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沟通名词解释

2024-12-15

信息沟通名词解释(精选11篇)

1.信息沟通名词解释 篇一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

? 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 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 信息稳定系数:是指某类信息项目的总数中在规定期内(一般在一年内)不变动项目所占的比重。稳定系数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 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变动项目数/信息项目总数

? 战略信息:是提供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用的信息。包括系统内外,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的大量信息。

?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 决策支持系统:是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统。DSS并不代替决策者做出决策,而是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分析问题、构选模型和模拟决策过程及其效果的决策环境,以提高决策人员的决策技能和决策质量的支持系统。

? 主管支持系统:也称为主管信息系统,它是专用于辅助高层管理人员获取和运用有关信息,以支持决策为主要任务的信息系统。

? 电子数据交换:是结构化数据根据一组规则,在参与者之间自动地传递。它的主要功能是在某一公司的电子计算机与用户或卖方等贸易伙伴的计算机之间传送和接收具有标准格式的贸易单据。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将企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不同类型的子系统连接起来,组织而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称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即CIMS。

? COPICS:是面向通信的生产信息与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它是美国IB公司开发的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工厂的管理信息系统。

? 关系模型:关系(式)模型是一种新的数据模型。它是建立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的基础上的,它提供的逻辑结构简单,数据独立性强,存取具有对称性、操纵灵活。

? 数据库: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中的,相互关联的为多个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集合。

? 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是指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一般应当由数据库、计算机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用户(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设计和数据管理)四个部分构成。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帮助用户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简称为DBMS(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由数据描述语言(DD?)、数据操作语言(DM?)、其它管理和控制程序三部分组成部。

? 选择:从二维表(关系)中选择一部分满足条件的元组的操作叫做选择。

? 投影:在二维表(关系)中对属性的选择操作叫做投影。

? 连接:通过比较、投影运算,将两个二维表(关系)连接生成一个新的二维表(关系)的操作叫做连接。

?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下运行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简写为DBAS

? 数据库文件:FOXBASE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FOXBASE中把一个关系统称为数据库文件,这存储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中,其文件扩展名是.DBF。

? 记录:FOXBASE是关系数据管理系统,在FOXBASE中把一个关系称为数据库文件,在关系中的等每个元组都叫做数据库文件的记录。

? 字段:FOXBASE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FOXBASE中把一个关系称为数据库文件,在关系中的每个属性称之为字段。

? 常数:在操作过程其值不发生变化的量叫常量。其中的数值常量,也叫做常数,它由可以参加运算的正负整数、小数和零组成。

? 变量:在常数过程中其值可以发生变化的叫做变量。在FOXBASE中变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数据库文件中的字段变量,一种是游离于数据库外的内存变量。

? 表达式:一般把通过运算符联接起来的同类数据(如常量、变量、函数)的运算式叫做表达式。表达式的运算结果叫做表达式的值。在FOXBASE中表达式的含义比较广泛,它可以是一个常量、变量或函数,也可以是一个运算式。

? 函数:函数实质上是系统预先编制的程序,调用函数实际上就是执行程序,但是它的调用格式比较简单方便。每个函数都是由函数名和圆括号构成。有些函数需要在圆括号中加入参数,有些函数不需要在圆括号中加入参数。

? 当前工作区:FOXBASE为用户提供了10个工作区,可以同时打开10个数据库文件,但是任何时候,只能对其中的一个文件操作。这个文件所在的工作区就叫做当前工作区。

? 排序:排序的操作是要产生一个与当前数据库文件记录排列顺序不同,面内容相同的文件。需要用户指明按哪些字段值的大小来排列记录的顺序,这个字段叫做关键字。

? 索引:索引文件可以实现排序文件的全部功能。而索引文件只对索引项排序并生成一个对应表。这样做即消除了大量数据的冗余,又提高了排序的速度;但因为索引产生的只是一个对应表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库文件,所以索引文件是不能脱离原来的库文件而独立使用的。系统工程默认的索引文件的扩展名是.IDX

? 过程: 根据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对于一个复杂的应用问题往往要把它逐层细分成一个个简单问题去解决,第一个简单问题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处

理模块,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可以通过一段程序来完成。这段程序就叫做过程。

? 结构化程序设计:又称为结构程序设计,是当今程序设计的先进方法和工具。所谓结构化程序就是指仅仅使用三种基本控制(顺序、选择和重复)结构实现程序的设计方法。

? 编译:FOXBASE的程序一般按解释方式运行。这种方式虽然使用方便,但是效率不高、运行速度不够快,更不能保密。FOXBASE还提供了一个程序编译器,可以对FOXBASE的目标程序。所谓编译就是对源程序进行预处理。生成目标程序的过程。

? 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

? 系统开发:在计算机领域中,人们经常用“系统开发”一词来概括管理信息系统从项目提出直到运行、评价为止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有时又称为“系统分析与设计”或“系统设计”。

? “由顶向下”开发原则:是由整体到各组成部分、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逐步求精,分析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相关性、逐步深入。首先考虑全局问题,全局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再按层次分解,逐层分析地发展系统。

? 生命周期法:是国内外广泛采用并为许多组织确定为标准的系统开发方法。广义地说,任何系统均有其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

? 类的继承机制: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下层可以有子类。形成一种层次结构。一个类可以有多个超类,也可以有多个子类。超类是下层子类的概念,因此子类可以继存超类的属性、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是类继承机制。

? “CASE”:即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其目标就是要实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工作基于计算机的自动化。

? 事务流程图:是以一项业务或一组相互关联的业务作为描述对象,对它们的处理过程及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描述。

? 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既是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的工具,也是用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描述数据来源、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存贮。

? 数据流程图中的外部实体:是指不受所描述的系统控制,独立于该系统之外的部门、群体,或另一个信息系统。它们向所描述系统输送数据,或接收所描述系统向其发出的数据。系统开发不能改变这些外部实体本身的结构和固有属性。

? 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是指与所描述的系统信息处理功能有关的各类信息的载体,是各处理输入和输出的数据集合。

? 数据字典:是给数据流程图中每个成分以定义和说明的工具。它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种成分,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贮、处理功能、外部项等成分的逻辑内容与特征予以详细说明,是以后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维护的重要依据。

? 决策树:又称判定树,是一种表格状的图形工具,适合于描述处理中具有多种策略,要根据地若干条件的判定,确定所采用策略的情况。

? 决策表:又称判定表,是一种呈表格状的图形工具,适用于描述处理判断条件较多、条件又相互组合、有多种决策方案的情况。

? 数据功能格栅图:是一张表格。它的第一行列出系统中各功能的名称,左边第一列是系统中各数据通信的名称。表中内容表达了各功能与数据的关系。在数据功能格栅图上,可清楚地表示出每个数据由哪些功能处理;每一个功能 要输入、处理和输出哪些数据。

? 模块:是结构化系统的基本元素,从逻辑上看,模块就是处理功能,给它一定的输入信息,它能对之进行加工处理,输出结果信息。从物理上看它是可用一个名字来表示的一组程序,如FOXBASE中的一个PRG文件。

? 控制结构图:也称为软件结构图或模块结构图,它表示出一系统的层次分解关系、模块调用关系、模块之间数据流和控制信息流的传递关系,它是系统物理结构的主要工具。

? 模块凝聚:是用以衡量一模块内部自身功能内存联系是否紧密的指标,也是衡量模块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

? 模块耦合: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耦合,它是衡量模块之间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

? 以转换为中心结构的模块分解:如果待分解的模块是一个数据凝聚的模块,即内部包含若干顺序执行且对某些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称为以转换为中心的结构。这种模块可分解为输入、处理、输出三大部分。

? 以业务为中心结构的模块分解:待分解的模块处理几项逻辑上相似的业务,即它是一个逻辑凝聚的模块。这种模块可以将之分解为一个检查业务类型的模块和一个调度模块,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调度模块调用不同的下层模块,进行不同的处理。

? “记录”:是由若干数据所组成,用以描述某一事物(或事物间的联系)------实体的。通常在记录中总存在某个或某组数据项,它们的值一确定,其他数据项就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2.信息沟通名词解释 篇二

家长与幼儿园的工作时间基本上是同步的。早上孩子来园的时间比较集中, 教师忙于接待幼儿, 家长则忙于赶点上班, 他们很难有尽兴交流的机会。下午幼儿统一时间离园, 家长多, 孩子也多, 教师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 家长和教师没有时间静心去交流孩子的情况, 这就像两条不能交汇的平行线。

信息时代的到来, 为我们更好地探索家园沟通新模式带来了契机, 信息技术丰富了家园联系的形式, 促进了家园互动、家家互动, 使家长能更加直接、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 了解幼教发展动向, 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依托网校平台, 延伸活动课程

