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课堂操作(精选12篇)
1.小学数学课课堂操作 篇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专题研究计划
第九小学数学教研组
一、研究背景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可以说,加强实践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很多国家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去通过操作学具(如奎逊耐彩色棒、钉子板等)学习数学的实践来看,加强实践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
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更注重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内容。新课标中设计了大量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如用摆小棒、分图片来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用搭积木、剪贴等方式,理解立体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另外还有收集数据、进行摸球游戏等。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动手实践作为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已被一线教师越来越广泛地在课堂教学之中所采用,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动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大胆实践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课,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思维,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建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二、关键词的界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应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富有个性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同时,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新知识的学习是在
234-
2.小学数学课课堂操作 篇二
关键词:动手操作,有效,起始概念
小学生具有好奇、爱动的特点, 他们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 喜欢研究新问题, 发现新规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 能丰富感知材料, 发展多方面知觉, 并且能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手段,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动手操作只是学习的一种手段, 其目的是要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那么, 哪些内容更适合动手操作?哪些方法能让操作活动更有效?下面笔者就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谈一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更具实效。
一、建立某些“起始概念”
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已接触到了自然数, 有的学生能数出几十或百以上的数, 但对这些数都是囫囵的形象, 没有涉及数量关系的分析 (分成几和几) 和综合 (组成几和几) 。他们也未掌握计数的规律, 对“十”这个计数单位没有认识, “个”“十”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 更没有数位概念。所以, 教师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起始概念时, 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这样进行:让学生取出11根小棒, 并提出问题, “这11根小棒要怎样摆在桌面上, 才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呢?”学生开始摆弄小棒, 有的将11根整齐地排成一大排;有的把11根分成任意的两堆。教师引导学生对几种摆法进行比较, 选出最佳摆法。大家一致认为“10根一堆, 零1根”的摆法最好。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将10根捆成一捆, 表示一个“十”。这样操作与计数紧密结合, 学生明确地认识到了新的计数单位。接着, 教师再要求学生用最快的方法摆出14根小棒, 很多学生都不动那一整捆, 只把零散部分改为4, 这种练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十”这个计数单位的认识。
例如,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 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 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充分利用学具 (小棒) ,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下面就以9+3=12为例进行说明:
(1) (1) 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2) 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3) 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2) (1) 3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2) 另外7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3) 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 怎样列式?
(3) 如果教师要你摆出15根小棒, 要求一眼就能看出多少根, 你认为应怎样摆?有多少种摆法?
(4) 以上这些摆法中, 相同的一步是什么? (凑十)
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 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 即“从 () 里拿出 () 与 () 凑成十, 再加上余下的 () 得 () ”, 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思想的认识, 而且正好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加以反复训练, 教师就能比较容易地使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
二、推导抽象的公式和法则
数学法则和公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法则、准确地运用公式, 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理解法则和公式的来源及推导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便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求法时, 教师可这样指导学生边动手操作边思考:由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以单位面积的直接度量为基础的, 因此教师应叫学生准备以下几种学具:一张透明的方格纸 (每个方格为1平方厘米) 、一把学生尺及三个面积不同的长方形。教师先用透明的方格纸量第一个长方形 (长4厘米, 宽3厘米) , 然后把透明的方格纸覆盖在长方形上, 数出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长方形的长边, 每一排可摆4个1平方厘米, 宽边表示可摆3排, 一共有12个1平方厘米, 所以, 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2平方厘米。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量第二个长方形 (长6厘米, 宽4厘米) , 但只准放在方格纸的上面量, 学生很快就想出了好方法, 他们通过长方形四周的方格, 想象出长方形所占方格数是24平方厘米, 从而进一步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和宽与面积的关系。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不用方格纸, 计算第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很快想到用直尺, 但是怎么量呢?有的学生用画方格的方法来数, 而有的学生已具有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用尺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后, 计算他们的乘积, 从而求出了长方形的面积。此时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他的长与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从而得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即“长方形面积=长×宽”。通过动手操作, 学生能从抽象中概括出求积公式, 对知识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三、帮助学生理解生活实践题
