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济政治心得体会

2024-08-11

学习经济政治心得体会(精选10篇)

1.学习经济政治心得体会 篇一

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台海局势 提纲:

一、台海现局势分析

(1)大陆对台政策

(2)台湾政局

(3)国际环境

二、影响台海局势的内外因素

(1)台湾当局的策略

(2)美国因素

(3)日本与日美同盟

三、台海局势发展与两岸关系展望

(1)

未上课时我就很喜爱这门课,原因有二:

一、我喜欢探求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本质,因而那些藏在时政之下的博弈和利益冲突,以及在那些经济现象下的成因和推动力都吸引我去探求,同时我对军事的爱好也促使我需要更多地了解主导军事行为的经济和政治;

二、懂得经济知识和与其紧密相关的政治是极为必要的,不管我未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经济政治都会与我紧密相关,并极大地影响我的生活,我有这样的觉悟。所以我是带着求知来上这门课的,虽然课时很少,但还是获益颇多。

先是每晚课开始时老师给我们总结罗列一周发生的国际大事,并同我们一起讨论这些事件,给我们分析这些事件,并点出这些事件中流露出来的信息。老师这是在引导我们该如何阅读时事,启发我们如何从这些事件中获取信息。

再就是老师与我们分享搜罗来的一些视频,视频都是一些事件的记录及媒体或专家关于热点事件的评论,内容都非常丰富且精彩,既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许多时事,也很好的缓解了4节课的疲劳,在放松之余又汲取了很多知识。同时,老师也是在培养我们关注时事的习惯。

还有在课堂余下的时间中,老师都会给我们讲一些学科知识以外的东西,还推荐了很多有益的书籍。譬如老师曾给我们介绍了记忆法,谈到了简历并以此来警醒我们要抓紧不多的时间学习,通过双手相握告诉我们要学会改变习惯,讲了一个大学生用家里囤积的豆子致富的例子。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习惯、看待事物的方法、经济生活的方式。在我看来,老师对于我们生活上的引导是会让我获益终生的,其意义远大于教授的学科知识。

老师的授课方式很特别,几乎没有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只是最后花了一点时间简单带过。虽然这样无法让我们从课堂上获得很多经济政治方面的基础知识,但老师对时事的讲解让我们更能清晰的体会经济政治的实用意义,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经济和政治。事实上对于短短的16节课并不能教授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通过时事这样实例化的讲解对于我们的启蒙意义更大,比起枯燥的书本教学更易于接受,如此的授课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我觉得让同学们更快的了解对这门学科并对它产生兴趣,才是这16节课来最重要的,让同学们今后能够主动去学习经济政治方面的知识,远要好过讲授那么一点点的枯燥的课本知识而让同学们对这学科感到厌烦。这样才让这16节课发挥了最大的意义,对我更是意义非凡。

这些公共必修课会让大多数同学们感到无意义,但经济政治于我却是非常重要的,并对这本教材有很大的阅读兴趣,在边听课的同时仔细阅读完了第一章节,没能有更多的课时来教授这本书是我对于这门课的一个遗憾。还有一点就是老师给我们事件分析的很少,都是点到即止,就像那次对于奥巴马的话,“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水平不及一百年前的美国人”,老师说,要让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的中国人人都像美国人那样富裕,而世界的财富不是无限的,这么多的财富要从哪儿来。老师这么一说就拨开了云雾,可是对于奥巴马为何说这样的话老师却是让我们自己去想,其实我很希望再听到老师更多的见解。

经过了4周16节课,让我对于经济政治有了更多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老师让我更深地意识到掌握经济知识的重要性,就像老师说的那句话“我们每天工作却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越来越穷”。老师也让我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处在危机之中,亦如老师的话“要是一个人不改变,他的未来都是可以预见的”,我觉得自己的现状还不足以把自己导向一个好的未来,所以我要更努力地改变自己。

2.学习经济政治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初中政治,合作学习,能力培养

合作学习是全体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而在教师组织下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初中政治课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合作, 在完成共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初中政治课合作学习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是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 学生在小组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旨在培养中学生的政治课学习能力, 张扬学生个性, 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实现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主体”的转变, 使学生成为政治学习的主人,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共同发展, 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同伴, 提高与人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政治课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交流和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沟通, 增强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下面就谈谈合作学习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合作欲望

1.1. 设疑导入, 激发合作兴趣

导入是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新课的前奏。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 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开头, 即精彩的课前导入。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 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 起着酝酿学生情感、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设疑导入就是用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学始于问, 没有问便没有学。疑问对学生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 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把学生好奇的心理变为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思维,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还学生以真正的思维自由, 激发合作欲望, 促进合作达成。如: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课时, 教师举学生痛恨的事例———小林偷看他人信件, 让学生明确公民有自己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不能受到侵犯的, 知道小林偷看他人信件的行为已经侵害了他人的公民权利。教师设疑导入:“你知道我国的公民还有哪些基本权利吗?小林的行为为什么不对呢?”小组合作探讨一下小林的行为, 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因势利导, 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兴趣, 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铺垫, 激发合作兴趣, 使课堂活力无限。

