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题

2024-10-2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题(共13篇)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题 篇一

口算

(一)0.8×0.2=

5.6×3=

0.25×4=

3.1×0.2= 0.45×6=

0.4×0.25=

3.6×0.8=

2.9×1= 4-1.4=

82-7.2=

19+9.1=

4.1-0.89= 5.68+0.42=

6.1-5.1=

0.72-0.24=

0.8+0.18= 0.89-0.25=

1-0.98=

0.048+0.52=

5×400= 9.6×3=

0.75×2=

6.01×0.3= 4.25×4=

2.3×0.06= 54×0.8=

17.5×0.01= 6×6.5=

0.66×0.3= 4.6×0.4=

0.75×0.4= 4.73×10=

3.3×0.5=

0.05×0.4= 4.3×0.2=

0×34.5= 0.07×0.5= 15×0.08= 1.6×0.03=

3.2×0.5= 3.6×0.7=

2.5×0.4= 3×0.09=

23×0.4=

0×23.5=

60×0.8=

120×0.5=

12.5×8=

45.2×2=

33×0.04=

0.09×0.9=

0.8×0.9=

25×0.4=

6.5×0.4=

7.7×0.8=

2.2×0.05=

0.32×100=

0.25×4=

3.4×0.6=

(二)7.3×4=

66×0.4=

1.3×3= 6.5×4= 4.7×0.1=

0.6×100= 12.5×0.8= 8.5×0.2=

0.012×20= 4.1×0.6=

5.5×2= 7.2×0.5= 0.125×8=

19.9+11.1= 75÷10=

1.32×8=

0.9×0.3=

0.13×7=

4×0.3=

7200÷800= 0.98-0.09= 0.15+0.7= 8500÷500= 3.2-0.32=

0.35+0.63= 7500÷250=

187÷1000=

1+3.89=

0.96÷8=

0.8×7=

0.7×8=

10.3×2=

3.5×0.2=

2.01×0=

0.21×100=

0.7×4=

430-250=

0.17+0.06=

0.17+0.6=

0.83-0.6=

0.2+0.78=

600×0.7=

670+250=

10.2+0.2=

3.2-3.2=

3.7+2.3=

2+2.8=

380-290=

3500÷70=

3.1+3=

口算

(三)3.8+1=

0.95-0.05=

0.081×10= 1.5×7=

5×0.6= 10×0.05= 0.05×4= 1.02-0.09=

17×300= 10.2+0.02=

9.2-6= 25×100= 0.35+0.5= 3.8+0.38=

450+780=

口算

3.1+0.3=

3+0.3=

630÷9=

4.5-0.4= 9.5-5=

330×9=

9.53-1.53=

9.5-0.5= 3.5+2.4=

1-0.95=

0.3+0.27=

0.47+0.13= 9.5-7.3=

7.2+0.8=

7.82+0.3=

8.8-6.7= 9.5-7.3=

1-0.95=

3.4-2.8=

0.96-0.35= 9.53-1.53=

0.25+0.75=

1.2-0.8=

0.83-0.5= 4.5+4=

4-0.6=

0.74+0.16=

23×100= 0.53÷100=

5.1+2.3= 0.52+0.4=

70×12=

0.6-0.37=

0.052×10= 0.5×1000=

0.82+0.3= 1.2-0.8=

21.6-12.6= 0.76+0.14=

80÷1000= 30×100=

0.92-0.2= 5+0.07=

1-0.61=

3.7+0.33=

0.51+0.33= 口算

(四)5.8-3.6=

0.52+0.4=

3.4-2.8=

9.53-1.53=

0.95+0.05=

9.8-4.8=

125×80=

0.25×100=

10+0.08=

13.5+6.5=

63÷100=

2.7+0.4=

3.5+4.8=

0.47+0.23=

1-0.6=

6.45+5.5=

8.8-6.7=

2.5+3.2= 480÷40= 0.078÷10= 3.4-2.8=

1-0.75= 3.05×100= 0.83-0.5= 0.72-0.43= 3.5+2.4=

0.25+0.75=

8-4.6= 4.5-1.3= 10+0.08=

2.7+0=

0.4×50=

0.35×0.2=

0.6×8=

4.7+2.3=

0.62-0.32= 5.6×100=

0.56÷28=

0.8×1.1=

1.64+4.1= 4.7+2.3=

6×3.4=

12.5×8=

2.3×4=

30×0.1=

2.6×3=

7.5×0.1=

2.5×2=

2.8×10=

0.7×0.8=

4.5×2=

7.2×0.8=

0.75×100=

0.02×0.5=

0.75÷0.25=

0.125×8=

0.36÷0.4=

0.7×9=

46.7-3.8=

12.8÷4=

10÷20=

24÷15=

口算

(五)4.5×2=

6.9-2.5=

0.62-0.32=

1.4×0.5=

3.25×0= 4.1×2= 0.5×10= 5.6+0.4= 6×3.4= 3.6×0.3=

0.86÷2= 3.6÷24= 5.2÷13=

0.35×0.6=

7.2×0.8=

0.75×100=

0.02×0.5=

3.6÷0.3=

6.3÷7=

5.6÷100= 0.75÷0.25=

0.125×8=

4.8÷0.3=

0.96÷2= 0.56÷28=

0.36÷0.4=

0.64÷0.8=

0.72÷3.6= 0.12÷0.6=

0.27÷0.9=

0.48÷0.2=

8.73÷0.9=

0.72÷0.3=

0.46÷0.1=

0.22÷0.2=

3.45÷0.5=

4.62÷0.6=

1.92÷0.4=

0.9÷0.3=

5.11÷0.7=

3.6÷12=

12.8÷4=

10÷20=

3.08×0.01= 2.4÷0.8=

4.95÷0.9= 0.56÷0.7= 7.2×0.1=

1÷2.5=

1.4÷0.5=

1.04÷0.8=

0.8×1.1=

7.2+12.8=

5.2÷13=

12.5÷5=

24÷15=

8.65×10=

4.95×1000=

6.9×0.1=

10.8÷9=

9.6÷0.8= 9.65÷0.1=

0.325×100= 0.125×4=

3.28×0.1=

0.01×0.1=

口算

(六)1.25×0.8=

3.2÷0.04= 1.55÷0.5=

3.15÷0.7=

0.38÷0.1=

1.36÷0.2=

46.7-3.8= 1.64÷41= 0.35×0.6=

0.4×0.5= 0.108÷2= 2.5×8=

3.9÷0.13= 0÷1.7=

1.86÷0.2= 1.16÷0.4= 0.35÷0.1=

3.15÷0.7=

2.64÷0.4=

1.33÷0.7=

1.54÷0.2=

7.44÷0.8=

1.2÷0.8=

3.69÷0.9=

0.8×7=

10.3×2=

10×0.05=

3.92÷0.8=

4.32÷0.9= 0.98÷0.7=

1.8÷0.6=

7.56÷0.9=

1.19÷0.7=

1.18÷0.2=

0.09÷0.1=

8.28÷0.9=

3÷0.5=

2.48÷0.8=

0.75÷0.5= 0.07÷0.7=

口算

(七)2.28÷0.3=

0.25×0.4= 1.32×8=

1.5×7=

3.5×0.2=

0.9×0.3=

0.13×7=

0.7×4=

0.24÷0.8=

1.76÷0.4=

1.53÷0.9=

0.21÷0.1=

1.71÷0.3=

1.92÷0.8=

1.6÷0.8= 0.7×8=

5×0.6= 0.05×4=

12.5×8=

