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诗教学设计

2024-06-16

幼儿诗教学设计(精选15篇)

1.幼儿诗教学设计 篇一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毕业诗》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清楚、连贯地讲述自己三年来的最大变化,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帮助,理解诗歌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诵,引导幼儿在诗歌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毕业诗》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

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师生之间、幼儿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了让幼儿了解三年来自己的成长变化,感受自己已经长大,体验毕业离园时的惜别之情,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我设计本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诵。

2.能清楚、连贯地讲述自己三年来的最大变化,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帮助。

3.引导幼儿在诗歌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向自己的父母了解自己初入园时的模样和表现。

2.可以请父母帮助准备能说明自己已经长大的实物。如:小班时自己的照片、衣服、鞋、袜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小时候的自己。

(1)激发幼儿对话题的兴趣。

(2)分组交流,要求每位幼儿轮流在本组讲述自己三年的变化,教师注意发现典型。

(3)讨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有谁帮助过自己。现在要离开他们心情如何,如何回报他们。

(4)教师小结幼儿成长的变化,并表达为孩子们即将成为小学生而高兴的心情和孩子们即将离开幼儿园老师的惜别之情。

2.学习诗歌《毕业诗》。

(1)激发孩子学习诗歌的愿望:小朋友都讲述了自己三年来的成长和变化,你们都长大了,即将毕业上小学了,老师把你们的讲话编成了一首诗,名字叫《毕业诗》送给你们,希望你们牢牢地记住它。

(2)教师示范朗诵诗歌1-2次。

(3)让幼儿说说听了诗歌的感受。

(4)指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3.请幼儿表达对老师或对自己好朋友的不舍,说一句话或送一个拥抱。

延伸提示

在毕业典礼上朗诵诗歌。

毕业诗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站在这里。

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我是多么欢喜。

再过几天,我就要进小学,做个一年级小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神气!

亲爱的老师、阿姨,我有很多话想说给您。

三年前我第一次到这里,玩具扔满地,还要发脾气,今天站在这里的还是我自己,脸上再没有泥,手帕袜子自己洗,还会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懂得了很多道理。

亲爱的老师、阿姨,我从心里感谢您,再见吧,老师!

再见吧,阿姨!

以后我一定来看您,向您汇报我的学习成绩。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回顾的学习活动,所以我们也有必要对我们的幼小衔接活动作一个回顾。通过一个多月,确切地讲,其实我们在大班这整一个学期都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从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能力认知等全方位地进行准备。

可以说,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孩子们也很努力地配合着,他们也对上小学充满了期待,他们也用自己的这份好奇,这份热情,来迎接入学的到来,他们对入小学充满了期待。这就是我们要的结果,我们要的状态。孩子们对入小学已经做好了准备,正摩拳擦掌地等待着跑向人生的下一个目标。

包括接下来的毕业汇报演出,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幼小衔接工作的一部分。孩子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着,每个人都投入到这个活动中去,他们能够意识到这个活动的重要性,他们似乎也正热切地等待着迎接幼儿园、老师、家长对孩子们四年学习效果的检验,他们好像想要把自己所有的本领都展示给大家,向大家作一个汇报,用自己的本领表达对关心关爱他们的人进行感恩。在这里,我当然也要预祝孩子们的演出能够成功,也祝孩子们今后的路能走得更好,更顺,一生平安,一生幸福!

本文扩展阅读:毕业(graduate)是一个词语,意思是学生在学校或训练班修业期满,达到规定要求,结束在本校学习的课程,也可以引申指小结、休止。

2.幼儿诗教学设计 篇二

学业水平考试:高校层次不同成绩门槛不同

卢羡文提出, 要改变单从考试一个角度思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思维, 在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下, 建立多样化的评价选拔体系。我省2010年高考调整方案特别强调建立多元评价、分层分类的录取模式。除了学习成绩, 学业水平测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另外两个重要的参考标准。

2010年高考录取改革后, 考生能够进入什么档次的高校首选取决于学业水平考试, 只有达到分数线, 才可被该档次的学校录取。根据要求, 文科学生参加物理、化学、生物考试, 理科生参加政治、历史、地理考试, 考试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 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对成绩的要求不同。今年, 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已经出现了相关要求, 2010年后, 学业水平考试也很有可能成为自主招生和保送生录取的参考指标。卢羡文还透露, 条件成熟后, 我省将争取所有高等职业院校实施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 结合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考试成绩和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进行择优录取的方式。卢羡文同时指出,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设置将分阶段进行, 上述安排只是近期设置。相关专家认为,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设置未来仍将可能发生变化。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实际上, 我省从2007年就已经开始根据综合评价的六个维度, 采集相关要素和描述, 提供给高校作为录取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可作高校录取或退档的依据。卢羡文提醒大家, 学生综合评价不会对学生给出任何结论性的成绩或等级。

从过去两年的实践来看, 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卢羡文介绍说, 2007年广东没有一例因综合素质而录取或者退档的情况, 但是2008年, 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关注这一因素。同等条件选拔中, 如果学生中学阶段选修内容与其进入高校相关专业学习的相关程度更大, 录取几率也就更高。学生在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以及自己描述的体育、艺术综合素养的表示, 引起高校极大关注。

3.《木兰诗》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木兰诗》 教学设计

王荣生教授鉴别出语文教材课文四种功能:“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定篇”指中小学生必须学习的中外经典名篇,它是文学素养、文化素养在语文课程中特定的、具体的所指。作为“定篇”的《木兰诗》是要求教师透彻讲解、学生彻底理解的篇目。笔者翻阅了大量关于《木兰诗》的教学设计,没有一篇设计像孙绍振先生一样点出了这首诗的之所以经典在于重构了“英雄”这一概念,换句话说《木兰诗》在教学中没有被透彻地理解过,“定篇”作用没有根本地实现过。笔者依据孙绍振先生对《木兰诗》的精妙独到的分析设计本次教学,设想通过“写英勇却不写英雄如何英勇善战”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木兰的非英雄姿态,清楚地明白《木兰诗》为何称作经典。

教学目标: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女英雄形象;2.了解孙绍振的文本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分析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花木兰的非英雄姿态。

教学创新:尝试将孙绍振的文本分析方法介绍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初中学生,而初中与小学最大的区别就你们要开始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这表现在语文课上就是要求你们要能感受文章的美,理解文章的美,欣赏文章的美,甚至能够点评文章的美丽之处。我们已经弄懂了《木兰诗》的字面意思,今天我们要上一堂文学欣赏课,欣赏《木兰诗》为什么传唱了千年,它到底美在哪里,花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在我们民族中屹立千年,她又美在哪里。同时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孙绍振先生的文本分析方法。这个可能会高于一些同学现有的理解力、接受力,但是如果你跟着老师的步伐节奏一起思考,我相信你能够听懂。

二、看木兰的英雄气概

1.进入正课之前,大家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英雄?用词语概括这些英雄共同具有的特点。

岳飞、关羽、武松等。保家卫国、会打仗、很勇敢……

2.那在你心目中花木兰是不是英雄呢?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请找出直接表现花木兰是英雄的相关语句。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行军)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行军)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宿营)

将军百战死(非正面描写,概括性很强的叙述),壮士十年归(凯旋)。

明确:打了十年,经历了上百回战斗,将军都牺牲了,从侧面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就这么区区一行,可以说是敷衍性的笔墨,几乎和花木兰没有什么关系。

作者想不想写她浴血奋战?她在战争中的英勇是全诗的重点还是“轻点”?(不想“轻点”)

三.看木兰的女儿情态

《木兰诗》写英雄却不写英雄如何英勇善战、不写英勇场面,那么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听老师示范朗读《木兰诗》,然后同学们自由朗读同时思考这首诗写了木兰的哪些品格特点?

