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中秋节日记作文(共11篇)(共11篇)
1.美好的中秋节日记作文 篇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天刚黑,我们全家就走上天台赏月。
渐渐地,一轮皎洁的明月缓缓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周围的云朵,美丽极了!月光如水,洒在我的脸上,是多么的柔和呀!大地被月光笼罩起来,犹如披上一件银纱。
我抬头望着月亮,似乎看到了捣药的玉兔和嫦娥阿姨,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李白写的《古朗月行》。这时,深蓝色的夜幕中出现了好几盏孔明灯,它们顺风而行,飞得很快,仿佛与月亮在比赛跑步。孔明灯飞呀飞呀,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月亮越升越高,越来越圆,就像一个玉盘镶嵌在夜空中,又犹如一面镜子,照着我们。忽然,月亮钻进棉被(云)里,就像一个害羞的少女在和你玩藏猫猫,记叙文。我正看得入神,突然妈妈叫大家来吃月饼。中秋节吃月饼,是一个习俗。我边吃边看着月亮,它还是那样望着我,似乎在默默地和我倾诉心里话。这时,爸爸演起他的拿手好戏——讲笑话,引来了阵阵笑声……
夜渐渐地深了,秋风吹来,飘来了一阵又一阵的花香。哈!原来,在这个中秋佳节中,许多花儿也来凑热闹了,它们为今晚增添更加浓郁的诗意。
啊!这真是一个美好的中秋节,夜美,景美,人也美。
2.美好的中秋节日记作文 篇二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题目二:我们一起品味过的_____快乐 / 忧伤)
要求:(1)若选题目二,请先从“快乐”、“忧伤”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思路点拨】
2014年长沙市的这道选题作文,一如往年般光彩夺目,得到了当地师生及媒体的一致好评。据不少接触过往年命题的考生反映,考场之上,初识此题,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无论哪一道作文题,取材均不存在障碍,有下笔如流的愉悦感。
纵观长沙考区近几年的作文命题,风格鲜明,极具延续性。这种命题风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从题型看,一直采用选题作文。所谓选题作文,就是命题者提供了两道考题,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积累与爱好,自由选择其中一道题目写作。这种题型,由于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利于扬长避短,发挥个性特长,颇受师生青睐,并成为近年命题的一种新方向。纵观长沙近三年中考作文题,一直以“命题+半命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对当地考生而言,熟悉选题作文的写作技巧,掌握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的出彩方法,尤为重要。专家指出,这种风格,依然会影响2015年长沙地区的命题思路。从内容看,高度关注自我生活。虽然每年的考题各不相同,但将近几年的考题放到一起,我们又不难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无论是“给自己一个拥抱”与“_____是我的名片”,还是“伸出我的手”与“在_________世界中感 悟” ,无论是“我不相信眼泪”与“从另一个角度去”,还是2014年的“那份不一样的真情”与“我们一起品味过的______” , 均属于典型的自我类考题。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考题中几乎每年都出现了“我”(我们)或“自己”之类的字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看似类似的命题之中,其实写作难度在逐年加大,命题已经不再是简单地要求考生讲述自我成长的故事,而是要求考生学会品味与思考。从要求看,体现开放与限制并举。就“我们一起品味____”一题而言,虽是半命题作文,却要求从“快乐”与“忧伤”两个词中选择一个,这种限制,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猜题、押题及抄袭现象的出现。另外,由于受湖南高考命题的影响,长沙考区曾一度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过,最近两年又重新回归到了“文体自选”这一全国大势上来。对于考生而言,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各显神通。
