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表

2024-09-14

灵活就业表(共13篇)(共13篇)

1.灵活就业表 篇一

江苏教育学院

学院: 江苏教育学院徐州学前教育分院

以下内容不需打印(只打第一张)

自主创业: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

自由职业:独立工作,不向任何雇主作长期承诺而从事的某种职业。如顾问、自由撰稿人等

本表仅作为毕业生就业的证明,不做派遣依据。办理派遣需签定手续齐备的就业协议书(即四联单)。

通信地址: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桃园路6号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招生就业处22100

4电话:0516-***7

填写须知:

1、上交时间:6月30日之前上交灵活就业登记表或四联单中的学校留存联(即绿联),二者必选其一。

2、本表可以打印,但本人签名必须本人手写(注: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

3、自主创业必须提供营业许可证等相关合法证件。

4、灵活就业登记表必须加盖单位公章。

5、灵活就业登记表可以本人或委托他人送过来也可以将原件邮寄过来(注:只收原件,不接收传真)。

6、必须用A4纸张打印。

2.灵活就业表 篇二

就业按劳动关系的稳定程度可分为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正规就业是指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公司等有长期的劳动关系、稳定的工作岗位、固定雇主的就业。与此相对应, 非正规就业则是指在小企业、小公司、自我雇佣等没有长期的劳动关系、稳定的工作岗位、固定雇主的就业, 我们通常称之为灵活就业 (Flexible Employment)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在2002年撰写的《我国灵活就业问题研究报告》对这个概念做出了如下界定: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几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其主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独立就业、承包就业、自营就业和家庭就业。

本文提及的高等院校毕业生灵活就业, 它是指毕业生没有按照劳动力市场规范就业的方式而获得职业, 其特征是学生毕业后没有明确的签约接收单位, 档案、户口放在学校或者人事代理部门, 而人并不闲在家中, 而是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选择“游击战”或“漂泊”在一些发达的城市中, 通过个体企业就业、阶段性就业、钟点工、临时工、季节工等用工形式获得收入。

目前, 我国大学生灵活就业形式大致有:1.正规部门的灵活就业, 如非全日制就业、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等。2.到基层创业。鼓励毕业生下基层是国家大力开拓毕业生灵活就业空间的一个措施。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要求进一步扩大选调生的规模, 主要充实到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等基层单位;要继续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为西部基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农技推广服务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阶段性服务;招募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要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这种就业方式采取了灵活的用人机制, 并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3.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 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 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 在有限的环境中, 努力创新, 寻求机会, 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近两年来, 我国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 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4.劳务输出。劳务派遣机构, 实质就是短期就业的中介机构, 与众多企事业单位建立劳务代办合同, 为其输送所需人才。将学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劳务输出范围, 在我国个别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已经有过局部的尝试。尤其是职业教育, 国内学本领, 境外去就业, 在一些地方已成为某些职校毕业生的新追求。与劳务外派公司合作,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进行境外劳务输出, 成为职教的新亮点。

二、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由于灵活就业的数据不易统计, 难以科学的量化、标准化, 本文对我国大学生灵活就业现状只能作保守估计。从就业地区分布看, 大学生灵活就业呈现出地区分布不平衡、行业不平衡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劳动力的市场准入要求高, 大学生灵活就业率高;偏远地区、艰苦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低, 劳动力的市场准入要求低, 大学生外流严重, 大学生灵活就业滞后;大学生灵活就业明显集中于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从就业行业分布看, 由于国家垄断性较强的行业市场准入障碍严重, 如电力、金融保险业、文化艺术及广播影视业, 大学生灵活就业比重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 劳动条件恶劣, 劳动强度大, 临时性强, 对专业技能要求不高, 农民工占领了极大空间, 大学生灵活就业比重也较低, 如采掘业、纺织建筑业、运输仓储业、零售贸易餐饮业;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咨询业等新兴行业用人机制较灵活, 工作环境较宽松, 产品的技术含量高, 对中高层次的人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大学生灵活就业比重比较高。

在我国, 由于就业形势严峻, 体制转轨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使正规就业岗位成为稀缺资源, 非正规就业往往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这一点, 与西方国家灵活就业基于劳动者个人择业权利的彰显, 体现出个人择业自由度是有本质区别的。在劳动法制不健全、劳动监管不到位及全球性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下, 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很容易受到侵害。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由于很难通过组织与群体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某种程度上使劳动者处于更为被动的地位, 更容易受到克扣工资、延长劳动时间、无法接续各种保险关系等伤害。此外,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还没有建立适应非正规就业灵活有效的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等制度, 国家规定企业必须交纳社会保障金, 很多民营的小企业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给职工交纳。高校毕业生的非正规就业者一般收入不稳定, 加之年轻体强, 保险意识弱, 社会保险的缺失, 增加了城市边缘群体的数量。

三、完善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思路与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不断增加, 这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社会保障等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 不仅会打击社会和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热情, 降低人们参加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 而且严重的会影响全社会稳定。探索灵活就业的思路与对策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1、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

西方学者认为, 青少年在劳动力范畴的边缘频繁地进出, 寻找和更换工作, 对于他们发现自己的技能特长、了解工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都是必要的。因此,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非正规就业已经并将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今后就业的主要渠道, 大学毕业生首先不能回避这一事实。因而, 必须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让社会、家庭和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 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同时, 政府应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给予优惠政策。比如, 有条件的地区可由地方政府确定, 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凡高校毕业生愿意到西部地区、农村和灵活就业的, 可以减免学费或由政府归还学生在学期间的助学贷款等。

2、健全灵活就业者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 建立和完善适合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 尤其是要制定可以适度灵活处理的社会保险费缴纳和支付制度。如:在社会保险费缴纳方面, 供需双方均可以随时缴费, 缴费程序要简化。根据就业经历灵活缴费、累积计算缴费年限, 中小公司可以试行缴费基数定死、各险种一票托收、按季或按年一次缴费等。尽快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能够覆盖包括灵活就业的所有从业人员, 减少灵活就业的风险, 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3. 规范人才资源市场秩序, 全面保障毕业生灵活就业的基本权益

实现灵活就业正规化, 各级立法部门应加快灵活就业市场的立法进程。以法的形式调节劳动关系和经济关系, 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大学生就业竞争环境, 建立一个没有歧视、相互信赖、平等合作的人才资源市场。加大对灵活就业市场的执法力度, 不仅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 同时强化对灵活就业部门偷逃税款、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 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对于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思路与对策的积极探索, 使单一的灵活就业不仅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选择, 而且在正规就业渠道越来越难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发展要求下使灵活就业以其多样化和低成本等特点成为促进就业、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途径选择。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量过剩和结构性失业相互交织下, 除了大学生自身就业观的转变, 政府对大学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政策鼓励与环境的创造, 对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政策鼓励

参考文献

[1]、张跃豪, 马国栋.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就业指导[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2]、袁伦渠, 林玳玳.劳动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3.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篇三

关键词: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

2001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提供政策支持。之后又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就缴费基数、参保方式、缴费比例上作出规定,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可参加的社保项目包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其中参保人数最多的是养老保险。但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值得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改善。

