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2024-10-21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17篇)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篇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2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自身 完善自我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推进。2009年12月,我们云南省提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即: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它精辟地概括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做人、成才、立业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追求,是大学生之所以上大学的根本目的。爱党爱国,是当代大学生做人的前提;勤学善思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历练本领是大学生立业的条件。这些都体现了大学生价值观中最核心的内容,体现了核心价值

观的鲜明特点。它反映了大学生主体价值目标的普遍要求。只要是一个大学生,不管你是党员、学生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要用这三句话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通过努力,使自己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 的“曲师”学子。

作为当代青年,上大学是人生的重大机遇,也是人生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我认为,要立足自身 完善自我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一次得到升华。

一要学会做人。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把爱党爱国作为最高的信仰和行动,把爱党爱国与立身做人统一起来,自觉接受和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把爱党爱国作为立身做人的根本,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在思想文化及价值观念多元化冲突交汇的时代,你们更要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发挥潜在的能量,不要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在前进的征程中,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说的好,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高,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麻雀如果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会过的很幸福。当代大学生更要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循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

人。

二要立志成才。学习是我们大学生的职责与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实目标的根本要求。勤学善思是立志成才的基础,成才是勤学善思的目的,立志是成才的前提。我们不但要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更要有强国之才。应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和党的执政使命之中。我们必须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了解和掌握世情、国情、党情、云南省情和曲靖市情;要在学习中加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在思考中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立志把自己锻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三要学会立业。知识转化成能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要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代大学生既要刻苦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又要善于向实践学习,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特别是到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去历练,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一切有经验的人学习,求得真知、增长才能、锻造本领、提高素质,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自觉培育适应创新要求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努力培养求是创新的品质和才干。一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承担责任、做出贡献,他的价值才能获得社会、国家、人民的承认。我们特别要到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去历练。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牢固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思想,在立业为民中实现

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要明辨是非。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大学里不是真空,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同学热衷练习喝酒和唱歌跳舞;对正常的专业学习反而缺乏兴趣;受拜金主义的影响,原本比学习、比进步的风气,在一些同学之间演变成了比谁家更富、更有钱,在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上竞相攀比,竞争和模仿“吃了美味、穿了名牌”;受“三俗之风”的影响,许多学生审美认知发生紊乱,认同于粗俗、媚俗、低俗的文化赝品。满足于感官的刺激,低级趣味。沉醉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出现了“知识都在网络上,思想都在博客上,朋友都在qq上,情感都在短信上”的虚拟空间现象。什么传销、欺诈、传教等行为,频频在大学生中产生。因此,我们要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努力成为抵御不良风气、弘扬新风正气的表率。

诗人泰戈尔曾说:“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就让我们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们的绿荫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做一片平凡的绿叶,用默默耕耘来点缀我的生命空间!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2)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传递“正

能量”的使者。谈几个问题:

一、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三个层次精辟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即是: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我们作为一名党员,毫无疑问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什么是正能量?英国人怀斯曼在《正能量》一书中这样解释,所谓正能量是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通俗的理解正能量就是“正气”,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实践上就是凝聚 “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过程。

作为党员来说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关键是要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中:爱国——就是要把伟大的爱国精神落实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勤奋工作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父母、亲人、同志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单位,爱护单位的一草一木上。敬业——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自己的各项工作任务。诚信——就是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友善——就是要服从管理,团结同事,助

人为乐。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想你身上就凝聚了“正能量”

在我们单位,我们的身边其实是凝聚了大量的“正能量”的:我们有每年的先进党员、党员模范、先进工作者、岗位能手、服务模范、先进单位、青年志愿者、文明守纪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单位的正能量,这些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我们要在我们的单位大量凝聚这些正能量、传递这些正能量。

让我们的单位充满“正能量”还要预防种种“负能量”引发的破坏力量。反思我们同事中有没有“负能量”存在呢?我认为或多或少是存在的。不文明、不守纪、不规范的行为今天我把它统称为“负能量”,这些“负能量”如果在我们单位大量存在,必然会影响单位的稳定和发展,我们必须坚决抵制、摈弃,我们决不能让这些“负能量”在有生长的土壤。

一个国家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个社会层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个单位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稳定、发展、积极、向上;一个人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变得自信、积极、乐观、向上。同志们,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传递“正能量”的使者,让我们的单位充满着正能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篇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有着必然的、内在的、统一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结构的一个方面,体现着制度性、历史性、阶级性,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联系在一起,是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和要求,是在价值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受其统领。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抽象地从字面理解其内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根本属性,又不能离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虽然某些价值理念用语可能包含西方和中国传统社会某个既成的价值规范用语,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已经被注入新的内容,而不是原有价值范畴的简单移用。所以,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制度属性,抽象地谈论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摒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制度性要素,不能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如果核心价值体系不发生根本转变,只是人类社会原有的价值规范的单纯移用,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容易混淆不清,容易发生价值误导,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百害而无一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只有在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的凝练和深化。不能因为当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核心价值观上,而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核心价值体系和“三个倡导”的基础上,凝练出最能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的是方向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具体价值取向问题,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性质。为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诠释。

二、思考之二: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其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正因如此,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必然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全民族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精神纽带。它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

三、思考之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层面,有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有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同时践行。这三个层面都很重要,哪个层面都不可忽视。当前,尤其要重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因此,人的本质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进而决定人们的价值观念。

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要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评估和纠偏机制,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这些要求十分重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价值观念都产生于某种特定的经济关系,都是以某种特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国家和地方政府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的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都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我们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到底,用锐意改革的精神改革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衔接的作法、办法。

经济是基础,价值观只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仅仅是在观念领域培育践行,或者说不可能仅仅靠“思想教育”本身就能解决,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沃土,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不断的培育,人们才乐于践行,并由此不断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要求,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同时践行;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篇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58-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实际上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就要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就要大胆借鉴西方文化;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就要面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 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就要充分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举其要者主要有:

(一)是“中和”“仁爱”思想。“中和”思想,是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最古老、最持久、最本质的思想传统。“中和”一词的含义,是指按“中庸”的标准去做事、去处理一切关系,就会达到处处“和谐”的状态。有了“中和”和“仁爱”的思想,就必然会与人为善,就会推己及人,就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会“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就会使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每个单位、我们的整个社会,都充满祥和和欢乐,充满友爱和情谊,充满生机和活力。有了“中和”和“仁爱”的思想,就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就能够正确对待名利和一切身外之物,就能够做到“自知者明”,就能够做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就能够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就能够实现身心交泰,就会成为一个与人与世有益的人。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二)是“修齐治平”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对他人、社群甚至自然界所负有的责任,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我们自觉地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兢兢业业,勇往直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价值。