0.4×50=

3.25×0=

2.3×4= 2.6×3=

7.5×0.1=

0.45×0.2=

4.1×2= 3.5×0.01=

9×0.5=

0×9.8=

3.9+0.39= 0.3×3.6=

0.3×0.3=

10×0.07=

0.3×1.4=

0.05×7=

0.92×0.4=

0.2×0.26= 0.14×4= 0.02×0.1=

1.2×0.3=

0.2×0.4=

8.2+1.8=

4.1×2=

1×0.06=

10-3.52=

0.9-0.52= 0.35×0.2= 2.4×5=

7.82-7.2= 0.8+0.18= 1-0.98=

5.6÷1.4=

0.21×100= 2.6×3=

1.25×8=

7.5×0.1= 0.9×0.3=

9×0.5=

2.5×0.4= 8.2+1.8=

0.2×0.4=

0.22×4=

3.99×1=

4×0.3=

30×0.1=

1-0.08=

4.8+5.2=

2.01×0= 1.25×8=

口算

(八)2.19+9.1=

10.1-0.89=

6.8+0.42= 0.72-0.24=

8.1-5.1=

0.89-0.25= 0.48+0.52=

0.5×40=

0.125×8= 0.28÷1.4=

0.1÷0.5=

3.88÷0.4=

3.4-1.4=

0.45×2.5=

0.8×1.25=

100-35.22=0.22×4=

0×3.52=

0.43+3.57= 2.5×4×12= 16.5×10= 3.215×100= 0.6×0.8 = 12.5×8= 0.16×5 ﹦

0.7÷0.01 = 2.3×4=

2.5×0.4=

3.25×0=

0.9-0.52=

12.5×8=

8÷10 =

0.9×0.8= 1÷0.5= 0.96÷ 10-1.8-7.2=

口算

(九)0.56×100= 3.78×100= 10=

4.08×100= 3×0.9= 2.5×0.4= 50×0.04= 80×0.3 = 1.78+2.2 = 9.6÷0.6 = 0.4 = 12-3.9= 5= 3.99×1= 1.47÷0.7= 3= 4÷0.8 = 1.1×0.2 = 3.6×0.4= 1.1×9= 0.5-0.4 = 8÷1.25 =

2.4×

0.8×

1.2× 2.5× 1.25×

6.6÷0.66 = 5.37×0+4.63 = 3.9+2.03=

4.2÷3.5= 1.6+2.4×0.3 = 2.14-0.9=

2.7+7.3= 0.3×0.3= 7.2+2.8=

0.9÷0.01= 12÷0.3=

2.87÷0.7= 4÷0.5=

7.5÷1.5=

10÷2.5=

3.52÷1= 1.5÷3=

2.2×6=

0.42÷7=

0.42÷0.6= 0.48÷0.8=

0.9÷0.45=

5.1÷0.17=

0.81÷9= 13÷4= 0.96÷0.3=

1.5×0.4=

2.5×0.7×0.8= 8-2.5= 16÷1.6= 5.6×8×0.25=

0.36+0.64=

64.32÷16= 72.8÷0.8=

8.4÷4.2=

口算

(十)13.8+9.9=

2.4×2.5=

0.05×0.8= 2.561.25×0.8×0.5= 12×2.5=

1.23×3= 3.2÷3.5+3.5×3= 19.6÷2=

8.8÷2.2= 0.5×0.8=

8.4×0.2= 1.6×0.2=

2.8×0.3=

0.9÷0.15=

1.8×0.4= 5.5÷0.08×100=

2.2÷0.11= 5.46+4.54= 0.35×0.3=

1.4×5=

2.8×4=

7÷0.25=

1.01=

0.1= -0.37= 1.6= 0.75×4= 7.2×0.3= 0.55= 0.8= 4=

4.8÷0.16=

8.4÷0.4=

1.8×5=

4.5÷0.9= 2.9÷100=

1.5÷0.03=

4.4÷0.11=

9.6÷16=(1.5+0.25)×4=

22.5×4=

口算

(十一)1÷0.01=

4.2×5=

3÷0.5=

6.1-0.5= 0.38+4.2=

0÷3.89=

0.6×0.2=

6.4÷4= 7.2÷0.9=

4-0.18=

0.3÷0.1=

0.125×80= 4×2.5=

1.2÷0.04=

0.7+6.53=

3.6÷0.06= 1.25÷0.25=

1-0.75=

2.6÷1.3=

4.4+6.6= 7.4-0.54=

7.82÷0.1=

0.5×1.6=

8.4÷7=

1÷5=

0.4+0.26=

2.5×6=

5.4×6= 0.07×20=

0.45÷5=

3.5-2.9=

0.48÷0.24=

4.2÷ 12.5× 19.6÷

1.5÷0.03=

5.65+0.35=

3÷4=

0.3×2.9= 17.3-0.8=

2.5÷0.5=

2.16-1.6=

30.4÷4= 2.5÷5=

60×3.2=

8.4÷0.5=

87-8.7= 2.5×4.4=

3.06÷3=

6.6-6=

7.6÷4=

32÷0.5=

0.25-0.19=

0.4÷0.01=

2×0.32= 12.5×0.8=

64÷0.8=

3.2-2.3=

60÷0.2= 1.8×0.5=

0.29÷0.01= 0.96÷0.8= 2.8×5=

187÷100= 1.2+0.08= 1.2÷0.4=

15×0.3=

0.48÷1.2= 1.4+2.6=

5÷2=

4.5÷0.15=

2.4×5=

1.5+0.9=

15÷0.3=

口算

(十二)2.4×11=

8.1÷9=

0.72÷0.6=

0.5×6=

0.9+0.28=

1÷4=

7.2÷0.09=

0.13×4=

0.6×11=

0.45÷0.15=

10÷2.5=

5.8-0.9=

4.3+6.9=

1.65÷0.3= 12.4÷4=

12.5×4=

9.1-1.9=

0.36÷0.9= 3.6÷0.02= 0.06×0.9=

60.3+0.67= 0.001÷0.1= 4.03×0.5= 0.3÷0.2=

0.25+0.5= 3.4÷2=

12-1.1=

9.5÷0.5=

0×5.4=

4.16÷0.8=

5.4+6=

0.6÷5=

3.3×8=

2.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题 篇二

一、根据课文特点选择确定

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 原本并不作为教学而创作, 而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存在的。读者阅读它们, 其目的或者是为了获得事实信息, 或者是为了获得思想感情的信息, 总之, 都是为了获得信息。文章一旦编入教材, 就不再是一篇社会阅读的客体了, 而是语文教学的材料, 是教学的一种凭借。课文是教具, 掌握教具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语文知识、语文方法, 形成语文能力。被编入教材的课文除了有原本传播的信息价值, 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 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课文教学中, 学生掌握课文的主旨并不是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 是通过掌握课文主旨的过程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 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 也就是言语智慧,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不但掌握课文说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掌握课文怎么说及怎么读 (写) 这一类文体, 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得意、得言、得法。