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识字少, 理解书面语言能力差, 所以, 当学生在解答某些生活实践题遇到困难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帮助他们理解题意。如“一支圆珠笔2角钱, 买4支圆珠笔的钱, 可以买一支钢笔, 问1支钢笔多少钱?”这题需要应用置换的思考方法来进行解答, 对这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教师于是引导学生用1个小圆片表示1支圆珠笔为2角钱 (在小圆片上用铅笔注明2角) , 买4支圆珠笔就用4个小圆纸片表示, 这样可以很容易看出, 求1支钢笔的钱时, 只要求出4支圆珠笔的钱就可以了。通过操作, 抽象的数量关系变得具体化, 这为学生正确解答实际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需要借助于动手操作来理解的内容还有很多, 这就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挖掘,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以下两点:第一,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于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对于问题的思维活动, 所以, 教师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第二, 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所谓适量, 就是不要动辄就操作, 并不是多多益善。适度是指当学生的直观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教师就应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化, 以实现由直观向抽象水平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孔企平.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动手操作,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高效课堂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这决定了数学学科的学习特征要以操作为主,这正是对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的全面变革。在做中学正是小学数学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创造更多的操作机会,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动手操作,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达到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本质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这正是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操作的机会,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具体运用展开论述。
一、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激起学生对认知对象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愿意从心里接受,这样才能产生参与的主体与思考的主动性,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采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主观意愿。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无视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只是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展开,只是教师一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将学生完全排除在教学之外,学生处于次要地位,只是机械地接受信息,这样的学习是枯燥而繁重的。而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正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开始,自然可以引发小学生的强烈关注,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展开快乐学习。如在学习“圆”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实物以及圆形,在学生对圆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来画一个圆,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活动。
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的镜子。”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积极动手,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数学学科特色,给予学生更多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中活化思维,展现个性,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们就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一些图案、图片等,如所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建筑、风景等图片,在课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来折一折,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发现有些折叠后两部分重合,有些不重合,进而引出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从而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中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设计利用所学知识点来展开创意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这一重要知识点来精心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的教学活动更加富有知识性、娱乐性与创造性,集知识的运用与个体的展现于一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还能展现学生的个性,释放学生的潜能,从而更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展开富有创造性的学习与运用。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三、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尤其是低段小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来自于生活经验与直观活动,是从形象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而数学学科具有相对的抽象性与系统性,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枯燥无味、抽象深奥,再加上以往教学中教师大多照本定科、机械讲解,学生更是觉得数学抽象深奥,难以理解。而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将抽象的知识点寓于直观的操作情境之中,这样就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操作情境中获取直接而直观的信息,再经过教师的点拨与启发,进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与思维上升为对抽象知识本质属性的理解与认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如果只是机械讲解,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而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并不能灵活地运用这一定理。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进而实现对这一知识点的深刻理解。我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任意三角形,然后再将这些三角剪下来,在前后桌间探究三角形内角和。通过学生的积极动手操作后,大多数小组都可以通过测量法、拼接法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但这只是肤浅层次的,此时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前面所得结论是偶然还是必然。因此,我再次让学生思考:将一个三角形剪切成两个小三角形,或是将两个小三角形拼接成一个大三角形,剪切前后与拼接前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此时学生意见出现分歧,一部分学生认为剪切前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剪切后的小三角形内角和是90度,拼接前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拼接后的大三角形内角和是360度,部分学生认为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各有各的意见与道理。此时陷入僵局,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亲自操作,来剪切与拼接,再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这样的教学将操作与思考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在亲身操作中来直观而深刻地理解抽象而深奥的数学知识点,进而实现对这一定理本质属性的理解与认知。
总之,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这正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与手段,符合学生的天性与数学的特征,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更多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展开主动探究,使整个教学更加生动,活跃而有效。
4.加强实际操作与小学数学教学 篇四
(一)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在论智力形成的几个基本阶段时说,“只有物质的(或物质化的)活动形式才是完备的智力活动的源泉。”这就是说,儿童的智力活动是在对物体(或物体的代替物,如模型、标本等)的动作中形成的。其他心理学家如瑞士皮亚杰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也不例外。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这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很多。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由于加强了实际操作,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就很清楚。中年级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往往容易混淆,加强实际操作以后,学生对两个概念获得明确的表象,弄清两者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大大减少。高年级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时,概念多术语也多,学生容易弄混。有些教师使用奎逊耐木条或计数板,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大大减少学习的难度,弄清概念的正确含义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只有加强实际操作,才能体现智力活动源泉这一基本思想。
