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简答

2024-10-19

普通心理学简答(共6篇)

1.普通心理学简答 篇一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五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关键作用)、教学内容(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大纲、教程、课程;另一方面,也可将它划分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教学媒体(载体/工具)、教学环境(物质环境/心理环境)。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研究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伴随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前:预测、评判;教学中:监视、分析;教学后:检验、反思。)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①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②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④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健康人格的建构

健康人格是统合人格,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自我、社会、实践)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 2010

①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②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③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

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怎样因材施教)2007

1.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消除不良行为的方法

(1.餍足:让学生持续某一行为,直到他们厌倦为止。2.代价:即个体发现,如果违反了某一规则,将失去一些强化物(金钱、时间、权利、快乐)。3.结合消退和强化:忽视不良行为,鼓励所期望行为。)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2009

强化、代币奖励、行为塑造、示范、惩罚和自我控制法。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预防、非言语暗示、表扬、言语提醒、有意忽视、转移注意 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实现意义学习的主要条件:20072008

①学生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②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③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

怎样指导学生发现学习:

(1)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最后的结果。(2)强调直觉思维。(3)强调内部动机,强调从学习探索活动本身得到快乐和满足,而不是外部的奖惩。(4)强调信息的组织,提取,而不只是存储。)

建构学习论在课堂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课促进课堂教学形成一些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教学方法,这主要有:1.研究性学习、2.合作学习(真实的学习与社会互动)、3.教学对话、4.认知师徒法、5.互惠教学。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

1.形成假设以解释事件或解决问题2.搜集数据来验证假设3.得出结论4.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2008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完全成正比。对学习的两个作用:

1.影响学习过程2.影响学习结果。主要表现在:1.一定范围内有一致性;2.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学习任务的难度、学生的个性不同而不同。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机

(一)树立自信心

(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怎样树立自信心2007

①提高自我效能感②设置合理目标③进行归因训练

怎样进行归因训练?

1.建立积极自我概念、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3.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

怎样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2010

①使任务更有趣②引发认知冲突③合理使用表扬④合适的反馈 学习迁移的种类2011

正、负迁移;顺向、逆向迁移;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迁移的作用:2010

①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②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③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20082009

1.相似性(学习材料/目标/过程/情境等)、2.原有认知结构(影响认知结构的三个要素1.相应的背景水平、2.原经验的组织性、3.相应的认知技能和策略。)

3.学习定势:定时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消极作用—功能固着(双重性)为迁移而教:促进迁移的方法:

1.精选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5.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有效课堂管理

1.了解学生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2.建立积极的师生同伴关系

3.注重教学方法

4.以情唤情

5.目光暗示

6.冷却制动

课堂有效概括方法(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概括?)1.用好正、反例证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的进行比较4.自觉地进行概括 错误观念 2010 错误观念即个体日常直觉经验中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认知体系。有这些性质:(广泛性、自发性、顽固性、隐蔽性)促进错观转念的教学 2007 1.诊断错误观念、2.引发认知冲突、3.理解新观念、4.应用新观念、5.反思观念转变过程。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20082009 1.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2.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分散、背诵)动作技能的培训(如何提高效率)2009 1.准确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心智技能的培养 200720102011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学生角度)与概括性(借用变式);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④创设条件提供心智技能练习、应用的机会。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习策略训练方法: 2009 2011 1.指导教学模式(与讲授法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2.程序化训练模式(活动的基本技能)3.完型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预测)5.合作学习模式:核心互动(比独自学习印象深刻)等。影响学生正确表征问题的主要因素有: 1.学生不能有效的识别问题的相关信息;2.缺少某一问题领域的特定知识;3.动机过强,急于求成。教师如何帮助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①形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②教授学生运用策略③提供多种练习机会以促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发问、多角度提假设、鼓励反思)创造性的培养? 2009 ①创造适宜的环境②注重个性的塑造③创造性思维策略训练 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2.接受学生的想法、3.重视学生的独特性、4.提供榜样 创造性思维策略训练 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2.发散思维训练、3.学会容忍模糊性、4.推测与假设训练、5.自我设计训练、6.头脑风暴训练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20072009 ①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②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中学生道德具有自律性的表现 2011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2010 态度: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 品德:个体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行为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心理健康的标准:2008 1.情绪稳定、乐观;2.人际关系和谐;3.人格完整;4.正确的自我观;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6.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2010 1.预防精神病症,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是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教学目标及其主要意义: 含义:指教师在教学之前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能够获得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主要意义:①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②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学生采用接受学习更有效,对应的是讲授法)③指引学生学习(明确目标有助加强自信心)教师在选用教学媒体时应注意: 1.使用的必要性2.使用的针对性3.教学媒体要具启发性4.演示与讲解相结合。总之,教学媒体是促进教师有效的教、学生有效的学的一个中介,不是装饰品,不能“为使用而使用”。课堂管理的目标:20072011 1.争取更多时间用于学习2.争取更多学生投入学习3.帮助学生自我管理。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1.教师的领导方式;2.对学生的期望;3.教师的移情;4.教师的焦虑水平课堂纪律的类型: 教师促成、群体促成、任务促成、自我促成。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①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②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③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④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专家型教师的能力特点 2009 ⑴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⑵熟练掌握教学技能 ⑶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布鲁巴奇提出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 20072011 1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交流讨论4.行动研究

2.工程心理学 简答及论述 篇二

标签:工程心理学 心理学自考 北京心理学 简答 论述 教育分类:心理 论述 及简答

1.※工程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学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以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2.※☆工程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①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和人的工作能力限度。在人机系统中,人机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机功能分配,二是人机特性匹配。工程心理学侧重于从工程技术设计的角度对身心因素进行研究。②人机相互作用过程和人机界面的设计要求。人机信息交换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显示器与控制器同人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匹配程度。工程心理学为各类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的设计,提供心理学的原则和人机匹配的参数。③工作空间的设计要求。在人机系统中,工作空间的大小、显示器与控制器的位置、工作台的高低、座位的尺寸、机具和加工件的排列、工作间的距离等,都会对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系统的安全发生影响。④工作环境的要求。异常因素包括超重、失重、高压、低压、缺氧等情况。⑤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通过计算机等技术对人的智能活动的模拟。

