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

2024-10-29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共9篇)(共9篇)

1.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 篇一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应防范审计风险,应重视和加强审前调查,加强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将相关审计结合起来,运用附加程序防范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83301―0027―01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到一些有效方法,可防范审计风险。

一、重视和加强审前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

经济责任审计前的调查必须对与责任人相关范围内所负责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重点审查。对于群众反映较多的情况应慎之又慎。以查账为基本手段的审计不易分清是领导责任还是管理责任,是直接责任还是间接责任,因而要全面展开审前调查,广罗信息、精于筛选。如不进行审前调查,往往会造成审计方案与实际情况脱节。特别在当前,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违纪问题较多,会计信息不真,个别领导干部弄虚作假,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拟定有针对性的尽可能完善的审计工作方案,便成为减少或回避审计风险的关键一步。

二、加强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的审计

李金华审计长最近指出,对被审计单位弄虚作假,作假账、报假表等问题,揭露不了,长期失察,这就是我们当前最大的风险。李审计长的指示及时给经济责任审计敲了警钟。对于经济责任审计,不同的部门和单位审计的.重点不同,但家底的真实即领导者管理的资产负债和资金的状况的真实,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当前,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应紧抓“打假治乱”这个重点,因为打假治乱就是揭露假会计信息、假账,揭露并严厉查处造假行为,治理会计程序和经济秩序中的混乱现象。审计工作中,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时刻注重发现大案要案线索;其次,从检查会计信息和会计帐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入手,在会计信息和会计帐目真实完整的基础上再分析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从而审透审彻底,极大程度地减少审计风险,搞好与之相关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三、将“单位年度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同级审计”与“上审下”有机结合起来

[1][2]

2.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 篇二

1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殊性

经济责任审计是从经济活动入手, 通过审计来正确评价领导干部在任职期内对经济职责、遵纪守法等的履行情况, 其结果能为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机关调整、任免领导干部提供参考依据。也正是因为经济责任审计“审事议人”的特殊性以及它与干部监督、考核、管理、任用的直接相关性, 从而使得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相比较具有更大的风险。

1.1 风险成因上的独特性

经济责任审计把对“人”的监督与对“事”的审核有机地结合起来, 审计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广、难度更大。首先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层次高, 责任人一般为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者, 同时审计的内容又错综复杂, 加之经济责任审计覆盖期限长, 评价事项多而敏感, 审计的评价依据仍处在不断变化、完善之中, 所有这些不稳定因素都会反向促生审计风险。

1.2 风险控制上的艰巨性

经济责任审计在风险控制上的艰巨性主要由两个因素引起:一是风险成因的独特性使得风险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 二是审计事项的委托授权属性常使得审计机关面临被动的局面, 因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由组织人事部门决定的, 审计机关只有在得到授权委托后才可实施审计, 而人事变动一般具有批量性, 在短期内很容易形成审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 面对风险———成本———效率的关系, 审计人员常常无可奈何, 这必然会加大审计风险。

2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2.1 客观因素

2.1.1 现行审计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我国国家审计机关是依照1982年通过的宪法设立的,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接受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作为地方审计机关, 要服从本级政府领导, 且审计经费由地方政府供给, 审计干部的使用, 调动、任免权在地方, 当审计触及到地方利益或触及到地方主管领导授意、决策的事项时, 审计机关会遭受各方面的压力, 很难处于公正的立场发表审计意见。由此可见, 现行审计管理体制不能保证地方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这无疑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2.1.2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特殊性

经济责任审计既不同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又不同于经济效益和财经法纪审计, 其实质上是对“人”进行审计, 它将组织人事部门的部分风险转移到审计部门上来, 承担了其他方面审计所没有的责任风险。其次, 审计对象任期时间长、情况复杂, 导致审计风险加大。一般领导干部任职期限达5至8年, 最短的也有3年左右, 这些单位的会计资料繁多, 在确认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及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方面的工作量大, 再加上财务人员更换频繁, 给审计实施工作带来不少困难。这种情况的审计工作往往潜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2.1.3 审计成本的制约

一方面, 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增长, 社会对审计需求量不断扩大, 但审计人员、经费增长缓慢, 国家审计机关面临审计任务重、时间紧、经费少的现状, 无形中增加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另一方面, 现代审计注重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评, 在此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 并主张采用抽样方法, 分析性测试技术。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审计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误差, 产生一定的审计风险。

2.2 主观因素

2.2.1 审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国家审计机关是依法设立的, 其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由同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 行使的是国家赋予的审计监督权, 无竞争压力, 一般不会引起法律诉讼。对于审计机关及人员出具不恰当或错误的审计意见、报告应承受何种法律责任, 现行法律法规未作明确规定。由于无法律责任压力和竞争压力, 审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往往只求完成审计任务, 未能加大审计力度, 导致审计质量不高或无效果, 因而无法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加大了审计风险。

2.2.2 审计手段落后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通过财务及相关资料来发现和查证问题, 而有些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就在会计资料中明显反映, 用现有的审计手段难以深入查证, 必须由有关执法部门运用特殊手段进行调查才能查清。如假发票、假经济合同、假会议记录、行贿受贿、收受回扣等问题, 由于审计权限、审计手段的限制, 往往使审计人员无法取得证据陷入尴尬境地, 从而形成审计风险。

2.2.3 审计人员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经济责任审计属综合性审计, 涉及面较广, 即涉及到审计会计方面的知识, 又涉及到工程、机械、法律、宏观经济、评估方面的知识。因此, 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知识, 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审计任务, 正确评价领导经济责任。但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会计人才较多, 而工程、机械、法律、评估、宏观经济方面的人才很少, 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往往力不从心, 加之忙于过重的审计任务, 审计干部后续教育未得到重视, 导致审计人员知识单一, 不能确保审计质量, 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2.2.4 审计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

审计实践中, 还没有法定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 这给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界定增加了难度, 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表现为评价只对单位不对人, 有的审计人员害怕承担审计风险, 干脆只对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进行评价, 而不对领导干部个人在遵纪守法及履行经济职责方面进行评价。二是表现为超范围进行评价, 有的审计人员总想能全面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把不属于经济责任的评价内容也加到评价之列。诸如精神文明建设、干部的使用等等。三是表现为主观臆断型的评价, 有的评价仅凭主观想象而缺少或无相关的取证资料来证明;有的不加分析, 不加查证, 照抄被审计者个人提交的书面材料来评价。四是表现为言词绝对化, 即在评价时, 审计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使用绝对化语言表述评价意见的现象, 这势必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削弱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增大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3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涉及到人的问题, 比较敏感, 对审计结果的要求更高一些, 审计结果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因此必须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实践证明, 严格审计纪律是提高审计质量、减少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保证。

3.1 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规范审计操作

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审计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审计法规, 切实执行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在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制定、审计内容确定、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的全过程, 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 把好审计复核关,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质量管理, 避免虚假财务信息资料和人为因素影响审计结果的正确性。

