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专业英语翻译

2024-08-15

采矿专业英语翻译(共14篇)

1.采矿专业英语翻译 篇一

专业介绍

学科:理学

门类:电子信息科学类

专业名称:微电子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微电子学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微电子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固体物理学、电子学和VLSI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集成电路和其它半导体器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独立进行版图设计、器件性能分析和指导VLSI工艺流程的基本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电子产业政策、国内外有关的知识产权及其它法律法规;

5.了解VLSI和其它新型半导体器件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半导体物理及实验、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设计原理、集成电路工艺原理、集成电路CAD、微电子学专业实验和集成电路工艺实习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采矿专业英语翻译 篇二

采矿工程专业英语 ( English for Mining Engineering) 是我校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学时32, 学周16。采矿工程专业英语是为了拓展学生专业词汇、掌握专业术语而设计, 然而由于其专业针对性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典型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期末考试考核方法, 对采矿工程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

2. 课堂教学问题

宋佰超、尹小军及李英明[1,2,3]已对采矿工程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特点及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 归结起来有3点: ( 1) 学生, 李英明[3]的“采矿工程专业英语问卷调查统计表”表明, 超过1 /2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很重要的, 然而1 /3的人认为专业英语在未来的实用性不大; 此外, 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消极态度也是学习积极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 2) 教师, 主要是新教师和老教师、专业教师和普通英语教师的区别, 新教师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较老教师强, 然而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却不及老教师, 专业教师讲授专业知识的能力较普通英语老师强, 而对英语词汇、长难句的理解却不及普通英语教师。 ( 3) 教法,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加上前两个因素, 使得采矿工程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变得单调, 教、学两难。

3. 考核方法

综合以上问题, 本校采矿工程专业英语从考核方法上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期末成绩共100分, 分4部分内容考核: 课堂教学与学生翻译、专业英语论文翻译、PPT形式讲解论文及答题册, 每部分占25%:

( 1) 课堂教学与学生翻译: 每位同学在课堂上5分钟内可翻译1 -2段课文, 然后教师讲解。学生可借用网络工具如有道词典、google学术; 采矿工程专业英语教材采用蒋国安[4]《English For Mining Engineer-ing》 ( 2014) , 共24章, 结合专业特点主要讲解煤的特性、地质构造、矿井设计、矿井开拓、井巷工程、岩体结构、矿山压力与巷道支护、采煤方法、矿井通风, 剩下章节为煤矿辅助开采部分, 建议学生自学。

课堂翻译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攻破长难句, 可以循序渐进从词汇、长难句、整段及整篇文章的理解把握。

1) 专业词汇的识记主要依靠在线查询, 学生可以借助电子词典查询, 教师可以开展联想记忆、词根记忆及图片记忆法进行讲解, 依托各类实验室也是扩大词汇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2) 长难句翻译, 教师可以将典型的、比较难的句子以多媒体或板书的形式展现出来, 引导学生一步步找到正确的主谓宾, 甚至将其范围压缩到一个单词, 这样就可以正确的翻译和理解句意。对于主语和宾语的认知学生一直有一个误区, 以Lesson1 History of Coal Mining的第一句话为例, “The exact date of man’s first use of coal is lost in antiquity”这句话的主语是“date”, 而很多学生认为是“use”或者“coal”。为方便学生理解, 我们以“鸟的巢”这句话为例, 有两种翻译方法: the bird’s nest及the nest of bird, of就是关键词所在, 如果几个of相连, 那么第一个of之后的名词为其关键词; 谓语的寻找也要小心语法陷阱, 以本段最后一句为例“when primitive man chanced to build camp fire on exposedledges of a black rock”为例, 这句话的主语大家很容易认为是chanceto, 这就是一种语言陷阱, 主谓宾应该是“man build fire”。

3) 整段及整篇文章的理解是建立在前部分之上, 基本的原则是循序渐进, 根据教学安排, 前8周主要是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词, 学生产生每段翻译后都找关键词的惯性思维, 就会对理解整段及整篇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

( 2) 专业英语论文翻译: 翻译论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在专业研究热点有所了解, 为以后工作和学习做铺垫。依托南京大学图书馆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搜索50篇专业英语论文, 论文涉及采矿工程各个方面。新学期开课后, 请同学们从其中选择一篇作为自己需要翻译的论文, 第8周上交论文翻译版, 上交翻译的时间设计在学期中是为了敦促学生为第3部分做准备; 同时为学生提供采矿工程专业各个教师的联系方式, 方便学生及时与相关专业教师沟通。

( 3) PPT形式讲解论文: 经过前两个阶段, 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有了一定掌握, PPT讲解时间每人10分钟, 5分钟讲述论文, 大部分学生会按照IMRD ( 引言、方法、结果、讨论) 的步骤从论文中获取信息并进行讲述; 同时邀请各个专业课老师现场提问和学生回答共5分钟, 提问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对整体文章意义的把握、对方法的了解以及对文章优缺点的认知, 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建立自己的想法也是培养专业学术思维的重要手段;PPT的制作也是考验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方法, 如果有学生原文翻译整段复制到PPT上则为不合格。

( 4) 答题册, 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一般分2种: 试卷考试或答题册。针对专业特点, 以答题册形式上交论文原文及翻译, 判断依据主要是根据学生是否按照第3部分要求修改翻译并按照要求格式打印论文。

4. 总结

采矿工程专业英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围绕学生、教师和教法产生, 从考核方法上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 分四部分进行:课堂教学与学生翻译、专业英语论文翻译、PPT形式讲解论文及答题册, 该法极大的调动和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佰超.对于采矿工程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0 (29) :48-49.

[2]尹小军, 孙广义.采矿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 2013, 12:8-10

[3]李英明.采矿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新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9) :53-55.

3.采矿开拓专业采准采矿回采工艺 篇三

关键词:采矿开拓专业;矿床开拓;采矿方法;回采工艺

中图分类号:TD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3-0125-03

1采矿专业中的开拓以及采准

1.1采矿专业中开拓和采准的工艺手段

为了在采矿专业的正常开拓以及采准工程中得心应手,必须要注意分区通风,在正常的生产以及合理的消防措施下,在开拓矿床的时候还要注意把矿井的通风状态调整到最佳,使总负压值达到最低,这样才能在开拓和采矿过程中进行顺利,使漏风的现象尽量杜绝或者减少到最低状态。

这样的安全措施有利于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利于灭火,同时也利于及时撤离或者疏散工作人员,或者可能受伤的人群。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分区采矿的过程中把损失减少到最低情况,甚至接近零损失状态。在施工过程中,矿体的南翼、北翼,以及上盘下盘都设有灭火措施以及良好的通风系统。

对于矿区的自燃情况,常常会有很多难以想象的事故,很难避免。要合理划分每一个可以利用的采区,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每一个采取之间都设置完好的联络通道,并且每一个独立的采区都要具备完整的通风系统。

在采准的时候要积极发现能够利用的没有自燃倾向或者极少可能性的脉。这样的选择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矿体被阳光附着的部分,以及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还能够把矿体与空气中的各种气体反应的时间降至最低,减少矿石由于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变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慎发生了火灾,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封闭未开采的部分矿区,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

1.2采矿专业中最为便捷高效的采矿方式

合理的选取适当的采矿方式,并且对不同的矿区做出最佳划分状况,也是采矿的一大科学经验技巧,同时,可以尽可能的采用后退时的方式对矿区进行回采,依旧可以在采矿过程中起到很大的

作用。

在采矿的过程中,一切防火性能都是相对而言的,矿石在空气中发生反应或者与空气的流动进行摩擦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矿石自燃就会产生发火的可能性。于是选择采矿的种类时候要注意这一点,需要综合来考虑矿体本身的各种复杂的化学成分,考虑到其赋存条件。对于不同种类的矿石要了解其自然属性特征,以及其发火期,以便及时的控制突发情况。

对矿床的地质构造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来选择的,根据不同的矿质和不一样的矿床构造要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适宜的防火措施和灭火方式,否则会适得其反,这对开采技术尤为重要,因地制宜才能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用。

2采矿专业中的具体开采方法

2.1采矿专业开采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要点

一般情况下,较大面积的爆破以及崩落形式进行采矿,都是十分危险的开采方式,因为这些开采技术方法非常容易使采矿过程中发生自燃现象,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巨大,不得不注意这样的隐患

诱因。

在采矿的施工过程中,空场采矿可以采取利用全面采矿来进行更加具体翔实的应用。因为,只要爆破工艺能够适合采矿过程中爆破参数的规格,并且可以及时的把崩落的矿石第一时间运出,这样的采矿方式依旧能够在自燃性的矿床采矿中进行

应用。

这些采矿的方式必须具备回采空间大,并且通风处理得当的场所,对于矿床的要求也比较宽泛,因为开采的矿石毕竟不会在工作场所滞留过久,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并不是