怎样才能让作文写得与众不同,甚至脱颖而出呢?下面几点至关重要。
一、仔细审题,确保主题准确。考场作文,切不可随意选题,更不可草率成文。要知道,下笔之初,拿出三五分钟的审题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审题精准,笔墨才能不偏不倚,紧扣主旨;审题有误,容易导致主题偏离,甚至中考失败。就“那份不一样的真情”这一考题而言,从题型上看,属于命题作文。既然是命题作文,就意味着写作时不能更改标题。如果你有更好的创意,也只能是通过副标题的形式呈现。据长沙评卷中心负责人介绍,凡是自拟标题的作文,扣两分。就标题内容而言,“真情”是写作的主体,也就是说,这篇文章重点要挖掘的是动人的情感;“不一样”,强调的是这种情感的不同寻常、与众不同的地方;“那份”是一种限制,也就是说,文章所抒之情应该是重在某一方面,或许是不一样的师生之情,或许是不一样的亲情,或许是不一样的其他情感,不能面面俱到。明白了这些,整体方向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了。写作“我们一起品味过的_________” , 更要小心谨慎。众所周知,作为半命题作文,考生有一半命题权力,那就是补题,可这道命题却引入了限制,你可以将标题拟为“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也可以将标题拟为“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忧伤”,但绝不能写成“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与忧伤”,或是其他标题。因为命题明确指出,你只能从“快乐”与“忧伤”两个词语中,任意选择一题写作。否则,思路再巧,语言再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初一看,“快乐”与“忧伤”这两个词语,似乎是对立的;细细一想,其蕴含的情感内涵也有相似之处。无论是你品味过的快乐,还是忧伤,都得有意义,不能一味地沉醉于游玩,也不能一味地陷入痛苦,你得透过它们品味出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另外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一项写作内容,主人公必须是“我们”,而不能是“我”或其他人物。
二、精心选题,力求内容出彩。就近年全国各地中考命题来看,选题作文已经成为新趋势。命题者为何要采用这种命题呢?其用意是明显的。采用一道命题出现,虽然有利于公正评分,但不一定适合所有考生的实际。用两道题呈现,选择的空间、发挥的余地,相对较大。2014年的这两道命题,其实是三道题,一题写“真情”,一题写“快乐”,一题写“忧伤”,这些考题看似简单,要写出亮点并非易事。这三个考题虽然均饱含丰富的情感,但其取材方向还是有所区别的。比如选择“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讲述的事情自然得与“快乐”有关。如写与同学之间的快乐时光,你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生活,你与老师交流时的快乐感受;如果选择“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忧伤”,写的则是充满痛苦或带着忧伤的故事。到底如何选择呢?给你带来快乐的人或事也许很多,但要将这种快乐写出真情实感,写出非凡意义,又挺有难度的。在生活中,忧伤的事情或许也遇到过,如果满足于讲述失去亲人、遭遇挫折之类的事件,显然有些俗套。因此,面对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家还得深挖一层。想一想,有没有更容易出彩的材料呢?比如,写自己与同学一起在语文、阅读、诗词等世界里寻找快乐,写自己与亲人、朋友在生活中相互关爱的生活细节,那就有点意思了。又比如,同样写忧伤的故事,你讲述的是与伟大人物一起品味忧伤,写的是自己与李白、杜甫、司马迁等人物一起感受命运的坎坷,内容自然不同一般。如果这些材料,你都无法占有,选择“那份不一样的真情”或许是最佳选择,因为在平时作文中,以情感为主题的作文你一定写过不少,将那些曾经让你刻骨铭心的故事再现出来,也是个不错的主意。由此可知,究竟选择哪一道命题来作文,还真是一个不小的学问。你得考虑内容是否新颖,得考虑积累是否丰厚。