3.2 严格审计取证和分析工作

审计人员要从性质和金额两个方面确定审计事项的重要性程度, 突出重点, 加大审计调查的力度。不仅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真实、完整的审计资料, 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 而且不能忽视对未在账内记录但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审计查证, 尤其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的审计要跳出传统审计的思路, 拓宽审计视野, 围绕重大经济决策的程序、资金流向和投资效果采取有效的审计方法, 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不隐瞒、不夸大、不回避, 做到事实清楚、准确无误。分析判断问题的性质时不能一概而沦, 要综合考虑国家法律法规, 又要考虑地方政策的实际, 既要维护国家利益, 又要兼顾单位的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地报告审计结果。

3.3 建立相关性强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在于把较为抽象的责任目标和考核标准进一步具体化, 通过数量特征和质量关系的分析, 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实是求事地评价。首先, 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体现相关性原则, 应当与审计评价对象不同类型相适应。其次, 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体现经济责任为主的原则。因为, 审计机关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者实施监督而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 检查和评价的是经济行为和经济责任, 那种盲目扩大审计评价范围、滥用审计职权的行为势必人为加大经济责任的审计风险。最后, 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系统化、规范化, 指标选取应尽量与财政部颁布的相关经济指标相吻合, 并且能够全面准确反映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3.4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经济效益审计

各级领导干部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负有特殊的责任和权利, 其能否有效履行职责, 正确使用经济决策权力, 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影响较大。因而,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经济效益审计不仅有助于提高经济管理方面的透明度, 提高其投资决策水平, 还可以有效地推进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推行经济效益审计, 要搞好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把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理念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确定相结合。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经济效益审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也是对被审计对象本质特征的抽象反映和高度概括, 提出了国家资金如何用得少、用得好、用得值的问题。我们抓住这几个关键, 可以明确地去查找、把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在这几方面表现的明显特征, 使审计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审计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二是把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思维模式与经济责任审计程序的确定相结合。经济效益审计要明确回答被审计对象是否以正确的方式行事, 是否做了正确的事情, 我们借助这种思维模式, 可以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确定审计对象有哪些经济责任、怎样履行的经济责任、结果如何这样的思路, 并围绕这三个方面, 确定审计程序, 收集资料、证据, 进行评价分析, 从而提高审计行为的科学性和效率性。三是把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操作相结合。如审计标准的确定, 调查、访问、座谈、统计分析等非财务性资料查证方法的应用, 审计报告质量的控制等, 这些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都有助于丰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提高审计的质量, 降低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3.5 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 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 树立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廉洁从政、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其次, 要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不断充实、更新与审计工作有关的各项知识。再次, 要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人”的监督, 风险更大, 审计人员只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性, 提高审计质量, 才能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吴廷春.经济责任审计的主客观风险分析[J].中国审计, 2006, (6) :45-47.

[2]谭红梅.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财会通讯, 2006, (3) :59-60.

[3]唐兴强.关于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思考[J].现代审计, 2006, (2) :39-40.

3.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与防范 篇三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就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后表达责任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表达与事实真相或经济责任不相符合的审计评价和结论,造成有关方面损失的可能性。

(一)产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外在因素

1.被审计单位各种管理因素。被审计单位管理和诚信水平低,内部控制薄弱,使产生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变大。若会计资料本身存在虚假记载,无疑会对审计结果造成影响。

2.被审计单位行业性质因素。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不仅包括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还包括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查账的能力,还要熟悉宏观经济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所在行业的经营模式、被审计单位经营性质、行业的相关知识。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经验模式、管理模式等。审计人员不是全能,也有很多知识缺陷,这种情况下无疑加大了审计的风险。

3.审计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势必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削弱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增大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二)产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内在因素

1.审计项目多、任务重,审计人员少,不堪重负,对审计工作质量有影响。

2.审计对象任期时间长,所形成的会计资料多,财务人员更换频繁,新的财务人员对过去发生的一些经济事实又不清楚,确认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困难加大,存在潜在的审计风险。

3.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所形成的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属综合性审计,涉及知识面较广,目前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会计人才较多,而工程、机械、法律、评估、宏观经济方面的人才很少,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力不从心,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一)文明审计,争取社会各界、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应树立文明审计理念,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加强向社会宣传,加强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对于审计查出的问题,应在离任前妥善处理和解决。只有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党政领导和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审计人员才能更好地执行经济责任审计,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二)建立承诺制度,明确法律责任。建议尽快出台违反“承诺制”的处理处罚办法,明确对出具虚假、违法承诺的单位和个人追究的责任,使实行“承诺制”真正对被审计单位起到威慑作用,减少审计风险。

(三)制定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有必要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规范性文件,以统一规范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

(四)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注意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职业道德水平、政策水平、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组织分析能力,加强后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使之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

4.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 篇四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权力规范运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适用性的基础上,探索新时代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助力整体治理效能提高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治理效能

一、引言

2019年,中共中央修订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对新形势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提出新要求,也凸显其在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目的是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对于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我国对重大风险防控的日益关注,风险导向审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理论和实务中逐步显现,因而越来越受到审计职业界和学者的关注。本文结合水利科研单位的实际状况,对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路径进行初步探讨。

二、水利科研单位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意义

(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审计形式,经过近四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发展与深化,逐步实现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2006年,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五条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了最坚实的法律依据和保障。2010年12月,国家颁布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组织协调、审计内容、审计实施、审计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现行在用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是2019年修订印发的,强调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明确了审计边界和经济责任的内涵,为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发展阶段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必然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充分发挥其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实现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是助力水利科研单位提高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随着中央对水利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水利科研单位的市场经济活动参与度日益提高,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对内部治理效能、资金监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内部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发挥“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功不可没。鉴于经济责任审计兼具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的双重监督职能,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引入经济责任审计中,更有利于水利科研单位对资金使用、工程建设以及科研成果运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在防范重大风险的同时,能有效规范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助力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维护正常的科研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为水利科研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计结果日益成为领导干部考核、任免、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直接关系领导干部的个人形象乃至政治生命。正是经济责任审计“审事议人”的特殊性,审计涉及面广、审计时段长、遇到的问题较为复杂,以及公众期望值高的特点,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相较于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等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和更低的风险容忍度。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更加准确、科学地判断重大风险点和风险域,具有较强的审计风险控制能力。纵观审计发展历程,此审计模式是最先进的,因此,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用于经济责任审计,在有效揭露和阻止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浪费、贪污舞弊腐败等问题的基础上,更能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完整,增强工作透明度,降低和控制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效。

三、水利科研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路径探析

笔者认为,水利科研单位应用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在于全面分析内外部环境(包括内控制度)可能引起被审计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舞弊的动机因素,恰当识别重要风险域和量化风险度,并将风险识别及量化贯穿于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综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PDCA循环),严控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切实保证审计成果质量。