(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把家、国视为一体,始终把族群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萌生发展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就要大胆借鉴西方文化

我们说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不能局限于中华文化本身,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即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碰到的最直接、并共存于现时代的一种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正确对待和批判借鉴这一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对待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既要肯定其进步性、现实性的一面,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彻底批判、坚决斗争、实践超越,揭示其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性、反动性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形成一套既大胆借鉴又科学超越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的、站在人类文明和价值观形态制高点的、具有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就要面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是面向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实践是价值观念生成的源头活水,价值观念不仅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要廓清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问题上的诸多纷争,就必须面向实践,实事求是地考察并理解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应当到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基于当代中国语境提出的,因此,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不仅要彰显出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蕴,更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二)是深入生活,特别是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深入生活与面向实践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深入人民大众生活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要求。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要善于结语、概括、吸收来自人民生活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北京精神”、“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都是人民共同凝练出来的来自人民生活的崇高价值。

(三)是遵循规律,特别是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展文化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样,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因为严格说来,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凝练都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尽管精神生产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的,但是任何思想、观念一旦从物质生产的纠缠中超越出来,就会成为一种“新的独立的力量”,它力图沿着自身的逻辑发展下去,并反过来又对生产的条件和进程发生反作用。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也可能在思想领域“拉第一小提琴”,有助于我们理解价值观念的相对独立性,更提示我们要遵循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万舒全.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向度[J].《高教学刊》2015 (14)

4.聚焦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篇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

国家层面: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当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为世界瞩目,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汇聚、升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全国人民共同价值追求。

十八大报告提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共识”产生“合力”,获得共识的基本路径就是能够将伟大实践、创新理论内化为人们内心的“价值认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虽然只是四个词,却兼容并包。对“富强”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既有当代的价值,更有传统的价值。“民主”、“文明”,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谐”则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事业紧密相连。“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有机联系。比如“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体现了对于这个“价值”的追求。同时,“民主”、“文明”、“和谐”这些理念与几大建设不是简单对应,而是体现了融合、贯通的意味,体现了思想认识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 公正 法治

回望30多年前,改革开放给“板结化”的社会以松动的空间,激发出社会的巨大活力,也正是以此为始,一个又一个传奇在中国大地不断生长。10年来,社会建设从提出到完善,成为“五位一体”格局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与问题也纷至沓来。在思想、文化、利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社会对“共识”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

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来自充分的空间和自由。中国的改革始自对“自由”的尊重,从最初的“大包干”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对于人民权益的保护,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

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对于自由的保障,让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而“平等”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那种平等,是构成法律基石意义上的平等,是需要法治来保证的平等,这个意义上的平等当然是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正”和“法治”体现了对当今社会诉求的回应。

公民层面: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还是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主体,既包括政党和国家,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但最主要的主体应是个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三个倡导”,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个人是基础,社会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所从事职业的尊重代表着一种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未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做到奉献。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讲稿 篇五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党的十八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为人处事,治国理家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为准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它不仅体现了民族最深层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而且也体现着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印记。是一切行为的主宰,是立国之本,是社会秩序的源泉,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须认知和牢记。

一,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的国家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制度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要在现代化的激烈竞争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中华民族的有志青年学生,必须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精气神”。

24字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要认知和牢记,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中国5000年文明史,100年近代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党史,建国60多年的当代史,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前几天的甲午战争百年祭,XX年X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记录了我国兴衰的历史,记录了国家悲哀和兴盛。党的十六大提出“以德治国”,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反复学习,搞不清具体内容;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24字,使我们有了清晰的目标和导向。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的合理继承与借鉴;平等、民主是西方社会的座右铭,诚信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个词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内涵,必须以时代的视野、发展的眼光对他们进行科学的解读,才能正确的理解其意,比如说“爱国”,即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爱国是自觉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的基础。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

“敬业”是人的一种高尚品德。敬业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价值态度,是公民的基本职业要求。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价值取向和传统美德,视为立人之本,治国之本。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有的人会说诚信者未必成功,但是成功者必须诚信。诚信是国家之宝,民族之魂。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

“友善”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友善是社会的润滑剂。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愿“友善”之花开遍学校校园,开遍全县千家万户,千村万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美德,是公民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培养合格公民的价值要求。

二,积极培育社会主核心价值观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如何从青年抓起,从学校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在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中,是学校每一位老师值得注意的大事,特别是抓好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是带头人和推动者;XX年12月,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纲领。要在知、行多方面下足功夫。

1、在“知”方面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入全校人员的大脑,认知核心价值观。学校要运用现代网络媒体手段,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舆论氛围。要熟读,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青年学生真正从内心上认知社会主核心价值。

2、在“行”方面,学校要利用各种平台进行“祖国好,家乡美”、“五心”教育,“四在学校”;使学生吃在学校解食忧,住在学校受关爱,学在学校长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教书育人庄严神圣的使命。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要注重实践育人,发现身边的道德模范,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引导青少年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语言美、行为美、八荣八耻来要求自己的言语行动。崇德、向善,净化心灵,追求真善美。我们应该像孙XX先生那样“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就是要知道爱国”,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我这样讲,同学们会认为那是伟人的大志向,我们只是学校的学生,没有那么高的境界!我们学校的学生是否懂得了知识能改变命运?技能能创造社会财富吗?我们没有理由不敬重学业,从现在起,把求知的欲望变为创造价值的行动和本领。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奋学习,强化本领,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丰富自己;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莫以善小而不为,把复兴中华的理想抱负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之中;在学能“敬师长、读好书、做好人”,做个好学生;在家能“孝父母、知感恩、会节俭”,做个好孩子;在社会能“爱家园、讲文明、懂礼貌”,做个好公民。把我的梦与中国梦联在一起,认识到“青少年智则国智、青少年富则国富、青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认识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与自己息息相关,祖国的建设需要我们,祖国的富强,民族的伟大复新我们有责任,我们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国家富强就是要有钱、有物、有实力。有钱、有物国家才会有强的国防。有了强大的国防,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会有幸福的生活„„

三,学雷锋,心向党,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人。学习雷锋,学习什么?不是学一件两件事迹,也不是学习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学习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的一贯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长期以来涌现出方方面面的活雷锋,他们学雷锋业绩,走雷锋道路,做雷锋传人;全国有知名人物,如郭XX,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村支书,最美乡村医生......数不胜数。

XX县近年来涌现出大批的学生自愿者,如XX年3月5日在华夏中学开展的“做新时代的雷锋,真诚为人民服务”活动。返乡学生组织为村民送对联,到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涌现出“群众的贴心人——邵XX”,“用生命谱写助人为乐的赞歌——李XX”,“人们心中最美的交警——万XX”等爱岗、敬业、爱国为民的模范人物。

