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

2024-08-06

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精选7篇)

1.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 篇一

我国的高职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中心城市提出要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了我国首批13所职业大学。兴办之初,职业大学坚持地方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方针,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受到了社会的欢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扩招,开始走高教大众化之路,高职高专院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至2003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已达1374所,在校生人数猛增。但是问题也逐步显现,如高职院校规模扩张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办学方向比较模糊,对高职教育的对象还不甚明确等。随着高职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内高职院校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对于一所高职院校来说,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为此,笔者对高职教育如何健康发展,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展开了研究。

1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来源

美国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C.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理论。其主要概念是Core Competence,国内学者译成“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等。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所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国内学者进一步研究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融合的产物。借助核心竞争力理论,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结果。

2 高职院校教育的界定和特征

2.1 高职院校教育的界定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质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和职业性)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养,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积极配合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从社会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出发,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内在素质,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2 高职院校教育特征

高职院校是汇聚高技能教育人才的高地,要为构建和谐社会荟萃专业人才、发挥专家作用,我国高职院校汇聚着越来越多的高技能教育人才。在高职院校构建和谐院校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通过事业留人、发展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以此来吸引人才、荟萃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充分调动高技能教育人才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主产地,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经济建设、培养基层骨干人才。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成为大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主产地。

高职院校是创新技术知识和基层文化的基地,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和谐文化、增强创新活力。由于高职院校的高技能教育人才荟萃,高技能科技研究工作方兴未艾,已经成为创新技术知识的重要基地。加上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大、素质好,毕业后分布广,且多属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层次实用性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成为社会基层骨干。可见高职院校的和谐校园建设,不仅对于传承和创新技术知识,而且对于毕业生就业所在的基层单位的和谐文化建设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使之成为创新和谐文化、增强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

3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含义和实现途径

3.1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引入高职教育,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借鉴国内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与其他职院相比更具有难以被模仿和替代的一种基础性能力,通过知识管理、资源整合、管理机制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制度体系、能力体系和文化体系,能为其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和创新发展的源动力。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在发展与改革过程中,院校文化的积累,是高职院校内在本质的外在体现,是高职院校所拥有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体系。

3.2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途径

3.2.1 确立高职院校主体风格的独特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一所高职院校的灵魂和精神资产,体现高职院校的主体风格与独特文化,反映了高职院校发展的侧重点和特色。它的确立,将从整体上对高职院校的走向起着统筹和指导的作用,将为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在办学理念确立的过程中,要通过形成高职院校的主体风格来确定高职院校的本质内涵,展现高职院校自身的独特优势。如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明道、优术、德慧、双修”等,凝聚了其办学理念和治校风格,是对其主体风格的精辟概括。在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确立之后,不能只停留在表层,务必要将其渗透到全校每一个成员的头脑里,落实到全校每一个成员的自觉实践中。

3.2.2 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教师的专业结构与普通院校不同,学科门类非常庞杂,并且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专业设置不断调整,要求教师的专业结构也做出相应调整。由于专业覆盖而较宽,高等职业教育中对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要求更为复杂。具体体现在:首先,一个教师应该胜任本专业中的多门课程;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教师不仅要能胜任在专业教室上课,还应能带好本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小制作等。其次,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上定位在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很强的专业应用能力,或称之为专业实施能力。

师资队伍的建设分三方面:(1)用优厚的条件招聘专业人才,有条不紊地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到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来,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加强目前师资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带动在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2)对在职教师的培养。稳定队伍,加大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再培养,是高职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它是保持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因此,要对在职教师有的放矢地加以培养,以提高在职教师的整体素质。(3)聘用社会专业人才。外聘教师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也是缓解目前“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有效办法之一。

3.2.3 强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院每个专业均应与企业建立比较稳定的、紧密合作关系,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学院各教学系部要进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既可以采取由学院投入部分设备或资金,与合作企业共建“融入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工厂、车间、公司、设计院分院)。也可以采取由学院提供土地、教师,企业投入厂房、设备和技术员,共建“引入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工厂、车间、公司、设计院分院)。还可以采取建立以学院为主体、企业参与的集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实体,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锻炼提高创造更好的条件。

3.2.4 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其合力

高职院校的管理团队既包括校级管理者,也包括中层管理者,如各院、系、部的管理者。两部分管理者形成高职院校的管理团队。校级管理者制定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中层管理者是实施者,把学院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目标等加以落实,从而实现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两部分管理者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形成真正的团队,才能产生高度的竟争力。管理团队要能正确把握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理解政府发展高职教育的相关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管理团队是否具有竟争力的重要表现在于能否形成合力,而不是“离心力”。校级管理者根据学校的环境、发展规划制定的战略,如果管理集体不能很好地理解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再好的规划、战略,也只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没有丝毫的意义。因此,管理团队要廉洁、务实、有创新意识、有强烈的事业心、懂行,能团结大家一道工作。

3.2.5 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与建设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的确立是带动整个学校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一所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院校的核心竟争力的重要因素。实际上,一所高职院校要办出质量、办出特色,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其应追求的目标。那么,高职院校的专业目标怎样定位才能成为其竟争力因素呢?