3.※☆工程心理学的作用:①提高效率。人机系统的效率不仅取决于人或机各自的效率,同时也依赖于人、机、环境三者的配合和协调。②防止事故,保障安全。③创造健康和舒适的工作条件。一个好的系统,不仅要求效率高、事故少,而且还要无害于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要尽可能使操作人员感到舒适、满意。工程心理学关于人机环境关系的研究,可为制订工效学标准、安全标准、劳动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工效学标准通常规定的是最低要求,制定和实现标准,只是为了保障安全和健康。安全和健康地工作是最起码的要求。

4.※☆人机系统的分类:①人机系统按人机连接的方式,可区分为串联式人机系统和并联式人机系统。人机连环串接,人机任何一方停止活动或发生故障,都会使整个系统中断工作,例如司机开车。并联式人机系统,人机并接,两者可互相替代。②人机系统还可作闭环系统和开环系统的区分。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人是否能够了解系统活动的结果,即有没有所谓结果反馈。闭环人机系统中有信息反馈回路。飞行员驾驶飞机就是闭环人机系统的例子。开环人机系统没有信息反馈回路,人机系统一般都采取闭环式设计。

5.※☆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作用:人机系统按人在系统中的作用特点,可以区分为三类,即手控式人机系统,机控式人机系统和自动化人机系统。手控式人机系统以人力作为动力源,机器直接受人力驱动而工作,因而在手控系统中,人的活动与作用主要是体力的。机控式人机系统以电能、化学能等作动力,在这种系统中,人主要是依靠显示器来了解机器的。这种系统对人的体力要求相对降低,而对心理功能的要求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工作质量,更多地取决于机器的性能特点与人的信息加工能力的匹配。在自动化人机系统中,机器本身是一个闭环系统,它能自动实现包括信息接收、加工和执行等功能。只有在机器发生故障或需要改变机器工作的程序时,才需要人进行干预,也称为监控式人机系统。

6.※☆人机配合中,人与机器各有哪些特点?一个理想的人机系统应具有可靠性高,跟踪反应快,抗干扰性强,操作负荷轻,费用效益比较小等性能。人机配合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人机功能分配,二是人机在构形与性能特点上的匹配。

⑴机器具有许多人所不及的功能特点:①强度大;②速度快;③精度高;④具有某些人所缺少的感受和反应能力;⑤具有独特的记忆功能;⑥能够长时间地连续工作;⑦能在人无法耐受的环境中工作。

⑵人也有一些机器所不及的功能:①某些感受能力比较高;②具有补偿的能力;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④具有多种潜能;⑤具有总结经验,除旧创新的能力;⑥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能成为机器的支配者。

一般来说,强度大的、快速的、高精度的、持续久的、单调的或操作环境恶劣的工作,要安排机器去干;设计方案、编制程序、应付不测、排障维修等工作应由人去做。

7.※☆人机匹配应符合的原则:①要选用最有利于发挥人的能力和提高人的操作可靠性的匹配方式。②匹配方式要有利于使整个系统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率。③要使人操作起来方便、省力。④要采用信息流程和信息加工过程自然的、使人容易学习的、差错少的匹配方式。⑤不要采用需要人做高度精密的、频繁的、简单重复或过于单调的、连续不停的、作长时间精确计算的匹配方式。⑥匹配方式要使人认识到或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或很重要,不可把人安排作机器的辅助物。

8.※☆与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有关的工程心理学研究内容有哪些?①人-计算机界面的研究。包括工效学标准、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②对语言理解过程和知识组织方式的研究。③对人的视、听注意分配和信息综合特征的研究。④远距离配合工作的信息加工的特征。

9.◇工程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主要涉及行为变量,这种变量有两个主要的维度:定量维度和定性维度。

10.※☆人的信息加工模型有哪几个阶段?①感觉储存。又叫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感觉记忆的内容人是意识不到的。视觉记忆保持的时间不足一秒,听觉记忆约能保持2秒。②知觉译码。在知觉时,人把当前感觉登记中的信息与以前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匹配,从而赋予刺激一定的意义。③记忆与决策。一旦某个知觉的对象被归入一定范畴后,个体需要决定对它作出什么行动。决策以反应选择的形式表现出来。④执行。这种决策信息以指令形式传输到效应器官,支配效应器官作出相应的动作。⑤反馈。反馈回路,通过反馈,人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节。⑥注意。

11.※☆补偿显示的效果不如尾随显示有两个原因:①补偿显示信息的模糊性。②尾随显示的运动兼容性。

12.※紧张状态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警戒反应期、抵抗期、衰竭期。

13.※☆按照系统开发的阶段,人为差错可分为以下六类:①设计差错。是指由于设计不当造成的差错。②制造差错。是指产品没有按照设计图样进行加工和装配造成的差错。③检验差错。是指检验手段不正确,没有完成检验项目。④安装差错。⑤维修差错。是指对设备未进行定期维修或设备出现异常时,没有及时维修和更换零部件造成的差错。⑥操作差错。是指操作人员错误操纵机器和设备造成的差错。

14.※☆人为差错产生的背景因素:通常把产生人为差错的外部因素称之为背景因素。背景因素的分类简称4M:①人(Man)。②机械(Machine)。③环境(Media)。④管理(Management)。

15.※☆工作中对人造成压力的原因通常有四个方面:⑴工作的负荷。⑵工作的变动。⑶工作中的挫折。⑷不良的环境。

15.人的内在状态可以用意识水平或大脑觉醒水平来衡量。处于睡眠状态时,大脑的觉醒水平极低。处于第I层次状态时,大脑活动水平低下,反应迟钝,易于发生人为失误或差错。处于第II、III层次时,均属于正常状态,层次II是意识的松弛阶段。层次III是意识的清醒阶段,在此状态下,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决策能力、创造能力都很强。第IV层次为超常状态。

16.※☆影响人操作可靠性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①人的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个体因素、操作能力。②环境因素:机械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17.※☆从信息加工角度来看决策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①线索接受和整合。②假设的生成。③假设的评估和选择。④产生并选择行动方式。

18.※☆决策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因素和认知缺陷包括:①进入工作记忆中的线索信息的数量和质量。②对每一个决策活动的可利用的时间长充。③注意资源。④知识的数量和质量。⑤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⑥工作记忆的能力限制。这些影响因素和认知局限提醒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作出一个次优决策。

