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共8篇)
1.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 篇一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Cu2(OH)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KClO3— KMnO4—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②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而生成H2O)(也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Zn+H2SO4— Zn+HCl—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CaCO3+ HCl—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 CaCO3—
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用于发令枪)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酒精燃烧 C2H5OH+ O2—甲醇燃烧 CH3OH+ O2—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① 可燃性 H2+ 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CO+ O2— H2的爆炸极限为4——74.2%C+ O2—(氧气充足)C+ O2—(氧气不足)②还原性 H2+CuO—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C+ CuO—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使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CO+Cu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CO2 ①与水反应: CO2+H2O—(紫色石蕊变红色)②与碱反应: CO2+Ca(OH)2—(检验CO2的方程式)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①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CO2+Ca(OH)2—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CaO[CaCO3]只能煅烧 CaCO3—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 CaCO3+ HCl—③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 H2、O2、CO2:用燃着的木条 [(H2、CO2),(O2、CO2),(CO、CO2)]用石灰水
8、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醋酸又名乙酸,CH3COOH,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
铁
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2、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3、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黑色金属:Fe、Mn、Cr(铬)有色金属:除前三种以外都是,如Cu、Zn、Al
5、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生铁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某些场合可以代替钢。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不能:置换)炼钢设备:转炉、电炉、平炉。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7、白口铁的用途:用于炼钢、灰口铁的用途制造化工机械和铸件。低碳钢和中碳钢用来制造机械零件,钢管。高碳钢用来制刀具、量具和模具。
8、锰钢中合金元素为锰,韧性好,硬度大;不锈钢中合金元素为铬、镍,抗腐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9、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
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
4、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HCl,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组成与结构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C、2Cl 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是由非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CO2、H2O、SO3、HCl、H2SO4。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CaCl2、MgS、NaF、ZnSO4。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的质子数为:R+8×3+2=32
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小结: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酸、碱、盐
1、固体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2、氯酸钾溶液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没有,只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
3、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例如某溶液中Na+︰Mg2+︰Cl-=3︰2︰5,如Na+为3n个,求SO42-的个数,(此类题要会)解:3n+2×2n=5n+2x,则x=
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或金属元素(×)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5、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酸性)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
6、X-和Cl-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出HX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i.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HX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ii.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酸除了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H2CO3酸性太弱)iii.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iv.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v.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
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PH=0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蒸馏水的pH=7(雨水的pH<7显弱酸性),SO3溶于水,溶液pH<7,CO2溶于水,溶液pH<7;pH升高可加碱(可溶性碱)或水,pH降低可加酸或水。PH=3和pH=4混合溶液pH<7,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pH数值是整数。
8、碱的通性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而生成OH-离子,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2)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Cu(OH)2+CO2不反应(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4)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9、盐的性质①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条件: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太活泼,不和盐置换)②盐与酸反应(与前面相同)③盐与碱反应(与前面相同)④盐与盐反应 条件: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10、氧化物① 定义: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除Al2O3、ZnO外)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除CO、H2O外)② 性质 与水反应(碱可溶)碱性氧化物大多数不溶于水中,除了Na2O、K2O、BaO、CaO外,Na2O+H2O=2NaOH,CuO+H2O=不反应。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溶于水(除了SiO2外)SO3+H2O=H2SO4,CO2+H2O=H2CO3,SiO2+H2O=不反应。
11、物质的检验 酸液(H+):只能用紫色石蕊试液 碱液(OH-):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均可。盐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 硫酸和SO42-:用BaCl2溶液和稀HNO3区别Cl-和SO42-: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铵盐(NH4+):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2、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氢氯酸(俗名为盐酸)HCl 氯酸HClO3 氢硫酸H2S 硫酸H2SO4 硝酸HNO3 磷酸H3PO4 氧化钙CaO(生石灰)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 消石灰)Ca(OH)2水溶液俗名石灰水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磷酸氢二钠Na2HPO4 氢氧化钠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氯化钠NaCl(食盐)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杂质而易潮解 尿素CO(NH2)2 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2 亚硫酸钠Na2SO3 碳酸钠Na2CO3(纯碱)(水溶液呈碱性,但不是碱)纯碱晶体Na2CO3·10H2O 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磷酸二氢钙Ca(H2PO4)2 碳酸氢钠NaHCO3 硫酸氢钠NaHSO4 氨水NH3·H2O(属于碱类)过磷酸钙是混合物