1.2. 运用媒体, 宣染合作氛围

多媒体用于初中政治课教学活动, 为常规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溶于一体, 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调动了初中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把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等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形象的实物, 让学生便于理解, 容易记忆,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把政治教学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宣染了教学氛围, 达到了事半功倍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一课时, 教师播放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部分录像,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这是中华民族百年雪耻洗的一件大事, 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历史性的重要时刻, 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都在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交接仪式上英国降下了“米”字旗, 我国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历经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所有中国人心潮澎湃, 激动不己, 学生们也为之动容, 情绪激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使中国发展、强大起来, 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师及时引出:“香港成功的回归祖国怀抱遵循了哪一项基本方针?是谁提出了这一伟大构想?它的含义是什么?”用多媒体导入, 有利于把学生引入教师设置的情境之中, 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2. 践行合作学习, 构建魅力课堂

2.1. 异质组合, 培养合作意识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的学习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对组长和组员有明确的分工, 大家共同分担学习任务, 集思广益, 各抒己见, 人人都尽其所能, 这样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合作是为了解决问题, 共同提高, 应避免表面上热热闹闹, 而没有效果, 流于形式。要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 达到共同解决政治课堂上的疑难问题的目的, 突出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讨论的意识。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受污染情况的具体材料, 然后把学生异质就近组合成学习小组, 确定小组里每个成员的职责, 进行分工合作, 让他们共同调查并分析本地水资源的污染情况, 并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人人有任务, 个个是学习的主角。经过小组的认真调查、分析讨论之后, 小组代表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对此问题的看法, 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了自己组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学生能够抓住他人发言的要点, 吸取其中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 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既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 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探究, 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使学生变“苦”为“乐”, 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 积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

2.2. 任务驱动, 彰显品德魅力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 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政治学习任务, 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组合, 一般是以2~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 小组成员之间是同质组合, 个性差异较小, 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分工协作, 明确责任, 让性格内向、成绩较差的学生承担适合自己的任务, 人人有事做,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他们的参与意识, 并能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如:在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一课时, 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 (1) 利用休息日, 学生和老一辈访谈, 了解八十年代前后农村家庭生活的变化情况。学生带着任务去调查, 按照任务驱动组合, 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体味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繁荣, 了解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 (2) 师生共同回顾在我们生活中, 有哪些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给百姓生活带来的便利。让学生自主发言, 合作交流, 感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 适时进行指导, 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 给予正面的、积极地评价, 让学生更乐于学习。善于发现和利用潜能生的优点, 平等对待他们, 让他们也发挥自己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考, 变“要我学”真正成为“我要学”, 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总之, 初中政治课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点、确立信息、付诸行动的过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学习方式, 实施合作学习。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 能够转变教学方式,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合作竞争意识,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回归生活,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袁作宏.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探究[J].成功 (教育) , 2012 (06) :211

[2]黄慧芳.贯彻新课标, 更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05) :179

3.学习经济政治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政治经济一体化;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国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D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62-02

一、从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来理解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从唯物主义历史观角度出发,其理论体系可以理解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两者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的上层建筑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而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取决于其经济基础的性质。其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会相应帮助它形成、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揭示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它也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政治与经济两者的辩证关系,也体现出了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政治制度是以国家权力的配置与行使为核心内容的一套正式规则体系,它以国家的存在为载体。政治制度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其性质和模式决定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同时政治制度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但是,政治制度对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起到促进的作用,任何政治制度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影响都是有限的,最根本还是要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决定。

二、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陈振明在《政策科学》中给政策定义为:“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标准,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和条例等的总称。”[1]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具体表现在政策的制定引导了各区域的发展。

(一)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的“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鼓励先富起来的帮助未富起来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实行了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政策。其主要政策内容包括:一是设立一系列特殊区域,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5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确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2年设立浦东新区;二是给沿海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开放金融服务、培养和发展资本市场;三是鼓励沿海地区进行体制创新。

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很快取得了成果,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明显快速增长,不仅显著增强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也明显提升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可以说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首先,政策的制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蓝图,其次,国家大力实施和推进政策的展开更是为这个蓝图的实现创造了条件,通过国家制度来影响地区资源的配置,最大限度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和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因此,可以说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政策的开展实施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国家民族政策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50年代初开始,国家就对西藏的经济发展给予了特殊支持,拨给大量财政补贴,专项补贴和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并调集大批物资进藏。5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使西藏经济逐渐好转。根据数据显示:1988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打破“零纪录”,1992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1993年又实现1.94亿元。自1994年以后,西藏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初,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修建青藏铁路对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福沿线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资源上给予了充分的后盾支持,不仅说明国家政策的制定在宏观上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同时也体现了国家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有利于劳动力和资本的集中流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通过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可以体现这一点。

三、国际政治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作用、互相制约和互相渗透。“世界经济政治化、世界政治经济化”正是两者相互渗透的结果。

(一)国家之间的政治争端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经济领域

济制裁成为发达国家推行强权政治的手段,而在经济制裁的背后映射出政治制度的差异、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使用经济制裁最多的国家,在其经济制裁手段的背后是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推行,尤其体现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制裁。阮建平在著作《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中提到:“美国的对华经济制裁始于1949年,在朝鲜战争期间达到高峰,并一直持续到1971年。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后,美国基于联合中国对抗前苏联的战略需要,逐步放松对华经济管制。1989年之后,美国又对中国实施了空前的经济制裁,虽然随后又逐步放松,但美国从未停止利用各种经济制裁手段推进其对华战略。”[2]数据显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制裁给中国融资和技术进口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据世界银行估计,1989年6月之后,到中国的外国投资减少75%,特别是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中长期贷款的渠道实质上已经被关闭。”[3]