一篇课文的语文知识在具体的教学点上是由教学的整体需要及整个教材的价值体系决定的, 我们应该根据课文所处教材的位置、编者意图、学段目标、单元专题要求, 尤其是课文本身特点确定这一篇课文特有的具体的语文知识, 让学生通过课文教学获得新的读法、写法和学法, 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例如《鲸》一文被收入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该组专题的内容是“学习说明性文章”, 专题的学法是“要抓住课文的要点,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并试着加以运用”。再结合《鲸》的用词准确、表达形象这一突出的写作特点, 确定该课的语文知识为: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准确地用词, 形象地介绍事物, 通过练笔学习和运用作者的说明方法及准确、形象地表达的方法。

二、结合具体语境学习领悟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拼音、标点、生字新词、句子段落、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知识和技能。这些属于教材的言语形式, 而内容与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语文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学习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必须经历一个来回。即通过阅读文本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并在进一步充分理解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通过课文里的典型语例, 学习领会言语形式, 因为离开了具体的语境, 所谓的言语形式是不存在的。再说, 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抽象讲解语文知识得到的只是模糊的概念, 对发展学生实际的语用能力并无多大用处。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要经历以下两个环节。

1. 以掌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为基础

在课文教学中, 掌握文本的思想感情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学生必须通过阅读课文, 在与课文的语言材料的直接接触中, 得到最初的最真实的感受, 获得审美体验, 受到情感熏陶。在处理此环节教学时, 教师有意识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自学课文, 自主理解教材文本的意义。因为,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阅读理解是一项学生能够自发形成的技能, 是一种不需要刻意培养的技能。只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学生就能自发形成阅读理解的技能。在教学中, 这个环节一般让学生通过预习初读课文, 教师只需花少量的时间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和初读课文的感受。如前所述《鲸》一文的教学,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 了解鲸的形体特点 (大) , 鲸的进化过程, 鲸一般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以及鲸怎样进食、用肺呼吸、如何睡觉、鲸的生长特点等生活习性。通过阅读, 学生了解了有关鲸的科学知识, 唤起他们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 并受到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

2. 在课文的思想情感背景中掌握语文知识

上述在预习或初读课文环节中的做法, 只是让学生作为阅读的客体, 获得一般读者所获取的信息。在课文教学中, 要在学生获得信息后,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领悟文本语言信息的处理, 这也是语文智能的本质内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以课文的思想情感内容为背景, 学习和领悟课文言语形式及表达效果, 掌握文本特有的语文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

(1) 典型示范, 领悟语文知识。首先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思考:课文是怎样说明鲸“大”的特点?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 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接着出示“我国发现过一头很重的、很长的鲸”与文中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 约十七米长, 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作比较, 通过比较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作者运用“近四万公斤”“约十七米”等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2) 实践运用, 内化语文知识。让学生找出课文第2至7自然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句, 读读议议, 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在实践运用中, 内化了本文特有的语文知识。

这样, 学生在感受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感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 体会语言形式的表达作用。通过比较、评析等, 领悟作者的言语智慧, 在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中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 积淀内化学生的语文知识, 不断丰富学生个体的言语形式, 为迁移运用打下基础。

三、通过变式训练迁移运用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领悟语文知识, 获得的只是陈述性知识, 理解的是知识的表征, 这时理解的只是一种抽象概念, 这类知识最大的特点是易学易忘。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 学生获得的陈述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 通过必要的变式训练实践操作, 在新的语境中运用, 在运用中上升为程序性知识, 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 要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运用, 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鲸》一文的教学, 在学生学习领悟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用词准确、表达形象的语文知识后, 让学生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 也可以为学生展示白鲸、虎鲸、蓝鲸、座头鲸等不同种类的鲸的图片及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注意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及准确用词、形象表达的方法。这样, 在实践中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 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在其他语境中迁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积累经验, 增强语文运用的意识。

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题 篇三

[摘 要] 《桥》这篇课文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 教学设计;随文蓄势;借势入境;融境释义

《桥》这篇课文以山洪暴发的情势为线索,紧扣“桥”的人文内涵,以迅猛的暴雨,狂飙的山洪,窄窄的木桥为事态场景。以人群惊慌地过桥为情境,抓住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脱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人物形象塑造,最后以老支书与儿子的牺牲为结局。故事题义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课文在表达手法上巧妙地在场景渲染中蓄势,在人物对比中塑造,在事态叙述中设伏,体现出势、境、情的统一。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以读为主线,以联想为主导,以体验为主轴,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建随势而就,顺境而生,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一、在随文蓄势中感知课文

根据各种因素的相互影響在语言铺陈中随文蓄势,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层层渲染中再现危急,既交待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又为后面人物的出现提供了富有情境感的背景。《桥》一文的前五个自然段中紧扣“危急”,从雨势之大、山洪之猛、人群之慌、桥窄之危四个角度进行蓄势。“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造成“百多号人你拥我挤的疯狂与惊慌”。在山洪狂飙与人群惊慌之下,一句“窄窄的木桥”为危机埋下伏笔。形成危机相叠,势势相逼的场面,勾勒出危机四伏的客观环境。这种危急之势的铺陈与积蓄,在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时,又生动地烘托出老支书的坚毅、镇定、果敢的形象,体现出客观描述与主观烘托的统一。教学中,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遵循课文由远及近的叙述顺序,围绕危急之势,紧扣关键词、句,抓住雨势之大、水势之猛、慌势之乱、窄桥之危,让学生在初读中读懂文意,把握突发事件的形成要素。让学生在扣词扣句进行联想的基础上再读,读出画面。眼中有画,心可入境。在学生对语言描述的情境获得危急感悟的同时,进行再品读,采用多样化与个性的朗读,运用气息控制、节奏与声调变化等朗读方法的指导,品味中读出暴雨、洪水交织的声势感,读出事态发展的紧迫感,读出人群在灾难逼近时的恐慌感。依势推进,层层渲染,顺势而入,在朗读声中外化紧张之态,再现危急之势。

