具备了相应的.业务知识、但不能胜任所担负工作的会计人员,他是很难完成所担负的任务的。因此,会计人员应该要具备相应的能力。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包括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人际交流技能,

首先,作为企业会计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因此运用会计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对每一个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会计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情感智慧”,良好的人际交流技能,特别是会计主管人员,更应如此。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会计人员推行正确、合理的会计方法。

三、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事关个人道德修养,因而,任何与个人修养有关的品质要求,会计人员都必须要具备。

从企业会计人员所处的特定地位来考虑,以下两条道德品质应特别强调:

(1)诚实.

(2)正直。

这两条品质将约束会计人员不隐瞒任何事实,以及不从事任何欺骗管理当局和股东的不道德行为。《会计道德工作规范》对会计人员职业品德方面的要求是: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和保守秘密。

6.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篇六

作 者:曲爱贞 冯琴 作者单位:曲爱贞(兰化三中)

冯琴(兰化一中)

7.政治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篇七

一、道德素质

政治教师以其“为人师表”的姿态将自己的理想、人格、情操、责任感及献身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全过程,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政治教师的道德素质是十分重要的。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政治教师的道德素质需提高到新的境界,表现为:

1. 有敬业精神,甘为人梯,乐于献身教育。

政治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一种召唤,是一种献身。政治教师要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有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自我献身的崇高精神,否则,便无法胜任知识经济时代教书育人的职业。郭沫若同志曾勉励北师大学生说:“教师要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目的不必在使自己登上科学的最高峰,但要使更多的青年登上科学的最高峰。这样的教师自然也登上了教育科学的最高峰。”此外,我认为政治教师的敬业精神不能仅停留在“自我牺牲”意义上的敬业,还应包含政治教师由于热爱自己的职业,看重自己职业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职业自豪感和神圣的使命感,从而为完成其重任而心甘情愿默默地奉献青春和生命的乐业精神。只有这样,政治教师才会在工作中乐于进取,不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不断产生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创新能力,知难而进的勇气、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与坚韧不拔的毅力,并以此影响和教育学生。

2. 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政治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应当是这样的人。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深刻地揭示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政治教师不仅要讲得好、教得好,更要做得好,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教书育人工作才能有好的效果。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政治教师就必须从严要求自己。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骤增,各门学科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政治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时代的前列,就不仅要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及集体主义精神,还要特别注重在学习上从严要求自己,在勤奋攀登科学知识高峰的道路上不停地前进,不断思考,刻苦钻研,不断更新知识、观念、意识,努力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中学政治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教师从教的基础。教师既要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修养。

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有效履行教师职责的基本条件。教师应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原理及其体系,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懂得这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这样才能贯穿全局,高屋建瓴地处理教材、传授知识。

科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能给教师以正确的教育观,使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了解学生不同阶段身心发展规律,熟悉学生感知、记忆、注意和思维特点,指导教师科学地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较强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能力素质

“竭精尽智,精心施教”是教师热爱教学、工作态度负责的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主要依靠教师的业务素质,业务能力是与自己所从事专业工作和相联系的能力的总称。新世纪政治教师要求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表达能力、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调研考察能力。

1. 教学能力。

教师要大力支持和培养思维活跃、才华横溢具有创新能力行为的学生,不断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知识内化就是智慧递增。教师要竭精尽智为学生茁壮成长“铺路”与“搭桥”,甘为人梯,千方百计地使开拓型人才脱颖而出,成为社会主义大厦的栋梁之才。

2. 表达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主要通过语言进行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

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吐字清晰,嗓音洪亮,逻辑性强,生动风趣,富有吸引力,把抽象的思想政治课理论课变得生动形象,增强趣味性和教育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声情并茂,知意交流,让学生感觉漫步其中,逐层观景,心动神移而流连忘返。词已尽,意无穷,下课铃声响起,学生兴犹未尽。

教师的书面表达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时还要具备逻辑性、趣味性和简洁性。

3. 教育能力。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德育和智育的“化合”,教师要寓德于教、寓德于育。在处理教材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联系各时期各地的学生实际,实事求是地帮助学生解决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树立科学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四、创新素质

1. 必须具备创新的教育观念。

在素质教育中,政治教师要具备创新素质,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创新精神去充实和深化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努力发现和挖掘广大青少年中蕴含的丰富的创新潜能,从而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创新教学方法。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想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如在教案的设计、新课的导入、质疑的激发、知识的传授、疑难的化解、情景的创设、高潮的营造及能力的训练等环节中,能够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8.语文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 品德素质 文化知识素质 业务能力素质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折的今天,思想政治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师对素质教育肩负着更神圣的职责。要担当起这重任,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呢?本文试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并以此求教于行家。

一、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优秀的品德素质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任务是“课堂教学以主要形式,用以马列主义的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挖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德。”可见,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师其他诸素质的灵魂并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最重要的是在大众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自身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大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以达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正确的奥论引导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

二、广博的文化知识素质

首先是本专业知识,政治教师必须能全面、系统地把握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并能结合社会实践去理解、去运用、去补充、去完善、去发展书本的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知识不扎实、不精深,就很难胜任该科的教学,甚至会误人子弟。

其次是教学的程序知识。即如何教好本学科知识的工序知识。教,虽无定法,但有规律、有一定操作程序和相应的步骤。它是实现教学的目的必不可少的工序知识。因此,政治教师应花精力研究教学法,掌握教学的程序知识,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最后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知识。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师不能仅仅懂专业知识、程序知识,而且还要懂如何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世纪思想政治教学的需要。

三、精湛的业务能力素质

政治教师的业务能力依据: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和教研能力。

1.教学包括教与学两方面,两者既独立、又统一。一方面,教是由教师去执行,即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学则由学生去完成,即理解、体会、掌握并运用教师所教的知识,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教与学有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只管教而不管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千方百计地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2.育人能力

育人能力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言传能力,二是身教能力。就言传而言,作为政治教师应具备相当的号召力、说服力、感染力以及心理疏导力,用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去教导学生、感化学生,努力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身教而论,它比言传更重要,是形成教师人格力量的源泉。

3.教师科研能力

思想政治教师要不遗余力地进行教育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做个教书匠,要有做教育家的雄心,做到既会教书,又会科研,边学习、边设计、边研究、边实践,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紧跟时代的创新素质

如何才能提高政治教师的创新素质呢?我认为:

首先要坚决摒弃机械讲授的“填鸭式”教学法。在应试教育的年代,政治教师为了考试,只注重书本,重视分数。死抓背书,授课用“填鸭式”,甚至教学生去划书,机械地完成教育任务后,就让学生去背书,学生变成了背书机器。像这样的讲授法,应付考试还可以,但绝对培养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再次,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更新新知识,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最后,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5.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政治老师的心理都不健康何来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思想政治老师应当正确地认识、了解自己,胸怀宽广,乐观进取,培养正当的兴趣和爱好,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磨炼坚强的意志,陶冶高尚情操,养成良好的气质和性格,以便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所需要的素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素质虽有主次、轻重之分,但诸素质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政治教师素质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韩教波. 影响教育质量的诸因素分析.

