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教育片后感(精选16篇)
1.观教育片后感 篇一
观《革命传统教育法制观念教育讲座》后感
今天上午,肖爷爷和张爷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为我们上了《革命传统教育法制观念教育讲座》的精彩一课。
首先,肖爷爷围绕“革命传统教育”这个主题为我们演讲了我们小学生要继承先烈遗志、树立远大理想,告诫我们控制欲望就等于成功。肖爷爷还用别开生面的教育我们如何理解“聪”字:“聪”字左边是耳朵的“耳”,右边上面的两点,可以认为是两只“眼”,中间是个“口”,下面是个“心”。正是“耳”、“眼”、“口”、“心”这四个汉字组成了聪明的“聪”字。作为一个人,只有身上的“耳”、“眼”、“口”、“心”这四个器官都尽职尽责、正确履责时,这个人才能算得上“聪”。而作为一个学生,只有做到耳聪、眼亮、口说、心明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流沙河的《理想》诗是这样说的:“理想是石,能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能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能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能引你走向黎明。”肖老师教育我们一定要重视理想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引导和动力保障作用,明确人生奋斗的目标!
然后肖爷爷告诉了我们五把成功的金钥匙:第一,要有自信;第二,要有勇气,要敢作敢为;第三,热枕;第四,自制力;第五,积极心态!只要把握机会,我们都会成功!
接下来是张爷爷用生活中的实例,深入浅出地给我们演讲姐妹智斗人贩子,用砖头砸伤人,反而受到赞扬!因为这是正当的行为,受到法律保护。另一个好心打伤人,反而被判刑。鼓励大家学法、守法。教育我们要知法懂法!遵纪守法!
通过两位爷爷的演讲,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了一次真真切切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坚定了我们的理想,加强了我们的责任;培养和提高了我们的法律意识,使我们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很好的传统与法制教育的洗礼。
希望是灯,照亮前途的光明;希望是翼,托起成功的天空。
知识是云,落下霏霏细雨;知识是雨,聚成浩瀚的海;
知识是海,托起梦想之船;知识是船,载你迎风远航.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荫。
理想是海,掀起惊涛骇浪,理想是浪,考验万船千舟,理想是舟,装载远行的人,理想是人,开辟崭新天地。
理想是桥,渡你淌过疑水。
理想是水,帮你浇熄怒火。
理想是火,暖你曲委心田。
理想是田,让你胸襟广阔。
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船载橹、船摇橹,橹动而船行
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线缀。
2.观教育片后感 篇二
一、课堂生态的概念、功能与机制
从古至今,课堂一直是师生成长和发展的主阵地,是人类文化、人类文明传承的舞台。课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也就是凡发生教学活动的地方,都存在课堂。狭义的课堂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育人场所,具体地说,就是指在学校中被用来进行教育活动,以传承、转化和建构教育知识为基本手段,旨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品德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场所。
在文化生态中,生态是指文化类型的生存状态,即一定时代各种文化类型和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冲突、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系统有序的文化结构和文化特征及其生存发展环境。课堂生态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属性。在课堂生态中,生态一词可以从两方面解读:“生”既是生命(生命教育),又是“学生”;“态”是指形态、样子。概而言之,生态即课堂生命(学生及教师)及其生存空间环境的状态。课堂生态是教育生态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的空间———课堂中的组合体。这个系统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部分组成,其中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生态主体。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是课堂生态的两大基本要素。课堂生态存在多维复杂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人与人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与课堂环境之间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体现了课堂生态系统特有的多样性和有序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生态系统。课堂生态的优劣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课堂生态是以生态思维的方式重构教育理念
建构新型的课堂,它关注课堂的生存空间,关注每一个生态因子及其关联,包括课堂环境、师生关系、教学事件、实践范式等方面,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等基本特征。整体性是课堂生态最基本的性质、最重要的特征。课堂是由各种活动和步骤按照教学规律和模式组织起来的整体形态,也是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诸方面的整体关联。
首先,教师、学生和文本作为课程主体和有机整体,在课堂教学活动和交互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相互适应、相互调适,使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由以前各自分散的状态到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次,课堂上讲台、课桌、黑板以及各种装饰的位置和搭配等形成的空间文化,教学组织形式构成的活动文化、师生的服饰构成的服饰文化以及师生之间交往构成的言语行为文化等,这些类型共同构成了课堂文化生态的整体。协变性是指课堂生态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某一方的变化会导致另一方在心理和生理活动方面会发生协同变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相互交织,教师情绪的变化对学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为了适应教师情绪的变化必须调整自己,以建立新的心理平衡。教师饱满的精神和高涨的情绪常常会感染并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老师有激情的时候,学生就开始喜欢老师、喜欢课堂,学习效率也自然提高;相反,如果教师精神萎靡或者带着满肚子的怨气走到课堂,或把个人不满情绪迁移于学生,必然会使学生的精神状态陷入低谷,甚至产生抵触和逆反情绪,其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课堂环境也会引发课堂生态的变化。共生性是指教师和学生双方生活在同一个特定的课堂空间,一方的存在状态以另一方的存在状态为条件和依托,一方存在状态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对另一方的存在状况产生影响。师生之间是一种共生互补的生态关系,即在课堂状态中师生之间的发展是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教师价值的提升,换言之,学生发展的程度与教师生命活动价值的实现程度是正相关的;反过来,教师课堂活动价值的实现部分地依赖于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生命活动就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三、外语教育生态系统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外语课堂生态又是外语教育生态的子系统。课堂生态系统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部分组成,课堂生态的自身功能是通过各成分之间的交换和交流来实现的。课堂生态有四种功能。一是中介与传递功能。课程是指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实践、学习行为和完善人格的文本,是引发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的媒介;文本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教师是传递文本信息的使者,学生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者。二是加工与建构功能。在课堂生态中教师和学生既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加工者、还是知识的生产者。教师在课堂上消费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然后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学生主动地消费(输入)文本知识和经过教师加工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知识,实现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的同化与顺应,进而达到发展和成熟的目的。三是调整与适应功能。在课堂生态中,师生关系是流动的、互为依存的。教师加工信息和建构知识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结构等方面变化所反馈的信息,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心态等方面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知识传授、信息流动、技能养成、道德影响的效果。四是促进与驱动功能。课堂环境是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是促进课堂主体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驱动器;学生为了追求学习目标、满足道德需求,会主动采取与目标和需求相适应的态度,从而成为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在自然环境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基础。课堂环境同样存在一种动力机制。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交换是推动和维系课堂生态系统运动的力量。首先,课堂环境与外部环境的交流。课堂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二者通过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产生相互联系,教学软硬件设施进入课堂、课程改革理念注入课堂会改变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引起课堂生态系统内部发生积极的变化。其次,师生之间在课堂内部进行着信息传递。教师和学生在相同或不同的信息源下,他们接受的信息会彼此产生不同的作用,这种作用就表现为反馈;教师的反馈对学生会产生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反馈作用也对教师产生了影响,通过反馈环,师生双方维持正常的自动调节功能,完成各自的行为调节、认知调节和情感调节。再次,生态主导因子的转换。所谓主导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有一个对生物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子,它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发生变化,但主导因子是不确定的,可以交替变化的。课堂生态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可能交替成为教学中的主导因子,在教学过程中融知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于一体,师生双方共同承担着知识传递、分解、加工和建构的任务。
生态整体性的核心思想是“整体不等于各个部分之和”,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构成一个内部联系密切、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整体的价值存在于完整的体系中,而不是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中,个体是作为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存在的,只有它们投身整个的复杂的关系网中才有价值。在社会学领域,课堂被看作一个微观的社会,课堂微观生态是教学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知识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也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课堂生态的整体观应着力体现知识技能的综合性、语篇教学的整体性、语言文化的融合性以及课堂设计的系统性等原则。