家校路路通是教师对全体幼儿传播信息的最佳平台。受年龄特征限制, 幼儿好动活泼, 自由散漫, 有意注意还没有占主导地位, 老师交待的事情, 前说后忘, 造成老师必须不断重复要求的局面, 老师累, 孩子也累。有了家校路路通, 问题迎刃而解。班级里有活动、要求时, 可以通过“群发消息”, 迅速、及时、有效地传递出去, 并以诚恳的语气要求家长做好孩子的工作, 力求得到家长的支持, 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听教师感叹:这孩子真笨, 很简单的儿歌、数学都不会。试想, 内容简单是相对我们大人来说的, 而对小朋友来说可一点都不简单。孩子学习讲究直观形象, 生动有趣, 这就免不了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例如在认识扇子时, 我提前在家校路路通里发了信息, 第二天上课时, 幼儿带来了很多质地、图案不同的扇子, 为幼儿活动提供了便利。

家长文化程度不同, 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尽人意, 部分家长教育能力不强, 教育方式不科学, 致使家园共育实效性低。我通过网上家长学校, 发送一些家庭教育的最新信息, 让学校和家庭互动起来, 让家庭成为学校的延伸。

家校路路通, 还可以让老师把爱传递出去。国庆节、劳动节、儿童节等等, 一个个问候、一个个关爱的短信, 深深地打动着父母的心, 密切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利用手机短信, 促进多维交流

手机联系方便又快捷, 既可随时了解孩子的在家状况, 又可以及时向家长传达孩子的在园表现。今年, 在很多地方发现了“甲流”, 幼儿园高度重视, 要求各班加强幼儿的一日活动观察, 关注每位孩子的身体状况, 并做好日报工作。老师充分利用手机的作用, 每天与请假在家的幼儿家长沟通, 了解孩子在家状况, 宣传预防感冒的方法。幼儿请假通过手机, 在家有什么不良行为习惯也可以通过手机咨询。如阳阳在家喜欢看动画片, 很晚了还不肯睡觉, 妈妈催促多次, 总不见效, 没办法, 只能打电话求救老师, 老师通过电话对阳阳进行了教育, 阳阳很快就接受了。

我班有部分家长常年在外工作, 手机也就成了沟通的主要工具。老师经常用短信的形式, 把孩子的在园表现告诉家长, 如诚诚最近进步了, 改掉了挑食的毛病;诚诚变能干了, 能主动帮老师做事情了……这些短信, 虽然只有寥寥数语, 但是它的内容是自然真诚的, 既增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又提高了家长的教育信心。

●丰富网站建设, 实现资源共享

校园网是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是建设高素质学校的必要条件。校园网的开发利用, 对家园互动、资源共享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我园的校园网有学校简介、教师简介、幼儿园新闻、教子有方、巧手厨房、班级网页等等。我们利用校园网站中的“招生信息”, 向社会宣传幼儿园的招生情况, 扩大社会影响;利用“校园信息”向家长展示幼儿园的各种活动, 如庆祝“六一”活动, 乒乓大本营活动, 亲子活动等等;在“教师简介”中介绍各位老师的工作简历和特长, 让家长对孩子的老师有更多的了解;在“最新消息”里, 公布幼儿园近期主要工作, 让家长直接、快捷地幼儿园动态;在“教子有方”里, 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各班的“班级网页”, 能及时更新每周教学内容, 发布班级信息。另外, 在幼儿园网站上, 我们还设置了“留言板”, 充分发挥家长资源, 使他们不受时空限制, 随意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为幼儿园建设出谋划策。

●建立网络论坛, 拓展互动空间

家园沟通、家家沟通需要一种氛围, 网络论坛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我校BBS开通以来, 对于家园沟通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第一, 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性;第二, 增强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探讨。家长除了从教师那里获取家教经验, 还可以与其他家长广泛交流, 在碰撞与融合中发展;第三, 增强了家长学习的主动性。网络为家长提供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资源, 家长慢慢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如今上网交流已逐渐成为家长们的至爱。

3.让信息沟通更快!更准!更透明! 篇三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输的速度越来越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电子日报制度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传输沟通问题。

领导班子聚不齐但信息可共享

领导班子之间信息沟通可以采用公用文件包的形式,班子成员可以把相互通报的信息放在文件包里,班子成员信息共享,有什么意见和看法也可以放在文件包里,这样就不用大家齐了才开会,才商讨事情,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在工作繁忙的公司里,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都在公司的时间并不是太多,因为各有各的事情要做。当然也可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这样可以使不在公司的班子成员随时也可共享信息。

三种信息传输通道提高效率

——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

下级信息上传——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每一名员工都可以以电子日报的形式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及工作问题。这些来自基层员工的工作信息是领导了解全面工作情况的基础,是决策的依据,这样了解信息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信息的真实性较强。

上级信息下传——如果是信息要下达给全员,高层领导也完全可以采用这种电子邮件的方式,这样使所有的下级接受的是同一信息指令,防止了信息指令在下传的过程中,其效用层次衰减,也避免了不同级别的人因对信息指令理解以及岗位的差异造成对信息理解的偏差,导致信息传输效果的偏离。

——横向的信息沟通

企业的日常工作不仅需要上下级之间进行及时的沟通,而且还需要横向的及时沟通,需要信息时进行沟通,一旦有信息就进行横向的沟通,每天都以电子日报的形式进行信息的沟通,甚至一天可以进行多次的信息传输沟通。这样的信息传输沟通方式比传统的打招呼的好处是一旦传输出去,传输的信息内容就无法更改,接受方如果更改也将有更改记录。因此电子日报制度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将会起到工作记录的作用,成为很多事情的见证者。

——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沟通

由于领导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会见所有的员工和所有的客户,员工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把自己的工作及想法如实地反映到领导那里,领导也可以把自己所要表述的意见,需要对员工传递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每一位员工的信箱里,这样就可以实现员工和领导之间信息的互动。同样,与每一位客户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实现公司领导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互动,虽然没有直接见面,但意见信息得到了沟通,这样就避免了信息的来回传递的失真和相互之间的猜来猜去,耗费时间和精力。

以上三种信息传输通道,只要形成电子日报制度,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信息的传输时间,其次是信息的失真度低,第三,相互之间信息传递的相对透明性和不可更改性,会大大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这对医治大企业病是大有裨益。

——协助督促、评估员工

电子日报制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督促员工尽力努力做好每一天工作,防止吹牛浮夸之风。无论是谁做的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只要做成了电子日志,并上报各级领导,而且做了电子备份,都将无法改变,这将成为历史记录,也将成为评介员工的最初依据。所以电子日报制度是督促每一名员工的岗位尽职尽责的最好的办法。这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培养务实的工作作风。

电子日报能在企业的全员中实行,最终将起到评价和考核每个员工业绩和能力的基础依据。每天每个员工都在上报,而且上报的内容具有不可更改性,所以每天的电子日报内容就是每位员工的工作业绩的实录。要评价一位员工一定时期的工作业绩,只要把员工在这一时期的电子日报连续起来看就可以,而且从连续起来的工作日志中还可以读出一位立体的员工,绝不仅仅是工作业绩,所以电子日报是考评员工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也等于提高了考核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降低了员工考核的成本,提高了企业考核员工的工作效率。

制约领导出尔反尔

电子日报制度的制约作用是双向的,在制约下级的同时,对上级也是个强有力的制约。电子日报制度,对应的当然是电子回复制,当下级把工作情况和问题上报的同时,领导也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对下级提出的问题给予回复。由于电子邮件的不可更改性,所以,一旦领导对下级的请示报告给予了回复,也就形成了永久性历史记录,成为有据可查的电子档案。

所以电子邮件回复对领导的制约作用有三:一是制约少数领导关键的时候出尔反尔,出卖下属,因有据可查,无法抵赖;二是有效制约少数领导的健忘和糊涂,因为时间长了,领导把批示过东西也可能忘掉了;三是制约领导不经深思熟虑就轻易下结论,草草批示的轻率作风,电子回复制会使领导在下结论做批示之时三思而后行,减少轻易下结论做批示造成的负面影响,这对改善领导的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积极的作用。

在企业推行过程中的障碍

电子日报是信息传输工具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对企业传统的信息传输机制的一种变革,一种挑战,更是对企业传统的分级分层管理的一种改革。这将直接关系到许多人的利益,尤其关系到传统的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的权职和利益。企业的传统的做法会造成对领导层的架空,对领导层信息的封锁,尤其那些重要的基层经营单位,因担心领导了解其所谓的内部信息,制定严格的内部信息传递制度,欺上瞒下,对嘴不严者或敢于向上反映信息者打击报复。在这样的严厉控制下,基层经营单位就变成了企业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王国,用传统的说法是画地为牢。由于领导不了解其内部信息,轻易不敢对其做出处理,这样时间久了,就会把问题积压起来,量变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对全局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最终领导不得不断臂疗伤,损失可谓惨重。若有电子日报制度,绝不至于此,基层的经管人员绝不敢瞒报屏蔽信息,即使有问题也会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也正是由于电子日报制有这样重要的作用,对那些爱独断专行的中间层经管人员是一个极大的制约,所以电子日报制度在企业初期推行过程中会受到中间层经管人员的强有力的阻碍,但只要坚持推行并形成制度,一段时间后大家就会适应的,对不适应的经管人员,应趁早把他淘汰掉。

