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为学生打基础(精选11篇)
1.基础教育为学生打基础 篇一
中公宁夏教师考试网
宁夏教师招聘教案设计剖析——学生为主体,内容为基础建
来源:宁夏教师招聘网
教案的设计与写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技能,也是教师招聘及资格考试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教案的设计写作应遵循教学对象的认知发展规律,依据相应的原则,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体现自身教学特点,较为完整的提交教学的具体过程。其中,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是根本的出发点。今天就由中公讲师王海莲老师带领考生们一起详细了解招教考试教学设计题相关备考指导。
一、概念简析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
教案具体内容通常包括:课题、教学目的、课型、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处理、板书设计、教具、教学反思等。
编写教案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板书设计是教学条理性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托;教具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笔者会另外行文叙述。
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要求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目标设定、方法选择不脱离学生认知实际情况等;2.创新性。教案编写是创造性的活动,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创新性的教学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更为深入的理解。
3.差异性。体现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要点、一般内容的差异性。
4.可操作性。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计划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是否便于操作是衡量一个教学设计的重要标准。
中公宁夏教师考试网
5.考虑变化性。充分考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有可能发生的反应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时间,并考虑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阶段体现教学创新性。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教学方案
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是教案设计、编写的重要原则和依据。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及认知发展特点,应该由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活动设计。
(一)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下面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做简要分析说明。
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3.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二)具体分析
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水平不同,可能对部分领域的认知能够达到形式运算阶段,也有可能部分领域的认知是处在感知阶段。
在小学阶段,对于平均水平而言,多数学生对小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如语文、数学等,可以达到具体运算阶段。
在中学阶段,就基本教学内容而言,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两者之间。
因此,针对小学阶段的教学设计,就应以具体的实例和经验体现为主,教学目标体现应以内容掌握为主,分析为辅;教学方法与教具的选择应灵活多样,能够体现直接的经验;多媒体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应尽量灵活,便于应对教学中的突发情况。
中公宁夏教师考试网
针对中学阶段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具选择等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上述小学阶段的基础之上略作提升,以期更为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学校教育过程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可以简单的划分为知识、技能、态度三大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等的设计有很大的不同。简单来说,知识类的内容以图文、视频等形式的讲解、呈现方式为主;动作技能类的内容以讲解、练习为主;态度类的教学内容以具体的情景体验等方式为主。具体的方式方法选择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拥有的学习经验、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四、考试分析
在考试过程中,教案设计方面的题目通常会有针对性的提出某一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的教案编写,通常会要求针对教案的某些重点内容进行设计,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具选择等方面。中公讲师王海莲老师提醒考生,一般情况下,答题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以学生为主体
目前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教案的设计编写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
2.全面、详略得当
教案编写应尽量涵盖其全部内容,根据题目要求突出重点,体现教学的整体过程。3.体现理论依据和针对性
在教案编写之前,可以简要说明参照哪些教学或学习理论来进行教案设计,并在教案编写的过程中不脱离所选取的理论特点,不能南辕北辙。
针对性是指理论选取对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案设计对教学对象的针对性,一定做到有的放矢,不说空话。
中公宁夏教师考试网
宁夏中公教育教师考试事业部提供
2.基础教育为学生打基础 篇二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课本语言进行交流,融会贯通。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五个阅读阶段,只要学生运用好了,就能为其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由师领读,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笔者的同事讲了一个语文默写字词的故事:在默写字词时,教师总会把一个字词读两遍,等学生都默完了才读第二个,可即便这样,总还是会有学生问:“老师,您刚才读了什么词语?”笔者的同事非常聪明,她决定换另一种方法。她把一行要默写的三个词语一起读一遍,当孩子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师,才知道老师并没有开玩笑。于是在教师接着读第二行三个词语时,孩子们个个屏气凝神,不敢有一丝松懈。之后再也没有孩子问“老师,您刚才读了什么词语”。
听了同事的一番话,我惊讶于原来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可以这么强。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刚开始都由教师领读,孩子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不愿意去认真倾听,导致教师读了一遍又一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也苦思了对策。在读题时,要求学生给题目中不认识的字词注上拼音,对关键的字词像阅读语文一样圈圈点点,做些记号,这样既不会给学生分心的时间,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二、由生阅读,促进学生的独立发展
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便可以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一开始可以让学生用手指着,逐字逐句朗读,学生刚开始可能会读得不够完整,但持之以恒就会开花结果。
鼓励学生有特色的阅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低年级的数学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如出示挂图,要求学生给三辆车作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作大客车,我有着大大的肚子(手势),可以装下很多人,因为我有45个座位;我的名字叫中巴车,我比大客车要小一点,只有30个座位,但我比大客车坐着舒服多了;我是小汽车,肚子很小,只能装下3个人,但很多人都喜欢我,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我。瞧,一群有着七窍玲珑心的孩子!走好数学阅读的第一步,便能让学生在充满童趣和数学味的阅读中快乐成长。
三、由生提问,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读题百遍,其义自现。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纸上谈兵,而在于追根究底。如这样一道习题:给1号楼送20瓶奶,给2号楼送35瓶奶,给3号楼送32瓶奶。给1号楼和2号楼送了多少瓶奶?给2号楼和3号楼送了多少瓶奶?……笔者不直接出示问题,而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阅读图片的意思,然后提出问题,问题还要语句通顺,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在教学时可以先请几个优等生提问,让其他学生有个参照。然后再让后进生尝试提问,其他学生帮忙完善。这样,我们教会学生提问、质疑,会让学生受用一生。
四、再读释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读中思考,既能节约反复阅读的时间,也能提高读题解题的能力。如99-18=81,99-27=72,99-36=63,从这三个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刚读完题目,就有人急着要发表意见,笔者让学生接着再次耐心读题,这回发言的学生更多。当前,很多低年级的学生不能做到在读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寻找答案,或者是思考得不完善。所以,经常让学生多读几遍题目,学生才能慢慢形成“在读中思考”的好习惯。可以说,学生的想象是无穷的,思维是独特的,也许学生的答案不在自己的教学范围内,但对于这些个性学生,我们不应该只想着把他们引导到自己预想的教学思路中,把他们的思维扼杀在摇篮中,而应该鼓励、发散思维。
五、联系生活,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如在学习了“求原来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事物来编题。学生对于生活观察的可仔细了:“妈妈给我买了一盒巧克力,吃掉了5颗,还剩12颗,这盒巧克力原来有多少颗?”“图书角里有一些图书,小朋友们借走了20本,还剩30本,图书角里原来有多少本图书?”……选取最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理论结合实际,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经历从数学到生活、再由生活回到数学的过程。