在专业设置上,首先要明确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业务规格等方而都有各自的特点。学科型普通高校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培养目标应当突出学科本位的特征;而高职院校则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

3.2.6 发挥校园文化的合力作用

校园文化是指高校通过校园内主体(教师和学生)的直接参与,在一定组织基础上运用现有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一定的文化环境,倡导一定的文化观念,营造特有的校园文化精神和校园风气。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强化社会实践环节,让大学生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把握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精神。

当前,高职院校应从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其合力、专业设置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角度入手,将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于培养核心竞争力上。

参考文献

[1]王前新,卢红学.高职院校的核心竟争力浅沦[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76-79.

2.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 篇二

关键词:核心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路径

一、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①。”目前,关于大学生核心能力研究和探索的观点有多种,如德国的职业教育强调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英美两国把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三个基本素质和五个基本能力。而我国也有以专长为核心的能力观,如王玉敏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它表现为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五个力。”②还有以创新为基础的能力观,如张晓洪提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国际竞争力、持续发展能力、创业能力为载体而整合的一种综合能力。”③虽然以上观点繁多,表述各异,但可以看得出都把核心能力的看作是一种综合力,同时强调大学生的核心能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表现为最突出、最独特、最具个性魅力。

笔者在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文献的基础上,面向我院八个系发放了关于学生课外能力素质培养的探索与研究问卷1700份和面向用人单位发放200份问卷,在大学生自评和用人单位评价的实践调查中,了解学生核心能力的现状,分析大学生核心能力的特点,探索构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的基本框架。

而在本文中,笔者把学生核心竞争力归纳为5项技能12种能力,即基本技能(包括文字组织能力、演讲与口才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专业技能(包括专业学术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人际交往(包括适应环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礼仪能力),组织管理(包括领导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发展(包括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高职高专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性、技术性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与一般能力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点:

1、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教育中,以职业生涯为目的来构建学生核心竞争力,有明显区别于传统普通高等院校的特点,而高职院校学生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就是及时就业能力。

2、富有针对性和独特性。地方院校的学科专业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依据市场需求趋势重新调整设置专业,或与地方政府、企业签订协议,培养订单式人才,其学生核心竞争力富有针对性,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具有个性特色的竞争优势,不易被模仿。

3、具有持续性和长久性。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然也不会伴随时间推移而流失价值,甚至就某些行业某些岗位而言“越老越吃香”,其竞争优势是持久的。

4、突显层级性和综合性。以职业生涯为目的来构建学生核心竞争力,在职业规划上显然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进行不同能力的培养,因此层级性十分明显。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全面素质的反映,是思想、知识、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二、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现状

本文选取了在大学生自评的问卷调查中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来剖析,从学生的评价方面来看目前影响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认为影响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因素有哪些方面?(见图1),其中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存在浮躁心理等三个选项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说明学生自身意识和能力培养存在一定问题;第二,学生认为学校在安排学生活动过程中有没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核心能力?数据中显示,有35%的学生不了解学校的活动有没有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定程度上说明这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现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来,或者说参与得不深入,其原因也可能是与前一个问题中提到的学生自身因素问题的数据相吻合。当然,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学校的活动并没有与学生的真实需求对接上,还有很大值得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此外,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一)从学生本身来看,实际操作能力较弱,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学生的就业趋向一般是生产线基层,往往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灵活应变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否則难以适应岗位的需要。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学习并掌握了专业基本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但是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办法。当然,这也折射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一种重理论轻应用的偏向。另外,许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懂得如何整理加工各种信息,不懂得灵活运用发散性思维创新性地去解决问题。

(二)从学校教育来看,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教学上有待加强,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如我院虽然根据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将核心能力作为基础课程加入了课程设置当中,但实际上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核心能力的教育,未在教学过程中将各项核心能力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些教师在教学方案上提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等较为特别的教学法,但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具体体现和运用,一切只是纸上谈兵,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很大一部分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满足。总体而言,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重专业能力的培养而轻职业核心能力的锻造,重专业理论知识而轻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既有知识和技能而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无论从教学还是校园活动中,都要依据企业需要、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和活动,特别是在校园活动方面,要紧紧围绕学生需求开展,少而精,精而准。

三、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路径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已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也都通过各种途径来探索和着手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效果与理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前所述,学生自身意识有待加强,课程实用性不强学生实践能力差,学校活动繁多却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都是当前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应该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依托,创新素质教育模式,探索出一些适合高等教育现状的且有效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以思想育人为基础,强化自我学习能力

本文前面已阐述了学生主动培养自身核心能力的意识较弱,对学校的活动开展茫然无解,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因此,树立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强化这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其今后清晰职业目标,明确定位,寻求最佳发展路径。

(二)以职业规划为导向,递增形成行为习惯

核心竞争力具有持续性、发展性和层级性的特点,因此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发展性核心竞争力提升,需要根据大一、大二、大三各年级各阶段,层层递进,阶梯式发展,逐步把有意识的能力培养变成一种行为习惯,从而在今后工作中可以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和发展。