三、精心雕琢,展示自我才情。考场作文的较量,往往是语言表达的较量。写记叙文,你就得考虑材料是否新颖、情节是否诱人、语言是否精彩;写作议论文,则要想一想,你提出的观点能否启人心智,论述的材料是否丰富而经典。也就是说,在一篇文章里,你总得在表达上有些突出亮点。比如写作“那份不一样的真情”,自然离不开巧妙的情节,离不开精美的细节。俗话说,最美的风景总在风雨之后,若能从波澜曲折的情节中引出,情感自然会更显动人。与此同时,得学会在细节上下功夫。这些细节,或许是在学校里,在你遭遇挫折时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温暖的握手;或许是在家庭里,父母给你关爱的那一个个寻常动作、一句句普通话语。这些内容,越是刻画得细腻,那份不一样的情感才会越显真挚。当然,在这类抒情性的记叙文中,若能适当地加入一些景物描写,或让景随情出,或让情因景生,文章也就有了情景交融的效果。写作“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时,则要学会转换角度,找到那些能够写出诗情画意的好角度。比如,写“一起品味过的快乐”时,你可以写不同诗人带给你的不同快乐。这样一来,无论是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还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可以信手拈来了。写作“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忧伤”时,若能引导大家一起感受陆游、文天祥、司马迁等人物的忧伤故事,引用一些与人物相关的经典诗词,引用帕斯卡尔的“一个人的崇高源于认识到自己的痛苦”、福莱的“令你忍受痛苦的事情,可能令你有甜蜜的回忆”之类的名句,文章不仅会材料经典,主旨深刻,自然也会拥有不同寻常的美感。
【优秀作文】
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长沙一考生
生在江南,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在我眼里,她是白云下的一汪深海蓝,蕴含着宝藏的神秘与海水的宁静;她是孤枝上的一抹腊梅红,展示着生命的希望与火焰的热情;她是百花丛中的一枝梨花白,洋溢着人性的圣洁与心灵的淡然。不一样的江南,让我对她拥有着一份不一样的情感。
我成长在江南的一个小镇。这里很朴素,却也非常美好。三月,烟雨重重,如梦似幻,亭台楼阁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六月,暖阳高照,清新舒爽,露水在太阳的映照下光彩熠熠;九月,秋风飘扬,高旷辽远,田野里的金色写满着丰收的喜悦;十二月,雪花纷飞,圣洁淡雅,白茫茫的风景宛如仙女撒下的礼物。生活在这样的江南,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江南是美女的化身。她如一位袅娜的少女,千里杨柳是她柔顺的青丝;万里云堤,是她云鬓上轻巧的发卡;淡绿的浅草,是她颦颦蹙蹙的笼烟眉;清泉碧溪,是她含情目里多情的泪珠。她如一场烟花,绚烂至极;她如一樽清酒,含香醉人;她如一幅画卷,引人向往;她如一首歌谣,悠扬宛转。欣赏着这美女一般的江南,你会乐得禁不住笑出声来。
江南是诗意的故乡。千百年来,数不尽的文人墨客,寻着她的墨香而来。“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便是她的无穷魔力,一睹芳容,便无法忘怀;“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便是她的繁华盛景,这里物阜民丰,你一踏上这块土地,便不再想家;“莲叶深处谁家女,隔水笑抛一枝莲”,这便是她的风土人情,一颦一笑,充满着随性自然。生活在她怀抱里,你不是诗人,胜似诗人。
江南是生活的乐土。捧一把土壤,手上会存有泥土与落花的芬芳。喝一口清澈泉水,甘甜会通过舌尖抵达灵魂。我还听过她的美妙歌声,风呼呼,雨潇潇,无丝竹之音乐,有和谐之韵味。让自己的心贴近江南,你会禁不住幸福地放歌!
你若是来过江南,也会惊叹:“春光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简评】
考场上,能够写出如此令人拍案叫绝的美文,实非易事。本文之美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1.取材独特,诗意盎然。写作此题,大多考生关注的是身边的人与事,可本文作者另辟蹊径,将目光放到了自己生活的江南之上,角度别开生面,内容令人耳目一新。也正是由于选择了这一独特的角度,于是江南之美景,与江南有关的诗词,也便扑面而来了。本文的成功告诉我们,写作不能满足于语言的表达,写作的角度与取材的方向也极为关键。
2.脉络有致,宛如诗行。考场作文出彩的方法很多,结构巧妙是其中的一种。正如这篇佳作,主体部分的三个段落,分别用“江南是美女的化身”、“江南是诗意的故乡”、“江南是生活的乐土”作总起的句子,继而由总及分地展开。每一小段,脉络清晰,各有侧重;三个小段,整齐对应,有诗一般的美感。这种结构上的亮点,获得了评卷老师的一致好评。
3.表达多样,语言华美。纵观全文,表达技巧可以说是运用得淋漓尽致。“三月,烟雨重重,如梦似幻”之类的短句,整齐精美,朗朗上口;“她如一位袅娜的少女,千里杨柳是她柔顺的青丝”之类的比喻与拟人句,精美贴切,美不胜收。加上“莲叶深处谁家女,隔水笑抛一枝莲”等众多与江南相关的诗词,语言也便有了令人惊叹的美感了。
