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复习题(共16篇)
1.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复习题 篇一
从军行
唐。杨炯
原文: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月下独酌
唐。李白
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哪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月亮和身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结为忘年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羌村三首(其三)
唐。杜甫
原文: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译文: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四五位父老乡亲,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手里都带著礼物,倒上一杯杯的浊酒和清酒 一再的解释说:“不要嫌弃酒的味道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战争尚未停息,壮年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生活里,感谢父老携酒问候的深情。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甚。
登楼
唐。杜甫
原文: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
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
聊为《梁甫吟》。
译文: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孔明聊作梁甫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原文: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译文: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原文: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望月有感
唐。白居易
原文: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秋色中,遍地响起军号,号角声直冲云天;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原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别云间
南明。夏完淳
原文: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2.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复习题 篇二
一、激活旧知, 先学后教, 促进学习
美国教育家梅里尔的首要教学理论认为, 当相关的旧经验被激活时, 学习才能够得到促进。
受此启发, 我构建了复习课的第一步:激活旧知, 先学后教, 从而促进学习。例:课外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
复习方法:把考点分散到每一篇课文之中, 逐一攻破。先交待复习目标, 即知识点。学生开始研读课文, 找出包含知识点比较丰富的句子, 并作上标记, 然后逐句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明确词义、词性, 要求做到“信”、“达”、“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译文本, 每堂都动笔翻译10个左右的句子, 老师当堂面批, 在批改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引导归纳, 举一反三, 点拨必须精讲。
一篇课文下来, 学生自学自研时间可达三分之二左右。学得实, 练得实, 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有了课内学习文言文的扎实基础, 学生读起课外文言文不再觉得“雾里看花”。解决问题的路径就是“题目来自课外, 答案来自课内”。通过激活旧知, 先学后教, 学生觉得语文复习“实”了, 有了可操作性。
二、问题探索, 任务驱动, 尝试应用
平时经常听老师们说的一句话是:这个知识讲了八百遍了, 学生还不会。试问这是为什么?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教学应该以问题为中心, 只有当学习者解决了一系列问题时, 学习才是有效的、有质量的。所以复习课的第二步是问题探索, 以任务驱动, 让学生尝试应用。
例:文学作品阅读“对文章主旨、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作出简明的赏析或评价”的考点突破。过程如下:
1.课前先学:
教师分发相关知识资料, 包括三年来学业考试中有关这个知识点的题目及参考答案等。
2.师生共商自学目标, 任务驱动:
明确答题的基本格式、答题要领、答题误区等。
3.小组讨论学习:
学生推举八个“语文助教” , 以小组为单位, 组织大家讨论学习, 总结自己平常答题的丢分原因以及答题中最大的问题和困惑。
学生们纷纷到黑板和投影上展示小组总结出的关键问题, 然后惊奇地发现大家的问题大同小异, 大家通过找问题有了共鸣后, 课堂气氛不知不觉开始活跃起来, 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了。
4.教师小结, ①点拨技巧:
出示两段赏析性文字 (一段是赏析《孔乙己》中的人物形象, 属满分卷;一段是赏析《故乡》的表现手法, 属另起炉灶的四类卷) , 让学生来评分并点评。②总结答题要领: 搭好“架子”, 结构要全 ;“叙”“评”结合, 赏析到位;运用术语, 注重文采 ;内容形式, 互相联系;书写工整, 语言规范。③列出答题误区:以叙代评 、以感代评 、评语空洞、观点含混 、理据分离、 另起炉灶。
5.当堂随练, 尝试应用:
发放检测习题——赏析契诃夫小说《变色龙》的主旨、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 分组写作每个小题, 小组通过讨论选出优秀者展示。
从习题解答情况看, 教学效果与从前只顾自己酣畅讲解的授课效果相比要好得多, 学生因自己的主动学习与探究而记得更牢、更准确, 应用得更灵活。再回想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并没有自己先前想像中那样冷漠和麻木, 正相反,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让我感到惊讶。这也让我感悟到:探究知识是学生的天性, 而教师们不敢放开的手使学生最终变得只会“饭来张口”。
三、训练问效, 尝试应用, 反思完善
课堂第三步:训练问效, 尝试应用, 通过训练后的反思达到知识系统的完善。当要求学习者运用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 才能够促进学习。上面这个教学案例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也在于训练的及时跟进。
不少教师认为课堂时间紧张, 堂堂课都检测会影响教学进度。我认为关键是对检测的理解和认识。日常授课虽然都配有训练题, 但练习与测试效果是不同的。在学生一面, 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页练习题, 会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思维的灵活性, 答题的准确和规范性;在教师一面, 可及时掌握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接受和消化情况, 便于跟踪指导, 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经常性的检测训练会大大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锐性、答题的速度和规范性, 并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对学生考试心理素质的培养大有益处。学生不仅需要知识上的指导, 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指导。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 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需要时时关注, 及时指导。
3.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复习题 篇三
关键词:九年级;语文复习;积累;策略
语文是学生时代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涵盖面广,内容丰富,考试涉及知识面广,针对学生的各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都有极高要求。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即将离开初中,步入高中的关键时期,担负着中考的重任和压力。语文作为中考的一门主要科目,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有决定性作用。
一、积累基础词汇,打好语文复习基础
集字成句,积句成段,语文的基本单位便是语文词汇。作为基础内容,没有良好的词汇积累对于学生写作、阅读等都有很大的阻碍。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词汇的积累情况,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对重难点词汇仔细讲解,不仅停留在记忆阶段,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其涵义用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单纯说教形式的教学方式,因为词汇本就繁多复杂,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降低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大胆改革创新,力求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例如,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课程时,可以采用《汉字英雄》的节目模式,组织课堂活动,由于新颖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好胜的心理,不仅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及提升语文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此外,教师还应当将学生课外时间利用起来,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面临中考,固然是时间很宝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观察积累,切忌临时抱佛脚,面对自己不懂不会的疑难词汇应及时向老师请教,不要应付自己,最终形成包袱。教师也要多用巧思,丰富学生积累词汇途径,让学生日益积累基础词汇从中受益。
二、积累成语典故,巩固语文复习基础
中华历史悠久,成语典故作为历史存留下的瑰宝,无疑是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重要内容。学生成语典故的积累对于自身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豐富的成语典故积累可以在学生阅读、写作过程中运用得更得心应手。成语蕴含渊源历史,后由于时代发展渐渐具有其他引申意义从而拿来使用。
成语由于其特殊构词方法,很多成语并不是其表面意义,从而容易使学生步入望文生义的误区。例如,“万人空巷”,表面意思是指巷子里空无一人,看似是描述凄凉荒芜的,然而其真实意思是用来描述盛大、欢腾的热闹场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区分学习,可以侧重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首先,要从了解成语源头入手,成语大多出自我国古典文献,要想掌握学习成语,应当清楚其出处及含义,透彻剖析其口语交际以及书面表达的用法,避免张冠李戴现象的发生。例如,学生很容易书写错误的成语,如“黄粱美梦”“偷梁换柱”,这些成语由于学生并不了解其含义很容易混淆,从而出现错别字甚至误用错用现象,倘若教师能够将相关典故进行讲述,就能够避免这种弊端。其次,教师应当立足课文教材,熟悉掌握从而丰富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剖析编写教材其中录用文章的用意,深入挖掘以及利用课文中的大量成语,适当延伸拓展。
倘若学生不了解成语蕴含的历史典故,将不利于学生古诗词理解、阅读写作运用等。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师生交流、点评等形式形成良性互动,渐渐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自主性,久而久之,学生的成语积累也将变得十分可观。在成语积累过程中,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积累名人名言,拓展语文复习范围
名人名言蕴含着其成功的感悟、实践所得结论、警示提醒等,能够流传至今自然有其道理,可谓是浓缩的精华。学生在写作表达、口语交际时要运用名言警句,可以谈吐生色,文笔增辉。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好名人名言的积累,拓展语文知识面以及复习范围,从而为语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例如,教师仔细给学生讲解教学《论语》十则,向学生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对《论语》这本经典进行了解,并摘录其中对自己有很大影响意义的语句,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样教学培养学生积累名言的意识,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日后运用能信手拈来,从而使学生的道德修养潜移默化得以提升。
总之,初中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黄金时期,教师开展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做好基础词汇、成语典故、名人名言等的积累,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其学习体验,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知识面,让学生提升自身语文综合素养,以自信积极的精神面孔迎接中考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杨诚.浅议中考语文复习思路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1(7).
[2]林会娟.提升初三语文复习实效策略的新思考[J].华夏教师,2012(7).
