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中国龙-教学教案

2024-09-15

美术教案-中国龙-教学教案(精选13篇)

1.美术教案-中国龙-教学教案 篇一

《大班主题详案教案《中国龙》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设计意图:

“龙”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象征勇猛、权利的神物,是古时候人们膜拜的对象,而在今天“龙”的图案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龙”的本领高强,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此次活动意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欣赏感受“龙”千姿百态、威猛雄壮的美,使其了解“龙”的外形特征,知道“龙”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的,增强我们是“龙的传人”的自豪感,并通过模仿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中国龙”。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龙的美,了解其外形特征。

2、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龙的形态。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龙”的图案画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参观“龙展”,观察“龙”的外形特征,感受“龙”的美。

2、介绍讲述自己的“龙”展品,进一步感受“龙”的美,知道“龙”是古代中国人想象出来的神物,;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激发我们是“龙的传人”。

3、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龙”。

4、将作品放入“龙展”,相互欣赏。

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参观、介绍讲述、争论等几个环节能充分感受到龙的外形特征及其千姿百态、活灵活现、雄壮、威武的美,知道“龙”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的,我们是“龙的传人”,并通过模仿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中国龙”,具有一定的自豪感。在参观环节中,孩子的参观目的不明确,只停留在“看”上,导致在接下来的介绍讲述环节中孩子表现出“思”的不够、“讲”的不透的现象,思维的局限导致语言的不流畅和贫乏,但我注重生生互动,当发现一个幼儿能生动的讲述龙的外形及本领时,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形成生教生、生学生的学习形式,并能抓住孩子现场的表现及时了解其兴趣点提出了“在大自然中是否真的有龙”的话题,在孩子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但孩子的思维调动的不够,论证的不够有理有据,有点抱着观点干着急的模样,此时我应该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来论证他们所提出的三个观点,而不该草草收场,在问孩子为什么喜欢龙是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我们是龙的传人”、“龙是我们中国的标志”、“龙很勇猛、爱帮助别人”……在此起彼伏的声音中我们感受到孩子们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为自己属龙而高兴自豪。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用笔去表现龙时,由于整个活动有充分的视觉感受,并在龙的外貌上有充分的交流,孩子们的作品可以用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来形容,整个活动要注意加强引导孩子思维及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大班主题详案教案《中国龙》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540字。

2.美术教案-中国龙-教学教案 篇二

关键词:民间舞,教案,傣族

本人以傣族民间舞课教案为例, 对中专民族民间舞课的教案结构进行分析, 从教学内容与目的、教学重点与突破、教学方法与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傣族舞是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专4~5年级民间舞课学习的重要环节。傣族舞蹈有极其鲜明的风格特点与韵味美, 婀娜多姿的“孔雀舞”、厚重平稳的“象脚舞”、活泼欢快的“嘎光舞”等广为人民所喜爱, 因此傣族舞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民间舞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针对中专四年级民间舞第一课, 通过自己的实践教学方式, 进行实际教案之分析。

一、傣族民间舞实际教学内容与目的

1. 教学内容。

傣族舞蹈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以基本体态、动律、手位与手型等单一训练、基础组合训练为主, 主要教学内容有: (1) 上身挺拔姿态感与“三道弯”体态训练; (2) 屈伸动律, 慢下快上训练; (3) 屈掌手、掌型手、爪型手、屈掌手与嘴型手训练; (4) 傣族七个手位变换训练。再辅以综合性“体态与动律短句组合”与“手位与手型变化短句组合”两项内容。教学内容中穿插本人独特的教学方法, 最终让同学们充分认识与掌握傣族舞蹈的基础内容, 并对接下来的傣族教学产生学习兴趣。

2. 教学目的。

技能目的:通过第一节傣族民间舞的基础训练, 使学生了解与掌握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特征、舞姿特点、体态特征与基本节奏等特点;并能够准确掌握基本体态与动律、手型和手位等训练动作。知识目的:通过第一节傣族舞蹈学习,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人民生活、环境、习俗、服饰与音乐等相关的人文知识, 培养民族情感和尊重民族文化;扩展知识面, 提高鉴赏、审美与思考能力。思考目的:通过傣族舞蹈学习, 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傣族舞蹈与已学过的东北秧歌、藏族、蒙族舞蹈中的动作区别与质感区别, 向学生渗透傣族“情、韵、美”的舞蹈风格特征, 感受傣族舞蹈独特的风格。

二、傣族民间舞教学重点与突破

1. 教学重点。

“三道弯”体态特征之重点:在傣族舞蹈第一课中, 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三道弯”的基本体态特征;并启发他们了解“三道弯”的形成与运动方式, 让学生将此体态贯穿在整个傣族舞蹈学习中, 是学好傣族舞蹈的第一大重点。手型、手位变化与动律之重点:丰富的手型与手位变化速度训练、屈伸动律节奏训练, 是增强傣族舞蹈的立体感与节奏感的基础。尤其是手型与手位的变换, 相比之前东北秧歌、藏族、蒙族来说丰富很多, 对于初学傣族民间舞的学生, 要做到边学边思考, 傣族与之前学过的民族舞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2. 重点突破。

针对教学中的重点, 教师在课前必须有预见性和重点突破的能力, 也是一种课堂的控制能力。体态特征之突破:通过形象示范、生动比喻, 讲解傣族体态的特点与重点。例如, 傣族舞蹈“三道弯”与蛇、鸟、孔雀等图腾崇拜的关系, 再配合傣族视频资料, 直观地启发同学们对重点体态的认识与思考, 从而掌握体态特征的关键点。手型与手位变化、动律训练之突破:此环节可以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对比, 教师逐一纠正手型、手位准确位置, 对比屈伸动律的节奏处理, 从而初步感知手型、手位变换的基本规律与屈伸动律的膝盖弹性。