一、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状况

(一)缴费标准标准偏高

现行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以省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 20%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其中8%划入个人账户。这样的缴费规定使得随着通货膨胀和平均工资的增长,保险缴费也快速上涨。但我们要明确的是,灵活就业人员中包含着大量的农民工、私企员工、自谋职业者,在整个经济市场中他们属于工资上涨较慢的一群人,缴费水平的增长大速度超出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实际收入增长速度,他们中的很多人难以承受。过高的缴费标准使得很多有参保意愿的灵活就业人员“望保兴叹”,也迫使很多人最终选择中断缴费。

(二)参保人员“逆向选择”现象突出

参保人员都按自己的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来进行自己的参保行为,而在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中这一情况尤为突出。有研究显示年纪较大、健康状况较好的人更愿意参加,而年轻的、身体状况较差的参保的意愿比较低。有数据显示,灵活就业人员平均开始参加养老保险的年龄为 30 多岁,比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员起始平均参保年龄要迟 7至 8 年。并且,由于现有政策为了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对缴费年限、标准与基础养老金待遇基本不挂钩。按现有政策规定,参保人员缴费一旦达到 15 年的缴费最低年限,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因此很多参保人就在缴费年限满 15年就停止缴费。“逆向选择”缩小了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直接降低了社会保障“安全网”的作用。

(三)尚未实现养老保险关系的全国转移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养老保险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转。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各种困难和阻碍。一、手续烦琐,转移成本高。很多在外省就业的参保者为办理保险关系的转移要来奔波几次,其间交通等费用可能就已超过其转移的账户储存额。二、地方政策保护,由于各地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很低,各地为了维持当地养老基金的平衡,设置了较高的外地转入人员参保的门槛。

(四)制度严重碎片化

现行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是按城乡、单位、就业状态设计的,相互不衔接,管理不到位。而养老保险制度和管理分割,导致了资源的分散,不但增加了管理成本,也给老百姓带来了诸多不便。

二、完善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则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需要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一)权利和义务相结合原则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健康运行需要实现参保人的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原则。要建立合理的缴费标准和保障水平,缴费越高获得的保障水平就越高。

(二)尊重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意愿

政府可运用网络、电视等宣传媒介和方式广泛宣传各项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向大众说明养老保险的意义和作用。使得灵活就业人员在了解制度的基础上主动、自愿参加养老保险。

(三)构建适合灵活就业人员要求的养老保险管理模式

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特点,开设灵活就业人员业务处理的专门窗口,并运用银行、超市等网络系统进行缴费,构建跨地区、跨行业、辐射性强、方便快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算系统和个人账户管理系统。做到管理专业、服务快捷。

三、完善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现行的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制度还无法满足参保人的需求,因此要结合灵活就业人员的特征,制定出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一)建立国家基础养老金制

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不高的很大原因是他们收入较低,且养老保险的缴费偏高,使他们难以在维持家庭开支的情况系支付养老保险缴费。针对这一情况,中央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建立起国家基础养老金,使每一个参保的老百姓都享受到国家财政的补贴。另外,社会保障本身就有着社会财富在分配的作用,灵活就业人员中很多是弱势群体,他们更加需要政策上的倾斜和帮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应对灵活就业人员进行更多的补贴。

(二)设定合理的缴费规则

1.缴费标准

缴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意愿,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险费率普遍低于我国的保险费率,因此应该适当降低目前的养老金缴费水平,以降低参保人员的资金压力,扩大保险覆盖率。但是,灵活用工人员中也有个体商贩等收入较高的群体,他们有着更高的保险需求,因此要设定多档次并可以自由选择的缴费标准。

2.缴费年限

我国现行缴费年限为 15 年,使得很多年轻人由于“逆向选择”的原因推迟参加养老保险。因此应该将养老保险的缴费时间延长到20年。通过延长缴费时间将15年的缴费总量分摊到20年里,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参保人每月的缴费数量,有利于吸纳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3.缴费方法

灵活就业人员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的变动性大,而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方式又不够灵活,常常造成费用未能及时缴纳。因此应建立更加灵活的缴费方法,由参保人员自愿选择按月、季、年缴费,总的缴费额以年为单位进行累加计算。当参保者未能在退休年龄到达之前缴满缴费年限,可规定其一次性缴满费用,保障其及时退休。

(三)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度的建设

当前应加强养老保险立法和制度建设,为灵活就业者参保提供保障。首先,要明确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律地位,建立明确的身份定位,明确各种就业方式的内涵和范围,严谨构建明确的构建劳动关系的构建标准,对灵活就业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进行明确界定。其次,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为制度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四)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目前基本养老金采取多头管理,各机构之间职责不清,对于基金的管理相关机构授权不足、权责不清,而产生诸多弊端。在新闻报道中各种社保基金违规挪用的案件屡见报端。应当选择专门的社保基金管理机构,集中授权,垂直管理,明确基金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另外,要强化养老金运行的社会监督,基金管理机构要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建立查询网站,方便有需求的单位和个人查询自身养老保险账户信息,核对其缴费和领取养老金的账户记录。要建立专门的咨询部门,为参保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五)推进养老保险的信息化建设

养老保险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好的参保服务,提高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全国统筹的养老保险目标的实现。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管理信息还存在以下问题:一、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省级统筹,各地区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相互分割,不利于人员流动;二、系统不够完善,效果尚未真正发挥,目前的信息系统尚未起到参保人可随时对自身账户的收支情况进行查询的效果。

养老保险的信息管理系统应是一个多维立体的信息集成系统,使其成为一个拥有远程信息功能的网络平台。以适应灵活就业人数日益增多,岗位更换日益频繁的情况,通过提高信息系统的覆盖面和管理水平,实现养老保险关系在全国地区的联网与信息共享,以为灵活就业人员转移、接续社保关系通过便利。

(六)通过激励政策提高覆盖面

建立有限的奖励政策是激发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重要手段,具体的实施办法可以是,当参保者连续缴费到一定的年限后就给予一定的缴费上的优惠,如果参保人停止缴费超过一年就取消其享有的优惠,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参保人继续参保。另外在设定的15年缴费年限上,可制定在缴满15年后还继续缴费的参保人可一定程度上获得相应的奖励,以鼓励参保人在缴费累计15年后继续缴费。

(七)维护灵活就业者权益、提高其收入水平

灵活就业者大多就业者中有很多是农民工和私企工作者,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常常被侵害。如私企老板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被拖薪、欠薪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首先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对企业的雇佣行为进行检查,加强对企业用人行为的规范和管理。其次,要加强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让灵活就业者了解其相关规定,认识到用人单位有责任为自己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增强其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最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要及时处理灵活就业人员的申诉,对于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惩不贷,督促企业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敦促其就灵活就业人员损失进行赔偿。

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并非我国特有的现象,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提高该群体参保率的有效办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之庞大、增长速度之快都是世界之最的,这是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的同时,更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董西明,罗微.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理论学刊,2010,(02):81-85.

[2]余政.浅谈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和建议措施[J].科技向导,2010,(05):320-321.