很大。

矿石开采的时候,如果使矿石在采场的积压时间过久,不能及时的运出,累积的热量不容易在最短的时间内散出去,于是短时间内会骤然升温,这种开采形式也极端可怕,非常容易发生火灾事故。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首先要及时的运送开采的矿石离开矿床,第一时间就把矿石散发的热量及时排开,加快运送开采矿石的速度,可以让矿石停留在矿床的时间缩至最短。其次,利用化学反应,大量的装置一些石灰粉,这样可以减缓或者可以抑制矿石的氧化速度。还要严格注意药包的严密性,坚决杜绝炸药与矿石的相遇,否则必然会引起自爆现象的发生。

2.2采矿专业在每一种开采方式实施过程中的注意

事项

崩落式的开采方法在矿石的开采过程中会损失很多一部分开采出来的矿石,这种损失是应该尽量避免掉的,不值得在开采中失去原有的资源价值,这样过于浪费。而且在开采现场通风问题比较薄弱,而且散热的速度非常缓慢,矿石在矿床的停滞时间比较长,这种方式及其不适合自燃性的矿床开采,很容易发生不必要的损失伤害。

不过,分段崩落式的开采方式,有着自身的优势作用,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尝试,比如,矿石比较松软而且矿质比较破碎的情况下,就可以应用分段崩落式对矿床进行开采,尤其是围岩不是非常稳固的情况下,这种开采方式比较具备优越性,还有顶板比较容易脱落的矿床,最好是矿石价值不算很高的矿床开采可以大规模的应用这样的分段崩落式开采形式。在以上条件下,可以适当的对自燃性矿床进行比较严谨的实验研究,可以在测量精确的情况下,对自燃性矿床实施可行方案。

填充采矿法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矿石开采技术,这种开采方式可以保证较小的矿石损失量,顶板以及围岩不易崩落,在采矿过程中,矿床工作部分的漏风较少,并且填充了很多惰性材料,可以有效包裹矿石的周围,这样就可以确实的大量减少矿石在空气中的化学反应,大大减少了矿石的自燃机会,防火程度最佳,并且有效的控制了地下火灾的发生。防火性能极佳。非常适用于矿床面积巨大,并且很久以前燃烧的火灾矿床。但是这种开采方式的弊端是程序较为繁琐复杂,经济方面十分不合理,效果不够理想,由于成本非常大,所以这样的开采方式尚且值得商榷。

3采矿专业中的回采工艺

3.1采矿专业中回采工艺的原则

对于可能自燃的矿床开采,必须经过回采工艺的辅助,才能有效提高采矿的工作强度,在这种矿石开采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爆破安全理念,尤其是高温开采地区,更需要时刻防止炸药自爆的危险程度。

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首要注意的就是硫化矿粉尘的空气中摩擦,发生化学反应,出现爆炸的现象,因为在这种状态中,已经具备了自爆的化学反应基本条件,所以,只要稍微不注意就会发生严重的爆炸后果。所以火区的矿床一定要严格注意这一现象,并且及时杜绝这样的噩耗发生。

3.2采矿专业中回采工艺的注意事项

在我们已经清晰的了解了回采过程中的自爆原理之后,就应该对自爆的条件加以控制,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案,利用合理的应用措施,这样就可以尽量的避免自爆现象的危害程度。在有自爆可能性的矿床以及采区,需要严格的避免药包与硫粉的接触,而且一定注意药包的严密性,如若密封效果不佳,也会导致自爆的危害。

在开采矿石的过程中,对于矿岩的稳定性要做出初步的了解,开采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的考量。需要严格恪守开采规定的注意事项,加强管理,尽量把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范围之内。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矿石的开采过程中,遵照规定,并且及时的考量来自于各种方面的为题并加以分析和处理才是采矿专业和开拓方面应该注意和分析的问题,这样可以不仅减少了对工作人员的危害以及伤亡情况,更加促进了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采用高科技手段配合开采矿石,才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应该完成的理念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冯孝生,程润明.司马煤矿副井地面临时运输排矸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6.

[2]冯孝生,程润明.司马煤矿副井地面临时运输排矸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6.

[3]吴爱祥,李建锋,江怀春,尹升华.堆浸过程中溶浸液对矿岩散体性质损伤的试验研究[J].矿业快报,2006,(1).

[4]孙家宝,沈仁为.深厚粘土层冻结管断裂应力及位置的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6.

[5]李云峰.淮南丁集矿注氮防火孔施工技术[A].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2007.

(责任编辑:赵秀娟)

4.采矿专业自荐信(定稿)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材料!我是内蒙古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

内蒙古科技大学是我国采矿工程人才的重点培养基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并且素以治学严谨、育人有方而著称;内蒙古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系则是全国采矿学科基地之一。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方面,我都受益非浅。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矿机械、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有关理论;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内蒙古科技大学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 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

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5.采矿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大纲 篇五

采矿教研室

采矿工程专业认识实习大纲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习是学生未学习专业课程之前对煤矿的第一次现场实习通过这次实践,使学生了解矿井,加强对煤矿生产主要环节的感性认识;明确煤矿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了解采矿技术人员在煤矿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以后学好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系统总结这次实习,学生应在全面完成本大纲规定实习内容的基础上,认真编写一份实习报告。

二、实习的方式、时间

实习方式:听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报告,了解有关情况;井下及地面参观;阅读并讨论有关资料;编写实习报告等。

实习时间:两周三、实习内容:

(1)矿井概况:

矿井地理位置、交通、矿井境界、矿井地质、(四邻、走向、倾向长度、井田面积)矿井储量;设计生产能力(现实际能力)、服务年限、井田开发方式,采煤方法,原煤生产流程,地面工业广场布置;供水供电;地面主要生产设备的用途和技术特征.

(2)井田开拓系统

各类巷道断面形状及支护材料,井底车场线路布置和峒室;水平划分及水平数目;采区划分;矿井生产系统(运煤、矸石、物料、通风、排水、供电、行人),新水平延深。

(3)采煤方法

典型采区联合布置的巷道系统(出煤、出矸、运料、排水、行人、通风),回采工作面的生产工艺流程,回采工作面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通风与安全

矿井通风方式,风机类型;风量与风阻;主要通风设施(风门、风墙、风桥、风窗、防火门等),矿井通风系统。

掘进通风及有关峒室(炸药库、充电室、绞车房、井下中央变电所等)的通风方式。

矿井瓦斯涌出量及矿井瓦斯等级。瓦斯事故的预防;瓦斯抽放措施等。抑制矿尘的措施。

矿井水、火灾害的情况及预防措施。

(5)参观地面主要生产设备

矿井提升、通风、压风、供电设备的类型,工作方式。

工业广场的布置及地面运输、装车系统。

四、实习小结与考核

实习结束前.需按大纲规定的内容编写实习报告,并递交指导教师审阅。

实习报告要认真编写,要求章节分明,文字简练,书写工整图表清晰准确(内容可参考实习报告提纲)。

实习带队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和实习报告的质量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考核,考核分及格与不及格两类。

凡完成大纲规定的内容实习表现良好并认真编写报告者实习成绩为及格否则不及格。

五、组织纪律

本次实习由指导教师为主。会同学生指导员、学生干部组成实习领导小组并邀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纪律是保证这次实习顺利完成的根本,所以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以下几点:

1、积极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做名副其实的具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学生。

2、服从领导搞好团结尊重现场同志和遵守现场有关规定。

3、参观或听报告都要按时到场认真听讲和记录;无特殊原因,一律不准请假,坚持出勤,不迟到、不早退。

4、注意安全,防伤、防偷、防盗。

5、借阅矿方的图纸和资料,要注意保管、保密,按时归还,严防丢损。

6、对违犯纪律者,根据情节轻重,指导教师有权批评教育,直到做出停止实习的处分。

7、在下井参观时,为了保证安全,所有同学必须严格遵守矿上的各项规章制度,严禁在井下打闹,在坐车时不得违章,有问题及时向带队人员和教师汇报,确保实习的安全。

实习报告提纲

第一章矿井概况

矿井地理位置及交通(附交通位置图);矿井地质概况及煤层赋存状况;矿井开发方式,矿井储量、产量及服务年限;采煤方法概述,原煤生产系统,地面工业广场布置(用图说明)供电供水情况。

第二章井田开拓系统

各类巷道断面形状及支护材料(附图),井田内的再划分,水干高度及水平数目,阶段内的分区;井田生产系统(附图);新水平延深简述;井下运输设备的类型与特征(附表)。

第三章采煤方法

主要采煤方法类型,采区联合布置的巷道系统(附图)

回采工作面的生产工艺过程,循环图表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附图表)

第四章通风与安全

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监察的组织与领导;瓦斯涌出量与瓦斯等级;瓦斯事故的预防。矿尘来源,井下抑制矿尘的措施;煤尘及事故的预防;煤矿井下水、火灾的预防措施。