(二)加强实际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而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不能在动作之外思考。所以早期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也称作“用手思维”。到了学前期儿童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到了小学、中学以至成人逐步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仍有很多学习需要借助实际操作。正如心理学家所说,这种“用手思维”的形式并不会随着更高级的思维形式(即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消失。赞科夫也说过,有实际对象的活动(即指实际操作),不仅具有运动的技能和技巧本身的特点,其中也以一定方式反映出感觉、空间观念和思维活动。教学实践也表明,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要观察、分析、比较所操作的对象的相同点、不同点,然后进行抽象、概括。例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学生通过摆小棒或圆片,逐步总结出凑十加的方法。又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摆小正方形,很多学生就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见学生操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思维的过程。由于实际操作是在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性知识,因此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加强实际操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加强实际操作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例如赞可夫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培养三种重要能力之一(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欧美等国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中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五育的全面发展。其次,加强实际操作可以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这一点与前一点有密切的联系。操作能力弱也反映了大脑两半球协调发展不够。最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的功能占优势。左脑以语言、理解、科学、计算和逻辑思维等活动占优势,而右脑以形象的感知、记忆、时间概念、空间定位、音乐、想象和情绪等活动占优势。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两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如果某方面功能长期受到抑制就会衰退。例如,如果过多发展记忆,则思维判断能力就受到抑制。如果在儿童少年期只注意语言、抽象思维活动,长期下去就会使左脑负担过重,而右脑的功能得不到发展。使用直观的教学材料,由于其具有形象的特点,再加上儿童实际动手操作,就会促使左右两半球的协调发展,从而也促进智力的更好发展。
二 国内外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实际操作的情况
(一)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材料的研究和推广。为了加强实际操作,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材料的研究和推广。例如,美国一般学校的教室里都放置大量的教具和学具。现在提倡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专门的数学实验室,准备各种各样的教学材料,以便于学习和研究数学时使用。此外在实验室中还提供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情境。一般每个城市都设有教学手段中心或教学资料中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教学材料;还准备各种工具和原材料,以便于教师自制。日本早在60年代就规定了小学需要装备的数学教具达60种,其中包括教具、仪器、模型和教学挂图等。近些年也注意生产和使用操作性的材料。如特为一年级学生准备一盒操作用具,内有方木块、数字卡片、计算卡片、小棒、钉子板、几何图形、钟表模型、塑料钱币等。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重视实际操作。1978年亚太地区曾召开会议,研究推广使用低价的教学材料,其中包括各科的。1984年又专门召开了亚太地区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材料研讨会,选定了9个重点课题可以使用的教学材料28种,以后又补充19种。其中很多是用于学生操作的。还提出了鼓励使用教学材料的建议20条。
我国近年来也开始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操作。有的地区或单位专门制作了学具袋或学具卡片,供学生操作用。有的出版单位还出版了如何加强操作教学的书籍供教学参考。各地教研部门也加强对操作教学的宣传和指导,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提倡取自周围环境的或低价的物品作为教具、学具。例如,美国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对数学实验室应制备的教学材料的目录中,就列有石子、豆子、木片、扣子、自制1米长的棍子等,供数数或计量长度时用。日本一位数学教师曾介绍用家用的小厨柜(上面有几排抽屉)来教学乘法的认识和运算定律。亚太地区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材料研讨会更是针对本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提倡选取周围环境的低价的物品作教学材料。
(三)注意研制一种学具多种用途。例如,在国外广泛使用的奎逊耐木条,是分别由长1至10厘米、宽高各1厘米的木条制成的,依次分别涂上白、红、浅绿、紫、黄、深绿、黑、蓝、棕、橙等颜色。这种学生操作用具可用来认识自然数、计算加、减、乘、除、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认识分数等。目前国内一些学校也开始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一种广泛用于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学具――几何板(也称钉子板),上面钉有5×5或6×6个无头钉,可以用橡皮筋在上面围学过的图形,用来认识几何图形、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在日本,有专门为学生制作的20以内加法练习转盘,乘法练习转盘,便于学生熟练加法表和乘法表。在菲律宾,教师即使制作一个式题卡片,也注意使其有多种用途。方法是在式题卡片上加一个可移动的纸套。例如:
(四)注意结合操作发展思维。无论在国外或国内都十分注意通过某种学具的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钉子板上围成像下页左面的正方形,让学生把它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想想有几种分法。又例如,我国传统的玩具七巧板,过去常常只用来照一些现成的图案来摆。现在国内教师则研究出让学生摆某一种图形,如梯形,看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这样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日本,还注意利用学具的操作发现解问题的方法,既发展学生思维,又培养解问题的能力。例如,用4根牙签摆一个小正方形,如果要摆10×10个小正方形(如右下图),需要多少根牙签?学生要通过实际操作,寻找解题规律,列出算式,并找出解法公式。还可以找出不同的解法,比较哪种简便。
(五)注意操作的趣味性。加强操作本身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注意操作的教学材料的有趣性、游戏性。例如,德国制成一种计算盒子。上面分别写着得数1―12的卡片,另外有12道式题,每题的题号1―12分别写在正方形硬纸板上,大小与盒子里写着得数的正方形相同。学生每做一题,就把题号与得数对应地放在一起。全部做完后,把题号翻过来,如果都放得对,将组成一个规则的图案,学生会感到很有趣。在国外广泛流行着各种数学游戏。例如,美国有一种游戏叫做“加法连成线”。先做1―10的点子卡片各两张,然后做20以内的数目表若干张(如右图),每张上的数目要有些变化。一个学生翻出两张点子卡片,算出它们的和,如果数目表上有这个数就用圆片把这个数盖住。第二个学生也照这样做。这样轮流做下去。最后看谁先把某一直行或斜行的3个数盖住为胜。(点子卡片还可以改做数字卡片,另外也可以把数目表中的数改成每两个数的积,来做乘法练习。)
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实际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加强实际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上的一个重大改革。要改得好,需要解决好操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克服思想中的障碍,大胆实践
克服思想中的障碍有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提高对实际操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这一点在前面已经分析过。还有一方面是要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具体的思想问题。例如,有些教师认为,一个班学生多,怕摆弄学具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实践表明,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操作,并不费很多时间。开始学生操作,手不灵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形成习惯和技巧,只要组织得好,边操作、边思考、边讲述,并不多费时间。也有的教师认为制备操作的材料需要花钱,缺少经费。实践也证明,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如用工厂的下脚料,农村用石子、小棍等,可以做到不花钱或少花钱,同样收到操作的效果。总之,关键是克服思想的障碍,大胆实践,就会想出很多解决的办法,尝到实际操作的甜头。
