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电化学专题复习试题训练(10篇)
1.2024年高考化学电化学专题复习试题训练 篇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和表示(40分钟100分)单选题(2分×22=44分)
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 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③同位素:1H+、2H2、3H④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
⑤弱电解质:HF、SO2、NH3、H2O
A.②④B.②③④C.②④⑤D.全部正确
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A.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属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元素的前面,铝与酸反应一定放出氢气
C.中和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碘的升华、溴水中萃取溴、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均是物理变化
B.BaSO4难溶于水是弱电解质,在医学上用作钡餐
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D.明矾和氯气均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4.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
B.羟基和氢氧根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C.比例模型为,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D.结构简式(CH3)2CHOH可以表示1-丙醇,也可以表示2-丙醇
5.宣传科学,介绍高新技术,揭露伪科学,是教育者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油B.稻草可变成酒精
C.昆虫通过释放气态化学物质传递信息D.用干冰人工降雨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变成臭氧B.加热胆矾成白色无水硫酸铜
C.漂白的草帽久置空气中变黄D.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
7.H2、D2、T2不属于同素异形体,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H2、D2、T2化学性质完全相同B.H2、D2、T2由不同种原子组成C.H2、D2、T2相对分子质量不同D.H2、D2、T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8.下列表述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16O原子的摩尔质量不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B.168O3与188O3互为同位素)
1C.S2的结构示意图-D.C(CH3)4的名称为2,2-二甲基丙烷
9.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不合理的是().
A.溶于水并且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
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同种化合价也可能对应多种氧化物
C.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
D.能与金属镁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居室装修材料如化纤地毯、三合板、花岗岩等均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
B.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有机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
C.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晶体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调节溶液的pH可改变它 的溶解度
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因此裂化、炭化属于化学变化,风化、老化则属于 物理变化
11.2011年冬天,包括湖北在内的全国多个地区发生持续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
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 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持续大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C.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没有关系
D.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是三种常见的化学电源
B.分馏、裂化、裂解是利用化学变化来炼制加工石油的三种重要方法
C.人造丝、人造棉、铜氨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D.钢化玻璃、有色玻璃、光学玻璃是适用于不同场合的特种玻璃
13.你认为下列数据可信的是()
A.某雨水的pH为5.6B.某澄清石灰水的浓度是2.0 mol·L1 -
C.某胶体粒子的直径是160 nmD.某常见气体的密度为1.8 g·cm3 -
14.Al2H6的球棍模型如右图所示,它的熔点为150 ℃,燃烧热极高。下列说法肯定错误是()
A.Al2H6中H为-1价,Al为+3价
B.Al2H6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氧化铝和水
C.Al2H6是离子化合物D.Al2H6可能成为未来的储氢材料和火箭燃料
15.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所以通过化学手段可以识别、改造和创造分子
B.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定量研究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标志
C.绿色化学是指以绿色植物为原料来源的现代新型化学工业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常用焓变(ΔH)来表示,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16.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人人有责。下列与STSE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主要成分是焦炭和无机物杂质 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C.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不仅会造成酸雨还可能引起光化学烟雾
D.添加三聚氰胺能增加奶制品的N元素含量,但是对人体有害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玻璃、福尔马林、淀粉、Fe(OH)3胶体均为混合物
B.酸化的Ba(NO3)2溶液和品红溶液都能将SO2和CO2气体区别开
C.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HCHO溶液是否被氧化
D.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19.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明矾净化水
B.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C.向鸡蛋白溶液中滴入硝酸铅溶液,析出白色沉淀
D.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20.下列现象或变化过程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清晨森林中的道道光柱B.夕阳下的晚霞
C.海水的淡化D.明矾净水
2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溶液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 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5.5~36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溶液()
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
3C.当一束强可见光通过该分散系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D.该分散系很不稳定
22.纳米是长度单位,1 nm=109 m,当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会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由 -()
铜制成的“纳米铜”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关于“纳米铜”的叙述 正确的是()
A.“纳米铜”比铜片的金属性强B.“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去电子
C.“纳米铜”比铜片的氧化性强D.“纳米铜”的还原性与铜片相同
非选择题(56分)
23.(20分)(1)现有以下物质:a.NaCl晶体 b.液态SO3 c.液态的醋酸 d.汞 e.BaSO4固体 f.纯蔗糖 g.酒精 h.熔化的KNO3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写相应的字母):
①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
②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③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④以上共价化合物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24.(10分)正确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我们可用下图左侧示例来表示事物的不同点。将两种事物相同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每种事物的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外的部分。请参照下图左侧示例,另外确定一组化学事物,填写在右侧空格中。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6分)A、B、C、D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它们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四种元素形成的五种氧化物中,常温下只有一种为无色液体,其余均为固体,且四种固体氧化物中,有三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有两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从以上信息看,A、B、C、D一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按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回答,下同)。你推断出有后者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调整四种固体氧化物的比例,加入足量水可得澄清的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据此,你推测另两种元素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种氧化物中有________种碱性氧化物,________种酸性氧化物。
23.(1)①dh ②aceh ③bfg ④bc(2)③⑥(每空4分)
24.A分子 B原子 a由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都在不断地运动(或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a只有一种生成物 b只有一种反应物 c都是 化学反应等其他合理答案)(每空2分)
25.(1)氢 铝 四种固体氧化物中,有三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有两种能和氢氧化钠溶 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明必有一种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只能是氧化 铝,故必有铝元素
2(2)钠 硅 SiO23+2H+H2O===H4SiO4↓或SiO3+2H===H2SiO3↓ -+-+
(3)1 1(每空2分)
2.2024年高考化学电化学专题复习试题训练 篇二
高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外, 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也就是要考巩固知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培养能力、意的转变提高素质。本, 文就高三化以适应高考化学专题传复统习的谈高一三点复自习己教的学体中会, 。往往是教师讲学评式、。这总种结模知式识 (, 讲学—生练听—、讲练) 、没记有知了识学的生复对习“模方专法索”、选的择思、考判和断学的生过思程维, 被同揭时示也的限过制程了, 学即生检的题◇吴勇思学生维1的。、“其教学存与案在学”;的脱只问节写题:教主只师要有要是教讲:师的的, “少教有案学”生, 无须复的时思的, 间上, 二是不课抄题、讲题利于学、做题生的课, 后复习一是浪。费学生习2上教师、只讲题题海战, 课术:后学生再做题所选习题量大, 、难度高未能充分, 发课的能力的功能挥例题的总结。知识, 形成解题技能, 开发学生思1以、专外, 题的划分还有教学。化学活动, 总复习的知识点多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考且分散是“一看, 就会如按, 一做就错课本顺序复”习。, 因此学生, 教师在研做题往往
究教材整体结构的基础上, 从学生实际出发, 针对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存在的