中国经济综合实力逐渐增强,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一支强大力量。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却把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看成是潜在的威胁,并提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因此通过经济上实施制裁试图打击中国的实力,以确保达到自己世界强国的霸权地位。

(二)将政治观点纳入经济领域,经贸活动附带政治条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施压的手法

利用贸易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施压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常用手法。实质是利用双方的经济贸易活动,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其政治目的。其中的典型事例之一就是有关是否向中国提供最惠国待遇。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确立了发展贸易关系、施加人权压力的对华原则。美国国会年复一年地对中国发难,将人权与经贸挂钩,以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相要挟,妄图逼中国在政治上就范。鉴于中国政府的强硬立场和担心失去中国这个前景诱人的市场,克林顿于1994年5月26日宣布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上将人权与贸易脱钩。

(三)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影响着双方经济贸易的展开

英国政治家本杰明·迪斯雷利曾说过:“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正是如此,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因此两国之间的利益争斗直接关系着两国之间的关系。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美方采取的这一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给双方经济贸易带来了许多矛盾。有关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这一关税的颁布意味着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这将鼓励更多的美国业者采取类似的措施,中美贸易上的摩擦和矛盾将增多。由此可见,两国的关系不可能一直平稳发展,在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下,尤其是在中国综合实力逐渐增强,而美国大国地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两国的政治关系会折射到经济领域上来。

综上,全球化的发展日益推动了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争端更多地体现在双方经济贸易方面。因此,从国家外部关系来看,如若没有和睦的国际关系,政治制度并不一定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相反,紧张的国际关系反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给双方经济贸易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

经济发展的内因归结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外部环境同样也能够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比如是否能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其所需的劳动力和资本。国家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则取决于国内政治的发展情况。一个民主稳定的国家,其经济也会稳定地发展;相反,一个社会秩序混乱,民心不稳定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必定缓慢。

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阮建平.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刘国柱,郭拥军,等.在国家利益之间:战后美国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援助探研[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孔君英.论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关系[J].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4,(4).

[5]赵永清.当前世界经济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从美国与中日经贸关系看世界经济政治化[J].世纪经济与政治,1996,(7).

[6]张学义,刘同芗.国际经济政治化趋势与我国的经贸对策[J].国际经贸研究,1997,(4).

[7]简涛洁.霸权文化与文化威胁—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J].太平洋学报,2011,(6).

[8]傅允生.对外开放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J].浙江学刊,2010,(2).

4.政治经济亲情“三笔帐”心得体会 篇四

一要算好政治帐。廉洁自律是党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每位职工应时刻牢记。当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思想和利益呈现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是社会的进步。然而某些不正之风也在乘机而入,经济犯罪屡见不鲜。如果我们缺乏警惕,就很容易走上邪路,最后失去却的不仅仅是来之不易的工作和可贵的人身自由,更重要的是会丢失自己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生命。我所从事的线路前期工作是很重要的,能够当一名合格的职工感到很光荣。我们应当自觉加强学习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象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荣誉。我们应当廉洁自律,自尊自爱,严格要求自己,做诚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始终保持优良的情操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要算好经济帐。作为电力企业的职工,我们是很幸运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虽说不上金山银山,却也衣食无忧。俗话说得好,“薪水如溪水,细水长流;肥水如洪水,凶猛如虎”。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可以让我们心安理得;而获取不义之财,却会让人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金钱能够给我们带来食物,却不能带来食欲;金钱能够给我们带来熟人,却不能带来忠诚;金钱能够给我们带来一时的欢乐,却不能带来终生的安宁。我们应当牢固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彻底摒弃“金钱至上”的人生哲学,面对不义之财不动心、不贪占,洁身自好,精神富有。

5.学习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心得体会 篇五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主持会议并率先发言,布小林、任亚平、李佳、张力、乌兰、李鹏新、符太增、那顺孟和、王中和、张院忠、刘惠、杜梓、王玉明、王波、白向群、云光中依次发言,杨俊兴、马明、常军政等作书面发言,王焕承等列席。

王君在发言中指出,关于加强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要理论成果,为我们加强纪律建设、深化从严治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领导干部要系统学习、深入钻研关于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思想和论述,深化对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把党章党规党纪牢牢印在心上,把从严管党治党责任紧紧抓在手上,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王君指出,经过以来坚持不懈地抓教育、转作风,我区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和纪律修养得到很大提升,旗帜鲜明讲政治、从严从紧抓纪律的氛围更加浓厚。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和好干部标准,紧密联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际,紧密联系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刻汲取反面典型案例的教训,深入查找和解决在纪律规矩方面存在的问题,守住党规党纪的底线,养成遵规守纪的自觉,使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严起来、落下去。

王君强调,讲政治、守纪律必须坚持领导带头。各级领导干部在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个重大问题上,更要发挥好“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模范践行“五个必须”重要要求,不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始终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树起标杆、作出表率。

6.学习经济政治心得体会 篇六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极端重要,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关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要保障。