(三)以团队辅导为助力,拓展专项心理行为训练

高职院校可以进一步加强和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可围绕人际交往、情绪控制、时间管理、压力释放等心理素质问题,在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等具体项目开展专项的团体心理训练,通过专门设计的活动进行专项培训。国外职业培训早已运用此方式,实验证明专项行为训练是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推进“课程式”设置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重要活动平台。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能根据职业需要,制定覆盖高职学生三年学习生涯的包括班会、专题活动、社会实践、各类竞赛等系列校园活动计划。但是,往往很多学校开展的活动繁多,期望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学生个体需要和针对性,学生面对众多强制性要求参与的活动心生厌烦。

笔者认为,校园活动可以按照课程设置一样,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各类活动方案供学生选择,划分为“必修”“选修”“限选”等活动。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指导学生大学三年内各类活动参与的指标和体系,如“必修”活动有哪几个,学生自己根据不同的能力需求,可以在什么时候“选修”哪些活动。如此系统、计划性的设置,学生就不会茫然地随时“被”通知活动,而学生也能在三年的校园活动里使自己核心竞争力中的弱项因子得到强化,提升整体核心能力素质。

(五)以项目承包为驱动,打造“核心能力”工程

校园活动琳琅满目,在部分高职院校表现为就是学生干部在组织,非学生干部“被”参加。许多学生在入学初的新干事招聘中一旦错失良机没进入到团学部门或社团组织,就少有机会策划组织一些大型活动。其实,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成长或团队建设的活动,都可以作为一个承包项目,让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自行组队并竞标承办。活动重在过程性和参与性,不拘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就已经是成功了。

此外,可参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评选条件和奖励措施,确立优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素质标准,对于承办项目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如设立“开拓创新奖”“良好沟通奖”“优秀执行力”等专项奖项,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打造属于高职院校特色的“核心能力”工程。

注释:

① 袁曦,李坚. 大学生核心能力培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3月第1期.

② 王玉敏.刍议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期.

③ 蒋光忠.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竞争力创新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7期.

参考文献:

[1]袁曦,李坚. 大学生核心能力培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月第1期.

[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期.

[3]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4期.

[4]杨东进.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質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9期.

[5]李月芳.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

3.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 篇三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几个关系的分析,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定位,探讨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实施过程中需要强化的几个关键环节。

[论文关键词]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在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出了各种职业能力观,赋予职业能力以丰富的内涵。国外一般把职业能力称为职业核心能力,指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沟通交流、责任心、进取心、适应能力、正直、诚信、团队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协调、创新、学习领悟能力等等。我国对职业能力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姜大源,他认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能力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构成,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这三种能力整合的状态。专业能力指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方法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社会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但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因此,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落脚点是职业教育,层次属高等教育,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就要既重视实践教学,也要重视理论教学,重点是实践。理论教学应注重“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本身,更不是知识的体系,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在实践中“怎样做”以及“怎样做得更好”,使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审视理解实践。而片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学习的做法容易导致学生的机械实践,不能达到将知识自主拓展的现实需要。

2.职业能力与岗位能力的关系

职业教育是以岗位或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设定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解决职业岗位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它的目标定位是立足于岗位及岗位群,注重岗位技能的培养。现实社会中,由于职业本身的变化以及从业者自身的不确定性,所以职业存在不确定性,很多人在一生中要经历几次转岗,而且可能从事跨行业的岗位,况且学生就业存在很多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所以培养学生本专业以外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具备跨职业发展的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立足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高职教育中人们往往更关注的是对以专业技能为主线的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当前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时代赋予了高职教育新的责任和使命,要重视对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4.共性培养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一般由七种智能组成,每一个体的智能类型不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当的培养模式,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学校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上,受教育资源的影响,教学共性制约过重,课堂教学标准化、同一化,不能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素质以及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要成系统,这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训练出来的,因为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是无法传授的,只能靠训练,因而必须把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实践教学中。

职业能力的内涵很丰富,需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有效载体进行训练,单靠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很难达到目的,还需要在课堂之外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训练机会,作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这样就需要构建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以课外实训为辅助手段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给学生提供反复训练的机会,才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1.以综合实训为核心构建课内实践教学体系

教育部[16]号文件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所以,课程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其实施过程要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验教学要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以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为主的带有职业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上课过程中的实验和课程设计,要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融通,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实训是对临近毕业的学生所安排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它应该具备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技术、能力的整合、拓展、批判和应用,把大量零散的专业知识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二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准备,通过要求学生完成企业实际工作项目,给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以便使学生能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学生进入职业领域做好准备。实习包括学生到企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真实的企业环境,通过完成企业安排的工作任务,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方式,增加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由于技术难度和商业机密等原因,有些专业很难实现到企业去实习,即使学生到企业去实习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实习效果大多不尽人意。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当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在校内完成的带有企业化性质的综合实训。

理想的实训是在校内实现让学生在企业化的环境下按企业的管理方式完成企业的实际项目,采用“独立完成+团队协作+工程项目”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使学生完成由在校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实训环节至关重要,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2.以项目实现为核心构建课外实践活动体系