矿井通风任务,进出风井布置,通风机工作方式;矿井通风系统,掘进巷道及有关硐室(炸药库、充电室、绞车房、井下中央变电所等)的通风方式。

第五章地面主要生产设备

提升通风、压风、供电主要设备的类型、型号、工作方式(附图),地面运输及装车系统简述。

第六章实习体会

6.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篇六

关键词:采矿工程;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逐渐深入化的市场改革,使得我国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但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未从根本上解决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与企业社会的人才需求相结合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但是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还未能及时适应社会的变化。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对合格甚至优秀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于大力发展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政策和方针也日趋增多,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现阶段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于采矿工程专业而言,化解过剩的煤炭产能、创造更好的煤炭经济效益[1],当下正是我国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阶段。因此,对于采矿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形势所迫,也是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化实践教育的转折点。本文主要通过对采矿工程专业现今的发展趋势和教学现状的研究,探讨了提高采矿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教学改革方式。

一我国现阶段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对高等院校教育日趋增加的重视程度,教育部也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如加强调整专业知识的结构以拓宽专业面、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以及对工程实践教学的加强与重视,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但是在目前采矿工程专业的实际教学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进一步努力加强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和采矿工程专业相关企业的全面创新型人才。

(一)学科交融

近年来,虽然我们已经逐渐加强对采矿工程专业知识面的拓宽,包含非煤的开采、露天开采、井工开采、在采矿相关操作中结合计算机技术等,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随着采矿新技术、新工艺以及采矿装备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采矿工程与机电的联系越发的紧密,技术人员采矿技术的更新进度慢[2]。因此,只有多了解机电专业知识的学生才能更好适应高度机械化以及自动化的矿井生产。日趋简化的矿井巷道布置以及采掘衔接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井下技术人员对机械的操作熟练度和使用的效率,由此可以看出,为了有效的提高井下安全生产的效率,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熟练掌握矿山机电、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通过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教育改革培养高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

(二)与时俱进

教科书应及时反应采矿新工艺、新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在采矿行业的应用。最新的采矿机械设备等。教科书相对于高速发展的科技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必然的,同时也是较难去改进的。因此,在采矿工程的煤矿开采学等课程教学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及时补充。而关于岩石力学相关的课程应主要集中于某一个课程上而不是涉及于较多的课程。此外,在大型的现代化矿山中,太过于简单的开拓巷道布置内容无法重点突出显示现今最新最全的创新型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因此,把最新的专业技术和成果及时体现在教材中是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授课教师在此过程中任重道远。

(三)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采矿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多而繁,既包括其本身的专业知识,还包含与之相结合而必需的机电专业相关的内容[3]。这也使得需要对其庞杂而分散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进行修订,将重复的专业知识和内容进行合并和简化,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有效的将相关知识形成完备的系统。总而言之,在生产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对采矿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调整,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其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进教学内容

采矿工程的教学内容指的是为达到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开展的采矿工程相关教学活动和环节,其能够满足教学目标和要求,应该根据企业以及社会对人才综合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来设置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4],提高对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的重视。1.可通过增设通识教育环节、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或者科研夯实基础,进而有助于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2.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了凸显采矿工程专业的实际特点和满足随着社会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可以为采矿工程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设置相应的实习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实习中充分应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而达到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3着重强调创新意识和综合型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具有实用价值和应用性的教学模式,无论其是单一的还是互相融合的复合模式只要符合对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均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可以通过相关学科竞赛、参加课外科研活动以及开放实验室等方式来实现。

(二)搭建综合实验平台

将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建设采矿工程学科能够共享的教学实验平台。构建以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科学研究方法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系统化的体系,将采矿方法和现场技术措施结合起来,最终建设成符合采矿工程专业特色又能够满足社会和相关企业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特色化实验平台,同时又能让本科生和研究生共享[5]。让学生在课间之余能够尽早的接触相关的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创新型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三)完善教学考核方式

摸索出一套与采矿工程专业对口的教学的评定方式,除了传统的考核方式(即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之外,还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参加课外实验活动、学习实践活动等)、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内容,建设系统的有科学依据的考核体系,公平公正公开的对学生学习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通过在相关企业的实习可以将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加强学生对采矿工程的实际操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采矿工程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实践中由教师带领学生对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并与相关企业签订长期的联合培养机制[6]。此外,还可以通过“双导师”制来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院通过聘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另一方面还则选派本院专业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习实践中去,既可以加强学院与相关企业的紧密合作,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总结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对采矿工程这门学科来说既是一种创新发展的机遇,也是对探索改革途径和方式的一种挑战。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其对相关原理的了解和掌握,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知识的积累。此外,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为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创新型全面发展人才提供了契机,此外,对于工科类的采矿工程而言,加强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其今后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7.采矿专业英语翻译 篇七

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放缓、能源结构不断调整, 煤炭需求整体仍将呈疲软态势, 但是作为占有全国煤炭资源储量7%的贵州省, 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还是比较急需的。如何培养国家战略需求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就是重点考虑的。

1 课程体系优化

根据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和《六盘水师范学院关于制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通过对水城矿业集团公司盛远工矿、大河边煤矿进行企业调研, 适应贵州特色的采矿工程专业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重实践、具有初步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1.1 课程设置的层次性

将采矿工程课程体系分成四个平台, 即两个基础课程平台、一个专业教育平台和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平台。

第一个平台为公共基础教育平台, 包括必须环节和选修环节。目的是使学生能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和一定的通用能力。必修环节包括政治类、外语类、体育类、计算机类、数学类、物理类、教育类。选修环节包括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和艺术科学类。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体系见图1。

第二个平台为学科基础教育平台。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采矿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分析和解决一般实际专业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掌握力学类、地质类、机械设计类、学科基础数学类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为了采矿工程专业的长远考虑, 考虑了工程教育论证, 从而加开了弹性力学、运筹学、矿业系统工程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体系见图2。

第三个平台为专业教育平台,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矿区开发、矿井开采、巷道开拓的设计方法;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安全及灾害防治等基本理论与技术。包括必修环节、方向课程和选修环节。必修环节包括井巷工程、煤矿开采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山机械与设备和矿井通风与安全五门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其他类课程;方向课程包括采矿工程方向和矿山环境保护方向;选修环节包括矿山灾害、矿山信息技术、矿山前沿讲座等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体系及图3。

第四个平台为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必修环节和选修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体系见表1。

采矿工程课程体系进行这样的层次划分, 有利于课程设置上的宏观控制和进行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1.2 专业课程设置的全面性

为了能够让学生全面、系统、经济的学习采矿内容, 设置由液压传动、井巷工程、煤矿开采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山电工学、矿山机械与设备、矿井通风与安全组成的专业课程组, 并设有两个方向的选修课程组, 即采矿工程组 (采场与巷道支护设计、矿山压力检测与预报、矿井瓦斯防治) 、矿山环境保护组 (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导论、工程物探) 。在专业教育平台选修环节设置了现代爆破技术、矿山灾害防治、矿山信息技术、煤矿特殊开采方法、采矿工程专业英语、非煤开采技术等保证采矿工程专业课程选修环节的全面性。

1.3 课程设置的先进性和适应性

课程设置必须以当前矿产行业发展趋势、贵州矿业特色为基准。当前矿产行业的发展趋势是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安全性和高产高效。贵州矿业的特色是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含量高和矿山环境严重。根据贵州矿业的特色, 开设了矿井瓦斯防治、矿山环境保护、构造复杂煤层开采、灾害防治等课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制作教学软件和电子课件, 使学生更客观真实的掌握课程知识。

1.4 课程设置的实践性

使实践教学环节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达到25%以上。实验、实习和设计是连接理论和生实际需要的桥梁。为此, 在优化课程设置、改善课堂教学的同时, 教学计划还要合理安排实验、实习和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验环节, 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应用人才。实践教学环节作用见表1。

2 结论

通过课程设置的层次性、专业课程设置的全面性、课程设置的先进性和适应性、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四个方面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 可以使采矿专业学生能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也能够学到适应贵州矿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同时保证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了国家战略需求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其华, 秦忠诚.面向21世纪的采矿高等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 1998 (2) :74-75.

[2]秦忠诚.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拓宽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3 (12) :180-181.

[3]“矿业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课题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1) :104.

[4]郭惟嘉, 刘音, 樊克恭.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6) :1-2.

