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党代会工作报告(共8篇)
1.山东省党代会工作报告 篇一
新起点新优势新跨越—山东转型发展报告
新华网山东频道5月22日电题:新起点·新优势·新跨越--来自山东转型发展的报告新华社记者徐金鹏、张晓晶、吕福明
这个春天,一慢一快两组数字印证了山东科学转型的清晰脚步--
一季度,山东实现生产总值10089.1亿元,同比增长9.7%,是自1991年以来,山东经济增速首次低于两位数。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服务业实现地税收入384.9亿元,高于去年全年增速1.4个百分点;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40.7亿元,增长17.1%。
经济增速主动下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山东在经历了多年快速发展后,近年来痛下决心,狠下工夫,坚持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之路。这场深刻变革,为山东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积聚起新的能量,孕育着新的辉煌。转型难度最大的省份力推经济结构由重转轻
山东经济结构偏黑偏重、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的形象正在改变,显露出多种积极变化--多年来为国人惊叹的“山东速度”正在被以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平稳增长所取代。继2011年生产总值增速较上年放缓1个多百分点之后,山东又将今年生产总值增速预期目标下调至9.5%,这是2003年以来首次从两位数“减速”至个位数。
服务业成为转调之战的新战场,从工业大省到服务业大省,山东正在迈出坚实的转型步伐。2011
年,山东服务业投资占投资总额50%,历史性超过二产,投资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在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山东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首位。
转型正在催生“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之变,高端高质高效的新“三高”产业正在取代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旧“三高”产业。去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7.3%,规模以上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制药和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领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34亿元,增长30%。
变化来之不易。在山东可以称为历史性的一幕。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认为,山东是我国经济转型困难最多、压力最大的省份。资源优势造就了“山东速度”,也造就了重化工业一枝独秀的经济格局。六成以上属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化工业,“全国第一能耗大省”的帽子戴了多年。
也正因如此,“痛下决心,狠下工夫,坚持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成为中央对山东的殷切期望。山东省委、省政府对自身发展阶段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告诫全省干部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由大到强新的历史跨越,是山东现阶段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2010年10月,一场被称之为转型“洗脑风暴”的现场观摩会,在全省160多个点上展开。省委书记、省长带领17市的市委书记、市长,在6天的时间内一起看项目、谈规划、拓思路。“这次观摩,不是看谁干得快,而是比谁干得好。广大干部明确了为什么转、转什么、如何转等重大问题。”时至今日,一些参与这次观摩的党政大员仍然感慨不已。
山东省委政研室副主任苏建华认为,经济结构调整意味着要牺牲眼前利益。这种取舍非常痛苦,必须
引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的政绩观。除观念引导外,山东还在对干部的政绩考核上,突出科学发展导向,GDP权重一直在往下调,使全省干部树立快转快调的紧迫感,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换取总量扩张的发展观。
现在痛是为了以后不痛。“十一五”期间,山东节能减排力度空前,仅关停小火电累计就达717万千瓦,被公认为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力度最大的省份,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正在推进中的山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是国家批准的试点,要将目前6000多万吨的钢铁产能在2015年压缩到5000万吨。“这又是一次壮士断腕的调整,做减法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对山东钢铁产业升级的意义深远。”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超超说。
以蓝黄战略为引擎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与全国一样,山东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表现为东西差距与南北差距明显。东边青岛、烟台、威海是全国知名的制造业基地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与西边的菏泽、聊城、德州差距日益拉大。鲁南经济带人口占全省1/3强,GDP只有全省1/5。
山东转型必须在战略定位、生产力布局、发展空间、区域协调发展上,动大脑筋,出大思路,做一篇构思缜密的大文章。
审时度势,山东省委、省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和精心谋划提出“一线三点”的战略部署:以推动和实现山东科学发展为主线,坚持高点定位,加强多点支撑,实施重点带动。高点定位,就是以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为支撑,使山东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率先科学发展的强劲态势;多点支撑,就是要接长短板、拉长链条,“不能一花独放”;重点带动就是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打造新的发展引擎。
在重构区域经济版图上,山东的决策者用如椽巨笔勾勒出一副浓墨重彩、色彩协调的画卷--东部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部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为发展引擎,发挥比较
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实施重点突破,引领支撑全省产业升级,强筋强骨。南部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山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获得国家批复并进入实施阶段,以这两大区域战略为引领,助推鲁南经济带发展。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分别以青岛、济南为龙头,舞动龙头带动龙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山东经济转型升级搭建了全新平台。在两大战略的引领下,环境、资金、人才等各种要素资源汇聚,产业链条拉长,两区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将成为山东乃至环渤海地区“十二五”期间新的经济高地。
记者沿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地一路走来,一个个具有海洋经济特色和高端高质高效特征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出现,走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两区发展的鲜明特色。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龙头”的青岛,凭借优越的海洋技术人才与装备基础,正加速推进一批重大海洋科技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中国的“蓝色硅谷”。
蓝黄两区建设已成为山东科学发展的两大引擎。2011年,两区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51.2%。
让强者愈强,让弱者不弱。菏泽市曾经是山东西部洼地,在突破菏泽战略的带动下,目前菏泽已由政策刺激增长转为自主增长,增速多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正努力打造成鲁苏豫皖交界地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科学发展高地。鲁南经济带表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特别在山东成为国家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唯一试点省份后,一个崭新的千万吨级精品钢铁基地将在日照港畔崛起。以日照为龙头,带动整个鲁南经济带脱胎换骨,正在变为现实。
在山东的经济版图上,既有高山,又有群峰,以前的洼地在高山群峰的带动下迎头赶上;沿海辐射内陆,陆海统筹,资源互补,产业互联,优势互促,错位互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追求更高质量的增长,发展理念科学转型
转方式调结构之战,正在给齐鲁大地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是彰显科学发展理念的转型。
“鲁南煤城”枣庄是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他们把转型的目光对准旅游业,2006年,果断叫停一个房地产项目恢复重建台儿庄古城。没想到,这次抉择不仅为枣庄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而且开启了一条转型新路。
在黄三角中心城市东营,尽管有400多万亩未利用土地等待开发,但当地政府坚持走生态文明道路,“不符合生态要求的项目投资再大也不要。”
在传统老工业基地淄博,以高端产业作为转调切入点的结果是,被称为“化工领域皇冠上的明珠”的全氟离子膜在淄博诞生,工业重镇转身成为多个新兴产业基地。
在省会城市济南,一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的战役正在打响,力争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
--这是彰显质量和效益的转型。
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直接表现在财政收入上。2011年,山东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455.7亿元,增长25.7%。其中,税收收入2602.4亿元,增长21.1%,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5.3%。
在财税增长同时,山东工业企业效益保持了较高水平。去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万亿元,实现利税突破1万亿元。
过去山东民间投资相对不足,现在成为各类投资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去年,民间投资比重达到8
0.4%,个体私营经济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比重高于公有制企业12.8个百分点,占到近五成,民间投资有力地承接了政府投资。
--这是以民生优先为指针的转型。
“改善民生,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我们着眼于经济增速与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协调提升,目的就是为改善民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说。
转型的成效,最终体现在民生改善上。去年,山东省新增财力的七成投向了民生,全省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54.8%,提高3.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792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8342元,分别增长14.3%和19.3%;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比国家要求提前了一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在实现省控59条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之后,“努力增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又写进201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一次奠基未来的转型。
转方式调结构之战,为山东实现由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跨越奠定了里程碑式的基础。面向新的征程,山东以科学发展观领航,从新的起点再出发,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2.山东省党代会工作报告 篇二
[关键词]党代会政治报告;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中图分类号]D22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08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向前推进的。在这个过程中,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是指导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载体和部署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及方针的主要文献,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把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放在改革开放历程中进行考察,我们发现,政治报告以理论形式指导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而改革开放以实践形式为政治报告制定战略方针提供了依据;既可以看到某一个战略是如何在几个政治报告中逐渐形成完善的过程,也可以看到政治报告是如何系统回应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反映出党是如何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对改革开放进程的推动是从战略高度上进行的,着重解决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确保其政治方向不变。对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比如从它的主题、结构、新意、词语、结束语、人大制度、文化、党内民主、改革开放的经验等,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拟从宏观上说明,党代会政治报告通过对改革开放的历史定位和战略部署,推进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这三大成果正是改革开放历史的脊梁。
