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指导营销工作总结(共15篇)
1.领导指导营销工作总结 篇一
领导检查指导工作小记
中央来人 接到命令 集体动员 计划重定营区内外 大兴工程 艰苦奋战 面子要争 天还未明 两眼已睁 倾盆大雨 忙到五更 午饭未吃 晚饭来临 匆匆忙忙 狼咽虎吞 人非机器 孰能无情 养足精神 再战明晨 领导光临 列队欢迎 精神奕奕 实难再撑 首长视察 谨慎万分 小心意意 唯恐批评 如此军营 首长放心 赏心悦目 脸露笑容 千百心血 终没白负 到此为止 圆满成功 一人欢乐 几多痛苦 天子巡视 有何不同
2.领导指导营销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营销,读者服务,市场竞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完善, 图书馆工作发生了根本变化。如何在激烈的信息市场中占据优势, 拓展服务层次, 充实服务内涵, 这些都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不容回避的挑战。在这种挑战下,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 引入营销管理理念, 寻求一个新的视角, 探索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效率, 使其在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赢得一席之地, 谋求长远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引入营销管理策略的必要性
近几十年来, 图书馆和出版商几乎构成了信息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而今天, 信息服务业已经包括了大量的信息提供者:信息咨询公司, 剪报公司, 数据信息中心等。各种信息经营机构的产生形成了多样化的信息环境。今天的信息用户已经有可能选择多种渠道去获取信息, 图书馆历史形成的具有垄断地位的“信息资源集散中心”的地位已经或正在改变。数字化和自动化冲击着传统图书馆的模式, 高校图书馆引入营销管理策略势在必行。
1. 市场经济的冲击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改革高校图书馆旧的运行机制, 使图书馆工作不只拘泥于记录,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 而是引入市场营销“一切为了满足用户需要”的指导思想, 建立以信息用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思想体系, 建立高校图书馆多元化发展机制, 实行“一馆多业”等经营策略, 加强内部管理, 从而壮大自身实力。以数据库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服务, 在很多方面日益取代传统的文献情报工作。高校图书馆如果不努力利用市场策略去赢得市场, 树立良好的形象去获得读者的认可, 最终将失去过去拥有的产品和服务市场。
2. 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
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转变为数字图书馆是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要完成这种职能转变必须把市场营销理论融入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运营模式中。它必须抛弃传统图书馆以机构为中心的封闭管理方法, 从注重“我能够提供的服务”转变为注重“调研用户要求并向他们提供能满足其需要的信息服务产品”, 正确及时地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欲望, “发现欲望并满足他们”, 这就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中把最好的信息, 用最方便的方法, 在最好的时机, 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的服务宗旨, 也就是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市场营销理论的核心;同时, 高校图书馆在建立其用户群时并不是仅仅依靠留住老用户, 还要吸引新用户, 这同样需要其引入营销观念, 树立竞争意识, 强化服务功能, 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优势占领信息市场, 最终赢得用户的信赖和支持。
二、高校图书馆营销管理的内容
根据营销理论, 图书馆的营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细分读者的需求。图书馆读者群的需求, 由于工作性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各不相同, 而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图书馆必须认真研究调查加以区分, 结合自己的特点或优势, 确立服务重点, 使自身发展愿景、使命和目标更加清晰化。二是挖掘馆藏潜力, 开发多种信息产品及信息服务。图书馆要针对不同的需求, 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对馆藏进行充分开发, 提供多种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三是实施读者关系管理战略。图书馆的价值是要通过读者来体现的, 没有读者, 图书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信息时代已不再是图书馆的“一统天下”, 各类信息服务机构纷纷涌现, 与图书馆争夺着读者。图书馆不能再坐等读者上门, 而必须通过营销来发展扩大读者群体, 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
三、高校图书馆营销管理有效实施的策略
1. 创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1) 创新图书馆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营销, 是图书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做的大胆的尝试, 它打破了常规的服务观念, 打破了图书馆与生产、科研、市场的封闭格局, 积极参与了知识信息的生产、消费、收入分配活动, 使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适度的发展。它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将营销学理论运用到图书馆信息服务中, 使得无论是信息服务内容、服务方式, 还是整体服务形象都会有所变化。同样,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又为服务营销提供了可供营销的产品。
(2) 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图书馆信息服务应以“方便用户”为切入点, 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全方位优质信息服务, 使用户查找便利、上网便利、点击便利、下载便利, 节约用户利用信息的时间。高校图书馆拥有各种图书、杂志、特种文献资料、光盘数据库、电子版图书、期刊网镜像站点等多种信息资源, 并逐步向数字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这一海量信息库和齐全的信息检索方法与工具, 使其能够利用自身的这种优势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成为可能。
(3) 提供个性化推送服务
在市场激烈竞争下, 对企业产品来说, 即使产品品质再优良, 如果用户不知道它的存在, 不了解产品, 那么产品就无法为用户所接受。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也是如此。必须适应市场变化, 采用不同促销策略。主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这样才能不断挖掘新的用户。图书馆完全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采用独特的促销方式来宣传自己的产品, 从而赢得用户满意。
2. 整合图书馆资源
网络环境下信息爆炸, 品质良莠不齐。只有不失时机地将图书馆的人员、文献信息、管理机制等资源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加以整合、优化、序化, 才能使图书馆资源效益最大化。整合是将尽可能多的不同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起, 通过集成、综合, 形成一体化的有机整体。图书馆合并后的整合管理是战略性资源和能力的转移和运用, 整合后所形成的独特资源、独特技能和独特知识, 是提高图书馆战略性资产核心能力的重要保证。图书馆整合包括:图书馆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组织管理与研究开发、信息营销等方面。
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图书馆资源、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条件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对文献信息进一步深入加工, 从零次文献到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以至于高次文献, 充分揭示其隐含、分散、动态的信息, 实现信息的增殖性, 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3. 加强实时沟通, 科学倾听读者意见
沟通是一切协作过程的必要手段, 因此, 图书馆要通过广告、公关宣传、因特网等多种形式的沟通, 了解读者动态, 要建立投诉和建议制度, 为读者投诉和提建议提供方便;要主动了解读者满意度, 将读者的满意度当作衡量自己工作好坏的标准, 在尽力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 要经常性地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 主动了解读者对服务的看法;要及时跟踪和反馈信息, 妥善处理读者的质询、批评、投诉和纠纷;要重视流失的读者, 主动了解流失的原因, 努力将读者的不满意度降到最低限度。
4. 加大宣传力度, 重树图书馆形象
3.汽车营销技能竞赛指导总结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职业院校汽车营销技能竞赛激励机制
教育部从2012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3次全国高职院校营销技能大赛,大赛对于检验职业院校教育质量,促进高职院校间交流、提升教师与学生综合技能以及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简介、竞赛指导过程、对今后工作指导的优化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1职业技能竞赛背景和意义