[2]岳亮萍. 培养科研型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学理论与实践.

[3]吴志功,张立成. 浅析高师院校素质教育目标. 中国教育报.

[4]张万评,樊文德.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老师. 班主任之友,1999(7-8).

9.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篇九

教师,早被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小学生的启蒙教师,驾驭着子孙后代灵魂的起点,更应该让学生们有一个好的开端,为他们的将来打好基础。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呢?我想,新世纪的小学教师至少应具备如下的素质。

第一、要做一个新时代的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这个“伯乐”应该是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培养出不同的“千里马”。每个时代都需要不同的人才,而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耐心辅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为学生营造出适应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让我们的“千里马”能够“食饱力足、才美外现”。大家都知道,神童方仲永,三岁能吟诗,可后来虽有良好教学环境,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潜能得不到挖掘。说到底,也就是没有遇到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这样“千里马也只能成为平庸之人”。这个故事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既使是天才,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潜能得不到挖掘,也会成为平庸之人的。我们新时代的教师,除了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任务,更重要的就是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要让“千里马”常有,“伯乐”也常有。

第二、要善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某种能力的契机,它促使人们去探索、实践,从而发展智力;而学生学习兴趣又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上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到一所学校的一些班级中,随手写了一些学生的名字,然后告诉该班学生的科任老师,故意说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应重点培养。于是,他这一善意的欺骗,激起了科任老师对学生的特别关心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过了一段时间,当这位心理学家再次回该所学校时,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时,他才把真相告诉了老师。这就是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效应已经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新世纪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环境优越,既聪明可爱,又难免会娇生惯养,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做朋友,跟他们同忧共喜,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表扬他们,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老师信任,依恋,变厌学习为乐学。

第三、要有奉献精神。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教师应该不愧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样诗句的赞颂。教师的奉献精神应该表现在:为了教育事业,不惜一切,不顾一切;不求索取,只求进取;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切为了学生,也为了学生的一切;忠诚于教育事业,真诚的做到“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前两年我在电视里看到了这样一个片段。一个久居城市的大学生,自愿放弃高官厚禄和城市的优越环境,跑到了一个边远的小山村去做教师,他的好多亲朋好友都不理解他,认为他犯傻了,可他自己却很清醒的认识到他所作所为的价值。他知道,那里的教育事业,那里的孩子们比城市更需要他的知识和才能。他还动员他的亲朋好友也去做老师,去拯救山村的教育事业,从而去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稍有良知的人看了这片段,无不被他的所作所为感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搞好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贫穷落后的面貌才会最终得到改变,我们新时代的教师要的就是那种有知识、有才华、忠诚于教育事业,又能放开钱和权,真诚去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第四、要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万花筒”。我们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凝聚的形式已经决定在很多山村学校只有几个,甚至是一个教师。一个教师兼上几个科目,甚至全部科目比比皆是。这就需要我们小学教师必须精通小学的全部科目,才能完成小学的教学任务。还有教师才艺多,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早期开发学生的潜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生从小有一个良好教学环境,接受到很好的教育,打好扎实的基础;这对学生将来步入高一级的学校和走入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小学教师的才艺越多知识越渊博,对社会的贡献就会越大。

第五、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俗话说得好:“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人活到老本来就应该学到老,21世纪已经到来,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的知识不断涌现,知识的物化过程讯速缩短,出现了“知识爆炸”,新知识不断涌现又导至原有知识的陈旧及更新周期的加快。因此,教师只靠青少年时期学得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享用终身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需要;教师,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的信息和技能,获得新的意识,新的观点和新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总之,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学教师,站在教育行列的起点,户负着培养人才之重任。不仅要具备各种教学才能,精通各门教学艺术,还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要修身养德,敬业爱岗,让耐心、爱心、恒心、上进心融为一体;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教职工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浅议提高小学教师素质

番禺区石碁镇永善小学冯树根

内容提要: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整体素质的关键;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和知识观;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保障。只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素质 提高 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

正文:“教师素质”是一个综合整体的概念,是教师各种素养的集合体,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学任务的必须具备的内外品质的总和。教师的素质是由教师的社会角色地位及其活动特点决定的。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育好年轻的一代。这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多方面的高要求,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集体素质和风度仪表等七个方面。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素质关系极大,优质学校发展需要优质的教师,优质教师是优质学校发展的基本保证。所以一所优质的学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一所学校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结合当前的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提高、发展教师的素质。下面,仅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七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成败。一所学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不仅对教师队伍自身建设有重大影响,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前途。但当前有个别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注重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工作散漫,不安教乐教,工作经常与经济挂钩,在学生中造成不良的影响。试想,这样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

当前,在如何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我认为要加强政治学习制度,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学习《教师法》,使教师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发教师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改变教师评价体系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权重,学校在制订的奖教条款中加重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权重,把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作为评价是否是一个合格教师的重要依据,调动教师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和渴望。

二、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韩愈在《师道》中曾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教师就要不断地谋“道”。这个“道”应该是教师所具备的品德、知识、能力等素质。从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包括教师自身思想品德的升华,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科知识的丰富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学记》提出“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和“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的观点,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当教师应做人的表率。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学生都具有教育性、示范性和影响力,时时处处都对他们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卫生习惯的养成,不随地掉垃圾,看到校园地上的果皮、纸屑能主动打扫干净,或拾起来放在垃圾桶内。这些细微的举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受到感染,从而逐渐养成同样好的卫生习惯。

为人师表的教师,往往是身教重于言教。如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能做到热爱学生,做到诲人不倦,就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有个别教师言行不一,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而教师自己却经常迟到、早退;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但教师批改作业不及时,或马虎地批改作业,甚至经常错误地批改学生的作业;要求学生不要随地掉垃圾,而教师却随地吐痰。结果,学生会将这类教师的话当作耳边风,这些教师就不可能教出好的学生来。这些事例说明了教师是学生做人的重要参照对象,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格言,任何重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一所学校的教师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这所学校的学生思想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儿童的各个领域中的学习发生远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注重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使教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去熏陶学生,教育学生。