4.首尾精妙,浑然一体。开篇两段,一简一繁,妙不可言,尤其是在“她是白云下的一汪深海蓝”这一排比句中引出,有下笔引人的效果。收束也是尽显功底,一句诗词,加一个“惊叹”,不仅呼应开篇,深化了主旨,也将自己“那份不一样的真情”展示得入木三分。
【优秀作文】
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长沙一考生
暮色沉沉,天空被细雨打湿。车站旁的快餐店,透着暖橘的灯光。店内客人三三两两,玻璃橱窗上凝结一层薄薄水雾,聚集成滴。我坐在桌边,埋头吃饭。
“吱呀”一声,吹进一阵冷风。我一抬头,玻璃门被推开了。一个老头收好伞,在门口地毯处反复蹭着脚上的泥水。老头六七十岁,戴顶布帽,黑色的袄褂被洗成了灰蓝。几个大布包压着他佝偻的背,空荡荡的裤管里支出两根干瘦的脚杆,一双黑脚套在塑料凉鞋里。
老头进门,并不直奔柜台,而是找了个没人的角落,默默地坐下。或许是来避雨的,我这样想着,便不再理睬。这时耳边传来一阵低低絮语,我淡淡地斜瞥了一眼。不知几时,老头竟站到了我身边。他花白的头发、胡子,胡乱地糊了一脸;脸上像黄土高原一样,沟壑纵横。嘴巴一开一合,念念有词。倒霉!我心里闪过一丝厌恶——又碰上了乞丐。我收回目光,转过头,扔下一句硬邦邦的话:“我一分钱都没有了。”
我遇到的乞丐实在太多了,可到后来,发现他们全是假的,骗人骗得真真切切。记得曾有个长得慈祥的老太拉住我,称自己的车票钱被扒手偷走了,求我给几块钱帮她回家,我慷慨解囊。不料,接连几天我都碰到了那个老太,还是那个打扮,还是那个理由……
拉回思绪,却见老头正和服务员说着什么。他弓着腰,不断地点着头,一脸的笑容,脸上沟壑更深。“不是不给,是你不能在这吃……”老头卖力点头赔笑。这时我前面的一位女孩起身离开,玻璃门刚合上,老头竟然端起女孩的剩饭,狼吞虎咽起来。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我觉得脸越来越热。饭吃到嘴里,像是掺了沙,硌得牙疼。
曾听人说,乞丐是社会的毒瘤。前有东莞丐帮恶行揭秘,后有三里屯卖花老人事件,乞丐这个特殊群体,早让我们失去了信任和同情。冷脸相对,也渐渐成了习惯。看着老人扒拉着快餐盒里最后几粒米饭,我感慨万千。乞丐是瘤,可也是长在城市上的肉啊!
包里还有一个面包,我鼓起勇气,扯扯老人的衣袖。“爷爷,给您!”说完,飞快地把面包塞进了他怀里。“吱呀”一声,我推开门,逃也似的离开了餐厅。这时背后又传来低低的絮语,脑海中我仿佛看到老人嘴巴一开一合,俨然一尊佛,吐着唤醒良心的梵音。
【简评】
本文之精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挖掘深入,材料出新。以乞丐为题材的作文,比较常见,甚至有些陈旧,但出人意料的是,在看似寻常的材料中,考生却写出了新意。无论是情节的巧妙安排,还是“乞丐是瘤,可也是长在城市上的肉”之类的议论,或是“俨然一尊佛,吐着唤醒良心的梵音”之类的感触,均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也正是这些匠心独运的构思,让材料有了不一样的光彩。
2.事件不大,情节曲折。这样的故事,在生活中可谓司空见惯,可考生调动思维的大笔,在情节安排上大做文章。下笔在景物描写中引出,继而在讨厌的情感中展开,最后在一个出人意料的画面中引出高潮并自然收束,情节逼真,让人有宛如亲历之感。
3.刻画细腻,人物鲜活。人物神态及动作的成功刻画,是本文的一个突出亮点。描写老人时,从肖像到神态,从衣着到言语,均极为妥当,如“脸上像黄土高原一样,沟壑纵横”、“他弓着腰,不断地点着头”之类的句子,宛如神来之笔,让人物跃然纸上。描写自己时,笔墨不多,却也传神,无论是那一“收”一“转”一“扔”中透露的厌弃感,还是一“扯”一“塞”一“逃”时表现出的愧疚感,无不细腻入微,栩栩如生。加上“饭吃到嘴里,像是掺了沙,硌得牙疼”之类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本文便有了进入一类文的资本。
4.夹叙夹议,主旨深刻。作为一篇文章,能够将故事讲得曲折生动,已属出彩。可考生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针对“乞丐是社会的毒瘤”这一看法,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感受,发出了“乞丐是瘤,可也是长在城市上的肉”这样的独到看法。这种思想上的认识,在当今这个时代,显得极为宝贵。尤其是结尾时将老人视为考验世人的“一尊佛”,说他“吐着唤醒良心的梵音”,寥寥几句话,让全文有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优秀作文】
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忧伤
⊙长沙一考生
