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2024-09-11

精选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精选10篇)

1.精选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篇一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

1.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

2.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3、6、()、()、()、()

3、当除数是8,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0以内能被6整除的数有( )

(1)12 (2)18(3)6,12,18 (4)6

第三题、计算。

1.口算

4×( )= 16 ( )×5 = 15 3×( )= 12 ( )×4 = 202×( )= 10 ( )×9 = 815×( )= 45( )×4 = 32 6×( )= 36 ( )×5 = 305×( )= 25( )×4 = 36

35÷5 = 82÷9=51÷7 = 84÷9 =46÷6 =36÷4 = 31÷5=13÷2 = 7÷7 = 41÷6 = 56÷7 = 29÷3=9 ÷5 = 29÷3 =24÷5 = 48÷6 = 43÷5=54÷6 = 49÷5 =79÷8 = 35÷7 = 72÷8=7÷8 = 21÷4 =23÷6 =

2、用竖式计算。

88÷9= 30÷7= 24÷3=52÷9= 46÷6=

第四题、判断题。

1、9×()<68,括号里最大能填8。 ()

2、28÷5=5……3( )

3、33÷7=5……2( )

4、如果△÷6=○……□,那么□最大应是5。 ( )

5、( ) ÷8=4……3,( )里应填35。( )

第五题、解决问题

1、小明买来13个苹果,平均分给奶奶、爸爸、妈妈,余下的给自己,小明自己还有多少个苹果?

2、我们班一共有45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几人?还多几人?

3、有一些糖,比20块多,比30块少,平均分给8个孩子,还余1块。想一想,每个孩子可能分得多少块?一共有多少块糖?

2.精选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篇二

根据调查, 我们发现在学习有余数除法前, 学生已经认识了除法,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并积累了比较多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活动经验, 知道要把一些物体等分, 可以用除法计算。至于这些物体能不能正好分完, 对学生来说, 在没有计算或进行分的实践之前, 是不知道的。而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调查中有60%的学生没有见过这样的算式, 有27%的学生曾经见过, 但对算式中余数的意义理解的很含糊, 有13%的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意义。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 关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 孩子自身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几乎是空白的。因此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学情, 深入研究教材后, 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段。

案例描述

环节一:动手操作, 感知余数

1.用画图的方式, 画一画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2.画一画, 11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为什么还剩下3根?

3.画一画, 13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为什么还剩下1根?

4. 观察比较3次摆小棒的结果,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环节二:探索交流, 认识余数

1.用一道算式来表示用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2.用你喜欢的算式表示出11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还剩下几根。

(1) 学生尝试列式。

(2) 展示分析学生的算式。

①学生1:2×4+3=11 (根)

师: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生:4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2个正方形要8根小棒, 再加上剩下的3根, 一共是11根小棒。

师:你真棒, 用这道算式算出了一共有11根小棒。

②生2:11-8=3 (根)

师: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生:一共有11根小棒, 摆2个正方形用去了8根, 还剩下3根小棒。

师:你真厉害!你用这道算式算出还剩3根小棒。

③生3: (11-3) ÷4=2 (个)

师: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生:一共有11根小棒, 去掉多出的3根小棒, 还剩下8根。8根小棒, 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 可以摆2个。

师:你真了不起!你用这道算式算出了可以摆2个正方形。

④生4:11÷4=2……3

师: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生:一共有11根小棒, 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 可以摆2个正方形, 还剩下3根。

师:2表示什么?是图上的哪部分?3表示什么?是图上的哪部分?

生:2表示可以摆2个正方形;3表示还剩下3根小棒。

师:为什么要点上6个小圆点?

生:表示11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后还剩下3根。

师:你真是数学天才, 用一道算式就解决了两个问题, 让我们一看就知道11根小棒, 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 可以摆2个, 还剩下3根。

(3) 比较沟通:哪道算式最容易让人看出11根小棒摆的结果?为什么?

(4) 介绍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 尝试练习:你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出13根小棒摆的结果吗?

3.比较沟通3道除法算式。

4.小结并揭示课题。

5.尝试练习。用一道算式表示出19根小棒它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还剩几根。

环节三:猜想辨析, 发现规律

1.猜想一

(1) 有一些小棒, 不知道有多少根, 现在想摆成一个一个的正方形。想一想, 摆完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2) 如果摆完后还有剩下, 那么剩下的可能会是几根?为什么?

