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的常规要求

2024-08-25

小学生学习的常规要求(精选16篇)

1.小学生学习的常规要求 篇一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常规要求

一、学习目的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英语综合素养,从而提升英语成绩。

二、学习方法

1、预习

预习时要读、思、问、记同步进行。对课本内容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不必全部理解,疑难也不必深钻,只需顺手用笔作出不同符号的标记。把没有读懂的问题记下来,作为听课的重点。

2、上课

全神贯注地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脚踏实地做好“五到”:心到、手到(见A)、耳到、眼到、口到。

A: 学英语,一定要做课堂笔记。将学到的每一个单词、词组以及句型结构,快速记在书的空白处或字里行间。待晚自习复习当天重点时,用几分钟时间将当天所学重点内容默写在笔记本上。这对知识的掌握非常有效。

3、记忆

养成每天记单词的习惯,记单词时要读、写、记同步进行。当天的单词必须当天过关并不断复习(新单词见7次面才能牢记)。重点对话、课文应按老师的要求背诵,形成一定的语感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运用。

4、复习

将当天知识重点认真复习后,默写在笔记本上,以达到巩固强化的目的。

5、作业

认真完成当天的作业,不懂就问,切忌抄作业现象。

三、教师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英语是一种语言,不是记住了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就学好了,关键在于使用语言,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英语学习首先是一个记忆过程,然后才是实践过程。学习英语,无论如何,勤奋是不可少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也没有所谓“速成”的灵丹妙方,急于求成,不做踏实工作,是学不好英语的。任何成功的获得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丧失信心而一蹶不振。对考试的失败,冷静分析,认真思考,只要对胜利充满信心,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胜利一定是属于你们的。

2.小学生学习的常规要求 篇二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其间,他们有很多听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有时注意力较弱 ,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易走神。

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好处外,在教学上要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特别要避免枯燥操练,开“定向长火车”,要多用“有意点叫”、个别提问,对活动与集体操练应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逼”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如,请个学生用英语自述,然后让听的学生按此内容相互问答。还可请学生指出发言者哪儿讲错了,该如何纠正等等,以此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二、良好的说的习惯

要求:大胆开口说英语、音量适度、仪表大方。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大胆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来看,三年级学生人小,较之高年级学生心理障碍和怕羞感少。这正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材为“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选内容均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为广大师生所欢迎。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得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从起始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

首先,教师应十分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同时,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录音、指套、木偶等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要从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如:组织语言游戏、竞赛,开辟英语角, 举办英语兴趣小组,排演英语文娱节目,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小红星”奖励等等,以此造成说英语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三、良好的读的习惯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要求:正确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拼读单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说”英语与“读”英语有相通之处,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学生朗读英语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这是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朗读音调印象。因此 ,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范读和领读。授课前,教师最好先自身整音,尽量与标准音带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带)范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后还可指导学生在课文上标音调符号。一般来说,新课之时,不宜请学生领读课文,以免一个错,错一片,给纠正增添麻烦。在朗读语言材料时,须要求学生切勿操之过急,拿来便朗读,要先通阅,了解内容,理解含义,揣摩音调,然后再朗读。这样,朗读效果会更好。

小学英语课文句短简单,读来朗朗上口。有些学生觉得这些句都已能讲能背了,在朗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朗读,而是滑句,一古脑儿读完,存在“假读”现象。有的朗读时语速、节奏掌握不好,过慢、拖沓,一字字顿着读,或是过快,发音不到位,无停顿,混着读。特在集体朗读时,伴有拖音明显,节奏较差, 语速偏慢等现象。为此,教师要对症下药,变换教法,随时纠正学生朗读的不良倾向,刻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

四、良好的写的习惯

“写”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书写”。要求:书写姿势、方法正确,斜体行书规范书写,大小写、笔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

小学生在学英文书写前,已学会汉字及汉语拼音的书写,且已养成一定的书写习惯,这对学习英文书写有利也有弊。就书写而言,二者有相同之处,但更有不同之点。对于书写的坐姿,握笔方法,两者要求相同。而汉字与英文在书写上差异很大。即使汉语拼音与英文斜体行书在书写上也风格各异。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利用学习正迁移,防止学习负迁移,对学生英文书写进行严格的训练。

3.小学生学习的常规要求 篇三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 ”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 至关重要的。

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学科三年级第一册课本没有出现英语文字,只有五彩缤纷的图片,使学生初学英语时 能集中全部注意力听录音,理解录音内容,进而正确模仿。与教材配套的录音带中有男、女、大人、小孩的不 同音色,其音自然、地道,其景生动、逼真,学生听来饶有兴趣。这十分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教师示范发音 ,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 ,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可采用“手势暗示法”,即教师随着示范发音打手势“一、二”,这时学生边听 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当手势打“三”时,全 班齐声模仿。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小学生听录音跟说跟读,往往只满足于“听到”,能跟得上说 ,跟得上读,而不注意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听清”,在播放录音前,可分 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使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

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其间,他们有很多听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 ,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易走神。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好处外,在教学上要 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特别要避免枯燥操练,开“定向长火车”,要多用“有意点 叫”、个别提问,对活动与集体操练应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逼”学生专 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如,教师问某生: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Is yourmoth er a teacher?随即转用第三人称问其他学生:How old is he?Where ishis from?Is his mother a teacher? 又如,請个学生用英语自述,然后让听的学生按此内容相互问答。还可请学生指出发言者哪儿讲错了,该如何 纠正等等。以此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二、良好的说的习惯

要求:大胆开口说英语、音量适度、仪表大方。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大胆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所 必需的。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来看,三年级学生人小,较之高年级学生心理障碍和怕羞感少。这正是培养大 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材为“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选内容均来源于 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为广大师生所欢迎。这 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得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从起始年级,培养学生良 好的话的习惯。

首先,教师应十分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古人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 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 面。

同时,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 、录音、指套、木偶等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 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要从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如:组织语言游戏、竞赛,开辟英语角, 举办英语兴趣小组,排演英语文娱节目,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 去,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小红星”奖励等等。以此造成说英语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

三、良好的读的习惯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要求:正确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 等基本正确。拼读单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 。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小学英语课文句短简单,读来朗朗上口。有些学生觉得这些句都已能讲能背了,在朗读时漫不经心,不是 看着一句句朗读,而是滑句,一古脑儿读完,存在“假读”现象。有的朗读时语速、节奏掌握不好,过慢、拖 沓,一字字顿着读,或是过快,发音不到位,无停顿,混着读。特在集体朗读时,伴有拖音明显,节奏较差, 语速偏慢等现象。为此,教师要对症下药,变换教法,随时纠正学生朗读的不良倾向,刻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 的习惯。

四、良好的写的习惯

“写”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书写”。要求:书写姿势、方法正确,斜体行书规范书写,大小写、笔 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

