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2024-11-15

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精选11篇)

1.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篇一

我担任校长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原因与对策

——浦北县小江镇合群小学校长 高景

一、学校学生流失,校长教学管理难

我校坐落于距县城5公里处,造成学生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有二个方面;

1、根据我县近几年小升初招生方案,浦北外国语学校招生偏向县城学校,按县城本校六年级总人数的40%录取,而乡村学校仅是几个或几十个名额。就今年来说,小江镇全镇有30间乡村学校,仅有23个名额,平均每间学校不到1个名额。乡村学习优秀的学生很难考上外国语学校,造成农村学校的人数越来越少。

2、我校的地理位置离县城不算远,很多家长在县城务工,每天早出晚归,随便接送孩子。总之,不少学生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转入县城学校读书,流失的多数优秀生给学校教学管理造成困难。

二、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一)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带来的管理难题

实行国家拨经费后,本来就是地方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农村学校资金更加紧缺。经费紧张、创收无门,教师待遇低,跟其他城市小学教师收入差距大,农村教师心理相当不平衡,加上部分教师金钱意识增强、奉献精神减弱,工作中矛盾冲突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二)不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有效管理

其一,制订了奖惩措施而无钱兑现。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制订了一系列的奖惩规定,如奖教制度,考勤制度等。但是,到了学期结束时,对照考核的结果要按章办事时,校长则显得无可奈何:学校筹不出钱,上面也拨不下款。其二,无法激励工作出色的教师,制约不认真的教师。许多教师是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地工作,并且干得很出色,而有的教师,校长几乎指挥不动。一个学期下来,那些干得多、干得好的也无处多得钱,干得少的甚至没干的,也还是把自己该拿的工资放进了腰包,甚至躲在背后“打冷枪”。

1、工资由县财政统一打到教师的个人账户。农村小学校长没有了经济调节的措施,对于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甚至自己不干还在影响别人的人,除了按照相关制度的要求进行批评教育,在大会小会上说些“硬”话之外,基本上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处理方案。制订了奖惩措施而无钱兑现。有些校长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认真研究、讨论、制订了一系列的奖惩规定,如奖教制度,考勤制度等许多也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到了学期结束时,对照考核的结果要按章办事时,校长则显示得无可奈何:学校筹不出钱、上面也拔不下款。

2、无法激励工作出色的教师,制约工作不认真的教师。在大型评估检查活动中,从县里到学校都说要奖励工作积极或批评不配合工作的教师,许多教师是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地工作,并且干得很认真,很出色,有的教师,校长有时指挥不动,一个学期下来,那些干得多干得好的也无处多得钱,干得少的甚至没干的,也还是把自己该拿的工资放进了腰包,甚至躲在背后“打冷枪”。

三、城乡教学环境的落差,制约农村小学校长推进素质教育。

1、随着把城镇小学做强做大的形势发展,农村小学的教育环境越来越显得弱化,城乡教学环境的落差越来越大:生员质量逐年下降。在一个暑假前后一共转6位优生到城镇小学。

2、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农村小学,因为师资配套问题,不能保证英语、电脑、综合实践课程的正常开设,甚至有的农村小学几乎没有开课。教师年龄结构比例失调。

3、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一些农村小学费了多少年的精力,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教师,一旦小有名气,很快就会被挖走。搞得一些农村小学校长采取极端措施,不再参与县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深怕一些好教师一旦被评上、获奖,就被调走;或者自己另谋好的学校。

4、是家长不良的教育方式。农村小学的家长也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成龙成凤,但是,相当部分家长了解到自己孩子学习状况不好,没有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顺其自然。特别是父母出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带的,不仅不能配合学校教育,还常常会有因溺爱而带来各种不理智的,有碍于教育的行为和言语。

2.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篇二

根据我们近几年来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结合国内外校长专业化研究的成果, 现就如何促进农村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以期促进中小学校长队伍走向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专业发展轨道。

一、研究构建校长专业化标准, 从制度上保证校长从业的专业基础

校长专业化, 最根本的是要求校长确立专业领导、专业管理的思想, 把学校管理作为校长的本职专业来做。校长角色, 是社会分工、教育分工的必然产物, 是学校规模扩大和学校组织复杂化的必然产物。学校教育的发展, 需要管理知识专门化、管理技能系统化和管理观念现代化, 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管理者, 所以校长队伍建设要走向专业化。

什么是专业化?什么是专业化的标准?美国教育协会曾确立了专门化职业的8项标准: (1) 应有高度的心智活动; (2) 具有特殊的知识技能; (3) 受过长期的专业训练; (4) 不断在职进修; (5) 属永久性职业; (6) 以服务社会为目的; (7) 有健全的专业组织; (8) 能遵守专业伦理。奥斯汀 (1989) 以权威性的研究成果概括出14项专业特征, 并认为其中4项是最重要的:①一套完善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体系作为专业人员从业的依据;②对于证书的颁发标准和从业条件有完整的管理和控制措施;③对职业范围内的抉择有自主决策的权力;④相当高的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

据此, 可以认为专门化的职业至少需要下列4个最基本的条件:完善的专业知识技能体系;严格的专业资格准入制度;特定的专业自主权;较高的社会声誉与社会地位。

就校长专业化来说, 至少应有以下几方面标准:

1.系统的管理科学、教育科学知识和从事日常的学校管理所需要的计划、决策、指挥、协调、评价等管理技能。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 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理性支撑。

2.建立校长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的完整体系和制度, 并具有可操作性。

3.赋予校长在法律范围内管理学校人财物事的专业自主权。

4.以实行校长职级制为突破口, 保证校长享有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

5.系统的校长职业养成教育和专业培训, 参加校长专业团体。校长必须接受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 积极参加教育管理专业协会的活动。这是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这些标准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规定, 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校长专业发展的依据和校长从业的行为标准。具体包括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校长选拔任用程序标准、校长考核奖惩标准和校长日常行为规范等。

这些标准的建立, 不是限制校长的从业行为, 捆住校长的手脚, 而是为了明确校长的专业地位和从业规范, 明确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范围, 还校长应有的专业自主权, 从制度上保证校长职业不断走向专业化。

二、改革校长选拔任用体制, 优化校长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 我国中小学校长一直被看作是一种行政职务, 在职责、任用、晋升和待遇上都是按照政府官员对待的。但学校不是政府, 校长不是行政官员, 校长是专业化的管理人员。把校长作为行政官员, 只能强化学校的政府化和官本位化, 弱化学校的教育功能。

1992年中组部、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校长任免一般经过如下步骤: (1) 由教育行政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 根据校长任职条件,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经一定的民主程序, 提出任免对象; (2) 由教育行政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考察, 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提出任免意见; (3) 按照当地规定的中小学校长任免权限审批。”

这样还是把校长作为一种行政职务来看待, 一大批中小学校长具有行政级别, 校长的任命与管理归组织或人事部门。有的地方, 组织人事部门为解决个别人的级别或待遇问题, 把不懂教育、不懂教学的干部调整到学校当校长, 教育行政部门只能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有的干脆无权过问。有些学校行政级别高, 教育主管部门行政级别低, 形成教育部门管学校却管不了校长的奇怪局面。另外, 由于学校干部由组织或人事部门管理, 校长对副校长、中层干部在管理与使用方面权力很小, 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这种局面对学校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即学校政府化、校长官员化、行为媚上化、管理行政化, 严重违背了教育活动按自身的规律运行。

一个好校长能成就一所好学校。有专家指出, 校长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结合了教育家、管理者、经营者、教师等多种角色特征, 校长的成长规律与政府官员不同。因此, 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与校长成长规律相适应的校长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校长专业化应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 取消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 由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 副校长由校长提名;校长设置不同的级别, 实行动态管理, 定期评审认定;校长的工资根据业绩情况, 随职级确定;实行任期制度, 公认的优秀校长可继续聘任;实行校长交流制度, 鼓励校长到薄弱学校干事创业。

三、改革校长培训模式, 促进校长专业知识技能的完善, 管理观念的不断更新和专业能力的不断成长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的要求,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宗旨是“以提高校长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关键是要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 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 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 提高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 更新培训观念, 树立下列与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和培训目标相适应的培训观念:

1.坚持主体性教育原则, 充分发挥参训校长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充分考虑校长的实际需求和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 鼓励和引导学员学思结合、学用结合, 促进其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必须保证用于问题讨论、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的时间。

2.坚持课程优化原则, 采用“宽基础+活模块”和“统一性+灵活性”的课程设置模式。教学内容要“少而精”, 突出重点、难点, 反映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最新成果及存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3.坚持评价反馈原则, 不断完善和改革培训过程, 切实保证培训质量。

其次, 明确培训目标, 优化课程结构, 保证培训内容与教育事业发展和校长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当前校长培训的目标定位可集中在三个方面:

1.学习新理论:主要是通过培训中的学科课程引导校长重点研讨有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管理理论的新知识新成果, 包括当代社会与教育专题、教育政策法规专题、学校管理专题、比较教育专题、教育评价专题和现代教育技术专题等。

2.交流新经验:主要是组织学员对本地和外地教育改革发展的典型经验或典型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和专题调研, 特别是通过学员之间面对面地交流讨论, 丰富校长的实践性知识, 提高学员运用所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组织教育改革的能力和水平。

3.探讨新问题:主要是以专题讲座或专题研讨的形式, 针对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这类课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要根据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尤其是地方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 灵活设置, 并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

第三, 提高培训者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尤其是熟悉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的热情和能力。

校长培训的重要性和任务的复杂性, 要求培训者不仅应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 而且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娴熟地驾驭教学活动的教学组织能力。在培训中, 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员的实际情况, 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优化。除了系统地理论讲授外, 要将自学辅导、专题讨论、问题解决、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入到教学中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外地经验与本地实际的结合,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 建立研训一体的培训体制, 将学员的学习培训和教育科研结合起来。

在培训中组织学员研讨当前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并有选择性地把它们作为研究课题进行专题研究, 指导学员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对学员的研究成果要组织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提高学员的教育科研能力, 为培养专家型、学者型的骨干校长作出贡献。

四、强化校长评价的科学性和制度化, 激发校长专业发展的主体自觉, 扩大校长的专业自主权

目前我国地方教育部门, 尤其是县 (区) 级教育部门对基础教育各类学校的领导和管理, 基本上仍沿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和领导方式, 校长缺乏应有的专业自主权。诸如人事统一调配、财物统一管理、教学进度统一要求、学生成绩统一评定, 等等, 都限制着校长的专业自主权, 制约着校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在教育内部大胆进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层学校的管理, 必须下放管理权限, 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 逐步使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增强办学活力。

一放人权, 变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配制为校长招聘制和聘用合同制。校长可以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进人、用人制度, 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根本保证。

二放财权, 实行工资总额和事业费包干制。允许校长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内分配制度改革, 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政策, 对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可以重奖。

三放事权, 学校应在“立足实际、扬长避短、创出特色”的原则指导下, 自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一个学生应有自己的个性, 一个教师应有自己的特长, 一所学校应有自己的特色。特色, 是学校的生命线。一所学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 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才能彰显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特色的形成, 需要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根据本校的实际在长期的创造性实践中逐步实现。那种在统一模式束缚下办出的学校, 是永远不会有自己特色的。

教育行政部门对上述权力的下放, 只是管理职能的转变, 并不是说可以放松对基层学校的领导和管理。特别是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 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

一是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加强教育法规建设, 为校长专业自主权的发挥提供依据和目标。要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编制科学的教育发展规划, 为指导基层学校确定发展方向和制定发展目标服务。要加强地方教育法规建设, 逐步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校。

二是选好用好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旗帜, 有什么水平的校长就会有什么层次的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十分重视校长的选拔任用工作, 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 把那些品德高尚、作风正派、懂业务、会管理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校长工作岗位上。要加强对校长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确保校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 逐步成长为富有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教育家。

三是强化对校长工作的督导和评估。要制定出综合的校长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对校长政绩的评价指标体系, 充分发展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 促进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加强对学校财务的监督和审计, 确保有限的教育经费用到“刀刃”上。

四是组织实施好校长培训工作。要坚决克服校长培训中的形式主义, 再也不能干那种既增加工作负担, 又无益于校长整体素质提高的事情了。要组织建立各级校长协会, 通过行业自治组织加强校长队伍的自律和学习提高。

总之, 新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 必须简政放权, 充分尊重校长的办学自主权, 充分调动校长管理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基础教育新机制, 为校长的专业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和良好的外部机制。

摘要:根据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实际情况, 从校长专业标准的制定、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校长培训质量的提高和扩大校长专业自主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村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校长素质,专业化,标准,培训

参考文献

[1]王铁军.校长角色的再认识和再定位[N].中国教育报, 2004-2-17 (4) .

[2]王铁军.现代校长培训:理念.操作.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安文铸.学校管理研究专题[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7.

3.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农村小学 小班额 语文教学 探索 思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打工子女进城就读,使得城区学校生源膨胀,而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纷纷呈现“小班额”趋势。这是对农村小学办学的严峻挑战,也是机遇。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面对现状,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几十年的我也曾一度困惑过。我曾多次思考农村小学如何才能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班额”教学的优势

经过对多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研究,我认识到,面对“小班额”,我们应充分认识其独特的优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主动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方式,让农村师生尽享“小班额”带来的种种好处。

(一)组织形式更灵活

“小班额”组织形式上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改变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一排排地坐在下面听的形式。由于班小,教师的座位可以穿插其中,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不仅方便了教师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

(二)时间、空间运用更灵活

“小班额”留出大空间,教师不仅可以自由排列座位,教室的布置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使教室变成清静、独特、宽松、安逸的家。同时,学生少,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腾出时间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田野,走进树林,融入自然。

(三)管理更优化,教学效果更明显

“小班额”易于管理,容易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体验了学习,培养了能力,优化了教学活动,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四)更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小班额”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主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找出与他人的差距,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如何发挥“小班额”教学的优势

既然“小班额”教学有这么大的优势,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使这些优势发挥到极致呢?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潜心研究。以下是笔者自己的一点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通过小游戏等多种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学习语文能否成功,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他是否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兴奋中心,使各种器官处于活跃状态,引起学习的欲望,从而为学习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因此,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不但对学生产生一种教学魅力,能把学生牢牢吸引在教学里,更重要的是把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化作自觉努力学习的动力。小班额更容易开展游戏,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变被动为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利用“互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品格

“小班额”教学富有互动、合作的特点,不仅有利于师生课堂的有效互动,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在加强师生合作的同时,加强生生合作。这样,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的同时,还获得了更多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解决了学习中的难题,为他们以后的学习乃至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班里的互动学习会成就这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创新教育,将农村中影响语文教学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于教学的手段,同时客观分析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到因地创新,因人创新,因课创新,这样教学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曾听过的一节课,课堂上没有多媒体,没有课件,只有小黑板。虽然每节课只有两名学生,但教师的教学激情和教学环节一点都不减。师生问好、课程导入、范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练习卡、闯关游戏、师生互动表演等等,环环相扣,课堂教学一气呵成,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可以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小班额人数少,教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等,这样在设计教学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分层更细致,甚至可以到个人。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进行个别化的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长补短。课余教师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加强个别指导,与学生有更充分的交流。

(四)面批作业,及时评价,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作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注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就显得尤为关键。班级人数少,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评价,可做到随堂随时面批。在面批时,教师还可以叫上几位学生在旁边听着。这是小班额教学的优势,这样教师能充分和每位学生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总之,小班额教学组织形式更灵活,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空间运用更灵活,管理更优化,教学效果更明显,更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了在小班额下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了让我们农村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我们农村语文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切实转变教学方法,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实施得好,一定会成为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契机。

参考文献:

[1]胡娟.浅析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1(6).

[2]王学霞.如何发挥小班额优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宁夏教育,2011(9).

[3]吴林梅.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2(5).

4.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篇四

李林旭

【摘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进、开拓创新的教育正能量。建设农村小学校园文化,首先要充分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深入了解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其次要挖掘利用好现有的人力财务资源,打造优美的校园及周边环境,才能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发挥出重大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

校园文化 学校

校园文化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书声琅琅、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建设富有特色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是当前教育资源整合和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发生在校园及周边环境中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总合。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以学校及周边建筑、环境、设施等物质文化组成的物化形式;二以师生的人际关系、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校内外的活动、氛围等软件文化形成的人文形态;三是以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特色创新的学风、教风、校风等精神素养积淀的制度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强制性、潜在规范性、影响持久性等三个主要特征,发挥着认识、鉴别、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功能。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以研究的态度来实践,既要加强物质文化的建设,更要加强精神文化的提高。

二、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1994年江泽民同志就强调“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2006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地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孩子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村学校由于受到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文化建设举步维艰,甚至近几年都没有改观,和城市学校相比差距相当大。近期,笔者走访了武威市双城镇附近的16所农村小学及3所城区小学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调查了,总结出一下几点:

一是校园规划不合理。

走进农村校园,映入眼帘的基本都是七八十年代由当地村委会组织修建的破旧的教室、宿舍等,大部分都已成为危房,后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粉刷和加固,谈不上规划,修建也只是利用现有的空地,就地取材,与周围环境很不相衬。虽然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硬化,但由于年久失修,地面坍塌,以是裂迹斑斑。例如,达桐小学的厕所建在校园的西北角,当地春冬季节多西北风,其校园环境由此可略见一斑;教师宿舍坐西朝东,前面4米处是一排高于房顶的松树,宿舍光线暗淡,电灯长明,但是学校还在倡导要节能环保,这些现象,在农村学校很普遍。