(板书: ( ) ÷4= ( ) 个…… ( ) 根)

(3) 你认为对这个余数有什么要求?

2.猜想二

(1) 如果摆的是三角形, 那么余数可能是几根?

(板书: ( ) ÷3= ( ) 个…… ( ) 根)

(2) 对这个余数你有什么要求?

3.猜想三

(1) 如果摆的是六边形, 那么对这个余数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板书: ( ) ÷6= ( ) 个…… ( ) 根)

4.观察比较, 发现规律。

观察三道算式, 你认为余数和什么有关系?

案例反思

这节课, 学生亲身经历了“问题驱动下的动手操作———算式与意义结合的自主探究———经验支持下的规律发现”数学活动过程, 使学生数学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情感态度得以整体地落实。

一、在动手操作中感悟余数的意义

“余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但难就难在如何围绕主题展开, 让学生充分感知余数, 领悟余数的含义。教学中我让学生用画正方形的方式来代替摆小棒, 让学生在画图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的概念。首先我让学生分别画出8根、11根、13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画完后, 再让学生观察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很自然的就得出结论: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种正好分完, 一种是有剩余的。这样教学, 一方面从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出发, 让学生根据原有的除法意义动手操作, 促进除法意义的迁移, 建构完整地认知结构;另一方面从学生认知心理出发, 不能正好分完和以前的认知经验产生了冲突,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 是在为告诉确实有不能正好分完的事实而进行的实践验证。这种在问题驱动下的动手操作, 学生积极主动, 思维集中, 体验真实, 有助于有余数除法含义的建构。

二、在交流比较中明确算式的含义

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即是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 而必须是经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同样的, 关于算式是否正确、是否优化, 也必须让学生经历尝试、比较、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教学中在解决“用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表示出11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这个问题时, 我先让学生尝试计算, 一能了解学生的起点, 二能呈现不同的计算方法, 因为学生不同的方法是课堂宝贵的教学资源。然后通过学生的介绍、老师的评价、算理的补充, 动态地理解各种算式的含义。有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个体的自我反思, 当学生选择最能体现用11根小棒摆正方形的结果的算式时, 学生便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这种选择是学生自发的, 是他们对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肯定, 表现了他们对有余数除法算式各部分意义的深刻理解, 也是他们在交流比较反思过程中的体现。

三、在活动经验中寻找余数的规律

3.精选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篇三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在学习有余数除法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除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并积累了比较多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活动经验,知道要把一些物体等分,可以用除法计算。至于这些物体能不能正好分完,对学生来说,在没有计算或进行分的实践之前,是不知道的。而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调查中有60%的学生没有见过这样的算式,有27%的学生曾经见过,但对算式中余数的意义理解的很含糊,有13%的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意义。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关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孩子自身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几乎是空白的。因此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学情,深入研究教材后,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段。

案例描述

环节一:动手操作,感知余数

1.用画图的方式,画一画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2.画一画,11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为什么还剩下3根?

3.画一画,13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为什么还剩下1根?

4.观察比较3次摆小棒的结果,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环节二:探索交流,认识余数

1.用一道算式来表示用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2.用你喜欢的算式表示出11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还剩下几根。

(1)学生尝试列式。

(2)展示分析学生的算式。

①学生1:2×4+3=11(根)

师: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生:4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2个正方形要8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一共是11根小棒。

师:你真棒,用这道算式算出了一共有11根小棒。

②生2:11-8=3(根)

师: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生:一共有11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用去了8根,还剩下3根小棒。

师:你真厉害!你用这道算式算出还剩3根小棒。

③生3:(11-3)÷4=2(个)

师: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生:一共有11根小棒,去掉多出的3根小棒,还剩下8根。8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2个。

师:你真了不起!你用这道算式算出了可以摆2个正方形。

④生4:11÷4=2……3

师: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生:一共有11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2个正方形,还剩下3根。

师:2表示什么?是图上的哪部分?3表示什么?是图上的哪部分?

生:2表示可以摆2个正方形;3表示还剩下3根小棒。

师:为什么要点上6个小圆点?

生:表示11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后还剩下3根。

师:你真是数学天才,用一道算式就解决了两个问题,让我们一看就知道11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2个,还剩下3根。

(3)比较沟通:哪道算式最容易让人看出11根小棒摆的结果?为什么?