小学生在学英文书写前,已学会汉字及汉语拼音的书写,且已养成一定的书写习惯,这对学习英文书写有 利也有弊。就书写而言,二者有相同之处,但更有不同之点。对于书写的坐姿,握笔方法,两者要求相同。而 汉字与英文在书写上差异很大。即使汉语拼音与英文斜体行书在书写上也风格各异。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利用 学习正迁移,防止学习负迁移,对学生英文书写进行严格的训练。时至三年级,仍有部分学生书写坐姿、握笔方法不正确。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英书写时及时纠正,不能 放任自流。要让学生明白书写坐姿、握笔方法不正确会影响身体健康,影响书写质量与速度,对今后学习不利 。启发学生加强自我督促意识,保持正确坐姿,握笔方法。特别要向学生指出,书写英文时,纸稍向左斜放,纸的下边与桌面边缘成10°角,不要正放。

总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会自然生成的,而是经有意识培养形成的。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通过课堂 教学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靠教师。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 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有步骤、严格地训练学生。

4.小学生课堂常规要求 篇四

一、课前准备:上课前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品,书本统一放在桌面的右上方,文具盒横放在桌面正中间。

二、候课:上课音乐响起,要迅速而安静地走进教室,纪律委员提示“安静”,每个学生要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等待老师上课。

三、铃声响后:

上课铃声响起:教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向外跨出一步立正站好后,再鞠躬向老师问好:“老师,您好!”老师也鞠躬回礼:“同学们好,请坐!”学生再按照要求安静坐下。

下课铃声响起:老师宣布下课后,由班长喊“起立”,学生鞠躬说:“老师,再见!”,老师说:“同学们再见”!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后,离开座位,喝水、上厕所、出去玩。

四、举手发言:右手自然举起,五指并拢向上举直,肘部不离开桌面。

五、坐姿、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讲话时,要坐姿端正,左臂在下,右臂在上平放桌面,双脚自然叉开与肩同宽(或并拢),抬头挺胸身体坐直。专心致志地听,积极思考,边听边想:别人说什么,说的对不对,完整不完整,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得到同意后,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或陈述、或补充、或更改。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未得教师许可不得离开座位和教室。

六、朗读、默读:读书时,双手拿书,书向外自然倾斜。站着读书时,不但要按照要求拿好书,还要站直站稳。朗读时,要用普通话朗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重复字句,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唱读,不指读、学习按照要求停顿。默读时,不指读、不出声、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思维集中、边思考边批注。

七、语言表达:

1、能说完整的话。

2、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言亲切,态度诚恳。质疑时,学会用“为什么……”“我有一个问题:……”;请问××老师(或××同学)等句式。回答问题时,学习用“我读了这段话知道了(明白了)……”;“我是这样想的……”“我体会到……”,“我还认为……”;“我有不同意见……”;“我补充……”;“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等句式。

八、握笔姿势: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往里藏着,笔杆向后躺着,笔尖向前斜着。

九、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5.**小学课堂常规要求 篇五

一、课前准备:

1.教学设备:电教设备开启完毕,黑板擦拭干净。

2.上课前必须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所有学习用品,书本统一放在课桌左上角,文具盒横放在书本左上方,学具放在铅笔盒下方。

二、候课:上课音乐声响时,要立即进入教室“静息”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三、问好:上课铃响,教师走进教室,环视四周,提示同学要上课了,待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里后,发出口令“上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同学立正向老师行注目礼,老师说:“同学们好”后,同学们齐答“老师好”,说“好”字时行鞠躬礼,“好”字结束后即站直,老师还礼后坐下。

坐下要安静、端正。

四、坐姿:抬头挺胸身体坐直,双脚自然叉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上或放下,手里不玩弄小物品。

五、举手:右手自然举起,五指并拢,向上举直不离开桌面。

六、倾听:别人讲话时,要坐姿端正,专心致志地听。

应学会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第三不打断同学的发言,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得到同意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阅读:读书时,双手握书,使书与桌面夹角成120度。

课堂阅读分朗读与默读。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用普通话读,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重复字句,不顿读,不指读,不唱读,不读断句。默读的要求是:保持安静、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思维集中、动手动脑。

八、表达:

1.要求大方自然,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低年级能说完整的话,中高年级能说完整、连贯、规范的(长)话。

2.表述形式:语言亲切,态度诚恳,便于交流。质疑时,用“为什么……”;“我有一个问题:……”;“请问#老师(##同学)等句式。回答问题时,用“读了这段话我知道(明白)了……”;“我是这样想的……”“我体会到……,我是从这段话体会到的……”等句式。参与讨论时,用“我认为……”;“我还认为……”;“我有不同意见……”;“我补充……”;“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等句式。

3.到前面表达:走到适当的位置双脚自然站立,跟同学问好,目视同学,做到声音洪亮、落落大方表达。

九、质疑:要有充分的自信,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

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应该抓有意义的问题质疑,提高自己的质疑能力。

十、执笔姿势:笔杆与练习本平面呈60度夹角,食指较大拇指稍低,握笔点与笔尖距离保持3-4厘米。

(拇指食指捏住笔,中指抵住笔杆底。余下两指紧相依,指离笔尖一寸余。)

十一、书写姿势:身体正,脊柱直,两臂平放桌上,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上,大腿呈水平状态,两足着地;

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写字时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住练习本,右手握笔,做到笔画清晰、字体规范。

十二、阅读姿势:端坐朗读,双手捧书,在身体正前方,拇指扣压课本,书与桌面大约成45度角;

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默读批注,课本平放展开于桌面,左手轻按课本,右手拿笔圈点勾画;拿书放书做到毫无声息。

十三、讨论:轻声讨论,积极发言,注意文明用语;

讨论时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待后可以补充。

十四、合作交流:

1.认真听清老师提出的问题,先独立思考解决的方案。

2.在组长的组织下,认真听取同伴的意见,并准备好自己对同伴发言的评价。

3.在组长的安排下,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合作技能。(听取、说明、求助、反思、自控、帮助、支持、说服、建议、协调)

5.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

6.认真听取同伴、组长、教师的评价。

十五、作业:要养成爱护簿本的良好习惯。

作业时坐姿端正,努力做到“三个一”。作业必须按时、认真完成并及时订正,课堂作业尽量当堂完成。

十六、下课:听到下课铃声,当老师宣布下课时,由班长口令“起立”,学生:“×老师,再见”,老师:“同学们再见”互致敬礼,然后学生整理好桌面上的所有书本放入抽屉,摆齐桌、凳,离开座位后必须把凳子靠入课桌下。

十七、室外上课:前一节下课就做好准备,没有课间休息,由课代表(或班主任)组织去完洗手间直接排队到活动室上课。

排队行进间不大声喧哗,做到安静有序去上课。

十八、课后规范

1.宣布下课前,每位任课老师要叮嘱学生快速收拾整理本节课用具,把黑板擦拭干净,并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

2.老师示意下课后,班长发“起立”口令,师生相互问好。老师走后,学生方可离开座位,不得一哄跑出教室,教室内要始终保持安静状态。

6.学生个人卫生常规要求 篇六

学生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学生个人卫生标准应由班主任依据《中小学生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和个人卫生保健常识应注意的有关事项,一方面对班主任老师、学生做广泛的宣传,同时负责对各班具体执行的指导,检查与考核。

二、班主任要认真按学校提出的有关要求,组织本班学生贯彻落实,并努力使学校已定的各项卫生标准变成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动,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学校对各班学生个人卫生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对学生眼保健操的执行情况的检查,每周不少于一次,同时要作好检查记录,定期公布检查结果,班主任对学生个人卫生情况要每周查看,对不符合个人卫生标准的学生要及时提出要求,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四、对学生个人日常卫生情况的标准是:

1.每日要坚持早起早睡,力争保持正常的睡眠与休息时间。

2.每日睡眠前要坚持洗脸、洗脚和刷牙,起床后要洗漱,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吃生零食,不挑食偏食,禁止带零食到校食用,禁止喝生水和不洁食物,饮水要使用个人饮水杯具。

4.每日要按规定标准坚持做眼保健操,看书、写字要坚持做到“三个一”。

5.每周要坚持洗澡一次,校服每周洗 一次,指甲、头发要定期剪洗,禁止留长发和涂染指甲。在校不得穿高跟鞋,上体育课不得穿皮鞋,学生穿戴要整洁大方,上课禁止学生戴帽子和围巾,禁止学生穿拖鞋和背心上课。

临洮县第三实验小学 校园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大力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保持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校园卫生管理发范围:是指校园内围墙之内的地面和地面上所有绿化和建筑物、水面以及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场所的卫生管理。

第三条 校园卫生管理的总要求:

1.环境卫生:道路平整、水面清澈无漂浮物、下水畅通、无垃圾污物、无卫生死角。

2.教室内卫生窗户洁净、玻璃明亮、四壁无尘、陈设整齐、地面清洁。厕所无蝇、无臭。

第四条 校园卫生管理的主管部门是后勤处,各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并对所分管的责任地段负主要责任,实行后勤为主,各部门为辅,专兼结合,人人有责,层层有责。

第二章

卫生公约

第五条 教职工卫生公约:

1.人人讲文明、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废物,不乱倒垃圾,不损坏花草树木。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2.各处室应坚持每天小扫,每周三大扫;做到室内地面清洁,窗明几净,墙壁及天花板无积尘、蜘蛛网,工作场所无杂物。并做到门前“三包”:即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

3.各部门所属卫生责任区应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地面无杂草、果皮、纸屑及其它杂物。每周三组织人员彻底清扫,平时安排人员巡视保洁。

第六条 学生个人卫生制度: 1.讲究文明风貌,着装整洁清爽; 2.每天刷牙洗脸,经常洗澡理发; 3.不喝生水陈水,不酗酒,不吸烟; 4.搞好寝室卫生,保持教室整洁; 5.维护公共卫生,不损花草树木; 6.不乱丢废弃物,不随地乱吐痰。

第七条 学校值周教师应经常督促各部门清扫室内外卫生。检查按抽查和普查两种形式进行,并按照“学校卫生检查评分表”认真评分,及时公布。

第三章

卫生宣传

第八条 认真贯彻有关卫生及保健保洁的法规,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师生自我保洁意识,共同努力把学校建设为一个环境优美、整洁卫生的工作和学习场所。制定卫生宣传工作以总务处为主,各部门要做好各自的卫生宣传工作。第九条 认真做好卫生宣传咨询工作。

第四章

环境卫生

第十条 值周教师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评比。第十一条 广大师生要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及时制止不文明和不卫生情况发生。

第十二条 校办公室楼卫生由办公室负责,教学楼卫生由所属班级负责。总务处要划分卫生责任区到各处室或各班级,并责任到人,切实做好责任区的卫生保洁工作。

第十三条 各部都要做好垃圾袋装化管理和收集工作,校内垃圾集中倒入垃圾屋,一日一清。

第五章

教学卫生

第十四条 班级教室卫生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清扫保洁。每天一小扫,每周三大扫。公用教室及多媒体教室卫生由办公室负责安排卫生大清扫。

第十五条 教师应仪表端正,精神饱满,板书规范,符合标准,语言清晰、生动,带头讲究文明风貌。

第十六条 教室室内环境清洁、宁静,黑板、讲台、课桌椅清洁、无灰尘。

第十七条 学生应自觉维护教室卫生,且听课认真,注意力集中,学生听课时,无疲劳感。

第十八条 总务处必须保证教室内灯光照明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第十九条 班委会要负责教室定时开关门窗,更换空气,保持空气清新。

第二十条 总务处和学生处不定期的对教室卫生进行测评,记录教室卫生状况。

第二十一条 班级卫生要求: 1.门窗干净明亮。

2.地面无纸屑、痰迹等污染物。3.物品摆放干净整齐。

4.室内用具干净整齐,工作场所无杂物。5.墙壁无随意张贴、乱画现象。

第六章

厕所卫生

第二十二条 厕所是传播疾病、造成污染的地点之一,加强厕所卫生管理,是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的厕所由总务处负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厕所由专门指定的班级进行定期冲洗、打扫及消毒工作,每天不得少于一次,达到无臭、无蝇、无大便停积。

第二十四条 各厕所所需的消毒药水,由总务处负责发放,每天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消毒一次。厕所垃圾每天由专人清理二次。

7.中学数学概念学习的要求探讨 篇七

一、要掌握定义对象的存在性

数学概念定义对象的存在性, 一方面可用定义所标志的实际事物来说明, 另一方面还需要用逻辑证明的方法来说明。这种对概念作辩证唯物的解释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

(1) 举出定义对象的实际事例。例如平行线的实际事例有铁轨、直尺边缘等。

(2) 给出概念的存在定理。例如证明“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不能相交”, 这个定理的证明说明了平行线定义在逻辑上是合理的, 平行线的概念是实际存在的。又如命题“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与一点”实际上就是“三角形外心”的存在定理。

数学概念的存在定理, 既可在下定义之前给出, 也可在下定义之后给出。在教学中应根据组织教材的需要, 作出适当的安排。

(3) 数学概念的定义有一种叫做“发生式定义”。例如圆的概念可定义为“圆是一个动点在平面内与一定点作等距离运动所成的封闭曲线”。这样的定义本身说明了定义对象的存在性。因此, 定义对象的存在, 在教学中是采取多种方式来说明的。

二、要掌握概念的名称的作用

概念是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抽象的结果是用“词”来表现的, 通常把这种概念的词的表现叫做“概念的名称”。例如“相似三角形”这一名称, 它除了表示概念所指示的对象之外, 还表示了对象的属性。

概念是一种思想, 概念的名称是与这一种思想紧密联系的符号。这种联系发生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之中或过程之后。由于使用名称是与概念相联系的, 概念的名称所指的不是一个专门的对象, 而是一类对象。所以, 结合对象来命名的作用, 就是借此可以揭示概念的外延。

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 学生企图以死记硬背名称、术语的方式来掌握概念, 这往往是由于他们不懂得概念的名称的由来和它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概念的名称或术语对正确的思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为不掌握概念名称的作用也正是造成歪曲概念的原因。

三、要掌握原始概念的作用

数学概念的教学, 一方面要利用关于数和形的实际事例的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 另一方面在给概念下定义的过程中要利用以前已知的概念来给出新的概念的定义。这是因为新概念所反映的属性必须以旧有概念的名称来表达。如此类推, 必然在某些概念之前, 没有任何已知的数学概念可作为定义的依据。像这些不能给予任何定义的概念称为原始概念。在中学数学中, 如“点”“线”“面”“元素”“集合”“对应”等都是据以定义其他数学概念的原始概念。