4.灵活的就业人员就业协议书 篇四

四、福利待遇:发生因工伤亡事故,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处理和赔偿。

五、劳动纪律:甲乙双方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

乙方应服从甲方正常的生产(工作)安排,并完成甲方规定的生产(工作)任务及数量、质量指标。

六、双方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七、本协议一式两份,由乙方户籍所在地居委会出具意见后,甲乙双方各存一份,未尽事宜,按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规定办理。

甲方负责人(盖章): 乙方:

年1月1日 年1月1日

5.灵活方式就业证明 篇五

毕业学校:班级:学号:

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教育厅制

注:此表各项有毕业生据实填写,学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审核章。

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样表)

毕业学校:泰山护理职业学院班级:08五年护理1班 学号:4080093600

1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教育厅制

注:此表各项有毕业生据实填写,学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审核章。

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

填写说明:

1、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字迹要工整,不允许涂改,不得使用铅

笔、圆珠笔、钢笔填写。

2、毕业学校要与毕业证颁发学校相符,班级名称写全称。

3、通讯地址、家庭地址要写详细,具体到门牌号。

4、邮编、联系电话要如实填写。

5、就业单位名称要与用人单位所盖公章一致,用人单位盖章要

清楚,单位公章应是对外的圆形章,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章均不合格。

6、就业方式的填写:在“①临时性工作”选项处打钩。

7、就业时间的填写:应填 2013年5月30日之前的具体日期,如:2013年5月15日。就业时间、毕业生签名和用人单位盖章三处的时间填写应一致。

8、平均月收入的填写:金额应在1200元以上,如:1800元、2500元等。

9、就业单位是门诊或者药房,同一就业单位每班不能超过两人。

10、保持页面整洁,不要折叠,请班主任老师收齐后,于5月30

日前交就业指导中心。

11、如有疑问请与就业指导中心联系。谢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老校区302房间,电话8072018、8072023 新校区106房间,电话8082628、8082008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6.灵活就业证明 篇六

毕业学校: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教育厅制

注:此表各项由毕业生据实填写,学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审核盖章。

关于签署《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的通知

凡是不能从网上与用人单位签署就业协议的同学,必须与用人单

位签署《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要求用黑色钢笔或黑色签

字笔填写,字迹清晰、工整。

学生可来学校领取纸质的《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或从本网站下载打印(要求打印在一张A4纸上),正确完整填写并盖单位公章后,务必于2012年4月30日前将原件送回或邮寄回学校(邮寄地址:山东青岛李沧区九水东路599号B112办公室)。

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填写样板)

7.大学生灵活就业问题研究 篇七

1我国大学生灵活就业的形式

大学生灵活就业主要是指大学毕业生没有按照劳动力市场规范就业的方式而获得职业, 其特征是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明确的签约接收单位, 档案, 户口放在学校或者人事部门, 而人并不闲在家里, 而是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选择“游击战”或“漂泊”在一些发达城市中, 通过个体企业就业、阶段性就业、钟点工、临时工、季节工等用工形式获得收入。我国大学生灵活就业的形式主要有:

1.1正规部门灵活就业

如非全日制就业、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等。非全日制就业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就业形式, 一般指少于法定的或集体合同规定的工时的就业。其优点是可以适应企业以及一部分劳动者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对工作时间的特殊需要。目前在发达国家采用的比较多。而短期就业是指用人单位根据生产, 经营情况与劳动者签订的有一定雇用期限的短期劳动合同的就业, 季节性就业是指一些业务量受季节影响大的行业中, 每年特定时间的雇佣。季节性就业的劳动报酬由劳资双方协商而定, 一般工资较高, 但劳动强度较大。这些就业方式对创造就业机会, 缓解就业矛盾有积极作用.

1.2到基层创业

鼓励毕业生下基层是国家大力开拓毕业生灵活就业空间的一个措施。2005年6月中共中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要求进一步扩大选调生的规模, 主要充实到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等基层单位;要继续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为西部基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农技推广服务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阶段性服务;招募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要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这种就业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正规就业模式, 采取了灵活的用人机制, 并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1.3大学生自主创业

解决毕业生就业突出的问题是需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 自主创业不失为大学毕业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另一条就业之路。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 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 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 在有限的环境中, 努力创新, 寻求机会, 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近两年来, 我国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 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1.4对外劳务输出

这是毕业生灵活就业的又一途径, 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形式。劳务派遣机构, 实质就是短期就业中介机构, 与众多企事业单位建立劳务代办合同, 为其输送所需人才。从劳动关系看,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劳动者与派遣公司签订就业合同, 属派遣公司的正式员工, 不断地被派往公司的客户单位, 提供相应的劳务服务;二是劳动者不是派遣公司的正式员工, 但登记在册, 当有合适工作被公司派往客户单位时, 按用人单位的使用时间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2我国大学生灵活就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就业观念的落后

在过去“低工资, 高就业”, “终身就业”, “行政安置, 隐性失业”的传统就业模式下, 许多大学生将“四院”:校园, 机关大院, 科研院以及医院作为择业首选。这种作为“天之骄子”只能从事稳定优越的工作的思想依然对当代大学生有较深影响, 非大城市不去, 待遇不好不去, 职务不高不去的“四不”现象普遍存在。如此高的择业期望往往是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四处碰壁。一些人才专家指出, 大学生要想充分就业, 就业时要有“低就”心理。眼下,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压力来自多方面, 有来自高校扩招后同类人才的竞争, 有来自硕士, 博士高学历人才纷纷“下嫁”的压力, 有来自中专职高等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竞争,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 大学生必须对自身的价值做出客观评估。

2.2灵活就业的局限性

2.2.1 双方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各种灵活就业形式的发展导致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 从而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和探讨;如从事家庭服务的保姆, 小时工与雇佣者的关系算不算劳动关系?这种关系属不属于劳动关系的调解范围?家庭作坊的雇工能否纳入劳动关系的调解范围?多重劳动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特别是社会保险问题如何处理?如何看待那些代理关系与劳动关系相互重叠的就业形式, 如产品直销员, 也就是说能否将其纳入劳动关系调整的范围?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和解决。

2.2.2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的建立和接续目前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现行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是针对正规就业部门而设定的, 它所保障的是和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正规就业者, 保险管理方式粗放, 不够信息化、精细化, 不适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管理。二是有关的政策法规出台不及时, 或某些规定不尽合理。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规定,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可在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自主选择缴费基数。从制度设计上看, 由于缴费基数的大小和缴费年限的长短对月基础养老金没有影响, 以及在同一缴费基数下缴费年限的长短对月养老金总额影响不显著, 从而促使灵活就业参保人员选择较低的缴费基数, 并尽可能的缩短参保的年限。

2.3灵活就业面临的不利环境

2.3.1 灵活就业缺乏资金支持和信息服务

第一, 获得资金 (贷款) 困难, 据有关部门调查, 由于缺乏针对小型企业和个人的信贷及担保制度, 担保条件限制多。手续复杂。90%的灵活就业者得不到小额贷款的资助, 这是多数小型企业开办难, 也难以抓住市场机会, 难以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第二, 缺乏经营场所。一方面, 大中城市正规的经营场地租金太高, 小型微型企业和小规模经营难以承受;另一方面, 那些简易经营场所往往因其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 经常会招致政府管理部门的取缔和禁止。第三, 缺乏专门和有效的服务系统。包括缺乏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咨询服务体系和创业培新体系等。

