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儿子心声散文(共4篇)
1.父爱如山儿子心声散文 篇一
小时候,父亲是那座一动不动的山峰,天空晴朗,柳暗花明。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伟岸的山峰马上变成了可怕的火山,从山口喷出的火山岩浆会吞灭整个世界。
小时候,父亲是那天上的白云,遥远而不可及,每当思念他的时候,心里都会飘起淅淅沥沥的雨丝。常年在异地工作的父亲,只有等到春节,才会来看我们。我盼望他给我们带来的糖果,我更渴望感受到父亲在我脸上的亲吻,他常常在温暖的被窝里握着我的小脚丫,轻轻的对母亲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语。
中学时,父亲更像一座灯塔,他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他经常告诉我们外面所发生的一切,天南地北的讲上几天几夜都不会觉得累。他经常告诉我们: 知识就是力量,没有文化是他这一辈子的遗憾,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更是改变命运的有利武器!父亲从来不会说,想吃啥,我给你做 他总是让我自己动手,他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父亲从不会在我哭泣的时候安慰我,他总是会变本加厉的批评我,说我这不好,那不好,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吃饭的时候,他总是嫌弃我做的饭太难吃。干活的时候,他总是批评我做事不果断。亲戚朋友到家里来的时候,他就专门在人多的时候说我这不好,那不好,简直让我颜面扫地,无地自容。
每当他和母亲吵架的时候,我总是向着母亲,我恨他的无理取闹,我恨他脾气太爆,我更恨他不像其他温柔的父亲那样善解人意。当我怀着太多对父亲的不满离开家的时候,我心里父亲的形象总是那么陌生,我讨厌他对我凶巴巴的样子,我讨厌他从来不会安慰我照顾我,我讨厌他变幻莫测的气,我恨他总是用自己可恶的语言一次次伤的母亲泪流满面。
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了一个孩子的母亲。生活中经历了太多的心酸与无奈,坎坷不平的道路有时候摔得我头破血流,噩运来临时,我坚强的跨出了命运的栅栏,人生低谷时,我高傲的笑看世态炎凉的人生百态,受人算计时,我冷静的思考生活的游戏法则,痛苦不堪时,我笑靥如花的站在众人的热潮冷风中,讽刺他们的愚昧无知,心里却开满了美丽的格桑花。
也许,父亲是对的,我错了。多年以后,当我看到那些刁钻刻薄的人用虚伪的面纱牟取暴利的时候,我没有了责怪,只是一笑而过。当我看到那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扮演着各种滑稽可笑的角色时,我没有了愤怒,只是感叹世间百态何等滑稽可笑!当我看到忘恩负义的伪君子泯灭良知的藐视他的恩人时,我没有了抱打不平的心情,我只是祈求上苍好人一生平安!
当我慢慢读懂父亲时,他已经老了。没有了盛气凌人的高高在上,也没有了气急败坏的恶语伤人,他更没有了打抱不平的赫赫威风。我欣喜的感受着父亲天翻地覆的巨大改变,简直像换了个人一样。我很好奇是什么改变了一个飞扬跋扈的粗鲁的父亲?我也很好奇到底是什么让他从一个魔王般的爸爸变成了一个善解人意的父亲。也许生活是最好的答案,父亲看透了生活,他也在晚年闲暇的时光里读懂了生命的意义。他在晚年退休后的十几年里,爱上了养生。他经常看养生堂,养心,养神,养气!更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态。
父亲老了,可是他却能够看开一切。我也成熟了,我很高兴看到他现在的样子。他对儿女温柔了,他对生活豁达了,他对老伴体贴了,他对金钱知足了,他对名利冷淡了,他对生命更加尊重了…… 父亲就像大海,能经得起滔天巨浪,能平静的像一面镜子。父亲就像参天大树,能经得起狂风暴雨,也能保护幼苗的茁壮成长。父亲更像一座山脉,能看透沧海桑田的变迁,也能坐看古今的风云变幻。父爱如山,天地可鉴。父爱如山,日月呈祥。父爱如山,愿天下所有父亲颐养天年,幸福平安!
