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13篇)
1.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 篇一
天津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价
阐明了地下空间资源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了影响天津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自然因素,采用GIS-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建立了地下空间资源数据库,完成了地下空间资源分布图,科学反映和度量了地下空间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为天津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编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作 者:王永立 WANG Yong-li 作者单位: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天津,300191刊 名: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RC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年,卷(期):30(2)分类号:P208关键词:地下空间资源 中心城区 GIS模糊综合评价 天津市
2.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 篇二
关键词: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城市化
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是指埋设于城区内地下的各种管线,主要由给水、排水(雨水、污水)、通讯(广电、电信、移动、联通、强电通讯系统等)、电力、燃气(天然气)、热力管道、路灯电缆、景观照明等组成。它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和“血脉”。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地下管线系统也越来越复杂,与之相牵涉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如地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建设的关系,地面设施建设与地下管线的关系,地下管线中各项专业管线之间的关系等。
1 地下管线规划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城市地下管线资料不全、不准,没有完整的竣工图,只有几份示意图。因此常常造成新铺设管线设计后,在工程建设中不能按图施工,只能边施工边调整,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2)地下管线普查情况不甚理想,但是由于缺少普查方面的管理经验,造成普查成果与实际不符,致使管理单位对普查成果的准确性产生怀疑,导致普查成果的使用效率不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3)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道路进行了大量拓宽改造工程,城市改造使城市地下管线的相对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有的路段、地段增加了新的地下管线,但这些改造地段的管线普查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形地貌的变迁,没有及时更新。
4)因地下管线资料不详或精度不高与现状不符,致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查报建的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或相关的建设项目、核发规划许可证件时无法提出明确的规划设计条件或提出错误的规划设计条件;在工程建设中造成管线损坏,事故频发,致使停水、停电、停气、通信中断、污水四溢,甚至引起灾害事故,给市民生活、厂矿企业正常生产、建设单位、政府主管部门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2 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对策分析
2.1 地下管线的规划编制管理
1)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和各管线建设单位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编制各综合管线的专项规划。作为规划的主管部门,应根据专项规划结合管线普查编制综合管线规划,加强对各管线专项规划的协调。各管线专项规划和综合管线规划经论证审批后,作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的指导方针,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修改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进行工程建设。提前做好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为各类管线预留管位;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对于强、弱电等可共沟建设的管线按共沟规划并同步建设。
2)进一步扩大对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幅度和范围,建立管线资料的地理信息维护系统。科学、准确、完整的地下管线现状信息是地下管线赖以安全、高效运营的保证,也是城市综合管线专项规划、各专业管线专项规划科学规划的前提。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现代化步伐日趋加快,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2.2 地下管线的日常管理
1)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工程的设计规划审查,理顺与建设工程审图中心、消防部门、市政公用管理部门、燃气管理部门的关系,协调分工,明确各部门对管线的审查内容、审查阶段,既不重复审图也不遗漏审图内容。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重点审查各综合管线的相互关系、单项管线的规划定位、铺设方式、埋设深度。
2)严格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建设的定线和竣工测量制度,加强管线建设的批后管理。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地下管线工程,必须在开工前进行定线,在覆土前进行竣工测量。定线和竣工测量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
3)加强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在规划审批新建管线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时,严格执行《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6号),办法要求:“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查询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取得该施工地段地下管线现状资料。”“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向规划主管部门报送地下管线现状资料。”及时掌握新建管线工程的竣工情况,在对城市新建工程进行规划竣工验收时,应要求建设方提供准确和翔实的竣工资料,在竣工资料不全、资料深度达不到规划要求时,该工程规划验收不予通过。
2.3 地下管线管理的制度建设
1)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分工方面应明确专人负责地下管线的开挖审批,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由于对从事市政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要求较高,需要熟悉了解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等多方面知识,但目前从事市政工程规划管理的人员多为土建行业人员(如交通土建、给排水、土木工程等),对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缺乏全方面的了解,如目前的地理信息系统,基层规划管理人员限于学识水平的限制,如不予培训学习基本无力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
2)建立健全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事。首先要继续贯彻建设部1998年69号《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通知》的文件。其次应结合《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通知》等国家强制性规范,参考国内同类城市的管理经验,出台城市地下管线方面的地方规划管理规范性文件,如《吴江市城市综合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吴江市市区道路地下管线管理办法》等。联合规划建设监察部门加强对新建管线的规划审批和监督工作,对各种违章的管线工程建设必须加强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凡未取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规划许可证件或违反规划许可的条件而进行建设的,应依法严肃查处。
3)逐步推进地下空间的有偿使用。地下空间资源属国有资源。当前,多数城市的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基本处于无偿状态。在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应该考虑通过经济杠杆来规范地下空间的开发,实行地下空间的有偿使用,遏制和避免当前存在的无序无偿状况,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
3结语
城市要健康发展、有序发展,必须加强对地下综合管线的规划管理工作,保证地下管线建设服从城市规划管理,严格按照规划实施。
参考文献
[1]邓绍杰.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地下管线管理,2001(1):27-28.
[2]王贤萍.市政管线的综合规划与管理[J].中国给水排水,2002(6):34-35.
[3]朱富坤,成永清.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的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07(4):24-25.
3.地下空间规划初探 篇三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12-0218-0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剧增,导致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给城市造成了巨大压力,为解决这些问题,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使城市地下空间既能服务城市,又能造福子孙后代,成为现代地下空间规划者们思考的难题。
1地下空间的特点
1)节约能源。地下空间具有良好的密闭性、稳定的温度环境和蓄热作用,具有节约能源的特点。2)节约土地。地下空间具有十分丰富的空间资源,合理规划地下空间,有利于節约城市用地,改善城市交通,减轻城市污染,如将车流、人流、商业等组成高效的地下系统;在地下统一处理废气而不污染空气等。3)防震减灾优越性。地下空间建筑具有较强的防震减灾的功能,可有效地防御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各种武器的杀伤力破坏作用,对地震、旱、涝、风、雪自然灾害及爆炸、火灾等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强,对化学品事故和火灾的蔓延可以有效的控制。4)改善城市环境。将部分商业建筑、公共交通引入地下空间,可以把大量人流分流到地下,缓解城市拥堵的状况,同时减少了噪音的污染,提高了城市运营效率;缓解地面上用地紧张、房价过高等不利于城市发展的问题,降低城市建筑密度,改善地面建筑采光;可以提高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5)合理安排地下产业和建筑。由于地下空间自然光线不足,与室外环境相隔绝,对防水防潮要求高,并且密闭性好,使用寿命长,因此可以在地下空间内安排部分产业和建筑,如粮油库、油气库、易燃易爆剧毒物仓库、毛纺织等粉尘较多的行业、指挥中心、精密仪器生产用房等。这对提高产品效益和城市空间利用是十分有利的。
2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
1)着眼当前。从我国城市发展现状来看,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应该在城市的中心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等急需通过地下空间开发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促进集约发展的地区,尽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地下空间开发时要根据城市的发展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开发地下空间要采取复合式的开发,即将过去已建的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室经过改造,作为适合的建筑使用;同时在规划地下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时,要考虑到战时人防的作用,在平时一些经济效益好,能发挥战略效益的重要广场、路口等地方规划人防地下室,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交通;在修建高层住宅时修建地下停车库,兼做人防工程使用;在道路交叉口规划多功能综合通道,集管网综合、地下交通、商业等功能为一体。规划地下空间工程目的是既充分利用的地下空间,节约了土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和交通环境,从长远来看,同时也为城市水、电、气等生命工程的安全防护、防震减灾、战时人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制定地下空间规划时,要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制定中长期的规范方案,地下空间才能发挥平战结合的功能。2)统一规划。城市的统一规划就是对地面、地下立体进行有效分配,使两者相互补充和支持,促进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协调发展,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因此地下空间规划要适应于城市的整体规划,如为了改善城市社会环境和交通环境进行城市整体规划时,地下空间规划就要考虑到将地面上部分人流和公共交通引入地下空间,减少地面人流量和车流量,提高地面上绿化面积;根据城市整体功能和布局,将不适合在地面上的建筑和产业引入到地下空间,这些都是地下空间规划要服从于城市整体规划,这样才能改善城市的社会环境和交通环境。3)相互制约。建筑工程需要多个专业共同合作才能使这个建筑发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当前在地下空间规划涉及到了给水、排水、电力、电讯、人防和地下工程等专业,由于各个专业联系较少,缺乏沟通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导致计划与规划脱节,各个专业配合较少,造成地下空间规划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要加强各个专业的相互沟通,在满足专业技术的条件下,可以将各个专业所需的功能在地下空间中得到合理分配,如各个专业合理配合,规划人防疏散和地下公共交通相结合,各种管道埋置合理,一物多用的地下空间。在各个专业的配合下,可以节省投资,提高防灾减灾的功能。
3地下空间规划的实施建议
1)实现良性循环。在制定地下空间规划时,要严格论证可行性,并符合城市整体规划。在规划地下空间时,要合理统筹公共活动、地下道路交通、地下市政、民防等功能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在地下空间使用中,将城市地上空间活动引入地下空间,形成城市生活的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在地下空间承担这些功能的时候,检查和其他功能的协调能力,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让地下空间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做到平战结合。地下空间在运营中,在满足战时人防功能的前提下,要将地上人流和交通引入到地下空间,改善城市社会环境和交通环境,并发挥好地下空间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2)分步实施。在地下空间规划工程得到可行性验证后,防止各项工程一拥而上,这不利于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城市整体规划的实施。要采用逐步施工、分步实施的方法,既保证了地下空间规划的实现,有不会破坏城市整体规划。
4地下空间规划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地上”与“地下”。城市统一规划是对地上、地下的立体进行有效分配,这就需要地下空间规划者们处理好地上与地下之间的关系。在规划上要考虑到地上环境的承载能力、交通现状、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为保证城市空间的环境,保证建筑密度和建筑采光,将部分人流引入到地下空间,通过地下的公共交通带动地下商业的发展,产生经济效益。规划时要遵循一下原则:上下结合原则,保证地上和地下成为一个整体为城市服务;以人为本原则,保证人在地上,物在地下,即人的长时间活动在地上,短期行为在地下;上下对应原则,为满足城市功能的需要,要保证管网在地下,部分交通在地下,改善地面社会环境和交通环境。2)“封闭”与“开敞”。为了改善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要根据需要将地面上的阳光通过安装露天玻璃等方式引入地下,合理规划地下景观,保证地下空间的空气质量和人们的视觉感官,让人们在地下空间活动时如同在地面空间一样。3)“平时”与“灾时”。所谓“平时”是指城市发展中为满足日常生活而进行的地下空间活动。“灾时”则是指在遇到各种灾害或战争等情况下,地下空间所发挥出的作用。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在进行城市统一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地下空间的经济效益和人防功能,制定详细的预防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的方案,在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提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不受这些灾害侵害。
5结束语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势在必行。在进行地下空间规划和开发时,要科学、合理、高效的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在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好人防工程,对提高城市用地效率,减少城市灾害损失,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永常.城市地下空间建筑,2006.