邵XX是XX县旧营乡司法所所长,二十多年坚持在基层服务群众,XX年患上舌癌,后转移成肺癌。公安局党组研究后准备把他调到其它岗位,让他调理养病,但被他婉然拒绝了。他说“我热爱我的工作岗位,离不开我工作的地方。”提着装药液的水杯,经常走村串寨,工作在百姓中间,为乡亲排解矛盾纠纷。维持乡、村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称他为“我们的好公安”。

李XX是新民乡政府聘用的驾驶员,他热心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新民乡的群众称他是“助人为乐”的好榜样。XX年新民乡八角箐发生森林火灾,他奋勇当先,坚持了两天两夜还摔伤了手。他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万XX是一名交通协警,同学们可能经常看到他在红果大街上忙碌的身影,不分晴天雨天,不论严寒酷署,哪里车流如织,他就在哪里出现,他坚守岗位,指挥车辆,帮助行人,脸上时常露出执着与快意。有一次我问他累吗?他说“不累”。他被誉为“人们心中最美的交警”当之无愧。

XX县淤泥乡有一个“艺胜民族民间淤泥产品设计中心”。柳胜是这家企业的法人代表。他毕业于六XX水农业技术学院,他热爱自己的家乡;为民务实,将彝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服饰剪纸、雕刻、灯笼、织布、刺绣等组织起来注册公司。承传发扬光大,通过“多彩贵州”走向市场。XX年荣获“贵阳赛区优秀奖”。XX年首届XX县创业创意大赛一等奖。他们搞创业,力园致富梦,为建设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是我们身边的雷锋,他们用自己的“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的行动体现了人生的价值,为我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榜样。

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从第一步起。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因此,我们要在勤学、修德、明辨、务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扎扎实实求学问,踏踏实实做个好学生,立志回报社会,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凝聚民众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顺应时代应运而生的。是中国共产党两个百年,中国梦的理论表达,代表的就是人民的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人民大众追梦,园梦的自觉行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成就举世属目,国家经济繁荣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强国,XX县的发展同学们应知道是综合实力百强县,生态旅游示范县,如坡上草原,妥乐银杏风景区,滑石的哒啦仙谷等,你们可能都去观光过,大家都欢心鼓舞;但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缺失,道德滑坡的现状,不容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装和精神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凝聚起源源不断的巨大正能量,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身为中华儿女,在校学生都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各方面练好基本功,立“四德”,即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参与“四创”即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添砖加瓦,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目标承担责任和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务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身体力行融入社会,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篇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石峡镇九年制学校的@@,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演讲!我演讲讲的题目是《努力学习,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21世纪初,我们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承担着继往开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小学生必须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做好承担历史使命的准备,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满怀希望,有的还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远大的目标与计划。可一段时间之后,一部分同学厌学了——晨读静了,自习课闹了,上课时睡着了……这是为什么呢?我发现身边的一些同学成绩差的原因,不在于智力和基础,而是在于拥有太多的惰性,缺少坚强的意志。

在爸爸的微信朋友圈有这样一个故事: 儿子问爸爸:爸爸,为什么要上学呢?

爸爸说:儿子,你知道吧?一颗小树长1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如果上六年学,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

如果上9年学,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上12年学,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

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爸爸接着说:儿子,放羊、种地、当保安也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也大,他们赚的钱就多。

这个故事告诉我:学习是持久并且艰苦的事,这要求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恒心。我们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储备能量,只有储够了能量,才能厚积薄发,积极勇敢地去面对这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党和国家历来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我们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和革命传统,使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进,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同学们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就让我们用稚嫩的肩膀,学会承担;让我们拉起细嫩的小手,共同努力,去创造我们这一代人的价值!我相信,只要有了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繁荣昌盛!

7.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研究 篇七

一、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问题的根本观点, 是人们在处理关系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的综合, 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其反映的对象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 因此它不仅具有社会意识的一般本质, 而且具有价值意识的特殊本质。社会主义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 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理想。

在中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重要论断, 强调要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 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目前国内学者对核心价值观涵义的表述还不统一, 本文以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理解其涵义:第一, 从国家审计需求角度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涵义。因为价值这个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国家审计是基于国家政治需要而产生, 其生命源泉在于满足国家需求, 因而研究审计群体的核心价值观首先应围绕审计需求去思考;第二, 核心价值观是审计群体的思维意识, 它包括审计人员的事业理想和个人价值追求两方面的内容。第三, 核心价值观是审计本质特征, 审计规律的反映、能够预测审计未来发展方向, 经受得起各个时期不同审计实践的检验。刘家义审计长在2012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核心价值观, 并对审计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 为社会主义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构成了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框架。倡导审计核心价值观, 能够在审计群体间产生巨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从而不断激发审计人员的创造力, 将审计事业整体向前推进。

综上所述, 审计核心价值观就是主导审计实践群体有目的地选择审计活动以满足国家审计需求的意识形态。它在国家审计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核心理念, 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国家审计”这一根本问题, 是国家审计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本文主要研究审计群体对国家审计事业的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意识形态, 属于上层建筑的领域。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对审计事业具有如下作用。

1. 有助于审计群体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审计理念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审计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审计工作者理解国家审计本质、坚定国家审计发展方向, 制定符合审计发展规律的审计理念。

2. 有助于指导审计实践。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则, 它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核心价值观属于后者, 能够约束、引导审计群体行为。中国正处于审计转型时期, 许多问题和疑惑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参考。深刻理解和把握审计核心价值观,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审计人员自觉地探索符合审计规律的实践活动。

3. 有助于提升审计成果质量。

对于同一个事物, 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 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如果核心价值观无法引起共识, 审计工作同时出现多个目标, 就会使成果的广度和深度受到限制, 无法达到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的要求, 从而降低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4. 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理论。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三者之间核心价值取向明显不同, 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与其他国家相比也独具特色, 研究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能够极大地丰富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研究。

三、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国的审计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 审计文化才能够做到特色鲜明、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可以说, 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地位将直接关系到审计文化建设质量的好坏。然而, 审计文化又是审计工作的灵魂, 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理念、目标、功能定位及走向, 对审计工作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 审计机关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审计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既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传授, 又要回归生活的现实世界;既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又要打造社会主义特色的审计文化;既要关注审计文化资源的全面性, 又要关注审计文化的资源整合;既要关注审计核心价值体系对各方面的引领作用, 又要强调引领的统一性;既要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指导, 更要关注其具体实施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审计文化建设, 还可以增强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职能, 将其内化为审计人员的理想价值观念, 形成一种为实现审计目标和理想而努力拼搏、开拓进取的观念、实干奉献行为和文化氛围。