4.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点 篇四
内容: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 密州出猎的盛大的场面;下阕写渴望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主题:这首词通过太守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狂”字是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
“狂”的表现:①劲装出猎;②千骑相随;③全城人随观;④自比孙郎。
(2)任选角度赏析“千骑卷平冈”。
①描绘画面: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②炼字:“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时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行走之快,精神抖擞。突出大军席卷山冈的宏大气势。
(3)赏析“亲射虎,看孙郎。”
化用“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比,表现自己打猎时的英勇形象,写出了词人狩猎的豪情与狂放。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运用“冯唐出使”的典故,词人以魏尚自比,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5)任选角度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炼字:“挽”表现出拉满弓的强劲姿态,信心百倍。激情无比。
5.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篇五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两篇文章的读书观点,提高对读书目的、方法、作用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
2.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方法,揣摩体会两文的语言风格。
3.初步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积极引领学生读书,引导学生探讨正确的读书观。
重点难点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读书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巧设问题,对话讨论。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对话,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理清思路,研讨论证方法及其效果,以及在阅读上的收获。
课前准备
1.培根的画像。
2.《燕山夜话》的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书是什么?自从有了书,人们给了它各种名称和赞誉。书是人类知识的载体,书是打开人类智慧之门的钥匙,书是储藏无数珍宝的宝库,书是指引我们走向光明前程的方向标之一,正因为有了书,我们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采摘硕果。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读书,应怎样读书吗?下面让我们看看培根和马南邨是怎么说的。
二、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于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因受贿被国会弹劾去职,之后家居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受寒致死。
三、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四、课文精读
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如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至“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读?
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至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祛除一样。(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五、探究升华
也许作为一个社会人,培根离楷模的标准还很远,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格言的流传,我们不能像他那样做人,但应该汲取他语录中的精华。
六、文章脉络
全文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的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再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不同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指出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剔、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先说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再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祛除一样。
七、文章主旨
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正确方法以及读书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通过认真读书完善自我。
八、写作特点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①比喻论证。例如,“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一句,运用比喻论证来论证读书和经验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②道理论证。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③对比论证。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这样写,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九、板书设计
读书的目的:怡情、傅彩、长才
谈读书 读书的方法:选读、浏览、精读、摘要
读书的作用:塑造性格,弥补缺陷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中国历,有过一位戴月荷锄归的乡间诗人,他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在读书方面,他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就忘了吃饭。这位陶渊明先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一千多年后,他竟然有了一位读书方面的知音——马南邨。
二、作者简介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1930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等职,解放后先后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及《前线》杂志总编辑和北京市文教书记等职。1962年3月,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邓拓的杂文寓教于乐,针砭时弊,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十年**初期,被“”迫害致死。
三、文本链接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它题材多样,形式灵活;多为有见地的片段感想或偶然一得。杂文要求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能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个人的某一观点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议论和意见;还要求有说理的形象性,即能够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出发,通过对照、联想、比喻、类比等方法,做到以小见大,揭示主题;同时要求语言的丰富多彩。杂文的作用是揭露、批判弊病,帮助、团结、教育人民,讽刺、打击敌人。
四、整体感知
1.学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点拨字词。
五、课文精读
1.理解文章内容。
(1)“不求甚解”最早见于谁的什么作品中?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包含哪两方面内容?“不求甚解”包含什么内涵?
“不求甚解”最早见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要求:首先要好读书,其次每读书必有所会意。“不求甚解”四字有两层含义:一要虚心,二是读书不要固执于某一点,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你认为“不求甚解”意味着不认真读书吗?为什么?你认为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不求甚解”是一种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正确的读书方法可以将“不求甚解”读书法与精读、选读等方法结合起来。
(3)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一词的含义的?
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4)学生研读课文,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
①“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①“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②学生自己探究领悟,结合文章倒数第三和第二段理解回答。
③主要谈读书的态度和方法问题;用了引用名言(说理)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2.研读课文。
(1)作者是怎么驳斥“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这个错误观点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生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明确:首先,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其次,阐述了“不求甚解”四字的两层含义;再次,作者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更明确地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最后提出自己所认可的读书方法(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竖靶子→引出处→释新义→援例子→引语录→结上文
(2)这篇文章的论证方式对你今后的写作有何启示?(让学生学会写作的方法)
答案是多面的,如写作思路一定要清晰,要符合人的思维过程;如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举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文章更具说服力、性;再如论证一定要完整,语言表述一定要严密、准确;还有,论证时一定要明确而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见解或观点。
六、探究升华
《不求甚解》一文是由作者先提出要批驳的错误见解:“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然后在批驳这一反面观点的过程中明确了自己对读书的见解: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七、文章脉络
《不求甚解》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即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全文共9自然段,第1自然段树立了要批驳的靶子;第2自然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第3自然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第4自然段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第5自然段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第6自然段举例阐述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第7、8自然段阐述“不求甚解”是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第9自然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树靶子——作批驳——得结论,条分缕析,结构严谨。
八、文章主旨
这篇杂文全面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否定,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实质。
九、写作特点
(1)细腻翔实的道理论证。
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惜用大量的文字进行细致的分析。如第⑧段引用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来印证“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可取的。
(2)正反面的举例论证。
如第⑤段从反面列举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做了许多曲解的事例,告诉人们要有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第⑥段从正面列举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事例,证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的正确性。
十、板书设计
6.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课件 篇六
第一课时
复习要点:《课程标准》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同时《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方音的情况。”
一、考点梳理与技法点拨:
(一1知识要点梳理:
1.声母识记(23个】:b、p、m、f、d、t、n l g、k、h、J、q、x、zh、ch、sh、r、z、c、s、y、w
2.韵母识记(24个):a、o、e、i、u、u、ai、ei、ui、ao、ou、iu、ie、ue、er、an、en、in、un un、ang、eng、ing ong
3.汉语拼音规则:
(1)牢记y、u、u的用法: ①y用在拼写没有声母的音节,韵母中“i”是唯一的元音时,“i”前要加上“y”,如yi(以)、yin(吟);韵母为“i’领头,后面还有其他元音时,“i”改写为“y”,如y6(鸦)、yang(鸯)、y6ng(拥)。②韵母中“u”是唯一元音时,“u”前加上“w”,如wu(污)、wu(误)。 ③韵母为“u”领头时,“u”前均加“y”,“u”上两点省去。如yu(愚)、yuan(怨)。
(2)明确省略规则。①韵母u与j .q.x相拼时,省去上面两点。如ju(聚)、qu(趋)。②韵母iou、uei、uen前有声母时,省去中间的元音,分别写成iu,ui,un,如jiu(咎)、hui(慧)、lun(论)。
(3)掌握标调方法。音调有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标调时注意以下几点:①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时,声调标在元音上,如ke(可)、qi(起)。 ②韵母中有两个以上元音时,标调顺序依次为a、o、e、i、u、u。即ao时标在a上,ei时标在e上。