2.3.2 现行法律不完善, 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我国现行法律是针对全日制用工而制定的。在该体系中, 对于灵活就业既没有专门的规定, 已有的相关法规政策有不够系统全面, 多数只针对特定的群体, 如农民工, 下岗职工, 小时工等, 各地出台的相关法规又具有较强的区域性, 适用面不宽。法律的不健全使灵活就业者的权益常常得不到保障。如采取灵活就业的大学生, 往往与所在单位没有正式协议, 一旦出现工伤, 病残等问题, 用人单位认为不是单位的正式员工, 不能给予相关补助, 劳动仲裁部门认为没有相关的规定而无法界定, 学校认为已不是在校学生也无法予以相关帮助。

3积极促进大学生灵活就业的措施

3.1改革用人制度, 转变就业观念

就业灵活, 首先要求用人单位改变传统的用人方式, 让用人灵活起来, 改革用人方式的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国企, 因为长期沉定下来但已显僵化的用人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想要发展灵活就业, 管理制度法律社会保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企业和人才的相关意识还要进一步加强。灵活就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不稳定性和低报酬, 因此大学生只有转变自身观念, 才能适应已到来的灵活就业趋势。特别是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念, 在把劳动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的同时, 还应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问题, 劳动价值应该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 指向集体最长远的共同利益。

3.2规范人才资源市场秩序, 全面保障灵活就业者的基本权益

各级立法部门应加快灵活就业市场的立法进程。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大学生就业竞争环境, 建立一个没有歧视, 相互信赖, 平等合作的人才资源市场, 加大对灵活就业市场的执法力度, 一方面为灵活就业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另一方面强化对灵活就业部门偷税漏税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政府要把大学生就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中, 从法律的角度确保大学生灵活就业的地位, 建立有利于灵活就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首先, 岗位设计灵活, 如可以按照小时和工作日来设计工作岗位和招工条件, 灵活的聘用非全日制职员。其次, 建立灵活的劳动关系制度。鉴于灵活就业中的劳动关系存在的不确定性, 所以应该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与两个或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3.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落实相关政策

要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第三产业行业众多、领域宽, 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并存, 可容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 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提供灵活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为此, 政府要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商业、旅游等替代产业, 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 政府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 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 扶持灵活就业。第一, 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资金 (信贷) 扶持政策, 减少担保条件, 简化贷款手续, 切实解决灵活就业融资难的问题。第二, 要进一步制定和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和其他优惠政策。首先是切实落实已有的减免税政策。其次是扩大现行税费减免政策的适用范围, 对于具备了创办小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条件的, 都予以税费减免的扶持。第三, 要为拟创办小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给予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咨询和技术培训。

摘要:灵活就业就是一种从事非正规经济活动并取得收入的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 大学生灵活就业将不可避免。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灵活就业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如就业观念的落后, 双方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缺乏资金支持和信息服务等等。阐述了大学生灵活就业的现状, 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且就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词:灵活就业,大学生,就业观念,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翟年祥, 宗跃, 张波.我国灵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114-115.

[2]朱奕.青年大学生的非正规就业[J].青年探索, 2003, (6) :54-55.

[3]蒋一鸣.从就业弹性看大学生就业现状[J].甘肃农业, 2004, 220 (11) :105-106.

[4]裴劲松, 李佳.我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问题探析[J].经济师, 2006, (6) :126-128.

8.灵活就业表 篇八

一、 灵活就业人员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和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灵活就业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灵活就业人员这一群体数量庞大、构成相对复杂,但普遍面临着工作不稳定、职业生涯发展不明朗、福利待遇和劳动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当前,已经有很多针对该群体的优惠政策,但仍远远不够,进一步提升针对该群体的职业指导水平,将有利于他们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更好实现就业。

灵活就业人员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是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选择盲目性大,欠缺清晰的职业规划;

二是灵活就业人员职业稳定性相对比较低;

三是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技能普遍落后,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和职场的竞争;

四是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就业信心不足、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的内驱力不足;

五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水平普遍较低。

作为我国积极再就业政策之一,灵活就业是指为了应对日益明显的企业的用工需求变化,以及就业形式的变化,大力促进、鼓励和推动部分劳动者,尤其是失业人员以多样的、灵活的形式实现就业。通常我们将从事这种临时性的、非全日制的,弹性工作的劳动者称为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同传统的基于现代化、工业化雇佣关系的普通就业方式有所不同,主要体现于收入薪酬、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方面。伴随着近些年来,灵活就业政策的深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基数在不断扩大,衍生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困难,给我们的就业市场和劳动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当前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现状

1.职业人才群体和日益增长的灵活就业群体的不匹配

目前,北京市各类就业服务机构的职业指导人员基本上分为专职和兼职两部分,一方面职业指导老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各就业服务机构在前期人员选拔以及后期培训等方面更是存在差异。对北京市昌平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从事职业指导的工作人员共14人。根据北京市公共职业指导服务规范的要求,从事职业指导工作应具备人力资源、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但14人中仅1人有过相关专业学习经历; 14人中4人不具备相关资格。由于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职业指导工作力量不够强大,工作经验不足,往往仅凭个人经验或生搬硬套开展职业指导。灵活就业人员群体作为比较特别的就业群体,对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性及指导内容的针对性都有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这类人群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

2.灵活就业人员对职业指导不够重视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这一群体,在开展职业指导时,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家庭角色及社会角色等问题。但目前如何针对这类群体开展职业指导,无论是个体指导还是专门指导,都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有效的专项指导案例或参考资料也比较少。

3.职业指导社会认可度不高

当前社会普遍对职业指导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不够重视,职业指导的专业性、必要性并没有得到广大劳动者的充分认可。同时职业指导机构与培训机构、用人单位的联系也不够密切,对用人单位的岗位及用人状况了解不足,造成职业指导在灵活就业人员就业过程中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由于职业指导质量有待提高,以及该群体对职业指导本身的认识也不够充分,因而很难从职业指导中获得有效的帮助。

三、提高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水平的主要对策

1.充实职业指导队伍

(1)从职业指导专业教育和培训入手,培养更多具有职业指导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服务于该群体的职业指导工作。

(2)要在主动的职业指导具体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更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扎扎实实建设一支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都过硬的职业指导服务人员队伍。

2.提高就业服务的水平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产业结构和市场经济形势的双重调整和变化,就业局势也越来越严峻。让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尽快地稳步地达到稳定就业责任重大。为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职业指导工作。

(1)知己。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正确认识自身的条件和机会,寻找适合自身的就业方向,找准职业发展的目标。

(2)知彼。提供丰富的职业信息,使他们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

(3)内功。在知己知彼的同时,帮助他们找准自身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提高。

(4)方法。对求职方法、职业发展路径规划方法进行指导,确保他们把握就业机会。

(5)政策。宣传、落实国家就业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参加就业洽谈会,享受再就业援助,积极向他们介绍国家支持创设的社区就业岗位、公益性岗位。

3.架起供需之间的沟通桥梁

搭建用人方和求职方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双方提供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同时做好监督和培训,确保用人单位切实履行基本的劳动保障职责,确保灵活就业人员对自身该享有的劳动保障权利充分了解。

4.扎根基层,细化职业指导工作

将经过培训的职业指导师投入到在区域内的各个街道、社区、居委会,确保职业指导相关工作切实走向基层、扎根于基层。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为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的最基本的生活所需。让他们可以就近获得就业信息、理解劳动保障法规、了解国家最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新的就业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稳定收入。