问题, 重新认识和精心组织教材, 并把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具体的导学方案, 作为组织教学过程的中心。导学方案通过专题形式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联系, 以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导学方案要既能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巩固知识, 又能促使学生再发现新问题中的某些信息。在复习中对知识进行专题划分时一般应体现以下两条原则: (1) 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2) 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 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 (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 、质疑、释疑、激思, 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复习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在课堂上通过人人参与的机会, 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 内化人人参与的意识, 激励人人参与的成功,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强化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 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 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 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 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 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复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学案内容。
每个学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高考复习要求; (2) 基础知识回顾; (3) 知识要点; (4) 样板题; (5) 知识能力训练; (6) 跟踪训练。学案中六点要有机结合, 各有侧重,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制定便于操作的具体要求, 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本专题复习的重点和方向, 在知识目标复习要求的描述中可用“识记“、“理解”、“会用”、“综合”等行动。将每个专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图解式、图表式、问题式方案, 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 在知识问题设计时要做到基础、全面、系统;二是将这些知识点设计成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辩析等方式, 找准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拓展生长点。目的是启迪思维, 培养能力。精选或设计有代表性的例题 (精选近两年全国、上海、广东高考题, 及省市模拟题) , 目的是通过课堂解题指导使学生学会审题, 形成解题思路, 总结规律和技巧, 培养解题的规范性, 重在培养方法。训练的设置要体现“步步为营, 步步为梯, 步步提高”的原则, 避免在同一知识、同一层次上的机械重复, 摒弃过难、过大、过深的问题 (这不是能力, 而是能力的异化) 。做到试题设计规范, 题型新颖, 材料新鲜;编写时力求增加与生产、生活、新科技等有关的新情景题?习题的设计应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 按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为3:5:2的比例来编写, 同时兼顾程度较高的学生, 可适当编拟一些选做题, 使他们吃得饱, 同时可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提高学习水平。
3、学案实施。
3.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导学模式 篇三
关键词:化学 高考 学案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高考是注重考查学科能力与能力品质、旨在选拔人才的考试。化学高考总复习的目的除了使学生做到:普通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外,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以适应高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高三复习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总结出一种方法后,学生随着套用,教师再讲,这种模式(讲—练—讲)使学生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检索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练习中,采用的是“题海战术”,训练的目的是应付考试。其存在的问题是:
1.教与学相脱节:只有教师的“教案”,无学生的“学案”;只写教师要讲的,少写学生要练的,上课抄题或投影,一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二是不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
2.题海战术:所选习题量大、难度高,课上教师只讲题,课后学生再做题,未能充分发挥例题的总结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开发学生能力的功能。
3.教学活动:教师不是当好“导演”而是充当“演员”,学生则当“听长”,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无思独立考活动,没有生动的竞争学习和快乐的协作学习。
4.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一味地讲,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至于学生掌握如何心中无数,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 ——粉笔+黑板,未能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投影、电脑和直观教具的教学功能,课堂容量小,教学节奏慢,效率低下。
二、专题复习学案的设计与实施
1.专题的划分
化学总复习的知识点多且分散,如按课本顺序复习,学生做题往往是“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因此,我们根据二纲要求和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对复习内容作了重组,通过专题形式在复习中具体对知识进行专题划分时一般应体现以下两条原则:
①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可将高中化学知识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五大专题,同时每个专题又可划为若干个小专题,一般一个小专题用1至2个课时进行复习。
②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选择提高学生素质的重点、难点、疑点、常考点和生长点的知识进行专题编排和设计。
2.学案设计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处理复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这样用于控制本课时内容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较好的实现课时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学案激发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能力,提高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成功,内化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还课堂给学生。
(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3.学案内容
每个学案包括以下内容:(1)高考复习要求;(2)基础知识回顾;(3)知识要点;(4)样板题。
4.学案实施
(1)课前准备
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在课前明确复习目标,了解复习要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基础知识部分可在课前完成,通过课前预习,对基础知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易混淆的概念等做好标记,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以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提高复习质量。
(2)课堂小结
在课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巧。
(3)课后反馈
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一是要求学生练习在课后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同时对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也在课后完成,二是完成跟踪练习并于当天上交。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学案进行认真、细致审阅,对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则由个别辅导解决。对共性的问题则下一课集体讲解,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收到实效。
三、教学感悟
“专题复习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负担,但由于教师知识面不宽,最新科技成果了解甚少,故在开发问题的应用性、开放性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深深感到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的适应力。
4.2024年高考化学电化学专题复习试题训练 篇四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对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带来了科学的依据。平衡常数是表征反应限度的一个确定的定量关系,是反应限度的最根本的表现。平衡常数的使用,从定量的角度解决了平衡的移动。
一、化学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无论反应混合物的起始浓度是多少,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常数,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用K表示。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
K c(C)c(D)c(A)c(B)mnpq
二、化学平衡常数意义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1)化学平衡常数K只针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适用,非平衡状态不适用。(2)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与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形式有关。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即:K正=1/K逆。
(3)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或产率也越大。(4)K值不随浓度或压强的改变而改变,但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而对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少。
2、由于固体浓度为一常数,所以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再写出。
3、由于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常数(55.6 mol·L),因平衡常数已归并,书写时不必写出。
三、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1、平衡常数是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
一般认为K >105反应较完全,K<105反应很难进行。平衡常数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估计反应的可能性。因为平衡状态是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如:
-N2(g)+ O2(g)△ 2NO(g)K = 1×10-30(298K)这意味着298K时,N2和O2基本上没有进行反应,反之NO分解的逆反应在该温度下将几乎完全进行,平衡时NO实际上全部分解为N2和O2。
另外还有两点必须指出:
(1)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所进行的最大程度,并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如:
2SO2(g)+ O2===2SO3(g)298K时k很大,但由于速度太慢,常温时,几乎不发生反应。(2)平衡常数数值极小的反应,说明正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可能进行,如:N2 + O2K = 10-30(298K)所以常温下用此反应固定氮气是不可能的。
2、平衡常数表达式表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达成平衡的条件。
△ 2NO 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它的标志就是各物质的浓度将不随时间改变,而且产物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如: 对任意一个可逆反应:mA+nB pC+qD,其平衡浓度的比值,总是符合下列关系 [C][D][A]mpqn[B] = K(是一个定值,称为化学平衡常数。)
若用Qc表示任意状态下,可逆反应中产物的浓度以其化学计量系数为指数的乘积与反应物的浓度以其化学计量系数为指数的乘积之比,则这个比值称为浓度商。将浓度商和平衡常数作比较可得可逆反应所处的状态。
即 Qc = Kc 体系处于化学平衡
Qc<Kc 反应正向进行 Qc>Kc 反应逆向进行
可见只要知道一定温度下,某一反应的平衡常数,并且知道反应物及产物的浓度,就能判断该反应是平衡状态还是向某一方向进行。
【考点再现】
一、考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体系内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所以生成物浓度幂(以其化学计量数为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就是一
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以反应:mA(g)+nB(g)pC(g)+qD(g)为例,K =
c(C)平衡c(D)平衡cmpq(A)平衡c(B)平衡n。1.由于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一常数,如果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或生成,则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或纯液体;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反应,由于水的浓度是常数而不必出现在表达式中;非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应出现在表达式中。例如:
(1)CaCO3(s)
CaO(s)+CO2(g)K =c(CO2)