(乖巧、懂事、勇敢、恋家、不慕名利、爱红妆、爱亲人……)

好,同学们把我们的视线再次回到英雄这个词来,“英雄”这个词本来是指男性,英是花朵、杰出的意思,像花朵一样杰出的男性。而我花木兰也叫做英雄,花木兰是个女的,还要叫她“英雄”,如果一定要叫花木兰英雄,在前面加一个字合适,女英雄。那么花木兰作为女英雄与那些男性英雄是不是一样的呢,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木兰诗》会告诉你答案。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一个字,“女”。如果“会打仗、勇敢、保家卫国”总结为英雄气概,那么“乖巧、恋家、爱红妆……”便概括为女儿情态,这些诗很明显突出木兰的女儿情态,可以解释这样安排的唯一理由就是木兰是一个女英雄,女英雄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试想不爱红妆的木兰还会不会可爱呢?

四.木兰是个怎样的英雄

请同学们结合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态说说现在你心中的木兰是个怎样的英雄?

总结:到此,木兰的形象已经在我们心中立起来了,她不仅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更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战争的责任本不在她,她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阿爷、长兄”这些男性的职责。这个职责若仅仅限于家庭,她不过是个一般意义上的假小子,铁姑娘,作为支撑家业的顶梁柱而已。但是,木兰主动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家庭的而且是国家的。为国而战,立了大功,作出了卓绝的贡献,却并不在乎,甚至没有表现出成就感,这和一般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光宗耀祖、富贵还乡的炫耀恰恰相反。她拒绝了“尚书郎”的封赏,除了一批快马以外,别无他求。她要回到故乡,享受平民家庭的欢乐。这个英雄的内涵,从承担“家”的重担开始,到为国立功,最后又回到家庭、享受亲情的欢乐。整个就一种非英雄的姿态。这是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是英雄与非英雄的统一。更为深刻的是,她不但恢复了平民百姓的身份,而且恢复了女性的身份。这个英雄的内涵不单纯是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更深邃的内涵是不忘女性本来面貌的女英雄。

五、认识文本分析方法

好了,同学们,到此木兰这个女英雄形象已经在我们心中丰满起来了。刚才我们分析花木兰形象这个过程就叫做文本分析法。抓住文本,就是要“去蔽”,去掉一般化的、现成的、空洞的英雄的概念,像剥笋壳一样,把文本中间非常具体的、微妙的内涵揭示出来。原来这个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重构了一种“英雄”概念,这是非常独特的,和我们心目中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要防止武松啦、岳飞啦,这些现成的概念把你遮蔽住了。

分析的前提就是揭示矛盾,而矛盾是潜在的,又要采取“还原法”来揭示矛盾,才有分析的对象。还原,就是把“英雄”原来的观念作为背景,它是怎样的?所以老师一开始就让你们讲心目中的英雄,回忆英雄这个概念,他是勇敢的、会打仗的、爱国的。写在《木兰诗》中“英雄”的内涵是怎样的?进而我们发现《木兰诗》并没有细写花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杀敌场面。反而详写木兰的女儿情态,颠覆了原本的“英雄”观念。那么同时也就丰富了“英雄”这一概念,英雄也可以是温情的女子,也可以儿女情长。因此从文本出发,揭示出《木兰诗》里“英雄”观念的特殊性,就是我们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了,也就是要把普遍性英雄和特殊的个别性花木兰的矛盾揭示出来,看花木兰作为女英雄在战争、家庭、功勋和亲情方面所不一样的特点。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4.幼儿园大班毕业诗 篇四

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了,

我们就要进入一个新的环境,

走进小学的大门。

三年来,老师和我们在一齐,

三年来,老师看着我们一天天长大、懂事,

三年来,老师和我们一齐唱歌、跳舞、玩游戏,

三年来,老师和我们一齐识字、画画、讲故事,

老师夸我们聪明、活泼、可爱,

我们是老师的好学生也是老师的孩子,

幼儿园就要毕业了,亲爱的老师,我们舍不得您!

亲爱的小朋友们,记住我们相处的快乐时光吧,

记住你的、我的、他的名字,

也让我们一齐记住我们亲爱的老师,

亲爱的老师,我们也会记得您和气的笑脸,

记得您为我们唱歌、讲故事、打饭的样貌。

我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未来的日子会更加丰富,

老师,我们都会成为优秀的孩子。

到小学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我们会顺利、健康、快乐地成长,

无论何时,亲爱的老师,您都会为我们伸出大拇指。

5.幼儿园毕业诗老师朗诵 篇五

你们来了,

哭的哭,闹的闹,

场面有点乱糟糟……

逗逗这个,摸摸那个,

我的心情越来越好,

啊呀,

在我眼中,

你们头顶的光芒,

比宝石还闪耀。

你们第一次叫“老师”,

声音如此美妙。

那一瞬间,

窗外的花草也开始舞蹈,

像是甜蜜到来前的预告。

第一次陪你们睡觉,

我禁不住扬起嘴角,

啊呀,

宝贝们的微鼾,

比最动听的音乐还美妙。

第一次看你们吃饭,

到处都是渣渣掉,

一边捡一边轻声教,

我心想,

快点快点吧,

快点学会一粒都不掉。

第一次教你们穿衣服,

不会不会哇哇叫,

抱在怀里手把手,

我心想,

快点快点吧,

快点学会整装个个俏。

慢慢的,

你们早上不哭闹了,

会自己吃饭了,

会自己穿衣了,

啊呀,

宝贝们的变化,

让我的心美得冒泡泡。

慢慢的,

你们会跳好多舞了,

能唱好多歌儿了……

慢慢地,

你们会识好多字了,

能算好多数了……

可是,啊呀,

慢慢地,

你们也变得有些小坏坏了……

不要抢不要抢,

我一遍又一遍地唠叨。

不要闹不要闹,

我不知不觉变得暴躁。

宝贝,你们可知道,

那些唠叨,那些暴躁,

转过身,

就是幸福的偷笑。

我笑,

你们的小个性,

看上去一个比一个可爱。

我笑,

你们的小小坏,

好像一天比一天在减少。

在我生气的时候,

你们用柔嫩的小手拽拽我的指头,

老师,给你一个笑笑!

啊呀,

我会不会幸福得晕倒!

在我疲惫的时候,

你们依偎在我身边,

老师,给你一个抱抱!

这一刻我意识到,

在我心里,

没有什么比你们更重要!

与你们度过的每一天,

与你们度过的每个月,

与你们度过的每一年,

还有那些充满爱的分分秒秒,

变成了

我记忆中最最幸福的符号!