三、傣族民间舞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

1.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中, 教师要遵循舞蹈教育学的根本原理来“总结、提炼、升华这些规律, 使之理论化, 更好地去指导实践, 这就是舞蹈教育学最根本的任务”。 (1) 示范法。是民间舞教学的基础, 对教师的舞蹈表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 才能让同学直观感受到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特点、舞姿体态特征与动作韵律等。是学生对傣族舞蹈课程产生兴趣与学习动力的重要环节。 (2) 动作讲解法。在示范法后对傣族基础动作进行分解讲解, 讲解过程贯穿趣味性的傣族课外知识, 多比喻、对比, 使学生在视觉与听觉双重感受中对傣族舞蹈动作进行思考。 (3) 师生互动。通过以上两种教学方法, 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傣族舞蹈基本特征, 再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单一动作模仿环节, 老师带领学生体验傣族舞蹈舞姿造型练习, 屈伸动律练习, 手位、手型练习。并展开互动讨论环节, 学生提问, 教师纠正与解答。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观察、多练习, 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特别强调, 对不同能力的学生, 应有不同的要求, 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并尽可能地亲自纠正与解答每一位同学的问题, 做到以仁爱之心面对所有学生。 (4) 综合训练。通过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后, 配合音乐从单一训练—基础组合训练—短句组合训练这样的步骤进行训练, 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最终完成“体态与动律短句组合”与“手位与手型变化短句组合”。

2. 傣族民间舞教学过程。

在以上宏观的对傣族舞蹈课程框架结构简述后, 下面将进行实际教学过程阶段的详细分析。 (1) 新课导入方法。导入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 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 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导入方式:新授课导入利用3/1的时间, 由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多媒体视听手段, 将傣族图片、舞蹈视频加入教学中进行赏析与认识, 使同学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文化特征、民族性格、民族服饰、舞蹈形态与舞蹈风格后, 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有效地引起学生对傣族舞蹈学习的求知欲。导入介绍:傣族居住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属亚热带气候, 常年服饰都是以短衣筒裙为主。上古时期傣族就对蛇、鸟图腾有所崇拜, 故舞姿特点呈现出与蛇相似的“三道弯”并一直贯穿在当今傣族舞蹈中, 形成了傣族舞蹈重要的舞姿特征之一。在傣族舞蹈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孔雀舞”、“象脚舞”, 许多舞蹈动作模仿孔雀的挺拔与高贵的造型感;模仿象脚的沉重、全脚踏地的厚重动律感等;这些都是形成傣族民间舞蹈元素的基本条件。 (2) 新授课教学方式。初步示范与讲解:教师配合音乐先进行傣族舞蹈组合动作示范, 将基本体态、动律、手位与手型贯穿在示范组合舞蹈中, 让同学直观感受到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特点、舞姿体态特征与动作韵律等。讲解一之“三道弯”的形成:“三道弯”的形成与他们对蛇、鸟、孔雀的崇拜有关;与姑娘穿紧身上衣、长筒裙有关;与他们信仰小乘佛教有关;与他们视孔雀为圣鸟有关等。讲解二之动律的形成:动律形成与西双版纳地区天气湿热、人们不喜欢激烈的运动有关;与模仿大象的动作有关等。训练步骤及要求:训练步骤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至繁的教学规律, 分为单一训练、组合训练与综合训练。单一训练及要求:注意上身挺拔与直立、掌握身体“三道弯”造型为主, 要求第一道弯从脚部至弯曲的膝部, 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 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单一屈伸动律训练以节奏2/4拍的音乐连绵不断的节奏型进行训练, 舞蹈基本动律多保持双腿半蹲状态, 屈伸动律慢下快上、脚多为后踢, 踢起时快而有力, 落下时稳而不拙, 并在屈伸基础上带动身体左右晃动与摇摆, 这种动律如同大象在森林中漫步, 具有一股内在含蓄稳健的力量美。单一手位与手型训练以屈掌手、掌型手、爪型手、冠型手与嘴型手的变换为主, 并配合手型进行七个手位的复合训练, 需注意手指的力量与变换的速度。组合训练及要求:在单一训练完成较好的基础上, 进行组合训练阶段。“体态与变化组合”, 要求注重体态与舞姿间的韵律美;“动律变化组合”, 要求动律快慢的对比与连贯性;“手位与手型变化组合”, 要求位置的准确性。综合训练:把以上单一与组合训练相结合, 最终在本堂课中体现“体态与动律短句组合”与“手位手型变化短句组合”两个综合性组合训练。训练方法:首先, 同步型训练, 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做同一组动作,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过程, 边做边强调教学的重点, 加深学生边动边思考的能力、模仿能力与动作记忆能力。其次, 反射型训练, 针对同步性训练时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 请几名同学依次示范, 老师再进行示范, 其他学生对比与思考老师与同学动作的不同之处, 最终得出结论, 达到学生纠正动作的能力与学生对比反思的能力。最后, 重复训练, 是在前两种训练方法的基础上, 学生掌握了老师的动作要求与要领后, 独自重复进行组合练习并配音乐, 边做边思考老师的要求, 起到肌肉记忆与重复思考的能力。

四、傣族民间舞课堂小结

课程的最后对本节课知识与技能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是傣族民间舞“开范”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应该对傣族及傣族舞蹈有基本的了解与认知, 能基本掌握体态、动律、手位与手型变换的重点要求, 并对本节课教学重点与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对所学动作的掌握与学习程度是怎样的?例如, 本人在实践教学中的总结如下:“体态与动律短句组合”训练中还存在衔接上的问题, 膝盖的弹性不够, 体态“三道弯”变换时胯部摆动等问题;“手位与手型短句组合”, 基本位置掌握得不错, 但还需注重手型变化的干净利落与手指的感觉;并要求课下反复练习与琢磨。

对课下练习提出要求。让学生以集体、分组与个人的练习方式进行复习。从单一动作练习到短句综合练习,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为接下来的傣族民间舞蹈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 4.