(4)介绍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尝试练习:你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出13根小棒摆的结果吗?

3.比较沟通3道除法算式。

4.小结并揭示课题。

5.尝试练习。用一道算式表示出19根小棒它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环节三:猜想辨析,发现规律

1.猜想一

(1)有一些小棒,不知道有多少根,现在想摆成一个一个的正方形。想一想,摆完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2)如果摆完后还有剩下,那么剩下的可能会是几根?为什么?

(板书:( )÷4=( )个……( )根)

(3)你认为对这个余数有什么要求?

2.猜想二

(1)如果摆的是三角形,那么余数可能是几根?

(板书:( )÷3=( )个……( )根)

(2)对这个余数你有什么要求?

3.猜想三

(1)如果摆的是六边形,那么对这个余数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板书:( )÷6=( )个……( )根)

4.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观察三道算式,你认为余数和什么有关系?

案例反思

这节课,学生亲身经历了“问题驱动下的动手操作——算式与意义结合的自主探究——经验支持下的规律发现”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数学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情感态度得以整体地落实。

一、在动手操作中感悟余数的意义

“余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但难就难在如何围绕主题展开,让学生充分感知余数,领悟余数的含义。教学中我让学生用画正方形的方式来代替摆小棒,让学生在画图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的概念。首先我让学生分别画出8根、11根、13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画完后,再让学生观察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很自然的就得出结论: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正好分完,一种是有剩余的。这样教学,一方面从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出发,让学生根据原有的除法意义动手操作,促进除法意义的迁移,建构完整地认知结构;另一方面从学生认知心理出发,不能正好分完和以前的认知经验产生了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在为告诉确实有不能正好分完的事实而进行的实践验证。这种在问题驱动下的动手操作,学生积极主动,思维集中,体验真实,有助于有余数除法含义的建构。

二、在交流比较中明确算式的含义

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经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同样的,关于算式是否正确、是否优化,也必须让学生经历尝试、比较、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教学中在解决“用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表示出11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这个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尝试计算,一能了解学生的起点,二能呈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因为学生不同的方法是课堂宝贵的教学资源。然后通过学生的介绍、老师的评价、算理的补充,动态地理解各种算式的含义。有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个体的自我反思,当学生选择最能体现用11根小棒摆正方形的结果的算式时,学生便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这种选择是学生自发的,是他们对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肯定,表现了他们对有余数除法算式各部分意义的深刻理解,也是他们在交流比较反思过程中的体现。

三、在活动经验中寻找余数的规律

教材中安排了一组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结论。然而这样做,学生的发现却只是停留在表面,他们不一定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要让学生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相关的经验。出于这样的考虑,教学时我出示了“一捆不知根数的小棒及算式( )÷4=( )个……( )根”,让学生判断余数可能是几根。判断唤起了学生的经验,借助前面操作活动的直接经验,学生敏锐地得出“余数一定要比4小”,并清楚地说明了理由。同样,凭借活动经验,学生轻而易举的说出了摆三角形后的余数一定要比3小,摆六边形后的余数一定要比6小,从而使学生领悟到余数和除数有着一定的关系。紧接着,我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道算式:余数和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就发现余数不仅不能比除数大,而且也不能与除数相等。正因为有了经验的支持,这个规律的发现已是水到渠成,并且学生对这一规律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刻的。可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多一分了解,多一分研究,我们的教学也就会多一分有效。

4.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篇四

1、下列算式中,余数最大是几?被除数是几?

()÷5=10……()

()÷6=3……()

()÷8=4……()

()÷9=1……()()÷10=7……()

()÷3=9……()

2、下列算式中,除数最小是几?被除数最小是几?

()÷()=2……3

()÷()=7……8()÷()=18……2

()÷()=4……10()÷()=4……4

()÷()=12……9

3、下列算式中,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19÷()=()……5

34÷()=()……4 22÷()=()……6

47÷()=()……1 18÷()=()……6

25÷()=()……7

4、下列算式中,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4

()÷()=()……7()÷()=()……8

()÷()=()……10

5、下列算式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2=()…()

()÷11=()……()

6、下列算式中,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2

()÷()=()……5

7、甲、乙两数的和是16,甲数除以乙数商2余1,求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

9、幼儿园搞活动,发给每个小朋友4个小面包、2瓶饮料和3个苹果。现有39个小面包、17瓶饮料和26个苹果,能发给几个小朋友?