Fe3O4(s)+4H2(g)K =c4(H2)/c4(H2O)2CrO4(l)+2H(l)K =
2-
+(2)3Fe(s)+4H2O(g)(3)Cr2O7(l)+H2O(l)2-
c(CrO4)c(H2c(Cr2O7)222)
(4)CH3COOH(l)+HOCH2CH3(l)CH3COOCH2CH3(l)+H2O(l)
K =c(CH3COOCH2CH3)c(H2O)c(CH3COOH)c(CH3CH2OH)
2.表达式与化学计量数一一对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不同,表达式就不同;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表达式与逆反应的表达式互为倒数。例如:
(1)N2(g)+3H2(g)(2)2NH3(g)
2NH3(g)K1 =
c(NH3)c(N2)c(H2)32
N2(g)+3H2(g)K 2=
c(N2)c(H2)c(NH3)23(3)1/2N2(g)+3/2H2(g)NH3(g)K 3=
c(NH3)c(N2)c(H2)12
1K2同一温度下,K1、K
2、K 3的数值都固定但相互之间不相等,显然,K1 =
二、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K 3=
K1。
1.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它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大;反之,就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
2.当K>105或K<10-5时,该反应就基本进行完全,一般当成非可逆反应;而K在10-5~105之间的反应被认为是典型的可逆反应。
3.K值大小只能预示某可逆反应向某方向进行的最大限度,但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三、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1.平衡常数K只受温度影响,既与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也与压强的改变无关;由于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故平衡常数不受催化剂影响。
2.任何可逆反应,当温度保持不变,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其它条件时,即使平衡发生移动,K值不变。
3.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由于升高(或降低)温度时平衡向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K增大(或减小);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由于升高(或降低)温度时平衡向逆(或正)反应方向移动,K减小(或增加);所以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但不会不变。
四、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例1.已知在800K时,反应:CO(g)+H2O(g)
CO2(g)+H2(g),若起始浓度c(CO)=2mol/L,c(H2O)=3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CO转化成CO2的转化率为60%。若将H2O的起始浓度加大为6mol/L,试求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
解析:本题考查平衡常数表达式、有关计算及应用。
先由第一次平衡时CO的转化率可求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c(CO)=0.8mol/L,c(H2O)
例
2、现有反应:CO(气)+ H2O(气)
CO2(气)+ H2(气)放热反应;在850℃时,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__ ___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CO,3.0molH2O,1.0molCO2和xmolH2,则:当x=5.0时,上述反应向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__。
解析:化学平衡常数不随浓度或压强的改变而改变,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1)对于CO(气)+ H2O(气)
CO2(气)+ H2(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根据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可知,K变小,即小于1。
(2)
K c(CO)c(H)22c(CO)c(H2O)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CO,3.0molH2O,1.0molCO2和xmolH2,当x=5.0时,则有:K=5×1/3×1>1,此时生成的浓度偏大,而在同一温度下平衡常数保持不变,则必然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浓度降低,平衡逆向移动。
若要使平衡正向移动,则有:K=x×1/3×1<1,即x<3时,可使平衡正向移动。
测得吸入肺部的空气中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10-6mol·L-1和10-2mol·L-1,并已知37℃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那么,此时Hb•CO的浓度是Hb·O2的浓度的多少倍?
解析:根据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K c(C)c(D)c(A)c(B)mnpq 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常数,可得:
Kc(HbCO)c(O2)c(HbO2)c(CO)
-6
-
1-
2-1又因为:肺部的空气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10mol·L和10mol·L,则:
Kc(HbCO)c(O2)c(HbO2)c(CO)c(HbCO)10c(HbO2)1026220
则有:c(HbCO):c(HbO2)=2.2% 答案:Hb•CO的浓度是Hb·O2的浓度的0.022倍
例4.在合成氨过程中,进入合成塔的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3,压强为160atm,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25%。求:
(1)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中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多少?
(2)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解析: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根据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
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的压强是128atm。
例5.在一定温度下,将100mL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维持温度不变,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前的1.25倍,平均分子量为15.5,则达到平衡时氮气的转化率为多少?
解析:在同温同压下,反应前后的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设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为a,则氢气的体积为:100-a,则有:
N2 + 3H2
2NH3 起始(L)
a
100-a
0 转化(L)
x 3x 2x平衡(L)a-x 100-a-3x 2x
则有:ρ前/ρ后=V前/V后;100/(100-2x)=1.25,x=10mL。又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有:
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则有:混合气体的总质量=28a+2(100-a),则有:[28a+2(100-a)]/100-2x=15.5,可得: a=40 mL 则:氮气的转化率为:10/40=25% 答案:氮气的转化率为25%
【专题测试】
1、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是()
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C.K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D.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在一密闭容器中,aA(g)
bB(g)达平衡后温度保持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
pC(g)+qD(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平衡时浓度的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3、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浓度为0.02mol/L,在60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01mol/(L·s)B.在2s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压强的1.1倍 C.在平衡体系内含N2O40.25mol D.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
4、在一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X和Y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X和Y的物质的量之和与Z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的转化率为()
A.10%
B、50%
C、60%
D、70%
5、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将一定量的NH3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2NH3(g)当达到平衡时,测得25%的NH3分解,此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原来的()
N2(g)+3H2(g),A、1.125倍
B、1.25倍
C、1.375倍
D、1.50倍
6、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CO和1mol水蒸气放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达平衡状态后,得到CO20.6mol;再通入0.3mol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后,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0.9mol B、0.8mol C、0.7mol
D、0.6mol
7、将0.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
B、3
C、4
D、5
9、某容器中加入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N2+3H22NH3,达到平衡时N2、H2、NH3的浓度分别是3mol/L、4mol/L、4mol/L,则反应开始时H2的浓度是()
A、5mol/L
B、10mol/L
C、8mol/L
D、6.7mol/L
10、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
S(s)+O2(g)
则反应H2(g)+SO2(g)
H2S(g)K1 SO2(g)
K2
O2(g)+H2S(g)的平衡常数是()
A、K1+ KB、K1 -K2 C、K1 ×K2 D、K1/K2
11、有可逆反应2A(g)+2B(g)
2C(g)+D(g)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选用了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发现反应温度在100℃~400℃的范围内,每高10℃,反应速度为原来的3倍,在400℃~450℃时,每高10℃,反应速度却约为原来的10倍,而温度高于450℃时,反应速度却约为原来的3倍,若其它反应条件不变,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并保持温度不变。往容器里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B两种气体物质,反应进行5min后,试推测容器内的压强可能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填正确的字母编号)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该反应在恒温下进行并已达平衡,再维持温度不变,将压强由100kPa增大到500kPa平衡发生了移动,但却发现平衡向左移动,你是否怀疑勒夏特列原理对平衡系统的普遍适用性?________;试写出你的分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25℃时,下列反应式及其平衡常数:
2NO(g)N2(g)+O2(g)K1=1×1030 2H2O(g)K2=2×1081 2H2(g)+O2(g)2CO2(g)2CO(g)+O2(g)K3=4×10-92(1)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2)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值约为____________。(3)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氧气的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轿车进入家庭,汽车尾气污染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市政府要求全市对所有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完成改装,以求基本去除氢氧化物、一氧化碳污染气体的排放。而改装后的尾气处理装置主要是加入了有效催化剂,请你根据以上有关数据分析,仅仅使用催化剂_________(填能或否)促进污染气体间的反应,而去除污染气体。
13、可逆反应CO+H2O问:
CO2+H2在密闭容器中建立了平衡。当温度为749K时,Kc=2.60,(1)当CO起始浓度为2mol/L,H2O起始浓度为2mol/L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2)当CO起始浓度仍为2mol/L,H2O的起始浓度为6mol/L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
14、在接触法制硫酸中,将SO2与空气按1:3的体积比混合(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4:1)后进入接触室,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气体总体积减少为原来的88%(体积均在相同情况下测定),试求:
(1)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
(2)若生成的SO3可在吸收塔中完全被吸收,则排出的尾气中SO2的体积百分含量。
15、在673K,1.01×105Pa时,有1mol气体A发生如下反应:2A(g)xB(g)+C(g)。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平衡。在平衡混合气体中,A占其体积百分比为58.84%。混合气体总质量为46g,密度为0.72g·L。求:
(1)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A的平衡转化率;(3)x值
(4)相同条件下,反应前A的密度是平衡混合气体密度的几倍。
-
113、61.7%,86.6% 14、96%,1.56%
15、(1)39.73
(2)A的转化率为32%
(2)x=2
5.2024年高考化学电化学专题复习试题训练 篇五
1.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一个单句,可以适当增删个别词语,要求保留全部信息。
从广陵村返回,仰望天空,隐隐约约地从云缝里看见一只苍鹰,于烟水苍茫处飞翔起舞,而那舞台之大,背景之远,还有那翅膀之沉、鸣叫之哀,都留在了我的心里,我相信那定然是嵇康弹奏的那曲心爱的《广陵散》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找出一个中心句“我相信„„是„„的意境”,再将原句中的其他信息改造成状语和定语成分。这样改写的句子就是一个长单句了。
【答案】 我相信,当我从广陵村返回,仰望天空,隐隐约约地从云缝里看见一只苍鹰,于烟水苍茫处飞翔起舞时,留在我心里的大的舞台、远的背景、沉的翅膀、哀的鸣叫,定然是嵇康弹奏的那曲心爱的《广陵散》的意境。
2.请对下面信息进行整合,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
要求:注意所给信息之间的逻辑性,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删除信息点。①绿色食品是优质、营养类食品。②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的食品。③绿色食品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④绿色食品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⑤绿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食品。⑥绿色食品上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绿色食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主干句比较容易确定,关键是宾语中心语“食品”的修饰语的语序问题,注意逻辑顺序,不可颠倒。
【答案】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的、经专门机构认定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整合思路:遵循原则——生产方式——认定——标志——综合特性。如逻辑顺序颠倒要酌情扣分)3.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教育技术”下定义。①教育技术是一种系统方法。
②它以对人类学习和传播进行的研究为基础。③它根据这个基础确定目标。
④这种方法是用来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总体过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以人类学习和传播进行的研究为基础而确定目标,来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的总体过程的系统方法。或:一种根据以人类学习和传播进行的研究为基础而确定目标,来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的总体过程的系统方法叫做教育技术。
4.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文字材料,整合主要的信息,用单句为“白皮书”下一定义。(不超过60字)①各个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为了阐明本国的立场和观点,纷纷使用“白皮书”。
②白皮书实际上是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③白皮书的内容是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内容。④文件封面的颜色不同,名称也不同。
⑤以蓝色封面装帧的称作“蓝皮书”,以白色封面装帧的叫作“白皮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白皮书”是一国政府或议会为了阐明本国的立场和观点而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
5.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漫画”。(不超过50个字)①漫画是绘画的一种。
②漫画在内容上大多描绘现实生活,讽刺时事,有时也歌颂好人好事。③漫画常采用变形夸张、比拟、象征等手法,有时也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④漫画具有较强的幽默感和讽刺效果。⑤漫画在构图上,常以简练的线条构成图像。
漫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下定义,既要对相关内容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形式上要注意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到一个大的概念中,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语。(概括准确、恰当,要素齐全,单句,语言顺畅)【答案】 漫画是一种常以简练的线条,通过变形夸张、比拟、象征等手法褒贬现实,具有幽默感和讽刺效果的绘画。
6.将下面一个长句改换成三个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句子原意。
秉持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的信念的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不久之前公开提倡有伦理的市场经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赵晓是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他秉持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的信念,不久之前公开提倡有伦理的市场经济。
7.把下面一长单句改写成两个前后衔接的短句,其中一个是主动句,一个是被动句。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并不看好女作者步非烟放言要以自己的作品“革”前辈作家金庸的“命”创作出颠覆传统的新武侠小说的“壮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女作者步非烟放言要以自己的作品“革”前辈作家金庸的“命”,创作出颠覆传统的新武侠小说。此番“壮志”并不被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看好。
8.调整下列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词语和语序,使之句式整齐一致,语序合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富,那么国家就富;农村稳定,则天下稳定;农业兴旺,百业就兴。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解决“三农”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探索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这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句式要整齐一致,注意语序,“百业——国家——天下”或“天下——国家——百业”都对。【答案】 农业兴旺,百业就兴旺;农民富裕,国家就富裕;农村稳定,天下就稳定。
9.改写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之句式一致,本体、喻体搭配合理。(可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我常常趴在檐下听雨。雨声轻灵,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雨声像山沟里柳阴下激石的溪水清脆;雨声舒缓得像黄昏里泉苔上栖着的蜻蜓的翅。那种特别的感觉一声一声圈占了我的心,滴进我的回忆„„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雨声轻灵,是黄昏里泉苔上栖着的蜻蜓的翅;雨声清脆,是山沟里柳阴下激石的溪水;雨声舒缓,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句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唐玄宗之所以凸显于岁月的浮雕之外,成为一处孤绝的风暴,还在于他不仅带来了大繁荣,而且带来了大混乱;不仅经历了大失败,而且经历了大成功;他的生命里人生的至喜与至悲均在浓缩,世间的荣耀与耻辱都聚集在他的岁月里,伟大与渺小交融,显赫与悲凉同在,这样一个李隆基,难道还不能吸引我们好奇的目光吗?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做题时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联词,然后注意每一个句子中都有一对相反的形容词,调整时要注意前后安臵顺序的一致。
【答案】 ①不仅经历了大成功,而且经历了大失败;②不仅带来了大繁荣,而且带来了大混乱;③人生的至喜与至悲均在他的生命里浓缩;④世间的荣耀与耻辱都在他的岁月里聚焦。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做到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可适当增删个别字词)白日里浑然一片泉鸣,此时却分出许多层次:激流直下陡壁的雄浑像铜管齐鸣;万道细流汇于山谷的厚重像贝司轰响;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来的滴泉;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来的滴泉;那厚重如贝司轰响者,是万道细流汇于山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是激流直下陡壁。或:小溪淌过草丛的柔曼像提琴细吟,滴泉漏下石缝的清脆像弹拨轻奏,细流汇于山谷的厚重像贝司轰响,激流直下陡壁的雄浑像铜管齐鸣。
12.将下面一段话改写成一个句子,使其准确而简明地表达原意。不超过30个字。
荔枝壳上的裂片,有的品种大些,有的品种小些;有的品种疏些,有的品种密些;荔枝壳裂片上的峰,有的品种平些,有的品种尖些,情况并不是一样的。这是品种不同所造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语段的压缩。这个语段,没有明显的主干句,看不出主次、轻重,几句话之间几乎是并驾齐驱的,信息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这就需要对语段的每个信息进行推敲,一一找到它们的精髓所在,探明它们各自的意向,提炼出它们的要义,然后将其融合、贯通,寻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压缩、概括出它们的核心意思。
【答案】 荔枝壳裂片的大小、疏密,片峰的尖平,都因品种而异。
13.现代作家金马在论述阅读纸质经典出版物比上网和读图更有意义时作了一个形象比喻:“当家鹅与天鹅同浮清波时,确乎有几近之美,而天鹅展翅升空,划出令人陶醉的飞影流形时,才具有飞动之美。”请你将金马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做题时,首先要注意题目“论述阅读纸质经典出版物比上网和读图更有意义时作了一个形象比喻”的提示,然后再抓住关于两个鹅的比喻内涵,用简明的语言作答即可。
【答案】(示例)上网和读图只能给人暂时的视觉冲击,而读书却能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涵咏余地。14.2005年8月,广东省梅州市五槐镇大光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23名矿工遇难。消息传出,全国震惊,有人在悲痛之余,愤然写下了下面的一段话。
遇难者的生命,竟是如此短暂;矿难背后的原因,竟是如此简单。纸面上的反思、求解都是要害所在,我们不能再无奈地一遍遍目睹这矿难的肆虐,痛苦地一次次承受那生命的逝去了。
画线句子的情感表现力度稍逊,请你改用另一种句式,可以调整语序,使其语气更强烈,更富有表现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纸面上的哪一次反思不深刻?哪一次求解不切中要害?为什么我们还要无奈地一遍遍目睹这矿难的肆虐,还要痛苦地一次次承受那生命的逝去呢?(改成双重否定句也可)15.将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改为主动句。
《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掩盖、被断章取义、被歪曲篡改、被儒家学者拿去附会剥削阶级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但儒家学者就逐步掩盖它的本来面目,断章取义,歪曲篡改,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16.用“人类的儿女”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家庭生活决定了人类的儿女是否将从一个婴儿发展为一个社会化的成人,或者是否他或她将保留一定程度的婴儿的不成熟性。
6.2024年高考化学电化学专题复习试题训练 篇六
一、选择题
1.(2014·四川)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正确的是(D)
A.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B.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
D.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2.(2014·大纲版)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 l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2 L0.5 mol • 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C.1 mol Na20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 NA
3..(2014·广东)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1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
B.18gH2O含有10NA个质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
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硫酸中生成NA个SO2分子.(2014·江苏)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
B.0.1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5.(2014·大纲版)已知:将Cl2通人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
3,且
△
1、(2014·上海)(本题共14分)
硫有多种含氧酸,亚硫酸(H2SO3)、硫酸(H2SO4)、焦硫酸(H2SO4·SO3)、硫代硫酸(H2S2O3)等等,其中硫酸最为重要,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在实验室,浓硫酸是常用的干燥剂。
完成下列计算:
(1).焦硫酸(H2SO4·SO3)溶于水,其中的SO3都转化为硫酸。若将445g焦硫酸溶于水配成4.00L硫酸,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
(2).若以浓硫酸吸水后生成的H2SO4·H2O计算,25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能吸收多少g水?