原始概念也是在实际事例中抽象出来的, 但它是起于直接经验的。例如集合的概念定义为“具有某种属性的东西的全体”。这种定义不以任何数学概念为依据。这种定义的理解, 全凭实际事例的指示;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把握它的意义。一般称它为指示的定义或描述性的定义。

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 应当使学生懂得原始概念是一切其他概念的定义的出发点。

四、要掌握给概念下定义的规则

任何科学概念的叙述必须是明显的、确定的, 否则便不能产生反映事物属性的作用。而数学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首先通过概念的定义来反映的。因此, 要求概念之间的联系必须是逻辑的联系。因为这种逻辑的联系是根据正确思维的规律建立起来的, 所以, 给概念下定义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

大家知道, 给概念下定义不能循环。循环定义的表现, 一种是既用甲概念来定义乙概念, 又用乙概念来定义甲概念。例如“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和“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角叫做直角”是循环的定义。另一种是纯粹的“同语反复”。例如互为质数的数叫做互质数。这样定义的结果是什么也没有说明。

在学生的回答中, 常常出现循环定义的错误, 这往往是由于对本门学科的原始概念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一门学科的开始阶段, 基本概念的教学必须注意避免这种错误。

概念和它的定义又必须是相称的。如果不相称, 必然产生缩小或扩大概念所应该具有的外延的错误。例如“无理数是无限小数”就是扩大了无理数概念的外延, 因为像π詛lg2等无理数都不能够用有理数的方根来表示。

在学生的回答中, 这一种错误也是常见的。这往往是由于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没有真正掌握。在概念的教学中, 必须十分重视根据概念的名称和定义来揭示概念的外延, 亦即对概念进行分类。

教师要能正确地运用概念, 就必须在掌握概念时不仅了解概念内涵中所包括的一切属性, 而且还必须了解怎样把邻近的概念或彼此相反、彼此对立的概念区别开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概念体系。

掌握概念的体系就是既要熟悉比目前所研究的概念更为一般的概念, 又要熟悉比目前所研究的概念更为特殊并且是从属于它的概念。

例如方程和函数是不同的数学概念, 它们分别各自构成自己的体系, 但又彼此有概念上的联系。方程实质上是用函数来下定义的额, 所以, 函数是比方程更为广泛的概念。

因此, 教师对教材的掌握首先表现出对一定的概念体系的掌握。

五、要掌握概念的运用

概念的运用是把已经概括了的一般的属性应用到个别的、特殊的场合。这又叫做概念的具体化, 这种具体化主要表现为把概念作为判断的工具。在数学问题中, 经常利用定义来判定图形属性或者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 概念每一次的具体化, 都将使学生对概念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8.语文常规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 篇八

一、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预习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其自学习惯,提高其自学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如何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呢?教师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预习前,教师要根据教材难易和学生水平,提出明确具体的预习要求。预习时,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或默读等方式,了解文章的内容,摸清文章的思路,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写作的意图;可以从审清题意入手,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扇“心灵的窗户”,可窥见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注解,或通过查阅工具书和其他参考资料等,来疏通课文中的难理解的字、词、句。

对于基本功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列出文章提纲(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能及时抓住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等重点句和重点段)。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新课文与已学过的文章进行比较预习,这种预习法强调知识的迁移,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同时又可获得对某些知识的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

复习是学习之母,搞好复习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复习要以当天教的内容为主,教师要让学生用尝试的记忆方法,把当天课堂学习知识告诉家长,听写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等。

二、认真书写的习惯

1.晓之以理,初步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①正确的坐姿。写字教学第一课的内容就是讲解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要出示写字姿势图,并可先按从上往下的顺序,让学生自习观察,并重点注意图中小朋友的坐姿,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观察(写字时是怎么坐的,手臂是怎么放的,胸口与桌椽的距离怎样,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怎样等),使其初步了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即头和上身稍向前倾,不向左右偏斜,身体坐正,腰背挺直,两臂平放桌面,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纸要放正,两脚平放地上,稍稍分开与肩同宽,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一尺,胸部与桌椽的距离为一拳)。接下来,教师来示范,由学生来摹仿,并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通过评价来加深印象,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在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坐姿后,教师再来强调正确的执笔方法,引导学生着重观察图中学生五指是如何执笔的。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手离笔尖一寸,食指、拇指捏住笔杆,无名指、小指垫在下面,五指各司其职,缺一不可。教师要对全班同学一个一个地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掌握较差的同学要手把手地、一遍又一遍地教,直到其完全掌握为止。

②正确的运笔姿势。低年级学生是用铅笔来写字,中年级学生是用圆珠笔或钢笔来书写,手腕放在桌上,不像书法可以悬腕。写字时不是每个字都要移动手臂,所以大多数横画学生是靠手腕内旋来完成的,竖画则是靠指力下压,撇等较舒展的笔画则要“缓行、急收”,让学生来练习运笔,教师示范,展示笔画运行过程,使其不仅学“字”,更学“法”。

三、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为此,语文学科要制订出系统的作业格式要求,教给学生写作业的方法,从写字清楚,书写整齐、美观到格式正确,都有规范要求。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有了时间限制,学生就不敢随意浪费时间。和时间比赛的结果会鼓励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合理安排时间,养成有计划地学习的习惯

严守时间是一个人的美德,也是成功的保证。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十分重视对儿童进行时间的教育。他说:“儿童年轻起,就应当受严守时刻的训练,清清楚楚地给他们划出行动的范畴。”孩子往往玩起来没完,看起电视来也会忘了一切。这时家长应该给孩子定一个严格的时间表。如每天放学回家先做作业,作业完成后看半小时左右电视,8点按时睡觉,早上6点准时起床,慢慢让学生养成习惯,由家长督促到自觉做到。

五、善于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

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创新的火花才能在思考中迸发闪烁。教师在设定让学生思考的对象及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应有“度”的把握,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之后,能获得一定的收获。“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的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把提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氛围和学会提问题的方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创设“爱”的气氛,用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然后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提问,并号召全班学生向经常提问题的学生学习,看谁提的问题最多最好。另外,教师教给学生会提问题的途径:①从知识的起源“怎么样”“为什么”及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去寻找问题;②从“新”“旧”知识认知结构的矛盾交接处来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会不一样呢”;③从多角度思维处提出问题,如“还可以怎么想”“假设……又怎样”等。

培养学生提问,既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培养其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遇事积极主动的很好途径。

9.青阳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篇九

一、关于环境卫生:

1、各班级在规定时间(早晨7:30,下午2:30)前打扫好本班级的教室及所负责的走廊、清洁区、楼梯。

2、教室垃圾不滞留,打扫完毕及时倒掉。

3、学生课桌内不得有废纸、杂物。

4、门窗、玻璃、墙壁不可有乱写乱画现象。

5、所有卫生责任区注重保洁。

6、值日生拖地,拖把洗净拧干后,拖把垂直地面拿上楼,不可带太多水或乱甩拖把。

7、教室打扫工具摆放整齐、有序。

8、勤洗澡、理发、剪指甲,勤洗衣服、鞋子,注重个人卫生。

9、见纸屑、塑料袋、果皮等垃圾主动捡拾。

10、值周班级要保证责任区整洁,无废纸等杂物。

二、关于自行车:

1、到校门口主动下车,推行,不得骑车进入校园。

2、放学有序推车出校园,不得骑车或推车打闹。

3、服从值周班级同学管理,按要求摆放好自行车。

三、关于纪律:

1、除打扫清洁区的值日生外,所有同学不可随意进入花园。

2、不得践踏草坪、攀折花草。

3、课间做有益的活动,不得追逐打闹、放鞭炮、推撞起哄、擅自走出校门。

4、阴雨天不可到泥地上玩耍而把泥土带到水泥路面。

5、不可到校园外摊点买零食等。

6、不得摇晃小树、国旗杆、爬院墙、攀大门。

7、不得侮辱、打骂检查员。

8、上下楼梯不摸扶手,不得顺楼梯下滑或趴在走廊护栏俯视。轻走慢行,靠右行走。

9、放学整队、举牌离校,服从值日教干、值日学生调度、管理。有教师送队,保持安静、整齐,不打闹、不喧哗。东至颖都北门,西至垃圾中转站不得散队,服从路队监督员的检查、管理。

10、上学、放学遵守交通规则,不追逐打闹,不快速骑车,不在马路上玩耍。

11、值日检查员按时到岗,不得缺席。

12、上学、放学走学校正门,不可从东面场地进入。

13、学生没有特殊原因不可到办公区玩耍、喧哗。

14、课间不得拿棍棒、小刀等工具打架、玩耍。

15、低年级家长送学生上学,服从检查员管理,不可强行进入校园。

16、爱护桌椅等公共财产。

17、严禁在墙壁、门窗、桌凳上乱写、乱画、乱刻。

18、爱护墙壁,做到手不摸墙,脚不踢墙,身不倚墙,桌不靠墙。

四、关于礼仪

1、不得穿拖鞋进入校园。

2、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洗衣服、鞋子,保持个人卫生。

3、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染发、烫发。

4、见老师、客人有礼貌,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不说脏话,不骂人。

10.一年级学生常规要求儿歌 篇十

1、课前三分钟铃

上课铃声叮当响,小朋友们进课堂; 书本文具摆放好,安安静静静息好。

2、上课歌

专心听讲四做到,眼耳口心都要到; 不懂问题举手问,课堂知识当场了。

3、发言歌

要发言,先举手,起立站直再开口。不插嘴,不乱叫,说话流畅声响亮。

4、读书歌

身正肩平脚并拢,书本稳稳拿手中。两眼有神看书本,学会知识乐无穷

5、写字歌

学写字,重姿势。眼离书,约一尺;胸与桌,约一拳; 离笔尖,约一寸;臂肩脚,要放平;用左手,轻按本; 用右手,来执笔;好习惯,益无穷。

6、作业歌

课堂作业认真做,抓紧时间不能拖。字迹端正又规范,反复检查少差错。

7、下课

下课了,要休息,小凳子,桌下齐,书本文具放整齐,先上厕所再游戏。

8、午餐

吃饭前先洗手,细嚼慢咽不开口。不剩饭菜不挑食,文明用餐我坚持。

9、出操

小蚂蚁,一二一,跟着口令快静齐,不推不挤排好队,稍息,立正,向前看——齐!

10、升旗

升国旗时要肃立,立正站好看国旗。满怀激情唱国歌,目不转睛望国旗。

11、放学歌

放学立即离学校,安全第一要牢记。无益活动不参加,按时回家莫忘记。

12、个人卫生

勤剪指甲勤洗手,衣服干净勤洗头。干净手巾随身带,个人卫生要讲究。

13、值日歌 今天我值日,责任牢牢记。摆桌椅,捡纸屑,教室整洁心欢喜。

14、课中操

(一):

我学老鹰飞飞,我学马儿跑跑,我学鱼儿游游,我学青蛙跳跳。我在可爱的学校,快乐得像只小鸟。(可配上动作)

(二)《我们学习多快乐》

铃声响,进课堂。小小脚,并并拢。小小手,自然放。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认真听,勤动脑,多提问。我们学习多认真。

(三)师:请你跟我坐坐好 生:我就跟你坐坐好 师:请你跟我来写字 生:我就跟你来写字

注:前半句为老师说,后半句为学生说。一二三四,坐好姿势。(同时要求坐好)五六七八,闭上嘴巴。(要求不要说话)

(四)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课间操,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

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好。

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五)

一二点点头,三四拍拍手,五六弯弯腰,七八跺跺脚,九十快坐好。

(六)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灵又灵;上课专心听,开动小脑筋。

(七)拍拍手,拍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两手朝上伸一伸,两手叉腰扭一扭,端端正正快坐好!

(八)谁的眼睛看黑板,我的眼睛看黑板;(看老师,看着我)谁的耳朵仔细听,我的耳朵仔细听。

(九)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紧了。小腰板,挺直了。

15、放学

放学时,收书包。书本摆放有条理,教室整理别忘掉。

排队做到快静齐,高高兴兴回家去。(口令:1收;2理;3排队)【学拼音】:

(1)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宝宝住里面。

住上格,不顶线,住下格,一半多一点,住中格,写满顶两边。

(2)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单韵母在一起。看前面,摆口形,口型变化要注意,快速向后滑过去,和成一音莫忘记。

(3)声母b韵母a,猛的一碰变成ba。b-a(带调号)爸,爸爸。【组织教学】:

(1)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2)同学们,我问你,上课应该怎么做? 身坐正,脚放平,眼看老师守纪律。(3)小火车在哪里,小火车在这里。

(4)身体,坐直。两手,放好。保持,安静 写字时:

1、提醒法。(生写生字前,师诵儿歌)身坐挺,足摆平,头不歪,肩放平生接:生字写得好,老师夸我行!

11.小学生学习的常规要求 篇十一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 作用 要求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179-01

自主学习是学生的最重要学习能力之一,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指出:“如果一个铅球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没有目标,那么,他的成绩一定不会很好。如果他心中有一个奋斗目标,铅球就会朝着那个目标飞行,而且投掷的距离就会更远。”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它具体的说明了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1 自主学习中确立学习目标的意义

目标设置既是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又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学习目标对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1.1 学习目标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有了学习计划的学生知道,自己多玩1h,多聊1h,将会使计划上的某项任务告吹。根据学习上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使整个计划中的许多任务受到影响,学习目标无法实现,所以,他们对时间特别珍惜,不会随便地浪费时间。

1.2 学习目标有助于养成良好习惯

制订学习计划有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长期按学习计划办事,就会使学习生活很有规律,甚至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候,就不必为起不起床,睡不睡觉,学不学习再付出意志上的努力了。学习生活完全达到了“自动”进行的境界:不起床睡不着了,不睡觉就困了,不学习就好像缺了点什么似的。这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计划的,也可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计划和顽强意志长期结合的产物。

1.3 学习目标具有维持功能

在没有时间限制的学习情境中,目标影响自主学习的坚持性。学习进展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会促使学生不断地为实现目而标奋斗。适当的目标设置能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但难度过高或不符合社会要求的目标设置会促使学生改变学习目标并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当然,目标的强度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持久性也会产生影响。目标的强度越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就越持久。

