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山的那边》(共12篇)
1.1、《在山的那边》 篇一
1.《在山的那边》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掌握初中语文“自动·互动·扩展”的学习方式。
重点难点:
1.重点: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掌握初中语文“自动·互动·扩展”的学习方式。
2.难点:初步领悟课文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
学习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下载朗诵录音。
课型:自动·互动导学法
学习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自主学习课
导课:
1.作者简介:王家新,1957年出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年)等。
2.导语: 同学们你有快乐难忘的童年吗?你能告诉我它的样子吗?是啊!刚才同学们都谈得很好,这里有我在初中时写过的一首怀念童年的小诗。一块欣赏一下。每个都有自己美好而朦胧的梦,这首诗的作者就告诉了我们一个孩子的梦想和寻梦的过程。他真的能找到大海吗?读完本诗你来告诉大家,好吗?
一、自动学习:8分钟后,老师检测自学效果。
自动学习任务:通读课文,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划出诗中生字词,根据注释或工具书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2、初读全诗,初步体会朗读的方法;
检测题:
1.给黑体字注音,解释划线的词语。
(1)痴想(chī):发呆地想。(2)隐秘:隐蔽,不外露。(3)凝成(ning):凝结成。
(4)(you):吸引,招引。(5)(xuān):喧闹沸腾。(6)
2.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1)朗读指导,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谓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配合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或听课文录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全班齐读课文。
二、互动学习:
A、生生互动:
一、出示互动学习任务:请同学们通读全诗,完成下列问题: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原意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二、请同学们自读全诗,独立思考以上问题;
三、把自己的对问题的思考在互动小组内交流、讨论;
四、请小组代表发表本组意见;其他各小组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
B、师生互动:明确问题参考答案:
1、“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世界。
2、因为“我”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而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是“隐秘”的。
3、“铁青”不仅写出远山的颜色,也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爬上山顶,本以为能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运用的是拟人手法。
4、“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五、堂堂清:
1、有感情地熟读全诗;
2、《同步》P1整体感知、基础训练1—4题。
第二课时
课型:互动学习课
一、朗读比赛:
小组间比赛:
1、各抽一人比比赛;
2、小组齐读比赛;
二、互动学习:A、生生互动:
(一)通读全诗,在独立思考地基础上在合作小组内交流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2、诗歌两部分的内容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出。
3、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请同学们自读全诗,独立思考以上问题。
(三)把自己的对问题的思考在互动小组内交流、讨论;
(四)请小组代表发表本组意见;其他各小组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
B、师生互动:明确问题参考答案:
1、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因为诗人领悟到妈妈所说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而是指理想和信念。“海”是指理想的境界,“山”是比喻重重困难。
2、第一节内容是写童年时对山外世界的向往;第二节写长大后对理想的追求和奋斗;
3、战胜困难,实现人生的理想。
三、扩展学习:
1、请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诗句,试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2、再读诗文,请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诗句,让大家帮你解答。
3、在你的人生中肯定也会遇到这种幻想,请你说出大家听听。
4、让我们再次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
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于群山和大海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与哲理,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终究将会实现。
五、板书
海比喻理想境界
山比喻重重艰难险阻
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五、堂堂清:
完成《同步》P2语段精读、同步阅读1-5题 教学反思:
2.1、《在山的那边》 篇二
导演:拉加·高斯内尔
发行公司:哥伦比亚影业
上映日期:2011年7月29日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灵敏,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他们善良勇敢相互都关心。”
20世纪80年代,一部深入人心的动画片在中国热映,那就是来自比利时的著名卡通明星《蓝精灵》。在那个精神娱乐相对匮乏的年代,每当傍晚时分,黑白电视屏幕上出现蓝精灵们的身影,是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101个蓝色的、3个苹果高的蓝精灵在大森林里快乐地生活,543岁高龄的蓝爸爸,动手能力强悍的聪聪,喜欢吹小号的乐乐,爱照镜子的蓝妹妹……可是巫师格格巫和阿兹猫总想捉住他们,用他们熬一道美味的汤。于是,他们之间就有了无数有趣好玩的故事。
尽管蓝精灵们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相当的知名度,但却从来没有被搬上过大银幕,终于在这个暑假档,久违的蓝精灵将在影院与我们见面。这部3D电影《蓝精灵》用真人和动画结合的方式,让真人演员与蓝精灵对戏。故事讲述蓝精灵们被格格巫追杀而逃出村庄,笨笨误将大家带进了禁地石窟,由于当时是蓝月,所以大伙都被传送到了人类世界的纽约中央公园内。只有3个苹果那么高的他们要在有着“大苹果”之称的纽约想法回到自己的村庄,同时还要躲避格格巫的追捕……
从1958年的漫画到1981年的2D动画,再到2011年的3D电影,日益精进的科学技术与不曾改变的儿时经典,这群永远长不大的蓝精灵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动与惊喜?