[2]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17.

[3]王昑.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的学习与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2, (1) .

3.《中国龙》教案 篇三

1.认识中国龙,了解中国龙的来历

2.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教学重难点:

⒈了解龙的外形特征

⒉注意细节部分的处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幼儿用书,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主题――

――我这里呢有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们猜一下,是一

生肖,看看谁能猜到。

腾云驾雾非等闲,施恩布雨在人间;

家有珠宝寻常事,统领兵将皆海鲜。

一、介绍中国龙及外国龙的特征

出示图片,欣赏中国龙和西方龙的外形特点。

――中国龙和西方龙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龙代表吉祥、威严、幸福

西方龙代表邪恶的势力

二、讲解中国龙的来历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龙的传人,那么龙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龙有九个儿子,我们来看一下分别都叫什么。

三、了解什么地方会用到龙

――我们生活当中都有哪些地方出现龙的身影呢?

如:龙袍、瓷器、建筑、服装、节日活动等等。

四、学习关于龙的成语

――龙腾四海、龙马精神、生龙活虎、飞龙在天、龙飞凤舞、龙潭虎穴

五、开始绘画涂色

活动反思:

1、活动充分运用纲要精神,结合幼儿实际需求和今年是龙年选择课题《中国龙》开展主题活动。

4.《中国龙》教案及试讲稿 篇四

一、课题:

中国龙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1课时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龙的历史、象征等知识,与同学合作完成舞龙道具。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了解龙造型、意义等知识,激发学生创作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产生作为“龙的传人”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龙的历史,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难点:在感悟“龙”文化的基础上,合作制作一件有精气神的舞龙道具。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歌曲导入,演唱《龙的传人》,提问,我们为什么被称为龙的传人呢?

2.引导学生回答,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进而引出课题《中国龙》。

(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

1)教师展示龙文化的视频,提问:你了解哪些中国龙文化的历史?(中国文化中,龙有重要的作用,新石器时代出现,周确定大致造型,汉代与皇权联系在一起,明清达到艺术巅峰,现代只是一种符号图形)

2)提问:龙象征什么呢?(原始人崇拜的图腾,象形幸福、吉祥、威武,现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3)教师放大龙的图片,四人小组观察讨论。

4)龙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龙头、龙身、龙尾)

5)组成龙的各个部分代表了什么?(龙身如蛇灵敏矫健、龙鳞如鱼鳞,条理有序,龙爪如鹰抓,扎实气魄,龙角如鹿角,风华稳重,)

教师总结:集多种优势于一身的万物之灵,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2.深入探究

1)教师播放不同时期龙的图片,四人小组观察讨论。

2)不同时期的龙表现特征有什么不同?(新石器时期龙的形象比较简单,比较接近猪的形象,在汉代的时候呢龙头又比较像马,到了隋唐时期,龙的形象就跟现在比较接近,而到了明清时期龙就看上去比较苍老。)

3)画龙的要点是什么?(画龙技巧:昂首、张口、露齿、睁眼,才能画出龙的气魄)

(三)教师示范

播放教学视频,展示制作舞龙道具的过程,重点讲解关键环节。

(四)学生作业

要求,小组合作制作一件舞龙道具;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并演示。

(五)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表演舞龙节目,以投票的方式选举出最佳作品,教师进行总结。

(六)小结拓展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体验龙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身为“龙的传人”而骄傲。

九、板书设计

《中国龙》试讲稿

开场语:

各位评委老师好!(鞠躬)我是面试小学美术教师的20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中国龙》(板书:中国龙)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组织教学: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跟大家一起唱首歌,大家听,看谁最先猜出这首歌的名字。

师::“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

师:音乐停!大家说这首歌叫什么?

师:嗯,老听到同学说这首歌叫《龙的传人》。

师:不错,说的很好!

师:那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是“龙的传人”呢?

师:好的,前排的男生你来说。

师:你说因为咱们是炎黄子孙!

师:嗯,很好,你对咱们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请坐吧。

师:那大家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咱们十分重要的民族文化--中国龙呢?

师:老师看大家都说想!

师:好的,下面就一起走进今天的美术课堂--《中国龙》。

二、讲授新知

(一)初步感知

师:龙在咱们的民族文化当中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老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关于龙文化的视频,大家认真的观看,回忆一下,你们了解哪些中国龙文化有关的历史呢?龙象征什么呢?

师:哪个同学先来说说看?

师:前面这位男同学你来说说看。

师:哦,你说你知道龙在古代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汉代的时候与皇权联系在一起。所以你猜测应该是象征权力和吉祥的。

师:嗯,你说的很好,看来你的历史知识很丰富,请坐吧。

师:刚刚的同学讲的很好,在中国文化中,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龙在以前是人们崇拜的图腾,象征幸福和吉祥,在现代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板书:文化、象征)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龙的文化和象征,那么现在老师将龙的图片放大,大家认真观察一下,看看龙由几部分组成?它的各个部分又代表什么呢?

师:第三组的女生,你来说说看吧。

师:嗯。你说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

师:你说的非常好,下次回答的时候声音在肯定一点就更好啦,请坐吧。

师:刚刚的同学讲到了龙的组成部分,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它的各个部分像什么呢?(板书:组成)

师:靠窗的同学,你来说。

师:嗯,你说,龙的身体看上去像蛇,龙鳞像鱼鳞一样,龙的爪子看上去像鹰爪。

师:你回答的很好,表述的也很清晰!请坐吧。

师:刚刚的同学都回答的很好,我们可以得出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龙的身体像蛇,十分的灵敏矫健,龙鳞像鱼鳞,看上去条理有序,龙爪像鹰爪,非常的扎实气魄,龙角像鹿角。

(二)深入探究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龙的文化、象征和组成。现在老师还带来了几个不同时期的龙的图片,大家欣赏一下,看看不同时期的龙在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可以前后四人为小组进行讨论。(板书:特征)

师:大家讨论声渐渐小了,哪个小组先来说说看?