教育生态学的营养主要源自生态学和生态哲学母体,教育生态观更注重生态因子和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环境,强调用生态环境去规范、控制和优化教育,关注未来,注重综合平衡,注重调动和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营造整体的、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观的思维模式和生态哲学的思维方法对指导外语教育改革,实现外语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浩波.教育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周军.教学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3]周培植.走进高品质教育生态.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
3.观教育片后感 篇三
上个世纪90年代,我主持过一项有影响的实验——“开放式语文教育实验”。此实验是针对语文教育的“封闭性”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是系统科学的“有序原理”。该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及其要素,只有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可能有序(从低级结构向高级结构发展);与外界无信息交换的封闭系统,要使之有序是不可能的。我据此形成了开放式语文教育的思想和主张:语文学科要从封闭的小视界走向开放的大视野——在学习目标的定位上要将增强语文能力与提升精神境界有机结合起来,使语文素养有更丰厚的精神内涵和更坚实的素质基础;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上要将学习课本与学习其他有益的语文材料有机结合起来,一切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资源都要纳入开发和利用的范畴;在学习的时空形态上要将课堂形式的学习与非课堂形式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广阔的生活时空和宏大的自然与社会时空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要将多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重视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处理上,要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语文学科要重视利用非语文学科的有用资源,非语文学科也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述主张都有更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措施。经过多年实验,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效: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情感、思维品质、阅读能力、写作水平、词汇储量、智力水平等多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班。
本世纪初期,我在大量实践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的语文教育观。以此为题出版的相关著作产生较大影响。我的基本思想是: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这种能力是语文教育特有的、根本的目标。在这一理念引领下的语文教学,既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又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要将二者有机统一在同一过程中。丢开语言搞精神陶冶,忽视精神抓语言训练,都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主要机制是言语实践。这里的实践,是指学生有内在需要、有明确表达目的和交流对象、有特定话语情境的言语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要运用学过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还要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或事实材料去为自己的表达目的服务。这种实践既能使所学的东西在运用中增值,又能使学生在运用中生成新的言语和新的情思。
语言和精神的同构需要以身心的激活作保障。当学生的身心高度醒觉和活跃时,语言和精神才能高效同构。进入这种状态的心理引擎是激发需要。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本原性心理需要,还要采取有效手段诱发学生新的心理需要,并使之成为推动语言和精神同构的强大动力。
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需要以丰厚的心理积累为资源。首先要重视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的生活积累是兑换文本意义的存折,充盈的心泉是言语活水的源头。其次要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我们要树立由点到面的“扩散阅读观”和更新选文的“新陈代谢观”,要引导学生进入更丰妙的阅读世界。
语文教育的过程,应是学生精神生命不断生长和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相统一的过程。不触及学生精神世界的语文课,是没有灵魂的课;游离于语言训练的语文课,是没有根基的课。新世纪教育呼唤有魂有根的语文课!
4.观《感动中国》后感 篇四
——观看《感动中国》后感
也许,人类对梦想的追求是处于一种本能,如向日葵追逐阳光一般的本能。可是,有白天就必定有夜晚,有阳光就必定有阴霾,正如梦想实现的背后就必定承载着痛苦。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海的女儿》中的小美鱼儿——
“你的每一个步子都好像是在尖刀上行走,好像你的血在向外流。如果你可以忍受这些痛苦的话,我就可以帮助你。”
“我可以忍受。”
在小人鱼颤抖的声音里我分明听出了她的坚定。
“获得人类的不灭灵魂,和心爱的王子生活在一起。”这个幸福的誓言让小人鱼如飞蛾一般,扑向了痛苦。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小人鱼不停的舞着,轻盈,优雅,完美,虽然她的脚接触到地面的时候,就像是在锋利的刀刃行走一样。我想,小人鱼一定很痛苦,但却无怨无悔。
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每一个人一样,都是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刻苦困难,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如刘伟,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刘伟的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刘伟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当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刘伟小时候的梦想,但10岁那年的一次十万伏触电,为了保命,不仅让他截肢失去了双臂,更剥夺了他在绿茵场奔跑踢球的权利。没有了双臂,生活自理无疑十分困难,但他很坚持,在妈妈的帮助下,他不懈地练习,才学会了自理。穿衣,刷牙,吃饭,写字„„简单的动作后面他付出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和汗水。
耽搁了两年学业,刘伟硬是在家教的帮助下,用一个暑假将两年的课程追了回来,开学考试,他拿到班级前三名。重回人生轨道的刘伟,又开始了体育,足球不行,那就改学游泳。游泳需要四肢的力量来保持平衡,对于没有双臂的刘伟,自然很难,有了一个目标,他就非得完成。12岁那年,他进入北京残疾人游泳队,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刘伟跟母亲许诺。谁知厄运又来纠缠,过度的体能消耗导致免疫力下降,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意味着刘伟不能够在做剧烈的大幅度运动,否则危及生命。无奈之下,刘伟的这个梦想美人鱼一样,化成的泡沫。和游泳说再见,才走进了后来带给他成功的音乐世界。练琴的艰辛不是我们所能够想象的。由于大脚趾比琴键宽,按下去会有连音,并且脚趾无法像手指那样张开弹琴,刘伟就竖起大拇指斜着摁;脚趾不灵活,能利用的只有六只,刘伟就用速度弥补这个缺点。没有老师愿意教,刘伟自己硬是独自琢磨,从单音开始练习,摸索出了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每天七八个小时的练习,练得腰酸背疼,双脚抽筋,脚趾磨出了血泡,刘伟也没有。三年后,刘伟的钢琴水平如愿以偿的直线上升,达到了7级。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在《中
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刘伟演奏了一首《梦中的婚礼》,全场静寂,只闻优美的旋律。曲终,全场掌声雷动,他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强者。成为了《中国达人秀》的冠军。去年,刘伟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句话是刘伟的经典话语,鼓舞人心。
当刘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演奏,他完成了梦想,他是幸福的。其实,真正让人觉得幸福的不是那个瞬间的喜悦,而是在那些暗淡岁月里的痛苦,挣扎与努力之后,梦想终于愿意从那只名为“痛苦”的茧,对你招手。当回忆刘伟的往昔,那些记忆力储藏的曾经所付出的痛苦,努力和汗水,都是值得的,让他的梦想实现更加刻苦铭心。
不向命运的挑战低头,不被困难的过程放弃,不因最后的成功骄傲。迈起步子,向下一个目标进发。这就是刘伟,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
李心雨
5.观基石后感 篇五
东风小学 王彩琴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基石》记录片,重温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历史的镜头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灵。为了党的革命事业,我们的人民群众和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更好的履行一个教师的职责,我们的教师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基石》专题片的内容全部选自广东在抗日战争年代和国内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率领广东人民进行顽强的抗日斗争和英勇的国内革命斗争的生动事迹,一曲曲悲壮的革命事迹、一幅幅气吞山河的革命画卷,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名字:李淑桓、李梨英、何瑛、何兰欢、何丽清、彭湃、李卡„„无不深深地感染了我的思绪,震撼了我的灵魂,让我深受教育。中国革命之所以能战胜一次次艰难险阻,闯过一次次惊涛骇浪,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除了诸多方面的原因之外,一个重要的理论法宝就是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大兴群众路线之风。
观看《基石》,让我更深刻的领会了群众路线这个我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因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做出了大无畏的牺牲,使党的革命事业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国内战争年代,广大人民群众都为党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和平建设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更加需要来自群众、依靠群众,因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与广大群众的利益更加密切。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群众路线更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必须从理论上遵循、贯彻、继承和运用的重要法宝。
这一切离我们并不远,他们的热血都洒在了我们脚踏的这片南粤大地,浇灌着每一朵木棉花。我们在美好的羊城生活,在舒适的环境工作,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当前“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活动中,做为一名教师,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全身心的投入教学教改中,投于学生的教育中。首先,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学生办好事、办实事,做到因时、因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然后,应以教人者先教己者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
我相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观看专题片《基石》,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历史经验,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和家长满意为标准
群众是党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念。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岗位上的教师,我认为学生和家长就是我们直接服务的群众,我们必须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发一份光一份热,服务好学生和家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因此,坚持“学生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唯一标准”,是求真务实、科学行政的具体表现,是党的实践观、群众观的生动实践。学生说好,才是真的好,学生满意才是最高目标。目标对了,标准明了,才能指导和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否则,一旦目标不对、标准不明,则会使我们的工作失去方向、偏离重心。