③调号标在i上时,i上的点省去,如hui(慧)。④轻声不标调,如yeye(爷爷)。
(4)正确使用隔音符号。
a、o、e开头的音节连在其他音节后,为避免音节界限混淆,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pi’ao(皮袄)。
(5)明确书写要求。 ①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②注意大写:姓和名开头字母要大写,如:LiBai(李白);专用名词、普通名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Longyan(龙岩);句子或诗歌开头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4.同音字:同一声旁和不同形旁组合,构成同音字,如“炕”与“抗”声旁相同,形旁不同。同音字的辨别要准确把握每组同音字中每个字的特定意义,才不至于混淆。
5形似字:字的主要构件相同,字形上有着细微的差别,形成形似字。形似字的辨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辨析:①根据字的读音、字义来辨别;②根据字的形旁、声旁来辨别,如躁、燥、澡、噪;③根据字的结构来辨别,如“未”与“末”;④根据笔顺笔画或笔画数来辨别如“折”与“拆”。
6.多音多义字:同一个字有几个不同的读音和意义,构成多音多义字。如多音字“仇(chou qiu)”、“宿(su xiu xiu)”。多音字的辨别可以根据字义、词性来辨别。
7.造成错别字的原因
错字,指写的不是字;别字,把甲字当成乙字。错字别字合称错别字。造成错别字的原医大致有以下几种:
(1)字形相似致错。如:“病人膏肓”与“病人膏盲”,“肓”与“盲”字形相似。
(2)字音相近致错。如:(龙岩中考改错题)“川流不息”误为“穿流不息”,“川”与“穿”字音相同;“刻骨铭心”误为“刻骨明心”,“铭”与“明”字音相同。
(3)音形相近致错。如:(龙岩中考改错题)“面色严峻”误为“面色严俊”,“峻”与“俊”字音相同,字形相近;“枯燥乏味”误为“枯躁乏味”,“燥”与“躁”字音相同,字形相近。
(4)意义相近致错。如:“浪费金钱”误为“浪废金钱”,“费”与“废”意义相近。
(5)笔画增减致错。如“盲”容易误写成“肓”、“拆”容易误写成“折”等。
2.修改错别字的方法
技法1.运用排除法。对于选择题,可运用已知的、确定的知识排除选项,可以跳过自己不知道或不能确定的汉字字形,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技法2.形旁辨义法。如:龙岩中考改错字题“枯躁乏味”,用形旁辨义法:燥,有“火”则有“干燥、燥热”之意;躁,有“足”则有“躁动、暴躁”之意。故“躁”改为“燥”。
技法3.语境辨形法。如:2006龙岩中考改错题“刻骨明心”一词,根据语境分析应改为“刻骨铭心”,“铭”与“刻”都是铭记在心的意思。
技法4.区分笔画法。有些字的字体十分相像,只是一笔之差,或是某一笔、几笔的长短曲直略有不同。
如“盲”和“肓”、“拆”和。折”、“已”“己”和“巳”等。
技法5.以义辨形法。如:峻,严峻;俊,英俊;竣,竣工;骏,骏马。
二、中考试题解析:
题型一:判断读音正误
【示例】(福州市j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
误的一项是( )。(2分)
A.美昧佳肴(yao) 寻觅(mi) 进(beng)溅B.小心翼翼(yi ) 和煦(xu) 心扉(fei)
C.棱(1eng)角分明 蹒(man)跚 堕(zhui)落 D.骇(hai)人听闻 孕(yun)育 凛冽(lie)
【解析】这道语音题考查汉字读音的识记和辨别。这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传统项目,运用选择题型,考查
的覆盖面比较大,命题者所选的都是一些常用词语,考生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一些易读错音的字。本题C项
“蹒(man)跚”应读“蹒(pan)跚”,“堕(zhui)落”应读“堕(duo)落”,故答案为c。
题型二:语音认读和拼读
【示例】(泉州市)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
写出汉字。(4分)
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xuan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 )( )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fu 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解析】这道题考查语音的认读与拼读。答案为:眩、幅、cen、ci。
题型三:同音字辨析
【示例】(2008潍坊市)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
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编撰/酒馔 孱弱/潺潺 骇人听闻/言简意赅B.隔阂/弹劾 泥淖/阔绰 竭泽而渔/桀骜不驯
c.啜泣/辍学 麻痹/裨益 卷帙浩繁/鳞次栉比D.木讷/呐喊 荟萃/纯粹 浑身解数/不屑置辩
【解析】同音字的辨别要看清字的声旁、形旁,并准确把握每组同音字中每个字的特定意义,才不至于混淆。答案为c。(A.骇hai 赅gai B.淖nao绰chuo D.讷ne呐na)
题型四:同音字、形似字辨析
【示例】(2008三明市)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填
在方格里。(3分) (1)演奏快乐,就是品{ }(位,味)快乐。 (2)晶{ }(荧,莹) (3)青{ }(睐,徕)
【解析】第(1)题考查同音宇,第(2)(3)题着重考查形似字的辨析,解答此题,可以根据字的形旁及字义来辨别,答案为:(1)味(2)莹(3)睐
题型五:多音字辨析
【示例】(2008三明市)给加点字注音,写在横线上,注意规范书写拼音。(2分)
快乐—— 乐章——
【解析】“乐”是多音多义字,解答此题,可以根据该字在语境中的字义来辨别。答案为:le yue
题型六:修改词语(或成语)中的错别字:
(2008福州市)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千姿百态 花枝招展 大庭广众 B.通霄达旦 息息相通 交头结耳C粗制烂造 相得益彰 迫不急待D.古朴美观 焦燥不安 不记其数
【解析】错别字的修改要注意汉字的音、形、义,做到不因字形、字音相近或相同而误;也不因汉字的音形相近、意义相近而致错。该题B项“霄”应改为“宵”,“结”应改为“接”;C项“烂”应改为“滥”,“急”应改为及”;D项“燥”应改为“躁”,“记”应改为“计”。故正确答案为A。
题型七:修改句子中的错别字 (2008襄樊市)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宇将这两个错别字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方,明天是社会栋粱。
【解析】订正错别字,重点考查的是同音字与形似字。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记忆字词不可模棱两可,麻痹大意。答案1“方”改正为“芳”“粱”改正为“梁”,同时注意书写规范、准确、美观。
第二课时考点精练
1.(2008宁波市)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大地鸡呜,人类的 (chui)烟升起。在这片友好的大地上,万物欢欣,生机 (peng)勃,土地丰 (rao)。我们用感恩的心情,声声祈——(dao):大地,早上好1
2.(2008临沂市)汶川大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如今灾区人民正进人抚平创伤、重建家园的关键时期,请你给灾区的同学们送上一句话,或表达同
情,或鼓舞信心,或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力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2分)
3.(2008临沂市)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方框内。(2分)
A.毛骨竦然 合辙押韵 鞠躬尽瘁 怡然自得
B.抑扬顿挫 同舟共济 美味佳肴 多难兴帮
c.众志成城 油嘴猾舌 慷慨大方 张皇失措
D.风餐露宿 相安无事 重峦叠障 周而复始
4.(2008泰州市)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1)签署 (2)纹丝不动 (3)千头万序 (4)谈笑风生 (5)决择 (6)走投无路 (7)一筹莫展 (8)蜂蛹而上 (9)冷峻
(10)百年沧桑 (11)鞭辟人里 (12)世外桃园
5.(2008宜昌市)识字
(1)查字典,给下边文句中的两个加点的“落”字分别注音。(2分)
只顾低头采撷落①——叶的人,脚步就会落② 在季节的后面。(2)请给“日”字分别增加一个笔画,组成不同的四个汉字。(2分)
(3)请在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花”意思相近的字。(2分)
①落叶满空山,何处觅芳迹。
②读书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清风朗月、落英缤纷的美的境界。
6.(2008潍坊市)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惆怅 徘徊 苦心孤诣 相辅相承 B.羁绊 祈祷.好逸恶劳 锲而不舍 c.静谧 招睐 登峰造极 冥思苦想 D喧嚣 害燥 万恶不赦 拈轻怕重
7.(2008临沂市)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商酌 烧灼 着迷 远见卓识B.瞎闹 渲染 漩涡 头晕日眩E蕴藏 酝酿 孕育 润物无声 D琐屑 亵渎 交卸 一泻千里
8(2008宜昌市)写字(4分)
(1)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所谓“临”,即在字帖外用纸临写;所谓“摹”,即在字帖上直接蒙纸描摹。但“临”、“摹”各有长短,正如古人所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请将古人这句话正确抄写在答卷的书写格子里。(2分)
(2)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书法精品。其中,东晋书法家 的《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2分)
9(2008重庆市)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抖擞 姣洁 冲耳不闻 锲而不舍B轻捷 暄闹 因地治宜 吹毛水疵 c震憾 茏统 蓦然回首 郑重其事 D摧毁 恭敬 与口俱增 无动于衷
10(2008益阳)下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
找出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2分)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呖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遐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改为 改为
11(2008株洲市)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暮蔼 耽误 有口皆碑 披丛带月 B辐射 委婉 惟妙惟肖 迥然不同
c精彩 提炼 中流砥柱 措手不及D分歧 帐篷 名列前茅 贻笑大方
1 2(2008.成都巾)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zhuo),无论是令人厌恶(w0)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B.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vue),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qj)里它们彼此呼唤.终有一天它们
要汇合在一起。
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ha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 )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zhi)比,庄严肃(su)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13.(2008济宁市)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宁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人类社会是在同自然和谐相处又不断抗争中发展进步的。中华民族能够走到今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与在自然灾害面前百折不nao、敢于拼搏、善于斗争、经受洗礼分不开的。
屹 nao 改为
1 4(2008丽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生命如一泓清水,需要流动。也许有时会变得浑浊,但生命之水chuan 流不息,在浩荡之中再次变得清澈,变得b6 大t变得浩瀚无yin 。在阳光的照耀下,可以升腾为天上的云彩,也可以化做雨露,给干涸 的土地以绿色的希望。
15(2008南通市)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虽历经cang sang .饱受mo nan ,但每一次都能以我们民族特有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我们坚信,有各族人民并肩xie shou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16.(2008绍兴市)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han( )了整个中国,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离去,一座座美丽的城市顷刻变成废xu( )。但是.天灾无情人有情,在灾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pu( )写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彰显了中华民族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钢铁精神。
17.(2008内江市)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啜泣(chuo)狡黠(jie) 风雪载途(zai) B伎俩(liang)拂晓(fu) 恪尽职守(ke )c叮嘱(zhu) 雏形(chu) 草长莺飞(zhang)D什物(shen) 嫌恶(wu) 盘虬卧龙(q iu)
18(2008内江市)下面一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
请找出来,修改后].整地写扯方框里。(3分)
7.打造九年级英语高效复习课堂 篇七
一、中考与素质教育、课程标准, 考试说明与课本
在尚未找到更为科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情况下, 我们只能认为各种考试包括中考不再是英语素质教育的唯一目的, 而是评价学生的必要手段。事实证明, 中考对素质教育也越来越表现出了积极驱动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 九年级英语教师既重视中考复习, 又侧重于素质教育, 使两者和谐统一, 在这一点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如果教师能启发学生掌握知识, 又能促进学生形成能力并最终提高其素质, 这样的教育不仅不会影响中考成绩, 而且最终也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应变能力。为此我们应严格按照英语教育规律办事, 扎扎实实地搞好九年级英语教学, 把目标调整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实施教学和考试的依据, 如果偏离了他们, 中考复习就会迷失方向。课本是应考复习的根本, 如果脱离了根本, 复习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不过中考命题却不以课本为依据, 而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因此, 九年级英语复习应正确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 做到教有所依, 学有所得。
1.熟悉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内容, 深刻认识其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 认准考试目标, 把握好中考复习的方向。