(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操作
操作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进行的。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和学生的基础有计划地安排操作活动。一般教学新的概念、法则,学生缺乏感性经验或难于理解的,宜于从操作开始。遇到学生较为熟悉的或者能从已学的知识中推导出来的新知识,就不一定也从操作开始。例如,开始教20以内进位加法,为了使学理解和掌握凑十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用小棒或圆片进行操作。教到6加几、5加几时,学生已经有了基础,也可不再进行操作。学生独立操作的程度也要随着内容和学生的程度而定。例如,在低年级或教学不熟悉的内容,往往先由教师做出示范,说明如何操作,再让学生独立操作;在较高年级,如计算长方形面积,教师可只说明操作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加以巡视,以了解学生操作的情况。无论怎样进行操作,教师在课前都要做好细致的准备和周密的设计,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把操作、思维和言语表达紧密结合起来
5.小学数学课课堂操作 篇五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笔者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等因素,进行操作活动设计的探索与初步实践,构建了“三段六环”小学数学操作活动教学模式,试图通过精心设计有效的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一、操作前——操作活动始于有目的地准备
第一环:准备
在操作前,要充分准备好操作素材。根据操作内容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发展水平等,复习相关知识,再现处于教学起点位置的已有知识,作为探究依据、工具的已有知识,使新知识通过迁移而同化或顺应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并使原有认知结构得以不断扩展和壮大,便于操作活动的顺利进行。
1.准备合理操作素材
(1)精心选择学习内容。适宜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内容,一般来说是可物化、外显的数学知识。为此,我们对新课程小学各册教材进行分析,注意选择适宜操作活动的学习内容。如:①能设计有结构、易操作的直观材料来反映数学实质的内容;②适合不同年级学生,能被学生所接受的内容;③与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吻合的内容;④能通过操作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的内容等。
(2)精心准备操作素材。操作是以物质工具为依托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活动主要是凭借学具、实物等物质形式进行的。不过,在教学中组织动手操作,选取的素材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操作素材多而杂,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兴趣从数学思考转移到单纯的玩上了。因此,我们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案,选取不同类型的操作素材。
2.培养良好操作习惯
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基本的操作常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操作习惯是提高操作活动实效性的必要条件之一。
(1)建立基本的常规。与单纯观看教师演示相比,让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学具比较费时,特别是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取出、放回学具,使用起来更花费时间。因此,要重视训练学生养成能保证操作顺利进行的各种常规。
例:数学操作常规要求
(2)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先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充分的外部活动,再用语言表达出自己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观念及思维。所以,应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3)丰富灵活的形式。组织操作活动,要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学生个体独立操作和学生群体合作操作两种类型。当学生面对独立操作感到有些困难时,教师可以加强指导,还可采取先合作讨论,共同操作,明确解决途径后再进行独立操作。在组织学生群体合作操作时,要注重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恰当分组,选好小组长,提出活动的目的和要求,组织好小组的交流和讨论,避免“放羊式”现象,提高小组合作的效度和参与度。
二、操作中——操作活动行于有效果地实施
第二环:导向
通过教师谈话或创设情境揭示操作活动的内容,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规定必要的操作程序,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使学生的操作带有明显的目的,使学生的动作思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确保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第三环:探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起学生的操作热情,给学生极大的操作探索空间,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
第四环:交流
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描述操作的过程, 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展示操作探究的成果。引导学生进行多向、丰富的信息交流,如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组内交流、组际交流等,让学生数学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
第五环:完善
引导学生根据操作活动中获得的具体经验和形成的表象,充分展开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学生通过对操作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一系列的归纳、概括、总结,使数学知识得以不断完善,最终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
1.把握最佳的操作时机
新课程明确指出,“操作活动要适量。所谓适量就是不要动辄就操作,操作也不是多多益善。”如果教学中出现操作次数过多的现象,一方面会造成学习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会使学生对操作活动产生乏味之感。因而,我们要控制使用操作活动的次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操作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把握好最佳时机,组织学生操作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理解知识,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1)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算理时,组织操作活动。小学生计算方法、计算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充分的操作、感知基础上的。教学中,恰当地把握操作时机,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实物、实物图片等主动探究算理,能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的计算方法。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为使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算理的过程中,设计以下操作活动:每个同学发32根小棒(10根一捆,3捆又2根)。要求学生“请你从32根小棒里拿走8根,并说一说是怎么拿出8根小棒的?”这一动态的、开发的操作活动,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冲动,有的独立思考,有的合作交流。操作探究之后,学生纷纷发表看法,得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①12-8=4、20+4=24,②30-8=22、22+2=24,③32-2=30、30-6=24,④8-2=6、30-6=24……这每一种计算方法,都是学生在操作中产生的,真是“智慧之花开在手指尖上。”可以看出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2)在引导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时,组织操作活动。空间感知依赖操作活动,这是由“空间与图形”知识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因此,操作活动也成为了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主要学习形式。在操作活动中,学生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认知,进而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借助语言描述,形成空间观念。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想出好的操作办法来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对边相等”,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想出了把纸对折的,用直尺量一量长度,用笔画下来再比一比等不同的方法。通过主动操作,学生深刻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在引导学生推导公式时,组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或推导公式时,组织有效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等,使学生在动中思,动中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主动获取知识。