5.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职业指导效应最大化

“互联网+”的概念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发挥职业指导的最大效应大有可为。我们要顺应趋势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扩大职业指导的范围和规模,将市、区、街有效地进行链接,构建全方位服务系统,使职业指导实现更大规模的数据化、规模化、系统化。

四、建议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指导在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正不断凸显。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恪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为出发点,分析和把握劳动者与企业双方的需求,全面优化服务的效能。回顾过往,针对一些特殊就业群体的职业指导工作无疑已经收获了一定成果。但就业工作任务依然充满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共同推动针对诸如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的就业群体的职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开展。

9.就业表-就业表 篇九

学校隶属:广州市教育局

专业名称:动画(动漫设计与制作)

学 历:大学本科

姓 名:应届毕业生网

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

姓 名

张三

性 别

贴照片处

出生年月

1984年5月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健康情况

良好

学 历

大学本科

生源地区

入大学就读前的家庭户口所在地

入学时间

20**年9月

修业年限

四年

通讯地址

广州从化经济开发区广从大道13号清枫阁二栋101宿舍

联系电话

139XXXXXXXX

邮政编码

510990

在校期间

参加社会

工作情况

6-8月 ***公司参加毕业实习工作;

6-8月 ***公司参加暑期社会实践

6-8月 ***公司参加暑期社会实践;

9-12月 担任数码媒体系分团委(学生会)或者班级干部、 宿舍舍长或者其他职位

在校期间

奖惩情况

11年11月 获院运动会男子5000米比赛第一名;

10年12月 被评为优秀学生;

09年04月 获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相声、小品比赛二等奖;

08年09月 获奖学金“三等奖”

有 何

特 长

网页的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篮球,足球。

外 语

水平

英语A级

自何时起至何时止

在何处学习(工作)

担任何职务

08年9月至今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9月-08年6月

XX市XX高级中学

副班长、生活委员

9月-06年7月

XX市XX中学

 

9月-04年9月

XX市XX小学

组织委员,系体育部副部长

自我鉴定:

本人自上大学以来,力求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加强社会实践能力。

思想上,我力求上进,关心时事,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并以优异成绩从党校结业。

学习上,我本着对知识的热切追求,认真、努力地学好各门学科,特别是。。。。课程等,并获得奖学金“三等奖”,现已较全面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了基本的问题分析及判断能力,并有大学三年级的英语水平。实验操作上,,有相当的操作经验,如。。。。等。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已具备了从事。。。。。能力。

工作上,我积极参与各种工作和活动,担任过。。。。在职期间,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具有一定的策划、协调能力。我们先后。。。实习,并顺利通过了生产实习答辩。

生活上,我严于律已,培养了很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性格开朗,诚实守信,谦虚好学,有责任感和集体精

正所谓“学无止境”,过去的终将过去,未来的才是最重要的,我将做到“做一行爱一行”,只要您给我一个机会,我将会做得更好。

本人签名:

10月25日

本人

求职

意愿

本人乐意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及外资企业、三资企业,亦乐意到其它能发挥个人才能的企事业部位就业。

(公章)

年 月 日

联系地址

广州从化经济开发区广从大道13号

联系人

曾燕

联系电话

020-87818012

邮政编码

510990

(公章)

年 月 日

附成绩表:

以上是模板,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认真对待,写好草稿再填入表格。请不要相互抄袭,特别是个人自我鉴定的内容。

附:

就业推荐表学校评语

1: 该生思想积极要求上进,向党组织靠拢;为人谦虚,随和,乐观向上,有进取心;学习刻苦 认真,成绩优异;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并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 会实践,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并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

2: 某某同学思想上进, 性格开朗, 与人为善, 作为学生党员, 时刻在学生中起着先锋带头作用, 得到师生的好评;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优秀,曾获校奖学金,三好学生称号;专业素质 较强,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突出;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经历丰富,曾任,多次获校“优秀学 生干部”称号;曾多次参加社会实践,获校社会实践特等奖,一等奖;各方面表现优异,是 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3: 某某同学思想端正,为人诚实,积极学习,态度认真;为人朴实,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团 结同学,维护集体利益,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性格开朗,乐观充满自信,能够很快的接受新 鲜事物,勇于面对困难.

4: 某某同学思想上进,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尊敬师 长,乐于助人;学习自主性强,富有挑战竞争意识及创新能力,成绩优良,先后多次获得校 级奖学金;担任院科协某部长期间工作认真负责,组织策划了多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具 有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及协作精神;多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突出,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5: 某某同学思想上进,态度端正,严格律己;学习勤奋,专业基础扎实,曾获得校奖学金;曾 参加过 TI 杯江苏省大学生模拟电子设计大赛,锻炼了专业技能及动手能力;在担任班干部 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热爱集体,表现出良好的组织和交际能力,曾获校优秀学 生干部荣誉称号;生活能力强,人际关系和谐,课余时间曾参加过多种实践工作,得到了师 生的认可,为踏上工作岗位积累了经验.

6: 某某同学热爱祖国,关注时大事,性格开朗,为人诚实守信;学习勤奋,不仅认真学习本专 业知识,还自学了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经常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 活动,并参加了校运动会志愿者和义务献血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挖掘潜力, 结合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 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 织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7: 某某同学思想端正,积极上进,待人诚恳,性格开朗,责任心强;学习认真,态度端正,善 于思考,动手能力强;生活中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兴趣广 泛,尤其爱好运动和棋类,积极参加校院各项文体活动;和同学相处融洽,有良好的协调能 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8: 某某同学思想上进,为人诚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工作中自信,有耐心,灵活应对各项事 务;学习努力,在完成各门课程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专业特长, 能举一反三,学习能力良好; 生活中乐观向上,沉着冷静,积极参与各项体育锻炼及其它活动,和同学相处融洽,有良好 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9: 某某同学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把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作为目标,在学习上有自己的规划, 能够自觉朝制定的方向努力,学习勤奋,注重学习效率.在担任班干部期间,积极参与班级 的活动, 协助班长和团支书做好班级的工作. 在生活上, 该同学性格开朗, 与大家和睦相处, 团结一致,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10.灵活就业表 篇十

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提出灵活就业人员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其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长期被排除在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为此, 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促进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 然而这些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 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几乎没有得到提高, 始终保持在10%左右的低水平。

然而, 据有关部门推算, 中国到2035年前后城镇灵活就业人口将大幅增加, 而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 由此可以知道, 如果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庞大的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势必加重政府财政的负担, 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 分析、解决好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 对于城市健康发展, 繁荣城市经济, 促进社会稳定, 特别是对于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规模及其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估算

(一) 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的估算。由于灵活就业人员概念的模糊和统计难度大等原因, 我国并没有对其做过明确的统计, 为了方便研究, 本文将城镇就业人员数与城镇企业职工人数的差, 即将城镇非企业职工看作城镇灵活就业人员, 由此估算出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规模。在我国城镇就业人口中, 灵活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是很大的, 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 但是仍占到城镇就业人员的近40%。这充分说明了灵活就业已经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劳动就业方式, 在我国城镇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表1)