3.积累素材,为学生夯实写作基础 篇三
一、 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写作素材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想把作文写好,必须要熟悉社会生活,懂得人生百相。要想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好,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在小学阶段,每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参加许多社会实践活动,去祭扫烈士陵园、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去工厂参观等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都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写作素材,学生只要写出每次实践活动的目的、过程、意义,就能写出一篇作文;如果能进一步注意到遣词用句,就能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如,学生在参加清扫街道后写到:“每次走在大路上,我都没注意路上有这么多的落叶,今天打扫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生活的环境真的不够卫生。打扫的时候,可气人了,老天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刚扫过的地方,风一吹,又落下了许多树叶,又得再次打扫,打扫完后,我感觉到累死了,劳动真的很辛苦,想到扫卫生的清洁工每天都这么辛苦,我非常惭愧,因为我以前经常不注意卫生,在马路上随手就把垃圾扔了,以后我再也不会这么干了。”有了深刻的生活体验,孩子们在作文的时候,就有话可写,有话可说;在社会实践中,孩子们还发现了自己以前许多的不足之处,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二、参加课外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课外生活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他们积累很多的写作素材。孩子们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观察现象、思考道理、总结经验,在课外生活中不断实践、努力尝试、体验生活。然后用他们最真实的语言写出他們的真情实意,写出自然、清新的好文章。如,在学校组织拔河比赛之前,给学生布置《拔河比赛》为题的作文任务。要求学生注意拔河比赛的场面、气氛、组织、比赛过程等等;还要求学生注意自己在拔河比赛中的心理过程,注意分析拔河比赛胜负的原因。这样就为学生写作文积累了较多的素材,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自己感觉值得下笔的地方入手。有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到:“比赛还没开始。就已经感觉到了紧张的气氛,大家都很激动,我也是,在说话的时候,我甚至感觉到自己的声音都在颤抖。”还有一个学生写到:“比赛就要开始了,我们班级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人都半蹲下来,扎着马步,前一个人的脚勾着后一个人的脚,环环相扣。”如果没有比赛之前的准备,孩子们难以对比赛有着这么真切的认识,难以有这么精彩的语言。
三、利用节庆假日,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文离不开真情实感的迸发。所以,我们可以注意在节假日的时候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通过情境的创设、氛围的营造,帮助孩子们认识到父母的辛苦、不易,引导他们要帮助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为父母排忧解难;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体验为父母分忧解难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发现写作的时机,激发他们要一抒情怀的情感。如,在母亲节来临之前,我们可以在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对孩子们进行一次思想品德教育,要求孩子们为母亲送上一份礼物,要求孩子们在送礼物的时候,细心观察母亲的表情、言行、动作,还要认真关注自己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有个学生在后来的作文中写到:“在我的印象里,母亲一直是个坚强的人,为我遮风挡雨;然而,在今天我为她洗脚的时候,她流泪的了,原来母亲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她也需要人照顾,想想自己一直贪玩,为母亲惹了许多麻烦。我想,我对母亲的认识真的是太肤浅了,对母亲缺少关怀和爱护,以后的自己要多为母亲分担家务,多做一些我自己能做的事情。”没有华丽的词语,但却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孩子用自己最真实的语言,进行了最真实的描述,毫不做作,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母亲深深的爱和对自己的谴责,亲情在孩子们的笔下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四、参与班级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在班级活动中,有许多值得孩子们用笔进行记录的地方,我们可以借助班级为孩子们写作提供一个积累素材的空间,为孩子们搭建一个放飞心绪的舞台。内容可以是对班级一些事的看法,对某个同学的表扬,对某个同学的鼓励和支持等等。如,在为生病同学捐款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要求孩子们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所见多闻。一个学生写到:“我从来没有想到,在我们班级还会有这么困难的同学,走到他的家里,我才发现他家一平如洗,到现在连一台电视都没有,现在他生病了,花去了家里不少的钱,那他家不就更困难了吗,不行,我得帮帮他。想想自己,在家吃喝不愁,花钱大手大脚的,我很惭愧,以后我要把零花钱都攒起来,把他们用到更有意义的地方去,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4.基础教育为学生打基础 篇四
上新庄中心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课题交流材料
上新庄中心小学始建于1934年,学校占地9733平方米。自2008年合班并校后,学校招生范围扩展到半径8公里以内的14个行政村。现有13个教学班,学生666名。教师26名,县级学科带头人3名,县级骨干12名。
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学校以“抓好细节管理、用心做好每件事”为宗旨,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学校办学理念,以“合格+特长”为办学目标。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将管理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做到人人尽职,事事到位。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以高度的责任性,落实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不断将管理引向深入、规范、实效,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以制度为保障,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为此,学校在校委成员的组织下制定了较为全面、完整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上新庄中心小学各种规章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是师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人文管理的基础,对形成个人的自律习惯,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校精神的体现,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也是广大师生员工进行自我规范的依据,是学校持续发展和创办一流学校的制度保障。规章制度不是学校的管理摆设,重
在实施、落实。
规章制度的执行要公平、公正,公开。“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学校领导或教师,必须严格按制度办事,谁违背了规章制度,谁就应该受到制度的处罚。保持一团和气或放低处罚标准,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甚至会起到消极的负面作用。同时提出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1、在关注精细化目标实现的时候,应注重精细化管理的过程,更应关注广大师生的自身发展。
2、要处理好调动师生积极性与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系。如果因为实施精细化管理而打击了教师的教的积极性,学生学的积极性,那宁愿不要实施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也应是一种人本管理。
3、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有着内在规律的活动,是面对一个个有个性的师生,因而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同时,更应主张每个教师个人特点的发挥,要注重教师个性的张扬,从而为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打下基础。
二、精诚团结,发挥学校领导的核心作用
我们在抓班子能力建设上,非常注重班子成员中的个体素质建设,以个体素质提升整体合力,提高协作共事的能力。
一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首先,我们对常规工作实行个人分工管制。按照“发挥专长,熟悉多项,分散管理,集中定夺”的原则,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其次,对专项工作实行分项负责制。对涉及重大工作、重要部署和重点工作,实行项目负责制,一个专项工作由一名班子成员负责,涉及超分管范围的,进行工作协调,其它班子成员予以大力支持和配合;第三,对主体工作实行分头负责制。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广 的工作,强化责任意识、配合意识、协作意识,做到分头承担、分头负责、分头落实,齐抓共管,齐头并进,较好地体现了“三分三合”,即: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行动上分,力量上合,为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是重大问题,民主集中。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议事规则,做到集体和领导分工负责相结合,召开校务会,实行民主议事、集中决策。
三是机制健全,按章行事。为了加强管理,我们着力抓好各制度建设,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使学校管理日趋规范。
三、以活动为载体,使德育教育系列化
德育教育以落实德育为首,突出培养学生“有爱心、负责任、能选择、乐求知、会创新”,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1、强化班集体建设。学校以“文明班级”和“先进班级”评比为抓手,规范师生行为,做到日查、周结、月评,形成班班争创“文明班级”的良好氛围;强化班主任管理,定期开展班主任专题培训;完善班干部组织,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成立规范的“红领巾监督岗”。
