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论文

2024-10-23

新文化论文(精选8篇)

1.新文化论文 篇一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

我方认为文化自信的确需要有一定基础,但这个基础不是文化自觉,而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社会群体/对文化的认可状态,是文化被认识,被接受的过程。而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两者相去甚远。对方的定义显然扭曲了文化自觉的定义。

费孝通先生率先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之后,在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红旗文稿》中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定义,即: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历史进步中/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充分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

我方坚定认为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理由如下:

第一,从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先决条件。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文化得到传承,而文化得以传承必定需要/文化自信。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使我们勇于发现/并剔除自身的文化糟粕,敢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如若不然,文化何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潭死水,怎能不腐!文化尚且不知能否延续,何谈发展,更遑论/文化自觉? 第二,从心理学/认知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直接推动力。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学习目标价值的内部期望/会对社会学习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也就是说,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内部期望,直接推动/文化自觉。一方面,只有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倾注极大的热情与精力,进而深刻认识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才能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才能通过文化自信做到文化自觉,最终达到/文化自强。

第三,从哲学/认识规律来看,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是感性认识经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再总结,再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社会群体而言,没有充分的文化自信,缺乏主动性的文化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可能推行的。只有不断的文化实践,才能发现自身文化的偏差,最终对自身文化有理性认识,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历史责任,实现文化自觉。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谢谢(2010810)

2.新文化论文 篇二

感悟之一, 文章对公司实行“现代医药商业模式”运行实践后对文化的思考, 提出一些很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感悟之二, 文章对文化是雷允上 (西) 超越发展的灵魂, 价值取向是文化的灵魂, 尽管还没有明白的提出, 但在文章一开头就有这个意识, 这是很了不起的;感悟之三, 文章强调“一把手”应是文化的第一推动者、第一责任人、第一宣传者, 把文化作为“一把手工程”而形成文化领导力;感悟之四, 文章是对中华老字号现有成就本源的追溯, 源于对创新孜孜追求。在实践中形成推崇创新的观点:不创新是老字号最大的风险, 许多老字号墨守成规创新不足, 要生存发展必须创新, 这是对创新的肯定;创新的动力, 既来自实际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原因, 又同时来自反击“废医存药”错误观念的需要, 创新观念很重要, 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动力来源问题, 为中华老字号提供了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创新内容重点在技术和管理上, 重中之重是中华老字号要从传统管理跳出来, 推进文化管理这一观点回答了在什么地方创新;在创新方法上, 文章主张有重点, 集中力量, 各个击破。主张团队作战, 不赞成个人英雄主义。这一观点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方式, 集中有限力量为确保创新的成功提供了方法。文章的很多观点, 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是不可能提出来的。

“‘中华老字号’曾经是伴随每一个中国人成长的儿时记忆。它温馨、美好, 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是每一位中国人脚下的鞋、身上的衣、口中的糖, 回味悠长。然而, 曾几何时,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 那些曾令人向往的老字号已与我们渐行渐远, 有些甚至已经湮灭在市场的尘埃之中, 成为往昔沉重的背影。

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些优秀品牌, 是每一个老字号传人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也是振兴民族工商业的重要任务。对于这一点, 相信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市场实践中, 面对新兴的市场主体和世界名牌名品的竞争, 很多老字号却显得力不从心, 进退维谷;在不断兴起的时尚潮流冲击下, 更是无所适从, 几无招架之力, 又无遑论腾飞与发展之见!

本文试从老字号经营的共同境遇和实践经验中, 寻找破解发展瓶颈的途径, 借以抛砖引玉, 共同实现中华老字号的伟大复兴。

老字号的传承, 其核心在于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弘扬

1989年, 位于上海南京西路719号的上海中药店找出尘封已久的“雷允上”店招, 把在“文革”中被更名的老字号店牌重新挂了出来。就这一挂, 很快为该店带来滚滚客源:许多老顾客慕名前来, 只为寻找那样一种感觉;留洋已久的华侨们扶老携幼前来观瞻、体验, 也只为找回童年的回忆;而好奇的欧美游客留连于中草药和百眼橱前, 则惊叹医药文化的古老和神奇。为满足顾客的怀旧情感, 同时也是为了恢复“雷允上”的经营特色, 对店内外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布局, 并专门开设精品饮片柜, 恢复“用料必求其精”的配方传统;请来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坐堂。这一系列恢复, 令“雷允上”老店顿时声誉雀起, 销售倍增, 连续多年成为沪上中药单店销售的冠军。

回顾当年“雷允上”复牌成功, 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回归的成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根植于社会泥土的文化魅力及其生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中医药在传承和弘扬品牌文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例证, 还有北京“同仁堂”, 它无论在其药品内在质量, 还是对品牌文化的策划宣传, 都显现出一脉相承的厚重底蕴, 散发出浓烈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的力量, 才是真正能够感染和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力量, 其作用与现代广告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 每一个老字号的背后, 都有一段品牌发展的奋斗史, 都有一些动人的故事或传说。这些故事和老字号的牌子血肉相糅、相映生辉, 对传播、推动老字号发展具有极强的社会功效。远非现代广告银弹轰炸可比。但可惜的是, 能够把老字号文化精髓融入产品或服务成为内涵, 又能以现代媒介给以发掘和宣传的企业少之又少, 更多企业还处于没有找准发展定位, 或在企业发展根本问题上缺乏统一认识, 从而造成老字号普遍陷入不能发展的困境。

当然, 造成老字号发展困境的原因, 决不止一个文化传承那样简单。正如去年发生在北京前门大栅栏老字号小吃店集体败走的原因, 很多就是文化以外的因素所导致。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 主要是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问题, 如果连生存立足都成问题的话, ……本文暂不做讨论。

应该说,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老字号的传承发展都倾注了极大心血, 给了前所未有的关心和支持。但归根结底, 在商海里游泳的是企业自己, 任何来自外界的帮助和支持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企业自身解决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老字号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有所改观。在这里, “我是谁”重点在于认识自我, 把握特征, 明白优势;“我从哪里来”重点在于把握文化脉络和发展渊源;“到哪里去”则要解决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问题。方向和策略, 必须建立在对自身发展脉络剖析的基础上, 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才是抓住企业发展的牛鼻子。就如“同仁堂”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制药原则。“雷允上”尊奉“药香九十国唯质量奠基, 店老十万天乃诚信为本”的祖训一样, 在这些制作和服务信条的背后, 真正主导企来发展的就是文化的本原。

老字号的发展, 关键在于产品和经营的不断创新

说到文化, 不能不提及另一种文化, 这就是对老字号形成重大冲击的时尚文化。前不久在一次商业研讨会上, 听到一位全球最大奢侈品企业集团的中国区营销总监的发言。他对中国时尚的变迁作了精辟的分析, 基于时尚品牌对人的研究、对人的观念研究提出“流行无国界”、“时尚是一种感受, 不在洗脑筋而在得人心”、“成功在于保持新鲜’等等, 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唯独对他认为“老, 只能进博物馆”的说法很不认同。因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 任何文化都有其本原的内核, 这种内核经过时间的洗礼不断丰富、精致, 始终是延续文化发展的源动力。例如巴黎早在十八世纪就已经是世界的时尚之都一样, 所不同的是, 不过是把贵夫人裙下的鲸鱼骨变成现代女孩的花样文胸罢了。任何把老字号与时尚对立起来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今天的老字号, 哪一个不曾是当初的时尚?我们的错误, 在于观念的老旧, 在于继承者的顽固不化, 没有不断给予老字号品牌以时代发展的新内涵、新立意、新表现, 所以才使老字号显得老态龙钟。从抱残守缺的角度看, 也就难怪时尚代言者要把我们的“老字号”送进历史博物馆了。