师:第三小组,你们先来说说看吧。

师:你说你发现,新石器时期的龙有点像猪,而在汉代时期龙头就比较像马头了。

师:说的很详细,请回座吧。

师:刚刚的同学分析了新石器时期跟汉代的龙,还有其他同学想来说说看吗?

师:好的,第一小组的女生你来说。

师:你说你发现隋唐时期的龙就看跟现在的比较像了,描绘的也比较精细,而明清时期的龙看上去就比较苍老,有胡子。

师:你们说的非常全面,表述的也很清晰,看来你有一双火眼金睛。请回座吧。

师:刚刚两组同学都讲的很好,通过他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不同时期的龙有不同的形象、不同的特征,在新石器时期龙的形象比较简单,比较接近猪的形象,在汉代的时候呢龙头又比较像马,到了隋唐时期,龙的形象就跟现在比较接近,而到了明清时期龙就看上去比较苍老了。

三、教师示范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龙不同时期的表现特点,同学们再来看看老师是如何创作自己的作品的。请大家看向大屏幕,视频里的老师用纸做了一个舞龙的道具,是不是非常的简单呢?

四、实践练习

师: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同学们自拟题目,以四人为小组进行创作。在你们创作的过程中,老师会在大屏幕上轮番播放一些优秀的作品,给没有思路的同学提供参考,同学们有任何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举手问老师。下面跟随轻柔的音乐,开始吧!

师:这组同学造型能力不错,但是在色彩上在考虑一下会更好哦!

师:这组同学的龙头画的不错,色彩也很好,继续吧。

五、展示评价

师:时间差不多了,老师看大家也都基本完成啦!现在我们举办一个小小的舞龙表演活动,请有意愿的同学上台表演舞龙节目,最后我们将采用投票的方式来选出今天的“舞龙大师”,下面大家开始投票吧。

师:好的,节目都表演完了,大家开始投票吧!

师:老师看中间的这组的得票率最高,哪个同学来说说看,为什么投票给他们呢?

师:前面这位男生,你手举最高,你来说说看。

师:你说这个小组的龙做的很精美,而且舞的也很好,所以你给他们投了票。

师:嗯,你评价的很到位,声音也很洪亮,请坐吧。

师:那我们的小组成员有什么想说的呢?

师:嗯,你说这个作品你们做的很用心,而且你们刚刚表演了二龙戏珠的节目,非常的有趣!

师:老师也觉得这个小组非常棒!不仅龙做的很精美,比例看上去很和谐,而且节目也很精彩呢!看的出来你们都是有想法的孩子,非常好!

师:好了,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不一一对大家的作品进行点评了,不过刚刚大家在创作过程中都非常的认真,老师感到十分的欣慰。

六、小结拓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龙的文化,学习了龙的组成部分,欣赏了关于龙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同学们也自己动手创作了一个舞龙作品,老师相信大家的审美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老师也希望课后同学们可以多多的去了解咱们的优秀民族文化。

师:欢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下课铃声响起了,今天的美术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5.美术教案-中国龙-教学教案 篇五

《诵读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2.通过自己的合理想像体会诗歌的深邃意境。

3.用口头语言描绘想像的画面,营造意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迢迢牵牛星》

一.导入

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他们相遇是惬意的,相守的温馨的,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无情的别离,难得的相会。这样一个传说早在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中就具雏形,一同学习《迢迢牵牛星》

二.文学常识介绍

1. 古体诗,不受严格的格律限制

2. 内容大多写士子失意彷徨的苦闷,夫妻间的离愁别绪。

三.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 二读课文

要求:勾勒画面,复述情节

3. 情节描述

要求:抓住人物、环境、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

四.赏析诗歌

1.牛郎织女两个人物,主要写织女。

2.织女的活动(织而无丝)

3.为何无丝,又为何织?(思念亲人;排解内心苦闷)

4.对比《天上的街市》中天河“浅浅”“不甚宽广”,本文“清”“浅”却“相去复几许”。

《天上的街市》解放牛郎织女为写对光明、自由、幸福的.追求与憧憬;

《迢迢牵牛星》写夫妻间的离恨与相思。

5.三读课文,对比《天上的街市》《迢迢牵牛星》的情感

6.课文如何更好体会情感(叠字,并标出)

7.重读叠字,四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本文以织女为中心展开想像,请据此想像牛郎怎样思念妻子。

过度:世间的思念远非亲人之间,李白也有不少思念友人之作,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文学常识介绍

李白(字、号、年代、小李杜)

李白及其他作家的送别作品

体裁:七言绝句送别诗

二.释题

人物、事件、距离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自读、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找出压韵的字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到的景色(杨花、子规)

3.景物的特点

杨花: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之一

子规:啼叫声哀鸣(不如归去)

4.眼见飘坠的柳絮,耳闻子规哀鸣,本已撩人愁思,却又传来好友被贬的消息。(事件)

5小结:此景暗含了友人漂泊远方的羁旅之苦。

6.友人远去,诗人的情感何以寄托?(我寄愁心与明月)

7.再读课文,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同情。

四、拓展

1.借月表达思念之情的句子

如: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假设你是月亮,到了龙标。你将会对月亮说些什么。

五.学生小结

六.布置作业

6.大金龙“领跑”中国客车走向世界 篇六

相对令人乐观的是出口形势, 据初步统计, 1—6月, 中国共出口大中型客车12430辆, 增长幅度高达32.7%, 成为相对黯淡的客场市场的最大亮点。在这其中, 位于厦门的大金龙成为引领中国客车出口的“带头大哥”, 今年1—6月, 公司外销一举跨越10亿元人民币大关, 同比增长幅度超过100%。