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
对改革开放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理解,有时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政策、总方针,有时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观念、时间节点和实践过程,有时还可以把它理解为具体的战略。而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对改革开放是从历史高度来定位的。
1.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之一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增长和人民得到的实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快最多的。9年的实践成效增强了中央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信念。面对后来艰巨的建设任务,需要以更高的视野来看待和坚持改革开放,确保它始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基于此,中共十三大报告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中,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起构成了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此后的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都重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邓小平也多次强调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变。另外,“坚持改革开放”还写进了宪法序言。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昭示国人和世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在思想上、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当代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2.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自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经济、政治、思想观念、社会结构,甚至于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正是基于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社会深刻变革,中共十三大报告认为它是“一次革命”,中共十四大报告在此基础上确认它是“一场新的革命”,中共十七大报告则直接称之为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把改革开放层层递进地表述为“革命”“新的革命”“新的伟大革命”,这表明,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的认识绝不是停留在表面、不是停留在具体事物上、也不是停留在当前,而是把它放到社会历史长河中来进行观察和定位的。中共十五大报告总结了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而导致这三次历史性巨变的三大事件,一是辛亥革命,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是改革开放。毫无疑问,在20世纪中国巨变史上,改革开放的“革命”之位绝不是什么人强加给它的,而是改革开放自身的伟力所致。在今天和未来,改革开放还要承担“新的伟大革命”的使命,继续推进中国在21世纪发生巨变,不断提升其历史地位。
3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不断追求的目标,洋务运动、实业救国、赶英超美等方案不断试验,但都未能实现这一目标。“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1](P6),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P22)。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共十七大报告高瞻远瞩,认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共十八大报告则再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不难看出,改革开放缔造了一条“振兴中国—中国现代化—强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辉煌之路。之所以作出这样铿锵有力充满自信的回答,也是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探索强国之路的智慧结晶,符合党心民心,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其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二、回答指导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党没有经验,因此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党必须正确回答,认真解决。而完整、准确地回答和解决常常是通过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来完成的,因为它代表了全党统一的意志和思想,从而确保了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
1.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力求做到符合客观实际。但是,我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究竟处于什么历史阶段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许多政策都无法制定。经过深入的理论探讨,该问题在中共十三大之前曾三次出现在党的文献中。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首提“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中共十二大报告再提“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3],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这三次均未作详细阐述。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进行全面阐述的是中共十三大报告,并明确宣布“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P7)。中共十三大报告据此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我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从此更加明确。从此此后的几届中共党代会政治报告完善并坚持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成为改革开放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也是统一全党思想认识的武器,更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走老路、不走邪路的基本保证。
2.回答了改革开放中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必须打破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中共十二大报告首先提出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的两个原则:第一,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允许个体经济有适当发展;第二,在经济体制上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个体”和“市场”的出现,引起党内外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的争论。对此,中共十三大报告从更高角度给以回答和澄清:第一,“我们已经进行的改革……都是由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都是伴随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出现的,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1](P25),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第二,指出过去的许多做法,尤其是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做法,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求的固定不变的东西,必须认真审视那些做法是否仍需被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第三,强调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不能将二者划等号,市场只是经济手段;第四,指出新出现的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而公有制经济本身也应该有多种形式。尽管这些论断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新认识、新定位,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党内外关于计划与市场性质的激烈争论。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报告果断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随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时期,但随即出现的新问题——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我们党再次予以回答。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给予了明确回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30多年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探索,通过全国党代会政治报告的回答和确认,我国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成功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了改革开放历程中最重要的现实课题。
3.回答了改革开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问题
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对我国原有的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理论有所触动,实践的困境和理论的困惑迎面而来。但是,农村的改革、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价格的适当放开、个体私营经济的活跃、劳动力的转移、外资的引进及就业的扩大等变化,为党认识社会主义、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供了现实依据。我们党深深认识到:社会主义应是发展着的、鲜活的,而不是书本上的,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必须进行理论创新,解决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等。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从十二个方面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用以指导改革开放实践。中共十四大报告又提练总结为九个基本理论问题,最终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的深刻变革,党自身也面临能否与时俱进的考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考验着全党的智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得到完整阐述,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党以更高层次和历史责任感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任务。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是改革开放中遇到的第三个重大理论问题。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最终科学发展观被写进中共十七大报告。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它解决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三大理论问题,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回答了怎样加强党的建设问题
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党内。习近平也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那么,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首先,改革开放初期,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要改革党的领导机构和干部制度;各级党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使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正常化;对党员和党的干部提出更高要求,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党等,这些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政治保证。其次,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要求,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再次,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党要成为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面对考验和危险,要把党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如果说改革开放呈现出阶段性特征,那么党的建设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质,以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来回应改革开放的新特征、新要求,为改革开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三、部署了推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主要战略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用一系列战略、方针、措施来具体推进,没有这些战略方针的部署与实施,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历史。