2、活动中体验,仪式中升华。我校结合“特色学校建设”的课题研究,以少先队活动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德育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校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规范活动仪式,形成仪式文化。结合教师节、六一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的活动,举办手抄报、红歌会、诗歌朗诵、组织感恩故事会、观看影片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同时举办文艺活动,展示学生才华,愉悦学生身心;举办读书节,让学生做个爱读书的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
每年都要开展学生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开展乒乓球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作文大赛、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每次明确相关的组织教师,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让学生得到成就感。
3、拓宽育人阵地。发挥班级专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丰收园的作用以及校园宣传栏的育人功能加强思想教育;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系统的育人效能,“小喇叭”广播开设了校内外新闻、优秀作文展示、学雷锋活动、个人才艺展示等栏目。
四、养成教育常抓不懈
养成教育用最直接话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习惯受益终身,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我校学生因合班并校的原因,这几年,每年都有部分新生从外校转入,包括一年级至五年级,转入的新生因原来学校规模比较小,五年级的学生连最基本的走路和站队都需要教,少数民族多,9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校的养成教育每年都是零起步,每年都有新的问题。为了学校的常规管理,在一年的时间里培养成与本校原有学生一个样。
1、抓好学生养成礼仪教育。我们从学生的坐立行走、文明礼仪、课堂纪律、学习常规入手,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注重管理细节,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把每一扇窗,每一块玻璃,每一处角落都责任到每位学生身上,让学生争当学校管理的小主人。学校对学生的进校、出校、上课、下课、集会、出操、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由学生会进行检查督促,把养成习惯纳入到常规管理中来,实行每日一评议、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的文明班级评比。推选优秀生进行国旗下讲话教育,表扬先进,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提高。
2、抓好一日常规管理,做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一日常规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我校在学生一日常规方面下大力气进行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
五、创造优良环境,搭建展示平台
1、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墙上文化、班级文化、走廊为长期持点的硬性文化,不断丰富校园的环境文化,使校园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2、形成以舞蹈为持长,以棋类、球类、游戏、美术等多项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补充校园艺术文化特色。突出以班级为单位,形成长期进行课外集体舞的特色,培养以舞蹈艺术见长、音乐、美术体育的特色。
总之:我校各项工作围绕管理精细化,制度规范化,德育系列化,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成长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方面的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以教师成长为本:提升教师的职业理想,使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终身学习的楷模,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并以此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3、以学校发展为本:立足于学校本身的重构与新生,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促使学校教育系统全面走向开放性、民主性和一体化。
5.构建以人防为基础 篇五
随着监狱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推进,监狱工作“首要标准”的提出和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改造罪犯的必然要求,都需要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确保实现监狱安全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监狱应有的贡献。基于此,我认为实现监狱安全稳定就必须要建立起一个以人防为基础,物防、技防、联防互为补充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安全防范体系,对罪犯的学习、生活、劳动,三大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科学化管理,才能确保实现监狱的安全稳定。
首先,就防范手段而言,安全防范包括人力防范、实体(物)防范和技术防范三个范畴,“联防”只是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范畴的衍生。其中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是古已有之的传统防范手段,它们是安全防范的基础,尤其是“人防”更是基础之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所有的防范措施都会功亏一篑流于形式。发生在内蒙呼市二监的罪犯脱逃案例就是一个例证。人防建设要加强监狱民警,特别是一线管理民警的安全稳定思想意识教育和履职责任心,增强忧患意识和敌情意识。有怎样的思想意识,就有怎样的行为结果。对监狱安全稳定工作重 1 要性的认识和履职责任心的加强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前提。所以,监狱必须首先要解决民警的思想认识问题,使大家明白监狱各项工作,必须以安全稳定为前提,加强工作责任心,只有这样实现监狱安全稳定才会有思想基础和行为保障。人防建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加强人防力量优化警力部。监狱要结合自己警力的情况,合理科学地对各个管理环节的人防措施进行严密地部署,做到不疏死角,不留漏洞。特别是对细节管理上要进一步慎密化,要加强日常检查、督察、巡查“三查”工作。对干警严格要求、严肃纪律、严格奖惩。保障各项防控措施充分有效的发挥防控作用。
第二,在人防的基础上加强物防建设,进一步确保实现监狱的安全稳定。物防可以说是监狱原始雏形的时候就已具备的形态。所谓“囹圄”即为此义。物防的主要作用在于推迟危险的发生,为“反应”提供足够的时间。现代意义的物防已不应是单纯物质屏障的被动防范,而应是越来越多的采用高科技地手段,一方面使实体屏障被破坏的可能性变小,增大延迟时间;另一方面也使实体屏障本身增加探测和反应的功能。现代监狱的物防建设功能更应完备,布局更应合理。我们需要紧紧抓住当前监狱布局调整的机会,加强物防建设使之更加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监狱改造罪犯的需要。目前,我省大部分监狱物防建设只仅仅停留在围墙、电网、岗楼的原始防控层面上。监狱物防建设 之功能、布局和科技含量都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需要下大力气投入资金加以解决,要进一步强化外围控制、通信、报警、照明、监控等配套设施,筑牢物防屏障,从人的生理极限和心理极限上彻底打消罪犯脱逃和其他重新违法犯罪的念头。并加强警务装备,配好配齐单警执勤装备,使物防建设更加适应当前形势下改造罪犯的需要。
第三,当前,随着监狱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监狱的信息化建设成为监狱改革与发展的又一课题,其中涉及到监管安全的技防问题更是不容延宕。技术防范手段是对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在技术手段上的补充和加强。它要融入人防和物防之中,使人防和物防在探测、延迟、反应三个基本要素中不断增加高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探测能力、延迟能力和反应能力,使防范手段真正起到作用,达到预期的防控目的。但长期以来,由于监狱经济不景气,国家经费保障不到位等原因,技防建设在一些监狱几乎是一片空白。监狱为确保实现安全与稳定,搞“人海”战术、“疲劳”战术是唯一的防范措施,成为监狱的无奈之举。严防死守往往使干警身心俱疲,精力严重不足。加强技防建设应该逐步过渡到以技防、物防为重要手段和载体,向科技要警力的安全防范模式。
近年来随着押犯构成的日趋复杂化,罪犯改造思想的隐蔽性、伪装性愈来愈强,呈现在管理民警视野中的东西的真实性 大打折扣,而技防措施能够有效监控罪犯日常言行举止,发现罪犯有可能违法犯罪的蛛丝马迹。有计划、有重点的加强技防建设,完善监控、报警、门禁、安检等系统建设,对车流、人流、物流进行科学控制检测,关押点周界实现监控报警全覆盖;电网实现数字化,监区的楼层过道,罪犯的生活、学习、劳动三大现场以及监狱大门、会见场所等都进行有效的技防监控,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更加注重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科技强警、科技创安水平,加强监狱安全防范,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安全因素以实现监狱安全稳定。
第四,联防是监狱实现安全稳定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工作的延伸内容,是被实践所证明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建立协调统一、步调一致高效的联防机制,需要进一步抓好与驻监武警部队的“三共”活动,抓好监狱和武警部队的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联系,实现信息互通,建立责任明确、衔接紧密、协同有效、警力配置科学的联防机制;抓好与当地公安机关、周边企事业单位和村委会、街道办、社区的联动、联防和应急协同工作,加强实战演练提高联防的协调实战能力,进一步提升监狱安全防范水平。
6.以实践为基础来认识价值 篇六
以实践为基础来认识价值
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价值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产物,也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其本质.从实践的基础上看,价值具有属人性、客观性、社会历史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作 者:孟庆国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刊 名: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2(2)分类号:B023关键词:实践 关系范畴 属人性 客观性 社会历史性 绝对性 相对性
7.培养动手能力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篇七