3.由《在山的那边》想到的 篇三
从咿呀学语到走进教室学习语文,再到从事语文教育研究,二十余年来,可以说我无时无刻不在和语言、语文打着交道。然而,在一次研讨中,通过对《在山的那边》这篇教例的探究分析,我才恍然发现,数年来的语文教学竟然给我塑造了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语文知识观: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概况、条目繁多的文学常识才是语文知识;那些单靠死记硬背就能拿分的题目所考察的就是语文知识;老师在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课上逐字逐句讲解的那些字、词、句就是语文知识;在语法课上那些抽象的定义、概念就是语文知识,等等。总之,只要是呈现在《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上的文字统统都是语文知识。现在想来这种观念着实可怕,可怕的同时也很可悲。可怕的是那么厚的一本书都要牢牢掌握,才算得上拥有全面的语文基础;可悲的是华夏民族数千年文化的传统精粹就这样被无情地肢解成一个个细枝末节的知识点。难道这就是学生需要的语文知识吗?难道这就是教师该教的语文知识吗?我陷入沉思。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理念的提出使得许多教师在语文知识教学中陷入教与不教、教多与教少的两难境地,让语文教育遭遇尴尬。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阐述了这样一种事实:有些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都得心应手,但却不会做试卷,或做起来总不尽如人意;而有的学生则恰恰相反,能背出关于知识的定义、概念,但在说话和作文时总是不会应用,束手无策。这对很突显的矛盾恰能说明现有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存在状态——语文知识是死的,它们无非是语文书上铅印的诸多大大小小的方框字而已。怎样才能把这些死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激活”呢,这恐怕已经成为所有一线的语文教师最需要攻克的难关了。也许有人会问:在知识讲解后,举几个例子,做一些习题,是不是就算做“激活”了呢?答案不证自明。为了知识而进行的训练是徒劳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由于语文教育自身富有极强的实践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必须经过“激活”,转变成学生自身的能力,才能有效。所以,应当为能力的提高去寻求知识的积累,而不是为了知识而学习知识。然而诸如此类本末倒置的现象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并不罕见。实质上,语文知识并不是食之无味的鸡肋,关键在于教师对它们的开发、利用以及再生成。语文知识好比一个个等待被激活的营养因子,期盼着通过一条完美的途径注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在那里发挥出它们的最大功效,为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做出贡献。
拿《在山的那边》为例,教师在看到这篇文本时,往往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连“该教什么”这个问题都得不到解决,那接下来的教学将无法实施。从这种心态中,不难看出教师固有的语文知识观禁锢了他们的思想。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在字里行间去寻找那些长得像知识的东西,然后再在自己的知识系统中给它们安家落户,以便令其名正言顺地登入语文教学的大雅之堂。否则,所谓的语文课就会变成连自己也摸不到边际的“镜中花”、“水中月”。比如看见文章结构的别出心裁,写作手法的独具匠心,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在上面大做文章。而这样做往往会物极必反,从一个误区陷入另一个误区。在这个误区里,学生听课如同嚼蜡,教师讲课也生硬晦涩。如此一来,便有悖于语文教育的初衷,逐渐偏离理想的教学轨道。我认为对于语文知识勿需苛求,但也不能坐视不理。正是这些知识架构起学科课程的内容,没有知识,课程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像《在山的那边》这样简短易懂的小文章,学生读一遍就能对其大意有所领悟,明了小诗表达的是一个山里孩子的坚定信念,并满怀着这种信念对外面未知世界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我们何必去大费周折地死抠文章中出现了什么特殊的句式,句式有什么作用;何必去纠缠“山”和“海”的意象指征;又何必非要让学生对“山的那边是什么”说出个所以然呢?假如我们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一起探讨征服“心中的那座山”的快乐和成就感,不是可以很好地传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也可以让学生生发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吗?正如事理学看待解决问题的立场一样——到问题的上一级层面寻找出错的根源。如果我们可以“凌绝顶”,又何愁众山不“小”呢?语文知识其实就是一切关于语言和文字的知识。意识到了这一层面,恐怕我们的目的地已不再会是“山的那边”,而是去往山那边这个过程本身。与其告诉学生彼岸是多么美好,还不如教会他们生存的能力,再送一副行囊,任其在征程中增减自己所需。只要他们勇敢地在语文的道路上前行,欣赏沿途的风景,我们为何不微笑着站在他们背后,目送这一个个意气风发的身影奔向远方呢?