(二) 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的估算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3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

1、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规模估算。由于统计年鉴中关于城镇养老保险参保率的数据只有城镇职工参保数和城镇企业职工参保数, 因此在这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规模计算公式就是: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数=城镇职工参保数-城镇企业职工参保数。

从总体上看, 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总量呈上升趋势, 参保人数稳步增长, 特别是2005年到2006年之间, 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 此后虽然增长率有所下降, 但在总量上基本上都比前一年有所上升。然而, 与城镇企业职工相比, 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规模和增长率都与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表2)

2、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估算。虽然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数在稳步上升, 但是相对于城镇大规模的灵活就业人员数量, 其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仍然很低, 将其与企业职工参保率做一个对比 (见表3) , 在2005年到2012年这八年间, 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始终保持在10%左右, 并没有得到大的提高, 而城镇职工的参保率却由2005年的79.76%上升到了2012年的95.28%, 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表3)

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低的政策原因分析

(一) 缴费基数和缴费率设置不合理。按照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决定》的规定, 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企业缴费工资总额的20%左右, 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缴费比例为20%, 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 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但是这里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的是城镇单位正式职工的平均工资, 当中并不包含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情况, 因此将一个不包含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的统计数据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十分不合理的。而且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都远低于城镇单位职工平均收入, 因此其养老保险的缴费负担远高于单位职工, 缴费额甚至占到了其收入的一半以上, 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必然使灵活就业人员“望‘保’却步”, 放弃参保。 (表4)

注:我国目前没有关于灵活就业人员收入的调查数据。因此我根据城镇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每户家庭就业人口数得出城镇就业人员人均收入;根据城镇就业人员人均收入及城镇就业人员数得出城镇就业人员总收入;根据单位职工人均收入和单位就业数得出单位就业人员总收入;根据城镇就业人员总收入和单位就业人员总收入以及灵活就业人员数得出灵活就业人员人均收入。具体公式是:

城镇就业人员人均收入=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家庭人口数/家庭就业人口数

城镇就业人员总收入=城镇就业人员人均收入×城镇就业数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总收入=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单位职工数

灵活就业人员人均收入= (城镇就业人员总收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总收入) /灵活就业人员数

(二) 缴费年限设置不合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有最低缴费年限限制, 劳动者必须累计缴费满15年, 同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 才能享受保险待遇, 否则根据2005年《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决定》的规定:“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 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然而, 大多数的灵活就业者是阶段性就业, 并没有稳定的工作, 不少人在退休年龄前达不到15年的要求。虽然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 可以缴费至满15年, 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但是,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 由于其个人收入有限, 并不一定能够拿出足够的补缴数额来达到15年的限制, 而被迫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3

(三)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制度不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 他们往往为了照顾家庭或者获得更多的收入而在不同的地区工作, 而工作地点的变换就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连续性产生矛盾。针对这一现象, 我国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中做出了相关规定:“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 由原参保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以下简称社保经办机构) 开具参保缴费凭证, 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应随同转移到新参保地。参保人员达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 其在各地的参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前, 不得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办理退保手续。”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各个地方的社会保险政策、管理方式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转移依旧存在问题, 抑制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积极性。

(四)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现在已有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 虽然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做出了一些规定, 但是这些政策、法律不够全面和系统, 大多是在政策层面做出了笼统的规定, 政策操作性不强, 无法得到有效实施。而且除了《社会保险法》以外, 缺乏具体的专门法来加快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进程, 违法行为得不到强有力的惩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养老保险覆盖率的提高, 不利于实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老有所养”。

(五) 政策执行能力不足。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政策不能很好地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为中来, 而且“社会保险管理制度是针对正规就业形式的”, 因而经办机构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单位, 而非广大的灵活就业人员, 因而其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都是针对单位的, 在管理层面上解决个人问题的能力较弱。随着灵活就业人员的增多, 养老保险参保后的服务工作量大大提升, 而现行的管理, 在政策宣传、政策咨询、便民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阻碍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

而且部分用工单位和一些个体、非公有制企业主为了降低成本, 逃避社会责任, 不和灵活就业人员签订合同, 不给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 并提出了苛刻的用工条件。而对于灵活就业人员, 特别是对于那些文化素质较低的劳动者而言, 在面对就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为了维持生计, 他们只能妥协, 一方面获取较低的工资待遇, 另一方面不能同正规就业人员一样享受社会保险和其他劳动保护及福利。

四、提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1、建立弹性缴费机制。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实际收入比较低, 笔者认为对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方式都应当做出调整。针对缴费基数没有将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考虑进来的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大样本抽样的方法, 确定一个工资替代率, 从而确定一个介于当地岗位平均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之间的一个数”, 作为缴费基数的基础。

同时,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不同收入水平, 应允许其缴纳不同比率的养老金, “按照大多数地方的做法, 灵活就业者可以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自主选择缴费基数”, 但是即使按照最低标准 (60%) 作为缴纳基数, 对于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来讲负担依然很重, 因此可以在全国统一设定多个缴费比率来使灵活就业人员有更多的选择, 从而提高参保率, 比如, 在现行的20%的基础上, 增设10%和15%的缴费比率, 从而在其经济接受范围内, 将其纳入社会保险中来。当然, 出于公平的原则, 其最终领取的养老金应当与缴费基数与缴费率挂钩。 (表5)

此外, 考虑到灵活就业人员的高流动性和工作的不稳定性, 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方式也可以更灵活。例如, 可以由参保人根据个人情况自由申请缴费周期, 可以按月、季或者年缴费等, 时间累计结算。对于因为工作中断或岗位变动等特殊情况应该允许灵活就业人员提出养老保险缴纳中止的申请, 同时为其保留养老保险账户, 并且允许其补缴断保期间的欠费, 但是出于公平, 应当按照补缴时的缴费基数水平来补缴。

2、建立养老保险激励补贴机制。对于低收入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 应建立激励补贴机制。应建立针对灵活就业人员个人的补贴政策,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中不同的收入阶层建立不同的补贴比率, 高于缴费基数的不补贴, 并且补贴比率要与缴费比率挂钩, 总体实现在同一层次内实行“多缴多补”, 激励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针对雇佣灵活就业人员的雇主和企业制定一定的补助性或补贴性政策, 主动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的企业将会按照缴纳的人数与标准得到一定的国家财政补助”, 从而促使用人方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

3、加强有关灵活就业人员养老的专业立法。我国养老保险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不足, 管理中漏洞较多, 这就需要我国加紧相关专门法的出台, 以《社会保险法》为起点,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特殊情况, 制定出详细的、可执行的法律法规, 保证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执行、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二) 加强政府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工作的管理

1、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提供便捷服务。由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形式多样, 收入不稳定、流动性强, 使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难以准确掌握他们的就业和收入信息以及参保缴费记录, 因此我们可以在全国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网络平台, 建立社会保障信息库, 方便全国统筹协调。但是, 要注意数据库的安全建设, 保障参保人的权益, 可以随时更新个人社会保障信息, 能够让灵活就业人员的信息在各地区的经办机构传递;同时可以与各大银行合作, 推出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险卡, 方便灵活就业人员在全国各地缴费;在各个地方的社保局可以增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服务窗口”, 方便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手续办理。

