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2024-09-24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精选14篇)

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一

《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这一节安排了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问题,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节中有一个例题,重点是“进一法”和“去尾法”这两种取近似数的应用题。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这道题的重点集中在解题方法的探讨上,教学中我主要强调取商的近似值时,不能机械的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舍”还是“入”。教学中的关键是老师要启发学生思考“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让学生理解这里要“进一”的原因后,老师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但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教学第二小题时,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包装17个礼盒够不够时应该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数”,尽可能地让学生理解实际需要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

教学时,每讲完一种形式题后我会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尽可能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到这些方法的实际意义,增强学生应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虽然这节课经过了经精心的准备,但上完这节课后发现,问题还是挺多的,还需继续努力。

2.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组主题为“生活启示”的课文, 共有四篇———《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 都是叙事性散文。根据单元导语要求, 结合文本特点, 笔者发现教学本组课文, 教师可以根据叙事性散文的特点, 从寻文脉、悟启示、品语言这三个维度, 达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把握主要内容, 领悟生活启示, 品味语言魅力, 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对该类文体有一定的了解。

一、从理清行文脉络入手, 聚焦文本情感的主线

叙事性散文在形式上较松散, 但结构严谨, 往往由较明晰的能统领全文的主线串联起来。抓住这一线索, 引导学生进行一维“线型阅读”, 能帮助学生理清文脉, 落实课标中“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的课程目标, 达成本单元“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目标, 体会叙事性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点。

1.根据心情变化词, 把握文本情感的“下滑线”

叙事性散文中, 叙事的“情”渗透于字里行间, 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语, 把握情感线索, 从而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看似平静的叙事中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 作者的心情变化贯穿全篇,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初读文本后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我”的心情变化。学生很快发现了“得意—急切—沮丧—依依不舍”这一情绪变化“下滑线”, 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也就显得比较明晰。

2.根据时间变化词, 把握文本情感的“波折线”

有的叙事性散文所叙事件的时间跨度比较大, 理清文脉, 把握要点, 有一定难度。这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有关时间变化的词语, 不失为良策。

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文记叙了作者在不同时期经历的几件事, 学生如果能抓住“一天—两个星期以后—时装展如期开幕”这几个时间词, 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握要点, 并从中感受作者情感变化的“波折线” (大喜过望↘垂头丧气↗满心欢喜) 。

3.根据画面的变化点, 把握文本情感的“螺旋线”

有些叙事性散文能让读者透过文字读出多幅画面。教师就可以根据文本中承接的画面, 引导学生发现画面的变化, 在把握文本结构和要点的同时, 体会文中人或物所流露出的情感。

如初读《珍珠鸟》一文, 教师让学生说说:读着课文, 在你面前仿佛出现了哪些画面, 你看到了怎样的珍珠鸟?能给这些画面取个名吗? (生:怕人的鸟、可爱的雏儿、淘气的雏儿、胆大的雏儿、安睡的雏儿) 学生在初步感受这些画面的同时, 对珍珠鸟的情感变化一目了然, 也初步感知到正是作者的悉心照顾, 才交织成了文本中人与鸟之间慢慢上升的“螺旋形”情感线。

二、从感悟“生活启示”入手, 凸显文本情感的张力

如果说“理清文脉, 聚焦情感”是对叙事性散文的“线型阅读”的话, 那么感悟生活启示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二维“面型阅读”, 透过一些含义深刻的语段, 从作者真情的自然抒发中, 感受文本凸显的情感张力。

1.透过含义深刻的语段, 凸显文本情感的内涵力

叙事性散文中有不少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句子, 能够提示和概括文本中心思想, 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悟, 凸显文本情感的内涵。

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文的课题就富有内涵, 而文本的最后一段也揭示了这一哲理;《落花生》中父亲那段意味深长的话, 在对比中体现花生的特点, 借花生启示做人……这些语段都凸显文本情感, 体现了叙事性散文的内涵力。

2.透过抒发真情的语段, 凸显文本情感的感染力

除了贯穿于文本始终的情感主线外, 通常叙事性散文中还有不少具体表达情感的地方。

如《珍珠鸟》结尾有这样一段话:“我笔尖一动, 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是一句点睛之笔, 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同时又把文章的感情升华到了新的境界, 这也是文本留给学生的充满诗意的想象空间。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一段段美好的经历, 也学着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感悟到的美好境界。于是学生写道:友爱、和谐、尊重……他们被文本的“美好境界”感染, 体悟也更深刻了。

三、从品味语言表达入手, 发现文本情感的内核

“内核”指计算机操作系统最基本的部分:单内核、混合内核和微内核。这里所说的文本情感内核, 就是指支撑情感爆发的语言表达点。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进行三维“点式阅读”, 抓住文本中的语言表达点, 发现文本情感内核, 才能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1.关注特殊句子, 发现“混合内核”的独特情感

文本中有些蕴藏情感“混合内核”的句子, 采用了特殊的表达或描写方法, 就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能让学生品味到文中独特的情感。

如《珍珠鸟》一文中“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一句, 一般的表达是将“真好”放在句子的末尾。教师通过让学生对比朗读、品悟, 发现将“真好”提前, 读起来更带劲, 这“劲”中更有作者无限的喜乐。

2.关注重点字词, 感悟“单内核”的强烈情感

《课标》中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的能力。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抓住这些蕴含情感的“单内核”———关键字词, 认真品读, 那么学生品悟文本情感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钓鱼的启示》中“啊, 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一句, 作者反复运用了两个“大”。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中体悟情感, 发现欣喜之情集中在“大”, 再通过“好大”“这么大”感受这份喜悦在逐渐加强, 就像湖面上的涟漪向四周扩散。

3.关注典型标点, 感受“微内核”的无限情感

大多数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往往习惯于“沉入词语”, 却很少去关注那些不起眼的情感“微内核”———标点。而作为书面语言有机组成部分的标点, 能最大限度地表达无形、浑然、无限的情感。

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对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文本中的标点并不代表某种特殊的含义, 但却向我们传递着作者的当前状态。于是教师引导学生道:“现在情况突变, 用反问的语气就足能表达此时作者的心情吗?”学生用“欣喜若狂、欢呼雀跃、激动万分……”表达对作者心情的感悟。