三、教师的文化素质

以提高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正在全面实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知识不断涌现,书本知识不断更新,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强,知识面不断拓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单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原来的教学理念再也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因此,教师要适应当前的教改需要,就必须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所必备的文化知识,否则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适应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被社会淘汰。我镇的领导深刻地认识到上述道理,在这两年里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师学习班,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质。如:要求未达到本科学历40岁以下的教师参加本科学历的学习;为了提高学校领导管理的专业水平,还与广东教育学院合作,在镇成人学校举办“学校管理”本科班,学习当前教育管理专业知识;组织学校教学骨干、学校领导到北师大学参加研修班,使他们不断接受新理念,获取教改新信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教师学习的知识不要局限在书本、课堂、学校等狭隘的天地里,不要只埋头于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消化,否则难以走出校门到社会的大课堂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令自己的专业知识缺乏新意,教学往往脱离生活,脱离时代,知识就显得狭隘、贫乏和陈旧。所以我们在学习上只有冲破狭小的圈子,才能适应当前的教改和知识爆炸时代的发展,开阔我们的知识视野。作为教师还应该有未来的知识意识,为未来教育超前学习。

四、教师的能力素质

能力是人们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教师所具有的多重角色身份表明其教育职能的多样性。因而也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是通过相对独立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这一系列教育活动,应当是首尾相接的教育链。每特定的教育活动都要求教师具有以一种或几种能力为主的多种教育能力。教师的能力是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较强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从而加速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从工作中不难看到,一些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是高效率的,而且是会受学生欢迎的。同样是上一节课,不仅能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的新课,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吸收更多的新知识,授课中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新的获取。但教学能力差的教师上的课,只会束缚学生发展,而且效率是低的,也不受学生喜欢的。所以,教师只有在较高的能力基础上,才能做到精心设计教学,不断寻找学生易于接受的传授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提高教师的能力,有助于教师适应学科更新、发展的新趋势。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的,不仅表现在教育的横向发展,还表现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重视教师能力素质的提高,在教育现实中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因此,我们除了加强教师的在职学历进修、参加继续教育外,还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书刊,写教学反思等有关教学工作总结,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使教师身体力行地尝试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语文科组开展《自主 乐学》课堂教学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结合了语文科的特点,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借助创设情景,以引导、唤醒、激励和鼓舞等教学手段,在融洽、和谐、平等、民主、活跃的气氛中,让学生的情感、思维、意识、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生动、活泼地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提高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五、教师的心理素质

当前我国教育政策重头戏是提倡素质教育,学生素质之一是心理素质。基于教师的职业特点,培养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更尤其重要。而教师心理素质尤其是个性品德,如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等是直接影响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教师诸方面素质形成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基础,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加快其他素质的提高。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特点是教书育人,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教师本身首先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教育学生。学校中教师群体的社会心理气氛,对学校管理的效能,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对教师的工作具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学校的工作在具有和谐积极、愉快的社会心理气氛的教师专利群体中,人们的情绪高昂,工作欲望强烈,成就意识明显,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如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全校只有1到6年级6个班,有教职工12人。但在这两年里,学校调任了主要领导,加强了群体凝聚力,培养了一支团结、友爱、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在校内时时都能体现到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的教师队伍。正是学校形成了工作上的良性竞争意识,使学校的工作焕然一新,使之更富有活力与生机。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已从一所教学质量薄弱的学校,跃到教学质量全优的学校。反之,由于前两年学校个别教师心理素质不健康,在教学工作上形成不良的竞争:工作中你诽谤我,我抵毁你;12个教职工互不协作,相互嫉妒,更谈不上团结互助、资源共享,使学校变成毫无战斗力的集体。

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作用。因为当教师有良好的心境时,他会在工作中精神饱满,热情高涨,在教学工作中能以积极的情绪、情感去激发和感染学生,使学生也因此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保证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则会给教学效果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学校有位教师由于家庭的不和,把家庭夫妻间的不和情绪带回学校,上课时将心中的不满向学生发泄,学生有小小不是就被她痛骂一顿,甚至动手打学生,在社会影响较坏。试想,这样的老师能把学生教好吗?能提高教学质量吗?

总的来说,作为学校的领导,在加强教师素质建设中,只有重视研究教师心理素质培养,营造良好心理素质的工作氛围,注意用科学的方法、艺术的手段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快地形成一支专业素质强、综合素质好的教师队伍,从而获得学校管理的最佳效果。

要培养教师良好心理素质,主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情怀豁达、襟怀坦白;二是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心情愉快;三是富有幽默感,用幽默来对待痛苦、烦恼、厌恶的事情;四是克服嫉妒心理,心胸开阔。

六、教师的身体素质

教师要培养体魄健康的一代新人,使民族康强,自己在体育方面就要有很好的修养。中小学教师任务重,工作苦,更需要有强健的体质。当前不少中小学教师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大多数的身体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注意平时的体育锻炼,身体健康情况再也不能承受着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被逼提前退休。我镇这两年内有十多人因身体问题提前退休,也有几个人病休。因此,教师的身体素质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件大事。

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教师本身提高心理品质素质,正确处理、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能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就能使自己心境开阔,就能把压力化解成工作的动力。二是加强体育锻炼,教师一天的工作时间是比较长的,但如何在紧张的工作中抽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树立体育锻炼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的锻炼意识,可以利用早上上课前在学校运动场跑步十分钟左右,也可以在下午放学后跑步或进行其他的体育锻炼。学校为促进教师的体育锻炼,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比赛。三是乐于合群,善于交往。如果一个人不参加必要的交往活动,就会疏离人群,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感觉。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积极参加社会、学校的集体活动,这有助于心情舒畅,养成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使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四是教师要有广泛而良好的兴趣,通过动静结合的娱乐方式,以达到调节性情,强身健脑的目的。五是学校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

七、教师的风度仪表

风度仪表就是以言语、举止、态度为表征。一个人留给他人的仪表印象对他人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一个教师留给学生的仪表印象的好与坏,是影响教师是否引起学生的好感,能否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老师在学生中有没有威信,又是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教师怎样才有良好的形象呢?

