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方案(精选10篇)
1.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方案 篇一
为加大农机推广使用力度,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园区机耕率达到80﹪以上,督进各相关乡镇、村加大产业基地园区内机耕道路建设,完成省、达州市下达农机推广任务达到100﹪,根据市委政府的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局党组行政对“四区”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并对“四区”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讨论和落实,还成立了四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任副组长,*、*、*、*、*任成员,负责“四区”建设的规划编制和日常工作,现就今年对“四区”建设工作,农机化工作规划如下。
一、加大宣传示范
我们根据8个村的不同特点,组织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宣传推广新农机具和农机化新技术,帮助农机户维修农业机械,在不同季节结合农时,组织新机具和新技术现场示范,大力宣传国家购机补贴惠农政策,调动老百姓的购机积极性,大力讲解农机化节本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规模化生产的好处,若离开农业机械化,要想将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不可能的,就是要以现代的农业装备来装备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使老百姓坚信锄头是挖不出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更是检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推广、示范、普及适合山区特点的中小型、先进型、智能型、人性化设计的新农机具和新技术。
二、力求认识明确,责任到人
局党组行政领导和股、室、站、校要包村包片,结合实际定期不定期到所包村帮助指导,力求在农机操作上手把手的教,在维修上一点一滴的讲,逐步发展机耕专业队,机割专业队,机防植保专业队,培育机械加工专业大户和农机运输专业大户,将农机化“四区”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力求看得见摸得着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使农机化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和“四区”建设工作中大显身手,使农机作业在万源各村各社随处可见,将农机事业的发展再跃上新的台阶,充分发挥农机的应有作用。
三、突出重点、排难争先
今年在“四区”建设工作中,按照市委政府的安排,我局重点是对金鸡坪村示范片建设,无论是资金在紧,各种困难在大,都要围饶金鸡坪村的提灌站改建工程力求改建成功。具现场踏勘,该村地型平坦,粮田面积较大,人口居住较集中,无一溪沟河流,严重缺乏生产生活用水,无水困绕了该村的发展,是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在勘测走访中发现,在该村居住的地方,有一大深洞,下去60米深的地带发现有水量充足的地下水,(俗称阴河),初步测算,将原来的的提灌站实施改修,需用资金10万元左右,就能解决金鸡坪村的生产生活用水,局党组行政决定,要想为老百姓所想,急为老百姓所急,难为老百姓所排,积极实施提灌站改建工程,为金鸡坪村的老百姓办好事和实事,充分发挥农机的职能作用和技术专长,努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四、逗硬奖惩
对“四区”建设工作,完成得好的股、室、站、校和职工纳入考核评选先进的条件之一,对完成任务较差的股、室、站、校和职工实行一票否决,局党组行政将把“四区”建设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坚持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初评,年底进行总评,使我局的“四区”建设工作圆满的完成市委、政府和上级下达的农机化工作任务。以“四区”建设工作为契机,大力提升农机形象,发挥农机职能,加快全市农机化水平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迈进的步伐。
2.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方案 篇二
生态理念先行
根除空气中的雾霾首先必须破除思想上的雾霾,矫正体制机制中的偏颇与失误首先必须澄清观念认知上的混沌与偏差。因此,在由10大部分组成并涵盖了56个条目的《总体方案》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就是开宗明义地强调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与改革必须理念先行,尤其是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置于所有理念之首更值得人细细品味。
跟踪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文明应当属于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递演到农业文明,人类进入对自然进行探索、初步开发的阶段,历时几千年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但由于伤害程度小,多数情况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复。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技术的跃进引致生产力水平的质变,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人类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难以想象的巨大物质财富。
然而,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人类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比如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生态退化、环境恶化与气候灾害频发等等。所有这些促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因此,生态文明可以说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自我反思与纠错的产物。这种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要求人们必须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理念桎梏中挣脱出来,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行动指针。
在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的同时,《总体方案》还提出了“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六个理念”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人、经济发展和生态的关系,最终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六个理念”要求我们始终以平视的眼光、敬重的姿态,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存在和发展的权利;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谋求经济发展,也不能因为保护生态而牺牲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和承认生态具有无法衡量的价值,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价值并且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要求我们保护生态要因地制宜,同时顾及相关利益者,做到空间均衡;要求我们保护生态要有统一的观念,不能就水论水、就山论山、就田论田、就湖论湖,而是将其作为一个生态共同体,考虑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生态的保护。
“六个理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总体方案》将“六大理念”放在首要位置,实际上建造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且作为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首次全方位的系统阐述,必将对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发生重要的引导与支撑作用。从实践层面来看,“六大理念”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一次革命性扬弃,是对人类粗放经营模式的一次实质性解构,因此,伴随着“六大理念”的落实,我国生产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活动都将逐渐回归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轨道上来,全社会最终将形成敬重自然、珍爱自然、呵护生态的文明风尚。
制度体系导航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转型和升级伴随着的都是经济社会体制与利益关系的巨大调整,而且调整过程中各种利益主体间势必产生诸多矛盾与冲突,这也意味着,转型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难度同样异常之大,如政府保护生态环境会在短期导致收入的减少,企业环保投入的增加又将影响盈利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甚至仍然纠葛和无法理顺其中利益关系,势必构成生态文明改革推进的现实阻力。正是如此,《总体方案》旗帜鲜明地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就是要发挥制度的引导、规制、激励、约束等功能。
人们普遍认为物质财富或者有形资产具有产权属性,但传统经济学与社会民众却没有认识到自然资源的产权特征。而《总体方案》首提“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两个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生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从而扩开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视野。从经济学的角度界定,产权制度的核心是“清晰”,而实际上,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并不清晰,尤其是所有权人的缺位和虚置带来了经济学上的所谓“公地悲剧”,即谁都能够任意践踏与破坏生态环境。为此,必须建立起明细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和禁止侵蚀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根据《总体方案》,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将按照所有者和监管者分开的原则进行,一方面,要整合分散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组建对全民所有的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海域、滩涂等各类自然资源统一行使所有权的机构,即所谓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委员会,确保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并防止资源资产的贬值和流失;另一方面,要强化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可行的方向是实行“大部制”,即将分散的水流资源、森林资源、公园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等权力集中到一个部门,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统一与落实。
在提出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同时,《总体方案》还提出了以下七项制度,包括:(1)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核心是根据主体功能进行程度不一的开发和保护,做到宜保则保,宜商则商。(2)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核心是推进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地方建设规划在空间上的“多规合一”,最终形成全国“一张图”。(3)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核心是将严格的自然资源保护制度从耕地、水拓展到其他各类自然空间和各类自然资源身上,达到全覆盖。(4)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核心是彰显自然资源的价值性,实施谁使用,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5)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核心是形成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共治”大局。(6)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核心是培育更多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保护方面的市场主体,建立在碳排放、用能权、水权、排污权等领域的市场体系,构造出中国绿色金融支持体系。(7)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八项制度”中的许多部分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比如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空间规划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市场体系。这些彰显补白意义的基础性制度,无疑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铺下了一块块厚实的基石。同时,按照《总体方案》,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构建起自然资源的“八项制度”,因此,着眼于未来,“八项制度”实际上是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有了“四梁八柱”,就可以在上面添砖加瓦,不断充实与装饰生态文明的宏伟大厦。