1.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强民富,是每份政治报告的中心内容,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体现。中共十二大报告以战略眼光制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用时20年,分两步走。中共十三大报告又接着规划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即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用时50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共十四大报告将能不能加快发展这个经济问题,提升为重大政治问题来看待,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以促进经济加速发展,如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等。中共十五大报告则在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提出要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按生产要素分配”“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原则激活市场经济活力,并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经济高速发展的“含金量”。2000年,我国成功完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我国社会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然而,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因此,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规划了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用时20年,在具体措施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镇化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下,科学发展成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是中共十七大以来的主要部署。事实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条始终不变的主线,但是围绕这个中心所制定的措施部署却不大一样,呈递进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共十二、十三大报告,突出强调战略规划及实施一些较容易的改革;第二层次是中共十四大至十五大报告,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实施配套改革;第三层次是中共十六大至十八大报告,以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为主线深化改革,攻坚特点明显。特别是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后,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品质和效益。
2.提出了积极稳步有序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使民主政治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中共十二大报告以“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立题,提出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民主的法制化,将民主推向制度化建设方向,为民主政治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共十三大报告以“政治体制改革”立题,确立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远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1](P35),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1](P36),并为政治体制改革设置八大任务,其中实行党政分开的举措最突出,开了党政关系改革的先河。此外,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的“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1](P34)的论断也影响深远。中共十四大报告以“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立题,确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4](P33),即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4](P13),强调要在法制的框架中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思路。这个思路此后一直被延续和完善。中共十五大报告以“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立题,确立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为: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2](P24),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中共十六大报告以“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立题,从九方面部署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举措,有不少新内容,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等[5]。中共十七大报告以“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立题,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反映出党进一步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有着自身的逻辑和规律[6]。中共十八大报告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立题,提出要完善民主协商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7]。
7份政治报告的立题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30多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线图:民主—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民主法制建设—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发展道路。从建设民主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路走来确实不易,在此过程中我们抓住了以下几个关键:一是确定了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方向;二是注重基层民主实践,并进行了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民主政治顶层设计;三是民主政治建设措施越来越尊重中国国情和政治发展自身的规律,并致力于实现政治文明;四是党始终以积极、稳妥、有序的方式去认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
3.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战略
在中共十二大以来的政治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部分前后变化很大。中共十二大、十四大报告将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归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容。中共十五大报告专门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立题,将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进行部署,政治、经济、文化开始组成“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布局,这是文化建设第一次走进顶层设计。由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共十六大报告再次提升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着手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并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和内容,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等。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升文化建设战略地位,即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要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特别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6]。当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中共十八大报告又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认为缺少文化支撑的经济大国不等于强国。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不断显示自身的软实力作用,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分支到文化强国战略,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步伐,步步推进的。可以预见,文化强国战略必将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提出了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推进初期,生态问题和社会建设常被忽略,直到中共十六大才开始重视。因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5]。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中共十七大报告将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五大更高目标之中,单列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部分,并进行了六个方面的具体部署,将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一起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布局。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虽加快了经济发展,但社会建设依然很落后,形成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跛足局面,同时,原有的社会管理系统也需要整合和创新。鉴于这种紧迫的形势,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强调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中共十八大报告单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分,并将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总布局[7]。至此,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建设战略终于形成。
5.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
新中国成立后,法制建设几乎是白手起家,面临重大的立法任务。在法制建设初见成效后又受到“文革”十年法制虚无主义的破坏。改革开放后,法学界鉴于法制被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对“法制”和“法治”进行了激烈的探讨,为法制建设和法治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学理基础。在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的推动下,1996年依法治国专题进入中央领导层的法制讲座,最终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上首提“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等重大方针。从此,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得以部署推进,如: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让人民监督权力;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和推行1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建成,为依法治国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中国人治思想的影响不能低估,依法治国的建设将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
四、结语
全国党代会及其政治报告,是党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最重要的文献,集中了全党意志,代表了人民利益。它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解决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部署了重大战略方针,书写了改革开放历史。我们相信,未来它仍将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主要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 本书编写组.跨入新世纪的行动纲领——十五大文件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7.