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三

一、有特色导入的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时利用班班通展示我国各大地形区和河流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唱这首歌。激昂的旋律,壮丽的景色,会平息学生一切杂念,会让学生激动,也会让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更加了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

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理图形,展示我国各种地形的图片,让学生在看图的同时,首先可以快速掌握我国地形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地形類型,其次还可以让学生照图片记忆山脉名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读图、识图,发现和总结规律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因此,让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和沿北纬36°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并请学生在黑板上画示意图,通过一步一步教学引导,特别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绘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黑板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从中也培养了学生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图的能力。

在学习地势特点的同时,认真分析课本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让学生掌握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总之,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填图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剖面图的分析,直观性强,使得学生很容易掌握地理知识。不足之处:课堂设计还有待完善。如,分析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时,还可以增加一些视频资料,效果会更好,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4.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四

从学生的练习来看,大多数的学生能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方法,但有部分学生不够熟练地进行笔算,原因是有个别的口决不过关,有些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在本节课不足的地方是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如:本课在探究新知中学生很快就用竖式算出了结果,没有出现预想中的用加法计算,这可能跟学生曾预习过有关,也可能因是这学期第一堂课,前面复习的时间稍多些,以至没有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时间有关。当时我很快地进行因势利导,直接引导学生对此进行交流,理清小数乘整数的算法和算理。之后的十几分钟用于练习。学生说出1.5元就是15角,算出积后再“缩小10倍”就可以了。引号中准确说应该是“缩小到它的1/10”,连我自己也忽略了,因此没有提醒学生纠正过来,今后将特别注意数学语言的准确表达。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学生留有足够述说的时间。

在教学中,我忽略的一个点,就是小数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生在计算中出现将小数 对齐相乘的情况。这应是受到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影响,因为小数的加减法学生掌握较好,因此使计算的质量受到了影响。这时我才深刻体会到“备学生”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作业本中我还发现当积的末尾有零时,个别学生就干脆不写,或涂掉。在教学中我在黑板上书写示范,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可能跟以往的书写习惯有关。

由于今年我第一次教五年级,在练习题中出现了一道这样的判断题使我很困惑不知道对还是错。这道题是: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两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这题有的老师认为是错的,也有老师认为是对的。

A老师认为错的理由是:“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两位小数,积不一定是四位小数。”如0.01X0.02=0.0002,那么积肯定是四位小数,但0.25x0.04根据小数的性质,0.25X0.04=0.01,那么0.01是一个两位小数。所以认为‘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两位位小数,积一定是一个四位小数。’这句话是错的。

B老师认为“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两位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这句话是对。因为“根据书中的计算法则是这样说的‘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那么0.25X0.04=0.0100, 0.0100是一个四位小数,而0.25x0.04=0.01则是对乘积进行再处理即化简后的结果,是为了书写简便,我们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小数末尾的零省去,但“省略”不等于“没有”。

我也认为B老师说的有道理,点完小数点后,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积的小数末尾的0。但小学基本意义是从小数大小是否改变上去叙述的,并未指出意义上的可以等同。例:0.0100可以写作0.01大小不变,但0.0100的计数单位与精确度与0.01明显不同。因此,我觉得‘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两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这句话更加的精确。所以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

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五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有学生39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纯真,善良的本性。很大一部分学生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个别几个学生学习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且不能很好的遵守课堂纪律。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力争保持并略有提高本班的整体数学成绩。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2.加强教学的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课时安排: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1、小数乘法(8课时)机动(1课时)

2、小数除法(13课时)机动(2课时)

3、观察物体(3课时)机动(2课时)

4、简易方程(18)课时机动(2课时)

5、多边形的面积

(12课时)机动(2课时)

6、统计与可能性(5课时)机动1课时

7、数学广角(3课时)机动1课时

6.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例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2.使学生经历探索与归纳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小数乘法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迁移

1.口算,说一说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3×4= 30×40= 300×40= 300×4000= 2.列竖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3.6×3 0.46×20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安排复习积的变化规律与小数乘整数,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课件呈现例3情境图。

(1)学生收集数学信息,自己分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说一说2.4×0.8与前面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3)出示课题:小数乘小数。

(设计意图:从计算“宣传栏的面积”导入,既复习了计算面积的知识,又引出了“小数乘小数”的数学问题。)

2.尝试计算,引导推理。(1)估一估,确定积的范围。

先估计一下,“2.4×0.8”的积大约是多少。

把2.4和0.8分别看成最为接近的整数,所以积大约是2平方米。(设计意图:在列竖式计算之前先估算,为笔算的结果确定大致范围。)(2)猜一猜,尝试算法。

根据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经验,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

/ 3(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点上小数点。)(3)试一试,体会算理。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出现如下三种情形:

①2.4米=24分米 0.8米=8分米 24×8=192(平方分米)192平方分米=1.92平方米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积是19.2还是1.92,为什么? 学生可能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把2.4米和0.8米分别改写成分米作单位,算出面积是192平方分米,再还原成平方米作单位,所以积是两位小数。

解释二: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移动规律”,计算时把2.4和0.8分别看作24和8,两个因数都乘了10,算出的积192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为了让积不变,就要把192除以100。

出示分析推理图。

看着分析图,引导学生完整叙述整个推理过程。

小结: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现在的积除以100,从积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4)验一验,确定结果。

通过推理,我们验证了2.4×0.8=1.92,和估计的结果是一致的,积确实是2平方米左右。(设计意图:适时呈现推理图,让学生理解算理,完整地叙述,为后面自主归纳法则作铺垫。)

/ 3 3.巩固计算,归纳法则。再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1)估一估,确定积的范围。

先估计一下,“1.92×0.9”的积大约是多少。(2)说一说算理。

(3)练一练,巩固算法。练习:第5页“做一做”。(4)议一议,明确算法。

①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②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归纳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跟大家说一说。

7.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七

《打电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学生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通过烙饼、烧水等简单事例,初步尝试了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了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本节课主要通过打电话这一生活常见事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新知的一般能力,但由于对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还只是初步地体会,其逻辑思维能力尚未达到一定高度,要在生活中应用优化思想还有困难。因此,笔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情境转换成了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件,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建立数学模型一求解一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探索、理解、建构、应用,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并共同寻找打电话最省时的方案。实践证明,“在情境中理解,在活动中建构”加深了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建构化学习。

二、课堂写真:

片段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课前游戏——悄悄话悄悄说:老师给一位同学说一句悄悄话,听到悄悄话的同学再继续将老师所说的悄悄话传给其他同学,直到全部传完为止。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欣赏一组图片,这些是我校学生表演的《鼓鸣伏龙娃》赴央视演出的拍摄花絮。同学们都知道,去年春节由我校27位小学生表演的舞蹈《鼓鸣伏龙娃》参加了央视少儿春晚,这次演出为我校及襄阳市赢得了荣誉,可你们知道吗?为了不负众望,他们常常加班加点地排练,很是辛苦。在一次假期的排练中,有三位同学不知什么原因未到校,此时,排练节目的谭老师很着急,你认为谭老师该用什么方式联系他们呢?