(3).硫铁矿是工业上制硫酸的主要原料。硫铁矿氧化焙烧的化学反应如下:
3FeS2+8O2→Fe3O4+6SO24FeS2+11 O2→2Fe2O3+8SO
2若48mol FeS2完全反应耗用氧气2934.4L(标准状况),计算反应产物中Fe3O4与Fe2O3物质的量之比。
(4).用硫化氢制取硫酸,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保护环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制备硫酸的方法。硫化氢体积分数为0.84的混合气体(H2S、H2O、N2)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若空气过量77%,计算产物气体中SO2体积分数(水是气体)。(已知空气组成:N2体积分数0.79、O2体积分数0.21)
(1).1.25
(2).250×98%÷98×14=40g
(3).2934.4÷22.4=131mol设Fe3O4amolFe2O3bmol
3a+2b=488a+11÷2b=131a=4b=18n(Fe3O4):n(Fe2O3)=2:9
(4).设混合气体为1体积,0.84体积硫化氢完全燃烧生成0.84体积二氧化硫和0.84体积水,消耗1.26
体积氧气。
所需空气为1.26÷0.21×1.77=10.62体积
7.2024年高考化学电化学专题复习试题训练 篇七
1.考查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例1 (宁夏理综)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
解析:因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则 (D) 组化学反应速率最大, 即 (D) 组实验最先出现浑浊.故答案为 (D) .
点评:此题考查了外界因素 (浓度、温度)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根据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抓住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这一本质, 即可快速求解.
2.考查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例2 (宁夏理综) 2SO2 (g) +O2 (g) =2SO3 (g) , 如果反应速率 v (SO2) 为0.05 mol·L-1·min-1, 则 v (O2) =__mol·L-1·min-1, v (SO3) =__mol·L-1·min-1.
解析:因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其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则
v (SO2) ∶v (O2) =2∶1
v (SO2) ∶v (SO3) =2∶2
将 v (SO2) =0.05 mol·L-1·min-1代入解得
v (O2) =0.025 mol·L-1·min-1
v (SO3) =0.05 mol·L-1·min-1
故答案为:0.025, 0.05.
点评:此题考查了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应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规律, 即可快速求解.
3.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性题
例3 (福建理综)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增大 c (CH3COCH3) , v (Br2) 增大
(B) 实验②和③的 v (Br2) 相等
(C) 增大 c (HCl) , v (Br2) 增大
(D) 增大 c (Br2) , v (Br2) 增大
解析:在实验①和②中, c (HCl) 、c (Br2) 相同, 而②中 c (CH3COCH3) 比①中大, ②中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比①中短, 即反应速率增大, 则 (A) 正确;实验②和③中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相同, 即反应速率相等, 则 (B) 正确;在实验①和③中, c (CH3COCH3) 、c (Br2) 相同, 而③中c (HCl) 比①中大, ③中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比①中短, 即反应速率增大, 则 (C) 正确;在实验①和④中, c (CH3COCH3) 、c (HCl) 相同, 而④中 c (Br2) 比①中大, ④中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比①中长, 即反应速率减小, 则 (D) 不正确.故答案为 (D) .
点评:此题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为素材, 考查考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选择只有一种物质浓度不同的两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理解反应速率与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此题不能应用“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的结论求解.
二、有关化学平衡的试题
1.考查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例4 (四川理综)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 加入一定量的X、Y, 发生反应 mX (g) nY (g) ;ΔH=Q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 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m>n
(B) Q<0
(C) 温度不变, 压强增大, Y的质量分数减少
(D) 体积不变, 温度升高,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 当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时, Y的浓度降低的倍数小于2, 则增大体积 (即减小压强) , 平衡正向移动,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 m<n;当温度不变时, 压强增大, 平衡逆向移动, Y的质量分数减少;当体积相同时, 温度升高, Y的浓度增大, 即平衡正向移动,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 Q>0.
点评:此题考查了外界因素 (压强、温度) 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根据题给数据, 应用勒夏特列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2.考查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与等效平衡的有关知识
例5 (北京理综) 已知H2 (g) +I2 (g) 2HI (g) ;Δ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 甲中加入H2和I2各0.1 mol, 乙中加入HI 0.2 mol, 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 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 甲中加入0.1 mol He, 乙不改变
(C) 甲降低温度, 乙不变
(D) 甲增加0.1 mol H2, 乙增加0.1 mol I2
解析:在相同条件下, 甲、乙容器中达到的平衡状态为等效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 则甲中平衡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同时乙中平衡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者不移动.对于 (A) , 甲、乙提高相同温度时, 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且达到的平衡状态为等效平衡, 则甲、乙中HI浓度相等;对于 (B) , 甲中加入0.1 mol He, 平衡不移动, 甲、乙中HI浓度相等;对于 (C) , 甲降低温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达平衡时HI浓度增大, 而乙中HI浓度不变, 符合题意;对于 (D) , 甲、乙中增加等量的H2或I2, 平衡均向右移动, 且移动的程度相同, 则平衡时甲、乙中HI浓度相等.故答案为 (C) .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效平衡的有关知识与外界因素 (温度、惰性气体、浓度) 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应用等效平衡的知识规律和勒夏特列原理即可快速求解.