二、在借势入境中塑活形象

故事场景不仅仅是为了点明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也在追求表达手法的主观需要。人物传神的表情、语言、动作描写蕴含着人物鲜活的个性,只有在情境的烘托与渲染中去解读人物,才能让文学表现的人物个性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复活为丰满的人物形象。文章在描述老支书指挥群众时,着力从他的凝重和愤怒表情、不容置辩的话语、果敢有力的动作三方面,集中笔墨围绕老支书的鲜活个性,进行形象化的精神刻画,语言简洁明快,巧妙把老支书的鲜活个性与闪亮的党性浓缩在“他,像一座山”的形象化描述中。教学中,紧扣“他,像一座山”,联系人群之慌的情境,结合“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乱哄哄的人群……”的慌乱情势,从老支书站立桥头的姿势与神情中读懂老支书像大山一样无畏、沉稳的个性与党性;联系水势之猛的情境,结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的情境渲染,从他指挥人群过桥时的嘶哑喊话与冷冷的反驳中,读懂他像大山一样无私而博大的胸襟与党性;联系刻不容缓的危急情势,结合“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的紧迫情势,从他把儿子从人群中揪出的动作读懂他像大山一样威严而深沉的父性与党性。让学生在情境与情势中,从人物个性入手,读中联系情境,读中联想情势,读中人物比较,读中揣摩心理,把人物话语的焦虑与果断,人物神情的凝重与威严,人物动作的迅捷与有力等形象要素读活,由外向内,点滴积蓄,层层塑造,从感受人物形象走向感悟人物境界,从感受人物个性走向感悟人物党性,多维度地感悟“他,像一座大山”的深刻内涵,最终实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复活的人物个性,体验出人物崇高的党性光芒,也为下一环节的融境释“桥”之义奠定基础。

三、在融境释义中升华内涵

象征是作家运用形象化的事物对情、义、理等抽象化的人文内涵进行形象化的诠释。如何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建立链接点,让学生从人物形象感悟人文抽象,实现顺理而明义,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桥》这篇课文依托“桥”这一形象化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借助老支书临危赴难、舍生取义的党员形象,构建出党与群众的生命之桥、联系之桥。由于“桥”的象征意义深刻,五年级学生缺乏对象征手法的感性认识,如何让学生在理解上从“窄窄的木桥”过渡到老支书用生命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设“生命之桥”,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运用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后形成对老支书的崇敬之心,直接碰撞悲壮性的结局——“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引发学生对老支书牺牲的悲痛之情,顺势创设问题:“群众成功脱险了,老支书和他的儿子却消失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在危难时刻,是什么让老支书选择群众,放弃了自己和儿子逃生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文本信息和自己的阅读感悟畅所欲言。老师以“责任”作链接点,从老支书的选择代表党的选择,他的责任就是党的责任这一角度,顺势引导,实现老支书与党的结合。学生明白老支书代表着党形象之后,再次整合文中的句子,形成“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这一背景描述,以桥的不同意义作链接,再次创设问题: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窄窄的木桥轰然倒塌,但是另一座桥却在群众的心中高高架起。那么,群众心中的桥又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激励学生再度思考。老师根据学生的感悟随机点拨、归纳,自然而然地从“窄窄的桥”过渡为视责任如泰山的“生命之桥”、党联系群众的“精神之桥”,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感悟。依托感悟,抓住“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的结尾,老师运用课堂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如“为了群众,老支书永远离开了他们。如果你们是前来祭奠老支书的群众,此时此刻,你们定是泪流满面,百感交集,那么又会对老支书说些什么呢?”用写出群众的心里话作为小练笔,升华内涵,外化情感,实现读写结合。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语文教学设计时尊重文本,遵循作者的作品立意与表述方式,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鲸课文 篇四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鲸的身子这么大,他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起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的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有时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了。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吸的时候浮上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的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5.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篇五

芦笋的竹竿和普通的竹子差不多,都是一节一节的,除了又短又细,像小人国的小竹子。竹竿上有许多灰棕色的小刺,边上的小刺排成一排,却不方便整齐,仿佛在说:“只看,不碰。”

芦笋的竹竿从竹节处一根一根地长出来,先向上倾斜。当它到达半空中时,它会四处寻找更大的空间。如果不注意,它会张开爪子,在花盆里搭起一个郁郁葱葱的绿色架子,非常壮观。

芦笋的叶子成串地长在树枝上。它们是绿色的,就像国画大师写的一幅画,稀有、浓密、和谐、美丽。这片叶子是新绿的。给人清新舒适的感觉;夏天会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秋天给人回归自然的感觉;冬天会给人浑厚挺拔的感觉。芦笋的叶子一年到头都是绿色的。芦笋的叶子真漂亮!

我站在那里的时候,正在观察芦笋靠近土壤的一部分,突然出现了一只虫子。它对待芦笋很和蔼,似乎把芦笋当成好朋友,不吃它的叶子,而是在上面玩耍。

6.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单元作文 篇六

这玉佩是用黑红色小麻绳绑的,中间是一块圆形具有花边的玉,这块玉中间还镶嵌着一块用金子制成的佛像,旁边还串着一小块玉,虽然没有别人的华丽,可蕴含着奶奶对我的亲情与关爱。

奶奶把我从小看到大,传授给我知识,教授给我道理,我一直牢记在心里。现在奶奶不在了,玉佩成了我唯一的依靠。玉佩常在我低落、有困难时帮我战胜‘心魔’。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参加体育节800米赛跑,起先,我一直在前几名左右,可在一个偶然的瞬间,我的脚扭了,暂时跑不动了,我看见五个,十个,好几个同学不停从我旁边穿过,我的心里很慌乱,但我看到了玉佩,仿佛奶奶在为我加油,我已经顾不着流泪了,在奶奶的‘加油’下,一股作气冲向终点。

7.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题 篇七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每部分都安排了一道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是配合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

在学习的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习本单元已有一定的探索规律基础和经验。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和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规则:男生为一队, 女生为一队,比比看谁能快速真确地记住老师给你的信息,能记住的获胜。准备好了吗?开始!

男生:487

女生: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

女生:375375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452

女生:375375375375

男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女生的数字有规律。

师:是的老师设计的游戏就是不公平的。女生一组是有规律的,男生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规律,我们掌握这种规律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

我们这节课就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通过参与游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并初步感受周期规律,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学校马上要迎来60年校庆,为了迎接校庆学校在校园内布置了许多盆花、彩灯、彩旗。仔细观察(图略),从左边起,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

(生小组探究)

汇报探究结果:

a.师:来先看看盆花是按什么样顺序摆放的?

生:按一盆蓝花,一盆红花的顺序摆放的。

生:按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这样的顺序摆放的。

生:蓝红两盆为一组,先蓝后红,一直这样摆下去。

(师相机提问:下一盆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师:盆花是按蓝红、蓝红这样两盆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

b.让我们来看看彩灯的摆放。

生:按红、紫、绿,红、紫、绿3盏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下一盏会是紫色吗?为什么?

生:不会,红色,每组中都是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强调每组中的排列顺序都一样。

c.那彩旗呢?