[3]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9.
[4]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5]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2.
[6]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山东省党代会工作报告 篇三
“奔跑吧”山东
省十一次党代会是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山东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进程中当好排头兵。正如习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山东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6月13日,明媚的阳光撒满山东会堂,我们全体工作人员在东疏镇礼堂翘首以待省十一次党代会的直播,期间动容处,多次忘记自己身处东疏,控制不了的掌声阵阵
。每一次鼓掌都是为我们山东的发展叫好和骄傲。相信此时,从泰山脚下到黄河岸边,从东海之滨到鲁西平原,电视机前的人们,都与会场一起脉动。
创新发展“奔跑吧”,发展是硬道理,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绘就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愿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
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今后五年,创新型省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7%左右。
可持续发展“奔跑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加
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优化协调发展格局。
领先发展“奔跑吧”,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和谐美丽的幸福家园。切实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方位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美
丽山东。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加快推进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奋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这成绩的背后,是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
指引,拼搏奋斗;这成绩的背后,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埋头苦干。瞻望未来五年,集结号已吹响,动员令已经发出。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创
4.山东省党代会工作报告 篇四
5月9日至13日,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大会,是一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大会,是一次次民主和谐、团结奋斗的大会。
省委书记汪洋在会上作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报告,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全面总结了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深入分析了广东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广东省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任务具体明确,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指导性。通过对汪洋书记报告的学习,我深有感触:
报告对过去五年广东省发展成就作出充分肯定,提出了全省开始进入经济加速发展新阶段的定位判断。这一定位意义深远而重大,既表明我省未来五年的发展将承续近年来已为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思路、好做法,同时更表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未来五年广东站在经济加速发展新阶段上奋力后发赶超,必须对已有思路进行丰富和完善,努力进行工作创新和内容拓展。此次党代会对广东进入经济加速发展新阶段的定位,设定了广东未来五年在继承与创新中开启新路的路径。第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立足省情阶段性变化的新特征,加深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开创广东省率先全歼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深刻理解和把握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的丰富内涵,不断深化认识,坚定发展方向,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不遗余力地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切实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第三,改革开放是动力,转型升级是路径,发展才是硬道理。努力学习,爱岗敬业,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运用新的科学方法观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第四、要坚持党要管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必须要在党的领导之下进行,因此,新的时期新的形势就对我们党提出要更高、更严、更复杂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提高管党治党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党的要求和期待,带领人民走向幸福和谐的生活。
5.山东省党代会工作报告 篇五
随着省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汪洋书记讲话精神的热潮。2012年6月1日,我们XXX公司第一党支部第一小组全体党员,在XXX的组织下、在XXX书记的参与下,也对汪洋书记的这次讲话进行了简要的学习。
汪洋书记的报告总结了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明确未来五年广东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必须严于律己,强化思想,努力学习。现结合自身实际浅谈对此次学习的感想:
1、我省过去五年发展的成就显著
报告中指出:“省第十次党代会以后的五年,是广东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五年,是大力推动转型升级的五年。”并对过去五年我省发展成就作出充分肯定,通过这五年的实践,让广东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
2、奋起直追,五年开启广东发展的新征程
报告中提出了全省开始进入经济加速发展新阶段的定位判断。这一定位意义深远而重大,既表明我省未来五年的发展将承续近年来已为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思路、好做法,同时更表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未来五年广东站在经济加速发展新阶段上奋力后发赶超,必须对已有思路进行丰富和完善,努力进行工作创新和内容拓展。此次党代会对广东进入经济加速发展新阶段的定位,设定了广东未来五年在继承与创新中开启新路的路径。
3、牢牢把握发展为第一要务,努力走出符合广东的科学发展新路
发展才是硬道理。未来的五年,作为税务人,我们要继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努力学习,爱岗敬业,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运用新的科学方法观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为广东的发展添砖建瓦。
4、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推动历史跨越提供坚强保障
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的丰富内涵,不断深化认识,坚定发展方向,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不遗余力地推动跨越式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要加强认识,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兢兢业业,为胜利完成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份绵薄之力。
6.民众要求人代会真报告真审议 篇六
真报告。人代会上,不论政府、计划、财政报告,还是人大、法院、检察院报告,总结成绩是实事求是的,不夸大;查找问题是实事求是的,不掩饰;工作措施是实事求是的,不落空。报告是真报告,是真正寻求意见,真正加大工作力度,真正落实承诺,真正改进工作的,并非为报告而报告,完了就了并没想着落实的。
真参加。人大代表参加人代会是执行职务,是代表人民行使职权,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真正身入心入,用心听报告,用心审议报告,用心反映民意,用心提建议意见。但一些代表把参加会议当成课外作业,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不参加。一些代表把参加人代会作为联络感情沟通关系的一种渠道,把心思没用在听报告审议报告提建议意见上。一些代表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听报告,不参加讨论,不反映民意,失去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义,在代表职务上无所作为。
真审议。听报告是态度,审议报告是水平。代表要真听尤其要真审。看成绩是不是真的,看问题找得准不准,原因查得实不实,上年的承诺落实没有,建议意见落实多少,要来个回头看,来个上次报告和这次报告的对比。不能报告啥就是啥,盲目拍手,盲目歌功颂德,要实事求是,对照民意审议,真正对人民负责。
真监督。对承诺的事项,提出的目标计划,落实措施要监督,看实事办了没有,目标达到了没有,代表的意见建议办理了没有,还有多大差距。如没办理,原因是什么,是能办没办还是别的原因。不能报告归报告,承诺归承诺,说啥是啥,跟着一味唱赞歌。
真落实。对报告的事项要真正负责,承诺的实事要认真落实,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努力把工作做好。做不到或兑现不了的,最好别写别说。人民心中有杆秤,是真是假人民自有评说。
7.山东省党代会工作报告 篇七
关键词:共青团,团代会,山东新华电脑学院 5月20日,共青团山东新华电脑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在新华西校区隆重举行。此次团代会得到了济南市委等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山东新东方烹饪、万通汽修学院等兄弟院校领导也出席了开幕式。
5月20日,山东新华电脑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在新华西校区隆重举行。共青团济南市委副书记黄波同志,共青团济南市委组织部部长王友进同志,山东新华电脑学院院长梁学宏同志,山东新华电脑学院副院长都兴福、马常青同志,共青团山东英才学院、杏林学院团委书记,以及山东新东方烹饪、万通汽修单位领导出席了此次开幕式。