4.1、《在山的那边》 篇四
我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我是作者,也会向往。接着,作者开始向那山挑战,登上了山顶;可是,山后却没有海,但是,他仍然坚持不懈地翻一座座的山,追求那个他十分向往、热烈追求的大海。
我读懂了,原来山代表困难,而大海却代表成功。是的,在挑战重重困难后,迎接的是胜利。那一刻,该多么激动啊!
回想以前,学校举办英语比赛,初赛后是复赛,复赛后还有决赛,比赛到最后,取得好成绩,可不易啊。在成功的那一刻,喜悦中包含了许多的努力和汗水。
人生如一座山峰
一座险峻的峰,快乐的峰,痛苦的峰。
在途中
不知道要倒下多少次,
倒下,并不可怕,
站起来,成功在前,
否则,将一事无成,
5.《在山的那边》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3.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4.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通过对“梦”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2. 难点是对无数座山的理解。复述课文内容,体味人生的哲理。
【教学设想】
1.指导思想
①阅读文学作品,要培养感受、理想、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要使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②重视朗读训练。
③从第一课开始,着力开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定位于“语文学习的主人”,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和组织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2.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的课文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处理的”练笔,准备上课时在班里交流。
3.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4.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由谈“梦”导入新课:
教师充满感情的说:童年是五彩的、童年是灿烂的、童年是多梦的,我们的童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是做一个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家?还是做一个周游世界的旅行家?一个运筹帷幄的军事家?驰骋赛场的运动员?挥毫泼墨的书法家?引吭高歌的歌唱家?慷慨激昂的演说家?感情白法奔放的文学家„„,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梦想是什么?
各抒己见,各抒己梦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各自谈了自己美好而朦胧的梦,今天我们所要学的这篇课文《在山的那边》就是叙述了一个大山深处的孩子的梦想,叙述他对大海的向往,并且一直不停的追寻着它。他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山的那边》,看看这个孩子到底在寻找什么?
2.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诗人虽然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依然遥不可及。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
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诗中找出答案。
3.作者简介: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
4.看导语,默读课文。
5.读一读,写一写。
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漫湿一瞬间
二、整体把握
1.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②各自练习朗读。③领读。④齐读。
★★例如:“想望”这个词就要读出,希望,企求的感情,同时由于“隐秘”的限制,因此读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读得轻一点。
“哭着回来”则要读出“我”的伤心。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既要读出“我”的失望,同时还得读出“我”的疑惑的感情。★★展示课件,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课文
画面
1、先展示的是一幅远山的画面,层层叠叠的群山,朦朦胧胧的,同时配以《二泉映》的乐曲,并闪出课题《在山的那边》。
画面
2、教师边有感情的范读课文,边闪出字幕:“小时候„„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画面换成电影《老井》中反映大山深处贫困的画面。
画面
3、教师朗读到“在山的那边,是海!”乐曲换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画面切换成《人生》中高加林走出大山的镜头。
画面
4、教师朗读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画面切换成大海。
画面
5、教师朗读到“在山的那边,是海吗?”画面再次切换成深圳美丽的街景,繁华的生活,音乐换成节奏感强的动感音乐。
2.内容研讨。
可在适当时候将“有关资料”中的诗人创作谈读给学生听,以帮助理解诗歌。
研讨,首先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疑难就是问题,深层的含义或奥妙也是问题。让学生用铅笔打问号,然后提出问题,教师补充。
①标题为“在山的那边”,那么,山的那边究竟是什么呢? “山的那边是海”,这个“海”是怎样的“海”呢?