3.考查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例6 (宁夏理综) 在一定温度下, 反应
(A) 5% (B) 17%
(C) 25% (D) 33%
解析:因反应
HX (g)
起始浓度1.0 mol·L-1 0 0
转化浓度
解得 x=0.17 mol·L-1
则HX (g) 的最大分解率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利用“三段”分析法与化学平衡常数的知识规律可快速求解 (应当注意,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形式有关, 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
4.有关化学平衡的图象题
例7 (安徽理综)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 (g) +CO (g)
解析:因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 升高温度, 平衡逆向移动, 生成物浓度减小, 反应物浓度增大, 则平衡常数减小;同理, 升高温度, 平衡逆向移动, 则CO的转化率减小;因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则增加NO的物质的量, 平衡常数不变;增加N2的物质的量, c (N2) 增大, 平衡逆向移动, 则NO的转化率减小.故答案为 (C) .
点评:此题以化学平衡图象的判断为素材, 考查了外界因素 (温度、浓度) 对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的影响, 根据反应的特点, 抓住图象的特征, 应用勒夏特列原理与平衡常数的知识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例8 (重庆理综) 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 改变反应条件, 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
解析:对于 (A) , 在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 (s) , c (CH3COO-) 增大, 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则 c (H+) 逐渐减少, pH逐渐增大;对于 (B) , 反应的实质是Fe3++3SCN-Fe (SCN) 3, 加入KCl (s) , 尽管 c (KCl) 增大, 但KCl对平衡无影响, 平衡不移动, 则 c (Fe3+) 不变;对于 (C) , 在恒温恒压下加入Ar, 体积变大, 各物质的浓度减小 (相当于减压) , 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则H2的转化率减小;对于 (D) , 因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 平衡右移, 则CH3OCH3的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 (D) .
点评:此题以化学平衡图象的判断为素材, 考查了外界因素 (浓度、压强、温度) 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根据反应的特点或实质, 抓住图象的特征, 应用勒夏特列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5.考查勒夏特列原理在水解平衡中的应用
例9 (福建理综) 在一定条件下, 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
(A) 稀释溶液, 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通入CO2, 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升高温度,
(D) 加入NaOH固体, 溶液pH减小
解析:因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则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不变;CO2通入水中, 相当于生成H2CO3, H2CO3可以与OH-反应, 则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 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则
点评:此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在水解平衡中的应用, 应用水解平衡常数的知识规律和勒夏特列原理即可快速求解.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所有平衡体系.
6.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
例10 (海南) 在25℃时, 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反应达到平衡时, X的转化率为50%
(B) 反应可表示为X+3Y=2Z, 其平衡常数为1600
(C)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平衡常数增大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解析:根据转化率的概念得, X的转化率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转化率和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 应用转化率的概念、各物质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规律、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知识规律可快速求解.
例11 (江苏) 联氨 (N2H4) 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与N2O4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1) 已知:2NO2 (g) =N2O4 (g) ;ΔH=-57.20 kJ·mol-1.一定温度下,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 (g) N2O4 (g) 达到平衡.其他条件不变时, 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__ (填字母) .
(A) 减小NO2的浓度 (B) 降低温度
(C) 增加NO2的浓度 (D) 升高温度
(2) 略.
(3) 17℃、1.01×105Pa, 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 c (NO2) =0.0300 mol·L-1, c (N2O4) =0.0120 mol·L-1.计算反应2NO2 (g) N2O4 (g) 的平衡常数K.
(4) 现用一定量的Cu与足量的浓HNO3反应, 制得1.00L已达到平衡的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 (17℃、1.01×105Pa) , 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多少克?
解析: (1)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 减小NO2的浓度或升高温度均使平衡逆向移动, 则NO2的转化率降低;而降低温度或增加NO2的浓度均使平衡正向移动, 则NO2的转化率提高.
(3) 根据平衡常数的概念可得:
(4) 因在17℃、1.01×105Pa条件下达到平衡时, c (NO2) =0.0300 mol·L-1, c (N2O4) =0.0120 mol·L-1;则1.00L混合气体中, n (NO2) =0.0300 mol·L-1×1.00L=0.0300 mol, n (N2O4) =0.0120 mol·L-1×1.00 L=0.0120 mol, n总 (NO2) =n (NO2) +2n (N2O4) =0.0300 mol+2×0.0120 mol=0.0540 mol.由反应Cu+4HNO3 (浓) =Cu (NO3) 2+2NO2↑+2H2O得,
故答案为: (1) (B) 、 (C) ; (3) 13.3; (4) 1.73 g.
点评:此题考查了外界因素 (浓度、温度) 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考查了平衡常数与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及元素化合物的计算, 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和平衡常数的概念, 掌握有关化学平衡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三、有关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试题
例12 (全国理综卷Ⅱ) 某温度时, 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 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 根据表中数据, 在图1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 (n) 随时间 (t) 变化的曲线;
(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 min 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_;
(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α等于__;
(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 (温度、压强、催化剂) 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2、3 (如图2所示) , 则曲线1、2、3所对应的实验条件分别是:1__, 2__, 3__.
解析: (1) 根据表中数据, 在坐标系中利用描点连线法即可画出X、Y、Z的物质的量 (n) 随时间 (t) 变化的曲线.
(2) 由题意可知, X和Y为反应物, Z为生成物, 平衡时各物质转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X) ∶n (Y) ∶n (Z) = (1.00-0.55) mol∶ (1.00-0.10) mol∶0.90 mol=0.45 mol∶0.90 mol∶0.90 mol=1∶2∶2, 因各物质转化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则其化学方程式为X+2Y2Z.
(3)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得,
(4) 根据转化率的概念得,
(5) 由图象可知, 在1中, 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 (为0.6 mol) 小于原平衡的物质的量, 说明平衡逆向移动, 则条件为升高温度;在2中, 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 (为0.90 mol) 与原平衡相同, 且反应速率加快 (达到平衡所用时间比原平衡短) , 则条件为加入催化剂;在3中, 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 (为0.95 mol) 大于原平衡的物质的量, 说明平衡正向逆动, 则条件为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 (1) 如图3所示; (2) X+2Y2Z; (3) 0.083 mol·L-1·min-1; (4) 45%; (5) 升高温度, 加入催化剂, 增大压强.
点评:此题考查了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的画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速率与转化率的计算及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应用描点连线法、各物质转化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知识规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转化率的概念及勒夏特列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例13 (上海) 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 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1) 在一定温度下, 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 (s) +3CO (g) 2Fe (s) +3CO2 (g)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②该温度下, 在2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 10 min 后, 生成了单质铁11.2 g.则10 min 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
(2) 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①__;②__.
(3) 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 (v) 和温度 (T) 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__.
(4) 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__;欲使上述体系中Al3+浓度增加, 可加入的物质是__.
解析: (1) 根据平衡常数的概念可知,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可知, 化学平衡的本质特征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其表现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质量、百分含量等不随时间变化;则CO (或CO2) 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或CO (或CO2) 的质量不再改变等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3) 因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 且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增大, 但反应速率与温度并非正比例关系, 则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B) .