[2]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2000.
4.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 篇四
《长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名词解释】 本条例所称地下空间是指地表以下的空间,包括单建地下空间和结建地下空间。
单建地下空间是指独立开发建设的地下空间。利用市政道路、公共绿地、公共广场等公共用地开发的地下空间视为单建地下空间。
结建地下空间是指同一主体结合地表建筑一并开发建设的地下空间。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市区范围内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基本原则】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当遵循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要。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优先用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第五条【协调机制】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重大事项,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六条【部门职责】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
市国土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用地管理。
市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
市公用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综合管理。
市房地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权属管理。
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兼顾人民防空需要的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资金保障】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经费投入;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第二章 规划管理
第八条【分层要求】 本市地下空间实行分层利用。在竖向上分为表层、浅层、中层和深层。其中表层为地表至负五米、浅层为负五米至负三十米、中层为负三十米至负五十米、深层为负五十米以下。
表层优先安排地下管线,其中道路、公共绿地、广场等公共用地的表层只作为基础设施空间使用,原则上不得进行商业开发;浅层优先安排综合管廊、人行通道、下穿立交、轨道交通、地下道路;中层优先安排轨道交通、隧道、地下特种管廊;深层主要用于远期开发。
第九条【总体规划】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当同步编制地下空间规划,并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地下空间规划内容应当包括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功能分区、用地规模和布局、市政设施、交通体系,禁止、限制与适宜建设的空间范围等。
第十条【专项规划】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地下空间专项规划。
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下交通、地下市政、人民防空工程等各类专业规划组成。具体内容包括地下空间的建设适宜性评估、地下空间功能分区、竖向分层、地下空间建设重点区域的总体布局和规划指引、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人民防空工程、近期建设规划等。
涉及地下空间安排的各类专业规划,由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详细规划】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地下空间开发范围、竖向分层、开发深度、建筑面积、使用性质、连通要求、出入口位置,以及人民防空工程的类型、范围、建筑面积等。
对于规划确定的重点地段、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列入近期建设计划的地下空间,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十二条【规划调整】 经批准的地下空间规划需要修改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第十三条【规划条件】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规划条件。
规划条件应当明确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位置、规划用地面积、规划用地性质、可建设范围、建筑面积、容积率、开发深度、竖向分层、连接通道及出入口位置、人民防空设施建设要求等。
第十四条【规划许可】 单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结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随地表建设项目一并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手续。
第三章 用地管理
第十五条【使用权的取得】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应当依法取得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
列入国家《划拨用地目录》范围的地下空间建设项目可以采用划拨方式取得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其他地下空间建设项目应当以出让等有偿方式取得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
同一项目分期建设的,市国土主管部门根据建设单位的申请,依据规划许可,可以分期核发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证。
第十六条【使用权出让方式】 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用协议方式出让:
(一)附着于地下交通设施等公益性项目且不具备独立开发条件的经营性地下空间建设项目;
(二)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其建设用地范围内单建的经营性地下空间建设项目;
(三)国家规定的其他符合协议出让条件的情形。
第十七条【用地手续】 单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用地手续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
结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用地手续随地表建设项目一并办理。
第十八条【使用权出让年限】 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用途确定,不得超过相同用途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法定出让最高年限。
第十九条【使用权出让金】 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应当综合考虑竖向分层和使用功能,以及单建和结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按照周边同类用地性质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的一定比例收取。具体标准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二十条【建设要求】 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符合地下空间规划,不得改变和影响规划确定的地表土地使用功能及性质。
第二十一条【工程设计】 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应当满足地下空间对环境、安全和设施运行、维护等方面的使用要求,使用功能与出入口设计应当与地表建设相协调。
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文件内容除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定及要求外,还应当明确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用途、界址、面积等;配建人民防空设施的,应当明确人民防空工程的防护等级、位置、面积、性质。
第二十二条【施工许可】 单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市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结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随地表建设项目一并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第二十三条【施工要求】 地下空间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认为有必要改变设计方案的,应当由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建设单位应当重新申请办理审批手续。
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施工,应当尽量避免因施工干扰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得破坏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对临时损坏的地表地貌及相关基础设施应当及时恢复。
第二十四条【施工安全】 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当对人民防空工程、市政公用设施、地表及周边的建筑和设施、文物、古树名木等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制定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其安全。
第二十五条【连通要求】 规划条件对地下空间建设项目有连通要求的,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明确与相邻建筑的连通方案。相邻建筑已经按照规划预留连通位置的,新建项目的连通位置应当与之相衔接。新建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建设衔接段的地下通道,并可以依法取得地下通道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规划条件对地下空间建设项目未明确连通要求的,建设单位可以与相邻建筑所有权人,就连通位置、连接通道标高、实施建设主体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内容进行协商,达成协议后,形成连通方案,纳入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方案一并提交审核。
第二十六条【连通管理】 地下空间需要穿越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河道等用地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征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七条【施工安全控制】 地下空间建设项目之间的距离,应当符合相邻地下设施安全保护的要求。地下空间规划应当根据相关行业标准、规范,明确隧道、地铁、综合管廊等大型地下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
需要在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方案审批前应当征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批施工保护方案,并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周边影响区域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各项设施的安全进行监测和检测,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二十八条【优先开发】 地表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开发其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地下空间。城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人民防空工程等公益性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地下空间的除外。
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开发其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地下空间的,应当符合地下空间规划的要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挖地下空间。
第二十九条【综合管廊】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综合管廊建设,在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过程中,配套建设综合管廊,集中敷设。
已明确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不予另行安排地下管线路由。
第三十条【地下管线】 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地下管线应当与道路年度建设计划相协调,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
第三十一条【竣工验收】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章 人民防空工程管理
第三十二条【兼顾人民防空需要】 隧道、地铁、综合管廊、地下道路等公益性设施以及单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应当兼顾人民防空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三十三条【结建人民防空工程】 新建民用建筑符合人民防空结建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因地质、地形等条件限制不能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缴纳易地建设费,由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统一易地修建。
第三十四条【人民防空工程许可】 单建人民防空工程应当依法经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审批后,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结建人民防空工程应当随地表建筑一并办理立项及规划、用地和施工许可等手续。未经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审核,市建设主管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五条【人民防空工程验收】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和竣工验收由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
第三十六条【人民防空工程拆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动或者拆除人民防空工程,确需改动或者拆除的,应当依法经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
经批准拆除人民防空工程的,拆除单位应当按照相同防护等级和建筑面积补建或者按照重置价格补偿。
第三十七条【平战结合要求】平战结合的地下空间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应当保证其防护设施的完好,确保战时能迅速投入使用。
第六章 权属登记管理
第三十八条【土地使用和建筑物权属登记】单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单独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
结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应当与其地表部分一并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
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属范围,按照土地审批文件中载明的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范围确定。