二、做好本职,服务学生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认为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紧扣教育发展,坚持与群众合辙,一切以孩子的发展为出发点;二是多干实事,坚持与群众合意,为了一切孩子;三是树立平民意识,坚持与群众合群,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中去。
三、学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源头活水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学生是主体,没有了学生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有多亲;你离群众有多远,群众对你有多怨。”因此,始终根植于学生之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具体地知晓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要求,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要把自己置于他们的位置上,用学生的眼光、从学生的立场来看问题、想问题、处理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带着深厚感情,走到学生中去,集思广益,寻求化解矛盾的方法,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支持。我相信,只要教师拥有慈父慈母般的爱心,做一名尽心尽责的护花使者,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的爱他们,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喜好,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用一样多的爱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能喷涌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使教师成为学生真正敬佩的人。最后,要有奉献精神,愿意叫苦,乐于吃苦。我们是学校的一分子,我们要时刻想着学校,想着学生,主动工作,热爱工作。
6.观《大国崛起》后感 篇六
【摘要】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关键词】强国改革工业化维新
【正文】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智慧,回望大国风云,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五百年来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大国崛起》,以宏大的主题,丰富的史料,壮美的画面以及富有思辩性的解说,描述了自15世纪后的半个世纪里,日本、美国、英国等九个国家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并从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多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通过观看《大国崛起》我充分认识到了真正的大国,它并不仅仅说你国土有多大,人口达到了世界最多,而是其中透视着他们曾经在工业、科技、教育、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有过重大影响的国家,下面让我谈论以下我的一点观后感。
欣赏完《大国崛起》这部大型记录片,我深为其中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而震撼!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特别是在看了日本的百年维新,感想颇深。
150多年前,在4艘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岛国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外部压力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黑船来航15年后的1868年。明治维新正式开始。在“求知识于世界”的维新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各国考察。此后,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大久保利通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推进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开办大量官营工厂,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弃官经商的传奇经历成为那个时代的注脚;大久保利通的继任者伊藤博文则顺应国内自由民权运动的呼声,制定了巩固维新成果的日本第一部宪法。但是,同时写进《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天皇制埋下了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隐患。和所有迷信武力争霸的国家一样,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结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迷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以《和平宪法》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在1968年,即明治维新百年之际,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的世界经济强国。于是,在二战失败后日本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了。
通过观看《大国崛起》,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发达国家一步一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意识到了一个国家真正的崛起,取决于它是否在经济,政治和教育上的崛起。纯粹靠军事征服和领土扩张而实现的崛起,很难长久维系。同时我也清醒地发现了自己民族和国家的缺点和历史经验的不足。
现在是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主题的时代,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不能再通过武力扩张和超越国际法的途径去实现。探索和平崛起的道路,我们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政治作为后盾,同时也要注重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由此,就急需建立和谐的、健康的、先进的文化,急需倡导科学的、理性的、法治的观念,通过和平的途径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
如今的我们应当想想为什么要读书,今日走入大学之门,习科学之术,如果不解决为何读书这个问题,势必学而不得其旨,思而不知其意。到头来,自己四年的大好青春和一番苦功,都不知下到什么地方去了。
泱泱中华虽经天灾,虽历战祸,虽经朝代变迁,帝王更迭,而绵绵不息直垂于今日,历代人才辈出而灿若星辰。为什么?我想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经世致用。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那么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经世致用者,就是说,我们不是
为了读书而读书。我们读书的目的,我们求学的动力,是为了学得知识,以求改变我们的国家,改变我们的社会。读书,只为了两个字:做事。做什么事呢?做于国于民有用之事。
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我中华百年积弱,正因为民智未开,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才能 是中国昂首于世界之林。教育人人,则人人得治。人人自治,则社会必良。社会改良,则人才必盛。人才既出,则国势必张。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了解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一方面能使我们警觉,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大国崛起》,正是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历史资料,它对我们具有教育意义,让我们能认识现状,比较历史,在将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历史性崛起的博奕与前景》2004年版人民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
7.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点滴观 篇七
一、学校是营造温暖、活泼教育环境的主要阵地
外出打工的农民工, 无法将爱直接施于孩子, 便使得学校理所当然要承担起这个任务。
1. 教师角色要转变
为适应留守儿童的需要, 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除了应承担教育、教学之外, 还应该承担留守儿童的监护、抚养职责, 使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监护育人、抚养育人的复合型教师。教师要把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呵护, 在思想道德、生活、行为习惯上为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诚信“信用社”、储蓄小银行, 举办生日晚会, 对留守儿童给予情感抚养。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 其父母长年不在家, 缺少家庭的关爱, 学校要适时地多关心他们, 以师生之爱和同学之情弥补其母爱的不足, 填补其情感空白。经常和孩子进行心理沟通, 防止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帮助他们调控情绪, 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和其它优良品质, 保持和留守儿童之间像亲人一样和谐。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做呢?比如教师可以鼓励非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对。教师负责留守儿童学习疑难的解答, 思想、人格的教育;学生负责同留守儿童一起完成作业, 一起上学、放学、聊天、玩耍。使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得到更多的关怀, 学习上得到更多的帮助、督促, 避免留守儿童养成不良的习惯、性格, 思想成长产生偏差。从而保证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 教育理念要更新
显然, 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不够的, 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针对留守儿童年龄特征, 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一要坚持以留守儿童为本的人本思想, 处处为留守儿童的成长着想。二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赏识教育。不仅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表扬, 激发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发展他们的特长, 甚至批评中也有赏识。三要有服务型教育理念, 用热情的服务感染他们, 在服务中收到教育的效果。四要执行愉快教育法, 校园要为留守儿童创造轻松的教育环境, 使学校成为他们愉快、温馨的家。五要有和谐的教育理念, 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保持平等, 才能营造出和谐的教育环境。
3. 学校功能要增容
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相适应, 农村中小学学校功能要增容, 要用新的学校理念, 要建立家校融合等新型寄宿制学校。学校除加强教学功能外, 特别要加强其生活功能、服务功能, 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衣食住行融为一体的新型学校。根据留守儿童“失家”, 学校要为学生“安家”, 让他们在学校能找回家的感觉, 享受家的温暖。
二、家庭正面影响不容忽视
第一, 要转变观念, 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的发展。留守儿童出现生存危机和道德缺失的问题, 有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 也有做父母的自身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不少人认为, 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 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 就是对孩子负责, 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这是一种错误的、片面的观念, 往往会适得其反。