(一)计划阶段:审前调查与风险识别相结合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要将风险识别作为审前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识别主要立足于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层面,按照“宏观战略分析—业务环节分析—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建立财务数据与单位战略风险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可能产生风险的源头对领导干部履职的重要风险域进行专业判断。一是宏观战略分析,主要通过调查、走访及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分析被审计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与外部的经济联系,关注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外部环境,一般包括宏观政策、行业背景、法律监管环境等;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合作单位、供应商、科研成果与奖项等;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运行模式、组织机构等。这些内外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存在潜在风险。二是业务环节分析,主要围绕宏观战略在各业务环节的具体体现和反映,聚焦被审计领导干部权力运行轨迹和各项经济活动的廉洁风险点,一般关注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内控制度、目标任务、考核指标、财务管理、单位文化等因素。三是剩余风险分析,剩余风险是在宏观战略和业务环节分析的基础上,检查被审计单位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控制指标体系及控制效果而得出的风险判断。基于所识别的风险确定需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制定审计工作计划,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施阶段:风险评估和分析性复核相结合水利科研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是内审部门对所属二级、三级单位或者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依据其任职期间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中央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管理经济和国有资产、财务管理及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情况做出的综合评价。笔者结合水利科研单位的特点,聚焦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将其经济责任归纳为科研发展责任、管理决策责任、财务管理责任和岗位廉洁责任四部分。实施过程中要将风险评估和分析性复核相结合,努力将检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通常情况下,审计风险评估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定性分析主要依赖于分析性复核程序,管理决策责任、岗位廉洁责任属于定性范畴。定量分析是指风险的量化,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量化方法是建立风险指标体系,通过期望资金额、统计数加总、模拟法、决策树等方法,对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计算不确定事项可能产生结果的范围,将科研发展责任、财务管理责任中的内容量化为数据,为控制风险提供直观的控制尺度。在实操中,风险量化取值存在一定困难,单一的风险事件可能引发多个后果,人们认知程度等主观因素对风险的影响,使得风险量化过程变得十分复杂。因此,风险量化注重综合运用战略分析、绩效分析、财务分析等分析工具,变一元风险评估为多元风险评估,以提高风险评估结果的可靠程度。

(三)检查阶段: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相结合长期以来,水利科研事业单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侧重于查找科研经费管理、财政财务资金使用方面的违规违纪问题,较好地实现了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目标。对效益性目标,由于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注重成本管理和控制,无法同利润中心一样进行收入成本控制的效益核算,该目标在审计实践中被弱化。

(四)处理阶段:结果运用和完善治理相结合审计结果得到充分恰当的运用是审计价值的具体表现。一是审计结果与干部考核任用、日常管理监督相结合。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职务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存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同时,注意总结归纳审计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并将其作为干部谈心、提醒和警示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审计结果与规范内部管理、提升治理效能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虽是领导干部经济履职行为的评价,但都是依据对单位内控体系等系统分析实现的,也是对单位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一次“经济体检”。通过审计问题切实整改,实现督促被审计单位健全规章、完善内控,有效提升管理治理效能的最终目的。三是审计结果与巡视巡察、执纪问责相结合。将单位历年来的审计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巡察范围,考察其“经济体检”的结果和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状况;对审计中发现的涉嫌重大经济损失或违规违纪问题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严格依规依纪追责问责。

四、新时代水利科研单位应用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的启示

在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水利科研单位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受主客观因素影响需循序渐进、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推进。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风险意识

审计工作更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强化规律性认识,增强风险意识,提升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作为一种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其具有天然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优越性,但目前水利科研单位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还不足,且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对此模式的接受度不高,其在经济责任审计领域的推广运用仍然受主观认识方面的制约。笔者认为,对此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思路观念,推广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好做法,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可先行先试,对风险导向审计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二)把握新发展阶段,增强职业素质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就是其中之一。方向目标确定后,人才是关键和决定性因素,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还要能够运用系统的、战略性的观点充分了解、分析单位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对有可能导致风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特别是需要具备统计、计量和信息数据模型等专业技能,对经济活动或事项的风险水平进行量化。笔者认为,水利科研单位需要配备能力强的审计队伍,专业方向从会计与审计转向水利、科研等行业宏观政策和经济管理方向,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新发展阶段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搭建云技术平台,提升审计质效

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特征是风险评估,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整体运行环境,广泛收集战略目标、风险管理、业绩考核等信息,逐步建立较为全面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针对不同风险域和风险度,设计个性化的审计程序。其中,信息技术和审计软件作为云技术平台的基础,依据软件模型建立与各项数据之间的处理、分析、对接。同时,加强非现场审计数据的应用。另外,采用审计软件使统计抽样的样本更具代表性、抽样风险更加可控,为风险导向审计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水利科研单位无论是在审前调查的信息收集阶段还是在风险评估的数据处理阶段,云计算技术手段的运用还不够理想,具体问题与整体情况、单一时点与趋势分析的结合不够紧密,影响了被审计领导干部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开发和推广运用云技术手段是推行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必不可少的技术准备,也是推进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5.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 篇五

作者:穆建亚

河北学刊 05期

在审计工作中,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会降低审计质量与审计效果,在特殊环境下还会败坏审计职业形象,危害审计事业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审计工作最终失败。按照信息经济学原理,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存在,容易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这是审计风险产生的理论根源。在审计工作中,如果审计人员未能严格履行责任义务,受利害关系的影响,便有可能形成判断失误风险与道德风险。当前,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存在较多的层级,其管理体制并不健全,在这种内部约束机制下,审计道德风险会变得更加严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越来越明显的障碍。因此,有必要防范审计人员的道德风险,提升审计绩效。

一、道德风险与审计道德风险

在公民社会中,社会和谐是社会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人的行为需要和社会秩序相契合,社会则要借助有效途径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要发挥调控作用。比如,为控制主体进行合法性辩护,对可能引起冲突的价值观念加以阐释和引导,借以形成良性的道德氛围。而当全体社会成员形成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对于社会发展的把握也就变得越来越清晰,公民社会或和谐社会的构建便会逐渐实现。但不可避免的是,道德会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陷入风险之中,给社会进步造成一定阻碍。

(一)道德风险及其成因

1.道德风险释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道德风险的普遍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随着媒体、法律、制度等要素的介入,道德风险受到前所未有的制约,但即便如此,在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场景之中,道德风险仍有可能形成现实破坏力,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存在着大量“委托一代理”关系,用以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提高社会组织的运行效率。但是,无论是委托人还是代理人,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这样一来,道德风险就成为“委托一代理”关系的直接产物,当委托方处于信息劣势或疏于监管时,代理方就会围绕自身利益作出有损委托人的行为,伤害委托人的利益,道德风险由此产生。而基于“委托一代理”关系,道德风险具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代理人会通过减少自己的要素投入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放大自身的效用。

2.道德风险的成因。首先,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的错位。从辩证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前由市场经济所主导的经济文化也是如此,它一方面使当代大学生更加独立和开放,另一方面使道德人格更加多元。一些个体的道德心理出现了“分歧”,道德人格的矛盾与冲突时刻困扰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一方面对个人道德极度维护,一方面对社会公德逐渐漠视,在一味地构建服务于自身的道德体系之时,对公共道德的构建袖手旁观。其次,按照意识论的逻辑,认知指导行为,行为增长认知,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断裂也是需要关注的另一个事实。从原则上看,两者是对称、协同和一致的,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不对称性和矛盾性正日益凸显,两者的反差在部分大学生群体身上已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再次,自我道德修养的“放任”和外部道德教化的缺位。这样一来,个人道德体系逐渐扭曲,其道德行为只为利益诉求服务。