学生素质能力表现形式多样,仅靠课堂内有限的教学活动难以实现。课外实践活动是对第一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灵活性,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 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体育、文艺、社会实践、社团等活动,安排不当容易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使学生没有精力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影响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课外活动与课内教学要协调发展,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举办两种类型的活动,一类是与专业相关、主要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活动,另一类是与人文素养相关、主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活动,而不只是文艺、体育类的娱乐活动。各类活动要统筹安排,以学年为周期,公布各项活动举办的目的、形式和时间安排等,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3.以专业单项技能考核为核心构建学生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目前,职业资格认证存在一些问题,各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比较多,有些认证考试内容陈旧,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得这类认证并不能代表学生的能力就强,也不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社会对这些认证并不认可;而有些证书含金量比较高,社会比较认可,但认证费用太高,不能普及,况且一种认证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多种能力,为此,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必要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分解成若干专项技能,制定专项技能考核标准,在校内开展专业单项技能的考核鉴定工作。它的特点是项目设置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可以实现对学生多种技能的考核评价,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应强化的几个关键环节

要使实践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建立理想的实施平台,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和措施。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已被国际职业教育界所认同。能力素质的培养不是靠说教,而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锻炼出来的,环境造就人,与企业合作实现工学结合,能把企业的资源及理念带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完成企业真实项目过程中提高能力,达到企业的要求。

2.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基地同等重要,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受到的制约因素比较多,包括学校、学生、企业、政府等。通过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可以带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3.“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的观念和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真正突破口。如果老师的观念落后,实践能力比较弱,要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只能是空想。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一方面是引入企业一线技术能手承担实践课程,另一方面是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以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来武装教师的头脑,同时让教师经常到企业一线工作锻炼以提高能力。

4.教学模式的创新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地完成项目;采用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职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不仅仅依赖集中培训等上课方式,这样做才更符合认知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

5.把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融入到各种实训任务当中

4.核心竞争力 篇四

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和企业发展的基石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C·K·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尔(Prahalad and Hamel)提出的,指的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即,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核心竞争力有三个基本特征:(1)用户价值。即核心竞争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2)独特性。企业的任何一项专长要成为核心能力,必须独树一帜。(3)延伸性。核心竞争力犹如一个“技能源”,它能为企业延伸出一系列相关的领先产品或服务。

核心竞争力分析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向。核心竞争力概念自1990年提出以来,运用企业能力理论揭示企业经营战略奥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最新潮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获取丰厚利润,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个想在未来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企业,必须明确为了赢得未来应怎样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发展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依托核心产品的优势,可以取得相关产品或服务的领先地位,并创造出众多意料不到的新市场,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

跨国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以核心竞争力为支撑发展起来的。环顾世界知名跨国公司,虽然它们的主营领域各不相同,成长的途径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断努力,在各自的主营领域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

二、缺乏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发展大公司和企业集团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还缺乏一批能够支撑和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大企业,特别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从企业规模看,1998年,我国520户国家重点企业的销售收入共折合3115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美国通用汽车、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年销售收入之和3159亿美元的98%。我国企业500强总资产和销售收入的平均值,仅分别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规模的0.88%和1.74%,差距十分明显。从行业分布看,我国工业100强主要分布在能源、原材料工业,制造业中的工业100强很少,这也说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仍很落后,尚缺乏与国外同行业世界级企业相抗衡的大型企业。虽然在2000年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家最大企业最新排行榜中,我国内地共有中国石化、中国电力、中国工商银行等9家企业入选,但它们都是属于资源垄断性的能源、电力、金融企业,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还缺乏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看,衡量一个企业是不是世界之强,不仅要看其营业额,更要看其资本总额、资产质量、市场规模、开发实力、人才水平、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等,只有上述诸方面的“综合实力”强才是真正的强,其中最为重要和直观的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就单个企业而言,这些恰恰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在这方面,我国企业与世界500强相比,确实还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大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尽人意。从1998年世界500强的统计数据看,在盈利能力方面,中国石化集团(73位)总收入达340亿美元,利润仅有1.94亿美元,在石化行业27家入榜企业中利润排在倒数第7位;收入利润率仅为1%,排在倒数第6位,这与排在第一的埃克森石油高达6%的收入利润率形成鲜明对比,与收入利润率最高(16%)的PETRONAS石油公司更是相去甚远。

我国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还不到1%,仅有极少数大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在3%以上,许多企业仍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中心,这些无疑是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10%,许多世界500强企业都超过10%。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足1%的企业则难以生存。同时,我国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转移水平和速度都比较低;专利水平无论从数量、质量和产出效益等方面也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令人担忧。纵观世界500强,它们的国际经济依存度一般都很高,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经营,进行全球性投资、全球性生产和全球性销售。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发展过程中,它们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得以保持500强的地位。而我国的大企业大都是行政性垄断企业,或是通过简单规模扩张形成的,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较强、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跨国公司,如在摩根斯坦利添惠评出的250家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大公司中,我国还没有一个代表。这也说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是比较低的。