责任约束施压
再完美的理念,再严密的制度,都需要人们付诸行动才能落地有声,尤其是无数事实证明,各个地区各种行业,之所以屡屡上演生态环境遭遇严重损害的闹剧和悲剧,往往与党政领导干部失职、渎职有着直接关系。基于此,《总体方案》集中聚焦党政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划定了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责任红线,籍此通过从严治吏带动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策应《总体方案》的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强调党政同责,即首次将地方党委领导成员尤其是党委主要负责人作为追责对象,推动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担责和尽责;突出终身追责,即规定对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退休,都要严格追责;实施双重追责,即既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人的责任,又强化监管者、追责者的责任。
作为切实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又一个重要保证,环保部也及时发布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方案明确环境保护督查组的性质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层级之高前所未有;同时,方案明确了督察对象主要是各省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并且要求督察下沉到部分地市级党委和政府;重要的是,对于督察结果,方案规定重大问题要向中央报告,并向中央组织部移交移送,而且最终结果将作为被督察对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任免的重要依据。
如同领导干部离职离任时必须接受财务审计一样,今后党政领导尤其是地方官员也要接受任职前后区域内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变动情况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审计。据悉,这种具有尝试性的举动将分三步进行:今年首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等5地实施审计试点,明年扩大试点范围;2017年全面开展试点审计;从2018年开始形成经常性审计制度。对领导干部的审计报告,审计部门将移送到中组部、中纪委等,并直接与干部的使用、任免和奖惩挂起钩来;如果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但是,准确界定与明确领导干部的相关责任不能仅凭监管部门或者督察人员的感性判断与认知,而必须建立在对自然资源估值和环境影响的量化程度之上。为此,国家统计局提出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通过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实物量核算账户,推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制度,在摸清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家底”的同时,为环保督察和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审计提供有力依据。
3.论小学品德生态课堂教学方案 篇三
关键词:论学品德 课堂教学 生态化 方案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渐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新的教学观念不再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无法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众多专家学者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态化的,即生动化的、生活化的,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在这种背景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开始普及,并且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也因此被众多小学品德教师重视,希望实现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态化。基于此,本文浅论小学品德生态课堂教学方案,以期抛砖引玉,使更多同仁投入到这一研究中,促进小学品德学科的课程改革和创新。
二、小学品德生态课堂教学方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
生态课堂的追求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有序、有情、有效和有趣,通俗地说,就是要将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活跃和有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成果。
要以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就是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定情景、播放视频等教学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以小学五年级品德课程中《我生长在中国》为例,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中包含具有中国特色的书写汉字、说普通话、舞龙等民俗表演。其次,教师可以设定一个特殊的情景,比如几个不同国家的同学围聚在一起讨论各自成长中的见闻。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生长在中国的特殊性和优越性。
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思考生长在中国与生长在外国的区别,再加上之前视频的播放,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长在中国的优越性。这些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探讨兴趣,使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到了课堂学习中。此时,因为兴趣以及讨论中形成的活跃气氛,可以让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活跃,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态化。
三、小学品德生态课堂教学方案应该贯穿灵活的教学方法
生态课堂不仅要追求趣味,还要求实现自主与合作学习,要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他们的个性化得到发展。因此,小学品德生态课堂教学方案应该贯穿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活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活跃。以六年级《成长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这就让众多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四年级《我的家长在变化》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样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观察我们家长在十年中变化最大的地方,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
在这些活动中,灵活地使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都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
四、小学品德生态课堂教学方案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要实现课堂教学生态化,就必须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要实现学生之间的平等,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
不同的学生,在基础、智力、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也就导致学生在相同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接受知识的程度和取得的成绩不同。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努力实现学生个体的共同发展。
这就需要教师多观察学生,给予学生真切的关爱,不歧视差生,也不优待优生。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的状况,要尽量照顾每个层次的学生。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课后辅导,给予其安慰,消除他们的挫败感,给予他们关爱,帮助其树立信心,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鼓励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总之,要实现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态化,教师就要尽量重视学生的个体,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发展。
五、贴近学生生活,开展实践活动
要实现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态化,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苏教版的小学品德教材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在教材中儿童的名字都是作者特意取的,而不是传统的“小明”“小红”,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更加真实。
另外,教师应该多使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进行举例,尽量拉近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减少他们的抵触心理,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
教师还应该多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无疑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态化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实践教学能够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实践教学也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性,使课堂始终维持活跃的气氛,不仅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还能够极大地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以五年级《到外面走一走》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外面世界的不同,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社会中的各种因素。
六、结语
小学品德生态课堂教学方案就是要以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为基础,实现生态课堂的追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感到有趣,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将传统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富.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品德生态课堂——小学品德课的实践与探讨[J].文教资料,2013(27).