借鉴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 由中国教育部和法国科学院联合发起, 我国小学和幼儿园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 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大变革。本文就如何广开资源与途径, 科学地开展“做中学”活动, 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瞄准目标, 科学选择, 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做中学”, 做是载体, 学是目标, 做什么, 怎么做, 对学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开展“做中学”活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和学习目标选择幼儿要做的事, 这样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
(1) 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 科学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的年龄小, 手指的灵活性不强, 腕力、臂力较弱, 加之所学的知识又很少, 因此, 我们只能选择一些简单的事情让孩子们做, 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比如可以让小班的幼儿叠手帕、整理玩具、擦桌子, 但让小班的幼儿剪纸、扫地就不太合适了。一般来说, 两三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 所以那些对手指的灵活性、腕力、臂力以及知识和智力要求不高的事多数可以让孩子们做, 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 可以让他们做一些更加复杂的事。
(2) 做幼儿感兴趣的事, 让幼儿主动地培养动手能力。幼儿做事全凭兴趣, 如果让他们做一些没有兴趣的事, 或者不注意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那么他们就不能和老师配合, 主动地培养动手能力。比如让幼儿做动物拼图游戏:教师可先把拼好的幼儿非常喜欢的动物图版放在孩子们面前, 然后给幼儿讲一个关于这个动物的故事, 最后再将图版打乱让幼儿拼图, 这样幼儿的学习兴趣就会很浓, 他们会不知疲倦地去拼图, 这一拿一放会使幼儿的手指肌肉得到较多的活动, 还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上臂肌肉, 让幼儿的小手变得灵活起来, 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做更加有利于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事, 进一步提高教育效能。有些家长和教师喜欢用买来的玩具让孩子们玩, 因为这样做家长和教师省事, 这些玩具漂亮, 孩子们好像也喜欢。其实, 只让孩子们玩买来的玩具, 动手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 因为许多买来的玩具玩法很少, 只是让孩子拿在手上动动、看看, 有些甚至不要过多地用手操作, 如;声控动物、遥控汽车等。为了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智力, 我们应该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事。如常让他们玩拨浪鼓, 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手腕的摆动力;玩橡皮动物, 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手指力量和灵敏度;擦桌子、扫地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臂力;洗碗、系鞋带、拆装物品有利于提高他们做事的协调性……总之, 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让孩子们去做, 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考虑, 就是要根据发展幼儿动手能力的需要选择事情让幼儿去做, 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4) 对不同阶段的幼儿, 应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师和家长的培养下,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 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在渐渐地提高, 因此, 通过“做中学”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对不同阶段的幼儿, 应有不同的要求。这样幼儿的动手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比如:2岁半的孩子从简单的一步折纸学起, 到3岁时可学2~3步的折纸, 3岁开始学拿剪刀, 先学剪纸条, 后学剪图形, 可以用纸条贴成链条或方纸贴成花篮等。4岁~5岁可以剪更复杂的剪贴和图案。男孩子还可选他们喜欢做的车、船、大炮、飞机等。教师可及时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览和观摩, 从而激发孩子们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面向生活, 广开资源, 多途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不能仅靠几种玩具, 因为做不同的事, 对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侧重点不同, 要求不一样, 另外长时间让幼儿做一两件事, 幼儿就没有兴趣了, 所以我们应选择各种事情让幼儿做, 面向幼儿生活实际, 广开资源, 多途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1) 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教育专家认为, 幼儿的动手能力始于孩子有兴趣的游戏, 好的游戏非常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下面是笔者认为常见的适合于幼儿, 有助于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游戏, 如:折纸、剪贴、拼图、搭积木、玩橡皮泥、穿珠子、装拆玩具、装卸螺丝钉、画图、跳绳、拍球、用乒乓板向上顶球、爬横杆等。
(2) 玩耍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人都喜欢玩, 小孩子更是如此。玩也是一种游戏, 玩也是一种学习, 玩得好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如我们可以买一些玩具让孩子玩;可以让孩子玩泥沙玩水;种菜;打电脑;装拆家中的物品 (如时钟、收音机) ;甚至允许孩子撕毁没有用的书报杂志等。
(3) 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现在有许多孩子生活能力很差, 这都是因为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事, 家长只要求孩子把文化学好就行了, 其实这是不对的。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擦桌、扫地、洗碗、洗手帕、叠衣、穿脱衣鞋、整理物品、给花草浇水等等, 能让孩子做的都可以让孩子做, 这对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大有裨益。
(4) 制作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五六十年代的孩子, 玩的东西全是自已做, 所以那时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现在的孩子, 大多数玩的东西都是买的, 这不利于他们的动手能力的提高。所以,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做一些东西, 如让幼儿做小卡片、纸飞机、小手帕、沙袋等, 还可以鼓励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做玩具, 如:用饮料瓶子剪成花篮, 粘贴成娃娃, 做成沙锤等;用稻草和各种果实进行粘贴画;用废布在成人的指导下做成娃娃等等。
三、强调主体, 重视主导, 高质量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做中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学生是在做的过程中学习, 边做边学, 由实践获得知识, 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二是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直观性强, 如此学习效果好, 尤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实践中有些家长和教师的做法降低了“做中学”的效能, 比如教师做得多, 学生做得少;少数学生做得多, 多数学生做得少;做的项目少, 形式单一, 学生不感兴趣;全部放手让学生做, 教师指导少等。为此, 我们提出: (1) “做中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参与; (2) “做中学”要加强引导, 注意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主导作用; (3) “做中学”中做的项目要经常变换, 要有梯度层次, 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4) 在幼儿中开展“做中学”活动, 教师和家长要时刻关心每一个幼儿做的过程, 以确保“做中学”活动过程健康安全。
伟大的革命家、实践家毛泽东曾经讲过:“读书是学习, 实践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做”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科学地“做”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面向幼儿生活实际, 遵循教育规律, 开展好“做中学”活动, 努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为祖国的建设培养好接班人。
摘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科学地开展“做中学”活动, 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幼儿未来成为优秀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8.基础教育为学生打基础 篇八
的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小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它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贵州省遵义县第三小学申报的课题《贵州省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试验研究》,被省教科所确定为省级重点课题。课题立项开始,学校就确定了“诵千古经典、做少年君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积极营造了“读好书,好读书,做真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全面实施“构建书香校园建设工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具体做法如下;