为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现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技能竞赛促进学生素质养成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促进学生素质养成和就业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全国高职院校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简介
2.1竞赛目的搭建高职院校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展示职业教育教学取得的成果,促进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明确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全国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职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效果。
2.2竞赛内容汽车营销赛项竞赛内容主要面向汽车销售与汽车售后服务岗位。涉及汽车市场开发,汽车销售,汽车保险,汽车信贷和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服务等相关工作内容。汽车营销赛项设置四个子赛项:汽车营销知识竞赛、汽车营销基本技能竞赛、汽车试乘试驾竞赛(顾客试驾)和汽车销售综合技能竞赛四个子赛项。
2.2.1汽车营销知识竞赛。此子赛项为理论知识竞赛。通过机试的形式进行。检阅选手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领域各个岗位所应必备的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
2.2.2汽车营销基本技能竞赛。此子赛项为技能竞赛。通过机试的形式进行。检阅选手的岗位操作能力和应对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手在实际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作领域中执行业务流程的能力。赛项的内容包括:商务汽修、商务汽配、商务汽车贸易服务、车险承保、车险理赔和鉴定评估等主要业务流程。
2.3汽车试乘试驾竞赛(顾客试驾)此子赛项为技能竞赛。通过情境模拟(顾客试驾环节为室外场地实车驾驶)的方式进行。检阅选手对试乘试驾流程的掌握与执行情况。
2.4汽车销售综合技能竞赛此子赛项是基于情景模拟形式举办的技能竞赛,旨在检阅选手对整个销售流程的掌握程度,以及面对各类顾客展开营销的沟通能力。
2.5竞赛方式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省限报2队,每支参赛队由2名选手组成,需为同校在籍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
3竞赛指导过程
3.1教学系重视汽车营销技能竞赛是一项高投入的比赛,需要专用软件、实训室以及实训车辆,教学系积极选购相关竞赛软件,完善实训室配置,确保竞赛训练的进行。同时,为了避免影响正常教学,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进行相关训练和辅导。
3.2好选手加好方法通过选手自愿报名与面试相结合的途径选拔合适的人选。参加汽车营销竞赛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取得良好的竞赛成绩至关重要,根据比赛内容和实际岗位工作需要,我们确定参加竞赛的培训的学生应具备如下特质:形象好、气质佳、性格外向、反应快、聪明好学、能吃苦和对营销技能的学习感兴趣。
基于此,指导教师指定了一套科学的训练模式,以下是具体内容:一是根据竞赛项目和内容制订详细的训练计划。按照四个赛项项目,分别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如:针对汽车营销知识赛项,采用学生自主记忆为主,指导老师讲解为辅,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指导老师针对难点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针对汽车销售业务操作技能赛项,采用指导老师讲解操作要领,学生练习和相互比赛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汽车销售综合技能赛项,旨在基于理论讲学对学生强化职业化训练。训练内容囊括了汽车营销礼仪训练以及汽车销售流程训练。例如,对学生的形体、面部表情、职业语言、职业操守、社交礼仪等方面实施专业化的培训和教育,同时让学生掌握汽车销售流程,比如展厅接待、需求分析、车辆介绍、试乘试驾、报价协商、签约成交、交车服务、售后跟踪等,帮助学生实现由校园人向职业汽车销售人的转变。二是做好竞赛心理素质辅导。指导老师主动走近学生,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引导教育,帮助他们重塑自信,让他们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从而促使其端正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三是做好模拟竞赛。在每个项目练习结束后,指导老师要求学生进行竞赛,记录成绩并排名,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训练成绩。在掌握各项竞赛赛项内容之后,进行强化模拟比赛训练,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参赛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赛场的竞争能力。
4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4.1树立正确的竞赛观和教学观举办汽车营销技能竞赛对于提升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大有裨益。但是学校应该认识到,比赛仅仅是形式,并非最终目的,比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但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开展汽车营销技能竞赛,旨在提升汽车营销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锻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培养出专业化、职业化的汽车营销人才,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对相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作为高校,切忌过分夸大职业技能竞赛的作用,“以赛代学”,但是也不能否定其在教育教学方面所发挥的积极意义,更不能因噎废食,不举办技能竞赛。我们必须端正“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育理念,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偏离职业标准和技能规范,以防掉入“应赛教育”陷阱。通过技能竞赛,增加教师的紧迫感,督促其不断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不断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并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养成独立的思维习惯。从长远来看,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有助于建立以竞赛驱动的新课程体系,同时能督促职业院校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并且将技能大赛和技能教学有机融合,真正实现全员参与,达到以赛促教,提高学生整体技能水平的教学目标。
4.2组建可持续的选手梯队目前,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说,通常只在二年级汽车销售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参赛者,要在有限的生源中选拔出技能突出的学生实属不易。另外,由于还没有建立起以竞赛驱动的课程改革体系,在参赛选手梯队建设方面尚有不足之处,比如每年都会出现选手断档现象,三年级毕业生的可以达到顶岗实习的能力水平,而二年级的学生必须从零开始,要打造能力水平一致的团队非常困难。为了培养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争取更好的竞赛成绩,可以基于梯队培养计划组建一参赛团队,通过基础训练和层次性阶段培养,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提升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度。根据竞赛要求,可以鼓励一年级新生自愿组建兴趣组,由二年级学生承担辅导工作,这样有利于参赛组与竞赛组之间形成激励机制。同时,充分利用三年级学生顶岗实习前的两个月的时间,指派优秀的三年级选手留校训练,使三年级生、二年级生与一年级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传帮带体系,保证竞赛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4.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技能竞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校内建立有效的竞赛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就目前学校的机制体制建设情况来说,一套高效的激励机制已略见雏形,但导向机制建设力度不足,学校没有一套奖励措施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技能竞赛,这是导致教师参与竞赛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因素。鉴于此,学校应该尽快完善管理制度,设立一系列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技能竞赛,在校内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5结语
无论是从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来说,还是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来说,广泛开展营销职业技能大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作为职业院校,应根据办校实际状况,将校内外有价值的资源有机整合,基于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计划多参加相关的营销竞赛,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升,捉进营销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为推动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立坤.开展营销技能竞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J].2014,21(21).
[2]阳琼芳.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8(5).