2.重点研究考试说明中的多种能力要求, 要将能力要求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使学生对各种能力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在设计习题上突出能力训练。平时练习则要结合能力要求, 使学生准确理解各项能力要求的实质, 达到相应的水平层次。
3.依据考试说明, 吃透课本的内容, 按照课文顺序复习, 不搞跳跃式教学,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 可适当扩展知识面, 提供一些与课本有关、与现实时代有关的新材料和新问题, 创设一些新情况, 以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能力要求。
打造九年级英语高效复习课堂之二:知识, 能力, 思想, 心理和身体素质。
二、知识, 能力, 思想, 心理和身体素质
1.重视基础知识。中考侧重于能力考核, 题目灵活。但是, 决不可因此就认为基础知识不重要了。近几年来许多考生在中考中拿不到高分, 其主要原因是基础不够扎实。其实, 试题越灵活, 运用知识的要求越高,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 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知识的运用能力, 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景运用基本知识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了。因此, 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在基础知识掌握上下了大力气, 连续几年英语中考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2.重视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把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里。为此, 在第一轮复习时要做到不仅是知识到位, 同时力争能力到位, 从而使第二、第三轮的综合复习能纵横联系, 形成立体知识网络和能力系统, 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鉴赏和表达的能力。
3.渗透思想素质教育。在中考时, 英语学科总是把深刻的思想教育内容包含在试题中。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应始终把思想教育渗入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比较, 了解国家的文化背景,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4.心理素质。不少学生 (其中相当一部分很聪明的学生) , 之所以学习成绩没什么进步, 还不断滑坡, 除了基础较差或思想品德方面有问题外, 往往是心理障碍即心理素质较差所致。我们英语教师就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和提高。有了心理优势, 学生的信心就足, 干劲就大, 困难就会被踩在脚下。我们应该对学生中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采取相应的对策。对自卑型, 可适当降低要求, 使他们看到自己也能学好, 逐步提高他们的信心。对厌学型和成绩较差型, 以鼓励表扬为主, 每取得点滴进步, 就给予表扬, 不断激发他们的信心, 使他们有成功的感受和喜悦。对随意型和被动型, 布置具体任务, 采取从严、从高、从紧的方式管理。总之, 真正负责任的教师, 应当既教书育人, 又做学生的心理素质咨询工作。
5.身体素质。要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也绝不可能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有助于人形成健康的心灵, 身体锻炼得棒棒的, 血液循环加快, 思维活动也就更加活跃, 学习效率会得到提高。因此, 我们外语教师应要求和鼓励学生上好体育课, 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这样, 学生上起英语课来才会朝气蓬勃, 精神饱满。
8.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上下册复习题 篇八
上册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
①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②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侧:侧面。③各不同:不相同。④不识:不能认识,辨别。⑤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⑥缘:同“原”,因为;由于。⑦此山:这座山,指庐山。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注释
①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③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④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当山和水不断重复时,我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注释
①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竣工于1985年。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②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③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下而行。④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 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⑤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的尽头 译文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去古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
①使:到某地;出使。
②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③渭城: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陕西咸阳县东。④浥:(yì):湿润,沾湿。⑤客舍:旅店,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⑥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⑦君:指元二。⑧更:再。
⑨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⑩故人:老朋友,旧友。更尽:再喝完。译文
我送元二出使去安西,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元二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注释
①过故人庄:选自《孟浩然集》。过:拜访,探访,看望。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②具:准备,置办。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饭。③邀:邀请。至:到。④合:环绕。
⑤郭:指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泛指城外。这里指村庄的四周。斜:迤逦远去,连绵不绝。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第二声的xia
⑥开:打开轩: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面:面对。场圃(pǔ):菜园和打谷场。
⑦把酒:拿起酒杯。把:端着,拿起。话:闲聊,谈论桑麻:指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⑧重阳日: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⑨还: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返。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就:靠近、赴.来。这里指欣赏的意思。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指孟浩然的隐逸之情。译文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一起观赏菊花。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注释
①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②尽:没有了。
③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④厌:满足。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
①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②湖光:湖面的的光芒。
③两:指湖光和秋月。
④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⑤潭面:指湖面。⑥相:相互。
⑦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⑧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⑨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⑩遥望洞庭山水色:此句也有“遥望洞庭山水翠”一说。译文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无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光下洞庭湖苍翠欲滴的江山,从远处看,就像是在白银盘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忆江南:词牌名。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释
①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②川:山原,平地,河流。
③子规:杜鹃鸟。④才:刚刚。⑤山原:山陵和原野。⑥蚕桑:种桑养蚕。⑦了:料理完。⑧如:好像。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乡下的四月人人都在忙碌,养完了蚕,又开始种地。《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
①杂兴:各种兴致。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③绩麻:把麻搓成线。④未解:不懂。⑤供:从事。⑥傍:靠近。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 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 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
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②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一说在湖北省黄石市。③白鹭:一种水鸟,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白色。
④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⑤箬笠:用竹叶、竹篾编的宽边帽子,常作雨具,又称斗笠。箬是一种竹子。
⑥蓑衣:用茅草或是棕丝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用来遮风挡雨的衣服。
⑦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十分可口。⑧归:在文中是指回朝廷,字面解释为回。译文
9.九年级的语文古诗词复习说课稿 篇九
初三的新课已全部结束,现已进入了总复习阶段,而在复习阶段古诗词的复习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说到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学,人们往往对唐诗、宋词、元曲倍加赞赏。的确,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积累的诗歌文化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它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其二,在近些年的中考语文考试中,古诗词鉴赏一直占有一定的分值比例,而且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已成为中考备考的一个亮点。但古诗词鉴赏,对众多的学生而言都是一个薄弱点,因此,这次讲课我安排的内容是《古诗词鉴赏》专题教学。在讲课前,下面我先从教材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作以具体说明:
一、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陕西语文中考说明》也要求学生能分析概括诗文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欣赏诗文典型的形象特点和鲜明的语言特征以及常见的表达技巧。古诗词鉴赏类的考题一般放在阅读理解或积累运用部分,一般一首诗两个小题,所占分值4分左右。以考查浅易的古代诗词为主,其考查的内容有:1.古诗词曲的朗读和背诵(主要是句子的停顿和默写题);2.古诗词曲中有关词语的含义、作用以及句子的理解;3.古诗词曲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感情;4.古诗词曲的写作技巧及风格的赏析。总之,要做好此类题,需具备一定的鉴赏技巧和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楼阁。因此,下面我从学生情况方面作以简要分析。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据两个学期来的多次考试和上周举行的摸底考试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尤其是文言文和古诗词鉴赏部分,不能将所学的课本知识灵活运用。古诗词方面仅能达到的是背诵默写,对于赏析此类题学生很是棘手,很少有人能做出正确地解答。无论从教材角度,从中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已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在复习阶段针对这方面加强指导和训练,如同为学生雪中送碳。
(二)据此我安排了以下教学内容:
从古诗词曲的意象,风格,主题,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古诗词曲等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地了解,再从中考古诗词阅读的常考题型该如何去做这方面作以重点指导。
(三)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力求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古诗词曲的基本知识,理解其内容,体会诗人情感,掌握基本的鉴赏古诗词曲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
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通过设疑、讲解,学生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会品味诗词的丰富内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进而陶冶其高尚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鼓舞其奋发有为。
(四)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要讲求循序渐进,只有掌握了古诗词曲的基本知识学生才能在此基础上完成好所考查的内容。所以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安排为:让学生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诗词曲的风格,主题,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根据自己对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设计在“小试牛刀”,当堂检测学生对所学方法是否能灵活运用,有效应对古诗词阅读考查题。