诗人说,“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说,“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②“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山那边是海,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山。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无数座山,那就更要历尽艰险。这就是说,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诗人告诫人们,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到目的就灰心丧气。
一方面因为渴望早日实现理想,一方面因为对实现理想的艰巨性估计不足,以为爬上一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就能达到理想境界,可事实并非如此,就不免失望、沮丧。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神往山那边的新天地,是童年的遐想。“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这就是说,妈妈指点了理想,唤起了我的想望,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海,一旦望不见海,望见的依然是山,于是大失所
望。
长大了,诗人领悟了,妈妈所说的海,是信念凝成的海,海很遥远,但是并非虚无缥缈。理想和信念,使人不畏长途跋涉,“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诗人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把自己的坚定信念,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表达了一个哲理。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一个“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由一个意境翻出一个新的意境,诗意在跌宕中推进,感情也波澜起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3.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第一节诗,写了我童年时候的想望和困惑。这里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
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诗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
4.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5..问题研究
①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②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③:“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好在哪里?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写大山好像人生气时那样“铁青着脸”,诗人将大山拟人化了,表面上是写山的颜色,实际是写自己的心情难过,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
④“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能“飘来”的东西应是轻的,为什么能扎下深根?
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飘来”写出童年的我对人生的这里似懂非懂的神态。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对人生感悟越来越深,惟有不懈努力,日积月累,滴水穿石,才能扎下深根。所以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⑤“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⑥“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⑦“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一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这样想?
提示:神态描写——体现了我对生活充满好奇的心理,对未来世界的向往。
⑧“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这句的三个数量词用得特别好。“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如果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失败后就灰心丧气。从这句诗得到的启示:跌倒后要能爬起来,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四、练习说明
㈠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诗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
全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㈡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做参考)。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
3.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4.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㈢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①提示:这个大海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既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既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既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
本题是结合课文的练笔。“提示”表明“大海”不一定象征理想,这样就拓宽了思路。最容易写的还是第一次到海滨旅游,可以写对大海的向往,到海滨终于见到大海的心情,写大海无比壮阔的美,等等。
②用: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漫湿、一瞬间写一段话,字数不限,但必须有上面所给的词语和一个中心意思。
㈣资料补充:我国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作家
沈从文——从湘西群山中走出的作家。
沙汀——从四川西北部群山中走出的作家。
贾平凹——从陕西群山中走出的作家。
6.在山的那边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2.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 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诗歌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这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好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着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想。那么,作为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我们的同学们你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你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作者简介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等。
诗歌文体介绍:诗歌,文学的一类,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可以歌咏、朗诵。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课后的读一读,辨字音形,解词语:
凝成(níng):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凝,凝结或注意力集中,本词中作前者解。
诱惑(huò):文中作吸引、招引。另一义为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
一瞬间(shùn):一眨眼之间。瞬,眼珠儿一动。例:瞬息万变,转瞬即逝等。
隐秘(mì):隐蔽,不外露。另一义做名词解,秘密的事,例:刺探隐秘。
喧腾(xuān):形容声音杂乱,象开了锅似的。喧,声音大。
痴想(chī):发呆地想。痴,极度迷恋某物。
三、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老师范读课文
2.全班齐读课文。
3.教师讲授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5.学生讨论探究
A.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山”和“海”的只有表面意思吗?他们深层的意思是什么?
B.全诗为什么分为二节,各表达什么意思?从内容、时间、象征意义上说!
C.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品读赏析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原意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讨论并归纳;“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
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世界。
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讨论并归纳:因为“我”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而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是“隐秘”的。
3. 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讨论并归纳:“铁青”不仅写出远山的颜色,也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爬上山顶,本以为能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运用的是拟人手法。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5.“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讨论并归纳:“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这是妈妈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指实在的东西,所以说是飘来的。
6.为什么说一座座山顶会“诱惑”着我?
讨论并归纳: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7.“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讨论并归纳: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8.“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讨论并归纳:因为“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惊喜使人兴奋。
五.主旨反思
诗人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那同学们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也一定有很多座高山等你去征服,那么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谈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教师小结:
在我们的一生中只有不断的探索,才会精彩,才有意义!对大家来说还会有很多的困难等着你,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六、作业布置:
1、抄写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2、背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板书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比喻
海---------------理想境界
山---------------重重艰难险阻
爬山-------------艰苦奋斗
【教学反思】
7.在山的那边作文 篇七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是个未知的世界。也许是美好的,但也可能是糟糕的.。可你没有去探索就不知道那的景色。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山,勇敢的人就会坚持不懈地向上攀登,取得胜利;相反,那些遇到点困难就退缩的人是什么也做不了的...