二是学校教学设备差,利用率不高。

近年来,农村小学虽然添置配备了一些硬件设施,但是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另外,由于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和片面的考虑安全等因素,对现有设备设施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认识和利用,出现了教学资源闲置的现象,作用没能够充分发挥,体育设施、远程教育、学科仪器、多媒体等设备形同虚设。例如,走进我的母校高头沟小学,令人不禁的感慨:十多年过去了,风景依旧!地面大部分还是我的父辈们按照村委会的摊派铺的自制六角水泥砖,已经高低不平、残缺腐朽,时而还钻出几棵淘气的小草;操场上,任然是尘土飞扬,篮球架还是我们儿时的样子,只是木质篮板的裂缝更大了;六组单双杠现在只剩两组,已警示为危险器材,上面锈迹斑斑,显然“规矩”的孩子们好久没有爬上去了;唯一的变化就是墙角的那几颗柳树已经参天大树,树下的横幅上写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3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我省于2012年通过了国务院教育部的“两基”验收,并在各学校配备了音、体、美、科学等实验室,配发了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同时也进行了相关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但对于农村学小学来讲,教师队伍建设仍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缺乏音、体、美、科学、体育等专职教师和现有专职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大部分学校将英语课安排给了女老师,甚至部分学校只有一名女老师上全校的英语课;科学等学科由于演示实验较多,就由年轻教师担任,但事实却是部分年轻教师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或专业知识不能够胜任新形势下的教学任务,直接导致部分学科出现了完任务、走过场的现象。所以,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亟待加强,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公平,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有相同的起跑线。

四是学生德育体系亟待加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教育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仅停留在学校时段,得不到家长有力的配合,出现家庭教育的空缺,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校园中学生吸烟、打架、损坏财物、不听老师的话等现象层出不穷;部分学生情感要求强烈,传统约束力减小,重金钱、重物质、轻责任意识等等,这对学生的进一步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五是学校制度、文本落实不到位。

中/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项目早在2007年就在我省开展实施,各学校每学期都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修订《学校发展计划文本(SDP)》,包含学校各部门、学科的学期计划以及学校工作开展的各项记载;各学校也精心编订了各项制度、方案、计划等文字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基本上形同虚设,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变成了永久性的档案

三、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熏陶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书声琅琅、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农村小学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合理的规划和目标,坚持整体性、个性化、以人为本的原则,与调整学校布局、规范化学校创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相结合,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让学校成为家长放心、教师称心、学生高兴的乐园。

一是合理规划加强校舍建设。目前,农村小学正处于调整撤并阶段,新建或扩建校舍时应着重考虑校园合理布局,力求做到教学、运动、生活分离互不影响。校园附设的建筑物比如校门、升旗台、花坛等要美观大方并定期或不定期维修更新,以保持明亮整洁。

二是重视学校及周边面貌。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的内部和周边环境,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校园内要适当设置集中绿地、花坛、景点形成庭园美化效果;学校主要道路要平整洁净。学校要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做好花草树木的爱惜看护,做好校园清洁工作,努力做到无杂草杂物、无积水、无卫生死角。

三是落实校舍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室内应当悬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及名人画像、名言;《学习园地》应该定期更新,各班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区域,展示学生

优秀习作、手抄报、书画等等。办公室里,《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课表、学校周历等张贴悬挂,并有散发书香气息的字画,让教师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动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学校在组织和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尽量发掘学校的人力、物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和主题明确的教育活动,创造一种健康的文化环境,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如: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六•一”文艺汇演、元旦联欢会、学雷锋等一系列活动。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根据不同的师生特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增长才干,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明礼尚的校园文化才能铸造出高素质的人才。学校应该注重德育工作的建设,把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列进学校校历安排,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同时对教师的行为举止、教师的言谈、与学生谈话、教师的着装等作为班务量化考核、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经行评比。此外,学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经行自查自省,同时学校领导应该引导教师在思想上教学行为上做反思,找不足,通过这些途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人民尊重、家长满意的楷模。

(三)校园制度文化完善和落实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正常开展与落实。

校园的制度文化有制约作用,但也可以起到规范和促进作用。制度文化是学校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制度的保障系统。制度建立要坚持“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的基本原则,突显人文性。因此,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是学校形成良好校风的保证。如《绩效工资发放办法》、《请假制度》、《实验室管理规则》、《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考场规则》等,不仅要有对学生方面的规章制度;而且还要有对教师方面的规章制度。有了规章制度,更需严格执行,使他们的言行符合优良校风所要求的规范。应该说学校建立规章制度,一方面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奖勤罚懒,弘扬正气。最关键的还是使全校师生对制度的执行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强制变为自觉,由行动方式转化为行为习惯,其目的在于形成学校的优良校风。

四、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景展望

如何搞好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决定着农村小学的发展前景。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关乎学校工作、师生发展的方方面面。目前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在尝试探索阶段,当前主要做的工作是环境硬软件和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近年来,政府各级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很关心农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分批次的为各学校配备了计算机、实验室及相关学科的实验仪器设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中,标准化学校建设方案已经施行;农村薄弱学校规划建设方案正在顺利调查实施阶段;为了切实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国务院办公厅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校车安全在农村小学备受关注;“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艺术“2+1”项目等活动也相继走进农村校园;充分发挥“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队伍建设路线,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如“西湖教育集团”等先进经验在农村校园里也能生根发芽……

简言之,加强农村校园文化建设,不但有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中小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打造特色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应有的作用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程;农村校园文化的底子薄但发展空间大、路子长但建设速度快;相信不久的将来,标准、美丽、和谐的农村校园定会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其铮铮风采。

【参考文献】

[1] 郭振武:《学校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8.8 [2]《湖南教育》综合版2010年第10期

[3] 温家宝 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

【致谢】

5.对农村小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五

今年7月,感谢领导信任,派我去高林小学任校长,还没有来得及对学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与了解实践,就恰逢此次全县召开第二届小学校长论坛,所以以下只能是结合我原来在学区所了解的情况和认识,谈一谈学校管理,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与实施,教育改革的重心必然由城区向农村学校,由城区带动农村学校,同时要保持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也促使农村学校不能安于现状,在各个层面实施改革和创新。而学校管理改革要走在课程改革的前面,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又适应农村实际的学校管理体系,是摆在我们农村小学校长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回避不了,只有去尝试。

一、农村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班子缺乏凝聚力,权限不清,职责不明,工作效率较低。农村学校在本身管理制度建设上有先天的缺陷性,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大多办学时间很长,教师间大多是本地人,互相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相对来说管理的实行牵涉到的因素更多,往往不容易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流于形式。所以作为校长,有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很容易,但如何让它生根发芽,在实际学校管理中发挥效能,所面临的困难就更多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班子的建设相对滞后,因为部分的班子成员都是本校提拔上来的,除了本身的管理水平不高之外,各种利益小团体的纠缠不清也直接影响了班子的团结,造成领导不想得罪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该做的事不去做,想做的人什么都要做最后做了还不讨好,农村 领导的权威性相对要弱很多。管你是校长还是什么,反正我就是 在一所农村学校,很难有大的发展,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自然 就更不可能有什么发展了。而本身师资和生资就不如城区学校,办学质量被越拉越远。

如何在城区和农村之间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经常性的实践和交流,这样学校的管理就不容易僵化,就会活起来。

2、学校制度建设滞后,缺少一种规范的操作程序及相应的 监督、反馈体系。

农村学校管理中特别是在针对一件事情的落实上缺少有效的程序,想到什么做什么,效率不高,做出来的质量也不高。甚至有些事情做着做着就不了了之,也没有监督的机制,缺少反馈和相应的总结,特别是在资料的整理和积累上不够规范,往往是想找到以前做的什么东西就是找不到了,碰到学校督导评估的时侯就很被动。

3、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到实处。农村学校的教师由于乡镇资金投入的普遍不足,学校的基础设施的硬件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教师的福利水平和城区老师相比 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现代社会的发展,城乡在地理概念上差距缩小,然而现实收入的差距和极度丰富的物质刺激使农村老师们不再

象以前那样安贫乐道,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老师们普遍不重视学校的发展,而只关注自身的利益或一个利益小团体的利益,以此为出发点来影响学校的决策。殊不知,只有共同努力使学校发展了,个人的利益和发展才能最在限度地得到满足,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但做起来却很难。