有关物质的颜色:
Fe(OH)3红褐色沉淀 Fe2O3红(棕)色 Fe2(SO4)
3、FeCl3、Fe(NO3)3溶液(即Fe3+的溶液)黄色FeSO4、FeCl2、Fe(NO3)
2、(即Fe2+)浅绿色 Fe块状是白色的,粉末状是黑色,不纯的是黑色Cu(OH)2蓝色沉淀 CuO黑色 CuCl2、Cu(NO3)
2、CuSO4溶液(即Cu2+的溶液)蓝色无水CuSO4是白色 CuSO4·5H2O是蓝色 Cu(紫)红色 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 CaCO3 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 KClO3白色 KCl白色 KMnO4紫黑色 MnO2黑色 Cu2(OH)2CO3绿色
用途、性质
⑴浓HCl、浓HNO3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⑵浓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⑶粗盐(因含有CaCl2、MgCl2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⑷NaOH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NaOH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⑸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由于在常温下失去结晶水(叫风化),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且变质。⑹无水CuSO4: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⑺铁、白磷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⑼需密封保存:浓HCl、浓HNO3、浓H2SO4、NaOH、CaO、Ca(OH)
2、铁、白磷、纯碱晶体。⑽稀HCl、H2SO4用于除锈。⑾ 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3 Al(OH)3+HCl⑿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⒀ 粗盐中含有杂质是CaCl2、MgCl2 工业用盐中含有杂质是NaNO2(亚硝酸钠)工业酒精中含有杂质是CH3OH NaOH中含有杂质是Na2CO3 CaO中含有杂质是CaCO3⒁检验Cl-:AgNO3、HNO3溶液 检验SO42-:BaCl2、HNO3溶液区别HCl、H2SO4:用BaCl2溶液⒂ 改良酸性土壤用Ca(OH)2,制取NaOH用:Ca(OH)2+ Na2CO3—制取Ca(OH)2用:CaO+H2O—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KNO3、NaCl 制碱(1)可溶性碱 ①碱性氧化物溶于水 CaO+H2O= Ca(OH)2 ②碱和盐反应 Ca(OH)2+ Na2CO3=CaCO3↓+2NaOH(2)不溶性碱 碱和盐反应 2Cu+O2△2CuO,CuO+2HCl=CuCl2+H2O,CuCl2+2NaOH= Cu(OH)2↓+2NaCl不溶性碱可受热分解:Cu(OH)2△CuO+ H2O制金属铜:两种方法①还原剂还原CuO②金属与盐反应如:CuSO4+Fe制盐例如MgCl2:①Mg+HCl ②MgO+HCl ③Mg(OH)2+HCl
实验部分
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1)试管 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
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2)烧杯 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4)锥形瓶 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5)蒸发皿 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6)胶头滴管 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注意: 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7)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8)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9)集 气 瓶 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 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瓶口是磨毛的)、(10)广 口 瓶(内壁是磨毛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11)细 口 瓶 用于盛放液体试剂,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12)漏 斗 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13)长颈漏斗 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14)分液漏斗 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15)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16)铁架台 用于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17)酒精灯 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③酒精灯的外焰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④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18)玻璃棒 用做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如PH的测定等。(19)燃烧匙(20)温度计 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21)药匙 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前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2:基本操作(1)药剂的取用:“三不准”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
剂瓶,应交回实验室。A: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具体操作: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B: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很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2)物质的加热 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点: 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3)溶液的配制A:物质的溶解 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振荡、加热、将固体研细B:浓硫酸的稀释 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C: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①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②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 计算、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4)过滤 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二纸”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5)蒸发与结晶 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B、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6)仪器的装配 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8)玻璃仪器的洗涤 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9)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千
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3、气体的制取、收集(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A: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制O2装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灯。B: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制H2装置(CO2);一定不需要酒精灯。(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A:排水法 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2、NO只能用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气法:导管应伸入瓶底
4、气体的验满:O2的验满:用带余烬的木条放在瓶口。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5、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一定先净化后干燥(1)气体的净化(除杂)H2(HCl)用NaOH溶液 CO(HCl)用NaOH溶液 CO(CO2)用澄清石灰水 CO2(HCl)用NaHCO3溶液 CO2(H2、CO)用CuO CO(O2)用铜网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6、指示剂的使用 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pH升高加碱(或水),pH降低加酸(或水)。
8、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Cl-):用AgNO3和稀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SO42-):用BaCl2和稀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证明碳酸盐(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证明铵盐(NH4+):用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9、(1)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3)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4)在洗涤试管时试管内的水为试管的1/2(半试管水);在洗气瓶内的液体为瓶的1/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1、默写1—18号元素的符号和名称:符号:名称:
2、默写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K、Na、Ag、H ;+2Ca、Mg、Ba、Zn、Hg ;+3 Al ;
+4 Si ;+
1、+2 Cu ;+
2、+3 Fe ;+
2、+4 C ;+
4、+6 S ;-1 F、Cl ;-2 O、S ;-3 N、P。
3、默写常见原子团的符号和化合价:
名 称 符 号 化合价 铵 根 NH4 +1
氢氧根 OH-1
硝酸根 NO3-1
硫酸根 SO4-2
碳酸根 CO3-2
磷酸根 PO4-3
4、、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元素符号:元素名称:
5、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1、酸:全部溶于水;
2、碱:大多数不溶于水,NH3·H2O、KOH、NaOH、Ba(OH)2溶于水,Ca(OH)2微溶;
3、盐:a、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四类盐都易溶于水;b、盐酸盐(即氯化物)绝大多数溶于水,只有AgCl不溶于水;c、硫酸盐绝大多数溶于水,只有BaSO4不溶于水,Ag2SO4、CaSO4微溶于水;d、碳酸盐绝大多数不溶于水,Na2CO3、K2CO3、(NH4)2CO3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二.几个分解反应: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26.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3)碱性氧化物 +酸--------盐 + 水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 +碱--------盐 + 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5)酸 + 碱--------盐 +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6)酸 + 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7)碱 + 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8)盐 + 盐-----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
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2.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 篇二
一、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
复习的第一阶段应以《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 以教材为依托,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狠抓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初中物理知识有一定的系统性, 不同的知识点之间都有内在联系, 既有横向的联系, 又有纵向的沟通。学生不仅要能从整体上把握物理教材, 明确各个知识点在本单元、本册教材中的地位, 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首先明确各章节所包括的物理知识点及相互关系, 弄清各章节的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 对于课本中出现的黑体字和带波浪线的内容要重点记住, 牢固掌握。 其次, 要对相关的或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比、归纳。 在学习本章节知识的基础上, 查缺补漏, 归纳整理。 对重点知识的复习, 可以打破章节结构, 按知识板块进行归类复习。 要充分复习教材中出现的例题和习题, 因为它们紧扣教材的核心内容, 巩固强化各节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对某些例题稍稍变化、引申, 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重点知识的专题训练
结束了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 可进行重点知识的专题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很重要。 在这个阶段要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 初中物理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在这一阶段一定要通过精选的典型例题的细致分析强化、活化重点知识。 特别是注意一题多解、广开思路的训练, 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从而迅速提高考场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本中出现的插图不能忽视, 要想真正学懂弄通, 就要认真分析。 物理课本中的插图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设备的构造原理图, 如托盘天平、船闸、抽水机的构造及原理;照相机、幻灯机的原理。 (2) 实验图———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装置图。 (3) 受力图和光路图, 如力的图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等。 (4) 电路图———学会将电路图和实物图相互改换, 学会读电流表、电压表等。 (5) 磁感线图———主要有条形磁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图。 (6) 其他与物理现象或物理知识有关的图, 如有关惯性现象及力的作用效果图。 总之, 对课本中的每张图和表都要仔细分析, 弄清含义。
这一阶段, 要加强实验的考查和训练。 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实验, 它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 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要手段,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此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要认真研究, 明确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原理、数据测量和所得结论。 做到会正确处理数据和分析结论, 对每一个实验都要懂得怎样减小误差。 课本中出现的演示实验和其他小实验, 也要注意弄明白现象、过程和原理, 能做到一题多法。 必要时, 可反复实验。 实验中教师要以实验的引导者出现, 学生是实验的操作探究者。 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 体验探索, 自我总结。 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成了实验的设计和操作的主体, 自然能更好地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 并提高学习效率。
三、点面结合的综合训练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点面结合, 提高应试能力的综合性训练。 到这一阶段, 学生已做过了大量模拟试题, 但是仅仅强调题海战术并不是明智之举。 这一阶段, 需要把做过的习题类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 发现其中的异同点。 寻找触类旁通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从而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 有很多题是从课本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中衍化而来的。 所以, 对于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和课后习题要重新研究一遍, 对于重点习题要深入讨论, 适当扩展延伸, 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类比延伸, 达到“做一题, 会一片”的效果, 彻底消除“题海战术”, 提高学生的解题成效。 还要知道物理来自于生活, 所以必然要回归生活, 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个过程无疑会提高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掌握程度。
在复习的各个阶段都有注意热点问题, 主要有几类热点问题: (1) 应用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 题设情景来自社会生活或生产中的物理现象, 例如, 体育问题、生活问题、家用电器问题、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问题等。 (2) 图表信息题是近年来出现在中考中的一类主要试题, 这类试题取材广泛, 蕴含的信息量大, 呈现出较强的实用性、综合性、复杂性和迁移性。 因此, 这类试题难度较大。 (3) 开放性试题是近年来除传统试题外的一类重要试题, 并且, 所占分值逐年呈现上升趋势。 (4) 探究性试题近年出现得比较多, 对学生要求也较高, 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5) 涉及多个知识点的学科内综合题常常是中考试卷的压轴题。 (6) 以我国或世界发生的有影响力的社会热点为问题切入点的一类试题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重。 对于这类热点问题要注意拨开迷雾, 发现其中的物理问题, 设法解决。
总之, 把中考前的总复习分阶段进行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它能使学生全面掌握和加深理解所学物理知识, 进而应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的运用, 使学生掌握了应试技巧,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摘要:中考是对初中阶段所学知识的系统总结及考查,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命运, 为此做好中考前的总复习就显得特别重要。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和加深理解初中阶段所学物理知识, 应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中考前的总复习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运用这种方法, 能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浅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策略 篇三
关键词:复习考试;知识网络;专题复习
随着生物小中考的不断临近,初二生物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建构科学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力争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摆在学生面前的艰巨任务,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思考的问题。下面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浅显做法归纳如下。
一、明确思想,把握方向