谈起创新, 很多业者感到无所措手足, 不知从何处下手。就象毛泽东同志曾经讽剌的那样:我们一些同志得到一把宝剑, 只知道拿在手中不停的赞叹:好剑!好剑!却不知道该如何去用一样。现在很多老字号的继承者只是一味强调继承而不懂得创新, 殊不知我们的老祖宗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才打磨出一块块光彩的品牌。全聚德的烤鸭为啥好吃?六必居的酱菜为啥出名?我们沪上更是不乏各种响当当的品牌。仔细考察他们的历史, 无不是在激烈竞争中下苦工出奇制胜, 靠躺在老祖宗牌子上想吃遍天下, 恐怕永远是痴人说梦。老字号品牌, 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家业,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精神、一种文化传承。如果不了解这一点, 那我们拿在手中的, 就只能是一块毫无生气的牌子, 可就真的只能进历史博物馆了。

在创新方面, “雷允上”近年来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虽不敢说成功, 但对我们的经营工作和思路, 都有一定的启发。大家知道近年来上海掀起“膏方”热, 每到冬令时节, 膏方进补成为一种时尚, 也成为沪上各家中药店争相上马的经营项目。但随着膏方定制业务量不断扩大, 传统的加工方式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一是顾客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行业之间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三是规模化生产对人员、技术、工艺、场地等条件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死抱住传统工艺不放, 一则难以满足顾客需求, 二则要丢掉市场。经过反复调研分析, 决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按照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制订膏方加工质量标准, 为“雷允上” (上雷牌) 品牌注入规范化、集约化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元素。通过标准制定过程, 我们把‘雷允上’积淀数百年的传统工艺, 经过采集、分析、提炼、筛选, 运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 得出最佳工艺方案;在不影响膏方品质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 以全面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2010年7月, 在经过上海市中药行业协会、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各方专家严格论证后, 雷允上 (西) 《中药膏方定制技术标淮》终于诞生, 受到市行业协会高度肯定和赞扬。经过去年冬令以来生产实践, 按照新标准制作加工的膏方, 不仅产量大幅提高, 而且品质更有保障, 口感、色泽、疗效均超过以往, 受到消费者热烈欢迎。通过制定膏方标准给我们以启发, 只有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前人的局限, 不守旧、不怠惰, 敢于创新, 才是真正的科学传承和有效传承, 才能赋予老字号品牌以鲜活的生命力。其实, 只要认真观察一下国外老字号的生存之道, 也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君不见可口可乐仅凭一张配方走遍全球, 虽然它的口味保持不变, 但仍不断推出新品;在它每年的创意广告、包装上, 更是融入了超前的时尚元素, 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 千方百计剌激你的味蕾、唤起你的感觉, 始终吸引和保持着一大批真实的消费者。

老字号重生, 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扩张与飞腾

众所周知, 我国的老字号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困难局面, 除了企业自身原因外, 还有一个与外国企业最大不同之处, 那就是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原因, 所有老字号无一例外, 都遭遇了人为的经营传统的断层。而这一时期, 正值全球工业化发展的高潮, 各种全新的经营思路和手段层出不穷, 工商业资本积累以几何级数增长, 等到我国的老字号重新走上竞争舞台, 世界早已是面目全非。我们所面对的, 不仅仅是经营思想的更新与学习, 还有着资本实力上的巨大悬殊, 很多现代营销理念和手法的应用, 被捉襟见肘的资金所限制, 更不用谈发展与扩张了。那么老字号究竟应该怎样实现自已的发展和腾飞呢?我们认为:除了把握和弘扬企业的文化精髓, 不断创新经营思想和方法外, 还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 借助现代发达的资本市场机制, 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在这一方面, 北京“同仁堂”药业为众多老字号带了一个好头。他们在充分整合企业的文化资源和经营资产基础上, 利用上市融资这一资本手段, 迅速实现了在全国中药市场的扩张布局, 同时进军海外, 兼顾在养生、美容市场的适度发展, 较快实现了依靠单一资本积累所难以实现的发展布局, 为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乃至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3.打造海淀新文化 篇三

盘活区域资源,汇聚文化活力

海淀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早在辽金时代,就兴建了寺庙,从明朝开始,海淀就成为皇家园林的圣地。大批文化单位在海淀成立、聚集,这其中既有广义上的教育科技机构,又有直接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机构,产生了巨大的聚集效益,这是海淀的宝贵资源。但也要看到目前区域与区属文化资源尚未有效地整合,形成合力,海淀文化的整体优势和形象没有充分地展现出来,顺应时代要求。这迫切需要我们打破按所属分配文化资源和产品的传统模式,探索区域资源发展新的途径、新的载体。

加强上下沟通,内在联动,区域互动,盘活资源存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各文化团体和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整体优势。今天艺术团联盟和专家委员会,就是遵循“共存、共责、共建、共赢”的理念,整合区域文化资源的开篇制作和文化影响力的一次有效的尝试。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

深入改革,大胆创新是掀起海淀文化发展新高潮,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动力和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前瞻的眼光、宏观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在融入首都环境建设的大格局中找准定位,形成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氛围。

最近海淀区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正在研究制订深入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和发展规划。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出台现行试点、产业引导、人才激励、投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政策措施,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文化建设。

希望广大文化单位、文化企业、艺术团体积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和审美情趣的新变化,发挥各级优势,贡献聪明才智,加强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不同种类、门类和文化活动的相互融合,推陈出新,营造区域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局面。

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形象

实施文化品牌和文化项目建设,是繁荣区域文化,提升文化形象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发挥区域优势,打好文化的历史牌、科技牌、生态牌、旅游牌,研究文化发展大的手笔、大的项目,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较高知名度、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形成海淀文化的精品和亮点,使海淀和文化一样在全国叫得响;要加强项目的遴选和实施,中部多元文化核心区、北部特色文化发展区和五棵松文化创意产业代表的特色;支持国家排演中心,国家电影放映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推出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构建文化演出平台,挖掘国内演出的市场潜力,推出经典文化作品、品牌文化活动,逐步使海淀成为大师名家的汇聚地、多元文化的展示地、创新文化的辐射地。

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经济

文化既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指标,也是生产力的要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目前海淀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7%,文化创意产业拥有全市20%的从业人员,创造了全市40%的增加值,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格局中举足轻重。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前,我们要善于调整产业结构,挖掘新的增长点,增创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经营型文化产业,通过文化引领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遵从科技是手段,创意是源泉,人才是基础,产业化是方面,效益是目标的基本的理念。依托海淀科技人才优势,促进现代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体系,形成若干文化产业聚集区,支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吸引国内外优秀文化企业驻区发展。

在发展图书、音像、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我们要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发挥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的引领作用,实施文化创意产业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技术链、产品链和人才链,使海淀成为制造手段先进,消费群体众多的全国文化创意产业聚集中心、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和时尚生活消费中心,确保海淀在北京乃至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文化惠民

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以文化催生海淀和谐之美。

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建立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向社会提供更多免费的,或者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工程、文艺演出鲜活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公共文化人才培养的建设。

结合创建全国首都文明城区工作,开展先进文化进社区,明星走进百姓家,开展“五月的鲜花”夏日文化广场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支持高雅活动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等。

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创造、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力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深入开展荣辱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爱我海淀,建我家园”教育等,集聚经济上的凝聚力,文化上的亲和力,形成海淀不断前进,快速发展的强大的合力。

4.新文化论文 篇四

———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编者按: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紧密联系国内外文化建设历史经验,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对深化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本刊将分三期陆续刊出。

今年以来,中央就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最近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为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文化历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积极探寻的一个领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推进,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分析总结这些年来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进文化建设,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问题,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我以为,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觉醒、使命与担当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国家。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有的国家甚至提出,要把文化作为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战略都应当维系于这个轴心而展开。过去,我们对文化作用的认识,也往往局限于把文化作为一种手段、作为一种支撑来强调。现在看来,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对人类发展来说,文化可能是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十六大之后,我们党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把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认识上的新飞跃,反映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战略眼光。