纵观社会主义审计的发展历程,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审计方式已由传统的制约性审计向现代的建设性审计转变, 审计的功能已由查处逐渐向预防、揭露、抵御等“免疫”功能拓展, 审计发挥作用的领域已由财政经济逐渐向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更多领域延伸。刘家义审计长根据国家审计工作的新发展, 及时重新定位了审计的本质, 提出了社会主义审计是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命题和“创新转型”的战略思路。随着审计职能定位的重新调整、审计战略思路的深刻变化, 客观地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 时刻把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放在首位, 积极发扬审计团队精神, 圆满地完成审计工作的目标任务。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些, 必须突出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的核心作用, 弘扬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的主旋律, 使文化建设过程成为审计人员不断得到激励奋进的过程, 成为审计先进理念和先进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 成为新形势下审计机关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的过程。可以讲, 社会主义审计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 对推进审计创新转型、凝聚审计力量、彰显免疫功能等无疑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面精神旗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 此时就要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的价值体系, 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观来照亮我们前进的路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体系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的基础, 当代审计人受到新思想的熏陶, 有着各自的信仰和价值观, 正因为这样, 若没有一套共同的思想基础, 思想得不到统一, 审计工作将会变得涣散, 因此需要有一个全体成员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来维系, 进一步丰富审计理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硬实力的竞争渐渐转化为软实力的较量, 而在软实力中, 核心价值体系是关键, 它直接反映到队伍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上, 所以核心价值观是审计队伍拥有持久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障。社会主义审计是一项以第三者身份独立实施经济监督的活动, 审计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审计工作展开的成功与否。构建核心价值观, 有助于坚定审计人工作的原则。保持审计队伍的廉洁、高效是展开审计工作的前提, 尤其是在当今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下, 构建核心价值观保证了审计人员在为人做事方面会坚持自身的原则不变, 有了核心价值观这面旗帜, 就坚定了审计人员的审计信念, 激励和引导全体审计人员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推动国家审计全面发展;构建核心价值观, 是实现审计文化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根本, 文化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审计的核心价值观对构建核心价值观, 对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意义重大。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干部进入审计这支队伍中, 确定一个审计核心价值体系有其必然性。破旧出新, 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打破审计的历史传统理念, 鼓励青年干部不断创新审计机制, 在改造现有的审计队伍的同时, 打造出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纪律化的高素质审计队伍;构建核心价值观, 对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意义重大。确定一个审计核心价值体系有其必然性。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 没有现成的模板供参考, 需要审计群体研究国家审计本质、审计目标、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审计、其他国家审计的差异和不同, 更要比较中国审计环境与外国的异同, 审计群体在思考问题、分析矛盾时应紧密结合国家审计的特征进行, 突破原有的思想禁锢, 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参考文献

[1]审计署科研所.中国审计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2]冯均科.以问责政府为导向的国家审计制度研究[J].审计研究, 2005, (6) .

[3]马曙光.博弈均衡与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J].审计研究, 2005, (5) .

[4]陈正兴, 周生春.中国审计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

[5]石爱中.寻绎审计文化[J].审计研究, 2005, (1) .

[6]吴宏彪.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灵魂的组织[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7]邢莉萍.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2) .

[8]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Z].审计情况通报第14号, 2011.

[9]赵卫红.关于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认识与思考[J].各界 (科技与教育) , 2010, (1) .

[10]马亚男, 周洪杰.审计文化模式概说[J].审计研究, 2011, (1) .

[11]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0.

8.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八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尽管古代先贤的某些思想观念放置于当今时代已经不合时宜,但其精髓对于社会发展却仍然适用。老庄之学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孔孟之道中的仁义礼智信,都无一例外地彰显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继承并发扬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时代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首次明确地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执政经验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得出的先进价值观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发展

从1842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至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已有170多年了。但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从最初的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变为了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党,无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根基,以自己丰富的斗争和领导实际为经验依托,以中国国情为现实依据总结出的对于我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不是僵化教条,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我国要想在国际社会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谋求发展,就必须汲取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精华,结合现实要求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再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医治社会发展“阵痛”的医师

在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各项事业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景象,但屡屡出现的令人瞠目的现实问题也层出不穷。毒奶粉、毒果冻、毒胶囊事件,饮水机投毒事件,昆明火车站爆恐事件,等等。我们可以说这是国家在飞速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但不管是“阵痛”还是“长痛”,只要是“痛”,就要“医”,不仅要“医”,而且必须“医”好。法律和道德无疑是两位好“医生”,法律是位合格的手术医师,而道德则是调理人体内在机理的健康医师。当然,以法律医病见效快,以道德医病见效慢。我们不仅需要法律和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更需要道德观念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而这样的道德准则即是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社会中形成一种风气,富强民主之风、文明和谐之风、自由平等之风、公平法治之风、爱国敬业之风、诚信友善之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风吹入人民心中。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彰显我国软实力的名牌

随着时代发展,经济全球化早已成为既成事实,信息全球化也紧随其后而来。要想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文化软实力的力量不容小觑。综观今天国际间竞争的态势可以发现,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和国家发展中并不“软”。尽管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对于外来社会的文化接触较少。不仅使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难以走出国门,更使得我们的文化难以博采众长,丰富发展。因而,在我国发展步入快车道的今天,我们需要有能够“走出去”的文化,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凝练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更是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最高价值取向,这正是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名牌。

马克思曾说:“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而物质生产条件又会通过社会关系未影响人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在经济实力强力发展的今天,在物质基础逐渐雄厚的时期,提出的国家和人民发展的正确价值取向。如果每个人都为之付出努力,改变自己,不以善小而不为,传播正能量,必将改变社会风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是打在横幅上的标语,更不是书本上的黑体字,它是我们用行动去实践的价值目标。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篇九

5月23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杨志纯作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受益匪浅。杨主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措施等三个方面闸述了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即:兴国圆梦之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维度,既有富强、民主的目标,亦有文明、和谐的理想;既意味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和法治昭彰的社会建制,也意味着遵纪守法、崇德尚礼的社会生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后者更为前者提供了精神归宿和价值依托。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需要积极探索有效载体和传播方式。应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从国民教育、媒体宣传、社会实践、理论研讨等多个层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10.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篇十

毛主席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是国家希望之所在,责任之所在。”中学生的价值观就是未来国家的价值观,如何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当务之急,更是使命所在。当代中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短短的24个字给我们以启迪,其目的在于支持和鼓励我们当代中学生理解、学习进而付诸到行动中去,扎根在内心深处,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和寄托。我们当代中学生应做什么样的人?答案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自己的梦想艰苦奋斗是每一个中学生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不可或缺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个人层面所提到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说简单是一种性格,说复杂就是一种人格、一种信仰。政治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答案最后一句大家都不陌生,“努力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那么现在我们的“四有”体现在哪?我们都做了什么?