8.采矿专业英语翻译 篇八

关键词:采矿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实验教学

项目基金:六盘水师范学院精品课程,LPSSYjpkc201403;贵州省第二批国家级采矿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黔教高发[2013]446号。

TD322

一、 引言

2010年7月29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顾名思义,“应用型”的核心在于“用”,即注重人才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近年来,各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摸索中,不约而同的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因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在转型发展背景下,采矿工程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矿山基本理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我国采矿工业實际情况和社会新形势的需要。《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是采矿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与矿山开采和采矿工艺等实践密切相关的采矿工程基础学科。该课程既与岩石力学前沿接轨,又在采矿工程实践中有广阔应用领域,是加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本文以我校采矿工程专业2012级和2013级教学大纲为背景,对《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实验教学进行探讨。

二、《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2012级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大纲中,《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实验项目只有“二维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课时为4学时。要求学时根据煤矿地质赋存条件,按地质柱状图制作相似材料配比方案,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相似材料,制作较为简单的二维相似材料模型,并在实验过程中了解影响相似材料强度的主要因素。该实验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众多配套的实验测定仪器,采集数据需要的时间也很长,而且实验耗材昂贵,实验成本太高,实验准备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很难保障实验的效果。具体实施中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

1.实验课时少。《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总课时为54学时,而实验课时仅4学时。课程本身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如果仅仅靠讲授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锻炼。此外,“二维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教学内容较多,短短4学时也不能确保实验的顺利完成。

2.实验项目少。“二维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虽然具备很强的综合性,并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一个实验项目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毕竟有限,很难让学生全面掌握该课程的实践内容。

3.实验设备少。实验室目前仅有一台二维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台,但班级学生多达60人,每组人数20人左右,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操作机会,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是“看”实验,而不是做实验。

4.实验费用高。“二维相似材料模拟实验”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沙子等材料,且不可重复利用,加之学生误操作导致的浪费,实验的费用很高。

5.学生积极性不高。由于课内实验成绩只占平时成绩的一小部分,对课程的总成绩影响很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过程中多数走马观花,效果不理想。

三、《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实验教学的改进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以岩石力学为基础,讲述了采场和巷道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规律,讲解了采场顶板和巷道的支护方法和技术,内容众多,理论比较抽象,仅设置“二维相似材料模拟实验”一个实验项目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2013级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大纲中,《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实验项目增加为3个,具体见表1。

圆图压力记录仪;

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增加了“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及周期来压顶板管理演示实验”和“矿压观测仪器仪表的演示实验”,注重对学生实验基础能力的培养,只有认识了相关仪器,才能自己动手做更多的实验。取消“二维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只保留了其中的“相似材料的配比试验”,可以确保实验学时内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顺利完成实验。而且,“二维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的重点也是“相似材料的配比试验”,不改变学生的学习重点。

四、小结

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这类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增加课内实验学时和实验项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课内实验项目毕竟有限,实验教学也不能确保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一种有效的做法是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空闲期间自己动手操作,遇到问题向老师请教。这样不仅能大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锻炼其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大大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总之,以创新的思路去不断改革实验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潜力必将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马文顶, 许家林, 邹喜正.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6): 58 – 60.

[2]吴中江, 黄成亮.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2): 66 – 69.

[3]蒋永平, 徐杜, 张宪民. 工程专业课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讨, 2001, 20(1): 6 – 8.

[4]王斌, 赵伏军, 彭文斌.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教学与科研互动[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4): 49 – 51.

作者简介:

9.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 篇九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露天开采部分)是学生学完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过专业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最后一次总括性实习,是培养学生“获得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

1、向实习矿山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培养和加强学生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力量的决心,培养和加强热爱矿山事业的思想感情;

2、联系生产实际,学习专业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知识,掌握做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进行毕业设计搜集、整理和分析所需要的资料;

4、培养走向工作岗位后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二、实习教学基本要求

按照《毕业设计收集资料提纲》要求,通过对矿山地质情况、矿床赋存条件和矿山生产过程的参观、阅读和摘抄有关资料,请矿山工程技术人员作专题报告以及和矿山工程技术人员座谈等方式,收集设计所需资料。必须按实习计划进行实习,以免影响毕业设计的正常进行。

实习结束时,每个同学应将设计大纲中第二章矿山地质部分按照大纲要求整理成文,写进毕业实习报告中;

对所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

在毕业实习报告中应写出该次实习的资料收集和体会,包括对在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对

实习矿山的评述和建议。

编写一份内容丰富、真实而不空洞的生产实习报告。

三、实习时间和地点

毕业实习时间为2周,2学分,实习时间在第八学期初,毕业设计之前。

实习地点以选择规模较大、生产工艺先进、技术力量较强、路程较近的矿山为宜。

实习地点: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张坝沟石灰石矿、峨嵋山市金鼎集团黄山石灰石矿等矿山。

四、实习内容

1、专题报告

学生到矿山后,首先请矿山工程技术人员作如下报告(报告内容参见《毕业设计收集资料提纲》有关部分):

(1)安全及保密教育报告;

请矿山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法规,进入采场的注意事项等。

对学生进行保密教育。

(2)矿山地质矿山概况报告;

矿山技术人员介绍矿区气候、气温、降雨及水文地质情况;矿石类型、品位等;采场布局;矿石生产年产量,剥采比等;台阶参数等;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阅读矿石地质储量图,矿山开采终了平面图及相关资料等;

(3)矿床开拓、采矿方法与开采工艺报告;

矿山技术人员介绍矿山生产工艺过程:穿孔,爆破设计和实施(以实际爆破为例),矿石装车,运输,排土;生产管理等;

(4)矿山机电报告;

介绍矿山机电设备如钻机,挖掘机,矿用汽车,空压机,推土机等设备的相关知识。

(5)采掘进度计划报告;

介绍露天矿山开采采掘进度计划的编制。

(6)劳动工资与采矿成本报告。

专题报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与参观实习穿插进行。

2、全矿参观

在矿山技术人员带领下,对全矿进行参观,主要内容如下:

(1)地形地质踏勘。对照地形地质图了解矿区地形、地貌特征,矿床分布范围以及主要矿(岩)层的出露和分布情况,主要地质构造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同时了解各种开拓巷道在地表的位置。

(2)地面总图运输参观。根据事先选好的参观路线,对照总平面布置图,着重了解工业场地布置,工业设施配置,主要建(构)筑物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地面生产流程等,注意分析其合理性。

(3)开拓运输系统参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组进行参观。主要了解矿床开拓、提升、运输、排水、通风、供水、供电、供风等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有关布置和相互关系,应予现场记载并勾绘草图,以加深印象。

(4)采场参观。参照采矿方法设计图纸,弄清采场空间结构,了解回采工艺过程、生产经验及存在问题。

(5)矿山爆破。了解实习矿山常用生产爆破和控制爆破方法,爆破参数与爆破效果等。

3、收集资料。除上述听报告,参观等实习活动外,还应通过走访、查阅抄录资料等各种途径和方法,参照《毕业设计收集资料提纲》,深入了解,研究和收集毕业设计资料。

4、专题部分调查。学生在第7学期选择好专题题目,与指导教师进行协商,拟定专题的内容与要求。根据专题题目,在要求查阅有关参考书和资料的基础上,学生提出专题编写和收集资料的初步计划。据此进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如需到邻近矿区做调研时,需经指导教师同意,并经教研室报系批准。实习完毕后,学生写出完成该专题的编写提纲。

五、实习方式与安排

根据实习内容,毕业实习到某一露天矿山进行实习。通过听取矿山技术人员专题报告、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全矿参观等,对矿山进行综合性了解;实习的重点是矿山开拓系统、采矿方法和开采工艺的调查,要通过矿山实际调查、观测、参加劳动、同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座谈等方式,辅以邀请工程技术人员作专题报告,查阅有关资料的方式,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毕业实习时间为2周,路途往返2-4天,工作时间10天,时间安排如下:

(1)旅途往返2-4天

(2)听取专题报告2天

(3)全矿参观2天

(4)收集资料3天

(5)整理资料并编写实习报告3天。

根据实习现场具体情况,时间安排可作适当调整。

六、实习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听从实习指导教师和矿山指导人员的安排,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特别要遵守实习单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具体纪律和注意事项如下:

1.进采场实习应穿工作服,带安全帽,穿胶鞋或运动鞋,不能穿拖鞋、高跟鞋。女同学应将头发放在安全帽内;

2.学生跟班实习时应勤看、多问,严禁私自动手操作设备开关、按钮等;

3.尽量不要靠近高速运转的设备;

4.严禁在危险场所停留;

5.严禁高空抛落物体;

6.实习期间应以组为单位分组实习,不允许单独进入生产现场;

7.采场内实习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严禁嬉戏打闹;

8.遇有突发事故,坚持自救的原则,并在第一时间通知教师处理;

9.实习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单位外出,如有特殊情况,严格履行请假销假制度;

七、整理资料和编写报告。

当资料收集接近完毕时,即开始整理所收集资料、并编写毕业实习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第一章矿山概况和地质情况

参照《毕业设计大纲》。

第二章矿床开采

参照《毕业设计收集资料提纲》。

第三章实习体会与收获

(一)毕业实习的主要收获;

(二)对矿山现有开采工作的评价;

(三)建议与设想。

七、参看书籍

1.《金属矿床露天开采》教材;

2.《爆破工程》教材;

3.《采掘机械》教材;

4.《边坡工程》等。

八、考核方式

10.采矿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十

本人2016年7月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取得了本科学历(学士学位)。2016年10月参加工作,先后在煤矿、矿山安全评价机构工作,累计工作两年。

本人从参加工作以来,严格地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和法规以及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钻研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努力成长为一名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全面成熟的部门骨干。现将本人工作以来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职业道德

本人政治立场坚定,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本人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刻苦学习煤矿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规范和各类规程。努力做一名对企业安全发展有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