第二,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我们以往比较多地强调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对文化与民生的关系认识不深。文化是维系一个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力量,无疑应当重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文化之于人类,应当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普遍需求,也是终生相伴的需求。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我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进入小康之后,精神文化需要更加突出、更加强烈,解决人们“文化饥渴”的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讲改善民生,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讲公平公正,文化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我们讲幸福指数,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尺度;我们讲生活质量,文化应该是一个显著的标志。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一些人的思想困惑、精神焦虑有所增多,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的任务更加繁重。必须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同时,更好地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更好地丰富人们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第三,文化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表明,发达程度越高,文化产业支柱性作用就越明显,对经济增长的

差异。这表明,任何文化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展开的,不可能超越历史阶段,更不是空中楼阁。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上的不发达、制度上的不完善、发展上的不平衡,必然对文化发展产生制约和影响。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历史的方位和坐标,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识现阶段我国文化构成和状况的复杂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战略,既不降低标准又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第二,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多元一体、多样共生的,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主导、壮大主流。文化总是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来展现的,但其中总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特别是在阶级社会,占据主导的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在我国封建社会,尽管儒、释、道等多种思想文化长期并存,但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是儒家文化。近代以来的西方国家,虽然各种各样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思潮不断涌现,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始终占据主导。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对建设自己的主流文化更加重视、更加自觉。美国就始终把反映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作为根本内容,以此来打造“美国梦”、强化“美国精神”。新加坡为团结国民共同致力于本国发展,以国会法案的形式,确定了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等为主要内容的共同价值观,在全社会加以推行。可见,培育和壮大主流文化,是古今中外的通行做法。推进我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

第三,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一个不断积累积淀的过程,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文化涉及人们的情感记忆、思维习惯、精神感悟,涉及人们的历史认知、观念认同、理想追求。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文化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与盖大楼、修高速公路不一样,不是三年五年能见效的,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大的飞跃。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名篇、文化大家大师,都是在人类文化长期积淀和接力推进中问世和诞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出现的。有人说,如果政治制度变革需要6个月,经济体制变革需要6年,那么文化的改变至少需要6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但文化的变迁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推进文化建设,既要有紧迫感,也要看到长期性,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做到重在建设、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决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

应当是人,是人的精神的丰富、需求的满足,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现在人民群众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热切。我们党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仅有责任实现和发展好人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也有责任保障好人民的文化权益、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让文化的阳光普照人民大众,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沐浴中生活得更加幸福。

第四,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伴随经济的强盛,而且伴随文化的昌盛。作为一个执政党,我们不仅要致力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而且要致力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现在,有人提出“文化边界”、“文化版图”、“文化主权”等问题,实际上是把文化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来研究,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当前,中国作为一个在国际舞台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发展中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同世界互动中的作用更直接、更现实。特别要看到,中国还面临着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应当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居安思危,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加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拓展我们的战略利益.过去、守旧复古,而是要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传统文化中也确实存在一些糟粕,需要摒弃。对待传统文化,还是要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思想价值,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涵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第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根本,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党从一诞生就举起了马克思主义这面旗臶,并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在思想上精神上得到极大的解放。正如毛主席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我们现在讲“老祖宗”不能丢,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生态中,辨析主流和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抵御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优势,应当倍加珍惜。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不断实现着中华文化的再生再造,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有的人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搞历史虚无主义,认为革命文化是“过去时”,今天讲革命文化没什么意义,随心所欲地戏说历史、消解红色经典,对英雄人物、历史人物进行颠覆性评价。这是对历史的歪曲,也是对文化的亵渎。应当看到,在中国人民艰辛革命历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革命文化都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定要用好用足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丰富革命文化资源,使之深深融

步有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消极腐朽内容。那种对西方文化“全面拒斥”或“照单全收”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势力打着文化开放的名义,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其目的就是试图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对此,我们要保持应有的警惕。

第三,要有转化再造的能力。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不应当是单纯的“物理嫁接”,而是有机的“化学反应”,目的是为了转化再造、丰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果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必然导致消化不良。毛主席讲过:对待外来文化,应当以中国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如同我们对待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中华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外来文化有着强大的整合能力,许多外来文化传入后,都实现了同中华文化的有机融合。吸收外来文化,贵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重在实现中国化、本土化。要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要同中国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要同中国人民的接受习惯结合起来,创造适合中国人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的表现形式,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只有通过转化再造,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着眼将来。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历史的辉煌,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的蓬勃生机,来自于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放眼世界、审视自己、展望未来,世界的变化、中国的进步、人民的伟大创造为我们文化的繁荣兴盛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广阔舞台,当代中国文化正展示出令人振奋、再现辉煌的良好势头。

第一,从世界发展大势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一个多元的世界文化格局初现端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既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更加关注中国,也更加关注中国的文化,这为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契机。现在一些外国学者提出“世界文化东移论”,认为“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认为“未来在很多方面西方要向中华文明取经”。这些观点不一定准确,甚至有“捧杀”成份。然而,中国影响在扩大、中国文化吸引力在增强,却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上的文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中华文化兴盛的势头不可阻挡。只要我们把文化建设放在世界发展大背景下来审视和推

为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把握好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汇聚各个方面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实现文化发展的新跨越。

第四,从网络化、信息化的潮流趋势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当今时代已进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裂变式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带来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而且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过去我们谈网络,往往只是把它作为虚拟空间,现在互联网已成为现实社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众化、媒体化、现实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网民已达4.2亿,通过网络了解信息、浏览新闻、学习知识、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参与文化建设,借助博客、播客、维客等进行文化创造,广大网民既是网络文化的享受者,又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网络技术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激发人们创造热情的同时,也孕育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催生了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等新的文化样式,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效率,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领域、内容。有人预言,今后文化的消费享受、创作生产和交流传播大都要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实现。谁在网络文化的发展上抢得先机,谁就能占领文化的制高点。只要我们顺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潮流,抓住难得机遇,把互联网作为传播先进文化、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阵地新平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就一定能够为我国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开辟新领域.3 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体现时代感、突出大众化、富有独创性。时代感,就是把握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价值观是时代的产物,只有反映时代的要求,才能引领社会进步。我们现在倡导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和谐和睦”等理念,所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就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历史上,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曾经发挥了进步作用,就是因为它适应了人们摆脱封建专制束缚的历史要求。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在价值观念上,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大众化,就是关注大众诉求,融入大众生活,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我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为什么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就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人们处世、行世、立世的一些基本准则。价值观只有走进心灵、走进大众,才能有广泛的亲和力、感召力。独创性,就是要有特点、有特色,能够为人类文明发展有所贡献。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是不断筛选的过程。只有那些原创性强、普遍意义大的价值观念,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淬炼。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实践,提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内核。同时,面向世界,关注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阐明自己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主张,敢于在超越他人中引领潮流。当然,塑造核心价值观还有表述形式的问题,要尽可能鲜明、简洁、凝练,让人们易懂、易记、易表达。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任何一种价值观念的形成,都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更好地感知、领悟,更好地遵守、践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与无孔不入的渗透是密不可分的,他们的影视作品、主流媒体等无不体现着他们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相比之下,我们有的传播媒介、文化作品却没有他们做得那么自觉、那么巧妙,有的甚至宣扬“讲责任太累”、“讲崇高太虚”,贬损、亵渎、消解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念,误导和扭曲人们的是非标准、美丑标准。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正确价值追求,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确保一切文化阵地、一切文化产品、一切文化活动,都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使之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

2.自强之路——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路就是路径,这里主要是解决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紧密结合文化建设的实际,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既积极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又努力实现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着力解决影响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协调好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努力促进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涉及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格局。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对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了两手抓、两加强的文化发展格局。可以说,提出事业产业两手抓,顺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把握了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是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正是有了这个飞跃,在这些年的实践中,我们对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需求有了进一步界定,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有了进一步把握。在此基础上,科学定位了政府和市场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功能,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方针,找到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形成了用不同的思路来推进事业、产业发展的办法,开创了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继续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

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是一个根本特征。人民群众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群众。那种认为文化是少数人把玩、少数人享用的观点,同社会主义文化观是完全背离的。在文化建设上,一定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摒弃“小众”意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开辟渠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及时总结提炼和积极推广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样式、文化载体,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挖掘出来、释放出来。