生: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

师:是呀,在信息、资讯发达的今天,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通知他们,这节课,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式——“打电话”来展开研究。(板书:打电话)

1. 设计给3个人打电话的方式。如果谭老师用打电话的方式,每一分钟通知1人,通知完三位同学共需几分钟?

方案一:

生1:需要3分钟

师:是怎样打的呢?

生共需3分钟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打法?(三位同学不一定全部都由老师通知,接到通知的同学也可以通知其他同学)。方案二:

方案二需要2分钟。

师:这样只需要2分钟,就能通知完3位同学。

师: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案?为什么?

生1:第一种方案,这样不会出错。

生2:第二种方案,最省时间。

[评析:传悄悄话的游戏,不但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且还为探究新知做了铺垫。创设我校学生参加2009年少儿春晚的问题情境,对文本资源进行再创造,使学生在现实的、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到“打电话”的实际意义,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爱校热情。]

片段二:设计给7个人打电话的方案

前不久,《鼓鸣伏龙娃》舞蹈队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将应邀参加“襄城区妇女代表大会”的会前演出,谭老师要尽快通知7个队员到校彩排。你能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吗?(师:假设每通知一人正好用1分钟)

(1)师:为了方便,我们用口代表老师,并把7个同学的名字设计成①~⑦个编号,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画完后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2)交流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的速度可真快,谁来汇报一下?

①学生上台用圆片贴出不同方案的流程图。

②几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的方案:

生1介绍方案:这种打电话方案共用时7分钟。

生2介绍方案:这种打电话方案共用时5分钟。

生3介绍方案:这种打电话方案共用时4分钟。

生4介绍方案:这种打电话方案共用时4分钟。

生5介绍方案:这种打电话方案共用时3分钟。(3)找出最优化的方法。

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怎样打电话用时较少呢?为何这种方案用时最少呢?其中的奥秘在哪呢?

引导学生发现:在前几种方案中,都有人在闲着,只有最后一种方案,在接到通知后,每一分钟都没有人闲着,继续往下通知,直到全部通知完为止,这样用时才是最少的。我们把这种方案叫做“不空闲通知法”。

[评析:将静态的图示改成动态的摆磁片,并由摆的先后顺序让学生体会不同方案中打电话的过程,从低层次的“逐个通知”到较为常规的“分组通知”,再到“每个接到通知的人都同时打”,方法从低层次到最优化,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其“逐步优化”的线索是相当清晰的,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有效互动,促进生成”之目的。]

片段三:寻找规律

师: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每一分钟通知几个人呢?

生1: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时间通知的人。

(说明:黑①红②③绿④⑤⑥⑦)

生2:可以用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时间通知的人。

生3:还可以用字母代表不同时间通知的人。

师:老师喜欢用这样的方式表示最优的方案,可以

(说明:黑(1)红(2)(3)绿(4)(5)(6)(7))

师:从这种表示方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分钟后,新接到通知的有1人,一共知道消息的包括老师在内共有2人。第2分钟后,新接到通知的有2人,一共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是1+1+2=4人。第3分钟后,新接到通知的有4人,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是1+1+2+4=8人。

师:第4分钟后,新接到消息的人数是几人?(8人)。一共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是几人?(16人)。知道消息的学生人数是几人?(15人)。依此类推下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生1: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电话的人数是前一分钟接到电话人数的2倍。

师:知道消息的总人数都是什么数?

生2:偶数。

师:偶数都与几有关?

生3:与数字2有关。

师: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与2有什么关系呢?第一分钟2人,第二分钟4人,是几个2?第三分钟总人数是8人,是几个2相乘?由此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4:第几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就是几个2相乘,知道消息的学生人数是几个2相乘再减去1人,即减去老师。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生1:有几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就是几个2相乘,知道消息的学生人数是用几个2相乘的积减去1。

生:每增加一分钟,后一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老师和学生)是前一分钟的2倍。

师:你们认真比较,积极思考、善于归纳的这种学习态度很好!老师把今天学习到的知识编成了儿歌,下面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小结:同学们找到了打电话的最优方案,并且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但在具体实施中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即事先设计好打电话的流程图,让老师和每个队员都明确接到通知后,按照怎样的顺序通知后面的队员。只有严格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执行,才能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评析: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并不难,难的是发现最优方案中所隐含的规律。对此,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怎样一眼就能看出每分钟通知几个人?”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重要的是,还让他们清楚地从每分钟通知的人数变化中发现“每增加一分钟,后一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是前一分钟的2倍”的规律,并联系旧知,找到这一规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数字的表象中发现规律,将这一规律汇编成儿歌使学生琅琅上口,牢记于心。]

三、分析与研究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教材设置的一种新学习形式,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前,笔者对同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能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打电话的最优方案,极少学生会用“逐个通知”方法,但没有学生能发现最优化方案中隐含的规律,这说明学生对于最优方案虽然有一定的理解但还不全面,怎样让学生体会并寻找最优方案,归纳推理出隐含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谈谈有效性教学的几点策略:

1. 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只有加强知识与生活间的联系,才能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求。本节课,教师创设了“我校舞蹈《鼓鸣伏龙娃》参加央视少儿春晚”的问题情景,对文本资源进行再创造,将舞蹈队活动情景贯穿于课的始终,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一研究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成了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小助手,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化繁为简,分析问题。