用九个字来概括有些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就是“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无兴趣”,即有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热情。“无所谓”,就是学习无所谓,工作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失败无所谓,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无意义”,有些学生似乎看破了红尘,将社会发生的一切都看成是演戏,信奉所谓的中庸之道,无欲无求、得过且过便是自己的人生信条;缺乏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更有甚者,践踏校园文明,蔑视传统文化;难道这些就是我们的中学生活,难道这些就是我们想要的吗?

不!我想不是这样,对当代中学生来说,首先要学会如何学习与思考。学会用最少的时间,在最得益的环境,掌握最本质的东西。一个成功的人生路,常常是要摆脱许多的诱惑,面对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不断的冷静下来,深入思考,思考我们的人生价值,找寻我们的人生意义。在老师的注视下,勇敢的站到自己的岗位上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是一句喊得响亮的口号,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也不是橱窗里只待观赏的奢侈品,这应该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是我们一路披荆斩棘的武器,对于它们的荒废,便是对自我人生的亵渎。我们要牢记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团员的先进性,立足实际,确立目标,学习十八大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当代中学生。

11.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十一

摘要: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观念,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观念,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观念,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把握其内容,深刻领会其意义,积极探索其建设途径,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培育;核心价值观;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13-02

在十八大之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一直为党和国家所高度重视。2006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首次明确提出;2007年,胡锦涛强调要通过其巩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化。

一、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唯物史观审视现实社会的理性回应。”[2]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保障和动力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要想打牢思想基础,就必然需要一个核心价值观来导引社会的思想和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价值取向方面,把提高经济社会生产力和群众的生活水平相统一,在经济发展的途径方面,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的倡导相结合,提升人们经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只有强化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建立共同的理想信念。积极培育核心价值观,在世界民族之林更加鲜明地树立华夏民族的思想文化特征,增强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与世界人民和异域文明的交流互动。在国家内部不断培育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消解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形成全民共同的精神信仰,并通过不断增强的认同感来实现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历史证明,支撑一个国家与民族长久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并不只是靠精英集团的超前意识,而是要靠大众普遍敬守的精神信仰。”[3]

(二)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

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关键问题,所以必须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大力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对于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的提高常抓不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应该看到,当今中国存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难免会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对党员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以自己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带动群众做好各项工作。”[4]这就要求我们以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和疏导多元化的社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通过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信仰和科学发展的历史责任感。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和中华民族精神世界建构的长远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任务。我们要认真研究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坚持以科学的方法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引领核心价值观培育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今天之所以仍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说就因为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5]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个领域和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化对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中的支撑作用。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和群众,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要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注重开放性、先进性和广泛性。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应具备开放性,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中国特色,要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要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要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坚持这个原则。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打造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依托主旋律的弘扬,打造文明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领域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把宣传教育的作用融入到润物细无声的实践中。结合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融合在青少年的学习、大众的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甚至经济活动等日常生活中。让人们在参与中感悟,在娱乐中受益,在生活中践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宣传教育的内容要使人产生亲切感和共鸣,要始终把人民放在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思想和感情。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使人民自觉自愿地受到影响和教育。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渗透力,特别对于现代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领域、新技术、新载体,要在巩固原有教育阵地的同时及时地加以重视和利用。现代思想、价值观的宣传和传播有多种形态和形式,如理论灌输、新闻媒介、现代信息技术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传播着多种多样的思想内容,所有这些都应紧密配合,互相渗透,形成宣传教育的合力。

(三)完善约束机制,促进价值观的养成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实现软性约束力的途径,另一方面要从刚性的约束机制来实现,而法律等行为规范的完备程度就直接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所以,要不断完善各行业和各群体的相关约束机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是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以其为指导,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日本学者■屋太一在《历史的波澜》中提出:“任何政权,只有两种情况会使它发生毁灭性大变革,那就是丧失治安能力和人们不再信任支撑它的文化,使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走向崩溃的其实是变化了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人们不再信任领导层的决策、人品,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6]所以,共产党员必须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成为先进文化的真正代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种社会规范的内在关系不断加深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率、指导其他规范的完善和提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和体现在社会方方面面的规范之中。

(四)重在实践塑造,提升全民族素质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7]。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让十几亿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它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尤其是给人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接受和拥护。同时,还要通过长期、反复的实践锻炼和养成,才能逐步内化为人民大众心中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标准。最终,它还要在人民大众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出来,成为千千万万人民大众的行为自觉。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围绕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来进行,通过具体的实践,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挥指导方向的作用、激励精神的作用、凝聚人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刘苍劲.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唯物史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3]安慧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高文化软实力[J].理论探讨,2008,(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6][日]屋太一.历史的波澜[M].台北: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

1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篇十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是一种时代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文化中去, 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为孩子们将来步入社会、建设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更是毋庸置疑的时代要求。

根据2014 年4 月1 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 教基一[2014]4 号) , 我校充分认识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我们的青少年。

二、核心概念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党在十八大报告中归结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思想的结晶。

校园文化是学校隐性的课程, 对学生成长大到理想道德, 个性品德, 小到行为习惯, 言谈举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精心思考, 精心设计, 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景育人。学校营造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形式,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现状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初级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外文化的交融, 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再单一, 多元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方式。传统的以儒家伦理为基准的道德体系已经崩塌, 社会上所产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失去了理想追求的虚无主义等思潮涌动。首先, 社会价值紊乱, 使人格环境日益苍白。其次, 是功利主义的喧嚣让德育目标渐行渐远。

四、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一)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 抓住了它, 也就抓住了根本。我校在环境文化、课程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的建设中, 注重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 如在校园综合楼墙壁上安装了校园梦内容, 教学楼墙壁上布置了伟人题词、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等, 综合楼走廊中安装了名人名言, 教室布置了班风班训, 让墙壁说话, 让环境育人。我校还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宣传栏、板报、网站等文化传播载体,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营造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如环境文化、理念文化、窗口文化、墙壁文化、办公室文化、楼道文化、迎宾文化。学生们在这种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 二)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课堂

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等过程中,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 在品德、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 做好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的教学; 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及教师的言行中渗透基础道德教育,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教师的教学内容、教育行为和教育态度走进课堂, 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

( 三)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德育实践活动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让师生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我们确定了月月教育主题。一月: 树理想, 绘蓝图; 二月: 学礼仪, 讲文明; 三月: 学雷锋, 树新风; 四月: 学先辈, 做传人; 五月: 学科学, 见行动; 六月: 练艺术, 展风采; 七月: 爱党教育; 八月: 国防教育; 九月: 尊师教育; 十月: 爱国教育; 十一月: 安全教育; 十二份: 感恩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去, 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重点突出以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竞争敬业意识教育、法制安全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感恩诚信认知教育。我校开展了“知感恩, 讲诚信”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队活动, 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一封家书”“一次电话”“一束花”“一张卡片”“一声谢谢”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 教育学生要明礼诚信、知恩报恩的做人品质。