4.镇领导指导工作简报 篇四
近日惠南镇双拥工作办公室,会同镇武装部门,开展了故乡指导员活动。镇双拥办、相关村居领导等一行,专程赴安徽淮南和滁州看望慰问镇上去年入伍的现役军人,送去了镇政府部门和家乡人民对他们的关怀和问候,发放慰问金,并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座谈。
战士们向家乡领导汇报了各自在部队学习、生活、训练等情况,谈了自己在部队的成长经历和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并纷纷表示,要把家乡党和政府的关心,化作平时工作的动力,今后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争先进,训练当标兵,争当优秀士兵,取得优异成绩,回报家乡人民。
当地部队领导感谢惠南镇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把优秀青年输送到部队,配合部队继续做好战士政治思想工作的做法,对地方政府开展“故乡指导员”活动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镇领导要求全体惠南籍战士要安心服役、刻苦训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先进军事技术和军事技能,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要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为部队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5.江西领导莅临我院参观指导工作 篇五
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2014年9月16日上午,江西发改委翁处长、财政厅黄处长、人社厅和江西省科教文卫厅赖老师一行莅临安徽新东方烹饪专修学院职教城校区调研指导工作。
艺术般的作品让各位领导驻步不前
实训大厅热闹的场景吸引了各位领导的驻足
现场观看大师示范教学
参观西点教室
诸位领导走进模拟酒店
在职教城校区负责人范永胜的引领下,领导一行走进教室,观看大师现场教学、学生亲手实践学习,深入领略安徽新东方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氛围。
研讨会现场
金晓峰院长讲话
临别合影
在稍后的研讨会上,安徽新东方马祥君副院长就安徽新东方烹饪专修学院的办学历程、校园环境以及教学设施设备等基本情况作了简要讲解。金晓峰院长在会上对我院与时俱进的课程设置以及新东方烹饪教育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6.谢谢领导对我们教研工作的指导 篇六
教研工作的大力支持。
二数教研活动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由我们一小二年级数学组来主持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荥阳荥阳市第一小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贵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三个多月的课改历程,离不开教研室领导以及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三个多月来的点滴进步,记录着我们各位老师的艰辛付出,今天就让我们借此机会,畅所欲言,畅谈出我们心的疑问,畅谈出我们心中的困惑,同时也希望这次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平台。
这次的教研活动,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授课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
二、五年级备课组长张桂莲老师谈导学案的设置。
三、大家对授课教师进行评课、议课。
四、恳请教研室领导对我们进行指导、释疑。
第一环节:首先请授课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
杨丽慧老师是我校的教学骨干,我们首先请她对她执教的《图形的拼组》这节课进行反思。(大家欢迎)杨丽慧发言。
下面,请七小的高晓燕老师对她执教的课进行反思。
第二环节:请备课组长谈谈本节课导学案的设置。
杨丽慧老师的课上得这么好,得益于她自己的辛勤付出,也得益于我们学校教研的扎实开展,下面,我们掌声邀请张桂连老师谈谈今天这节课导学案的设置。
张桂连谈。
第三环节:大家对授课教师进行评课、议课。
这几老师的课堂都十分精彩,亮点很多。下面,希望大家毫保留地把自己听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开诚布公地说出来。先请一小的柴丽老师谈谈。(鼓掌)
顺序是:一小(柴丽、常锦霞、黑丽萍、秦普、罗金燕、赵建彩)城关实小()、七小()、王村()、金寨()
听了各位教师的发言,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句话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相信趁着今天教研的东风,我们的高效课堂改革一定会乘风破浪、芝麻开花,一天更比一天好。
四、恳请教研室领导对我们进行指导、释疑。(鼓掌)
领导谈。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教研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指导。
今天我们既分享了各个兄弟学校在课改中取得的硕果,也发现和解决了课改进程中的一些问题。我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只要老师多一份智慧少一份平庸,多一份创新少一些形式,我们的教学之花一定会争香斗艳、绚丽多彩!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感谢各位同仁,谢谢大家!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
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小组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教研活动主持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在这天寒地冻的季节,在这岁末繁忙的时节,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我校,无疑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是对我们莫大的帮助与鼓励。我们满怀憧憬,激情澎湃。在此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也给在座的领导与老师拜个早年。今天非常荣幸,由我来主持这次教研活动。一年来,我们围绕学校主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提升教师研修能力问题目标化的教学研究活动。前几次我们以科研为抓手,以研促教,围绕小班化教育中“个性学习的有效性”、“分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聚焦了一些问题。最近两次我们把聚焦的问题加以分解,以“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小组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为主题,进一步学习理论,进行分步研讨。我们选择这些课题作为研究题目的的原因是:一方面我们登瀛小学语文教学相对薄弱,要去追求;另一方面小班化教育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教法频频亮相,要去学习。我们的教学正沐浴着春风,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了聚焦课堂,提升质量,我们开始今天的第8次语文教研活动。刚才我们已经听了黄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我看到了刚才课堂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
黄老师呈现给我们的是: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特的教学设计。
(1)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是愉快的。
(2)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是成功的。
(3)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是主动的。
(4)学生的小组学习是有成果有体验的。
我想具备这些特征的教学应该是有效的,值得我们去学习;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探讨。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黄老师简单的说一下刚才的这节课中是怎样设计小组学习环节的。
【一】执教教师作介绍。
聆听了黄老师的说课,大家肯定会有很多话要说,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一点两点都可以,也热烈欢迎现场的领导参与我们的讨论,让我们的智慧在碰撞中更美丽。
【二】与会教师评课。
穿插:上面三位老师从小组的组合形式、学习技能、合作的形式进行了很精彩的点评,使我们对小组合作有了更新的认识,谢谢你们。
穿插:谢谢你们,你们三位老师不但从学生方面,而且从教师方面真心实意地谈出了感想,说出了体会,评得很出彩。
主持人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感谢黄老师精彩的课,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心发言,更要感谢在座的领导、专家积极参与。这次活动营造了一个有效、务实、探索的教研氛围,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多一份智慧,少一份平庸,多一份创新,少一些形式,相信我们的教学会更加精彩。本次的“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中小组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语文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了小组学习的有效性,也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研修能力。我们知道了在小班化教学中,小组合作优势在于每个鲜活个体对学习中所碰到问题的理解将更加丰富全面,合作过程中增加了合作交往的意识与能力。希望老师们把本次的收获与体会总结出来与大家起分享。预祝下一次的教研活动更出彩。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7.市场营销理念下的就业指导探索 篇七
一、营销理论运用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可行性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产品的比较分析, 发现高校和企业一样, 都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构成要素和特征表现。从市场的角度来看, 毕业生的培养和就业工作就是高校学生这一特殊“产品”生产与营销的过程。例如:产品相对应学生、品牌等同于学校声誉、多元化生产经营相当于高校的不同专业设置和学科的层次设置、新产品开发对应新专业的开设等等, 这多方面相吻合的特征意味着营销的意识、理论、方法完全可以实际运用到就业指导的实践工作中。营销的经典定义认为“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 提供出售, 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 以获得所需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营销实际上是研究如何满足目标群体顾客的需要, 以达到产品利润最大化的一种行为。营销并不是企业所独有的经营活动, 在某种角度下, 只要包含交换和竞争都是会存在营销, 在交换和竞争的行业和领域中也必然可以运用到市场营销理论,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同样需要。
高校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工作是一种特殊“产品”的生产与营销的过程。高校以就业市场为导向, 以用人单位为核心, 以学生为本, 通过提高学生各项技能和综合素质, 为就业市场提供应用技能型人才, 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将营销理念引入就业指导体系中, 就是要以最小就业成本, 用以实现最大就业满意度, 从而提高高校就业市场占有率。
二、营销理念应用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