进入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通过战略性调整,在全球范围引起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1999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达到33100亿美元,是1997年的2.36倍,全球6万多家跨国公司的产值超过全球总产值的25%,世界80%左右的高技术研究和开发被跨国公司所垄断。跨国公司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大大增强了它们既有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了资源优化配置和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加速了生产、投资、贸易、市场和资源向大型跨国公司的集中。所有这些,给我国发展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促进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第一,深化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改革,为增强大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制度保证。继续深入推进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推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促使企业按照国际惯例规范操作,转换机制,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兼并、联合、重组要特别强调突出新企业(集团)的主业,按照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注重实施有效的兼并收购,并适时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同时,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精简富余人员,为加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推进大公司特别是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管理能力。针对我国企业集团大都管理层次太多的问题,要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理顺内部关系,缩短管理链条,建立科学的母子公司集团体制,集团管理层次一般应控制在三层以内。我国相当多的企业集团各业务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企业集团内部重组,要把突出主业与抓住市场机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加快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抓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等薄弱环节。

第三,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费用,建立技术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境外跨国公司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共建技术中心以及人员交流等,形成立足全社会、面向全球的开放式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加快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促使企业围绕主业及主导产品,培育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品牌。

第四,建立政府对大企业的“窗口指导”制度,对核心竞争力建设进行直接指导和推动。“窗口指导”是政府与行业排头兵企业之间的一种定期对话、交流的制度性活动,它是连接大企业与政府的“直通车”。通过这一制度,政府可以向“窗口企业”传递相关的政策及其动向、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不同行业发展前景的预测等内容,引导企业的投资、经营等活动的方向。同时,视企业情况给予更大的试验权,如给重点企业集团以较大的资产处置权,为大企业进行资本运作提供更宽松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等。

此外,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促进核心竞争力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无论是在企业发展战略还是在内部运营机制上,都要尽可能采用当代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技术、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商务等,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并努力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力争在一个新的较高平台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公司仍在苦苦寻找在全球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最有效方式。从长期来看,竞争优势将取决于企业能否以比对手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构建核心竞争力。管理层有能力把整个公司的技术和生产技能整合成核心竞争力,使各项业务能够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机遇,这才是优势的真正所在。

多元化公司就好比一棵大树,树干和几个主要枝杈是核心产品,较纤细的树枝则是业务单元,叶、花与果实则属于最终产品。为大树提供养分和起支撑固定作用的根系就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并且把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同时它还意味着对工作进行组织和提供价值。核心竞争力是沟通,是参与,是对跨越组织界限协同工作的深度承诺。

核心竞争力并不会随着使用的增多而减少。但是,核心竞争力也需要培养和保护,因为知识不用就会消亡。培养核心竞争力并不是说必须在研发投入上超过对手。核心竞争力也不是指成本分摊(shared costs),即让两个以上的战略事业部共用同一设施或者销售队伍,或者采用同样的元件。此外,建立核心竞争力也与纵向一体化不同,前者的目标更加远大。

至少有三种检验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核心竞争力能够为公司进入多个市场提供方便。第二,核心竞争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可感知价值有重大贡献。最后一点,核心竞争力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很多公司转向外部供应商以便削减内部投资的举动,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拱手送给了别人。此外,如果公司在现有业务中已经发展出了必要的能力,但之后却放弃了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机会,也会造成核心竞争力的流失。

为了保住核心竞争力的领先地位,公司都力图使核心产品——一种或多种核心竞争力的实物体现——在世界上的制造份额达到最大。从事核心产品制造带来的销售收入和市场反馈至少部分地决定了核心竞争力改进和扩展的速度。

当你重新思考公司的概念时,目前一统天下的战略事业部——这个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组织结构教条,显然已不合时宜。在一家多元化公司中,如果信息系统、沟通模式、职业发展道路、管理层报酬以及战略制定流程都受制于战略事业部的组织界限,那么其核心竞争力就必然是支离破碎的。因此,高层管理人员应该把大量时间放在制定公司战略架构上,从而确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战略架构是未来的路线图,它指明需要培养哪些核心竞争力以及这些核心竞争力是由哪些相关技术组成的。创建一个战略架构可迫使组织确定和发展跨事业部的技术联系和生产联系,而这些联系将为组织提供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旦最高管理层确认了最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它就必须要求业务部门确认与这些能力密切相关的项目和人员。所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员工都应当定期聚集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心得和体会。应该让他们忠诚于他们所代表的整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某个特别的业务部。

5.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五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也有核心竞争力问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拥有的别的银行所没有并能为银行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或能力)。这项资源(或能力)可以是人力资源、产品、技术、流程、银行企业文化及价值观等等;随着经济、金融愈益全球化、各商业银行之间围绕着新机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主要体现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如果一个商业银行没有核心竞争力,机会就有可能变成陷阱,没有核心竞争力就像一艘船没有了持续的动力,搁浅和沉没是迟早的事。