10、三年级同学排队做操,如果每排29人,站6排还多2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1、三年级共有学生177人,分成5个班。三年(5)班有学生37人,其余四个班的人数同样多。三年(1)班有多少人?

12、学校买回63棵树苗,已经栽了15棵。剩下的每行栽7棵,可以栽几行?还剩多少棵树苗?

第 1页

共 5页 乐享教育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1、被除数=()×()+();()必须比除数小。

2、□÷6=□……□,余数可能是()。

□÷5=4……□,余数可能是()。

3、□÷□=□……3,除数的范围是();

4、除数是一位数,商是9,余数是8.被除数是()

5、□÷□=3……2,当除数最小是(),被除数是()。

6、如果商是132,除数是7,余数是1,被除数是()

7、□÷○=8……6,○最小是();□÷7=6……○,○最大是()。

8、(1)A+B=20

A÷B=4

A=()B=()(2)□÷○=4……3 □+○=28

□=()○=()

9、□÷□=8……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79,被除数是(),除数是()。

10、□÷7=□……□余数与商相同,被除数是几?请写出除法算式。11、60里面有多少个6?

13、45是9的多少倍?

14、79除以9的商是多少?

15、4除34的商是多少?

16、248是4的多少倍?

17、6除48得多少?

18、7除71商是多少?

19、一个数的7倍是38,这个数是多少?

20、一个数是5的2倍还多3,这个数是多少?

第 2页

共 5页

乐享教育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快过新年了,班级教室里装了一串彩灯,按照一红二黄三绿的顺序排列着,请问第59只灯是()色,第100只灯是()色,第121只灯是()色。

2、35个小朋友坐船,每条船坐8人,至少要()条船。

3、一个数除以5,如果有余数,其中最大的余数是(),其中最小的余数是()。

4、○÷□=7……6

○最小是()

□最小是()

5、把一堆棋子按下面的规律排列起来。○○○○●●○○○○●●○○○○●●…… 那么第21颗棋子是()色的,第43颗棋子是()色,第61颗棋子是()色。

6、摆1个正方形要4根小棒,用23根小棒能摆()个正方形,还剩()根小棒。

二、解决问题。

1、兔妈妈拔了31个萝卜,自己吃了4个,剩下的想平均分给5只小兔吃,每只小兔最多可以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2、老师带同学们去划船,平均每条坐8人,刚好坐满了7条,如果每条船9人,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3、今天是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再过30天是星期几?

4、花店花的数量: 月季 玫瑰 百合 22枝 16枝 10枝 我想用7枝月季,3枝玫瑰,2枝百合扎成一束。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这样的花?

5、爸爸今年42岁,女儿今年10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

6、3月份有31天,(1)四月份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2)如果三月份油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3月1日是星期几?

第 3页

共 5页 乐享教育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25分)

1、已知30÷6=5,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得数

31÷6=()……()

33÷6=()……()32÷6=()……()

34÷6=()……()

我发现: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要比()小。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7<43

31>()×9

65>7×()54>8×()

4×()<25

()×6<28

3、★÷▲ = 7…… 6,▲最小是()

4、一个数除以7,余数有可能是()。

5、摆1个正方形要4根小棒,用23根小棒能摆()个正方形,还剩()根小

6、★÷5=8……▲,▲最大是(),那么被除数是()。7、51天是()个星期零()天。

8、把一堆棋子按下面的规律排列起来。○○○○●●○○○○●●○○○○●●…… 那么第21颗棋子是()色的,第43颗棋子是()色,第61颗棋子是()色。

9、□÷□=3……2,当除数最小是(),被除数是()。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① 5

② 6

③ 7。

2、15张卡片至少要拿掉()张,才能正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① 3

② 9

③ 6 3、有34个李子,每盘只能装5个,至少要()个盘子才能全部装完。A、5

B、6

C、7 4、下面式子中,计算正确的是()。

A、56÷6=8……8

B、71÷9=8……1

C、61÷7=8……5 5、一袋水果糖,总数不到40块,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还余3块,这袋水果糖最多有()块。A.40

B.39

C.38

三、看清题目,细心计算。(18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41÷6=

41-28=

63÷7=

7×4-4=

48÷8=

18+6=

81÷9=

8×7+4= 56÷7=

27+45=

20-8=

5+6×6= 13÷4=

54÷6=

18÷6=

5×9-5=

58÷6=

73÷9=

17÷5=

40÷7=

2、竖式计算(8分)

34÷6

49÷7

62÷9

45÷6

四、列式计算(12分)

(1)、被除数是73,除数是8,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2)、一个数除以5的商是7,余数是2,这个数是多少?