一是要注意衣着打扮,衣着朴实、整洁而不呆板,注意当地民族习惯,入乡随俗。二是要讲究个人卫生,注意衣服、鞋袜的卫生。如果一个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注重卫生,则会在学生中造成不良的影响。三是举止要有风度,热情大方而不娇饰,善良和蔼而不怯懦。一个教师如果做到举止大方,谈吐文雅、富有表情、待人亲切和蔼,则他一定会在学生中有较高信誉。四是要谦逊文雅而不庸俗。教师讲课的时候只有放下架子,能耐心倾听学生的说话,上课富有情感,富有表情,生活活泼,学生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更易于掌握知识。

以上七个方面教师素质是有机统一体,而各种素质都又有独特的内容和功能,各素质之间既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它们统一在教师身上,就会构成教师素质的整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意教师的非学术性素质的提高,使教师素质从整体上有较大的提高,从而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周峰著《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

2、马云鹏、邬克辉、谢翌、李朝辉编著《优质学校的理解与建设--21世纪中小学教育改革探索》

3、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6月

谈谈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素质的提高

文章来源:钦南区那彭镇中心校 时间:2006-12-13

钦南区那彭镇中心校 陈彩东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水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素质中,教师职业道德是基础和根本。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楷模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在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全面的小康生活,必须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这就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所以,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考虑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素质。这是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我们应要重视。

一、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的现实情况

到底什么是师德呢?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它包括思想作风和行为、气质、仪表等。比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这都是师德。

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责任心,敬业精神不够;二是缺乏进取心,安于现状;三是缺乏危机感,抱着捧铁饭碗,吃大锅饭的心理状态;四是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切向钱看,只求索取,不讲奉献;五是缺乏刻苦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六是缺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学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七是有后顾之忧,思想负担重。

二、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素质缺乏的主要原因

农村小学教师为什么会缺乏这些师德素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变化,时刻在影响着教师;市场经济的大潮,更是给教师的生活工作、思想、感情等方方面面带来巨大的冲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师的实际收入及生活水平还不太理想,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更甚的是代课老师的收入更低。所以当教师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时,当他们遇到工作上的难于易,环境上的顺逆,生活上的苦与乐,待遇上的高与低等各种现实的、无法回避的矛盾时,常常出现心理上的失衡,产生心理上的错位。于是有的教师牢骚满腹,有的自卑消极,应付工作。甚至有的经不起商品经济的挑战,把商品经济的原则盲目的运用到教师与学生、家长、领导的关系中去,用“一切向钱看”错误思想,有些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发生了转变。有部分教师不甘过着清贫的生活,悄悄地做第二职业。甚至有些教师把发展生产作为第一职业,而教学却作为第二职业,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受到挑战。二是体制的不完善,没有竞争的意识,教师没有危机感,缺乏激进的因素。普遍认为,不出大的安全事故就行了,教学成绩差点没关系。三是农村小学教师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平时也很少有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所以教学思想落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怀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普遍。

三、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师德素质的措施

1、加强学习,学以致用

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以身立教。师德不高,不仅制约教学质量和水平,而且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要更加重视德育,把师德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要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和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师德的教育关键还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有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牢记江泽民同志这段语重心长的话,为学生做表率。二十一世纪既要求教师具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爱岗敬业的道德,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会指导具体实际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管理经验和接受培训充实与更新知识,始终跟踪本学科领域世界前沿知识和技术,提高专业水平能力。正因为这样,小学农村教师一定要看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千万不可满足已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在人的一生中,中师时期只能获得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90%左右的知识要在日后的工作生涯中取得。一位英国科学家曾作过考证: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8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二十世纪中期是每10年增加一倍,目前则每3年增加一倍。面对这飞速发展的社会,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努力学习,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才能有较高的师德素质,才能教育好学生。

2、深化对师德的认识,是提高师德素质的关键环节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锐意进取,严谨治学。

(1)任何职业,总是把敬业爱业、忠于职守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同样,“热爱教育,忠于教育”也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最根本要求。教师要培养对教育工作的深厚感情,忠于教育事业的崇高职责。

(2)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很难想象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对学生毫无感情的人,会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应树立榜样、树立典型作评价,使教师形成统一、多元的师德氛围学榜样,在教师中提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六多”、“六少”:多一点幽默、笑容;少一点师爷面孔;多一点理解尊重,少一点抱怨、批评;多一点信任支持,少一点包办猜疑;多一点表扬、鼓励,少一点挖苦讽刺;多一点温暖体贴,少一点冷酷无情;多一点民主平等,少一点独断专行。教师要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冲突,树立教师的威信。

(3)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光彩事业。师德之所以是教师的灵魂,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师德是构成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核心部分。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教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无法替代的。教育要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人与做事结合的教育观念。面对二十一世纪的素质教育,其教育目标是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思维、如何适应市场。因此,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把师德的具体内容渗透在教育中,不仅仅使学生掌握某项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做人。

(4)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靠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就可以上课教学,以及“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师资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教师的要求。时代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要求教师具有迅速灵活地适应科学技术和时代变化的综合能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用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不断进取,勇于创新。

3、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是提高师德素质的基本保证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换的变革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社会上出现了各种观念和价值观,影响到了我们的教师队伍,其突出表现是教育过程的功利行为、下海热、跳槽热及第二职业等,部分教师很少再去谈论教师的仪表和责任心,敬业奉献精神受到了“金钱”的侵袭。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指出:“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奋斗。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落后,这就决定我们还要有一个奋斗的过程。”自古以来,广大劳动人民及有识之士都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的安定昌盛,个人的事业成功乃至家庭的幸福,都要经过艰苦奋斗与曲折的努力才能实现,必须具有俭朴的作风才能保持。从宋代陆游“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的家训到唐代李商隐“历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都无不与艰苦创业,勤俭朴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小学教师在这个问题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认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不讲艰苦奋斗,不讲勤俭办一切事业,只有自觉带头做艰苦奋斗的模范,才能教育好学生发扬艰苦奋斗。

4、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提高教师师德素质的重要条件

教师应该具备细致深刻的观察力,反应灵敏=逻辑性强的思维能力,开拓创新的想象力,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同时,还应具备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丰富的情感及其控制力。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实践证明:教师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手段不能代替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只有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行为、气质、素养、仪表等方面有好的风貌,才能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良好的学风熏陶,于无形之中养成良好的品质。

5、领导的适时谈话,是提高教师师德素质的好方法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进行个别的、亲切友好的、推心置腹的谈话,这是校长对教师做工作的主要方法”平时领导与教师的密切来往,在交谈中商讨工作的得与失,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苦与乐,对于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协调关系,鼓励教师的工作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也能在愉悦的谈话氛围中,指出对方的师德的需要改进正的地方。