一、丰富图书资源,为师生创造读书条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目前我校图书室的藏书虽比不上大型学校,但它一直在不断充实着。此课题研究以前,我校图书室内的藏书是很少的,仅2000册,远远满足不了师生的阅读需求。学校领导研究决定,自筹资金添置图书。一年来,在图书添置上投入5万元,新添图书17000册。目前,图书室内拥有图书45000余册,期刊170种。学校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明代于谦所说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读书可以使精神充实,可以使人远离蒙昧和低俗,可以提升生命的质量,使人觉悟到人于人的根本,那么他们就会终生与书籍为伴。
二、精心设置校园文化。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书香大环境,学校对整体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按照学校“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要求,着力打造优雅的校园环境和高层次的人文环境。在学校的围墙上布置了图文并茂的教育内容:用神话故事讲述汉民族的起源发展;用正、草、隶、篆反映汉文字的演变;用从古至今的十大名人画像,渲染中国的人文精神;用梅、兰、竹、菊四君子诗配画倡导师生品德;用动漫象征未来。廊道上张贴了师生书画作品、名言警句、《三字经》、《论语》、温馨提示,更新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为引领师生走进书海,品读诗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生活需要,让每一个孩子能时刻浸润在书香当中,在校园里享受到美丽的书香人生。学校十分重视书香文化环境建设,力争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能焕发出文化的韵味。教室外走廊壁悬挂图文并茂的优秀诗词五十多幅,同时展示了学生的书画作品;各年级教室外还更换了别具特色的书香味班牌:一年级“文津”、二年级“文舟”、三年级“书坛”、四年级“书园”、五年级“学林”、六年级“学海”,让学校处处有知识,处处有书香。
三、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语文课程标准》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
在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积极、宽松的课堂氛围,真诚地鼓励、表扬学生,鼓励人人畅所欲言,让学生品味到阅读的甘甜。对那些学生“想领悟而领悟不到,虽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加以补充、归纳。就是在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平等的态度、亲切的微笑、积极的鼓励和真诚的点拨,加上流畅的语言,定能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生活中教师注重推荐一些内容简单、有趣、浅近的读物给学生阅读。如:通俗易懂的童话、寓事说理的寓言、琅琅上口的儿歌、童谣,人物传记故事等;有时还利用活动课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汇报阅读成果。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讲一讲等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感受到成功阅读的乐趣。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阅读愿望,让学生喜欢阅读,并使阅读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笔者觉得在小学的语文课里面,不但是要加强阅读,尤其要加强诵读,就是要加强朗读,要读出声来,一个学校要有笑声、歌声,琴声,更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要朗读,读出声来,读得自我陶醉,读得出神入化,这样就好了。如果从小养成了这种习惯,那么国民的阅读,社会的阅读也就有了很好的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引领师生共读经典
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养成,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塑人格。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怎样才能较好地达到课标的阅读要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008年8月,我校申报的“贵州省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试验研究”课题被省教科所确定为省级基础教育重点研究课题,立项后,学校把书香校园活动列入学校日常管理之中,推行班级“四个一”活动,即做到每日一诗,每周一心得,每生一摘抄本,每班一记录本。以此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为传承我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统一规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经典美文品读》活动;
1、由普通话荣获二级甲等以上的教师担任品读教师,利用每天第一节课前三分钟、课间操时间领读每周的阅读内容:《唐诗》、《宋词》、《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等。
2、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学校利用每周三下午4;10分到5点开设一节阅读课,组织全体师生共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三字经》、《唐诗宋词》、《散文》、《名言佳句》”等,为强化阅读效能,落实导读措施,还规定每天“晨诵”、“午读”、“晚读”时间,在学生阅读时间,教师进教室陪同读书,巡视指导,做到专时专用。通过师生共读积累知识,丰富孩子写作及知识阅历。
3、每天晨读前十分钟,中午上课前20分钟利用广播播放经典品读内容。
4、为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每月上一节“读书伴我成长”主题班会;举办一次以“读书、读故事、品读美诗文”为主题的比赛活动。学校每月评选
两次“读书明星”(学生)、评选一次“特色书香班级”。
5、学校举办了书香校园建设“亲子诵读大赛”、“学生读书知识竞赛”、“学生美诗文诵读大赛”、“教师美诗文诵读大赛”、“红色经典诵读”、“师生讲、演故事”大赛等大型的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交流习惯。目前,教师向学生推荐、学生向家长推荐书籍,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已经蔚然成风。
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循循善诱,有目的读书
书籍浩如烟海,读书人仅是一叶扁舟,盲目地读书,会使人迷失方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情、心境,以及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并指导学生吸收不同书籍的优秀之处。读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或名人传记时,要让学生学习书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书中的深刻道理;读优秀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积累(转下页)
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优美片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读科普类作品时,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注意观察,做到学以致用。
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试想,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通过预习,认真查阅工具书,解决了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不是最典型的主动求知吗?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根据实际需要,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疑难问题,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吗?
由上述做法可以看出,阅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影响。我们知道,在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中有很多关键时期,阅读的确最关键的时期是在青少年,是在中小学时期,尤其是在小学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会形成好的胃口,读那些好的东西,就喜欢那些好的东西,那些好的东西就成为他判断的基础,鉴赏的基础,鉴别的基础,他就会选择。
现在世界上有个现象,发达国家一般来说阅读抓得都比较好,都受到民众自觉的推崇和跟进。所有发达国家在做阅读书目的过程当中,都是非常理性的,是非常科学的,也是积累了人类所有经验的。比如,北欧,从一个海盗国家逐步成长为现在世界上阅读最好的国家,最多的国家,他们对阅读的研究就十分深入,如果一个孩子12岁之前不养成阅读习惯,从概念上说,这个人一生就跟阅读失之交臂,他最终不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他们把12岁之前的阅读,作为一个科学的规范。
世界上许多好的教育都是从阅读开始,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也是每个人在学习中应该建立、养成和一生保持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要从阅读人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总之,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要从小抓起,从培养兴趣抓起。要多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通过交流,逐步喜欢读书,持之以恒,渐渐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这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要重视中小学生的阅读,阅读改变人生,阅读改变社会,阅读提高国民素质,阅读会为国家和民族的和谐发展的长治久安打下结实的基础。
9.为供电企业和谐发展做好基础保障 篇九
一、实施一把手工程,明确工作责任
我公司认识到: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是推进“两个转变”,实现科学发展,贯彻落实“三抓一创”思路,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目标的最佳载体和必然选择。
我公司确立了党政一把手为安全文化的第一责任人,把安全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重点。一是上下统一认识,确立“爱心活动”、“平安工程”针对性、长期性开展的工作思路,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二是以培育全体职工的爱心理念和平安理念为重点,让爱心理念、平安理念升华为全体职工的共同价值观,转化为维护安全稳定、促进企业发展的自觉行动。三是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倡导和实践安全文化,经常分析安全文化建设形势,及时纠正问题。四是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建设组织网络,确保组织落实。五是加强安全文化多样性、创新性建设,激发广大职工求上进,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全面推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
二、抓好三个区位,做到同步推进