4.设施农业项目实施方案 篇四
为加快我市“设施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稳定发展,在总结几年来发展设施农业的基础上,制定2009年设施农业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为目标,以“设施农业+产业化”为抓手,政府扶持以“集中连片、示范带动”为原则,立足发展“名、特、优、新”品种设施大棚栽培,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逐步形成规模化、区域化的特色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热带高效农业的科技生产水平和整体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稳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经济基础。
二、设施农业资金安排及实施单位
2009年市政府投入设施农业发展资金7000万元,其中瓜菜设施农业和果蔬储存项目资金1900万元,花卉设施农业资金5052万元。
(一)750万元用于在崖城镇朗芒田洋建设瓜果菜设施大棚150亩(三亚海源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崖城是我省重要的瓜果菜基地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设施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郎芒田洋建设150亩钢架大棚发展无公害瓜菜生产。
(二)880万元用于在崖城镇建设果蔬储存销售运输中心项目(三亚海源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果蔬储存销售运输中心项目是我市在建第一家农产品批发市场,集农产品批发、集散、冷藏、加工、包装、检测、信息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建成使用后将有助于解决崖城地区及周边地区果蔬“烂市”情况,解决农民果蔬销售、运销难题,提高果蔬的利用价值,带动农民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规模200多亩,目前企业已投入建设资金6000万,缺口资金2000万,政府扶持资金880万。项目资金由市农业局负责管理,实行报帐制。
(三)270万元用于设施大棚地方标准化建设(三亚南繁科学研究院负责实施)。我市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建设设施大棚标准每亩1万、3万、5万、8万不等。在全省还没有设施大棚地方标准和大棚栽培技术地方标准的情况下,我市投入270万元用于建设样板工程,制定适应不同作物和栽培环境的6个大棚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由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验收通过。业主为三亚南繁科学研究院负责,项目实行报帐制。
(四)420万元用于支持市公安局戒毒康复农场建设兰花基地。建设兰花大棚30亩,其中温室大棚10亩,扶持发展戒毒康复农场生产项目,解决1000多名戒毒人员和留场就业人员工作。项目资金由市林业局负责管理,实行报帐制。
(五)499万元用于扶持三亚丛耕花卉专业合作社建设兰花基地。高峰地区老百姓脱贫难度较大,毁林开荒现象严重,为了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建议扶持该地区发展兰花产业。三亚丛耕花卉专业合作社建设兰花基地100多亩亩,计划投入1475万元,目前已投入300万。基础设施已完成、建好大棚20亩。根据《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加快兰花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三府〔2008〕189号文件)第七条“支持农村兰花专业合作社扩大兰花生产规模,建设总体规模超过667平方米的,一次性给予60元/平方米扶持”规定,安排499万元用于扶持三亚丛耕花卉专业合作社建设兰花基地。项目资金由市林业局负责管理,实行报帐制。
(六)4133万元用于扶持三亚兰德种业有限公司在亚龙湾建设都市农业示范园。该项目用地位于亚龙湾二期开发区内,规划为基本农田。项目总投资1.3亿元,公司自筹资金8700元,建设规模2755亩,建设成集玫瑰种植、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该项目可以填补我市玫瑰花发展的空白,做大做强花卉产业,美化亚龙湾环境,带动亚龙湾周边村庄群众致富。政府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和排灌系统。土地租金每亩1400元,每十年递增10%,政府扶持4133万元以固定收益回报金1100元/年,分14.2年全部回报给农民。业主为三亚兰德种业有限公司。项目资金由田独镇负责管理,实行报帐制。
三、相关要求
(一)成立机构,加强管理。由市监察、财政、发改、审计、农业、林业、科信等部门组成三亚市2009年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设施农业项目的指导、服务、监督、检查及验收工作。
(二)项目资金实行报账制度。各项目实施单位资金拨付由实施单位提出申请,报项目主管单位审核,由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验收、审计,再由项目资金管理单位按进度拨付各实施单位。
5.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创建方案 篇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校园绿化水平,现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开展生态文明学校建设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优化育人环境、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环境优美、生态优化、质量提升、关系融洽、服务高效、文明和谐”为目标,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教育内涵与质量提升。
二、目标任务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我校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广大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在我校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力争三年内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明显优化,校园文化特色逐步彰显,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教育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师生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常识纳入我校地方性课程,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师生树立良好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帮助学生获得人
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生态文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者、促进者,争当环保小卫士,成为有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师生社会公德意识。
教育学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倡导环保生活方式,自觉爱绿植绿护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降低污染,节约能源。组织成立爱护花草、文明礼仪、卫生督查等活动小组,结合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日等环保日,开展“与环保同行”、“建言环境保护,献策节能减排”等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参与各类环境保护主题实践活动。
(三)加快学校改造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于学校建设,加强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通过绿地、树林、雕塑等有机连接,彰显“校在林中,林在校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特色。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绿化覆盖率年内达到50%,绿地率达到36%。拓展校园文化内涵,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活跃学校文化生活,实现文化育人。
(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强化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深入实施学生成长“五个一工程”、“亲子共成长”工程,关注“八类”特殊群体学生成长。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内涵、教育质量
和育人效益。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建立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校办学行为指导监控体系,用完善的机制引领素质教育实施。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民主和谐的现代学校人际关系。深入实施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积极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依法施教,完善学校法人制度,促进学校建立健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完善教代会制度,密切干群、师生关系,营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荣辱与共、共处共融的人际氛围。
(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育人水平。
用文化的思维谋划学校的发展,着力构建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为精神内核的现代学校文化,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大力加强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班校报等文化阵地和艺术节等文化载体建设,继续抓好校园绿化、美化、知识化,推动文化兴校、文化育人战略实施。
(七)推进平安学校建设,增强学校安全发展能力。
健全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广泛开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营造学校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八)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树立学校良好的品牌与形象。大力倡导“敢为人先、知难而进、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教育精神,倡树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好学乐学、真抓实干、务实高效、廉洁从教的风气,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严格学校收费管理,杜绝乱收费现象发生。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学校发展氛围。