二、说教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鉴于此,我决定在教学中首先与学生建立真挚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古代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均感到陌生疏远,老师平时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往往还是略知皮毛而不得要领。鉴赏古诗词而又重在学生自己对诗歌的体验感受,因此老师只有教给了学生一套赏析古诗词的方法,学生才会在做题中迎韧有余。所以教学中我会采用讲授法。
课堂上学生的讨论能增大信息量,使信息呈现立体交叉方式传递,同时也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民主气氛更浓,也有利于激励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争辩能力,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所以教学中我除了采用讲授法之外还会贯穿运用讨论法组织教学。
一节课上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古诗词知识,并要做题进行强化训练,课堂容量势必增大。而多媒体下的古诗词教学较比传统的教学更加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我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埃德加富尔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这都说明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与同学的讨论交流中培养其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另外还要让学生学会捕捉课堂上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做好笔记储备知识,为课后进一步消化、巩固知识所用。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代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几千年积累的诗歌文化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从幼儿园的接触诗歌,中小学的学习诗歌。都体现了对古代诗歌这一文化瑰宝的传承;历届中考对于古诗词的考查也都占了相当大的分值比例,由此可以看出古诗词在学习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古诗词除了背诵积累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鉴赏古诗词,这节课老师就是要教给大家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出示课件1)
(二)教授古诗词的基本知识(重点强调)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诗歌意象。(出示课件2、3)还可让学生列举其他一些事物所代表或象征的意义。
2、让学生了解诗歌的风格。(出示课件4)每种风格的诗让学生举例。
3、让学生了解诗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5)
4、让学生了解诗的语言特点。(出示课件6)
5、让学生了解诗的表达技巧。(出示课件7、8)
(三)总结中考古诗词考查常见题型,并列举例子从中总结答题方法。(出示课件9、10、11)
常见题型:
A、品味关键词句B、理解内容情感C、赏析表达技巧
答题格式一般为:
(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表达作用(效果) +抒发情感(揭示道理)
(四)小试牛刀,训练学生答题能力。(难点突破)
1、出示例1、例2。(无锡和陕西的中考题。)
2、出示例3。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识记有关诗歌语言、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一些总结性词语。
10.浅谈九年级英语总复习策略 篇十
英语第一轮复习属基础知识复习阶段。无论采用什么形式,课本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且这一轮的复习不应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提高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过程。具体做法如下:从三月初开始着手复习,抓住课本,七年级上册用两课时,下册用四课时;由于八、九年级内容增加,语法知识较多,出现了几种时态和从句,所以每课时复习两单元。课堂上,用10分钟的时间听写早读规定背诵的内容,检测早读的背诵情况,部分学生做到面批。用15分钟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梳理课文,整理归纳知识点。最后15分钟展示练习题,将复习的各语言点题型化,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点。
第二阶段:专项复习,语法专题突破
语法知识是遣词造句的纲目,通过掌握语法知识可以正确理解和运用句子,而通过句子的复习又可以加深对语法的复习。有了正确的语法知识,才能写出合乎语法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八种时态、两种语态,应结合具体的句子,采取归纳总结、对比的办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一阶段所复习的内容包括名词、代词、冠词、数词、形容词和副词、介词和介词短语、连词、系动词和情态动词、动词词组及词义辨析、时态及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简单句、复合句等十四个专题。教师应利用配套复习资料进行专项复习,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不够熟练的内容重点讲解。每节课都要有复习目标、要点、课内追踪练习、课外巩固复习等。对学生经常做错的题或难掌握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归纳总结,专门抄写在一个本子上,整理成册,装订成一本“错题集”,通过建立“错题集”,让学生及时消灭错误,查漏补缺。
第三阶段:针对题型,训练解题技巧
这一阶段主要是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通过对学生复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把所学的知识上升为综合知识的运用,逐步适应中考要求。
1.强化听力训练。教师从第一轮复习开始就要进行适量的听力强化练习,并教给学生一定的应试技巧。
2.强化阅读训练。近几年中考中 ,阅读理解部分题量加大, 难度增加。此类题型是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分析能力的综合考查。考生应通过文章的字里行间,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真实思路,领会文章的弦外之音、话外之意。其题型大致分为选择型、摘录信息和回答问题三大类。
3.强化情境交际训练。情境交际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对话的整体理解、书面表达、辨音、拼写单词等综合能力。 首先,要理解对话的整体内容,并根据上下文判断填写内容。在填写空缺处单词时,要注意不要混淆同音词、近音词,同时注意单词的正确书写,包括大小写。根据语篇情境,填短语、句子。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交际。在答题时,不但要注意交际项目的正确语言形式,更要注意语言的得体。
4.强化书面表达训练。在写作考试过程中 ,学生往往看了题目后,就提笔写作,而结果都不甚满意。常见的书面表达题类型很多, 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分清题型。不管什么题型笔者认为在写作之前要仔细审题,仔细考虑要写作的题目、题材、格式、情境,要弄清题目或所说情境, 列出提纲, 紧扣题目展开思路,然后考虑要使用的单词、词组及句型。还要定好人称、时态、关键词语。在写作之中,书写要规范、整洁。
第四阶段:查缺补漏与总结提高
通过前三个阶段, 学生系统复习了初中英语的知识点,对初中三年的英语单词、短语、固定搭配和语法已经全部在脑海里过了一遍,但是对一些重点、难点还是没有达到熟练于心, 这就需要在最后阶段进行查漏补缺。之前整理的“错题集”在这时候就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了。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翻阅,扎实地攻克每一个难点, 让以前经常做错的题不再成为“拦路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试技能。教师也应该对难掌握的语法知识再作具体讲解, 让学生能铭记于心。学生在复习阶段要记住的内容繁多,科目也多,难免心理负担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或紧张压抑,或恐慌,或自暴自弃,教师在复习期间要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时常鼓励学生,开导学生,加大情感投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进而使他们能乐观面对辛苦而繁重的复习,提高复习效果,笑迎中考。
11.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复习题 篇十一
一、直接默写填空:
1、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2、恨不抗日死,3、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4、5、巴东三峡巫峡长,6、绿树村边合。
7、相看两不厌,8、日暮苍山远,9、过桥分野色。
10、荡胸生层云,11、12、,闻歌始觉有人来。
13、叶上初阳干宿雨,14、蝉则前传不穷,15、瓤肉莹白冰雪,16、接天莲叶无穷碧。
17、春色三分。
18、叶如桂,冬青;
19、齐之临淄三百闾,!20、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2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2、秦王曰:“天子之怒。”
23、《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取信于民的措施是:。
二、理解默写填空:
1、《与朱元思书》中统领全文的中心句是:。作者抒发感慨卒章显旨的句子是:。
2、郦道元的《三峡》中,总写三峡地貌特征的句子:。侧面描写山高的句子:。写夏水之急的句子:
。概括春冬之景的句子:。表现三峡秋季凄婉之美的句子:
3、陶渊明身居闹市,耳边心中却“无车马喧”的原因是:者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4、《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优美风光的诗句:的生活场景
1、的句子:。写朋友友谊深厚不舍分离的句子:。
5、杜甫的《望岳》中虚写泰山神奇秀丽的诗句:;写泰山高大的诗句:。抒发作者理想抱负,富含哲理的诗句:,这首诗中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6、《滁州西涧》中,衬托诗人悠闲宁静心境的句子:。
7、《江雪》中柳宗元通过形象反映自己在厄运中不屈不挠。
8、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以动衬静,烘托怀才不遇,10、“推敲”二字的典故源于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中的“。”
11、《西江月 遣兴》中表现词人倔强性格的细节描写是:
12《采莲曲》中。与“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1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描写莲叶荷花红绿相映,接天连地壮观美景的诗句是:。
14、周邦彦的《苏幕遮》被王国维赞为“能得荷花之神理者”
15、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借“鱼跃石显”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16、郦道元《三峡》中表达“朝发夕至”这一意向的文句是:,17、《爱莲说》的主旨句是:子是:。
18、《芙蕖》中运用对偶句式。
19、《望岳》一诗与“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语句是:。
三、根据意境要求默写古诗。
1、阅读古诗仿佛漫步艺术的殿堂,在欣赏一幅幅壮美的画卷。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写出了边塞地区特有的风光;同样写边塞美景,岑参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展示出一副壮美的北国雪景图;周敦颐咏物抒情,写莲的“。”实则表达的是自己的人生追求;陶渊明的《饮酒》中的“。”也不例外,他追求和谐、淳朴、悠闲、宁静的生活志趣;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的“”八个字就概括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阴阳割昏晓”则表现了青年杜甫为大自然的神奇所倾倒而心向往之的真实情感。
12.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复习题 篇十二
13古诗两首
用“|”画掉括号中的错误的拼音。所(su shu) 捕(b p) 蝉(chán cán )
闭(bìì pì )池(cí chí ) 阴(yīn yīng)
我会背,我会填。小 池
泉眼( )声惜细流, 权阴照( )爱晴柔。
( )荷( )露尖尖角,( )有蜻蜓( )( ) ( ) 。
所 见
牧( )骑( )( )( ),
歌声振林樾。
( )欲捕鸣蝉,
忽然( )( )( )。
三.填空。
13.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复习题 篇十三
一、复习内容及要求
专题复习既要抓住主要知识和核心内容, 又要关注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走向。以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为切入点, 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 选取近两年各地的典型试题, 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 精讲精练, 常见的专题有:开放探究性问题;实验, 操作问题;方案决策, 设计问题;归纳, 猜想问题;动点问题。
二、复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专题为单位组织复习, 专题的选择要准, 安排时间要合理, 大约4周。专题要具有代表性、针对性, 围绕近两年中考试题的热点、难点, 对重点题要狠下功夫, 不惜一节课练一至两道习题。
2.注重题后的总结, 做了一道典型的习题后, 要鼓励学生自我反思, 提升分析总结能力。
3.选择的专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一目的, 但注意选取的难度要把握好一个度, 难度适宜, 坡度适当。
4.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提示思维过程, 揭示解题方法, 切记不能让学生搞题海战术, 更不能急于给学生答案, 而达不到锻炼思维能力的效果。
三、复习策略
下面以“动点问题”为例, 谈谈专题复习的一些做法。
1.习题概述。此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以三角形、四边形为基础图形, 图形中的某个元素 (如点、线段等) 按照某种规律运动, 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中互相依赖, 体现了数学中“一般”与“特殊”的互相转化思想。在各地中考试题中以压轴题出现, 考查学生的操作 (画图) 能力, 利用函数, 方程, 相似等知识, 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图所示:
在梯形ABCD中, AD∥BC, AD=6cm, CD=4cm, BC=BD=10cm, 点P由点B出发, 沿BD方向匀速运动, 速度为1cm/s, 同时线段EF由DC出发沿DA方向匀速运动, 速度为1cm/s, 交BD于点Q, 连结PE, 设运动时间为ts (0
解答下列问题:
(1) 当t为何值时, PE∥AB?