海外市场渐入佳境

据介绍, 今年大金龙外销呈现“多点开花, 全面加速”的良好势头, 公司客车批量出口到英国、意大利、法国、马耳他、新加坡、泰国、沙特、塞内加尔、秘鲁、智利、埃及等地, 大金龙副总经理朱国强透露, 大金龙全年有望完成18亿元的出口金额, 这一数字也将成为中国客车出口新的历史纪录。

位于东南沿海的厦门有临海临港的便利, 作为中国客车龙头企业之一的大金龙充分把握这一区位优势, 从2000年起正式开启全球事业之路, 向海外抢市场、要效益。2000年, 大金龙实现出口总额600万元, 到2007年这一数字翻了10倍以上, 达到7.68亿元。

而从2008年起, 大金龙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更是“渐入佳境”, 年出口金额跨入10亿元的级别。2008年, 在定位为“国际年”的主题中, 大金龙外销全面发力, 全年出口客车超过3000辆, 实现销售额14亿元, 同比增长85%, 外销收入贡献首次超过25%;2009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逆势而上, 实现弯道超越, 全年出口金额12亿元, 出口业绩排名中国客车行业首位;2010年, 深耕海外市场、注重均衡布局, 全年出口金额稳定在12亿元的水平, 产品累计出口到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了2011年, 大金龙外销更是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 今年1—6月份累计出口各型客车3300多辆, 其中大中型客车1100多辆, 实现出口金额超过10亿元, 同比增长100%以上, 出口业绩稳居行业第一。

销售增长秘诀

大金龙海外销售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秘诀在哪里?大金龙对未来海外市场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规划?记者就此采访了大金龙公司海外业务的相关负责人。

大金龙海外销售部经理谢卫国告诉记者:大金龙外销不断实现历史突破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 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特征和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 重点抓大项目、大订单。比如, 在欧洲, 针对当地客车企业主推12米以上客车的市场特征, 大金龙从2009年起陆续推出8—10米区间的旅游客车XMQ6800、XMQ6900等产品, 既避免了与欧洲产品硬碰硬, 又寻找到了自己的市场空间, 减小了市场开拓的难度, 仅今年全年大金龙在欧盟市场销售的10米以下的旅游客车就会超过200辆。

在南美, 根据秘鲁、智利等市场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的使用成本较低受到客户欢迎的特点, 近两年来, 大金龙先后开发了使用CNG天然气燃料的12米公交车XMQ6123G、18米BRT公交车XMQ6180G、城郊客车XMQ6120C等, 成功出口车辆300多辆。在西非, 利用中国政府对塞内加尔援助项目, 连续获得两个批次共1079辆公交车CKD订单, 在对当地开展产品和技术输出的同时, 也以此为基点建立西非地区客车制造中心, 有效向周边市场辐射。

其次, 强调均衡布局全球市场、重点开发规模市场, 实现服务本土化。目前大金龙产品累计出口到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是海外市场布局最广、出口目标国家最多、外销产品跨度最大的中国客车制造商。大金龙在海外已经培育了马来西亚、菲律宾、沙特、伊朗、古巴、智利、秘鲁、埃及、南非、塞内加尔、阿尔及利亚、塞浦路斯、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规模出口市场, 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拥有较大的保有量, 那些实力强大又十分稳定的营销服务机构又帮助大金龙源源不断地获取订单, 提供产品售后服务, 使大金龙的外销业绩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更重要的意义是, 这种有重点的平衡战略在迅速提升企业出口销量的同时, 也有利于规避单一区域市场由于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等因素带来的出口风险, 在一定出口规模的基础上保证有良好的出口收益率。

最后, 大力开拓海外高端市场, 实现中国客车出口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从2000年起开启“国际化”之路的大金龙很早就意识到, “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不能永远停留在低层次的“价格战”, 通过对接国际产品质量标准、塑造国际品牌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来扩大市场份额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经之路。

主打高端市场

为此, 大金龙紧盯海外高端市场, 直接与奔驰、沃尔沃等国际大品牌在市场上开展竞争, 并取得初步成果。主打高端市场, 从2005年进入欧盟市场, 经过5年多的潜心耕耘, 大金龙在欧盟市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其产品已经进入12个欧盟国家, 累计出口超过1500辆, 在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地, 金龙客车已经成为影响当地供应格局的重要力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7月3日, 大金龙为欧洲顶级运输服务集团ARRIVA打造的174辆豪华公交车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正式上路运营, 这笔订单不仅是中国汽车企业出口欧盟市场的第一大单,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由此拉开了大金龙直接与欧美高端运输服务商直接对话的序幕, 标志着大金龙成功跻身国际知名客车品牌阵营。

主推高端产品。2010年6月, 大金龙针对欧洲高端旅游客车市场开发出全新的三轴客车XMQ6130Y, 其售价高达200万元人民币, 服务客户包括意甲罗马足球队等。而就在不久前, “龙威”XMQ6129Y和XMQ6130Y顺利通过俄罗斯GOST认证, 获准进入当地市场, 这两款豪华客车也将成为大金龙打破斯堪尼亚、尼奥普兰、沃尔沃等国际大品牌垄断当地高端客车市场的有力武器。

可以说, 正是基于产品、服务、品牌“三位一体”的营销战略, 大金龙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稳步提升, 获得海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在企业销量不断提高的同时, 更成为“领跑”中国客车走向世界的代表。

大金龙副总经理朱国强指出:“上半年外销突破10亿元将成大金龙海外征程的一个新起点, 今年公司有望完成18亿元的出口额, 这个数字也将刷新中国客车历年出口的纪录。接下来我们还将全力进军北美市场, 2012年大金龙将面向北美推出首辆符合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认证标准的样车, 并在2013年在北美实现批量销售, 这也标志着我们完成全球市场布局的最后一块拼图。”

7.《龙》大班教案 篇七

1、知道恐龙是远古时代的动物,现在已经灭绝。

2、了解五种常见恐龙:三角龙、剑龙、霸王龙、长颈龙、翼龙以及它们的外形特征。

3、对恐龙及恐龙的相关问题有浓厚的探究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符合活动内容的课件。

2、恐龙玩具模型一个。

3、供幼儿练习的恐龙图片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恐龙玩具模型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二、通过看课件内容让幼儿知道恐龙是远古时代的动物。

1、边放录像边听解说。

解说内容: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成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一个名字叫恐龙。

2、提问:恐龙是什么时候的动物?它们长着什么样的皮肤?