三、组织领导
建设生态文明学校,是全新的理念,是宏伟的目标,是长期的工作任务,我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务求实效。
(一)齐抓共管,全员参与。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我校召集老师、学生开好动员会,组织学习相关文件,了学习其他学校好的方案、方法,开阔眼界,提高品位。同时,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自觉参与、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营造氛围,强力推进。
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教师、学生,大力宣传,隆重表彰;对措施不力、工作进展缓慢、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曝光约谈,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推动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方案
2015.9--2016.1 赵华杰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方案
2015.9--2016.1 张英红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方案
2016.3--2016.7 张英红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方案
2016.3--2016.7 赵华杰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方案
2016.9-----赵华杰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方案
6.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出发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全村文明创建工作水平。
二、创建原则
1、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相结合原则。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容村貌改善作为创建重要手段和载体,形成经济持续发展和环境优美的良性发展格局。
2、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出原则。文明村创建活动要在全面推进的同时,突出重点区域建设,要以基础条件好、开发潜力大的公路沿线为重点,率先建成一批产业效应明显的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和人居环境优美的小康农宅建设聚居区。
3、坚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原则。根据自然条件、区位特点、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风格不同、特色各异的文明村。
4、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村民主动”原则。发动群众,提高村民创建积极性,增强主动创建意识。加强部门配合,建立联动促创机制。广泛参与,形成社会合力。
三、目标任务
在不断拓展创建内容、探索创建方式、积累创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努力,达到市级文明村创建标准,使尹庄村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跻身全办发展前列,为全办精神文明创建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四、创建标准
(一)基本条件
1、成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组织落实创建任务,达到市级文明村考核验收指标。
2、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3、达到“六有”条件:即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领导班子,有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布局,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有文明淳朴的村风,有和谐、民主、安定的社会秩序。
4、实施“三改”(改厨、改圈、改厕)和“四通”(通路、通水、通电、通气)工程,达到硬化、净化、气化、整齐化效果。清除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五乱”现象。
5、配套建设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等场所和设施。
(二)指标体系
1、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无“五乱”现象,达到“六化”效果,生态环境良好。
2、饮用水源:村民饮用水卫生、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65%以上,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饮用水源净化。
3、道路建设:村庄主干道路全部实现砂石化,人口聚居区有照明路灯。
4、住宅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村民住房整齐美观实用,无乱搭乱占乱建现象,庭院整洁,院落美化。
5、改厨效果:厨房干净整洁、沼气化。清洁能源普及率达70%以上。
6、垃圾处理:村内建有固定的垃圾集中堆放点,由专人负责,日产日清,全天保洁,统一处置。
7、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禽畜圈养,人畜分离,规模化养殖场选址合理,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到位,不造成环境污染。
8、绿化美化:主干道全部进行硬化绿化,村前村后、屋前屋后绿化覆盖率达到30%。
9、文化宣传基础设施:有群众公共文化体育娱乐场所,有综合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和各种科普栏、公开栏、宣传栏,以及固定宣传牌和版面。
**、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民主,民风淳朴文明,治安环境良好。
五、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创建规划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1、组织有关人员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创建文明村的经验。2、充分利用村内板报、广播
等广泛宣传创建文明村的目标、意义和具体措施,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3、依靠市、办规划建设部门,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文明村建设规划方案。4、做好村民的思想发动工作,统一村民的思想,调动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1、组织发动村民依照规划方案分步实施,从改路、改水、改厕入手,加强农村硬环境建设,特别是加强村道建设和村中环境整治工作。同时,把文明村建设与美化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等有机地结合起来。2、通过村内板报、广播等宣传报道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激励先进,督促后进。3、结合实际组织村民广泛讨论制定文明公约,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加强管理,保持优美的创建环境。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总结经验阶段
主要完成下列工作:1、对照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查漏补缺,继续提高创建水平。2、组织检查组进行检查考核和总结。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创建市级文明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群众素质的有效载体;是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要高度重视文明村创建工作,成立市级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制定创建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进创建工
作稳步实施。
(二)结合创建内容,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市级文明村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力协作,齐抓共管。要从促进优化本村产业发展、强化基础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提升发展能力的现实需要出发,积极争取环保、农业、畜牧、林业、城建等部门配合,建立联动促创机制,发挥职能部门优势,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促进文明村建设,推动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7.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方案 篇七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中心目标, 以改善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繁荣农村经济、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为主线, 以推进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为重点, 突出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先进适用机具, 充分尊重农民购买农机自主权, 引导农机企业参与补贴市场竞争, 规范操作程序, 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引导效应, 进一步调动和保护农民购买、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 发展农业机械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一) 提高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农机装备水平, 改善装备结构, 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二) 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机具的推广应用力度, 提高主要农作物的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 推进农业节本增效。
(三) 增强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能力, 扩大农户直接受益范围, 促进农民增收。
(四) 促进农机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三、基本原则
(一)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分结合、务求实效。
(二) 突出重点, 兼顾区域特色。
(三) 向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倾斜、向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倾斜、向农机服务组织倾斜。