当天的开幕式现场气氛非常隆重,二百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团代会。山东新华电脑学院副院长都兴福同志首先对大会致开幕词,他首先对与会领导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对在场的共青团员们表示了亲切问候;其次,都兴福同志表示,本次大会的正式代表共120名,他们代表着山东新华电脑学院3000余名学生和共青团员,各级领导为他们在学院建设和发展事业中刻苦钻研、积极实践,勤奋工作、勇挑重担、甘愿为团的工作洒下汗水、作出突出贡献的的优秀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最后,都副院长重申了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希望全体团员同志们能够以此为开始,贯彻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能够不断开拓创新,再创佳绩。稍后,黄波同志代表团市委对我院第一次团代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充分肯定了学院共青团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她说,作为省内优秀计算机专业院校,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和办学特色,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全方位的德育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近几年来,随着学院的建设发展,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学院团的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团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不断研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学院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她勉励广大团员青年: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四个新一代”的要求,把自己的成长成才与学院的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积累知识,增长才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继承山东新华优良传统,为山东共青团事业和学院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
会议期间,代表们畅所欲言、共谋学院共青团工作大计。广大团员青年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决心以此次团代会为契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珍惜青春时光,珍惜学习机会,立志奋斗,努力拼搏,为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和共青团工作的蓬勃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最后,学院院长梁学宏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代表学院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团市委领导及兄弟院校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代表学院充分肯定了学院共青团的各项工作。他说,实践证明,学院共青团组织是坚强有力的,广大团员青年是奋发有为的,在学院各项事业中,发挥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成为学院发展建设的有生力量。他要求,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和团干部要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共青团工作的首要位置,全面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要以本次团代会为契机,把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学院中心工作上来;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要进一步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他指出,当前是学院发展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广大团员青年建功立业的重要发展期。希望广大团员青年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牢记党和人民的厚望,努力拼搏,不断进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谱写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8.党代会工作报告 篇八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为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在中国共产党金塔县建设局第一次党员大会上的报告
建设局党委书记王XX
(2005年9月16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全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积极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之际,我们隆重地召开中国共产党金塔县建设局第一次党员大会,这是建设局全体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大会的召开,自始至终得到了金塔县委和县委组织部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充分体现了各级党委对金塔建设局党建工作的重视、支持和寄予的殷切希望,在此,我代表建设局全体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近年来建设局党建工作,研究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党委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选举产生中共金塔县建设局第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进一步动员全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振奋精神,拼搏进取,不断开创规划建设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下面,我受党委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代表们审议。
四年来主要工作回顾
2002年以来,在县委的领导下,局党总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加强了建设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全县建设事业在改革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局机关的党建工作,为全县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政治保证,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实效:
(一)党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过去的几年里,局机关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建设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狠抓了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机关的各项工作和自身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几年来,按照县直机关工委的统一部署,先后在局系统开展了“三学”、“三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教活动。每年在重大节日期间,还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从1998年至2003年,曾次组织评选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有个党组织、名共产党员和名党务工作者,受到了县直机关工委的表彰。党总支还评选表彰了个先进党组织、名优秀共产党员和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从1998年至2003年,党总支坚决响应县委和政府的号召,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先后为救灾、扶贫等共组织次捐款活动,共捐款元,为灾区人民和贫困农民献上了一份爱心。
建设局党的组织建设是随着金塔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建立的,从年设立金塔县建设局党支部,到年改为金塔县党总支,年设立金塔县建设局党总支,党员人数由最初的人发展到党总支成立时的人,直至2004年4月设立金塔县建设局党委,建设局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止2005年8月,全局共有干部职工人,党委下设8个基层支部,共有党员86人,是规划建设管理的一支中坚力量。
1、抓学习,促进了理论水平的提高。深入开展了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思想交流、竞赛强化、整改提高,党员的思想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职工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有的已经得到解决,有的正在创造条件积极解决。从完善制度入手,进一步强化了中心组学习,针对建设行业技术密集的特点,高度重视了员工素质的提高。
(二)进一步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始终把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几年来,我们根据《党章》和《条例》的规定,按照“五个好”党支部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党的各基层组织,使各单位党的基层组织能正常开展党的工作。局系统广大共产党员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保持了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全系统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1998年至2003年共发展党员名,现在全局系统党员总数已达名。形成一支认真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为建设事业努力奉献的骨干力量。
(三)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显著改善。党总支坚持党管干部,党委管班子的原则,建立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建设骨干队伍。一是加大中层干部队伍管理考核。实行严格的德、能、勤、绩跟踪考评,有名年轻同志走上了管理岗位。二是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党总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纪律、制度面前严于律已,勤政廉洁,严格落实领导班子议事制度、例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由于班子成员都能自觉进行沟通协调,正确履行职责,极力维护单位和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班子整体合力和中层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四)建设行
业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总支通过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法规学习,建立和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每年都与各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和细化班子成员对党风廉政责任所担负的任务。强化对班子成员和全局中层的监督约束机制,坚持了党风廉政建设报告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承诺制,建立了领导廉政档案,完善和落实了