19..※★☆决策过程中启发式的运用?(举例说明)⑴在获得和运用线索中的启发式。在这一阶段通常出现的简单启发式或偏见有:①注意集中在一些有限的线索上。②首因线索。最先接受的少数信息,比平均权重要大,或比其它信息更重要,这就是一种首因效应。③对后来线索的不注意。④线索的显著性。⑤对不可信线索赋予过高权重。⑵假设生成中的启发式。影响这个阶段的启发式和偏见有:①数量有限的假设形成。②可用性启发式。③典型性启发式。④过分自信。⑶假设评定和选择中的启发式。①认知固着。一旦一个假设生成或被选择,人们就会用它来解释接下来的线索,但有时我们还是用先前的假设,这就是认知固着的过程。②从众偏见。倾向于寻找一些一致的信

息,而忽略不一致的信息。⑷行动选择中的启发式和偏见。①提取少数行动。②行动可利用性的启发式。③结果的可利用性。

20.※☆仪表显示器的种类:⑴按显示形式分为:①数字式显示器。直接用数码来显示信息的仪表。②模拟式显示器。用标定在刻度盘上的指针来显示信息的显示器。⑵按显示功能分为:①读数用仪表。用具体数值显示机器参数和状态的仪表,如汽车上的时速表。②检查用仪表。用以显示系统状态参数偏离正常值情况的仪表,宜采用指针运动。③警戒用仪表。用以显示机器是处于正常区、警戒区还是危险区的仪表。用绿、黄、红三种不同颜色表示正常区、警戒区和危险区。④追踪用仪表。如雷达。⑤调节用仪表。只用以显示操纵器调节值,而不显示机器系统运行动态过程的仪表。

21.※☆显示装置的选择原则。显示装置的功能是让操作人员观察、接受、理解、处理和反馈来自生产过程的信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应注意的原则:①数量识读仪表的选择。数量识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准确的数据,数量识读应选择数字显示装置,具有精度高、识读性好的优点。②状态识读仪表的选择。状态识读仪表只需向操作者显示被测对象参数变化趋势的信息,通常选用指针仪表。

22.※☆视觉显示器的显示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鲜明醒目;②清晰可辨;③明确易懂。

23.※☆视觉显示器的设计和选用应遵循的原则:①根据使用要求,选用最适宜的视觉刺激维度作为传递信息的代码。②使显示精度与人的视觉辨认特性同系统要求相适应。③尽量采用形象直观的、与人的认知特点相匹配的显示格式。④对同时呈现的有关联的信息,尽可能实现综合显示,以提高显示的效率。⑤目标和背景之间要有适宜的对比关系。⑥具有良好的照明性质和适宜的照明水平。⑦根据任务的性质和使用条件,确定视觉显示器的尺寸和定放位置。⑧要与系统中的其它显示器和控制器,在空间关系和运动关系上兼容。

24.※☆影响荧光屏显示效率的主要因素(CRT设计中应考虑哪些人的因素):①目标亮度。②目标与背景的亮度比。目标与背景的亮度比取决于目标亮度、屏面亮度和周围环境照明三因素。③分辨率。CRT的分辨率是指可视图像中最小可辨或可测的细节。④颜色。在单色显示屏上,白色、绿色、黄色对深灰色或黑色形成的颜色对比,最适于图形和字符的识别。通常将白色、绿色等明快颜色用作目标色,而将深色或黑色作为背景色。⑤目标位置指示物。⑥屏幕大小及位置。视距的范围应为50-70厘米。

25.※☆控制器的排列原则:①重要性原则:按照每个控制器对实现系统目标的重要程度决定其位置安排的优先权。②使用频次原则:按照每个控制器在系统操作中的使用频次多少决定位置安排的优先权。③功能原则:按照功能关系安排控制器的位置,将功能相近或相关的控制器组装在一起。④使用顺序原则:对系统操作中使用顺序固定的控制器,按照它们的使用顺序安排其位置。

26.※☆在人机界面中用户的分类:①偶然型用户。是既没有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也缺少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的用户。②生疏型用户。他们更常使用计算机系统,因而对计算机的性能及操作使用,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经验。但他们往往对新使用的计算机系统缺乏了解,不太熟悉,因此对新系统而言,他们仍旧是生疏用户。③熟练型用户。这类用户一般是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对需要计算机完成的工作任务有清楚地了解,对计算机系统也有相当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能熟练地操作、使用。④专家型用户。都很精通,通常是计算机专业用户。

27.※★☆用户的使用需求分析包括哪些?影响人的行为因素为出发点,来讨论用户的使用需求。⑴用户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①系统能让用户灵活地使用,用户不必以严格受限的方式使用系统。②系统能区分不同类型的用户并适应他们。③系统的行为及其效果对用户是透明的。④用户可以通过界面预测系统的行为。⑤系统随时随地提供帮助功能。⑥人机交互应尽可能和人际通信相类似。⑦系统设计必须考虑到人使用计算机时的身体、心理要求,包括机房环境、条件、布局等,以使用户能在没有精神压力下使用计算机,同时能让用户舒适地使用计算机完成他们的工作。⑵用户技能方面的使用需求。①应该让系统去适应用户,对用户使用系统不提特殊的身体、动作方面的要求。②用户只需有普通的语言通信技能,就能进行简单的人机交互。③要求有一致性的系统设计。④应能让用户通过使用系统来进行学习。⑤系统提供演示及例子程序,为用户使用系统提供范例。⑶用户习性方面的使用需求。人的习性至少有以下弱点:一是易遗忘,二是易出错,三是急躁心理。就用户习性方面对系统的要求有:①系统应该让在终端工作的用户有耐心。②系统应该很好地对付人的易犯错误、健忘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习性。③应该减轻用户使用系统的压力。⑷对用户经验、知识方面的使用需求。系统应能让未经专门训练的用户使用。⑸用户对系统的期望方面的要求。用户界面应提供形象、生动、美观的布局显示和操作环境。

28.※★☆开发用户友好性系统的设计原理:①确定用户。确定用户是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第一步。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经验、能力和要求。偶然型和生疏型要求系统给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熟练型和专家型要求系统运行效率高,能灵活使用。②尽量减少用户的工作。应该让计算机更积极主动,更勤劳,做更多的工作;让人尽可能少做工作,因而能更轻松、更便当地完成工作任务。③应用程序和人机界面分离的原则。④一致性原则。在程序系统中,应该要求系统的概念模式、语义、命令语言语法及显示格式等具有一致性。而人机界面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输入、输出方面的一致性。⑤系统要给用户提供反馈。人机交互系统的反馈是指用户从计算机一方得到信息,表示计算机对用户的动作所做的反应。⑥尽量减少用户的记忆要求。⑦应有及时的出错处理和帮助功能。⑧使用图形和比喻。

