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规划大纲

2024-11-05

部门规划大纲(13篇)

1.部门规划大纲 篇一

。。

。。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教学大纲

第一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概述

第一节 绩效的内涵

一、绩效的基本概念

二、对绩效的多角度理解

三、绩效观念的发展 第二节 绩效管理

一、绩效管理的内涵

二、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

三、绩效管理方法的转变

四、绩效管理的工具

五、绩效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历史背景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原因

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内容---政府改革的目标及策略

三、政府改革的核心—绩效管理 第四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一、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特点

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含义

三、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价值

第二章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变迁国家的治理理论

一、市场式 政府的治理模式

二、参与式政府的治理模式

三、解制式政府的治理模式

四、弹性化政府的治理模式

五、结论:贯彻绩效管理

第二节 行政改革先驱—英国的政府绩效管理改革

一、改革措施

二、综合评价

第三节 美国的政府绩效管理改革

一、改革背景

二、美国政府的绩效管理的实践

三、综合评价

第四节 政府绩效管理在其它国家的实践

一、日本的民营化改革

二、新西兰的“大革新”

三、澳大利亚的“绩效改革”

第三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目标及实施 第一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主体

一、政府

二、第三部门

三、社会公众

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第二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目标

一、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目标体系

二、公共部门目标制度的基本流程 第三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实施

一、公共部门绩效信息的收集

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实施

三、建立和完善绩效沟通的协调机制 第四章 公共部门绩效指标 第一节 公共部门绩效指标体系

一、绩效指标及绩效标准

二、公共部门绩效指标的特点

三、公共部门绩效指标体系的内容 第二节 公共部门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二、设计步骤

第三节 公共部门绩效指标体系的模式

一、美国公务员的“考绩”模式

二、日本公务员的“勤务评定”模式

三、我国公共部门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五章 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 第一节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功能

一、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内涵

三、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功能

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运作难度

第二节 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一—平衡计分卡(BSC)

一、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的战略思考

二、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思想

三、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

四、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程序

五、企业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一个具体案例

六、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前提和障碍

七、平衡计分卡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案例)

第三节 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二--标杆超越法(Benchmarking)

一、实行标杆管理的理由

二、标杆管理的涵义及作用

三、标杆管理的成功范例

四、标杆管理的类型及实施步骤

五、以标杆管理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

六、标杆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

七、标杆管理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案例)第六章 我国税务绩效管理的探索 第一节、传统税务行政模式的效率困境

一、传统税务行政模式的效率基点

二、传统税务行政模式的效率困境 第二节 税务绩效管理的制度基础

一、流程再造理论对税务绩效管理的指导意义

二、税务流程再造

三、税务绩效管理的制度基础 第一节 税务绩效管理的考核方法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税务绩效考核

二、基于标杆超越的税务绩效考核

主要参考书目:

1、付亚和、许玉林主编:《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卓越主编:《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MPA系列教材)。

4、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务》,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著,刘俊勇、孙薇译:《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6、帕特里夏.基利等著,张定淮译校:《公共部门标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诺曼.弗林著,曾锡环等译:《公共部门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8、海尔.G.瑞尼著,王孙愚、达飞译:《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部门规划大纲 篇二

3月30日, 商务部、发改委、供销总社印发《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提出, 到2015年, 我国的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运输率分别提高到20%、30%、36%。届时, 我国将初步建立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

在内需规模不断扩大以及《规划》落地实施共振之下, 商贸物流业将驶入发展快车道, 对相关上市公司也形成重大利好多项“硬性”指标护航, 我国商贸物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30日, 作为物流业六大专项规划之一的《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崭露头角。根据《规划》, 到2015年, 我国将初步建立一套与商贸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通畅、协调配套、绿色环保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

《规划》还对未来5年商贸物流业的各项发展目标提出了“硬性”规定:规模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70%;农村“万村千乡”农家店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0%, 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商品配送率达到80%以上;立体仓库的总面积占仓库总面积的40%;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运输率分别提高到20%、30%、36%;物流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商品库存周转速度明显加快, 流通环节物流费用占商品流通费用的比率显著下降。

九措施加速产业升级

商贸物流是指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目前, 我国商贸物流整体水平不高, 物流效率偏低, 难以满足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 改善商贸物流业落后的局面显得刻不容缓。

“中国已开始进入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的时期, 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将明显增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中国贸促会物流行业分会会长丁俊发指出, 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用信息化、现代物流、新的流通方式等加速产业提升。

为加速商贸流通业产业升级, 《规划》提出了包括完善商贸物流网络布局, 加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商贸物流模式创新等九项具体工作。《规划》明确, 要支持大型连锁企业建设、改造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支持商贸服务业与物流业对接。

土地、财税、金融支持三管齐下

《规划》要求,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供销合作社要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 协调相关部门运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手段支持商贸物流业发展。

在土地方面, 《规划》明确,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仓储设施、快速转运中心、商贸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项目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并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

在财税、金融方面, 加大对重点商贸物流项目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推动、引导商贸物流企业‘走出去’,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商贸和物流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按照企业需求, 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抵押或质押贷款担保方式。

《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六大专项规划之一。值得注意的是, 去年率先公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曾在市场上掀起了一阵浪潮, 大冷股份、铁龙物流表现抢眼。

3.部门规划大纲 篇三

由农业部、中国科协和中宣部、教育部等17部门共同组织编写的《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前不久正式与全国农民见面。根据大纲提出的整体规划,到2020年,要使全国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培训,95%以上的乡村能够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学普及活动,全国农民的科学素质能够基本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中国农学会编制、编绘了重点突出、通俗易懂的《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宣传挂图和农民辅导读本,以农民的切身感受和朴实语言,对主要内容二十条作了全面细致的解读,今后将作为科普共享资源免费向全国广大农村基层提供。(北京 姚润丰)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率已达85.96%

截至2007年9月30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到2448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5.53%,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7.26亿,参合率为85.96%。

从基金支出情况看,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220.31亿元。第三季度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86.93亿元。其中,用于住院补偿73.61 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84.68%;以统筹基金形式进行门诊补偿5.51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6.34%;以家庭账户形式进行门诊补偿6.18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7.1%;其他补偿1.23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1.41%;体检支出0.4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0.47%。

从受益情况看,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受益26331.89万人次。(北京 吴晶)

玉米新品种通过审定

大连盛世种业有限公司(邮编:116600,电话:0411-87703578)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盛单218”,前不久通过了辽宁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1天左右。株型紧凑,穗轴粉色,籽粒橙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9克。中抗大斑病、灰斑病、青枯病;抗丝黑穗病;感弯孢菌叶斑病。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0.08%,粗脂肪含量5.60%,粗淀粉含量72.90%,赖氨酸含量0.35%,容重752.0克/升。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680.7公斤。(辽宁 付永军)