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专门人才的作用和贡献。无论是文化元素的升华提炼,文化潮流的引领带动,还是文化艺术的再创造再发展,都离不开专门的文化人才。人才强文化才能强,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必然是一个文化兴盛的时代。我国春秋战国出现思想文化高峰、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与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的卓越建树密不可分;我国唐宋时期诗词、散文发展之所以形成鼎盛局面,与李白、杜甫、白居易及唐宋八大家等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欧洲文艺复兴铸就的艺术辉煌,离不开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的艺术创造;18世纪下半叶欧洲古典音乐的兴盛,离不开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维也纳三杰”的音乐成就。这表明,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大厦,必然要有一批大师和大家来支撑;一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必然要有一批泰斗和巨匠来代表;一个国家文化的繁荣兴盛,必然要有一批领军人物来领衔。要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必须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培养一支宏大的、适应时代要求、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创新创造的文化人才队伍。这些年,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的看,文化人才队伍状况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还不相适应。应当把文化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用战略思维、改革精神谋划和推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大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批世界级的文化代言人。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超越、宽容失败,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类文化人才竞相涌现、创造活力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知识分子是文化领域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群体,肩负着精神文化生产、创造和传播的重要使命,搞好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要按照“尊重、包容、服务、引导”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

贵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但必须看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有些方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是不可逾越的,现在则需要突破。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还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都需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应当把创新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开掘和利用,提高创意含量和竞争优势。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使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使创新成为文化领域的主旋律、最强音。

5.自强之翼——插上文化腾飞的强劲翅膀。在当今时代,科技和市场在文化繁荣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市场如同鸟之双翼,借助它们的力量,文化就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科技与文化历来如影随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发展样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古代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摆脱了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近代以来,无线电技术、摄影摄像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的发明,使人类文化进入了一个视听传播的新时代。近年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为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科技的发展,也以独特的方式增强着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在舞台表现上,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影视特技,可以呈现出气势磅礴、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舞美效果。数码电影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环幕4D电影、球幕电影、交互电影等,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实现文化自强,必须增强科技意识。要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不断为文化注入新的内容、构建新的平台、创造新的形式,努力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当然,技术是手段、是途径,是为内容服务的,所有技术性的东西都依附于内容的思想深度、高度和广度。必须把形式与内容、技术与艺术有机融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防止技术淹没思想、形式大于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臵起着基础性作用。运用好市场机制,0 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发表于《红旗文稿》,文章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紧密联系国内外文化建设历史经验,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对深化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问题,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我以为,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云杉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1、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

第一,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国家。

第二,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我们以往比较多地强调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对文化与民生的关系认识不深。文化是维系一个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力量,无疑应当重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文化之于人类,应当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普遍需求,也是终生相伴的需求。

第三,文化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表明,发达程度越高,文化产业支柱性作用就越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详细】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1、不忘本来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应当礼敬自豪地对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第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根本,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第三,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优势,应当倍加珍惜。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不断实现着中华文化的再生再造,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详细】

2、吸收外来

第一,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各有所长。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以各自方式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只有兼纳百家之精华,融合各种文化之所长,才能更好地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如果自我封闭、排斥外来,就会失去发展的活力,甚至走向消亡。

第二,要有辩证取舍的态度。开放包容不是盲目崇外,学习借鉴也不是照抄照搬。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都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离开了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也必然发生变化。同时,外来文化也是形形

1.自强之魂——塑造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第一,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体现时代感、突出大众化、富有独创性。时代感,就是把握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价值观是时代的产物,只有反映时代的要求,才能引领社会进步。大众化,就是关注大众诉求,融入大众生活,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广泛的社会认同。独创性,就是要有特点、有特色,能够为人类文明发展有所贡献。

第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任何一种价值观念的形成,都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更好地感知、领悟,更好地遵守、践行。【详细】

2、自强之路——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第一,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紧密结合文化建设的实际,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第二,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格局。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对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了两手抓、两加强的文化发展格局。

第三,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部署,是总结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的战略抉择,是抢占发展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详细】

3、自强之本——把握文化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

第一,人民大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追溯文化的起源,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操,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都源自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

第二,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专门人才的作用和贡献。无论是文化元素的升华提炼,文化潮流的引领带动,还是文化艺术的再创造再发展,都离不开专门的文化人才。【详细】

一历史趋势,立足于当代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的历史时刻,立足于当今时代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现实,从如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时代的必然要求,思考中国的文化问题。二是源于视野开阔。文章既有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精辟论述,又有对人类进步历程的旁征博引;既有文化理论问题的思考,又有文化实践经验的概括;既是一部回顾历史、立足现实的中国文化沉思录,也是一部面向未来的中国文化发展启示录。

宏大的体系何以体现?一是架构完整。文章用三个部分统领全篇: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清晰地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体系框架。每个部分由三到五个核心论点作为支撑,每一个核心论点往往又包括几个分论点,逻辑严密,层次分明。二是解答重大问题。文章系统回答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文化的特点、执政党的历史责任、发展文化的基本要素、文化繁荣和发展的路径等若干重大问题,全面展示了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文化问题的新的思想成果。三是阐述重要思想。以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例,文章提出:现在看来,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对人类发展来说,文化可能是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

丰富而简明的概念云杉文章的三个核心概念——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三个核心概念准确反映了繁荣和发展中国文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在一系列概念的形成中,在概念的不断更替和运动中,在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转化中实现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概念的提出,堪称连接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之网的纽结,也是我们认识和掌握文化现象之网的纽结。

从中国传统文论的角度来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犹如文眼,使文章气韵贯通、浑然一体。深化了我们对文化本质的认识,也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

现实而超前的思想云杉文章最可贵之处是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一是对文化的思考具有现实针对性。文章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高举自己的文化旗臶,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

顿挫的美感。类似的佳句,文章中多有所在。

云杉文章没有官话套话,没有大话空话,处处务实,坚持实事求是。比如,在谈到文化发展时,强调文化建设需要长期积累,如果政治制度变革需要6个月,经济体制变革需要6年,那么文化的改变至少需要60年,甚至更长时间。推进文化建设决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更不能用疾风骤雨、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这种务实的文风贯穿文章的始终。

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发表于《红旗文稿》,文章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紧密联系国内外文化建设历史经验,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对深化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文化自觉:觉醒、使命与担当 文化自信:传承、开放与超越 十位文化界人士谈“文化自信自觉自强”

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讲软实力、文化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

1、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体现时代感、突出大众化、富有独创性。时代感,就是把握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价值观是时代的产物,只有反映时代的要求,才能引领社会进步。我们现在倡导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和谐和睦”等理念,所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就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

大众化,就是关注大众诉求,融入大众生活,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我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为什么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就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人们处世、行世、立世的一些基本准则。价值观只有走进心灵、走进大众,才能有广泛的亲和力、感召力。

独创性,就是要有特点、有特色,能够为人类文明发展有所贡献。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是不断筛选的过程。只有那些原创性强、普遍意义大的价

0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了两手抓、两加强的文化发展格局。可以说,提出事业产业两手抓,顺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把握了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是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详细】

3、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部署,是总结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的战略抉择,是抢占发展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文化领域同样也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从当前情况看,我们在文化发展方式上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文化布局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门类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各类文化设施、文化服务在大中城市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区比较发达,而在农村、基层相当薄弱、相当缺乏,特别是在一些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人们的基本文化温饱还难以保障。在文化结构上,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进出口结构都还不尽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非公资本比重低,适合大众消费的优质文化产品还不够多。在产业集中度上,散、小、滥的问题依然存在,规模实力、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我们所有出版社的年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及一家贝塔斯曼,我国海外商演的年收入总和还比不上国外一个著名的马戏团。【详细】

文化发展,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时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文化工作者的热情创造,是文化兴盛的可靠保证。

1、人民大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

追溯文化的起源,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操,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都源自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人民大众不仅创造着文化,也不断传承发展着文化。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靠的就是一代代中华儿女薪火相传、接力推进。在谈到文化的源和流时,毛主席曾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是一个根本特征。人民群众需要文化,文化更