例如“推导圆面积公式”时,首先引导学生动手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观察发现: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圆周长的一半,近似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圆的半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所以圆的面积等于圆的周长乘以半径,最后推导出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
(4)在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时,组织操作活动。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那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概念的意义,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教学“千克的认识”时,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配有秤,细沙、食盐、糖等,让学生亲自动手称一称、掂一掂,在操作实践中对“千克”有所体验、有所感悟,真正地理解知识、建构知识。
2.有效操作引导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不能片面地理解成教师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操作。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操作活动若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就如一盘散沙,使操作活动流于形式,只能看到乱糟糟、闹哄哄的停留在表面热热闹闹的状况。要让学生的操作过程井然有序,不杂乱无章,关键是要使操作活动成为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个体或群体的动态过程。只有教师的指导,才能保证学生的操作活动是有目的、有结构、有层次、有成效的。
(1)提出操作要求。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规定必要的操作程序,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使学生的操作带有明显的目的。
例如教学《可能性》时,先向学生说明:第1~4小组的袋子里有5颗红珠子、1颗蓝珠子,第5~7小组的袋子里有1颗红珠子、5颗蓝珠子。接着请同学们讨论:①你能通过摸珠子的活动证明袋子里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吗?②怎样进行摸珠子的活动?③进行摸珠子的活动时应注意什么?然后教师出示摸球的要求:“每人每次任意摸出1个球,记录员把摸的结果记录在表格里,再把球放回去摇匀,换下一位继续摸。每组一共摸12次。”再请同学进行小组活动。这样的设计,每个小组都投入了有序的操作活动中,使猜想得以验证。
(2)加强操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认识数学知识,还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学《圆柱和球的认识》时,当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发现圆柱的特征后,可以进行如下指导:①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从上到下一样粗”?②“上、下两个面是圆形的,大小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③判断,“橡皮圆柱形的吗?”当学生出现两种意见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把十几橡皮叠成圆柱形,让学生判断,然后逐渐减少块数,继续判断。同时,指导学生观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抓住圆柱的特征进行判断说理,使学生在积极的自我感悟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三、操作后——操作活动成于有意识地拓展
第六环:应用
设计具有趣味化、生活化和探索性、开放性的练习,引导学生应用通过操作活动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深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1.关注数学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所以,安排操作活动时,要关注学生学习学生的数学思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操作探索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例如教学《平均分》,先让学生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平均分”,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然后提出一个发展性的操作要求:“怎样把15个桃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比一比,哪个组分法又多又好?”营造了探索空间,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思索、交流,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
2.设计探索活动
如果学生的操作,只是依照老师预设好的思路依葫芦画瓢,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发展,更不用说培养创新能力了。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发给学生各种类型的梯形(一般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纸片,引导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推导出面积的计算公式。有些同学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式;有些同学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两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两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式;还有的同学把一个等腰梯形平均分成两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式。这开放性的操作活动,把自主探索的机会、时间、空间留给了学生,他们主动探索并发现图形的内在联系,将梯形剪拼成已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获取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创新能力。
以上的“三段六环”操作活动教学模式,使得整个学习活动既有序完整,又符合数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取得了应有的教学效果。当然,针对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此模式可以有相应的变式。
阅读相关报告总结文档:轴测图在“组合体读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SCORM模型微课件在Moodle平台下的构建 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听说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 浅析高校足球教学改革 创建乙方文化,提升客户价值 浅论新升本院校教师师德建设 浅谈中职学校“地基与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 改进高中思想政治课信息传递的几点思考 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现状分析 激励是阳光雨露 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四个“机不可失” 谈艺术高考辅导培训的管理与规范 浅谈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 对高校行政管理的理性思考 进行德育整体改革 努力培养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6.小学数学课课堂操作 篇六
数学课题组 石小红
县级数学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的研究工作自2006年12月启动,已进行了两年的时间,我有幸加入了该课题研究。通过两年的研究,需要我反思的东西很多,既有成功的欣喜,又有停滞不前的困惑。在此总结、交流一下成功的经验做法,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发挥其先导作用。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
对教师而言,“动手操作、发展思维”意味着上课不能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大家一起互动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能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要真正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以提高自身素质。如教学教学《有趣的拼搭》中,让学生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放在同一块滑板顶端,让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滚”,“滚”的过程就是一个探