当然电子日报制度最初也会遭到基层员工的抵抗,其原因就是忙于工作的员工认为这是多此一举,整天工作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功夫坐下来写电子日志、发电子邮件?纯粹是耽误功夫!工作不忙的员工会因为没什么可报的,担心这样会揭穿自己的真实的工作状况,所以竭力反对,但这样的员工不说电子日报不好,而是找各种接口,诸如技术问题、时间问题、形式问题等等来加以反对。但是只要坚持推行电子日报制度,那些忙的员工也会适应,那些不忙的员工也会忙起来,要么就会成为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最终充不下去。

电子日报制度的缺陷

电子日报制度也有他的缺陷,这就是信息的保密性如何保证,无论是班子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抑或是各横向部门之间以及与客户之间都存在着信息的相对保密问题,信息保密问题应有信息保密制度来约束,泄漏机密当然要受到惩罚,这就需要制作电子日报的人的保密意识要强。这就是说什么信息需要发送给什么岗位的人,哪些东西可用电子邮件或电子文件夹的形式传递,什么样的东西不能用电子邮件或电子文件夹的形式,这也是检验信息的制作者发送者敏锐性的。

电子日报制度还有一个电子信箱密码安全管理问题,一旦重要岗位的人员的密码泄漏,被心怀叵测的人利用,将会造成无法预测的损失,因此,无论任何人,哪怕是最高领导者都要注意电子信箱的密码管理问题,要经常更改电子信箱的密码。

电子日报如何应用

比如,人力资源部汇报工作,可以完全通过电子邮件或电子文件夹的形式报告当天公司人员变动情况,进入公司员工的数量、职位、年龄、性别、学历以及重要职位的人员的履历,离职员工的数量及个性特征以及离职原因等。人力资源需求的请求,领导看了后完全可以以电子邮件或电子文件夹的形式进行回复,不必要全部都面对面地交流和批复。业务部门可以把每天的业绩统计数字、初步分析、主要特点、重大事项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上报或横向传递,领导完全可以以电子文本形式进行相关批复,而不必坐等下级面对面的汇报。这样领导完全可以掌握经营动态。至于工作的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完全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

4.信息沟通处理程序 篇四

备案号:

天 成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TC Q/TC-A2MQ0003-2019 信息沟通控制程序

2019-11-11 发布 2019-12-01 实施 天成集团有限公司质量部

发布

Q/ II 前言 本程序文件是根据ISO/TS16949-2002汽车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司的实际进行编制的。

本程序通过书面资料、质量记录、公告栏、内部刊物、讨论交流、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互联网等沟通的工具,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及反馈有关信息,作好信息的管理。

本程序规定了信息的收集、传递、纠正与预防程序。这样的好处有:1、确保信息交流的畅通;2、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3、信息的准确度和及时反馈。4、信息接收、处理的职责与权限。

本程序由天成集团有限公司质量部提出。

本程序由天成集团有限公司质量部归口。

本程序的主要起草人:xxx、xxx 本程序的审核人:xxx 本程序的批准人:

Q/ 1 信息沟通控制程序 1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信息的沟通与处理,以及外部各方的信息交流。目的 使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人员通过以书面资料为主要媒介,以电话系统、手机系统、网络系统、看板系统等为辅助方法对产品质量、服务、交付等信息进行及时沟通、交流、理解、协调、以促进质量活动开展的效率和对过程输出的实现,进而促使过程的有效性,保证产品质量接口住处传递的正确性、有效性、及时性、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术语和定义 信息:(infoTCation)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

3.1信息的分类:

3.1.1内部信息:

内部信息包括①正常信息,如质量方针(目标)及完成情况,测量和监控记录、内部报告以及体系正常运行时的其它记录等;②不符合或潜在信息,如体系内部审核的不合格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③紧急信息,如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等情况下的信息与记录;④对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以及证券监管部门要求披露的信息。⑤其他内部信息(如员工建议、员工满意度调查);

3.1.2外部信息:

外部信息包括①质量技术监督局、商检局、验货公证行、认证机构等监测或检查的结果;②政策法规标准类信息,如质量法律、法规、条例、产品标准等;③相关方(顾客、供应商、计量机构、媒体)反馈信息及其投诉等;④其他外部信息,如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有关质量改进技术、质量信息; 4 信息沟通工具:书面资料、质量记录、公告栏、内部刊物、讨论交流、电子通讯、公众电视电子媒体、互联网等沟通工具或方式予以传递。职责 5.1 质量部:

质量部负责生产经营、体系(质量、环境)建设及维护、内部质量信息沟通、反馈及其他有关质量方面的信息收集与分析; 5.2 财务/采购科 负责物资供应及价格方面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5.3 销售部 负责市场相关内部信息沟通、顾客意见反馈和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服务/交付等信息的收集。包括产品询价/报价、订单/合同变更、顾客抱怨/投诉、顾客满意度调查等; 5.4 技术部 负责技术资料及工艺图低信息的保存、更改及授权借阅下载等;

Q/ 2 5.5 行政部/总经办 负责政策法规、如法律、法规、条例及公司内部的质量方针、目标、质量承诺、质量策划、管理计划及与产品有关的相关法令法规等信息;并通过相关教育培训、公告、天成报、黑板报、海报、声像、电子媒体、内部网络、会议(包括各种例会)、大会等方式进行宣传,让公司员工了解、理解并执行;人力资源等相关方面信息的收集及公司文件资料电子版的定期备份和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公司信息库的建立与应用。

5.6 生产部 负责正常信息,如质量(方针)及完成情况、测量和监控记录的统计与反馈; 5.7 财务部 负责编制《质量成本和趋势分析统计表》,具体按《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执行; 5.8 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工作范围内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Q/ 3 6、工作流程和内容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6 6..工作流程及内容 序号 流 流

程 工作说明 责任部门 使用表单 6.1

6.1 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公司的信息可分为内部信息(建议类、体系类、统计数据类、工作汇报解决类)和外部信息。见本程序附件一。

各部门 《工作联系通知单》 6.2

6.2.1公司内部体系信息交流、沟通。6.2.2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媒体上、以规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披露公布上述的信息,并按规定报送证券监管部门。详见《信息披露管理制度》6.2.3根据公司的现状和需要了解的信息,确定员工满意度调查项目。

各部门 质量部 总经办 行政部 《员工满意度调查表》 6.2.1

6.2.1 建议与处理:

6.2.1.1 公司内部员工在管理方面所提出的任何有关产品质量/服务/交付等建议,建议人填写公司《合理化建议提案表》,交质量部,由其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并针对建议人所提的意见/建议结合公司实际的生产、管理状况进行处理;必要时,为保证所提的建议/意见得到及时采纳,对产品质量所提出的意见、建议可由质量部直接对其进行处理。需要时,由质量部负责召集有关部门召开产品质量管理会议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经过、状况和结果记录于《会议记录表》中。

6.2.1.2 如果建议有助于改善体系的有效性,应纳入公司的持续改进项目并按《持续改进管理程序》进行改进和效果验证、确认或纳入公司月度、季度例会或管理评审会议中进行讨论并追踪其执行效果。

6.2.1.3 行政部根据调查项目制订《员工满意度调查计划》,有步骤的向全员发放调查表并按规定回收,时行汇总、统计、分析,对员工不满意的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具体按照《纠正预防管理程序》执行。

《合理化建议提案表》 6.2.2

6.2.2 与体系有关的产品质量/服务/交付等信息的宣传:

6.2.2.1 公司管理层应选择适当的方式,宣传公司的方针、目标、质量承诺、质量策划、质量管理计划及与产品有关的相关法令法规等信息;并通过相关教育培训、公告、天成报、黑板报、海报、声像、电子媒体、内部网络、会议(包括各种例会)、大会等方式进行宣传,让公司员工了解、理解。

6.2.2.2 在管理体系规划、实施、执行和内部审核及生产过程中,生产部、质量部等部门如发现有不符合公司规定要求的产品或过程时。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将其报告给负责纠正措施的管理者,使其了解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或过程问题及状况并使其得到有效处理和解决。

各部门 质量部 行政部 《工作联系通知单》

建议类信息收集、传递 信息处理 体系类信息的处理 A 信息分类

Q/ 4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序号 流 流

程 工作说明 责任部门 使用表单 6.2.2

6.2.2.3 内部体系审核的结果,应传达到相关单位或个人。

6.2.2.4 管理评审、产品质量讨论、生产计划协调、产品交付讨论、产品服务讨论、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讨论、顾客抱怨/投诉/退货检讨、经营计划讨论等会议的结果均需记录于《会议记录表》中,并适时传达到相关单位或个人。

各部门 质量部 行政部

《 会 议 记 录表》

6.2.3

6.2.3 内部报表及数据传递 6.2.3.1 各车间每月均应对当月的产品质量报废及损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6.2.3.2 财务部负责编制《质量成本和趋势分析统计表》,具体按《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执行; 6.2.3.4