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党章是必须遵守的总规矩。二是党纪是必须服从的刚性约束。三是法律是必须遵守的强制规范。四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

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五个必须”和“五个决不允许”,深入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到实处。必须切实加强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教育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规矩意识,自觉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条文和程序规定,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清醒人、明白人、局中人。必须强化“两个责任”。各级党组织要自觉肩负起执行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的责任,切实加强对职责范围内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工作的组织领导,把遵守政治纪律情况列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纪检机关要切实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纠正,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严肃查处。

7.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文明 篇七

考试热度:★★★★☆

试题难度:★★★☆☆

高频考点:新中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初的外交成就、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的缓和、“一国两制”、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和计划经济体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

考题类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个别为材料解析题,但都与相关知识点相联系,很少单独命题。

考查特点:从考查内容看,集中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从考查方式看,试题取材广泛,以数据图表、新闻报道、日记、宣传画、学者和名人观点、中共中央文件、歌谣、词典等材料为载体,设置新情境,提出新问题,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与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命题立意看,试题从新中国民主政治、国家统一、外交成就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等视角切入,深化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复习建议:夯实基础,准确理解主干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理清主线,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外交成就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线索,分阶段把握其阶段特征,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注重联系,关注知识点之间的归纳与比较,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从世界史的视角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强化训练,提升解题能力,尤其是有效信息的获取与解读、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

【金题点睛】

示例1(2014年广东卷文综第18题)在毉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可知,所选措施应该是新中国为了处理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而实施的,这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故选B项。“另起炉灶”方针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一边倒”政策是指新中国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是指新中国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和在华特权,A、C、D均不是针对亚非新兴独立国家而言,故均排除。

变式练习学者孙天旭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对这一转变理解正确的是

A.从强调意识形态区别向维护国家利益的转变

B.实现从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和平 外交的转变

C.由“一边倒”转 向与西方 国家的友 好关系

D.由与苏联的友好同盟转向实行不结盟政策

答案:A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为了给国内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而提出的,较多考虑国家的现实利益,故选A项。从实现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转变的标志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提出,排除B项;50年代初西方国家仍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中国并未改变“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不结盟政策开始实施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

示例2 (2014年新课标 全国卷Ⅱ 第31题)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计划经济体制,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材料“1953年”“统购统销”“计划收购”“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等信息可以判断,粮食的统购统销正是计划经济的体现,故选C项。A项时间不符,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是在1949—1952年,故排除;B、D两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

变式练习“(新中国成立后)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影响

B.外交形势的制约

C.生活水平的限制

D.经济体制的束缚

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计划经济的特点,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 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后)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消失”等信息可以判断,题干所反映的现象正是计划经济体制实施的结果,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自然经济已基本瓦解,A项排除;B、C两项均是客观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均排除。

示例3(2013年江苏卷历史第10题)“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共85篇,1959年共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1“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2“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3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4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123B.234

C.134 D.12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大跃进”典型现象包括农业上大放高产卫星和工业上大炼钢铁,故1表述错误,2表达正确;从“‘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共85篇”可知3正确,从“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可知4正确,故选B项。

变式练习《人民日报》社论是《人民日报》编辑部就热点问题发表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或者政府的声音。《人民日报》曾在一篇社论中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对该社论所涉热点问题的正确解读是

A.开始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B.反映了要求改变落后经济状况的愿望

C.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大跃进”的特点,考查考生信息获取和知识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可知,社论所涉及热点问题是“大跃进”运动,故选B项。“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A项时间不符,排除;“大跃进”强调的是生产力的大发展,C项与此无关,排除;D项“健康快 速发展”有误,排除。

示例4(2013年天津卷文综第9题)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 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的改革,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的有效信息是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是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达仁堂在这一时间“心茫然”是由于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竞争,故选D项。A、C两项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达仁堂的经营情况,与时间不符,排除;B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

变式练习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 逐渐退出 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的是

A.经济结构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产业结构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的是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粮票的使用把粮食纳入国家统一的分配制度之下,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票的废除实际上把粮食的供求交由市场调节,说明市场经济已经慢慢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上述分析不符,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重点突破】

1.全面认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历程:1初步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构建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新中国政治制度构建完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3严重破坏———“文革”期间政治制度建设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4发展完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改革政治体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法治化的新时期。

(2)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

(3)特点:1具有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 民主制度 建设,都是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3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苏维埃政权和“三三制”政权的探索与创建,新中国成立后宪法的几次修改等。4以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5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制度保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与 地方、各民族 之间关系 的和谐。

(4)作用:1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通过普选来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民主协商、科学决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能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2维护和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保证。

2.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和经济特区的比较

3.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4.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第一次:1950—1952年,实行土地改革。

1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有化开辟了道路。

(2)第二次:1953—1956年,实行农业 合作化。

1原因: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3结果: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第三次:1958年开始,实行人民 公社化。

1原因:党内“左”倾错误的蔓延,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2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3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4)第四次: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 训,做出实行 经济体制 改革的决策。

2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3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新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

1表现: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

2原因: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苏联模式;急于实现工业化。

3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4结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表现: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2原因:党中央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经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3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4结果:解放了生产力,增强了企业活力,使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

1表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2原因:党中央在总结经验和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把企业推向市场。