2.父爱如山儿子心声散文 篇二
难弃智障儿,“父亲的责任”从此在肩
20世纪60年代,王铁成只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名普通的演员。生活虽然单调乏味,但王铁成却兢兢业业。他相信,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一天。然而,较事业上的转折来得更早的是生活上的转折——他恋爱了。
1965年,已经27岁的王铁成还是单身一人,在中学教音乐的姐姐急了,就把自己的同事闫莉莉介绍给他。第一次单独见面,两人约在了公园。正琢磨着开场白的王铁成突然听见“扑通”一声,他的第一反应是,有人掉进湖里了。那时正值春寒料峭,但见他没有丝毫犹豫,脱下大衣一个猛子就扎进了湖里,等他把人救上来,自己也冻得面青唇紫了。闫莉莉十分感动。没过多久,两人正式确定恋爱关系。
1966年春节前夕,他们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在简陋的婚房里,王铁成暗下决心,一定要给妻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然而,生活的厄运却降临到了这个家庭。1970年12月,他们刚出生三天的儿子被一位著名的妇科大夫诊断为先天性痴呆。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一下子将王铁成击蒙了。他和妻子抱着这个一出生就面临不幸的孩子,流下了辛酸的眼泪。他们给孩子取名王蔚平,乳名“狗儿”。
一转眼狗儿就3岁多了,但还是站不稳,坐的时候头总往前倾,要靠手扶着墙才能半蹲半立。一次,狗儿生病住进了医院,一个护士脱口而出:“这样的孩子还养他干吗,干脆送到福利院再生一个得了。”王铁成则说:“孩子是自己的,不能给社会增加负担,我照顾好自己的傻儿子,也是为社会出了一份力。”他明白,如果不能全心全意照顾儿子,儿子以后的生活将无法想象。就在他为狗儿的成长绞尽脑汁时,38岁的他在事业上有了一个重大的转折。
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怀着对总理的崇敬之情,王铁成萌发了饰演周总理的愿望。他偷偷地在家里试妆,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寻找外形与周总理的相似之处。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年,王铁成在中国话剧团排演的话剧《转折》中饰演周恩来,这也是中国舞台上第一次出现周总理的形象。王铁成后来回忆说,虽然那场戏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台下的很多人都哭了。他也从此结束了15年的跑龙套生涯。
南下香港,只为保障儿子的“生活基金”
王铁成的演艺生涯从此顺风顺水,接演了多部片子,但无一例外都是饰演周恩来总理,他成了一名特型演员。由于工作忙碌,王铁成照顾儿子的时间越来越少,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一年妻子去了香港,恰巧这时,李翰祥执导的反映溥仪人生的《火龙》开拍,邀请他继续出演周恩来。那段日子里王铁成白天拍戏,晚上配音,夜深回到家还得修改剧本,整个人累得都快变形了,结果一不留神,儿子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可把他急坏了,他几乎跑遍了附近的大小胡同,还是没能找到儿子。最后,在民警的帮助下,儿子终于找到了。王铁成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鼻子一酸,泪水“哗哗”地往下流……
那天,王铁成的心里满是辛酸和担忧,很快,他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暂时告别大陆银幕,去香港打拼,为儿子挣下能保障其一生的“生活基金”。
1987年,49岁的王铁成抛弃“铁饭碗”,以年近半百之身,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从头来过。不少人以为他疯了,但他知道,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只有自己懂得。
在香港的生活很苦,他每天就像个“陀螺”,自个儿抽着自个儿转,一天要转十七八个小时。上午去一家文化公司打工,下午到一所学校教普通话,晚上又要给影片配音,常常是次日凌晨1点多才能回到住处。“一切为了儿子”成了王铁成咬牙坚持的动力。然而,高负荷的劳作,让他的身体提前亮起了红灯。终于有一天,他晕倒在床上。醒来后,回忆着这段时间的经历,王铁成的心里再也平静不下来。自己还能再这么干吗?再这样就活不了了,如果自己倒下了,妻子和儿子怎么办?