质量部应针对每期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措施,并按季度将报告报给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部和生产部; 6.2.3.5 总经理对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做出改进措施的决定,并责成有关单位负责落实,质量部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6.2.3.6

质量部应每年年初完成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报送总经理和财务部。

6.2.3.7

对于较大或重大质量问题,责任单位应于 24小时之内上报公司总经理和质量部。

6.2.3.8 财务计部应每月 5 日内将上月《库存报表》报送总经理、质量部和生产部(电子版); 总经理 生产部 财务部 质量部

《质量成本和趋势分析统计表》

《库存报表》 6.3

6.3 公司外部质量体系信息交流、沟通:

6.3.1 销售部应编制市场调研计划,重点调查主要顾客和有关竞争对手情况,并将调查报告报总经理、副总经理和质量部,具体按《市场调研控制程序》执行。

6.3.2 顾客满意或不满意方面的信息管理按顾客满意度管理程序执行。

销售部

《工作联系通知单》 《 顾 客 投 诉单》 《顾客走访记录》 《顾客满意度评价报告》

体系类信息的处理 统计数据类信息的处理 A 外部信息的收集、传递 B

Q/ 5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序号 流 流

程 工作说明 责任部门 使用表单 6.3

6.3.4 采购科应将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传达给所有的供应商,并取得供应商的积极配合,对供应商提供的现有产品质量、交付、服务等有关的相关信息(包括不符合情况),向供应商提出改进要求,并督促其配合改进。

6.3.5 如接收到的信息为需回复顾客、供应商或其他相关方的,则接受部门应告诉顾客、供应商及相关方处理该信息大约所需的时间,并按《顾客满意度调查程序》、《顾客抱怨处理程序》、《产品交付管理程序》、《服务管理程序》、《采购管理程序》、《供方开发及管理程序》、《顾客特殊要求管理程序》等执行。

采购科

6.3

6.3.6 相关部门接受到的资料或信息应记录在公司《工作联系通知单》或《顾客投诉单》或《顾客走访记录》或《纠正与预防措施通知单》中,首先通过书面资料交与此信息有关的相关单位签收处理,如果属于重大或紧急的信息可电话通知和发送邮件,电子邮件必须注意及时跟踪确认接收部门的接收,确保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特别是在发送图片时,要附相关文字说明。若信息内容不能在短期内处理完毕,应视需完成的情况与原提案单位或人员、顾客、供应商及相关方进行联络、沟通和交流,以取得双方均可接受的一致意见。

相关部门

《工作联系通知单》、《顾客投诉单》 《顾客走访记录》 《顾客满意度评价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 6.4

6.4 与信息沟通管理有关的质量管理按《记录控制管理程序》执行。

相关部门

6.5

6.5 各部门应利用顾客、供应商及其他相关方来公司参观拜访、外出走访顾客或供应商等方式,在对外交流、沟通中宣传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质量目标等。

相关部门

外部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记录的管理 B 特别提示

Q/ 6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7 7..过程绩效指标

统计频率

责任部门

7.1 审核沟通过程发现不符合项。

每年 质量部8..相关支持性文件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顾客特殊要求管理程序》

《产品交付管理程序》

《顾客反馈管理程序》

《顾客满意度管理程序》

《员工满意度管理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公司重要信息披露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

《供方开发与管理程序》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9 9..质量记录

记录名称

保存期限

保存地点

《员工满意度调查表》 2 年 行政部

《工作联系通知单》 2 年 各部门

《合理化建议提案表》 2 年 质量部、各部门

《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 3 年 质量部

《质量成本和趋势分析统计表》 3 年 财务部

《库存报表》 按财务档案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采购科

《顾客满意度评价报告》 2 年 销售部

《顾客走访记录》 2 年 销售部

《顾客投诉单》 2 年 销售部

Q/ 7 10..附件

《信息分类办法》

公司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信息分为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

1.外部信息:

1.1 产品检查机构、质量技术监督局、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认证机构等检查或监测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1.2 市场动态; 1.3 顾客、供应商等反馈的信息如顾客满意度、顾客及相关方抱怨/投诉和退货等; 1.4 政策法规、标准类信息,如法律、法规、条例、产品标准等; 1.5 其他外部信息,如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有关产品质量、环境等信息。

2.内部信息:

5.加强信息沟通 提高员工绩效 篇五

姓名:

单位:

摘要:信息沟通的重要性已成为管理者的共识。从分析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和信息沟通的重要性入手,归纳出信息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引言

近些年来,不少研究者对如何提高员工绩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改进绩效考评方案,加强绩效考核。然而大量的实践证明,大部分企业的年终绩效考核是流于形式,对提高员工绩效毫无帮助。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沟通不够。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串联起整个系统的工具就是贯穿始终的持续不断的信息沟通,沟通才是整个链条上最重要的一环,研究统计表明,企业中的管理者在信息沟通方面用掉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0%~90%,而在有些企业还是最薄弱的一环。因此,本文探讨了沟通在管理尤其是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旨在为管理者总结有关信息沟通经验,提高员工绩效提供参考。沟通的作用

信息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天天与信息打交道,一刻也离不开信息,信息把许多独立的人、团体、组织贯通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信息传递加速,跨文化管理愈加复杂,在一个组织中,信息沟通有其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管理层与管理层、管理层与员工、1

员工与员工之间都需要沟通来掌握和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沟通的目标是使接受者理解信息的含义。主管和团队领导传达各项指令,同事之间了解工作进度,无论是上级与下级之间,还是同层之间,都要充分借助沟通的力量来保证工作协作的正常运转,使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互动地把握自己与他人、与总体的动态联系,从而推动组织的发展。没有有效的信息沟通,就不利于协同工作,表达感情,就不利于分享信息,甚至就无法知道该做些什么。美国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比斯特曾说:“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就在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竞争”。因此,作为管理者,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强信息沟通。

2.1 有助于提高决策的正确率

任何决策都会涉及到干什么、怎么干、何时干等问题。每当遇到这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时,管理者就需要从广泛的企业内部的沟通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情报,然后进行决策,或建议有关人员作决策,以迅速解决问题。下属人员也可以主动与上级管理人员沟通,提出自己的建议,供领导者作决策时参考,或经过沟通,取得上级领导的认可,自行决策。企业内部的沟通为各个部门和人员进行决策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从而增强了判断能力,提高决策的正确率。

2.2 有助于增加员工工作的协作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社会,企业亦是如此。企业是由许多员工构成的一个完整体,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每个员工的工作都是企业这一整体中的一个环节,大家的利益已联成一个共同体,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应保持密切的配合,而要想保持密切配合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实现。信息沟通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使他们共同努力、步调一致形成一种无可比拟的全力,实现企业的目标。

2.3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提高员工的士气

沟通可以使领导者了解员工的需要,关心员工的疾苦,在决策中就会考虑员工的要求,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人一般都会要求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一个恰当的评价。如果领导的表扬、认可或者满意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传递给员工,就会造成某种工作激励。同时,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从而增进彼此的了解,消除误解、隔阂和猜忌,使企业有一个和谐的组织氛围,所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是有效沟通的结果。

2.4 有利于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减少冲突

大量的研究表明,员工的不满情绪主要不是来源于工作条件,也不是来源于工资待遇问题,而是由于缺乏必要沟通。没有适当的沟通,管理者对下属的需求了解不会充分,下属就可能对分配给他们的任务和要求他们完成的工作有错误的理解,使工作任务不能正确地圆满地完成,这样,不仅会导致企业在效益方面的损失,同时滋生不满情绪,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安定团结。问题及措施

在沟通中,一般来讲,绝对达到沟通者的目的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任何沟通网络中都可能存在沟通障碍,这种障碍直接影响和妨碍管理人员掌握信息,使他们不能顺利实施各项职能,因此,必须及时发现沟通中的障碍并加以疏导。常见的沟通障碍有个人障碍、物理障碍、语义障碍和组织结构障碍等.3.1 个人障碍

它是指由于人的感情、价值观,或者不好的倾向习惯而造成的沟通障碍,另外还包括人们在受教育程度、种族、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其他方面的差别引起的沟通障碍。个人障碍常常与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关,它很类似于实际的物理距离。例如,张三用盛气凌人的语气与李四讲话,李四对这样的说话方式很反感,这种反感就导致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我们的感情是无时不在的知觉过滤器,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实际上都是我们的感情所愿意接受的东西,所以沟通实际上是由我们的期望所引导的。另外,人们在传递和接受信息时,往往会把自己的主观态度掺杂进去,例如,接受者可能会根据主观判断去推测别人动机,猜测对方的“弦外之音”。解决个人障碍的办法,从组织来讲,就是信息传递机构应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在员工心目中树立牢固的威信;就个人而言,就是要不怀成见。