2、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政府部门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学习新政策、新规定, 坚决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用人单位逃避社会责任, 不给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的行为要加强监督, 加大检查和惩处力度;督促用人单位与灵活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将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到养老保障系统中来;鼓励灵活就业人员维护自身利益, 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

3、促进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意识、能力的提高。政府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工作, 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 向灵活就业人员宣传相关政策;对于文化水平低, 接触媒体少的灵活就业人员, 可以在社区, 定期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相关政府部门还可以在街道、社区开设参加养老保险咨询点, 开展咨询服务, 从而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意识。另外, 可以以街道为单位, 定期为灵活就业人员开展免费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技术培训, 提高就业能力;同时, 加强灵活就业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能力。

五、总结

通过对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和其参保规模的估算, 发现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长期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 这与灵活就业在我国就业方式中的重要地位极不匹配。分析发现造成参保率低的政策方面的原因有:缴费基数的设定忽略了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情况;现行的缴费年限设置及养老保险关系转接制度不完善;相关专门立法缺位, 政策操作性低;政府的管理服务能力不能适应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要求;用工单位逃避社会责任以及灵活就业人员自身缺乏参保意识。为了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 本文在完善相关制度和加强政府管理两方面提出建议, 通过建立弹性补贴机制、激励补贴机制以及相关立法的完善, 提高政府管理、监督水平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意识、能力的提高来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的增长。总之, 只有现行的养老保障政策适应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需求, 并且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和落实, 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才能从根本能上得到提高, 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才能得到保障, 我们的社会才能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昊峰.浅议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J].经营管理者, 2011.8.

[2]朱则, 谢展风.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低的原因和对策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 2011.10.

11.灵活就业单位介绍信 篇十一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都跟介绍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介绍信是介绍派出人员的身份和任务的专用信件。怎么写介绍信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灵活就业单位介绍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灵活就业单位介绍信1

尊敬的用人单位:

兹有我系学生xxx去贵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实习期为xx年xx月x日至xx年x月x日。实习是我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实践经验,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工作。为此,诚恳地希望贵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使学生切实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请按照贵单位规章制度的要求,对学生严格教育管理,并在实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给予鉴定。

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我系教学工作的大力支持。

敬礼!

介绍人:

日期:

灵活就业单位介绍信2

xx同学,系我院xx联系就业事宜,签订就业协议或就业(接收、聘用)证明函。如贵单位接受我院五个以上(包括五人)学生就业,请与我院签订学生就业协议或校企合作协议。

请予接洽!

介绍人:

日期:

灵活就业单位介绍信3

xx人才市场:

兹有我单位xx等xx名同志到你处办理招聘手续,请给予办理。

xx年x月x日就业证明的单位介绍信

xx,身份证号:xx,xx年xx月,经人事部门(或劳动保障部门)办理了正式就业手续,是我单位正式在职人员,现同意其报名应聘xx县20xx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介绍人:

日期:

灵活就业单位介绍信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我单位已于XX年X月X日与xxx解除《劳动合同》,现同意其人事档案从我单位集体户中转出。我单位交纳人事档案管理费截止至XX年XX月。以后的人事档案管理费由XX自付。

介绍人:

日期:

灵活就业单位介绍信5

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经研究,同意接收(录用、聘用)贵校xx届专科毕业生xx(男、女)到我单位xx岗位工作,特此证明。

(单位性质:机关□,科研单位□,高等教育单位□,中初等教育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其他事业单位□,金融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企业□)

介绍人:

12.灵活就业证明通知 篇十二

各位同学:

关于就业的相关安排,按上次返校时的要求,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就业合同或证明寄过来给我,在5月15号之前寄来,好安排毕业答辩。

1、如果已经在网上了就业协议,就可以不用寄了。

2、如果在单位已经签了劳动合同的,请把合同复印件给我。

3、如果以上都没有的话,请把灵活就业证明给我。(灵活就业证明在汽车工程系网站上,招生就业表格下载里有或到QQ群里共享里)注意,灵活就业证明时间先不用写。

关于合同或灵活就业证明盖章的问题,盖章必须盖单位行政章(带五角星圆章)

如:就业单位是广州市至强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章样图。其他的部门章等无效。

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

毕业学校:潍坊职业学院

13.灵活就业表 篇十三

21世纪以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全国的试点运行,标志着全民医疗保障态势在中国基本形成。社会对医疗保障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更加明显,并将医疗保障事业看成是服务社会的朝阳产业,期待具有丰富经验、宽厚知识水平和良好职业素质的管理人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发展医疗保障事业服务,提升医疗保障事业的社会供给能力。但此时教育产出却出现了令人关注的怪现象,即商业医疗保险对医保专业人才的需求存在着既“过剩”又“稀缺”的尴尬境遇;急需专业管理人才的社会医疗保障管理,毕业生却不能涉足;灵活就业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使这一判断更具说服力,本文以郧阳医学院医保专业方向2000-2008年共九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档案资料为研究样本,结合对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的调查及与经办管理人员的访谈资料分析,发现医保专业人才的供需方面的确存在有趣的“背离”和严重的浪费现象。绝大多数毕业生并不能学有所用而进入灵活就业领域(见表1)。类似郧阳医学院开办医保专业的全国三十多所高校都存在类似情况[3]。

1 医保毕业生灵活就业趋升的影响因素

毕业生放着医疗保障管理机构不能进或不愿进而更多地选择灵活就业,既有政府宏观人才调配的体制与机制限制,又存在着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1.1 社保机构“编制”的限制进不去

郧阳医学院的九届毕业生中,每届能够通过正常招聘等途径进入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微乎其微(见表1),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事业编制”的限制,现有编制岗位被非医保专业人士占有。有的年份即使有那么1-2个毕业生进入社会医疗保障管理机构,都是通过一定“关系”安置的。

1.2 商保企业人才供需中的短视行为

作为毕业生的一方目光盯着地处大、中型城市的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因为地理位置和专业对口等因素,常常是医保专业毕业生乐于选择的就业去向,但也只出现过两次高峰,即2003和2008两个年份,主要是“泰康”、“新华人寿”等新保险公司为了拓展市场,不得不以较理想的工作职位吸引优秀的毕业生来构建基础人力资本。其他如2004-2007四个年份进入商业医疗保险的毕业生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16.7%,16%,11.32%,5%(见表1)。下降的重要原因是毕业生工资福利待遇低,或不愿意做外勤等。而作为商保公司一方则视利而为。例如,一些老牌保险公司认为,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虽然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有工作的热情和活力,但是从微观和宏观上都缺乏对保险行业的把握。为了保留客户并不断扩大市场,公司需要的是管理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和有大量客户资源的营销人员。如果聘用应届毕业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快速发展业务的需要,同时也增加了公司人力资源重置成本。当社会医疗保障管理机构不易进入的情况下,商业医疗保障就成了医保专业毕业生的唯一选择。当商业医疗保险也不能正常招募医保专业毕业生的时候,除极少数毕业生选择研究生与选调生等考试、基层支教、进入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或营销工作以外,更多地则加入到灵活就业的大军,使公管专业毕业生灵活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此看来,医保毕业生在商业医疗保险或社会医疗保障领域就业与灵活就业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胶着状态。