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机构同处相同的金融环境变革之中,资金供给者的侃价能力随着国家利率管制的放开而逐步增强;资金需求者的以压低产品价格和要求高质量服务为主导的侃价能力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体现并不十分明显,而今后会集中体现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同行业的竞争则成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竞争压力。商业银行面临的行业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国有银行改制后经营活力的提高、股份制银行规模发展效应和管理机制优势、外资银行渗透后对市场的蚕食和引发的市场行为方面的变化。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优于竞争对手、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体现了商业银行特殊的市场价值取向、抵抗市场风险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集中反映了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最终通过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被客户认可反映出来,能否留住和吸引优质客户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一)树立以追求真实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利润是商业银行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衡量一家银行好坏的最根本标准。银行的风险发生有其滞后性,账面利润有可能隐藏着风险因素,一旦风险暴露,就会严重侵蚀原有的利润,纸上富贵也就荡然无存。因此,在追求利润过程中金融论文,必须考虑资金成本和充分覆盖了风险后的资金回报,以追去真实利润为中心的理念指导银行所有经营管理活动,这也是构筑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

二)推进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是效益的源泉。从战略高度重视创新,要通过金融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以体制创新和激励机制创新为保障,实现产品、制度、技术和营销的持续创新,全面培育和提升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创新也是赶超同业竞争对手的基本方式。

高度重视经营思路的创新。要深入研究全面开放下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规律,全面总结中外先进银行实践经验,提炼和确立具有国际视野的经营管理理念,为银行的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实施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对经营发展的支持力度,研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的提升创新的技术含量

cssci期刊目录

。强化创新支持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创新考核激励机制,要通过科学的测算,对创新产品合理分摊成本和分配利益,并对开发人员进行奖励;完善创新产品的后评估及监测体系,跟踪创新效果。

三)强化核心竞争力的支持保障体系

提升核心竞争力,还要依靠有力的支持保障体系。应从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经营结构、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几方面加大对核心竞争力的支持力度。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按照股东价值最大化、有效激励和约束并重、信息透明的原则,完

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运作制度,提高经营管理层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健全各职能委员会,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决策和监督系统,真正发挥公司治理对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制衡作用,实现银行市值稳定增长。

优化经营组织结构。经营组织结构决定了经营组织的效率,银行个性化的产品创新、多样化的营销、优质化的服务都有赖于科学的经营组织架构的支撑。要通过稳步推进管理方式、业务流程的改善,并加强技术支撑,加强重点业务部门的建设,为提高组织体系运转效率和事业部制的实施创造条件。

提高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水平。继续加大信息建设的投入力度,弥补中外银行信息技术水平的差距。要从管理信息系统、核心业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渠道、综合化经营等方面加快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步伐。优化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实现管理决策的信息化、集约化、智能化;进行产品开发标准化参数管理,进而通过参数化调整开发新产品或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做到风险管理全过程控制,有效进行风险识别、项目筛选和实时监控工作。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的敬业奉献。要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人才招聘、开发、管理和使用水平。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建立股东、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均能合理分享经营成果的长期激励制度,以提高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完善薪酬体系金融论文,在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的基础上,让薪酬真正体现经营者以及员工的贡献水平。

四)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客户是银行的利润来源,拥有客户才能保证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持续增长。为此,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重视与客户的关系,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6.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 篇六

一、以发展环境为依据, 做到准确定位

从类型上看, 发展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高职院校环境和心理环境。这些不同层面的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形成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竞争力的空间形态。不同的发展时期, 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同的空间形态, 它会随着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要求和实际而变化。尽管发展环境会发生变化, 但都以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为中心。准确定位就是在明确发展环境的基础上, 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不同地区的发展环境具有差异性, 即便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环境也具有相异性。为此, 首先要着力研究本地区发展环境的实际特点, 尤其要考虑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特殊性;其次要重点关注本地区发展环境的优势特色, 并结合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实际要求, 努力构建能够体现本地区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改革上有所突破, 并在教育教学研究上取得进步。

二、以人才培养为根本, 培育竞争优势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是高职教育功能价值的充分体现, 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具有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掌握适度的理论知识, 并学以致用, 动手实践能力强;二是基础知识必需够用, 具有通识性;三是业务熟练、技术精尖、个性特征明显;四是思维敏捷、开阔、新奇、超前, 追踪时代, 把握机遇、善于联想、善于综合、推陈出新;五是具备扩大业务范围, 拓展业务空间的能力;六是能够开辟新的职业, 创立新的就业岗位[1]。这些特征相互依存、彼此联系, 共同决定和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内在本质和基本特性。高职教育竞争的实质就是高职教育人才的竞争, 高职教育人才竞争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竞争, 人才培养模式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竞争和教师核心竞争力的比拼。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竞争优势, 教师要创新教育教学观念,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 优化教育教学模式, 明确高职院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地位, 树立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生态意识和理念;教师能够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挖掘高职学生学习潜能, 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教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 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机制;教师不断学习高职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新方法, 并灵活这些理念和方法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增强教育教学竞争优势和绩效水平。