第二, 家长要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与沟通, 千方百计让孩子体会到亲情和温暖, 少些寂寞无助, 多些深情关爱, 要拿出更多时间与孩子联系, 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孩子谈话和沟通, 对孩子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有条件, 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 各级政府近期有不少新的政策出台, 以保障打工子弟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 为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条件。
三、社会应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要想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光靠学校是不行的, 必须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融合为一, 齐抓共管才能收到明显实效, 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有力监督, 极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所诱惑, 而且他们的自治力不强, 所以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这就需要社会给他们营造健康、安全的环境。
农村各级政府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纳入精神文明范畴, 广泛开展争当文明家庭成员活动, 通过身边鲜活的好人物、好事例树立典型, 从而以点带面, 不断辐射,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社会各组织各团体对留守儿童的保护也非常重要。村组社区组织更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在必要的方面还应立下规章制度, 以此来约束那些容易越轨的孩子, 使他们知道哪些事可以做, 哪些事不可以做, 逐渐让他们明辨是非, 并形成正确的判断能力。同时为他们学习、生活、娱乐的需求建立图书馆、医务室、文艺宣传队等, 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留守儿童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加强对儿童的安全保护。
8.职业教育公平观初探 篇八
关键词:职业教育公平观 社会和谐 全面发展 相对性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并将发展教育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一。作为教育中重要一分子的职业教育,其公平同样构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必须贯彻公平的原则,在国家一再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时刻,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高度重视。
一、职业教育公平观的内涵
职业教育公平观,就是社会对具有接受职业教育愿望的人所拥有权利均衡性的认知、尊重和把握。具体表现为公民享受职业教育权利的均等、对职业教育内容选择权的均等、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享受权的均等。
公民享受职业教育权的均等,是指每一个公民均等地享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不因公民的正常差异性而使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产生差异。所谓正常差异性,是指人为差异性以外的各种差异,如人们所处地域的差异、民族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等。对职业教育内容的选择权,意味着职业教育接受者有权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认知等方面的情况,自主地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对所学专业、课程、修业形式的选择。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包括高质量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学风、反映技术进步的适用教材等。对这一切,每一个职业教育接受者都应该能充分地均等地享受。
二、职业教育公平观与社会
1、公平的职业教育与社会和谐
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特别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从社会的角度说,就是既看到人是社会生产发展的要素,更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目的,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职业教育是公民直接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起点。通过职业教育,扩大人力资本的广泛性,使人力资本在公民之间的分配均等化,从而实现公民参与经济增长过程并从中受益的机会均等化,这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由传统的以资本投入和物资投入为主要增长动力的模式,向新型的以知识投入和技能提高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挺进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公平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群众性的物质基础。
在职业教育中,人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协调观均受到相应的熏陶和感染,使人们在接触最为广泛的职业活动中,享受到社会融洽的乐趣,从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公平化又具有一般教育示范性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群众性的精神基础。
2、公平的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
在发展动力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以人力为主要发展动力的阶段,以物质资本的积累为主要增长途径的阶段,和以人力资本为基本发展推动力的阶段。以人力资本为发展动力的经济社会,突出的特点是创新,这充分体现了人是生产力中决定的和活跃的要素的特征。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的正是对技术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越公平,职业教育提供的创新型人才也就越多,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越快。因此,职业教育在创新社会中处于直接的决定性的地位。一国核心竞争力的高低,企业自主创新的水平,皆由职业教育和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的水平共同直接决定着。
三、公平的职业教育与个体的人
1、公平的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教育必须承担的永久性任务。“人的全面发展是指自然历史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素质的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的丰富完满,人的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属。” “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就是通过扩充人的职业潜能,以达到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由于职业活动在人生和社会中都处于非同一般的地位,使职业技能的发展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主题,也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各种需要仍然以货币为介质。人们只有参与职业活动才能获得货币,进而实现与他人劳动的交换,以满足自身接受教育、提高技能、丰富生活等方面的要求。所以,职业教育的公平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2、公平的职业教育与人的福利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是每一个公民谋生的主要手段,而职业则是实现劳动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在国家推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的条件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接受职业教育,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机会。同时,按劳分配原则决定了个人所把握的技能,与从社会领取的回报成正比,从而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与水平。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扩展人的技能,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三,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同时又接受着文化教育,人们所享受的精神生活质量也必然有所提高。因此,获得职业教育的机会与人的福利具有直接的关联性。
四、职业教育公平观的相对性
我国在保障公民的职业教育公平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工作主要表现在:
其一,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向公民提供优质职教资源。如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丰富职教的办学层次,满足不同群体对就业培训的需要。
其二,制定完整的职业教育政策,保证公民职业教育公平权的落实。1985年以来,国务院专门就职业教育下发了5个重要文件,从经费投入到体制改革、从培养目标到办学方向、从教材到课堂、从招生到就业,均作了具体的部署。实践证明,每一个文件都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三,提高公民对职业教育公平权的认识。如采取就业准入制度,以强制性手段使公民体会到职业教育公平权的重要;下达具体培养培训计划,通过职业教育院校的具体执行,使广大公民看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其四,针对弱势人群(下岗人员、农民工等)的实际状况制定特殊的职业培训政策,采取特殊的职业培训形式,以提高这部分人的就业能力,改善其生活条件。
其四,加大对边穷地区职业教育资源投入,实现优质资源分布的均等化。
然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完全公平必须具备四个前提:一是社会拥有足够的职业教育资源,且资源质量几近相等;二是从事职业教育的人不因地域、单位效益的不同产生收益上的差别;三是从业人员的职业岗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因流动速缓不均造成职业教育资源时而紧张,时而浪费的局面;四是用人单位具有职业教育公平权的保护意识,不因就业者的正常差异性而产生用人观念的偏移,以至影响人们对所爱专业的选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条件成立是一个永久性的创立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职业教育的公平性是相对的,是正在不断地接近绝对公平的相对公平。
我们说职业教育公平的相对性,含义还在于,重视教育选择权并不是否定职业教育内容、过程和方法中必须包含的所有学习者应共同接受的普遍因素,例如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和法治教育等。实际上,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宗旨的教育应是既充分考虑了国家和社会的优先发展目标和基本教育原则,又充分认同和适应学习者对教育方式、内容和教育机构要求的差异的教育。
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公民的职业教育公平权除了受到社会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尚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均等外,还会由于政策执行人员本位思想的影响,不自觉地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如公民的性别、居住区域、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家庭经济条件等。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只有在人们思想觉悟逐步提高、道德修养渐次完善、社会约束机制不断健全中消除。
实现职业教育的公平性,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国家追求的目标,更是全社会不懈努力的结果。在社会发展不断加速的今天,职业教育的公平性会越来越公平。
注:本文系湖南省“十一五”教育研究规划课题《区域高职教育优化结构强化功能的研究与实践》(编号:XJK06CZC064)论文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2007年10月16日.1.