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的权属范围,按照竣工规划验收文件载明的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外围所及的范围确定。
第三十九条【地下建筑物权属登记】 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和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的权属登记,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办理。
为小区业主按照规划配建的地下车库(位),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办理抵押登记,在建工程抵押登记除外。
地表建筑物所有权人与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不一致的,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可以单独办理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
第四十条【权属登记要求】 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的权属登记应当在登记簿及权利证书中注明“地下”字样。
第四十一条【人民防空工程所有权】 单建人民防空工程的权属,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以划拨方式取得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所有权属于国家。
(二)以出让方式取得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所有权属于投资人。
经依法批准结建人民防空工程的,其所有权属于国家。
第四十二条【人民防空工程权属管理】 单建的国有人民防空工程由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到市房地主管部门办理初始登记手续;其他人民防空工程的权属登记手续,由所有权人依法办理。
国有人民防空工程不得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抵押权登记。
国有人民防空工程未经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转让、租赁。
第七章 使用管理
第四十三条【预售许可 】 地下空间建筑物、构筑物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三)按提供预售的建筑物、构筑物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国有人民防空工程和无固定实体界址的商业铺位、为非住宅配建的地下车库(位)不得销(预)售。
第四十四条【征用要求】 政府可以依法征收、征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权利人应当配合。
因国防、人民防空、防灾减灾、应急处置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需要,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当依法为建设单位提供便利,并不得损坏相关设施。
第四十五条【日常维护】 地下空间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应当对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保障公共通道及出入口的开放性,做好地下空间的标识管理,并配合基础设施的维护单位对相关设施进行日常维护。
第四十六条【安全责任】 地下空间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应当建立健全地下空间的使用安全责任制度,采取措施防范发生火灾、水灾、爆炸及危害人身健康的各种污染等。
第四十七条【信息管理】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地下空间信息系统,并实现各专业系统的信息共享。
市城乡规划、国土、建设、房地、公用、人民防空等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地下空间普查,并将普查结果纳入地下空间信息系统。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罚则一】 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违反本条例及有关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建设、房地产管理、人民防空等方面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四十九条【罚则二】 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中对已经依法设立的用益物权、建筑物或者构筑物造成妨碍或者实际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罚则三】 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中,有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相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或者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5.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 篇五
前言:地下管线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暴露出基本情况不清、规划管理不畅、新建与原有地下管线的协调管理困难等突出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今后我们要以此为指引,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加强我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工作。
一、现状
1.地下管线的定义和功能。城市地下管线是指敷设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地面以下,为城市居民生活和经济生产提供服务的永久性基础工程、设备和设施,属于城市公用事业的范畴。参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城市地下管线可分为给水、排水、燃气、供热、电力、电信、工业及其他等八类管线,其次还包括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以及各类管线附属设施。地下管线作为连接城市各行业、各功能区运转的“生命线”,与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和百姓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在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所处的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视。
6.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 篇六
2014-01-10 | 来源: 山东国土资源厅网站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近日,济宁市出台了《济宁市地下空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办法》明确,地下空间使用权是指地上土地使用权人在同一宗地内结合地面建筑一并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以及在广场、绿地、道路等无地上建筑物的地下单独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所占空间。土地使用权的获得主要以划拨和出让取得。除非经营性地下工程、人防设施、地下交通设施用地适用于划拨方式获得外,其他地下空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应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
《办法》规定,地下空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可按照地上空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设定;单建地下工程地下空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期限,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确定出让期限。土地出让价款根据宗地所在区域基准地价进行计算,单位土地面积按照基准地价的5%~25%,根据楼层不同分别计算收取。鼓励深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在合同约定用地范围内增加同层地下建筑面积的,以及开发接建第三层及以下、单建第四层及以下的,不增加收取出让价款。
7.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 篇七
在新世纪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合理的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全国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刚刚起步,且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管理体系方面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为了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合理、科学、高效、有序的开展,并加速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步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规体系的确立已然成为城市管理立法方向的当务之急。[1]
南京市由古至今都是全国的大都市,截至2009年南京市有辖区13个,城镇32个,全市面积6598km2, 其中市区面积4844km2, 建成区面积624.45km2,全市人口629.77万。南京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也是我国较早的城市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大规模建设人防工程,到20世纪末,人防工程面积过100万m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南京市的地下空间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已经进入了空前的发展时期。新街口地区已有10万m2的地下城,南京第一条地铁于2005年9月3日正式运营,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和地铁二号线也于2010年5月28日开始运营。根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到2014年底,南京将拥有240公里的线路,到2030年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将由17条地铁、轻轨线构成共计655公里的网络。目前南京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态,总体上以单轴发展为主,轴线主要为地铁一号线,以其串联河西、新街口、湖南路等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地区。随着地铁二号线的建成和其他地铁线网的建设,结合城市建设,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将由单轴发展,走向多轴带环定向放射发展的模式。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规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规体系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制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重大的进展,但经调查分析发现,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法规在体系和内容深度上还存在这很大的不完善,与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和港台地区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保障19亿亩有效耕地面积的底线,节约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空间利用潜力已成为我国一项重大国策。但是就目前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中涌现出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法规建构体系的不完备。[2]
以南京市为例,南京市现具有的对地下空间规范的法律性文件仅有三部:《南京市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规定》由南京市政府于1985年颁布施行,《南京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力法》南京市政府于2004年颁布施行,《南京市公共娱乐场所高层及地下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由南京市政府办公厅于2009年颁布施行。除此之外,南京市地下空间管理还受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整。这些法律法规交叉分属于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土地管理法规体系和人民防空法规体系,纵观全国城市的地下空间管理亦乎尽然。
(二)现行地下空间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个法规体系相对孤立主要表现在没有对地下空间形成统一的认识,首先,在土地管理法规体系中,土地与空间相脱离,并且缺少对地下空间的专门规定,特别是针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定更是少之又少其次,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整体性认识不足。在条款中没有对地下空间做专门的规定,仅仅是涉及交通、工程管线和竖向规划等方面。再次,人民防空法规体系更多的是关注人防地下工程的覆盖面积、工程质量等、战时需要等指标,并且由于工程保密的特殊性影响了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协调。
这种相互联系又相对孤立的关系,使得各部门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认识不够全面,工作积极主动不高,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为解决目前这一法规不健全的问题,必须将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归纳,将现有的相对联系又相对孤立的关系变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需要。[3]
面对当今相互联系又相对孤立的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体系提出了建立以土地管理、城市规划以及人民防空为基础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系的构架。在这一立法构想中包括了法规体系包括规划管理法规、投资市场管理法规、建设管理法规和使用管理法规四个方面,在法规体系的建设中始终贯彻保障地下空间权和有序、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4]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规提的立法构想明确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相关部门的权属责任,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科学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持。
摘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规体系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南京市为例, 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分析现阶段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规体系中的不足并对此作出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法规体系,开发利用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其说明》[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2]赵奎涛、胡克、贾晓晴:《城市地下空间的属性与权属讨论》[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第2期。