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直接面向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在微观运行机制上,一方面,围绕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打造一批文化领域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大幅度提高我国文化企业的规模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详细】

2、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

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当今文化发展,创意制胜、内容为王。有人说,美国算不上文化资源大国,却是一个文化强国,强就强在创新上。好莱坞的大片、麦当劳的薯片、英特尔的芯片,被称为影响世界的“三片”,实际上都包含着独一无二的文化创意。只有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才能在发展水平上胜人一筹。重视文化建设是我们党的优秀传统,在这方面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但必须看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有些方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是不可逾越的,现在则需要突破。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还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都需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详细】

在当今时代,科技和市场在文化繁荣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市场如同鸟之双翼,借助它们的力量,文化就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1、科技与文化历来如影随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发展样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古代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摆脱了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近代以来,无线电技术、摄影摄像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的发明,使人类文化进入了一个视听传播的新时代。近年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为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科技的发展,也以独特的方式增强着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在舞台表现上,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影视特技,可以呈现出气势磅礴、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舞美效果。数码电影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环幕4D电影、球幕电影、交互电影等,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实现文化自强,必须增强科技意识。要适应当代科技

集团总裁

张 宇:文化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访谈】陈少峰谈文化体改 【专访】提升文化事业效率 【专访】广东宣传部长林雄 【专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部政法司司长、文化部体改办主任

韩永进:文化部政法司司长、文化部体改办主任

胡锦涛总书记在7月23日的讲话中强调,“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特别强调“协调发展”,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冯骥才:著名作家

中国的文化有两类。一种我称为“父亲文化”,是庙堂文化,是孔子,是能给我们力量的文化。另一种我称为“母亲文化”,也就是流传于民间、动态的、生长于每个人心里的文化。

聂震宁:中国出版集团总裁

我们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我想从两个方面的需求来谈这个问题。一是文化的对内需求。现时代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四位一体”格局的全面推进与和谐社会的建构,文化最主要的目标应当是人,是对人的关心,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关心,因而需要有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

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离不开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积累,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的一种文化积淀、文化基因、文化密码,它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身份,揭示一个国家文化的个性。【详细】

▲著名作家王蒙 著名作家王蒙

乐黛云:北京大学教授回顾我们自己,当前中国文化正处于“反本开新”的大浪潮中。“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是为了“开新”。“反本”必须要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和流向有深切的了解。这种了解越深入,就越能使中国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以面对新的世纪和人类。“开新”则要求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发展总趋势,以便对中国思想文化作出合乎时代要求的新的、最好的诠释。

王 蒙:著名作家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文化建设的高潮正在到来。文化方面的设

续的根和种子。举例来说,如中国人重视世代之间的联系,崇敬祖先,重视培育出色的子女;中国人相信“和能生物,同则不继”,相信不同的东西可以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元一体”;中国人推崇“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行为准则;反对以力压人,倡导以德服人等等。【详细】

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是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提出来的,是作为政党的发展目标和总体战略构架提出来的。在我看来,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包括四大模块,这四大模块就是文化凝聚力、文化影响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服务力。它有一个核心,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四者综合起来,形成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肖永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迈出的第一步,实现了经济市场的开放和制造业产品的输出,是最基础、最原始和相对低端的“文化走出去”。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趋势日益显著,创意内容丰富、传载形式多样的高端文化产品的全球市场共享提到了国家发展的议事日程,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在现有的成果基础上不断深化业已成为必然。

聂震宁:中国出版集团总裁

文化“走出去”,首先还是内容问题,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向世界讲“中国故事”的本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代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然而,历史上精华与糟粕杂处,现实中成果与矛盾并存,我们究竟应该拿些什么内容到世界上去,让别国的受众来认识、理解、接受我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详细】

本刊记者 单 庆 智建丽 苗遂奇 王锦慧 张进中 张少义 集体采访

▲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

熊澄宇: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战略的文化产业大体上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文化生产力主要指具有一定智能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科学技术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人的智力水平、文明程度、科学知识、生产管理、劳动组织等为其构成要素。

张 宇:文化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我们有三点建议:一是集中力量扶持重点企业。当前,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化共识。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找准推动首都文化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推动首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是在积极承担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上要有高度自觉。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集聚了丰富的各类文化资源。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是中央对北京的重要要求,也是北京人民肩负的重要历史责任。我们必须以首善的标准,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重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的重任。

文化自信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强文化自信,一要坚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导的和谐、大同、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辩证思维等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对这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要继承和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了时代特征,顺应了人民的期待,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必须要坚持和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念和追求,积极利用首都文化资源密集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科学发展。

二要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广泛吸收借鉴一切外来的优秀文化。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以辩证取舍的科学态度,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广泛吸纳、融汇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既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又要加强交流、交融,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既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又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努力在同外来文化的互动交流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要不断开创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增强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机遇,推动文化大发展,再创文化的新辉煌。要牢记使命,认真履行职责,从世界发

0 聚力;进一步做大做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产业整体升级,打造具有强大承载力、竞争力的“文化航母”,提升首都文化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推动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统筹央属和市属、国有和民营、京内和京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文化资源,形成首都文化发展新格局。

5.新文化论文 篇五

与此相对应,从计划性的文化产品供应到尊重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会议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我国颁布的《“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下一步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举措。

这些充分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对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践行。

实际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充分保障公民的公共文化基本权益,当前明确公共文化基本权益的概念与内涵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十分必要而迫切。

本文就我国公民的公共文化基本权益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辨析厘清。

公共文化。

学界对公共文化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界定。

香港学者陈云将公共文化概括为:“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是指受政府的公共资源和法律直接影响和管理的文化场馆(如大会堂、博物馆)、文化活动(如艺术表演、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和公共空间(如剧本审查、禁止在街道无牌表演或卖唱之类),是现代文化政策的施政核心”。

[1]这个概念偏向于公共文化的外在特征。

而按照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观点,在公开的场合、公共的领域中,人们就共同关心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一切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公共文化或曰公共舆论,整合公共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市民社会统一的价值认同体系,赋予市民社会以凝聚力,使之保持自身相对于政治国家的独立性[2]。

通过他的观点可以看出,公共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对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注重文化的整合,他揭示了公共文化的内在本质。

我们可以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来把握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及其特点。

在内涵方面,公共文化是在文化的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一致性等内在公共性特征的文化,它培养人们的群体意识、公共观念以及文化价值观念上的群体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追求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文化整合;在外延方面,公共文化主要指具有群体性、共享性等外在公共性特征的文化,其特点是以文化站、群艺馆、电影院、剧场等公共文化场所为依托,借助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发展群众参与性、资源共享性的文化[3]。

在现代社会,公共文化的主体是更具公共自觉性和使命感的最广泛的群众。

但是要注意的是,公共文化并不等同于大众文化。

判断一种文化是否是公共文化,较之群众参与的外在公共性,文化价值观念的内在公共性是更深层次的标准。

公共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所倡导的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能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并通过群体性的文化活动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维持社会的安定有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6.新文化论文 篇六

让新教育伴随教师的专业化一道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和我们的老师共同探讨南房小学教育和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课题。下面,我就把我校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思考、实践与体会向大家作以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涵养新文化 创设新路径——让新教育伴随教师的专业化一道成长》。我的汇报分为四个部分:

一、让学习成为一种文化,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与一个人谈论文化就象向一条鱼讨教“水”的感觉,当他还在“水”中时他回答不了,只有他在沙滩上或被清洗后,才能认识和体会到何谓文化。学校文化即如同水,无色无味,却又无处不在,学校身处其中如鱼在水,水质的好坏、水的深浅都决定了学校的生命力。文化是一片土壤,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哪怕一拨又一拨的人从这里离开,他们带走的仅是个人的智慧,却带不走学校特有的文化,只要这片土壤存在,就会有更多的人从这里成长起来。

为了打造学校的学习文化,我们依托学习型学校的建立,让团对学习成为学校文化,最终使学习成为了教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特有的生存习惯。

一是建立学习型组织。一种氛围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组织的精心设计和维护。为了让教师学习更加有序和有效,我们构建了自己的管理机制。