第 4页

共 5页

(3)4除34的商是多少?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35分)

1、每支钢笔3元,19元最多可以买几支?还剩多少钱?

2、小红摘来21朵花,送给朋友4朵,剩下的每2朵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多少束?还剩多少朵?

3、老师带同学们去划船,平均每条坐8人,刚好坐满了7条,如果每条船9人,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4、幼儿园搞活动,发给每个小朋友4个小面包、2瓶饮料和3个苹果。现有39个小面包、17瓶饮料和26个苹果,能发给几个小朋友?

5、老师买来一条绳子,长20米,剪下5米修理球网,剩下多少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跳绳,可以做几根跳绳?还剩多少米?

6、四年级一班有 44 人玩激流勇进的游戏,每船可以坐 5 人,我们都玩激流勇进,最少该租几条船?

7、三月份有31天,(1)四月份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2)如果三月份油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3月1日是星期几?

第 5页

5.精选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篇五

一、先圈一圈,再填空。(17分)

1.

11棵,每2棵一份,分成了份,还剩()棵。

11÷2=□(份)……□(棵)

2.

13块,平均分成4份,每份()块,还剩()块。

13÷4=□(块)……□(块)

3.

14只小鸭,每()只一份,有()份,还剩()只。

15÷□=□(份)……□(只)

14只小鸭,平均分成()份,每份有()只,还剩()只。

15÷□=□(只)……□(只)

二、用线连一连。(8分)

6.五、有余数的除法 篇六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7~98页例

1、例2和课堂活动。【教学目标】

1在探索中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小白兔家要来客人了,它采了许多花,要把这些花插在三个花瓶里,可是不知道怎么放,你们能帮帮它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97页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式:12÷3=4(枝)

教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叫做什么?(被除数)表示什么?(表示一共有12枝花)3叫做什么?(除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成3份)这个4枝叫什么?(商)表示什么?(表示每份有4枝)。

教师: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你们会列竖式吗?自己先试一试。

学生自己试写,教师巡视,如果有写出来的可以让他说一说,如果没有写出来就直接由教师板演出示。

讲述:12除以3的竖式是先写被除数12,然后写“丿”表示除法,在“丿”的左边写除数3。想一想,把12枝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枝花?(4枝)就在除号上面对齐2的位置写上4。

教师:有3个花瓶,每个花瓶分了4枝花,算一算,一共分了多少枝花?

教师:好。我们把算出来的12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想一想,小白兔一共有12枝花,分了12枝,说明什么?

教师:一共有12枝花,减去分掉的12枝花,得数是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板书:3丿412 12 0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上面的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自主练习,做“试一试”的两道题。2教学例2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横式:45÷5=9(只)。教师:如果写成竖式,应该怎么写?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写出竖式。

教师:对着自己写的竖式,想一想,商9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被除数下面的45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教师小结:除法的竖式表示一个完整的分一分的过程。有45个桃子,每只猴子分5个,可以分给9只猴子,所以9应写在个位上。用一共45个桃子,减去分掉了的45个桃子,得数是0,表示全部分完,没有剩余。

三、巩固练习课堂活动1、2题。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100页例

3、例4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2通过分一分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孩子们,我们来口算几道除法题。36÷6=72÷9=25÷5=(学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20个圆片,我们一起分一分。1组、2组的同学每个同学都把20个圆片每5个分1份;3组、4组的同学每个同学都把20 个圆片每7个分1份。分完后相互交流,看从中你能发现些什么。教师:为什么不能再分了呢?

教师:那么怎么处理这些不能再分的圆片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把20个圆片,每7个分1份。能写成除法算式吗?怎样写?引导学生写出20÷7,并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师:分的结果是什么呢?

教师:分成的2份在算式中叫什么?