有效的课堂追求清晰、简约,只有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才能让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深入。教材提出:“怎样尽快通知15名队员?”显然,“15名队员”数据过大,学生通过画图研究很难快速得出结论。因此,教师在组织教材中将“15名队员”改为“3名同学”,使学生理解打电话的不同方案即:“逐个通知”与“同时通知”的方法,再将这一理解递进到“给7个同学打电话”的问题中来,便于学生画出打电话的方案,并能通过比较较快地找出最优化方案,这种化繁为简地合理使用教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领会教材意图。

3. 探寻规律,建立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是数学教学本质特征的反映,是数学问题解决的有效形式,更是数学学习和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只有建立了数学模型,才能更好地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掌握打电话最优化方案中的规律,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每一分钟通知几个人呢?”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投入到了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最优化方案中来,在学生想到用不同种方式表示最优化方案的基础之上,教师再顺着学生思维,引出自己的设计(表格的雏形),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每增加一分钟,新通知的人数就是前一分钟的2倍,而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也是前一分钟知道消息总人数的2倍,由此,通过对图形的归纳和整理,对数据的计算和比较,使学生明白了图形中所隐含的规律。这个规律是经过推理得出来的,那么,是不是在应用过程中都要这样画图或通过表格的形式推理解决问题呢?教师发现,知道消息的总人数都是偶数,而学生已经在五年级下册学习了有关“偶数”的知识,即“是2的倍数都是偶数”,也就是说偶数都与2有关,能否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思考,“通知到的总人数与2有什么关系呢?”教师话音一落,学生便发现:有几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就是几个2相乘,知道消息的学生人数是用几个2相乘的积减去1。建立了这样的数学模型,学生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才有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在解决已知总人数求需要几分钟的时候,也才能用到逐次用2约分的方法进行解决。最后再用一首儿歌对本节课的模型进行归纳总结,便于学生牢记并熟练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8.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八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异质同组的两人搭配,也是平时我们最常用的合作方式,来达到一对一的互助和全员参与共同发展的目的。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丰富统一的、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同时,这种合作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使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样就给不爱发言的学生留出了一定的表现空间,差异就不会被当作教育中令人头痛的问题,而是当作教育的一种财富和底蕴。在这个过程中,我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自己的手,在他们争执不下时给予理性公正的评判,帮助他们反复建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展示学生的才华。同时,我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重视小组汇报交流、自由答辩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时,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

例如:在认识中位数、众数之后要求学生同桌合作,举出一组数据互相找找中位数和众数的这次合作更能体现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本来老师出两道题也行,在这里为什么要让学生出题做呢?一方面在合作中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在活动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判断,并能有理有据的说明理由,把小问题解决在大组汇报之前,激发了学生说出问题并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发挥学生的巨大的潜力引发特殊情况的呈现在小组解决不了的同时反馈到大组来,能使学生产生高度重视,有利于特殊问题的解决。在学生说不出来的情况下,我也做了预先的准备,这又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补,这样教师的适时点拨,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另外,《中位数和众数》这部分内容,是传统教材上没有的,它原本不是小学教材里的内容,不但对我,对所有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都是陌生的,全新的。为了能驾驭教材,我反复阅读课本和教师教学用书,领会教材,并且查看了很多资料,力争琢磨透彻,但是,遗憾的是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还很不到位,因此这节课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汇报中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又是我没有预料到的问题,由于自己经验欠缺,没能及时随机应变,则错过了不曾预约的精彩。

9.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九

(三)授课时间:年月日

授课班级:五年级班

教学内容: 教材70页的例3及相关的练习。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列方程解只有一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课的重点是用方程解答“和倍”、“差倍”应用题,由于跟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比较有兴趣。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关和、差、倍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设一个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 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分析、能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质疑引导法、讲解法、对比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小黑板出示)

1、计算

4x+5=543×2.1+2x=13.40.3x÷2=94(x+8)=202、学校科技小组的男生是女生人数的4倍,设女生有x人,男生有()人,男女生共有()人。

3、学校图书组有女生x人,男生为女生的2.5倍,男生有()人,男女同学共()人。

二、新授课

教学教科书第70页的例3。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分析本题的数量关系。

请学生说出数量关系,教师板书。

陆地面积 + 海洋面积 = 地球表面积

教师:这道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而这两个未知数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我们在解题时,只要设其中的一个未知数为x,而另一个未知数就可以用这个未知数来表示,为了解方程方便,通常情况下,设一倍数为x。

3、列方程解应用题,师并板书。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就为2.4x亿平方千米x + 2.4x = 5.1

(1 + 2.4)x = 5.1

3.4x = 5.1

3.4x÷3.4 = 5.1÷3.4

x=1.5

提问:1.5表示什么?(1.5表示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

那海洋面积该怎样求呢?

一种:5.1-1.5=3.6(亿平方千米)

另一种:2.4 x=2.4×1.5=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是3.6亿平方千米。

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检验。

三、巩固练习

1、练习13(4、6、7题 用方程解)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讲

2、练习十三(5 —10题)

四、作业设计

1、甲乙两堆货物共重60吨,乙的重量甲的3倍,甲乙两堆货物各种多少吨?

2、苹果重量是梨子重量的4倍,梨子比苹果少600千克,梨子和苹果各重多少千克?

五、小结全课:

今天你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组同学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

(三)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就为2.4x亿平方千米

x + 2.4x = 5.1

(1 + 2.4)x = 5.1

3.4x = 5.1

3.4x÷3.4 = 5.1÷3.4

x=1.5

海洋面积:方法一:5.1-1.5=3.6(亿平方千米)

方法二:2.4 x=2.4×1.5=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是3.6亿平方

千米。

10.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十

一、经历构建概念过程, 渗透分类思想

当学生学习了平角、周角的概念后, 为了让学生对角有更深入的理解, 必须对角进行分类, 理清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因此, 学生根据角估认角的类型, 从而加深对角概念的理解。学生通过对角的测量来修正角的类型, 形成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的策略。学生对下列角自主估认、测量、分类后, 进行交流并汇报。

生1:∠1和∠6是锐角, 因为这两个角比直角小。经过我的测量, ∠1的度数是45°, ∠6的度数是50°, 我的估认与我的测量结果相同。

生2:∠3是平角, 因为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直线上, 与量角器经过中心点的0刻度线完全重合, 度数是180°。∠5是周角, 因为周角是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当周角的一条边绕它的端点旋转到同一直线上时形成平角, 这时正好是180°;再旋转到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时, 等于2个平角, 所以∠5的度数是360°。