二、专业技术能力

本人毕业后先在煤矿工作,先后在通风队、机运队、综放队轮岗见习。在通风队,一是熟悉风障、调节风墙、永久密闭墙、调节风门等通风建构筑物的施工过程,并掌握相关技术措施的编写;二是熟悉测量瓦斯、风量、风速、一氧化碳、氧气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并能独立完成测风及测量瓦斯等工作,学会如何调节风量。熟悉并掌握了《煤矿安全规程》有关通风部分的规定及要求。在机运队参与检修及更换皮带、刮板运输机、滚筒、电机等设备,熟悉了井下及井上运输系统的运行过程,初步掌握运输设备常出现的故障,并能提出解决的方法。同时也熟悉了《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运输部分的规定及要求。在综放队熟悉并掌握综放工艺的作业流程及有关规程和技术措施的编制。

在煤矿的工作经历,积攒了现场经验,熟悉了井下的施工和作业过程,极大的丰富了专业知识,为下一步的矿山安全评价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矿山安全评价目的是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煤矿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与控制煤矿建设项目和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煤矿生产的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建设单位和煤矿的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人能独立完成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和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分析煤矿建设项目的规模、范围、厂址及其周边情况;评价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和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岩(煤)体含水储水条件和岩石力学、老窑分布等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数据资料的充分性;分析和预测煤矿建设项目投入生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重大事故的危险度;分析并明确安全设施、设备在生产和使用中的作用和要求,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检查各类安全生产相关资质(资格)、证件、数据资料的系统性和充分性,说明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评价安全设施与有关规定、标准、规程的符合性及其确保安全生产的可行性、可靠性;

评价安全管理模式、制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制度等安全管理相关内容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及其落实执行情况;通过对煤矿的系统、开采方式、生产场所及其设施、设备的实际情况、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查找该煤矿投产后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评价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明确是否形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系统,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评价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对确保安全生产的适应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制度等安全管理相关内容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及其落实执行情况,说明现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评价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系统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明确其是否满足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评价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识别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评价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明确是否形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系统,对可能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三、履行职责

本人在任职期间,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提高矿山安全技术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今后努力方向

11.采矿工程中采矿新模式初探 篇十一

【关键词】采矿;新模式;无人开采技术;数字化

遥控采矿即为“利用现代的新技术,包括地下通讯、定位、信息处理、监测和控制系统,一定距离内去操作采矿设备和系统” 目前元人开采技术在某些国外先进矿山已进行了研究,而远近距离遥控开采技术应用相当普遍,如美国塞浦路斯公司利用遥控装载机处理危险地段的边坡问题:一些国外发达矿山现有的遥控采矿设备和技术研究项目包括:从日常采矿作业诸如凿岩、炮孔装药和爆破作业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到通过数据通信从世界的另一端对复杂的地下采矿设备进行遥控与故障处理。

一、遥控采矿新模式特点以及组成部分

计算机系统为核心。其作用相当于人的大脑。负责接受外围信息、发出控制指令。传动系统根据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指令,提供不同电流电压,控制电机转速和力矩大小。监控系统起监控保护作用,提升机出现异常情况时。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向计算机系统发出信号。上位机系统为人机接口,显示提升机运行的各种重要参数、故障信息、生产报表、速度曲线等。控制执行系统主要由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构成,它主要是执行计算机系统发出的各种指令,具体控制提升机的各个设备。传感器系统可以感知提升机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将感知的信号反馈到计算机系统。主电机是提升机的重要设备,主电机带动滚筒旋转从而使得罐笼箕斗在井筒中上下运动。利用数字化直流提升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维护工作量小,动态性能、静态性能指标高。实现了全数字化控制,各种保护完备。在竖井提升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数字化直流提升系统由计算机系统(PLC)、传动系统、监控系统、上位机系统、控制执行系统、传感器系统、主电机、辅助设备构成 辅助设备为罐笼箕斗运行提供必要支持。

二、遥控采矿新技术

(一)远程数据传送及监控系统。

在整个提升系统和选矿生产流程如破碎车间、磨浮车间、氰化车间、冶炼车间等关键部位设置彩色摄像单元,然后将图像分别传至各流程控制室,进行现场实时显示、监控;同时,再次将图像进一步传送至矿信息中心服务器,各分管矿长、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终端随意吊取、查看某一时段的生产情况,在关键部位设置长时间录象机,以便于及时全天候记录相关图像资料。以备查询,为安全生产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本系统将现场图像源源不断的自动送入国际互联网,使得系统信息的查看,不在受地点、时间的限制,只要需要,系统的管理人员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拨号上网,就可以轻松随意的查看系统的各级图像信息:企业的领导层,不管他们在外出差,还是在那里,本系统都将在第一时间将现场的真实情况,如企业的生产、经营,设备的运转,物资的存储等图像送到眼前,虽然身在异地,也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二)矿山井下集成信息通信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过去矿山购买的基础设施,如无线通讯系统、电话系统或者遥感系统,有人已注意到了这些系统如何配合本部门其它设备协同工作。但却很少有人考虑能否连入到其它部门的设备上,每个部门领导不得不为自身有限的购买经费而绞尽脑汁。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的矿山都在使用一些更现代的电子设备帮助他们工作,以努力争取最大的效益,这些设备应选择专业厂商提供的具有可靠技术支持的产品,因为矿山需要的是一套可升级的通讯基础设施,能够安全地使用于非危险及危险地区。并采用了最新的连接及通讯技术,以保证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以及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至少有一种通讯方式可以正常使用。“smart c0m”系统如同一种通讯高速公路,高度集成的系统允许控制室人员存取矿山设备的实时数据,使得全面的井下通讯成为可能。

1、人员定位。类似于车辆定位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过确定人员所在位置,同样能对生产有极大的帮助。将信标器安装在矿灯电池盒中,发射出的信号由安装在不同位置的读数器读出。读数器可安装在矿井和巷道入口处,以及禁止进入地区的入口处,当某人经过读数器时,读数器自动读出其身份号码,此信息同样以无线方式传送到控制室。当一个工人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会有多个读数器跟踪其运动。如需要与该工人联系,最后一次的位置信息可用于与该人员联络。所有的读数器都有读多个信标的能力,避免了号码冲突。此外,该系统可将人员的工作时问送到财务部门,作为员工的考勤系统。矿山可根据需要自行增加/减少信标器和读数器,例如信标器丢失、损坏、维护移动等。

2、交通调度 交通调系统自动追踪车辆的运行。在控制软件中,将定义每一个交通区段,交通区段为两个渎数器之间的距离。系统不断地跟踪机车位置、状态(卸车、延误、备用和就绪等)、到达及运行时间、装载和卸载时间等,利用这些信息,主控计算机将通过泄漏电缆将控制信号下传到信号灯控制器,自动转换交通灯的颜色 所有井下运行的信息都通过无线数据网络不断地送到中心计算机进行显示、存贮和分析。这样。调度员和运输主管能随时监督设备运行,以便更好的管理运输。此外,当装载點、卸载点临时不用或车辆发生故障时,调度员可通过中心计算机手动发送指令,改变交通灯和道岔的状态,将受影响的机车调派到新的地点去,以减少空闲时间。

参考文献:

[1]张跃.邹寿平.宿芽摸糊敷学方法及其应用北京:煤炭工韭出版社.1992 213~21R

12.采矿专业英语翻译 篇十二

1“科教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

“科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为: “一条主线、四个层次、三个实践环节、综合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 1 一条主线: 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1. 2 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完成公共课和采矿工程专业的理论学习, 使学生理解采矿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形成基本实践能力; 第二个层次, 完成采矿工程专业主干专业理论学习, 使学生具备专业技术基本应用能力; 第三个层次, 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 设置多个专业研究兴趣方向, 如矿压理论与控制方向、通风除尘方向、系统工程方向等, 每个方向设置一组课程。第四个层次, 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环节, 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毕业设计模式, 形成适应现代化矿山的运作理念, 丰富毕业设计内容, 让设计与科研相结合。

1. 3 三个实践环节: 狠抓见习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实践环节。针对目前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如实习地点联系难、实习经费紧张、实习内容不全面、实习过程过于简单等问题, 提出相应的措施, 如探索与实习基地合作的新模式, 实现校企 “双赢”局面; 实习内容和过程多元化新模式探索。

2“科教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2. 1 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采矿工程专业的建设和教学改革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综合能力为根本, 针对社会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 依托行业、融合市场, 构建在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培养模式和教学进程, 深入开展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建设, 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合作, 加强产学研基地的建设, 强化采矿工程技能培训,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 把采矿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江西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专业。

2. 2 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

根据 “科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 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中, 在强化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借助科研平台, 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 突出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 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专业理论教学重点进行重新的分析和确定, 在专业课中增设了 “矿山地压与控制”、“数值化矿山理论与实践”、“控制爆破”等课程, 增加了 “矿床地下开采”课程的课时, 将先进的科研技术和成果融入教学中。同时, 将电工技术、矿石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和计算机高级语言等课程调为任选课程, 压缩了 “选矿学”课时; 开设科研引导课程, 帮助学生认识科研、了解科研, 掌握科研的程序和方法, 增强科研的兴趣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在强化专业课和基础课教学的同时, 在任选课中增设 “科学研究法”、“创新理论”、“科教应用型人才孵化”等课程。