9.观《医者仁心》后感 篇九
看完医者仁心,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剧中那熟悉的工作环境和感同身受的事件案例,不由得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让我深有感触。
做一个护士有骄傲,有自豪感。当我看到一位位垂死病人让我们的医生从死亡边缘拉回现实中时,我自豪;当我看到丧失信心、处于绝望中的患者,在护士鼓励关爱的柔声细语中,重新建立自信,扬起生命之帆时,我自豪;当无数患者在我们无数个忙碌的日日夜夜中,日渐康复,最终健康地走出医院大门时,我自豪。我曾为自己是一名医护工作者自豪,为我能解除患者的痛苦而欣慰。但是,当前扭曲的医患关系却让我们的自豪感消失了。
剧中刘敏的遭遇让我怕深有同感。一个被同志们公认的一个好护士长,一个被挨打的护士,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妻子,一个用自己鲜血救人的医务工作者,一个没法照顾家庭的女人,最后却迷失了自己„的护士遭遇,有多少和她的相同或相似呢。作为一个护士,又有谁体会到我们的辛苦与辛酸呢?刘敏遗书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护士这个职业不那么崇高,我们在劳碌辛苦中,在人们的呵斥声中,日夜颠倒地工作,没有人关心你,也没有人在乎你,就是在年复一年中煎熬中,一点一点地变老,一点一点变得绝望”这段话,让我十分心痛。是啊!现在的护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并且地位也不高,而我们有多少人在重蹈覆辙,刘敏的遭遇又是我们多少护士的真实反映呢?
“医生都开始保护自己了,谁来保护患者呢?”这句台词震撼人心。那么我们护士,又有谁来保护呢。作为一名护士,当病人病情加重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何尝不是和病人家属一样呢,甚至比病人家属更加难过,那种无力感有时令我很绝望。但是,我们护士却在病房经常听到有的病人抱怨,为啥账上无钱就给我们停药?为啥药费这么贵?为啥看病咋这么难„„病人明明有钱,却不交费;医生安排的治疗,病人满腹狐疑;医生的各项交代,要求家属的名字签全。那么护士,又怎样呢?医生有 事情找护士,患者有事情找。有护士人这样评价病人与医生之间关系,不信任,却又依赖,这样互相提防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医护关系紧张,护患关系紧张,存在这些问题的的根源是沟通、宣传、引导不够,更是现行医疗体制、机制的问题。
《医者仁心》这部作品里面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关于家庭、医患、同事、同学关系„„通过这些说出了医生、护士们心中的酸楚、病人们的无奈和期盼、领导们的苦衷、职工们的烦恼、它是医生和患者的代言剧,它为医患之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请患者也体谅我们医护工作者,我想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作为一名护士,我会用爱心关爱病人,用恒心感动患者,用父母之心与他们交流沟通,做好每个细节,记录好每个流程,处理好医患关系,用爱体会,用心工作,真正做到医者仁心!
10.观《太行山上》后感 篇十
《太行山上》主要讲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开辟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客观地描述了喜烽口、平型关等众多着名战役,
小学生作文大全
11.我的教育教学观 篇十一
关键词:教育理论:见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教育工作者们也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调整自己教学理念的时候也要体现出时代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促进改革的发展,需要每一位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要适合地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采用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此来推动教育理论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以下几点浅析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关于教学方面的改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围绕着书本转,以文本上的知识为重,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主要是从书上得来的。有些教材书上也会直接告诉一些相关的结论,结果、规律等,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缺乏直接的体验,学生就知道读书,这也造成大部分的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而且还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倡导的要求的。此外,传统的课堂教学还以教师为本位,以教为中心,主要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师生之间还缺乏必要的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有着较为严格的计划,每一节课都要有教学进度,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教案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进程设计,但是却不是学生的学习进程,这种封闭性的教学也会使得课堂氛围更加的沉闷且呆板、单调,学生只会按部就班的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主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素质教育也是依赖于课堂传播而实现的,现阶段的教育理论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涉及到的是“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以及师生关系和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新的教育理论也认为课堂教学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主动从课堂教学入手,通过认真地解读课标、教材,对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多样性、生动性等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探索,要对课堂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从过去强调学习的结果向强调学习的过程方向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从知识型向着能力型转变。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这种情况,教育教学也应该相应地发生一些改变,这个转变也涉及到如何看待知识的转化。知识是一个过程,但是不是结果。这句话也深刻地揭示出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从过去强调学习的结果向着学习的过程方向转变。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与之前相比,其中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是更重要的目标,主要是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应用。其中的应用更多的是在新的情况与新的条件下主动寻求未知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师生只是单纯地强调学习的最终结果,在学习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只要求做出一个惟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就可以,尽管这个问题的答案步骤往往和书本上的情境相同也是可以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把学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记忆与背诵上面,显然也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现阶段,强调学习的过程,其中一个主要的目标不单纯地是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需要学生积极地寻求解答问题的思路,它主要重视的是学生的思维方法,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还能够达到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
三、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也提倡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知识时,也要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不要脱离了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学时,教师也不要盲目地跟随,要切实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设计教学方案。如果学生的基础薄,后进生的面大,尖子生还严重偏科的话,这也会给教学任务带来较大的执行困难。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能够始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够坚持做到:“降低教学起点、控制教学难度:夯实学生的基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此外,也要坚持着立足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则,笔者也有理由相信很多问题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此外,教师也要时刻注意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参与质量和学习效率,而且还利于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让学生都能够在参与过程中有效地去学习、锻炼和提高。
四、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心理辅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心理困惑,出现一些心理矛盾等。教师如果没有及时给予帮助,有甚者可能会导致人格发展缺陷。所以,教师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排除烦恼,要培养学生们积极向上、乐观的心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以一个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逐步消除学生们在人格上存在着的一些缺陷,优化学生心理品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树立健全的人格系统。这也是教育教学时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教育理论需要立足于实际才能得以顺利开展的,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真正地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从学生的个性、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基点,把人格教育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为培养出一代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维.谁的理论?谁的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申.现代教育管理,2011(12):6-7.