(四) 充分尊重农民购机的自主选择权。
(五) 操作程序科学、简便、高效。
四、实施范围及资金计划指标
根据2 0 0 8年下达我省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专项原则上覆盖所有农业县 (市、区) 的规定, 按照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基本原则, 以各地级市、县 (市、区) 农机主管部门上报的计划指标为主要参考依据, 综合考虑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养殖业发展情况、农机化综合水平、农民购买能力和地方政府积极性等县域差异以及往年项目的实施情况等因素, 确定我省2 0 0 8年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实施县和补贴资金计划指标。
五、补贴对象的确定和应承担的责任
(一) 补贴对象。
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 (即具有实施县户籍的农民或在实施县辖区内有承包耕地、池塘合同的农民) 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 (指利用自有或筹集的各种农业机械经常性地从事耕、种、收、植保、排灌、养殖等方面作业服务, 并依法注册登记的经营组织) 。除使用各级财政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外, 通过其他渠道取得各级财政资金购置农业机械的购机者, 不得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二) 优选条件。
在申请的补贴资金超过计划指标时, 确定补贴对象的优选条件是:
1. 种植大户 (年种植或承包种植面积2 0亩以上的农户) 、农机专业户 (拥有或承包2千瓦以上的农用动力机械, 自用或为他人作业的农户) 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 (依法注册登记1年以上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 。
2. 购置配套农机具 (购置主机和与其匹配的作业机具) 的申请者。
3. 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的科技示范户和“平安农机”示范户。
4. 持有农机管理、推广部门核发的农机技术培训证书、资格证书, 具备一定的操作技术基础、农机作业服务经营经验并能够积极配合农机部门管理的申请者。
5. 未享受过财政资金补贴购买农业机械的申请者。
申请者的条件相同时, 根据申请和受理时间的先后排序确定。
(三) 补贴对象应承担的责任。
1. 遵守国家和省有关农机管理规定, 购机后必须到当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办理补贴机具的登记入户、核发牌证 (农机号牌和行驶证;法律法规规定纳入牌证管理的农机具) , 接受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补贴机具检查管理和质量跟踪调查, 并服从当地农机管理部门的合理调度, 在重要农时季节优先为本地农业生产服务, 积极支持当地的农机推广工作。
2. 补贴机具原则上三年内不得转卖或转让, 四年内不得跨县级以上 (包括县级) 行政区域过户, 五年内不得转卖到广东省外。因特殊情况需转让的补贴机具, 必须报经县级农机主管部门会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并逐级上报地级以上市和省农机主管部门备案。补贴机具的转让价不得高于原购机时机具价格减去各级财政补贴金额后的差价。
3. 不得将补贴机具租赁到广东省外, 不得通过以租代购等方式变相转让补贴机具。
4. 违反上述规定的补贴对象, 一经县级以上农机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查实, 必须退回财政补贴资金, 并取消今后农机购置补贴申请资格。
六、补贴机具和补贴额
(一) 补贴机具的种类。
按《广东省2008年 (中央财政)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 (粤农[2 0 0 8]2 1 0号) 执行。
(二) 补贴额的确定。
结合我省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以及我省《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农机购置补贴专项的实施, 补贴率和补贴额的确定原则是:
1. 对同类别、同品种内不同型号的产品, 补贴率相同, 不搞差别对待。在按相同补贴率计算出不同机具的补贴额的基础上, 对同品种、同基本配置规格、价格相近的不同生产厂家的机具, 实行统一定额补贴。
2. 使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的补贴率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 0%, 且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 (1 0 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的补贴限额提高到8万元) 。
3. 对种植机械类的水稻插秧机和收获机械类的水稻联合收割机, 在用中央财政资金补贴的基础上, 使用我省《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的省财政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给予适当累加补贴。
(三) 补贴数量。补贴对象年度内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的购机数量为:
1. 个人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机服务组织年度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分别不超过一套和三套 (一套指1台主机和与其匹配的3台作业机具) ;
2. 直接从事植保工作的植保作业服务队年度内享受补贴购置植保机械的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 0台;
3. 个人年度内补贴购置增氧机、投饵机的数量均不超过6台。
七、资金下达和拨付
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由省财政直接支付给农机供货方 (生产企业或销售商) 。累加补贴的省财政补贴资金在2 0 0 8年度《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中安排, 由省财政厅拨付到各有关地级以上市财政局。
政补贴资金采取“差额购机、统一结算”方式支付。购机时采取“差额购机”, 补贴受益个人或组织只需支付机具价格减去财政补贴金额后的差价款给农机供货方就可提货。资金结算时采取“统一结算”, 农机供货方定期向省和有关地级以上市农机主管部门提交资金结算的有效凭证, 经农机主管部门核实无误后, 出具结算函和确认清单并提交同级财政部门, 由财政部门予以审核并与农机供货方结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由省财政厅直接支付, 省财政补贴资金由各有关地级以上市财政局直接支付。
八、主要工作任务和程序
(一) 县 (市、区) 级农机主管部门。
1. 开展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工作, 公布《广东省2 0 0 8年 (中央财政)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 确保让农民充分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申请和办理程序、补贴机具种类和补贴额。
2. 向社会公布农机购置补贴申请的受理时间、受理地点、联系人和电话, 接受农民的咨询;受理农民申请, 指导农民填写《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
3. 各市、县 (市、区) 会同级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成立农机购置补贴评审组, 对申请者的申请材料和有关资格条件进行审核确认后, 将《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上报至地级以上市农机购置补贴评审组进行审批。
4. 协助地级以上市农机主管部门对通过评审的补贴对象在其所在乡或村进行张榜公示, 接受社会监督。公示的内容必须包括:补贴对象姓名 (或组织名称) 、身份证号码、住址, 申请购买的机具品种牌型、数量及其生产企业, 机具价格和补贴额, 公示时间等, 同时应公开投诉电话和联系人。
5. 对经公示无异议的补贴对象发放《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 (需省财政累加补贴的机具发放一式3份, 只使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补贴的机具发放一式2份) 。《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应直接发放给原申请者, 不得交给农机供货方。
6. 在购机者购机时, 应派人在场见证, 监督采用“差额购机”方式, 由购机者向农机供货方提交《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并按机具价格减去财政补贴金额后的差价款交款提货, 同时要求农机供货方出具购机发票给购机者。根据购机者的需求, 提供相应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
7. 对补贴购机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实 (建议在购机交接时同时进行) , 并按照《国家补贴机具编号规则》要求对补贴机具进行编号, 负责在机具显著位置喷漆标志。
8. 加强补贴机具的牌证管理和质量调查监督、质量投诉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纳入牌证管理的农机具, 当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必须及时对补贴机具进行登记入户和办理农机牌证。
9. 对补贴机具进行统计汇总后, 填写《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机具汇总表》, 及时上报地级市农业局和省农业厅 (各1份) ;及时将购机补贴信息录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生成上报数据文件于1 0月底前报省农业厅。
1 0.建立备查档案, 做好阶段性和全年执行情况总结工作。备查档案应包括“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机具汇总表”以及有关文件、公告、公示材料等;向地级以上市农业局和省农业厅上报阶段性和全年执行情况总结材料, 项目 (包括地方财政安排的补贴) 阶段性执行情况总结于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星期上报, 项目全年执行情况总结于1 0月底前上报。
(二) 地级以上市农机主管部门。
1. 确定购机补贴申请的受理时间, 会同级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成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评审组。
2. 在受理申请结束后, 根据补贴资金规模和各县 (市、区) 上报的购机补贴申请, 先对申请购机者的条件进行核实并排序, 然后召开评审组会议, 对申请材料进行评议、筛选, 初选出补贴对象。
3. 负责对评审通过的购机申请者在其所在乡镇或村进行张榜公示, 公示期满后将《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自留备案1份, 报省农业厅1份, 其余的 (需省财政累加补贴的机具一式4份, 只使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补贴的机具一式3份) 送交县 (市、区) 农机主管部门。
4. 每季度受理一次农机供货方提出的省财政累加补贴资金结算申请。接到农机供货方提交的“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结算汇总表”和农机购置补贴有关凭证 (《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和补贴机具发票复印件, 复印件需加注与原件相符字样并盖公章) 后, 在1 0个工作日内审核并汇总省财政累加补贴资金额, 出具资金结算函和确认清单, 提交当地财政局审核和办理资金结算。