4结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6.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内涵: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原因:1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2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 生产力,从而积累 了实践经 验。3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社会主义本质、市场姓“资”姓“社”的问题,冲破了思想束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4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重大突破。

(3)特点: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4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 式并存。

(4)确立过程: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发展———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3创新———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4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5)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反映的是欧洲 某一时期 的形势图。与 该形势的出 现同年发 生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

2.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的某段时期我国的护照只采用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这反映了该时期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不结盟”

3.1954年宪法在“序言”部分写道:“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其“发展”主要体现在1954年宪法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确认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D.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

4.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在此毛泽东主张

A.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B.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努力改善与邻国的关系

D.谋求重返联合国

5.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材料中的“组织起来”是指

A.实施“一五”计划

B.引导农民互助合作

C.组织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1669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此后同仁堂历经百年风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同仁堂获得了新生,企业面貌大为改观。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公私合营的实施

B.国际市场的拓宽

C.企业自主权扩大

D.企业产权的明晰

7.从1950年开始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其中,向苏联派出8310人,占派出总数的78%。这就是人们所说 的中国历 史上特有 的50年代留苏 热。这股留 苏热学习 的重点应该是

A.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与先进的科学技术

D.救亡图存的强国路

8.1956年6月,浙江省温州地区永嘉县委副书记李云河在该县燎原高级社蹲点,根据社员要求,在个人专管地段劳动质量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三包 到队,责任到户,定额到丘(田),统一经营”的政策,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县委肯定了该社 的经验,并推广到 全县。该社的做法

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B.否定了人民公社的体制

C.反映了包产到户的萌芽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决议中规定:社员个人所有的房屋、衣被、家具等生活资料和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这一决议

A.推动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有利于减缓“共产风”的蔓延

D.克服了党内的冒进思想

10.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1.29亿城镇人口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同时决定1961年至1962年,城镇粮食销量争取压缩到480至490亿斤,比上年度减少30至40亿斤。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当时

A.解决了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B.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C.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D.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

11.列宁曾指出:“凡是居民生活习惯特点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其机构则用普遍、平等、秘密的投票方式来建立。”这可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

A.“一国两制”构想

B.村民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经济特区制度

12.“一九七一,十一月十一,万里大洋横渡,一望长空尽碧。此去欲何为?入虎穴,擒虎子!”乔冠华的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重返联合国

1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对这两种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前后矛盾B.前后一致

C.两者都有道理D.两者都没道理

14.“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该公报的发表

A.迈出了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

B.重申了“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正式提出

D.意味着两岸“三通”已经基本实现

15.广东是中 国第一个 不再为多 种商品———如稻米和鱼类定价的省份,也是中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广东的这股新风开始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初

C.20世纪80年代初

D.20世纪90年代初

16.盘点新时期中共历届“三中全会”政策路线的关键词,其中符合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是

A.拨乱反正、社 会主义的 现代化、改革开放

B.商品经济、增 强企业活 力、农村走向城市

C.宏观调控、市 场的基础 性作用、收入分配

D.国企改革、市场 的决定性 作用、城乡一体

17.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相对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来说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可以论证该观点的史实有

1邓小平的改革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2邓小平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中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4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带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A.1234 B.123

C.234 D.124

18.图2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D.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19.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当时中国政府对二者采取的相似策略是

A.速度优先B.循序渐进

C.四面出击D.主次有别

2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实行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等地方管理政策,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2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认为“政治上的自由化来源于经济上的自由化,经济上的自由化来源于农村的家庭承包”“三资企业是和平演变的温床,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一些人甚至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资”还是姓“社”的疑问。以上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困难重重

B.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仍有影响

C.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清醒

D.经济体制改革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2.据中国国家人事部统计,1992年辞官“下海”者有12万人,不辞官却又投身工商业的人超过1000万。另外,还有数以百万计 的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在经商。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街上遇到三个人,就有四个是老总。这一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A.公私合营的展开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

23.表3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其中年份4最有可能是

A.1978年 B.1985年

C.1991年 D.1993年

24.塔吉克斯坦著名学者沙利波夫高度评价上海合作组 织,认为上合 组织已经 成为新型国际关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合组织对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所做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提出联合反殖反霸的合作理念

B.开创结伴而不结盟的合作方式

C.倡导经济先行的区域合作模式

D.主张实行多国结盟的合作关系

25.据统计,五届全国人大立法60件,六届全国人大通过法律63件,七届全国人大上升至87件,八届全国人大117件,九届全国人大113件。材料表明新时期我国

A.法律体系日益完备

B.民主法治基础奠定

C.法治进程逐步加快

D.依法治国方针确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其中第26题14分,第27、28题各18分,共50分)

26.民主党派是中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中,各民主党派走向政治联盟,主张抗日救国,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他们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宣传其政治主张,并在中共的支持和影响下两次掀起民主宪政运动,向国民党当局施加压力,这有利于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 展,有利于全 民族抗战 局面的形成。

———黄展《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民主党派》

(1)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民主党派对中国民主政治进程所做的努力及意义。(4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 以《共同纲领》为指导,全方位高层次地参加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成为新政权政治决策的重要参与者……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政协具有双重属性……人民政协因此成为多党合作协商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事务的重要场所,成为民主党派实现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