2 学习目标的确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要求

要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就必须为自我行为设置有效的参照点。学生为什么、如何、形成什么样的目标定向,目标的特征等对其自主学习的不同过程和自主学习的动机都会产生影响。社会认知学派认为具体的、近期的、能够完成的学习目标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设置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同时考虑长期性和短期性

大部分孩子在念书时,都没有仔细想过自己的长期目标,父母也是如此,所以常会听到他们说:“先念好再说,未来目标以后再想也不迟。”其实,如果有个明确的目标,孩子的学习动机就会更高,因此最好订出一个务必完成的明确目标,这样孩子才可以随时检视自己的程度。如果是高中生,不妨将长期目标设定为“我一定要念某某大学”、“我的数学成绩一定要达到95分”、“平均分数一定要超过90分”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孩子设定的目标应该要合理,而且有达成的可能性才行,也就是说,一定要是孩子努力之后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另一方面,远期目标也难以使学生产生对目标实现的紧迫感,难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与远期目标相比近期目标往往比较容易实现,需要的意志控制要求也更低,能够使学生更快地看到自己某些能力的增长。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动机也就越强。但是,自主学习过程中没有长期目标的指引,容易使学生在实现短期标后失去设置新的短期目标的动力,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2.2 “鼓励”原则

让他思考阻碍目标达成的因素及克服方法只要让孩子想想是什么原因阻碍他完成目标,就可以找出克服或预防的方法。如果是因为朋友太多让他无法专心念书,可以事先空出和朋友见面的时间,或是当朋友打电话给他的时候,用留言的方式让他念完鼓励书再回电。如果孩子无法按照一起讨论出来的读书计划执行时,最好依孩子的性向再重订读书计划。要是因为有兄弟姊妹在念书时妨碍他,可以叫孩子去图书馆,或是为他们安排一个固定的游戏时间,之前就不要妨碍彼此念书。万一还是不行的话,就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学习动机不足,这时不要骂孩子,而是应该想想其他可引起孩子动机的方法或是奖励。

2.3 订出评估目标达成度的标准

要如何确认孩子的目标是否有达成?要用哪种标准来判定?这些都应该要事先决定。假设要求他写作业和日记,不可以因为孩子说写好了,就认为没有问题。因为如果他根本没有认真写,那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一定要清楚告诉他作业要怎么写、日记要怎么写,这样才没有问题。尤其是国小低年级的孩子,更需要常确认他的目标或课业有没有完成,可以的话最好每天都检查。不过等他升到国小四年级以上时,就不需要这么频繁地确认,大概一个星期检查两、三次就可以了。如果他都按照计划进行,以后一星期只检查一次,甚至再把时间间隔加长也没关系。

2.4 必要时修正调整目标

虽然孩子已经努力地照计划念书,但不知为什么,却总是不顺利,这时候就应该去了解背后的原因。还有当孩子努力后,却仍无法如期达成目标时,应该要能接受随时修订目标。请一一确认当初设定的目标会不会难度太高、设定的目标对孩子是不是真的很重要、有没有其他更适合孩子的目标、奖励是否恰当等等。孩子的目标或是为达成目标所定的计划,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不适当或是有更好的方法,随时都可以再修正。

2.5 现实与理想相结合

学生最朴实的学习目标就是为了有个好职业。好的职业,不用灌溉花儿也会开,烂的职业,靠天吃饭还经常朝不保夕。不管每个人命运如何,从大多数人的总体统计数字上来看,职业好坏与人的学历水平是有重要联系的,所以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追求更高的学历是必要的。

最崇高的学习目标就是为了享受人类文明,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所能欣赏到的人类文明果实是不一样的,文化休养低的人对高级的人类文明成果享受不完全,比如对经典的艺术作品仅止于知道它值多少钱,而且在一生中对日常生活的享受领域也十分狭窄,这是有多少钱也无法弥补的。在教育学生时,应将这两者相结合,有利培养学生执行学习目标的韧性和毅力。

参考文献

[1]徐祖权,冯发柱.如何帮助学生认定学习目标[J].湖北教育,1998(Z1).

[2]乔建中.学习目标和任务难度对学生投入意愿的影响[J].南师大学报,1998(1).

[3]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

[4]傅美芳.试论自我教育目标的导向功能及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2002,24(4).

[5]潘布哈.设定学习目标 提高学习效率[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16(8).

[6]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小学生学习的常规要求 篇十二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大多数学者认为, 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传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 忽视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所以, 新课程改革就需要大力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施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概括地说, 就是“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变成指导者和顾问, 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个人空间, 让学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工作, 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探究学习被认为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所谓探究学习就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 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要求

1.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育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背景, 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叶澜教授曾经说过, 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不可能离开教育观念的,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 但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并顽强地、无孔不入地渗透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那么为了使广大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 就要让教师加强学习,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具体地说, 教师必须具备五种意识, 即平等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其中平等意识体现为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讲坛上走下来, 尊重每一个学生, 做学生的好朋友, 关注学生间的差异, 平等地和每一个学生对话交流。合作意识体现为教师应该改变单兵作战的特性, 即不但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合作, 而且要调动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种力量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研究意识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与教材, 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自主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积极地研究学校实际、研究教育趋向、研究教材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开放意识是指要打破传统课堂上封闭式、机械化、程式化的气氛, 使课堂变成一个激发学生智慧和好奇心的地方, 让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地彰显, 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关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的过程,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服务意识表现为教师要摒弃教师就是权威、学生必须服从老师的想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创建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 同时要仔细观察,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随时掌握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及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帮助。

2.新课程目标观的建立。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比较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真正实现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如何安排教学才能在新课程中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呢?首先在实践中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是一些毫无悬念、毫无冲突的客观真理,那么学生在历经了教育过程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的结论,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而获得高分,而学生本身的个性却被压抑与控制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让学生在做中学,主动建构知识的生成过程,再用生成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探寻答案。其次是在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中实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因而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及个性养成”。最后要形成新的教学观念,传统的以“教师中心”、“课本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了,这就要求教师有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改变单一的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同时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求知。

摘要:新课改已经实施一段时间, 在实行中有成功也有困难。本文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出发探讨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教育观念的更新、新的课程目标观的建立、新的教学观念的形成。

13.东吴庄小学教案常规要求 篇十三

东吴庄小学教案常规要求

1、课堂教学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是教案书写的必要前提。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学习方法、教学过程等因素。课堂教学设计既要有逻辑性,又要有灵活性;既要有层次感,又要有节奏美;既合理又合情,且符合认知规律。精心地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应该是让学生适应教案。 2、教案书写要抓住“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两条线,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充分地体现出来。 3、教师上课必须要有教案,每节课原则上要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教案,复习课一个单元有一个完整教案,严禁不备课无教案上课。 4、任课教师要以本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依据,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必须做到提前备课,课前复备;节节都备课,节节有教案。 5、教案编写的繁简详略应依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的课型而定(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必须写详案,教龄以上的教师写简案,上三个课头以上的教师其中一个课头写详案,其余课头写简案)。 6、教学反思不得少于课时总数的1/3。

14.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篇十四

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必须遵循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按照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检查、评价教学工作有据,我们根据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及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课程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和我市实际,制定《邛崃市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一、备课