二是遴选推荐先进的理念和学习内容。理念决定行动,没有先进的理念,就没有创新的思维、眼光和行为。为此,我们网上学习了《21世纪前沿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管理》的学术报告,并与我校老师们进行了深入座谈。由此,确立了把我校建设成学习型学校的发展新思路,开始了我校深化教师学习的新历程。教师的工作非常繁忙,因此科学地设计学习的内容就显得极为重要。为此,我们建议教师把学习的基本内容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教育基础理论,如“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等;二是名家教育学说,如陶行知、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叶澜、朱永新老师的专著;三是当代前沿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学习型组织管理”等;四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如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通过这四个层次的学习内容,保证了团队学习沿着正确的方向迅速高效地推进。

三是通过多种途径聆听窗外声音。善于聆听窗外声音,是让教育走出象牙塔、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和生活意义的完整系统的基本前提。我们深刻领会新南房教育的这一精神,通过多种途径让老师们聆听到窗外的声音。

第一,请进来,与大学区学校名师交流。我们每个学期都要聘请大学区优秀教师来到学校与老师们交流,不仅使老师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层次,更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第二,走出去,汲取成功经验。几年来,学校组织领导和老师先后到西安、渭南等地考察学习,优秀的教学理念都给了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第三,实践历练,增长才干。我们不放过一切可以锻炼教师、推出教师的机会,新课程培训、参加镇级座谈和教学大赛等等,我们的老师和各地的同行切磋交流,沟通互动,不断走向了成熟。

四是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和成果。老师们的读书学习是一种伙伴和互补的关系,一个人的思考和发现可以为全体教师带来启示,一个人的学习成果可以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财富,真正产生1+1〉2的“整体效应”。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老师们按照不同学科、不同兴趣参加分组讨论,围绕不同的主题发表见解。在深度会谈中,老师们逐步克服了习惯性防卫,参与意识得到强化,一批善于表现自我、挑战自我的骨干教师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我们还通过每年一次的才艺展示,鼓励教师一专多能,拥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丰富生命体验。学习,逐渐成了老师们的一种工作状态、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五是采取了有力的激励措施。教师的学习,除了高尚的理想与生命价值激励以外,也离不开物质激励,我们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把乐学、会学、学而致用、学能创新同物质收获、职称晋升、人才培养挂起钩来,充分利用弹性工资制度和奖优罚劣、适度倾斜等方法,极大地推动了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学习热情的提高。学习是需要投入的。

三、兼容并包,用现代书香浸润教师的专业素养。建设书香校园,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弘扬。我们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崇尚读书、热爱读书的民族,只是应试的沉疴封闭了读书人的视野,束缚了自由的天性,使我们的学习走向了异化。建设书香校园,无疑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重塑基础教育人文精神的一剂良药。

我们认为,新南房教育所倡导的“书香校园”,决非狭义上的概念。这里的书,既包括有字之书,还包括无字之书,既包括网络资源,也包括生活经验。香,则香在氛围,香在文化。我们所倡导的兼容并包,一是辨证地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传统文化,涵化创新,确立我们的追求与奋斗方向;二是要求我们的老师成为专业化和创新型的现代教师,为教师的成材成功指明方向;三是在充分激发教师发展热情、挖掘教师成长潜能的同时,对教师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努力实现有效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为学校与教师的双重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我们努力让书香校园充满文化的韵味,校园方厅里的读书茶座、教室里的图书角给师生的心灵提供了栖息的港湾,“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诠释了一实验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我们还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载体,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使整个校园处处充满了现代书香和独特的文化景观。

一是通过读书实践活动,打造读书文化,涵养读书习惯。学校为全体师生制定了推荐书目,要求广大师生有计划地开展阅读。在推进教师走进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读书汇报活动。每个学期组织全体教师汇报自己的所学、所思、所做、所得,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把读书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我们体验到了这种形式的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一,读书汇报改变了过去闭门造车式的阅读,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促进了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引发了老师们的讨论,极大地活跃了学校的学术氛围;第二,我们欣喜地看到,读书汇报在开展一段时间之后,逐渐成为了一些老师锻炼自己、暂露头角的舞台,许多年青教师在汇报时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不时地抛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俨然一副大家风范;第三,随着信息的流通,思想的活跃,老师们的创造热情已经被点燃。学校里校园书市、主题辩论、故事比赛、信息发布会、经典人物评说„„思想涌动、激情飞扬,书香已经弥漫在空气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浸润着师生们的心灵。二是鼓励教师自我反思,让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求索。反思既是促进教师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激励教师思考、自我设计的有效途径,更是形成学校文化的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我们一方面强调了宏观的反思。即要求每位教师都对自己的人生和专业化发展进行综合设计和评价,这个设计和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行为时刻需要调整和修正。而如果老师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并为之努力学习,则其发展的稳定性就会大大增强。为此,我们号召全体教师都要结合学校的办学育人目标和工作实际,系统的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并结集成册,公开出版。另一方面,我们也注重微观反思。就教育教学工作而言,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没有反思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此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要至少撰写两篇教育随笔,定期交流。有的老师一个学期积累教学随笔近百篇,校级领导也把深入课堂当作首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年组的教学研究中既有校长、书记的专业引领,又有教师之间的中肯建议。教育反思,不仅激励了教师时刻清醒地向着明确的目标前进,同时也为老师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是用业绩文化激励教师学习积累,厚积薄发,走向成功。业绩积累是我校教师的一项常规管理和优良传统,是使一代一代名师茁壮成长、走向成功的动力之源,它象阳光雨露一样激励教师自我超越。这种激励,是面对昨天坚实的足迹而实现新超越的欲望,是对今天良性循环状态下螺旋上升式的追求,让教师积累下昨天的业绩,既是对昨天负责、对今天激励,更是对明天的期望与鼓励。我们要求教师把反映自己学习进步过程的听课记录、教育反思、教学论文、随笔、家访日记、学习笔记、荣誉证书、发表文章和专著等等都有计划地积累,每个期末进行一次综合展示,学校将其作为考核教师学习、工作的一项依据。现在我们的老师在积累的过程中练就了扎实的内功。

四是搭建多种读书平台,为教师营造充满文化魅力的学习乐园。为了给师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充实了学校图书馆,让老师们能够接触到当前最新的前沿教育论著,让孩子们能够读到最好的儿童读物。老师们通过网上资源库,聆听专家讲座、名师授课,参考同事们的教学经验,共享一实验的科研成果。通过网上论坛,进行热点问题的交流讨论,提升了思辨能力。老师们网上阅读的热情。值得一提的是,许多青年教师的视角通过网络,延展到了更加宽广的地方,朱永新、李镇西的名字开始在校园内传诵。我们的优秀青年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发现了新南房教育的魅力,不仅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教育在线的工作中,而且向学校领导和同事们推荐,使许多老师深受教益,现在,读书学习已经成为一实验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需要。有的老师由一开始的模仿、从众,逐渐变得喜欢阅读、离不开读书。吉林市规模较大的书店不多,所以每到周末,我们的老师都能够在书店里碰面。老师们出差,如果能够抽出空闲,他们的第一选择往往是当地的书店。哪位老师有了一本好书,常常会被预借出三个月以外。尤其令人感动的是,我们有的年青女老师,用书籍作为自己新婚的陪嫁,用书香装点自己的家园。

四、魅力飞扬,在打造课堂文化中丰厚教师的专业底蕴。

作为教师,课堂是展现其生命活力的最佳舞台,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主战场。因此,打造课堂文化,构建理想的新课堂,对丰厚教师的专业底蕴,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们理解的理想课堂,应该是那种充满激情和灵性、充满美的情感和追求、充满科学真理探求和体验的魅力飞扬的课堂。具体来说,我们的课堂,应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一部分,生命里不能缺少情感,因此,课堂生活也必然是一个情感不断释放、不断交流、不断碰撞升华的空间。我们的课堂,应是一个时间、空间、信息、知识都得到开放的课堂,在开放的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生命得以充盈,人格得以完善。我们的课堂,还应是一个智慧的课堂,活跃的思维、凝炼的表达、共享的喜悦,让课堂生活成为一个令人神往的文化场;我们的课堂,还应是一个生活的课堂,还课堂以生活的本来面目,让课堂在生活实践中提升,真实、可信、充满情趣、充满价值,这样的课堂,才能够使每个生命体在教学中激情涌流,才能够建构起知识的大厦,促进每个孩子全面成长。