三、通过看课件知道恐龙已经灭绝。

1、边看录像边听解说。

2、提问:恐龙哪儿去了?它们为什么会灭绝?

四、通过看课件了解五种常见的恐龙。

逐一出示三角龙、剑龙、霸王龙、长颈龙、翼龙图像。幼儿边看图像边听解说,认识这五种恐龙。

五、幼儿操作,巩固对五种恐龙的认识。

幼儿每人一张不同的恐龙图片,分别说说自己拿的是什么恐龙,并说说它的特征。

六、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知道了恐龙是远古时代的动物,现在已经灭绝,还认识了五种常见的恐龙。其实,恐龙的种类还有很多,也许在自然界还有更多已经灭绝的恐龙种类没有出现,需要小朋友长大以后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8.美术教案-中国龙-教学教案 篇八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咏鹅》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一年级 科目:音乐

2、课时:1课时

3、教学准备:鹅图画、打击乐器、碟片

二、教学课题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2、明确休止符的用法,感受四二拍的强弱。

3、能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过程与方法:

1、激发兴趣,已达到诗歌和音乐的结合。

2、用小乐器、身边发生的东西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3、通过律动、表演来感受音乐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中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教学难点:休止符的用法,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三、教材分析

《咏鹅》是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一年级下册第八课《读读、唱唱》的第二课,本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古诗词内容。作曲者运用古曲“关山月”的韵律为古诗《咏鹅》配音乐,歌曲是四二拍,音域控制在六度以

内,没有大的跳进,曲调简单、清新、优美,琅琅上口,让学生在听觉、视觉的欣赏中加以朗诵、吟唱,使之感受到《咏鹅》这首歌中那特有的华夏情韵、栩栩如画的美境、天真活泼的童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情分析及策略: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因此课堂不能太死板,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启发和诱导,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

朗诵法、欣赏法、教唱法、聆听法、吟唱法、表演法

五、教学过程:

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1.学生随音乐《幸福拍手歌》起立,跟老师做律动。2.师生唱歌问好,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开始。激趣导入,新歌学唱

(一)导入歌曲

1、出示美丽的鹅图画。【百度搜索】

http://wenku.baidu.com/view/a4fdd8d549649b6648d74778.html?st=1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你们见过吗?说一说你看到它的样子吧。同学看了图你们还会想起哪一首古诗来呢?谁能来告诉老师?

2、齐读古诗《咏鹅》。【百度搜索】

http://wenku.baidu.com/view/a4fdd8d549649b6648d74778.html?st=1

3、出示歌谱。【百度搜索】

http://wenku.baidu.com/view/a4fdd8d549649b6648d74778.html?st=1

师:老师朗诵诗词,学生听一听老师朗诵的有什么不同?师相机讲解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并用手势帮助理解。(板书:四分休止符)

4、根据讲解,学生再次朗读歌词。

(二)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视频,学生听歌曲,谈感受。【百度搜索】

http://wenku.baidu.com/view/a4fdd8d549649b6648d74778.html?st=1

师:请学生认真听听,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教唱歌曲。

(1)、师教唱歌词,学生学唱,并用手势表示四分休止符。(2)、再教唱,将四分休止符记在心里,自动空拍。(3)、师根据学生唱的不足的地方作为重点再教唱。

|

0

| 曲 项 向 天 歌。

|

|| 鹅,鹅,鹅。(4)、师生齐唱后,学生再齐唱。

(三)、巩固学习。

1、师生接力唱(2遍)。

2.播放音乐,拍手拍腿唱。(讲解拍的轻重)

3、两人合作拍手唱。

4、播放音乐,学生上台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拍手拍腿伴奏。【百度搜索】

http://wenku.baidu.com/view/a4fdd8d549649b6648d74778.html?st=1

5、拿身边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一边为歌曲伴奏,一边唱。

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你用心去发现。

(四)、创作表演,自我感受【百度搜索】

http://wenku.baidu.com/view/a4fdd8d549649b6648d74778.html?st=1

1、随着音乐师生一起跳一跳、唱一唱,体会鹅的悠闲自在。

师:我想这样来表演歌曲。(师表演)小朋友们,你们想怎样表演呢?(学生上台表演)师生围成圆圈一起表演,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2、画一画,创作表演,展现鹅的美。(没有画画的同学,为画画的同学伴唱)课堂小结

1.有感情的齐唱歌曲《咏鹅》。3.一边唱歌一边跳着离开音乐教室。

六、教学反思 优点:

1、紧扣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从欣赏鹅图画到回顾唐诗《咏鹅》,再到学唱歌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听、学、唱、演几个步骤,使学生唱会这首歌曲。整堂课的教学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重难点突破。

体会鹅的形象和新歌的学唱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通过师生接力唱、男女生接力唱、拍手唱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感情演唱歌曲,明白休止符的用法。又通过乐器伴奏、表演、绘画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到了鹅的悠闲自得的形象。

3、课堂氛围和谐。

整堂课的教学我都以学生朋友的身份进行教学,很快的和学生融为一体。当我出现错误是我会主动地向学生道歉,让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当拍手唱和表演时我也会和学生一起进行,创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4、课堂结构完整。