四面为一组,红红黄黄的顺序一直排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顺序,感知它们摆放的有序性,并能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2.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蓝色。

师:确定是蓝色,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请动手将你的理由写下来。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

生:△○ △○ △○ △○ △○ △○ △○ △

你是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很好,这个一定是对的。

预设2:

1、3、5、7…单数蓝花

2、4、6、8…双数红花

你观察很认真,单双数的规律,那77盆呢?84盆呢?

预设3:

15÷2=7(组)……1(盆)

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15盆2盆为一组,分为7组还余1盆,所以是蓝花。

师追问:15是表示什么?2、7和1呢?

师:为什么余1盆就一定是蓝花?

每组都一样,第八组第一盆和第一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花。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那种?

(生表态)

【设计意图:通过15盆是什么花,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来解决问题】

3.照这样摆下去第38盏灯,39盏灯是什么灯?来试一试。(生动手)

38÷3=12(组)……2盏,应该是紫色。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3盏为一组,38盏12组余2盏,和第一组中第二盏一样。

那第39盏灯是什么颜色呢?

39÷3=13(组),应该是绿色。

这里没有余数你是怎么想的呢?

它是第13组的最后一个,和第一组的最后一个一样。

小结:有用前两种方法的吗?

一一列举太麻烦了,要是问第100盏,1000盏呢?还有人用一一列举吗?

看来这种方法是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解决38、39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实际问题中逐渐优化方法,形成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拓展练习

大家对今天的规律了解的怎么样?来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1.老师先摆了三枚棋子,你能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吗?

○○●

生:黑色,21÷3=7(组)

《预设》生;不能判断,不能看出下一枚是什么,没有周期规律。

《预设》师:一定是黑色吗?

生:不一定,因为不能确定第四枚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黑色的也许是白色的。至少有这样的两组才能说它是有规律的。

是的,你能给它添上几枚让它出现规律吗?再来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生○○●○○●……

○○●●○○●●……

…… ……

(生上台展示自己添加的规律,特别强调省略号的作用)

师: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棋子问题,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才是有规律,及在设计中更完整地认识周期规律,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知道了什么是周期规律,也知道了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你来看看老师摆的这些棋子是周期规律吗?如果是你,知道第50个是什么颜色吗?

○○●○●●●○●●●○……

小组讨论。

反馈:是周期规律。

生1: ○○● ○●●● ○●●● ○……

生2:○○ ●○●● ●○●● ●○……

师:是的,去除前面几个棋子,后面的棋子是周期规律。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1.知道什么是周期规律。

2.知道发现规律时,要用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的办法找到规律,就能应用规律解决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

……

【教学反思】

8.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语法 篇八

---Who’s your English/ music/art/science/maths/Chinese teacher?

(谁是你的英语/音乐/美术/科学/数学/语文老师?)

---Mr. /Miss./Mrs./Ms. Jones. 琼斯先生/琼斯小姐/琼斯太太/琼斯女士

---What’s she/he like? ---She/He is clever.

对人的性格和外貌提问,可用上面表示外貌和性格的单词回答。

---Is he/she strict? 他/她严厉么?

肯定回答Yes, he/ she is. 是,很严厉。

否定回答No, he/ she isn’t. 不,不严厉。

今天是星期几? What day is it today?

今天是星期一。 It’s Monday.

你星期六常干什么?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Saturday?

我常做家庭作业. I often do homework.

你们星期三常上些什么课? What do you have on Wednesday?

我们上语文、数学和英语. We have Chinese math and English.

What about you? 那你呢? (用于来问别人同样的问题而又不重复前面的问句。)

吃饭时,询问他人想吃和想喝什么时,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你想要吃喝什么?)

----I’d like a sandwich/hamburger/ an ice cream, please

(我想要一个三明治/汉堡/冰淇淋.)

tea/milk/juice/water , please. 我想要点茶/牛奶/果汁/水。

注意:可数的食物也可以在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

如:I’d like two hamburgers/three sandwiches/five ice creams, please.

我想要两个汉堡/三个三明治/五个冰淇淋.

当你想知道你朋友或父母最爱吃的食物或最爱喝的东西是什么时,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drink?

9.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梅花魂》教案 篇九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6个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重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是难点。

3.教学用具

ppt课件

4.标签

梅花魂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师:见过梅花吗?(见过)

师:那么你都知道哪些有关梅花的诗句呢?(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生: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师:你的声音再响亮一点。师:请你来。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是王安石的一首《梅》里面的诗句。

师小结: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歌颂梅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一起来读课题。生齐读:梅花魂

3、读了题目以后,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生:为什么说是梅花魂?

师:为什么不叫梅花呢?是不是有这样的疑问?请你来。生:魂魄是指的什么呢? 生:梅花魂指的是什么呢? 师:“魂”是什么意思呢? 生:精神

师:梅花魂指的是? 生:梅花的精神。

那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 生:不是

那么这些疑问让我们从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

师:昨天,老师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主学习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词语掌握的情况。1.出示词语:

慈祥

幽芳

漂泊

品格

衰老

灵魂

华侨

骨气

能书善画

风欺雪压

泪眼蒙眬

低头折节 同学们来看一下,谁愿意来读一下词语? 这位女生(生读)声音响亮一些好吗? 这个词念什么? 生纠正:骨气 师:再来一遍。生:骨气。

师:读的声音有点小,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师:同学们来看这一个词语,“低头折节”中的“折”字除了念“zhé”还念什么?

生:还念“shé” 师:能组个词吗? 生:折本

师:做生意折本了。师:把腿给打折了。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生齐读词语

师:同学们读的声音非常响亮,昨天我在检查预习的时候发现这一个字同学们容易写错,现在跟我来写。师范写“幽”字。同学们书空

这个“幽”字除了文中的“幽芳”以外,你还知道和哪些和“幽” 字有关的词语? 生:幽静 生:幽深 师:幽深的小巷 生:幽谷

那么大家想想说话比较风趣诙谐叫—— 生:幽默

同学们知道那么多关于“幽”的词语,非常了不起。词语掌握的不错,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课文预习的怎么样?

三、初读感知,理解大意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情? 生:第一件事是外祖父教我诵读诗歌时而落泪,第二件事是我弄脏了外祖父的珍爱的墨梅图,外祖父非常生气,第三件事是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流泪,第四件事是临走时,外祖父送给了我十分珍爱的墨梅图,第五件事是离别时,外祖父又送给了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师:各位同学,能用流利的话语把这5件事给大家有条理的叙述下来,是不是好很?那么如果能用3、5个字,或者以一个小短语的形式来把这5件事概括出来,你会吗?试一试?有的同学脑子里立刻闪现这样的„„ 生:第一件事是诵读古诗词落泪

师:是啊,诵读古诗词落泪确实挺简单,那老师用四个字来写行吗?(师板书:吟诗落泪)老师简单地写在下面。师:第二件事是—— 生:弄脏墨梅图

师:弄脏墨梅图外祖父生气了,我们也用四个字,你能概括吗? 师:弄脏墨梅图外祖父生气了,所以外祖父 对这幅墨梅图是什么样子的? 生:爱惜 师:爱惜墨梅图,是不是?老师也用四个字“珍爱梅图”(板书:珍爱梅图)可以吗?往下还会吗? 生:外祖父因不回国掉泪

师:你来说,你来用一个小标题的形式。生:第三件事是外祖父不能回国而潸然泪下。

师:噢,这说了一整句话,可不可以抓住里面一个短语来说? 就是不能„„

生:回国(师板书:不能回国)师:接着你会说了吗?第四件事是? 生:送墨梅手绢

师:接着就送墨梅手绢了吗? 生:送我梅图

师:送我梅图,说的真简单(板书:送我梅图)师:最后一件事呢?