风入初夏,带着渴望,我们一家快乐地回到了久别的故土。踏着开始有些松软的泥土,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各种清香,望着原野上渐渐绽放的花草,心中突然有了“久在樊笼里,忽得返自然”的惬意。是啊,眼前的一切,如此宁静而美好。
放眼望去,紫色的燕子花铺天盖地,像一幅长长的画卷,挂在我们面前。田埂上的绿草,一直绵延到远方。忽然,不远处几只白色的大鸟,吸引了我的注意。它们在这如画的田间闲庭信步,洁白的羽毛一尘不染,真是好看。“快看,天鹅!”“哪里是天鹅,那是白鹭。”妈妈的语气那么平淡,似乎有点见惯不惊。这么美丽的鸟,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怎能不惊喜异常。“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爸爸背起了熟悉的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黄鹂。”我也补了一句。如此美景,如今真是难得一见了。
或许是我们的诗情画意,触得了妈妈的情思,她也禁不住唱起了儿歌:“牵羊,卖羊,一卖卖到荷叶塘,鹭鸶子绊了脚,回去贴膏药。”起初我听不懂,后来妈妈说,这是他们儿时玩游戏唱的歌。她还说,在以前,白鹭在田间随处可见。尤其是早春三月,村边的柳树刚刚绽放新绿,一条条小溪,自上而下,沿着村子,一路“哗哗”地唱着欢歌。人在田边开始播种,白鹭在山水间自由飞翔,何其快乐!听着妈妈的话,我想象得到她当年的幸福。
白鹭们没有理会我们,仍然旁若无人地在田间觅食。远远地看着它们,我们不敢靠拢,生怕惊扰了这些精灵。突然,一声巨响刺破长空,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几只白鹭四处逃散。我看到,一只白鹭的羽毛上,沾满了鲜血。飞了几下,又跌落下来。虽然在电视上见过这样的情景,可当我真正面临这一刻的时候,内心顿时有了一种无比的震撼与忧伤。没有想到,为了一己私利,还有人会对如此美丽的生命下手!
回程的路上,谁也没有说话。我们的心头,染上了一层沉重的忧伤。真不知道,美丽的白鹭——这一上苍赠给天空的诗行,明年还是否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我们渐渐远离了村野,恍惚中,眼前总是那“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情景。
【简评】
这篇以关爱环保为题材的佳作,有几大突出得分点:
1.取材独特,主旨积极。写作这一半命题时,其他考生大多从自我生活之中取材,可本文另辟蹊径,将目光放到环境保护上。这种切合时代热点、关注环境保护的美好思想,不失为本文取胜的一大得分点。更值得一说的是,文章写作的题材虽然很大,可行文时只是通过一次出行来引出,收到了小中见大、滴水生辉的效果。
2.反向切入,情节出彩。本文标题为“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忧伤”,可偏偏反向切入,从快乐的感受写起。或写一家三口出行时的幸福,或写面对白鹭飞翔时的愉悦,甚至用了大量笔墨描写家人面对美景时的诗情画意。就在评卷者担心文章是否离题时,考生笔锋一转,用一幅血淋淋的画面引出了忧伤的主题。起伏的情节,让内容变得深刻而诱人。
3.切入细小,表达出色。写自然环保类作文,最怕的是空洞的说教。为了避免这一常见的失误,考生在语言上下了大功夫。如初入田野时看到的风景,因细腻的描写,可谓美如画卷。又如在描写眼前之景时,巧妙地引用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类的诗句,以及“牵羊,卖羊,一卖卖到荷叶塘”这类的民谣。这种语言表达上的出彩,让原本寻常的材料有了不一样的光彩,这也是本文最突出的得分点。
【优秀作文】
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
⊙长沙一考生
遥望当空皓月,带着柔和的晕圈,一如当年。只可惜,你们已不在身旁。
犹记初见时,都是一脸稚气未脱的模样,因结伴回家而熟识。不知你们是否还怀念,那沙丁鱼罐头似的车厢。每每等车回家都带着冲锋陷阵般的觉悟,视死如归般的心境,杀上车去。还记得有天,人很多,多到上下车门口的玻璃窗上,都紧贴着几张脸。可司机大叔似乎没意识到这点,依旧抱怨着:“车厢后面那么空,再挤挤啊!”被几个书包快卡得动不了的阿琼,翻了白眼说道:“现在四面楚歌,就差当场自刎了。”狼哥杏眼一瞟,学着《甄传》里华妃的语气,冷哼了一句:“贱人——”我们齐声嗤笑道:“就是矫情!”那时,我们年少轻狂,灿若朝阳,整个车厢都是我们毫无形象的笑声。
印象最深的,大抵就是年初的那场元旦汇演。撰稿拟词,我忙得脚不沾地;狼哥设计动作也板眼俱全;端茶送水,捶背捏肩,都归了秋娘;而阿琼,却清闲地嗑着瓜子,站在一旁看我们排练,还美曰其名“艺术顾问”。按狼哥的说法:“这种装模作样的人,就该拉出去群殴十分钟。”那天,我们的心态出奇的好。两耳不闻雷鸣般的掌声,两眼不见满堂济济的人,偌大的舞台上,仿若只有我们几个人。曲终人散后,我们携手并肩出礼堂,堂外雨雪霏霏,还夹裹着凛凛朔风,手里捧着的奖状却是温暖的,因为它承载着我们五颗灼热的心。