1、工作区是传播和实践安全文化的主阵地。一是建好阵地。在主要公共场所和显要位置设立安全文化宣传栏,积极宣传安全理念,加强对安全文化的管理和引导,净化不安全因素,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员工对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入心入脑、人人皆知。三是建立安全形势分析制度,落实三项责任制,教育员工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遵章守纪,努力实现安全目标。
2、住宅小区是学习宣传企业文化的重要场所。一是把小区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分公司安全文化建设之中,按照“活动经常、安全文明、睦邻和谐”的目标建设小区文化;二是积极创办文化走廊,广泛开展小实新活的文体活动、扶贫济困的公益活动和“文明小区”、“文明楼院”的评比活动,树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成为文明小区建设的榜样。
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要围绕“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崇尚文明,平等和睦”的目标建设家庭文化,培养一大批文明家庭、安全家庭典型,把文化管理延伸到八小时之外,渗透到家庭成员之中。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内涵
围绕安全文化创建工作,我公司重点开展以下两个主题活动:
1、“奉献爱心,营造和谐”主题实践活动。
这个主题的主旨是要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造就人有机结合起来,把“育人”与“兴业”结合起来,实现人企共进。
一是企业关爱员工,关心员工的健康成长。从送温暖、弘扬家庭美德等方面入手,作好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多为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力争在实现企业效益稳步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企业劳动环境和谐。
二是员工关爱企业,忠诚企业,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在全体职工范围内开展“一人一策”活动;举办“安全杯”综合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广大职工学安全、要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职工学知识、比本领的积极性;培养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尽快改进企业安全生产面貌争相奉献。
三是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宣传“平安工程”的宗旨和安全文化,把倡导“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爱心理念和“安全、稳定与和谐”的平安理念渗透到职工家庭。
四是发挥“红马甲”青年志愿者的作用,先后16次深入乡镇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同时开展“安全系万家”活动,使机关、农村、社区、学校、厂矿、单位、家庭都成为了解电力、安全用电的和谐细胞。
2、“珍爱生命,杜绝违章”主题实践活动。
重点是以保障职工平安、保证电网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加强班组建设和现场管理、规范人
员行为为着力点,以抓好反违章为突破口,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一是居安思危 警钟长鸣,创新管理手段。首先是建立领导干部安全活动联系点制度,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第一责任人到第一线,与员工共同讨论安全工作,查找违章现象,追求企业长治久安、员工安居乐业;其次是积极培育班组安全文化,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编制了《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指导办法》、《防止人身事故措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生产的理解;第三是抓源头、抓人头,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加强遵章守纪教育,健全立体、动态、集约、高效的监督和保证体系,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安全管理可控在控,追求零缺陷、零违章、零事故。
二是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察体系。首先是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深入开展反事故斗争和“安全周”活动,加大反违章力度;其次是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三个三”,即班前会做到“三查”(查衣着、查安全用具、查精神状态)和“三交”(交任务、交技术、交安全);班后会做好“三评”(评任务完成情况、评工作中安全情况、评安全措施执行情况)和经验总结;第三是作业前开展危险点分析,检查所需的工器具、防护用品、资料及手续是否完备,工作中做到“先想后干、想清楚再干、想不清楚不干”。
由于将安全文化创建活动紧紧地融入到“一强三优”战略目标和“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中心之中,我公司安全生产成效显著,实现了安全生产零目标,安全运行2352天。
四、突出五个重点,夯实工作基础
1、狠抓规划部署,实行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围绕一
手抓安全管理、一手抓安全文化建设,倒排进度,落实人头,做到年初有计划、月(季)度有考评、年终有总结。2、狠抓宣传教育,提高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是通过各种会议提高员工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XX供电》开辟专栏,加大安全文化建设宣传报道,为安全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广辟途径。通过举办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我为安全生产献一策”等活动促使安全文化建设深入人心;三是广泛培训。对广大员工按工种、分批次的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票、岗位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以学习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3、狠抓典型示范,推进企业精神人格化。岗位英雄楷模是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在他们身上成功地体现了企业价值观,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有形的示范推动作用。我公司在安全文化创建中树立先进典型,塑造一批可敬、可信、可学的楷模,让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文化成为企业的优良资产,并转化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在分公司范围内积极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良好氛围。
4、狠抓调研试点,探索安全文化建设新途径。一是集中内部力量并借助外部力量,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适时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探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新途径。二是根据具体情况,分批选择安全文化建设推进班组,加强指导,抓好示范;三是及时总结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推广应用。
5.狠抓考核奖惩,把安全文化要求落到实处。对安全文化建设采取跟踪、汇报、通报的办法进行管理,在线控制。充分发挥精神和物质的杠杆作用,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部门和员工绩效考核、评先创优的重要条件,同时制定文化建设考核办法,总结表彰安全文化建设先进部门和先进个人。
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有力保证,XX供电分公司作为企业结构中最基层单位,以特有的方式诠释着安全文化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安全管理的形式和方法,把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实现了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为供电企业和谐发展做好基础保障》来源于范文大全网,本站为所有正式会员免费提供文章查找帮助。欢迎阅读为供电企业和谐发展做好基础保障。
10.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篇十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时间需要研究理论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其中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实践活动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本身。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实践的需要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而不能就理论研究理论。毛泽东说:“社会科学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立足于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满腔热忱地投入生活,与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同进步,与人们群众共命运,真正了解实践的需要、时代的走向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立足历史潮头,引领时代发展和进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强烈的问题意识,首先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如果问题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一个伪问题,那么,而后的全部研究都会变得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毫无价值。
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社会问题错综复杂,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有社会担当意识,有历史责任意识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十分重视研究那些事关国家、民族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这对于从全局上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函,具有重大意义。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科学理论不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事件和科学文化实践钟来。邓小平说:“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