———李玲《建国初期民主党派政治参与探析》

(2)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方式。(2分)这体现了民主党派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三民主党派成立初期,其成员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活动范围仅局限于重庆、上海、香港等几个大城市,基层组织很少,到新中国成立时总数不到两万人。……目前人数发展到60万人……民主党派的新一代成员绝大多数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它们广泛分布在教育、科研、文化、金融、贸易、法律等各个领域和行业,地区分布也相当广泛……民主党派成员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中国民主建国委员会山西省委《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的新变化》

(3)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的新变化。(4分)面对这些变化,你认为应如何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2分)

2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不断探索现代化的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体现了中共进行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这一计划建设 了694个重要的 工业项目,其目的是为中国重工业和军工业的快速增长打下基础。该计划还号召进一步发展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其目标是 在1957年年底之 前将33%的农民组织进“半社会主义”或者“低级阶段”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这些合作社中农民将他们的资源全部交入合作基金中,仅保留他们的私人自留地,他们的粮食收获根据他们劳动投入的多少和向合作基金投入的多少来进行分配。

———[俄]阿尔兰·梅里克塞托夫、[美]亚历山大·潘佐夫《论中国的斯大林化》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斯大林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7分)

材料二现在有一种偏向,好像共产主义越快越好。实现共产主义是要有步骤的……范县提出两年实现共产主义要派人去调查一下……不要谎报,不要把别人的猪报成自己的,不要把三百斤麦子报成四百斤。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1958年11月)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原 因。(4分)

材料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智慧,以改革创新的务实精神,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情的情况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而邓小平最根本的思维特点就是他的务实精神,务实精神贯穿于邓小平的整个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中,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与他的务实精神紧密相关。

———周士跃《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的务实性特征探析》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务实精神的突出表现。(3分)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发?(4分)

28.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项原则是建国初期中央领导人在正确处理周边民族主义国家历史遗留问题过程中提出的,是五项原则的创始国和倡导国之一,也是实践者和受益者。它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既符合当代国际关系的现实,又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 利益,所以,五项原则在国际关系的发展中显示出了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

———李宇博《试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据材料一,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苏联和美国的冲突才是冷战的战略本质,美国和中国的敌对是次要矛盾,尽管其主导着亚洲的外交。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2)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做出这一外交决策的必要性。(8分)

材料三“一国两制”的构想……这种国家结构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之中……这种国家结构是对单一制下地方政府权力范围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国家结构学说的一个突破……“一国两制”构想中的战略原则是:争取港、澳、台地区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之内,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原则性的问题,必须坚持。“一国两制”构想中的策略原则是:在统一的国家内部,实行不同 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允许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只要这些差异不损害祖国的统一、民 族的团结 和振兴,都允许存在。

———王淑强《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B4.A5.B6.A7.C8.C9.C10.D11.C12.D13.C14.A15.C16.B17.A18.D19.B20.B21.B22.C23.D24.B25.C

二、非选择题

26.(1)努力:提出并宣传民主政治主张,掀起民主宪政运动。(2分)

意义:有利于国人民主政治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从而有利于中国民主革 命的发展。(2分)

(2)方式:参与新政权政治决策;参与协商议事,为执政党和政府建言献策。(2分)

变化:由新中国成立前的在野党、反对党变成参政党。(2分)

(3)变化:人数迅速增加,活动范围扩大,成员结构发生 变化,成员价值 取向多元 化。(4分)

建议:加强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加强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建设,增强年轻民主党派成员对中共的向心力等。(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27.(1)表现:实行计划经济,以重工业和军工业为中心,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实现工业的高积累。(3分)

影响:有利于突破国际反华势力的孤立封锁,稳定新生政权和国家安全,促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发展;严重削弱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人民生活。(4分)

(2)问题:片面强调高速度,出现浮夸风等现象。(2分)

原因: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人们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强烈。(2分)

(3)表现:从国情出发,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分)

启发:经济建设要注意农轻重的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不能急于求成,经济建设要符合国情。(4分,任答两点即可)

28.(1)原因:具有包容性,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际关系的现实;符合世界人民利益。(4分)

(2)表现:利用美苏冲突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2分)

必要性: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面临苏联 威胁;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扩大国际影响,打开外交局面。(6分)

(3)特点:创新性、原则性与策略性相结合。(2分)

8.作为当代政治的经济 篇八

不妨这么说,战争是政治失败的无奈手段,政治成功的话,其标志之一就是避免了可能的战争,不仅别人避免侵犯,而且也避免侵犯别人。“不战而胜”,孙子一语破的,说出了政治的最大秘诀与最高境界。这一真知灼见,也可以以经济方面去解释: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打一场收益不大的仗,无论如何也是不划算的。反之,政治却可能以较低的代价赢得更多的东西。

稍稍追究一下,孙子“不战而胜”、“不战而屈人”,办法又有哪些呢?像苏秦、张仪之辈,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列国,动之以情,晓之以利,无疑也是一种政治:外交政治或游说政治。我认为,孙子的主要办法,大概不外乎此。我们可以景仰孙子思想的伟大,却也不必囿于他的办法的有限。

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发人深省的结果之一是战败国—日本与德国的经济奇迹。目前日本在世界上的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德国在欧洲则坐上了头把交椅。冷战使日、德受益匪浅。日本被解除武装,客观上使它得以摆脱军费开支的重负。偶然也好,必然也罢,总之,两国都以经济上的强大重新站立起来,而且不限于此。想当初日本为了“大东亚共荣圈”穷兵黩武,而今“东亚经济圈”却又依稀可辨。“大东亚共荣圈”恶名昭著,“东亚经济圈”则不然,战争该得到的得不到,经济却办到了。日本的和平力量十分强大,许多人为日本的侵略向东亚各国谢罪——原因之一,恐怕是:既然和平的自由贸易更有利于日本,为什么不爱和平而爱战争呢?