29.※☆人机交互方式的评价标准:人机界面的根本目的是使用户更方便、更容易地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系统,评价标准有:①使用的难易程度。②学习的难易程度。③人机界面的复杂程度。交互方式提供什么范围的功能和操作方式。④操作速度。⑤人机界面的控制方式。⑥开发的难易程度。

30.※☆菜单界面在人机交互方式中的优缺点?菜单交互方式是使用较早,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人机交互方式。其特点是,让用户在一组多个可能对象中进行选择,各种可能的选择项以菜单项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优点:易学、易用,是由系统驱动的,能大大减轻用户的记忆量。输入量少,不易出错。菜单界面的编程也比较容易。缺点:被选对象受限制,即只能完成预定的系统功能。在大系统中使用速度慢。因受屏幕显示空间的限制,每幅菜单显示的菜单项数受限制。显示菜单需要占用屏幕空间和显示时间,增加了系统开销。

31.※☆图符界面在人机交互方式中的优缺点?图符方式是菜单交互方式,只是它使用图符来代表文本菜单的菜单项。优点:形象、逼真地反映菜单的功能,使理解、学习和操作变得更加容易。缺点:有时图符不能明确表达语意,必须在图符中附加文字来辅助图符的语义。图符占用较大的屏幕空间。使用图符方式必须具有图形硬软件环境的支持。

32.※☆软件开发中的人机界面内容:⑴调查用户对界面的要求和环境。⑵用户特性分析。⑶任务分析。⑷建立界面模型。⑸任务设计。⑹环境设计。⑺界面类型设计。⑻交互设计。⑼屏幕显示和布局设计。⑽帮助和出错信息设计。⑾原型设计。⑿界面测试和评估。

33.※☆提高软件可用性原则有哪些?可用性是指一个系统易学、易用、有效、较少出错、容许修复错误。提高软件可用性有八大原则:①将系统和现实世界进行匹配大家都很熟悉;②使界面保持一致,包括与系统内部和任何现存的外部标准保持一致;③系统状态的可视性也是大家较为熟悉的;④用户控制和容错性的原则;⑤错误和错误的修复;⑥记忆;⑦灵活性和使用的高效性;⑧简洁性和一致性的设计目标。

34.※☆软件界面采用的基本的对话方式包括:①菜单;②填空;③问答;④命令语言;⑤功能键;⑥直接操作;⑦有限的自然语言。

35.※☆有许多关于软件界面设计的模型和规定,大部分都包括一些相同的步骤。软件界面设计模式:

阶段1:确定范围。⑴作出一个有范围和日程表的项目计划;⑵对用户的情况进行描述,给出用户的特征;⑶确定软件和硬件平台,列出这些平台支持的界面技术。

阶段2:确定功能。⑷进行任务分析;⑸设置用户的界面目标,它应包括可接受的最低的操作水平;⑹定义训练方法和各种所需文件。

阶段3:设计。⑺虚构一个用户界用。⑻开发方式指导。⑼进行详细的用户界面设计。⑽开发界面原型。⑾撰写标准的用户界面检测计划。⑿进行标准的用户界面测试,然后作改设计,再测试。

阶段4:开发。⒀进行训练和文本撰写。⒁对用户界面测试计划进行评估。

阶段5:检测/完善。⒂用户界面测试。⒃对最终的用户界面进行评价。

在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每一个阶段都必须有用户的积极参与。

36.※☆以人的因素为中心的行为模式有哪几种?行为模式理论认为,事故是由人机系统中操作人员的某些行为缺陷或心理特征造成的。行为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理论:①学习理论。操作人员的工作技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模式。只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安全行为给予积极的正面强化,同时给不安全行为以负面强化。这样其他的操作人员就会去学习正确的操作规范,学会安全行为。②记忆错误。记忆错误主要表现为“错、忘、漏”。③个性特征理论。个性特征理论认为,人们存在着某种个性倾向,容易造成事故的称之为“※◎事故倾向个性”。还有一些与事故关系比较密切的个性特征。年龄和经验也与事故发生率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青年工人缺乏经验、注意力容易分散、纪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因而更容易发生事故。老年人由于工作记忆能力下降,容易疲劳,容易发生错误,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3.教育心理学简答和论述题总结 篇三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为实际教学提高科学的理论指导。提高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

2:心里发展的含义: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里变化过程)。心理发展的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3:少年期的特征:半成熟与半幼稚的特点,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交错的矛盾,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出现了反省思维;独立意识强烈,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但自我控制力不是很强,思维仍有不少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青年期的特征:出现了辩证思维。

4:怎样培养健康人格:自我统合,自我与社会统合,自我实践活动的统合。健康人格是统合人格,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5:怎样指导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构建自我意识的措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

6:认知差异教育意义: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运用适应认知差异教学手段。

7: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8:联结学习理论的分类:桑代克的试误学习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一定的联结是通过试误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基本规律有获得与消退、泛化、辨别(分化)、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9:联结学习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塑造或促进良好行为(操作方式有普雷马克原理,也称“祖母规则”;行为塑造也称连续接近法,强化的及时性很重要;)、消除不良行为(餍足、代价、结合消退和强化)。

10:实现意义学习的主要条件: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具有适当的观念、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意义学习: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1:发现学习的特点: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部动机、强调信息的组织和提取。

12:学习动机的培养: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设置合理的目标,进行归因训练)、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任务更有趣,引发认知冲突,合理表扬,合适的反馈)。

13:怎样进行归因训练:第一,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第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第三,教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一般情况下是成正比的;○2但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1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大考大耍,小考小耍):○3过分强烈的学习支机容易使学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焦虑状态中,这它们要以学习行为为中介;○

样反而使其注意和知觉范围变得过分狭窄,思维缺乏灵活性,限制了学生正常的智力活动,而影响到学习的效

4学习效果还与学习任务难度和学生的个性有关。率和效果;○

15:迁移的作用:对于解决问题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对学生和教师具有重要作用。

16: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共同要素说(桑代克)、经验类化说(贾德、产生迁移的关键是两种活动具有共同原理)、关系转化说(格式塔,主要在于顿悟)。现代迁移理论的分类:认知结构迁移论,产生式论、情境性理论。