《厦门市生物中考考试说明》《厦门市初中生物复习纲要》《厦门市初中生物教学指导意见》对中考要考查的知识点都有明确的规定,并从不同水平作出要求,是中考考试命题的依据。认真学习这三本书,能明确复习的方向,把握复习的重点,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全面复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學总复习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网络,夯实基础
初中生物总共有四本书,在复习的过程中尽量把能够串起来的知识整合起来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中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人、遗传与变异和健康的生活等主题整合为一个模块;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中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为一个模块;生物与环境、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技术等主题为一个模块;科学探究为一个模块。在按模块复习时可引导学生按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部分与整体相统一”和“个体与环境相统一”等三大线索进行归纳、整理知识开展第一轮复习,通过梳理和编织知识网络,构建科学的知识框架,配合适当的练习,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同时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例如,我们在复习“花的结构”时,就可以把“种子的结构”整合起来复习,利用概念图来构建知识的网络,用图表来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夯实基础是生物复习的根本,在复习中要以课标和考纲为依据,以熟悉教材、整理知识、巩固概念、打牢基础为复习目标要求,不能求深求快,立足点首先应放在课本上,许多考试题均来源于课本,《复习纲要》中的“课本中的表述”部分,要求学生一定要去翻书来看,有助于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按照课本中的表述规范回答问题。“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本知识点的落实,准确把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例如,对“基因”这个概念的理解,学生是比较抽象的,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DNA、染色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可通过画图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重视专题,提高素质
每年的中考,探究实验题、资料分析题是必不可少的题型,也是学生最薄弱的题目,在复习时要重点来对待。通常我们都有针对性地寻找一些题目作为一个专题,在课堂上反复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各本书里要求必做的探究实验,也要做深入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我们把几种有可能考到的题型都让学生做过,比如,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实验的变量是什么等,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来完成,发现通过几次的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以2012年厦门生物中考第35题为例来说明。
35.近期,重金属铬因“毒胶囊”再次引起关注。小宏想知道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他做了如下实验:在装有同样肥沃土壤的A、B两个花盆中,同时移入生长同样健壮的玉米幼苗,A盆正常浇水,B盆浇等量的、一定浓度的含铬溶液。两周以后,玉米幼苗生长状况如下图所示。该实验重复做三次,现象一致。
(1)这是一组 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2)玉米幼苗要求“同时移入”“同样健壮”,是为了控制 。
(3)该实验重复做三次,是为了 (选填:减少/增加)偶然性,提高准确性。
(4)实验结论是:该含铬溶液 (选填:促进/抑制)玉米幼苗正常生长。
本题考查了学生会不会提出问题、控制变量、得出结论等知识,要求学生能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看懂图,才能回答问题。
总之,提高初中生物课复习效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选择复习方法必须以学生实际为依据,在复习中才能事半功倍,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4.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 篇四
中考总复习教案目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第1、2课时 字音 第3、4课时 汉字
第5、6课时 词语(成语)及运用 第7、8课时 标点符号 第9、10课时 修辞
第11、12课时 病句(文)的修改 第13、14课时 缩句、扩句、仿句 第15、16课时 名句的识记
第17、18课时 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 第19课时 中外名著 第20课时 口语交际 第21课时 获取信息与时事 第22课时 图文转换 第23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第二部分 现代文
第24、25课时 记叙文阅读 第26、27课时 说明文阅读 第28、29课时 议论文阅读 第30、31课时 散文阅读 第32、33课时 小说阅读 第34、35课时 现代诗歌阅读 第三部分 文言文 第36、37课时 文言实词 第38、39课时 文言虚词 第40、41课时 文言句式
第42、43课时 文言翻译 第44、45课时 课内阅读 第46、47课时 课外阅读 第48课时 诗词赏析 第四部分 写作篇
第49、50课时 中考作文概述 第51、52课时 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 第53、54课时 材料作文 第55、56课时 话题作文 第57、58课时 选题作文 第59、60课时 中考高分作文要旨 第61-90课时 综合(模拟)练习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
第一、二课时 语音
一、复习要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考点分析
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
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
备考指南
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时要了解一些有关注音的常识语音复习,重在扎实的复习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内容
1、掌握好声母和韵母
声母21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韵母21个:(单韵母7个)a o e i u û er(复韵母6个)ai ei ao ou ie ûe
(鼻韵母8个)an en in ûn ang eng ing ong2、四声的准确标定与标调位置
声调五声:“"(一声)、”'“(二声)、”ˇ “(三声)、”`“(四声)和轻声
标调识记口诀:”有ɑ不放过,无ɑ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
说“
隔声符号运用: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开,如皮袄(pí’ǎo)
3、拼写注意事项
拼写规则要领:i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如衣(yi)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把u写成w,如乌(wu)û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应加y,û上两点省略,如雨(yu);û行韵母跟j、q、x相拼,省略û上两点,如居(ju)、去(qu)、需(xu),与n、l相拼,两点不 能省略,如女(nû)、吕(lû)
大写和连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汉字拼写时,要按词连写,词与词之间要分开写
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ãr tïng,”花儿“拼作huür
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b p m f 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
4、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读
误读的原因主要有:
①多音字误读常用字中二三百个多音字,要了解这类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
②形声字误读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 ③形近字的误读
5、要应对语音这一关,就要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1)注意平时的积累要立足平时,立足所学的每一篇课文,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勤查词典日积月累,误读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
(2)定期检查巩固为了防止遗忘,对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视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也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检查共同提高
(3)提高复习实效字不离词,字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词语环境要把字音、字义和词语的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二、中考典例
1、下列加红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
A.脂肪(zhÿ)
干涸(hã)
心旷神怡(yí)
B.魁梧(wú)
酝酿(niàng)
杳无音信(yǎo)
C.湖泊(bï)
和谐(xiã)
彼竭我盈(jiã)
D.褴褛(lǚ)
违背(wãi)
大声疾呼(jí)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的读音C项中的”湖泊“中的”泊“应该读”pō“
2、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B)
A.铿锵(qüng)
挪动(nuï)
不无裨益(bì)
B.琴弦(xián)
褴褛(lǚ)
载歌载舞(zài)
C.兑换(duì)
处理(chù)
哄堂大笑(hōng)
D.摇曳(yâ)
别墅(shù)
大事渲染(xuün)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了汉语拼音的规则、常见字(包括多音字)的读音A项中”锵“的注音”qüng“,本身就不符合汉语语音拼写规则C项中的”处“为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三声就”处“来说,同学们应该能够辨析它在什么情况下读三声,什么情况下读四声D项中的”大事渲染“中的”渲“应该读四声