研的过程。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旁人是无法代替的。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在“滚”的过程中进行探研,发现规律,初步感知各类立体图形的特征。这种形式与内容的转变,调动了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耳、动口,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2、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操作的有效性。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还要善于学习,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的变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于是我们的课堂上,我与学生、学生于学生之间的操作更积极也更有效了。如在教学退位减法“45-9”时,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先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以借助小棒明确算理: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作十。即15-9=6,30+6=36。正当大部分学生已掌握这种算法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老师能不能这样做?5根减9根不够减,我可以先从一捆中减去9根,将剩下的1根和刚才多余的35根合在一起也是36根。”他的做法实际上是:10-9=1,35+1=36。我抓住机会表扬了他,提出算法的多样化。然后,再出了一道“34-8”的题目,让他当老师演示。同学们一下更活跃了,摆得更有劲。通过有目的地操作、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从表象到内化,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和创新思维能力。
3、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改变,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
《新课标》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实践中,我积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逐渐地转变以前在课堂中存在的单
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开始有意识地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摆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同学们积极地摆出了一朵小红花、一条小金鱼等,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一六得六。提出问题:“今天,同学们用动手摆的方法得出了我们六的第一句乘法口诀,那么能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六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学生们积极地同桌一块合作摆,小组合作摆。自主探索,得到了六的所有口诀。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但对乘法的意义更理解了,而且连6的乘法口诀都会背了。
4、在研究过程中,我写了不少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一部分登在课题简报,一部分在各级刊物上相继发表,均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价值。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具体的研究中,为使课题实践达到动手操作与发展思维的有机结合,实践活动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课堂研究与可课外辅导的有机结合,我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学生动手操作还有些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轰轰烈烈的动手操作,热热闹闹的合作讨论,可到了课堂训练时确问题多多。
2、学生的操作与思维的切入点衔接不够恰当,如何把直观操作形成的表象有效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达到由直观感知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还有待解决。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圆片摆出一些除法算式(有有余数的,也有整除的),学生都能积极动手操作,并得到算式。之后,让大家找出有余数的除法里的数量关系,但能找出的学生却不是很多。
3、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思考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动手操作为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丰富的题材。
三、加强课题研究的思考: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保证操作的效果。
一节课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开展操作活动中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会浪费掉好多宝贵时间,直接影响操作 的进程和结果,例如,桌面的整理,学具的摆放和收整等都关系到操作是否到位。因此,要保证操作的效果,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如桌面简洁,不放与上课无关的东西,学具要以固定的形式在固定的位置上;爱惜学具,保持学具整洁;操作前听清要求;操作时不慌不乱,有条有理,教师或同学讲解时,要暂停操作,认真听;老师让收学具时,要迅速分类收好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的协同活动能力,这些好的习惯要靠平时的训练和严格要求。
2、让课题研究和新课程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新课改的精神实质进一步落实。让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与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内容相辅相成,二者同时搞好,不能偏废。
7.小学数学课课堂操作 篇七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让学生产生面临某种刺激模式不知用何种手段方能达到某个特定目标的心理困境.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说, 必须具有可接受性 (主体有能力并愿意考虑它) 、障碍性 (主体不能一眼看出答案) 、探究性 (现成方法不能解决) .数学课通常可运用提示实际问题或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等方式, 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形成认识内驱力, 进而使学生在头脑中构造问题的表征, 形成问题空间, 激活与解决与问题有关的知识背景, 搜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达到问题解决的目标状态.
如“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 教师可先出示下列实际问题:
两个组学生进行投球比赛, 成绩如下表.比一比:哪个组的成绩好?
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因为两组人数不相等, 不能用总数比, 用每组平均每人投中次数比比较合理.接着教师鼓励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即按甲组学生投中球的次数, 先在课桌上放四堆小棒:第一堆9根, 第二堆5根, 第三堆7根, 第四堆3根.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使每堆小棒的根数一样多.学生尝试操作, 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使每堆都变成了6根, 即甲组学生平均每人投中6次.用同样的方法, 学生得出了乙组学生平均每人投中5次.甲组学生投球的成绩比乙组好.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提示人数不相等的两个组投球成绩比较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使学生进入了问题情境, 并形成了问题三种状态的表征:问题的初始状态——关于问题已知条件的表征 (两组学生的人数及每个学生投中的次数) 、问题的目标状态——关于所期待的结果的表征 (比出哪个组的成绩好) 以及问题的中间状态——关于介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那些环节的表征 (先求每组平均每人投中的次数再比较)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解决, 并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二、探索解题方法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解决具体的问题不是最终目的, 还必须引导学生把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获得的数理逻辑经验, 通过探索, 概括出规律.
如上述教例中, 教师在学生运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解决问题后, 指出甲组平均每人投中6次, 这个“6”就是“9, 5, 7, 3”这四个数的平均数;乙组平均每人投中5次, 这个“5”就是“6, 8, 4, 4, 3”这五个数的平均数, 再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用数学方法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想像先把几堆小棒统统合起来, 再平均分后得到两个算式:
(9+5+7+3) ÷4=6 (次) ;
(6+8+4+4+3) ÷5=5 (次) .
比较两题, 概括得出结论: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这样学生由经验的认识总结出了相应的解题方法, 从而能够有效地运用知识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三、迁移应用, 解决问题
这一层次的教学, 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总结出的解题方法应用到类似的问题情境中, 进一步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提高解题能力.
如上述教例完成后, 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运用求平均数的基本思想 (将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相等, 而求得的这个相等的数, 就是原来各个数的平均数) 和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先求大小不等各数的和, 再进行等分, 即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 解决下列一组问题:
1. 王兰期中考试英语和数学都是97分, 语文95分.她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2. 自行车商店第一天卖出自行车50辆, 第二天上午卖出28辆, 下午卖出26辆, 平均每天卖出多少辆?
3. 一条河中水的平均深度是120厘米, 一位身高150厘米的人, 不会游泳, 他掉进这条河里会不会淹死?为什么?