[3]陆海平、柬昱:《上海地下空间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J]。《上海建设科技》2007年第1期。
8.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 篇八
实践证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人类摆脱发展进程中新的生存空间危机,解决城市空间饱和、用地不足、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防灾抗毁等难题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地下空间是一种宝贵的新型国土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城市的发展趋向,是拓展城市空间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地下空间规划,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也正在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
未来,伴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日益深层化、网络化、系统化,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将会更加注重安全性、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相应地,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而许多相关的新的分析方法及技术手段也越来越有效地被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毫无疑问,无论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念的革新,还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技术和方法的升级换代,都有助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深挖地下空间的经济新潜力。
未来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对地下空间规划的新要求
当今国内外大城市都在对地下空间进行有序、合理、经济、高效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正在愈来愈广泛地被应用于商业、仓储、交通、物流、防空、防灾、环保、能源、生物、信息、居住、娱乐、体育、文化、科教实验等功能领域,并已取得一定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地下空间所能容纳的功能,除了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容纳许多城市功能及设施。地下空间规划领域的权威综合多国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提出:地下空间未来发展有深层化、网络化、系统化三大特点。
之所以说深层化发展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因为地下空间资源作为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一旦开发利用很难再进行功能的重新调整,因而,对地下空间合理有效地竖向布局设计极为重要,尤其是在未来地下空间开发设施种类繁多的情况下,地下空间的开发深度会不断增加。深层化也是伴随城市功能地下化过程中的网络化功能及系统化功能发展演变而来的。
无论是市政功能的设施,还是交通功能的设施,相应地,都有了其地下空间网络化的发展。比如纽约在城市地下250米深处建设了城市给水管网以保证城市的供水。再如巴黎拉德芳斯(La Défense)的地下交通网络,很好地实现了人在地上、车在地下的地下空间开发理念,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
城市地下空间系统化的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拿城市地下空间的系统化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市政公用功能的方面来说。作为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生命设施”, ——市政设施,目前在城市中的分布区位主要在地面+15米的区间内,与人群经常活动的城市空间存在着竖向的交叉,从而会在景观、环境上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将市政设施进行系统化的地下发展,能够减少这些设施对城市地表空间的占用,将这些设施地下化后所空闲出来的土地,能够为居民生活营造更多的公共开敞空间。
在城市地下空间系统化、网络化、深层化发展这样的大背景,客观上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未来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将会更加注重安全性、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地下空间吸引着大量诸如商业、交通等公共活动的同时,其安全及环境问题越来越被各方面所关注。地下空间具有相对封闭的特点,使得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理问题变的更为困难复杂。当大型城市地下综合体,步行街等公共活动聚集的内部出现某种灾害时,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远远大于地面设施。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未来必须更加注重安全性。
其次,现代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不断地为地下空间的规划提供更加有效的、更加科学的途径。通过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信息化更好地把握地下系统的运动状态和规律,对地下各种设施关系进行调控,实现系统最优化,使城市地下空间成为有利于人类活动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而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图形输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智能化,地下空间规划过程中所需的地质、现状、条件等诸多数据将数字化,使其获取变得更加容易、更加方便。可以采用遥感图像直接作为背景进行设计,而各种地下管线的资料由于数据库的建立而更加方便的查询。
还有,在国际国内强调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条件之下,未来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也将注重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协调。在规划上,城市地下空间得以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地下空间资源、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态环境等多因素不断地进行内部的和外部的相互作用,并且达到一定的和谐统一。
所以,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上的可持续性发展将在经济性方面,体现对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的经济价值效益;在环境性方面,反映地下空间对城市地面负面环境影响的控制和改善;在社会性方面,突出地下空间规划过程中的城市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以及地下空间规划公众参与。
因此,在综合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各方面,构建地下空间规划可持续发展协调,并知道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地下空间资源的适时、适度、有序开发。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发展趋势
当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行业纷纷在地上地下协调、地下各专项系统之间协调、前瞻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规划实施措施、建立动态规划机制等方面加强理论研究,规划理论本身也正朝着综合化、定量化、实用化及探究本质等方向良性发展。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城市地下空间研究会理事长束昱就特别指出,顺应规划理念转变与革新的持续加快,城市规划包括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就应实现从“目标规划”转变为“过程规划”。
城市规划领域——当然包括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即无论是城市隶属的地方政府还是当地社会,甚至包括规划部门及规划师,都一直把城市规划的“未来空间架构”作用放在第一位,在上报审批的城市规划文本里,绝大部分的篇幅是理想蓝图的描绘,而对于如何使任务和目标得以实现,或理想蓝图是否能实现,以及使之实现的行动的顺序与实行的过程,规划的编制者们并不十分关心,规划实施章节的编制草草了事,也不作为规划审查的重点。
nlc202309090645
近些年,城市规划“新概念”强调:规划(Planning)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预定目标得以实现。即强调城市规划一方面是指需要实现的某些任务,更重要的是指为实现任务而采取的实施顺序与手段。因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由多因素影响的动态变化过程,对城市的发展变化的认识也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因此,城市规划也必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规划方案的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从规划属性上与城市规划一脉相承,传统城市规划观念的误区也应在地下空间规划中引起重视,同时,由于地下空间自有的隐蔽性、建设的不可逆等特点,决定了地下空间规划的管理与实施较地面规划更加复杂,更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分期实施的方法及配套政策,建立弹性与连续性的动态规划机制。
相关学者呼吁应充分认识到:地下空间规划“不仅仅是蓝图,而是面向需求的公共政策体系”,“不仅仅是追求终极理想方案,而是一种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地下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推动地下空间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
关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方法的新进展,束昱将其概括为基于更加重视规划编制实施、基于控制与引导的平衡、基于城市的上下的和谐。
规划编制乃是编制主体针对城市规划过程中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问题,收集信息、判断性质、选择方案、制定政策等一系列活动过程,同时规划编制也是一个不断通过实践来实现规划目标的连续动态过程,因此,广义的规划编制,是一个以实施为导向的规划“编制—实施”统一体。
目前,重规划轻实施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机制,必须要向实施和编制并重、互补的机制转变。而实施型规划的深化,重点又体现在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建设规划制度等的完善上,包括提升近期建设规划地位,完善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在滚动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的同时,进一步通过编制年度建设规划进行细分、深化,以保证实施型规划的完整传递,以及与相关部门年度计划的衔接协调。最后,还应将近期建设规划和每年的年度建设规划予以公布,实现规划自身以及社会公众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反馈。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控制与引导的平衡。规划控制是城市规划直接干预城市开发的主要手段,也是保障法定的城市规划之规范功能能够正常发挥的有效手段。控制的作用体现在满足一些基本空间环境的标准上,如日照、通风,以及由此而来的体量、高度、间距、后退等。然而,由于控制对象涉及人的因素,无形中导致了控制作用的发挥,不可避免地具有复杂性、不可预见性,同时还须符合法理要求。
对此,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一些激励措施,来鼓励和引导城市开发符合城市规划是积极有效的方式。如通过“空间开发权”来激励“利诱”开发商提供地下空间等以促进公共利益,提供可供选择的空间形态以强调整体特色等。这在今天已经是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成果。城市设计方法在规划编制中的运用,正是将规划控制与引导(Planning Control and Guide)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规划控制之中,控制与引导是一体的。
着眼于城市的上下和谐,则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另一大发展趋势。面对城市这一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和谐”的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意味着应当本着实践理性、务实求真的态度,以系统整合、多元共生为原则,挖掘地下空间的潜在价值,探索地下空间的发展规律,实践地下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寻找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方法。
上下和谐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需明确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方向,协调地面、地下设施直接的关系,本着上下空间功能对应原则,拓展城市空间容量,改善城市功能和环境,实现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相关技术手段与分析方法的新进展
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涉及的问题,往往是多因素的复杂系统,系统的优劣是多因素的综合结果。而各因素又常常是互不相容的,如建筑密度高,经济效果好,但同时往往环境质量较差。面对大量的类似的复杂的问题,就必须逐渐摆脱经验阶段的许多盲目性,自觉地采取科学的解决方法。通过对城市有关大量资料、数据的整理加工,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揭示城市各经济要素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预测城市的发展,为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编制也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系统过程,充分运用基于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的子系统,在比原问题简单得多的层面上进行分析、比较、量化、排序,然后再逐级地进行综合,使地下空间规划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
关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相关技术手段的新进展,业内权威比较推崇地理信息系统(GIS)、VISSIM行人仿真模块儿、CDA软件、BIM平台的运用。
GIS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领域的运用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或“地学信息系统”。GIS自诞生至今,其应用领域已经由自动制图、资源管理、土地利用发展到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水利电力、环境保护、金融保险、地质矿产、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在地下空间领域采用GIS技术和方法解决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地下交通及其相关的问题,与其他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如:快速灵活性、客观定量性、强大的分析模拟能力等。