3.2 物理障碍

它是指在人们沟通的环境中存在的障碍。一个典型的物理障碍是

突然出现的干扰噪音盖过了说话的声音。其他物理障碍包括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障碍物、或干扰无线电信号的静电。当物理干扰出现时,人们通常会意识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补偿。物理障碍可以转化为积极的因素,方法是通过生态控制改善沟通环境,传递者使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接收者的感受和行为。

3.3 语义障碍

语义学是有关语义含义的科学,与研究的语音学相对应。沟通可以说几乎全是符号的沟通,是使用有特定含义的符号(文字、图画和动作)实现的。这些符号在设立之初和使用时都有强烈的偶然性和主观性,能否准确地表达清楚意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况且,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又存在着接受者的解码和解释,这又在很大程度上与接受者的阅历、知识储存和相关的情境有关。所以,在语义传播中,不确定性是难免的,这就需要交谈双方采取广义范围内的合作原则,需要双方的共同靠近,达成一定层次上的共识。

3.4 组织结构障碍

它主要是指组织规模对沟通造成的障碍。一般而言,企业的管理层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从而影响信息传递的质量和速度。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经历的层次和环节越多,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带来一定的空间距离,由于空间距离造成的生疏必然反映到沟通上来。这就需要合理设置沟通途径,减少中间环节。实施有效信息沟通的措施

4.1 构建畅通的沟通网络

企业在建立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之后,体系内部就形成自上而下的不同层次(高层、中层、基层);每个层次中划分出不同的职能,设立不同的职能部门;每个部门又进行层次与职能的,从而形成了体系的组织架构。但是要使体系内各部分高效运作起来,就需要在组织内各部门和不同层次人员之间,通过一定的沟通工具(如各种会议、电子媒体、意见信箱、内部沟通、布告栏等),建立纵横交错的高效信息沟通网络,确保企业内能顺畅地沟通各种信息,为全员充分参与创造条件,使高层的方针政策能快速、高效地传递到企业各处,并通过

监督、答疑等手段,使企业内的员工都能理解并执行。同时,各层次、各部门的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到相关的层次和职能部门,进行解决、修正和统计分析。

4.2 树立主动的沟通意识

人的行为受人的意识支配,只有强烈的意识才会产生直接的行动,这是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树立主动的沟通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领导者要树立主动的沟通意识。企业中管理者的决定作用比一般职工要大得多,企业管理者的沟通意识,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沟通的有效开展。一个企业或部门的领导应有主动的沟通态度,给予部属由衷表达意见的机会,以促使上下意见一致,从而培养上下的整体利益观念。其次,员工亦须树立正确主动的沟通意识。由于受封建意识的影响,“上尊下卑”的观念在许多人的脑子里深深扎根。为此,大部分员工不愿主动向领导沟通,以免引起领导的反感,能主动沟通的员工亦大多流于吹牛拍马屁、歪曲事实、虚报数字、蒙敝真相。如此沟通不如不沟通。其实,并非所有的管理者都喜欢听奉承的话、听假话,管理者也需要部属的理解和支持,需要部属讲实话、讲真话,以帮助他们正确决策和管理,部属应明确沟通是双向的,不能总是等待领导来沟通,当需要获知某些消息或有某种需求时,也可以主动地与上级沟通,这也是争取权力和贡献智慧的有效途径。

4.3 创造有利的沟通环境

环境是影响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这里所讲的环境主要是指人文环境。营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氛围的关键是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企业可逐渐地形成一套自己独有的价值观、理念,这种价值观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以良好沟通为特色。它可通过集体活动如集体旅游、联欢会、俱乐部等加强员工间的联系。因为在这些活动中,无论是最上层的管理人员还是服务员,都可以卸下工作的担子,恢复最真实的自我,轻轻松松地平等交流,建立起一种大家庭式的感情氛围,从而提高内部顾客的满意度,使工作于该企业的员工不但可以获得薪金、职位上的回报,也可获得情感上的归依。

参考文献[美] R·勒德洛,F·潘顿.有效沟通[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2 唐月娥.管理心理学[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6.信息沟通名词解释 篇六

企业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中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 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个要素, 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对此, 基本规范也多次强调信息与沟通的重要性, 且专门制定了信息与沟通要素中内部信息传递的应用指引。

一、内部信息传递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

信息传递是信息与沟通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信息与沟通这一要素与其他要素相互连接的纽带, 通过这一纽带, 贯穿着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 使各要素有机结合, 从而达到且完成内部控制的各项目标。内部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如下:

(一) 内部信息传递是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之间通过内部报告的形式传递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的过程。

因此, 内部信息传递的应用指引实质是对企业内部报告的控制问题的指导, 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业务层面控制中的一项重要的控制活动。

(二) 内部控制的五大目标是促进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促

进维护资产安全、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其中每个目标都与企业的会计报告信息 (内部报告信息、外部报告信息) 质量相关。作为五大目标之一提高信息报告质量目标, 其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经营效率和效果和资产的安全性、从而影响发展战略的实现;同时会计报告信息质量从某些方面也是着企业遵守国家法律及法规、守法诚信的反映。

(三) 内部报告信息渗透在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中。

内部环境中企业的治理结构及机构设置直接影响着内部信息传递的速度及效率;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全过程都需要通过信息传递来完成;控制活动中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及绩效考核控制等活动也离不开内部信息的支持;内部监督的意义是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施行的有效性, 而反舞弊机制也是企业内部监督的一种补充手段。

(四) 编制控制评价报告是内部控制的中心任务, 是内部控制评价的前提;

而内部报告是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础资料, 企业认定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如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舞弊) 及制定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等内容时, 都需要有内部报告实质内容的支持。因此, 没有企业的内部报告, 将无法编制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综上所述, 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在内部控制的事前设计、事中实施、事后评价中都具有较重要的地位及作用。

二、内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风险

内部信息在企业传递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包含内部报告形成的风险及内部报告的使用的风险。

(一) 内部报告系统缺失, 功能不健全, 内容不完整, 可能影响生产经营有序运行

企业内部报告的格式及内容设计不合理、不科学、无重点;报告的形式单一, 涵盖的信息量较少或者报告过多无关信息, 使得报告的内容不明确, 报告的功能得不到发挥, 报告使用者不能一目了然, 因而影响正常的生产运营及决策的效率。

(二) 内部信息传递中不通畅、不及时, 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相关政策措施难以落实

企业内部在信息传递中自下而上的流程过多, 会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 使得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利用, 可能导致决策的滞后甚至失误;而内部信息传递中自上而下的流程过多, 使得很多政策不被职工及时了解, 会出现政策落实不到位或者政策措施实施中被扭曲等现象。

(三) 内部信息传递中泄露商业秘密, 可能削弱企业核心竞争力

内部信息在传递中由于制度约束不够等因素而形成的人为的泄露了企业的商业秘密, 该行为轻则给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重则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 企业应对以上各种风险加以注意, 及时考虑对策予以规范及控制。

三、内部报告形成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一) 针对内部报告系统的缺失、功能不健全、内容不完整的内部报告风险, 应考虑加强内部报告制度设计的建设

企业应以发展战略、风险控制及业绩考核的要求, 科学规范不同层次内部报告的指标体系;要依据企业的类型明确重要指标, 把握好报告内容与管理决策的相关性;内部报告的设计者要在充分理解企业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各种财务及非财务因素, 合理设计报告指标, 便于企业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掌握相关信息, 正确履行职责。

1. 加强内部报告的格式、形式的设计

内部报告的设计是内部报告形成的前提工作, 一个完整、健全的内部报告首先要格式设计明确、清晰。企业应根据报告的性质、报告自身的需求、行业特点、经济能力, 来设计内部报告的格式, 规范各层级使用的内部报告形式。

内部报告的格式有多种, 一般包括:文本格式、图表格式、数字格式及综合格式等。文本格式适用于不能量化的信息, 而对于可量化信息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表格式、数字格式及综合格式。在具体格式设计时, 主要考虑传递信息的报送方向、信息使用者的层次和理解能力, 报告自身的特点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字体、颜色等内容, 以突出重要信息。

内部报告的形式有多种, 如书面报告、口头介绍、视频会议等形式, 不同报告形式适用范围不同。书面报告是最常用的内部报告形式, 其适用范围广泛, 操作方便, 便于复制、传发、携带;口头介绍是书面报告的补充形式, 其形式灵活, 是较为通用的非常规的报告形式;视频会议是一种较先进的形式, 它需要相应的设备投入, 适合大中型企业使用。

2. 加强内部报告的内容控制

内部报告的内容要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便于企业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了解掌握相关信息, 正确履行职责。内部报告一般分计划完成情况报告和调查分析报告。计划完成报告其又可以分为单项经济指标及综合类报告两类。单项经济指标包括银行存款、现金余额、日销量、日产量等内容;而综合报告的内容包括:企业应收应付款项、存货等资产类指标情况,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收入成本费用类指标。调查分析报告是调查分析人员依据管理层的决策要求, 将生产经营管理及决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对收集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后, 将最终调查结果、可行的建议及方案等内容做出总结和报告。