(二)审计道德风险的表现

审计是经济行为的一种,指的是依照经济原则和委托人的要求,为了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进行的专项活动,其职责在于完成受托任务、履行受托责任。从理论上讲,审计道德风险系指从事审计活动者(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等),在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的不利于他人(比如委托人)的行为。这些问题源于以下情况:在不确定性、不完全性或限制性的合同中,负有责任的一方(经济行为者)由于未能承担全部损失或利益,因此也不承担行为的所有后果,不获取行动的所有好处。在审计工作中,道德风险亦称“审计败德行为”,是审计人员的行为偏离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所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假陈述。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出来。但是,一些审计人员出于对非法利益的追求,在审计报告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主观上的隐瞒,以达到与利益相关者“合谋”的目的――这明显违反了审计工作客观公正的原则,也增加了审计风险。

2.市场寻租。一些审计人员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会向被审计单位释放“特定信息”,被审计单位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向其寻租,以便完成审计造假,出具一些应付性、包装性的审计报告以欺骗委托人――这种审计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强化了不正当竞争,而且严重降低了审计质量,增加了社会成本。

3.职业怠倦。在委托人监督缺位的情况下,审计人员会在审计工作中“偷懒”,比如,通过简化程序或省略必要的审计环节减少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消减审计精力,甚至因此获得额外收益――这种行为与审计职业道德直接相悖。

(三)审计工作中引入道德风险的必要性

无论人类社会如何进步,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构建的法律体系都是不完备的。因此,社会规则的建立除了要强化法律的作用之外,还须注重道德的约束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特定案件时,依照法律和道德作出最小偏差的推断和研判。因此,在审计活动中,审计人员所采取的任何审计方法都要以职业道德为基础和支撑。也可以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是“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的二元函数,单纯依靠专业技术或职业道德进行审计都是不恰当的,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消除审计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审计失误。所以,有必要在审计活动中引入道德风险因素,在关注审计技术与审计程序之外,还要对审计主体的自身行为和因此而产生的审计主体的道德问题加以思考和度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对人的约束比制度更为深刻,这也是审计风险因道德而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若想降低审计风险,通常要寻找道德风险的成因和可能爆发的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设计和审计行为取得良好效果,保证审计准则、审计方案和审计程序按照既定的路径推进。当然,在审计活动中,在审计管理和审计技术层面也会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但这些风险只会给审计工作带来部分影响。对于这些微观层面的事件,只要借助制度规范等对应措施就可以有效化解。相反,道德风险对审计绩效的影响是宏观的,由此而造成的不良后果通常会使社会信用陷入尴尬境地。从这个角度讲,在审计活动中引入道德风险变量,具有明显的检验意义。

二、审计道德风险的形成原因

在传统审计模型中,不道德行为产生的风险是难以描述的。所以,在研究审计风险时引入道德风险因素、分析风险的成因是十分必要的。总体而言,审计道德风险的成因主要有违规得利大于惩罚成本、不正当竞争压价诱发审计道德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等。

(一)违规得利大于惩罚成本

为了规范审计行为,提升审计效率和效果,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公开信息,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外,还应对因审计道德而造成的损失作出明确认定,并给予其极具威慑力的惩罚。但是,较长一段时间以来,虽然中国的审计环境不断向好,但与法律相关的约束机制却一直处于软化状态。比如,民事赔偿机制缺位,监管力度不足等。这种状况的存在直接推高了审计师行为失当发生的概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监管和惩处机制的缺位,使得这些行为被起诉的概率也越来越低。实际上,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低风险行为或高风险行为被容忍,极易诱发新的道德风险,风险的级别也会越来越高,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危害也会越来越大。比如,审计师会出于对“显著利益”和“隐性惩罚”的考虑,签发一些严重失实的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也可能为了“迎合法律”,对严重失实的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加以粉饰,以增加结果的模糊性。当然,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数量越来越多,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类人群和组织抗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强,如果不颠倒“违规得利大于惩罚成本”的状况,其道德风险就会不断提高,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损害。

(二)不正当竞争压价诱发审计道德风险

按照行业要求,审计师在履行审计合同所规定的责任之后,会从委托人处收取约定的审计费用。这样一来,审计行为就成为一种典型的市场行为,审计质量、审计成本、审计收益三者之间就构成了制约关系。如果审计师追求较高质量的审计,就会因此增加审计成本,而审计成本的增加会“降低其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审计收费不断走低、竞争环境不断激化的情况下,较高的审计质量势必会降低其收益。这样一来,对于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的审计师来说,出于对既得利益的考虑,要么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其市场份额,要么放弃更高层次的审计独立性与职业道德,以换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当然,这种出于不正当竞争而出现的压价行为,一方面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审计主体被迫接受和履行审计合约责任不相称的收费条件,另一方面,也因这种“理性选择”而造成了“偷懒行为”,审计道德风险由此而产生。

(三)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紧密相关。在审计活动中,注册会计师承担主要的审计任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主体存在提供失真审计信息的可能,并以此提升自身效用,损害委托人的利益。此外,审计作为一种专家服务,审计事故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是否违背了审计准则、是否违背了审计道德、存在造假行为,是很难判定的。但是,一旦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高额回报,就有可能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利用合法审计信息失真与非法审计信息失真,作出违背职业道德规范的审计行为。

三、审计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治理

道德冲突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常见的矛盾表现形式,在社会发展处于复杂阶段时表现得尤为明显。道德冲突最终导致道德异化和道德选择,而在道德实践中,基于道德异化的道德选择又成为其他道德活动的前提与基础。由此可见,道德冲突是人类道德活动的根源,它关乎人类心理机制与社会机制的生成与规范。从这个角度讲,防范和治理审计道德风险需要按照这一逻辑进行:注重审计道德的内化教育――从规制上确保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道德风险成本――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完全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

(一)注重审计道德的内化教育

对道德教化主体而言,道德人格是其道德体系的.重要表征。在对审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进行道德教化的过程中,重塑教化主体的道德人格是提升其道德教化水准的基本维度。为此,在选择道德教化主体时,应注重其是否具备足以影响其道德人格的关键素质,比如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有效的沟通力和驾驭局面的引领力等。此外,还应进一步提升道德教化主体的人生价值系统,充分认识到与道德教化相关的工作是神圣的事业。当然,道德教化主体还须具备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于教化客体表现出来的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应对其进行重塑和道德教化与内化,将道德教化多主体下的养成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化模式加以实施,使之能够自觉接受道德规范和遵循道德准则,将道德人格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心理诉求。