民主管理和政务公开的措施,利用民主生活会批评和自我批评、职工大会民主评议的办法,把领导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有效制止了各类不良倾向的发生。在行风建设上,坚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全面开展了行业作风整顿和优质服务工作,向社会公开了8项服务承诺和市政设施故障报修、服务投诉电话,设立举报箱2个,在每年的全县行风评议中,建设系统各单位没有一个在3名以后,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树立了建设行业的良好形象。
(五)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1997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按照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始终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紧密结合建设系统的实际,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力度,全县建设系统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深化,“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工作健康发展,对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活动持续深入,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不断改进,行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系统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通过在建设系统,特别是在窗口行业和单位,组织广大职工深入开展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讲文明、树新风”、规范化服务达标竞赛等活动,在建设系统较好的树立了建设行业的良好形象。几年来,经过建设系统各单位和广大建设职工的共同努力,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自1998年以来,先后荣获县委、政府“县级文明单位”、“模范文明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2002年被地委、行署命名为“地级文明单位”。下属单位全部获得了“县级文明单位”和“模范文明单位”称号。
(六)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化。几年来,我们一直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一大法宝,不断的加强深化,在机关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努力做到层层落实,人人负责,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建设系统广大职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激发投身改革、建功立业的积极性,把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金塔、热爱岗位结合起来,起到了弘扬正气,树立建设行业新形象的积极效果。
2、抓党建,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党支部建设。一是加强了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结合党委的成立,强化了对基层个支部班子的建设,调整充实了支部班子,明确了支部工作职责,党委积极联系和亲临各基层组织学习并现场指导支部建设工作,使各党支部的基层组织管理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二是逐步理顺了党员组织关系,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将长期在建设系统工作的名党员转入建设局党委,将长期在建设系统外工作名党员转出建设局党委,同时,按照党员队伍现状,制定了党员发展计划,并积极发展新党员1名。三是规范了党费管理工作,按规定及时收缴了党员党费。
3、抓班子,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结合单位实际,在原有党务制度的基础上,2004年又补充完善了《干部管理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干部职工领导年度考核办法》,进一步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制度和程序上规范了决策行为。狠抓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和“一岗双责”活动,确保了年度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4、抓党风,提高了领导干部防腐倡廉的自觉性。一是狠抓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廉政教育,结合“两个务必”学教活动的开展,在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全面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两个条例的学习和专题纪律教育活动,党员参学率达100。二是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工作机制,按照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建设行业八不准的规定,党委和支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和细化了班子成员对党风廉政建设所担负的任务,明确了源头工作目标。三是继续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教育在前,防范在先,各单位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努力增强了拒腐防变的能力,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有效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5、坚持“两手抓”,整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一是狠抓了职工的“三德”教育,系统各党支部在坚持抓好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认真抓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学习,使干部职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道德规范真正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的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之中。二是组织开展了以《建筑法》、《招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为基本内容的法律法规学习竞赛活动,提高了系统内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治建水平。三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局下属单位为42户困难户减免水费1620元,系统干部职工共为困难户捐款3201元,解决了城乡部分困难户的实际问题。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贯彻市县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采取调查摸底、宣传教育、层层落实责任制的办法,注重并加强了禁毒工作和青少年管理教育工作及矛盾纠纷排查处理,使系统达到了无吸毒贩毒、无刑事案件、无安全事故、无违法乱纪的“四无”要求,确保了一方平安。在流动暂住人口管理方面,制定了流动暂住人口管理办法,各建筑企业加强了流动暂住人口管理,建立了流动暂住人口管理制度和管理网络,使外来务工人员来有登记,走有注销,未出现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通过考核,下属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格率在95以上,局机关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单位。
6、创建结合,积极开展党性实践活动。局党委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了“树行业新风,让人民满意”、“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和三优一满意(优良作风,优质服务,优美环境,让人民满意)党性实践活动;局机关在单位内部各股室(站、队、室)开展“爱岗奉献,服务人民”和“模范服务窗口”等创建活动,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了“精品工程”、“重合同、守信用”和“四个第一”为内容的党性实践活动,(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信誉第一、效益第一)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做“三个表率”(执行政策,服务基层,推动改革)“当两个骨干”(项目建设、业务技术)创一个示范(党员示范岗)的党性实践活动。例如金泰建业党支部,以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兴企业,围绕中心谋发展,坚持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解员工所难的作风,努力关心员工生活,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实行双项管理,对内部管理制度、员工工资待遇、劳动定额等内部分配管理办法进行大胆改革,实行动态管理,竞争上岗,围生产经营开展“三优一文明”,六查六比等考评活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公司党支部,还确定了“做强做精建筑业,大胆涉足生态农业为主,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经营理念”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注入了活力,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全面提高。
7、围绕中心抓建设,求真务实促发展。年初,根据全县党务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印发的党委工作要点及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围绕市县经济工作会议和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及时召开总支委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务工作,并以正式文件印发2004年党委工作要点和2004年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各党支部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年来,经各单位党支部狠抓落实,全体党员和职工的思想觉悟、政策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工作事业忙和责任感明显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的更加牢固,作风扎实,服务周到。在具体工作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不怕苦和累,牺牲节假日,脚踏实地,勇于奉献,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广大人民盼望事办的事情办好。广大党员较好地发挥了先锋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系统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实现了中组织部提出的“四好”创建目标,即奋发有力,团结协作的好班子党为公、清正廉洁的好形象,服务大局,发展事业的好路子文明规范中,便民利民的好制度。