(2) 设△PEQ的面积为y (cm2) , 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 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得若存在, 求出此时t的值,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4) 连结PE在上述运动过程中, 五边形PFCDE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涉及一个点在运动, 一条线段EF也在运动, 使得问题转为复杂, 这就要求将“动”化为“静”, 即画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示意图, 然后依据图形结合已知挖掘其中的等量关系, 运用方程来解。
第 (3) 小问先假设这样的关系成立, 列出方程, 通过求解方程来判断“是否存在”。
解: (1) 因为PE∥AB, 所以PED=BAD, EPD=ABD,
即△PED∽△BAD。
所以, 而DE=t, DP=10-t。
所以, 解得。
所以当时, PE∥AB。
(2) 由题意可知EF平分且等于CD, 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DEQ=C, DQE=BDC。
因为BC=BD=10, 所以DEQ=C=BDC=DQE,
所以△DEQ∽△BCD。
过点B作BM⊥CD于点M, 过点PN作PN⊥EF于点N,
, 因为ED=DQ=BP=t,
所以PQ=10-2t, 又因为△PNQ∽△BMD,
(4) 在△PDE和△FBP中, 因为DE=BP=t, PD=BF=10-t, 又因为PDE=FBP, 所以△PDE≌△FBP。
所以s△PDE=s△FBP, s五边形PFCDE=s△PDE+s四边形PFCD=s△FBP+s四边形
所以在运动过程中, 五边形PFCDE的面积不变。
2.启示与建议。首先, 运用多媒体软件, 使图形真正运动起来。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的结合处理, 可给单调的数学教学带来一片生机。授课前, 制作运动问题的课件, 使点、线、图形动起来, 让学生经历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 对动点问题有直接的感性认识, 从而清除对动点问题的畏惧, 树立自己解决这类问题的信心, 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点拔观察方法和解题思路,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虽然动点问题是中考的压轴题, 涉及知识面广, 但在解题方法和技巧上也有共性可循, 所以要求学生解完每个动点问题后, 都归纳总结, 此类问题总的来说有三个步骤: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结合图形用初始变量表示图形中其他变量;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方程或函数改模型来解决问题。
14.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复习题 篇十四
《饮酒》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反思:
1、老师上起来很轻松,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团结的力量,竞争的意识。
2、这班学生素质高,发言积极。
3、之所以没有讲完,我想前面的内容浪费时间太长了,在作者简介方面,学生能直接回答,不需要讨论,这是之一,之二呢?我暂时还没答案。
4、品诗是本节课的重点,悟诗是难点,没有突出出来,有些失败。备课还不充分吧!
5、因为有考试这根弦,所以有些面面俱到。
《行路难》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通过加强朗读来进行的教学,其主要突出的主线就是“读”。让学生通过读了了解诗人,走进诗人,与诗共呼吸。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诗歌的思想感情,感悟到了诗人的情怀。为诗人遭遇鸣不平,为诗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乐观自信的精神与折服。学生在朗读时,读出了诗人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读出了诗人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到时候的执著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当堂完成了背诵的任务,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任务。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不过,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指导朗读方面,我自身的朗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在体会诗人的情感方面还不透彻,还需要教师不时的引导和指点,在练笔时,学生的思想还放不开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围绕一个游字贯穿全文。
上课时,我让学生自读古诗,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在来说说古诗从哪些方面来写山西村的。之后以“山西村美吗”这个大问题为主导,引领全诗的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山西村不但景美,而且人美的过程中,渗透听说读写训练。学生最初讲的是第三四句,体现景美。还从哪个词看出山西村的美?“柳暗花明”让学生感受山西村的美,体会诗人的心情,再指名学生板演,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句诗。两句优美的诗,既写出了乡村的美,又写出了诗人从“疑无路”到“又一村”的心理变化。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以为无望,但经过努力,又重现生机的情况,学生讨论交流就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山西村不仅写了景物的美,但写了人的活动,通过一些丰盛的食物,学生去感受村民们对到访客人是怎样的态度呢?有的说“热情”、有的说“大方”、有的说“好客”等等,这些热情大方好客的村民们,给诗人们展示的,不是景的美,而是纯朴的人性美。最后学生与诗人一道,融进这纯朴的乡情中,感受村民们的热情。通过反复朗读,把诗人对大自然的真挚的感情读出来。
15.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复习题 篇十五
(一)(120分钟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汉字,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ànɡ();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B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似无似有。C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D无论近外或远外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3.下面表述的名著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鲁滨孙喜欢冒险,热爱航海,曾在出海途中,遭遇海盗掳掠,沦为奴隶;历经多次危险,鲁滨孙逃到了巴西,经过一番奋斗,拥有了一座甘蔗种植园,过上了富裕的生活。B、在小人国,格列佛看到这里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在慧骃国,格列佛发现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C、保尔•柯察金在火车站邂逅冬妮娅,他们一见钟情;后来,他俩都走上了革命道路,由于工作需要,天各一方,音讯阻绝。等到在铁路工地上不期而遇时,两人都已建立了小家庭。D、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通过一个个亲切感人的小故事,倡导“爱的教育”,引导人们发扬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同情弱小、尊师守纪、体贴父母等美德。4.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6分)
⑪“断肠人在天涯”让人联想到温庭筠《望江南》中描写望穿秋水、凄苦惆怅心情的句子:。
⑫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这种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行为,遭到许多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⑬初中即将毕业,请用学过的两句古代诗词作为对同学的临别赠言:。(连续两句)5.综合性学习。(4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任选两题回答)⑪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内容。(填对四处即可)(4分)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⑪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⑫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⑬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问题。
二、阅读理解(44分)
㈠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5分)
一名中文系的女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作出了远赴西藏任教的选择。几乎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怎么竟会是她?在人们的期望中,能有如此惊人之举的本该是那些校园中叱咤风云的学生精英们。而她,却是个普通得时常会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的女孩儿。
②在隆重而盛大的毕业典礼上,女孩儿的名字平生第一次出现在院长的大会致辞中,白发苍苍的老院长还笑容可掬地把一束鲜花亲自送到她手上……台下涌起潮水般经久不息的掌声。然而,令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女孩站在闪光灯频频闪烁的主席台上,竟没有说出一句大家希望听到的豪言壮语来。在师生们情绪振奋的热浪中,她只是羞涩地说了声“谢谢大家”便急匆匆地跑下了台。
③毕业典礼一结束,她所在的班级的学生干部们临时商定:为全班分配得最远的她,再专门举办一场欢送会。于是,几十个即将天各一方的年轻人,围绕着她,最后地聚在了一起。④班长开口说:“我感到很惭愧,面对着这样一位我差点儿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同班同学,面对着她的这一毕业选择,再来审视一下我自己,本人实在是自愧不如……”一向口若悬河的班长突然语塞了。
⑤片刻的沉默后,他才继续了下去:“在我们班所有的同学中,她所选择的工作地点最远,条件也最艰苦。四年了,在班级组织的那么多活动中,我们似乎都忽略了这位同学。现在,我要郑重宣布:今天的这场聚会,她,将是我们唯一的女主角!下面,就让大家一起听听这位女主角的内心独白吧!”
⑥女孩儿一直在静静地聆听着班长的发言,写在脸上的依旧是略带腼腆的微笑。当大家的掌声突然在教室里响起来时,她竟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了:“其实我真的不该成为什么女主角,我一直认为,自己的选择与大家相比,也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是我要去的地方,可能要稍微远一点!”女孩的话如同她的外表一样朴实,却深深地触动了每个人的心弦。直到这时,大家才突然感觉到,在这之前整整四年时间里,班上竟然没有一个人这样聚精会神地听过她讲话。“其实,到西藏去是我心中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想。你们应该替我高兴才对呀!”望着真诚袒露心迹的女孩儿,班长代表大家向她提出了最后的请求:“在大家就要分手之际,我们还能帮你做点儿什么吗?” ⑦“我有一个请求!”