我想,

好想好想,

继续陪着你,

6.小学语文现代诗教学探究 篇六

一、文化知识有效教学,强化学生现代诗歌学习的基础

小学语文中现代诗歌的教学往往与其他课文教学一样,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来为课程的学习做充足的准备。因此,从这一角度, 教师要按照传统的语文课文教学方法,对学生基础的文化知识做必要的要求,以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前做好课文学习的准备。而另一方面,诗歌又不同于传统的课文教学,虽然现代诗歌相对课文来说比较精炼,但是优美地朗读一首现代诗歌往往比流利地朗读一篇课文更有难度。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诗歌教学过程中,还要严格地要求学生借助词典的帮助来对诗歌中的生字单词做深入地理解,进而为诗歌的有感情朗读做好充足的准备。

例如在苏教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一首现代诗歌的教学准备中,教师就能够发现,这篇诗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带有一定的难度,整篇诗歌中也会有部分的生字单词。因此,在诗歌教学之前,教师就要求学生凭借自己之前的语文知识学习成果并借助工具书对整个诗歌进行预习,进而为诗歌的学习做好准备。而在实际的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首先对其中例如敞开、芬芳、 沃野、鸣禽等单词进行讲解,进而帮助学生以良好的文化基础开展对于诗歌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诗歌不仅感受到祖国风光的美好,并能够通过诗歌的朗读表达出自身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配乐朗读,提升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

诗歌不同于普通的文章,其往往带有浓烈的情感色彩。因此, 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对诗歌的体裁或者是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而应当结合现代诗歌创作的背景以及实际的内容,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并通过诗歌朗读欣赏以及诗歌自我朗读来将这种情感有效地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对于诗歌的意境才能有更深的体会,而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得到更大的收获。

随着学校对于小学教育的支持与关注,不少小学都完成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备工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帮助,以学生跟读、学生配乐朗读的形式来强化学生对于诗歌的体会。例如,在《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相关的配乐朗诵资料,然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先跟随网络教学资源,在背景音乐下轻声地朗读,体味作者对祖国的那种热爱之情。之后,在学生流利朗读课文后,教师可以纯背景音乐配乐的形式,让班级部分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诵,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音调随着背景音乐的旋律不断地变化,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也能随着诗歌朗诵的进行而不断地被展现出来。在这种教学形式下,现代诗歌除了基本的知识和体裁外,学生更能够对整个诗歌意境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更深入地了解,进而小学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显著地提升。

三、模仿写作,让学生对于诗歌有更深入地探究

在诗歌教学完成后,为了强化诗歌教学的效果,教师往往会采用生词默写、诗歌背诵以及默写的形式来巩固学生对于诗歌的记忆, 进而强化学生应试的能力。但是这种模式并不能将诗歌教学的效果完全地释放出来。现代诗歌的体裁、内容、手法更能贴近我们的学生,也更能够让学生理解。因此,在诗歌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按照教材诗歌的载体对诗歌进行模仿写作,进而让学生在诗歌学习后又能够获得新的情感表达方式, 整个课程教学的效果被不断地拓展开来。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诗歌的创作也能够对原有的诗歌有更深入地探究,对新的写作模式有更多的了解,进而小学语文整个教学效果在学生文化水平的提升中被凸显出来。

7.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比较 篇七

一.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展示

(一)中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2.整体感悟: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第二环节: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品读探究: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情操?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4.语言品味: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练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①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②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第四环节: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2.拓展延伸: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课外探究: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⑤诗歌凝练的语言分析;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可随学生兴趣进行)

(二)美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刻告诉母亲?

2.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

3.为什么与木兰并肩战斗的男性士兵如此惊讶木兰其实是女性,请列出不少于一个理由。

4.木兰的行为让你对“勇气”有什么样的理解?

5.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个故事?

6.木兰和AXEL(《攀援者》)各自都有艰难的任务,他们面对的困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第二环节:表达:写一封信

多少个日日夜夜,木兰远离父母、家乡,出征在外,请代木兰写一封信给父母亲。告诉他们自己离家后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提示:请使用生动的词汇描述任务、地点和事件,可仿照诗歌“五部分”的格式。

第三环节: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

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优秀战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兰也是这个群体里的领导。讨论并选出你们群体里的领导者,为他制作一个奖状,并写上他的名字。

第四环节:课后思考——文本与电影的比较

你已经读完《花木兰》,现在请你比较书中的观点与电影《花木兰》的不同。

1.使用venn图标,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请你选择一个在文本和电影中都很精彩的场景,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2.上网,发表评论:①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讲一讲你读完《花木兰》之后的想法。②请你针对花木兰的故事写一个评论,并把你的作业发到网站上。

二.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差异

(一)文本使用上的差异

研究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文本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能结合文本进行教学的设计,但在文本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国教师特别注重文本的使用和挖掘。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前三个环节都是紧扣住文本,进行朗读、感悟、赏析、品味和反思,对文本进行深挖细掘。即使第四环节似乎稍稍跳离了文本,其实也还是在文本基础上展开的写作训练和延伸练习。

美国教师只将文本作为一个抓手,或者仅仅作为一个例子,他们更多地给学生遐想与创造的空间。第一、二和四环节和文本有一定联系,第三个环节和文本联系不是很紧,文本只是其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依托。即使是涉及文本较多的第一环节,也只有问题3和6同文本的联系比较直接一些,其他4个问题都比较开放,和文本联系不是特别紧密。

(二)问题预设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问题预设的设计,都能围绕阅读、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等预设问题展开阅读教学,但在问题预设上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教师教学预设的问题重在对文本的理解,重在知识的掌握,而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问题预设体现不够。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开放性不够,只要掌握一点阅读的知识,抓住文本就可以解决,答案大多具有指向性和唯一性;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不够,只是紧抓住文本,就文本而文本,预设的问题除了第三环节中的“体验反思”是能体现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预设,其他则都没有体现;正因为如此,预设的问题的拓展性不够,第四环节中的“拓展延伸”是想象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这和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中“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有重复之嫌,而且,即使是第四环节“课外探究”预设的题目,也大多不用学生动多少脑筋,上网一查就能解决问题,还是重了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师教学设计的问题信息量大,提供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问题既有针对文本的“语文问题”,也有拓展的“非语文问题”,教师把文本和当下社会、当代人的观念与作为阅读者个体的“我”结合起来,使文本中花木兰这个历史人物有了现代的意义,课文被教活了。这些问题的预设也有梯度,有可以通过阅读在文本中能找到答案的,也有需合作才能完成的,甚至有必须进一步认真钻研才能解决的。

(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注重了阅读基础上的写作训练,达到“以读促写”的目标,但差异依然明显。

中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人物赏析,品读探究——体验反思,互动释疑——总结存储,拓展延伸,前三个环节由朗读到对文本的理解,虽然在层面上有识记到理解的跨越,但基本上还是知识层面的东西,教学环节是一种平面的展开。即使是“互动释疑”环节,也仅仅是“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这样的小互动,还是叶澜教授所批评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情况。

美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表达:写一封信——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课后思考:文本和电影的比较。分别从阅读理解、表达应用、团队制作实践和思考比较的角度,教学环节是一种立体式的推进,体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启示

(一)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一直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阅读教学如何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那就要把静态的分析训练为主的教学课堂转化为动态的以学生体验、感受为主的教学课堂。

静态分析的课堂只着眼于文本内容,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分析和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的理解、归纳,满足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训练也是依据分析来演绎。有几篇文章作一点这样的分析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每篇文章都是这样慢问细析,学生能获得什么?兴趣又怎么持久?语文课堂教学不能随意肢解课文,也不能变成知识概念的演绎,而是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这就是动态的体验与感受,实现了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要使学生能够动态地体验、感受,就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及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要用教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求精神,要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美国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体验的课堂,才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课堂,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堂。所以,动态体验的课堂才真正是体现课堂主体是学生的课堂。