4、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缺少按部就班的的目标管理和有效的实施措施。

农村不乏素质好的老师,但却不如城区老师发展的快,发展的好。有些老师在农村时表现平平,但一调到城区学校经过一番努力就能有所成就,这跟在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相对落后,没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同时在对老师的培养上也缺少有力的措施有关。这跟经济财力不能保障年青教师受到很好的培训有关,但一些领导认为,我花钱培养了一位优秀老师,却留不住,会被城区学校挖去,还不如不培养。所以领导的思想意识在这其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农村教师在业务发展上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老师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大有人在,这就象传染病一样会传染给旁边的人,而形成一种不健康的氛围影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还是那句话,缺少有效的人才交流体制,和良好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很难有大的提高。

二、如何改进:现代学校制度和农村小学管理的有机结合。

1、加强班子建设,建立一支团结、敬业、高效、务实的班子队伍。

2、联系实际,创新理念完善学校制度建设,让制度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保证学校的良性发展。

3、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增强学校荣誉感和奉献精神。加强政治学习,进一步提升师德水平。进一步巩固行风建设的成果,以创社会满意学校和满意教师、树师表形象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

4、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学校中创设和谐发展的人文氛围。首先,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把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转变为全校教师的理想和追求,形成学校的核心精神和核心能力。其次,为教师搭建专业化发展的平台。一方面通过理论先导,专业引领,为教师转变观念、打开视野奠定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体系。再一方面,通过推进课程改革和开展学科建设,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回归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服务于教育实践。

5、学校要有明确、清晰、奋斗可及的发展规划(或品牌意识)。如一年里、三年里、五年里分别达到什么目标。

6、要想方设法,善于争取人才,善待骨干教师。一要诚心;二要诚意;三要成本。

7、努力开阔心胸,尽最大努力容纳“问题”教师。

8、要有敏锐的、稳定持续的学校安全意识。

9、要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意识。

10、公道、合理、科学地分配“学校利益”(如奖教金、评优,评模等),是创造和谐人际环境的最根本所在。

6.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篇六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基本上每个乡镇都建起了寄宿制学校,这一“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但寄宿制学校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师资、形成规模办学、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是当前农村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关键词】:寄宿制小学

管理

问题

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地区劳务出口的显著增加,在乡村学校的生源锐减的同时,留守儿童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为了优化师资力量,集中办学,在村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撤点并校行动,每个乡镇均建起了寄宿制小学。然而和寄宿制的初中、高中相比,寄宿制小学管理的难度更大,存在的问题也更多。

1.交通安全隐患多。撤点并校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安全隐患不但突出,而且增多。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尤其严重。以本镇为例,10年前全镇共有校点十多所,学生过千人,学生从家到校最远的步行不超过35分钟,全是走读生;撤点并校建寄宿制后,学生只有六百多人,现在仅存三所完小(其中两所为寄宿制小学),住宿生近300人,周五放学回家,最远的步行超过3.5小时。全镇原有13个行政村,因为只有4个村在公路沿线,其它村较远的学生就只能乘座农用车及面包车回家,这些车有的是三无车辆(全黑),有的有牌无证、照,学生的交通安全无保障,学校更是只能望洋兴叹,无力解决。

2.疾病隐患多。撤点并校后,在校住宿的学生,最小的只有六、七岁,最大的也只是十二、十三岁,他们不但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不懂得保护身体和预防疾病。当天气变化较大时,很容易患病,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年龄较小的学生生病后,不及时告诉老师(没有专门的生活辅导老师和宿舍管理员,更没有校医)导致病情恶化,常有家长产生误会。家长及监护人对教育观念淡薄,对学生的关心欠缺。相当一部分家长,学生在家起病后不去治疗,也要送到学校,等老师发现后再送医,难以得到及时诊治,如果是急性病,后果可想而知。

3.师资力量配备完全跟不上撤点并校的步伐。乡镇寄宿制小学的师资力量的配备1没有配备专太薄弱,连起码的教学的需要还不能满足,更不用说其它。主要体现在:○2没有配备专职的生活指导和后勤管理人员○3没有配备专职的医务人职的宿舍管理员○4没有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目前来说,宿舍管理员和后勤人员、辅导老师均为员○

兼职,既分散了老师教学的精力,也增加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没有校医,距离医院较远的学校,老师还要经常送学生就医。每位老师从学生起床后就得时刻关注学生,一直要到学生下自习就寝查完夜,弄清每位住宿生的行踪后才算结束一天的工作,此时早已是筋疲力尽,哪还有心思和精力去搞教学研究和探讨!

4.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虽然在建成寄宿制学校后,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还是不能满足师生的精神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大部分的学校还没有建成学生浴室,学生的活动场所较为狭窄(健身器材欠缺),各种功能室不完善;一批较早建成的宿舍楼设计极不科学,(没有阳台和凉衣间);有的寄宿制小学没有公租房,有的虽然有公租房,但教师住房拥挤,35平方的一套公租房还要挤着住2位老师。

5.管理经验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量学生整天住在学校,生活问题、学习问题、课余时间管理问题、安全问题等全部甩给学校,谁来负责学生的生活,谁来负责学生的学习,谁又来组织学生的课余时间?这些工作怎样监督、怎样评价等对很多学校来说还只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些学校的规章制度没有针对寄宿制的特点,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较低。

6、教学管理水平落后

第一是教学质量下降。上级政府集中办学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事实又怎样呢?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我约束力比较差,在家的时候,有父母督促,学习的时间有保证。另一方面,集中办学以后,本来就缺少家庭关爱的留守儿童,就更容易造成心理上负担,以至影响学习。所以政府部门所说的提高教学质量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第二是评价机制与素质教育目标错位。素质教育提倡了好多年,但今天仍然是“教学质量是生命线”,考核评价老师依旧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标准,学生考试成绩差证明老师差,评优选先只能靠边站。一部分教师拼命抓成绩,对学生的生活管理淡薄,学生间的一些不良倾向不能消灭在萌芽状态,师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家长缺乏深入的交流。长此以往,当然就与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了。

7、教师队伍不稳定

部分教师悲哀地形容寄宿制小学的老师是“吃人饭,干牛活”。对于在寄宿制的学校的教师来说,其角色就不仅仅是一名教师,而是教师、家长、保姆的混合,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是要照料学生的饮食起居。教师没有额外的补贴,仅仅讲奉献,靠道德的标准来维持教师的积极性,确实难以保证教师安心工作,因此部分教师拼命往城区调动工

作,致使山区集中办学学校的教师极不稳定。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不注重乡村学校,城关学校年年从乡下选聘优秀教师,而且还将编制本来就不足的学校的一部分老师调往城关学校,美其名曰“交流”。另外,部分家长认为把学生送到学校就是老师的事,动不动就把责任推给老师,吵闹、上访、告状司空见惯,学生24小时留在学校,无疑增加了教师的职业风险。

因此,要真正把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解除广大外出务工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显得十分迫切:

一、加强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学校要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要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培养学生的自我防范和救护能力。认真抓好学校防火、学生食堂和宿舍管理、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重大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时时抓,时时抓安全的理念,确保孩子们的在校安全。

二、实行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寄宿学生每天生活在校园里,接触社会的面相对窄了,信息来源少了,生活内容也非常单调,富余的时间也多了。教师不应增加练习,不应占用大量时间进行补课,要把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指导并让学生合理安排,充分利用,自由选择,提高效率。学校不仅要安排教师为学生进行答疑、咨询、辅导,还要将实验室、图书阅览室、运动器材等资源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办文艺、英语、体育等多种兴趣班。学校同时要改善食堂管理,做好家校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在校的生活水平,使其健康成长。其次,制度是学校管理的保证。学校要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要制定好寄宿生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

三、不断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

一所学校没有完善的硬件设施条件,那么谈不上全面的教学。没有完善的设施设备,很多教学活动根本不可能进行。寄宿制学校应尽量配备完善的设施,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如电教室的配置、图书阅览室、图书的更新、音乐活动室、美术活动室、食堂设施的的改善、校园的美化、绿化等。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改善学生的生活和饮食条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公平合理配备教师:

中心学校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调配教师,让那些年富力强、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安排到寄宿制学校任教,把好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关,安排好兼职的生活教师及后勤管理人员。同时,上级相关部门应当对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配齐配足相关人员,如专职的宿舍管理员、专职的生活指导老师、专职的学校医务人员、专职的后勤管理人员等,使所有老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业务教学工作中。

7.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篇七

一、“校长推门听课”的内涵与作用

“校长推门听课”作为学校课程管理的一种手段,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已经越来越普遍地受到学校校长的认可与赞同。何谓“校长推门听课”?简单说, 就是校长事先不与教师预约, 随时进入课堂听课, 听完课后与教师探讨, 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校长教学指导、学校管理提供素材。所以, “校长推门听课”是推动每一位教师构筑理想课堂的手段, 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更是推进学校“以师为本”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校长推门听课”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意义