17:影响迁移的因素:相似性(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相应的背景水平、原经验的 组织性、相应的认知技能和策略),学习定势(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也称为心向,定势消极作用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功能固着)。

18:怎样实现为迁移而教/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精选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19:怎样提高知识直观?: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运用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

动律、组合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20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运用正反例证(正例又称肯定例证[包括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传递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称否定例证[指不包括或只包含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科学的比较、自觉概括。

21:促进错误观念的转变教学:诊断错误观念,认知冲突,理解新观念,应用新观念,反思观念转变过程。

22: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尝试背诵)。

23:技能的作用:调节和控制动作;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前提条件;影响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24: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

25:动作技能的培训: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根据练习途径不同分为模拟练习、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6:高原现象的原因:采用新的结构和方法;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激起学生兴趣;打好知识基础。

27:怎样培养心智技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创设条件,提供心智技能练习、应用的机会。

28: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主体性原则、有效的监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内化性原则、个人自我效能

感。

29: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总结、提问、析疑、预测、成绩差的学生)、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30: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首要环节);理解与表征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途径有算法式和启发式)、检验假设。

31:影响学生表征问题的因素:找不出相关信息,忽略细节、专业知识不强、动机太强。

32:启发式最常用的方法:手段目的分析法、反推法、简化法、类比法。

33: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问题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

34: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形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教授学生运用策略;提高多种练习的机会与促使技能达到自动化;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5:怎样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36:怎样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知识;提供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37:高创造性者具有的特点: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38:创造性的培养:创设适宜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1保护好奇心;○2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精神;○3注重个性的塑造(在教学中怎样从个性入手来塑造学生创造性:○

4接受学生的想法,5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提供榜样;○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策略训练(头

脑风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自我设计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学会容忍模糊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9: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简述中学生伦理道德发展的特点/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表现: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40: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41:改变态度与品德的方法:有效的说服——正、反面论据(提供证据,改变态度;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进行说服时要考虑原有的态度);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42:心理健康的标准:情绪稳定,乐观、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正确的自我观。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里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4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预防精神病症,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44: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

45:陈述良好的教学目标具有的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标准。

46:教学事项:引起学生注意、提示教学目标、唤起先前经验、呈现教学内容、提供学习指导、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予反馈、评定学习结果。

47:教学策略的种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它多用在以学习成绩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突出主动学习)(常用的策略有发现学习、情境学习和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学习、掌握学习)。48:课堂管理的目标: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49: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参与式、监督式)、班集体的特点、学生的责任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50:群体动力的表现:群体凝聚力(标志)、群体规范、课堂气氛(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51:教师怎样影响课堂气氛:教师的领导方式影响课堂气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课堂气氛、教师的移情影响课堂气氛(移情就是换位)、教师的焦虑水平影响课堂气氛。

52:怎样搞好课堂管理:明确有效的课堂管理目标;使学生形成共同的目标;协调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培养积极的课堂气氛;处理好课堂的人际关系。

53: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为学校鉴定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了依据;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54:专家教师的一般特征: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善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55:专家型教师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及主要表现: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且有预见性;教学技能程序化、自动化;教学监控能力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妥当应对纪律。

56:简述专家型教师旭具备的主要知识:特定的学科知识;一般的教育学知识;特定内容的教育学知识。

57: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方法/主要途径: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微型教学训练;教学决策训练;校本培训;反思教学经验;教师参与研究。

58:怎样进行反思: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陈述。

59:布鲁巴奇提出对自己教学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4.普通心理学简答 篇四

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5)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 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

答:(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针对性(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键期

(4)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

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

答:(1)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2)社会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和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凯兴斯泰纳等

(3)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4)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9.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答:(1)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2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0.简述我国近代学制及特点

答:(1)1902年壬寅学制,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2)1904年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3)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倡导在小学实行男女同校

(4)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首次兼顾了升学及就业 11.简述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答:(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12.简述现代学生观

答:(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13.如何建立教师威信

答:(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14.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发扬教育民主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5.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前提(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3)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4)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5)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及操行评定 16.如何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 答:(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7.简述现代教学观

答:(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18.简述新课程改革评价的特点 答:(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4)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19.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答:(1)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2)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4)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对课的补充和延伸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0.简述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

答:(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2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答:(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23.简述直观性原则及基本要求

答: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4.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基本要求

答: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督促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25.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基本要求

答: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26.简述讲授法及基本要求

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的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27.简述谈话法及基本要求

答: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人而异;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28.简述练习法及基本要求

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③严格要求

29.简述实验法及基本要求 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①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②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③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及时检查结果 30.简述讨论法及基本要求

答: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31.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

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优势: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不足: 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32.简述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答:(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33.简述说服法及基本要求

答: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34.如何培养小学生观察力

答:(1)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2)要使儿童具有知识准备

(3)指导小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4)要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

(5)观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35.如何培养中学生观察力

答:(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 36.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答:(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3)学习程度(4)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 37.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答:(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

38.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答:(1)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2)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3)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

(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39.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兴趣

答:(1)在活动中发展小学生的兴趣

(2)激发和保护小学生的有益兴趣

(3)利用原有兴趣迁移(4)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40.简述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答:(1)遗传素质(2)环境和教育

(3)实践活动

(4)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41.简述建构主义的共同观点

答:(1)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教学观:情景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4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3.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答:又称“倒U 曲线”,是指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44.简述影响迁移的因素 答:(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年龄特征及智力水平45.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答:(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6.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答:(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47.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答:(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48.简述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答:(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1)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5)情绪状态 50.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5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 答:(1)有效地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2.简述如何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答:(1)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53.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答: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具体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54.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答:(1)努力学习,提高师德理论修养(2)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3)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4)要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55.简述影响个性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答:(1)遗传(2)家庭和环境的影响(3)学校教育的影响

(4)社会实践 56.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答:(1)时间管理策略(有效安排利用)

(2)学习环境管理策略(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学习空间)(3)努力管理策略(鼓励学生自我激励)(4)学业求助策略(及时求问)

(5)学习工具的利用(字典、参考书等)57.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哪些变化

答:(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58.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答:(1)操作的定向阶段操作的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2)操作的模仿阶段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其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3)操作的整合阶段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学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操作的熟练阶段

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59.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

答:(1)说服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2)榜样法。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3)锻炼法。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4)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60.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答:(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61.简述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发展水平的差异(2)表现早晚的差异