⑧教室里静极了,所有人的目光都一下子凝聚在女孩儿的脸上。
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与大家相处四年了,但是连很多同学的手都没有拉过一下。在这分别的时候,我想和你们每一个人都握一握手,可以吗?”女孩儿把她那只纤细的手颤巍巍地伸到班长面前。
⑩班长的脸上呈现出异常惊诧的表情,然而他毫不迟疑地向女孩儿伸出了右手。两只年轻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谁也没有想到,女孩儿最后的请求竟会是如此简单而独特!但很快,一只又一只的手掌便向女孩儿伸去……
6.第②段“令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一句中“遗憾”可以换成 这一词语而意思基本不变。你认为“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7.在第④段中“一向口若悬河的班长突然语塞了”一句中,班长“突然语塞”的原因是什么?(2分)
8.第⑩段中,“班长的脸上”为什么会“呈现出异常惊诧的表情”?(2分)
9.文中具体表现女孩儿“普通得时常会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的内容有:(4分)⑪
⑫
⑬
⑭
10.无论是学校毕业典礼上还是班级送别会上,“女大学生”的发言都那么朴实。请对“女大学生”的发言谈一谈感想。(60字左右)(4分)
㈡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3分)我们都是成功者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不需要别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一步,对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1.第①自然段中“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这”指的是。(2分)
12.第②自然段中“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的原因是什么?(2分)
13.第三段“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中的“经历”与“感受”能否互换,为什么?(3分)
14.简要概括本文论点(不超过10个字)(2分)
15.作者是从两个方面围绕论点展开论述的,这两方面的内容是什么?(4分)(1)
(2)
㈢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6.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17.第一段中,有两个动词画出了人物自我欣赏的心理,这两个动词是:。本段中,从正面肯定邹忌之美的句子是:(3分)
18.齐王在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之后,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最终取得了什么效果?请结合原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措施: 效果:
19.学习本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三点启示:①有自知之明;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③批评别人要讲究方法。请任选一点启示,结合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㈣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20、21题。(4分)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 ;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
。(每空限填一个词语)(2分)
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40字以内)(2分)
三、表达与写作(60分)22.以“带着微笑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系统复习检测
(一)参考答案
1.盎 zhuō 2.A 3.C 4.⑪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⑫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⑬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或: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5.⑪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⑫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小;二是由于漫画、音像制品迅速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文学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符合题意即可)
⑬示例:提问一:当前社会上普遍反映学生阅读能力下降,您认为语文教师(或:语文教学)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提问二:面对当前不少学生阅读能力下降的现状,您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来改变这一现状呢?
提问三:在语文教学中,您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好“读图”与读书的关系呢?(任选两个即可)6.失望 作出如此惊人之举的女孩儿竟没有任何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
7.⑪为四年来竟然忽视了如此优秀的同学而深深愧疚 ⑫对比女孩儿的毕业选择,自感境界不如她那么高。
8.没想到她最后的请求竟会如此简单而独特。
9.⑪同学四年,连班长都差点儿叫不出她的名字;⑫四年中,班级组织那么多活动,似乎都忽略了她;⑬四年中,班上竟没有一个同学聚精会神地听过她讲话;⑭相处四年,她连很多同学的手都没有拉过一下。10.言之有理即可。
11.认为“成功只等于成名”的错误观念。
12.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都看做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13.不能互换。经历是感受的前提,只有先经历,然后才能产生感受。14.我们都是成功者。
15.⑪每点微小的进步都是成功。⑫遭受挫折后提高认识也是一种成功。16.⑪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⑫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害怕齐王;⑬齐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17.“服” “窥” 君美甚
18.措施:下令群臣吏民提意见,并给予不同的奖赏。效果:纳谏除弊,内政修明,四国朝齐。
19.略(看法合情合理即可)。20.离愁 志愿(或:志向)
16.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复习题 篇十六
传统的九年级英语复习教学通常采用三轮复习模式:第一轮按教材分册复习;第二轮语法专项复习;第三轮进行适应性训练, 集中训练中考题型, 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这种以“讲授—操练—反馈”为主的复习模式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单调乏味, 弊端明显。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 话题式的复习教学途径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推广。
话题式复习教学是指以话题为依托, 把语言知识的复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情感价值的理解、文化意识的体验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有机地融入其中, 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 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戴军熔201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1指出, 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促进心智发展, 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新课标还强调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话题式复习教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它倡导以话题为主线, 围绕课程目标, 并结合学情和教材特点进行立体、综合的教学设计与开发。话题成为设计的起点, 围绕主题线索, 支撑话题的文本被进一步开发重构以吸引学生兴趣, 与话题相关的文本、篇章及音像或视频资料等的运用促使学生进行语言的探索和学习 (戴军熔2010) 。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 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 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用英语做事情”。
江山市某中学历届九年级复习都采用传统的复习模式, 教学方式没有新意,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为改变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该校九年级备课组在归纳、总结以往复习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进行了话题式复习教学实践。
二、话题式复习教学实践
(一) 教学实践对象
本次教学实践对象包括江山市某中学九年级14个平行班共672名学生, 其中女生302人。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城区小学, 剩余部分来自农村,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本次九年级备课组负责教学的7名教师各任教两个班级。实践从九年级新课上完后开始至中考前结束, 每班每周6课时。备课组课前集体备课, 集思广益, 形成共案。授课教师在共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二) 实践过程
在复习初始阶段, 每位备课组成员认真研读整套教材。外研社版新标准教材1的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纲, 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 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同时, 该套教材的话题在各个年级呈螺旋式的反复和上升, 这也为九年级采取话题式复习教学提供了契合点。在遵循外语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备课组成员采用“同类归纳”方法, 以课程标准附录部分的24个话题项目为依据, 将整套教材中的教学模块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归类、整理和对比, 重组复习模块, 整合成若干个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的话题模块 (徐嫦华2011) , 如food、sports、jobs、tourism、transport、education、entertainments等。
随后, 备课组教师分工合作, 打破全套教材“册”与“册”之间的界限, 有计划、按步骤、分门别类地对各册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归纳和对比, 从而帮助学生框架式地把握语法、语音与词汇等方面的主要知识, 归纳话题下的常用词汇, 总结话题下的功能句子, 积累话题下的典型句式, 提炼话题下的主要语法, 梳理话题下的书面表达, 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和框架 (丁庆娟2011) , 为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提高复习教学效率。
接下来, 教师以话题为主线, 整合课程资源, 尽量挑选或自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材料创设各种丰富的话题情景, 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调动和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 话题词汇和句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并且以阅读和写作技能训练为主, 适量进行有关的语言项目的归纳和点拨, 再配合少而精的训练题, 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和学习策略指导, 各种线索和过渡手段使整个教学过程连贯而流畅, 有序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姚艳平2011) 。
(三) 教学案例
笔者以课程标准附录话题项目表中Personal information的二级项目Jobs为例, 阐述话题式复习教学在课堂的教学过程, 以及对教学活动的分析和总结。本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展开“体验式”任务型教学, 即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一致的情境或任务, 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
教学过程:
步骤一:利用图片, 导入主题
教师抓住习近平新任国家主席这一契机, 将习主席挥手致意的图片用于该课的教学素材。师生简单问候以后, 教师展示图片中习主席手的部分, 身体其他部分用文本框覆盖, 引导学生猜测:“Today, a friend of ours comes to visit us.He is kind and friendly.He is really famous and hot in the world now.Who is he?What is he?What is his job?”
学生根据图片特征并调动已有知识, 顺利给出答案“He is China’s new president.His job is to lead us make China Dream come true.”教师适时展示全图并板书话题Jobs。这样, 在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问题自然引出话题。
课堂导入活动又叫热身活动 (warmingup) 。本例中, 教师通过将现实情景中熟悉的人物在课堂中再现这一方式, 吸引学生注意力, 给学生带来亲切感, 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不仅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焦虑感, 而且使之在情感上变得兴奋而又热情, 达到了热身的效果。
步骤二:猜测游戏, 再现词汇
教师采用与导入相连贯的猜测游戏, 再次唤起学生复习各种职业名称的兴趣和热情。利用PPT呈现图片 (简笔画、动态图、静态图) 展示各种职业从事者的服饰、动作、工具、工作场景, 让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回忆职业词汇。如student、policeman、nurse/doctor、waiter/waitress、reporter、farmer、driver、worker、painter/artist、cook、dancer、singer、gardener、cleaner、zoo keeper、fireman、guide、host/hostess、actor/actress等。在学生猜出职业名称的同时, 教师提醒他们关注职业名称词汇构词法上的特征, 板书职业提问句型“What’s his/her job?=What does he/she do?=What is he/she?”。
本活动中, 不同类型的图片既避免了因形式单一而让学生感到乏味和兴趣低落, 又使本话题的词汇在这一阶段得到频繁有效的复现, 从而有利于词汇的记忆。师生默契交流的同时训练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
步骤三:练习检测, 强化所学知识
教师就前面环节再现的语言知识预设一些检测语言功能项目的题目, 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完成各题, 并及时反馈分析。如:
习题1:Betty’s father is a manager.He works____.
A.in a hospitalB.on a bus
C.in a companyD.at school
习题2:—Alan, ____?—He is a secretary.
A.Who is your brother
B.What does your brother look like
C.What is your brother
D.What is your brother doing
习题3:Lily’s father is a policeman.His job is____ (make sure) that drivers obey the traffic rulers.
习题4:Ms.Zhao works in our school library.She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l____.
习题5:Mrs.King wanted to wash her hands, and a w____showed her the way to the ladies’room.