[2]卢俊新.中学地理课程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初探[J].地理科技,2010(11)
[3]兰先芳.论我国当代教育管理的本土化选择[J].职大学报,2008(1):67~68
[4]李令永.求索与萌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关系探微.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2.观教育片后感 篇十二
1 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
所谓生命观是指人们对于生命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它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待生命的相关行为。生命观不能自发地形成,而需要经过一定的教育。目前中国的高校教育却忽视了生命观的教育,因而导致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缺失,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生命的存在,也不能正确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对生命的认识方面
对于生命的意义,大多数学生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但是也存在一部分大学生对其理解出现偏差或误区,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这表现在很多方面,也表现为不同层次的问题,例如有些学生虚度光阴、玩世不恭,严重者则会自残,甚至轻生。这些事实说明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的工作。
1.2 对大学生活的感受方面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和能力的塑造和形成时期,自身的抗压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却要承受情感、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多重压力,还要面对充满未知的未来。这些因素使得他们无法体会生活的美好,却整天生活在焦虑与不安之中。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排解,就会日益累积下来,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厌世情绪。
1.3 对个体的自我认同程度方面
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认同程度在总体上看并不是很高,这主要表现为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过于片面,只看到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却难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因此在机遇面前缺乏信心,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在失败面前不能正确归因,将失败归咎于自己的失误和无能。
1.4 在对未来的人生价值目标的设计方面
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加多元化的人生价值取向,大部分能够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生的价值,但是也有不少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过于功利化。很多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极易陷入空虚迷茫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远大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道德理想,而由此产生的消极情绪可能会导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2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
2.1社会现实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
不断增加的学业和就业压力,情感和生活问题的困扰,加之现代社会的一些不良影响,致使很多大学生在人生的路上迷失了自己,对生活和生命感到困惑、彷徨、消沉、失望甚至绝望,因此会轻言放弃,出现许多大学生自杀、自残等现象。严峻的社会现实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刻认识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性,勇于担当起生命观教育的责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爱生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渠道
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开设独立的、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而各专业学科的任务往往只是教学生“何以为生”的技能,一般不会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为何而生”的问题,也不会拓展生命观教育的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在精神上解闷、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能力上解弱。因此,与其他的学科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最有可能也最有利于渗透生命观教育。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命观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日益增强,也开始认真思考人生的问题。然而,毕竟大学生的心理和思维能力都未完全成熟,面对很多困难和问题还是会束手无策,面对社会日益淡薄的人际关系还是会感到孤独和彷徨,由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4 只有加强生命观教育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个人生命的存在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为人类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以生命的存在、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为基础。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却一度忽视了这个基础,忽视了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就要关怀生命,加强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
3 在高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主题探讨式教育
主题探讨式教育就是确定一定的主题,设计教学目标和方案,通过演讲、专题讲座、专题讨论、案例分析、互动式教学、学习体会交流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这种教育形式从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和题材出发,主要由学生们进行开放式讨论,探讨生活中的困惑,交流对生命的感悟,老师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点评或点拨,引导学生们的认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2 多学科渗透式教育
多学科渗透式教育就是将生命观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后,各学科老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学科特点从不同的视角渗透生命观教育,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命观。这种教育方式首先需要各学科老师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个人魅力让学生们领悟生命的真谛和价值。其次,各学科老师要深入分析本学科的特点,找到学科与生命观之间的契合点。
3.3 实践活动式教育
所谓实践活动式教育就是要以生命观教育为主题,为学生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或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的兴趣和活动为中心,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践活动式教育不拘泥于形式,把教育内容还原成直观的、熟悉的生活场景,将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更加真切地感受生活,更加透彻地领悟生命,发现人间的真善美,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创造幸福生活,获取美满人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顾海良.铸就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求是,2004(22).
[3]郑晓江.善死与善终:中国人的死亡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4]温菊琴.走出生命误区,重视生命教育[J].中国科学教育,2004(6).
13.观雷锋电影后感 篇十三
今天,我观看了《雷锋》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雷锋短暂却光辉的一生,正像他在日记中写的那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电影中有两件事最让我感动,第一件事是星期天,雷锋跑到建筑工地,谎称自己感冒了,想到工地活动出出汗,就在工地上义务劳动了半天,临走时因为不想说出自己真正的姓名,就冒充了自己的战友,让工地上的人反倒给他的战友写了一封感谢信。第二件事是有一次雷锋完成任务回部队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奶奶带着一个小孩说是去离这20多里的地方看自己女儿,当时天下着暴雨,路很难走,雷锋就冒雨把这一老一少送到了目的地,可他自己却连让老奶奶和小孩说声谢谢的机会都没有就走了。雷锋做好事一不为名二不求回报的品质真令人佩服,可是我们现在呢,做了一回好事,就这里宣传,那里报道,有的分明是作秀啊。
雷锋他是真心实意地做好事,而且他的事迹多得数不清,“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叔叔时时刻刻不忘做好事的品质更令人佩服。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就是这样一位一直默默无闻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现在有谁可以做得到?将自己省吃俭用的一点钱冒名捐出,现在有谁做得到?在暴雨中背老人回家,现在有
谁做得到?冒着风雨,连夜将大嫂和孩子送回家,现在有谁做得到?难道雷锋精神真的过时了吗?去年10月13日下午,在佛山南海,一位两岁女童小悦悦惨遭面包车碾轧,在长达近七分钟时间里,18名路人居然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当时那十八个冷漠的路人,面对如此惨剧,对小悦悦的处境竟然视而不见。这一事件报道以后,激起了国人普遍的震惊和愤怒,舆论都在指责他们的冷漠,为什么没人出手相助呢?他们的心肠怎么这么狠呢?人命关天啊!就算怕惹麻烦,打个报警电话不是举手之劳吗?