(3)结构的差异

(4)性别差异(5)类型差异

62.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63.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答:(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3)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指导

(5)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64.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答:(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

(3)班级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65.如何理解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答:小学教育的性质:小学教育是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我国的小学教育其性质是基础性教育,是义务教育,又是普及教育。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1)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和文化普及。(2)为培养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小学教育是培养各类人才的前提。

(3)为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向少年过渡,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时期,也是儿童发展最易受影响的时期。66.简述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答:(1)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2)课外和校外活动(3)劳动

(4)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5)班主任工作

67.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答:(1)有意义学习材料的本身,必须合乎非人为的和实质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68.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答:(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

(4)我国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69.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答:(1)我国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70.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答:(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4)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

71.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答:(1)思维的具体性。思考问题还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和经验

(2)思维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3)去自我中心,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想法 72.简述如何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6)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73.简述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

答:问题:第一,由于受到分数的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性;第二,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解决策略:(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74.简述影响学制的因素

答:(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4)要依据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75.简述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76.简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

答:(1)无歧视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77.简述班级管理的模式

答:(1)班级常规管理,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班级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班级民主管理,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管理方式

(4)班级目标管理,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78.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答:(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强调内容的适用性

(4)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受教育者的心理顺序要求的统一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79.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80.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答: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课堂气氛热烈

81.简述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的要求

答:(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82.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答:(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83.简述培养心智技能的几点措施 答:(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3)适应培养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84.运用复述策略应注意哪些要点 答:(1)善于运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要灵活多样

(4)对重点部分加强记忆,如划线、圈点批注等 85.简述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2)学科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86.简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 答:(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87.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答:(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 88.简述教学的文化功能

答:(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89.简述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答:(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90.简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答:(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91.简述受教者的权利

答:(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 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92.简述受教者的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 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93.简述教育者的权利

答:(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 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94.简述教育者的义务

答:(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 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95.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答:(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96.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超越的需要 97.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答:(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98.简述课外校外活动的意义

答:(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3)有利于发 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4)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99.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关系 答:(1)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4)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100.简述教师职业素养 答:(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教师的知识素养

(3)教师的能力素养

(4)职业心理健康

5.审计简答 篇五

1、第一章

如何理解审计对象的现象与实质?P11 审计对象是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因此,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是审计对象的现象,其所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审计对象的实质。

2、第二章

管理层认定怎样影响审计程序? P52—53.管理层认定与审计程序密切相关,审计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的合法性与公允性。审计人员了解了管理层认定,就很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审计程序。通过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审计人员实施风险评估,并据此设计审计程序以应对评估风险。

3、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如何预防法律风险? P85 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相适应,注册会计师必须在执业中遵循执业准则和有关要求,尽量减轻自己的责任,尽量避免或减少法律诉讼。具体措施有:(1)遵循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要求。(2)谨慎选择委托单位。(3)招收合格的助理人员。(4)严格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5)深入了解委托单位的业务。(6)聘请懂行的律师。(7)投保充分的责任保险。

4、第四章P89—P91.审计准则应包括哪些内容?不同审计种类的审计准则是否相同?

审计准则内容大体上包括一般准则、工作准则和报告准则三个部分。不同的审计种类的审计准则是不相同的。

一般准则,是审计人员资格条件和执业行为的准则,具体包括: 1)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技术条件所做的规定; 2)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身份条件所做的规定; 3)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条件所做的规定。

工作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准则,具体包括:

1)对规划审计计划所做的规定; 2)对确立审计范围所做的规定; 3)对获取审计证据所做的规定,4)对实施审计行为所做的规定。

报告准则,是指审计人员编制审计报告、选择表达方式和记载必要事项的准则具体包括:

1)对审计报告应记载事项的规定。2)对发表审计意见的规定。3)对补充记载事项的规定。

4)对审计报告保送对象及报送时间的规定。

5、第五章

审计工作底稿有什么作用?P109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任务,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组织协调审计工作。2)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3)有利于考核审计工作人员业绩。4)便于编制、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5)便于制定以后各期的审计计划。

6、第六章

如何理解审计的重要性?P121—P122.理解这一定义,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而言的。判断一项业务重要与否,应视其在财务报表中的错报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所作决策的影响程度而定。2)重要性概念必须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因为财务报表是为了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编制的。

3)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环境。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相同。

7、第七章P141—P142

1、内部控制的要素有哪些? 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五大类: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4)信息与沟通。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

5)内部监控。内部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的过程。

2、内部控制描述的方法有哪些?

内部控制描述的方法有三种:

1)文字表述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所做的文字叙述。

2)调查表法,是指将那些与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有密切关系的事项列为调查对象,有审计人员设计成标准化的调查表,并利用表格的形式,通过询问来了解内部控制的强弱程度。

3)流程图法,是指用特定的符号和图形,将内部控制中的各种业务处理手续,以及各种文件或文凭的传递流程,用图解的形式直观的表现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分为纵向流程图和横向流程图两种方法。

描述内部控制的三种方法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在描述某一单位内部控制时,可对不同业务环节使用不同方法,也可同时使用两种或三种方法,三者结合使用,往往比采用某一种方法效果更好。

8、第八章P184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应收账款函证范围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1)函证的数量大小、范围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主要有:

② 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比重。如果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则函证的范围应相应大一些。

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如果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健全,则可以相应减少函证数量,反之则扩大其范围。

③ 前期间的函证结果。若以前期间函证发生过重大差异,或欠款纠纷过多,则应扩大其范围。

④函证方式的选择。积极式函证,可以相应减少数量;消极式函证,则应增加函证数量。

9、第九章P204.注册会计师甲在审计D公司的财务报表时,注意到和购货与付款循环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他认为D公司管理当局在资产负债表日故意推迟记录发生的应付账款,于是决定实施审计程序进一步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请问注册会计师甲应如何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注册会计师甲查找未入账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如下:

(1)检查D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未处理的不相符购货发票及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经济业务。

(2)检查D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3)检查D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10、第十章P226 简述存货监盘的含义及其计划的内容: 含义:

内容:(1)制定计划: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监盘时间、监盘的样本量及项目选取等问题。

(2)准备工作:确定盘点顺序、明确盘点的重点、做好盘点的人员准备、剔除已发现的错误,准备好盘点的器具。(3)实施盘点:(4)进行抽点:(5)总结盘点结果:(6)其他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P236简述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主要特征。筹资与投资循环具有以下特征:

1)内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交易数量较少,而每笔交易的金额通常较大。2)漏记或不恰当地对一笔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将会导致重大错报,从而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产生较大的影响。

3)筹资与投资循环交易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合同的规定。

第十二章

掌握库存现金的键盘程序:

6.考试题:简答 篇六

答:权利:①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范围开展疾病诊疗活动,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②执业兽医享有处方权;③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教育;④对所在地动物防疫及防疫监督等单位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②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执业兽医职责;③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简述淋巴的生理意义

答:一是可以调节血浆和组织细胞之间的体液平衡;二是有免疫、防御、屏障作用;三是可以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四是运输脂肪。

3、病料的采集与送检应注意哪几个原则?