这组练习题中, 需要动用求平均数的方法, 列式计算, 强化“总份数”的概念, 防止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式, 即看到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同时还安排了一道结合实际的思考性问题, 通过讨论, 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8.小学数学课课堂操作 篇八
【关键词】操作;有效;数学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3-0000-02
【作者简介】秦伟,江苏省无锡市阳山中心小学(江苏无锡,214000)校长,高级教师,无锡市惠山区优秀青年教师,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能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操作活动中应避免随意化、简单化、停留于单纯的简单直观操作,而缺乏数学层面的思考、认识和提升。在操作实践中笔者以为应切实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操作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宜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在安排操作活动时,要充分了解学科编排体系、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知识经验等因素。一旦确定安排了操作,就要保证学生的操作比较充分,又不能因时间过长而无法完成。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下“平移”知识点的过程中,笔者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的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金鱼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操作中把注意力引向对金鱼图中有特征的部位——鱼嘴,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比较、体悟。最后,在教师的启发和交流互动中,学生不仅正确地判断出金鱼图向左平移的距离,而且体会到图形平移的特点:平移前后图形中同一个位置的点都移动了相同的距离,从而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最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从对整个图形的平移观察过渡到对应点或对应线段的观察,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只有通过具体形象的操作加以体验,才能使学生深刻领会,促进其认知的发展。
二、准确把握操作的时机
什么时候安排学生操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能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操作活动的时机,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操作活动。比如,在建立一些起始概念时安排操作,在结论探求处安排操作,在学生思维碰撞激烈、探究欲望十分强烈时安排操作,在应用拓展处安排操作。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下《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计算三角尺3个角的度数和,这时学生能够很快得出3个角的度数和是180°。并由此产生疑问: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接着,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动手操作探究解疑。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操作,使得学生认可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这一普遍规律,学生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此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不仅要能提出问题,还要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来自己解决问题。
三、进行必要的操作指导
操作的任务布置了,学生是不是就在认真操作、有效探究了呢?显然未必。很可能学生主观上是想积极投入到操作探究过程中去,可是问题本身却让他一筹莫展。尤其是当思考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学生常常难以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对操作方法的运用做出灵活的应变。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索、操作的过程中,教师的操作指导、引导作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上《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一课时,如果仅给学生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进行操作,学生由于有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经历,因此很容易用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探究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仔细一想,这个过程回避对梯形进行“剪、分、拼”的操作过程。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在准备操作材料时,安排了同桌两个学生中,一个人拿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另一个学生只给了一个梯形,在引导学生明确要想办法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来求面积之后,放手让学生尝试进行转化操作。在具体操作时笔者出示提示性问题: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观察梯形,怎样剪才能“制造”出平行、相等的对边呢?通过指导,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了,在同桌的讨论、交流、实践中顺利实现了梯形向平行四边形的转化。
通过操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够从图形内在联系的角度出发,理解、掌握一个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而且积累了图形转化的经验。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操作能力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操作活动应让学生展开数学思考
教师设计的每一次操作活动都应有明确的目标,不能只追求活动多或形式热闹。要注意在操作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在启发学生展开数学思考上下功夫,通过比较、反思、交流等途径,使学生的认识跳出“经验”层面,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正确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下“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必须大于第三边”这个知识点时,笔者为每一组学生提供四根长度分别是10cm、6cm、5cm、4cm的小棒,并向学生提出要求:选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组内四个同学轮流操作一次,要与前面的同学围成不一样的三角形。在操作中发现有的同学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则不能。于是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每次选用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深刻地体会到用小棒围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必须大于第三边。
有些教师简单地把动手操作中的“动”理解为动一动、摆一摆、做一做,而忽视了学生操作过程中内在的“思维操作”活动。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实际操作的层面,而未能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概念的心理表征,就不可能发展真正的数学思维。因此,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相对于具体的实物操作活动,我们更应该强调“操作活动的内化”,用操作活化、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真正发挥它内在的数学价值。
五、重视操作后的交流与总结
操作活动后的交流与总结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实现智慧的共享。为了提高课堂操作带来的学习效益,在问题解决后要引导学生对操作过程进行回顾反思,让学生充分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揭示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前后连贯又合乎逻辑的思路。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要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推动他们积极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教师结合板书或操作材料等进行评讲,并组织学生归纳出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技能方面的一般性结论,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对里面的逻辑推理有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从而有效提高操作的效益。
9.小学数学课堂反思 篇九
学生不是学习机器,教师应合理科学安排.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用时间加汗水提高成绩的陈旧做法,要提倡精讲精练.只讲思路、讲方法、引导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培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如教学“一个钝角中去掉一个锐角,剩下的是什么角”就不能固定一个答案.再如估算“390×15”答案可以是7800,也可以是8000.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要学生灵活掌握及运用.而实际生活中如“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大约准备多少钱?”算式49×104这里49看作50,但104则看作110不能看作100,这样才合理更实际.
面对应用题不得死板硬套,应掌握方法,有些题有多种解法.有的题可从问题着手,有的题则从已知条件着手.只有掌握了方法,举一反三,就可做到轻轻松松学好数学.