3. 拓宽内部报告的信息渠道

内部报告信息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及发展战略。拓宽内部报告渠道, 使企业在及时、畅通、有效地传递各内外部信息的同时, 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有关市场环境、政策变化、生产经营管理等外部反馈的信息及企业内部更多员工反映的内部信息, 以便及时进行政策、策略的调整。

企业应设计多个管理组织中的决策点, 从而形成多个关联密切的信息中心及纵横交错的信息传递通道。这样可以将组织内外的信息联为整体, 扩大信息流量, 避免信息扭曲及割据, 为企业的决策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 对于内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通畅等风险, 应考虑完善内部报告制度

1. 规定内部报告的上报期限

内部报告制度要明确规定各报告的报送时间。内部报告按照时期可划分为定期报告及不定期报告。定期报告有月度报告、日报告等;不定期报告主要是用于临时信息的传递, 其特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报送时间是否及时将影响信息的可用度, 因此, 企业在建立内部报告制度时应对报告的时限性作出规定, 以保证内部报告的使用效率。

2. 合理构建内部报告的流程

内部报告传递是否通畅、高效取决于内部报告流程的构建是否合理。企业应当制定严密、科学的统一信息平台及网络体系, 有专人负责内部报告工作, 对于重要风险信息应及时上报或直接报告高级管理人员。强化内部报告流程应注意以下两点:

(1) 内部报告传递层次越多, 信息传递的效率就会越低, 信息污染失真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 企业应在信息传递制度中压缩传递层次, 加强跨级的信息交流及横向信息交流, 实现企业高级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交互式沟通, 增强企业对市场和竞争动态变化的反应速度。

(2) 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强化内部报告信息集成和共享,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柔性化水平, 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

3. 理顺内部报告的途径

内部报告的传递途径可分为自上而下传递和自下而上传递及横向传递等传递途径。理顺自上而下的传递形式, 使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者及全体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经营成果及相关的人事及薪酬等信息, 有利于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 同管理层共同努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信息自下而上的传递, 可使企业员工能将所了解的重要信息及时向管理层、董事会等各方面传递, 有利于揭露舞弊行为。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信息的传递, 可使信息能在管理层、董事会及监事会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及时反映全面预算执行情况, 协调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各单位的运营进度, 有利于及时作出经营决策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三) 对内部信息传递中泄露商业秘密的风险, 应制定严格的内部报告保密制度

首先企业应准确定义保密信息及其范围, 让员工了解何种信息属于保密信息;其次企业应对保密信息给予分级, 规定各级别信息的报送途径及保密的范围;最后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对于泄密责任人加大处罚力度, 追究相关责任。最后, 企业在传递过程中还应当关注加强信息传递的规范性的控制:内部报告传递方向不明确, 报告信息不准确, 将出现报告信息污染失真, 传递效率低, 信息泄露等风险。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内部报告的性质、内容及要求的保密级别来规定报告传递的方向, 这将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保证信息的机密度。

1. 企业应重视内部报告制度的维护

内部报告制度在付诸实施过程中, 企业应不断进行检查且听取反馈信息, 对需修正的制度, 及时修订或升级;如发现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时, 应加以核实, 及时予以修正或重建。企业应注意在经营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 或者经营策略、管理政策、内部机构发生变化时, 内部报告制度也相应在制定、管理、监督、控制等方面随之变动。

2. 企业应加强反舞弊机制建设

反舞弊机制建设是信息沟通与传递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信息传递畅通与否的重要反映, 企业应鼓励员工及企业利益相关方举报和投诉企业内部的违法违规、营私舞弊和其他有损企业形象的行为, 同时制定投诉的处理程序、投诉记录以及保护投诉者的相关规定, 给投诉制度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 确保反舞弊机制得到有效的应用。

7.信息技术外包服务重在沟通有道 篇七

新道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邱雍棠在美国毕博(前身为毕马威咨询)有15年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从2007年开始出任位于上海的毕博软件开发中心(现更名为新道)总经理,对国内外的软件外包市场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他如何看待加入PwC后的业务前景?如何理解ITO(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又是怎样看待中国的软件外包服务市场?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笔者: 目前新道的业务涵盖哪些方面?

邱雍棠: 新道公司作为PwC位于中国的全球软件服务中心,向PwC全球提供服务,其远景规划是尽可能地将能够应用离岸外包服务的业务都发展起来,降低PwC服务客户的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新道公司主要业务是ITO,就是提供ERP(如SAPOraclePeopleSoftHyperion)、IS(如Java.NetEAITesting)等实施开发服务,以及IT系统上线后的长期管理服务(Managed Service),用于支持SAP等项目。新道目前主要服务的客户是世界500强公司。

笔者: 在新道加入PwC之前,PwC的IT开发咨询业务如何实现?现在新道与PwC咨询部门是怎样合作的?

邱雍棠: 在新道加入之前,PwC有一些合作伙伴,例如SAP、甲骨文等帮助实现IT开发咨询业务。可想而知,比起拥有自己的软件服务中心来说,这样做的成本要高很多,竞争优势不明显,而且合作不会像一家公司这样融洽。因此PwC美国方面一直在寻求属于自己的开发中心。

现在,新道公司是成本中心,即不负责产品服务的销售,而是由PwC承接业务,将客户提出的需求传达到新道。新道根据其技术和资源能力向PwC全球网络机构提供服务,比如PwC美国和中国。

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新道并不局限于实施和后期服务,同时也参与销售环节,新道公司会参与客户的需求分析、方案的制定及展示、项目实施形式(现场服务或离岸外包)的讨论,并负责之后的售后服务。新道公司和PwC全球网络机构签署内部服务合同,而不直接与客户签合同。

笔者: 与软件外包行业其他企业相比,新道有哪些特点?

邱雍棠: 我们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牢牢地扎根在软件园里面,基础比较稳健。经过7年多的发展,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有比较多的积累。

首先,我们服务过上百个优质客户,实施的项目超过千个,客户的满意率超过90%,大多数客户我们已持续服务3年甚至4年以上。2009年毕博遭遇破产危机,我们作为毕博旗下的公司也受到很大影响,但是从技术层面来看,我们的项目并未受到影响,300名员工中仍有90%参与在各种项目中。

其次,摸索出成熟的服务模式。我们通过扎实的工作和不断的优化,逐步完善了离岸外包服务的方法论和最佳实践,通过了CMMI5、ISO27001和ISO20000等方面的认证。在技术上,我们比较扎实地掌握了目前主流的或者有前景的技术,比如SAP、Oracle、Peoplesoft、Hyperion、Webmoth、Jave、.NET等等。

最后,非常重要的是,我们锻造出了一个优秀的团队,我们的员工无论是技术、英语掌握能力还是在国际化多文化环境中的工作经验,都在国际上处于一流,甚至在邮件撰写格式和会议流程等细节方面,我们都有专门的培训。

新道是由咨询公司发展起来的外包公司,是从咨询服务领域向技术服务领域延伸过来的,所以,无论是方法论还是人员,在服务客户时都是从咨询和服务的角度出发,能够对客户的困难感同身受,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得到他们的认可。在ITO领域,技术是一个基础要素,与客户的沟通服务则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力。

笔者: 您如何看待中国的软件外包市场?新道在中国市场上有怎样的规划?

邱雍棠: 中国软件外包市场,总体来看很有前途。无论是从外包的需求,还是外包能力的供应来看,都会有非常大的发展。根据PwC 2009年的报告《PwC外包服务调查》,中国外包市场将呈现以下两个主要的发展趋势:

1.中国持续不断加大对外包产业的投入和相关政策的颁布对全球的外包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2.外包企业规模将越做越大,并且不断整合,最后会出现少数的巨型企业。

我认为市场的整合是大趋势,因为在外包领域,大公司规模效益的优势很明显。但是现在中国企业的理念还不如国外那样开放,主要涉及成本观念和信赖程度等因素,不过未来这方面的需求必定越来越强烈,我相信未来一定会走到这一步。

目前,由于刚刚完成收购,新道与PwC美国总部还处于磨合阶段,主要承接一些PwC美国的项目,大约80%的项目都来自美国。但是按照我们之前的经历,未来中国的项目在所有项目中所占比例肯定会有很大提高。PwC中国方面与新道一直保持频繁的交流,相信今后在业务上有更多的合作。

我们在中国市场上有比较长远的规划,总的来说就是加大投入和扩大规模。

具体到上海,我认为上海在软件外包和咨询领域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规范的国际化商业环境、适宜的居住条件、高端客户和人才的聚集,很容易找到精通外语及软件开发技术的毕业生。而且,在管理咨询领域,由于很多全球500强的大企业在上海运作多年,市场上也很容易找到行业专家。这些都将是外包企业成长的优良土壤。

2009年,我们经历了低谷,在非常困难的阶段,上海浦东软件园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如房租电费优惠等,帮助我们顺利度过了难关,非常感谢他们。

8.人际沟通与信息设计交互设计 篇八

沟通的心态:

自我,自私,自大还是真正为沟通对象考虑,关心为先,

我们的产品设计则强调关心需求,关心用户的难处以及满足用户的期望,让用户难以拒绝。看来关心为先和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一脉相承的。

再说沟通的基本原则,最核心的是主动,避免等待,更不要出错和产生误解。我们的设计则强调界面友好,积极和及时的反馈,主动培养语境。把最重要最频繁的信息、功能快速送给用户。

沟通也需要注重地位、文化、经验、情绪的差异,而设计同样需要考虑目标用户的属性,地域文化,认知经验和情绪。

同样,在组织沟通中存在的障碍,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信息不对称,组织氛围,缺乏回应。

沟通中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理解上的偏差,有两个措施来解决,

1.避免信息泛滥,避免废话连篇,我们的信息设计用信噪比来衡量它,来检测页面的信息负荷度。我们用元素即界面的原则来约束信息元素的不当使用。

2.避免信息过滤,我们的交互设计、视觉表现是否在层层过滤信息的传达?