答:

一、病料的采集:(1)可根据临床诊断症状和局部病变确定采集内容;(2)根据可疑疾病和剖检所见,有重点地选取病变典型的组织,病因不明的情况下,要尽量做到系统、全面采集。

二、送检:(1)要及时送检;(2)要避免高温及日光照射,防止腐败;(3)应附上送检单,病历表,尸体剖检记录,病料清单等资料。

4、简述在进行动物尸体剖检时,如何鉴别血栓与血凝块?

答:血栓表面粗糙,质地脆弱易碎,无弹性与血管紧密相连。血凝块表面光滑、湿润、柔软、有光泽、富有弹性,与血管壁分离,呈游离状。

5、合理用药的原则

答:一是明确诊断,针对适应症选药;二是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三是了解和掌握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四是对因、对症治疗并举;五是根据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6、常用的抗菌增效剂有几种及其常用方法?

答:常用的抗菌增效剂有二甲氧苄氨嘧啶(DVD,又名敌菌净)甲氧苄氨嘧啶(TMP)。常用方法:SMZ+TMP,称复方新诺明;TMP与磺胺药按1:5合用;DVD与磺胺药按1:5合用。

7、口蹄疫的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答: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不食、流涎、口腔内及鼻镜、乳房、蹄冠、蹄叉、蹄踵等部位,有水疱或破裂后形成红色糜烂。

病理变化:(1)在口腔、蹄部有水疱和烂斑;(2)心脏病变、心包膜有弥漫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虎斑心)。

8、不同类型猪瘟的典型病理变化

答:典型变化为淋巴结周边出血(大理石样变),脾脏出血性梗死,盲肠和结肠粘膜有纽扣状溃疡,肾土黄色并有小出血点,膀胱粘膜有针尖样出血点。

9、新城疫的典型病理变化

答:主要病变是出血和坏死,尤其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为明显。腺胃乳头间有出血点,或有溃疡和坏死,肌胃角质层下也常见有出血点,气管、直肠粘膜多见出血。

10、简述报告突发动物疫情时应报告的全部内容?

答:①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染疫及疑似染疫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③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④已采取的控制措施;⑤是否有人感染病例;⑥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11、简述动物疫情诊断和认定的有关要求及规定

答:按照有关采样的规范要求及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包装规范等要求,采集病料样品送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验室确诊。省级不能确诊,送国家

级实验室确诊。确诊结果报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并抄送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12、简述对疫点应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答:①扑杀并销毁染疫动物和易感染的动物及其产品;②对病死的动物、动物排泄物及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③对被污染的物品、用具、动物圈舍、场地进行严格消毒。

13、简述对疫区应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答:①对疫区实施封锁;②扑杀并销毁染疫和疑似染疫动物及其同群动物;③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监测;④关闭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⑤对动物圈舍、动物排泄物、垫料、污水和其他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场地,进行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理。

14、简述对受威胁区应采取的措施

答:①对易感染的运行进行监测;②对易感染的动物根据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要求实施紧急免疫接种。

15、胸肺部听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为排除音响的干扰,应在安静的室内进行。听诊器两耳塞与外耳道相接要松紧适当,过紧或过松都会影响听诊的效果。听诊器集音头要紧贴动物体表的检查部位,并要防止滑动。听诊器的胶管不应交叉,也不要与手臂、衣服、动物被毛等接触、摩擦,以免发生杂音。听诊胆小易惊或性情暴烈的动物时,要由远而近地逐渐将听诊器集音头移至听诊区,以免引起动物反抗。

16、什么是穿刺技术,分为哪几类?

答:穿刺技术是使用特制的穿刺器具(如套管针、穿刺器等)刺入发病动物体内某个部位,排除内容物或气体,或注入药液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可通过穿刺采取发病动物体内某一特定器官或组织的病理材料,进行实验室检验,有助于确诊。

分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瘤胃穿刺、瓣胃穿刺、膀胱穿刺

17、高致病性禽流感有哪些临床症状?

答:高致病性毒株禽流感往往发病突然,流行开始时,病鸡常无明显症状而迅速死亡。死亡通常发生于感染后1~2天内。精神沉郁,不食,口渴,不愿走动,羽毛松乱,头翅下垂,鸡冠及肉髯呈暗紫色。头颈部、眼睑、肉髯和跗关节肿胀。眼结膜发炎,分泌物增多。鼻腔有粘性分泌物,病鸡常摇头,企图甩出分泌物,严重者可引起窒息。有时病鸡出现神经症状,惊厥,打滚或转圈,也可见到共济失调和眼盲,病死率可达50%~100%。

18、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4级疫情诊断程序?答:专家临床初步诊断,省级实验室确认疑似,国家参考实验室毒型鉴定,农业部最终确认和公布。

19、如何防治血吸虫病。

答:对本病应人畜同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消灭钉螺,可减少尾蚴感染人畜的机会。同时严格做到粪便无害化处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做好安全放牧工作,避免动物接触疫水。对阳性畜圈产生的粪便一定要定期集中进行发酵处理。

20、简述中小动物膀胱穿刺的操作方法。

答:中小动物一般进行侧卧保定,将左或右后肢向后牵拉转位,充分暴露后腹部,在耻骨前缘触摸胀满有明显波动感处剪毛、消毒,以左手压紧穿刺部位,右手持针头向后下方刺入,并用手指捏住针头固定好,待尿液排完后拔出针头,局部进行消毒处理。

21、兽药房处方药调剂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对处方兽医适宜性进行审核,请简述审核的内容。

答:一是对规定必须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处方兽医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二是处方用兽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三是剂量、用法;四是剂型与给药途径;五是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六是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22、如何预防新生仔畜窒息症。

答:在母畜分娩时及时进行合理的助产和仔畜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对胎儿倒生、胎膜破裂过晚、胎儿产出期延长以及各种难产要及时助产。

23、处方格式由哪几部分组成?还包括哪些内容。

答:(1)前记 包括诊疗机构名称、处方编号、费别、畜主姓名、畜别、畜龄、门诊登记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2)正文 以RP或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3)后记 兽医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人员签名。

24、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动物防疫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几类?答:①一类疫病,是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②二类疫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③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25、执业兽医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哪些义务?