在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当中,首先建立一个地理数据库,然后可用GIS进行各构筑物的规划、选址等。GIS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功能,能为设计人员提供车道、交叉路口等的设计工具,为地下空间的优化设计提供方便,大大提高了规划的工作效率,使规划研究人员从繁重的设计工作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投入于方案的综合比选分析中。同时,GIS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使方案的筛选、优化显得非常形象、直观,直接用计算机就可对模型图进行各种修改(如各构筑物位置的布局、规模的大小、与其他构筑物的连接方式等),且非常简单明了,可提高规划设计的速度和质量。GIS在规划设计中主要解决了信息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并满足决策的要求。另外,GIS还能很好地解决项目涉及的地下管线、环境分析等问题。
nlc202309090645
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建设单位要在工程尚未进行施工设计之前,评估该工程是否具有修建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及技术价值,并且要评估该工程完成后的城市景观、工程与环境的协调情况。利用GIS可以直观地表达地下空间建(构)筑物的形状、规模及其与地上建(构)筑物的位置关系,更清楚地表示新建地下建(构)筑物与既有地下建(构)筑物(如既有地铁、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的位置及通道连接关系。因此,GIS在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辅助进行工程评价,可以使工程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所规划的设计方案建成后的情况在规划设计阶段就有一个形象、直观的了解,为领导决策和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VISSIM行人仿真模块儿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领域的运用
作为VISSIM的一个模块,VISSIM行人仿真模块在交通工程、设计评价、工程展示,以及城市规划中都有着极大的应用。
该模块采用在行人仿真领域广泛使用的社会力模型,适时地模拟实现行人和车辆的动态交互行为。同时,创新性地允许用户自定义部分人的行为,比方红灯时过街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因此,很大程度提升了仿真的准确性。
在地下交通枢纽(轨道站点)、地下综合体、地下公共空间可应用行人仿真模块进行纯行人交通,行人与车辆的动态交互模拟,以及行人的违法行为模拟,验证地下交通规划方案、地下人行疏散系统规划方案等是否可行。
CDA软件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领域的运用
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结合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分析指标体系,利用Auto-CDA软件和Arcgis软件,建立多指标数据库并确定各指标的分值,建立评价模型,分析地下空间资源评价结果,最终划定地下空间资源“四区”,以指导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通过CDA软件、GIS技术与控规编制方法、步骤和实施管理结合,通过各类数据相互关联和转化,搭建本次工作的数据标准平台,为规划贬值与决策提供所需的数据、模型分析、指标研究、优化方案,并实现规划蓝图快捷化、智能化的输出和转化。
BIM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领域的运用
基于BIM平台,结合城市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融合到城市总体规划中。通过BIM与GIS平台相结合建立的BIM模型,不仅能够立体、真实地表现规划者的规划思路,而且能够详细展示建筑的内部信息。
另外,结合数字城市的规划信息,BIM强大的数据收集能力和协同能力能够准确表现地上和地下设施的现状和变更,从宏观上协调配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同时在微观上,可以运用BIM技术模拟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微环境,包括光照分析、噪声分析、建筑群热工分析等方面来保证人员的舒适度。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规划,有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面建设相协调,与各个基础设施相协调,形成城市地下空间系统。
9.地下空间规划课程设计 篇九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停车场及地下街规划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通过对地下停车场及地下街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解决在地下空间规划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求在老师指导下,结合相应的课本及相关资料,遵照国家设计规范要求和规定,按进度独立完成规划设计,并绘制出相应的平面图。
具体内容包括:进行地下停车场的平面布置,坡度设计,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剖面图;地下街的平面布置,绘制地下街平面布置图;并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一)课程设计要求
(1)任务书要求
课程设计资料包括封面、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及相应图纸。
查阅图书资料,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本设计,培养独立思考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首先必须对所指定的规划区域进行有关调查,熟悉并了解该地区的地面空间构成情况,分析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所需要的地下空间数量,并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地下空间特性和地下空间资源特点等因素,规划地铁车站区域地下空间的城市职能、内部构成和外在形态,绘制地下空间规划图;然后根据规划初步结果进行安全防灾减灾设计和工程量估算,给出有关规划结果和评价指标值。
在本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自己的专项空间规划设计说明书,其中要清楚的显示本次调查分析、规划决策的全过程以及定性、定量计算分析的结果,并附有区域地下空间分层规划图和地面红线图,和地下空间资源红线图。提交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条理清晰、数据齐全、计算正确、图文并茂;规划图要求图面整洁、尺寸齐全、表达规范。
注意培养自己对现场调查能力。在调查过程中,应针对所考查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都要来自指定区域的调查和文献检索。
(2)课程设计数据
1、题目:设计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与地下商业街(地下一层)相结合的两层地下建筑。
2、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地下停车场平面图、地下街平面图、地面平面图、停车场出入口坡道剖面图,整体坡面图。
(2)、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平面布置构思以及相应说明(打印,题目宋体,三号居中,正文宋体小四)。
(3)、说明查阅的资料及参考文献。
3、设计资料
本课程设计为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与地下商业街(地下一层)相结合的两层地下建筑。工程选址于两主道中间大型广场下部。地下停车场主要解决城市地面停车困难问题。地下商业街主要为周边居民提供购物,就餐,休闲娱乐等服务。耐火等级为1级,防水等级为1级,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框架结构。
地下停车场总建筑面积4000㎡,停车总数70-90辆,外墙采用3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并在外围设置防水结构。柱子一律采用600㎜×600㎜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部采用240mm厚的砖墙来隔断空间,其中男女卫生间用120㎜的卫生隔断。
地下商业街总建筑面积4000㎡(含下沉广场)。外墙采用3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并在外围设置防水结构。柱子一律采用600㎜×600㎜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部采用240mm厚的砖墙来隔断空间,其中男女卫生间用120㎜的卫生隔断。
地面为大型广场,广场内0.3m厚的覆土,覆土之上做绿化处理,并布置适量公共娱乐设施。地面广场靠下沉广场边缘设置1.5米高的护栏。地面广场东北和西南角处为地下停车场出入口。
(二)、报告书的要求
(1)目录格式
封面和扉页同任务书。
目录采用“引用”-“目录”自动生成。目录格式如下:
第1章 XXXXX(1级标题,黑体小四号,顶格,特殊格式无,段前0.5行,段后无,行距18磅)„„„„„„„„„„„„„„„„„„„„„„„„„1 1.1 XXXXX(2级标题,黑体小四号,特殊格式 首行空2个字,段前段后无,行距15 磅)„„„„„„„„„„„„„„„„„„„„„„„„„„„„1 1.1.1XXXXX(3级标题,宋体小四号,特殊格式 首行空3个字,段前段后无,行距15磅)„„„„„„„„„„„„„„„„„„„„„„„„„„1(2)正文格式:
正文只使用3级标题。一级标题居中,段前2行,段后1行,3号黑体。二级标题左对齐,段前1行,段后0.5行,四号黑体。三级标题左对齐,段前段后0.5行,小四黑体。
正文汉字使用小四号宋体、外文使用Time New Roman.最小行距20磅行距,特殊格式首行空2字,左右两端对齐排版。
插图插表一般版面占一页纸的高度不得大于1/2;小图占页面的1/4;大图占用页面横幅。图表名采用“引用”-“插入题注”自动生成,5号宋体;表内文字采用5号字体。
三、规划内容
1.规划设计依据。说明任务书下达的规划内容、目的、设计使用的有关规范文件。
2.现状调查结果。调查时间和调查地点、调查方法;获取的调查结果:当地 的地面空间分布状态和城市功能结构、用地性质和分布、已有的地下空间分布状态和城市功能结构;气象气候和地下空间资源的工程条件。显示相应的调查现状图。
3.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根据调查所得的城市发展规划、城市用地规划和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并对地面和地下空间进行合适的分配,计算规划期末的空间需求量。
4.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规划期末的地铁车站客流量预测,综合体的城市功能空间规模,对拟布置在地下的空间选择布局模式和进行总体布局,并明确自己的专项规划空间内容。
可供选择的专项功能空间有:地铁车站主体,地铁车站商场,车站管线共同沟,综合体防火,车站公共停车库,地下枢纽车站换乘通道,车站综合体的安全出口。
5.专项空间规划。首先明确本规划功能空间的内部构成,规划原则和拟采用的设计方法,从平面布局、垂直布局落实地下空间形态,并用小图标识出有关空间尺寸,显示分析计算过程和结果。规划结果绘制地上地下空间红线图。
6.防灾减灾和空间协调规划。对本人设计的专项空间进行有关的防灾减灾设计,指出应该具备的安全措施。根据功能协调原则,指出相关的专项功能空间应有的配套协调措施。
7.评价。从数量上统计规划空间的工程量、空间提供的建筑面积,并进行一些有关的评价指标计算。定性分析对城市容量和城市发展的影响作用。
8.总结。阐述本次规划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心得体会。
四、考核
(1)现场调查能力。根据采用的调查方法和调查资料处理结果。
(2)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规划说明书表现出来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基本规划方法运用情况。
(3)创新能力。根据说明书显示的规划结果、规划方法所具有的创造性、新颖性、科学性来评价。
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阶段 准备 分析 设计 撰写
阶段内容
文献检索、现场调查、问题提出 问题分析和设计方案选择 设计、画图、评价 编写报告、装订说明书
时间 1 1 2 2
六、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城市地下空间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地下空间建筑与防护结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地下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篇十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保不齐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将危害降到最低,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怎样写应急预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下空间作业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特征
有限空间作业通常是指在污水池、排水管道、集水井、地窖、化粪池、发酵池及槽罐、管道、反应塔等内部作业,在这些环境中,作业场地狭小、通风不畅、照明不良、人员进出困难且与外界联系不便,因此存在一定危险性。由于有限空间体积较小,处半封闭状态,因此密度大于空气的`一些有毒有害和易燃气体极易集聚,难以散发,若不采取通风措施,必然造成作业人员出现急性中毒事故。
沟泥处理中心有限空间包括转固格栅、进泥池、提升泵池、循环水池及外部配套检查井。
二、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组长:
应急救援副组长:
应急联络:
现场维护:
现场监护:
应急救援:
应急抢救:
职责: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营救中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及时将现场情况向领导报告,根据安排将伤员送至就近医院。
三、应急救援器材
名称 特殊需求 单位 数量
正压式呼吸器 套 2
气体检测仪 四合一 台 1
对讲机 防爆 台 3
通风机 防爆 台 1
手电 防爆 个 2
安全绳 捆 2
安全带 全身 件 2
安全梯 个 1
四、应急处置程序
(一)应急响应
现场应急救援组长和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二)现场联络
报告120急救中心、报警方式:发现人员中毒事件后,联络组立即报急救中心,同时到路口等待急救中心医护人员。
急救中心为全国统一号码“120”,拨通电话后应向医护人员简明讲清楚以下几个内容:
(1)报急救中心人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2)发生事件的准确地理位置;
(3)能够了解的人员中毒信息,医护车如何方便地进入现场等;
(4)耐心回答“120”医护人员的询问;
(5)随时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以及汇报情况
汇报方式:发现人员中毒事件后,及时电话通知车间领导,拨通电话后应简明讲清楚以下几个内容:
(1)汇报人姓名
(2)发生有限空间中毒事件的准确地理位置
(3)能够了解的人员中毒信息。
(4)是否报急救中心情况及目前人员情况;
(三)现场维护
现场维护人员根据现场周边环境,利用锥形交通桶封闭现场。封闭现场时摆放锥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带、摆放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告知牌。
(四)应急救援组组长:
现场安全交底及作业人员分工、针对救援环境所涉及相关有限空间危险源进行详细阐述,并安排各项工作。
(五)现场监护
1、现场监护人员应检查全身安全带背带、卡扣、卡扣连接点状况,并且汇报安全带背带是否完好情况,同时检查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完好情况、检查呼吸器背托、背带、卡扣、面罩、气瓶外观、气瓶气压值状况,并汇报设备完好情况。
2、配合救援人员将昏迷人员送至地面,搬至安全区域空气流通的地点(注意保护昏迷人员头部)
(六)应急救援
1、救援人员自行穿戴皮衩,由现场监护人员辅助穿戴全身安全带、佩戴安全帽、呼吸器,栓备用安全绳,自行检查对讲机和手电外观、电量、通话效果后,做好救援准备。
2、现场监护人员到空气流通性较好的地方开启气体检测仪准备测气(注:每隔3~5分钟进行汇报和记录一次),
3、救援人员佩戴好正压式呼吸器,携带救援面罩进入有限空间内,为昏迷人员佩戴好救援面罩后,向监护人员索要全身安全带,监护人员接到消息后,将全身安全带通过合理方式传递给救援人员,救援人员迅速给昏迷人员穿戴好后,及时汇报现场实际情况。
(七)应急抢救
抢救人员立刻到昏迷人员处准备救援(心肺复苏术)。