5. 建立备查档案, 做好全年执行情况总结工作。每年1 0月底, 会同级财政部门将全年的农机购置补贴专项 (包括地方财政安排的补贴) 执行情况总结 (资金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和合理建议) 上报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
(三) 省农业厅。
1. 每季度受理一次农机供货方提出的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结算申请。接到农机供货方提交的《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结算汇总表》和农机购置补贴有关凭证 (《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和补贴机具发票复印件, 复印件需加注与原件相符字样并盖公章) 后, 在1 0个工作日内审核并汇总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额, 出具资金结算函和确认清单, 提交省财政厅审核和办理资金结算。
2. 汇总“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基本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文件并上报农业部。
3. 做好日常指导和监督检查、调查处理补贴机具质量投诉, 以及专项实施进展情况总结上报工作。
(四) 财政部门。
1. 地级以上市和县 (市、区) 财政部门派员参与当地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评审组, 共同做好购机受益者的评审确认工作。
2. 地级以上市财政局接到同级农机主管部门提交的省财政累加补贴资金结算函后, 在1 0个工作日内审核并将省财政累加补贴资金直接支付给有关农机供货方。
3. 省财政厅接到省农业厅提交的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结算函后, 在1 0个工作日内审核并将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直接支付给有关农机供货方。
4. 各级财政部门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 支持本地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确保各项补贴工作的顺利开展。
九、工作要求
(一) 加强领导, 密切配合。
对农民购买农机实行补贴, 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落实扶持“三农”政策的重要体现, 对于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 推进农业机械化, 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各级农业 (农机) 和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密切配合, 齐心协力, 精心组织, 确保农机购置补贴项目顺利实施, 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使补贴资金切实发挥作用。
(二) 规范程序, 严格管理。
各地要按照财政部、农业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完善制度, 规范操作, 严格管理。要严格执行受益评审和公示制度,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受益对象, 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控制在财政补贴资金计划指标额度内和补贴产品目录范围内进行审批, 不得擅自超额和扩大补贴产品范围。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评审组要严格审批程序, 明确执行权限, 农机购置补贴申请的审批权在地级以上市;要认真核实和评审农民的农机购置补贴申请原始凭证和资格条件, 严防一机多补或骗取、套取补贴资金等行为。严禁将“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直接提交给有关农机供货方;补贴申请未获得地级以上市审批和通过受益公示, 不得发给“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各级农机管理机构不得向农机供货方和购机农民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额外费用或以任何方式参与补贴机具的经销活动、违规代收购机款, 不允许供货方代替农民办理农机购置补贴申请手续。要认真核实补贴机具的实际购置情况, 确实加强补贴机具的牌证管理和价格、质量调查工作, 明确专人及时做好项目档案信息的采集录入、统计分析和备案、上报工作。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将在补贴专项执行过程中, 加强监督检查, 对违规操作以及不按规定及时上报补贴专项档案信息的地方, 将暂停安排或调减中央补贴专项资金数量。
(三) 落实职责, 保障经费。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 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管等职能, 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步骤进行操作, 并做好各环节工作的衔接, 确保补贴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各级财政部门应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 切实保障各项补贴工作的落实。对于当地农业发展急需, 农民广泛认同的关键机具设备, 要集中资金, 联动补贴, 提高整体效能。
(四) 加强宣传, 搞好服务。
8.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方案 篇八
一设施农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我国设施农业从20世纪50年代起,从前苏联、日本、荷兰等引进设施栽培技术以来,至今已形成了结构简单到复杂、功能单一到综合、管理从粗放到精细的多种类型的设施生产类型,包括地膜覆盖、遮阳网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大型连栋温室等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设施农业在自主知识产权设施研究与开发、专用品种资源选育、栽培技术工艺、配套设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10年园艺设施面积超过350万公顷,日光温室面积近80万公顷。设施蔬菜总产量超过1.7亿吨,约占蔬菜总产量的25%;设施蔬菜的发展基本解决了蔬菜的周年均衡供应问题。
应该说,我国近几年在设施农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国外设施农业起步早,规模大,技术全面,发展迅速,荷兰、日本、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分别都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特长的设施农业生产体系。而我国整体发展水平还很低,设施简易,环境控制能力低,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不够,配套机械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导致设施农业生产的单位面积效益也相当低。从种植面积对照来看,部分发达国家人均种植面积达到1公顷,而我国仅为0.07公顷。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设施农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除了基础条件的差异,更主要的原因是设施农业的专门人才缺乏,以及现有生产管理及技术研发人员科技素质较低。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不能靠盲目引进,生搬硬套。要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特色产业,提升竞争力,就要依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创新人才。人才是推动技术进步和革新的动力,只有加强设施农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改进我国设施农业在发展中的不足,实现设施农业的区域化和特色化发展。在农业院校的设施人才培养中,要改进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才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促进我国设施农业不断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华南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为了满足市场对设施农业专门人才的要求,2003年,国家教育部增设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2006年,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结合华南地区设施农业的产业发展,开设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从2006年开设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来,该专业已经为社会输送毕业生超过100人。8%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再深造,12%进入科研设计单位,66%进入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其他自主创业和出国等占14%。目前在校学生共100多人。根据社会对设施人才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近年将扩大招生人数。经过几年的培养和发展,结合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2012年我们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和调整,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设施农业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目标
华南农业大学是教学研究性大学,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涉及生物学科、环境学科和工程学科,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学科体系。设施农业科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设计、温室设计建造、温室配套设备和环境控制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园艺设施栽培和无土栽培、材料研发、工程设计、设施农业、设施园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从事相邻专业领域工作的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课程方案设置特点