以营销4P理论为例, 对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和促销四个要素进行分析, 把市场营销理论的内容引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是产品策略,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 毕业生这一“产品”, 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一般企业的产品策略包含产品的核心价值、功能、定位、组合、式样、品牌、质量、包装、商标、规格、顾客服务水平等次级要素。这些次级要素的组合就构成了产品组合策略。而毕业生的核心价值是其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如何提高毕业生的核心价值即核心的竞争力, 就是高校课程体系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目前国家提倡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以实践和创新培养人才。高校的课程设置也是向着这一方向转变的, 就业市场的需求导向也是如此。用人单位现在更看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和潜能, 如团队精神、语言表达能力、进取心、组织领导才能、创新意识以及独立的生活与学习能力等。由此可见, 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高校应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以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人才为主的课程设置。产品不单单是其核心的价值决定其销路和价格, 品牌、定位、功能等也是很大的营销因素。在毕业生作为产品来看, 其品牌就是高校的自身声誉情况, 定位是指高校的办学层次, 功能就是其所学专业的专业用途。提高高校办学层次和声誉的同时, 调整专业、新开设专业都是多元化产品功能的主要方法, 也就是说要多渠道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技能。
其次是价格策略, 也就是产品的定价, 而作为高校毕业生的“价格”, 是指将要从事的职业所带来的收入的期望值。毕业生的“价格”主要由毕业生供给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对比关系决定, 当然也会受到如学校办学水平、声誉、学生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来看, 就业市场面临的是结构性的需求错位, 片面的供大于求, 部分高校的学科设置不合理、不合时宜, 导致部分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缺失。这些因素就导致毕业生的价格定位普遍偏低, 这也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必然结果。在毕业生的收入期望值高于就业市场的定价时, 毕业生就业的能动性减弱, 就业率下降。面对这种情况, 只有高校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高素质、重实践、懂创新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才能提高毕业生质量适应市场需求, 在提高学校声誉的同时, 也提高毕业生的市场“价格”。
再次是分销渠道策略, 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就是要积极寻求有效的就业渠道和途径。例如:校园大型招聘会、校园小型宣讲会、学校推荐就业、学校就业网络平台信息、各级就业机构举办的大型招聘会、综合性的人才招聘会、各级就业机构的就业平台信息、中介代理机构 (劳务派遣) 等等都是目前高校所拥有的就业渠道和途径。
最后是促销策略, 提升高校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及社会上的品牌形象, 规划传播有关的高校办学特色、学风、声誉、毕业生个人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信息, 即进行促销活动, 从而影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选择。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促销组合其实是一种广告、推销、公共关系处理方面的组合营销策略。高校要有一种广告意识、品牌意识, 积极通过公共关系处理, 树立高校的形象, 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做宣传, 促进人才“销售”。高校广告主要是推介毕业生, 需要介绍学科专业的设置情况和特色。同时处理好高校与用人单位、高校与社会、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树立良好的公众信誉度、支持度, 营造和谐的内外部环境。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人员能为高校毕业生的推荐 (推销) 做出很多有益的工作, 毕业生推荐已成为高校就业的一种重要方式, 即能提高就业率, 也可以培养用人单位依赖性。
8.提高领导机关指导基层服务的能力 篇八
统揽全局,科学筹划的能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基层建设的水平如何,首先取决于领导机关工作指导的层次高不高、统揽全局的能力强不强,领导机关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牢牢把握“听党指挥、能大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吃透上情,摸准下情,找准上级决策精神与本单位的最佳结合点。要学会谋篇布局、排兵布阵,善于抓关键、抓要害、抓主要矛盾,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提高抓基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机关要强化“合”的意识、领导要当好“合”的表率、党委要加大“统”的力度。要善于从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的高度认清和判断问题;善于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大环境去观察分析问题,始终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把战斗力提高作为根本标准;善于按照上级党委、首长意图,谋划基层建设,检查指导工作,真正成为指导基层建设的明白人,把握基层建设的主动权。
依法规范,按纲指导的能力
各级领导机关必须充分认清《纲要》和条令条例在基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认清落实《纲要》和条令条例对基层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牢固树立“纲要意识”和“条令意识”,坚持层次领导,一级抓一级,要实施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各级在抓基层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既不能大包大揽、一竿子插到底,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尊重基层在工作安排、人员使用和财物支配方面的权力,充分调动各级抓基层的积极性。既要坚持工作到一线、指导面对面、跟踪抓落实,又要做到统揽不包揽、指导不包办、到位不越位,真正建立起正规有效的抓基层工作机制。要真正用《纲要》把部队建设规范统揽起来,引导部队办好天天必办的事情、守好人人必守的规矩、尽好层层必尽的职责,确保基层建设的正规运行。
服务基层,排忧解难的能力
为部队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是各级领导机关的重要职责。要始终把官兵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官兵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官兵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官兵的评价作为第一标准,在关心基层、服务基层上体现出领导机关的能力来。把真情实感用在解决难题上,做到深入一线扎实、解决问题务实、排忧解难求实、服务工作落实,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办顺呼官兵心愿的事情。各级领导机关要切实树立“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的观念,对那些长期困扰基层的实际困难,每年都要有计划地为基层办一些实事,并建立责任制,哪个部门去办,什么时候办成,谁去检查验收,都要列出明确的计划,责任到部门,落实到人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巩固一件,确实做到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服务到家。
总结提高,研究创新的能力
求创新、谋发展,才能出成果、出经验。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促进工作,才能推动基层建设创新发展。基层年年抓、基础年年打,有的单位进步大,有的单位长期无起色,有的尽管条件有差别,但整体建设不是差在条件上,而是差在善不善于研究、总结和创新上。从部队实践看,基层之所以稳步发展不断进步,很重要的就是各级总结摸索了一套符合部队实际、行之有效的思路。因此,领导机关必须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想方法,把基层建设中零散管用的做法系统化,把感性的认识理性化,实现工作指导由盲目到自觉、由被动到主动、由低层次循环到创新性突破的转变,推动基层建设持续稳步发展。尤其要看到,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基层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层出不穷的。比如,如何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形势,培育战斗精神,提高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如何着眼官兵民主意识、成才意识增强的特点,加强民主建设,创造成才育人环境;如何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健全和完善基层建设的法规制度等等。领导机关的指导能力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办法、走出新路子上见实效。
以身作则,形象感召的能力
领导机关的形象,就是对基层的无声号令。要注意排除各种干扰,多跑基层,少搞应酬,多掂量肩上的责任,少考虑自己的进退去留,真正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抓落实上。要始终站在抓基层的第一线,经常深入基层,面对面指导,心贴心帮助,实打实解难。要努力在做表率上下功夫,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作风,为基层官兵树好讲政治的形象、干事业的形象、守纪律的形象。
(作者单位:95832部队)
9.校领导调研指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篇九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高校系统疫情防控视频工作会议要求,校领导于近日调研指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对当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强调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学校改革发展,在确保师生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同时,抓好学校各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一流大学建设“双胜利”!
2月28日上午,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书记牛书成来到疫情防控指挥中心,调研指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对持续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教育系统专班视频工作会议要求,鼓足干劲、毫不放松、顽强作战,把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不断巩固扩大防控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一流建设,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在指挥中心,牛书成通过可视化报警管理平台查看了4个校区门卫实时监控画面,利用大数据监测平台查看了全校师生每日健康状况上报详情及线上教学运行状态,详细了解了信息跟踪、网络教学、值班值守、防控流程等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牛书成充分肯定了近期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向坚守在疫情防控战线的同志们表示慰问和感谢。
牛书成指出,习近平总书记“2·23”重要讲话,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注入了必胜信心。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全校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重点任务部署,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放松,抓紧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在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