在医护人员未赶到现场时,由抢救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步骤如下:
1、确保抢救环境安全。
2、判断伤者意识,轻拍并呼唤。
3、如无意识反应,立即呼救。
4、在坚硬平(地)面上摆好仰卧体位,用压额提颏法打开气道,并清理口腔异物。
5、判断有无呼吸,用一看二听三感觉的方法,时间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
6、如没有呼吸,先进行人工呼吸,向气道内吹气2次。
7、判断有无心跳(触摸大动脉),时间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后5秒注意观察循环征象。
8、判断心跳停止,立即胸外心脏按压。胸外按压位置应位于胸骨最下端上方3-4厘米,胸骨的正中区,其次,按压人员应保持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双臂伸直,垂直向下将胸骨下压约4-5厘米,然后放松,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
9、胸外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交替进行。按压10、11、12….20、21….31、32…..39,吹气1、2…连续操作4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心跳,时间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前5秒检查呼吸,后5秒检查脉搏和观察循环征象。
10、抢救工作一旦开始,中途不能停止,直到伤者苏醒或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才能停止。
四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完成后,救援人员再次检查昏迷者状态,查看昏迷者胸部起伏、听呼吸声、摸颈动脉等情况(如果四组心肺复苏无效、应循环上述心肺复苏步骤)。
五、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一)强制通风
1、通风机摆放位置应设置在上风口
2、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二)自身防护
救援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其他配合穿戴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情况,以防止不必要的原因受到伤害。
(三)应急照明
在有限空间内救援照明灯应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四)脱离危险区域
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稳步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五)保持通讯
救援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救援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救援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六)紧急救护
1、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2、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3、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救护。
11.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利用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利用;动因;原则;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1、前言
作为空间资源的城市地下空间应该得到广泛地关注,并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作为当前城市建设工作的一项重点。城市地下空间商业价值巨大,特别在城市地上空间商业资源已经日益紧张的今天,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将重点转移到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上。在实际的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利用中要考虑开发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做到对动因方向和强度的却低昂,形成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利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总结出今后做好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利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要点,真正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找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实现对城市进步和提升的有力支撑。
2、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动因
2.1城市地上商业空间开发已到极限
当前,城市地上商业空间已经遇到发展的“天花板”,再加大投入、再予以重视都不会形成商业空间的大规模开发,不能给城市提供新型的商业模式,而且会带来交通压力过大、城市商业圈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基础设施负担过重、环境和生态问题严重等实际问题,这会直接导致城市资源的枯竭和发展潜力的丧失,严重影响城市商业和城市整体的全面发展。为了确保城市的持续进步,必须开辟新型空间和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环境和条件。
2.2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潜力巨大
城市发展在新时期已经告别传统追求面积、追究GDP的固定思维,当前城市发展力图实现空间的全方位利用和立体化城市的呈现,当前城市开发需要从空中、地面、地下多层次、多空间、多角度进行全面开发,并已经初步形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热潮。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可以环节城市地面和空中商业空间匮乏的问题,并会利用传统城市商业圈形成的规模优势和服务优势,在短时间即可获得丰厚的收益,在进一步丰富城市商业和城市服务数量和种类的基础上,发展出体系更为合理、层次更为多样的城市商业空间,形成对城市发展的大力支持。
3、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
3.1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不力因素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性,难于改建和扩建,一旦开发开始将很难停止;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存在自然资源上的制约,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缺少阳光、空气、自然景观,并难于形成自然方式与自然沟通和交换;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给人带来时间、空间上的错位感,同时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封闭性强,容易形成安全隐患和群体安全事故。
3.2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有利因素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自然条件优越,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具有恒温性、恒湿性、隔热性、遮光性、气密性、隐蔽性、空间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已经建成的交通网络和商业圈,有利于短时间形成优势,取得经济效益;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有利于实现节省空间和节约资源的目标,便于实现城市的持久发展。
4、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原则
4.1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应该以有限合理地开发地下空间资源为基础,把“以人为本”作为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根本前提,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
4.2科学性原则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利用和开发要有持续的利用思想和科学的开发原则,要用统一的眼光、协调的方式对城市地下商业空间进行利用,在坚持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科学性的基础上,达到对城市生态和功能的重新构建和改善。建议采用科学植树、科学划分空间、科学定义功能等方式,为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更好地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服务。
4.3综合化原则
综合化的开发利用是当前城市地下商业空间规划和设计的基础思想,也是设计和开发工作的基本原则,应该将城市地下商业空间附近区域有潜力、有发展的区域统一进行规划,实现综合化地开发,以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为主,构成发展的中心,带动附近区域共同地、综合地发展。
5、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利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5.1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空气流通性问题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空气的流通性相对较差,不利于身体健康等其他方面。这也是造成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隐患,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使空气流通性得到改善。
5.2城市地下商业空间防火性
应该高度重视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防火问题,要预防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出现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真正实现消防安全。在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利用国产中要将防火和防水两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火灾出现时对火災的及时扑灭,又做到渗漏出现是对渗水快速地处理。
5.3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安全性
地下空间较地面空间相比,在紧急出口、路径向导等方面有很大的弊端,这就需要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该考虑如何去解决的问题。例如当火灾发生时,密封性很好的地下空间不利于人流疏散;没有灯光设置的路径指示牌,将使置于其中的人流失去导向行进的能力,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方面。
6、结语
综上所述,大力开发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实现更大的商业、经济、社会价值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要看到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掌握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和利用的影响因素入手,在坚持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和利用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从空间和资源上缓解城市发展的危机,创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方式。
参考文献
[1]欧孝夺,李结全,欧刚,饶平平.南宁市地下空间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03)
[2]王平.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析现代城市水景设计[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3]赵寅钧.浅析寒地城市地下商业空间设计——以哈尔滨红博广场地下商业为例[J].四川建筑,2011(01)
[4]刘雯,于乐.城市地下商业圈发展浅析及问题探讨——基于政府和房地产企业视角[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3)
12.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 篇十二
1.1 研究目的
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工程 (简称天津地下直径线) 是国内第一条在软土地质条件下采用大直径 (11.97 m) 泥水盾构施工的城市地下铁路客运专线隧道, 盾构隧道全长2 146 m, 途经红桥、南开、河北3个城区, 穿越海河、南运河、狮子林桥、金钢桥、慈海桥及其他多座景观、房屋建构筑物, 施工环境复杂、沿线地下管线和不明障碍物多, 且受城市施工条件限制, 盾构需在半径600 m曲线段接收, 施工风险极高。
以天津地下直径线盾构隧道施工为背景, 结合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研究盾构法隧道施工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探讨类似工况条件下城市隧道大直径泥水盾构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1.2 研究内容
重点探讨盾构选型、盾构始发、曲线接收关键技术及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浅覆土海河、桥梁等重大风险建筑物的施工措施, 攻克细颗粒地层泥水分离的技术难题, 最终达到研究目的。
2 工程概况及重点与难点
天津地下直径线为铁路I级双线动车组列车隧道, 线路全长5.005 km, 其中盾构隧道长2.146 km (单洞双线) , 采用一台直径11.97 m的泥水平衡盾构机独头掘进, 管片外径11.6 m、环宽1.8 m, 壁厚500 mm。
隧道主要穿越淤泥质黏土、淤泥、粉土、粉砂及细砂层, 地下水丰富, 微承压水水位埋深为3.73~7.85 m。
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在国内外的水利水电、铁路、交通、城市地下工程、油气管道及国防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施工需注意以下主要问题:
(1) 每种形式的盾构设备都有其最佳适用范围, 设备选型需重点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特性;
(2) 盾构始发是盾构法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 端头加固效果决定始发成败;
(3) 曲线接收是盾构施工的难点, 天津地下直径线接收井位于半径600 m的圆曲线段, 控制不当将造成盾构设备无法顺利接收或因轴线偏差超限形成废弃工程;
(4) 盾构斜穿超浅覆土海河, 面临开挖面坍塌、冒顶、泥水压力难以建立导致盾构无法掘进、河水回灌等施工风险;
(5) 盾构隧道沿海河、子牙河敷设且多处近距离下穿桥梁、房屋建筑, 如何确保施工及环境安全是天津地下直径线工程的重点;
(6) 大直径泥水盾构在高含量细颗粒软土地质条件下施工, 泥水分离是一大技术难题。
3 主要施工技术
3.1 盾构选型
3.1.1 选型原则
隧道地质情况、工程要求、环境保护要求、经济比较、地面施工场地等因素是盾构选型的基本依据, 盾构的性能及其对上述各种条件的适应性是盾构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天津地下直径线根据实际工况条件, 盾构选型及设计按照可靠性、技术先进性、经济性三大原则进行。
3.1.2 选型依据
(1) 工程概况及盾构隧道设计参数。天津地下直径线为单洞双线隧道, 圆形隧道外轮廓为φ11.6 m, 曲线最小转弯半径600 m, 最大纵坡23‰, 隧道最大埋深约43 m, 最小覆土厚度8.4 m (其中5 m淤泥) 。
(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盾构洞身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地层为淤泥质粉质黏土、淤泥、粉土、粉砂及细砂层, 微承压水水位埋深为3.73~7.85 m。