三、以文化建设为重点, 塑造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发展过程的集中体现和能动反映。从特征上看, 校园文化既体现文化的基本属性, 也表现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的特有本质, 对高职院校系统内部的构成要素产生多层面影响, 通常能够内化为引导高职院校主体要素思维、意识和行为的因子, 积淀为高职院校的特色理念和精神品质。同时, 校园文化也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文化形态, 深刻体现、反映和引导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取向。首先, 要明确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高职院校文化具有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特色性、融合性等特征。职业性是指校园文化影响高职学生的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形成发展;社会性是指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 它会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发展;实践性是指校园文化通过影响高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而不断引导学生实践意识,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特色性是指校园文化能够体现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学科特色和培养特色, 进而塑造高职院校的特色品牌;融合性是指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区域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体现。其次, 要明确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客体。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随着高职院校发展实践逐渐形成的, 其建设主要包括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后勤服务人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客体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层;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中间层;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层。最后, 要明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 促进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同时要体现先进性、人本性、创新性等原则[2]。

四、以有序运作为基点, 准确识别资源

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竞争力的运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它需要基于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资源因子, 这些环境条件和资源因子相互作用、相互结合, 形成特定的关系链和关系网, 支撑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任何环境条件和资源因子的缺失都会影响到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运作。事实上, 核心竞争力运作所需的环境条件和资源因子的形成也具有过程性, 这种过程性是环境条件、资源因子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影响。正是在此过程中, 核心竞争力逐渐确立生存发展所需的环境条件和资源因子的结构体系, 明确生存发展的环境空间和资源维度。如何环境条件和资源因子不能够有效满足核心竞争力运作的内在要求, 非但无益于核心竞争力的正常发展, 反而会制约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高, 进而影响核心竞争力绩效水平的整体提升。此时, 高职院校教师就应该准确识别各种环境条件和资源因子, 并通过有效方式和途径将这些环境条件和资源因子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运作发展的内在动力。事实上, 识别环境条件和资源因子的过程就是核心竞争力资源配置的过程。从类型上, 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竞争力生存发展需要的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有形资源包括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无形资源包括高职院校校风、学风、考风、声望、研究氛围等[3]。高职院校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使用方向上的不同分配就是资源配置。然而, 资源配置并不是随意进行的, 它需要基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每个高职院校教师的环境条件和资源因子都存有差异, 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使得原有的环境条件和资源因子分解为若干个新的条件和因子, 进一步拉大了高职院校教师之间核心竞争力的差距。可见, 合理的资源配置既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所有教师的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水平, 也有助于增强高职院校某个教师的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还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包括计划调节型和市场调节型两种, 前者以行政权力支配和命令为基础, 后者以市场供给需求机制为基础。

五、以发展要求为导向, 不断创新管理

当个体层面的核心竞争力上升为群体层面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竞争力就会形成一个整体态势, 对高职教育内外环境产生广泛的影响效应。审视目前一些国家级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其竞争优势和特色优势主要还是依靠过硬的师资队伍, 如果没有合理健全的师资队伍做基础, 其人才培养模式就不能有效推进, 专业和课程改革就不能扎实开展, 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就不能顺利进行。从本质上讲, 合理健全的师资队伍体现和反映的就是师资队伍的竞争力。这些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始通过个别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教师的引导, 而后实现师资队伍整体优势的提高, 逐渐形成自身所特有的特色优势。这一目标的有效完成通常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过程, 与之相伴随的就是各种发展风险的涌现。也就是说, 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很可能会出现分叉, 当风险携带的破坏力和作用力超过了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平衡机制时, 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内在结构、外部关系和功能绩效就会出现无序、动乱的情况, 甚至会走向衰退。为此, 需要不断创新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机制, 合理引导资源流向, 保持资源丰度和效度, 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创新管理机制就是创新核心竞争力培养提高的计划机制、组织机制、领导机制、控制机制和评价机制, 将动态复杂的培养和提高过程转变为彼此协调、统一的阶段, 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加以整合, 在保持各个阶段正常有序推进的同时, 增强核心竞争力培养提高过程的特色优势, 进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竞争力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王金虹.对高职教育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 2003, (5) :49-51.

[2]刘艳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7.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 篇七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提升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并将其列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给予了高等教育重大机遇。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逐步成为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力军。新时期,面对国家赋予的期望,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承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担,培育与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思考的重要问题。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有机整合、协调内外部各类资源、能力要素,不断创造高职院校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学术(技能)、社会服务生产能力、管理和文化能力等方面,具有价值性、异质性、延展性、资源集中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等特征。高职院校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激烈竞争和重新定位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迎接挑战、推动自身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只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教育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持续发展优势。因此,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对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实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支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生产能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基石生产能力是高职院校的硬核心竞争力,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形成的基础。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生产力包括人才生产能力、学术(技能)生产能力和社会服务生产能力。

1人才生产能力

高职院校在任何时期的发展中,人才培养始终是主要职能之一,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基础和核心。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都离不开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技能型的应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职院校自始自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其主要职能。因此,人才生产力始终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2学术(技能)生产能力