1.“校长推门听课”推开了一线课堂的“门”

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来自基层的意见和问题是最有价值的, 因为那是实事求是的真知灼见。[2] 然而, 为了学校发展, 校长经常忙于行政工作, 很少有时间进入课堂, 容易以行政为思考取向, 缺少的是对课堂的直接观察。实行“校长推门听课”, 重心下移, 校长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常态课堂, 而且面对的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或控制的情景, 这是校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利契机。在这样真实的课堂里, 校长可以了解到教师的日常工作情况;了解到教师对待日常教学工作时的态度、方法、手段和行为;近距离地观察到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也能较直观地看到教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相对那些过分追求外表华丽包装的“公开课”而言, 校长看到的是这类原生态的课, 看到的是“我们学校”的课, 看到的是“我们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状态。

“接地气”才能“抓实际”。新课程的课堂不仅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更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对话平台。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都在努力探索和尝试各种新方法、新手段, 其中不乏创新性的亮点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同时, 学生的主体性也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 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3] 实行“校长推门听课”, 一则可以捕捉到校长平时不易获取的教师教学信息;二则还可以观察到课堂上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从而较为准确、客观地掌握课堂师生表现的第一手资料, 开展更切合实际的教学研究。由于“校长推门听课”直接指向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 而课堂教学恰是学校管理的突破口。所以, 攻克了课堂教学, 就等于牵住了学校管理的“牛鼻子”, 有利于校长不断总结和推广成功的课堂教学经验, 掌握教学管理主动权, 改善管理效能。

2.“校长推门听课”“推动”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校长的舞台在“一线”, 管理的点在“教师”。推门听课, 可以帮助校长全面了解教师的工作表现, 把握教师的发展倾向和发展需求, 有针对性地对每位教师提出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修计划, 更加充分地关注教师个体差异, 引导教师追求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从校长推门的那一刻开始, 只要有理想追求的任何一位教师都会在校长面前表现出自己工作状态最良好的一面, 把“校长推门听课”当做自己展示教学水平的机会, 一个学习、研究和锻炼的机会, 希望得到校长的赏识与肯定。“校长推门听课”的外在动力加之教师的内驱力, 必然鞭策和激励教师要规范自身教学行为, 促使每一位教师更自觉地钻研教材, 认真备课, 研究学情, 改变部分教师自由、懒散的坏习惯, 从而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推门听课后, 一般情况下校长会给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尽可能地帮助教师发展使用教学策略技巧。若是校长对教师的闪光点和长处能够及时捕捉, 加以肯定, 并为之创造施展才能和获得承认、表扬的机会, 这样的“校长推门听课”必定是大受教师欢迎的。因此, “校长推门听课”不仅能较快捷地解决教师的教学问题, 而且能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跟进、提升教学品质。还有, 推门听课后, 校长和老师之间良好的互动、对话, 以及所营造的共同讨论、共同研究的气氛也非常适宜教师的成长。所以, 我们可以这样说, 所有“校长推门听课”过程以及课后反馈所产生的意见, 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校长给了教师一个外力和支点, 唤醒了教师潜在的特质, 督促教师在以后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指导水平。

3.“校长推门听课”“推进”了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

一位好校长, 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长的引领作用不言而喻。校长带头抓教学, 带头搞教科研, 在校长的带领下, 学校教科研就会焕发勃勃生机, 这也是校长管理学校所需要的。在教师心目中, 有校长的专业引领、校长的示范, 能赋予教师很好的启迪, 起到教学的辐射作用。有着教学领导力的校长, 一定是公信力强、威望度高的校长。一位校长能驾驭课堂, 能“轻车熟路”地开展听评课, 那么他所带领的教学团队必将充满活力, 拥有极强的教学凝聚力和向心力。

毋庸置疑, 打铁还需自身硬。校长作为“教师之师”, 若要推门听课, 就要比教师站得高、看得远, 须有更深的专业修养。校长的理论水平高低, 或多或少地影响和制约着对课堂教师教学的理解和判断。推门听课, 意味着校长自身要强化专业修养, 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崭新的课改理念, 引领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才能在教育教学上有“话语权”, 才能树立起校长的业务领导威信。在听课过程中, 校长要居于学术的高度, 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 对课堂教学做出分析与判断, 准确地发现教师的不足, 而教师的问题解决往往需要校长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 校长在教学领域研究的高度与深度也就决定了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虽然, 校长不可能是精通各科教学的全才, 但从领导和管理教学的需要出发, 还是要摸着门道, 略知概要。所以, 校长推门听课前应熟悉相应教材, 明确学段要求, 了解学科特点, 才能对教师专业需求进行直接面对面的指导, 说出道道来, 谈到点子上。话说回来, 校长作为学校教学的最高指挥者, 在“校长推门听课”过程中同时也扮演着学习者、研究者和思考者的角色。推门听课、课后评议、行为跟踪, 其实也是给校长提供了一个不断反思的机会, 促使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指导行为, 反思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经常性地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的教学领导力, 才能对教学的实施与推进进行有效的指导, 为逐步成长为一名科研型的校长或学者型的校长而不断努力着。所以, 也有人说“校长推门听课”是校长、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是学校课程质量提升的助推器, 不无道理。

三、“校长推门听课”在学校管理中所面临的遭遇与尴尬

然而, 在现实中, “校长推门听课”往往被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手段而存在着, 听课者与教师之间容易造成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4] “校长推门听课”也常常面临尴尬。

1.校长推开“门”, 教师关“心门”

有的校长推门听课仅凭个人好恶, 不搞预约, 突然袭击, 教师常有“被听课”的潜意识, 对“校长推门听课”有心理抵触, 有压力, 容易让教师产生不信任感。门是推进去了, 课是听了, 遗憾的是, 反而加深了校长与教师之间的隔阂。教师们总觉得这是校长对自己自主、自由权利的干涉, 是对自己人格的不尊重, 是对自己尊严和心理安全需要的漠视, 或多或少地降低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校长随意“推”, 教师累成“堆”

有的校长推门听课缺少统筹安排, 听课无计划、无目的, 甚至没有重点, 随心情推门。[5] 想听谁的课就听谁的课, 有时候还出现了校长连续一段时间重复听同一位教师课的怪现象, 使教师疲于应付, 消极懈怠。还有的校长听评课仅凭“长官意志”, 喜欢以个人印象直接给教师课堂下结论, 评课随意、评点不到位、针对性不强, 让教师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使“校长推门听课”陷入于尴尬的境地。

但是无论如何, “校长推门听课”作为学校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之一, 已经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凸显了较为积极的一面, 产生了一定的效益, 其利大于弊。当前, 只有不断地引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转变观念, 聚焦课堂质量, 方可将“校长推门听课”外显的权利管理内化为文化管理, 使“校长推门听课”真正成为一种学校管理文化, 为课程改革服务, 为素质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杨邦清.浅谈“随课看课”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4) :124-126.

[2]宋运来.做有策略的校长[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47.

[3]张文质陈海滨.今天我们应怎样评课[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20.

[4]李方强.发展型随堂听课的实践操作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8) :44-46.

8.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篇八

摘要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是促进中小学校长培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校长培训专业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中小学校长培训必须由专业人员承担,培训必须以促进中小学校长的专业成长为目标,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施过程要有专业标准或规范。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实践探索中,应注意促进培训者角色的转变、探索注重实效的培训方法、开发基于主题的培训内容、建构可操作的质量保障体系等。加强培训者、中小学校长以及有关方面的共同研究,有助于解决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校长培训,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4-0032-04

中小学校长培训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对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当今教育变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搞好校长培训,促进基础教育的新发展,无疑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一个问题。符合时代精神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基本内涵

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是指在学校教育相关领域有研究专长的专业人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设计、实施和评估中小学校长培训全过程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有二:一是促进校长知识、能力、观念、行为等的变化,二是促使培训全过程逐步符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术界对“专业”的基本理解,对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基本界定至少应该包含如下三层含义: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必须由专业人员承担

这里所谓的专业人员是指以基础教育相关领域为专业背景,在学校教育、教育管理、校长和教师成长、学生发展等专业领域有长期和深入的研究,并能在干部培训中承担专业性教学或指导任务的教育工作者。简言之,承担校长培训任务的人员,必须要在基础教育相关领域有自己的思考与研究,甚至在某些专业主题上要有一定的“话语权”。应该说,由专业人员来实施培训是确保校长培训专业化的根本保障。