3.1.3 盾构类型确定
根据国内外大直径高水压类似工程盾构施工的成功案例, 结合隧道穿越的地层特性, 综合经济、技术、工期等因素, 选择一台直径11.97 m的泥水平衡式盾构机。
3.1.4 盾构设备设计要点及应用成效
(1) 对工程地质的适应性。天津地下直径线采用的泥水平衡式盾构机脱困扭矩为20 410 kN·m, 最大推力为140 700 kN, 具有气垫调节功能, 调节器调节无需电力, 能够持久提供支持压力, 有效保证软土地层开挖面的稳定和维保停机或断电情况下的压力控制。
(2) 可靠的高水压密封设计。天津地下直径线盾构隧道埋深深、掘进距离长, 地下水位高、压力大, 盾构机进行了耐高水压设计:主驱动通过2套密封系统密封, 可承受水压超过400 kPa, 满足天津地下直径线350 kPa的要求;盾尾密封由4道密封刷组成, 可以承受600 kPa压力, 且前3道密封刷可以在洞内更换, 确保了盾尾密封性能。
(3) 地下不明障碍物的处理能力。针对天津地下直径线地下不明障碍物极多 (如原山春里住宅楼、第四皮鞋厂及天津市近代工业博物馆工程试桩、子牙河拉管电缆等均没有准确数据记录且挖探情况不明;狮子林桥、金钢桥年代久远, 历经多次改造;海河护岸桩、慈海桥工程试桩侵入盾构隧道线位) 的特点, 盾构配备了超前地质探测系统, 并在泥浆吸入隔栅前、闭锁门后安装了岩石破碎机, 能破碎粒径500 mm的岩石。
(4) 带压进仓的安全保障。盾体内安装了双舱人闸, 同时安装了工作和备用2套调节系统, 给检修人员提供了很高的安全保障。工程开工以来, 成功完成22仓次检修工作。
(5) 充分满足长距离掘进需要。天津地下直径线盾构独头掘进距离长达2.146 km, 对刀盘和刀具进行了高耐磨设计, 并在铲刀和刮刀上安装检测装置, 及时掌握刀具磨损情况, 保证刀具正常工作。
(6) 精确的方向控制性能。天津地下直径线最小平面曲线半径600 m, 且需在曲线段进行盾构接收, 配备的PPS导向系统可以通过数字和图像2种形式显示盾构机的位置, 利用标准的几何元素计算隧道设计轴线和纠偏曲线, 具有良好的方向控制能力和很高的控制精度。
3.2 盾构始发端头加固
3.2.1 加固方案
盾构机始发端头加固常用方法有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和冻结加固等。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在地面深度20 m以下的加固效果不佳, 尤其止水性能很差;冻结法效果好但造价昂贵。天津地下直径线综合考虑盾构直径、隧道埋深和水文地质条件, 始发端头采用φ800 mm、间距600 mm旋喷桩和C15混凝土φ1 500 mm、间距1 100 mm, φ2 000 mm、间距1 600 mm咬合桩相结合的加固方案 (见图1) , 并备用井点降水措施。
3.2.2 加固效果检验
根据始发井旋喷桩端头加固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报告和渗透系数实验报告确定:RC=1.10 MPa, S=0.08%。试验结论:样品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要求、渗透系数6.4×10-8<1×10-7 (设计要求) 。咬合桩桩位偏差不超过50 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3%, C15混凝土取样试块56 d抗压强度可达20 MPa。
2010年8月23日, 盾构成功始发, 充分证明了旋喷桩、咬合桩相结合的加固方式是经济的、有效的, 这在盾构隧道施工史上首创先河, 值得推广。
3.3 盾构曲线接收
3.3.1 端头加固方案
因覆土和周边环境问题, 天津地下直径线需实现国内外尚无先例的600 m小半径圆曲线、11.97 m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接收。综合考虑地层特性和曲线要素, 结合姿态纠偏、接收防水等问题, 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咬合桩组合的方式进行盾构接收井端头加固、副井端头备用加固和姿态控制加固, 并布设井点降水, 确保盾构安全、精确接收 (见图2) 。
3.3.2 调线预案
经验算, 因盾构掘进误差和600 m半径圆曲线接收轴线理论偏差, 隧道终点12 m段理论轴线偏差最大达12 cm, 该段隧道施工后无法满足限界要求, 可能造成废弃工程, 故设计接收副井调线预案。在盾构井前方施作副井连续墙, 与盾构井连续墙形成“日”字形结构, 在盾构隧道无法满足限界要求且无法实施调线调坡时, 开挖副井, 取出管片, 按明挖隧道重新施作衬砌。
通过以上控制措施, 尤其加固区内盾构姿态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效, 2012年6月12日, 成功实现了小半径曲线盾构接收, 隧道顺利贯通。
3.4 盾构下穿浅覆土河床
3.4.1 施工工况
盾构隧道下穿海河段水深9.3 m, 洞顶最小覆土厚度约为8.4 m (其中淤泥层厚约5.0 m) , 穿越宽度165 m。
3.4.2 加固方案确定
以上工况条件给盾构施工及铁路运营带来很高的安全风险, 且需满足海河通航要求, 不得采用一般抛填黏土、片石增加洞顶覆土厚度的方法进行加固。为规避盾构施工阶段极易发生的开挖面坍塌、冒顶、因泥水压力难以建立导致盾构无法掘进等施工安全风险和因后期隧道上浮变形引起的运营阶段风险, 经充分论证, 确定在海河河底采取注浆换填加固和施作钻孔桩、回填混凝土盖板抗浮等措施 (见图3、图4) 。
3.4.3 具体加固方法
(1) 注浆加固: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袖阀管注浆加固, 将隧道上方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及淤泥层进行加固改良。φ40 mm PE袖阀管, 孔间距200 mm, 加固厚度为淤泥顶面以下1.5 m至淤泥底面以下1 m, 加固宽度为隧道顶部及两侧各15 m范围。
(2) 钻孔灌注桩:距离隧道外侧2 m施作水下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为φ1 000 mm、间距3 000 mm的C30混凝土灌注桩, 桩长26.5~27 m。
(3) 回填混凝土:用驳船将淤泥顶面以下1.5 m范围内的淤泥抽光, 并在抽淤范围内回填C30水下混凝土, 形成盖板并与钻孔灌注桩连成整体, 达到抗浮效果。
3.4.4 成效检验
经对注浆加固体进行取芯检验, 加固后土层状态、无侧限抗压强度等较加固前都有明显提高, 而淤泥土层的基本承载力按不利条件考虑, 加固前δ0=50 kPa, 加固后δ0提高为90 kPa。隧道顶淤泥质土有效改良, 最小覆土厚度变为8.582 m, 盾构泥水平衡正常建立。经抗浮验算, 使用阶段满足抗浮要求。
自2011年1月5—26日, 历时22天, 盾构顺利完成下穿海河段隧道掘进任务。
3.5 盾构下穿桥梁
3.5.1 盾构隧道与桥梁位置关系
隧道结构边缘距离狮子林桥桥台挡土墙钻孔灌注桩最小水平距离0.640 m、垂直距离8.327 m;与金钢桥6#墩边桩最小水平距离0.969 m、垂直距离7.961 m, 与7#墩边桩最小水平距离3.66 m;与慈海桥 (摩天轮) 5#主墩桩基最小水平距离4.5 m。
3.5.2 防护处理方案
(1) 超前探测:采用BEAM-G4地质雷达探测系统超前探测桩基与盾构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
(2) 隧道内加固:盾构掘进过程中进行超前注浆、同步注浆, 管片出盾尾后二次注浆加固地层, 减小土体扰动引起的桩基变形。
(3) 工艺控制:优化盾构掘进参数, 控制盾构姿态, 降低纠偏频率和纠偏幅度, 调配泥浆质量, 确保地层损失率在0.5%~1%。
(4) 施工监测:在桥梁墩台四角布设沉降点, 在慈海桥 (摩天轮) 人字形钢箱梁柱脚和金钢桥主桥拱肋布设监测点 (见图5) , 采用徕卡TS30机器人进行实时自动化观测, 及时采集变形数据, 指导盾构施工。
3.5.3 处理成效
(1) 根据《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施工对金钢桥、狮子林桥结构安全影响评估报告》:灌注桩由于受到隧道变形的影响, 发生了扭曲变形, 以隧道轴线为界, 隧道轴线以上发生背离隧道的变形, 最大达6.7 mm;轴线以下发生朝向隧道的变形, 最大达4.2 mm;7#墩沉降值为2.3 mm。盾构通过金钢桥前后相比, △X最大变化量为-3.5 mm, △Y最大变化量为-1.4 mm, △H最大变化量为-1.4 mm。金钢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 根据《慈海桥结构安全影响评估报告》:隧道施工过程中摩天轮基础变位预警值见表1。控制值为单个柱脚基础沉降值达到10 mm或隧道施工侧两柱脚基础沉降差达到5 mm。
盾构通过慈海桥前后相比, 人字撑钢结构3#点 (A拱角) △X变化量为0.9 mm, △Y变化量为-0.2 mm, △H变化量为-0.1mm;4#点 (B拱角) △X变化量为-0.3 mm, △Y变化量为1.2 mm, △H变化量为-0.1 mm;3#与4#点沉降差为0。A、B拱脚的绝对位移值、相对位移值均在评估报告允许范围内, 桥梁及摩天轮结构处于稳定状态。
3.6 地表变形控制
3.6.1 沉降控制要求
一般情况下, 地表隆沉控制均按10 mm、-30 mm的标准执行, 考虑到天津地下直径线在城市中心区域施工, 各类地下管线繁多, 且周边有铁路、地铁、桥梁、文物、人防、泵站及房屋建筑等多种高危风险源, 施工环境复杂, 其地表变形按照盾构通过阶段的环境风险级别进行控制。环境安全等级划分见表2, 环境安全控制标准见表3。
3.6.2 沉降控制措施
(1) 泥浆性能。调整泥浆性状, 不同地层采用不同密度和黏度的泥浆完成掘进。
(2) 泥水压力。保持合理的泥水压力, 控制早期沉降。泥水压力高于土层地下水土压力0.02 MPa左右, 变化范围控制在±3%以内。
(3) 干砂量控制。干砂量即环流系统从开挖面实际携带出来的砂土量, 严格控制干砂量可以有效避免超挖, 保证开挖面的稳定。
(4) 围岩扰动控制。严格控制盾构姿态, 减小盾构机偏转及横向偏移等现象发生, 转弯时根据设计轴线提前做好姿态调整, 避免大幅度纠偏。
(5) 注浆控制。及时采用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充填建筑空隙;调节硬化时间, 根据不同地层性状选择不同浆液配比;保持适当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
(6) 沉降监测。布设地表沉降监测点和监测断面, 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掘进参数, 有效指导工程施工。
3.7 泥水分离
3.7.1 土体颗粒组成
盾构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为淤泥质粉质黏土、淤泥、粉土、粉砂及细砂层, 其颗粒组成:0.10~20.02μm约占70.99%、20.02~50.34μm约占21.2%、≥50.34μm约占7.81%。由于小于20.02μm的颗粒占了绝大多数, 泥水分离难度非常大。
3.7.2 泥水分离方案确定
在总结南水北调穿黄工程、狮子洋盾构隧道及北京地下直径线盾构隧道泥水分离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后, 考虑天津地下直径线土质和泥浆、渣土排放条件, 经过多种方案筛选比较并辅以沉淀及旋流试验, 确定采用二级泥水处理与压滤相结合的方案。
(1) 一级泥水处理:盾构排泥管排出的带有切削土质的泥水进入第一级旋流器, 将45μm以上的颗粒处理掉, 分离效率大于90%。
(2) 二级泥水处理:经一级处理后的泥水在泥浆槽内用水稀释, 然后进入二级旋流器进行处理, 将17μm以上的颗粒处理掉, 分离效率大于90%。
(3) 压滤:经二级处理后的泥水进入压滤设备, 压成泥饼外运。压滤后的清水进入调整槽, 制成新浆直接供泥水盾构取用。
3.7.3 泥水处理设备选用
根据类似工程经验, 考虑天津地下直径线土质情况, 选用美国KREBS泥水分离设备与西班牙康明克斯压滤设备作为泥水分离系统。
(1) 泥水分离设备:处理能力为1 500 m3/h, 泥浆平均流量1 250 m3/h;一级旋流器加压分离精度D50=28μm, 45μm以上的分离效率大于90%;二级旋流器加压分离精度D50=11μm, 17μm以上的分离效率大于90%, 并安装二级底流脱水装置, 二级脱水筛能够把二级底流85%以上的泥浆脱水, 脱水后的渣土含水率小于28%。
(2) 压滤设备:单机处理能力13.5 m3/h, 入料密度1.2~1.3 g/cm3, 料浆粒度20μm, 滤液浓度<0.5 g/L。
3.7.4 实用效果
泥水处理系统配置较为成功, 但由于部分施工段土体细颗粒含量远大于勘察取样数据, 压滤能力不足, 处理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
3.7.5 问题分析
(1) 因实际地质条件变化较大, 泥浆中的粉细颗粒含量高, 压滤周期变长, 设备处理能力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2) 根据厂家提供的泥水处理设备技术参数, 完全有能力按照进度指标完成泥浆处理的要求, 富裕系数考虑不足。
3.7.6 系统改进措施
(1) 对泥浆主分离系统进行优化改造, 在前期使用效果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设备潜力, 提高旋流器对泥浆的分离系数, 增加振动筛的筛分渣土量。
(2) 调整系统结构参数及压滤工艺, 更换不同型式的滤布, 提高透水性, 改造进浆搅拌装置, 压缩工作周期, 提高处理能力。
(3) 增设4台离心机 (施工场地不满足增加压滤设备的条件) 。
(4) 添加助滤剂。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交通布局逐渐呈现立体化态势, 泥水加压式盾构在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过对天津地下直径线盾构隧道施工的分析, 重点阐述盾构选型、盾构始发、曲线接收、下穿浅覆土河床、桥梁等重大风险建筑物和细颗粒地层泥水分离等关键技术问题、应对措施和各项方案的应用成效, 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在今后类似工程施工中值得借鉴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韩亚丽, 吕传田, 张宁川.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盾构选型及功能设计[J].中国工程科学, 2010 (12)
[2]陈锦云.泥水盾构地表沉降控制措施[J].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5 (11)
13.天津市文明工地创优规划 篇十三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XXX 建设单位:XXXXXX 设计单位:XXXXXX 监理单位: XXXXXX 施工单位:XXXXXX 工程地点:XXXXXXX 工程说明
单位工程名称
栋数
层数
结构类型
建筑面积(m2)1、2、3号楼
地上21层地下1层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36030 4、5号楼
地上24层地下1层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19665 6、8、13号楼
地上21层地下1层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29200 底商
钢筋混凝土框架
13000 本工程地处XXXXXX,为XXXXX有限责任公司住宅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8366.06㎡,总建筑面积98285㎡,其中公建建筑面积为13390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为84895平方米。本工程共分8个单体建筑。
本工程1#、2#、3#楼为21层高层住宅,地下一层,2号楼地上两层为商铺,楼顶标高61.2米,住宅面积分别为12350 m2、11470 m2、12210 m2。4#、5#楼为24层高层住宅,地下一层,地上两层为沿街商铺,商铺顶部标高9.1米,24层顶标高72.65米,住宅建筑面积分别为:9804.44 m2、9797.27 m2,商铺建筑面积为6642.48 m2。6#、8#、13#楼为21层高层住宅, 地下一层,地上一至二层为小型商业服务用房,小型商业服务用房一层顶标高5.3米,二层顶标高8.1米,21层顶标高61.5米,住宅建筑面积分别为:9519.31 m2、9519.31 m2、10089.48 m2,小型商业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为:3308.84 m2。二期工程总户数1161户。
二、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种多流水作业,如何作到忙而不乱,杂而不混,科学有序地组织施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工程建设的安全尤为重要。为此,制定以下具体安全措施。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⑴.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为副组长,班组组长为组员的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项目形成纵横网络管理体制,各自职责如下:
⑵.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现场的安全措施,安全生产等,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⑵.技术负责人: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分项安全方案,督促安全措施落实,解决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的因素;
⑷.安全监理:督促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配合有关部门排除施工不安全因素,安排项目内安全及安全教育的开展,监督劳动用品的发放和使用;
⑸.施工组长:负责上级安排的安全工作的实施,进行施工前安全交底工作,监督并参与班组的安全学习。2 安全管理组织计划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将严格执行二级交底和教育制度,即公司总工、安全负责人向项目总工、安全负责人交底,项目总工、项目安全负责人向施工组长和部门负责人交底,施工组长、部门负责人和施工班组交底。3 安全防护措施