教师:我们就把剩下的“6”叫做余数。书写时在商的后面画6个小圆点,再写上剩余的数。教师边说边板书:20÷7=2(份)„„6(个)。教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时候会出现余数?

教师:对!一定是不够再分1份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余数,如果还能分1份呢? 教师:好!翻开数学书第100页,按课堂活动上的要求,同学们用小圆片代替糖葫芦分一分,看哪些题有余数,哪些题没有余数。学生分小圆片。2教学例4 观察例4图。

教师:孩子们,你们从这幅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教师:真不错,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引导学生写出57÷6,并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写?用竖式计算,怎么来表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丿57 教师:应该商几?请同学们思考。6丿957可以商9(教师板书)。教师:为什么商9?

教师:我们把54写在竖式的什么地方呢?指导写出:6丿957 54 教师:请大家自己思考,看能不能解决。教师:(补充完整)并板书6丿957 54 3(提出为什么要商9,而不商8)

教师:商与除数的积要小于被除数又要最接近被除数。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102页练习十四第3题。有余数的除法

(一)(教学片断)【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例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知道小兔子喜欢吃什么吗?我们今天一起去和小兔子采蘑菇好吗? 课件演示采蘑菇的场景。(2只小兔子一共采了20个蘑菇。)教师:它们采了多少个蘑菇?你们愿意帮小兔子分一下蘑菇吗?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教师:每7个蘑菇放在一个篮子里,需要几个篮子?你们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利用学具在小组内进行操作活动,帮助小兔子分蘑菇。

教师:分了以后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吗?有什么疑惑吗?学生发现蘑菇剩下6个多余的,不能分。

教师:剩下的这6个蘑菇不足7个,按小兔的想法和要求不能再装一个篮子。这个“6”就是分蘑菇余下的数,我们把它称为余数。(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引导学生写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并理解商和余数的含义。第3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三)【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页例

5、课堂活动1、2题及第102页练习十四2~4题。【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培养学生初步的试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口算。

32÷4 63÷7 54÷9(2)把7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朵?还剩几朵?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上面的3道题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像第2题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除法,今天我们继续探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5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同学的竖式有哪些不同?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这两个同学的竖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竖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7,还余8个没分;第二个竖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8,还余2个没分。议一议:哪一位同学的计算是正确的,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并汇报:第一个竖式,余数是8,比除数6大,还可以再分,把8平均分成6份,每份还能再分1个;第二个竖式,余数是2,比除数6小,把2平均分成6份,每份分不到1个了。所以第二个竖式得到的商是正确的。教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余数能不能再分的?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余数比除数大,还可以再分;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小结: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2自主练习

做“试一试”的题,指名板演,全班评价。

三、课堂活动

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最大能填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初步体验试商过程。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先观察竖式,引导学生比较题目中余数与除数的大小,找出错误原因,再改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指名回答,集体订正。2练习十四第3题

①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②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3练习十四第4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数学 - 有余数的除法 篇七

1、出示尝试题。(投影仪)

(1)老师有8个梨,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

操作:用小圆片代替梨来摆一摆,看谁摆后能很快写出一道算式。

学生口述算式和计算过程,教师进行板书:

8÷2=4

4

??

2)8

8

??

0

(可以分给4人,没有剩余。)

(2)(添上一个)现在有9个梨,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还剩几个?

操作:学生摆好后写出一道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9÷2=4(人)余1(个)”中的“余数”在算式中该怎样表示呢? 这道题与课本第50页的例1类型相同,请同学们看书上是怎么样表示的,书写格式又是怎样的?

(学生看书)

2、指导学生看书。(课本50页 例1)

看书时思考下列问题(出示小黑板):

(1) 这道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 这道题跟以前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3) 这道题里的余数为什么是1,而不能是2或3?

(4) 这道题难在哪里?

师:看例1时,同桌同学可以讨论。

3、指两名同学板演,可能会列出算式:

9÷2=4(人)……1(个)

4

??

2)9

8

??

1

4、学生讨论。

师:请板演的同学讲一讲,你是怎样列出这个算式的.?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学生回答。

师:其他同学和他算得一样吗?请你和同桌讨论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讨论后分别请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两名讲想的过程)

师:商为什么是4?你是根据什么想的?

学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余数能不能是2、3,为什么?