生3:∠2和∠7是钝角, 因为这两个角比直角大。经过测量, ∠2的度数是120°, ∠7的度数是130°。∠4是我的估认与实际测量不相同的, 我估认∠4是锐角, 经过测量发现∠4是直角。

生4:我想补充∠7不需要测量也能知道度数, 因为∠6和∠7形成一个平角, 已测得∠6=50°, 所以∠7=180°-∠6=180°-50°=130°。因此, ∠1和∠6是锐角, ∠4是直角, ∠2和∠7是钝角, ∠3是平角, ∠5是周角。

生5:我和同桌通过填表的方式来研究角的分类。

生6:我还知道各角之间的关系, 因为锐角<90°, 直角 =90°, 90°< 钝角 <180°, 平角 =180°, 周角 =360°, 所以, 锐角 < 直角 < 钝角 < 平角 < 周角。

生7:我想补充生6的各角之间的关系, 1平角 =2直角, 1周角 =2平角 =4直角。

要对角进行有效分类, 确定分类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经历估认角的类型、测量角的大小后再根据角的度数对角进行分类, 逐步概括并形成角的概念。正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所指出的那样:“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 使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

二、经历估量、测量过程,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根据给定的角来估计角的度数, 根据角的度数来想象角的大小, 是学生学习角的度量的难点。如何让角的图形与角的度数有效结合?学生一组组地进行观察和比较, 判断每组中两个角的大小 (如图2) 。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每组中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大一些, 理由是下面的角的边比上面的角的边长。

基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特点, 学生用一幅三角板拼一拼图2中的每一组角, 判断上面的角与下面的角的大小, 并分别比较∠1, ∠3, ∠5和∠7及∠2, ∠4, ∠6和∠8的大小。学生用三角板拼后进行交流。

生1:我用三角板中的一个小角 (指30°角) 去拼∠1和∠2, 发现∠1和∠2是一样大的。

生2:我也用三角板上的小角去拼第二组中的∠3和∠4, 发现∠3和∠4都含有2个小角。

生3:我是用三角板上的大角 (指60°角) 去拼∠3和∠4, 发现∠3和∠4都是一个大角。

生4:我是用三角板上的小角去拼第三组的∠5和∠6, 发现∠5和∠6都含有4个小角。我的同桌用大角去拼, 发现∠5和∠6都含有2个大角。

生5:我用三角板上的大角和小角都无法拼出第四组中的角, 第四组中的角无法判断。

生6: (边展示边说) 我用两块三角板能拼出∠7和∠8, 先用含有小角的三角板拼直角, 再用另一块三角板的角 (指45°角) 就拼出了∠7和∠8。虽然我知道∠7和∠8一样大, 但我不知道∠7和∠8的度数。

师: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1:经过比较, 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生2: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因为射线的一端可以无限延伸, 所以, 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生3:我发现∠1含有一个小角, ∠3含有两个小角, ∠5含有四个小角。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张开得越大, 角越大。

师:经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比较, 得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叉开得越大, 角越大。请同学们再比较∠1, ∠3, ∠5和∠7四个角的大小, 有多大, 大多少?

生1:∠3的度数是∠1的2倍;∠5的度数是∠3的2倍, 是∠1的4倍;∠7的度数是∠1的4倍多一些。因此, 这四个角的大小是∠1<∠3<∠5<∠7。

生2:用我的三角尺无法判断四个角的度数和大多少, 而我同桌三角尺上的度数能判断这四个角的度数。

生3:用三角板来判断角的大小, 要比对要计算, 不仅麻烦, 而且有的角无法用三角板来判断。比较角的大小, 要用量角器。

学生先估计一幅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 并量一量各是多少度, 再用量角器测量∠2, ∠4, ∠6和∠8中四个角的度数。学生估计与测量后, 进行交流并展示。

生1:长度标注在直角边的三角尺, 我的估测与测量的结果是相同的, 分别是90°、60°、30°。

生2:长度标注在底边的三角尺, 我的估测与测量的结果有不同的地方, 在估测时, 下面的两个角分别是40°、50°, 实际测量时发现这两个角的度数都是一样的:45°。

生3:经过对一幅三角尺的测量, 我发现开口向右的角一般要看内圈刻度, 开口向左的角一般要看外圈刻度。

生4:经过对∠2, ∠4, ∠6和∠8四个角的测量, 我测量的结果是∠2=30°、∠4=60°、∠6=120°、∠8=135°。我发现∠4比∠2大30°, ∠6比∠4大60°, ∠8比∠6大15°。

生5:四个角测量的结果与我们拼的结果一样, 而且, 我从四个角的比较中发现角可以看作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一定度数后形成的图形。

学生6:经过测量, 我现在能比划出30°、45°、60°、90°、120°、135°的角。我能想象出30°、45°、60°、90°、120°、135°角的大小。

三、经历多元作图过程, 渗透类比思想

学生在学习画角知识时, 可以充分利用原有量角的知识和经验。学生不仅经历了画角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类比的过程。如何让学生经历画角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 (10°、45°、60°、90°、105°、120°、165°) , 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学生先自主画角, 再分组讨论, 然后进行展示。

生1:我每个角都是用量角器画的, 因为我们已经学过量角的方法, 所以用量角器画角比较简单。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 先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 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因此, 我在画一个60°的角时, 先画一条射线, 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 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 接着要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 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因此, 画角时, 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然后, 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 通过刚画的点, 再画一条射线。最后, 标好角的符号及度数。

生2:我觉得有的角用三角尺画比较简便, 用三角尺可以直接画出45°、60°、90°的角, 而10°、105°、120°、165°的角用量角器画比较简便。

生3:我除了10°的角要用量角器外, 其他的角用三角板都可以完成, 其中105°、120°、165°的角需要一幅三角板才能画出来。

师:谁来介绍一下用一幅三角板画出105°和120°、165°的角?