(二)从规制上确保审计的独立性

严肃对待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认真落实审计意见与建议,对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从规制上确保审计的独立性,才能有效防范审计道德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审计活动中,审计师应保持独立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发生利益关联,严格按照审计原则和被审计客户的管理层或雇员的职能完成审计,在法律和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对被审计客户予以正面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投资者对审计师和审计活动的担心与质疑。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应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利润及经济利益,不能为了较多的咨询服务而降低审计服务收费,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审计师的独立性。

(三)提高审计道德风险成本

经验表明,在违法现象普遍存在时,政府或当局即便再强大也难以控制住每一个人――这是管理学中“破窗理论”屡试不爽的定律。在审计活动中,为了降低因道德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除了提高法律本身的效力外,还要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加大惩处力度,通过提高审计道德风险成本,消除审计行为主体的违规意愿。为此,需要不断提高法律法规的社会认知度,让更多的审计师认识到审计道德缺位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从而对其行为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此外,无论是审计师还是会计师事务所,都要熟悉和钻研审计法律法规,通过公平执法、公正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纠正,增加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赖与热情。比如,培养通晓审计业务的法律专业人才,加强对法官独立审判的教育,提升审计职业的社会公信力等。

(四)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审计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审计技术和审计经验对审计结果的准确和客观会产生直接影响。一般而言,较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会增加经济价值,否则,不仅会降低经济价值,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为了提高审计质量,降低道德风险,还需要在审计领域内部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号召社会或社会组织为增加价值的审计活动支付更多报酬或社会认可。如此一来,技术到位、经验丰富、道德水准较高的审计师就会拥有更好的声誉与审计收费,并会为其事务所带来更多未来收益。同时,审计师也会主动抵御那些“有利可图的诱惑”,自觉完成既定的审计程序,综合衡量审计成本和收益,服务于更多的客户。

(五)建立完全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现代审计行为能否有效防范道德风险,不仅取决于外部环境能在多大程度上消除风险因素,还对被审计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运行状况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做好顶层设计,还要做好各项制度构建”,有必要建立完全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以经营管理权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为起点,构建更为严密的审计监督体系,防范审计道德风险的发生。现代企业内部存在着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同层级的分支机构都扮演着代理人的角色。因此,认定代理行为是否合法和有效,必须借助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才能完成。从这个角度讲,在保证被审计企业独立性的同时,应以完全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处罚制度,合理利用和处理审计报告,以防“只审查、不处理”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消除违规、违纪等不道德审计行为。

审计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而存在的,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审计活动在对外经济往来、协调国内和国际各种社会经济关系以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审计主体的审计人员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其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倾向、道德倾向对中国审计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借助各种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审计人员的道德教育、道德培训和道德约束,使之能够从职业道德出发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主动践行职业道德行为,为消除审计道德风险、规范审计市场作出更多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提升审计职业形象,促进整个审计事业的发展。

6.审计局廉政风险防范监督考核办法 篇六

为了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特制定《廉政风险防范考核监督检查办法》。

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标准

1、各股室要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廉政风险防范措施贯彻落实到位。

2、各股室廉政风险的前期防范、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没有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群众满意度高。

3、各股室能够认真自查自纠,自查报告客观真实,查找问题准确,结果运用有效,相关档案齐全。

4、注意总结、修正廉政风险内容,完善措施,改进工作。

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方法

1、股室自查。各股室按照考核标准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一次自查,重点是差距分析,量化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完善整改措施。

2、个人自查。每半年个人进行一次自我评估,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在思想道德、廉政自律、履行岗位职责等方面的不足,形成自查报告,制订整改措施。

3、全面检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办公室将不定期进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专项检查。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组织评议,问卷调查,检查相关材料等方式。形成检查报告,提出整改措施。

7.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与防范 篇七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原因,防范措施

一、规避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必要性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过程中, 由于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佐证材料、采取的审计手段、审计方法不当或者由于缺乏对审计对象材料的全面客观认识, 做出不全面、不客观的审计结论和不恰当审计评价的风险。

1. 防范和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有利于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公信力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逐步开展,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目前, 国家正处于反腐倡廉的关键时期,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赋予了反腐倡廉的使命。如果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做出不全面、不客观甚至歪曲事实的审计评价和结论, 必然会引起社会公众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公正性以及审计质量的质疑, 直接影响审计机关、审计部门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长此以往, 审计机关不但会失去社会公众的信任, 党和政府的信任, 而且会直接影响审计事业的长足发展。因此,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切实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监管作用。

2. 防范和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可降低学校任免和使用干部的风险

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需要与学校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密切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束后, 及时向组织、纪检监察等干部管理、干部监督部门反馈信息。让组织部门、纪检监察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目前学校干部存在的问题, 防微杜渐。同时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审计结论是组织部门进行干部任免和处理的有力依据, 也是纪检监察部门部署下一步工作的参考。如果经济责任审计做出不恰当审计评价, 组织部门无法有效考核领导干部, 直接会导致组织部门用人不当, 不仅会给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损失, 而且会直接影响学校教职工对学校组织部门干部任免的质疑, 加大学校用人风险。如果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失真, 审计评价不当, 勤奋廉洁、克己奉公的好同志、好干部等不到应有的肯定和褒奖, 而那些不学无术、偷懒渎职之辈却蒙混过关, 甚至得到嘉奖, 会极大挫伤想做事、能做事的干部积极性, 助长偷懒、渎职的不正风气。

3. 防范和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是审计机关、审计部门重要职责

对于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来说,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时间较短, 经济责任审计在制度建设、审计方法选择、评价指标设定、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落实等各方面都有待完善, 同时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涉及广泛, 再加上从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审计力量严重不足, 无形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因此, 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要增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意识, 正确把握领导干部任前、任中、任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力争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

二、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

1. 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多数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考察、监督和约束干部的有力手段。首先,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涉及学院、系部、行政职能部门各方面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必须要得到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全体教职工的理解。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使学院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真正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对学院规范管理、创新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其次, 审计对象对经济责任审计还没有一个正确认识, 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走形式, 或者是认为组织对被审计人员的一种不信任, 还有的直接把经济责任审计看成是查问题。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某些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非常不理解, 在收到审计通知书的时候, 牢骚满腹。一再降调自己如何幸苦的为单位工作, 没有时间精力再去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没有精力准备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还有干部直接就把经济责任审计看成是学校要查他的问题, 是学校对他的不信任。还有干部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和其他审计工作混为一谈, 觉得其他审计工作已经审过,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就是多此一举。虽然经过多方面解释, 仍有部分干部抱有质疑甚至抵制态度, 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阻力。目前, 高职院校审计部门常规工作主要是财务收支审计和基建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同时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只有在接受学院组织部门委托的情况才能进行, 再加上领导的不重视和教职员工的不支持,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很容易被边缘化, 无法进行有效推进, 其监督和评价作用也不可能发挥。