(同桌小声讨论,然后请学生回答)

5、教师讲解。

(1)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因为,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说明还够分1份的,说明商小了,只有余数比除数小,商才正确。

(2) 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书写格式一定要正确完整。

6、学生独立把课本51页例2做完整,然后集体校对。

四、巩固练习(投影片出示)

1、口算并说出商几余几?

8÷3=□……□ 11÷4=□……□

12÷5=□……□ 65÷8=□……□

35÷8=□……□ 7÷2=□……□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49÷6=8……1 38÷5=6……8 36÷9=3……9

8 6 3

??- ??- ??-

6)49 5)38 9)36

48 30 27

?? ?? ??

1 8 9

学生改正后,让学生说一说错误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3、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1)被除数是23,除数是4,商是几,余数是几?

(2)54除以7,商几余几?除以9呢?

4、聪明题。

有35块点心,每6块装一盒,剩下的包在纸包里,纸包里有多少块点心?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52页第4、5题。

8.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篇八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及其计算。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一方面可以为以后学习除法的运算打下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拓展除法的应用范围,解决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剩余的实际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认识除法竖式,会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以及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引出有余数的除法。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无论是按每几个一份去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即,有时正好分完,有时还有剩余。“正好分完”的情况,得到的商是完全商,而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得到的商是不完全商。有余数的除法,主要研究“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所以“平均分”的操作依然是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重要支撑。

2.借助直观,引导学生认识除法竖式,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本单元教学的有余数除法,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其与上学期学习的表内除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这就需要用竖式进行计算。所以,教材先教学除法竖式的认识,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3.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教材十分重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经历“提出有余数除法的问题——联系除法含义列出算式——根据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算出结果”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有别于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动手操作的过程,而是前面所学习知识的综合应用,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的唯一性,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五、单元课时安排

9.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九

在备课时,充分利用我校农远资源,先观看了优质课光盘。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参考其教学过程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设计了教案。上课初始,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建立表象,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给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在初步尝试后,再次例题操作,加深认识。通过一层层递进认识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这样经过学生的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解决问题。在数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因此我没有选用例题引入,而是以摆小棒,让学生从动手摆小棒的活动中,直观感知。从课堂反馈的情况来看,教师一旦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的空间,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有的学生摆的是三角形,有的学生摆的是正方形,小金鱼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说说他摆小棒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到活动本身蕴涵的教学内容和数学模型之间建立联系,紧接着结合学生用10根小棒摆三角形这个例子,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学生有摆的图形为基础,从课堂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实现了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适时进行列竖式的指导。在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时,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然后继续利用小棒,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圆片活动,23个圆片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怎样分呢?在黑板上贴出23个,请同学来分。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很快就能解决,得到平均每人分5个,还剩3个。问题:还剩3个,还能不能继续分呢?如果再继续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说到:不能继续分,因为这时只有3个,而有4个小朋友。如果把这3个给了其中的3个小朋友,另外1个小朋友就少一个圆片,这样就不是平均分了,所以剩下的3个是不能再分了。问题:剩下的圆片数怎样时,就还能再分。剩下的圆片数怎样时,就不能再分。学生回答:剩下的圆片数少于小朋友的人数时,就不能再分了。剩下的圆片数多于小朋友的人数时,就可以再分,直到剩下的圆片数少于小朋友的人数时,就不能再分了。学生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并再次明确余数小于除数。我顺势问学生,如果除数是5,余数可能是什么?最大的余数是几?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什么?最大的余数是几?总之,整堂课下来效果较好,学生知识掌握的比较到位,并且学生有兴趣,在思维上给了学生延伸的空间。

邓静

10.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篇十

教 学 设 计

执讲人:陈丽霞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二实验小学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认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而我在这儿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整节课用摆小棒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通过摆小棒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从而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让学生把操作与计算统一起来,从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以及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52页例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使学生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丛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更好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难点: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法)教学准备: 小棒 多媒体课件 探究题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整节课师生互动作一铺垫。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讲故事引入,猜颜色,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我们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上每年都有一次盛大的集会,那就是我们的那达慕大会。(课件出示图片)我们会用彩旗和气球将我们的会场布置的非常漂亮,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是怎样布置的。我们把彩旗按照红粉蓝绿黄的顺序悬挂在空中,如果第1面是红色的,那么第6面是什么颜色呢?第18面呢?学生回答不出的时候,让学生考考老师。[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羡慕老师的本领,从而激起他探究本节内容的兴趣。]