(Keys:1.C;2.C;3.to make sure;4.librarian;5.waitress/waiter)
本环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了难易程度适当的选择与填空题, 旨在检查学生对词汇、语法、交际用语的理解与巩固, 把听说落实到书写。
步骤四:听力训练, 了解西方文化
教师展示美国女孩Lisa头像, 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预测她的职业, 并说明理由。然后出示表格内容和听力选项, 学生快速浏览后, 听录音两遍, 完成信息记录表。与学生核对答案, 展示Lisa穿着职业装的全像, 给学生以直观感受。最后看听力材料, 再听录音, 教师分析答题细节, 指导答题技巧 (过程内容详见图1) 。
本环节中听力材料选择美国女医生的独特工作内容, 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预测活动是前面教学活动的自然过渡, 不仅为学生在自由表达和交流中运用话题语言提供机会, 也意在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展开活动, 为接下来的听力训练埋下伏笔。设计听力考试常用的题型, 让学生很快进入听力前的准备, 以便在听的过程中快速发现和确认相关信息。核对答案时展示全像和听力材料, 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步骤五:拓展练习, 促进话题的深层次挖掘
教师与学生自由交流, 从听力训练自然过渡到拓展环节, 例如:
Teacher:Doctors in China are a little different from Lisa.Is there anyone whose parent is a doctor in our class?
Student 1:Yes.My father is a doctor working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Teacher:I’m sure you know a lot about your father’s work.Would you like to share with us?
Student 1:My father has been working as a doctor for 18 years.Every day he must...
Teacher:Our parents work so hard to support us.Thanks to them, we can study at school happily.However, sometimes, it’s not so easy for them to find a job.Where can we find a job?
此时, 教师展示劳务市场拥挤人群的图片, 和学生一起描述, 与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同时, 让学生了解找工作的不易和父母工作的艰辛, 让学生感受亲情, 适时进行感恩教育。在引导学生输出job-finding、job center/market、job search websites等与找工作相关的词汇后向其展示语篇完形任务, 指导学生使用所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补全语篇信息, 通过这一活动使之进一步了解网络招聘的相关知识。
任务1:请用下列单词的正确形式将语篇补充完整
practice, for, appear, way, use, type, where, help, job, second
The Internet can show you a lot of jobs all over the world.If you want to find a job on the Internet, ____the words“job search”to find the websites you need.Typing in what you want and____you want to work, in a few____, a list of jobs will____on the screen.Or you can____in the name of a company to learn about jobs there.Many websites list full-time, part-time and summer____.
Job search websites can help in the other____, too.They show how to prepare____an interview.They also tell you what to say to an interviewer on the telephone.Some websites give you some interview conversations____.One website even has a dictionary of interview words.A good job website can be a big____in your job search.
Good luck with your job-finding.
(Keys:use, where, seconds, appear, type, job, way, for, practice, help)
本环节首先设计了与课文主题Jobs相关并逐层深入的一系列问题, 贴近现实的话题延伸使学生觉得问题与自己有关,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问答、图片描述和填空的方式就较深层次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环扣一环, 一个任务的完成为下一个任务做好必要的铺垫, 训练了学生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六:阅读理解, 进一步拓展话题内涵
教师展示著名作家莫言的图片, 简介其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要求学生快速阅读 (限时) 有关莫言的文章, 得出文章大意。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阅读策略, 详细了解莫言的生平, 人生经历及获得的成就, 查找文章的具体细节, 完成阅读任务。
阅读材料选用有关莫言的文章, 是因为他作为一名中国作家获得了突出的成就, 很有代表性。复习课中的阅读活动应区别于精读课中的阅读活动。本环节设计的关注点在语篇中的重点信息或核心内容 (莫言的生平、人生经历、成就和品质) , 充分挖掘材料中所蕴含的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化内涵等, 为后续语言输出活动 (discuss and free talk) 能否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证。
步骤七:讨论和表达, 提高交际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莫言的成功给大家的启示。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理想职业以及获得成功需要哪些东西。教师提供问题给学生参考, 指导学生口头报告结果。
问题1:What can we learn from Mo Yan?
问题2: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Why?
问题3:If we want to succeed, what should we do now?
此处通过小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讨论莫言的品质及其获得成就的原因, 让学生把自己和莫言作强烈的对比, 深化主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开放式的答案, 展示他们的个性, 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励志教育, 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步骤八:写作活动, 课外延伸主题
讨论与口头训练的环节自然过渡、落实到书面表达。教师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以“My dream job”为题, 发挥想象, 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文章。写作活动围绕话题线索, 让学生描写自己梦想中的职业以及为之所要付出的努力, 使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组织和整合已获取的话题知识和语言知识, 在充分的语言输入之后实现语言输出, 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把写作当成作业布置, 让学生对本话题的理解和感悟延伸到课外。
至此, 依托话题开展的一系列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听说读写活动层层过渡、推进、延伸,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又富有挑战性的氛围中, 最大限度地夯实基础,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思考与启示
实践表明, 采用话题式复习方法, 教学思路更清晰, 层级链接更自然顺畅, 内容要点更全面, 知识体系更完整。特别是在九年级总复习阶段, 可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查漏、补缺和巩固, 从而实现初中英语总复习的高质和高效, 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那么, 开展话题式复习教学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以下是笔者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思考:
(一) 构建知识网络
话题确定之后, 教师要做到宏观备课, 了解整个教材的内容和教材的编排体系, 要理清、吃透每个教学模块的具体内容, 寻找与话题语言知识和核心内容相关的语法、单词、词组和表达, 进行梳理、聚合, 把同一话题下的语言项目组合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 原本孤立的语言知识统摄在话题语义场里, 彼此之间有了意义联系 (姚仁环2010) 。在语言运用中, 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 一旦话题被激活, 语言项目的意义联系随即接通, 语言的检索和提取将非常迅速。
(二) 创设真实情境
话题式复习模式中所选择的话题联系社会生活, 源自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 富有时代气息, 体现时代精神。教师要尽可能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 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交际情境或篇章情境,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实际情况的真实情境, 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学生才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项目的真实意义和用法, 避免语言学习的空洞和单调, 在交际的时候才不会言之无物。
(三) 贯通任务环节
在复习的过程中, 学生以原有知识为基础, 尝试解决当前问题, 并在此过程中获取新信息, 形成关于话题或主题内容的深度理解。教师必须合理的设计问题和任务, 通过问题或任务铺设解决问题的阶梯, 即设计环环紧扣、循序渐进的具体问题或任务实现顺利过渡, 并设计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或任务, 持续、深入地展开有针对性的互动, 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 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建构新知识。
(四) 拓展交际渠道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生的语言实践应以交流为目的, 在交际中感知语言, 在合作中应用语言, 从而实现信息的分享、思想与观点的碰撞, 生成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 而不能单纯地为了运用语言而运用语言。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必须拓展话题的广度和深度, 并适量扩充信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实物、图表、视频、游戏、网络等不同手段提供运用语言的途径 (周海平2012) , 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真实性和交际性, 享受表达的快乐和学习的收获。
(五) 促进动态生成
话题式复习教学也有预设, 但是更多的是自然生成。教师可以预设时间的把握、知识的归纳和训练题的设置, 但这种预设又必须是弹性的和开放的。复习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变化过程, 常会产生一些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 这种意料之外的“生成”要比预定的、计划的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在课前有足够的预备资源, 注意分析课堂的发展态势, 发挥引领作用和教学机智, 在原有的教学构想基础上及时对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信息进行分析重组, 随机应变调整教学, 抓住有价值的生成, 并因势利导, 巧妙地实现课堂生成的价值提升。
(六) 关注情感策略
话题式复习教学不仅应关注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的情感状态以及学习策略方面的收获。教师应时刻在各教学环节中渗透对情感资源的挖掘和分析, 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 乐于与他人合作, 养成和谐和健康的品格。同时, 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对听读策略、写作策略等方面的指导, 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有效的话题式复习教学能够激活学生封闭的记忆, 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 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话题给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语言的“场”, 学生在这个“场”中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流, 从而遵循了“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篇不离境”的原则, 把语言复习融入听、说、读、写活动中, 在听中感知语言, 在说中体验语言, 在读中品味语言, 在写中驾驭语言, 真正培养“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摘要:传统的方法以“讲授—操练—反馈”为主的九年级英语复习模式单调乏味, 弊端明显。话题式复习教学以话题为主线, 围绕课程目标, 并结合学情和教材特点进行立体、综合的教学设计与开发。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 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 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用英语做事情”。本文从英语话题式复习教学的涵义入手, 以一堂教学实践课为例, 阐述和分析了话题式复习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并对话题式复习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来几点思考, 探讨如何创建一种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的有效复习方式。
关键词:九年级英语,话题式复习,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戴军熔.2010.基于话题的立体式语言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1) :6-12.
丁庆娟.2011.初三英语复习课有效教学探究——从一次市级公开课“话题式”复习谈起[J].学英语:初中教师版 (5) :2-3.
徐嫦华.2011.以话题为模块开展初三英语词汇总复习——以food话题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 (9) :58-60.
姚仁环.2010.九年级英语单元话题模块重组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8) :20-22
姚艳平.2011.关于提高话题式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学英语:初中教师版 (10) :5-6.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复习题】推荐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07-28
九年级下册语文写景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11-03
九年级上语文诗文默写试卷11-30
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09-03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0-02
九年级下册语文学历案09-07
九年级下册语文《笑》教案10-09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09-29
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教案12-05
九年级语文复习提纲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