临近毕业那天,终归是笑着分别的。大家相互插科打诨,争论着谁的同学录更矫情。“米共的最酸了,还什么秋游那天,谁谁谁贪睡没去,放你鸽子,让人哭得稀里哗啦。”狼哥扬起了下巴,满脸不屑地说道。“哪有秋娘的最矫情,还拽洋文!”米共慌张解释道,脸却已经涨得绛红。就这样打打闹闹,我们嬉笑着跑过了三个站,到最后都是走回去的。许多细节都已淡忘,唯记得微云堆里露出的半弯月色。我以为,那是一生中最明亮的月光。
席慕容曾说:“友谊如同花香一样,还是淡一点好,越淡越使人依赖。”三年间,我们一起骂过哭过,更多的却是携手笑对人生。在这离别时候,我想笑着告诉各位:“明月装饰了我的窗子,而你们却装饰了我的梦。”
【简评】
同样写考场作文,有的人玩的是一种文字游戏,虽然词句华美,却让人望而生厌;有的人讲的是寻常趣事,虽然字句朴实,却能让人思绪万千。本文显然属于后者。文章之所以被评卷中心评为满分,其突出亮点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1.精心取材,充满情趣。快乐的事件很多,但不一定都适合做写作材料。即使适合,也得考虑材料角度的多种多样。本文在这方面显然进行了精心安排。乘车这一故事,意在突出青春的活力;演出这一素材,意在展示大家的进取;分别的场景,重在突出朋友的情感。这三则材料,又紧紧扣住了“友情”这一主线。材料取舍上的这种智慧,不失为本文的亮点。
2.内容鲜活,语言风趣。本文之所以能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主要得益于风趣幽默的表达。如乘车这一细节,无论是“就差当场自刎”的画面,还是模仿华妃语气说出的那句“贱人”,均洋溢着浓浓的青春气息。排练节目的情景,寥寥几句,更是将大家紧张而快乐的气氛渲染得格外真切。这些,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断然是无法展示得如此逼真的。
3.美好的中秋节作文 篇三
圆圆明月天边挂,圆圆月饼口中香,圆圆餐桌聚亲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可今年的中秋节,我觉得很快乐、也很寂寞,因为今年的中秋节只有我和妈妈在家过节。
我和妈妈早早地去了小商品市场,大街上的车子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人们都赶着回家过中秋呢。我和妈妈在市场买了很多东西。逛完街,我和妈妈来到玉树林西餐厅吃中餐,进门的时候,服务员姐姐很热情地对我们说:“中秋快乐!”妈妈给我点了我最喜欢吃的意粉,我很开心。
我很想念远在四川工作的爸爸,我希望明年的中秋节能和我所有的家人一起过。
4.美好的中秋节作文300字 篇四
中秋节那天,我坐在阳台上,观赏着那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让我想起了嫦娥抱着那雪白的玉兔,在月宫中游荡。过了一会儿,月亮蒙上了一层蒙蒙的纱。我还知道了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清朝时。
这时,我的想起了一首古诗词——《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着唱着,仿佛陶醉在诗人的意境中。看到盘中一块小巧精致的月饼,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让人忍不住尝一口。在这样的环境下,给人许多美好的遐想。
5.美好的中秋节作文500字 篇五
在我刚回来喝水时,不小心温水到了脚里面,,奶奶拿牙膏给我涂上,涂完后,我和妹妹开开心心地玩去了。
我和妹妹一会儿玩玩玩具,一会儿猜猜游戏,还玩妹妹带来的娃娃,我拿出两个好看的钱包,让妹妹选一个,妹妹选了一个蓝绿相间的,钱包上有一位姑娘,好像在向我们问好。妹妹说:“真好看!”我一个,妹妹一个。上面都有一颗宝石。一个上午就在玩乐中过去了。姑姑叫我们吃饭了,我们赶快下去吃饭。
菜可真丰盛啊!糖醋排骨是我们的最爱,非常好吃,我和妹妹抢来抢去的。
吃完饭,我和妹妹在下面玩剑,可好玩了。妹妹说:“我有一个想法。”坐下说:“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有甜品店,我也要一个,有没有多余的贴纸和贴贴吗?”“有”“但不要去买。”“我和爸爸去买”买回来了,给妹妹,我和妹妹一起终于贴好了。我们一起玩贴纸。玩的真开心。妈妈叫我和妹妹去写作业,写完一部分作业,我们又去玩了。
下午来了两位客人,他们爱笑,爱问来问去的,和我们一起吃了几个月饼。就开车走了。
最开心的时刻到了,晚上大家在月光下玩,赏月,拍的月亮可美了,一起共餐,吃点心,点心就是月饼,那月饼可真好吃。一会儿月亮被黑云遮,一会儿露出半脸,想和我们一起捉迷藏,有时月亮只留下一束光芒,好像嫦娥送来的美。月亮可真圆啊!