今天, 强调我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就是要让我们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科学、全面地调整学校德育工作, 让教师以自己的智慧, 寻找和创造出多种教育途径和方式,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 渗透到德育实践活动中去, 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摘要:根据2014年4月1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基一[2014]4号) , 我校充分认识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进行课题研究,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我们的少年儿童。分析了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现状, 提出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1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篇十三

滕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叫滕飞,是来自于和县的一名乡村教师,我的演讲要从一个故事开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在一个偏僻的农村,住着一位近90岁的长寿老人,他把自己的家改装成了留守儿童之家,每逢双休日、寒暑假,他都会无偿为学生辅导,每次上课家里都是“水泄不通”。这时有个路人走过问:“老师,你这是在干嘛?”“我在帮助留守儿童!”“全国千千万万的留守儿童,已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你一个农村老人怎么能管得过来?这样做值得吗?”。这位老师虔诚的看着家里的学生回答道:这个小男孩儿3年前因家庭困难辍学了,我多次与他父母沟通让他返回校园,现在的他还是一名“美德少年”呢,对于他来说,我所做的值得;那位小女孩儿,因为英语成绩不好,自暴自弃,现在的她已经成为英语课代表啦,对于她,我做的也值得……是啊,文明就是这样,当一些人正纠结于如果不幸让我遇到摔倒的老人是扶还是不扶的时候,很多人早已在默默的传承着文明。

在一次家访的途中,一辆飞驰而过的摩托车将这位老人撞倒在地,目击者将其送往医院。医生诊断:颅内有血,做了打孔引流手术。他却因为考虑到那位摩托车司机家庭贫困,硬是不顾目击者的阻拦,说是自己摔倒的。没几天,出于医药费和家里学生的考虑,他便不听医生劝阻,签字画押,执意出院。就这样,带着头上还没来得及拆除的线就回到了儿童之家。他说,“我希望我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他就是我们和县偏远农村的一个耄耋老人叶连平。他先后获得全国德育先进个人、省优秀教师、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2年6月,当选为“中国好人”,演讲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

他说着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而且他所创造的语文“四步教学法”在省内外示范推广,应邀到许多地方做示范教学和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当已超龄三年的叶老师接到退休通知的那一刻,他泪流满面,伤心至极,后来,每当周边学校人手不够时,他总是招之即来,()短则几天,长则三年,从不推辞。当时,作为一名每个月只有几百元元生活费的代课教师,叶老师的生活十分清苦,他身上的一件劳动服上装,至少已有20年以上,早已泛白,他始终舍不得换下,但是为了组织学生去外地参观,他一掏就是数千元。地方老百姓修路,他一捐就是5000元。为此,他的第二任妻子也愤然离去。叶老师没有亲生子女,但他把所有的学生真的都当成了自己孩子,张家的孩子上高中家庭困难,叶老师送上了500元,李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叶老师送上1000元。如今的叶老师再也没有学校会去请他代课了,在他那长满青苔的简易瓦房里,一箱书籍,两床棉絮,就是在这样狭小而简陋的地方他却办起了留守儿童免费课外辅导班,他还立下遗嘱,决定百年之后,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给国家,并用自己最后剩下的可以说是安葬费的两万五千元成立了叶连平奖学金。“名利于我淡如水,奉献为人志不移”,叶老师家的这幅早已褪色的对联,道出的是他永不褪色的人生追求,道出的是他对文明最好的诠释。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敬业 篇十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敬业

今天我想来和大家谈一谈“敬业”。

把这个词拆开来看。敬是什么呢?朱熹解释说:“敬者,主一无适之谓。”就是说,敬一件事,就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完成。业,不仅仅指为了谋生的被动完成的职业,更是实现自我价值观又能有益与他人的事业。总的来说,敬业就是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抱有负责、认真、尊重的态度。

也许你们会问我:“作为学生,我们有何业可言呢?”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呢?

其实,我们的业,就是学业。完成学业,经过各种检测,在知识上取得满意成绩,的确不容易,因为这往往意味著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所以韩愈说“业精於勤荒於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如果不喜欢学习,学习对你来说只是考试的必需品,学习的结果只是分数。这样的学习是辛苦的,“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意味着你愿意为知识付出勤奋和努力,不知辛苦,品尝甘甜。逐渐养成学习习惯,所以学习应先做到乐学,爱学。

其次,还要辩证地看待学习的辛苦与快乐的关系。对于毕业班的同学来说,现是最繁忙、最紧张的时候,也是最需要拼搏、努力的时候。古人有“十年寒窗苦”的说法,可见学习是一件苦事。然而,在“幸福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习也是一件乐事。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很矛盾吗?我们以为,苦和乐是一种感受,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学习是辛苦的,但苦中有乐;学习是快乐的,但没有苦学精神,就很难体会到攻克难题、获取知识的乐趣。居里夫人埋头科学实验,生活十分俭朴、简单,在别人眼里,她是异常艰苦的,又有谁能体会到她获得重大科学发现时那种快乐的心情呢?有些人过着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在别人的眼里,他们是快乐的,但又有谁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空虚之苦呢?

第三、敬业并不是把自己榨干在工作岗位上,不是机械地工作不动脑子不懂乐趣。敬业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积极主动为事业而奋斗,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

在刚刚结束的科技节中,许多同学,是我们的榜样!作为科普剧的导演,他们总是抽出自己的闲暇时间修改剧本、准备道具、和演员联系,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承担作导演的责任,完成任务。日复一日的值日,即使一天的学习使你十分疲惫,但你还是认真努力地完成了值日,最后为大家带来干净舒适的环境。

作为一名班委,你是把所有的责任看成一种重担,还是享受工作中你得到的成长、快乐呢?作为小组的一份子,你是一边抱怨一边机械地完成值日,还是把它看成回报班集体的一种小小方式呢?很显然,如果你是后者,你不但能做到敬业,还能体会到敬业带给你的快乐。

15.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篇十五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富强范畴

富强, 表征着社会发展在经济方面的繁荣状态, 是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的重要衡量尺度。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 逐渐清晰认识到, 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无产阶级要战胜资产阶级, 关键问题是建立更为富强繁荣的社会存在。其富强程度主要归结为生产力理论。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理论。生产力首先是关系范畴。“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 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

生产力主要探讨和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产力同时产生的还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 构成为所谓社会, 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 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中形成的。因此,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 富强程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生产力理论的重要显现。国家富强是科学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方法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富强范畴