湖南选育成功“湘杂油7号”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邮编:410116,电话:0731-5634082)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中熟组合“湘杂油7号”,前不久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219天,株型紧凑,茎杆坚硬抗倒,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千粒重约3.65克。芥酸含量为0.98%,硫苷含量为41.24微摩尔/克,含油量为39.89%。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153.1公斤。(湖南 涂小林)

水稻新品种在福建问世

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邮编:354200,电话:0599-5628968)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宜优1659”,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全生育期129.2天,结实率76.49%,千粒重31.0克。感稻瘟病。糙米率78.0%,精米率67.5%,整精米率36.4%,粒长7.3毫米,垩白率31.0%,垩白度10.4%,透明度1级,碱消值5.0级,胶稠度9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2%,蛋白质含量7.6%。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510.05公斤。(福建 程学先)

湖北选育成功黄瓜新品种

湖北省农科院蔬菜科技中心(邮编:430064,电话:027-87389846)选育的黄瓜新品种“鄂黄瓜3号”,前不久通过了湖北省品种认定。

该品种极早熟,第2~4节开始结瓜,膨大速度快;特别耐寒,遇1~2℃短时低温仍能正常生长;瓜条直,瓜肉厚,瓜长30厘米,直径约5厘米,单瓜重300克,瓜把短,刺瘤少,嫩绿白色。(湖北 李金泉)

小麦新品种在甘肃问世

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邮编:744000,电话:0933-8212451)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平凉44号”,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属强冬性,幼苗半匍匐,生育期278.7天,抗冻抗旱性强,耐瘠薄, 容重786.1克/升。千粒重48.8克。粗蛋白质含量10.92%,湿面筋含量18.07%,赖氨酸含量0.31%,粗淀粉含量68.1%。中抗条锈病。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286.93公斤。(甘肃 刘乐陶)

“苏杂棉66”通过审定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邮编:210036,电话:025-83243549)选育的中熟陆地棉杂交一代新品种“苏杂棉66”,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138天,单株成铃25.4个,铃重6.0克,籽指10.7克。大样衣分40.1%,小样衣分40.9%,霜前花率89.8%。耐枯萎病,耐黄萎病。马克隆值4.8,比强度30.6厘牛/特克斯,纺纱均匀指数148。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籽棉241.1公斤、产皮棉96.7公斤。(江苏 魏成义)

大豆新品种通过审定

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邮编:050041,电话:0311-86850664)、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共同选育的大豆新品种“石豆1号”,前不久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105天左右,亚有限结荚习性。单株有效荚34.7个,单荚粒数2.3个,百粒重21.4克。籽粒圆形,黄色种皮,黑色种脐。抗倒性较强,抗病性较强。粗蛋白质含量40.45%,粗脂肪含量20.40%。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190.01公斤。(河北 程大力)

白菜新品种通过审定

河南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蔬菜育种室(邮编:450002,电话:0371-65714026)选育的秋白菜早熟新品种“豫新58”,前不久通过了山东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长期64天,单球重1.9公斤左右。净菜率73.4%,软叶率57.5%,不结球率2.3%。品尝风味品质较好。粗纤维含量0.4%,蛋白质含量0.97%,干物质3.7%。维生素C含量15.1毫克/100克鲜重,可溶性总糖1.34%。高抗病毒病(TuMV),中抗霜霉病。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净菜4836.2公斤。(山东 黄胜海)

广东选育成功蝴蝶兰新品种

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邮编:515021,电话:0754-8101302)选育的蝴蝶兰新品种“汕农玫瑰”,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4.《物流规划》教学大纲 篇四

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本课程地位:

《物流规划与》课程是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大类专业课程,是该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目标:

1、正确理解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体系;

2、了解物流系统的内在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

3、针对物流系统问题,学会运用相应的技术方法进行规划与设计;

4、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物流管理知识及从事物流管理职业的兴趣 本课程的任务:

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组成,初步了解物流系统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体系,通过介绍物流系统的构成和未来趋势,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知识与技术产生兴趣。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经济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经济数学》提供数量方法;《管理学》、《经济学》为本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1)了解物流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掌握物流系统的作用机制

(3)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 重点:物流系统的功能与分类 难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

(一)物流系统的内涵

(二)物流系统的功能

(三)物流系统的分类

第二节物流系统的作用机制

(一)结构和功能相一致

(二)竞争与协同

第三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

(一)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二)基础资料的调查与分析

(三)物流需求预测

(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评估

第二章物流园区/基地的规划与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物流园区的定义、分类和功能设计

(2)掌握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的目的、基本原则、规划与设计的要素、规划与设计的技术流程和物流园区规划的关键问题

(3)掌握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的典型案例,包括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 重点: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的目的、基本原则、规划与设计的要素 难点: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的技术流程和物流园区规划的关键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流园区/基地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

(一)物流园区/基地的含义及分类

(二)物流园区/基地规划与设计分析及其基本原则

(三)物流园区/基地规划与设计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物流园区/基地规划与设计的典型案例

(一)成功案例

(二)失败案例

(三)原因对比分析

第三节物流园区/基地规划与设计的实际训练

(一)原始材料

(二)材料分析

(三)规划设计

第三章仓储的规划与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仓储系统在物流中的功能(2)掌握仓储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3)了解仓储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重点:掌握单一仓库选址的基本方法以及仓库储存区域面积的计算 难点:掌握搬运系统设计中的流程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仓储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

(一)仓储的含义及社会作用

(二)仓储子系统在物流过程中的功能

(三)储存的分类

(四)仓储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五)仓储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六)规划与设计的一般步骤

(七)仓储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方法

第二节仓储规划与设计的典型案例

(一)单设施选址重心法案例

(二)多设施选址混合整数规划法案例

(三)仓库面积荷重计算法案例

(四)利用表格编制搬运方案案例

第三节仓储规划与设计的实际训练

(一)案例1原始材料

(二)案例1材料分析

(三)案例1规划设计

(四)案例2原始材料

(五)案例2材料分析

(六)案例2规划设计

第四章配送的规划与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配送规划的目标和原则(2)理解配送中心规划的程序框架 重点:熟悉EIQ分析方法

难点:掌握基于SLP的配送中心规划方法,并能够解决小型配送中心的规划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

(一)配送的含义及分类

(二)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材料分析与基本原则

(三)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典型案例

(一)日本千里丘配送中心的设计与建设方案

第三节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实际训练

(一)零售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

第五章运输规划与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现代物流运输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掌握现代物流运输方式优化组合,包括选择运输工具和物流运输合理化问题 重点:理解和掌握运输过程管理,包括运输管理的任务、运输合同、运输保险和国际现代运输方式