3“科教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在采矿工程专业的实施。

3. 1 大一、大二学生强化基础学习, 将科研融入课堂教学。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充分认识科研在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 树立科研与教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应试教育和狭窄专业教育的封闭模式, 适时地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科研方法和科学思想, 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 将矿山企业急需解决而已解决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 用现实的科研成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技、创造发明的动力, 增强实际教学的效果, 以科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掌握从如何选题到围绕课题如何进行信息的调研、选择、收集、分析、研究方案的制订、实验或研究报告的形成等一系列程序和规范。同时,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 给出一些综合性或实践性题目,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3. 2 大三、大四强化实践环节, 充分利用科研课题资源。

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科研探索。采矿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和巩固理论教学所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为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将科研内容引入实践教学中, 可以丰富和充实实验教学内容, 形成实验方法、手段的多样化, 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使学生在实验中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新动态、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性课题和矿山企业急需解决的科研问题, 并在实验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怎样使用先进的实验设备, 以构成学生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更好地适应矿山企业的需要。

13.采矿专业英语翻译 篇十三

一、国内外采矿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1.1国外采矿工程专业发展现状。针对世界范围内采矿工业的需求变化和状况,国外采矿工程专业一直在不断转变与调整,并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综合来看,澳大利亚采矿工程专业实力强劲,教育形式多样,教学实力很强,设置了多种学位和课程,涵盖了采矿工业所需专业所有领域和层次。德国采矿工程专业设置面较宽,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矿物开采,还要学习经济管理、矿山建设等知识,此外,学生还要进行几个月的实践活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美国、加拿大采矿工程专业课时较少,强调综合人才的培养,学生可以随意支配自由时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能力。

1.2我国采矿工程专业发展现状。我国设置有采矿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专业设置、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中南大学的采矿专业已经拓宽为采矿与岩土工程,实现了人才的双向流动,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学士、硕士和博士,在改革过程中,实验室利用率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科研领域得到拓展,为采矿工程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矿业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在本科前三年采取大班教学,大四时划分为地下开采、露天开采、通风与安全及工业工程四个方向。国内设置有采矿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在近些年的改革中,结合自身教学基础和人才需求特点,扩大了专业范围,增加了授课门数,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改革的有益探索。

二、国内采矿工程专业教育的优、缺点

2.1国内采矿工程专业教育的优点

3.1.1教学内容安排系统。美国学士学位采矿工程师需要接受四年的教育培育,专业教育偏重实践应用,基础教学内容以理科为主,澳大利亚十分注重理科教育以及与矿业技术相关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实践教学方面有借鉴意义,但是理论知识不够完善,学生不能系统地理解并消化所学知识,教学内容缺乏过渡,不易于被学生接受,这些都会给学生后续进行科学研究以及深入学习等设置障碍。我国教学内容安排十分系统,学生要从地质学基础知识学起,然后学习采矿学方面的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

2.1.2课件建设效果突出。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十分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理论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学科发展整理成教学课件,并以幻灯片的形式形象地向学生传达教学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比价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实现了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的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国外的课件多数搬抄教材,不够生动形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2.1.3专业领域相对拓宽。我国采矿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还包含了岩土工程所需的地质测量等方面的知识,随之也增加了地质学基础、矿山测量、爆破与井巷工程、地质实习及测量实习等诸多实习,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专业领域相对拓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仅能够应用到采矿工程行业,还可以应用到岩土工程及其他工程中去。我国实现宽口径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了学科交叉发展,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2.2国内采矿工程专业教育的缺点。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十分系统,但是实践内容明显不足,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弱,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往往因为缺乏经验,不能很快适应市场。我国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学科间有机联系比较弱,学生系统学习知识与技术之后难以灵活运用,缺乏实践应用能力,这种分散式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与实践应用。我国善于将幻灯片、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应用到教育教学以及科学研究中去,这有助于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学生的手工绘图能力等却得不到锻炼。

三、结束语

14.采矿专业英语翻译 篇十四

参赛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毕节学院 东北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类别 学习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学习模型学习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数字模型物理模型

作品序号 作品名称

作者

指导老师 C-28 采矿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系统

雷顺、王光、张文德

屠世浩

D-06 煤与瓦斯共采及光纤光栅顶板离层检测系统模型

王雨豪 吕创新 康健 张中立 李良

万志军、阚甲广、吴锋锋

D-04 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工艺模型 马 鹏 余伊河 李 阳 谭国俊 D-03 煤层群煤与瓦斯共采原理应用模型 余伊河 马 鹏 陈 田

郑西贵 D-44

地面钻井抽采上卸压煤层瓦斯模型

赵兴朝 亓少华 杨志伟 曾旋旋 范茵

马衍坤

C-13 多功能工作面支护相似模拟实验装置 黄四光 崔 腾

周 婷

C-05 两堵一注带压封孔技术工艺演示 况常见 崔 腾 伍 清 孙道亮 方

齐 娟 穆朝民 王海露 D-45 现代化矿井井底车场模型 白壮壮 汪 洋 陶 争 郑 磊 陈

张向阳 鲍 鸣

D-46 巷道矿压测试动态演示模型 蒋 伟 郗 澳 李传波 李 婷 査文华 D-37 新型倾斜煤层倾向开采技术模型 赵 奇 高盼军 贺增源 朱文孝 张雪

飞 黄四光 杨 科 殷志强

D-66 超细全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制备系统 马瑞雯 黄树巍 张亚明

张延凯 D-118 《基于STC89C52单片机及气体探测器的便携式气

体浓度检测及警报装置》 石世强 刘玉成 关文键

A-03 VR技术的地下金属矿山三维动态仿真

张驰

徐帅

D-53

立井箕斗提升系统

孟祥达 吴小刚 王连宇

崔景昆 侯玮 张维民

获奖等级 1 1 1 1 1 1 1 1 1 1

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联合大学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D-119 D-121 D-120 阶段矿房法平底出矿结构物理模型

井底车场设计及井口工业场地布置立体演示模型

无底柱分解崩落法 张 扬 项国权 杨希洋 杨 曦 孙文诚 姬 东 王宏伟 赵兴中 李红豆 张凯星 张海波

李占金 宋继勋 南 峰

王晓雷 1 1 1 河北联合轻工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六盘水师范学院

南华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D-127 采空区火灾预防与控制 陈子旭、、李增

一、赵伟、张丁方

A-06 防突预测三维动画演示

杜春宁 郝从猛 D-25 高瓦斯高突出煤层煤与瓦斯共采的掘抽采立体模型

李华峰 孙培培 李 冬

D-23 急倾斜煤层液压掩护式支架钻式采煤机综采工艺 侯明松 王亚峰 刘向辉 都永正B-01 开拓、准备、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其支护参

数确定软件

张权 孙恒阳 陈凡

D-71 巷道围岩离层动态演示模型 喻智

D-80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与滑坡预报演示模型

陈辰 叶自欢 卓毓龙 D-91 多绳摩擦式矿井提升系统模型 孙 伟 吴东东 张 彪 李咏蔚 A-12 露天矿卡车装车过程模拟 刘新洋 邓卫新 秦 凯 闫晓宇 D-99 煤矿工业广场和矿井风流演示系统模型

岳 汉 高 宇 李 政 郭垚伟 D-96 正铲挖掘机物理模型

赵 越 何兴华 王宴鹏 王乾宝 李

咏蔚

D-104 井底车场

宋庆昌 韩阳 白镕宇 D-79 保护层开采及卸压瓦斯抽采系统模型 李明江 赵 辉 任 静 赵伍胜

C-18 溶浸采铀(矿)3D全景动态数字沙盘模型

李元 张朝松 邱冬梅 A-20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刘建康 赵 健 李文鑫 赵吉玉 D-110 地表沉陷监测系统 许少卿 李文鑫 刘建康 赵吉玉

B-07

深部巷道卸压技术

袁 野 张 浩 刘 雯

欧阳东 熊祖强 王 成 李东印 魏锦平吴海 饶运章 宋卫华 姜新宇 蒋 思 李晓丹 李刚 汤国水 孙凯 温彦良 汤 铸 孙冰 孙文斌 陈绍杰 张新国 尹立明 刘 勇

孙文斌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山东科技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新疆大学 新疆大学 新疆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D-108 综采工作面辅巷多通道回撤技术 赵 帅 巩现桥 李 阳 袁 野 C-30 聚焦采矿