富强范畴显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 蕴涵了丰富的理论向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 富强范畴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一) 实现路径:

发展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国家富强的基本条件。在历史发展阶段中, 我们曾经走过一段时期的弯路, 将社会主义和富裕机械对立起来, 片面强调阶级斗争。邓小平坚决地反对这种错误做法。“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 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 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 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邓小平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讲社会主义, 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 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 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 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 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胡锦涛高度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国家繁荣兴盛, 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条件和首要因素, 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条件。

(二) 实现结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消灭私有制, 实行公有制的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社会理想。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但是, 私有制的产生和消亡都是历史发展过程。因此, 盲目的一刀切式的消灭私有制是不妥当的。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 “只要生产的规模还没有达到不仅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而且还有剩余产品去增加社会资本和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就总会有支配社会生产力的统治阶级和贫穷的被压迫阶级。”因此, 不能盲目的废除私有制。“不, 不能, 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 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 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 才能废除私有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逐步形成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极大解放和发展的生产力。胡锦涛指出, 中国政府工作的方向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以公有制为基础, 确保我国生产力发展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 表现了我国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尊重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和阶段性特质。

(三) 最终目标: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 是国家富强最终的落脚点。共同富裕内涵了先富和后富、集体富裕和个人富裕的有机统一。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通过社会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这种可能性现在第一次出现了, 但它确实是出现了。”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江泽民指出:“实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 这个目标是不会改变的, 是一定要实现的。”胡锦涛同志指出:“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水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目标。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 在实施路径上是有所侧重的, 是在按劳分配为基础上的一种理想目标。并且, 共同富裕是指消除两极分化的普遍富裕。资产阶级社会囿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因此无法消除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的局面。社会主义是在公有制基础上, 以人民群众为主体, 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保证了社会发展的成果能够最大范围的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本途径,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手段和基础条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本结构, 确保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属性。共同富裕是国家富强的最终目标, 是发展生产力的最终归宿点和最终价值指向。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依靠, 共同构成了富强范畴的重要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1卷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3卷

[7].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第3卷

16.谈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十六

曹雅欣:核心价值观就是指一个民族在价值导向上、道德观念上、行为习惯上、心理诉求上的一个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就是在集体认同的文化心理,核心价值观又在集体认同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提升。这些集体认同的文化心理是从哪儿来的?其实它不是凭空而降的也不是拔地而起的,就是从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当中来,从我们文化传统的价值导向中来,也就是从我们国学思想智慧的宝库中来。

所以说我们用国学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把这12个词从理论根源上面学有本原的论述,从文化背景上进行梳理和总结。也就是说回到这12个词的历史生发地上进行解读。如果说完全忽略了国学本身,就谈这12个词本身的概念,那可能有些人就会产生一些质疑,比如这里面有些词看起来可能完全属于西方的词汇,西方的语境,西方的视角,比如民主、自由,可能大家会认为它是不是凭空而降的,硬性地植入到我们的社会当中,和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意识割裂开的,实际上不是这样。回到国学原点进行剖析,我们发现在传统观念中对这些概念已经论述过,并且是认同的。

比如民主这个词就是如此,民主这个词如果在国学里面可以从三个维度上进行理解。首先民主指的是以民为主,以民为主就像孟子说的那句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实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所有的朝代变迁、制度改善都是岁月洗礼当中闹哄哄的匆匆过客,只有人民大众才是在任何时代、社会中都永远不变的主人和主体,那就是以民为主。

民主在国学中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为民作主,主要是针对统治者本身、统治阶层提出来的。其实民主这个词在国学中最早的出处来自于尚书。民主的第三个意思就是由民作主,这是当下和未来更深远的意思。

从制度这方面就规定了国家权力公民赋予,从公民个人层面也提出要求每个公民有主人翁的意识,如果我们想成为国家的主人就要有作为国家主人的担当,我们既要享受作为主人的权利又要尽到作为主人的义务。

中国文化讲铁肩担道义,每个人肩头都担有对于家国的意义,所以说民主这个词虽然在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但是在思想哲学的层面,我们对于它其实并不陌生,一直都在探讨,也一直都在关注。像以民为主就体现了社会的责任,为民作主就强调了政府的责任,由民作主强调的就是每个公民自己的责任。

比如自由这个词也是如此,中国古代社会看起来是礼教森严、秩序井然的,我们觉得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对于自由是不是最为缺乏,实际上自由在国学里也最常见,老子就提出道法自然,就是效仿大自然的规律,还有就是仿造事物本身最自然的状态进行。我们说自由的状态就是随性而为的状态,那不就是顺着自己的本性进行的状态吗?所以道法自然是自由最理想的状态。

道家儒家在这方面也有论述,比如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就是七十岁的时候已经修炼到了能够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顺性而为的,没有想过是否触犯法律和规矩,可是他都能和规矩礼教秋毫无犯,也就是从最自然的状态。

主持人:那你当时写这12篇文章的时候是否就请教了你的老师金老师呢?金老师是什么时候知道她的创意,又是怎么看待国学,用国学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您又怎么看待她这12篇文章的呢?

金海峰:实际上这12篇文章在今天这么受大家关注,这是我们这个团队已经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个主题上教学、科研,大家都已经很熟了。

我讲国学的时候发现中国社会发展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就像老百姓说的人生30年河东、30年河西,人生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你往回看一下就会发现有一个现象非常巧合,中国革命你如果要从五四运动算,五四运动1919年,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30年,这是中国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30年;再想想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也是30年,其实本来是1978年就开始了,但是1979年全社会才开始了这种改革开放的浪潮。你看这两个,都是30年一个节点。

而1979到2009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一个社会要想良性发展需要三套马车:政治、经济、文化。下一个30年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了,一旦注重到文化的时候,文化不能光当名词解,应该当动词听,以文化人,得把我们现代人通过文明的教化、自我的修养达到一个高度,高度是什么?就是文化的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文化的顶层设计,经济要达到一个标准,文化也要达到一个标准,核心价值观就是文化的标准。而这个标准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追求的理想,就是中国梦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所以根据这一点大家在一起也要研讨,也要做这方面的教学甚至是科研以及教学科研中的立项,甚至是给一些地方省市领导干部讲座的时候都是以这个专题,所以大家在这方面就有一些思考。小曹这方面文笔也比较好,思考得也比较多,就来主笔写这个东西。实际上这里面多数是她的东西,我们就是在旁边给她做一点梳理,有的时候是一些经典的引证,帮着做一些这样的工作。

主持人:我相信网友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代人碰到的无论是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在找一种规律,在想一种办法,但是经常会发现我们找到的和想到的在我们的国学经典里面已经做过论述。

曹雅欣:对,早已经引证过了。

主持人:对,所以现在国学热已经势不可挡了。

金海峰:对,历史的规律。

主持人:那国学热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我们当代人怎么样去学国学?怎么样去用国学呢?不知道金老师您是怎么看的?