三、通过操作,引导自主探究。

1、理解意义,优化算法。

搭一个正方形要用几根小棒?9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学生快速动手搭一搭,(指名实物展台上演示)然后说出结果。指名说出算式,师板书。

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呢?先想一想,同桌间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最好。(设计意图:给每位孩子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在默默感悟中体验了算法最优化。)

学生汇报,师板书竖式。结合竖式师生做游戏。(师圈竖式上的数,学生圈小棒并表述出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2、感悟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现在老师想知道10根、11根…16根小棒能搭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帮帮我,现在同桌两人合作将算式完成到题卡上。

通过学生合作,将所有算式投影订正,师可以将算式继续延伸并板书:17、18、19、20除以4。同时通过.20÷4=5(个),为什么不能余4?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引导观察算式:同学们,你们有什么重大发现吗?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有什么秘密吗?把你的发现快和同桌说说!如此的点拨把学生的注意力彻底集中在了余数和除数上,当学生们有发现余数和除数关系时,和同桌分享,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师提问:如果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几?鼓励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形成知识迁移。提问小结: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学生总结得出: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新知,享受成功的快乐。

计算能力是在不断的明白算理,掌握法则,经过多次合理的练习逐步形成的。因此,我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分层次地设计了如下练习。

1、聪明小博士。{()里最大能填几} 计算教学就是让学生找到最优化的算法,然后多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主要是试商,在这里实际就是我练习的最大能填几所以我安排了这个练习。

2、粗心马大哈,学生改错。

列出有错误的竖式,学生改正。用于检查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3、设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题,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4、设计一道开放性的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

()÷3=(代表几?

……□)÷8=(……□ □)()

有余数的除法 说课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下面我从教学思考、教学设计两方面进行说课。

教学思考:

怎样把这一课上出新意?怎样使数学课堂更加有效?怎样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带着这些问题,我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流程。《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认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而我在这儿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整节课用摆小棒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通过摆小棒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

学活动中来,从而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让学生把操作与计算统一起来,从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以及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基于以上思考和认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技能:

1、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使学生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丛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而在众多的知识目标中,感悟有余数除法的意

义和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则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年龄小,逻辑推理能力差,因此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知识点成了教学的难点。

说教学设计:

1、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

我没有设计其他新颖的导入,我以学生自身对有余数除法的认知来作为一个教学的情境,这样能在一上课就使孩子们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使孩子们迅速调动认知体系中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认知,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这样的教学情境比起我们常用的生活情境省时而且能起到更全面的作用,能使孩子们在上课开始就体会到数学课的“数学味”。

2、由于上节课学生已经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以及算法学习过了,本节课我是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搭正方形让学生再一次感悟有余数的除法,并且让学生体验算法的最优化,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铺垫。

3、教学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在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中,我将转变传统大量的练习和直接告诉的做法,通过学生合作完成的练习,结合搭四边形的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真正领悟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通过20÷4=5(个),为什么不能余4?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引导观察算式:同学们,你们有什么重大发现吗?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有什么秘密吗?把你的发现快和同桌说说!如此的点拨把学生的注意力彻底集中在了余数和除数上,当学生们有发现余数和除数关系时,和同桌分享,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这儿给每位孩子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孩子们在观察思考中有了自己的发现,在安静倾听中分享了别人的学习成果,在默默感悟中体验了算法最优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功,而孩子们的观察、概括、分析等能力也在课堂中得到了成长。

教师提问:如果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几?鼓励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形成知识迁移。提问小结:

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学生总结得出:在余数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说练习设计:

计算能力是在不断的明白算理,掌握法则,经过多次合理的练习逐步形成的。因此,我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分层次地设计了如下练习。

1、聪明小博士。{()里最大能填几} 计算教学就是让学生找到最优化的算法,然后多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主要是试商,在这里实际就是我练习的最大能填几所以我安排了这个练习。

2、粗心马大哈,学生改错。

列出有错误的竖式,学生改正。用于检查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3、设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题,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4、设计一道开放性的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

()÷3=()……□()÷8=()……□ □代表几?

上一篇:校园欺凌手抄报内容下一篇:沈阳市养犬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