第一,加强通识教育: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学农、爱农品质。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加强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提供思想政治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军事体育类课程、创业就业类五大通识教育系列课程供各专业选择。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通识教育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廉洁修身)、形势政策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Java程序设计、体育、军事理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英语选修课程、汉语选修课程、通识教育大类选修课8个学分,共45学分,752学时。通识选修课重在拓宽学生眼界,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工程伦理、产品创意设计、创造学与技术创新、数学与设计、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概论、系统工程方法论、中国旅游地理及文化、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考古发现与人类文明、岭南文化与岭南社会、美学与艺术文化、创意与传播、名茶鉴赏、蔬菜营养与保健、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等各学院开出的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选修课程。
第二,推进专业分流:通过制定“专业准入标准”建立人才培养分流机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模块和发展方向的机会,加强对本科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平台课程可以在学校各学院提供的课程中选择,为专业准入课程打基础,做准备。专业平台课程有理学院开设的大学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由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在大类专业平台课程学校的基础上,设置了三门专业准入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和测量学。在大类学校平台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选择专业核心基础课,以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
第三,增强个性发展:通过制定“专业准出标准”适度压缩专业必修课程的学分,提高选修课程比例,增强教学计划弹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有7门专业准出课程: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农业设施及环境调控、无土栽培学、工厂化育苗与生产、园艺植物设施栽培、园艺植物保护学、试验统计学。通过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该专业核心知识,初步达到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提供了11门专业拓展课程共21个学分给学生选修,实施分类培养,学生根据自己对专业的兴趣和偏好,选修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概论、设施灌溉与施肥、建筑概预算、农业机械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观光园艺规划与管理、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控制体系、园艺植物有机栽培、园艺植物栽培生理、园艺科学、果树栽培学等课程。加上全校性选修课,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的比例达19.4%。
第四,鼓励学科交叉:各学院向全校开放本学院专业课程资源,作为选修课程,实现课程资源的充分共享,在满足本专业准出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跨专业或跨学院选修课程。公选课10学分,可在学校十几个学院开出的200多门公选课自由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在全校公选课范围内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课程。动物科学学院提供与动物水产养殖的有关课程,工程学院提供能源、设计、汽车、机器人等有关课程,公共管理学院提供科技创新、社会工作的相关课程,经管学院提供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理学院提供数学设计、现代通信技术、统计学等,林学院提供森林生态、旅游地理、濒危动植物,农学院提供环境与人类等、人文学院提供人文与法学、哲学、历史等,还有其他学院提供管理学、食品安全、美学、影视传播等方方面面的课程。全学校各学院课程资源充分共享,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选择面。
第五,优化实践教学:根据各专业特点,整合实验与实习,用整合实验与整合实习替代原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实验学时与实习学时。设置独立实验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Java程序设计、数学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基础化学实验、高级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测量学实验、试验统计学实验。实验课程不再附属于理论课程,配有自己的实验教学大纲,将分散的实验项目统一集中为每学期开出的整合实验课程。并按照认知—验证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的课程性质成递进性培养。
将与理论课程相并列的分散实习项目统一集中为整合实习课程,配有实习教学大纲,设置多种类型的科研训练、实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分别设置园艺植物保护学教学实习、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教学实习、设施园艺生产认识实习、设施农业综合教学实习、设施农业综合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学科训练、阳光体育、军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设施农业综合教学实习、设施农业综合技能训练分别在第五六学期分别进行,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分别在七八学期进行。实践环节比例达到30%
三今后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措施
第一,立足综合类农业大学学科优势,培养农工复合型人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是学科交叉的专业,由于教育部在颁布新目录是将本专业确定为农学大类植物生产类专业,大部分设置该专业的高校属于农业院校。以园艺专业为依托、以工程专业为依托、以环境和能源为依托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人才培养各有侧重点,但都是围绕生物、工程和环境三类课程设置不同比例的课程结构。学校应立足于自身的学科优势,进一步合理完善各类课程设置的比例和教学内容,努力创办独具特色的农工复合型人才,更好地为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服务。
第二,进一步深化实践环节的改革,切实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农科教一体化,把本科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推广结合起来。将原来分散的实习进行统一和集中到合作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方法、师资、考核方法得以进一步改革。变以往的课堂讲授与实地参观为在基地实验室从事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和在基地田间从事实际操作与培训。由学校的专任教师和合作基地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科研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教学优势。知识点考察式的闭卷考试为实验和实习综合能力考核。按照生产问题调研—专业需求调研—专业方向调研—服务地方和社会需求来进行递进培养。
第三,因材施教,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与学术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侧重于理论基础宽厚、综合素质高和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应用型人才具有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根据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设计多样化课程,可以开设模块化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设施农业需要研究基础理论的学术型人才,也需要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只有二者很好地结合,才能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设施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设施农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屈锋敏.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2]李中华,王国占,齐飞.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机化,2012(1):7-10.
[3]施灿林.设施农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J].农业教育研究,2012(2):18-20.
[4]杨振超,邹志荣,屈锋敏,等.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7(1):15-17.
9.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方案 篇九
为进一步改善镇村环境,全力打造“以人为本,以农为魂”的生态文明乡村,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役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目标
在全镇**个村庄大力开展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实行分类推进,一类村庄**个,二类村庄**个,三类村庄占**个,四类村庄**个。四个类别村庄标准要求从高到低,循序渐进,有层次开展综合整治,有针对性加强环境教育引导,在全镇范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长效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201*年底,全镇**个村庄实现“四有”(有专业管护队伍、有专用设施设备、有专项保障资金、有日常管理和考核奖惩制度),“四好”(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村庄美化好),“四清”(清理垃圾污水、清理乱堆乱放、清理乱搭乱建、清理乱采乱挖)的目标。其他村庄利用二到三年时间逐步建立起以“四有、四好、四清”为标准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7-8月份):为全面清扫、清理、清除、清运阶段。重点将村庄内外生活垃圾、杂物、“三大堆”(柴草堆、土石堆、建筑垃圾堆)等全面清除、清运;对大街小巷、房前屋后进行全面清扫、清理。规范建筑物料堆放和设备安置。拆除村内破房、危房,清理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拉乱挂、乱堆乱放等。清理河道、沟渠、湾塘周边杂草、杂物。抓好“三夏”期间日常管理,严禁出现焚烧秸秆和违规占路晒粮等现象。组建管理机构和保洁队伍,配套卫生用具和设施设备。