较好地发挥了组织保证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一年来,在各单位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干群团结一致,上下协调配合,攻坚克难求发展,埋头苦干办实事,圆满完成了“五项重点工程”(公园改造工程、步行街南段工程、众鑫市场二期工程、集中供热工程、城市住宅建设工程),理顺了“四个方面”的管理体制(市容与环卫监管体制、市政设施及园林绿化管理体制、房地产及物业管理体制、户处广告管理体制)参与配合完成了“三项重点”工作(工业园区建设、县城公厕建设、农村小康住宅建设)着力重视和解决了两大祔热点问题,(建筑企业拖欠民工工资和城市集中供热)质量,为广大群众干了急需要的事,受益的事,打基础的事,长远起作用的事。全面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建设局党总支及党委成立几年来,全局上下团结一心,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奋力开拓,在前进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各项工作均创历史新高,尤其在规划管理、城市管理、建筑管理和安全运行等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一个个辉煌业绩。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建设行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还没有真正得到发挥,个别党支部工作缺乏活力,监督缺乏机制,作风漂浮,人心涣散,形不成工作合力;思想政治工作还不够深入、广泛、细致,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需进一步加强;党委工作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已有的制度贯彻落实还不够到位,还有部分制度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个别党员立场不坚定,党性观念淡漠,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群众有反映、有意见;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的多,落实的少,有些问题推委扯皮,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干群关系。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今后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工作
今后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统揽工作全局,紧密联系建设行业的实际,着眼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眼于全面完成全县建设工作任务,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思想上下功夫;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在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健全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上下功夫;在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下功夫。通过建设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完成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建设行业党建工作的目标是:(1)建设一个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经营,会管理,团结协作,廉洁公正,开拓进取,得到职工群众拥护的领导班子。(2)建设一支能够在建筑公用事业改革、发展中经得起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3)建立一个适应建设行业改革和发展要求,保证各级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4)建设一套加强党风教育管理,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工作制度。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城市的水平,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按照这样的党建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今后,党建工作要重点突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学习“三代表”重要思想,加强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
一是要明确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涵。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先锋模范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坚决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定地站在改革和建设的前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带领群众为完成党的任务努力奋斗。
2、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尊重科学,勤奋学习,熟练掌握本职工作领域的业务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成为生产和工作业务骨干。
3、具有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能够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4、具有扎实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关心职工疾苦,维护职工利益。带头勤劳致富,并带领职工共同致富。
5、具有自觉的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能够严格执行党内生活准则,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廉洁自律,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乐于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勇于同消极腐败现象和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二是要教育党员切实担当起理论和业务学习的模范。
1、要重点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以此影响和带动基层党员的学习,形成全系统党员学习理论的浓厚风气。党员领导干部要起表率作用,把认真看书学习,同做好本单位的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2、要根据学习要精、要管用的原则,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的特点出发,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学习中,注意解决广大党员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给予解答,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受到启发,理论上得到武装,增强信心,提高本领,卓有成效地做好工作。
3、要把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同学习党章结合起来。重点进行党的纲领、党的宗旨、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标准、党内生活准则以及党风党纪教育,使广大党员懂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不断加强党性锻炼。
4、要把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同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起来,同学习业务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学习实用技术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锋战士,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内行和能手。
5、要把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同开展党内各种活动结合起来。教育党员关心和了解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紧密联系本单位改革和建设的部署、要求,在本职工作中积极地为推动改革和建设想实招、办实事、比服务、讲奉献。
三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第一,要严格选人用人标准。选人用人的关键是要选好用好中层干部。今后,我们要把那些勤于学习、善于钻研、乐于奉献的人,把那些政治水平强,业务能力精,管理水平高的人,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把那些事业心强、年富力强、专业技术过硬、学历层次较高的人选拔到中层岗位上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和才智,以他们为榜样带领和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建功立业。第二,要严格选拔任用程序。今后,对中层领导干部的选拔要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公开竞聘、讨论决定的程序进行。经过严格规范的考察选拔程序,切实选出好人、能人,通过他们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
四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内民主制度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努力推进领导班子自身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建设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建设行业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行业,大力加强对各类干部的岗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理论和工作业务水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通过较大幅度的提高技术骨干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大力营造有利于广大干部职工勤奋学习、钻研技术业务的良好氛围。要通过采取有计划、有重点、分期分批地送出去脱产培训和请进来教学等形式,加快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建设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要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自学和集中辅导相结合,加强对学习的指导、交流,检查、考核。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的工作力度,党员领导和中层人员应当努力做学习的模范,努力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学习讨论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领导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形成核心力量,及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和行业发展良策。要加强时事政治和形势任务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党员意识问题。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进作用。