难点:掌握多式联运及国际多式联运的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物流运输系统

(一)运输——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物流的功能

(三)物流的特征

(四)物流系统

第二节现代物流运输方式优化组合

(一)选择运输工具

(二)物流运输合理化

第三节运输过程管理

(一)运输管理的任务

(二)运输合同

(三)运输保险

(四)国际现代运输方式

第四节多式联运及国际多式联运

(一)多式联运

(二)国际多式联运

第六章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教学要求:

(1)掌握物流信息的基本概念、功能、特征及分类(2)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及体系结构

重点:熟悉目前应用于物流信息系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掌握其应用原理及流程 难点:熟悉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方法及步骤 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一)物流信息

(二)物流信息系统

第二节物流信息系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

(二)数据库技术

(三)物流信息采集技术

(四)物流EDI技术

(五)其他物流技术

第三节物流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

(一)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二)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第七章一体化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的规划与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一体化供应链的基本理论模型和实现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步骤

(2)掌握一体化供应链规划与设计的问题、原则以及几种典型的供应链结构体系模型

重点:了解一体化供应链设计的策略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

难点:掌握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内涵、原则、内容,掌握企业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一体化供应链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

(一)一体化供应链规划与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二)一体化供应链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三)一体化供应链规划与设计的策略

第二节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及实现

(一)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

(二)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实现

(三)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形成与合作伙伴的选择

第三节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

(一)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概述

(二)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流程

(三)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步骤

第四节企业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

(一)企业物流运输方式的选择

(二)生产企业物流系统改造

(三)连锁零售物流企业系统改造

第八章物流发展战略的规划与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物流战略的概念及内容(2)掌握物流战略规划与设计 重点:物流战略

难点: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 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流战略的概念及内容

(一)物流战略的概念

(二)物流战略的内容

第二节物流战略规划与设计

(一)物流战略规划

(二)物流战略管理

(三)物流战略控制

第九章区域物流网的规划与设计

教学要求:

(1)掌握区域物流网络的内涵

(2)理解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结构形态及其要素特征 重点:了解区域物流网络特征和功能 难点:掌握区域物流网络的规划方法及步骤 教学内容:

5.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纲 篇五

一、掌握职业生涯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1.如何引导员工对“好工作”的合理认知;

钱多 事少 离家近? / 待遇优厚 压力适中 环境优良?

锻炼最大 实现人生价值?

2.运用职业生涯发展规律规划发展、辅导员工持续成长;

如何认识职业发展之路险象环生,更加充满机遇;

盘点职业必备要素引导员工重视内职业生涯成长;

案例分析:蚯蚓与齐瓦勃的发展之路对员工发展辅导的价值。

二、职场快速进步方法,统一员工行为,提高工作绩效;

1.引领下属篇:如何准备工作 / 如何接受工作 / 如何汇报工作 / 如何请示工作;

2.管理艺术篇:发现错误如何做 / 批评帮助如何做 / 看到成绩如何做 / 欣赏鼓励如何做; 训练活动:把握管理的基础之一(白色行为数据)。。。

课程目标:

1.掌握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理念、方法,助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学习把握职业必备5项素质,探索岗位应具备的观念、知识、技能、心理等要素;

3.运用职业生涯发展规律辅导员工职业发展,在行业和企业中沉淀,稳定成长;

6.规划设计实习大纲(新) 篇六

(五年级适用)

课程名称:规划设计实习课程编号:2060356 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院:建筑学院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

一、实习周数、学分:

实习周数:

学分:4

二、实习目的

规划设计实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本课程是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学习全面完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院的实习实践,培养学生深入社会实际,全面实践规划设计理论的全面知识,向社会实践学习协调和综合处理城市问题的规划方法。

三、实习具体要求

由学生自己联系规划院或规划局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必须具体参加一项或多项实习单位所进行的实际规划设计项目或规划管理工作,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研究城市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遵守规划设计实习单位的全部安排。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提交所参与完成的规划设计实习项目的图纸,由规划设计实习单位出具实习鉴定和按百分制的成绩评定。

六、参考资料

1、《城市规划设计资料集1-11分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参考用书

大纲制订人:陈

7.部门规划大纲 篇七

发展规划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顶层设计, 重在解决高校两方面的问题, 即“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办成这样一所大学”。它是一所学校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 制订并实施好发展规划, 有益于更好地推进学校的发展, 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大众化阶段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高校开始重视自身的发展和规划。2003年1月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高等学校要精心制订“三大规划”” (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规划) , 2003年7月, 全国部分重点高校发展规划工作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高校发展规划工作全面铺开, , 高校纷纷开始设立专门的发展规划机构。

二、高校发展规划工作研究综述

国外大学发展规划机构从20世纪60年代设立至今已经历了五十多年, 从机构设置、职能定位、人员配备到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体系。而我国高校的发展规划工作全面展开只有十年左右, 教育部对高校发展规划工作没有固定的指导模式, 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 这都是一项新工作, 处于探索阶段。学者们对发展规划部门的职能定位与运行模式、现状与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于高校发展规划机构职能定位与运行模式的研究, 张晓玲 (2008) 通过对国内10所高水平大学规划机构的职能定位进行调查, 得出制订规划和研究学校发展是发展规划机构的基本职责, 同时大部分学校的规划机构还担负决策咨询、高教研究、学科建设管理及211/985工程重点项目的建设。王扬 (2010) 通过研究发现, 我国高校发展规划机构主要涉及七大职能, 其中发展规划职能、计划管理职能、学科建设职能是核心职能, 战略研究 (政策研究) 职能、资源整合职能、校园规划职能和信息统计职能是基本职能。闫卫华 (2010) 根据发展规划机构履职能力和定位的不同, 把我国高校发展规划机构存在的主要模式分为四种:顶层设计为核心的模式、顶层设计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模式、顶层设计与资源配置结合的模式、顶层设计与高教研究结合的模式。

目前关于高校发展规划工作的研究, 理论思辨研究居多, 实证研究较少, 对各高校发展规划机构设置、运行模式的研究更是缺乏。本文以39所“985工程”高校为研究对象, 重点研究分析这些高校发展规划部门机构设置情况及运行模式, 这对于把握我国“985工程”高校发展规划机构工作现状、为今后建立健全高校规划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985工程”高校发展规划机构设置

大学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由于校园规划与基建处工作关系非常密切、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人事处工作非常密切, 所以校园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大多被划分到基建处和人事处。因此, 本文高校发展规划机构不考虑基建处和人事处, 只涉及与发展规划、政策研究和学科建设规划相关的部门。