成功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只有全面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深刻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的“两起两落”,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之后,才真正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其中包括“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才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既要重视总结别人的经验、过去的经验,更要重视总结自己的经验、现实的经验,在不同时空的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拒绝研究别人的经验、过去的经验,只承认自己的经验,是失足的狭隘经验主义;拒绝研究自己的经验、现实的经验,一味照搬别人的经验、过去的经验,是十足的教条主义,二者都是主观主义。
经验是具体的、零碎的、偏于感性的认识。总结经验的任务,在于经过思考,把这些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之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的叙述出来。”
(二)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总结经验,要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在自然界和历史的每一科学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恩格斯在批判杜林从原则出发的先验论时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复核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要求我们坚持观察的客观性,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定义或主观想象出发,而应当从实际出发。毛泽东说:“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想到。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三)调查研究室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调查研究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时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要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唯一的方法就是向社会作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真正的社会科学研究。
调查研究要客观、周密和系统,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掌握全部材料的综合。列宁说:“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搜集材料既要全面而要有重点,历史的和现实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正面的和反面的,主要的和次要的,愈丰富愈好。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综合,抓住本质、抓住规律、抓住全局。
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理论是否正确,在理论的范围内不能解决。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毛泽东说:“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为经验理论是非的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我们应当辩证地加以理解。所谓确定性,就是只能通过实践的结果论是非,而不能以本本论是非,不能以圣人论是非,不能以权威论是非,不能以长官意志论是非,不能以自我感觉论是非。某一认识即使不能被一时的具体实践所证实或证伪,最终也必将被人类持续的总体实践所证实或证伪。所谓不确定性,是说任何时间都是具体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证伪一切认识,而且这种证实或证伪所达到的程度或便捷也是相对的,因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列宁说:“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起来,凡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就要毫不动摇的加以坚持;凡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认识,就坚决及时地加以就哼;凡尚未被实践证实或证伪的东西,就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既要防止主观盲目性,又要防止思想僵化。
(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一方面不断为我们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认识工具,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实践所提供的经验和认识工具又总是有限的,从而又限制着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这种状况决定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只能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能是绝对的统一。
毛泽东说:“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恭喜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人的认识作为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从知之不够正确到知之比较正确的过程。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
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永无止境,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永无止境。“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我们应该牢记恩格斯的话:“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像,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制约,在主观上收到得出该思想映像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因而每一时代人们的认识“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东西,无例外地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确的东西多得多”。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科学与迷信是对立的,坚持科学必须破除迷信。毛泽东说:“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不然就叫做迷信。要破除迷信。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不仅不信而且还要批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都则就会丧失根本、,迷失方向;同时又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自觉把自己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在新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11.基础教育为学生打基础 篇十一
关键词: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更新观念;树立信念;培养习惯;拓宽渠道
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近2200万,他们毕业后绝大多数都将进入生产第一线。面对目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只重视实践操作能力。而往往把职业健康与安全这一问题给忽视。所以很容易成为职场受害的“主力军”。近年来一系列职业健康与安全案件频繁发生,如前年8月27日,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在某药业有限公司实习时,被货物砸下来造成左脚拇趾粉碎性骨折;2010年8月13日,在北京某企业实习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某职业学校学生小相,由于电梯故障导致意外身亡。这些健康安全事故,都与严重忽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有关。现在很多职校把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放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紧起来不要”的位置上。在这种思维下培养出来的各种专业的学生业务技能精,职业健康与安全意识薄落。将来他们走上各种工作岗位后,是很容易发生各种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不仅会给自己带来身体的伤害,也会给自己的家庭和企业带来一定危害。因此,加强职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就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笔者在长期职业教育教学中作了一些研究探索现总结如下:
职业健康
与安全教育现状形成的原因
造成职教忽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思想认识造成
在职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将来就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而大多数专业教师对学生们只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就认为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完成了。同时,职校师生们普遍认为职业是一门专业、一门学科,学生们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只是跟各种职业技能打交道的,而没有认识到职业健康与安全的问题。由于广大师生中存在着上述错误的思想认识,所以师生们普遍认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是可以忽视的教育。
2.专业课程设置造成
从职校现行的各种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上看,各种专业课程设置教材版本很多。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却一直没有作为单独一门课程纳入专业学科教育教学体系中,直到2010年年底才进行初步试点工作,还没有进行全面推广应用。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长期被师生们所遗忘,其根本原因就是各种专业课程设置没有把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上。
3.教育教学过于单一呆板造成