(4) Al (OH) 3是两性氢氧化物, 其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Al (OH) 3H++AlO-2+H2O;碱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Al (OH) 3Al3++3OH-, 欲使Al3+浓度增加, 可加入盐酸、硫酸等与OH-反应, 使平衡向碱式电离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了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勒夏特列原理在电离平衡中的应用, 应用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及勒夏特列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8.近三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篇八
一、命题特点
1、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化学试题的取材大部分是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试题的知识点不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理解程度,计算题也是基于对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
(1)学科的主干知识依然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如:2009年第18题,以二氧化氯(ClO2)水处理为背景材料,考查对氧化还原知识的理解;2011年第5题,对微粒半径的比较、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等知识的综合考查。
(2)试题的选材回归教材,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同时也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如2010年第7题实验基本操作。
(3)2011年江苏卷与2010、2009年江苏卷的命题风格一脉相承,考点涉及高中化学大部分主干知识,绝大部分试题是考生较为熟悉的“常规试题”。 选择题中仍然出现常见的无机反应、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阿佛加德罗常数及电池等热点题型。
2、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
通过对考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体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经历的过程和采用方法,要求考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化学现象、事实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来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1)能将知识综合整理,使之网络化。考生在学习中通过对知识积累和独立的思考,将表面看似无直接联系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第18题,考生从ClO2的两种制备方法中,将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起来,从而准确无误地解题。
(2)考查考生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11年第16题、以课本内容为背景,将工业制法、尾气的处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融合在一起,考查学生通过分析处理题给信息,并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了试题设计的人性化
(1)以学科的主干知识与学生熟悉的事物为载体,力求揭示科学的人文性,将科学和人文有机地融合起来,以考生熟悉的内容为背景来命制试题,使大部分考生易上手解题。如2009年第1题,采用当前社会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背景来编制试题。
(2)试题贴近生产实际但难度却有明显下降,考查考生对文字、图像、图表、化工生产流程图蕴涵信息的识别与解读能力。2010江苏卷第1、2、4、6、8、9、17、18等题涉及了环保、能源、药物、水处理等热点问题,总分达36分。
4、强化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
(1)观察与操作。如2011年第7题,通过对实验装置图的观察,结合实验基本操作,就能正确解题。考查考生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正确运用实验操作完成实验的能力。如:2011年第15题和第19题。
(2)分析与表述。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对实验目的能用精炼的语言来描述,如第2009年第16题第2、3问。
(3)分析与评价。要求考生将所学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实验知识对实验的设计进行评价。如2009年第18题的第1问。
二、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及内容:100分钟;分值:120分;题量:21题,其中1至20题必考,21题选做。
近三年试卷选择题无论从题量、分值、结构,题型、内容等方面都基本一致,差异在2011年多选题只有5小题,而2010年有7小题、2009年有6小题,选择题分值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48分,2010年42分,2011年40分。
具体来说:以2011年为例,选择题共15题,单选10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内容涉及:化学与生活和环境保护2题(1、3);阿伏加德罗1题(8);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共2题(6、16);离子共存1题(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4题(7、、13、16、19);电化学3题(12、18、20);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应用1题(9);原子结构2题(2、5);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判断2题(11、17);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判断1题(14);速率与平衡2题(10、15)
2.各册书中试题分布与分值(以2009年为例)
教材题号分值占有百分比
必修13、4、5、7、9、11、15、(1)(2)、16、⑴⑵⑶、17、(4)、18、20、⑷4639%
必修21、2、6、8、17、⑴1210%
化学反应原理12、13、14、15、(3)、16、(4)、17、(2)(3)、20、(1)(2)(3)3226%
有机化学10、191815%
结构化学21A1210%
化学与实验21B1210%
3.各知识块试题与分值(以2011年为例)
知识块题号分值占有百分比
概念与理论2、4、5、6、7、8、10、12、14、15、20、(3)、(4)3025%
元素化合物9、18、⑴、(2)、20、(2)1210%
有机化学11、171916%
实验7、13、16、193327%
化学与社会1、344%
计算18、(3)、20、(1)、(5)108%
选修211210%
三、2012年高考展望及今后化学教学的建议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通过工农业生产,生活上出现的实际问题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将是2012年高考的一个不变的方向。
1、2012年高考展望
(1) 命题导向:今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的命题思路清晰,充分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鲜明特点,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全面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重要的学科思想方法,同时还重点考查了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调基础:夯实基础是体现能力的前提,今年高考化学试题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方面着重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以及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情况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要“学以致用”。
(3)注重创新: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基本继承了前两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结构和题型,试题所涉及的重要考点也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如电解、原电池、元素周期律、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但试题在命题形式和考查方式上实现了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增大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覆盖面。
2、2012年备考建议
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提高复习效率,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想方设法跟上老师的复习思路,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策略的调整。
⑴宏观把握,研究考纲;微观掌握,注重挖掘课本。
考纲是权威、准确的信息源,我们既不能盲目拓展,也不能忽视考纲的新增内容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考纲是宏观上指引我们复习的一个方向。因此,我们必须以考纲为基本框架,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课本梳理考纲中的知识点,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注重夯实基础,切忌在学习上构筑空中楼阁。在高考的后期复习中我们要不断地阅读课本,在做题的同时要将知识点回归课本,找到“影子”,巩固双基。
⑵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
在全面系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做到重点突出,除了要留心考纲中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在考试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对作业中出现的差错要及时反思,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多关注工艺流程图的题型,这类题目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来设计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联系实际,力争让学生解决“真问题”。
⑶重视基础实验,提高分析能力
实验题是高考的重头戏,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很多试题来自课本。因此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實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是我们做好实验复习的保证。
⑷训练学生语言描述的规范化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我们要加强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特别是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习惯、有机物的结构式的书写和同分系构体书写的有序性,以及简答题的语言组织等,同时教学中要适当弱化计算部分的复习难度与广度。
总之,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立足基础,遵循考纲,注重能力,稳中求实,实中求变。从试卷的“吻合度”看,与《考试说明》基本一致。从“难易度”看,Ⅰ卷立足双基,强化主干,相对容易,Ⅱ卷体现能力,整体略有难度。从“区分度”看,由于试卷坚持基础、能力并重,各等级区分度较好。我们要深刻分析近三年高考试题的走向,研究考纲,把握高考新方向,调整2012年高考复习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 <<中学新课标资源库 化学卷>>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 、 <<课程开发创生教师的专业价值>> 江苏人民出版社
9.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 篇九
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贯彻落实发展素质教育和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选取各种类型的情境素材,通过科学规范的试题设计,考查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贯彻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落实了“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展现成果,突出贡献,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在绵延5000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取得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大批发明创造。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挖掘古代科技文献,以我国古代化学化工成果为情境命制试题,例如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26题中提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理科综合全国III卷第35题中提到“《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碳酸锌)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试题中呈现的这些内容展示了中华优秀科技成果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可以引导学生自觉传承我国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呈现我国化学领域最近取得的重大创新科研成果,例如理科综合全国I卷、II卷中选取了我国科学家发表在化学顶级刊物上的“一种对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硫化氢的高效协同去除转化装置”“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二次电池”。这些内容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精神,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情境真实,应用导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情境来源于生产、生活、社会及科研实际,将化学学科联系紧密的环保、医药、材料、能源等交叉学科内容作为试题素材,考查考生合理正确地使用化学原理与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既可以引导考生认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