通过网络调查发现, 在39所“985工程”高校中, 有32所设置了专门的发展规划机构, 7所尚未设置, 两者比例分别为82%、18%。32所“985工程”高校设置的发展规划机构名称不尽相同, 其中有14所高校统一设立了发展规划处, 3所设立了发展规划部、3所设立了发展规划办公室, 这些高校的发展规划机构均采用了处级建制。一些高校还设置了其他发展规划机构, 这些机构多采用科级建制, 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例如,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均设置专门的政策研究室, 挂靠发展规划部 (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设立学科建设办公室, 挂靠研究生院;华东师范大学还设立了学科建设与发展办公室。

发展规划处往往被作为学校发展规划委员会和其他委员会的秘书处, 如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是学科规划委员会、事业规划委员会、校园规划委员会秘书处;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处是发展与规划委员会秘书处;西安交通大学发展规划与重点建设办公室是校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和发展规划委员会秘书处;浙江大学发展规划处与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合署办公;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发展规划办公室。

在尚未设置专门事业发展规划机构的7所高校中, 一些高校已设置具有学科建设和政策研究相关功能的机构, 具备一定的发展规划功能。例如, 清华大学设置了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和政策研究室;重庆大学设置了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和事业规划委员会办公室, 分别挂靠在校长办公室和人事处;电子科技大学设置了党委政策研究室, 挂靠学校办公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置了学科建设办公室和政策研究室。

四、“985工程”高校发展规划机构运行模式

本文参考闫卫华 (2010) 提出的我国高校发展规划机构的四种模式, 对32所“985工程”高校发展规划机构的模式进行分类。分类依据是:顶层设计为核心的模式所对应的发展规划机构内部设置围绕发展规划功能进行;顶层设计与重点建设结合的模式所对应的发展规划机构内部设置除了围绕发展规划功能, 还包括985/211重点工程建设功能;顶层设计与资源配置结合的模式除了围绕发展规划功能, 还包括计划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功能;顶层设计与高教研究结合的模式除了围绕发展规划功能, 还设立高教研究所或与高教研究所合署办公。

在32所设置了专门发展规划机构的高校中, 15所采用顶层设计为核心的模式;11所采用顶层设计与重点建设结合的模式;3所采用顶层设计与高教研究结合的模式;1所采用顶层设计与资源配置结合的模式。四者的比例分别为46.9%、34.4%、9.4%、3.1%。顶层设计为核心的模式和顶层设计与重点建设结合的模式比例之和高达81.3%, 可以看出“985工程”高校的发展规划机构目前主要采用顶层设计为核心的模式和顶层设计与重点建设结合的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采用了比其他高校功能更多的模式, 分别是顶层设计与重点建设、资源配置结合的模式和顶层设计与重点建设、资源配置、高教研究结合的模式。

五、思考和建议

从以上调研可以看出, 我国高校发展规划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缺少必要规范, 职责定位比较模糊。从国家层面而言,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一个对高校规划部门进行协调与组织的机构, 因此高校发展规划机构在建设中没有相对稳定的定位和统一的工作内涵, 在建设中缺乏必要的规范和指导, 导致高校发展规划机构设置参差不齐, 职责定位和隶属关系存在很大的不同。由于没有稳定的范式可供参照, 给学校的规划部门建设工作增加了难度。一些学校的规划机构成立之前并没有做好充足的调研, 也没有清晰的建设思路, 只是简单模仿一些先行的学校, 照葫芦画瓢, 导致规划发展机构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有的学校发展规划机构则不断重复撤销、重组, 仍然没有找到较好的解决途径。二是职能宏大虚化, 缺乏有效工作方式。高校发展规划机构通常承担着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和其他重大问题研究咨询工作, 具有宏观性和前瞻性, 与学校常规的行政事务不同, 其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通过调查发现, 很多高校发展规划部门工作内容太过虚化, 没有常规业务, 缺乏工作规范和有效的工作方式, 导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之后, 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与评估, 发展规划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纲领和引导作用, 使发展规划部门在实际运行中处于看似履行重要职能却又虚设之嫌的尴尬境地。

高校发展规划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加强高校规划管理机构建设, 以增强发展规划部门工作的实效性, 真正发挥其职能作用。一是确立高校发展规划战略地位。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发展规划工作, 确立发展规划机构的战略地位, 真正把发展规划视为学校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很多高校发展规划机构由行政一把手主管或党政一把手主管, 疏通了规划部门及时获取校情的渠道, 使发展规划机构真正能参与顶层设计和核心决策过程。发展规划工作具有宏观性和前瞻性, 为了做好发展规划工作, 发展规划部门必须与领导层和决策层保持密切联系, 关注高校领导层的办学思路和前瞻性的想法, 并在广泛调研和合理论证的基础上出思路、找办法。二是明确高校发展规划机构职责。高校对发展规划机构要有清晰的建设思路, 赋予其明确的职责和清晰的定位, 而且职责定位应虚实结合, 同时具有行政管理和研究咨询两种功能。高校发展规划机构除了重视发展规划文件的编制外, 更应该关注其实施和落实情况, 及时监督和评估各院系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及时督促和指导规划的落实, 真正发挥发展规划机构的职能作用。三是采取科学有效的工作方式。发展规划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 因此发展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能只依靠发展规划部门人员的闭门造车, 而应该善于依靠专家, 充分借用“外力”开展工作。建立规划领导机构, 如设立发展与规划委员会、学科规划委员会等, 充分整合和吸纳校内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不仅能够增强发展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还有利于统一高校广大师生的思想, 增强师生对高校发展规划工作的信任度和参与度, 反过来加强了发展规划工作的宣传, 提高了对发展规划工作作用的认识和认同。另外, 高校应加强与兄弟院校在发展规划机构建设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分享在发展规划建设方面和工作开展方面的成功经验, 共同发展和进步, 使高校发展规划机构建设越来越成功, 发展规划工作开展也越来越有效。

发展规划工作对于我国高校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仍处于探寻、摸索时期, 因此我国高校发展规划机构的设立参差不齐。本文以“985工程”高校为研究对象, 初步探索分析了“985工程”高校发展规划机构的设置情况和运行模式。然而高校发展规划机构具体应如何设置、职能如何定位、工作如何运行, 还需要未来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摘要:发展规划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顶层设计, 对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综述了我国高校发展规划工作的研究现状, 继而以39所“985工程”高校为研究对象, 分析这些高校发展规划部门的机构设置, 并对高校发展规划部门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985工程”高校的发展规划部门主要采用顶层设计为核心的模式以及顶层设计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最后, 文章提出应确立高校发展规划的地位, 明确高校发展规划部门的职责, 虚实结合, 采取有效的工作方式等建议。

关键词:“985工程”高校,发展规划,机构设置,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廷柱.组织特性对编制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 2012 (Z1) .