第二阶段(9月份):为全面净化、保洁、美化阶段。重点做好村内道路、公共设施、房前屋后的冲洗、清洁。搞好河道、沟渠、湾塘的边坡整平和树畦成型。建立完善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完
善保洁设施建设,搞好环卫保洁队伍的培训指导。开展环境卫生知识入户活动,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搞好村庄墙壁粉刷美化,适度开展硬化、亮化等工作。
第三阶段(10月份):为完善提升阶段。重点抓好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稳定保洁队伍,运行好 “户集、村收、镇村运输”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完成美化、硬化、亮化等工作,加强后期管护。抓好“三秋”期间农作物禁烧和规范堆放工作。利用已粉刷墙壁,搞好文化墙、文化街建设。抓好重点沿线村庄高标准整治提升,为迎接市环境综合整治观摩会做好准备。
第四阶段(11月份):为总结验收阶段。重点抓好各类制度、设施设备、长效机制的完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文明村、文明户的评选活动。搞好先进村的宣传和典型培育工作。完成工作总结、表彰奖惩等工作。
三、标准要求
(一)一类村庄
将先期突击整治的**个村庄作为一类村庄,在前期集中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成果,提升标准,打造全镇乃至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精品示范村。
1、及时清理、清运村庄生活垃圾,村内外无垃圾乱倒乱放现象。村内大街小巷无“三大堆”。村庄建立长期固定环卫队伍,每100户设1名环卫人员。村内实行干部包区、党员包街,农户负责门前的“三包”责任制。配备较为齐全的环卫用具,每10—15户设置较高标准的垃圾池(桶),垃圾收集清运系统运转良好。
2、管护好已硬化的街道,按时清扫,及时修补破损部分。管护好农田林网、国省干线穿越区域及农村公路两侧已栽植的绿化苗木,适时整理涂白,及时补植补栽。管护好村庄内外新栽植的绿化苗木,经常浇水、喷药,确保成活率。
3、所有大街两侧统一进行外墙粉刷,村庄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规范店外牌匾和物品摆放,及时清理不健康标语和小广告等。
4、田边沟渠整齐干净,边坡整平,树畦成型,无杂物堆放、无杂草。
5、建立健全各项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制度,并实现制度上墙。村庄环境整治档案齐全、规范存放。
(二)二类村庄
将重要路线和区域的**个村庄作为二类村庄,严格按照“四有”、“四好”、“四清”的目标,细化标准,强化整治,加快提升村庄形象。
1、及时清理、清运村庄生活垃圾,村内外无垃圾乱倒乱放现象,村内所有主要街道及进出村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小巷清除“三大堆”。村庄建有固定的环卫队伍。村内实行干部包区、党员包街,农户负责门前的“三包”责任制。配备配齐环卫用具,垃圾收集清运系统运转正常。
2、适度实施街巷硬化,管护好已硬化的街道,及时修补破损部分。管护好村庄内外、农田林网、国省干线穿越区域及农村公路两侧已栽植的绿化苗木,适时整理涂白。
3、村庄主要街道两侧统一进行外墙粉刷,村庄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及时清理不健康标语和小广告等。
4、田边沟渠整齐干净,边坡整平,树畦成型,无杂物堆放、无杂草。
5、建立健全各项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制度;村庄环境整治档案齐全,定点集中存放。
(三)三类村庄
将已实施“五化”村庄中的**个村庄作为三类村庄,按照“四有”、“四好”、“四清”的标准进行整治,适度搞好美化、绿化,保证整治效果。
1、及时清理、清运村庄生活垃圾,村内外无垃圾乱倒乱放现象。村庄有环卫管理人员,并配备基本环卫用具。进出村主街道无“三大堆”。
2、管护好已硬化的街道,定期清扫,及时修补破损部分。管护
好村庄内外、农田林网、国省干线穿越区域及农村公路两侧已栽植的绿化苗木,适时整理涂白。对已硬化的街道两侧实施亮化。
3、最少有一条主要街道两侧统一进行外墙粉刷,村庄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及时清理不健康标语和小广告等。
4、田边沟渠进行修整,无杂物堆放、无杂草。
5、村庄建立起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制度,建立起村庄环境整治档案。
(四)四类村庄
将今年新实施“五化”的**个村庄作为四类村庄,重点抓好“五化”工程实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实现全镇“五化”全覆盖。
1、主要街道要配备垃圾容器,方便群众投放垃圾;垃圾清运及时,村内环境整洁。
2、村庄道路要统一规划,村内至少一条主要街道进行水泥(柏油)硬化,主街道两侧要保证排水流畅。
3、至少有一条中心主街道实施亮化工程,并适度搞好绿化。
4、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立面整洁,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村保洁队伍建设和农村垃圾清理及农村绿化予以适当补助。农村保洁队伍建设和农村垃圾清理奖励资金,经考核验收合格后,按照每户每年3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补助。农村绿化奖励资金,经考核验收合格且树木成活保存率达到85%以上,按每新栽一棵树苗奖励2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同时,大力倡导“一事一议”,鼓励引导村庄积极自筹资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鼓励企业采取直接参与建设、资金帮扶、物资捐助等多种形式,与村庄结对,帮助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镇农办、财政所等部门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做好资金的审计、检查、稽查工作。
(二)突出典型示范。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村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周边村庄要率先开展以“五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充分
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三)完善各项制度。“门前三包”制度:将整治工作责任落实到每家每户,明确责任人和责任范围。保洁队伍管理制度:对镇村两级环卫保洁队伍责任到人、到片、到区段、到街道,明确职责,经常检查,奖罚分明。定期整治制度:建立月有“整治日”、季有“整治周”、年有“整治月”制度,形成整治的统一性、制度性、经常性。监督举报制度:在镇农办、镇村中心设立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提高管理质量。
10.县林业生态建设检查验收工作方案 篇十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情况,保证重点工程建设质量,为考评林业生态建设成绩及政策兑现提供真实依据,特制定此方案。
检查验收内容1、2008年林业生态建设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包括人工造林(含以封代造)、更新造林、封沙育林、育苗、村屯绿化、林权发证等。
2、2006年人工造林(包括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四期工程、平原绿化工程)保存情况。
3、2007三北四期工程完成情况。
4、历年退耕还林地块的保存及补植情况。
二、遵循原则
以镇场为单位,逐村、逐小班(地块)、逐户检查验收。严格按照《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和林业生产检查验收标准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检查结果真实可靠。
三、时间要求1、6月15日—6月19日为检查验收准备阶段,搞好人员培训和物资准备工作。
2、6月20日—7月20日为外业调查核实阶段。
3、7月21日—7月30日为内业统计、档案整理阶段。
四、明确责任
此次检查验收,时间紧、任务重,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各镇场要明确一名副职专抓此项工作,要妥善安排交通、食宿等事宜,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基层林业工作站按检查验收内容及时提供经镇场主要领导审核的基础数据。检查验收人员要严格遵守检查人员守则,确保验收工作达质达效。
五、组织领导
组长:附:2008年各镇场检查任务表
林业生态建设参检人员守则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政策性强、法规性强、标准高、要求严格。参检人员在参与工程检查验收期间务必遵守以下规定:
一、检查验收期间,与原单位暂时脱离工作关系,一切工作听从检查验收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做到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密切配合工作。
二、认真完成好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作风严谨,严格履行工作程序。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验收结果真实准确。
三、外业调查严格按工程验收要求进行,做到准确、详实;内业整理及时、规范,图表填写清楚无误。
四、不许向受检查单位或个人索要钱物;不许酗酒;不许赌博。
五、严格执行请消假制度。有事要提前一天请假,两天以内同组长请假,超过两天要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准假,假满及时消假。
六、实行验收责任终身追究制。
xx县林业生态建设检查验收领导小组
二o0八年六月二十日
xxx2008年林业生态建设任务表
单位造林绿化经济林新造农防路林育苗村屯绿化义务植树四旁植树“323”林业生态工程林权发证面积
计其中:计其中:文冠果计其中:新育计三区修复两线治理三大产业基地
工程造林以封代造(含封育、灌木造林)
亩亩亩亩亩条米亩亩亩个万株万株亩亩亩亩亩
合计***50000***7***240056110803******00
开鲁镇******0105100100836.5***000***327
东风镇***0520100100566.***4445
小街基镇***002000***252100100713.511.38***803700291041
建华镇******0010058.510.0111420106000***408
义和塔拉镇***001000200***0010047.55.***800298928
麦新镇***5027.55.***53959
黑龙坝镇***9300114505035.53.0***8918
大榆树镇***00505036.54.***
东来镇***10051***3.54.***71
吉日嘎郎镇***04210020505045.52.***576
辽河农场***24000245050111.***
【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方案】推荐阅读:
生态农业项目推进方案09-25
促进湖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和农业生态文明10-28
凤凰山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计划书10-10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07-14
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08-24
乌达区生态观光农业项目建议书07-26
学校生态文明建设方案08-05
休闲观光生态农业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