10.招聘主管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篇十

招聘主管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招聘主管的价值就在于能够运用相应的面试技术和心理学知识,综合地评价应聘者的工 作能力, 工作动机, 团队意识, 职业忠诚度, 开拓创新精神, 学习能力等企业所看重的素质, 为企业做出录用与否的决策.1,良好的待人接物,行为举止方式 2,很强的沟通能力 3,冷静,客观的分析判断能力 招聘人员应该根据岗位的真正需求来把握择才标准, 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做出判断.4,必要的面试技术和心理学基础 5,体现额外价值(1)招聘主管不能认为员工上班了自己的工作就结束了,要想体现自己的附加价值, 招聘主管应该主动和一线经理保持密切的联系, 就新加盟员工的具体表现和一线经理做沟通, 分析新员工的优势和不足, 并就员工的试用期表现与一线经理做一个综合的评价和说明, 为 一线经理对员工的试用期表现评估提供决策支持, 也为今后员工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提供初始 依据.(2)对员工的自动离职现象,细心的招聘主管应该不仅仅是满足于统计一下公司员工 自动离职率,向上司交差而已,更为重要的是了解员工流失的真正原因,为今后招聘工作提 供借鉴,同时,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决策提供很好的决策支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招 聘主管在日常工作中多与员工沟通,与员工形成良好的关系,这样,在做离职访谈时,员工 才能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讲出来,招聘主管才能够真正了解离职者的离职动机 6,建立和保持自己的社交网络 招聘主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经常与人才门户网站,招聘报刊,大学校园,猎头公司,人 才中介机构,其他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同行打交道,深入接触并了解这些资源.同这些相 关的人员建立良好的职业关系,对招聘工作非常有益


11.语文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篇十一

关键词:中职教师 师德 能力

这些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仍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为了使“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要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培训初高中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让学生有一技之长,能够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但是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存在师资力量欠缺、培养的学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等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师德为先

教师应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不求回报。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无德无以为师”,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教师要时时刻刻以优良的品行做学生的榜样,用美好的语言教育学生,用高尚的心灵感染学生,用正确的行为引领学生。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应有的美德。只有尊重学生和爱学生,学生才会把教师当做知心人,当做朋友,从而愿意与教师沟通,教育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师德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是15、16岁的青少年,正值青春叛逆期,还没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时刻提醒、鞭策学生,做学生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上的指导者、引路人。

二、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能做“家长型”教师,而应做“民主型”教师,时刻以学生为本。首先在学习上,以学生为本就应因材施教,不能使用填鸭式教育,而应循循善诱,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教育要让学生主动学习,爱上学习,把学习当做快乐的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学生潜质和能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总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地否定学生的一切,要多听取学生的想法。同时对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教师要耐心听取并尽力帮助学生解决。第三在管理上,教师要让学生最大程度参与班级的管理,达到自治自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要理解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更重要的是信任学生的力量和能力。多一点聆听,少一点说教;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只有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凡事多为他们着想,学生们才会虚心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主动改正错误,提高自己;教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才能为祖国培养技能人才。

三、能力为重

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既有普通教育的特点,又有特有的职业特点。所以职业学校教师要是“双师型”教师,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能力。应取得教育法规定的中职类学校的教师资格证书,熟悉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规,熟悉与教育相关的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等。同时教师还应具备相应专业和课程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的基本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具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终身学习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活到老、学到老。俗语说“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桶水已远远不够,要长流水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特别是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及时更新专业理论及职业教育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操作水平;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做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

只有以师德为先,以学生为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学校教师,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毕业生。

12.语文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篇十二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其一,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就必须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何谓新时期的人才观?《中共中央关于改革纲要的决定》指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一些教师远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观念的偏狭必然导致服务观的倾斜, 学习尖子成了教师的掌上明珠, 全面周到, 只盼“一枝红杏出墙来”, 不思“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完成素质教育宏大任务, 我们必须矫正自己的人才观, 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己任, 正确对待学生, 全面评价学生, 不以一模识人才, 不拘一格育人才。

其二, 必须树立“爱即师魂”的观念,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的教师对“爱”的理解颇为狭隘, 以为“严即爱”, 结果上演一幕幕苗折花蔫之悲剧;更多的人则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爱。前者失之过度, 后者流之肤浅。真正的爱, 必须营造彼此沟通心心相印的氛围, 而如此则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多看到学生的闪光之处, 从做人、求知等方面予以悉心关照, 不自恃过人、高居人上, 应以兄弟姐妹式的、新朋故友式的, 这样才能构筑师生之间的桥梁, 收到“春风风人, 夏雨雨人”之效。

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一个职业道德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献身教育的人生观和通过参与教育的改革事业, 实现奉献自我的价值现。一些优秀教师的事迹昭示我们, 尽可能多地造就社会有用人才是教师的远大理想。为收获理想之果, 理当具备两种意识:参与意识, 教育改革已进入实质性的攻坚阶段, 如不少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 教师应当使出浑身解数, 以你的高素质、高水准赢得属于你自己的一席之地;奉献意识, 教师常常与清贫划等号,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要乐守清贫, 要呕心沥血, 今天仍要弘扬“春蚕精神”“红烛精神”。陶行之先生曾满怀信心地指出:“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总之, 当教师注定要有一种牺牲精神、奉献精神, 否则就有充任“冒牌”角色之嫌。

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科技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走入校园为现代教育服务, 教师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 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一本书, 一张嘴, 一支粉笔, 一堂课”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当代社会,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势在必行。21世纪, “文盲的概念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或不会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人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文盲特征。所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是新形势下教师必备的首要素质。

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健康是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 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要想很好地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 塑造美好的心灵, 健全的人格, 要求我们的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 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 享有父母的爱, 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 那是无比幸福的。这句话说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合格教师的必然条件。

教师要保持健康的心理, 不仅要捧出一颗心来热爱教育事业, 还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一是要了解自我。清醒的自我意识, 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 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 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二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教师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会感到困惑、不平衡, 这种消极的情绪不仅会影响到教师自身健康, 更会投影到学生身上, 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应及时运用宣泄、移情、耐挫等方法进行自我疏导, 保持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1]韩明涛、王秀成、刘心义主编:《社会实践论纲》,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2]阮秀梅、陈立明:《社会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2期, 第64-65页。

[3]韦联道:《论思想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 第58-61页。

[4]徐维英:《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 第122-123页。

13.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篇十三

饶贵生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在这里以“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为题作个发言,意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引发大家的思考与重视,以此推动我院的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目前,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909所,其中本科院校740所,高职(专科)院校1169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583.50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达1884.9万人;全国各类高校教师12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惯例,毛入学率达到15%,即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成功实现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新跨越,我国高等教育不仅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所谓办大学既要建大楼,更要育大师,养大器。能否培育出一支素质好、水平高、作风实的师资队伍是关系到一所大学能否培育出优秀合格人才的关键问题。

一、教师的含义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在我国秦朝以前,以吏为师;汉代以后,以儒为师。唐朝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近代,教育学辞典中,教师定义为“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和专业人员”。古往今来,教师有着诸多雅称,如:

师长:老师与长者。《周记•地官》:“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后用为教师尊称。

先生:按《礼记》注:“先生,老人教育者。”《孟子》注:“学士年长着,故谓之先生。”用作教师的尊称。

教授:宋以后学官名称,掌学校课试等事,现作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讲师:古为讲解经籍的教师,今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助教:学官名,始于晋,协助博士教授学生,近代成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人梯:指那些为别人的成功而做出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人。

蜡烛:为他人照亮道路,让他人看见光明,燃尽自己照耀人间。(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赞誉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

慈母:师如父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园丁:管理花园的人员,指教师辛苦、勤劳。

灵魂工程师:塑造人类的灵魂,是教师的崇高使命。

老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供众人朝拜。

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第三条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从老师的含义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师是一个崇高的、神圣的、受人尊敬的群体,从事教育工作尽管非常辛苦,责任重大,但无尚光荣,令人向往,意义重大。进一步明确教师的真正含义,有利于增强大家的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高校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高教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教育部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总之,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师说》第二句话即指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韩愈用简短的一句话全面概括了教师的基本任务。这句话自此流传,并被后世广为认同。根据16号文件精神,我认为,高校教师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全面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同时应肩负起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责任:

一是岗位责任

教师岗位是专门承担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岗位。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忠于职守、献身教育的信念。干一行,爱一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决不能为金钱所动,为名利所惑,为地位所诱。忠于职守是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甘于献身体现教师的崇高职业道德境界。教师只有忠心耿耿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有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安心工作,懈怠或玩忽职守,就不可能把教书育人这项神圣工作做好,从而就会造成损害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第二,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在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它也是一种社会感情,教师只有把这种感情带到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但是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师才能出高徒”。

第三,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业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高为师。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从事本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知识更新非常迅速,教师必须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才能接受新思想,获得新知识,才能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传授给学生。身正为范。在学生眼中,教师就是榜样,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

二是社会责任

大学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作为知识传播者,大学教师自身拥有知识仅仅是其职业使命的阶段性实现。大学教师的社会责任在于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知识传授技能应成为每一位大学教师所必须掌握并日臻完善的技能,成为大学教师的一项基本的专业能力。

首先,大学教师要牢记自身的社会使命。通过促进科学进步,不断提高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引导人们在开发大自然宝藏的同时,丰富完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并引领人类迈入道德高尚的生活境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大学教师应在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尽己所能,以自己的探索活动完善学科专业,时刻牢记自己的知识探索活动与伟大而壮丽的人类事业联系在一起:自己的进步影响着人类发展的其他领域的进步,应该永远走在其他领域的前头,以便为人类的发展开辟道路。

其次,大学教师应注重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完善”。学者的社会使命在于优先地、充分地发展自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在于借助自己的知识探索活动为社会提供一个学者所能提供的最大化服务,从而实现“社会完善”这是老师们积累探索知识的最终价值体现。但“社会完善”的实现又直接建立在“个人完善”的基础上,即在实现该目的的过程中,通过努力,最终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完善”。

三是国家责任。

我认为,教师还肩负着重要的国家使命,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教师必须承担“责任”奉献“师爱”。所以,要成为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第一要义在于树立起教育报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意识、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书育人的意识。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一名教师也必须将自己从事的职业置于整个国家的建设事业之中。航天英雄(杨利伟)首飞成功举世注目、人民教师育人成材万众敬仰,二者的立足点都是国家的发展、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当有了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意识之后,我们就有了强大的推动力去从事我们所做的平凡甚至是枯燥而琐碎的工作。

大学教师在大学中担负着培养青年学生的主要角色,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培养青年学子理想信念和民族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的重任,这一点,我们教师一定要明确。

第一,教师自身首先要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不能忘记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特别是1840年以来内忧外患、饱经风雨、经受了无数的屈辱和磨难的沧桑史,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战争的硝烟已远离我们了,但我们国家目前仍面临着巨大的隐性民族生存压力与挑战,如由于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所导致的“经济侵略”,高科技差距所造成的民族生存高压态势,能源安全,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的威胁,反华势力的干扰等等,这些问题不论你是否察觉但都客观存在的,这些危机已成为中化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严重障碍。所以,我们高校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要有忧患意识,并使之转化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第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给青年学子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不断改革和创新,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责任意识转化成为学习知识和成长成才的强大动力,通过大学的学习和培养,将来能主动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三、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李岚清指出:教育是崇高的公益事业,教师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并在道德品质和学识学风等各个方面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针对大学老师肩负的重任和职业要求,我认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十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第一、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当好一名大学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志存高远,富有爱心。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正的好教师爱生如子,一想到学生,责任感就自然升腾。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包括学习好的、学习不好的、顽皮的、犯过错误的,他都能看出学生各自的优点、长处、潜在的能力与发展前景。好教师是学生集体的核心,具有亲和力、影响力、带动力。

要为人师表,就必须首先端正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中华民族优良的教育传统认为,修身的主要方法是端正思想。心正才能身正,心修才能身修。所以人的修养主要是修心,即加强内在的修养。如果做教师者常常不满足所得到的利益,终日忿忿然,那么其所思所想就容易偏激,就不能公平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如果身为教师贪图安逸玩乐,放肆无节制,看问题就会背离常理,处事就会违反常理,对学生将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做教师者,其行为举止之先,必须解决端正思想的问题,应时时内省自律,慎言敏行,诚信不欺。孔子说:“五日三省吾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己,焉能正人?教师是学生和人民的直接榜样。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

同时,教师还要重义轻利。“临难勿苟免,临财勿苟得”(遇到危难,不要总是想怎么去逃脱它;看到钱财,不要总是想怎么去占有它;),要注重名节,不要见利忘义。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教师者,就应该在富贵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其所惑,即使应得的富贵,也要节制自己,不能丧志忘义。在生活中有一定困难时,也不要为非分之利所扰,而要坚持自己的道义信念。即使在强暴威胁下,也不能与邪恶同流合污,要身透正气,给学生以正气的熏陶。教师的一切作为都应是为道义,为了学生,而绝不应为个人的名利。

总之,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缺乏职业道德的教师,就是不具备正确灵魂的教师;而缺乏正确灵魂的教师,其职业道德和能力则无从谈起。

(孔子:万世师表,千古圣人。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一切以道义为先。现在世界各地都纷纷建立“孔子学院”。)

第二、广博的专业知识

高校的教学内容常常处于本专业知识的最前沿,掌握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是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是走进教室的前提。俗话说,自己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瓶水,没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就无道可以传给学生,也不可能“授业、解惑”。

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灵活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才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教书是教师的天职,知识和学问是教师履行教书职责的看家本领。因而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博学,首先,表现为精通专业理论,具有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的知识储备,要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今天,精通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理论,前沿动态及发展方向,并据此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其次,要具备起码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懂得教育教学规律;