3、给下面加红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惟妙惟肖 xiào
(2)参天耸立 sǒng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用字的读音”肖“本身是多音字即读”xiào“,也可以读”xiüo“,同学们要能够辨析这种常用多音字的读音”耸“作为常用字,有一些同学往往误读为”þr“
4、下列加红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B)
A.绽放(zhàn)
对称(châng)
潜滋暗长(qián)
B.斟酌(zhýn)
袭击(xí)
深恶痛疾(wù)
C.模样(mï)
教诲(huì)
不屑置辩(xiâ)
D.提防(tí)
赔偿(cháng)
人迹罕至(hǎn)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字的读音A项中的”对称“的”称“是多音字,应该读”chân“C项中的”模样“中的”模“应该读”mú“D项中的”提防“的”提“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dÿ“
5、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红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
(1)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嗟 jiý
(2)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
贮 zhù
解析:这两个字,都是生活中常见,但是同学们易错的”嗟“容易读成”chü“"贮”容易读成“chǔ”
6、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A.浅尝辄止
谪守巴陵
B.不辍劳作
缀满繁星
C.瞠目结舌
堂而皇之
D.杞人忧天
挤眉弄眼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读音A项中的两个字都读zhã,B项“辍”读chuî,“缀”读zhuì,C项“瞠”读chýng,“堂”读táng,D项“杞”读qǐ,“挤”读jǐ
三、附录:《重点汉字的读音》、《常见多音多义字辨析》、《常见容易读错的成语》(详见《成功中考》第4-7页)
四、模拟练习:(参见《成功中考》第2-3页)[NextPage]
第三、四课时 汉字
一、考点分析
《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试中,查考汉字,主要是为了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 字,能够辨析简单的形似字,能够理解常见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意义,同时要要求同学们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正确、规范
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汉字考查一般放在语音考查的后面,或者与语音题结
合在一起,试题分值往往二到四分有的采用选择的形式,有的采用让同学们根据拼音书写汉字的形式考查的内容都是在教材中出现,常用常见又易错的词语此外,同学们还应该了解汉字构造,掌握常见字的笔顺、笔画、辨析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熟练使用汉语工具书,学会部首和音序检字法
对于汉字的考查,不局限于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在阅读题中,也常常考查同学们对于汉字的理解
二、备考指南
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逐课进行汉字的积累把每一课中出现的重点字词都罗列出来对于多音多义字,应该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汉字的准确读音和意义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他们的区别
(一)纠正、防止错别字的方法
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贝”多和财物有关,“亻”多和 人有关,“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衤”多 和衣服有关;“月”多和身体有关
2.看清声旁,分辨同音字,如“沧”不要写成“沦”,“经常”不要写成“经长”
3.分辨形似字意义,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义,如“抱负”与“报复”
4.记住少数带多数“辶”和“廴”,从“廴”的字只有三个:“廷、建、延”,其余均从“辶”
5.不随意简化
(二)笔画和笔顺
在书写汉字时,从落笔到抬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这些点或画就叫笔画
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勾、折、提每一种笔画有一种或几种变形写法
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常见的笔顺规则有以下八种:
先左后右,如“认”、“助”、“则”、“仁”等;
先上后下,如“王”、“旦”、“恩”、“梦”等;
先横后竖,如“十”、“干”、“主”、“井”等;
先撇后捺,如“人”、“文”、“令”、“义”等;
从外到内,如“同”、“月”、“闻”、“风”等;
5.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备考之我见 篇五
由于初中数学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一般都是在九年级(初三)第二学期中期考试后才能结束课程进入中考总复习,故而留给初三总复习的时间很短,最多也就3个月时间。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的组织中考总复习,让学生系统的复习巩固初中三年学习的内容,提高数学成绩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数学教研组长,我将自己带领全组老师在中考备考中的经验总结出来,以期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总复习计划是中考成功的先决条。1.研读课标与考试说明,为制定复习计划做充分的准备。
制定复习计划之前,备课组的同仁认真反复的研读课标与考试说明,分别承担了不同的章节,确定出具体的考点,然后把考点细化为知识点(具体的知识点和以知识点为载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再把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划归到具体的课时中,这样就可以大致计算出总复习所用的课时数。有了总课时数,就可以规划出合理的阶段性复习和时间安排。
2.研究考情,为制定计划明确方向。
一般我们会深入细致的研究了近5年本省中考试题和近3年的命题动向。一般来说中考命题总体力求平稳,都是对初中数学主干内容进行重点考查,并注意把握适当的难度,同时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反映了新中考命题的取向,体现出“中考支持课改”的命题思路。这样一来,我们的总复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①紧跟课改,把握课标,要特别关注新课标中新增内容。②打好基础,落实“双基”,特别要与时俱进的认识“双基”———新的“双基”应包括:一是和“图”有关的内容,如三视图、统计图、位似图,旋转平移图等;二是与“函数”有关的内容,如函数的性质及围绕研究函数性质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方法,转化与划归的思想与方法;三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如统计与概率、树状图的分析应用等问题;四是运算问题,包括运算技巧和运算能力问题等③抓住通法,培养能力。特别是新课标倡导的六种能力和一个意识在总复习时要着力培养,即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概括抽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研究学情,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一方面我们请上届参与中考复习的老师做专题讲座,熟悉和了解往届的复习情况和学情,为我们制定计划提供了特别宝贵的资料;另一方面我们对本届学生的学情也要做全面细致的分析,一般都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少、对整个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等,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4.在综合考虑上述三个方面的情况下,最终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的中考数学总复习计划:第一阶段复习是以教材为重点的“双基”复习,大概从三月下旬到四月底,用时一个半月。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熟练的掌握课标和考纲所要求的最基本的“双基”知识;第二阶段复习主要是以专题为主的知识网络体系构建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大致用时一个月,即五月份。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形成网络体系,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用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第三阶段复习是以模拟考试为主的综合训练,计划用时一个月,即从五月底到中考前。目的是通过综合训练,检测学生具体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及时拾漏补遗,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第四阶段利用三到四课时对学生进行考前的心理辅导。整个复习过程设计了四次模拟考试。
二、有条不紊的落实复习计划是中考成功的坚实基础。
1.扎实的第一阶段复习是夯实“双基”的先决条件。按照总复习计划,这阶段复习我们以教材和课标为复习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结合中考教辅资料,引导学生对所有的考点进行地毯式复习。这一阶段我们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稳扎稳打,使学生搞清楚知识盲点,掌握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从而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积累和增加。为了更好的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老师精选和改编教材与辅导资料上的练习题给学生布置成作业,并且控制题量(6—10道题),力争当天复习的内容当天消化和巩固;每一周给学生配一套针对本周复习内容的综合练习,老师批改讲评,学生巩固提高;每一月进行一次月考,及时检测学生对所学习的双基掌握的情况,及时拾漏补遗。