答:①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②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执业兽医职责;③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五、问答题

1、请回答突发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的报告程序及时限?

答: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群体发病或者死亡的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诊断,必要时可请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派人协助诊断。初步诊断属于重大动物疫情的,应当在2小时内将情况逐级报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同时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管部门;属于人畜共患病的,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在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报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2、请回答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分级启动程序

答:在确认发生一般突发重大动物疫情(Ⅳ)级时,县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提出启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预案对疫区实行封锁的建议,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做出决定,发面封锁令启动应急预案。

在确认发生较重突发重大动物疫情(Ⅲ级)时,地(市)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向地(市)级人民政府提出启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措指挥系统、应急预案的建议,地(市)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做出决定,启动地(市)级疫情应急预案。

在确认发生严重突发重大动物疫情(Ⅱ级)时,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向省级人民政府提出启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预案建议,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做出决定。对于超出下一级人民政府处臵能力或省级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直接处臵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启动省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

在确认突发特别严重的重大动物疫情(Ⅰ级)后,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向国务院提出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和全国应急预案的建议,由国务院决定,对于超出省级人民

政府处臵能力或国务院认为有必要直接处理的,由国务院决定启动全国应急响应机制。

3、请问答动物疫情善后处理的内容?

答:(1)后续监测:解除封锁后,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对原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内相关动物、动物产品,传播媒介,环境及有关物,在6个月内进行2次以上病原学和免疫抗体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2)损失评估:成立由兽医、财政、物价等部门和专家级成损失评估组,对扑杀动物,销毁的动物产品,饲料、用具、其它物品的价值,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诊断、监测、疫源追踪、消毒和无害化处理费用,征用扑疫设施设备。

(3)损失补偿:根据损失评估结果,按照国家有关补偿标准及时予以补偿。

(4)恢复生产:重大动物疫情扑灭后,取消贸易限制及流通控制等限制性措施。重新引进符合相关要求的动物,恢复畜牧业生产。对受影响的产业,各地区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制定和落实扶持,促进产业发展。

4、什么是组织分离,组织分离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组织分离就是利用机械的方法,把原来完整的组织切开与分离,以显露深部组织或器官,游离或切除某一器官或病变组织以完成手术目的。

一般原则

1、切口部位要适当,切口的位臵应尽量接近病变及诊疗处理的组织。

2、组织切开时,应根据局部解剖的结构特点,按照组织张力来选择切口方向,以免伤口张力过大而影响缝合,肌肉不要横断。

3、组织切开要避免损伤大血管、神经以及腺体的输出管,以免影响术部机能。

4、切口要能确保创液及渗出物顺利排出。切口边缘要整齐,两侧创缘要能密切接触,有利于缝合及手术后愈合。

5、切口部位要选择在健康组织上,坏死组织及已被感染的组织要充分切除干净,二次手术应避免在伤疤上切开以免影响愈合。

6、在于术中,要采用分层切开法,以便清楚识别组织构造,避免损伤血管神经也利于止血与缝合,同时要保证切口从外到内大小相同或渐次缩小。

5、如何防治牛结核病?

(1)加强检疫,对污染牛群每年检疫4次,直至连续3次检疫为阴性时,可视为健康牛群。对牛群在出生后20—30天,100-120天和6个月分别进行3次检疫,其中有1次出现阳性时应立即淘汰。

(2)对阳性应异地隔离饲料养或淘汰,一般不治疗。

(3)培畜健康牛群

(4)对牛场加强消毒,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

6、详述疝修整复术全过程

(1)术前准备,手术相关的机械及药品

(2)保定与术部消毒。

(3)麻醉小畜可局部麻醉,大畜应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相结合。(4)手术步骤:①切开皮肤

②疝囊与疝内部物的处理

③闭合疝轮

④闭合术部皮肤

(5)注意事项,缝合疝轮时,不可把疝内容物与疝囊相连。

(6)术后护理,术后头3天不宜过食和剧烈运动,每天在术部消毒一次。

7、对何防治新城疫

(1)杜绝病原侵入鸡群,严禁从疫区引进种苗及其产品,制定严格卫生消毒制度。对新引进的鸡苗,隔离观察2周后混群。

(2)合理做好免疫接种

7-10日龄22Ⅱ或Ⅳ系苗首免,25-26日龄22Ⅱ或Ⅳ系苗二免,60-70日龄Ⅰ系苗三免。以后每半年加强一次。

3、应急处理,鸡群一旦发病,封锁鸡场划定疫区,受威胁办区。对病鸡和同群鸡、扑杀、消毁或作无害化处理,并实施严格消毒。疫区周围鸡只紧急接种。

8、如何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

(1)严禁病原侵入禽场,禁止从疫区购进禽苗及其禽类产品,平时对禽场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

(2)加强疫苗免疫接种。

禽类15日龄首免,3周后再加强1次,在禽类产蛋前,再接种一次。

(3)一旦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上报,严格消毒,按规程进行严格处理。

9、药品的剂量单位有哪些

答:剂量应当使用公制单位:如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mg),纳克(ng)为单体位。

丸剂、水剂、散剂、分别以片、丸、袋(或克)为单位。溶液剂以升或毫升为单位,软膏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克、瓶为单位,饮片以剂或副为单位。

10、申领动物诊疗许可证应当具备哪些条体?

(1)有与动物诊疗规模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开设动物诊疗机构应当有1人以上,城市开设动物诊疗机构有3人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2)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兽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从事诊疗工作2年以上,或具有兽医师以上职称。从事动物疫病防治工作5的以上,并取得动物疫病防治员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技术人员须经县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考核合格。

(4)有固定的与诊疗活动相适应的动物诊疗室和兽药室。

上一篇:党组织生活会意见建议下一篇:蒲公英种子该怎么样去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