自由贸易与战争不一样。中国人不爱也不会屈服日本人的刺刀和坦克,但是现在的中国人却深爱日本的制成品,曾几何时,人们以拥有日本家用电器而自豪。像“东芝”、“松下”、“三菱”等等日本大公司的名字,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自由贸易就是这样,它迎合你,满足你,并不强迫你。我们不得不服这一点:日本人有能力把他们的产品做得那么精致、合理、令人愉悦。就这样,财富滚滚而去,流入日本人的腰包。虽然这中间有一些不合理,但至少在形式上却是合理的——日本人以他们的优良技术、良好的管理,一句话:较高的生产率赚大钱。

重要的是自由贸易使得国与国之间有着愈来愈密切的关系。要是一国的制产品必须经由他国的消费才能实现其价值,那么,拥护他国的消费、促进这种消费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一个富裕、发达的国家,虽然不乐于见到别的国家像他一样富裕、发达,但更不乐于见到周边国家一贫如洗。日本人来中国投资,东亚“四小”来中国投资,帮助中国发展经济,以促进中国消费—需求能力的成长,这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然后这也合乎我们的利益。只要这种关系愈织愈密,就愈来愈有这种可能:战争即意味着对自己的战争,也就是自杀。

于是,经济的作用凸现了出来。曾有人指出,由于欧洲人热爱小说艺术,因此,欧洲将不再有战争。因为小说沟通了欧洲人的心。这可能并非那么荒诞不经。我们照此可以说,由于自由贸易,战争的危险大为降低了——如果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话。

那么,什么东西将被用来替代战争——作为政治的后续手段?答案是:经济。不过,经济不仅是政治的继续——即经济在政治遭到困难时,被最后作为底线考虑——而且,经济也是政治的开端。多少元首来访时,带来大批企业、工商业界的头头脑脑,如果说访问取得圆满成功,那就意味着签订了预期那么多的合同、拿回大批的定单。现代政治围绕经济旋转,经济的标准也就是政治的标准。而政治的目标在单纯的政治手段与强力的军事手段都不是上选被证明时,经济作为最佳手段也被证明了。

要生活得好的欲望——这一欲望往往被宗教压抑、曲解——是一个最古老,又最现实的欲望,它贯穿人类的历史,支配着绝大多数的人。这一欲望不待乎学习,它与生皆来,目光炯炯地盯上了它认为是好的东西。经济的力量就在于此。好的消费品满足过好生活的欲望。于是人们学习或创造生产好的消费品的技术、管理、制度,乃至于文化一一最终,那些生产出好的文化、制度、管理、技术的人或集团,就变得有力量,当好消费与文化被认定具有宿命般的必然联系时,尤其如此。好的产品意味着胜利之所属。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如果要给出一个简易的算式,那么就是:好产品的算术之和。

经济作为政治手段加以使用,近一些年来有了越来越多的表现。“制裁”一个国家的主要涵义便是经济上的。在这个任何一国都不得不与他国进行经济交流的地球上,集体封杀一国进行这种交流活动,也就相当于开除该国的“球籍”——随着冷战结束,开除一国“球籍”的可能性更大了。

贸易战则直接采取了战争的替代形式。有人预言下个世纪是经济战争世纪。台湾“前经济部长”赵耀东说:“二十一世纪将是经济战争的世纪。经济战争是无情的,它没有前后方,没有区域性,没有时间性。如果我们在这场战争中被外人挤占了生存空间,那时失利比军事战争的失败要惨痛得多。”经济战争比军事战争是不是更酷烈,后果更惨痛,且不论,说下一世纪是经济战争的世纪倒是知言。而以经济争夺生存空间一语,则道出经济与战争的连带性。当我们说经济使得战争不可能、不合算(不经济嘛)、太愚蠢,是否就已种下了以经济进行战争的逻辑种子呢?到底什么是经济?经济就是一场无休无止地在和平时期进行地没有硝烟的战争吗?经济缔造了“和平”,但这已不是寻常人以为的那种“和平”,而尤不同于歌唱祈祷似地演唱的那种“和平”。

当然,“经济战争”这种拟战争化的说法,也未必能抹去经济与战争的显而易见的差异。经济与战争都跟争夺生存空间有关,但战争以暴力强取,经济以柔力渗透。战争违背人的意愿,经济则满足人的要求。战争的成果包括:一国宣布战败;被战胜国占领;成为战胜国版图的一部分;成为战胜国的市场及原材料的来源,等等。经济的成果有所不同。也许,对经济战争而言,生存空间没有领土的形式,换言之,生存空间转化为利润,初级工业制成品以及消费品的倾销地。然而,经济的成果其实正是战争想得到的最重要的成果。