备课就是教师在课前所做得准备工作,即教师充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开发课程资源,了解学生,弄懂弄通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样学、教师怎么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内容科学、办法适当的教学方法(写出教案)。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搜集备课信息——设计教学方案——写出教案。

(一)钻研《2011版课程标准》

备课,先从读课程标准开始。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领”,是源头,是方向,也是方法。语文课标对小学语文不同学段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所谓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训练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才能把课讲实、讲活。

(二)备教材。《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千重要,万重要,把握教材最重要。

1、研读整册教材、单元导读和单元(组)课文和语文天地。研读整册教材的年段特点及教学要求,把握单元结构,进行单元分析、整合,确定单元教学计划。

2、备课前读课文。教师研读教材应边读、边想、边画,把读、想、画、问、写结合起来,抓住教材中的关键字、词、句,作批注,整体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寻找并确立教材的知识点(新旧知识的衔接点、重点、难点)、兴奋点(情感共鸣点、生活切入点)、创新点(质疑问难点、拓展发挥点)。

3、研读课题。在研究教材中,为了较快地把握教材的中心和实质,以及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可以采取深究课题或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词的方法。

4、钻研“小资料”和“金钥匙”。教材中常有指导思路、方法的“金钥匙”与课文有关的学习小资料,它既是帮助教师正确使用教材、突出重点、发散难点的教法指导,又是启发学生分析思考掌握知识要领的学法指导。

5、领会揣摩插图。教材为什么要设置插图?它的作用是什么?教师要用心领会揣摩插图的用意,发挥插图的作用。

6、钻研课后问题。教师对课后问题的难易度做到心中有数,它是教师进行课内训练的基本标准。

(三)备课程资源。教师应走进资源丰富的现代课程,将自己的角色由书本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者、利用者,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课程资源包括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典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那么,怎样开发课程资源?

(1)教学参考书的学习利用。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是教师教学中的三件法宝,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①先钻研教材,后看教师用书。②教师用书贵在参考,既要发挥它的参考作用,又不要受它束缚,要进行整合。③把教师用书作为开拓思路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去发挥、创造。

(2)报刊资料的学习利用。全国的教育教学报刊很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它的专业性强,具有可读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是教师备课和业务进修的“源头”“活水”。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借鉴有关资料。教师备课时可在网上选取所需资料,精心编排,有的可以直接下载优秀教案,然后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修改使用。优秀的课例和教学经验的学习、欣赏、比较、借鉴和运用,对教学和业务的提高很有帮助。

(4)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它不仅是知识宝库,还是思维宝库。把生活教学贯穿到日常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素养。

(四)备学生(了解学生,以学定教)教师要上好课,既要钻研教材,有必须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目中有人,让课堂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所以,备课必须要备学生。

1、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

(1)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生活背景。(2)学习时可能产生的困难和障碍。(3)学生对本课的兴趣。(4)不同水平学生的差异。

(5)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期望和建议。

2、教师了解学生的方法和途径。

(1)平时课外观察。

(2)课堂发言。(3)批改作业。(4)辅导。(5)座谈调查。(6)检测与分析。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是教学的预谋和筹划。它具有以下特点:(1)规划性。课题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项工作作一个规划,如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筹划等。

(2)前瞻性。在做教学总体设计时,教师通过思考预测教材内容、学习环境、教师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反应,依据学生可能做出的反应,借助于想象拟出操作蓝图。

(3)创造性。教学设计者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去设计独特的具有个性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所以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一)教案编写的内容

(1)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2)教学目标:应体现三维目标、具体、准确、弹性。

(3)教学重点、难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可能产生的困难或障碍。(4)教学准备:搜集资料、教学用具、课件制作等。(5)教学过程:教学的步骤及活动内容和方法。

(6)板书设计:体现文章的特点、思路、结构,主旨、写作方法等。(7)课程资源:课内外的拓展、运用。

(8)教学后记:每教学完一课,对教学有价值的内容作记载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目标的设计: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3)三维目标的体现。

2、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1)课时目标明确。(2)目标具体,体现操作性。(3)体现三维目标与文本的训练点的结合。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重点是对教材进行增删、取舍、重组、加工、包装的艺术处理过程,一增强教学内容的情趣性、生活性,化解教学内容的难度,使内容更趋于合理,使教育教学之功能得以充分实现。教师组织处理教材就是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1)注意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2)教师要注重传授新知识,精心处理重难点。

15.小学生学习的常规要求 篇十五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蛙泳分层教学与常规教学对成年人 (30-40) 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

1.2、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通过中国知网, 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等搜集大量有关数据和文献为论文的顺利拟成提供理论依据。

(2) 访谈法。

通过访问资深教练员, 获得蛙泳教学中影响教学结果的因素等。

(3) 实验法。

本研究采用组间对比的训练实验。对实验组与对照组1、2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蛙泳教学方法对成年人进行为期12天的教学实验, 通过对测试学员观察记录及实验前后的各项指标的测评, 获取研究所需数据。

实验设计方案:

(1) 实验课题:三种蛙泳教学形式对成年人 (30-40岁) 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的对比分析; (2) 实验时间:2013年10月10日至201年10月21日, 每天一次课; (3) 实验目的:验证三种不同蛙泳教学形式对成年人学习蛙泳的效果和掌握情况的影响; (4) 实验地点:石家庄市大马游泳健身中心; (5) 实验对象:河北省石家庄市大马健身中心游泳45名学员, 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 (1) 和对照组 (2) , 每组15人, 其中男10人, 女5人; (6) 实验方法:组间对比法; (7) 实验因素:实验组采用在第一次课中详细讲解蛙泳及教学过程———陆地模仿蛙泳腿———水中借助背漂漂浮———根据个人漂浮特点进行形式二或形式三的教学形式。对照组 (1) 采用陆地模仿蛙泳腿———水中借助背漂练习蛙泳腿———水中换气———换气与腿配合———陆上蛙泳手与换气模仿———水中完整配合———逐渐摘背漂的教学形式。对照组 (2) 采用的是熟悉水性—陆地蛙泳腿模仿练习———水中蛙泳腿练习———陆上蛙泳手模仿练习———水中蛙泳手模仿练习———水中蛙泳手与换气配合———完整配合的教学形式; (8) 实验因素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 (1) 、对照组 (2) 在实验过程中, 教学环境和课程的时间间隔, 教学课时始终保持严格的一致性, 由同一教师教学。为了控制外部的因素影响以及对实验结果的作用, 三组学生在实验结束前都不认识, 并说明实验目的, 避免学生之间的切磋。在最后的测试中, 采用盲测, 即参与评判的教练事先并不知道哪一个是实验组, 哪一个是对照组 (1) 、 (2) 。评分人员由河北省优秀退役游泳运动员及有着多年教学、带队经验的优秀游泳教练员组成; (9) 测试方法:所有课程结束后, 由河北省游泳退役运动员及专职游泳教练员组成的评价小组, 对三组学员的游进距离, 配合程度方面等方面, 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各组学生所占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人数比例评出结果。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分析