生4:画105°角的方法是:利用45°+60°=105°, 可以先用三角板画出一个45°的角, 然后与45°的角共一条边再画出一个60°的角, 这两个角的和就是105°。画120°角的方法与画105°角的方法是相同的, 可以利用60°+60°=120°或者90°+30° =120°来画。

生5:画165°角的方法是:利用30°+45° +90°=165°, 可以用三角板画一个30°的角, 再接画一个45°的角, 然后再接画一个90°的角, 这三个角的和就是165° (如图3) 。

生6:我补充画165°角的方法, 利用45°+60° +60°=165° (如图4) , 我的同桌利用180°—15° =165°也能画165°的角 (如图5) 。

1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 篇十一

指导思想:

2016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学校教育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市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加大管理的力度和广度,结合实际,加大学校内部改革,加快学校规范化建设管理的步伐,努力创建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使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工作思路:

1、树形象创新风

通过党员教育活动和师德教育,提高每一位教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水平,重树领导形象,以此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的根本转变。

2、强素质更观念

以新课程培训为切入点,以校本培训为裁体,丰富教师基本功训练内容,提高标准,尽快打造一支能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

3、抓管理要质量

监督、协调、教学,管理是我校的主要工作内容,而管理是重中之重。本学年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工作过程的监管,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新建微机房,加强装备管理与使用,以管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以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抓好创建工作。

抓好省健康教育促进学校铜牌创建、省教育技术装备先进校创建、智慧校园、书香校园等工作。

工作目标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周边环境得到彻底改善,整个学年不发生责任事故。

2、以课程改革为指导,开展课堂教学练兵,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促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4、加大德育工作力度,拓宽德育工作渠道,强化德育工作成果,抓好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5、加强师德教育,使教师以能修身,以德育人,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

6、做好校务公开及财务管理工作。

杜绝不合理的开支,加强对学校购物的审批、登记、回收工作。实行学校财产承包责任制,对各班级、各办公室等公物实行登记承包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具体工作:

一、抓好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1.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依据《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学校《章程》,结合学校具体情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力求使学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尤其是要完善学校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绩效考核来引导班子队伍、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的健康发展。

2.规范校务公开制度。继续建立校长信箱,公开校长邮箱;发挥工会民主监督职能,通过工会组织改选,健全教代会机构,开好教代会,利用好校园网的教师交流空间,给教师搭建参议学校大事的平台;利用好家长委员会,组织好家长会,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规范课程管理。严格按照省教育厅“五严”要求制定学校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大课间活动安排表,并上墙、上网,接受社会监督;开齐、开足、上好新课程要求的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不占用节假日集体上课、补课;认真上好“两课两操”,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艺术2+1活动”,创新阳光体育活动。

4.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执行区教育局招生方案,本着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认真完成2016年招生工作。

5.规范后勤服务工作。加强校产的使用、维护工作,确保学校教师多媒体设备、专用教室和各类设备正常使用;规范临时人员的用工制度加大学生宿舍管理和就餐管理的力度,保证学生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6、做好装备水平提升工作。新建微机房,进一步加强教育装备的管理与使用,积极创建教育技术装备先进校。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创新德育模式

1.强化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各年级针对本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生源情况,确立本年级的教育管理制度、主题活动,初步建立起各年级的德育工作重点:低年级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主,中年级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高年级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年级的主题活动、班团队活动方案,并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校本德育资料。

2.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结合重大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2016年学校将积极开展“智慧校园”、“书香校园”等创建活动,并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度。各年级、各班级、各学科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家长、学生对学校教师的合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为特殊学生配备成长导师,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教育需求,提出合理、科学的意见和建议,为每位学生成长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继续组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艺术2+1活动”,保证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课的足量,保证学生每天超过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继续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如全校广播操比赛、校体育运动会、体育兴趣小组等。

5.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要求每学年完成一篇读书心得加一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论文。在此基础上,完成班主任工作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工作,完善班主任论坛、班主任考核制度,形成一支有特色的班主任队伍。

三、加强教学研究,进一步打造有效课堂。

积极构建有效课堂新模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在全面学习“主体参与”课堂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1.重视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坚持加强集体备课,发挥规模教学优势。做到“四定”、“ 四统一”。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课组落实每周的主备,教务处统筹安排各个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时间。“四统一”:授课进度、教学要求、课堂作业、检测练习要统一。主备人提前将备课内容(包括教案、学案、课件)电子稿发给组内成员讨论,同组教师应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班级的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2.优化上课环节,突出主体参与。认真执行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能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把握恰当,教学环节紧凑流畅;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的主体参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学有所获;强化实验教学,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开齐学生分组实验,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

3.精心设计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负担。遵循“学生主体参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形成有特色的校本作业,做到难易适度,确保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减少机械重复的作业,减轻学生负担。建立学生错题档案,指导学生配备好各科错题集,有针对性地强化错题订正,提高作业的效度。

4..实施科研兴校工程。继续认真抓好以校本教研为主体、以教育反思为重点的教科研工作。抓好2-3个重点课题的研究,抓紧校本教材和校本作业的研究,广泛开展学科和个人课题(草根式课题)研究,每一项研究都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来。

四、创新机制,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师德建设。要求全体教师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并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合作、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学生评教、学生评选“最喜爱的教师”等活动,树立优秀教师典型,明确教师努力方向,以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2.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制订教师教育教学等工作的绩效考核方案,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间的良性竞争,促进教师队伍发展,为德、才、能兼备的教师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3.3.实施名师工程。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发掘教师的发展潜能。完善“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和程序,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让有志于教学研究、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脱颖而出;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为教师搭台子、加梯子、引路子、压担子,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开展“造烛求明、读书求理”的读书活动。向优秀教师赠送教育教学专著和教育教学期刊,引导教师做一名能读书、会读书、爱读书的学习型教师;引领读书小组组织活动,建立教师沙龙平台,引导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升个人品位。

5.加强校本培训。邀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校讲学;利用暑期和假日,除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还将把教师送出去进行集中培训,在教师中真正树立起“最大的福利就是培训”的意识,让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五、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

1.营造温馨的校园氛围。利用大规模校园环境改造,加大校园外显文化环境布置的力度,同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开展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上。工会、团队积极开展特色活动,活跃教师学生身心的同时,也培养师生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共同营造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扩大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教师、学生的自豪感、成就感、归属感、幸福感。