为了培养一个好的组织氛围,我们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手抓,还要避免单独的私密沟通,术语叫狼顾,

同样在信息界面上,无论是CS端还是BS端,我们都要给用户提供一个舒适的视觉界面和相对精心的功能以及流畅的交互,适合操作和互动的氛围。避免用户在不同阶段碰壁或者产生消极的心理。

还有就是缺乏回应,回应是沟通中信息流动的媒介,沟通中我们需要积极的回应发起方,一是基本礼貌,而是对信息接收的肯定和反馈。以前最闹心的事情就是拜托某位朋友帮忙某事,等了猴年马月也没后话的,借钱也怕这样的主。

最后,从沟通的结果来看,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从用户体验的结果来看。

没有目标的沟通肯定是徒劳的,沟通要有的放矢,要聚焦。因此产品设计要控制范围,信息量。

有情绪的沟通肯定是不良的,沟通中警惕双方因为自己的立场,意识和知识背景,主观的放大彼此的缺点产生情绪对抗,这是最差的结果。而最终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控制情绪,理性的倾听声音。紧紧围绕目标来沟通,来协商或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一种共识,我们的体验设计的过程,是不是一模一样。体验的好坏是不是也有一个平衡和各因素间的考量。

文末,分享一句话:

1.不在于你说什么,在于对方听到什么?不在于你感觉如何,在于听者的感受如何?

我照葫芦画瓢翻译一遍:不在于你设计多牛,在于用户能获得什么?不在于你感觉有多良好,在于用户是否能被打动,并且感觉良好。

9.信息沟通名词解释 篇九

名词类指、个指的语息表达与名词次范畴(一)--名词类指信息与类别义名词

文章从现代汉语名词加数量词的角度,分析了名词进入句子层面以后所表达的指称信息变化,认为现代汉语里有一类不能直接加数量词的名词存在,它们直接以词汇形式出现来类指事物;这种指称手段的出现,形成了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普通名词的`一个新类别:类别义名词.表示对事物的类指与用于对事物的分类是它的原型意义.

作 者:龙涛 LONG Tao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刊 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9(3)分类号:H03关键词:广义语息义 类指信息 类别义名词

10.畅通美术课堂中的纵横向信息沟通 篇十

关键词:信息沟通;课堂;课程资源

信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观念的交流过程,是情报相互交换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信息沟通是不可忽略的方式,是师生交流的桥梁,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觉性、自信心,从而乐于沟通。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和“凝聚力”。

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有这样的建议:“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

又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美术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理解课堂的要求,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知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因此,信息沟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美术课堂中如何进行信息沟通,怎样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对此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探究。

一、师与师的横向信息沟通:注重横向交流,促进专业发展

集体备课在日常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刚工作时只有我一个美术老师,每次进行公开教学课,总要寻求前辈老师们的帮助,或者自己一个人准备,往往效果比较差。现在美术组里有多位老师,每在教学一个单元或组织一节公开教学时,同事们都会聚到一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互相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真正做到集体备课。

在进行《鸟的纹样》公开课时,我们对这节课进行详尽的剖析,学科组教师在一起,对教材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就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和教学媒体辅助等方面进行了研读,让我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更为翔实的把握!这种深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师与生的纵向信息沟通和生与生的横向信息沟通:加强纵横联合,促进信息沟通

以往学生对老师只有敬畏,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标准是自始至终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老师处于主导、核心地位。师生之间缺乏亲密的沟通,彼此情感的隔阂是可想而知的。在新课改的今天,形成新型的相互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必然的,只有学生从老师处感受到了鼓励、欣赏,他们才能喜欢老师,乐于跟老师倾诉、沟通。所以,良好的融洽的师生沟通是新课改前提下教学的必然。

在美术课堂中,我主张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夸张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书面语言去和学生沟通。

1.主题信息沟通,创设有效课堂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导入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时,就会有“事倍功半”的尴尬,所以每次上课,我总会想方设法地去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去为学生创设适当又生动的情境。

2.个性信息沟通,展示灵动人文课堂

学生的内心是无拘无束的,他们的想法各式各样,与大人们的想法迥异。我们教师必须意识到在美术教学中要给学生说话的自由,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带来了眼睛、耳朵,还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丰富生动的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地阐述自己的独特观点,然后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老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只有师生互相沟通,教学活动才能平等、和谐而有收获。

3.文本信息沟通,利于丰富课程资源

在美术教学中,只靠书本中寥寥几张图片来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适当增加一些资源,比如,图片、实物以及校本资源,或欣赏同年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或欣赏大师们的作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目光与思想,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发扬他们的创造能力,潜移默化中培养对美术的兴趣。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借助了多媒体等很多工具进行教学,为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

当然,个性信息沟通、文本信息沟通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并且穿插于整个课程中的,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分离,在师生信息沟通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4.综合信息沟通,拓展特色社会资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学生的生活不仅是在课堂上学习,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所以,我们的教育也不能仅限于让学生在课堂上懂得一个道理,获得一个体验。为此,我鼓励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形象,收集各种资料并带到学校与学生老师一起交流;鼓励课后对本节课的内容升华、发展;鼓励对本节课的内容或者作业进行简短的欣赏、评述等写作练习。

当然,信息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仅在课堂中我们要注意与学生的信息沟通,在课外我们也应该有一定的沟通,把学生真正当做知心朋友:课余时间适当与学生共同活动;可以利用电话、网络等工具沟通;在作业评语上与学生进行简单的沟通,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待部分学生可以与他们互相交流日记,节日卡片信件之类的交流也能促进与学生的沟通。美术教师与班主任、家长的沟通也是必要的,时刻关心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能够方便我们对美术课堂的驾驭,方便与学生的沟通。

实践证明,学生喜欢一位老师,也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亲其师而信其道”,情感沟通是有迁移功能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老师就会看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涨。由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看到,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营造融洽、和谐的教育氛围,不仅可以加快学习进程,还能提高教育效率。让我们饱含爱心、真心、耐心、细心地与学生沟通,使我们的学校不只是成为学习的场所,更是师生互动的乐园,成为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的另一个家。

参考文献:

[1]邓福星,程明太.美术教育学[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王静燕.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前沿,2006(6).

[3]陈铭.创造力在小学美术教育的运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1.信息沟通名词解释 篇十一

关键词:信息时代,组织沟通,有效沟通

1 概述

信息技术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 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技术工具和共享性交流平台, 导致沟通日益信息化、全球化, 引起沟通从内容到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1.1 信息时代沟通的典型特征

信息传播媒体主要是个人电脑、丰富的联机数据库和可视化交互设备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凭借这些先进的传播媒体, 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远距离获取所需信息, 并进行数据实时处理。便捷、信息量大、速度快、范围广, 是信息时代的主要表现, 显示出一系列全新的特征[1]:

(1) 开放性和共享性:互联网为沟通过程中信息的充分共享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提供了新的交流方式, 人们只要打开网络, 就可以获得和发布行政信息, 可以摆脱封闭的传统媒体的束缚, 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是网络环境下沟通的最本质特征。

(2) 沟通媒介更多, 互动性更强:电子邮件、视频会议、微薄、微信、QQ等媒介大大方便了信息的流通, 以互联网为媒体的沟通突破了传统媒体沟通的单向性模式, 实现双向的互动式沟通。

(3) 信息量巨大:因特网使得信息的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 实现了全球的信息共享与交互。与之俱来的“副作用”是:信息的爆炸增长使人无所适从, 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取自己最需要的信息, 变得非常困难。

(4) 语言和文化差异:现代通信和传播技术, 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克服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 将世界更进一步地联结为一体。同时同一组织中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人员的沟通日益频繁, 沟通的难度也在显著增加。

1.2 拟研究的问题

针对信息时代沟通的特征, 研究沟通的新变化, 并提出提高组织沟通有效性的方法和措施就是本文要研究的中心课题。

2 信息时代组织沟通的新变化、新问题

2.1 新的沟通陷阱

信息技术给编码、沟通渠道、解码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途径;但也形成了更多的沟通陷阱。编码时未能将全部必须信息进行编码, 如信息发送者的姿态、示范、停顿、语气等;传输阶段时渠道增多, 导致接收者就同一事件接受到不同渠道的多种“声音”, 浪费了宝贵的精力去辨别, 甚至无从辨别;信息量的爆炸增长给接收者解码信息构成了新的障碍。