1.3 政府对医疗保障专业化管理重视不够

如果从学理层面分析,医疗保障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非常高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医学、保险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基金的测算、管理、支出等,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业务,一般人员很难胜任。医疗保障管理本身又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管理,管理的是与其他经费不一样的老百姓的保命钱。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社会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代表着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生存状态和健康权利的实现,社会劳动力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鉴于此,医疗保险需要实行专业化管理。然而,不少地方的医保管理机构一开始并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不管什么人拉过来就上岗。随着医疗保障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便发现管理人员知识储备的不足。以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例,辖区10个县(市、区)和121个建制乡(镇)都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政府“核定编制”工作人员229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劳动、卫生等部门的非专业人士调剂过来的。有学者认为:“这些由卫生行政部门调剂而来的‘合管办’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实在难以恭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少问题与工作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不高有关”。“人事制度亟待调整”[4]。我们在访谈中也了解到:现有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仅停留在做报表、审核参保人员身份等工作上,对于违规医疗病案,审核不出问题,或不敢去审核(无相关专业知识储备)问题,或不愿意去审核问题。当然,这里并不是肯定医保专业的毕业生一开始就能非常胜任工作,他们也有一个培养、适应、熟练、提高的过程,但这个过程要比没有经过正规医保专业教育的管理者要快得多。放着国家培养的现成医疗保障管理人才不用,既是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又是我国全民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严重损失。

1.4 专业的社会知晓度不够

医学院校办医疗保险专业,成了校内各医学专业的“异类”小兄弟,投入大、办学效益小,教育教学和师资等方面都无积累和经验可循。办专业的初衷完全是出于为社会输送急需且合格的医疗保障管理人才。于是,学校在强调专业教育上水平、上质量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专业的社会宣传不够,学校与医疗保障机构的联系不够。虽然通过学生实习与医疗保险机构保持有一定的联系,但在“政府说了算”的市场体制下,争取政府在毕业生正常进入社会医疗保障管理机构的政策支持几乎没有。结果受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人才意识、“编制”、“户口”及其附着其上的工资福利待遇等限制,使医保毕业生无法涉足社会医疗保障管理机构。

1.5 医保专业毕业生难以下沉基层

在调查中了解到,医保专业毕业生目前还没有通过招聘会等正规形式进入县以下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机构的先例。原因有三:一是有些地方目前都有诸如组织部门的“选调生”、团委系统的“西部志愿者”计划、教育部门的“特设教师岗位”和人事部门的“三支一扶”计划等,而涉及基层人民群众生命线的医疗保障管理人才引入,则缺乏政府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二是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偏离。在政府政策导引机制缺乏的情况下,大学生就只有盯着大城市、大企业,认为寻找岗位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工资福利待遇好于基层。有的甚至存在“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基层一套房”的观念。三是有的毕业生认为进入医疗保障管理机构的“事业编制”需要政府安排和一定的“经济”“人情”投入,他们望而生畏。

2 促进医保毕业生对口就业的基本途径

医保专业毕业生不能对口就业,既不是专业不对口,也不存在专业人才过剩问题。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和制度性特征,而非市场机制所能调节。因此,政府的有效干预是保证医保毕业生学有所用的根本途径。

2.1 政府必要的政策干预

医疗保障管理实行资格认证制度。为使国家培养的医保专业人才学有所用,无论是社会医疗保障还是商业医疗保险应尽早实行专业化管理。政府一方面引入国际医疗保险管理资格认证制度及培训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化和系统化认证,以提高医疗保障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适应我国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可操作的制度安排,要求每一个社会医疗保障管理机构不得少于一名正规培养的医疗保障管理的专业人员。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项,如果以建制县(市)和乡(镇)两级政府为基数计算,全国将产生社会医疗保障管理人才需求5万人之多。何况还有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人才录用实行带编招聘方式。政府应建立类似“基层支教”的政策措施,实行“基层支管”等就业机制,导引医保专业毕业生面向基层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就业。具体操作可以通过“带编招聘”形式,采用考试与考核结合的办法竞争准入,变“编制限制”为“编制导引”,以此实现录用职员专业化,招聘选拔公开化、透明化。对于实现基层对口就业的医保专业毕业生,用待遇、人情和政策留人。例如工作关系纳入正式“事业编制”。工资福利待遇与基层支教、选调生等基本一致。对达到规定服务年限的毕业生参加研究生升学考试可享受预留名额或加分等优待。对安心基层工作的提供住房、安家等优惠。总之,国家应从体制与机制的结合上打通医保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的渠道,以减少国家专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和发展医疗保障事业的损失。

2.2 调整商业医疗保险的人才策略

对于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在选拔任用医保专业毕业生问题上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可以通过考试与考核途径选拔德艺双馨的优秀毕业生进入企业。二是保证医保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待遇。据我们调查反馈的信息,医保专业毕业生进入商保机构就业一度下滑的重要原因是企业福利待遇较低,尤其是做外勤的毕业生与下岗女工做外勤的待遇政策一样。而且刚走进社会的大学生如果没有下岗女工一样的社会关系,其工资待遇还不如下岗女工,晋升晋级也存在困难,结果导致毕业生不安心工作。三是有些商保企业不能为毕业生提供诸如住宿、“三金”等福利待遇,也是毕业生想走的重要原因。其实,商保企业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一个只有关系而无专业能力的非保险专业人士,一般很难成为保险业务的管理专家,而一个正规医保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与培养,是可以很快成为医疗保险业管理专家,至少他们具有一定的医疗保险业务管理知识和必要的临床医学知识与技能。

2.3 调整学校的办学思路

一是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应加大临床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政策与法律等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实践训练,尤其是在全民社会医疗保险即将实现和商业医疗保险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更应区别不同医疗保障项目的专业要求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二是借鉴企业运作中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尽可能掌握市场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实现一对一的培养[1]。三是继续巩固并加强与医保机构的联系与科研协作。调查中发现不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希望学校能有专家帮他们研究解决问题。四是学校应积极主动争取政府对医保专业的重视与政策支持。五是通过媒体等途径加大医保专业宣传力度。卫生行业急需高质量、高素质、动手能力强的管理人才。

2.4 大学生调整自身就业观念

医保专业毕业生就业理念调整,一方面是根据自己的性格与擅长进行调整,千万不能跟风或追逐虚名。另一方面由过去的向往大城市、大企业和功利面子等转变为面向基层。理由有五:一是医疗保障管理是一个技术性工作,要做好工作完全看自己的知识技能与服务精神,在基层有用武之地,考研等升迁行为能够自己掌握,而不像“选调生”、“公务员”等受行政、关系等外在影响较多。二是医疗保障管理可以使自己成为受人尊敬的行家能手,技艺在身,什么时候或地方都受欢迎。三是我国现有县(市)和乡(镇)两级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和医疗单位存在较大的人才需求。四是医疗保障管理涉及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命健康权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的确是“朝阳”事业。五是把融入基层为人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看成是对自己的历练与人身价值。

参考文献

[1]郑万会,王净.以市场为导向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4):613-614.

[2]郧阳医学院教务处.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培养方案[M].本(专)科各专业培养方案汇编,2006:56.

[3]周绿林,李绍华.医疗保险学[M].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3.

上一篇:给班主任的10条建议下一篇: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征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