2. 高职院校审计资源相当缺乏, 审计方法和技术滞后

目前, 大多数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仍然以审查大量会计凭证、账目作为主要审计手段。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更加广泛, 审计对象的经济业务内容更加复杂, 违法违纪的手段也更加隐蔽和高明, 在会计凭证和账册里很难找到蛛丝马迹。目前高职院校审计人员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 仅依据工作经验和专业判断进行抽样, 抽样的代表性、准确性难免出现偏差, 从而得出有所偏颇的审计结论。特别是在责任认定方面, 由于审计方法、手段的限制, 往往由于审计人员无法获得审计对象真实全面的信息, 从而也无法确保对审计对象做出全面、客观的审计评价。同时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涉及广泛, 审计人员除了具备较高政治素养和过硬的审计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财经法规、经济管理知识等等。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当前, 各高职院校审计人员严重不足, 加上目前各高职院校审计人员大多是财务出身, 在审计方法、审计手段、职业判断方面容易受到财会专业的影响, 再加上审计人员知识更新相对滞后, 对被审项目仅从财经法规、投资决策、市场运营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很容易做出不详实的审计结果, 引发审计风险。

3. 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不健全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 审计评价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审计评价是对被审对象经济责任的最终鉴定, 是学校领导、组织部门对审计对象监督、考察的直接依据, 直接影响到被审干部的政治生命。但是目前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各高职院校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仅根据审计实践工作的具体需要、授权委托的组织部门的具体要求以及在审计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来进行审计评价。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评价有很大的区别。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在经济责任定性处理上, 由于没有统一的审计评价标准, 审计部门做出的审计评价多种多样, 无形中也加大了审计风险。

4. 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待完善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相关规定明确指出, 高等院校应该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由纪检监察、审计、组织、人事等职能部门共同组成。联席会议制度有利于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和部署, 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确保审计结果的有效落实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中很多单位都没有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几所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由于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职责权限等多方面问题没有明确界定, 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1. 学校领导重视, 营造良好的经济责任审计环境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否有效推进, 关键因素就是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开展之前, 一定要让学校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内容有所了解。肯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规范校风校纪、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因此, 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 发现学校目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让领导真正意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审计部门还要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 让全体师生员工了解审计法规、了解经济责任审计, 进而支持、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展开, 将内审部门服务思想贯穿于审计全过程。每一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开展, 都要紧密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以及教职员工反映强烈和领导关注的问题, 合理配置审计资源, 既要发现存在的问题又要为学院领导解决问题献计献策, 从学院大局出发, 致力提升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经济责任审计在高校的内部控制完善、风险识别、预警、控制管理方面发挥了增值效应, 同时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用事实、用成果来证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乃至整个审计工作、审计部门的重要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适度而充足的审计经费是基本保障。高校审计部门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审计制度, 配备精干的审计力量, 保证适度而充足的审计经费, 才能确保审计质量。

2.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效率

(1)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要求非常高的综合复杂的监管工作, 对我们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体执行人员 (审计人员) 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了具备较高政治素养和过硬的审计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财经法规、经济管理知识等等。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审计人员严重缺乏以及审计人员专业层次不高等问题, 审计队伍的建设、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各高校领导在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要性的同时, 应加大专业审计力量充实审计队伍, 完善审计队伍结构, 提升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其二, 制定详细、切实可行的审计人员职业培训计划, 确保审计人员知识与时俱进。审计人员应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 学习审计专业知识以及与审计工作相关知识领域的学习, 比如获取审计师、高级审计师资格、经济师、会计师、税务师职业资格等。高校审计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强化职业操守, 才能真正适应与时俱进的经审计工作的需求, 确保审计质量, 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2) 加强审计资源整合、提高审计效率

高职院校设置审计机构一般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单独设置审计部门, 一般综合性大学都采用这种模式;另一种与其他职能部门联署办公, 一般都与纪检监察联署办公, 地方高校一般都采用这种模式。对于审计机构与职能部门联署办公这种模式, 由于审计人员配置原本就不足, 从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在这种模式下, 审计人员既要完成每年的审计工作计划还要完成或者配合完成纪检监察工作任务, 可谓是“一人多岗”、“身兼数职”。审计人员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上去, 无形之中增加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潜在风险。因此, 审计人员应该合理整合、优化配置审计资源, 切实提高审计效率, 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第一, 做好部门之间工作计划的统筹协调。审计部门在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之前, 应该与学校干部管理部门 (组织部) 加强沟通与协调。充分了解本年度各部门干部岗位的变动情况及变动时间, 初步确定本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及审计时间。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束后, 及时向学校干部管理部门 (组织部) 反馈审计结果。

第二, 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其他审计工作的衔接。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应充分运用其他审计工作的成果,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效率。高职院校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 应充分分析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等多种审计工作之间的共性, 力争将同类型审计工作或在审计范围、审计程序和审计方式方面具有很大重合性的审计工作同步开展, 做到审计程序相互渗透、审计工作成果相互借鉴和运用, 力争审计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因此, 审计部门制定本年度审计计划时, 应将相同类型审计工作安排同一时间段开展, 实现相同类型审计工作和具有很大重合性的审计工作的主动耦合, 提高审计效率。

3. 构建健全、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基本评价指标包括结余比率、经费收支平均增减率、支出结构、自筹资金占总收入比重、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率、资源占用率、高校教职工人均占有固定资产、高校学生人均占有高校资产总额、违纪违规资金比率等。第二层次是修正指标包括预算收入完成率、经费收入平均增减率、公务费、办公费、教学设备、图书资料费、师资培训费、教学研究费等支出占高校事业费预算收支比例、科研收入、捐赠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科研收入、捐赠收入占自筹收入比例、科研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固定资产报废率、设备闲置率、固定资产抽查盘点符合率、专用设备利用率、用房占学校总建筑面积比例、教学设备占学校总教学设备比例、教学设备占高校设备总额比例、教职工人均占有建筑面积、高校学生年人均支出成本、高校违纪违规资金比率等。第三层次是评议指标包括领导班子的基本素质及凝聚力、基础管理比较水平、在册教职工素质情况、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力、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高校办学的硬件环境、取得的业绩情况等。高职院校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过程中, 要合理运用这三大层次评价指标, 根据审计对象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的不同, 赋予评价指标合适的比重, 确保做出全面客观的审计评价。

4. 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高职院校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学校多方面的经济利益, 仅仅依靠审计部门单枪匹马, 是无法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必须要依靠各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和全体教职员工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因此, 高职院校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 切实加强与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纪检部门通力合作, 共同探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 促使经济责任审计、干部管理、干部监督等有机结合, 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 切实提高经审工作质量。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 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主要由财务、审计、人事、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构成。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与审计部门合署办公, 主要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 工作职责主要有研究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政策和制度, 检查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审计结果的落实、整改情况。联席会议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得以充分利用的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作平台。因此, 高职院校应该尽早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在制度中明确规定相关职能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明确要求各职能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的各个环节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应明确规定联席会议召开的条件和期限, 使联席会议真正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协调配合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审计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 一定要首先争取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包括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肯定、经济责任审计专业人员的配备、经济责任审计经费的保障、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工作。同时学校审计人员要切实加强业务学习, 学习财经法规、学习相关领域知识, 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只有这样, 高职院校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才能真正起到监督领导干部, 规范学校校风校纪, 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玉新.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J].财会月刊, 2013 (1) .