2、强化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一要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今后党委要在继续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健全和完善支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各党支部应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自觉在抓好行政工作的同时,做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使业务工作与党的建设工作相互促进。二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注意在管理、技术、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有计划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积极分了吸收到党内来。三要切实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生活会、支委会、支部大会纪录要详细,要坚持考核检查制度,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3、努力推进行业作风建设。一要坚持党委成员联系基层单位制度,倡导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发扬党的实事求是优良作风。二要围绕建设行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和目标,深入开展了“三优一满意”等创建活动。按照““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方针,发挥党员在各方面的表率示范作用,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三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要按照一个时期突破一个工作重点的思路,实行盯人盯事战术,紧抓不放,抓出成效。要大力推行雷厉风行、说了就干、定了就办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敷衍塞责、推委扯皮的衙门作风。
(三)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好职工的切身利益。
一是要把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健全局务公开制度,重新设立公开栏,凡是能向员工公开的事项要全部公开,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事项,既要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确定,又要实行政务公开,对一些特别重大的开支要向职工大会报告。我们要充分运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审计监督等多种手段,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要大力改进监督方式,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自我监督,积极引进社会中介组织监督,使其真正发挥约束自我、促进工作、保护干部的作用。
二是要把职工反映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好、处理好。凡是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党员、党组织存在的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不符合”、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适应”的问题,都是我们各级党组织解决的重点,我们要对照镜子,拿起尺子,认真查摆,深刻反思。解决突出问题要作到立说立行。要带着对干部职工的深厚感情,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让他们得到实惠、感到温暖、看到希望。对那些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要选准突破口,一件一件地解决,一步一步的推进。对党员、党组织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边查边改,让职工看到新变化、新气象。尤其是那些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如:工资福利、养老失业保险、职工子女就业等,既要纳入议事日程,又要动员和组织员工和我们一道解决。对那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向干部职工解释清楚,尽可能赢得他们理解和支持。
(四)坚持从严治党,标本兼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建设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是:
一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严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增强廉政意识和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构筑拒腐防变的堤防。
二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有力的保证体系和责任机制。要在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地位观。要以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制度为重点,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管好自己的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
三要深化机制和制度创新,积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加强执法监察、审计监督、专项清理和查办案件的力度,违法违纪案件不管涉及谁,都要严肃处理。要把查办案件与预防、教育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努力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服务于民,取信于民,使建设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五、积极投身建设行业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当好排头兵、领头雁
改革和发展是城市公用事业永恒的主题,共产党员必须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第一线,做发动宣传工作,帮助职工群众提高认识,积极引导、启发和带动广大职工投身改革之中,做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先锋。建设行业公用事业改革即将会在全系统迅速展开,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尤其是共产党员既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又要献计献策,率先垂范。今后几年,城市公用事业在用工制度改革上,我们将大胆探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职工身份终身制。通过转换身份,签定规范的劳动合同,敞开员工进出渠道。加快建立人才储备库,既要重视对现有员工的培养提高,也要积极发现和引进一批年轻的、学有所长的、愿意献身建设事业的同志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解决目前存在的队伍老化、活力不足的问题。在分配制度改革上,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效率优先、体现公平的分配原则,将高收入向苦脏累险的岗位、向科技含量较高的岗位、向边远站所的岗位倾斜,真正建立起与用工制度相配套的现代分配制度。总之,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创业热情,推动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铸造团结拼搏的行业精神。
建设局党委承担着建设系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任务。今后对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建设系统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业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完成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各项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体的讲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第一,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建设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按科学规律办事,一切按勤俭节约原则办事。坚持“五个统筹”,端正城乡建设指导思想,强化规划对城镇发展的综合调控,加快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进程,继续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维护全县的社会稳定。第二,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深化思想道德建设。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重点是要在建设系统各执法单位和窗口服务行业,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并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按照“普及规范、抓好示范、打牢基础”的思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表率作用。要加强和改进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各单位政治思想工作的组织优势,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结合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职工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斗志。要继续深入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大力挖掘、培养、树立、宣传新的典型,在建设系统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第三,要深化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积极参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在全系统创建更多的文明单位、文明工地等。近几年县上把创建园林城市、花园单位作为创建重点,系统各单位尽快创建成全区建设花园单位,建设系统第一个尽快创建成文明行业。
同志们!回顾过去,岁月峥嵘、业绩骄人;展望未来,信心百倍,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建设系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县建设事业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山东省党代会工作报告】推荐阅读:
山东省建筑业报告10-24
山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07-11
山东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11-19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研究报告07-09
山东省煤矿全面安全“体检”专项工作方案11-30
山东省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细则11-28
2024山东公务员考试时事锦囊: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07-10
赴山东参观学习报告10-07
山东旱情调查报告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