(二)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

为什么课堂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因为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据说,美国以前确实不太注重阅读训练,导致公民的阅读能力下降,2001年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其中重要的一块是建立“阅读第一”项目,通过把“阅读放在第一位”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因此,在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涉及了一些基础问题,但教学设计中还提供了较多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把讨论和活动的机会都留给学生,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向来是强项,但从教学设计中看出,阅读教学有明显的注重阅读结果和考试技能锻炼的倾向,如环节一和二所预设的问题。因为重视阅读知识点,中国学生的阅读应试技巧掌握比较好,考试结果也会好一点,但教学设计比较单薄,缺少个性,在学习以生活为宗旨、语文服务于社会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有欠缺,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由此得到启发:第一,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要求划一,在达到目标的具体方式上也可以有多种选择;第二,在人文性的前提下,强调语文课的应用性,与当下社会结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借此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也许是当今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

(三)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说到预设问题开放性,想起一个真实的幼儿教学片断——“花为什么会开?”有一天,幼儿园老师问小朋友。第一位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位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位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最漂亮。”第四位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位说:“她也长耳朵,她想听小朋友唱歌。”突然,第六位小朋友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就仰起它的小脸,笑了!”听到这儿,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只有老师知道,她原来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这个教学片断给人的启迪深远。面对问题,孩子们的答案那么多,那么极富想象力、创造力且带着浓烈感情色彩,这当然是因为预设问题的开放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进行思考,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相比较而言,中国教师教学设计环节一、二重视了基础性,环节三的问题体现了一些开放性,而美国教师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问题大多具有开放性。我们常常说美国教育重创新及动手能力,这从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也不难看出。美国教师之所以能预设那么多具有开发性的问题,关键就是具有创新求异思维方式。我们要具有创新求异思维,那就要摈弃导致我们预设问题开放性不够的“同一”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去关注答案的标准与唯一,重视创新求异思维的培养。因为语文作为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作品的解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独立思考,从而真正做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预设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而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四)读写结合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先生认为:“读写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已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不管是中国教师设计的想象作文还是美国教师设计的写一封信,都注意到了读和写的有效结合。

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相辅相成,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要以阅读为基础,因为这是“写”前的吸收,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在阅读过程中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同时,要以写作能力的提高为外显标志,因为这是“读”后的倾吐。所以,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随文小练笔,将读中学写落到实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读对于写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语言、思想的感染与影响,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吸收、内化阅读材料中的优秀、典范的语言和其中蕴含的思想,阅读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处理课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读写结合才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对中美《木兰诗》教学个案进行对比,目的不在于完全照搬,而是研究美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如何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多一些乐趣和宽容,从而进一步改善阅读教学。

8.幼儿诗教学设计 篇八

1、初步学唱歌曲,能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唱准附点音符。

2、对探索天空的奥秘发生兴趣。

二、活动准备

配套磁带或CD。

三、活动过程

1、练习踵趾小跑步。

随《我和星星打电话》的音乐,复习踵趾小跑步,两人一组脚步协调地做动作:两人拉手,外侧的手叉腰,两脚叉开站好,同时出内脚或外脚,注意两人对视,交流感情。

2、学习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

(1)教师用小故事引出歌名,学念歌词。

(2)教师示范唱,幼儿跟着老师学唱。

(3)幼儿随着琴声轻轻唱,教师帮助幼儿练习附点音符的唱法。

9.现代诗教学应厘清三个“≠” 篇九

[关键词]现代诗 朗读 文本赏析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74

许多教师教惯了白话文,在教学现代诗时也按照教白话文的方法与策略来教,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对诗歌整体内容与情感的感受。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的教学为例,结合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出现的错误,谈一谈如何教学现代诗。

一、朗读诗文≠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小节,看看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生:这一小节主要讲中国的幅原辽阔。北方还在飘雪的时候,南方就已经春意盎然了;东方升起太阳时,西方还是群星闪烁。

思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但是他把朗读课文的技巧用在了朗读现代诗,是不对的。朗读诗文≠朗读课文,现代诗有它独特的行文结构与语言描述特点,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忽略了这一点,就会使学生不能深刻地领悟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对策:

师:(教师把第一自然段变成白话文出示)大家比较一下,这样的行文结构与教材有什么不同,朗读的方法能不能一样。

生1:我们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要读出停顿的节奏。

师:光读出停顿还不行,还要读出重音,请大家再读一读,谈一谈读过之后的感受。

生2:我才读到一半,内心就非常激动了,祖国太辽阔了!

师:很好,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情感与节奏阅读下面几小节,看谁读得更感人。

二、文本赏析≠文本解读

师:刚才,大家已经阅读了这首现代诗,哪一位同学能说一说这首诗主要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祖国的?

生1:从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物产、民族的情谊、灿烂的文化、祖国的精神几方面来写。

师:同学们能根据内容,把这首现代诗分段吗?

生2:可以。这首诗可以分为三段,第一小节为第一段,写的是祖国的辽阔,起到总领全诗的作用。第二段是2、3、4、5、6小节,从不同的视角介绍祖国。第三段是第7小节,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思考:现代诗的教学重在欣赏,而不在解读,这位老师带着学生一步步解读文本,从表面上看无可厚非。但是,从诗歌的内容与特点来说,这位老师过于理性的解读已经把诗歌内在的意境美给丢弃了。诗歌的文本赏析≠文本解读,这样的教学与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境有点格格不入。

对策:

师:同学们刚才都带着自己对祖国特有的情感朗读了这首现代诗。那么,在朗读过程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美丽的西湖、云雾缭绕的黄山与庐山、白浪翻滚的长江与黄河。

生2: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祖国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更加富饶,更加文明。

三、情感体验≠知识传授

教师播放视频《美丽的中国》,内容有祖国大好河山的介绍,有中国的各种物产的介绍,有对各个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的介绍。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满脸迷茫。

思考:知识的传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重点不应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应放在情感的体验上。在这一节课中,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许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但是没有丰富的情感作基础,他们对现代诗的特性没有一个具体的体验。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远比失去的多。

对策:

师:祖国有那么多的山河与物产,你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这首诗的相关内容吗?

生1:能。(学生分别选择不同的内容来绘画)

师:通过绘画,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2:我想到了现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修建了三峡大坝与小浪底工程,让我们的母亲河可以更好地服务我们。

总之,现代诗的教学不能用其他文章的教学方法来教学,诗歌最注重的就是表达情感,要让学生在不断读、品、悟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现代诗的意蕴,让学生在现代诗中获取美的享受,升华自己的情感。

10.中学语文现代诗的教学策略 篇十

一.展现诗美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美是最能够激发兴趣的, 在模糊理论里, 美将是以完整的形式呈现的。诗是语言的精华, 是人类精神最优雅的表现方式。要让中学生走近现代诗, 首先要让诗的神韵吸引他们。作为教师, 要精心选择诗性展现得强烈而不经意的诗句, 因为我们的学生已经承受了多年语文解析教育, 对文字几乎丧失了亲近感。

中国是诗的国度, “杨柳依依”、“在水一方”的凄迷的《诗经》;“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的雍容的唐诗;“残月像一片薄冰/漂在沁凉的夜色里”、“车轮滚过/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的优雅朦胧的现代诗······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 便会使我们的课堂满溢。由于“模糊思维”具有直观表面性、整体关联性、非逻辑的神秘性和群体表象性等待征, 所以只要坚持每节课花五分钟左右让同学认识一首或一节诗, 让直观的语言感动思想, 日积月累, 一定会有成效。