可是,我们只会指手画脚,如果自己当时在场,我们会像这18八个路人一样无动于衷,还是会像雷锋一样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呢?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因为我以前也像那18个冷漠的路人一样对待他人。记得有一次,我在过马路的时候,看到一位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臭味的老人,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一个破篮子,里面放着一只破碗,还有一些捡来的瓶瓶罐罐。我只看了一眼,就只管过我的马路了。可是,这个老人在后面拉住了我的衣角。我非常害怕,气呼呼地说:“放开你的脏手!”老人没放,他又乞求我说:“小朋友,扶我一下吧,我已经两天没有吃过饱饭了。”我更加不耐烦了,说:“走开走开,我干嘛扶你啊,你是我什么人啊?去去去!”这个老人只能无奈地放了我。
14.观《公关与沟通》后感 篇十四
公关沟通是指社会组织在公关活动中所进行的组织与公众间的信息沟通。由于公共关系沟通是建立在人际交往基础之上的沟通,所以,广义的公关沟通,包括所有的人际沟通、组织沟通以及组织与人际间的相互沟通。但是,公关沟通是为了协调关系、塑造形象,所以要讲究原则,要讲究计划性,这样才能称为公关沟通艺术。公关沟通的基本原则有:相互尊重:古人云:“尊人者,人尊之”,尊重他人是沟通前提。相互尊重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以平等、客观、开放的态度去与人沟通。尊重对方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抱着“空杯心态”,摒弃先入为主的做法,是沟通的必要条件;真诚:人心是需要真诚养护的。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相互理解、建立信任。多分享看法,多听取接收意见,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宽容:宽容就是能容异见、差异,允许存在不同。宽容包括尊重和体谅。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产生些磨擦,这是难免的。只要宽以待人,谦让大度、克制忍让就可以避免交往中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扩大交往空间,有助于沟通的进行;互酬:沟通是双向选择性的。双向提供帮助、补偿的互酬或互惠交往关系才能得到保持和发展。人的行为一般都具有某种互酬性,在交往中互酬水平越高,关系就越密切。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不管是否从事这行业,学习公关关系十分必要,其是一门研究各种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协调关系、传播信息、塑造形象、广结良缘、促进事业成功的科学。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特点,它综合运用社会学、新闻学、广告学、管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在总结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自成体系,形成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学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一个组织要生存、发展和壮大,必须运用公共关系协调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必须运用公共关系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而这一切都需要公共关系理论的指导。
通过公共沟通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公共关系的目的就是要与公众中的大多数建立并保持良好关系。而由于公共关系的涵盖面非常广,因此实现这种良好关系的方法与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组织传播,可以是人际接触,也可以是传媒影响或者是其他组织性形象表现形式等等。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出于改善公众舆论,创造美誉,为组织建立和保持令人满意的声望。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公共关系并非只处于社会企业当中,事实上是任何人都离不开公共关系的。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公共关系意味着形象和信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自发活动,已形成一股潜在的、独立的社会势力,其能量与作用足以与组织对峙,并有可能对有关组织经营决策产生直接影响。任何处于公共关系当中的个人,其关系网络都有可能影响到一个整体。我们学习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与自我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研究公共关系与沟通学对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关系已经在每一个人的脑里形成了相对的意识形态,人们已经了解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他是人们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她,交流离不开她.一个好的公共关系会让你的个人以及到企业都是很有用的.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到达很广泛的程度了.要想在这竞争的年代脱颖而出是很重要的,所谓识者生存..只有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令自己有立足之地所以好的公共关系是我们必须领会的.总的来说在本视频的公共关系与沟通学习上,我们在知识储备和思想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公共关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学好不易,在现实生活应用妥当更为
不易。虽然课堂学习结束了,但“公共关系关”还得继续,挑战就在不远的前方,我将用我学到的所有,直面未来,迎接挑战,并从挑战中继续充实武装自己,我相信挑战愈大,我越强大。
学习公共关系收获与感想
对于《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真的有很多感想.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某种利益目标与其公众建立并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关系。公共关系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学诞生于19世纪末,那是在欧美的经济发展时期。20世纪的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这门学科也在中国生根发芽。可见,这是一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足以发现,公共关系对经济社会的反作用是很迫切的。要不然,我们也不会大力研究公共关系。如今我们说,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存在着公共关系问题,公共关系是形象、是舆论、是评价、是信誉度;公共关系是科学、是艺术、是职业。随着公关时代的到来,公共关系更加受到世人的青睐。据《财富》杂志介绍,公共关系受人们欢迎的程度仅次于电脑软件、家庭保障、电影这三大行业,其价值越来越为世人所认识。于是有人说:“不学公关能做人,学了公关做能人。”为何这么说公共关系如此重要呢?本人认为,在现代商业社会,公共关系的职能是空前的广泛的。它具有搜集信息,咨询决策,树立形象,协调关系,引导舆论、传播沟通,教育培训、服务社会等等职能。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上,我们还学习了危机公关的处理。危机公关的学习,对于我们的应变能力、处理问题的组织能力都有了很大的促进和提高。而且,危机事件本来就是不可避免的,学习危机公关处理,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来说,它富有挑战性,是一项充满激情的事业。
15.谈怎样理解杜威的教育目的观 篇十五
关键词:教育目的,杜威,改造社会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就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一个人教育的目的观显示了这个人内心对于教育的理解, 也是其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 同时教育目的观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主线。
一、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
1. 教育除自身并无目的
由于受到儿童本位论的影响, 在杜威的思想中一个个体的发展是由本能决定的过程。在他的观点中, 生长的首要条件就是儿童那未成熟的状态, 也正是因为如此, 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杜威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刚出生的幼兽为了适应具有很好地运动能力, 因为在其生活中自身的运动能力占得比重大, 所以运动能力就是其先天具有的能力;相对比的是人在刚出生时具有的运动能力很差, 相反由于日后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婴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这种可塑性就是其先天的能力。这就得出了结论, 人的发展就是让其先天的本能得到生长的过程。这一结论也衍生出了其教育即生长的观点。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演化出了他“教育无目的”的观点。在论述教育目的时曾提到:“既然实际上除了更多的生长, 没有别的东西是和生长有关, 所以除了更多的教育, 没有别的东西是教育所从属的”就是说生长的目的是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教育的目的也是收获更好的教育。教育的过程, 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 教育的过程这个复杂的集合就是其本身的目的。
2. 教育始终有当前目的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并不是简单地说教育就没有目的。反过来其实他的观点中他认为“生长的理想归结为这样的观点, 即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教育始终有一个当前的目的, 只要一个活动具有教育作用, 它就达到这个目的, 即直接转变经验的性质”这就是他说到的“教育其实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抛开这本书, 他在论述他的教育目的时说, 如果学生的行动都由教师命令, 他行动的顺序由别人指示, 教育目的就是废话。允许学生自主活动, 对教育目的也是一种伤。可见杜威的“教育无目的”只是对抽象目的的否定, 实际上是对于具有特定目的的教育目的论的批判, 而其教育思想中其实是有目的的, 而这种目的也远不止于他所说的某一阶段的目的, 因为真正的教育无目的是不存在的。