再则,要广泛涉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尽量拓宽知识面,努力使自己成为通才,要有文化素养,文化素养主要指教师的受教育水平,生活阅历、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交叉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总之,要厚积薄发,处理好“一桶水”与“一瓶水”的关系,要使自己的教育对象在大学里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否则是难于完成 “教书育人”的重任,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的基础,必须夯实。

(亚里士多得: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马克思称他“最博学的人”。其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有哲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政治学、文学、宗教等著作近千部,为后世的科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高超的教学艺术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善于传播知识。教师的教学艺术和风格,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教师如果掌握了精湛的教学艺术,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会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会使学生在愉快和享受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学到坚实的知识,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欲望。我们评价一节好课或说这个教师的课上得“漂亮”,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在肯定该老师的教学艺术和风格。对于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而言,研究和掌握教学艺术,逐步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这是对教学基本功更高层次的要求,但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关键要清楚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所包含的要素,加上刻苦勤奋,使自己成为教学艺术家是完全可能的。这就需要了解教学规律并掌握专业教学方法和传播知识的本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教师必须了解并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将这些理论和方法灵活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并使学生通过学习既能获得知识,又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教师授课过程中应注意科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职业性、适应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主动性与启发性想结合等原则。

一般地说,青年教师要掌握教学艺术,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必须在实践中刻苦磨练,形成以下六种教学能力,即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命题组卷能力等。这些能力要素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基础。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劣,其根源必然体现在教学能力要素的差别上。

在知识的传授中,首先,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必需的。语言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准确鲜明,形象生动、逻辑严密、赋予节奏感具有趣味以吸引和感染学生。其次,还应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才能,在课堂上要调动全班学生的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有时还要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这都需要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最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教师应有一定的多媒体操作技术,编写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下的教学要求。

(于丹:百家讲坛著名讲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她的教学在北师大最受欢迎,上大课连走廊都站满了学生。这来源于她的教学艺术,尤其是语言艺术,生动的描述能力,逻辑思辩能力。如:“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第四、超前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大学教师的必备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日益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提高,这就是创新。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我们的教师应保持对信息获取的欲望与需求,工作中要不囿于传统习惯和模式,要敢于质疑,勇于突破,善于超越,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一是观念要创新。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学生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教育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教师必须树立新型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价值观。

二是知识要创新。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丰富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否则,作为教育者本身可能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文盲。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的,因此,创新意识决不只是科学家的专利,他应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培养未来科学家的基本特征。

三是方法要创新。近年来,教学方法创新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大大地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教学方法创新在于有模式而不唯模式,要结合学生实际,找准学生获取知识的切入点,用良好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如:我院引进了德国先进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是管理要创新。教师的创新意识还表现在管理上,首先,教师要树立管理育人的意识,通过规范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思维习惯,而不能把管理看成是整学生、压制学生。其次,加强管理的民主性,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管理,要给每一位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再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管理上需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乃至行为习惯,都会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所以,要管好学生,教师必须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从而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是情感管理,要融管理与情感之中,做到言、行、情融为一体。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团结的情感环境,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相信学生,亲近学生,设法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要以情感动学生,以爱学生为出发点,把微笑洒向学生,洒向课堂,并以此为纽带,架起师生心心相印的桥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令则行”、“春风化雨”目的。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先进的科技对人的知识水平无论从深度、广度上都提出了新要求,科学本身就是创新,作为培养科技管理人才的大学教师更应具备创新意识,这是时代赋予教师光荣的使命。

(蔡元培:革命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致力改革封建教育,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文理通科,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北大从此成为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

第五、强烈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意思。即是对某种事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并且在理想、言论和行动上专心致力于自己的理想,达到事业有成的境界。大学教师树立敬业精神主要应依靠教师自身努力。

一是要立志从教,爱岗敬业。立志是爱岗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理智的岗位表现。只有立志才能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才能实现立志。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氛围中,价值观和利益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教师选择从事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利国利民的崇高事业。教师既然立志从教,就应爱岗敬业,无悔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把育人事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把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定位在“桃李满天下”和让学生成才上。

二是要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教师既然立志从教,就必须爱岗敬业,专心致志,把精力集中在受教育者的培养上。

第一,在高等学校职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要自觉坚持以育人为本,把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统一和结合起来。

第二,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关心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三,根据社会需求和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趋势,自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更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以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为核心。

第四,要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教学相长、为人师表,使自己成为受学生尊重、社会知名的学者专家。

三是要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代,教师立志从教有种种机遇和有利条件,也有种种困难和矛盾。教师要矢志不移,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需要宽阔的胸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此,一是在各种价值观冲击和利益机制驱动面前,要增强立志从教的坚定性,淡化名利,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二是,面对由于某些制度不完善和政策欠公正等引发的矛盾和困惑,要增强适应性,不断提高自己的识别、分析和抗干扰的能力,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反映实际情况,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善于从国家全局和长远眼光出发正确对待,调整自己的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是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勤业、乐业,提高自己的素质,适应育人的需要,攀登科学文化的新高峰。四是面对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关系,要坚持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统一。既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和学术风格和水平,又要学习他人的长处,善于与人合作,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西南联大教师的奉献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也是有口皆碑的,教师从未发生过讲课迟到、早退、缺勤等现象。教师们备课很充分,对讲课内容有深入的理解,讲课熟练,强调少而精,注重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导讨论步步深入,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如主讲中国历史的雷宗海,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教学认真,上课堂不带片纸只字,但对历史人名,历代重要人生卒年月、地名、年代、参考书目,娓娓讲来如数家珍,随手板书,从无错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发现老师讲课有不妥之处,可以当场提出意见,老师总是虚怀若谷地表示考虑、感谢。有时一些教师一旦发现自己讲错了,也会当众承认错误,决不文过饰非,因而更加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方永刚: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入部队院校任教,年均超额完成200%的教学工作量,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在身患结肠癌的情况下,顽强工作,还做了1000多场报告,听众达40多万人次。主编了16部理论研究专著,发表论文100多篇,完成国家课题7项,获奖28个。他的敬业语言是“我要让我的每一堂课都讲成精品。”“我不惧怕癌症,但我害怕离开我最钟爱的三尺讲台。”胡锦涛等领导看望了方永刚,他被评为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07人物”。2008年3月25日在北京病逝。)