在实际教学中, 选择好诗是教师最关键的备课工作:

(一) 选诗最好能与本课内容有一定关联。如上课时, 选用主题相近的现代诗做“引子”, 既在内容上相辅相成, 加深同学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以全方位展示作者的创作风格, 教学上相得益彰。

(二) 尽量运用现代设备, 组成图像、文字、音乐相互合一的多媒体课件, 帮助学生进入优美的诗境。例如在设计余光中的《乡愁》一课时, 用模糊的月夜和故乡风貌做背景, 选用行楷字打出诗句, 用古曲《春江花月夜》或现代歌曲《想家的时候》做点染, 学生自然就为立体展现的美惊叹并陶醉其中。

二.不可缺位的朗读

汉语具有“偏重心理, 略于形式”的特点, 语言思维结构偏于笼统模糊, 这就促进了中国诗人形象思维化、经验思维化、直观思维化和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使整体把握、笼统感受、模糊思维成了感受言语对象的主要的和擅长的方式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 诵读是必需的。在诵读中以模糊的方式来培养对文字的“悟性”, 它具体表现为对文字的“意会”, 是一种“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的领悟;而学习诗歌时对诵读的要求更高:在诵读中要兼及领会诗的内容、体验诗的情感、摩想诗的意境、把握诗的思路、品味诗的特色、归纳诗的风格。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反复而不重复地诵读这些诗句, 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响, 使语言更富有活力, 使诗句的生命力跳跃起来。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有效的方式。“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 语感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的认识和本质的理解, 直觉中潜伏着逻辑理智基础。 (2) ”这样就可以在感性直接关照里, 同时了解本质。而语感具有的直觉性、整体性、联想性和情感性的特征都可以在朗读中体现出来。

在大量的反复的朗读中, 学生会渐渐地惊异于文字的奇妙组合, 领略数千年锺炼的汉语的意蕴, 感悟诗句所积淀的文化气蕴, 从而提高现代诗的阅读及欣赏能力。

三.阅读面的拓展

即使是新教材, 一学期也不过让学生见识几十首诗, 这样的接触量是不足以普遍提高学生的“诗意”的。“对许多人来说, 当他们被问及诗是什么的时候, 他们脑子里闪现的是具体的某些人的诗歌的作品。有些人认为白居易的诗是诗而王老九的诗不是诗, 有些人赞扬古埃及的《亡灵书》的价值而无视芬兰史诗《卡拉瓦拉》的价值。我们对于诗的看法, 总和我们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有关。阅读经验规定了我们的审美偏见。 (3) ”由此可见, 语言的精粹———诗歌的学习, 必须是在“不求甚解”的量的积累中, 在不断的熏陶中寻求质的突破, 以典型的模糊思维方式, 最终达到对诗境的“感悟”。

<一>.立足文本。

诗歌常常以意象的联结、转化和综合进行运演, 它属于形象思维, 而形象思维常常带有模糊性, 这种模糊性给诗人与欣赏者留下了广阔的自由天地。因此, 在充分赏析课文的同时, 选择内涵或意象与文本相似的诗句, 充实阅读量, 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又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例如, 上《致橡树》时, 从这两个点来选诗补充阅读量:第一, 爱情主题。通常认为舒婷在诗中表达了理想的爱情关系。于是,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和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 因其主题与形式的相似而角度迥异成为首选;第二, 树的意象。源于诗自身的特点, 同样的意象在不同的创作者笔下, 总能创造出迥然的意境。郑敏的《树》是宁静而深思的自我化身, 沈尹默的《月夜》浅近地表达了人格独立的思想, 与《致橡树》异曲同工。这是充满了艺术美感的理性渗透, 它启动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也更易于被认知主体所接纳。

<二>.开设现代诗欣赏课。

将课文作为一首引诗, 略作点拨后进入多诗的专题欣赏。诗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 可选取余光中、李广田、席慕蓉等诗人的同题《乡愁》, 并穿插配以歌曲《乡愁四韵》等, 通过立体的视听感悟诗情诗句,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意象却能传递出同样的感情, 从而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三>.以诗解诗。

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崇尚“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言外之旨”“韵外之致 (4) ”, 而一些优秀的当代诗人, 他们的诗歌创作往往从古诗中汲取营养, 其作品也处处流淌着古典的韵味。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如果老师过于理性化, 遇字必解, 就会大大削弱诗词的神韵与诗意。怎样让学生准确的把握一些关键的意象, 全面领悟一首诗所要传达的信息?怎样让学生感受诗歌超越生死, 穿越时空的力量?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

诗人王家新所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诗歌就是在僵化教育中失去的东西。教育不再与给于什么, 而在于打开, 就像诗歌本身, 给学生第三只眼。 (5) ”在诗歌教学中, 尽量避开理性的说教, 以诗解诗就很有必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诗歌储备, 广泛链接, 以诗解诗。比如向学生介绍郑愁予的《错误》:

……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其中, “芙蓉”之于“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之于“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等”之于“一寸相思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之于“千行欹枕泪, 恨别添憔悴”。之于“思君令人老, 轩车来何迟”。“柳”之于“年年柳色, 霸陵伤别”之于“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所出现的意象都是传统的、中国的, “江南”、“莲花”、“青石的街道”, 甚至以象声词“达达”形容马蹄声, 都是以古典的东方风味唤起我们心中的联想。而作者叙述的故事就脱胎于传统的闺怨诗, 联系这些常见的诗句, 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些关键词语所包含的意境, 从而感悟到这首诗的含蓄蕴藉之美以及美人迟暮的深层意蕴。

我们并不奢望培养诗人, 我们只希望能在飞扬的青春中留住美好的诗情;在未来的挫折岁月中让心灵有所依托。在整个社会趋向急功近利的今天, 让诗在学生心中留住精神的自由与纯净。

参考文献

①《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叶圣陶人民教育杂志, 1989年第12期

②《创造写作学阐要》郭昭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③《诗学中的九个问题之我见》西川《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④《中国当代诗歌经典》王家新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11.木兰诗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预习指导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胡骑

戎机

朔气

金柝

红妆

著我旧时裳

傍地走

阿姊

2.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位花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成为中国妇女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三、朗读指导

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2.老师范读,做到标准正确

3.优生范读

4.自读体会

5.抽查朗读

四、疏通大意。

1.学生自己疏通字词含义,有不明白的问老师,准备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2.抽查三个学生复述 3.老师评价纠正

注: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五、几个问题(讨论解决)

1.提问;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已木兰为什么要停机叹息,她想到什么?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性格?