就进一步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牛书成强调四点意见。一是认清形势,扛稳扛牢政治责任。要充分认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极端重要性,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松劲心态,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确保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二是细化措施,压紧压实防控责任。要集中力量组建好7个工作专班和2个专项工作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完善方案、健全机制,专职专责推进学生管理、网上教学、后勤保障、督察监督等重点工作。三是强化运维,做好网络安全保障。改善网络支撑条件,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强化网络安全保障,为师生健康数据动态跟踪、线上教育教学、远程协同办公等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四是加强引导,做好信息登记报送。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日报告”制度,做好师生出行、健康等信息跟踪摸排工作,督促师生每日填报健康状况,尤其是教职工、离退休人员要提高上报率,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牛书成指出,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带头捐款,为广大党员作出了表率。各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动员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号召,为战胜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牛书成强调,要始终把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摸排和化解防控风险点,全力做好开学前后各项防控准备工作,同时结合疫情防控新形势,因应施策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坚持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奋战关键阶段,决战收官之年,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一流大学建设双胜利。
2月27日上午,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刘炯天院士,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谷振清来到位于核心教学区南2号楼的学校疫情防控指挥中心,查看学校师生健康状况上报平台运行情况,并通过视频连线部分学院负责同志,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调研。
在指挥中心,刘炯天对师生健康状况上报平台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并提出改进意见。随后,通过视频连线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物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医学院等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听取学院师生健康状况上报、疫情防控、值班安排、在线教学等情况的汇报,对各学院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并对下一步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刘炯天指出,2月23号,中央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就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了总体部署,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教育系统专班先后召开会议,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再研究再部署。全校上下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认真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和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教育系统专班的具体工作部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防控工作,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守好校园这片净土。
刘炯天要求,各学院要进一步夯实责任,把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放在首位,坚决落实防控工作各项要求。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对本院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深入研究、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落实。学院党委书记对教工防控工作负总责,院长对学生防控工作负总责,要夯实责任,扎实推进各项防控任务落地落实,对疫情防控责任落实不力、工作作风不实不细造成不良后果的,坚决严肃进行追责问责。
要做到宣传发动更实、思想工作更细,把上级精神宣传到每一位师生员工、把工作要求部署到每一名师生员工,把关心关爱传递到每一位师生员工;要精准掌握师生健康状况,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特殊情况随时报”制度,每日按时督促师生填报健康状况,确保信息准确、不漏一人,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要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实行小单元管理,配置好力量,安排好分工,落实好责任,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扎实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及时收集师生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总结经验,积极应对,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学院建设发展,积极谋划、统筹考虑下一步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响。
10.领导指导营销工作总结 篇十
2011年11月23日下午4点,重庆工商大学校长杨继瑞教授和党政办主任,评估办主任,以及研究生处、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等各位处长莅临我院,指导我院的各项工作。会议在慧智楼90510会议室召开,我院党总支书记孙福金,院长丁宣浩教授,副书记易忠以及我院各系主任,各部部长和教授均参与该会。
首先我院院长丁宣浩教授代表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全体教职工对杨校长和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了衷心地感谢。
紧接着,丁院长就我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总结。丁院长认真总结了我院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各项成果,并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提出了整改意见。接着,丁院长对我院在“十二五”期间的工作进行了细致规划,我院将从“师资队伍”“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积极开展工作,力争将我院建立成一个具有高水平的重点学院。
总结2011年,我院在学科建设中建立了统计学的一级硕士点,成为市“十二五”的重点学科。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院取得显著成效;在“创先争优,党旗领航”活动中,我院多次获得了市校级荣誉。
丁院长又就我院面临急需解决的3项问题向校方如实反映。首先是国际办学本硕连读项目需校方支持,其次是有关我院拟成立“金融统计”专业实验班的请示,最后是我院人才引进与培养问题中遇到的难题。、针对我院取得的成绩和最后提出的各种问题,校方领导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我院已取得的成绩,对于需要帮忙的地方,他们表示一定会认真配合。最后,杨校长总结,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杨校长首先对我院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以及我院近年来取得的成就表示了充分地肯定和赞赏。对于我院提出的问题,杨校长给我们明确的答复。杨校长表示,首先我院应对自身定位,针对我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专业特色,可定位为“数学固本,统计为魂”的基本办学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准确地规划,引进师资力量和完善教学理念。杨校长强调,由于我校是一所以财经为特色的大学,我院的学科建设应注重发挥财经方面的优势,在各专业的设立和长远发展中应认真贯彻该思路,在统计学这个领域积极开拓,不要顾及过多其他因素干扰。
杨校长指出,我院要明确本院在同等院校中所处位置,在和同等院校相比较中,明白自己的差距和优势,努力开拓创新,加强建设,将自身完善变强。而对于考取我院的研究生,我院应进行激励机制,对第一志愿报取且成绩优异者给与全额奖学金,让研究生明白竞争的重要性和自身的发展空间。
有关国际合作办学,杨校长对该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赞同,他表示,他将和校方共同研究,着力解决遇到的各项问题,争取给我院满意答复。
杨校长针对我院“金融统计”专业实验班的设立也给与了建议和指导。杨校长表示,学校将着力改革,解放思想,我院如果有本事,不只可以办统计,还可以办金融,我们要敢于突破和创新。另外,我院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本身实力,可以通过办刊办报,走进社会科研,传播统计知识等多种方式来壮大自身,提高知名度。
11.领导指导营销工作总结 篇十一
省农业厅领导至滑丰种业视察指导
本刊讯 6月4日,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汤其林处长、河南教育学院刘金海院长至滑丰种业视察指导。
在滑丰种业总经理赵秀珍的陪同下,汤处长一行首先视察了滑丰种业新区科技展示大厅。在科技展厅里,赵经理就公司总体工作进行了汇报。近年来,公司积极搞好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高产示范和推广工作,这些工作是促进小麦品种更新换代,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用种,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有效途径。随后一行深入城关东孔庄村察看了由公司创建的小麦百亩超高产攻关田。据悉,2010年度滑丰种业计划创建1个万亩方、2个千亩方和2个百亩攻关田。
刘金海院长同技术人员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了小麦栽培、管理措施等,同时鼓励滑丰种业要积极探索出一套集成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真正把良种良法、科技服务、高产示范等工作融合到一体,从而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单产,增加粮食总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粮食核心区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邢鹏飞)
新乡市农科院
三个玉米新品种通过省审定
本刊讯 近日,从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届十次会议传来喜讯,新乡市农科院培育的三个玉米新品种“新科19”、“新单33”、“新单36”同时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豫审玉2010010、豫审玉2010011、豫审玉2010017。三个玉米新品种适宜河南省各地种植,将进一步改善我省玉米种植结构,增强玉米稳产、高产能力,为我省玉米生产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乡市农科院建院以来,先后育成玉米杂交种54个,玉米科研成果累累,共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22项,地、市级科技成果15项,撰写科技论文62篇,论著5部。
近10年来,新乡市农科院加速了玉米育种材料的改良与创新,加快新品种的选育速度,育成品种13个。其中省审品种8个,正在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2个,区试、预试的品种3个。尤其是“新单22”、“新单23”育成与推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开创了河南省科企联姻,强强联合的科技成果开发与推广之路。近10年来,通过育种材料的引进、改良和创新,丰富玉米育种的基因库,选育出优良自交系新358、新77、新4白、新7红、新6、新328、新2247、新798等,这些自交系已为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应用,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李习军)