石学兵、任君贵、杨佳宁、王必强、王波清、孙莉楠

D-75 缓倾斜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工艺 王巧莉 李 森 袁学双 陈金凤

C-21 矿山安全知识训练与考试系统开发 陈玄超 李春林 陈金凤 D-15 高瓦斯煤层群开采中瓦斯综合治理演示模型

戴煌彪 闵寄 王丹 伍扬 王珠宝 黄

A-22 基于Dimine和3Dmax三维动画演示

陈志 刘洋洋 付翰泽 王俊林

D-18 深井矿山热害综合防治模型 刘世杰 常璨 田凤杰 C-04 新疆绿洲矿区保水开采3D动画显示

魏欢龙 贾炳新 榭鹏程 D-34 矿井提升系统模型

鱼琪伟 胡晓亮 赵 甫 刘小刚 A-29 基于DIMINE软件的某地下矿数字化建模及在地、测、采工作中的应用 刘纪稳 钱江兵 尚泰 潘国栋 D-49 深海采矿技术物理模型

甘 蕾 彭 俊 陈佳耀 梁海阳

D-43 地面钻井配合保护层煤与瓦斯共采综合仿真系统 况常见 崔 腾 张柳涛 苏赛 冯世兵D-42 矿井离心式风机反风道通风演示模型 关海洋 王 辉 陈 磊 王忠悝 郑念

A-01 矿井通风网络图模型智能绘制与编辑系统

徐春波 黄植 刘雪奎 黄亚军 D-38

矿井综合监测与模拟控制系统

王财江 李凯 许翔 朱亚运 汪斌

C-03 煤炭地下气化及出气量稳定性自动控制装置动画演关海洋 周 玮 王忠悝 郑念尹 张鹏

A-02 基于3DMine的河北矾山磷矿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侯春来 王建栋 刘 杨 D-68

矿井多功能风速测量仪

李 斌 瞿孝昆 郑兴柱

吴士良 孙文斌

解秀梅

吴爱军 谭钦文

何利文 李志斌 龙海洋陈辉 陈辉 刘洪林、赵红超

王春来 黄仁东 杨念哥

穆朝民 齐 娟 戎立帆徐乃忠 蔡 峰 戴广龙 鲍 鸣

成云海

宋卫东 谭玉叶 李翠平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联合轻工学院河北联合轻工学院河北联合轻工学院河北联合轻工学院河北联合轻工学院河北联合轻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学习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D-67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物理模型

钟 华 刘 刚 C-12 分段矿房法演示视频 莫载斌 赵冬平C-17 连通性结构面数据查询与分析系统

刘翔 沈家华 D-69 螺旋式斜坡道开拓模型 韦衍昌 凡柯 魏哲 D-54 遥控操作底卸式矿车卸载系统

冯雷 周金龙 孙少龙 A-05

3D巷道施工动画演示

殴正前 宁卫星 杜 森 陈宇超 武

旭 张亦海

A-04 矿山提升系统设备选型软件 赵 盼 刘红旗 高耀辉 刘 坤刘海强

D-124 不稳定矿岩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演示模型

尚迎亚、李智阳、王坤黄小勇、陈计

D-128 采空区赤泥胶结充填演示模型 张昊 吴旭 王志军 申浩 D-125 高应力破碎性软岩掘进支护一体化岩石模型

张喃喃、李文杰、宋文军、贾艳超、马进强

D-123 矿山通风除尘净化设备 杨少寒 李峥 沈振男 魏莎莎 张磊

D-122 矿下大倾角皮带运输系统 雷磊 张宁宁 周康 任春雨 D-126 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开拓系统

张培靳、景伟、张艳、于洋 D-30 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Y型通风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王 杰 王军飞 刘博文

C-09 井底车场信集闭系统操作软件

杨建威 穆驰 张欢 A-08 矿井通风系统与掘进工作面风瓦斯电闭锁三维演示

杨建威 穆驰 张欢 D-31 矿井通风系统演示模型

穆 驰 裴丽宝 孙望望 李欣潮

D-29 煤层底板瓦斯抽采专用岩层巷道法煤与瓦斯共采

马新根 陈 佳 杨盼盼

D-27 一种协调控制巷道围岩变形装置 付腾飞 黄 杨

D-105

井底车场、硐室布置及调车方式演示模型

卢欣奇 霍天宏 肖福军 张 恺 李

吕文生 王存文 陈庆东 胡运金 陈庆发 张敏 闭历平

侯玮 崔景昆 王同杰 李占金 李示波 南 峰孙光华 宋继勋 李示波 欧阳东 李占金、安铁梁

欧阳东 欧阳东、郭洋 郭君、卢宏建

王 成 熊祖强 熊祖强 王兵建 王 成 郭保华 林井祥 康 健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王业顺 杨长飞 刘加柱 覃左栋 谭

湖南科技大学 华北科技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六盘水师范学院

南华大学 南华大学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D-72 可伸长锚杆支护演示模型 D-130 新型基点快速安装顶板离层仪

C-14 采矿视频教学 D-81 深海遥控采矿物理模型 D-83 下盘竖井开拓物理模型 D-82 自行组装多形式竖井井底车场模型 D-97 采区煤仓防堵振动系统模型

A-09 井工矿矿井生产系统及综采工作面采煤回采工艺模

拟 D-92 矿井防坠器模型

D-87 矿井通风系统风流规律验证模型 D-95 矿用乘人猴车系统演示模型 B-02 露天矿生产车辆调度数学模型 D-86 露天煤矿单斗-汽车-胶带工艺演示模型 A-10 露天煤矿三维数字化半连续生产工艺模拟

A-16 露天综合开采工艺教学模型 D-90 煤炭开采设备——综合化采刨机 D-88 深钻孔多钻头快速输送装置

D-93 双滚筒采煤机模型

A-11 虚拟化煤矿生产系统及冲击地压来压模拟

D-102 便携式圆筒聚能药包模型 B-04 矿山三维实体建模 D-78 突出矿井瓦斯抽采系统模型 D-61 井下矿用架空索道的初步改良模型 D-59

无间柱连续开采胶结充填采矿法模型

刘 财 马秀玉 李松松 黄超、马师、高文凯 刘伟军 任助理 黄武林 徐志强 涂剑文 王广 张园堂 黄武林 李家新 顿长健 王 旭 尹燕春 刘新洋 闫晓宇 刘新洋 邓卫新 秦凯 詹广强 吴 昊 张凤嘉 何 江 成建宏 武司苑 冉惠文 张 鑫 韩鹏鹏 乔轲轲 姚海峰 赵英拓 岳 汉 高 宇 代连朋 李广贺 杨星辰 叶万云 徐 阳 朱洪涛 邓卫新 刘新洋 闫晓宇 秦 凯 岳 汉 高 宇 李 政 李广贺 张凤嘉 王进詹 广 强 何 江 刘 灿 林 超 杨付岭 李 师 雷耀龙 张振锁 张凤嘉 白少飞 刘新洋 秦 凯 邓卫新 闫晓宇

于 振 许兆武 张 航 陈钧魏 班 川 刘 冰 张振智 张益 卢朝均 赖 科 高志伟 古 超 彭志东 刘启力 沈秀斌

王 斌 李红涛 邱海涛

肖广哲 肖广哲 肖广哲 肖广哲 南存全 王猛 姜新宇 杨艳国 高 薇

洪林 张大明 蒋思 曹 博 刘光伟 范军富 王秀兰 刘宝勇 姜新宇 曹 博 刘光伟 岳立新 高薇 张春华 杜菲 李雨成 高薇 姜新宇 周云鹏

张大宁

汤铸 杨月平王富林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学习模型

学习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D-111 超短壁采煤方法 张阳阳 张 鲁 王路杰 刘梦起

郭忠平梁赛江

黄万朋 D-116 短壁采煤法箱式充填系统 孔德志 曹 思 张荣辉 郭忠平张新国

孙文斌 A-19 风动凿岩机 袁 野 张 浩 粱颖坤 刘 雯 周

孙文斌

王 刚 梁赛江 尹立明 潘

D-115 具有反馈的系统灌浆灭火系统 尹大伟 赵书浩 谢正正 张亭亭

刚 孙文斌

A-18 矿山巷道湿喷系统展示及上料装置

程占博 王荣超 蒲陇云 冯开林、孙文斌

D-107 矿用皮带输送机模型

王 飞 尹大伟 孙洪浩 周 刚

D-112 一种新型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观测 李文鑫 郭炎旭 徐少卿 刘建康 王 刚 程卫民 梁赛

江 潘 刚 D-70 单一煤层走向长壁采区巷道布置模型 杨晓永 杨鹏程 程海杰 韩艺卓 李建忠 刑存思

D-65 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填采矿法模型 张丙涛 张 群 刘 洋 刘艳章 C-07 矿山高效通风与矿井废气净系统

刘 洋 李明杰 广申霖 刘艳章 D-63 溜井全景视频扫描装置 刘 洋 李明杰 张丙涛

刘艳章 A-32 基于VB的关键层判定软件 王超 段勇 王奇 赵兵朝

C-19

矿井通风系统学习模型

张兵 吴丹丹 王海龙 郑磊

徐中惠 彭熙 谭钦文 刘建

C-20 矿山下井前期安全常识学习模型 陈玄超 郑磊 王海龙 吴丹丹 徐中慧 彭熙 谭钦文 刘建

平D-77 天溜井施工及平巷特殊法施工 赵海迪 伍红红 赵 雄 李 可

钟 敏 D-76 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陈 峰 白 俊 吴家威 魏 勇 B-11