2.2 全球化环境下文化和语言差异

全球化导致不同国家人们的商业交往更加频繁, 如果沟通发生在来自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 沟通故障就会经常发生。跨文化传播带来的问题主要是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所产生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焦虑与适应、理解与误读、塑形与抵抗等, 这些问题关涉到日常生活层面跨文化沟通的智慧与技巧[2]。

2.3 电子媒介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渠道

管理者不仅用计算机收集、分发定量的数据, 而且通过电子邮件和他人“谈话”。在决策时可以共享文件、交流观点和共同合作。可以远程召开电话会议、视频会议。

电子沟通的优点有:更多的信息共享;更快的信息传递速度和效率;更少的旅行、复印和说话时间, 且成本低廉。它的缺点是难以解决那些需要面对面交流的复杂问题;不能采集沟通人员思考或发出的微妙的、非语言的线索。

2.4 虚拟办公室

很多小企业家在互联网上做生意;与此同时, 许多大公司也在大量削减办公空间, 并向员工提供功能强大的个人电脑、通讯软件、语言信箱和其他沟通渠道, 以便他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工作。基于管理应该侧重于人们做什么而不是在哪里做这样一个哲学, 虚拟办公室成为信息时代的流行。

短期来看虚拟办公室效益显著, 更少的办公支出、更有弹性的工作安排。但长远来看, 组织可能面临失去太多“人文关怀”因为缺少只有两个人真正在一起时才会发生的真诚接触;一些人不分昼夜地工作, 深更半夜发传真、电子邮件和声音邮件, 而别人又不得不接收;直接监督和指导的缺失难以有效保证工作的质量。

2.5 信息过载与有效信息不足

电子媒介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手段, 很难想象没有它们工作会变成什么样子;但人们也被迅猛增加的信息量所压倒, 与此同时, 人们开展工作却出现有效信息不足的情况。面对信息过载, 关键是如何把重要的信息从大量的常规信息中挑选出来, 明确你的目标, 把时间优先安排在关乎目标实现的最重要的事情上去。

3 提高组织沟通有效性的方法和措施

根据信息时代沟通的特征、新的变化及出现的新问题,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提高组织沟通的有效性。

3.1 管理、监督信息流通

(1) 建立专门管理沟通的岗位或部门。对沟通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对信息沟通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提出进一步改进沟通效果的对策建议等。通过设立专门的岗位或部门来管理沟通, 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沟通不到位、缺位和沟通事务落不到实处的不良现象[3]。

(2) 坚决推行信息标准化制度。在组织内外推行信息标准化, 以规定的独特格式编码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这样可以减少在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出现的主观性偏差, 也可以降低组织成员在查阅信息时的机会成本, 相关组织也易于从信息汪洋中辨认和识别。

(3) 建立信息沟通的快速反馈机制。通过快速反馈机制, 实现双向沟通, 能使整个沟通过程成为一个闭环, 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间传递, 即使出现了问题也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因反馈不及时而给信息沟通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样信息接受者不但能确认信息被正确理解、接受, 还能促进更多的相互沟通。

3.2 按信息重要性、沟通难度将沟通的信息分级管理

信息分级, 就是按重要性、沟通难度对信息分等级、分类别地进行过滤的方法, 它预先按照一定的分级标准对要沟通的信息进行分级, 为选择沟通渠道和沟通过程提供依据。分级一般由发送者根据分级标准自我分级, 特殊情况下由第三方来分级。

信息分级是解决沟通问题的优选方法, 对过滤无关信息、净化沟通环境将产生较大影响, 并可以降低沟通管理成本, 简化沟通流程。

3.3 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

(1) 媒介传递信息的数量称为媒介丰富度, 媒介传递给接收者的信息和线索越多, 它就越“丰富”。最丰富的媒体更人性化而不是技术化, 提供更快的反馈, 允许大量的描述性语言, 并传递不同类型的线索。面对面沟通就是最丰富的媒体, 电话的媒介丰富度低于面对面沟通, 电子邮件次之, 备忘录最差。

(2) 根据沟通的信息分级情况合理选择沟通渠道。一般来说, 应通过丰富度高的媒介发送难以理解和非日常的信息, 通过备忘录这样低丰富度的媒介发送简单和日常的信息。通过多种媒介发送那些你认为重要而且希望人们注意和理解的信息, 还应考虑组织中接收者所偏好的媒介、沟通风格和成本等因素。

3.4 提高信息化和全球化环境下的沟通技巧[4]

(1) 把握管理沟通“七要素”:把握目标、分析信息源、组织信息、了解服务听众、分析沟通背景 (环境) 、优选媒介 (渠道) 、重视反馈。

(2) 打牢管理沟通的基础: (1) “善听”, 为了使倾听有效, 管理者应该有意识地克服倾听障碍。 (2) “能说”, 提升面谈水平, 要制订面谈计划、确立面谈目的、追求信息共享、安排面谈结构和环境, 以增进关系。 (3) “巧读”, 信息时代对传统的阅读方式提出了挑战, 面对日渐繁多的信息, 我们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细读我们想接收的每一件事物。因此, 要善于略读。略读则跳过某些阅读者完全了解的段落, 从而有效利用时间。要主动阅读, 越主动地阅读, 效果就越好。 (4) “擅写”, 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发挥纸张、传真、电子邮件、电子会议系统的不同作用。二要按受众导向的文字组织原则进行并根据受众特点来组织文字信息。三要提升笔头沟通的语言组织技能。把握笔头沟通的语言逻辑的最高层次、中间层次、基础层次, 善于运用演绎、归纳等推理方式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四要重视笔头沟通的写作全过程, 包括收集材料、组织观点、提供材料、起草文稿和修改文稿。五要把握写作特点, 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言简意赅, 并使读者乐在其中;明确写作目的, 按不同受众选好风格、渠道偏好及不同的沟通方式;把握好写作的换位思考。

(3) 管理沟通的换位思考:为了优化管理沟通, 发展管理沟通的换位思考, 有效引进中医的望、闻、问、切, 善于从医生对病人的探询、沟通诊断的角度以对受众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了解, 深入地、全面地通过对受众的调查、研究、分析, 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促进管理沟通更臻完善, 是十分有益的。

3.5 建立扁平化组织

沟通所经过的管理层次越少, 信息的丢失和失真就越少;扁平化组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过滤导致失真的问题较少。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增加了管理者的管理幅度, 使得减少管理层次更容易实现。

3.6 管理非正式沟通

组织内的沟通按正式程度来划分, 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官方的、组织规定的信息传递过程;非正式沟通是非官方的, 如闲谈、抱怨等。基于非正式交流的社会性网络称为“交际藤”;它一方面帮助员工理解组织, 使未经正式系统说明清楚的信息得以准确传递;另一方面它也会造成毫无关系的流言、错误的谣言漫延而损害组织利益。管理“交际藤”可有已下3个方法。

(1) 事先防范“谣言”:就重要而又未作说明的事情进行解释;通过提供事实来消除不确定性;建立公开的沟通渠道和长期的信任关系。

(2) 事中调查:发现一个可能失控或对组织有害的传闻, 去找相关的主要人物来弄清事实, 并询问看法。

(3) 事后处理:一旦谣言产生就要对其进行“中和”。具有来讲, 谣言很荒谬就不予理睬;公开评论、并肯定其中正确的部分;有事实依据就否定谣言;保证与该问题相关沟通的一致性;寻找一个具有合适位置和相关知识的发言人。

3.7 构建无边界组织

边界, 不是物理上的就是心理上的, 存在于不同的组织层次、部门以及组织与外界利益相关者之间。理想的无边界组织就是没有信息传递障碍的组织, 它能使观点、信息、决策和行动转向最需要的地方。

构建无边界组织的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去营造超越边界的对话机制, 将人们之间的障碍弱化为可以穿透的薄膜。来自不同部门的人需要学会“如何交谈”、“如何走动”, 在整个过程中“对话”至关重要。

4 总结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 方便了信息的传递, 但也给组织沟通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先分析了信息时代组织沟通的典型特征, 接着研究了信息时代组织沟通的新变化、新问题, 最后在前两步研究的基础上, 给出了提高组织沟通有效性的方法和措施。并对信息过载、虚拟办公室、“交际藤”、无边界组织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参考文献

[1]覃宪儒.信息网络化环境下的行政沟通[J].广西社会科学, 2005 (7) .

[2]佘文斌.交流的无奈:跨文化网络传播的现实困境[J].国际新闻界加, 2009 (10) .

[3]刘茂盛, 周章城.基于沟通模型的虚拟企业沟通问题探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8 (5) .

上一篇:医务社会工作的困惑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落叶》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