[2]吴应利.做好发展规划, 提高高校竞争力[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 (02) .

[3]张晓玲.高等学校规划机构的职能定位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 (10) .

[4]王扬.我国重点高校发展规划部门的调研报告[J].企业导报, 2010 (01) .

[5]闫卫华.高校规划机构建设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03) .

8.人力资源规划教学大纲 篇八

第一讲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使企业从容应对市场经济的竞争,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纲领,可加快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步伐。

领会: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需要注意人口和劳动力队伍的变化、经济发展状况、技术变化、国家法律和法规、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员工对工作和职业态度的变化等各种因素。

掌握: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应该遵循整体性、科学性、实用性、能级层序性、员工适度流动性和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等原则。

运用: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时,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集合转移法(SST)和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第二讲

领会:企业人力资源的评价指标是我们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条件。

掌握:企业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由发展状态指标体系、使用效果状态指标体系和人力资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组成。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与加工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提供条件。

运用: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如果不完全,需要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补救。

第三讲

领会: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主要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环境和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现状,分析目的在于找出影响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形成正确的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理解: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环境包含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对这两个环境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PEST分析方法、战略环境影响因素评价模型、行业竞争模型、价值链分析等方法。

运用:信息技术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环境,企业资源规划、企业业务流程重整和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等先进信息技术影响下的企业环境是信息时代人力资源发展环境分析的重点。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现状的分析需要从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内容、工作业绩和现状对比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讲

领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必须完成的工作,没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支持,任何规划都不是可信的。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可以选择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大类。

理解:企业人力资源定性预测的主要方法是特尔斐预测法,该方法主要通过选择有经验的专家、设计专家调查表、专家回答调查表内容、处理调查表获得预测结果。该预测方法往往需要通过与专家的多次交流才能完成。

运用: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定量预测方法比较多,通常可以采用时序模型、回归模型和计量模型等。在应用定量预测模型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时候可以采用Microsoft Excel等计算机技术来完成,这样可以加快预测的实施、减少预测的费用。

领会:在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时应该先预测内部供给情况,然后再考虑外部供给情况。

理解:影响企业人力资源外部供给的因素有地域性因素、全国性因素、人口发展趋势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因素、政府的政策法规因素、工会因素、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劳动力就业意识和择业心理偏好等。

运用:在预测企业人力资源内部供给情况时,首先需要对员工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对员工的供需现状进行核查、确定员工的接替状况,并利用马尔可夫模型或微观集成模型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在企业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分析中可以采用综合分析图以判定企业人力资源的供求是否达到了平衡。在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分析中需要针对供不应求、供过于求或结构失衡的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调整对策。

第六讲

领会: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不同:在初创时期企业急需核心人力资源;在发展时期需要大量有潜力的优秀人力资源;在成熟时期需要更新人力资源;在衰退时期需要保留关键人力资源。

理解:在企业兼并收购时期需要根据兼并收购前、兼并收购准备中、兼并收购后的不同特点实施合适的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抓住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目标确认、总体战略选择和业务战略规划制定三个主要环节。

运用:在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组合中可以采用SWOT组合法和IE组合法。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组成。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还需要由相应的政策提供支持,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政策的制定需要把握政策的服务性、系统性和规则性。一般由体制改革政策、组织领导政策、重点发展政策、发展方式政策、资金投入政策、条件政策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政策组成。

第七讲

领会:企业人力资源业务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支持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制定企业人力资源晋升规划需要考虑员工的资历因素、工作成绩因素、潜力因素和企业的岗位需求等因素。

理解:企业人力资源补充规划形式主要有内部选拔、个别补充和公开招聘三种形式,规划制定的主要步骤有:确定企业人力资源补充总量、对外部招聘环境进行分析、确定招聘信息的发布方式、确定招聘人员的测试形式、员工具体招聘计划的制定和评价。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规划应该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考虑,需要进行培训的投资收益分析。培训的投资收益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在职培训的投资收益分析、一般培训的投资收益分析和特殊培训的投资收益分析。企业人力资源调配规划应该服从企业长远需要、从全局考虑、人适其职、人畅其流、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和协商一致等原则。

运用:企业人力资源补偿规划在制定中主要考虑现值补偿方案、福利保障补偿方案和期望补偿方案三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企业人力资源业务规划的主要内容,该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将员工个人的发展需求与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确保二者的同步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缩减规划不是简单地裁减员工计划,而是需要加强裁减员工或离职员工的管理,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广泛、更雄厚的人力资源。企业人力资源业务规划制定好后,必须对规划实施所需要的各种支持资源进行评估,并设计出最终的规划方案组合。

领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必须通过规划任务的落实、组织机构的支持和有关资源的配置才能保证规划的具体实施。理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控制包含了实施控制目标的确定、控制指标的设立、控制体系的建立、实施效果的衡量和控制措施的落实。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进行修订时,最好采用滚动修订方法,以避免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过大的震动。

运用:平衡计分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评价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管理效果的工具,平衡计分卡的应用首先要解决评价指标的实用性和可测量性,其次需要注意其整体性和激励效果的问题。

第九讲

领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信息系统是支持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强大技术,该系统一般应该包含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规划的制定支持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信息的查询等功能。

理解: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是支持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发展的有力工具,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完成核心员工的挖掘、发展环境的分析以及规划实施效果的研判等任务。

9.部门规划大纲 篇九

主讲:实战型管理专家、高级培训师:李建华

【课程目的】

◆学习实际案例,掌握职业定位的理论和方法,掌握个人和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掌握实用、系统、前沿的职业tel ***规划及咨询理论,具备独立进行职业规划、职业咨询的实际操作能力。

◆掌握职业规划咨询的专业技能。

【课程对象】

适用于各类企业单位的管理人qq 605556860员及人力资源部门专职人员。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 管理自己技能

 专业技能

 主动积极

 以终为始

 要事优先

 演讲技能

 问题分析与解决

 沟通技巧

 自我评估-课堂展示-讲师点评-认同差距-做出职业提升计划

第二单元企业经理的基本技能-管理他人

 计划

 选拔

 授权

 辅导

 监督

 沟通

 奖励认可

 业绩衡量

 获取资源

 建立良好的关系

 自我评估-课堂展示-讲师点评-认同差距-做出职业提升计划

【培训师介绍】

李建华:在惠普公司工作十年的过程中,全面接受了惠普企业文化,养成了

热忱对待客户,信任和尊重个人,追求卓越的成就与贡献,靠团队精神达到共同目标,注重速度与灵活性,专注有意义的创新,在经营活动中坚持诚实与正直的价值观与习惯.李建华:二十年《财富》500强跨国企业高管经历,曾先后任职于惠普公司,戴尔公司等等,部门总经理,中国/香港 总监,公司高级副总裁等职位具有二十年以上的大型企业及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及多年的企业、培训咨询经验,具有初级经理,中级经理和企业高管的多年管理经验。