学习就如这样,胜利总属于那些有毅力的人,他们遇到困难时微笑面对,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他们的结果就是到达山的那边看到了无限的美丽风光;有欢乐就有悲伤,那另一部分的人就是因为自己坚持不了而放弃,得到的就是失败,停在山的这边,独看山~~~为何不坚持下去呢?那样就可取得胜利了啊~~加油!亲爱的伙伴们!
8.《在山的那边》 12 篇八
一、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知识目标: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山”和“海”所蕴含的意思,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思想感情,感悟人生。
能力目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相信理想可以实现,要为之不懈奋斗。
教学重点:顺畅地朗读这首诗,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海”和“山”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分析,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重点是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课文,初步学会如何朗读、齐读,讨论第1节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情分析:人教版新课程改革教材,各个单元以专题形式出现,第一单元专题:怎样面对人生的困难与不幸。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诗的第一节,诗人以孩子的口吻叙述,容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2、导语设计1: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古老悠久,充满魅力的首都北京,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课件播放大山的画面),由同学的回答,导入新课:同学们的想法和诗人王家新小时候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二页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导语设计2:同学们回忆以下,你的童年有过怎样的幻想?导入新课。
3、作者简介和题解:王家新,1957年出生在湖北省山区---武当山下,一直到1978年读大学才走出大山。1982年毕业,到师专任教。后来为更高的追求,又在1992年到英国,1994年回国到北京教育学院任教。本诗是作者“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利用工具书,查字典、词典解决字词(投影)
提出齐读课文的要求。
痴想chī 隐秘yǐn 铁青tiě 凝成níng 诱惑yòu 喧腾xuān 扎下zhā 漫湿màn 一瞬shùn间
3、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出语气,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提出朗读课文的要求。(如何读出语气和感情)
同学回答,互相补充。
第1节诗,写了我童年时候的想望和困惑,现实中“山”和“海”;
第2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山”和 “海”是理想中的境界。
三、朗读、分析第1节
1、 自己大声读(要求读出语气来,体会作者感受)
2、 投影出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1)这一节.写作者什么时候的事?
(2)“我”想了些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同学们通过想象思考)
(4)这里“山”与“海”分别指什么?
讨论明确:(1)童年时。 (2)山外世界,爬到山顶看海,没看见海,看到“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我”哭着回来了。 (3)“我”没看见大海,看见的依然是山,非常沮丧、失望,看到山也好像“铁青着脸”嘲笑“我”。拟人手法。 (4)现实中的山,也是一种阻碍他们想实现的实际生活的世界。大海,一个想象中世界。
四、作业:读一读写一写 每个词一行,每行5遍。
第2课时:重点是讨论第2节诗,感知全诗内容,感悟人生。
教学过程:
一、字词擂台赛,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略
二、朗读第2节,思考、分析:
1、 自己大声读(要求读出语气来,体会作者感受。)
2、 投影下列问题,分组讨论:
9.读《在山的那边》有感 篇九
在美好的童年时代,谁都有着美好而朦脓的梦,只要抱着心中的信念,勇敢的去追求,遇到挫折奋勇向前,不悲观失望,失败并不尽是最终的结果。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读了《再山的那边》这首诗,我受益匪浅。课文讲了作者在童年时代的一个梦想。这首诗叙述了作者渴望见大海,带是愿望总是被否定。作者虽然很失望,但却有一次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希望,向着目标前进,最终会见到了海。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便成功。”成龙的一曲《真心英雄》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每个人能渴望成功,但成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就如砌砖一样,切好每一块砖,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够打好成功之基,才会迈向成功!要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从一滴一滴做起,从默默的耕耘以及枯燥的一次次重复做起,每次成功都是一次火山爆发,决定爆发大小的是爆发力,而这爆发力便是每日一点一滴的蓄积。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山中有一个农民,但他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
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着。他坚持每天写作500字,一篇文章完成后,他一次次地反复写改。然后满怀希望的记住远方的报纸杂志。可是多年努力,他从没有只字片言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过。29那年,他总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来一直坚持投稿的刊物的总编辑来的,总编写到:“…….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疑惑的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先对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他的名字叫张文举,现在是有名认为一个人走向成功,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张文举回答;“一个人能否成功理想很重要,勇气很重要,毅力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人生路上要懂得的舍弃,要懂得转弯!”