(二)培训必须以促进中小学校长的专业成长为目标

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是近年来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大家对专业化的认识有所不同,但都认为校长专业化应以提高校长办学的专业化水平为目的。作为培训者,我们从三个层面来定位促进校长专业成长的目标:第一个层面是观念意识层面,即促使校长深入研究教育规律,清晰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或办学思想。第二个层面是思维层面,即改变校长的思维方式。校长的思维方式往往决定其行动方式,思维水平往往影响其办学水平。第三个层面是策略方法层面,即使校长在深入理解教育、系统思考办学体系的基础上,有效运用学校管理方法与策略。

(三)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施过程要有专业标准或规范

这是促进校长培训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重在提高培训过程的专业化水平。我们的基本认识是,校长培训要注重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对整个培训活动要有完整的制度或规定来规范,要有清晰的流程设计,对培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或标准。目前,全国各地的校长培训机构都制定了适合当地实际的培训规范、培训流程和操作标准,研究者们也在致力于探索一些更具普适意义的培训实施规范,但都只是一些框架性的探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使之更加精确化。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实践探索

从我国干部教育的情况来看,中小学校长培训既是行政推进的工作,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教育活动。二者相辅相成,行政推进可以为专业发展教育提供保障,而专业发展教育又可以提升行政推进的价值。因此,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的基本格局是借行政推进之力,积极促进培训的专业化进程。下面结合北京教育学院的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体会。

(一)促进培训者的角色转变

校长培训能否走上一条专业化的道路,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批符合培训要求的培训者。我们之所以用“培训者”而不用“教师”的概念,一个简单的想法是:中小学校长的培训者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教师,它包含了教师的全部内涵,但又比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内涵有所延伸。从扮演的角色方面看,培训者大体要承担四种角色;一是设计者,即培训者要能够对培训的全过程及具体环节进行整体思考与系统设计;二是引导者,即培训者要能带领校长们积极参与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并努力达到每一个环节的预期目的;三是指导者,即培训者能够对校长在培训中及办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四是研究者,现行的校长培训已不是培训者与校长之间简单地教与学的过程,而是二者共同研究学校相关问题的过程。因此,培训者必须是一个有一定学术基础及研究能力的研究者。当然,我们所说的培训者要扮演多种角色,并非要求每一个培训者都要扮演好这一系列角色,而是指一个培训者团队要由能扮演好不同角色的人员构成。

根据培训者角色的特殊性,对其个人素养应该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具体要求:

1、知识结构。从知识结构来看,一个合格的培训者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基础:一是政策性知识,即要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教育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和要求;二是规则性知识,即要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基础教育特别是干部教育的法规和制度,同时要特别熟悉本培训机构关于干部培训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并提高规则意识,加强规则的执行力度;三是专业性知识,即培训者既要有宽广的基础教育专业知识,更要在中小学教育领域有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专长,并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四是实践性知识,这类知识只能来源于培训实践,是培训者置身于中小学发展实践,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带有浓厚个人特点的知识或经验,它是衡量一个培训者培训水平的重要方面。

2、思维方式与水平。就干部培训而言,培训者应特别注意从三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一是系统性,即培训者无论是设计和实施一个项目,还是开发一个培训专题,都要有整体观和系统观,要将自己思考问题的坐标定位在理论、实践和培训的三维立体坐标之中。二是建构性,即任何一项培训都要针对校长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校长的知识体系或办学能力的重构。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培训者就必须深入研究校长的需求及需求背后的深层的知识结构、动机系统和思维方式等。三是反思性。培训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因此,一个培训者能否在培训中不断成长进步,也取决于其反思的水平。

3、执行行动。培训者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最终都要通过其行为得到具体体现。因此,培训者需要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行为水平。具体而言:一要有行动意识,即从培训的整体设计

到具体内容,都要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二要有行动程序,即培训的每一个环节或板块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步骤;三要有行动能力,即培训者要能够具体实施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为了实现培训者角色的转变,我们在实践中,围绕研训一体的原则,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1、促进研究。在培训者的多种角色中,首要的角色是研究者。培训者只有对中小学发展中的问题有深入的研究,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才能够扮演好其他角色。为此,我们在校长高级研修项目中,强化对研究要求的力度,以提高项目的学术水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需求调研。近年来,我们在项目设计阶段主要强调并大力推进了三项调研,即学员调研、专家调研和文献调研。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些调研,一方面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强化培训者的研究意识。(2)主题研究。我们要求每个高研项目组都要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研修主题,并通过专家论证等策略,促进培训者在研修主题方面有自己的思考。(3)培训研究。我们的目标是走培训专业化的道路,走出这样一条路的关键就在于研究。因此,我们把项目推进本身作为一项研究工作,在培训模式、培训课程等方面不断形成研究成果。

2、深入实践。培训者的研究必须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现这一结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深入中小学。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促使培训者深入一线:(1)挂职锻炼,即我们定期安排培训者到中小学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时间为一学期或更长,并对其挂职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如培训者制定挂职计划、定期汇报挂职情况等,最后还要有挂职总结与评估。(2)校际互访,即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与学员围绕一定的主题共同走访学员所在学校,一方面增进对学校的了解,另一方面探索主题研究与学校实践如何有机结合。(3)合作研究,即培训者与学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既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实证性的思路与策略,也为培训者了解与把握学校的实际问题提供很好的机会。

3、总结反思。这是一种促进培训者成长的有效方式。我们主要采取了这样一些做法:(1)单元总结,培训者与学员在每个培训单元(如共同主题下的几个专题讲座或小组的校际互访等)结束后,都会有一个及时的交流总结。(2)过程反思,培训者与学员一样,要通过记反思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在每个培训环节中的感悟与思考,以便及时对培训过程作出调整,或对学员进行必要的引导。(3)自评总结,项目结束后,培训者要对整体培训过程进行自评总结。

(二)探索注重实效的培训方法

近年来,我们着力于探索并实践了注重体验、注重自主和注重实践的“基于行动研究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在传统的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参观考察等方式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与策略:

I_拓展训练。这是体验式培训的重要方式之一。旨在通过一系列激发自我潜能、挑战心理极限和形成团队的活动,如背摔、悬崖速降、孤岛求生等,改变校长的心智模式,进而改变其行为模式。通常,该训练模式都在项目启动之初进行,这样既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也有助于校长调整心态、变换角色,达到促进项目有效实施的功效。

2、异地培训。这是在传统的异地教育考察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其方式大体是围绕研修主题,通过整合兄弟省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当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其目的是通过了解和感受异地的教育实践,既深入了解其优质教育状况,又深度共享其优质教育资源。

3、校际互访。这种方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校参观考察,而是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确定一定数量的办学有特色的学校,在专家指导下,通过听课、参观、交流、研讨等方式,一方面进行诊断性问题研讨,另一方面进行校际之间的相互学习。其独到之处在于:(1)无论走进哪所学校,都是在研修主题框架内进行有主题的学习交流。(2)所有学员都要积极参与相应主题的研讨,并为考察学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校际互访是主题研修的深化,也是理论学习的实践化,更是培训成果向实践策略转化的有效途径。

4、师干联动。为了形成促进校长培训成果转化为学校实践的行动策略,我们尝试了干部和教师的联动培训,其具体做法如:(1)举办教学干部和一线教师联合培训班,即培训班的每位干部带本校的3位~5位教师共同参加培训,联合开展针对本校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并形成具有很强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研究成果。(2)在校际互访中,鼓励校长带领本校教师走进互访学校听课、研讨,以促进校长和教师共同成长。(3)举办干部教师联合论坛。例如:近年来,我们已连续举办了多期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干部教师联合论坛,为校长、教师、专家搭建围绕共同话题进行对话交流的平台,以积极推动学校在相应主题方面的工作。

(三)开发基于主题的培训内容

我们实施的“基于行动研究的主题式研修模式”的突出特点在于对培训内容的探索。目前,我们已基本形成了一系列以研修主题为线索的菜单式培训课程。整体而言,这些课程构成了三大课程体系:

1、全员通识课程。这是针对所有培训对象的共同课程。这类通识课程大体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与政策,国家与地方教育发展的形势与任务,学校教育与管理发展的前沿问题,校长的个人成长问题,以及文化类和科普类问题等。这些知识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知识。

2、同质班共同课程。这是指同一个层次的校长培训班共同开设的课程。如小学校长班联合开设的“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解读”,德育副校长班共同开设的“体验式德育”,教学副校长班共同开设的“教学领导力”等。这些课程通常都是同类教育干部共同关注的,也是在学校实践中共同面对的问题。

3、培训班个性化课程。以上两类课程在一定意义上都是超越研修主题、直指校长基本素养的培训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充分条件类课程,但所占的比例不会太大。个性化课程是培训课程中的核心内容,是必要条件类课程,是每个培训班诠释和细化培训主题的主导课程。比如:以“学校改进”为主题的课程包括“学校改进的理论与实践”、“学校发展诊断的原理与方法”、“学校诊断成功案例分析”、“学校发展诊断实践”等。