10.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教学大纲 篇十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学时数:32 学分数:2.0 执笔者:周斌

编写日期:2014年3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是四年制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作为本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的主要专业课,主要研究汽车服务系统的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问题;汽车服务系统的排队论、存储轮及预测的相关知识;系统评价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

(1)对汽车服务系统的各种规划方法有所了解。

(2)为今后从事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企业管理、产品售后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基础知识和方法。

(3)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对汽车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技术维修,以便更好地发挥汽车运输生产的经济效益。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系统和系统分析(2学时)

教学内容:

系统和系统工程的概念,汽车服务系统概念;系统分析的概念,系统科学的一般性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

教学要求:

1.理解系统和系统工程的概念,汽车服务系统概念;系统分析的概念; 2.掌握系统科学的一般性研究方法。

重点:

掌握系统科学的一般性研究方法。难点:

系统科学的一般性研究方法。

第二章 线性规划(4学时)

教学内容:

线性规划的问题及数学模型;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概念个性质;平单纯形法的算法和步骤,单纯形表;运输问题及其解法,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表上作业法,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线性规划方法在汽车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掌握线性规划的问题及数学模型;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掌握单纯形法的算法和步骤,单纯形表;理解线性规划方法在汽车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重点:

掌握线性规划的问题及数学模型;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掌握单纯形法的算法和步骤,单纯形表。

难点:

线性规划的问题及数学模型;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单纯形法的算法和步骤,单纯形表。

第三章 整数规划(4学时)

教学内容:

整数规划问题的提出;整数规划的基本解法,分枝定界法,割平面法,0—1规划,指派问题;整数规划在汽车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掌握整数规划问题的提出;整数规划的基本解法,分枝定界法,割平面法,0—1规划,指派问题;了解整数规划在汽车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重点:

掌握整数规划问题的提出;整数规划的基本解法,分枝定界法,割平面法,0—1规划,指派问题。

难点:

整数规划的基本解法,分枝定界法,割平面法,0—1规划,指派问题。

第四章 动态规划(4学时)

教学内容:

动态规划的基本方法,动态规划的研究对象,动态规划问题的基本概念,动态规划的基本方法;动态规划的应用,资源分配问题,载货问题,生产与存储问题。

教学要求:

掌握动态规划的基本方法; 理解动态规划的应用,资源分配问题,载货问题,生产与存储问题。

重点:

理解动态规划的应用,资源分配问题,载货问题,生产与存储问题。难点:

动态规划的应用,资源分配问题,载货问题,生产与存储问题。

第五章 图与网络分析(4学时)

教学内容: 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树与最小树的概念,有向图与无向图的概念;最短路问题,最短路问题的标号法;最大流问题,最大流问题的标号法;图论在汽车服务系统中的应用,最短路问题在销售汽车的运输路线选择上的应用,最大流问题在选择汽车产品销售渠道上的应用。

教学要求:

掌握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树与最小树的概念,有向图与无向图的概念; 掌握最短路问题,最短路问题的标号法;最大流问题,最大流问题的标号法;理解图论在汽车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重点:

掌握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树与最小树的概念,有向图与无向图的概念; 掌握最短路问题,最短路问题的标号法;最大流问题,最大流问题的标号法。

难点:

最短路问题,最短路问题的标号法;最大流问题,最大流问题的标号法。

第六章 排队论(6学时)

教学内容:

排队系统模型,服务过程的一般表示,服务系统分类和组成,派对模型的表示方法,服务系统的运行指标;排队系统的常见分布,泊松流和负指数分布;单服务台的M/M/1系统,标准的M/M/1模型,系统容量有限的情形,顾客源有限的情形;排队论在汽车服务系统中的应用,汽车维修问题,停车场规划问题,汽车交易服务窗口设置问题。

教学要求:

掌握排队系统模型;掌握排队系统的常见分布;掌握单服务台的M/M/1系统;理解排队论在汽车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重点:

掌握排队系统模型;掌握排队系统的常见分布;掌握单服务台的M/M/1系统;理解排队论在汽车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难点:

排队系统的常见分布;单服务台的M/M/1系统。

第七章 存储论(4学时)

教学内容:

存储现象及定义,存储论的基本概念;确定性存储模型,不允许缺货一次性补充,不允许缺货生产时间很短,允许缺货生产时间很短,允许缺货生产需要一定的时间;随机性存储模型,需求是随机离散的,需求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存储论在汽车服务系统中的应用,基于进化策略的汽车配件存储模型,汽车销售商最优库存计算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存储现象及定义,存储论的基本概念; 2.掌握确定性存储模型,随机性存储模型;3.理解存储论在汽车服务系统中的应用,基于进化策略的汽车配件存储模型,汽车销售商最优库存计算方法。

重点:

掌握存储现象及定义,存储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确定性存储模型,随机性存储模型。难点:

确定性存储模型,随机性存储模型。

第八章 预测(4学时)

教学内容:

预测的基本概念、方法、要素和程序;定性预测方法,集思广益法,德尔菲法,前景预测分析法;时间序列预测法,趋势外推法,滑动平均法,加权滑动平均法,指数平均法;回归分析预测法,一元线性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法,非线性回归;马尔柯夫预测法;预测方法在汽车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掌握预测的基本概念、方法、要素和程序;掌握定性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马尔柯夫预测法;理解预测方法在汽车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重点:

掌握预测的基本概念、方法、要素和程序;掌握定性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马尔柯夫预测法。

难点:

定性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马尔柯夫预测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精讲多练。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结合现代汽车维修厂家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对发动机工作过程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适当补充有关政策法规的相关知识,开阔学术视野。

2、根据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3、除教材外,应给学生指定相关的参考书,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全面学习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服务工程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旨在加深学生对汽车服务的理解,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1.同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篇十一

课程编号: 024087 学分: 4 周数:4 大纲执笔人:周向频 大纲审核人:

一、实习目的

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是景观学专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实习安排在学生进入景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学习之前,利用已经掌握的景观规划设计、游憩学、景观生态学、风景资源学、园林植物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知识,从专业的角度对园林景观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规划设计实践,锻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表达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1.1态度认真、积极思考、敢于创新;

1.2认真调查、分析实践基地的现状和环境状况;