参加此次试验的45个学员同时进行教学考核, 考核场地为教学的泳池中进行 (长度为25m) , 打分标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实验组:实验组在第一次课对学员进行了漂浮实验、详细讲解和教练示范后, 将学员分为了可漂浮学员与不可漂浮的学员, 并对两组学员分别采用了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教学形式。在熟悉水性阶段可以很快很好地掌握教练所教的各种熟悉水性的动作, 在随后进行的蛙泳腿技术的教学中, 由于身体位置控制的非常好, 所以蛙泳腿完成的质量也高;在进行的蛙泳手与呼吸的配合中, 在这一环节可漂浮学员在学习中基本没有遇到困难;在后期, 也是最难掌握的教学阶段即完整配合阶段, 部分可漂浮学员在初期学习及练习阶段遇到了手与腿与换气配合协调性的问题, 但在一定的练习后, 均能连贯的游进。不可漂浮学员因对水有些恐惧的心理, 或其它原因, 导致在水中身体不能完全放松, 无法漂浮, 根据这个特点采用了对照1组的教学形式, 使学员逐渐放松心态, 并减少对水的恐惧心理;在掌握学习腿部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加入水中呼吸的练习, 后在掌握水中呼吸和蛙泳腿的基础之上加入蛙泳腿与换气的配合练习, 在这一环节中, 学员在开始学习阶段出现了换气与腿的配合问题, 如, 出现一次换气多次蹬腿情况, 但这一问题在练习后得到了解决;进行的手与换气的教学中由于是在陆上进行的, 所以并未出现太多问题;最后完整配合阶段, 与可漂浮学员一样, 都是在初期学习及练习阶段遇到了手与腿与换气配合协调性的问题, 在一定的练习后, 均能连贯的游进。

对照1组是侧重于蛙泳腿来进行教学的, 所以在第一次课就直接进行了蛙泳腿技术的陆上及水中借助浮具的教学, 有部分学员为了增加蹬腿的力度出现了盲目地收大腿的现象, 以为用大腿发力的力度更大, 蹬腿距离更远, 实则不然, 教练要反复对这些学员进行技术改进, 浪费了教练的教学时间;进行的水中换气教学中, 有少部分学员无法连贯换气, 在教练的一番讲解及练习后方能顺利完成连贯换气;换气与腿的配合教学过程中, 学员遇到的基本问题与实验组不可漂浮学员所遇到的问题基本一样, 即换气与腿的协调问题;在进行的手与换气配合的教学中, 因是在陆上进行的, 并没有出现太多问题, 学员均可掌握该技术;最后进行的水中借助浮具完整配合练习中, 摘除浮漂后, 小部分学员出现了身体下沉, 无法漂浮在水面的问题, 教练重新为这些学员佩戴有少量气的浮漂, 让其继续练习一段时间后再次将浮漂摘除, 为教学增加了难度。

对照2组:教学侧重于先让学员熟悉水性后再进行技术教学, 但是这一教学形式忽略了部分人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因素, 有些人适应水的能力较差, 并不是一次、两次课就能漂浮起来或水中行走站立等的, 由于教学课程短, 教练不能因个别学员的问题放慢教学进度;在熟悉水性课程中出现了部分学员无法漂浮的现象, 为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在之后的蛙泳腿教学中, 因有些学员的漂浮效果不太理想, 进行水中蛙泳腿练习时, 身体位置有倾斜的现象, 盲目地收大腿, 导致身体位置倾斜的更加严重, 为教学增加了难度;在手、换气与蛙泳完整配合陆上教学中, 并没有出现过多问题;在最后进行的完整配合水中教学中, 还是部分学员无法漂浮, 进行了三到五个完整配合动作之后身体就由腿部开始出现了下沉的问题, 为后期教学增加了负担。

2.2、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蛙泳的游距、手与腿、呼吸的配合、一次动作的效果、动作的节奏以及身体的流线型。

2.3、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通过实验表明:实验组无论在哪一项考核中, 达到优秀的人数比例均高于两个对照组, 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根据学员不同的身体条件与心理因素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形式。游距、配合程度、单次动作效果、动作节奏、身体流线、换气次数的优劣均与身体位置有密切的联系, 实验组进行的实验则有效克服这一难题, 使学员无论在技术与速度上都达到了在初学者范围内的一个较高标准。

3、结论

(1) 根据学员自身情况不同, 运用分层教学和常规教学, 其中分层教学在成年人蛙泳教学中效果显著。

(2) 加入漂浮实验可以使学生漂浮在一个较好的水平面上进行学习, 使其可以获得较好的身体流线形。

(3) 在教学的侧重点上, 突出教学难点, 降低教学难度, 延长了学生游进距离。

(4) 加入详细讲解及教练示范, 使学生对蛙泳教学的各个阶段有一个清晰的轮廓认识及直观的视觉影像, 增强了学生的动作节奏感和完整配合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周华.浅谈游泳初级阶段的游泳教学[J].贵州体育科技, 2002 (1) .

[2]吴思佳.游泳教学方法的研究[J].游泳季刊, 1990 (4) .

[3]腾云.蛙泳教学方法设计与运用[J].游泳季刊, 2007 (3) .

[4]梅雪雄.游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6.小学生学习的常规要求 篇十六

强化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员干部要按照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要求,立足于抓常、抓细、抓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避免走过场,瞎应付,要将学习落到实处,实现“入心”“入脑”。要坚持学用结合,达到知行合一;通过扎实学习,实现头脑充实;把握问题关键,力求整改实效;从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学习方式可灵活掌握,但务必保障实效,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工作中自觉做到勤学习、多动脑、常思考。要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多到基层一线转转,与群众谈心交心,多向党员群众征求建议;善于从具体工作中发现规律性问题,在日常小事中总结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以理论知识推动实践工作。防止大而化之、学用“两张皮”,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两学一做”,归根结底要加强思想作风,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学习,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通过学习,解决一部分党员党性意识弱化、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全体党员干部队伍中形成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的政治氛围,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强化基层党员的政治意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是稳固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强化基层党员的政治意识、开创全党上下争做合格党员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共产党人自我净化能力、持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带头廉洁自律,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自觉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的好坏,影响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从政取向,影响党内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持续改善、精心营造,推动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局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谋划推进,不断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向深入。要坚持基础在学,在理论武装上抓到位、见实效。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在学习中提升政治素养、锤炼坚强党性;要坚持关键在做,在做合格党员上抓到位、见实效。要把增强“四种意识”作为学习教育的根本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按照“四讲四有”标准要求自己,始终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保持为民本色;要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重点问题上抓到位、见实效。要把问题导向贯穿学习教育始终,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要坚持经常教育,在规范党内生活上抓到位、见实效。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在全党上下全面铺开“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关键是抓领导干部、抓第一责任人。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推动各级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身体力行地落实学习教育。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提高自身的标准要求,积极参与到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中去,带头讲党课、带头学习讨论、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解决自身问题,引导、带领本单位、本支部的党员投身到这项“政治任务”中来。各级党组织一把手既是组织者、监督者,更是活动参与者,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谋划落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谈到,“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共产党员的思想观念、个人品质、生活作风,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因此,应该自觉将清正廉洁、无私奉献、艰苦朴素这些高尚的情操内化为个人品质,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指导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通过“学习”和“做人”,提高党员群体的整体质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夯实基础,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上一篇: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下一篇:幂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