(四)建构可操作的质量保障体系

我们在培训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一套质量保障体系。

1、工作流程。这是确保培训整体性与规范性的重要内容。通常,我们从项目申报开始,就进入了规范的工作流程:项目确定,项目申报(含项目申报书、可行性论证报告、经费预算方案),方案制订(含需求调研、主题研讨、方案拟订、方案论证等),项目实施,总

结评估,成果出版等。每个环节都规定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组织管理程序,整个实施过程都有专人适时提醒督促。

2、指导规范。针对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制定了可操作的规范。这些规范大体包括三类:(1)框架性规范,即对一些重要文本制定的框架性要求。这些要求有些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的规范,如项目申报方案和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等;有些是我们在实践中形成的供项目人员参照执行的规范,如培训方案的框架性结构等。(2)标准性规范,这是我们依据相关政策和标准确定的一些必须遵照执行的规范。如经费标准等。(3)行动性规范,即对项目实施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这些规范分为三类:一类是供培训者使用的,如项目人员工作手册;另一类是供学员研修使用的,如校际互访指导手册、读书学习指导手册等;还有一类是培训者和学员共同使用的,如各类日志等。

3、管理制度。这是确保项目有序、有效运行的刚性规范。管理制度包括一些具体的职责规章,如项目人员工作职责、经费管理规定、学员研修条例等。目前我们已基本形成了针对不同培训环节的管理制度。

三、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困境与反思

虽然我们在培训中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但校长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思考。

(一)学习与工作的矛盾

这是培训遇到的一个最严峻的问题。因为校长基本都是边接受培训边工作,这就造成了刚性的工作需求与柔性的行政约束力不足的培训之间的矛盾,结果出现了“刚”“柔”难以相济的局面。这种工学矛盾是我们在培训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恐怕也是一时无法用刚性的政策来解决的。虽然加强计划性可以解决一些与学习冲突的问题,但要彻底解决,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

面对工学矛盾,我们的基本想法是,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探索个性化培训与共性培训有机结合的方式,借助网络手段,促进校长的自主学习,同时推进小组研究,以达到培训的预期目标。

(二)策略与学理的矛盾

我们在培训中的另一个困惑是校长对办学策略或方法的追求重于对学理和思想的追求。一个校长能否办好一所学校,策略固然重要,但思想更重要。在校长培训中,我们要注重方法或策略的培训,但如果忽视了学术研究和思想交流,我们的培训就可能会陷入工具主义的误区,甚至会把校长引向偏离教育本质的轨道。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以培训者的视角,确立自己的校长观与培训观,要从更高的站位去建构培训体系,积极引导校长的学习与研究,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收获与转化的矛盾

我们在培训中的第三个困惑是如何促进校长将培训中的收获转化为自己的办学思想与策略。校长培训的终极价值在于促进校长所在学校的发展,而这个目标又只能通过校长本人的发展去实现。如何促进校长的发展,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是培训工作的又一个难点。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认识到,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途径是研究与培训结合,走研训一体之路。

9.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篇九

——对赣州实践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2日 14:46

来源:《求是》期号:2006.13作者:孟建柱

江西是一个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如何把中央的大政方针与江西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2004年9月起,我省在赣州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一年多来,我带着这个问题多次深入该市部分乡村进行专题调研,并作了一些思考。

坚持立足实际做好结合文章

赣州市立足人口大市和农业大市的实际,在做好结合文章、注重实践创新上下功夫,以“五新一好”(发展新产业、形成新机制、建设新城镇、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通过示范引路、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扎实稳步地开展新农村建设。

l. 坚持以发展经济和富裕农民为根本,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赣州市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结合起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抓好基地建设,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市里确立了脐橙、生猪、蔬菜、花卉苗木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及一批区域特色产业,并采取“一个产业、一套规划、一套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政策”的办法,力促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乡)一业”的产业格局。同时,赣州市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城镇一些周边地区,农民成为“就业在工业园,居住在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为提高农民素质,全市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对农民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培训。

2. 坚持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了农村新的建房高峰。据赣州市2004年底的抽样调查,70%的农民近几年有建房打算。同时,村镇建设无序、建房杂乱散、环境脏乱差,是农村的普遍现象。这既为改变农村环境提供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赣州市把产业发展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结合起来,从农民最希望解决而又能做到的事情抓起,以村镇规划为龙头,以“三

清三改”(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改水、改厕、改路)为突破口,开展村庄整治,改善人居环境。试点以来,赣州市全面启动了村镇规划,目前已完成264个乡镇总体规划和16700多个自然村落的详细规划,并设计编印了150套既有客家民居风格又方便实用的农民新型住宅式样,免费推介给农民选用。同时,引导和规范农民建房行为,实行一户一宅,拆除废弃的“空心房”,复耕腾出的宅基地,硬化村庄道路,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在村庄整治中,坚持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出发,不搞大拆大建、过度建设。注意保留农村的历建文脉,传承建筑文化;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体现农村田园风光的特色。

3. 坚持以村落社区建设为载体,拓展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迫切需要的公共服务不到位,除了投入不足外,关键是缺乏一个有效平台。赣州市在“三清三改”的基础上,按照地域相近、资源共享的原则,打破原来的村民小组格局,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将农村传统的自然村落逐步改造为新型的村落社区。社区建设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服务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内容,积极推进党建、综治、文体、商贸、医疗“五进社区”,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在一些人口密集、条件较好的中心村,结合国家对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支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娱乐室、农民培训点、农技服务站、商贸网点、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点等,提升社区的配套服务功能。村庄整治和社区建设,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精神文明建设和自我民主管理的热情。我们在调研中看到,赣南客家村落普遍存在的祠堂,成了农民的培训基地和文化活动中心。群众反映,开展新农村建设后,农村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参加赌博的少了,娱乐健身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无所事事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

4. 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构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推进机制。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的事业。在调研中,我们感到赣州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最可贵探索,就是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一套“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宣传发动、制定规划、政策扶持和投入支持上,引导而不代替,支持而不包办。农民主体,就是始终把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发动农民放在首位,农民的事情让农民做主,农民的事业农民来办,切实落实农民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实施主体的地位。

从实践中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我省赣州市试点来看,新农村建设不仅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而且从长远来看,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工作的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打破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繁荣。江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必须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的关系。从我省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主要靠的是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发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不能长期建立在薄弱的农业和落后的农村基础之上。因此,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要求,我省提出要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赣州市的实践来看,按照“城乡经济发展统一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安排,社会各项事业均衡发展”的思路,通盘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使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仅不会制约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打破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新农村建设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总抓手。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战略指导思想。但是,从实践来看,对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我们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过去,我们在农村发展的目标取向上,考虑全面性和协调性不够;在“三农”工作思路上,缺乏长远的和系统的布局;在工作方法上,缺乏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推进农村工作的对策。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很好地把握“三农”各项工作

之间的内在联系。适应新阶段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二十个字”的总体要求和“五大建设”任务,使农村工作系统化,成为统筹“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农村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把整个“三农”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协调推进。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试点中,从本地实际出发,着眼于农村工作全局,把以往农村工作中业已成型的工作载体、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予以整合,确立了“五新一好”的工作思路,从具体化和操作性层面上,比较好地体现了中央的要求,改变了过去农村工作单兵突进、零打碎敲的做法,克服了力量分散、资源配置效率低的弊端,有利于整体推进农村工作,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第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是农村发展的根本任务。同时,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始终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当前,农村一些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不仅影响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既要转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牢牢把握农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又要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协调推进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不仅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建设,而且通过村庄整治建设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农民从身边的变化感受到了小康社会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为乡风文明提供了载体,提高了农民的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同时,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激发了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内在动力。

第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农民是我们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是我们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赢得农民,党的执政地位就能巩固;失去农民,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动摇。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发挥,但在一个时期内,一些地方向农民索取的多了,给农民的少了,在农民的眼里,乡村干部的工作成了“要钱要粮”,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曾一度紧张。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能发生了深刻转变,但该向何处转、怎么转?不少基层同志思想上有些茫然。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试点中,广大乡村干部适应

农村工作整体环境的新变化,重新找到了工作位置。在调研中,许多基层干部说,“现在我们考虑的是更多地为群众办实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虽然工作多了、任务重了,但与群众有了亲切感,事业上有了成就感”。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村民理事会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管理,成为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好助手,以前很难推行的“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得到实现。我们在调研中欣喜地看到,许多农民群众正是通过新农村建设,增进了对党组织的亲近和信任。在不断创新中推动新农村建设

赣州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和成效是初步的。如何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创新完善。