(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表现她深明大义、勇敢、坚强的性格。)

2.提问: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详写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会见亲人;略写十年战斗生涯和出征前的准备。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安排详略,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

3.提问: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11.提问: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六、小结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七、作业

12.幼儿诗教学设计 篇十二

就拿笔者所执教的六年级来说, 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 六年级下册就安排了顾工的《我站在铁索桥上》, 朗费罗的《人生礼赞》, 魏刚焰的《你, 浪花的一滴水》, 王慧骐的《我们上路了》, 蓝星的《万岁, 母校》, 还有《苏武牧羊》等6篇现代诗, 占教材总容量的七分之一强,

面对教材中的现代诗篇, 小学语文教师应有怎样的教学策略, 才能使现代诗教学上出诗味, 上出诗意来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笔者想从现代诗教学的“简”与“丰”两方面来加以阐述。

一般而言, 现代诗教学的课时安排为一课时。从教学任务上看, 现代诗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大意, 读出诗歌意韵, 结合背景,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体悟诗歌意境意蕴, 还要能适度仿写诗歌的某些章节, 在诗歌写法上领悟出一点“皮毛”来。

一、教学程序安排要简单

一课时的时间长度是有限的, 如果教师的教学程序安排繁杂, 教学环节安排琐碎, 那么一课时的教学效果一定值得怀疑。

1. 教师要先读为快

一篇现代诗到手, 教师自身要反复把读, 读出诗的韵脚, 读出诗的内蕴, 读出诗人的情感, 甚至还要想象:诗人当时在创作该诗时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心中会涌起怎样的波澜?只有教师读到位, 对现代诗篇的感悟才能出味, 也只有教师读出味了, 在与学生的共商共学中才能起到“首席”的作用。

2. 教师要抓准“诗眼”

每一篇现代诗篇, 尽心涵泳, 总会从诗篇中找到现代诗的“诗眼”, 这“诗眼”或明或暗, 或显或隐, 或是一个字, 或是一个词, 也可能是一句诗。只有准确地捕捉到正确的“诗眼”, 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才能不偏离“准确的航线”。

不久前, 我们六年级备课组在研究《我站在铁索桥上》一诗的“诗眼”, 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有老师认为, 本诗的“诗眼”应着落在“红旗”上, 因为“红旗”是勇士们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的目标指引, 也是今天幸福生活的象征, 因此, “诗眼”非“红旗”莫属;也有老师认为, 本诗的“诗眼”应是隐含的, 是“遐思飘飞”, 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的所见所思, 重在所思, 而这“思”恰是本诗的“诗眼”……而笔者则认为, 就全诗的描述与抒发“流线”来看, 本诗的“诗眼”应落脚在“高声歌唱”上。为什么呢?全诗共有四节, 第一节点明诗人站在今日的铁索桥上;第二节讲的是诗人在铁索桥上回忆当年那惊心动魄的渡桥画面;第三节讲的是今日人民的幸福生活与人民对勇士、先烈的缅怀与哀悼;第四节诗呼应第一节, 深情歌颂了英雄的土地和英雄的人民。就全诗的内容与诗人饱满澎湃的激情来看, 全诗的意旨在于高声歌唱英雄、歌唱可敬的人民、歌唱幸福的生活、歌唱美好的追求、歌唱伟大的祖国……诗歌的最后一行“在这英雄的土地上, 我要高声歌唱!”意犹未尽, 留下了诗人无限的倾诉空间。就此而言, 本诗的“诗眼”便再清晰不过了。因此, 在教师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 还要引进“全组的智力”, 这样对现代诗篇的内涵内蕴的把握才会更准确、更到位。

3. 教师要“读声鲜明”

现代诗“以读为本”, 为此, 在充分咀嚼诗篇的基础上, 教师要“先读为主”, 将诗读出气势来, 读出情绪来, 读出情感来,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以自我的读诗体验去感染与影响学生。同时, 教师在备课时, 应特别注意精心设计有“煽情效果”的过渡导语, 给学生的每一章节与完整诗篇的朗读“助燃煽火”, 达到“以情激情”的学诗成效。在读的形式上, 要多变, 个体读, 小群体读, 集体读, 配乐读, 设计情境读等方式要相互配合, 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让课堂不仅读声琅琅, 而且情意绵绵。

4. 教师要简单施教

简单, 并不等于没有内容;简单, 是一种教学的境界追求, 正所谓“此时无招胜有招”。进入中高年级, 学生的现代诗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了, 教师不要老不放心学生的学力, 不管不顾学生的预习起点, 一入课总是从生字、新词的学习做起, 然后再逐句朗读、逐句讲解, 在教师的包办下, 再将诗行的意思, 诗歌表达的情感一股脑儿倾囊相授。包办下的学生, 学力发展必然是依赖性的、畸形的。因此, 教师要以发展学力的眼光安排教学, 应以大多数学生的预习情况为现代诗歌学习的起点, 对于大多数学生已经体悟与认识到的, 完全可以让学生说、学生读来简化处理。对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也不要给予扮演“天下知”的角色, 要引发学生的思索, 实在有难度了, 教师再加以引导。而后重点围绕诗歌的题眼、诗眼, 教师要使出“浑身解数”, 引导学生有质量、有质地、有质感地读诗歌, 让现代诗教学的课堂飘逸出浓浓的诗声、诗情来。

二、教学成效呈现要丰盈

一课时的现代诗篇教学, 简单的教学程序安排也许不甚好看, 但对教师的挑战难度将更大, 就像如今的世界乒球比赛, 虽然比赛的回合没有以前那么好看了, 但对技术的要求却更高了, 因为, 所有的选手都想在前三板抢得先机。同理, 现代诗篇的教学, 教学程序的简单并不意味着教学成果的“缩水”, 相反, 在简约中, 现代诗篇的教学正在追求着丰盈温润的教学风韵。

1. 外引资源, 为品味语言“注泉”

还以《我站在铁索桥上》为例, 现代诗篇教学依然不可忽略语言文字的品味。本诗的第二节“勇士们哪, 攀着一根根铁索, 冒着密密的弹雨, 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其中“攀着、冒着、冲破”三个动词, 形象地再现了勇士们英勇顽强, 为革命为战斗胜利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如何引导学生体悟诗人用词的精当, 教师可适当引进《飞夺泸定桥》课文中有关22位突击队员铺木板的描述, 体会诗歌语言与记叙文描述性语言的异同, 也可引进毛泽东的《长征》诗行, 体会不同诗人在描述同一事件时的不同笔法, 以体会祖国语言的生动与鲜活。

2. 当场消化, 为积累语言“献力”

对现代诗教学, 教师一定要有让学生当场尝试背诵的意识, 千万不能认为背诵是学生课外的活。只有树立起抓紧课堂时间让学生背诵、积累诗行的意识, 课堂才会紧凑高效, “逼迫”教师砍去许多无谓的末节。一课时的教学, 对于较长的现代诗来说, 现场背诵可能有点难度, 但教师也应挑出重点、精彩的章节, 通过填空式、提醒式的设计, 引领学生踊跃背诵, 以提高现代诗篇学习的效果。

3. 适度仿写, 为运用语言“搭台”

现代诗是情感的抒发形式, 是一种美的聚集, 美的表达。虽然我们无法强求学生今后人人均成诗人, 但我们别忘了要用诗行去涵养学生诗人的气质。因此, 现代诗篇的教学也应重视“读写结合, 练笔迁移”。仿写可分两种, 一为语言上的技巧模仿, 一为情感上的恣意流泻。笔者认为, 第一、二学段的现代诗学习宜以第一种为主, 第三学段则可两种形式结合起来运用。内容技巧的仿写, 不宜全篇仿写, 可以以诗篇中的某一章节, 结合教师所创设的情景进行仿写, 也可进行补白式的续写。情感式的仿写, 应立足在全诗学习的基础上, 让学生将自己的收获、思考、思绪等仿照诗行的形式予以表达。如学完《人生礼赞》, 面对诗人在诗中呼吁的“行动起来吧, 就在生命的此刻行动!让生命之舟乘风破浪!”结合学生即将小学毕业, 步入中学生活, 再过六年, 这批孩子就要走进大学校园, 面对自己的未来, 目前该有怎样的人生规划, 该有怎样的行动表达?在学完全诗之后, 可以让学生应答诗人的“呼唤”, 将心底的“冲动”倾吐出来, 这对学生在学诗之余, 何尝不是一种生命“催力”的“发酵”呢?练笔同样是现代诗教学的应有之义。