他终于想清楚了一个道理:靠拼体力挣钱不行,得用智力。接着,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开始搞外贸,做大蒜出口生意。一个人夹着皮包跑产地、跑海关、跑港口……就这样,他掘到了第一桶金。此后数年,他在海南炒过股、在北京秀水街练过摊……
王铁成虽然对自己苛刻、吝啬,但对儿子很大方,只要是他想要的东西,都会竭尽所能地给予满足。懵懂的儿子似乎也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有一年,他在纸上满篇地写了1000多个“爸爸”,看着那幼稚的笔迹,王铁成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
上天终于为他的乐观坚强所打动。几年下来,王铁成终于挣到了儿子的“生活基金”,阔别多年的银幕生涯又重新开始了。1992年,凭借在电影《周恩来》中的出色表演,他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和百花奖最佳男主角的双料桂冠。“王铁成”这个名字家喻户晓。当时的李鹏总理还亲自为王铁成题词:“情出于心,演技绝伦。”
事业又攀上了顶峰,但王铁成却没有继续前行。他要把更多的精力留在儿子身边,他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多陪伴儿子,并为他营造一个更好的将来。
父爱如山,那残奥会上的钢琴声
由于狗儿智力上的缺陷,使他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正常地接受学校教育。王铁成夫妇明白,培育这样一个智障的孩子,必须要付出比一般家庭更大的代价,倾注更多的心血,才可能让儿子茁壮成长。
多年来,为了培养儿子基本的生活能力,王铁成和妻子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一次次地摸索、试验,终于,狗儿也能像正常孩子那样,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在父母的指导下,做些简单家务。
王铁成认为,虽然经过多年的打拼,为狗儿的生活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但狗儿的精神需求同样重要。人活着,不仅仅只是吃饭穿衣这么简单,他要让儿子找到自己的价值,过得再开心一些。
或许是打小受妈妈的熏陶,狗儿的乐感很强,对钢琴也表现出了极大兴趣。每当看到别人弹奏,他就会伴着节奏“有板有眼”地哼唱。后来,王铁成干脆给他买了一架钢琴,准备教他弹奏。
刚开始,谁都不相信一个痴呆儿能学会弹钢琴,不少人说王铁成简直是做白日梦。但王铁成心里有数,作为父亲没有人比他更能“读”懂儿子的心。他用多年摸索出来的只有他们父子才能理解的“语言”帮助儿子训练,掌握节奏。就这么一个音符一个音符,从最初的断断续续,到后来的连贯悦耳,儿子居然真的学会了弹奏。王铁成觉得自己所有的成就,都比不上儿子此刻那稚嫩的钢琴声。奇迹是可以创造的,他觉得狗儿还会弹得更好,并且能做更多事。
王铁成是个京剧迷,家中锣鼓齐全,闲来无事时,他也会唱上一小段。儿子一听到他唱京剧,就会高高兴兴地坐在旁边听。王铁成一看,儿子原来也是个小戏迷,于是,他又用教弹钢琴的那一套方法,开始教狗儿学打鼓。为了培养儿子的乐感,他每周都要带儿子去剧院听戏,然后回来再陪着儿子一起打鼓。后来儿子居然真的学会了。父子俩干脆一齐上阵,每周三都会到北京朝阳区十里河华声天桥四九城剧场登台演出。听着台下不绝于耳的掌声,狗儿就会兴奋得不得了,脸上也笑得乐开了花。别人家的智障孩子,都是藏着掖着不让外人看笑话,王铁成却大大方方把儿子推到人前来。对此,他说:“有缺陷并不是儿子的错,他应该更多地享受公平的人生。”
1996年,在上海体育馆举办的国际奥林匹克特别智力残疾人运动会上,“狗儿”王蔚平演奏了《我的太阳》。在几万人的会场里,王蔚平毫不怯场,当音乐如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时,观众也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的节拍一起鼓掌。那一刻,王铁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子的表现证明了儿子和智残搏斗的胜利,也证明了智障孩子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为了每天都能给儿子和家人带来乐趣,王铁成专门在家里建起了“海棠园”,栽种着数十种花草树木,还养着许多小动物。每到冬季,园中的花草虽已凋零,室内却有各种盆花轮流开放,狗儿就乐在其中,和他的小狗打成一片。那是他在小区里捡到的一只流浪狗,从此就成了他的好伙伴。儿子的举动让王铁成很欣慰,儿子虽然痴傻,却始终是一个善良而有爱心的人。也许儿子的善良,正是缘于这位大爱父亲的熏陶吧。