2.幽默课堂,充满活力
10.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总结 篇十
冯园小学
冯治聪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文章。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领会教材意图。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我曾听过一节“认识整时”的课,讲课的老师从第91页的主题图引出了课题,接着在师生互动中认识整时,动手操作拨“整时”后教师指导正确写整时,最后以第92页的插图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整节课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落实得很扎实。可讲课的老师对插图并没有物尽其用,只是看一幅说一幅,缺少了有机的结合起来观察与讨论,难免令人感到浪费了珍贵的教学资源。实际上,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经过编写教材的老师精挑细选,几乎每一幅图都不止一层意思。因此我建议授课的老师把第92页的插图(一位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学习时间的安排)以“先分后总”方式加以诠释,即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插图讲解图意,巩固对整时的认识,再让学生综合起来看这几幅图谈谈自己的感受。尽量让学生主动的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结合起来,体验到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并有意识的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渗透要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编写导学案及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学生一定要与他们建立互动的关系。我经过实践:学生在课外活动的状态下谈话效果较好。因为学生认为老师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较放松,容易畅所欲言,能顺利得到老师想要的答案。如果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所保留的话,那在家里肯定是赤露敞开的。因此,家访可以帮助老师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学生,建立起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友好关系。
另外是制定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还有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我们知道,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生在认知、解释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的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记得在上《分数的意义》时,请学生从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认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认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还有的认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当时,我没有马上否定说错的学生,也没有用事先预设好的问题拉着学生走,而是恰如其分的灵活引导,把握好动态生成的新资源,展示出动态生成的艺术,达到了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就像布卢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三、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
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11.小学数学课课堂操作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情景类型 操作策略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學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境”是教学环境它既包括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如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也包括学校的各种软件设施,如教室的陈设与布置,学校的卫生、绿化以及教师的技能技巧和责任心等。教学情境也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中学学科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一、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5米=50分米=5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5元=50角=500分,此时教师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性质。这样创设情境,形成悬念,培养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
二、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
1.一题多解时,交流学习。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式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通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2.突破难点时,动手合作。
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我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全等的三角形,课堂上启发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对求三角形的面积有没有帮助,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拼摆,很快发现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行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三角形的底,于是推导出了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2。学生通过一起思考,一起试着剪拼图形,一起讨论。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结果学生们拼出了多种图形。不但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思维。的确,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只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更有丰富内容的思想。
三、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项拓展”。
12.适时动手操作优化数学课堂 篇十二
这时, 动手操作便充分显示出它的优点, 它无时无处不充斥着我们的课堂, 于是, 我们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 认为它是万能的。热热闹闹的课堂, 流于形式的讨论, 让我们深感无奈。那究竟何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才合理呢?
一、建立概念时
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保证。但是, 由于它经过了高度抽象的概括, 变得晦涩难懂, 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来建立数学概念, 让其变得浅显易懂。
例如, 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 学生对“所占空间大小”难以想象和理解, 教师在充分估计学生思维特征的基础上, 分小组进行操作, 每个小组发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 (完全可以浸没于水中) , 然后往两只杯子里倒水到一定刻度, 学生观察两只杯子里水的上升情况, 当杯子里水的高度完全相同时, 学生把其中小一些的物体沉入第一只烧杯的水中, 学生观察、讨论, 为什么杯子里的水面升高了, 接着让学生把另一个大一些的物体放入第二只烧杯中, 学生观察、讨论, 第二杯的水面为什么会超过第一杯的水平面。通过以上操作和讨论, 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物体不仅要占据空间, 而且所占的空间还有大小之别, 到此时再出示课本结语, 体积的概念便水到渠成了。这样把一个十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自己可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 然后再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从而掌握数学知识。
再如:教学《圆的认识》时, 就可以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来学习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先将圆对折, 打开, 再对折, 再打开, 如此多次反复, 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 学生就会知道, 每条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这个点就是圆心, 折痕就是直径, 一个圆有无数条直径, 所有的直径长度相等, 是半径的2倍等等。这样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许多抽象的概念不知不觉中学生就理解了。
二、探索新知时
数学课堂是学生开展思维活动的地方, 思维始于动作, 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为思维提供依托, 帮助探索新知。如果教师引导恰当, 学生就会时不时冒出闪亮的火花, 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 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 深入挖掘教材, 设置问题,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有展开想象翅膀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 我首先质疑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 并让其思考应该将梯形如何转化, 接着就鼓励学生动手剪、拼、补、移, 充分调动积极性。学生边思考, 边操作, 得出了求面积的多种方法, 例如将梯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或者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还可以通过先分割再旋转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一个大三角形或者平行四边形, 当然还有公式中的方法, 这样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使学生不再受教材、教师的限制, 不仅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理解算理时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习的基础。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动作思维来获取知识。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形成数量变化的表象, 把亲眼看到的东西经过大脑分析、判断、深化, 有利于尽快理解算理, 掌握计算方法。
例如, 在教学9加几的时候, 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算理, 那就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先让学生摆9根小棒, 另外再摆3根, 问:一共有几根呢?这时学生会有很多想法, 有的拿着小棒数, 有的将3根中的1根放到9根中, 凑满了10……在多种算法同时存在的情况下, 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想要知道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将9凑成10是最简便的方法, 在摆一摆、移一移的过程中领会了9加3的算理, 知道了“凑十法”在计算中的运用, 外部的操作顺利地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
四、自我感悟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自己思想的主宰。有些时候, 哪怕教师讲得再细再透, 可能有些学生还是不能理解, 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自我感悟来寻找答案,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相信他们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授鱼”为“授渔”, 让学生有思考、想象的机会, 培养其悟性。
例如, 在教学“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时, 要让学生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有的学生想象不出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面是怎样变化的, 那就让学生自己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 在拼一拼中一眼就明白了, 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两个正方体比较, 少了两个正方体的面, 于是就能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 在思考中动手, 在动手中思考, 达到牢固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课堂操作】推荐阅读: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07-08
小学数学课堂情景导入10-1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08-23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设计10-1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09-11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问题情境06-12
精彩细节造就高效小学数学课堂09-18
随笔 也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10-03
“赢在课堂”小学数学名师课堂观摩有感11-02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精彩教学探讨论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