生:赠送手绢(师板书:赠送梅绢)

师:因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手绢,这是绣着梅花的。

如果我们用上四个字或者一个短语来概括的话,把这5件事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出来,是不是更简洁啦?就一目了然啦。这样的形式就叫小标题。以后,再学这样的课文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最简短的词语或者说里面的短语来概括这些事情,这样会更简洁。

四、深入文本,品析赏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外祖父描写梅花的句子,在一旁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开始吧。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很多同学拿起了笔,边读边写。

师:好了,我看许多同学都写完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好吗?生:我从第三段的我五岁那年••••••,从这里我可以体会到外祖父非常爱惜这梅花图,连家人都碰不得。师:她说了一个词,外祖父是•••••• 师生一起说:分外爱惜。

师:同学们一起来说,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外祖父分外爱惜这幅墨梅图。那么多同学举手,好,请你来说。

生:我从顿时•••体会到外祖父分外爱惜这幅墨梅图。因为外祖父看见了就立刻训斥•••

师:那老师问你,为什么他立刻训斥了他的妈妈。生:因为他非常珍爱那副墨梅图。师:好,请坐,那外祖父喜欢古玩吗? 生:喜欢。

师:那么老师再问你:如果小婴儿摆弄他的古玩的时候,他什么表现呢? 生:不甚在意。

师:“不甚在意”是什么意思啊? 生:一点不在乎。

师:小婴儿无意间弄脏了他的墨梅图,他却生气了。从哪里看出他生气了? 生:训斥。

师:在家里你们挨过爸妈的训斥吗?因为什么事呢?请你来说。生:你怎么写作业的。

师:通过这句话我们感受到他的爸爸愤怒了,生气了,所以用这样的声调。这样的声调就叫做什么? 生:训斥。

师:外祖父是怎样训斥婴儿的妈妈的?可以看大屏幕。生:孩子要管教好•••

师:大家听出外祖父生气了吗? 生:没有,温柔。师:谁再来读一读。外祖父生气,珍爱梅的那种心情。生:孩子要管教好•••

师:这清白的梅花,言外之意。生齐读:这清白的梅花•••

师:同学们读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小心翼翼。那作者是怎么样把外祖父珍爱墨梅图的感受描写出来的呢?他抓住了外祖父的什么呢?这里是抓住了外祖父的动作?

师:还抓住了什么? 生:语言(师板书语言、动作)师:从他的语言和动作中我们就能深深地体会出外祖父因为墨梅图弄脏而生气,特别珍爱他的那副墨梅图。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要想把人物写好,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我们也要抓一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细节描写,(b.)师过渡:那么外祖父既然如此珍爱墨梅图,在离别之际,外祖父却把这一幅墨梅图送给了小莺儿,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希望小莺儿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师:这位同学读了文章的后边的一部分,是不是,外祖父在离别之时送墨梅图的时候曾这样给莺儿说——

出示语句:“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愈秀气。” 指生读

师:这里能看出梅花的什么精神?

生:从这里我看出能梅花不怕寒冷,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

师:嗯,永远不怕风欺雪压。那么哪一个字眼最能让你感受到它不怕寒冷,很多同学发现了,我们一起来说~ 生:愈字

师:这四个“愈”字连成一片,突出了什么呢? 生:突出了梅花不畏寒冷,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师:是啊,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只有梅花—一起来读: 生齐读(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师: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只有梅花

生再齐读(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

师: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这些梅花在冰天雪地傲然挺立,让我们读出梅花的坚强。生再齐读。

师:听完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景象,怪不得外祖父说~ 生齐读(ppt: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师:那么外祖父仅仅只喜爱梅花吗?

生:不是,外祖父不仅仅喜欢梅花,他是喜欢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师:是呀,外祖父不仅仅是喜爱梅花,更喜爱具有梅花秉性的、有气节的~ 生齐答:人物!

师:是啊,外祖父对莺儿曾经说过(ppt出示:几千年来,„„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指生读。

师: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呢?举例说说。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图片(配乐)师适当补充

生:王二小是一位有气节的人。师:我们的放牛娃王二小。

生:花木兰。

师:花木兰从军是不是啊? 生:还有刘胡兰。

师:刘胡兰死在铡刀之下。生:还有赵一曼。

师:赵一曼,具有英雄气节的赵一曼。好,同学们放下手!老师也找了这些,(配乐)爱国之心永不变的苏武,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谁呀? 生:文天祥 师:文天祥

师:具有民族气节显忠魂的 师生:赵一曼

师:在侵略者面前永远不低头的 师生:杨靖宇

师: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面粉的,谁呀? 生:朱自清

师:这一个个有气节的英雄,让我们不由得想起外祖父叮嘱莺儿的话,他们 生: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女生: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男生: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师:是啊!我们的航天之父 生:钱学森 师:还有地质学家 生:李四光 师:还有两弹元勋 生:邓稼先 师:气象学家 生:竺可桢

师:这一个个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决然地回到自己祖国的怀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不也是一朵朵可爱的梅花吗?(师板书画成梅花形状)作为我们青少年一代,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师:好啦,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写完了,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吗? 生:周恩来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为国争光。师:说得多好啊,让我们记住周恩来说的这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只有我们好好学习,才能振兴中华。

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 师:“梅花魂”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生:更指这位华侨老人身在异国他乡 眷恋祖国的心。板书:(爱国心)师: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

师: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师生共唱)师: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新课,下课!

板书 梅花魂 吟诗落泪 珍爱梅图

动作

不能回国

语言

赠送梅图

送梅花绢

爱国心

10.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题 篇十

《秋思》是张藉的一首思乡之作, 作者客居洛阳, 又见秋风, 满眼萧瑟, 满怀愁情, 提笔写信, 请人捎去, 也捎去了一位游子的思乡愁肠。

特级教师俞国平在第一句诗的教学对话中, 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文学触觉, 只抓一“见”字, 引领学生跨越时空, 慢慢地走近洛阳, 感受一颗异居他乡的孤寂的心, 着实让我们经受了一种与经典对话的满足。

师:谁来读第一句?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秋风看不见。或许那是一个早晨, 也或许那是一个傍晚。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 他看见的是什么呢?