2.有针对性的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构建了知识体系,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专题复习的综合性和为了高质量完成复习计划,我们充分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优势,大家先集体讨论,把所有的考点划分为若干个专题,然后每位老师承担一个专题的备课任务,提前一周提交备课组集体讨论,对本专题考向与考情的把握程度、对所涉及的思想方法理解与渗透程度、所备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所选例习题的代表性与综合性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然后作为大家进行第二阶段总复习的教育资源。这样做既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优势,又使复习内容更能体现专题性,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在这个阶段我们特别关注了新增“双基”的教学和知识交汇处的复习指导,通过专题复习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网络化,使学生把“双基”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机的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体系。这一阶段的练习仍然采用第一阶段的“三级”训练(天、周、月),但每天训练减少了题量(6—8题)而增加了题目的综合性,周练习和月考更加关注了知识点的全面性和题目的代表性。
3.第三阶段共进行了四次大型的模拟考试,每周一次。试卷自己命制,确保试题的质量;试题全批全改,教师针对每一个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讲评,帮助学生寻找差距,拾漏补遗,同时主要指导学生答卷的规范性和答题技巧,指导学生得分方法(那些题必须得分,那些题通过努力可以拿分,那些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果断放弃)和考场的时间分配等;通过这一阶段的模拟训练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了和应试能力,为学生参加高考做好了适应性训练。
4.及时到位的考前心理辅导为学生做好了应考的心理准备。经过模拟考试后,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压力,个别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甚至有放弃中考的想法,于是老师便通过集体讲座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做考前的思想动员工作,缓解中考临近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信心百倍的走向高考做好了心理准备。
三、团队的协作精神为中考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一个优秀的集体一定是一个能够协同作战的团队,一定是有一大批有大局意识,敬业爱岗的队员。集体的成功就是个体的成功,但个别人的成功并不代表集体成功。正是基这种大局意识,我们教研组和备课组一直以来都是发扬协作精神,精诚团结,协调作战。从复习计划的制定、章节与专题备课到月考试题和模拟试题的命制、练习的精选与改编都是我们集体讨论的结果。在整个总复习的过程中,人人顾大局,挑重担,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从而保证了每一个阶段复习的顺利进行,为高考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正是由于我们的团队协作,才保住了我们中考备考的顺利进行,也才有了我们的数学中考成绩稳居全区第一的骄人成绩。
四、中考备考中必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6.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 篇六
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
2、记住六个物理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光的反射定律(3)光的折射规律(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欧姆定律(6)焦耳定律。记住两个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2)杠杆平衡原理
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地理位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重力会随位置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m,v无关,但会随状态、温度而改变;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受力与否、运动与否、运动快慢都无关;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只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和温度无关;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与物质种类、长短、粗细、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
4、科学探究有7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5、物理方法是在研究物理现象得出规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有类比法、等效替代法、假设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如控制变量法:在研究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即变量)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如探究I与U、R的关系、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等效替代法(如求合力、求总电阻),模型法(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磁感线,光线),类比法(如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转换法(电流表的原理,用温度计测温度,小磁场检验磁场)
6、电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②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状态,接法要一上一下.③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④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在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7、会基本仪器工具的使用:刻度尺、钟表、液体温度计、天平(水平调节、横粱平衡调节、游码使用)、量筒、量杯、弹簧测力计、密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测电笔、电能表。
8、传播介质:声音:除真空外的一切固、液、气体.光:真空、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
9、常见的(1)晶体(有一定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2)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10、常见的(1)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2)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常见的导热体:金属,不良导热体:空气,水,木头,棉花等。
常见的新材料有纳米材料、超导材料、记忆合金、隐形材料。
11、运动和力的关系:①.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静止。b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运动
②.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受非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力平衡,合力为0;物体受非平衡力将改变运动状态。
12、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①各用电器和插座之间都是并联,②开关一端接火线,一端接灯泡,③螺口灯泡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④保险丝接在火线上。⑤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中接地。
13.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或做功),内能增加;吸收热量时,温度一般升高(晶体熔化时和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温度一般升高。
14.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凝固成晶体的条件: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物体做功的条件:有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和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15.常见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手影游戏,激光准直,日食,月食,排队,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射击时的瞄准,“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确定视野(一叶障目),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
常见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反射器)。
常见折射现象:看水中的鱼等物体,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透过篝火(水气)看到的人会颤动。看日出。海市蜃楼,放大镜,星星在眨眼睛(闪烁)。
16.成像:⑴成实像:小孔成像(太阳光斑);照相机(电影);幻灯机(凸透镜u>f)
⑵成虚像:①平面镜成像:照镜子、潜望镜、水中的倒影、光滑表面上的影子;②透镜成像:放大镜(老花镜)看物体、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近视镜);③折射现象:看水中的物体:透过水和玻璃看物体、琥珀
⑶成放大的像:凸透镜u<2f时成的像
⑷成缩小的像:凸透镜u>2f所成的像、凹透镜成的像
⑸成等大的像:平面镜、潜望镜、凸透镜u=2f成的像
(6)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的虚像。
(7)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F><2F时>
17.力方向大小
重力(G):竖直向下G=mg=ρvg
压力(F):垂直指向受压面F=G(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其它外力时)
支持力(N):垂直接触面向外N=F压(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摩擦力(f):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f=F拉(物体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外力)(F):与用力方向一致(如与绳子、手方向一致)
合力(F合):与大力相同F合=F1+F2=(同一方向)=F1—F2(相反方向)
浮力(F浮):竖直向上F浮=G排=ρ液gv排