[2]呼婷婷.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J].财会研究, 2009 (2) .

[3]谢卫华.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探究[J].会计之友, 2011 (10) .

[4]张晓红.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优化思路分析[J].财务与金融, 2009 (5) .

[5]宋瑞红.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与防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13 (3) .

8.基于风险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探索 篇八

关键词: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

一、现代审计模式划分及风险导向审计特点

(一)现代审计模式划分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过程,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已逐步建立并实施了现代审计制度。从方法论的角度,现代审计模式分为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这也正是现代审计所历经的三个发展阶段。所谓审计模式,是指组织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或途径,是配置审计资源、控制审计风险、规划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及形成审计结论的一种范式。审计模式中的导向,实际上就是指导审计行为、活动开展的一种系统的、战略的思想和理念。它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审计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审计行為活动中的向导、指导思想和组织形式;二是制定审计策略的出发点;三是实施审计调查的切入点;四是收集审计证据的着重点;五是提出审计意见的立足点。审计模式导向确定了开展审计工作的方向目标,审计工作各个环节均以此为纲展开。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及其特点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评价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这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审计模式,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风险导向审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分析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水平分布,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领域。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主要在于:

1.审计重心前移,以风险为出发点。风险导向审计实现了由内控测试到风险评估的转变,风险评估的结果决定了审计人员需要关注的高风险审计领域和重点审计项目、审计资源的分配、审计证据的性质和数量。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风险导向审计更加注重宏观因素分析,如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等。

2.分析性程序的大量运用。风险导向审计从风险评估到最终审计结论的确定均可使用分析性程序。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的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分析程序的大量运用能够更好地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提高审计的效率。

3.审计证据的内涵扩大,更加注重外部证据。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由于风险评估是实施审计的基础,而且注重宏观因素对重大错报风险影响的分析,故审计人员就需要从外部获取证据来证明风险评估结果的恰当性。另外,管理层舞弊是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一个主要因素,审计人员仅依据管理层提供的证据来得出有关结论显然是不可靠和不现实的,通过充分的外部证据是获取相关线索重要途径。

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是以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通过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作出的重大决策情况、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情况以及个人遵守廉政纪律情况等方面的核查和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领导干部是否具有从事经济工作所必需的素质与水平,也能正确评价领导干部是否正确履行其经济职责,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财经法纪。经济责任审计涵盖了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所有经济活动行为的各个方面,具有审计内容广泛、时间跨度长、需关注的层面多等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的审计实践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对完善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发布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具体法规形式确立起来,标志着其正逐步向成熟完善迈进。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是保证和促进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最佳制度安排,是实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最有效现实路径。

三、基于风险导向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优越性

基于风险导向模式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与之前传统的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相比,其最突出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能够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经济责任审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时间跨度相对较长,需要关注的层面很多,同时,由于任务时间限制、人员配置等使得有限的审计资源不允许采取面面俱到的方法进行逐个详查,另外,在大工作量下采取详查法也是不科学和不经济的。在进行整体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确定不同风险水平的风险领域和风险点,准确判断出重大风险领域和风险点,科学合理的配置相应的审计资源,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从而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二)能够全面、客观的作出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防范控制审计风险,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在风险审计模式中,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分析性复核等均属于效率较高的审计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减少效率较低的细节测试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可有效避免低风险审计项目的审计过量和高风险审计领域的审计不足的问题,从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三)能够突出审计工作成果,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风险导向模式下,通过审计识别出的各个风险点和不同风险水平及其不利影响清晰而明确地呈现出来,对所暴露出的问题和责任承担划分也易于确定,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并加强以后业务中的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

(四)能够增强领导干部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的程序,能够对企业负责人任期内业绩进行评价,并发现问题、揭示风险,有利于引起领导干部及管理层的必要重视,并增强其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明确自身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位置及相应的责任所在,切实有效的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也使其认识到风险管理对其个人经济责任承担方面而言也是起到了趋利避害的作用。

四、风险导向模式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方法探索

风险导向审计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既能降低审计风险又能提高审计效率的新思路。它在评价企业的控制环境、考虑财务报告发生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之上建立审计目标,然后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在风险导向模式下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大致可按照以下程序和方法开展:

(一)评估企业经营风险及管理层舞弊的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审计范围、审计程序和审计策略等

根据审计工作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运用风险导向理念,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内、外部环境、业务水平、经营状况及矛盾较为集中的方面展开分析。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审计范围时应充分考虑组织的整体风险水平和风险分布情况,并考量经济责任界定和评价的需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应用指南中明确规定:“基本确定”为大于95%但小于100%;“很可能”为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可能”为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极小可能”为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审计程序和审计策略的安排选择则应根据风险点和风险水平分布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审计资源。

(二)实施分析性程序

确定重要性标准,初步评价可接受审计风险和固有风险,了解内部控制结构和评价控制风险;通过对组织内部控制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确定其是否可依赖及可依赖程度,对控制风险作出合理估计,评价风险水平是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对重要性的一般规定为:第一,对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自经营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的5%,或总收入的0.5%;第二,对非营利组织,费用总额或总收入的0.5%;第三,对共同基金公司,净资产的0.5%。此外,审计实务中用来判定重要性水平的一些参考数据主要有:税前净利润的5-10%;资产总额的0.5-1%;净资产的1%;营业收入的0.5-1%。

(三)依据审计风险模型,确定检查风险水平,制定审计总体计划和具体计划

如果初步评价控制风险水平较低,则实施控制测试,依据控制测试的结果,确定是否扩大交易的实质性测试。如果初步评价控制风险水平较高,则应直接转入实质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和分布情况,制定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总体计划,并在总体计划框架下制定具体计划,并依照完备的审计计划全面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四)实施分析性程序和账户余额的实质性测试

在风险导向模式下,除采用账项导向审计和系统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方法外,还要大量采用到分析性程序的方法,如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绝对额比较法、垂直分析法等,并采取函证等审计方法获得证明性和说服力相对更强的外部审计证据。对一些重大的、问题和矛盾较为集中、对经济责任认定评价及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存在重要、重大影响的关键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采取详查法逐个排查。确有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追加审计程序。

(五)作出审计结论,编制审计报告

依据审计计划完成各项审计步骤和程序后,应依据审计工作底稿所反映的审计证据得出审计结论,表述力求准确、清晰、完整,并按照要求编制正式、规范的书面审计报告,对于一些在审计过程中作出过中期报告的特定事项,在编制最终报告时也必须包括在内。

(六)相对风险保证说明

基于风险导向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其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就是风险评估,需要说明的是,风险评估列示出的风险和可能性不能保证100%包括所有组织有可能会面临的风险,也就是说,仅仅提供合理的保证,而非绝对的保证,不代表能够完全识别和避免所有风险。

五、需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崭新的审计模式,已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并率先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得以实施。我国对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尚处于初步了解和认识的阶段,是现阶段审计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同时也对实际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理论方法与中国特色审计实践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基于风险导向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许多具体问题有待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现有的审计工作现状在许多方面存在需要改进和建设的必要,以适应和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需求和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方面主要有:

(一)尽快建立科学明确的评价体系

现阶段对经济责任的界定和评价尚未形成统一、具体的标准,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所揭示出的风险及被审计单位已采取的相应措施手段的适当性、有效性及其经济后果,很难依据明确的风险评价体系进行科学评价。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增强内控可靠性

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审计中进行风险评估的必要基础。2008年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颁布实施,企业逐步开始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但在实践中的具体工作目前仍不够规范、完善,甚至有部分企业仅仅停留在制度阶段而并未付诸实施,没有真正在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

(三)建设良好审计环境,保证审计独立性

组织内至上而下的风险态度和对审计工作的认知度、认同度,是能否营造良好审计环境的重要前提,只有审计人员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工作成果,才能突出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有用性,优化审计环境,并为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提供保证。

(四)全面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应增强自身风险意识,加强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更新,掌握必要的现代审计工作方法和信息技术。同时,由于在风险导向模式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牵涉面广,涉及的事项繁多复杂,审计人员应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操守,才能作出准确的职业判断。

参考文献:

1.陈佳俊,贺颖奇.中国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1).

2.刘世林,方伟明.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与实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3.中华会计网校.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M].人民出版社,2008.

4.孙合珍.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经济视角(下),2008(1).

5.刘双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研究与发展建议[D].厦门大学,2006.

6.贺颖奇,陈佳俊.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J].审计研究,2006(4).

7.安晓蓉.浅谈我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的问题及建議[J].西部金融.2010(3).

9.内部审计的防范风险中的作用 篇九

一、前言

对企业经营来说,越来越多的风险使企业认识到应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虽相对独立,但却密切相关于内部审计。

二、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关系

(一)企业风险总是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只有全面地了解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分析和研究导致这些风险的因素,实施相应的措施,才能减少企业的损失。内部审计建立于企业内部,其服务对象是其管理层,无论是在检查监督还是在评价活动中,其特性都是“独立性”。一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充分、有效;二是检查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是否合法、真实、完整;三是检查企业资产是否完整、安全;四是检查企业经营及其业绩是否符合规范。从内部审计定义中可看到,风险管理内容包含其中,且评价、改善风险管理应是其基本内容。

(二)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强调系统性,它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组织内部控制中,风险管理可谓基本组成,内部控制审计基本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其中,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者的基本职责。它要求内部审计者熟悉风险管理过程,并首先对其是否有效做出判断,进而对其应如何改进提出建议。换言之,“风险管理”应是内部审计部门及其从业者的基本职责,他们负有监督、评价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责任。

(三)内部审计制度规范了公司治理中的风险管理。公司治理框架,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结构涵盖四个层次:一是决策层、二是管理层、三是监督层、四是各利益关系层;其中,监督层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内部审计。作为健全内控体系的方法,内部审计密切相关于风险管理,它测试的重点是企业防范风险的活动,评价内控体系防范风险能力是否充分、有效。

三、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在防范企业风险中具有直接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外部环境风险因素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识别、衡量、管理新型风险成为外部环境对现代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实施内部审计在防范风险方面的作用表现在:一是通过检查各项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及合规性,及时发现背离法规和监管措施的问题,保证业务经营活动在法规和监管措施允许范围内进行,降低业务经营风险。二是通过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制度,以及各种章程的合理性、完备性和有效性,找出其中的管理缺陷和控制弱点,防范因缺乏控制而产生的风险。三是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日常监控,及时发现异样情况,防止财务风险。

(二)内部审计在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上具有辅助作用

正确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核心任务,组织内部是内部审计的植根地,因此,内部审计优势显而易见,它立足于组织内部的生产经营,可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并能对其影响给予充分分析。一种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将极大地推动内部控制机制,它通过查错纠弊、揭露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控制薄弱环节、揭示风险概率较大的关键控制点、提出改进建议,达到企业的自我制约、自我改善、自我发展、自我积累。提升管理水平,其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通过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活动全过程审计等,找出管理上的问题,并与被审计对象共同分析错误和问题的实际及潜在的影响,挖掘管理潜力,找出人力、物力、财力最合理的使用方式,充当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经营管理、完成所负经济责任的参谋和助手,协助领导提高经济管理活动的效率、效果和经济性。

(三)内部审计在风险防控中具有协调作用

企业组织架构中,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处于最高层之下而在各业务管理部门之上,在此意义上说,内部审计的作用应是承上启下,以协调为主。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内部审计则可基于全局观客观评价各业务部门的风险,对部门间冲突进行协调。另外,它可从多方面进行预测、评估,对管理过程给予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目前情况看,许多内部审计机构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由于二者职责的不同,必然影响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对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客观地检查、评价,并对其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机构独立性的丧失致使审计部门的地位十分尴尬,从而无法正常发挥其参谋作用。从而无法保证审计的独立、客观、准确。

(二)重监督轻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过多地强调审计的检查、鉴证和评价职能,经常要求审计做一些查错纠弊的项目,而在更能体现审计作用的经济责任审计、内控审计方面,所做工作不多,成效也不大。过去我们常以为,内部审计只是一个监督机构,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就是找问题。近年来,内部审计的重点正在向内控制度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决策审计过渡和转变。找问题已经不是审计的最终目的,查错纠弊审计在整个内部审计工作中所占地位已经非常小,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审计人员真正应该花大气力去研究的,否则就无法体现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三)审计人员能力跟不上工作要求

内部审计的内容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不仅包括业务素质,还包括人际交往技巧等。从目前情况看,内部审计人员多数是从财务岗位调来,缺少专业的审计知识,不熟悉具体的业务操作; 审计手段相对较少,审计效率不高,多数情况下是根据经验判断,提不出有效的管理建议,发挥不了审计在管理中的作用。

五、企业风险管理中加强内部审计的方法

(一)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首先,要树立风险意识。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与企业领导是否重视、是否带头执行有很大关系,只有企业管理者树立风险管理意识,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使经营决策者在行驶权利时多一份制约、多一份提醒、多一份谨慎,才能保证企业资产多一份安全,从而使企业经营少一份风险,实现企业目标多一份保障。

(二)选择以风险为导向的内审模式

企业风险管理要求,基于风险的审计模式既客观又独立,并立足于企业客观实际进行改进。内部审计应结合企业战略明确工作重点,对审计对象及其范围进行优化。企业应首先肯定内部审计的作用,并通过多种方法、技能的运用对企业风险进行确定,明确可接受的风险。再者,内部审计须有健全的信息支持系统作为支持,以便于收集、处理数据,并实现数据库化,进而准确量化各类风险,借此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三)审计时点从事后向事中及事前转移,真正做到风险防范

事后审计已不能满足竞争的需要,无法防范风险,可能在间隔期中发生一些预料不到的问题。此外,由于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决策风险越来越大,事前审计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企业管理,特别应加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内部审计在使用远程的网络手段之后应实行适时监督,真正形成一套对风险的预警系统,时时防范风险的发生。

(四)持续加强审计人员风险管理技能培训

上一篇: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下一篇:乡党委书记竞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