王铁成把对儿子的爱,也延伸到了他人的身上,现在,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公益事业中。近年来,他不仅个人出资修建了几所希望小学,每年还专门为学校送去校服、音乐器材等。他多次资助大学生,为残联、灾区捐钱。对他来说,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多作贡献是快乐的、幸福的。
3.父爱如山经典优美散文 篇三
“咚咚咚……”我被这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翻身,起床就往外跑,以为是老父亲过来了。当我开门的一刹那,才知是小区来抄水表的工作人员。顿时,一种从没有过的失落感油然而生!我知道是我太想念父亲了,以至于只要有人敲门都会误以为是我的父亲来了。
前不久父亲来过一宿,第二天早早地就走了。如果不是因为父亲腰疼,恐怕他不会这么急的赶来。那日见着父亲佝偻着身子,父亲的背是越来越直不起了,原来父亲真的老了。父亲在外打工,整日被太阳照着,那脸上的肌肤黑黝黝的,暗黄的灯光下我瞧见父亲的眉间又多了几道印痕。还有那苍苍的白发,记忆里母亲白发比父亲早,一直以为父亲的发丝都是青的,没想到这几年饱经风霜的父亲提早进入了白发老的队列。此时,我的心不由生疼起来。
每每只要过了母亲节,我就开始关注着日历。每天,我会亲自去撕掉墙上的挂历,深怕错过父亲的节日。这么多年,我很少为父亲做一顿美味的佳肴,真正的原因是我们聚少离多。想想,觉得自己很对不住多年来对我百般呵护的父亲。明天就是父亲节了,我没有特别的礼物奉上,只是用一些浅显的文字来表达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文字里无数次提及过父亲,父亲是个苦命人。小时候丧母,过着无人能晓的日子,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小时候,父亲总会为我讲他的故事,他的经历,他如何在这个大家庭里成长。那时,年幼无知的我并没有被父亲的话所感动,而是当耳边风,觉得父亲的苦再自然不过了。直到我上了中学,我才真正体会到父亲的不容易,体会到了生活带给父亲的压力。那些年,家境十分贫寒,家里一共五口人。土地并不多,粮食短缺,原因是我和小弟都是超生的,所以并没有分到半块田地。加上后来家里盖了新房,占了一小部分,所以拿来种植庄稼的土地就所剩无几了。很多时候,我发现父亲碗里的米粒真的是屈指可数,而我们的碗里明显的要多。父亲很多时候都是靠吃点红薯来填饱肚子。最初的父亲在乡里靠“打石头”来养活我们,那活十分笨重,很是辛苦。平日里母亲在家种点蔬菜,像是地瓜、莲藕、大白菜……。一旦到了收获的季节,父亲准抽出时间带着母亲去集市卖菜。父亲早早地就起床,大概是凌晨四点吧,因为要赶早市,要选个好摊位,集市离家还得走一两个小时。很多时候,我们浑然不知,当我们一觉醒来,早已不见他们的踪影。只见桌上有父亲留下的便条:“饭在锅里,孩儿们起来热了吃,别饿着,按时上学去。”看到那充满温情的文字,空气中洋溢着幸福的味道,顿时,我的泪如决堤的河流肆意的流淌……
父亲对我的疼爱,不得不从我体弱多病的身子说起。我们姐弟三人,唯有我的体质单薄。小时候经常胃疼,父亲背着我四处寻医问药。我已记不清父亲背过我多少次了,但我清楚的记得靠在父亲那宽阔的肩上的`温暖。父亲一直很疼我,比起姐姐弟弟来,父亲对我的爱要多!从小我不但身体弱,而且独立能力也差。上中学,同学们都住校,而我却是每晚由父亲接送。父亲不管再苦再累,准会按时来接我。每每下了夜自习,远远地我就看见父亲的身影,父亲一手拿着电筒,嘴里还叼着一支旱烟!我知道是父亲累了,用旱烟来提神的,父亲怕错过我了。当我跑到父亲跟前时,他忙把嘴里的旱烟在一块石头上灭掉,然后牵着我的小手语重心长的说:“丫头,今天学习怎么样?累吗?”我扭着父亲的手说:“不累,不累,今天学习可好了,老师还表扬我了。”这时候,我准会看到父亲一脸的欣慰!