生:他看到树叶黄了, 一片片从枝头飘落下来。

师:是啊, 那是叶落归根呢!

生:他看到了天空的一行大雁鸣叫着飞向远方。

师:大概是飞向远方的家吧!

生:门前的地上堆满了落叶。

师:除了看见景外, 他还会看到什么?

生:看到了匆匆行走的人们。可能是赶着回家吧?

生:看到了人们身上多了些衣裳, 缩瑟着身子。

师:孩子们, 诗人伫立在瑟瑟秋风里见到了许许多多, 可此时他“见不着”的是什么?

生:见不到家乡的风景。

生:见不到家乡的父母。

生:见不到兄弟姐妹。

师:【出示诗句:夜月红柑树, 求凤白藕花 (《送从弟戴玄往苏州》) 骨肉待我欢, 邻人望我荣 (《南归》) 。】

(生读)

师:读着这些诗句,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家乡的景色很美。

生:他和兄弟感情很好。

生:邻里之间也非常和睦。

师:可是在这洛阳城里, 诗人见不到红柑树、白藕花, 他看到的只是——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他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乡亲的把酒言欢, 他看到只有——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 (补充阅读张籍的资料) 你们说, 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怎样的“见”啊!

生:悲伤的“见”。

生:无奈的“见”。

生:凄凉的“见”。

……

【案例分析】

仔细品味俞老师与他的学生在教学对话过程中生成的教学内容, 我们可以寻找到一条值得借鉴的、把对话推向深刻的途径。

一、想象还原:“见”到什么

本诗言简意赅, 第一句诗中的“见”就是一个尽得诗意、溢满诗情的字眼。“见”是作者的一个视觉行为,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是“无意”见, “抬头”见, “不经意间”见。然而在这里只一“见”却处处是秋景, 满眼注秋意, 满心聚秋情。秋意是落寞和孤寂, 阵阵袭上心头;秋情是愁情, 泪眼迷蒙肝肠寸断。诗句中、诗人言说见的是“秋风”。可秋风何以见啊!见到的应是秋风里满地的秋景, 秋风飒飒, 树木凋零, 落叶翻飞, 黄叶堆地, 衰草凄凄, 雁鸣阵阵。于是, 诗人心头升起难言的凄楚。这一番对话, 需要有学生的理解的支持, 需要有学生的想象参与。俞老师的“他看见了什么”一问, 引领学生展开想象, 让想象唤醒曾经的经验、经历、认识等, 于是, 学生读到的“见”就不再是一个符号, 而是一幅萧条、凄凉的画了。想象使与诗文相关的表象在读者的脑海中还原, 于是, 诗在想象还原中逐渐丰满。

二、逆向思维:见不着什么

由“见什么”而生发“见不着什么”的话题, 这是逆向思维, 它存在于视觉范围之外, 由心的思念和渴盼, 情的呼唤和期待而产生的具体的形象。诗人客居他乡, 入秋思乡, 心灵深处最想见的是家乡的亲人、朋友, 然而, 秋风里行色匆匆的行人中, 哪是我的朋友?哪有我的兄弟?去哪儿找我的父母?最亲切的是家乡的花草树木, 可是满地的落叶里, 哪一张里留有家乡的芳香, 满城的萧瑟的树枝, 哪一枝是家乡矮树的姿态?“见什么”是表象的还原, 而“见不着什么”是思维的深入, 反映的是诗人内心深处最温柔的记忆和最强烈的渴望。俞老师由“见什么”而推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走向“见不着什么”, 使学生不但能身临其境, 还与诗人感同身受。

三、顺势联想:想见什么

“见不着什么”很容易让人产生“想见什么”的顺势联想, 从而使诗人的情意弥漫在诗文间, 诗人的心思、情愫在诗文中鲜明起来。俞老师适时补充阅读资料, 增添一些促进学生理解的信息, 于是, “想见什么”可见一斑:想见父母, 想见兄弟, 想见朋友, 想见家乡的红柑树、白藕花……然而想见而只能想念, 想念堆在心头, 情何以堪?

四、意境生成: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此, 抓“见”字引领想象, 还原表象, 又通过逆向思维荡开了解读的宽度, 再以顺势的相关联想促进解读的深度;以表象为原料, 以宽度为经线, 以深度为纬线, 编织着化不开的思乡情结, 怎一个“愁”字了得!

1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单元预习卡 篇十一

设计:城关小学 马芹

一、阅读内容安排

《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

二、人文主题

我爱读书

三、单元重点学习目标 1.阅读能力目标:

(1)用简练、通顺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走进人物内心,感受读书乐趣,习得一些读书方法,2.表达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人物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四、承载主要学习目标的课文

《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

五、习作内容安排

1.写自己的读书故事。2.仿照课文整理采访记录。3.记一次辩论会。

4.也可自主选择与读书有关的内容来写。(以上内容任选其一。)

六、习作训练重点

1.把事情发生的过程写具体。2.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教学实施建议 阅读教学建议:

1.运用已经学过的抓课文重点语句、列提纲等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体会把动作和心理活动穿插起来的好处。(主要是《窃读记》)

3.整合阅读四篇课文,感受读书乐趣,领悟读书方法。4.拓展阅读:主题学习丛书一中的《顾炎武自督读书》《我和图书馆》《我的书斋》,进一步巩固学到的读书方法。习作教学建议:

1.课前整理自己的读书故事、读书名言等,上课交流。2.与同伴交流读书心得,并做好采访记录。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悠悠故乡情”

设计:城关小学 马芹

一、阅读内容安排

《古诗词三首》《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

二、人文主题

悠悠故乡情

三、单元重点学习目标 1.阅读能力目标: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表达能力目标:

学习借助景物或事物描写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四、承载主要学习目标的课文

《梅花魂》《古诗三首》

五、习作内容安排

二十年后回故乡

六、习作训练重点

1.展开合理想象。

2.通过对事物的变化的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七、教学实施建议 阅读教学建议:

1.以《梅花魂》一课学习为例,抓住关键句段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情感。

2.整合一组课文的学习,体会借助景物或事情描写抒发内心情感的表达方法。

3.拓展阅读:《家乡的桥》《月迹》,进一步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习作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采访家长,感受家乡变化。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对人物、事情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冲浪科学”

设计:城关小学 马芹

一、阅读内容安排

《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

二、人文主题

冲浪科学

三、单元重点学习目标 1.阅读能力目标:

学习抓住课文要点,读懂说明文。2.表达能力目标:

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有选择地运用到对事物的介绍中。

四、承载主要学习目标的课文

《鲸》《新型玻璃》

五、习作内容安排

介绍一种物品

六、习作训练重点

1.恰当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将物品主要特点介绍清楚。2.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七、教学实施建议

阅读教学建议:

1.可通过抓段落中心句的方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鲸》《松鼠》整合施教,整组课文比较阅读,领悟说明方法。

3.拓展阅读:《猫头鹰》《辣椒为什么这么辣》《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运用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习作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观察一种物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法,整理资料。