麦收在即,种企小麦观摩会竞开场
本刊讯(记者 贾志安)5月10日,河南金囤种业有限公司小麦观摩会暨客户营销培训会议在漯河银都宾馆召开,会上,中国十大优秀职业经理人(CCMC)培训师之一、美国国际训练协会(AITA)PTT授权高级特训师、天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管理培训师——赵孔文先生对来自湖北、安徽、河北及河南的300多名客户和金囤种业的干部职工进行了专门培训。
会议期间,与会者参观了金囤种业公司的科技园区,示范田里,“济麦4号”、“济麦6号”等小麦新品种长势良好。
此外,金囤种业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该公司的科研、品种营销、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分别作了发言。
本刊讯(记者 王喜文)5月27日,尽管天空下起了小雨,但在河南超大种业的荥阳市和孟州市育种基地,来自全省和周边省市的近百位经销商依然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小麦观摩会。
据悉,a河南超大种业是亚洲品牌500强之一的超大集团在河南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主要负责黄淮海区域旱作物种子生产与经营。此次观摩会上主要展示了该公司的拳头产品“超麦1号”和“漯麦9号”,这两个品种都具有高抗倒伏、抗寒、抗干热风、高抗白粉病等共同的特征,是目前最适合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种植的品种之一。据同行的专家介绍,如果收割前的天气条件正常的话,每667平方米产小麦应该在600千克以上。
观摩会后,河南超大种业还和济源市农科所共同签订了“济研94”玉米品种的转让协议。
本刊讯(记者 单志明)5月13日,洛阳市农科院和洛阳市种子管理站共同组织召开了小麦新品种观摩会,来自河南省的权威育种专家、市县种子管理站站长、广大经销商等200余人到会参加。
12.领导指导营销工作总结 篇十二
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许多大公司实施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国外进行产品生产, 零部件外注 (outsourcing) , 并以此促进了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为了说明企业的这些努力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作用, 原产地 (Country-of-origin, 简称COO) 这一概念也应运而生。
原产地的定义是企业营销的产品或品牌本部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原产地或正面或负面的原产地形象, 会反作用于消费者, 无形之中影响其对产品的评价, 从而影响购买行为, 这就是原产地效果 (EffectsofCOO) 。
Schooler (1965) 第一个介绍了原产地效果的有关概念和内容, 他认为原产地效果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一种偏见, 并实际证明了“消费者对于同一产品的评价会由于原产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一假设。
Cattin、Jolibert和Lohnes的研究结果表明“法国消费者对英国产商品的好感度比其他国家的消费者要高得多”而“美国人比法国人更喜欢购买日本产的商品。”
美国学者Heslop和Papadopoulos曾以美国消费者为对象, 就国家整体形象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进行了一次实证研究, 其结果表明:产品制造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文化背景与美国的相似程度, 能够影响美国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评价。此外产品制造国的独裁体制、不安定的政治状况和人权镇压等社会因素, 都会使美国消费者对制造国形象产生否定的态度, 从而影响其对产品的评价。
此外, 还有很多学者认为, 在原产地效果发挥作用的过程中, 消费者的个人特性, 如人口统计学特征、关于产品的事前知识等, 对消费者的购买决定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原产地效果在国外的应用
国外企业在向海外进军过程中非常注重原产地形象的塑造、转化和维护。如韩国在朴正熙上台后, 确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注意塑造韩国的国际形象和鼓励生产技术的创新, 使韩国经济开始逐步增长, 完成了电子、汽车、钢铁、造船等行业的“三级跳”, 实现了韩国由落后到发达, 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华丽转身。使韩国的原产地形象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当今韩国拥有三星、LG等多个世界一流品牌, MADEINKOREA也已经成为高科技和精密制作工艺的代名词。
很多著名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之前, 会非常慎重地选择制造原产地, 他们着眼的不仅仅是廉价劳动力和便利的交通, 更将制造原产地的形象因素考虑进去, 综合计算损益后, 决定制造原产地的选址, 把提高品牌形象作为第一要务。
三、原产地效果对中国企业的借鉴作用
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发展条件, 中国企业对于原产地效果的运用应更加具有实践性和开拓性。
第一, 从国际形象、国民形象和产品形象三方面下手, 努力转变中国以往比较低下的制造原产地形象。由于地大物博, 人力资源丰富等先天条件, 中国被公认为“世界工厂”, 印着“MADE IN CHINA”的各种商品已经遍布全世界。可以想见, 中国的制造业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仍将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如服装、鞋业、日用轻工业品等。由于“MADE IN CHINA”早已被烙上了粗陋、低质、廉价的标签, 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都在为努力降低成本疲于奔命, 除了低廉的价格, 他们没有任何与国外大企业和大零售商讨价还价的筹码。与此同时, 中国在未来一段较长的时期内, 很难摆脱制造业大国的身份。因此, 中国制造业现阶段的任务是努力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赋予“MADE IN CHINA”更多更美好的内涵, 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消费者都相信中国制造, 愿意用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去购买中国制造出来的优质产品。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并非难事, 通过分析关于原产地效果的研究成果, 我们大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这一工作。
首先, 努力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前文我们曾提到, 美国学者就原产地效果的一项研究表明:产品制造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能够影响美国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评价。而产品制造国的独裁体制、不安定的政治状况和人权镇压等社会因素, 会使消费者对制造国形象产生否定的态度, 从而影响其对产品的评价。因此, 落后、独裁或者存在人权或安全问题等因素, 势必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原产地形象。值得庆幸的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政治地位的确立,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也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大国风范。同时在处理人权问题、台湾问题以及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和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过程中, 中国政府都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 其行动是符合客观实际和世界发展趋势的, 也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认同。
其次, 塑造良好的国民形象。一个国家的国民形象就代表了这个国家劳动者的普遍形象, 而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因此, 要提高中国的劳动者形象, 不仅应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 更应该培养劳动者高尚的情操以及较高的精神境界, 使他们不再是简单粗陋的制造产品的“工具”, 而成为对生产资料, 生产器具和产品使用者拥有深厚情感的, 热爱本职工作, 懂得奉献的优秀劳动者。此外, 中国要塑造良好的国民形象, 除了切实提高国民素质之外, 更重要的是, 寻找一个适当的途径, 将现代中国劳动者的饱满形象准确高效地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009年12月, 在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的一家LED企业打工的四位普通女工接受了美国《时代杂志》的访问, 不久之后的12月16日, 《时代》杂志揭晓了2009年的年度人物, “中国工人”作为一个群体, 排在了亚军的位置。中国工人踏实、勤劳, 热爱生活的美好形象终于受到了世界的关注。今后, 中国应当通过各种新闻媒体, 利用全球化的有利条件, 更多地在“塑造”二字上下功夫, 逐步建立起中国劳动者更加诚恳、更加专业的国际形象。
再次, 塑造良好的产品形象。作为制造原产地的中国, 其产品形象的核心依然是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对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我们通过对于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以及对劳动者的严格要求和教育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而生产技术的提高则需要不断地借鉴学习和发展创新才能够实现。因此, 归根结底还应在教育劳动者的过程中培养和充分发挥劳动者的创新意识, 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中国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
第二, 在国内市场上树立原产地观念, 将各地名优特产的形象深植入消费者的内心。在中国, 原产地观念由来已久, 如景德镇的瓷器、北京的烤鸭、上海的服装糕点等, 都在不同的范围内凭借良好的原产地形象, 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但反观这些产品, 大多是当地的土特产, 他们的原产地形象完全是依靠先天优势和长期传统文化的沿袭塑造出来的, 没有经过精心的品牌营销策划, 因此, 产品范围狭窄, 技术革新能力差, 很难在偌大的中国消费品市场上取得强势地位。其实, 中国早已形成了各式工业品, 消费品的制造集散地。如广东惠州现有男装生产企业3000多家, 年生产男装5亿套, 产值达125亿人民币, 即将成为中国男装最大的生产集散地。但惠州生产的大部分男装没有自主品牌, 以为真维斯, 圣马龙, 南旋等品牌代工为主;建筑材料瓷砖的主要生产地包括河南唐山、湖南醴陵、山东淄博和广东泉州, 各地在生产上有自己的特色, 但没有形成集团优势。因此, 各企业应注重在国内市场上就某一类或某一特定产品塑造和建立起当地良好的原产地形象, 各企业间通过联合、兼并等多种方式, 促使中国市场形成内部的原产地效果, 提高国产品牌的影响力, 从而创造出规模效益之外。
四、结束语
传统观念认为, 原产地观念的有关研究结果, 只适用于企业在外国进行生产的情况, 而忽视了这一理论对于制造国营销策略的借鉴作用。本文在总结原产地观念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力图将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为中国制造企业利用和借鉴原产地观念这一理论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LEE, A.Y.ANDAAKER, J.L.ISeek Ple asure and We Avoid Pains:The Role of self-Regulatory Goals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ersuasion[J].Journal of ConsumerRese-arch, 2001 (9) .
[2]、SCHOOLER, R.D.Product Biasinthe Central American Common Market[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65 (11) .
[3]、CATTINP, A.JOLIBERTANDC.LO-HNESS.Cross——Cultural Study of‘madein’Concep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2 (13) .