从激情导入到新歌学习,再到唱歌表演离开音乐教室显得整堂课教学非常完整。不足:

课堂上采取的激励手段不是很丰富,个别学生没能投入到课堂。特别是课堂刚开始,学生胆小发言不积极,这和我的激励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对于课堂上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我觉得我的应对还是不够灵活。

七、教师个人信息

省份:陕西省 学校: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中心小学

姓名:龙艳红 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通讯地址: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中心小学

9.浅析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趣味” 篇九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中国趣味,《杜子春》,《中国游记》,《仙人》

在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5),日本的文学界出现了一种“中国趣味”。那一时期的许多文人都具有“中国趣味”,其中以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等人为代表。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的杰出作家,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其作品有不少与中国相关,均表现出一种“中国趣味”。笔者试图根据芥川龙之介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分析其“中国趣味”的变化情况,力求为研究日本大正文学中“中国趣味”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一、古典中国情结

芥川龙之介自幼学习中国古典文化,汉文学造诣深厚,“孝”、“中庸”等中国传统思想皆可从其作品中窥见一斑。芥川在来中国旅行前,受到大正文坛“中国趣味”的影响,创作了数十篇与中国相关的作品。如《尾生的信》、《杜子春》、《秋山图》及《火神阿耆尼》等。其中的《杜子春》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典情结作品之一。《杜子春》这部作品,改编自中国唐代李复言所作的传奇小说《杜子春传》。芥川龙之介将作品故事的舞台设定在中国,也直接沿用了原作《杜子春传》主人公“杜子春”的姓名。不仅如此,两部作品的情节也如出一辙。杜子春原为富家子弟,后荡尽家产。某日,一老者慷慨解囊,赠给杜子春大量钱财。但不出三年,杜子春又变得穷困潦倒了。老者再次相助,他却重蹈覆辙。老者第三次出现时,杜子春主动要求成为其弟子,随其上山修炼。老者警告他,不管遇到何人、何物、何事,都不得开口。杜子春经受住各种考验,却过不了亲人被折磨这一关。最后,老者劝杜子春打消修道成仙的念头。但是,芥川龙之介改编后的《杜子春》,也有一些情节与原作《杜子春传》不同。比如,他将故事的背景从周隋的长安改为盛唐的洛阳,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唐朝风物,营造出更为浓厚的古典中国氛围。此外,文中着重刻画了主人公杜子春的人物形象,对老者形象也着墨良多。相比原作《杜子春传》,改编后的《杜子春》中出场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芥川笔下的杜子春,在看到母亲在地狱里受苦受难时,不禁涕泗交颐,大叫“母亲”。而原作中的杜子春,在面对自己孩子惨死时,才失声发出“噫”的感叹。最后,杜子春修炼失败,原作《杜子春传》中的杜子春“叹恨而归”。而芥川《杜子春》中的老者,在杜子春临行前,赠与其一间开满桃花的院落以及房屋与田地,使这个传奇故事以和美的结局收尾。总体观之,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与原作相比,在故事背景、情节设置、人物塑造方面大体相近,但又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性改编。在推进情节发展的同时,更是将经济繁荣、风光明媚、民风质朴的中国风情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整个故事更具古典中国气息。芥川在执笔《杜子春》之时,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其在《杜子春》中着力描绘古典中国,表明其仍沉浸在对古典中国的幻想之中,缺乏对现实中国的理性认识。日本学者西原大辅认为,那时的“中国正是日本人头脑中凭空想象出来的海市蜃楼,是用来展现浪漫故事和奇人异物,或者缠绵悱恻的情绪和景致,以及各种奇谈异闻的舞台。(1)”通过《杜子春》这篇作品可以看出,此时芥川的“中国趣味”,还只是停留在玩赏古典中国浪漫主义的阶段上,仅仅是对异国的古典情调的一种向往而已。

二、幻灭与痛惜

在日本大正时期的文坛上,“中国趣味”的作品层出不穷,人们对中国的关心日益高涨。芥川龙之介的好友谷崎润一郎,于1918年10月至12月间到中国旅行。谷崎的中国之行极大地刺激了芥川,使其在三个月内完成了《尾生的信》、《南京的基督》、《杜子春》、《秋山图》及《火神阿耆尼》等一系列与中国有关的作品。在世风和好友的影响下,芥川产生了去中国旅行的愿望,其“中国趣味”的关注点也由古典中国开始转向了现实中国。在1921年3月至7月期间,芥川龙之介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的海外视察员,被派遣到中国考察。芥川实现了其多年中国之旅的心愿。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这次中国之旅并没有给他留下美好的印象。归国后不久,芥川便完成了《中国游记》一书,其中包括《上海游记》、《江南游记》、《长江游记》、《北京日记抄》及《杂信一束》等。可以说,这部散文集集中体现了芥川“中国趣味”的转变过程。1921年3月,芥川龙之介来到了憧憬已久的中国,其旅行的第一站是上海。在其《中国游记》的“第一印象(上)”中,他写道,“中国的黄包车夫,说他们是肮脏的代名词也不为过。(2)”而在“第一印象(下)”中他又写道,“那个老太婆已经在我们身边,啰里啰唆地说着什么,一边像乞丐似地伸着手。老太婆已经拿到了一枚银币,看来她想让我们再一次掏腰包。”芥川遗憾地表示,“这个厚脸皮的老太婆以及白天乘坐的马车车夫,是上海给我的第一印象。”这,也是芥川对中国产生幻灭之感的开端。在《上海游记》中,芥川龙之介还写了许多让其难以理解的景象:满湖昏黄的小便、肮脏不洁的乞丐、刺耳可怕的茶馆、吵闹至极的戏台、荒唐可笑的戏曲道具,以及不合时宜的西洋式建筑等。在《江南游记》里,芥川写到西湖渐趋庸俗,砖瓦建筑俗不可耐,岳飞墓脏污不堪。对此,他感叹道:“现代中国已非我们日本人在中国古代诗文中认识的中国……这是一个猥亵的、残酷的、贪婪的世界。”芥川来到芜湖后,心情更加不快了。对现代中国,芥川大多抱有不屑之感,尤其是轻蔑中国的西洋化倾向。