现在的版图是以最原朴的素材——土地——为依据绘成的。在我的案头就有一张这样的《世界地图》。不知有没有人画一张直观的《经济地图》。这样的地图虽未见画出,但许多人心目中早已有了。在论及领土的大小时,作为“日本通”的美国人赖肖尔说得好:“国家的大小可以用各种标准来衡量,而平方英里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标准。事实上,它还很容易造成错觉。南极、北极,甚至新几内亚的一千平方英里土地,还抵不上莱茵河下游或者伊利诺斯州富饶的农业地区十平方英里土地。西伯利亚、阿拉斯加或者加拿大西北那些把矿藏资源同适宜于居住的地区分割的辽阔地带,在经济上是一种累赘,而不是资产。”(见《日本人》8页)让我们把赖肖尔的观点发挥得更彻底一点,像“生存空间”这样带版图意味的概念,对于进行经济活动是有妨碍的,因为经济撇开了这样一些东西,它把它所要的直接转化成经济形态。一个地产商为他的一块地皮自豪,将不会由于它的大小,而只是由于它的价值。因此,前面说以经济争夺“生存空间”,只是比喻性的说法。

9.政治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篇九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但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素质教育,事实上,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的是教师、家长、各级领导、公务员和明星们。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孩子们在家的时间显然多于在校,如果家长文化素质低下,言行不文明不规矩,孩子们怎会有高质量的成长?各级领导及公务员则无疑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如果这些形象代表的文化和能力不及格,品行不端,做事不正,你叫孩子们长大后怎么去尽心地为国为民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也实施了好几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很有必要先认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质,咱们需要具备些什么素质。

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国人片面地以为西方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能以自我为主,于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话一直被歪曲到现在,结果贪污腐化案件层出不穷,而且级别越来越大。这种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到了还在校求学的青少年。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

通过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10.学习经济政治心得体会 篇十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当下这个历史新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利益纠葛凸显,改革的复杂性、深刻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在此时提出守纪律讲规矩这个主题,无疑是针对当前广大共产党人提出一次警告、敲响一下警钟、促进一点警省。

作为基层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通过此次一系列的学习培训,不仅让我深受教育,受益匪浅;同时,也激发了我自我反思,努力自查的决心与态度。

守纪律、讲规矩,要树立大局意识。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着眼全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围绕大局有效履责、充分发挥作用,绝不能各行其是,因小失大,以私废公。要讲政治、顾大局,明辨是非,不谋个人私利、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把聪明才智用到干事创业上来;要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凝聚战斗力和执行力,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要做到小局服从大局、地方服从中央、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守纪律、讲规矩,要建立廉政意识。德能勤绩廉,廉是基础,失之则一切皆无。“公生明,廉生威”,党员干部要守住廉洁底线,正确行使权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要做到慎始、慎微、慎独、慎行、慎权,管好自己的口、手和脚,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要树立“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的信念,始终对身外之物“看得透、想得通、放得下、忘得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歪风邪气,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守纪律、讲规矩,要存有敬畏意识。一个人,心存敬畏,就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就会从严要求自己,慎言慎行,反之,一个人一旦没有就了敬畏之心,就敢罔顾党纪国法,把自己摆在“特权”位置,做一名“特殊党员”,就敢越“雷池”、闯“红灯”、踩“底线”,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跌倒在权力、金钱、美色等关隘上,就是因为失去了敬畏意识,心存侥幸,胆大妄为,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追悔莫及。

守纪律、讲规矩,大局意识为高度,廉政意识为深度,敬畏意识为广度,一个党员、一个干部,要真真切切抓好三尺度的建设,要实实在在把握三尺度的延伸,才能以尺划定人生标准,以尺丈量人生价值。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当点滴积累汇成大海,当寸土凝实塑成高山,我们的党员干部就有了抵御风险、净化污浊的能力。王局长在全县人社系统纪律规矩培训辅导会上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做坚定理想信念的忠诚党员,要做遵规守纪的清醒人、明白人,要严明纪律从严管理。这三个要求是从党员思想建设、行为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来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要自觉自警,要从平常工作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遵守党章党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树立党员干部外在的良好形象,培养党员党员干部内在的正气和精神力量,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把党组织的需要作为自己不懈努力的方向,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频共振,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律已之心,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切切实实打造一支风清气正、尽职尽责、有作为、有担当的人社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要有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决心;要有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的勇气;要有健全纪律,完善规矩的实招。”王局长的话又在耳旁,激起了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改变学习的决心。结合实际工作与学习,充分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自己决心从以下方面进行自我反思:

1、深入学习。一是解决认识问题,树立紧迫感,增强自觉性。通过自查自纠,敲起警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不学习的危害性。二是积极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各项最新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水平,改进工作方法。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紧围绕基层办公室的工作职责,积极将守纪律讲规矩渗入到日常工作,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进作风。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坚定胜利的信心;面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冷静思考,妥善处理;面临挑战的时候,要沉着应对,勇敢担当;遇到意见分歧,要坦诚相见,及时沟通。

3、创新思想。用新的思维去发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自己,自我加压。以学习为载体,注意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保持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局联系起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上一篇:一线城市流动人口不利于城市发展下一篇:伤感唯美诗句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