学术(技能)生产,是体现一所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高职院校为推进技术革新义不容辞所应承担的职责,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和创造大国转变,新技术、新技能需求日趋增强,面对各行业、企业对新技术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也加快适应市场需求的步伐,克服各类困难,正努力提高学术(技能)生产能力,多方位的满足社会需求。

3服务生产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技能创新、技术服务等需求急剧上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就是为社会服务,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社会服务日益成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重要目标。

(二)管理能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保障

管理能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根本,处于中枢地位,发挥着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学校运行,激发创新动力的作用,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形成提供发展方向、精神动力和激励约束功能。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深化体制改革、创造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环境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深化体制改革,保障管理效率。一是努力构建现代高职院校管理制度,推进依法治校。精简机构,强化服务意识,完善考核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使高职院校管理构架和管理水平适应社会发展。二是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明确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任务,并将学校规划落实与资源配置挂钩,实现学校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规划管理、科学管理转变。其次,创建良好学术环境,提高办学效益。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营造技术创新环境。二是增加技能革新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三是加大人才汇聚力度,抓好创新团队建设。四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加快实现资源共享。

(三)文化能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

文化能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综合集成、融合能量、转化提升价值、汇聚特色优势的关键作用,将高职院校各种要素资源融合转换成高素质的人才、高水平的技能成果、高价值的社会服务等产品形式,进而实现学校培育人才、发展文化、科技、教育、提供智力支持的社会价值,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价值。我国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都比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发挥高职院校文化的灵魂和动力作用,在校园精神、校园文化以及校风建设方面做出努力。

1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形成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和立足行业、服务区域、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生产服务,形成独具风格的办学特色,进而凝练成为以应用型、技能型为主,建立多样化、高素质、强应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使特色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校风、校训、校歌、规章制度逐步成为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载体

新时期,高职院校得到快速发展,并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传统,形成团结、务实、求真、创新的校风,刻苦专研,博学多能的校训,以及团结友爱、艰苦奋斗、敢于争先、服务至上的高职院校精神,传授技艺、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奉献创新的高职院校教风,尊师守纪、博学慎思、多才多艺、务实求新的高职院校学风,以及内涵丰富的校歌和完善的规章制度,逐渐成为支撑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3重视学风、考风、教风等校风建设

校风是由学校师生员工长期共同努力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作风,包括学风、考风和教风等几个方面。校风建设是学校的灵魂,好的校风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学校创品牌、树信誉、谋求生存发展的基础。为此,高职院校采取多项措施规范学风、考风的同时,采取了包括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培养工作,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推行了学生评教制度等措施,加强教风建设。

三、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再造与提升

(一)目标及原则

明确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要达到的目标,是制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的基本前提。由前面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构成可知,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由生产力、管理、文化三方面相互协同,使高职院校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但其真正的演化动力机制,是高职院校教育家精神倡导下的组织学习形成的持续创

新。由于高职院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其核心竞争力表现不同,所以,高职院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生产力、管理和文化都有其劣势和优势,并共同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强弱状态。通过以上相关内容分析可知,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演化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具体到高职院校,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目标有:保护现有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谋划潜在竞争力;改善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机制,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管理水平和效果;促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巩固与强化,转变核心竞争力状态;使高职院校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促进高职院校长期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各目标之间具有一定层次性和关联性。其中:保护原有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谋划潜在核心竞争力,改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机制和管理机制,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水平和效果等,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阶段性目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巩固和强化,促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状态转移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直接目标;促进高职院校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间接目标;促进高职院校长期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最终目标。另外,在制定具体对策之前,我们还必须明确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所要遵循的几项原则:与高职院校发展目标一致、动态适应原则、整体协调发展原则等,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二)对策及建议

新时期高职院校尽管挑战较多,但高职院校也面临国家政策扶持等许多机遇。为此,高职院校应要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好国家支持政策和各方协作,加强内涵式发展,再造与提升核心竞争力。

1积极利用国家相关政策,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是国家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十一五”期间走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使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二是利用国家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利政策,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高职院校,带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利用国家规范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行为,建立完整、科学的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评估方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水平评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2加快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全力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优化人才的管理制度。包括树立人才强校的理念,营造优良的学术氛围,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提高人才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挖掘自身的特色与内涵,与行业、企业联手,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包括采用巩固优势、明确特色,挖掘比较优势、行业优势等策略。

3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努力提升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

当前,市场需求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合理和满足需求的专业结构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优化专业结构,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满足企业的需要,这样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一要加快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技能、强应用的优势;二要高度重视专业结构的建设和优化,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的竞争力;三要加强技术創新,提高技能推广水平和成果转化率,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4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高职院校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这为高职院校领导及各级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要提高高职院校校长及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加强管理者队伍职业化建设,健全针对各级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完善高职院校管理层的选拔机制。二要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财务、后勤等各方面的制度创新工作,进而提高各级各部门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三要改善工作态度和作风,积极为教学、科研工作人员服务,采取管理部门考核由一线教师参与的考评机制,使各项制度公平化。四要加快办公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管理效率。

上一篇:我爱小狗下一篇:最新淘宝美工认证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