6.美好的中秋作文 篇六
十月三日来临了,在这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们这个大家庭终于又聚会了,并且是所有人都到齐了。真不愧为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啊,兄弟姐妹个个都赶回中心地:桂洋的爷爷奶奶家聚会。
吃过晚饭,大人们便聚集在一起聊天,谈谈近几个月的生活情况,而我们这群好久不见的小孩子,亲热得不得了,都挤在一块,说说最近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个个都听得开怀大笑。
大人们聊完了,小孩子们也说完了,大人们便开始询问其他小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时不时和自己的孩子比一比,趁机教导自己的孩子。
八时整了,爷爷拿出三盒月饼,又拿出七喜和一次性塑料杯,笑容可掬地给我们斟上饮料,我们忙起身,接过爷爷手中那装满沉甸甸的亲情的饮料。
开吃了,我们这几个小孩子个个朝着那香喷喷的敌人——水果味月饼进攻了。只见我们撕开月饼的包装,左手端着月饼,右手执刀,“刷、刷”两刀,一个月饼被我们平均分成了四块。切好了,我们执刀的“刽子手”又操起了叉子,插一个,就往嘴里放,有时候还会为了一块月饼而争执不休,爷爷见了,急忙再提出一盒水果味月饼,我们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得以停休。
也不知道是谁提的建议:“到天台上或院子里边赏月边吃月饼。”于是,我们把月饼连同桌子都抬到了院子里……
十五的月真圆!
7.美好的中秋作文 篇七
八月十五那天,也就是中秋节。家家户户的活动多半是烤肉、赏月、吃月饼。爸爸说带我去他的朋友家吃饭,我开心地赞同。我们在去的路上就闻见了烤肉的味道,馋的我都流口水了。到了爸爸的朋友家门口,就有一位年轻的叔叔来接我们,我们一进屋,就看见餐桌上摆满了大餐,哇!有烤肉、螃蟹、红绕鱼……过了一会儿,一位阿姨从房间里出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弟弟。阿姨微笑着摸着我的头,还给我吃月饼、糖果。
我们吃完饭,就去广场放孔明灯,广场上有许多叔叔阿姨在唱歌跳舞,很热闹。爸爸买了孔明灯,火一点,孔明灯就飞起来,在夜空中就像一颗颗闪闪的星星,我和小弟弟高兴地欢呼着,快乐极了!
之后,我们又开始赏月。抬头望向天空,月亮已徐徐升起,微笑着看着大地,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真美啊!此时,吵闹的广场也安静下来,大家都在赏月。
真是一个美好的中秋节啊!
★ 美好中秋的作文
★ 美好中秋夜作文
★ 中秋美好随笔
★ 感受美好小学作文
★ 美好童年小学作文
★ 中秋记事小学作文
★ 中秋的小学作文
★ 小学美好的中秋节作文
★ 美好的一天的小学作文
8.美好的中秋夜作文 篇八
端午小时候,对于端午的概念,无非只是一个吃粽子,划龙舟的盛大节日,长大了,才明白端午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今年端午我才知道端午在不同的地方纪念不同的人。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在苏州,纪念的是伍子胥。
传说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记得前不久,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为联合国无形文化遗产,引起国人的激烈反映。殊不知,韩国江陵的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也有所不同。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说法,只是在农历5月5号一天,一般是搞龙舟赛和吃粽子等简单的活动。而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内容比较广泛,是把端午节伸展开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庆祝,完全变成了江陵地区的一个地方庆典。其实,对于端午,许多人都把它淡化了,只知是一个吃粽子,划龙舟的日子罢了,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重新激发国人对端午的热情,我们真该好好谢谢韩国!