1)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呈现环境保护的素材,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中的化学基本原理,体现化学在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的巨大作用。在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行动中,尤其是在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中,化学及相关科学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核心原理及技术支撑作用。如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8题和全国IV卷第12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雾霾形成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素材,考查雾霾形成过程中无机颗粒物的化学基本概念,分析雾霾酸度增大的催化过程和机理。全国IV卷第10题考查化学品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全国I卷第7题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之一的磷酸亚铁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湿法冶金工艺处理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回收其中的金属,体现了化学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的贡献。
2)2018年高考化学设置绿色生产技术试题,要求考生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方法和技术,以此体现化学科学为绿色生产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的作用。如理科综合全国I卷第13题以协同去除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新型电化学转化装置背景考查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全国II卷第36题以葡萄糖以及用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和异山梨醇等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为背景,考查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以各种药物和食品添加剂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为背景,考查基本化学知识和概念,体现化学在确保食品安全、守护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如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36题治疗心绞痛的药——硝酸异山梨酯,全国IV卷抗心律失常药——盐酸美西律,这些试题素材展示了化学在治疗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守护人类健康中的贡献。在高考化学试题中普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传递化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巨大价值和神奇魅力,引导学生在新时代喜欢化学科学、学习化学科学、应用化学科学、发展化学科学,树立投身祖国化学化工事业的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形式多样,数据详实,测评学科关键能力
高考化学试题立足于培育学生支撑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等关键能力。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在测评关键能力方面体现了如下特点。
3.1 创新设问方式,考查独立思考能力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依据考查内容和要求设置不同的设问方式,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相对熟悉的内容,增加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理科综合全国III卷第27题提供了两种合成碘酸钾的方法,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独立地从中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
3.2 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考查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
1)提供量化数据关系。反应速率是反应原理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中学阶段的教学仅停留在定性阶段,没有到定量阶段。不同物质、不同物理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实际上可以用定量的数学关系模型来表示反应速率。2018年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27题提供了沉积碳生成速率与甲烷以及二氧化碳压强的关系方程,要求学生分析积碳量与反应压强的之间关系,判断选择反应的具体条件。
2)提供转化流程信息。物质转化流程信息常见于化工工艺图中,这些工业流程来自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在试题中简化为生产流程或技术单元,要求学生分析流程图中的物质变化及操作,从中分析或选择反应条件、解读并挑选工艺参数、产物分离操作方法等信息,结合已经学过的元素知识、反应原理等知识回答相关问题。2018年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26题以锌的冶炼为背景,通过工艺流程图和数据表格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信息,将生产生活实际与中学化学实际相结合,考查学生对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电化学原理、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
3)提供新颖反应信息。在试题中提供陌生的反应方程式或转化关系,要求学生从中抽象概括反应的具体细节,并与已有的有机反应相结合,构建一个可解决问题的反应知识体系。2018年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第36题,要求学生分析理解整个合成路线,现场学习乙腈水解新反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学过的有机反应,设计一条合成苯乙酸苄酯的路线。
3.3 证据具体详实,考查逻辑推理能力
证据推理是逻辑推理能力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证据,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变化进行分析推理,揭示数据和现象的本质特征。
1)考查基于数据的推理。反应过程中收集的数据以及呈现的图表是重要的证据,可以考查学生通过分析、转化图形曲线的数据关系,结合化学基本反应理论,推演在不同条件下的物质转化规律。2018年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27题、全国III卷第28题均以物质反应转化为题材,呈现不同类型的数据随时间或温度变化图形,加大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2)考查基于实验现象的推理。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典型的反应现象特征。根据不同物质的特征反应现象可以推理物质的组成,2018年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28题提供了“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的实验现象,要求学生分析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
3)考查基于规律的推理。元素周期律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规律,也是指导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理论,利用其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2018年理科综合全国I卷第12题、全国II卷第10题、全国III卷第13题以及全国IV卷的第13题均是以周期律和结构知识推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试题。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考查学科必备知识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学科主干知识,紧紧围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反应原理、常见典型物质等基础内容,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考查要求,有利保障了基础教育化学人才的培养质量,试题设计的理念如下。
1)转换呈现方式。通过对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考查,引导中学化学在教学中开设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如2018年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9题考查学生判断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实验现象。
2)转变考查方式。考查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化学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反应原理,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018年理科综合全国I卷第35题考查电离能、键能以及晶格能等基本概念,是以Born-Haber循环的形式给出能量变化图,要求学生根据基本概念的定义分析各种能量变化的数值。
10.2014年高考化学首轮复习指导 篇十
在走出初中的大门迈向高中的大门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多少会有一些激动,更多的是紧张,进入高中说明我们越来越大,要学习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去复习。下面是对高考化学复习的一些知识。
在传统意义上的三轮备考操作中,第一轮是进行教材知识的总复习,但是我们发现在新形势下,第一轮复习的效果越来越差,主要原因是很多学校的第一轮备考是在吃夹生饭,很是辛苦,但没有做到恰到好处,该拔高的没有上去,该淡化的却在强化。
针对这样的现实,建议在第一轮备考中师生要把着眼点放在能力提高和增分操作上,也就是要适当地向第二轮专题备考进行渗透。
第一次循环:从现在开始的三四个月,要求:(接昨日)操作建议(1)做题时联系高考题;(2)多做思考,由厚变薄;(3)把握好备考尺度:避免过难、过易的题目。3.增分操作目标:初步量化分解自己的各科成绩,据此制定自己的增分目标。原则:充分发挥并强化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操作建议(1)第一次循环中的增分操作不是最重要的目的,但需要培养增分的意识。(2)操作中不必分出单独的时间,应该在上述两个阶段中随时穿插。(3)有效的做法是尽可能解决由于粗心大意、时间安排不合理、表达不规范、知识稍有欠缺等原因导致的失分。
首轮复习数学盯紧函数
考生在数学首轮复习中,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顾埋头做题而不注重反思,有些同学在做题时,只要结果对了就不再深思做题中使用的解题方法和题目所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二是只注重课堂听课效率,而不注重课后练习,这在文科生中显得尤为普遍,这往往会导致考生看到考题觉得自己会,可一做就错。因此,在数学首轮复习中,林老师提出了五项建议。
一、夯实基础,知识与能力并重。没有基础谈不到能力,复习要真正地回到重视基础的轨道上来。这里的基础不是指针对考试、机械重复的训练,而是指要搞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以及对知识本质意义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复习中要把注意力放在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上。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数学复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在体验知识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探究式、开放式题目的研究和学习,深刻领悟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加以自觉的应用,力求做到使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切实的提高。
三、讲究复习策略。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不要盲目地做题,不要急于攻难度大的“综合题、探究题”。复习要以中档题为主,选题要典型,要深刻理解概念、抓住问题的本质,抓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高考题大多数都很常规,只不过问题的情景,设问的角度改变了一下。因此,建议考生在首轮复习中,不要盲目地自己找题,而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做题。
四、加强做题后的反思。学习数学必须要做题,做题一定要独立。做题前要把老师上课时复习的知识再回顾一下,对所学的知识结构要有一个完整的清楚的认识,不留下任何知识的盲点,对所涉及的解题方法要深刻领会。做题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保持最佳状态,注意解题格式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良好的心态进入高考。做题后,一定要认真反思、仔细分析,通过做几道相关的变式题来掌握一类题的解法,从中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并总结出对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做题中出现的问题,注意总结,及时解决。重点一定要放在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五、函数是高考考察的重点,也是数学首轮复习的重点。函数内容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试题中占有比重最大。在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等其他试题中,如能自觉应用函数思想方法来解题也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掌握函数的基础概念,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掌握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导数、函数与数列等知识的交汇与综合是数学首轮复习的重中之重。
【2024年高考化学电化学专题复习试题训练】推荐阅读:
2024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九07-31
高考化学复习指导计划06-14
高考化学复习方程式07-09
高三化学高考复习资料09-06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分析10-1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怎样提高成绩09-15
福州一模高考化学试题11-18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切忌死记硬背07-12
2019年江苏省高考化学11-14
高考理综II卷化学试题总体评价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