一是必须始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没有现成的统一的模式,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新农村建设,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在实践中探索。农村工作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工作就比较顺手;什么时候违背农民意愿,工作就显得棘手。在调研中我们有一个深刻的感受,赣州市新农村建设试点中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都是在及时总结基层和群众的有效做法和鲜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正是这些来自基层、源于群众的创造,使新农村建设生机勃勃而富有成效。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在新农村建设中,尽力而为是我们肩负的责任,不能无所作为;量力而行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科学态度。现在,基层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热情很高,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应该肯定。但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如果操作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农民的新负担;帮助农民走致富之路,如果方法不当,就有可能伤害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规划要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农村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实施要立足当前,从群众迫切希望解决而又能办到的事情抓起。各项事业建设都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充分考虑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盲目攀比,不急于求成,更不能搞负债建设,加重农民负担,形成新的乡村债务。

三是必须始终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农村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决非朝夕之功。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但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更不是一般性工作部署,而是一个必须长期实践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要防止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操作上的简单化。要把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科学地结合起来,一任接着一任干,尤其要重视打基础、管长远,做好积累性的建设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四是必须始终重视和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新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实践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以过去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去解决,需要我们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比如,近年来,中央逐年加大了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各级财政也增加了对“三农”的投入。但现行财政支农资金存在多头管理、项目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这些资金的整合、使用、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需要从财政体制上深入研究。再比如,在新农村建设中,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发展,单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和农民自身的积累性投入是不够的。当前,农村金融支持严重不足,金融服务不配套,农村资金外流,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金融服务滞后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探索农村金融新的组织形式,创新农村的金融产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更有活力的服务“三农”的金融体系,是农村发展中的一个迫切问题。对此,我们都要加强调查研究,不断破解难题,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篇十

首先, 我们要明确为什么要对农村中小学学生进行美术教育? 很多农村家长及学校的领导、老师认为: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参加绘画, 学会绘画。其实通过美术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绘画,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既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的感受,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陶冶他们的完美人格。我在美术教学中实践、观察、体验、反省,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与思考,总结了以下四个弊端及基本对策:

一、思想观念与新课标美术教育的实施理念落后

要切实改变这种思想观念落后的对策为农村中小学要努力培养正确的美术教育审美观。农村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掌握一定美术知识技能的基础上, 逐渐提高审美能力, 让美术这门艺术, 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 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 使他们成为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审美教学的本质是审美训练, 即对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人格的训练。它既是一种价值取向, 同时又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 它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及教学手段, 对学生进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培养。

二、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 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 用以规范教师的组织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功能。美术课程改革要求美术教师不应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复述者, 机械地执行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 而应该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变得更有创造性, 真正从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创造的乐趣。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不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 而是鼓励学生主动地通过一些途径, 如调查、访问、查阅、讨论、请教、观察、试验、思考等, 得出结论, 并以某种方式呈现研究结果。一些大型的探究性项目还要采取集体合作的方式。接受性学习的逻辑路径是演绎, 教师提出了现成的结论, 学生通过认知接受, 并通过向具体的实践层面的回复, 加深理解和记忆。探究性学习的逻辑路径是归纳,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 归纳出抽象的结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从现代教学媒体构成理想教学环境的角度, 探讨如何充分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的出现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具备的特性: 计算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这些特性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所改变, 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 而不再接受知识信息,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教学内容具体分为“欣赏·评述”、“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基本结构程序是: 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包括美术欣赏、美术常识等。通过对美术作品、美术常识的介绍与欣赏, 引导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 了解“美”的文化知识, 是一种以审美为主的教学活动, 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此类课, 一般是应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 引导学生欣赏、议论、引发问题, 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设计·应用”基本程序是: 定向———参与性训练———自主练习———迁移课操作性很强。授课时, 教师应运用精练的语言, 结合欣赏来讲述概念、原理、法则, 直观演示方法, 引导设计思维, 指导操作。通过实践, 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造型·表现”包括创作、写生、临摹、手工制作等一般应通过欣赏、启发、讲解来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 运用引导分析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认识和表现物象的能力。示范讲解方法, 指导训练技能、技巧,实践性、操作性强。其基本结构程序是: 直观感受———综合分析———示范讲解———师生合作———指导训练。“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强调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应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 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 设计出丰富多彩的“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学活动, 应以学生的研讨和探索为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美术或与美术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策划, 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主要是加强师资培训。培训的目的旨在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拓宽加深专业知识, 了解教学改革动态,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学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与此同时, 要做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业务培训工作, 以充分发挥各个层次教师的不同作用。切实抓好新教师、青年教师带教工作, 使他们更快成长。要健全考核制度;要多开展教学评优活动, 搭好舞台, 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要坚持搞好在职教师的分期分批培训工作, 帮助教师提高外语教学能力,包括教材分析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表达能力、使用教学辅助手段的能力等。

四、教材内容安排缺乏针对性

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 存在教师仅仅依靠教材, 学教材,不考虑农村实际情况。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差距, 与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有差距。农村的美术教学, 就要联系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来, 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 充分发掘当地文、地理、自然资源, 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的、地方特色的美术课。例如: 野外写生、萝卜雕刻、泥塑、剪纸、折叠、稻梗手工艺术、变废为宝等综合实践课。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 寻求适合农村孩子美术学习的教学资源。

11.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篇十一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理念的思考

第一,语文教学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教学活动始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所谓“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学生思维的不断成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品质形成、实践能力等方面需要得到较好的体现。单纯的教师讲授,不能激发学生思维,不能调动学习兴趣,不能推动品质构架,不能指导学习实践。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因此,新课改语文教学要求把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进行引导。采取直接灌输的方式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也就是“要我学”,由于过多地强调教师的个人看法、个人思想,让学生无法应付,学生的感受无法表达,对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第二,语文教学要把建立师生情感贯穿教学活动始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其中“尊重”二字,就是对建立师生情感提出了明确要求。金马在《情感智慧论》里说“一流的情感、一流的智慧,一旦合流,常可导致光辉的人生;而一流的智慧、二流的情感,一旦合流,常可导致三流的道德,四流的奉献,末流的人生”,指出了教育必须奠基情感。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思维方法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果不按照新课改语文教学要求,不探讨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教学方法,不主动更新教学观念,不创新;教学途径,不注意建立师生感情,将会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成了下达学习指令、强硬灌输知识要点的“说教大会”。在课堂上建立师生情感,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方式选择,只要学生的需求是合理的,教师都应随同学生互动,把学生的诉求列入教师视野,并采取灵活的教学办法,逐一实现学生的愿望与诉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与重视。

第三,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前提下实施互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所谓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教师要实现教学的推进,不仅需要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和自觉性,还要把学生的自觉性培养起来,只有教师自觉与学生自觉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和谐的课堂环境,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即使没有教师的督促跟踪,学生也会在课堂上自觉思考问题、解答问题。要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自主学习意识,必须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这个环节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感受得到表达,并采取开发式的提问,讨论式解答问题,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解答问题这种行为进行现场肯定,而不是过多地评论学生解答问题的质量。只有学生愿意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和谐互动,才能促进解答学习问题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让学生的主体性凸现出来,促使学生自发学习、自发思考、自发解答,进而提高到促使学生提出学习问题,通过交叉思考,形成有秩序、有效果的活跃的课堂氛围。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互动环节的探索性对策

第一,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农村的孩子大多数不善于表达,在课堂上,有的甚至不敢开口朗读课文。教师就得想方设法让他们多读多说。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十分优美,思想十分深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语感和内容的感染。朗读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朗读形式,让学生愿读、喜读。

第二,让学生的脑动起来。很多教师生怕学生不理解,在课堂上总是不停地说,根本没有让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的课堂只能说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学生只是台下的观众。但如果我们的老师每上一节课都留出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的脑全面动起来,那么,课堂就会成为开掘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大舞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时可以设一个悬念,比如,学习了《坐井观天》后提问:“后来,青蛙有没有跳出井口看看天呢?”有时可以是一次设疑,比如《桂林山水》中所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不是说:“桂林山水真的天下第一美?”有时可以是一段空白,比如《穷人》中的一段话,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段话一共用了几个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写出了桑娜什么样的内心活动?有时可以是一番遐想,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奶奶飞走后过着怎样的生活?”课堂中教师所设的一个悬念,一次疑问,一段空白,一番遐想,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开掘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第三,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徐特立先生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课文时让学生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有时记录阅读的理解感悟,有时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有时摘抄优美的字、词、句,有时创作自己的佳句,这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是很有帮助的。动手实验也是让学生的手动起来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学习《乌鸦喝水》时,让学生准备一个装着一些水的瓶子和一些石子,动手做一做。学习《称象》时,在课前准备好大象、船、河、石头、大称的替代物,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经过同学们的动手实验,课文内容一目了然,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上一篇:2024年浙江台州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如何实现人岗匹配下一篇:优秀作文中秋团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