巷道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流场模拟及数学模型的建

胡文义 杨再高 朱强

陈星明 2 2 2 2 2 2 2 2 2 2 2 湘潭大学 新疆大学 新疆大学 新疆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数字模型 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D-16 煤矿井下智能发爆器 蔡国庆 赵津锋 刘世辉 周乐意 曾叶

D-19 露天矿时效边坡模拟模型 郭元栋 王伟 杨建明 D-20 新疆巨厚煤层采空区自燃发火监测系统

王毅 杨亚龙 欧阳承钊 王亚飞

A-21 远程矿山设备移动管控平台

李飞 邱家朋 郑鹏 石蒙

D-13 薄煤层综采沿空留巷定向钻进抽采邻近层瓦斯模型 张 波 井广成 童金星 王 力 C-24 大型露天煤矿轮斗胶带连续工艺系统动画教学演示

模型

栗嘉彬 姜南南 陈立民 D-02 井下集中式液氨制冷低温盐水循环降温系统 孙元田、强强、裴琦斐 D-01 具有多种工艺系统的典型露天煤矿物理模型

何伟民、刘云肖、潘飞亚 C-29 矿山学习在线网站

高德智、张文德、吕创新、刘子龙、刘泗斐、胡瑞永 A-25 煤与瓦斯共采和掘进安全保障虚拟现实教学模型 王志民 闫笑泷 李凌翔 B-12

热流固耦合作用下煤体变形与气体渗流的耦合数学

模型

董祥俭 马朝阳 赵 腾

B-13 松软易冒巷道支护系统脆弱性模型的建立及其围岩

优化控制技术

吴赛赛 冀胤霖 王志民 D-10 主副井连续提升系统物理模型 时洪浩 马朝阳 冯星 魏陆海 D-14 综采机械化固体充填系统物理模型 刘樟平井广成 郑鸿超 D-32 采空区治理系统动态物理模型 高运 张开放 杨海刚 D-35 冲击地压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模型 李炜强 刘 畅 刘 超 李长江 D-51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物理模型

彭 君 赵 祥 卓思宇 吴先林 D-47 高度机械化VCR法 龚永超 杨 春 王瑞祥 D-50 立式砂仓造浆与砂浆沉降模型 陈鑫政 耿忠义 孙贵东 A-26

连续采矿法3D动漫演示数字模型

周勇勇 黄文丰 张海杰

谭新高 冷爱莲

吕金星 刘洪林 温颖远

管伟明 王方田 李克民 彭洪阁

李桂臣 尚涛、马文顶 万志军、李学华 张农、杨真 万志军、裴松

季 明 万志军、裴松

袁 永 杨宝贵 王春来

史秀志 张钦礼 胡建华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南大学 重庆大学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A-27 D-132 某矿山地下采矿Dimine(迪迈)数字模型说明书

组件式井底车场轨道模型

胡一波

葛鑫博 舒国钧 石雨霏

高盼军 贺增源 赵 奇 方 瑞 曹光

曹树刚 2 2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毕节学院 广西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联合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华北科技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数字模型 学习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数字模型 数学模型

D-39

伴有语音解说的矿井三大系统自动化演示模型

泽 朱忠意 D-41 光弹试验模拟锚杆预紧力的作用模型 刘 旭 余 骏

杨晓强

C-10 基于Joomla!框架的采矿资讯学习交流网站——采矿蒋 伟 郗 澳 陶 然 李传波 房雪

知乎网

冰 D-117 《贵州省中小型煤矿典型主斜井运输系统模型》 舒小波 喻昌友 C-16 DKS-2型多功能空气动力学实验设备仿真系统

刘友能 刘烨烨 李诗华 A-30 井底落煤清理系统

杨文利 李强 周开 C-02 某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地表及地下工程地质模型构

冀宇飞 侯倩楠 秦瑞雪 D-26 矿井轨道创意组合教学辅助模型 袁世博 赵松涛 董航宇 段凯文 D-24 煤矿井下窄轨道岔线路模型 李 勇 冯龙飞 张 权 康金瑞

D-28 无预留回撤通道综采工作面搬家工艺模型 杜春宁 郝从猛 刘 奇 A-07 新型煤层气开采技术(动画类制作类别)

孙培培 张项成 李兆欣

D-106 采准巷道布置演示模型 申庆祝 杨清萍 刘 翰 刘建勋 周一

D-129 综放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模型 曹东亮 郭富贵 马致远 D-84 矿山自动排水系统物理模型

黄旭 颜肃 代军辉 D-85 通风系统物理模型 林奇斌 陈军 刘伟军 C-01 “小黑煤”论坛 尹燕春 程国龙 王 旭 顿长健 A-17 采煤机之截割部数字模型

赵 越 王乾宝 王宴鹏 沙 浩

B-03

滚球法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及瓦斯抽采泵站输送管

合理安置区域模型

黄福军 张玉宝

彭 伟

李英明 薛长国 査文华 王昌琪 范育青 闭历平陈聚 侯玮 崔景昆 张海波 朱银萍 黄岩建邓广涛 肖同强 李东印 李化敏

夏大平林井祥 康 健

刘玉德 肖广哲 肖广哲 王 猛 邓长春 孙 凯 李晓丹

赵 丹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D-89 C-08 D-98 A-13 矿井降温系统不稳定换热系数测量模型

矿山安全法律法规网 水泵房动态演示模型 综采工作面数字化三维建模系统

纪洪泽 王 东 王宏生 朱洪涛 周坤友 胡铁男 陈 军 王 旭 尹燕春 顿长健 程国龙 蔡承锋 陈德阳 张小双 赵立钦

赵丹 杨艳国 霍丙杰 南存全 王猛 姜新宇 蒋 思 3 3 3 3 辽宁科技大学 南华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 新疆大学 新疆大学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学习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学习模型 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D-100 眼前山铁矿物理模型 D-58 倾斜格筛漏斗电耙耙矿底部结构 D-114 矿井底板突水过程及治理方式演示模型

C-23 矿井通风与空调(网站)D-109

矿用喷浆机物料联动配比机构

D-113 煤矿工作面胶带输送机头接矸装置

D-64 溜井底部振动放矿装置 D-57 矿用单级单作用活塞式空压机模型 D-56 围岩失稳声光电集成监测系统模型 A-28 基于FDS的某铅锌矿矿井火灾数值模拟

D-73 矿井安全避险“六大传统”模型 B-09 矿井通风教学用数学演示模型

C-22 矿山安全一体化综合防护安全头盔设计说明书B-10 露天矿山采-排动态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 B-08 尾矿库溃坝砂流在下游堆积数学模型研究

A-23 采矿专业智能手机学习的平台 D-17 瓦斯爆炸氮气预留巷减灾对比模型

D-21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开采

张育维 白大川 曲同凯 刘峰银 陈玉谦 王荣超 程占博 商红博 吕卫新

杨鑫祥 于海明 郭 磊 李俊孟

孙令超 刘国兴 宋传宝 王学武

刘 洋 李明杰 张 群

贺晨皓 曹鹏飞 钱云云 范海超 葛睿智 林朋 刘桂江 莫爽 徐剑 周 楠 李 森 李焰文 史 杨

陈玄超 张兵 李兴迪 陈玄超 黄涛 鞠介波 胡伟 蒋哲政彭永根 陈诗墨 杨再高

吴家威 陈 峰 万之野 李鹏 玉山 买明 艾克伯尔 牛嘉 吕国正 任学福

陈晓青 李洋 曾 晟 尹立明 孙文斌

谢菲菲 解秀梅 刘 勇

李兴东 孙文斌 顾

士坦 乔 杨 梁赛江 臧传伟

孙文斌 刘艳章 来兴平曹建涛 许秦坤 周煜琴 刘建平谭钦文

王永强 谭钦文 陈星明 张志贵

魏 勇 陈辉 管伟明 李虎威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学习模型 学习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字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C-26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多媒体课件 C-27 采矿工程专业词汇中英文检索软件的开发及推广 D-08 超高水速凝材料采空区袋式填充物理模型 D-09 高水速凝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实体模型 D-07 基于AVR单片机的矿井自动道岔控制系统 A-31 基于surpac的安徽某煤矿地质数据研究 D-05 急倾斜煤层俯伪斜柔性掩护支架机械化采煤法

D-11 煤炭地下气化物理模型 D-33 水平深孔落矿阶段强制崩落法

D-52 避难硐室模型 D-48

浅孔留矿法

刘樟平白 瑞 赵新宇 井广成 孙昭波 刘樟平赵新宇

董祥俭 葛星甫 李同双 葛星甫、周逸群、赵鹏瑞 刘樟平井广成 赵新宇 王傲 陈田 吴文军 张井跃 宗 炜 琚少杰 时洪浩 马朝阳 徐凯 魏陆海 刘艳晓 李仕博 李亚楠 崔国建

谷武函 周士淇

杨 慧

上一篇:企业宣传片趋势下一篇:优秀教师职称自我鉴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