13.再看童诗教学的“三不” 篇十三

【关键词】儿童诗教学浅语诗想生活

儿童诗,是现代诗歌中的一个分支,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儿童诗对儿童言语生命深远的影响力这是毋庸置疑的。我国是泱泱诗国,然而我国的童诗在20世纪中期时段里的童诗,鲜有如《咏鹅》这样的童诗,值得6至80岁的所有人来共同分享。到了今天,儿童诗的发展仍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对儿童诗研究情有独钟的谭旭东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对此非常精辟地概括为:尴尬一,儿童文学家庭里的失宠儿;尴尬二,新诗家族里的流浪儿;尴尬三,读者的大量流失。儿童诗人韦苇说过,继承中华民族的诗性这个优秀传统,就应该在人生的黎明期和初阳期里开始。在致力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背景下,我们应重新认识儿童诗,掀开儿童诗教学的面纱。

一、 不能忘却教师的“浅语”

台湾著名儿童诗人林良对儿童文学亲切地定义为“浅语的艺术”,浅语,是儿童读得懂的语言。童诗正是用浅显的语言表达灵动的节奏和音韵,抒发诗人心中丰富的意蕴和情趣。中国的诗歌自古以来不善叙事,主抒情,而儿童诗因浅显质朴,让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诗一眼到底,没什么可品,也没什么可教。实则不然,浅显不是直白,更不是肤浅。

“浅语的艺术”贵在大巧若拙、大道至简。诗必有所本,本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朱光潜语)。对待童诗的态度,其实是对待艺术的态度,不是实用的,也不是科学的,而是美感的。童诗的美不在于刻意追求儿童语言的特质,更不是为了迎合儿童的审美观,而是刻意追求返璞归真的艺术美感。童诗是智慧和童心交融的果实。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孟子也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在中国的文坛上,鲁迅、丰子恺、季羡林、冰心、巴金、老舍、叶圣陶等等,他们无一不是童心的守望者,只不过他们的智慧是在于用散文这一艺术表达形式来诠释自己的赤子之心。儿童诗所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都能写出优秀的童诗。童诗需用能渗入童心的、能感染童情的浅语精心酿做,孩子一入眼就能感觉其童趣丰沛,唯如此,诗人和孩子间的距离才能缩短,才能做到诗与孩子零距离。如林良所写的《沙发》:

人家都说,

我的模样好像表示

“请坐请坐”。

其实不是,

这是一种

“让我抱抱你”的

姿势。

这样简单质朴却又意外的结尾很出乎我们意料,因为我们没法做到永远向这个世界敞开怀抱。诗中简单的“请坐”和“抱抱”,把每天面对的沙发,标举到人性的大美高度。简单,又能塑造出高度,这就是童诗的难度。

童诗的美感不仅仅表现在童心的高度,和其他诗歌一样,它也是情趣与意象契合融贯所达到的境界。但只有意境不能成为儿童诗。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是因为实质与形式不可分开。浅语的艺术,讲究心感于物而情动于辞,一定要选择最精致的语言来表达最质朴、最美的情感思想。它能让读者以片段的情境来唤起整个情境的情趣与意象,像《咏鹅》一样,让我们无论在什么年龄,只要念起它就能唤醒我们生活的记忆和情趣。童诗的语言充满着外在节奏的顿挫起伏,洋溢着内在情感节奏的灵动变化,以极经济的形式掀起读者心中极丰富的情感,来叩问每个人内心最自然的诗性。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儿童诗体现的不仅仅是儿童独有的生活,更是观照我们每个教师的诗心。

童诗呼唤着真正懂得童心的人,就像曾卓老人在他的《给少年们的诗》的后记中坦诚地说:“当我立意为少年们写诗时,我就希望它们是诗,而不是押韵的语言。应该说,我是认真的,是以平时写诗的态度来写的。但是,我并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虽然我尽可能回忆少年时的情景,尽可能设身处地去体验他们的心境和他们的情趣,想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生活,看世界,但究竟在年龄上与他们相距太远了,我的童年与他们的童年太不同了。我设身处地就难免隔岸观火,我努力体验本身就可能有些牵强。而少年读者在这方面是异常敏感的。”

所以,童诗教学首先呼唤教师的诗心。“有境界自成高格。”教师拥有一颗诗心,才能自觉地改变自己生硬的“教学化”语言,才能发现童诗“浅语”的妙处,也才能引导学生创作出优秀的童诗。

二、 不能忽略儿童的“诗想”

面对教材中的童诗,我们应思考的是“教什么”。既然童诗是艺术,就不能简单地从实用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多数老师因为看到童诗多用夸张、比喻、拟人、拟物、对偶、反复等等诸多修辞手法,便热衷于教给学生这些作诗的技巧,以求达到“语用”的目的,甚至还有些老师无视童诗这独特的文体,把诗当做记叙文一样来逐句理解,最后再迁移修辞运用。这种舍本求末的功利性童诗教学扼杀了无比宝贵的童趣。停留在文字游戏表层的知识传授,并不能真正让儿童对语言文字产生顿悟的惊喜与热爱。

教童诗,首先应关注“诗想”的培养。台湾著名童诗诗人林焕彰特别强调诗的内在美。他说:“诗,要想有‘内在的美,他一定得有‘不平常的‘诗想”,“写诗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诗想是否特别。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别的‘诗想,写诗的方法自然就能忠实地随着适当的语言出现了”。思想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有声的思想。儿童诗意的语言,需要教师诗意地诱发与呵护他们天真烂漫的思想。如郭学萍老师在一节童诗创作指导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同学们,一根普普通通的线条因为有了想象,变得不再普通。如果把这一根根线条交给你,你会编织出怎样的梦呢?请把你想到的事物画在那片彩色的树叶上。(每人一片彩色的树叶课前准备好。)愿意到黑板上画的同学自己上去。

(十几个学生陆续上黑板画线条画,其余同学画在彩色树叶上。)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画的是什么?

生:我画的是一颗流星。

生:我画的是在海上航行的一艘船。

生:我画的是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它正在和花做游戏。(掌声)

师:蝴蝶是花的精灵,它在和花做游戏。多么奇妙的想象!