金海峰:其实我们在国学传播这块有一个标准叫科普国学、文化健康。

主持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传播国学的内容?

金海峰:这实际上正是我们今天思考的内容,国学刚刚回归,在当下这个时候,它不但需要学界的深入研究,更需要我们传播界的有效传播。国学的内容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积累的智慧肯定是源于生活,对我们百姓的生活是有指导价值的,但是因为五千年的积累,应该说也是精华糟粕并存,那怎么能够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播下去,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课题。

因为这一点大家在一起总结了科普国学十条,科普国学里面第一条就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要学以致用,要知行合一,这是一个总纲。然后传播国学不搞封建迷信,不能让那些历史的糟粕沉渣泛起,这是现在很重要的。因为我在南方讲课就发现一些地方借着国学的名义把一些摆摊、算卦、看风水、批八字的都找来了,这都是国学当中垃圾的东西。

第三条就是我们传播国学不能厚古薄今,就说过去好现在不好,那是不科学的。第四条不能盲目排外,就说我们自己民族的好,别的民族的都不行,那个也不科学,各民族都有优秀的东西,所以我们强调的是多元文化并存,强调文化的合而不同。

然后这里面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说要学有本源,不能望文生义。为什么现在网上有一些借着国学复兴的名义招摇撞骗,或者有一些自封为大师的人物饱受诟病,就是他里面有很多知识硬伤,他没有国学的功底,借着国学的知乎者也,带着一点现代的生活就在这里面硬讲,里面有很多都是知识硬伤,所以我们要强调学有本源,不能望文生义。今天的国学传播还有一些要求就是源于学术,不带学究气,都是知乎者也,像孔乙己似的说一个字有四种写法。但反过来联系实际又不能染江湖气,江湖气太重了也不行。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对教师和传播者很有用,就是教师往台上一站不能只代表自己,学术没有禁区,宣传得自律。有很多人往台上一站有话语权了,骂社会、骂政府,甚至骂一些领导人,好像骂得越狠,思想越深刻,岂不知那是对社会公信力的破坏,教师站在台前一定要传播正确的思想,带着阳光的心态,给社会带点正能量,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总结就是要做一个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这是一种辩证的。这种科普国学在我们今天对国学传播怎么样能够与现实生活对接上找到了一条途径。

还有一个问题就叫文化健康,文化现在有些地方不健康,其实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是一样的,所以中国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很早就提到过这个问题,孔子说有五种人是该杀的,盗贼都不算,哪五种人呢?第一种叫心达而斜,心里明白的而坏,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第二种叫言伪而辩,说的都是错的但你辩不过他。第三种就是文化健康的问题,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这种人看问题就看负面的,他知道得还特别多,你和这些人在一起一接触,你聊天聊俩小时心里都堵得慌,都是负能量,你就觉得这个社会完了,说实话我们现在有的媒体就这样,这是问题,它关注社会负面、丑陋的东西比较多。第四种是行僻而尖,我们身边有些人做的事挺另类但是自己挺坚定。第五种叫顺势而责,有时候领导身边容易有这些人,或者你和领导接触的时候有时候不自觉地容易犯这个毛病,领导这个事本来做错了你看出来了,但是你不说他错,你还说他挺好,还能找出一两条理由支持他一下,让他这个错误就顺过来了。

曹雅欣:其实我觉得国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像我刚才说的国学走入生活、传统成为时尚,我们耳熟能详的《青花瓷》,实际上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歌词就来自于“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上个世纪流行的金曲《牵手》,是源自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好的时尚就是在传统根基上进行的发展,因此国学离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遥远。希望大家能够做到的就是科普十条里面说的最后一句:做一个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这个现代公民的意义就是说我们既不是一味地模古、一味复古,历史是不能倒退的,我们今天的文化形态就是历史的选择,一定不能倒退,同时也没有必要盲目排外,应该中西合璧,坚持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当我们走出去的时候是最具有中国风范的中国人。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做到的是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心,具有世界胸怀的中国人。

17.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篇十七

我深刻地记得六一儿童节的那天,我们敬爱的习主席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探望孩子们时说的这段话: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这句话不断在我脑海里盘旋。开始我很懵懂,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我逐渐认识和理解,原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并不是空洞的24个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实际上就是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过程。它根植于社会实践,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请听以下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无私奉献的叶连平

在一个偏僻的农村里,当已超龄三年的叶老师接到退休通知的那一刻,他泪流满面,伤心至极,后来,每当周边学校人手不够时,他总是招之即来,短则几天,长则三年,从不推辞。每逢双休日、寒暑假,他都会无偿为学生辅导,每次上课家里都是“水泄不通”。在一次家访的途中,一辆飞驰而过的摩托车将这位老人撞倒在地,目击者将其送往医院。医生诊断:颅内有血,做了打孔引流手术。没几天,出于医药费和家里学生的考虑,他便不听医生劝阻,签字画押,执意出院。就这样,带着头上还没来得及拆除的线就回到了儿童之家。他说,“我希望我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

上……”,他就是和县偏远农村的一个耄耋老人叶连平。“名利于我淡如水,奉献为人志不移”,叶老师家的这幅早已褪色的对联,道出的是他永不褪色的人生追求,道出的是他对教育事业敬业奉献最好的诠释。江门好人曾翠芳、李赞贺夫妇

我们江海区的曾翠芳和李赞贺老师今年5月他们夫妇俩被评为江门市敬业奉献好人称号。曾翠芳和李赞贺都是我们江海区小学教师,最先接到支教任务的丈夫李赞贺还在和曾翠芳商量是否要去的时候,她自己也接到了通知。最令他们放心不下的是家里的老人家,因为年纪大,病痛也不少,就在今年还因为脑梗塞住院,还有年仅8岁的女儿,最后他们决定,带上女儿一起前往龙川支教。支教生活条件虽然比较辛苦,但他们夫妻全身心投入,站好自己的工作岗位,以新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给月乐堂小学乃至老隆镇都带来了教学创新。

这一个个动人的事迹都是从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实践过程就是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过程。

迎着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热潮我校开展了评选“恕人律己,明道立德”的“恕明学生”活动,评选“恕明学生”称号是让学生树立“恕人律己,明道立德”的思想,成为谦让友爱、合作分享、明道律己、乐学善思的学生。通过这一主题评选活动来形成我们学校强大的正能量,在我们弛而不息的努力之中,我们要在我们的学校大量凝聚这些正能量、传递这些正能量。

一个国家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个社会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个学校只有凝聚正能量才

上一篇:党建维稳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