第六、务实的工作作风

学校教师队伍有没有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事关学校能否办好的重要原因。好的工作作风能促进大家勤奋努力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工作、艰苦朴素地行事、清正廉洁地用权、情趣健康地生活。所谓好的工作作风就是真抓实干、雷厉风行,“讲真的、干实的、来快的”,体现在工作上就是“快、严、实”。“三分决策,七分执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各项工作不仅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要树立“能快不快是失败、能超不超是失责”的理念,该今天完成的工作决不推到明天,该今年做好的事情决不拖到明年,一天也不能荒废,一刻也不能懈怠。要努力克服简单、急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增强将工作抓细、抓实、抓具体的精神,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在攻坚克难上下功夫,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推向前进。好的工作作风就是要脚踏实地干事,一切以服务学生,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出发点,不计较个人得失,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我们要对照以下标准衡量我们的工作作风:①在政治思想方面是否做到立场坚定、服从大局、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无组织观念淡薄、师德败坏、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②在职业道德方面是否能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教书、全心全意育人,有无得过且过、敷衍塞责、误人子弟的现象;③在教育教学方面是否做到理解、尊重、信任和关爱每一位学生,有无侮辱学生人格、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④在工作态度上是否做到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有无迟到早退、备课简单、上课马虎、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

(陶行知:著名人民教育家,第一个提出教育下乡,改造乡村教育,并身体力行,勇于献身,辞去大学教授,带着全家妻儿老小下乡,创办“晓庄师范”,并长期在此执教。一生注重乡村教育,职业教育。为民众教育,民生教育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第七、浓厚的慈心爱意

最能体现教师职业品质的就是仁爱、宽厚,包容、施大爱于学生。爱心是教师全部工作和职业生涯的源泉与起点。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一个对学生缺乏爱心的人要想成为一名称职合格的教师是不可能的。师爱既不是血缘姻亲之间的“亲爱”,也不是至交故旧之间“友爱”,更不同于舔犊式的“溺爱”,它是人世间最圣洁无私,最无世俗杂念的如同海阔天空般的大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自然,最纯洁,最有力量的沟通连接点,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思想与情感保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明白: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工作中我们要怀着一颗慈母般的至善高尚之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有缺失的学生,更要施以博大深厚的爱,促其转化上进,优化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独生子女居多,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们的优越感较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个性强,养成了部分大学生特有的逆反心理。我们就要凭着一颗爱心来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要想把学生教育好首先要爱学生,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习惯,而后对症下药。用我们的真诚去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更主要体现在行动上,做到像真诚的朋友一样,重视学生,赏识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忧学生之忧而忧,乐学生之乐而乐”。

(启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一生爱学习、爱学生、爱民众。虽中学辍学,但发愤自强,成果丰硕。由于书法精湛,有人模仿赚钱,朋友劝他上告法院,而他只是笑笑说:“此人也许有难处”。心胸宽厚,待人慈祥,深受师生和各界人士的喜爱。尤其是《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日陋。身无名,一齐臭。”充分体现了他博大的胸怀,为人十分谦和。)

第八、良好的个人形象

教师的个人形象包括:仪表美和心灵美两个方面。南开学校校门正厅镜屏上方挂有一幅这样的格言警语:“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整,肩容宽,背容直,气像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正是用母校的格言警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在取得事业巨大成功的同时,也给世人树立了风度和仪表的典范与楷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仪表仪态方面的极端重要性。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一座丰碑,他不仅要有精深的学识,博大的师爱,独特的教育法,同时还要有符合职业要求的仪表仪态。只有把端庄的外貌,得体的衣着,文明的语言,高尚的情怀,儒雅的风度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时时从自己身上感受到一种美的召唤,雅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现代文明人,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向完美的境界迈进。

仪表是会说话的,不管是刻意装扮还是漫不经心,从中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家庭教养、职业、社会地位、生活经历、道德观念甚至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教师应以良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风度儒雅,气质不俗。着装款式简洁大方,色彩雅致;化妆自然清新,整体形象庄重合体,富有品味,使学生肃然起敬,心向往之,给其以美的启迪和享受。切忌形象递退,胡子拉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更忌热衷于时尚,胡里花哨。教师的仪表整洁得体,端庄大方、雅而不俗。要学会从职业中树品味,得体中扮漂亮。

在心灵方面,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情操,为人正派,淡泊名利,乐于奉献,远离社会各种丑恶现象,真正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品德高尚的人。

(鲁迅:北京大学教授,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一身正气。尤其在青年中的形象顶天立地。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广为传唱。)

第九、敏锐的世界眼光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学院是一所外语外贸类高职院校,学院提出了“按国家标准建校,用世界眼光办学”的办学思路,学院能有今天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个定位是正确的。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世界眼光。

眼光有多远,思路就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世界眼光,要想培育新世纪的英才,是不可能的。何为世界眼光?我认为,在教书育人时把自己的标准放到世界范围来衡量,把教育理念放到世界的“棋盘”中去比较,就是要用世界的眼光培养学生,达到世界教育水平。“世界眼光”是“火眼金睛”,具有常人所未有的穿透力。在信息共享的网络时代,如果还在搞封闭教育,就会捆住手脚,学院就很难发展,只有树立世界眼光,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广。

要做有世界眼光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学习外语。记得罗素曾经在《西方的智慧》一书中这样来定位外语的,说在当今和未来的时代,要想在某个领域获得相当的造诣,没有掌握好一两门以上的外语几乎是不可能的。外语首先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工具。你掌握了一门外语,也就多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工具。我们国人要想提升,想更好的创造,必须了解国外,懂得外语就能原汁原味通读国外原版书籍,直接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和理念,引进各国的文明成果。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动态,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脉搏;二是 坚持学习教育专著,包括国外名家的作品;三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并能坚决的运用到工作中去。用世界眼光从事教育,把最先进的知识和人类的共同文明传授给学生,培养出能在世界舞台上施展才华的合格人才。

(亚当.斯密: 英国人,爱丁堡大学教授,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国富论》中他用世界的眼光来看贸易,从经济方面促使英国成为一代超级大国——大英帝国)

第十、强壮的健康体魄

教书育人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高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要求每一个教职工都应有一个强壮的体魄。但是由于来自于生活、学习、工作及家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平时不能合理地安排好工作与生活、加强健康投资和增加体育锻炼,就会使精神高度紧张,打破正常人体生物钟的规律,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酿成大病。有关教师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近20%的高校教师处于各种疾病状态,约70%的高校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只有近10%是健康状态。在这种形势下,教师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情况已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钟南山:中山医科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2003年SARS第一功臣。他从小喜爱运动,坚持锻炼,在读大学时就拿过全国400米栏的冠军。是运动健将。他常说“要做事,做大事没有强壮的体魄不行”。至今74岁还工作在岗位上。)

上一篇:包钢稀土财务报表分析下一篇:关于黄河民间故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