3.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学校”铜牌创建工作。加强校园安全的预防工作,建立每日巡查校园制度,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卫生死角与安全隐患问题,在一到两周内整改落实到位。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防病工作,加强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尤其要继续做好各类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杜绝火灾、食物中毒、楼梯踩踏等恶性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安全。

4.形成党建特色。要根据党建工作目标,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心,创新和丰富学校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按规定程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我校的党员队伍。要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机制。

5.抓好宣传工作。继续借助各种教育宣传平台,及时、准确、全面上报教育信息,宣传我校的办学成果和办学经验,宣传我校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宣传我校关于教育公平、行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的新举措、新进展等等。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让社会公众对我校有客观的了解和公正的评价,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篇二:小学2016年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根据县教育体育行政会安排部署,在新的学期里,学校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安全工作,维护学校稳定,保证学校工作有序开展。

安全教育是学校其他一切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的前提。抓好安全常规教育,每位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利用校会、班会、国旗下讲话、班级文化墙、成长袋等途径,根据季节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溺水、防食物中毒、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校内外活动安全等。并根据县教育体育局的安排做好各项安全稳定工作以及安全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派出所、交警队等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对校园周边环境和交通安全进行整治,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定期举行交通、法制、食品卫生等知识讲座。

二、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师生道德素养。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遵照执行xx镇教育督导办对片区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我们的教职工要讲职业责任,自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愧对人民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称号,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歧视差生,更不能无故体罚学生。特别是城区学校,要切实加强这方面工作的管理,对无故撵走学生,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后果,违背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学校声誉的个别教师要严加教育,年终不得评先进,年终绩效工资降低一个等级发放。学校所有学生应规范学籍管理,不得随意在外地外校挂学籍。

结合支部活动计划,加强年青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为青年人引路子,使他们加快成长的步伐。

(二)学生德育教育

1、搞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各种德育教育活动。

2、做好学生一日常规检查工作,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3、搞好公区、教室清洁卫生的检查评比工作。

4、督促各班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成长袋的规范更替、主题班会的开展等工作。

5、本期少年宫活动、“六一”庆祝活动,主要围绕全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开展。

三、抓实教学常规过程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加强过程管理,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

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长效化。教导处开学初制定好详细的计划,严格按课程计划安排好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按照xx镇督导办制定的常规检查标准,做好从计划、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到总结全过程的检查工作,每次检查必须做好记录。教导处每月检查一次,学校本期检查两次(一次抽查教导处检查是否做好记录,一次抽查教师常规工作)。

2、听课要求按县局文件规定执行:校长每期听课不少于20节,三年教龄内的教师不少

于20节,其余教师不少于15节。

3、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等课程。同时认真落实减负规定,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执行市县课程计划,做到专课专用,加强社会实践学科、探究学科教学。

四、教育科研工作

1、积极完成语文组县级科研课题的结题工作。

2、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鼓励每位教师记录一堂精彩的课或成功的教学案例。

3、认真阅读自己订的与所教学科相关的杂志,吸取他人的精华,领略名师的风采。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活动。

五、抓好体卫艺,让学生全面发展。

1、音乐、美术教师除了完成自己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还要配合少先队搞好艺术节的文娱节目选送和各类作品选送。

2、体育教师除了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应组织好学校的“三大球”联赛活动。

3、搞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体卫艺方面的活动。

六、规范后勤工作,为师生服好务。

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让后勤工作为一线教师服好务。

1、财务人员全面负责后勤工作。

(1)、管理好学校设施设备,随时排查隐患,保证设施设备安全。(2)、学校所有校产,作好财产登记,提高使用效率。

(3)、管好学校经费和学校食堂经费,收支帐目清楚,开支合理,严格财经管理制度。

(4)、落实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做好收费公示等工作。

2、后勤人员负责学校打印、报刊收发、会议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管理工作。会议室每周定期打扫两次。做好每期教材的领取、清理和发放工作。做好循环教材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发放工作。

3、校长是食堂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安全员、食堂管理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堂工作进行检查,每月培训一次食堂工作人员,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4、保安严格执行外来人员进校登记制度。

5、临时保洁人员负责校园内的清洁维护工作。除常规工作外,每天上午课间操后、下午眼保健操后对楼道清洁进行清理。定期打扫厕所及厕所外的洗漱台。

xx小学

2016年3月篇三:三家小学2015-2016学年学校工作计划

麻栗镇三家小学学校工作计划(2015—2016学年)

2015-2016学年,学校将按照党十八大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一目标,不断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课程改革为统领,深化课堂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将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教育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细化学校管理,加强校园安全,养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全面营造“学生向往、家长放心、教师安心”的育人环境,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镇中心学校的领导下,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狠抓教学工作,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内部管理,创设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文明校风;落实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努力使学校各项工作在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二、基本情况

全校1—6年级共有学生85人,其中女50人,留守儿童11人,附设幼儿班20人。教职工20人,其中专任教师14人,临时工1人。

三、工作目标

1、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化养成教育(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 教育活动和节粮、节水、节电“三节” 主题教育)。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深入开展教研活动,主抓教师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学总结、教学体会等。

4、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力度,创建平安校园。

5、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四、工作思路

1、抓好“一个中心”,即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突出“两个重点”,即加强学生管理和提高教师爱岗敬业精神。

3、搞好“三项建设”,一是突出制度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二是打造校园文化,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为重点,细化过程管理,突出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落实课堂教学效益活动,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工作措施

(一)把握重点,做好开学前准备工作。根据全镇校长主任会议精神,在2月26日召开的全校教职工会议,落实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3月1日学生入学注册,3月2日正式上课,同时做好开学时的“四个一”工作(即升好第一次国旗、开好第一次班会、上好第一节课、完成好第一次大扫除)。

(二)以人为本,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是抓好学校班子建设。大力弘扬领导干部的学习之风,在领导队伍中进一步强化认真学习、增长才干的自觉性。各班主任能灵活研究新问题、大胆开拓新思路,努力适应新时期管理需要,推动管理工作上台阶、出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班子服务意识,强化工作的责任感、事业心。实行民主集中制,建设廉洁、高效、团结的领导班子,凝聚教师力量,一心一意为学校发展作贡献力量。二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教师良好形象。继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德育工作,积极引导教师树立“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廉洁从教”的师表风范。尊重、热爱学生,言传身教,教书育人,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忧患意识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加强校本培训工作,打造学校自己“名师”。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创建学习型教师群体,实现全方位、长时间的过程培养,尤其是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与使用,做到“用有人才、用好人才”。