理想是美丽的,理想的课堂需要悉心地经营,我们把经营课堂文化的过程当成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说,我们在三个方面作出了努力。

首先,创设开放的教研氛围。我们创造了多种开放的形式:个人研究课——老师们随时随地欢迎领导、师父走进教室,共同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教学理念;开放课——把家长、同事请进教室,让大家感受教学氛围,了解学生的课堂生活;名师展示课——则给全校教师以专业的引领,不断走向水涨船高的教师成长的最佳境界;特色研究课——相同内容多人上,一个专题多次上,让教师在比较中反思。老师们不再把教学的内容和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室里,集中在30分钟内,网络课堂教学、主题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让课堂焕发了无限的生命力。大家还自发地在校园网上开展了教学讨论,使教学研究、学术交流空前活跃起来。我们强调的“开放”不仅是指形式上的,更多的是教师思想的开放,通过交流,产生碰撞,引发思考。

其次,开展教学艺术的深入研究。教学是一门艺术,掌握这门艺术,既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和文化积淀,同时也需要掌握相关的经验和技巧。我们一方面从单项技能入手,着力在语言技巧、沟通能力、评价方式、板书设计、作业批改、教姿教态等进行专题的研讨和训练。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拜师学艺、集体备课等方式交流总结教学艺术的方法和经验。在课堂伊始,自然地由课前三分钟引入,也许是一首美妙的歌曲,也许是一次佳作交流,也许是激情演讲,运用轻松的形式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学习探究的情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娴熟地运用教学技能技巧,以艺术化的手法组织学习。鼓励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智慧课堂中独具个性地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地探索创造。师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上不只是在教和学,同时还在感受课堂中心灵的交流、人格的碰撞;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教学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不久,很快就打开了课堂教学的局面,上课学生听不够、说不够,课止,而情未尽,言尽,而意犹存。

第三,规划个人发展的成长蓝图。每个教师的个性不同,其教学风格也必然不同。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具有个性魅力的。学校帮助每个老师主动设计自己的成长蓝图,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张宏的幽默儒雅、严华的清新活泼、王福文的凝重深刻、孙亚欣的热情奔放、王秋的轻松明快„„老师们在有效的指引下为自己把脉,根据自身的特点,借鉴学校名师、骨干的教学风格,规划个人的发展类型。我们探索了“3+3+3”的培训模式。第一,在培训对象上,明确三个层次的教师培训目标,即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个梯度。对名师提出“上一堂精品课”、“做一场学术报告”、“主持一项课题研究”的要求。对青年教师,提出“培养青年教师四个一”活动,即:“听一节课”、“评一次课”、“谈一次话”、“录一节课”。引导每位青年教师明确自身的优缺点及努力方向,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二,在培训内容上,坚持开展三个方面的教师培训,即“教学基本功、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第三在培训方法途径上,突出三大策略。学校 “搭设舞台”、“外出学习”、“大赛打造”。近几年来,学校有90% 的教师有过外出讲学或做公开课的经历,先后派出十多名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的业务培训,派出33名教师参加市、省、全国的教学比赛,均获得好成绩。在长期的坚持中,老师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人如其课、课如其人。随着教学风格的确立,我们的老师也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迅速成熟起来。

情感课堂、开放课堂、智慧课堂、生活课堂的目标追求和教师引导生成的策略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打开了加速器,通过文化的诉求、个性的规划、专业的打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中年教师更加成熟,并以团队推进的形式不断地提升着我校课堂教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7.新文化论文 篇七

1“文明我先行”是电大软文化的核心内容。

对学校、对教育来讲, 文明不止是一种要求、一种态度, 更是一种胸怀、一种哲学。电大自恢复办学以来, 始终遵循邓小平同志的现代教育思想, 开拓进取, 有为创新, 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也取得了很大发展, 更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地认识, 从电大未来的发展来看, 作为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一所开放性大学, 与普通高校不同, 它需要直接面对和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竞争的最高层面就是文化的竞争, 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组织, 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 在未来的角逐中必将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 中央电大决定进一步用大学文化来引领新时期的电大发展, 既是顺应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 更是保证电大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站在办学三十周年庆的门槛上, 作为“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学习者充实自我和增进动力的补给站”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葛道凯校长语) 的新电大人, 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优化办学结构和规划办学新项目的同时, 更要思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如何在开启电大新一轮大学文化建设的征程中给予师生文化教养与文化熏陶。其中, 我们认为, 加强学校的软文化建设, 面向全体师生稳步实施“文明我先行”教育促进行动显得尤为重要。基层广播电视大学近年的校园文化活动发展实践表明, 面向全体师生持续推进“文明我先行”教育促进行动, 既是贯彻全面育人观, 提升电大办学质量, 彰显电大文化内涵的有效举措, 更是培育、打造新时期电大育人新品牌, 提升教工职场幸福感、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增强学生心灵归属感, 提升促使即将融入和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的每位电大学生具备现代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2“文明我先行”是中华文明礼仪的必然要求。

我国古代历代教育家都把文明礼仪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 孔子的道德教育内容是以“礼”为基本规范, 以“仁”为思想核心, 以“孝”为基础的;孟子把“仁义礼智”比喻成人之四体;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做人的五常之道, 把“礼”作为道德的基本准则之一。但是, 长期以来, 我国的学校教育包括电大教育, 侧重于从高境界告诉学生如何做一个高尚的、楷模式的人, 存在说教成分多, 可操作性内容少以及实效性不强等问题, 这对于大多数教师尤其是学生来说是难以做到, 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文明礼仪体现在师生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 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 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并且生动形象、易行适用, 可接受性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 高度凝炼, 简明清晰, 易于记, 更利于行。既是和谐社会中人的基本素质, 是现代人文明状况的重要尺度, 更是现代人人际交往的钥匙。其中“记”是基础、是前提, “行”是我们追求文明的必然途径, 需要我们既要有沉稳、练达、自信的内在气质, 达成文明的自身要求, 又要有言必行、行必果的果敢精神;做到言而有诚, 诚而有行, 行而有果。电大校园中的每一个“我”都是学校的宝贵资源, 是学校事业进步的促进者、见证者和享用者。在学校科学发展的征程中, 每一个“我”的文明自律、率先垂范, 和谐同心、文明同行, 是新电大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积极倡导“文明我先行”, 不仅可使教师的师德建设和学生的道德教育可触可摸、能闻能见, 具有坚实可靠、丰富多样的载体, 而且更可使电大的广大师生建立起良好人际关系。