18.常见的扩散现象(本质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1)、用盐水腌蛋,蛋变咸。2)、八月遍地桂花香。3)、墨水(糖、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满杯水都变黑(甜、咸)了。4)、长期放煤的墙角处被染黑了。5)、在水果店能闻到水果的香味,吵菜时闻到菜香味。(闻到各种味道都是扩散)。6)、蒸发、升华也是扩散现象:酒精涂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樟脑丸过段时间变没了。
19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增大压力;③用滑动代替滚动。如(1)塑料瓶盖的边缘常有一些凹凸竖直条纹(2)在冰封雪冻的路上行驶,汽车后轮常要缠防滑链,(3)自行车刹车把套上刻有花纹的塑料管(4)刹车轮胎上印有花纹(5)手握油瓶要用很大的力(6)鞋底有花纹(7)捆重物用麻绳(8)克丝钳口刻有花纹(9)拿起重物要用力(10)车陷在泥里,在轮胎前面垫一些石头和沙子
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更光滑。③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④用滚动代替滑动。如:(1)搬动笨重的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滚木,(2)给机器上润滑油(3)自行车轴上安着轴承(4)向锁孔里加一些石墨或油,锁就很好开
20.解释常见惯性现象:A、甩掉手上的水。B、汽车到站前关闭发动机仍能前进一段距离。C、在行驶的列车上行走的人,火车突然刹车时会向前倾倒D、汽车行驶时,坐在前排的人必须系上安全带,以防紧急刹车E、飞机投弹要命中目标,必须在未到目标正上方时,就提前投掷F、用铲子把煤抛进煤灶内G、摩托车飞跃障碍物H、拍打衣服,使附着在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I、抖掉理发师围布上的头发J、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
2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磨刀不误砍柴工(刀口常磨得很薄)②医生注射用的针尖做得很尖③铁钉越尖越容易敲进木块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⑤啄木鸟的嘴很尖⑥滑冰的冰鞋要装冰刀
7.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 篇七
长期以来, 教师在初三化学总复习时常常存在下列现象:教学环节只见教师讲, 少见学生思, 抄题、讲题、做题周而复始、反反复复。教学过程是从概念到概念, 从知识到知识, 机械地按课本章节顺序或知识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重复。
教学内容追求知识面面俱到, 唯恐有些知识复习不到, 没有知识的重点、疑点、难点、生长点之分。教学方法只重视把教学内容讲清楚、讲透彻, 而未能切实让学生练清楚;只重视知识灌输, 不重视能力品质的培养。教学活动是教师既做导演, 又做演员, 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累得满头大汗, 学生只是听众、观众, 没有独立思考的活动。所以, 我们有必要探索一套科学的复习方法, 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经过我区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以学案为载体的初三化学总复习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提高学习效率。
二、初中化学总复习中学案的设计
1.初中化学总复习内容的划分。
初中化学总复习的知识点多而且分散, 在复习中若按章节内容或知识点进行复习, 复习时间过长, 而学生往往是学得零乱、无系统、无条理, 出现“常规、常见、常讲、常练, 甚至常考的知识点, 学生仍然常错”的怪现象。因此, 教师在研究教科书整体结构的基础上, 从学生实际出发, 针对学生在知识、能力上存在的问题, 重新认识和精心组织教材, 并把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具体的学案, 作为组织教学过程的中心。学案通过专题形式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联系, 以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复习中具体对知识进行专题划分时既要注重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又要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 关键能力培养的结合。具体可划分为如下专题学案:
第一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专题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类型”, 专题2“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 专题3“物质的分类”, 专题4“化学用语与化学量”, 专题5“化学式与化合价”, 专题6“溶液”, 专题7“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单元《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 专题8“空气和水”, 专题9“碳和碳的化合物”, 专题10“金属和金属材料”, 专题11“常见的酸和碱”, 专题12“盐和化肥”, 专题13“物质的鉴别和检验”, 专题14“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专题15“物质的推断”, 专题16“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第三单元《化学实验》:专题17“常用仪器的使用与基本操作”, 专题18“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专题19“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专题20“科学探究”。
第四单元《化学与社会》:专题2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专题22“化学物质与健康”, 专题23“化学与社会”。
第五单元《化学计算》:专题24“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专题25“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26“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专题27“综合计算”。
2.初中化学总复习学案设计原则。
(1) 随堂化原则。根据每一节课随堂安排专题复习学案的内容, 可以增强学案复习的可操作性、针对性、计划性。
(2) 情景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情景, 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 (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 、质疑、释疑、激思, 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 自主化原则。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于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
(4) 学法化原则。通过学案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和发展性。
(5) 分层化原则。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认知水平的层次, 学案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复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内容。
3.初中化学总复习学案内容。
(1) 中考复习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制定便于操作的具体要求, 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本专题复习的重点和方向, 在知识目标复习要求的描述中可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可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并指出重难点。
(2) 基础知识回顾。将每个专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图解、图表、问题式方案, 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 知识问题设计时要做到基础、全面、系统。
(3) 重点疑点讨论。将知识的重点和疑点设计成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辨析等方式, 找准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拓展生长点。
(4) 解题方法指导。精选或设计有代表性的例题, 目的是通过课堂解题指导使学生学会审题, 形成解题思路, 总结规律和技巧, 培养解题的规范性, 重在培养方法。
(5) 知识能力训练。编写知能训练题时, 以涉及本专题知识为主, 并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 题目编排由易到难;控制习题数量, 为体现试题不同的功能, 可设置“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开拓思维”三种题型。
三、以学案为载体的教学在初中化 学总复习中的实施
1.实施过程。
(1) 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复习目标,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 基础知识部分可于课前完成, 在完成基础知识时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求可不同, 优等生不准看教科书、笔记, 中等生提倡不看教科书、笔记, “学困生”则在努力后可借助其他方法。学生通过课前预习, 对基础知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易混淆的概念等做好标记, 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 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 提高复习质量。