(三)抓好德育,强化学生养成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引领下,具体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以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热情,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革命传统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少先队员的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少先队员尊敬师长、关爱他人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二是以读书活动为载体,狠抓爱国主义教育。以少年队组织为龙头,结合读书活动,鼓励广大少年儿童积极行动起来,推动读书活动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通过小广播、学习园地、黑板报、主题队班会等形式,切实开展读书活动,提高活动质量、效果。三是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开展以“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贯彻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三自”常规管理模式,使各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明确每月常规重点及每周常规要点,以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培养各个年级段应养成的习惯,分别安排教育重点。班主任根据本班特点,创造性开展工作,强化训练要求。实行文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文明岗”的作

用,责任落实。对学生的卫生、礼仪、集队、纪律等方面实行自主管理、自主评价,并及时反馈,对综合表现好的班级发放流动红旗。逐步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四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合理利用班主任例会时间,开展管理交流,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活动,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组织学习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让班主任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四)强化管理,推动教育不断创新。一是加强课题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一校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扎实做好体卫艺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体育艺术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积极开展学校第二课堂教学,组织广播操和大型课间比赛活动,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并开展活动,组织开展校园书画竞赛,使学生特长得到发展。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教研活动,推进高效课堂。努力做好教学开放周工作,按教导处的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开放周的教研活动工作。通过开放周就教学情况,教学效果提出问题,再研究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查找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体会诊,最终达到纠正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是扎实做好后勤工作,主动、积极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切物资供应,教学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学校固定资产采购、登记、保管、报废、转让的管理,制定相关制度,责任层层落实。维修课桌椅、修补损坏的墙砖、玻璃。把科学、劳技、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仪器,以及音体美器材设施按满足教学需求进行配备、放置到位,并作好登记造册工作。各教室、功能室提前作好设备、仪器、用具的检查、维护工

作,确保开学后的正常使用。净化、绿化、美化校园,让全校师生在清洁、美好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二是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各项经费,计划开支,计划供应,专款专用;实行学校“财务公开”制度,使学校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和群众的监督,每月或期末向全校教师公布经费使用情况。

12.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篇十二

班别姓名

2.3×1.05+6.70.78×6.9+15.8978÷0.39+19.89

13.4÷0.02+346.817.8

133.5-34.8÷2.467.98-12.5

2.3×1.05+6.70.78

13.4÷0.02+346.817.8

133.5-34.8÷2.467.98-12.5

1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十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基于这样的要求,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我认为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设置的,更不是为所谓的“体现课程标准”而设置,其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情境,由此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

行程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典型问题,“相向而行”、“反向而行”、“同向而行”、“同时出发”、“相遇”等数学术语,以及两地的路程与物体的关系,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为此,在教学时,我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首先,请两名学生分别在A、B两端,同时出发,迎面走来,在表演时,叫他们站在相遇点,并组织学生讨论在刚才的情境中,蕴含了那些数学问题,怎样求AB两地间的路程,使学生明白了运动方向(相向而行),两人同时出发(在相遇时两人用的时间相等),求AB间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两人行走路程和其次,让相遇的学生继续往前走分别到A、B两地,帮助学生理解现在的运动方向是反向而行,而求AB两地的路程还是两人行走的路程和。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在解决这类基本题时,已不觉得有任何难度。同样,在数学变式题时,我也充分利用教学情境,让学生明白不同速度的两个物体同向而行后,会发生的数学问题,即经过一段时间,两物相距的路程就是它们所行的路程差。当两个物体沿封闭图形周长。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把“生活化”与“数学化”较好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

当然,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我们要力求避免“生活味”过浓,不能把“生活化”作为数学课的单一求甚至是唯一求,因为数学问题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其独特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只有把“生活化”与“数学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选择数学素材,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

14.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十四

执教者:刘青梅 时间:2015.10.2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理解循环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

2、认识循环节,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能正确地判断循环小数的类别。

3、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听吗?(课件播放)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什么呢?

2、你发现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

(重复讲故事内容——这种重复出现的现象较循环)

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现象也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呢?(星期一至星期日、一年12个月、白天和黑夜、春夏秋冬等„„都是重复不断出现的。)

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数,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循环小数》(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师:王鹏的学校开运动会,王鹏参加的400米赛跑以75秒的好成绩取得了第一名,老师想知道王鹏每秒跑多少米?你们能帮帮老师吗?

师: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怎样列式?

独立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师:看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商有什么特点? 生:商总是重复出现3。

师:那么400÷ 75的商里有多少个“3”呢? 生:有无数个“3”。

师:既然是无数个,那么这样的结果应该怎样表示呢?请同学们自己写一写,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

2、接下来老师还有两道计算题需要大家算一算,并说一说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28÷ 18 78.6÷11 指名板演,同桌之间讨论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

3、四人一组讨论以下小数的小数部分是从哪一位起有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 5.33„和1.55„ 7.14545„ 6.9258258„

像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总结一下循环小数的定义呢?(同桌之间说一说,举手回答)师总结归纳:

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循环小数?哪些不是? 3.4666„ 2.35435 1.4555 0.24382438„ 2.58080 0.44222 8.4747„ 28.1515„

4、请同学们说一说下列循环小数中重复出现的数字是几? 3.4666„ 0.24382438„ 8.4747„ 0.44222„ 出示循环节的概念: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5、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齐读)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例如5.33„ 写作:5.3 读作:五点三 三的循环 接下来请同学们仿照老师自己写一写 5.32727„ 6.9258258„ 请同学们用简便形式写出下面的循环小数。1.746746„ 0.105353„ 0.302302„ 13.67373„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都收获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判一判

(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2)0.8888是循环小数。(3)0.1555„是循环小数。(4)13.243243„可写作13.24

2、你能根据下列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写出它们的一般写法吗?

3、取下面循环小数的近似数(保留三位小数位数)。

4、想一想

上一篇:生活体验的作文下一篇:滨海城市的旅游发展,以上海临港新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