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游戏之中就含有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上述案例巧妙地营造了一种趣味的想象游戏,使得学生像创作艺术一样,在游戏中把所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境。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学生成了印象派的作者,纯粹的线条成了魔术师手中的魔法棒,使他们的联想明显带有移情作用,继而诞生无韵的诗句。案例中最后一个学生的发言,很明显是在前面学生想象的基础上,不自觉地追求了与众不同的“诗想”,在跟老师的对话中,就已经进入了自己创设的意境。师生的对话超越了科学的真实价值,而上升到艺术美的高度;学生的回答看似不合情理,实则是情感上的“无理而妙”(清诗话家吴乔语)。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这样的思想实质,就为诗意地表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诗想”的培养还需更肥沃的土壤。自主意识的“诗想”,更讲究用诗的眼睛、诗的耳朵、诗的心灵去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进行诗情的酝酿、诗意的捕捉、诗情和诗意的表达。有了美丽的“诗想”,学生才能美美地欣赏别人的艺术、美美地去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这些诗外的功夫,不是一节课、一篇课文、一个教师所能实现的,需要教师有自觉的课程意识,从宏观的角度来为孩子终身的语文素养奠基。童诗的教学不是只为了培养诗人,而是为了儿童的语文。

三、 不能忽视儿童的生活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写到:“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其实,童诗的教学与创作也是如此。

童诗和学生的习作一样,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不是刻意去附庸风雅。什么样的生活,就能塑造出什么样风格的童诗。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在课堂上会看到,不少老师因为学生想象丰富的表达,而只关注了文字表面的诗意,忽视了诗的本身是否就是学生的生活。于是,会经常看到在学生笔下诞生的是“大自然”主题的诗——写花草树木、风雨云雾等等,多数表达都是以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来进行抒情。因为这些景物本身极富象征意义,且抒发的多是快乐之情。这不是不可以,但是不是现在孩子的生活里只有“大自然”呢?他们的情感生活是不是始终都是快乐的呢?片面地追求在语言形式上的点缀,反而让童诗失去了“童”的品格和“诗”的灵性,就像那些无病呻吟的作文一样,华丽的辞藻堆砌着没有内容的空中楼阁。

诗人雪野常说:“好诗不需要形容词、摒弃成语。”的确,童诗拒绝“明丽、斑斓、婉转、明澈、秀丽、舒畅、姹紫嫣红、寒气袭人”等等的定型词汇、书卷语。因为这些书卷语的指义是凝固的、板结的,不能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僵硬的东西堆砌多了,诗必然就没有了诗文体所必需的自由和灵动,丧失了口语的清纯美和鲜活美,从而使作品变得概念化和成人化(韦苇语)。这样写出来的诗,即使再美,也是与读者相“隔”。与读者“不隔”的童诗,必定流淌着儿童生活里最真实的灵性。如高凯的《村小:生字课》,在尊重原生态生字课情境的基础上,诗人高度浓缩了五个汉字的教学过程,精彩排列了每个字的语词组合,在朗读效果及诗意升华上精心锻造,使得一堂作为教学的生字课获得了高度的艺术审美属性:

蛋蛋鸡蛋的蛋/调皮蛋的蛋乖蛋蛋的蛋/红脸蛋蛋的蛋/张狗蛋的蛋/马铁蛋的蛋//花花花骨朵的花/桃花的花杏花的花/花蝴蝶的花花衫衫的花/王梅花的花/曹爱花的花//黑黑黑白的黑/黑板的黑黑毛笔的黑/黑手手的黑/黑窑洞的黑/黑眼睛的黑//外外外面的外/窗外的外山外的外外国的外/谁还在门外喊报到的外/外外——/外就是那个外……

14.马诗教学设计 篇十四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哪首诗中的马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马诗》中的一样呢?你们猜猜。看你们的眼神应该是自己心里都了答案。想知道真正的答案么?就让我们学习《马诗》。老师来检查一下? 指导正音:燕

关于字读音有没什么问题?一般人都认为燕山与燕国有关系,传说是因为周代的诸侯国有一个国家叫燕国。其实不是这样的,历史上的燕山后有燕国。燕山处在河北省的北部,这座连海拔400到1000米,北面是山南面是平原,地势落差大,一条大河滦河穿山而过,形成了一条狭长的孔道,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字音的问题解决了,老师也想读一读。一边听,一边试着画画节奏。按着自己画的节奏,再读读,看看能不能读出点味道来。找七八个同学读文。留下两个读的节奏快慢比较明显不同。你们喜欢哪种朗读?说说原因。

15.幼儿园大班语言 毕业诗 教案 篇十五

毕业诗

设计意图:

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师生之间、幼儿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了让幼儿了解三年来自己的成长变化,感受自己已经长大,体验毕业离园时的惜别之情,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特设计本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清楚、连贯地讲述自己三年来的最大变化,发展幼儿的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我意识。

2、能感情充沛地朗诵毕业诗,表现离园的惜别之情和做个小学生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召开家长会,让幼儿了解本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和方法。

2、幼儿向自己的父母了解自己初入园时的模样和表现即现在的变化。

3、可以请父母帮助准备能说明自己已经长大的实物。如:小班时自己的照片、衣服、鞋、袜等。

过程建议:

1、谈话:小时候的自己。

(1)激发幼儿对话题的兴趣。

(2)分组交流,要求每位幼儿轮流在本组讲述自己三年的变化,教师注意发现典型。

(3)集中交流。请个别幼儿在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幼儿成长的变化,并表达为孩子们即将成为小学生而高兴的心情和孩子们即将离开幼儿园老师的惜别之情。

2、学习诗歌《毕业诗》。

(1)激发孩子学习诗歌的愿望:小朋友都讲述了自己三年来的成长和变化,你们都长大了,即将毕业上小学了,老师把你们的讲话编成了一首诗,名字叫《毕业诗》送给你们,希望你们牢牢地记住它。

(2)教师示范朗诵诗歌1-2次。

(3)让幼儿说说听了诗歌的感受。

(4)指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延伸提示 在毕业典礼上朗诵诗歌。

附: 毕业诗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站在这里。

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我是多么欢喜。

再过几天,我就要进小学,做个一年级小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神气!

亲爱的老师、阿姨,我有很多话想说给您。

三年前我第一次到这里,玩具扔满地,还要发脾气,今天站在这里的还是我自己,脸上再没有泥,手帕袜子自己洗,还会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懂得了很多道理。

亲爱的老师、阿姨,我从心里感谢您,再见吧,老师!

再见吧,阿姨!

以后我一定来看您,向您汇报我的学习成绩。

《风中之叶》(语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文字想象叶子随风飘荡的画面。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有趣的描述。

3、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创编儿歌《落叶飘》。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活动室内布置有小河、草地、马路。

2、材料准备:人手一张不同形状的树叶。

3、事先教唱歌曲《小树叶》。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捡落叶”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树妈妈的小宝贝,你们猜猜是谁? 幼:是小树叶。

(2)师: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吹走了,赶紧去捡起来吧。幼儿每人捡一片自己喜欢的落叶。

(3)请幼儿描述一下自己的落叶长得什么样?并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叶子的造型。(长长的、宽宽的、尖尖的、圆圆的、破一个洞的------)

2、游戏:“风中之叶”

(1)幼儿围坐在“草地”边上,边听教师的提示,边用形体进行表演。师:叶子被微风吹得轻轻动了几下(幼儿做相应的动作)。风越来越大,叶子也飘动得更厉害(幼儿改变动作)。终于叶子被风吹落下来,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幼儿再次改变动作)。风轻轻吹过,叶子的脚被风轻轻吹起,稍稍一动,有不动了(幼儿进行表达)。然后,一阵大风,叶子被吹得滚来滚去,飞扬起来,最后,缓缓地落到地上(幼儿进行表演)。

(2)幼儿听音乐,以乐曲代表风,请“叶子”(幼儿)随着乐曲“飘离树枝”,到处“飘荡”,乐曲快就飘得快,乐曲慢就飘得慢,乐曲停叶子也挺下。

3、游戏:“树叶找家”

(1)请幼儿描述自己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并用形体语言进行表达。(2)集体边玩游戏边进行儿歌创编,说出树叶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

4、游戏:“叶子宝宝与树妈妈”

师: 这么多的叶子离开了树妈妈,树妈妈好担心哦,让我们用歌声来安慰树妈妈,好吗。

幼:全体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树叶》。结束。四.活动反思:

上一篇:文化项目招商方案下一篇: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