[4]、PAPADOPOULOS, NICOLAS&HE-SLOP, LOUISA.Country Equity and Country Branding:Problems and Prospects[J].Journalof Brand Management, 2002 (9) .
13.领导指导营销工作总结 篇十三
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学生上机操作有严格的使用记录,做到专人专机,一人一文件夹。
学校为四、五、六、七、八年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孩子们在这里学会用电脑绘画,设计自己的作品,上网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他们在这里展开想象的翅膀,品尝成功的喜悦。掌握一技之长,提高信息素养。
14.领导指导营销工作总结 篇十四
2011年12月10日,初冬的寒风吹着微弱的几缕阳光,让人忽感益阳冬季的冷漠,但当湖南省、市级领导来项目检查指导工作的消息传来时,大伙心里顿时一丝暖意。
拦车杆高高扬起,国晶硅业业主早就专门组织了员工在大道两旁整齐的等候着。11时许,汽笛声远远传来,两辆警车开道,相继尾随了五辆中型面包车和一辆小车。车辆缓缓驶过,大家都不停整齐地鼓掌:“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车辆径自驶向803(精馏)单元方向。简单的红地毯,简陋的宣传栏,朴实的工地却像过年一样。管理公司刘晓宇执行董事绘声绘色地向各位领导介绍和汇报工作,说到关键处,掌声阵阵。点头默许中,传递着各级领导对国晶项目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心的信息。
此次检查工作像一剂兴奋剂,激励着项目的整个团体。中建安装益阳项目部更是倍受鼓舞:众志成城,不辱使命„„
目前,安装还处于蓄势待发状态,临建设施正在紧张地搭建当中。10日,封闭仓库已开始立柱,相关的腹杆和骨架梁正在除锈刷漆环节。有条不紊的仓库搭建工作正在为材料进场做准备,相信安装工作很快就会陆续展开。
湖南益阳国晶硅项目部
2011年12月10日
15.领导指导营销工作总结 篇十五
【关键词】融合创新;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图书策划和营销
【作者单位】史亚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一、新时期传统出版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简析
随着互联网及数字出版的异军突起,传统出版社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最初的恐慌之下,甚至产生了“纸质书会不会消亡”之问。时至今日,事实已说明纸质书短期内并不会消亡。传统出版社虽不再对数字出版谈虎色变,但也并非高枕无忧。笔者在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对新时期传统出版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做简要分析,以探求未来发展方向。
1.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但一段时期内纸质图书出版仍是主战场
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道,2011—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迅猛,从产值来看,我国数字出版产值从2011年的137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400亿元,年均增长34%;从产品来看,电子书产品从2011年的90万种增长到2014年的160万种,互联网原创增加至201万种;从趋势来看,数字阅读已经被大众所接受,2014年数字阅读率达到58.1%,首次超过纸质阅读……这些数据,无不说明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根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的数据,2014年中国出版业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达3387.7亿元,纸介质出版营业收入1701.02亿元,数字出版营收将近纸质出版营收的1.99倍。然而,我们深入剖析数字出版的营收结构发现,数字出版中网络广告和娱乐化产品占了绝大比重,真正能对纸介质出版产生替代作用的产品尚未出现。以2014年为例,数字出版中网络广告的营收为1540亿元,网络游戏的营收为869.4亿元,两者合计占数字出版总营收的71.12%,而真正与纸书出版有直接关联的电子书营收为45亿元,仅占数字出版总营收的1.33%。由此可见,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不仅任重道远,而且纸质图书目前仍是传统出版社市场竞争的主战场。
2. 技术革新不是根本,内容创新恰为优势所在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出版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大地丰富了内容产业的产品载体形式,引起了营销理念和渠道的深刻变革。从全媒体到4G移动互联,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对于内容与技术的关系,业界目前也已形成共识:出版业归根结底还是内容为王的产业——内容为本,技术为用。
有关全媒体的热烈讨论最终在出版业促成了IP经营热。IP经营在出版业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版权的经营。好的原创内容可以知识产权为纽带,授权图书、电子书、影视、游戏、动漫等相关文化产品甚至延伸至书店和游乐场所等经营领域,关键是要有好的原创内容。
互联网产业是一个平台制胜的产业,平台经济的特点很明显,即市场竞争的结果往往是同类型平台中仅有少数几个最终胜出而淘汰掉其他平台。出版业适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不是自己去做平台,因为信息技术并非出版社的强项,即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平台,可能也很难达到预期目的,而是用去平台思维,借用已有的、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独具特色的内容,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融合创新成为对新时期编辑能力的必然要求
作者无疑是内容的主要创作者,但编辑在出版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价值亦不能忽视。新时期出版业的主要矛盾仍是供需矛盾,编辑是调節这一矛盾的主要力量。尽管自媒体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编辑仍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主要桥梁,编辑需要融合两者需求,以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内容的价值增值。一方面,编辑需要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确定最合适的作者,策划读者喜闻乐见的选题;另一方面,编辑也要对作者交来的作品做最适合读者的打磨,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和媒介进行发布和传播。编辑对一部作品的策划绝不仅限于选题的策划,而是对其生命周期的全程策划。
新时期出版业正面临“数”与“网”的挑战,这对编辑的融合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不仅需要学习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平台在编、印、发各个环节进行资源调配、流程再造和形式创新,做到一次编纂、多次生成、多元传播,实现内容生产效率和媒体影响力的双重提升,还要认识到出版不仅是文化产业,更是创意产业和版权产业,要向版权再创造、打造全媒体产品形态,进而打通整个出版产业链的方向去努力。
二、融合创新思想在图书策划与营销中的具体应用
早在2011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中国出版(版权)发展论坛上的讲话中就已提出“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新目标”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不是零和游戏,不是此消彼长,二者呈现不断融合的态势,中国出版业将以融合作为产业发展核心目标”。
2013年,融合创新思想正式确立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发展战略之一。《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是我社入选2015年度中国教育新闻网“影响教师的100本书”,虽为小众图书却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2015年1月出版以来已刊印3.5万册。下文就以该书为例,阐述融合创新思想在图书策划与营销中的具体应用。
1.选题策划中的融合创新
《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是由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授权的引进版图书,最初的创意却发端于译者的学术研究和一本期刊。译者在收集“Nature实证研究”项目资料时首次注意到Nature杂志发表科幻小说,遂以这些科幻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其科学史意义,研究成果发表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谁也没想到,影响因子达40以上、被视为“世界顶级科学杂志”的Nature,在创刊不久即开始刊登科幻小说且延续至今?2005年Nature甚至获欧洲科幻学会“最佳科幻出版刊物”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有一点相同的是,科幻小说都未能进入主流文学,但科幻之于科学界,在中西方的处境却是不同的。在国内,科学的殿堂向来被冠以“神圣”之名,科幻从未能与其平起平坐,而西方科学界对科幻的接纳态度与国内学者将Nature奉至神坛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为此,我们意识到将这些小说翻译出来并介绍给读者具有极大的意义,既可以为中国学术界对国外期刊的盲目崇拜敲响警钟,也可以引起中国科学界对科幻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当当、亚马逊和开卷数据,结合译者已发表同主题学术文章的引用率和关注度,对国内的科幻出版物市场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确认了该创意的出版价值和市场认可度。我们还了解到,麦克米伦出版公司(Nature杂志的母公司)出版了由Nature杂志科幻专栏现任主编亨利·吉选编的Futures from Nature:100 speculative fictions from the pages of the leading science journal一书,该书选题非常契合我社以反思科学为宗旨的科学文化丛书ISIS文库的主题,经选题论证后我们决定引进版权作为文库之一出版。