1.3分析实践基地在规划设计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划设计方案; 1.4培养进行景观总体规划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1.5团队合作、积极沟通、顺畅表达。

三、实习内容

2.1调查实践基地景观现状;

2.2分析实践基地景观园林规划与建设各层面的优缺点,分析其原因; 2.3调查实践基地所在区域、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及相关规划与重大建设工程;

2.4对实践基地今后园林景观发展与优化提出具体方案与建议。

四、实习时间

三年级第二学期后的暑假,为期4周。

五、实习方式及具体安排

4.1主要方式

1)由教师带队进行实地考查;

2)以参观座谈、访谈等方式对园林景观规划与现状进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3)与根据项目要求开展资料搜集、专题研究、规划设计工作。

4.2专题研究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并作为社会实践报告的一部分: 1)景观区域的现状分析与基础资料汇编 2)区域发展战略与景观对策; 3)场地环境问题与规划应对; 4)地域文化分析与规划思路; 5)场地功能与使用者需求;

6)新技术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4.3具体安排

1)在实习开始前一周,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布置实习任务,发放各类实习相关用品;

2)校外实习,为期1周,带队老师监督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日记; 3)内业工作,为期3周,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报告,进行实习总结;

4)实习结束前择日,参与实习活动的师生进行集体交流。

六、考核内容与方式

5.1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的撰写情况、实习纪律、实习指导人员的评语以及集体交流时的答疑情况。

1.实习日记须记录实习期间的每日工作情况,字数不限。

2.实习报告(最终以A4文本形式提交),净字数不少于3000字,应图文并茂,内容要求如下:

1)本次实习的收获与体会; 2)对实习地的整体印象;

3)对实习地景观环境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4)对实习地项目的背景和上位及相关规划的分析; 5)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改进方法等。6)其他社会单位或者指导教师要求的内容。

3.规划设计图纸及说明可单独成册或附在实习报告的后面。

5.2考核方式

本实习考核由指导教师负责,根据最终成果、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的出勤、实践期间的表现酌情给分,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给分。

最终成果包括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请于开学后第一周内交与指导教师。迟交者成绩降一级,不及格者第二年重修。

参加校外实习的学生须提交一份由实习单位盖章的实习证明。

七、学生实习作业的保管

12.部门规划大纲 篇十二

企业新入职员工

课程收益:

强效解决职业心态与道德问题,调整新员工心态,树立正确职业观念,转化自我角色,激发内在动力;

掌握人生与职业规划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追求平衡幸福的人生。

授课形式:

案例、故事、电影、游戏、沙盘、研讨等立体互动式教学

授课纲要:

一、把握生命厚度比长度更重要

1.我想过怎样的生活?

2.我一辈子需要花多少钱?

3.如何实现我的理想生活?

二、认识自我优点比缺点更重要

1.性格四色小精灵

2.破译你的性格密码

3.不同性格的优点和改善点

三、规划职涯思路比出路更重要

1.选择你的职业:房子模型

⑴地基:支点,眼界决定地界

⑵梁柱:能力,过程决定结果

⑶屋顶:性格,情商决定财商

2.职业生涯只有三天

⑴今天:探索

⑵明天:成长

⑶后天:收获

3.发展你的职涯:飞机模型

⑴动力系统:态度

⑵机身:品牌

⑶机翼:人脉

四、享受职涯内心比外物更重要

1.感恩过往

2.活在当下

3.相信未来

讲师介绍:

黄普职业化管理导师

他的人生之旅历经坎坷,峰回路转,

他的生命之歌顽强热烈,激情永恒;

他用双脚一步步实践自己的梦想,

他用演讲一句句传播生命的礼赞;

因为他相信:

路,从来都在我们的脚下!

13.《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 篇十三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整个城市规划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原理为重点,把规划原则和布局方法作为基础,并以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它作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理论课,内容几乎涵盖了整个专业所涉及的全方位知识,在整个城市规划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专业教学的核心成分;它在课程结构纵向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加深并综合运用前期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后续课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它在专业学习导向上还具有引导学生入门、深造学习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培养学生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能力,同时为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镇规划与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时数

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本课程计划总学时72学时,每周4学时,共18周,计4个学分。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表现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提示性问题,强化课堂中信息的双向交流,活跃气氛、提高效果。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在授课过程中,辅助采用案例教学和学生讨论的方式,作为必要的教学补充,针对某一城市或城市局部区域进行实证分析教学。

(五)面向专业

该课程是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城市化的含义;熟悉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城市的产生、定义、发展过程;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规律。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

二、城市的形成

三、城市的定义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的发展

第三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三、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和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掌握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熟悉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掌握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了解当代城市规划所面临的形势。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现代城市规划产生与发展以及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教学重点是现代城市早期思想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现代城市发展理论。

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三、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思想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方案

3、人口罗伯特·欧文的“新协和村”(New Harmony)

4、傅立叶的“法郎吉”(Phalange)

二、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3、其他的探索

三、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2、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四、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1、《雅典宪章》(1933年)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3、《华沙宣言》(1981年)

4、《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1992年)

5、北京宣言(1999年)

第三节 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经济与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

三、经济全球化与城镇体系的结构重组

四、信息化社会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变化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体系;了解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过程;了解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体系;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过程及其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教学重点是城市规划编制的阶段和内容。教学难点是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一、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二、城市规划的任务

三、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一、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一、调查研究的内容

二、基础资料的内容

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一、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二、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三、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四、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五、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

六、城市规划的审批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的功能及其内部结构,以及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掌握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掌握城市不同用途的用地规划。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系统构成及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教学重点是城市用地选择和规划。教学难点是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第一节 城市的系统构成

一、城市系统构成的概念

二、城市社会系统的构成

三、城市产业系统的构成

四、城市空间系统的构成

五、城市其他系统的构成

第二节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一、城市用地概述

1、城市用地的概念

2、城市用地的属性

3、城市用地的价值

4、城市用地的区划

5、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三、城市用地的选择

1、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2、用地选择的原则

3、用地选择举例

第三节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一、城市用地的分类

二、城市用地的构成

第四节 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规划

一、居住用地

二、工业用地

三、公共设施用地

四、仓储用地

五、城市绿地

六、城市郊区用地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14学时。

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了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的内容;掌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了解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的涵义;掌握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要点。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要点。教学重点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要点。

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一、“战略”的概念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第二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

一、国土规划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区域规划

四、城镇体系规划

第三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

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经济发展指标

2、社会发展指标

3、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指标

二、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三、城市的性质和类型

四、城市的规模

1、城市人口的调查

2、估算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

第四节 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背景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战略意义