该工程专业工程繁多,其安全防护范围广现场施工用电安全防护、现场机器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现场防火措施等。⑴.现场安全用电
1)现场设配电房,并且具备一级耐火等级;
2)现场施工用电原则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的„三级‟保护措施。其电箱设门、设锁、编号、注明负责人;
3)照明使用单相220V 工作电压,室内指明主线使用单芯2.5mm 铜芯线,分线使用1.5mm 铜芯线;
4)机器设备必须执行工作接地和重复接地保护措施; 5)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⑵.机器设备安全防护
1)施工现场各种机器设备要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使用; 2)所有施工用设备不允许带病作业。⑶.施工人员安全防护
1)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2)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现场纪律和国家法令、法规、规定的要求,必须服从项目经理部的综合管理;
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工作牌; 4)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禁止赤脚、穿拖鞋施工;
5)施工人员不得任意拆除现场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如工作需要,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同意方可;
6)施工人员工作前不许饮酒,进入施工现场不准嬉笑打闹; 7)施工人员应立足本职工作,不得擅自动用不属于本职工作范围内的设备。
二、文明施工纲要
文明施工是我公司企业形象最直接的反映,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是重要措施。为搞好现场文明施工和管理创建文明施工现场及清洁卫生的环境,实现工地标准化、现场化,确保施工现场文明、卫生、安全。
三、文明施工目标 创建文明样板施工工地。四 文明施工管理机构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本住宅小区是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具有先进功能的智能化小区,故本项目的文明管理必须成立文明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现场各专业技术人员均为成员,文明施工的日常管理领导由组长主持。五 文明施工检查措施
1.检查时间:项目文明施工管理小组每周对施工现场作一次全面的文明施工材料检查,文明施工管理小组牵头组织公司各职能部门对项目进行一次大检查。于2010年6月20日左右迎接天津市文明施工小组检查。
2.检查内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执行情况。3.检查依据:按文明施工管理条例及细则。
4.检查方法:项目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及公司文明施工检查团应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除此之外,还应不定期地进行抽检,每次抽检应针对上一次检查出的不足之处作重点检查,检查是否认真地做了相应的整改,对屡次整改不合格的,应当进行相应的惩戒。检查采用评分的方法,实行百分制记分。每次检查应认真作好记录,指出其不足之处,并限期责任人整改合格,项目文明管理小组及公司文明施工检查组应落实整改的情况。
5.奖惩措施:为了鼓励先进,促进后进,应对每次检查中做的好的进行奖励;
做的差的应当进行教育和培训,并督促其改进。由于项目文明施工管理采用的是分区、分段包干制度,应当将责任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明确其责、权、利,实行责、权、利三者挂钩。六 文明施工标准 1.综合治理
1)建立文明施工档案,将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检查情况一并归档,作为竣工验收的条件;
2)加强施工队伍的全面管理,坚持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严禁接受„三无人员‟。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佩带公司同意制作的个人身份卡,标卡有个人照片、姓名、职务等;
3)作好建设工地现场安全保卫工作,落实防盗防火措施; 4)安全宣传标语或安全警告牌规格统一,形成标准化。2.场容场貌
1)区域划分:施工区域与生活区域要分开,临时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应摆放整齐;
2)室内施工场地:建筑物内有足够的照明,完工后对场地进行清扫; 3)室外施工场地:现场施工应根据施工要求情况配置相应的工具,注意施工各单位的配合。3.环境卫生
配合装修工程的进度,和施工环境共同搞好环境卫生。4.治安防火
1)责任制和资料,设立治安防火化名册等资料或档案;
2)消防器材,必须按规范设立临时消防供水系统,配备足够的灭火器件,器材挂置符合规范并经常保养; 3)防盗,贵重工具、材料要有防盗措施;
4)遵纪守法,重视职工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无发生群殴事件和盗窃、政治案和刑事案件。5.思想道德建设
1)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设置本单位同一标准的宣传和有关安全、文明生产的标语;
2)调节周边居民(单位)因施工噪音等情况而引起的纠纷和投诉; 3)抓班组建设,每月有活动记录。七 建立安全教育制度
坚持每月一次宣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等,组织职工学习安全工作规程和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公司对新进工人及技术人员等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一级教育,工地和班组分别对新进工人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三级教育都须经过抽问或考试合格认可后才准许进入现场上岗工作。三级安全教育内容主要是:
一级安全教育,时间为1 天,内容是:介绍现场总平面布置及施工的大体情况。目前安全工作重点和争取的主要措施,应注意哪些薄弱环节。介绍最近阶段公司的安全情况,着重说明哪些地方是危险区,应遵守哪些安全规程和制度。
二级安全教育,工地进行,内容为:介绍本工地主要工作情况,有哪些危险性作业及所能采取防止事故的对策。重点讲解专业施工规程中的有关部分并进行抽问。
三级安全教育,由班组进行,内容为:介绍本班组施工范围及工作方法。介绍本班组安全负责人,安全活动及有关规定。最易发生的一些事故,如何防止。介绍常用工具的安全操作常识,并教会使用劳保用品。对从事电气、起重、焊接及接触易燃易爆、有害气体、剧毒等特殊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专业操作技术的培训和安全规程的学习,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发证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对上述人员还将进行定期考核,不合格者,收回证件,停止作业,待重新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型机具,新设备或工人调换工种等,必须进行适应新岗位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必要的实际操作训练,经考试合格发证后,方可上岗工作。班(组)必须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日制度。每次活动都将做到有内容,有要求,并填写安全活动日记录,以备考查。
八 保证文明施工的措施
按照总包划定的地块搭设各项临时设施,安装机具和堆放材料,各种材料堆放整齐。
现场工具库内外整洁,合理摆放,余料和容器及时收回。现场垃圾及时清理,集中处理。干活脚下清,活完料净,工完场清。施工人员佩戴施工证,在向操作人员进行质量、安全、进度交底的同时,还须向操作人员明确文明施工的要求,严禁野蛮施工。九 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
进入工地须向警卫出示“出入证”,未带出入证及衣冠不整者不得入内。“出入证”严禁转借他人使用。严禁携带违禁品,易燃易爆品进入地盘。谢绝未经邀请的单位、个人到本地盘参观,与本工程无关车辆不准停放在地盘内。
环境卫生:每周五下午(1:00-1:30),工作人员打扫现场,要保持卫生,施工现场材料合理堆放,保证场内整洁.办公室要经常打扫,不得随地丢杂物,并定期消毒处理。保持排水沟畅通,生活区无积水。爱护施工场地布置的安全标志和安全设施,共同保护现场环境。十 防火安全措施 在办公室、宿舍、仓库等房屋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按建筑面积每120m2 设置标准灭火器一个。安全通道外不能堆放杂物,如发生火灾可以及时疏散。场内要控制使用明火,不在指定地以外的场所吸烟,不能乱丢烟头,否则罚款。
在易燃、易爆区周围动用明火,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申请表。每日一次对工人进行防火教育,对油料煤气等易燃品要贴上标签。现场应由有关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制定“动火”制度,设立专门监护人员,每日公布动火场所动火人员的动态牌,特别在工程进入装饰期时应严格监视现场动火情况。
现场设备和材料的包装物等易燃物品应由施工班组随时清理,非安装的丢弃易燃物应及时清除。
施工用电源电缆线应有专人保养检查接线,临时用配电箱要经常检查,漏电开关要起作用,防止电缆线过热引起火灾事故发生。上、下班离开休息室和工具间时应随手锁上门,防止被盗,不要将贵重物品带到施工现场。对于价格超过RMB15,000 的物品,采取投保措施。
现场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防止失效与失窃或损坏。消防器材放在醒目易取之处,周围不准堆放杂物,并建立消防值日制度。严格遵守《施工现场防火规定实施细则》。电焊、气焊应严格遵守“十不焊”规定:
焊工无操作证,又没有正式焊工在场指导,不能焊割。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作业,未经审批,不得擅自焊割。不了解作业现场及周围的情况,不能盲目焊割。不了解焊、割内部是否安全,不能盲目焊割。
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清洗,不能焊割。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的部位及设备,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有压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不能焊割。
附近堆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彻底清理或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前,不能焊割。
作业部与外单位相接触,在未弄清对外单位有否影响,或明知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作业场所附近有与明火相抵触的工种,不能焊割。
焊割施工人员应时刻按以上的原则工作,以确保工地的施工安全。十一 安全施工措施 严格遵守安全施工六大纪律: 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安全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二米以上的高空、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安全钩。高空作业,不准往下或向上抛扔材料和工具物件。各种电动机械设备,要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不准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吊杆垂直下方严禁站人。切实贯彻落实局制定的《建立建筑安装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规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若干重要规定》及部制定的《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针对高层建筑工程的特点,对预留洞口、扶梯口、电梯井、管道井等“老虎口”,必须设置栏杆、拉杆、盖板等安全措施,施工人员随时检查安全设施的稳固性,发现问题及时报主管施工人员及工地负责人进行整改处理。同一管道井,上下层不得同时作业,否则应采取隔绝措施,防止物件坠落伤人,上层灌浇青铅,下层不得有人作业。垂直运输,起吊机械应有专人持证指挥,操作。对物件的捆扎应牢固和符合起重技术要求,严格遵守起重作业“十不吊”规定。各种机电设备及各种手持电动工具,临时电源必须统一经过漏电装置,安全 敷设,专人保养,不准随意乱接乱拉电源线。使用人字梯应系保险绳,竹梯倾斜不得大于300,下面应有人扶持。使用移动式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砂轮切割机,台钻,角向砂轮机,冲击电钻等)的单相电源线必须使用三芯软橡胶电缆,三相电源线必须使用四芯软橡胶电缆;接线时,缆线护套应穿进设备的接线盒内并予以固定,电动工具使用前应检查下列各项:外壳、手柄无裂缝,无破损。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连接正确,牢固。电缆或软线完好。插头完好。开关动作正常、灵活、无缺损。电气保护装置完好。机械保护装置完好。转动部分灵活。施工人员上岗应有安全交底记录和上岗记录,班组每天做好上岗记录,其中包括:每天上班后,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布置当天的施工任务,明确施工要点,并根据组内成员的技术水平做适当分配工作。根据每天施工特点,对每项工作进行具体详细的安全交底,并检查劳护用品的准备情况及其质量是否良好,教育组员认真使用。每天下班后,以小组为单位检查安全措施是否贯彻及通过施工又暴露出哪些新的安全问题需要解决。如班组内发生事故或有事故苗子要及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并做好安全记录。不论班前,班后会兼职安全员有责任协助组长提出补充和保证安全措施的意见并监督执行。安全员要做好工作日记。班组长在施工中途发现施工条件有变化和安全措施执行有困难时,应立即向安全部提请解决。克服一切困难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现场应保持整洁,特别在施工现场,场地小的情况下,应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材料应该根据现场总体安排,分类地妥善地堆放,不可乱堆乱放,要根据使用先后程序放置,设备、材料吊入楼层后应注意存放部位的允许负荷是否超出,防止损坏楼板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配合阶段和在井道中安装或在脚手架上作业时,必须携带工具袋,将暂时不用的工具、材料螺帽等随时放入袋中,在使用工具上应有安全绳装置,防止坠落伤人。尽量争取在吊平顶施工前或吊平顶施工过程中进行吊装,充分利用梯子或土建脚手架施工,当一定要在平顶吊好后施工时,应按照关于在平顶内施工的有关注意事项执行,防止空中坠落与火警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临时电源的各条线路应连接紧固,绝缘良好,负荷不超过允许值,严禁二个电源系统并联进行,一个施工小区内一般不应引入二路电源。各临时电源的配电箱都应配有漏电保护器,一般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得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得大于0.1 秒;电压型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压不得大于36V。随时检查漏电开关的有效性,若失效,应立即更换。施工用的脚手架必须按脚手架搭设验收标准搭建并验收。施工中应加强检查,不安全处应及时加固,非竹工不得随便搭拆脚手架。使用砂轮机角向砂轮机进行打磨时,必须带好防护有机面罩。施工用的电缆及电源线应架空妥善固定,防止划破,压破绝缘层造成触电事故。送电之前必须做好质量自检互检,确认合格后方送电,试运转时各工种要互相配合,确保试转安全。已送电的电气设备上挂警告牌,送电时要有一套停送电制度,防止出现短路和触电事故。十二 成品保护安全措施
加强产品保护,防止经济损失,参加施工的人员应象爱护自己的财产一样爱护工程设施,确保产品完好是光荣职责,也是技术素质提高的标志。
加强施工完成区域的巡查工作,安排人员,每天一次巡查施工完成区域。
本工程采用进口设备和高档材料,价格昂贵,因此要加强退料制度,制订保管措施,对铜材等边角料及时做好回收工作。
【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推荐阅读:
天津市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管理规定[2009]25号12-06
天津市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试行)12-24
观天津规划馆有感10-26
天津市公路管理条例06-28
《天津市供电用电条例》07-06
天津市项目综合管理01-05
天津市征地管理办法11-28
天津规划展览馆观后感09-05
天津市不动产登记条例06-10
天津市商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