二、改造社会是其目的观的主线
“社会告诉青少年什么是什么, 然后青少年就会记住, 内化, 长大以后就成了个更完善的个体, 个体构成社会, 这样来说, 这些众多的个体就构成了社会。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 其实就是前一个时代给予儿童的指导。这些个有着明确目标的行为其实就是生长的含义。在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了, 在杜威的教育目的论述中对青少年的教育指导是能够改变未来的社会的, 他认为青少年是构成未来某一时段社会的, 未来的那个社会的性质是取决于现在对于这些青少年的指导上的。
一个相对好的社会的成年人, 努力的去培养自己的后代, 使他们避免走一些弯路, 等孩子们长大了, 就会使将来的社会比现在更好。一个相对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 能够认识到一点, 那就是改变自己的后辈人, 等后辈人们长大了就构成了一个新的社会。这就意味着一点, 就是在他的脑海里, 教育的目的是在改变后辈人以后, 间接地改造社会, 对我们的后代的教育只是教育的开始, 改造社会, 通过学校培养出适合社会的下一代, 这一点才是生活的需要, 才是教育的归宿。
杜威的论著诸多, 他有关教育目的的表述也相当丰富, 可以看出, 以社会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来思考和论述自己的理论是他的独有思路。在重新审视他引述的那位作家的话时, 发现那所谓的有选择地读小说等活动, 其实想要表达的都是一个个体社会化是民主社会必需的。可见, 改良社会的目的一直都在, 只是他不愿明说, 所以他才不强调甚至不提教育的社会目的。
跟其他人不同的是, 他认为就像生物学、化学需要实验室一样, 教育学同样需要实验室, 也就是其后来在十九世纪末创办的实验学校。在芝加哥实验后, 他在总结的时候说:“尽管没有成功, 在意图上, 实验学校是‘社会中心’的。我们认为心理发展的过程主要地是一个社会的过程, 一个参与的过程;正如刚才指出的, 目的在于培养个人和别人共同生活和合作共事的能力”。我们也看到了, 他所说的教育过程内的目的是一种手段, 为的就是达到社会目的。
三、杜威的教育目的观的现实意义
在杜威的教育目的观里我们不难发现, 改造社会是其从未脱离的主线,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构成理想的民主主义社会, 对于现阶段我们的教育而言, 杜威的观点也是可以借鉴的。
首先, 教育者应该遵循的是教育无目的的方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蓝本进行教育, “教育的过程, 其实除了它自己以外没有目的, 它就是目的, 是自己的目的。”真正的以教育, 以改造社会为目标的目的, 不是将成绩作为学生发展的唯一评判标准。
其次, 为以后更加完善的社会培养其所需的人才是现在教育的目的, 这一目的不但可以推进社会的进步, 还能够合理的分配资源, 尽量的不造成浪费, 从而使每个人都与进步中的社会相融合, 体现每个人的价值。人是构成社会的因子, 尽量使每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 才能够构成一个有机的、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6.幼儿教育呼唤现代评价观 篇十六
关键词:幼儿教育;现代评价观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时时左右着幼儿教育的方向,左右着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观念与行为。一位专家说得好: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但这一作用却未必一定把教育推向理想的方向。
一、幼儿教育中对教师的评价
园长对教师的评价要多一点尊重,少一点苛刻,少一点吹毛求疵,用科学的、公正的评价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有人说幼儿教师是“多管局”局长,幼儿的吃、喝、拉、撒什么都管;有人说幼儿教师是“万事通”,弹、唱、说、画、写、跳等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会。而现代教育更要求教师既要成为研究型加学者型的理论型教师,又要成为掌握现代教育手段,能运用现代教育观组织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人才。因此,评价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并非易事。那么如何做到客观、公正评价教师,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呢?笔者认为评价者本身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幼教专业素养。
1、作为评价者,园长首先要学会尊重教师。尊重教师是指评价者(管理者)要尊重教师的人格、需求和劳动。教师与管理者是平等的幼教工作者,园长切不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教师的工作指手划脚、评头论足,而应对一线教师的辛勤劳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他们共同探索需要改进的地方,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成绩和问题。管理者应明确评价教师工作的目的不是挑选人才、划分等级,而是为了更好地优势互补,以有利于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而有些园长往往不懂装懂,妄加评论,他们中有的人会对那些因怕出事而整天把孩子圈在教室里的教师大加赞赏,而对一些把孩子带到田野、小溪边活动的老师予以指责。曾有老师抱怨说:我们最不喜欢园长在听课的时候就发表议论,这对我们是极大的不尊重。
2、作为评价者,园长要学会宽容理解教师。宽容理解教师,就是要给予教师发展的空间,激励教师在促进儿童快乐成长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发展的快乐。这就要允许教师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尝试,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设计和想法,允许教师也有“不会”的时候。面对《纲要》中的新理念,教师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不知所措,这时园长更要宽容理解教师的“不会”,促使教师说出自己的困惑,并能与教师共同面对新的挑战,这也是将《纲要》的学习与贯彻不断引向深入的关键点。在平时的工作评价中,园长不要苛求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所组织的每一次活动都完美无缺,而应给予教师一个逐渐完善、自我调节、自我改进的过程。
二、教师对幼儿的评价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要多一点赏识,少一点否定,用多元的、发展的评价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1、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儿童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八种智能,都拥有相对于自己或是相对于他人的智力强项。因此,对一个幼儿不可用好与不好、聪明与不聪明来评价,而应综合地看待他(她)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发现每个儿童的智力潜能与特点,识别并培养他们区别于他人的智能和兴趣,帮助他们去实现富有个性的发展。
2、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许多幼儿园都存在“星期五”现象,离园时许多孩子的额头上贴上了一朵小红花。如果有心人问孩子,老师为啥给你贴上小红花,她会说:“因为我表现好。”当追问“你什么地方好”时,有些孩子则茫然不知如何作答。有的老师则用“七色花”来代表孩子多个方面的能力,并随时根据孩子发展的情况给他贴上相应颜色的花。每当孩子得到一朵花,他就会自豪地说:“我在礼貌方面又进步了。”这种评价方法值得大家借鉴。我们还可以从幼儿的心理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来满足每个孩子的不同需要。如当一个胆怯的孩子勇敢地跨过“小河”时,给他一个拥抱;当一个粗鲁的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时,向他竖竖大拇指;当一个哭闹的孩子愿意上幼儿园时,奖给他一个吻等等。此外还可以让孩子学习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也可通过作品分析、行为观察、谈话等多种途径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3、评价标准尽可能多层次化、个体化。《纲要》指出,对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时应注意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而目前在幼儿园中,用同一标准评价幼儿的现象很普遍。近期有一篇文章介绍了这样一件事:当一位幼儿不幸溺水身亡之后,班上的一位老师怎么也回忆不起该幼儿的笑靥,由此,引起了这位老师的深刻反省和良心上的忏悔。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反思吗?为此,教师就不能将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视为一句空洞的口号,而要将它转化为自己工作中实实在在的行为,在这个方面,教师要善于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评价思想与手段,如在美国,当孩子毕业时,老师送给孩子的珍贵礼物是一本装帧得很漂亮的书——幼儿在园三年的所有作品。以这些作品和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记录为基础,教师对每个孩子的评价凸现了个体化特征。
三、结语
幼儿园对于教师的评价,相信教师、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善待教师,这才是现代教师评价观的精髓所在。同时评价活动还应该帮助教师明确儿童在各个课程领域已经掌握和正在发展的技能。评价还应基于这些为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提出建议,使这些观念和建议能够与每个儿童的学习纵剖图相吻合,并适宜于整个班级。具体到每个评价活动,都应该给出延伸扩展评价活动的建议,以促进儿童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彭俊英.对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现状的分析和建议[J].人民教育,2003(11).
[2] 姜勇,刘霞.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导刊,2002(6).
[3] 張小庆.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育评价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观教育片后感】推荐阅读:
观《安全教育片》有感07-10
五观教育体会10-01
素质教育全面观09-04
教育起点观的哲学阐释10-11
观《春季安全教育第一课》有感07-14
听名师教育教学观宣讲心得体会10-16
校园安全教育片观后感07-13
军队警示教育片观后感11-04
消防安全教育片观后感范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