(2) 课上。一是知识结构的落实———讨论。课堂上对于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可通过提问、学生主动发问等形式进行。重点的知识一般宜在教师的指 导下以小组研究模式进行, 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索、汇报学案中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 促成各个教学目标的落实, 同时对学生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在教师点拨下以悟为果。每堂课的开始5分钟, 让学生上讲台讲解和复习基本知识点。讲台上学生讲的不当之处, 其余学生提出疑问或修改补充。然后, 教师指出本节课所需复习的基本知识点, 让学生明确疏漏和不足之处,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 一方面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 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 促进师生交流。学生上台讲解的系统性越来越强, 甚至到后来学生不仅能够较系统地复述基本知识, 而且还能作些归纳, 增强记忆的效果, 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二是认知方法的传授———精讲。对学案中的例题, 可让学生先尝试解题 (可讨论) , 教师巡视指导,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题汇报中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解题见解, 集思广益, 形成多途径、多思路解题 (一题多解) ,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 对学生解题中出现的或教师预先准备好的典型错例, 应让学生寻找错误所在, 分析错误的原因,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 经过教师对解析思维、方法、技巧的归纳总结, 形成规律性经验。真正达到把例题搞懂,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某些例题展开, 指导学生一题多变, 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三是技能训练的实施———精练。练习是促进知识迁移、形成技巧、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 间让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应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3) 课堂小结。在课结束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巧。
(4) 课后反馈。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是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 同时把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在课后完成;二是完成跟踪练习并当天上交。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学案进行认真、细致审阅, 对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由个别辅导解决;对共性的问题下节课集体讲解, 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 收到实效。
2.实施效果。
(1) 学生具有了自我建构知识、自我生成知识的能力。以学案为载体的初中化学总复习, 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及由此而生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使学生的复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
(2) 学生具备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以学案为载体的初中化学总复习通过对知识点的问题化、层次化, 教法的讨论化、示范化, 技能训练的方法化、自主化, 帮助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调整和克服了学习中的不良心理, 实现了“以导促学,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目的。
8.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 篇八
关键词:中考;数学;总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13-01
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毕业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而又关键的一次考试。因此老师、家长和学生都非常重视,总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以求最终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大部分学校在九年级上学期就已结束新课,下学期初就进入紧张的中考复习。
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考试的结果,怎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呢?下面结合本人指导学生中考数学总复习谈一些体会。
首先,明确目标和要求。现在数学中考命题“抓基础,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重创新”的指导思想不会改变,试题立足于学生发展,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同学们在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之前要认真研读数学《中考考试说明》及复习指南,明确中考的要求,对中考试卷难度设置和整体要求(各类知识点的分布)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防止走偏,做无用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复习前,每个学生都要了解自己目前的数学基础、掌握较好的、最为困难的、最有希望通过复习可以掌握更好,成为提高分数增长的各是什么?在中考试卷中,自己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重视哪些类型的问题),才能提高总分? 中考试卷难度结构是容易题:中等题:难题题控制在6:3:1,重视对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考察,关注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数学交流能力,以及数学意识的考察,应用型、信息获取型、规律探索型等新问题可能出现更多,对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平时做题时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适当练习热点题型,才能做到变换试题的表达形式规范。
第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都是中考最重要的东西,因此,学生要配合好老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自主复习时,要适当超前,上课前把相应的知识块先预复习一遍,做些回顾性的练习,记下主要的问题,带着问题上课,及时把关键性的问题与老师、同学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复习应练习适量的习题,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反思总结,编制错题集进行纠错,把历次考试,特别是九年级下学期的重要考试、模拟考试中不会做的题、做错了的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查找原因,改正错误,以绝后患,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一种复习方法。
第四,老师的中考总复习教学安排通常会分为三个阶段:全面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训练阶段。
第一阶段,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中考试题中属于学生平时学习常见的“双基”类型题约占60%左右,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特别是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过好审题关、表达关和书写关。既要做到“小题大做”,只要自己会做的题目就不要做错,认真对待;又要做到“大题小做”,对最后的综合题要能分解成若干小题,步步为营,各个击破,决不要放弃。保证会做的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能在一个钟头内顺利完成,把这些分数稳稳地拿到手,以便有充分的时间完成需要努力的试题,尽量多得分。
第二阶段,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强化能力数学的方法。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要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解决应用问题,一般要求全面理解题意,能清楚地理解全部条件和结论,尤其要发现和挖掘比较隐蔽的条件,必要时,可准确地作出示意图,以探求条件和结论的内在联系,依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或函数关系式,表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后列出方程或函数关系式,表述解题的过程中要简捷明了,层次分明,严谨规范。预计考试当年考查应用能力的试题,结合当年的热点问题来设计,突出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创设一些新的情景,科学地设置开放性试题、动态探究性试题、阅读理解题等新题型,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数学活动、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考查,在技巧、方法的要求上不要过高,不要人为地将问题复杂化。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培养简化题型创设情景、挖掘知识内涵、理顺解题环节等能力。多参考各地中考数学试题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建议每个学生有一本本市中考试题汇编资料,要了解本市考题中经常出现的精彩题型,这是中考命题的导向。
第三阶段,锁定目标,备战中考,进行模拟训练。这一阶段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习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这时进行模拟训练,其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和调整考试心理,便于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建议在做好学校正常的模拟训练之余,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中考试卷,设定标准时间,进行自我模拟测验,通过练、评、反思,查漏补缺。重点研究样题的参考答案中的评分标准,提高速度规范解答。有的同学在答卷时,盲目地追求快速,解题既不打草稿又不画图,仅用心算或填上自己想当然的结果,失误甚多,在解答大题时跳过必要的步骤,结论不完整,推理不严密,失掉不应失的分数。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加强,在答题时才会更加理性,避免失分。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推荐阅读:
谈谈初中化学总复习07-18
河北化学中考总复习题12-01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2-30
初中中考数学总复习08-28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 总结复习09-20
2023年名校名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01-01
化学总复习方案10-27
初三化学总复习试卷11-05
高三化学总复习专题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