由于职校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所以教师一般都采用说教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保证其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概念、原则、图标等知识大都是抽象枯燥的,教师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措施,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内心深处很难形成丝毫的学习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兴趣,这样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4.学校疏于教育、管理造成
学校只着重考虑如何解决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忽视了实习、就业过程中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再加上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根本不知道实习、就业过程中潜在风险。这样,学校疏于教育、管理,导致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遭遇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并呈上升态势。
职业健康
与安全教育的措施与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促使重视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教育
作为职教教育工作者,各专业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从传统的专业教育观念中走出来,不能只重视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教育,而忽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而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时代也呼吁我们教师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只有在教育观念发生更新后,才能真正的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健康教育、渗透职业安全教育。同时,职校的各种专业课程设置也要更新观念,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放到足够高的地位上,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设置应该坚持现代教育理念,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只有注重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与专业业务技能教育齐头并进,相互结合,才能培养出各种专业的合格的技术人才。
2.抓住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健康与安全的信念
课堂是学生接受各种知识、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老师抓住主阵地,在课堂上讲授专业知识技能时,也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们讲授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帮助学生们树立职业健康与安全信念,使学生们理解消化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不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如:职业健康的概念、原则、要求等知识是抽象枯燥的,这时教师让学生观看有关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和案例VCD等教具,激发学生们学习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水平,从而使学生们逐步树立职业健康与安全的信念。为学生们毕业进入专业工作岗位时,在他们脑子里打下坚实的职业健康信念与安全意识。
3.结合职校实习,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健康与安全的习惯
各专业实习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加深专业认识的重要活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良好机会。教师在设计实习计划时,应尽可能考虑、渗透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在实习中,让学生们仿真模拟实习,从中理解、体会、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解决将来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通过结合各专业实习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将抽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转化为具体的;将枯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转化为生动的;将学生们被动接受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转化为主动理解、灵活的运用。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思想意识,不断升华自己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水平。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良好习惯。
4.周密组织课外活动,拓宽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渠道
课堂上的知识无论用什么方式渠道传授,学生都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而通过课堂之外的各种渠道途径加以补充巩固(即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就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兴趣和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学校要周密组织课外活动,充分发挥社会环境育人的功能,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从而拓宽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渠道。
(1)开展知识讲座。学校可以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举办有关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讲座。通过对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即坚持宣传正面典型与剖析反面典型并重。一方面运用反面典型如:重大职业安全事故案件,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警示教育,这样使学生对违反职业健康与安全和相关法规的法律后果产生了直观、深刻的认识,从而在内心逐步形成自我约束和防范的能力。另一方面运用正面典型的专业领域良好的职业健康习惯为榜样进行教育,可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生动的启发和教育,并从中找出自身的差距,从而达到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教育目的。
(2)举办专题辩论会。通过专题辩论会,会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职业健康与安全,转化为主动积极思考职业健康与安全。学生们往往为了一个专题,不遗余力地主动地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说服对方。通过激励的辩论,将其平时所学到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转化为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身的职业素质。
(3)进行互联网络交流。在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教育方面,传媒的披露和报道带来的震撼和影响有时候比理论灌输和说教更为深刻。尤其是互联网络的普及,学生们面对扑面而来的大量的信息,很难辩别是非,这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职业健康与安全过程中担负着非同一般作用。当今的学生不愿与家长和老师面对面进行交流,喜欢在虚拟互联网络中进行交流。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新的特点,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如公开自己的QQ号或电子邮箱,学生可以在网络中匿名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及时解答。同时老师也可以将各种网站上所报道各种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最新资讯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及时地推荐给学生。增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时代感,学生浏览之后可以在“群聊”中与老师、同学相互交流。这样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效果显然比让他们死记硬背职业安全条例要好的多。这种交流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从而达到对学生们潜移默化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5.强化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应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育教学过程中,各职校应通过宣传橱窗、印刷宣传册,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的讲座、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的课程,多方面、全方位的让学生掌握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知识,提升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如何防止安全事故或在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如何采取紧急避险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应该大力宣传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让其懂得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怎样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基础教育为学生打基础】推荐阅读: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10-17
基础教育期刊11-09
中学基础教育12-14
以规范化管理为目标,不断强化安全基础工作11-24
第一章教育基础07-24
教育基础调查报告09-04
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08-11
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10-22
西安基础教育现状分析10-31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