三、回避与回归

1921年7月间,芥川龙之介结束中国之旅回到日本。一段时期内,其与中国相关的作品明显减少。尽管如此,他还是创作了《仙人》这部作品。小说《仙人》是其最后一部具有“中国趣味”的作品,它取材于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和《褚遂良》这两个短篇故事。《仙人》的主人公“权助”不仅以《崂山道士》中的“王生”为原型,还吸取了《褚遂良》中“童仆”的形象。与《杜子春》不同的是,《仙人》虽源自中国的两篇作品,却与原作相去甚远。由此可见,芥川的“中国趣味”业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仙人》与《崂山道士》,作品主题大同小异,均是记叙修道成仙的故事。但是,芥川以《崂山道士》为蓝本,在很大的程度上改编了作品的故事情节。首先,芥川此前与中国相关的作品背景均设定在了中国,此次《仙人》的故事舞台则被设定在日本东京。而且,其作品的主人公也并没有使用《崂山道士》中主人公王生的姓名,而是使用了一个日本式的名字“权助”。与前期的中国相关作品不同,这部作品让人感觉不到其与中国的关联性。由此可以看出,芥川的“中国趣味”开始出现有意回避中国的倾向。《仙人》与《崂山道士》写的都是主人公修仙的事情,但两个故事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崂山道士》中的王生受不了修仙时的艰苦,仅仅修习的“穿墙术”都无法成功施展。而《仙人》中的权助却与之相反,他二十年如一日,每天辛勤练习,最终修成仙术,驾云而去。此外,《崂山道士》中的王生不仅不反省自己的懒惰,甚至将自己修仙不成的理由归咎于师傅。而《仙人》中的权助,面对心肠歹毒的医生妻子都任劳任怨,一言不发,更是毫无迟疑地相信了她自杀式的成仙方法。从原作中主人公王生的懒惰形象,演化为权助任劳任怨的形象,可见芥川在力求减少来自原作的影响,这表现出其竭力回避中国的心理意识。芥川龙之介的《仙人》不仅取材自《崂山道士》,还参照了《聊斋志异》中《褚遂良》的童仆形象。《褚遂良》的结尾是,狐仙鼓动众人成仙,只有主人的童仆跟随其后,“上上益高,梯尽云接,不可见矣。(3)”而《仙人》中的权助与该童仆的性格和行为极为相似,最终也是从庭院中的松树升天。综合观之,芥川此阶段的作品表现出回避中国的意思,其“中国趣味”似乎产生了某些微妙的变化。但是,他并未进行全盘的否定,依旧吸收参照了某些中国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其对中国古典文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回归愿望。

芥川龙之介创作出许多与中国相关的作品,他是日本大正时期具有“中国趣味”的代表性作家,但芥川的“中国趣味”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次经历了“古典中国异国情调”、“对中国现状的幻灭和痛惜”、“回避中国现状和回归古典中国”等变化过程。芥川“中国趣味”之所以产生拐点,正是因为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而其精神上的回归,还是因为其对古典中国的无限憧憬。此外,日本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文坛风气的西化等因素,也交织对其产生了某些影响。芥川的“中国趣味”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透过芥川这一事例,可以窥见当时日本“中国趣味”的演变趋势,还可了解当时日本人对华认识的思想状况。

参考文献

[1]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全集[M].日本:筑摩书房,1971.

[2]邱雅芬.芥川龙之介研究文集[M].译林出版社,2014.

10.美术教案-中国龙-教学教案 篇十

一、目标设计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二、教学 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三、教学过程

(一)标题解说

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二)背景简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学生齐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四)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五)1.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注释: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2.译文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六)合作学习

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要点: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愁心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5.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好友被贬官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

7.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七)小结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像,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链接〗以月寄情的句子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

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八)练习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末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中“夜郎”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与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意同,意即——地名,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古称夜郎国;一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细读课文,分析一下哪种解释更合理。

4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答案〗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据上句中,“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可知,这里“夜郎”即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4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

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九)总结储存,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学了本诗后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

2、课外延伸:

①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篇十一

1、初步掌握阅读诗的方法,熟读背诵。

2、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知诗人 解诗题 诵诗句 懂诗意 悟诗情 重累积(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情感,懂得同情和关切不幸中的人。

重点与难点:理解诗并熟读背诵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词学习法:知诗人 解诗题 诵诗句 懂诗意 悟诗情 重累积

二、自主学习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知诗人(查阅资料)

1、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 。有“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 》30卷。

2、创作背景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言绝句。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天宝初年,李白在都城长安供奉翰林时,二人便有密切的交往。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十二年,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尉。从天宝三年就离京漫游的李白,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写下了此诗。

(二)、解诗题

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篇十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精读课文理解古诗

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以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4.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叫,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拓展延伸

13.龙龙踢球教案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在生活中的实践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应对能力,能围绕自己的观点把理由说清楚。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应对能力。

教学难点:能围绕自己的观点把理由说清楚。

教学过程:

1.谈话导课,引发课题

生活中,爸、妈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同学们的事情,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当意见不相同时,同学们该怎么办?

又会怎样表达清楚自己的意见?你看课文中的龙龙小朋友就遇到了类似的事情。

2.阅读文字,明确目标。

3.小组演练,演结合。

4.班上表演,大家评议。

5.联系生活,适度拓展。

6.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龙龙踢球

妈妈反对

爸爸支持

上一篇:触碰心灵的瞬间作文下一篇:工商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