父亲一直觉得有些对不住我,但在我心里我从来没有责备父亲的意思。中学毕业,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同时我也考进了市里的中等卫生学校。那时候,可难为父亲了。父亲当然希望我能上重点高中,可家里哪有钱供我上学啊!我理解父亲的苦衷,我真的能够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那时我也真正感觉到了父亲的无能为力!后来,我主动提出我要去上中等卫生学校,父亲才安了心!
在卫校三年的学习生涯,可苦了我的父亲!习惯了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来到陌生的城市,没有父母的疼爱,感觉自己瞬间从天堂掉下了“地狱”!那种滋味只有自己深深体会才知其中的苦味!第一次出远门父亲并不放心我,而是陪着我到了学校,帮我报了名,还为我买了生活用品!随后,父亲就要走,我抱着父亲的腿硬是不放,泪奔涌而下……可最终父亲还是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都市里。第一天上的是生物课,我坐在教室的前三排,心思根本就没在课本上,我连老师穿的什么衣服都没注意。只是一个人偷偷地在那儿哭,越想越哭,越哭越想;第一周我都不知怎么过来的,感觉真的是度日如年!终于盼来了第一个周末,我一个人去了火车站,匆匆奔向售票厅,买了一张八元的火车票,坐上了回家的路!那种心情,没有什么可以形容!我刚到家,就把父亲惊呆了,“你怎么回来了?”我说我想家了。我对父亲说我不想上学了,我要回家来陪着父亲!父亲有些生气:“这怎么行,女孩子不上学,你回家能干个啥呀?你又没多少力气,你不学点技术,以后要怎么生存?”我听了父亲的话,像是明白了什么!但我还是不想上学,一想到去学校无依无靠,泪珠儿又开始滑落了。后来,父亲把在田里干活的母亲叫了回来。父亲对母亲说:“孩子他妈,你好好在家干活,这丫头她不想上学了,这怎么行啊?我现在就得把她送到学校去!你在家,别累着!”我拗不过父亲,他陪着我再一次来到了学校。当我们到达学校的时候已是晚上九点,父亲送我回到了宿舍,然后他自己找了一间最便宜的旅馆住了下来。第二天早早地父亲就在我们宿舍楼下喊我,当我听到父亲的声音,就立即跑下楼,依依不舍的和父亲告了别。临走前父亲还特嘱咐我,他让我要学会独立,要我学会照顾自己,叫我别太孩子气。我听后,突然觉得自己很对不住父亲,那时,我就发誓一定要独立起来。后来的几个学期,我渐渐懂事了,平日里打打电话回家,还嬉皮笑脸的说着我的学习,我的生活。父亲的笑声貌似穿透了我的骨膜,抵达了我的心房!我仿佛看见了父亲那脸上的笑纹!