3“文明我先行”是每位电大人安身立命的客观需要。

一是每位电大学子要在同学伙伴中当好文明的“先行者”。学生文明, 则学校文明;青年有希望, 则学校有希望。电大校园是我们成长的一片乐土地。每一位电大学子要善于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校的文明创建中去, 展示好电大人“文明使者”、“和谐代表”之形象。广大学生干部要敢于担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先行军。工作上求真务实, 言行上模范带头。牢固树立为学校服务、为同学服务即是提升自己、厚重自我的强烈意识, 想同学所想, 急同学所急, 以真挚的情感、积极的精神和务实的行动服务陪同我们成长的同伴们的学习与生活。二是广大教职员工要在全体学生中当好文明的“先行者”。校园是教学相长的一块沃土。教师不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 更是文化的化身和使者, 是传承文明、发展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一个温馨的微笑、一个善意的鼓励、一个文明的举动都可能成为教育的力量、学生模仿的对象。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 校园无小事, 处处皆教育, 无论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或是服务育人, 每位教职员工文明的言范和文明的风范会都会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标杆, 广大教职员工要善于身先士卒、身先垂范, 努力以主动积极、健康向上的形象成为学生文明习惯养成的引领者。三是干部党员团员要在师生员工中当好文明的“先行者”。古人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的文明形象和人格魅力, 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学校的每位管理中人、每位领导干部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与艺术, 更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 做到既在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上下工夫, 更在工作的抓落实和执行力上下功夫。一名党员就是成为一面文明的旗帜, 一名团员就是一个文明的标兵。电大的每位党团员唯有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团员意识, 并切实付之行动, 时时以身作则, 处处率先垂范, 方能当好师生的表率。四是全体电大人要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当好文明的“先行者”。电大自身就是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产物。今天的电大人和各项事业是和谐的, 明天电大的事业更具有无穷的魅力。和谐与幸福是我们永远不懈的追求。新时期,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抓手, 以“文明我先行”主题教育行动为主线, 在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 在全体教职员工中持续推进师德建设, 在广大学生中持续深化“文明修身工程”, 持续深化广播电视大学的内涵建设, 不断提升全体师生文明素养, 切切实实地引领全体师生在每个公众场合或街道社区自然彰显电大人的文明形象, 以良好的气质和文明的言行给我们生活的城市和社会增添更多的和谐与温暖。

4“文明我先行”是每一所电大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济越发展、时代越进步和社会越成熟, 全社会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效应也就愈发迫切与明显。教育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创新思想和知识的载体, 在新时期的发展, 不仅体现在结构和规模上,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育理念、育人取向等文化层面的优化。在近年的发展探索中, 我们深深知道, 随着教育供给方式的日趋多样、办学校主体的多元和家长对教育、对学校选择性的增加, 学校文化品牌已经成为赢得家长信任、获得学生向往和求得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谁想在竞争中占取主动甚至主导地位, 谁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 设计出高品位、重人本、富有个性且独具特色的教育创意和教育文化。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时期, 中央电大全面启动电大的大学文化建设。这一举措既是持续树立电大教育精品意识、巩固提升电大良好社会形象的品牌管理策略, 也是每一所电大挖掘内涵、优化条件、彰显学校个性及办学优势, 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从专科教育到高职教育, 从规模拓展向内涵延伸, 当下, 广播电视大学的全日制、开放、远程等多元教育产品齐头并进, “和谐电大·温暖家园”的校园文化日趋显现, 不仅迫切需要全新理论视野的导航, 更需要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和理性的文化哲思来引领, 促使更好地把握新阶段学校科学发展的规律。“文明我先行”既是新时期电大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嘹亮号角, 也是我们每个电大人提升自身修养的必然要求和源泉动力。提升文明的过程任重而道远, 全体电大人将携手在践行文明、追求和谐的路上同心、同行。

参考文献

[1]龚雄辉.远程教育多样化形势下的基层电大品牌建设[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1) .

[2]钱有江.基层电大校园文化的缺失及其建设的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1) .

[3]智萍利.电大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2) .

8.新文化关键词 篇八

性文化节

第二届全国性文化节暨第六届全国计生、性与生殖健康用品展销订货会在广州火热开幕,来自全国各地近千家厂商云集参展,数万名观众进场参观。而开幕式后举行的古代性文化展、内衣模特表演等项目更精彩纷呈,不少老人也纷纷赶来参观。展品中还出现了号称目前全球最新的“网上性爱”产品。

侵权

受中外数十家唱片公司的委托,北京两家律师事务所联合国内50家大中城市的律师事务所同时向全国1.2万多家卡拉OK经营者寄出首批律师函,就此拉开了我国今年在音像领域最大规模维权行动的序幕。这一系列维权行动之所以成为热点,大概是因为卡拉OK太常见了,人们熟视无睹,再就是如果一旦胜诉,对整个行业的命运具有重大影响。由于在著作权法上,音乐电视、卡拉OK作品的属性并没有明确,导致卡拉OK企业一向把卡拉OK作品视为音像制品,享用了这么多年的“免费午餐”。

80年代后

从2004年到现在,网络文坛“80年代后”一直虎虎生风。马原主编的《重金属——80后五虎将》推出,将23岁的在校大学生李傻傻推为五虎之首,论者认为他是“少年沈从文”、“具有余华般的写作姿态”。而在随后推出的另一本《我们,我们——“80后”的盛宴》中汇集了包括五虎将在内的一共73人,几乎囊括了所有比较活跃的“80后”写手。“80年代后”写作在2004年网络文坛依然是个热点话题,网民对于文坛前辈对“80年代后”写手的扶持、评论界和市场的追捧、青春期文学、作品水准及商业炒作的质疑,有助于人们对“80年代后”这一文化现象和文学创作做出反思,也有助于“80年代后”们健康成长。

厚道

网络评选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用语”结果揭晓,“偶稀饭”、“弓虽”等语汇入选“十大”之列。不过针对这次评选,有语言学家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行话,不宜大力推广。 最后得出本年度10个最流行用语分别是:做人要厚道(电影《手机》里的台词)、沙发(指论坛上第一个回帖的人)、汗或寒、百度一下(用搜索引擎找东西)、潜水(表示在论坛只看帖不回复)、顶(支持)、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电影《无间道》的台词,报应的意思);弓虽(强字拆写,还表示强的意思)、偶稀饭(我喜欢)、FB(“腐败”拼音缩写,吃饭聚聚的意思)。

冯小刚贺岁片《天下无贼》流行大江南北。影片中所展现的“盗亦有道”的理想诉求与道德情怀,正迎合了善良的人们千百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美好祈求,不过如果我们果真相信“天下无贼”的美丽神话,贼们肯定会欢呼雀跃,所以“防贼之心不可无”。各媒体纷纷“温馨提示”,提醒居民注意安全防范,并提供一些简易具体的防盗招数,泉城济南更是发起“泉城无贼行动”,街区自发组织起来防贼抓贼,并由职业反扒警察向市民传授了一整套防贼、认贼常识。有关专家还表示,借影片的效应让观众人人成为防贼高手,让各路盗贼无从下手。

美女经济

当世界××小姐大赛、××旅游小姐大赛等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世界级”美女大赛以雨后春笋之势迅速在中国涌现的时候,中国方兴未艾的美女经济也被迅速注水稀释——一年之内20次左右的选美或模特大赛增加到50次左右,良莠不齐、令人眼花缭乱的“冠军”飞速涌现,使人们对美女们的关注度迅速下降,这就难怪美女经济会失去其应有的魅力,成为难嚼的鸡肋。

人造

从 “中国第一人造美女”郝璐璐开始, 各地人造美女,甚至人造美男纷纷登场亮相。而“人造美女杨媛”事件,再次激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和观点的碰撞。首届人造美女大赛更是闪亮登场,尽管有不少质疑和猜测,但整容市场是变得火热了。人造美女的时代来临了吗?

刀郎

2004流行乐坛“刀郎”横空出世,携《2002的第一场雪》震动歌坛,虽身处大漠戈壁,但“刀郎”两字已被民间演绎出无数传奇。正当他蒙面出席《十面埋伏》首映之际,突然“西域刀郎”,以《寻找玛依拉》惊现歌坛,并将名号注册,从而引发出一场“真假刀郎”之争。正当纷争如火如荼之时,歌坛又斜刺里杀出个艾尔肯,自称《走出沙漠的刀郎》。一时间,三个“刀郎”大打口水仗。

法兰西

2004年10月开始的“法国文化年”还要持续到2005年7月,早在2003年10月,法国已经举办过为期10个月的“中国文化年”。两国此举,旨在中法建交40周年之际,交流两国文化。法国将从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教育、建筑、生活艺术等各个方面向中国公众展示鲜活的、立体的法兰西新形象,伴随着法国音乐家雅尔的紫禁城激光音乐会、“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法国时尚100年大型设计展、印象派绘画珍品展、戴高乐生平展还有刚刚在泉城上演的“城市红装”法国当代艺术展,一股法兰西的风扑面而来……

亮晶晶

上一篇:年中述职报告下一篇:感恩老师诗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