三、生态城市、园林城市

四、城市环境容量、合理规模和门槛理论

第五节 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

一、国外结构规划的产生、内涵及启示

二、远景规划的概念、内容及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相关概念;了解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的内容;掌握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评定和优化方法;掌握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的内容;了解几种典型城市的总体布局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法,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的内容。教学重点是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评定和优化。

第一节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一、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

二、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优化

三、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

一、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三、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四、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一、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

1、城市用地和空间结构的调整

2、城市产业结构的完善

3、社会结构的演化

二、城市上部机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

三、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

四、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

第四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

一、从不同角度多做不同方案

二、方案比较的内容

三、综合评定方案

第五节 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一、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

1、因地制宜,与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

2、均衡分布,有机构成绿地系统

二、城市景观规划

1、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关系

2、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环境面貌的关系

3、城市景观规划与环境保护、公用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关系

三、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工程设施与城市景观规划

1、自然环境的利用

2、结合城市工程设施,组织城市景观规划

3、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的利用

第六节 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总体布局

一、矿业城市

二、风景旅游和纪念性城市

三、山地城市

四、港口城市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8学时。

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城市交通、城市总体布局之间的关系;掌握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的规划布置;学会分析具体城市的交通与道路规划。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之间的关系;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的规划布置。

教学重点是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的规划布置。教学难点是具体城市的交通与道路规划分析和评判。

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

二、城市交通构成与现代交通特征

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城市内部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和横断面的确定

四、停车场的布置

第三节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一、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二、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

三、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四、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

第四节 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一、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与结构

二、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

三、城市客货运交通综合组织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八章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给水、排水、防污、能源、电讯、防灾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给水、排水、防污、能源、电讯、防灾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教学重点是城市给水、排水、防污、能源、电讯、防灾规划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城市给水、排水、防污、能源、电讯、防灾规划的方法。

第一节 城市水源与给水规划

一、城市水源与水源保护

二、城市给水规划

第二节 城市排水与防治污染规划

一、城市环境污染

二、排水工程的组成及系统

三、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与用地要求

四、固体废物场地的用地要求

第三节 城市能源、电讯规划

一、城市能源结构

二、城市能源系统布局

三、城市电讯规划

第四节 城市防灾规划

一、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防洪规划

三、城市消防规划

四、城市防震减灾规划

五、城市防空规划

第五节 城市管线工程综合规划

一、管线工程综合的重要性与内容

二、工程管线的种类

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原则

四、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工作阶段、编制内容

第六节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一、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目的和工作内容

二、总体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三、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内容;掌握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掌握居住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掌握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居住区的相关概念和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教学重点是居住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教学难点是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一、居住区规划的任务

二、居住区规划的内容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一、居住区的组成

1、居住区的组成要素

2、居住区的组成内容

3、居住区的用地组成

4、居住区的环境组成

二、居住区的规模

三、居住区的类型

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1、现代居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

2、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

3、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和设计要点

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1、住宅类型的选择

2、住宅的规划布置

四、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

2、公共服务设施指标的制定和计算方法

3、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五、居住区道路和交通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

2、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3、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

4、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经济性

5、居住区内静态交通的组织

六、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绿地的功能

2、居住区绿地的组成与标准

3、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

4、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布置

七、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

1、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内容

2、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3、居住区内各类室外场地的规划设计

4、居住区环境设施小品的规划设计

第四节 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用地平衡表

二、技术经济指标

三、居住区的定额指标

第五节 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

一、城市旧居住区再开发的原则、特点和方式

二、旧居住区的维修改善和更新

三、居住区的整治规划

四、旧居住区的改建规划

五、旧居住区的调查研究

六、旧居住区再开发中的几个问题

第六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实例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10学时。

第十章 城市公共空间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和构成要素;掌握城市商业区、城市中心、城市广场的规划方法;了解城市设计的含义、作用与内容。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和构成要素;城市商业区、城市中心、城市广场的规划方法;城市设计的含义、作用与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方法。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与类型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

第二节 城市商业区

一、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及演变

二、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形式

三、中心商务区

四、步行商业街及步行商业区

五、购物广场

第三节 城市中心

一、城市中心的类型及构成

二、城市中心布局

1、满足居民活动不同层次的需要

2、城市中心位置选择

3、城市中心的交通组织

三、城市中心的空间组织

第四节 城市广场

一、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

二、广场分类

三、不同性质的广场

四、不同形状的广场

五、广场的规划设计

第五节 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的含义与作用

二、城市设计的内容及类型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6学时。

第十一章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城市建筑文物、历史地段的保护和利用;掌握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和调整;掌握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办法;了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掌握城市更新的方式和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第一节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意义

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建筑保护

一、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方式

二、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

三、其他需要保护的建筑

第三节 历史地段的保护

一、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

二、历史地段的整治与更新

第四节 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

一、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

二、城市布局的调整

三、城市外围环境的控制

四、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第五节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一、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

二、历史地段的保护范围

三、城市外围环境控制区

第六节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

一、全国性的法律、法规

二、地方性的法规、规章

第七节 城市更新

一、城市更新的目标

二、城市更新的调查分析

三、城市更新的方式

四、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6学时。

第十二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掌握城市开发的类型,城市开发的经济特征,城市开发的公共干预;了解城市规划中的开发控制。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城市开发的相关内容与特征;城市规划中开发控制的实施。

教学重点是城市开发的相关内容与特征。教学难点是城市规划中开发控制的实施。

第一节 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

一、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

二、城市建成环境的演化

三、城市建成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

第二节 城市开发的基本特征

一、城市开发的类型

1、公共开发和商业性开发

2、新开发和再开发

3、土地开发和物业开发

二、城市开发的经济特征

1、城市开发的空间经济特征

2、城市开发的时间经济特征

三、城市开发的公共干预

第三节 城市规划中的开发控制

一、城市规划体系与开发控制

二、开发控制的运作方式

三、开发控制的作用机制

四、我国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体制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2学时。

第十三章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行政权力与法制建设;了解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了解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行政法制原则。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建设。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建设。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行政权力与法制建设

一、城市规划与行政权利

二、城市规划行政与立法授权

三、城市规划的法制建设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

一、城市规划行政行为的特征

二、城市规划行政行为的分类

三、城市规划行政行为的内容

四、城市规划行政行为合法的条件

五、城市规划行政行为的效力

第三节 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行政法制原则

一、行政合法原则

二、行政合理原则

三、行政效率原则

四、行政统一原则

五、行政公开原则

第四节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一、我国行政法的法源与效力等级

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所用教学时数为2学时。

三、考核方式

综合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试卷成绩占7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程论文;试卷成绩以闭卷考试形式考查,主要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核。

四、教材选用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第3版。

上一篇:市场推广人员核心素质创新能力下一篇:小学主题班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