9.美好的中秋作文450字 篇九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了,在这个月圆之夜,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过晚饭后坐在在阳台上,一边品尝甜甜的月饼,一边聊天赏月。
天色渐渐变暗,我看见月亮从楼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它披着银纱,迈着轻盈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夜空,升到楼顶时,月亮完全地展现出来,华丽而又淡雅,顿时,月光洒满了大地。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我们每人都能在赏月时吃着月饼,月饼的品种很多,吃在嘴里,甜甜的,爸爸吃了一口月饼,笑容可掬地说:“在月亮上,吴刚砍了一年的树,才会从桂花树砍下一片叶子,从天上掉到人间就变成了金叶子,这一片金叶子会掉在人间最勤劳的人家门口,这家人便会富起来,所以,你长大了要勤劳,勤劳就是财富。”我看见微风拂过我的脸庞,敲响了树的大门,“沙,沙,沙”一片叶子仿佛慢慢的,慢慢的落在了我的身边。
10.美好的中秋七年级优秀作文 篇十
一到家,奶奶的脸上一脸的倦容,一问才知道奶奶的牙疼得厉害。高血压也犯了,我与妈妈连忙把奶奶带到医院五官科检查。医生说检查后说:“您的牙齿已无法医治,只能打消炎针,等血压降下来后再拨牙。”然后给奶奶开了处方,并嘱咐妈妈“一定要慢慢滴!”。妈妈拿着处方去划价后,又付完钱,最后去划价的地方取药。奶奶在医院打针一直到晚上7点钟,我们一起回到家。奶奶打完针精神好多了,进屋就拿月饼给我吃,过一会儿三姐也拿来月饼给我吃,品尝着月饼,我们全家热热闹闹地共进了晚餐。
晚上,我站在阳台上望着天空。高兴地说:妈妈,快看,今天的月亮真圆!”妈妈看着我笑着说:“十五的月亮圆,十六的月亮更圆。”
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析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除了春节,中秋节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皎洁的明月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们思念什么?思念的是远方的亲人。
今天是一年一次的中秋节,早上,我随着爸爸回到了乡下......“哎呀!怎么还不到晚上呀!”我急着要看月亮,在家里转来转去,连时间不看。
11.美好的中秋节日记作文 篇十一
啊!放假啦!我兴奋极了!因为我可以去奶奶家和哥哥一起过中秋节,一起玩儿了。
星期二的.晚上,我给哥哥做了一张中秋贺卡。当时,我想:哥哥看到我送的贺卡会怎么做?怎么说呢?我自言自语地说:“希望明天快点到来吧!”晚上睡觉时,我做了一个美梦,梦中我和哥哥一起玩耍,一起去超市……
第二天清晨,爸爸妈妈和我一同赶往奶奶家。因为是中秋节,所以人很多,我们的车在路上堵住了,远远望去,如同一条条曲折蜿蜒的长龙在大地上漫步。这时,我着急地蹦了起来,心想:这车子,为什么偏偏在我去奶奶的时候堵了?过了好一会儿,我们的车才开始一点一点慢慢移动了。
啊!终于到了,终于到了。我连蹦带跳地来到奶奶家。一进门,我喊了声:“爷爷奶奶中秋节快乐!”然后,我急忙问奶奶哥哥到了没有。奶奶说:“哥哥还没有来呢!”我听了失望极了,心里急切地盼望哥哥快一点到。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听到门铃响了。我从沙发上一下子蹦了起来,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跑到门前,把门打开,哥哥终于来了,我高兴极了!
奶奶看了看钟说:“哟!都十一点多了,开饭啦!”我和哥哥坐在饭桌前,看着桌上丰盛的菜肴,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我们喝着果粒橙,吃着可口的饭菜。吃了一半的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奶奶接了电话,原来是老太太要来。于是,奶奶让我和哥哥一起下楼去接老太太。这是我第一次接人,我们站在苏果超市的门口等啊等啊,可哪里知道,老太太却跑到电梯口去了。妈妈打电话给我,让我们赶快过去。我和哥哥立即跑过去,把老太太扶上了楼。
吃完饭,我和哥哥一起做手工。我们找来许多纸盒,计划做一幢别墅。我们分了工,我做上面一层,哥哥做下面一层,然后我们再把两层粘在一起。我们做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大功告成。最有趣的就是包饺子,擀面皮了。我拿了一团面,因为没有擀面棍,我只好用手捏,可总是捏不圆。我灵机一动,找来一支筷子当擀面棍,我终于把饺皮擀圆了,那饺皮薄薄的,圆圆的。我开心地拿去给爷爷看,爷爷看了直夸我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