记住失败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
10.《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篇十
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朗读贯穿始终,在师生平等互动、对话推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范文能力,给学生以有益的人生启示。
一、说教材
《在山的那一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首诗歌语言清新、凝练、意味隽永,因而既是指导学生朗读的好资料,又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的典范之作。
二、说目标
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意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
2、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意在培养学生的范文能力和审美情趣。)
3、联系生活,感悟人生。(意在引导学生在熏陶感染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中目标1、2是教学重点,目标2同时又是本课的难点。
以上目标的确定依据了新课标、单元学习目标、诗歌特点和学生实际。
第一:《新课标》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掌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二:本课所在单元要求“整体掌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考虑人生,还要提高朗读能力。”
第三:丰富的想象、浓烈的感情、简约的语言是诗歌的基本特点。本文语言的形象性、含蓄性和深刻性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学的重难点。
第四:对于刚踏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对于诗歌的知识知之甚少,因而只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整体感知形象,初步体会作者情感即可。
三、说教法
为达成目标,我准备采用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法、朗读指导法、诱导点拨法。
1、创设情境法:
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一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引起共鸣的氛围。如上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山绵延不绝的画面,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范读时,以钢琴曲《海边的星空》配上优美的画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讲析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板书,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2、朗读指导法:
有感情地朗读是诗歌朗读的最高境界,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较难达到,因而应加强朗读指导,我将通过范文读、指导读等形式从停顿、节奏、情感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朗读技巧。
3、诱导点拨法: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是学生的引导者,因而诱导思维,指点迷津、宏观调控应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四、说学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凝炼形象的语言。
2、联想想象法:学会展开联想与想象,多篇诗歌优美的意境,精炼准确的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3、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1.在山的那边 阅读答案 篇十一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一)阅读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1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4分)
12.“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几句诗中,“枯干的心灵”,比喻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__________ 。(2分)
13.“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4分)
14.“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4分)
15.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4分)
(二)阅读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何理解?
⑴ 诱惑着我的山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漫湿我枯干的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文意思说一说要想实现理想应具备怎样的精神?
12.在山的那边作文 篇十二
在山的那边
四(1)班 黎嘉欣
山的那边除了山还是山,连绵起伏的群山让你一眼望不到尽头。表姐、表妹就住在山的那边。
三年前的一个清晨,向山的那边望去,蓝色的云霞里矗立着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这就是初升的旭日,就搁在山的那边。妈妈带我到山的那边去看望表姐、表妹。我们大包小包的拎了几十个。我疑惑地问妈妈:“我们是搬家吗?这衣服、鞋、袜,吃的、用的――带这么多干什么?”妈妈叹了口气说:“这些东西,山的那边正缺着呢。”我们搭上了小公汽,一路颠簸,开始倒挺新奇,犹如在公园里玩蹦蹦车,可是一个小时下来,人的骨头都快散架了。好不容易到了站,一下车就看到了接我们的表姐、表妹,她们的衣服很旧,还有补丁。她们带着我们走了几里山路才到家。表姐家除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再找不到一样电器,我真后悔不该来。
今年,妈妈又要带我去山的那边,我嘟囔着不想去。妈妈笑着说:“山那边变化大着呢,包你去了还想去。”我半信半疑地跟着妈妈上路了。一上车,咦,怎么不颠簸了呢?哦,原来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了,有的路段还铺上了水泥呢!汽车司机可好了,把我们送到了表姐家门口。他还告诉我们,他们这里村村通了水泥路,交通可方便了。表姐家也是大变样,家里电器一应俱全,配了电脑,居然能上网。表姐和表妹当然穿着漂亮的.新衣裳。表姐家屋前的荒山变成了果林,果林边的水库里,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玩。我疑惑地问姨妈:“你们山里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呀?”姨伯抢着说:“近几年,国家政策好,农业免税,学校免费,政府投资搞农产副业。这不,手里有了钱,越做越有劲,就不再靠赌博混日子了。”表姐也高兴地说:“我爸爸再也不赌了,变得勤快多了,也不打我和妹妹了。”说完, 大家都笑了起来。
【1、《在山的那边》】推荐阅读:
诗歌在山的那边的结构分析07-09
作文之《在山的那边》读后感09-01
观《天那边》有感600字09-03
《天那边》观后感作文推荐07-16
《篱笆那边》读后感1500字左右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