二零零一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年头。工作了,父亲还是不放心我。常常打来电话,问我的生活,问我的学习,问我的身子!可我的身子就是不争气,胃病越来越严重,人也越来越瘦,父亲在我工作第一个月里就来成都看我了。父亲见到我的时候,心疼的说:“孩子,你怎么瘦了?是不是工作太累了?老爸今从家里给你带来了一只老母鸡,你娘说让你有空就回家看看,她也想你了。这鸡是家里最大的一只,有七斤重,你娘说让我给你好好补补!”听了父亲一席话,心里感动不已!眼睛又一次湿润了……不久,我趁国庆休假回家待了几日。父亲到处找来偏方,听说猪肚子炖苦藠可以治胃病,父亲早早地就去集市为我买了最新鲜的猪肚。回来后就立即为我炖上,那天,父亲让我吃了很大一碗猪肚。因为父亲觉得多吃点,病可以好得快一点。在家的温暖日子里,在父母的悉心照顾下,我的胃病渐渐好转。回到成都,我的胃居然不疼了。我真的要感谢我的父亲,是他一直陪着我在成长,是他一直在照顾着我,是他一直在牵挂着我,是他一直在疼爱着我!
父亲今年六十岁了,身子骨明显没以前好了。老了病就来了,风湿病、酒精肝、腰骨痛,一直困扰着父亲!父亲不愿治疗,更不愿意去医院检查。我知道父亲是怕我们花钱,是怕我们担心,所以父亲一直在我们面前强力撑着!那天,我见到父亲,看到他瘦削的身子,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父亲为了来见我们,从工地上六点下班,坐了公交车,又乘地铁,最后一程父亲是走路过来的!见到父亲那一瞬,我看见他额头直冒冷汗!我赶紧上前扶住父亲的手,我生怕父亲就这样倒下了。我知道父亲在疲惫工作一天后,体力肯定支撑不住了,我让父亲去肯德基吃点便餐!可我的父亲死活不肯,说是要节约,要回来自己煮!没办法,我实在拗不过固执的父亲!我陪同父亲去了楼下的小菜铺,幸好那位卖菜的婆婆还没收工,不然我真不知怎么办!父亲说要吃莴笋煮稀饭,于是我按着父亲的意愿买了他要吃的菜;接着,我又买了一些泡菜!父亲不想吃肉,也不愿意吃肉,我担心是父亲的肝脏不好了。我明显感觉父亲的胃口不如从前了,那一晚,父亲只吃了一碗稀饭,其他什么也没吃!饭后,父亲累了,很快父亲就进入了梦乡!我看着父亲那张蜡黄的脸,和父亲那瘦骨嶙当的身子,我的心真的疼了!两行清泪如雨而下!
4.父亲节父爱如山散文 篇四
父亲经常对我说,你一不是官宦之弟,二不是富豪之家,就要靠自己在工作上的不懈努力,才能赢得领导信任和同志们的认可。要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才能给自己长脸,才能给自己一步步积累工作和生活的阅历。
父亲对我们子女言传身教,而且对孙子孙女们也是这样要求的。父亲也不时地提醒和教诲我们兄弟几人和孙子孙女们,经常性地告诫我们该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待人接物等等。
父亲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了,每年父亲节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浓浓的怀念之情和伤感的酸楚。常思量起父亲告诫我的话:需要有宽广的胸襟,包容一切的力量;有较强的定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需要一个感恩的心,一颗对事业忠诚的`心。
现在我已步入中年,在统计系统工作了二十多年了,也曾经历过工作、生活中的磕磕碰碰,每当我失意、累了、倦了、失去信心的时候,是父亲,深爱我的父亲用他那远在天国的宽容和理解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力量。
在我成长的路上,父亲不仅是一位宽容、慈祥、和蔼可亲的父亲,更是一位良师、一位益友。父亲点点滴滴的关爱已筑成一座山。于无言中坚定、执着地守望着我,唯心中涌着那般父爱的暖流在激荡着我不停地促我前行。
【父爱如山儿子心声散文】推荐阅读:
父爱如山 母爱如海06-17
高中作文:父爱如山11-21
高一父爱如山作文02-16
父爱如山的作文500字:感恩父爱08-20
父爱如山的作文300字:父爱深深12-06
父爱如山亲子活动总结11-01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作文12-09
父爱如山作文300字12-25
父爱如山的诗歌有哪些09-02
一封信:父爱如山,母爱如水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