2.指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3.习作前小组内交流介绍物品特点。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活的启示”

设计:外国语学校 李伟萍

一、阅读内容安排

《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

二、人文主题

生活的启示

三、主要学习目标:

1.阅读能力目标:

(1)学习启示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借助课文具体事例和生活实际,读懂启示,进而读懂道理。

(2)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主动与他人交流。

2.表达能力目标:学习借助具体事例或事物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四、承载主要学习目标的课文:《钓鱼的启示》《落花生》

五、习作内容安排:生活的启示之一件事的启示、一句名言的启示、一幅漫画的启示,以上内容任选其一。

六、习作训练重点:

1.注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2.写出自己获得的真实启示。

七、教学实施建议(可依据读写训练点的落实自主设计)

阅读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读懂事例,然后借助事例和生活实际读懂有关启示的句子,进而读懂文章道理。

2.在读懂道理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运用具体事例加启示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3.拓展阅读:《麦田的守望者》《山谷谜底》,运用借助事例和

生活实际读懂启示,进而读懂文章道理的方法。进一步熟悉事例加启示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4.积累富有启示的句子。习作教学建议:

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打开思路。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

设计:外国语学校 李伟萍

一、阅读内容安排

语文综合性学习一组

二、人文主题

遨游汉字王国

三、主要学习目标

1.阅读能力目标

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汉字历史,主动探究汉字文化。2.表达能力目标

能制定活动计划;能整理运用搜集的资料,以多种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四、教学实施建议(可依据读写训练点的落实自主设计)

阅读教学建议:引导学生根据文本提取重要信息,抓住主要内容,确定自己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活动建议:

1.教师可提供制定计划的样本,供学生参考、选择。2.活动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指导,以保证活动效果。

3.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之爱”

设计:外国语学校 李伟萍

一、阅读内容安排

《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

二、人文主题

父母之爱

三、主要学习目标

1.阅读能力目标: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情感。

2.表达能力目标:学习运用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四、承载主要学习目标的课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五、习作内容安排:爸妈,我想对你说

六、习作训练重点:

1.将关键事件的过程写具体。2.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七、教学实施建议(可依据读写训练点的落实自主设计)

阅读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学习“导读”,明确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2.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父母不同形式的爱,并领悟表达方法。

3.《地震中的父与子》与《慈母情深》整合施教,着重抓住人物语言、外貌体会人物情感,领悟表达。

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与《学会看病》整合施教,着重抓住人物心理活动,阅读领悟。

5.拓展阅读:自主阅读《母亲》(肖复兴)《爱的力学》《半截钱里的父爱》,进一步领悟、巩固本单元学习到的人物描写方法。

习作教学建议:

1.课前引导留意整理相关资料。

12.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篇十二

1.抄写下面的字。(3分)

2.读拼音,写汉字。(6分)

3.在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选项后面打“√”,有错的打“×”。(3分)

4.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我国正在夜以继日地追赶经济发达国家。( )

(2)“灰雀也许会回来的!”小男孩斩钉截铁地说。( )

(3)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

(4)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刻苦努力。( )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1)阿曼达对爸爸说:“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狼牙山五壮士一个接一个继续跳下山崖。(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4分)

材料一:近年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载体也多样化,我国国民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间略有减少。,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的时间为13.43分钟,比减少了1.95分钟。20,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用手机阅读的时间为21.70分钟,比20增加了5.18分钟。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说说青少年该怎样处理“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

二、积累(14分)

7.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3分)

别出心( ) 守( )相助 众志成( )

8.把《开国大典》中的这几个词语排序。(2分)

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9.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与原句相符。对的打上“√”,错的打“×”。(3分)

(1)“一片孤城万仞山”的上一句是“羌笛何须怨杨柳”。 ( )

(2)“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没有错别字。( )

(3)“金沙水拍云崖暖”“云崖暖”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

10.请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1) ,明月何时照我还。

(2)宝剑锋从磨砺出, 。

11.读课外书《草房子》,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4分)

(1)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 的小村子。( )

A、枫树 B、杏树 C、梨树 D、桃树

(2)为蒋一轮和白雀送信的孩子是 。( )

A、秃鹤 B、桑桑 C、杜小康 D、纸月

三、阅读。(30分)

(一)圆明园的毁灭

1、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景观( ) 仿照( ) 收藏( )

13、选文是从 、这两个方面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2分)

14、读了选文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根据 建造的,三是 。(2分)

15、选文第二自然段采用了 的构段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 句,起到了 的作用。(3分)

16、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1、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 )无儿无女,( )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住。因此,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2、( )这是有名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是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提升 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好,他是不会卖掉这栋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

3、一个衣着俭朴的青年人来到老人跟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已经升到10万英镑了。”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 诚实)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散步、聊天。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看 照顾)您!”

4、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

5、青年以 赢得了这栋住宅的购买权,梦想成真。

17、给短文加上标题,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2分)

18、在文中的(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19、用“√”画出括号内最准确的词语。(3分)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1、联系上下文,就文中带点的句子发挥想象:此时此刻,老人在想什么?请把想到的写下来。(2分)

22、这位青年为什么能赢得住宅的购买权呢?请在最后一个自然的横线上写上合适话。(2分)

23、你想对文中的那位衣着朴素的青年说些什么话?(3分)

四、习作(二选一)。(3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课文《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请你也来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比如:班级故事会,学校的一次活动,大课间等等。写的时候要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题二:请认真观察下面的图画,想象发生了什么事,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

一、基础

1、略

2、誊 ,肺,唇,嗓,诞,崖

3、(1) ×(2) √(3)×

4、(1) √ (2) × (3) × (4) √

5、(1)阿曼达对爸爸说,无论发生了什么,他知道爸爸总会跟他在一起。

(2) 狼牙山五壮士一个接一个跳下山崖。

6、(1)说明了我国国民运用电子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而阅读纸质图书的时间有所减少。

(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已成为阅读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适度利用。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阅读效果最好的纸质读物。

二、积累

7、别出心( 裁 ) 守( 望 )相助 众志成( 城 )

8、C

9、(1) × (2) √(3) ×

10、(1)春风又绿江南岸 (2)梅花香自苦寒来

11、(1)A (2)B

三、阅读

(一)

12、景观( 景物 ) 仿照( 按照 ) 收藏( 珍藏 )

13、风格各异的建筑、珍贵的历史文物

14、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 西洋景观

15、总分总 过渡 承上启下

16、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衬托出英法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之大和中国经受的苦难之深。这样写能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17、梦想成真

18、既┅┅又┅┅ 因为┅┅所以┅┅

19、宣布 攀升 诚恳

20、英国一位年老孤独的老人打算出售他的房子,众多的购买者都闻讯赶来。后来一位小伙子用真诚打动了老人,最后购得了这所房子。

21、略

22、一颗充满爱和真诚的心

23、略

13.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篇十三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上一篇:各科教师工作计划下一篇:物业招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