nlc202309090454
《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英文版原著中收入了100篇Nature上发表的科幻小说,经洽谈版权,我们获得其中66篇的授权。原著编者亨利·吉并未对入选的小说进行主题分类,100篇小说从1排到100,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尤其是突出该书的思想价值,中译本做了两方面的改进:(1)请译者江晓原教授分类归纳,重新编排为10个主题;(2)请译者在卷首做了长篇导读,对国际科幻创作中反思科学的主流倾向进行剖析,更审视了Nature杂志与科幻的百年渊源。可以说,该书虽为引进出版,却又包含了大量的原创智慧。作为ISIS文库作品之一,该书封面设计与其他系列总体形式统一,却因内容不同对内文版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力求简洁大气、便于阅读。
受资源所限,《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的选题策划与全媒体业态和全产业链产品的策划尚有差距,但其体现了学术研究与图书出版的融合创新、期刊媒体与图书媒体的融合创新以及出版价值与市场需求的融合创新,充分挖掘了同类选题的空白,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图书的选题策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营销中的融合创新
江晓原教授对科幻电影和小说的关注由来已久,十余年来不仅在各大知名媒体发表了大量科幻电影影评,而且首创了科幻科学史研究,持续发表学术文章。该书的另一位译者穆蕴秋正是其指导培养的国内该方向的第一位博士。《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翻译过程中几易其稿,译者对那些未来世界才有的新术语的翻译,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论坛和社群广泛征集了科幻界的意见,尽量做到信、达、雅。交流互动的过程同时为该书出版后的销售做了极好的铺垫,以至于在正式出版前已呼声甚高,对何时上市的询问不绝于耳。《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正式出版前,江晓原教授为该书撰写的导读发表于《读书》杂志,提前一步与读者见面,并通过新浪博客转载,不仅形成市场预热,而且读者的反馈也为首印数的确定提供了第一手参考资料。《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出版正值春节期间,受物流所限恐难以铺货到位,为了第一时间满足忠实粉丝的购书需求,出版社特地在天猫旗舰店设了图书购买链接,一时成抢购之势。节后,出版社利用豆瓣、微博、微信、论坛等各种渠道及时发布当当、京东、亚马逊到货的消息,又一次形成销售热潮。
在铺货完成后,编辑借助译者在科幻和学术界的丰富的人脉资源做了该书的首批定向推介,以译者名义向相关媒体、专家和学者赠书,邀请其惠赐书评。正是由于这种有的放矢的精准投放,《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出版之后迅速获得媒体界、科学界和学术界的热切关注,国内科学家、科幻作家以及普通读者对科幻与科学的关系以及对科幻作品的讨论空前激烈。30余家媒体如《中国科学报》、《中华读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深圳晶报》、凤凰网《读药》周刊、新浪网、科幻星云网、豆瓣网等争相报道,或组织专题讨论,或刊发书评、学术文章,有效地促进了该书的销售。
2015年8月20日,江晓原教授历年影评文章的精选结集《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在上海书展中央大厅首发,刘慈欣、毛尖、沈昌文等各界名人现身助阵,场面火爆。新书发布会与刘慈欣的“雨果奖”获奖喜讯共同掀起了一股科幻热潮。10月17日,江晓原教授携新书与清华大学教授、科学文化名人刘兵先生在季风书园书店对谈,为读者带来了一场“解读科幻”的思想碰撞。虽然这些活动都不是以推介《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为主要目的,但该书与《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具有非常相似的读者群,抓住机会搭顺风车也不失为有效的营销方式。当读者在活动现场看到两本书并列摆放在一起时,自然而然形成可观的顺带销售。实际上,《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与《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的协同营销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上海书展现场一度卖断货,于是出版社适时利用官方微博、豆瓣等线上平台发布“补货清单”,有效推动了线上销售。
同时,编辑一方面对出版社ERP系统的库存和发货数据以及开卷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确定了最佳的加印时点;另一方面,充分收集并研究了当当、亚马逊和京东等售书平台以及豆瓣、科幻论坛等读书社区中读者的反馈,在重印时对内容做了两方面的改进:(1)在目录前增加了首印上市后的媒体和读者评论选载;(2)修正了翻译和编校上的疏漏。重印时,编辑曾设想更换一个更醒目的封面以促进销售,但在重点调研几家主营科幻的书店之后,发现读者对现有封面的认可度非常高,最终决定保留原封面。
在准备重印的同时,外方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原著第二辑亦进入编辑的视野,对要不要出版中文版第二辑的论证随即展开。实际上,中文版第1辑推出后,2015年5月,清华大学硕士李恬的作品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成为第一个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科幻小说的中国人;紧接着,多次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和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中国科幻作家夏笳6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中国人的第二篇科幻小说;8月,刘慈欣荣膺“雨果奖”,至此中国科幻界可以说热潮迭起。英文版原著第二辑里竟收入了《三体》译者刘宇昆发表在Nature上的作品,再加上夏笳、李恬两位才女受江晓原教授之邀欣然应允担纲第二辑的翻译,我们相信中文版第二辑的出版必然可以在第一辑进入销售平稳期后对其形成锦上添花式的又一次助推,由此第一輯的生命周期无形中也得到了延长。
在中文版第二辑正式出版前,2016年10月10日,江晓原教授携《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II》译者夏笳携《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登陆央视10套《读书》节目,为观众解读科幻为人类未来世界带来的无限思考,其中《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获《读书》节目易读指数五星、趣味指数五星、新知指数四星的推荐。随后,《文汇报》“文汇讲堂”对江晓原教授进行了专访,选摘了部分科幻小说(附导读)。这些线下活动都通过央视科教官微、“文汇讲堂”官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官微等线上平台进行重点推荐,以让活动效果最大限度发酵。
2016年11月,《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II》正式出版,当初的那个创意如今承载于这两本书却远不止于这两本书,当然此时也并不是终点,后续策划仍在进行,只待市场时机成熟时推出。
如上所述,在营销实践中,多维度、多层次的融合创新贯穿始终,即便理论上有传统营销渠道、网络营销渠道、社会化媒体营销(SMM)渠道之分,有线上平台、线下平台之分,有传统媒体、新媒体之分,有作者资源、出版社资源之分等,但在实践中只有各渠道、各媒体、各平台围绕营销目标形成有机融合,才能保障营销活动有效实施。
编辑和营销人员的融合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只有编辑和营销人员具备互联网思维、全媒体思维并时刻有融合创新之想,才能多渠道、多平台全方位地做好营销工作。
[1] 任晓宁. 未来5年,数字出版往哪走?[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3-31.
[2] 文东. 中国出版业:从数据观大势[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02-24.
[3] 张立. 为融合与创新串上筋络披上正装[J]. 出版发行研究,2016(8).
[4]柳斌杰. 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5-30.
[5]吴尚之. 中国出版业将以融合作为产业发展核心目标[EB/OL]. http://www.chinanews. com/cul/2014/08-26/653313
4. shtml,2014-08-26 .
[6]鲁培康. 融合:图书产业内容创新的战略思维[J]. 中国编辑,2015(3).
[7]罗小卫,程辉. 互联网时代图书选题策划创新[J]. 出版广角,2016(6).
【领导指导营销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感谢领导检查指导工作06-13
市县领导莅临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09-08
欢迎领导莅临指导11-20
热烈欢迎院领导指导08-17
中心学校领导到我校检查指导06-26
电子商务系实习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实习总结06-11
教师指导工作总结06-29
国培指导总结08-09
教学实习指导工作总结06-25
实习学校指导工作总结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