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励志的创业故事

2024-08-01

残疾人励志的创业故事(11篇)

1.残疾人励志的创业故事 篇一

陈日锋7岁那年患上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肌肉逐渐病变萎缩,有些严重的患者仅能活过青春期。大学毕业后,开过网店、办过家教、翻译过小说,都不尽如人意。去年12月,陈日锋有幸被北京译无止境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看中,坐在家中成了该公司的一名远程翻译员工。

身残志坚的他学业优异,年少的陈日锋学习起来特别认真刻苦,从小学到初中,再到考上省重点高中姜堰中学,学习成绩—直名列前茅。大学四年,陈日锋由母亲背着上学,他趴在母亲肩上也不忘背英语单词。大学期间,他获的奖和证书有30多个。

陈日锋大学毕业,利用学校奖给他的电脑,开了家网店,但利润空间很小。开网店失败后,他做起了家教。过了几年,陈日锋利用家教的业余时间,开始涉足文学翻译。陈日锋说,家教挣的钱虽然能养活自己,但没有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大学时,我的英语成绩最好。”

一天,陈日锋在网上浏览外国小说,决定翻译成中文,投到杂志社拿稿费,9月份刊登了,拿到第一笔1000多元稿费,着实兴奋了几天。陈日锋说,但大多译文石沉大海。

去年12月遇到伯乐,陈日锋从新浪微博上看到一个微话题,译无止境@老曹:“寻找生命中的那份感动,为家境贫寒、身残志坚等困难中的译者提供帮助。”

陈日锋随即回复,简要介绍自身情况。经过几番网上交流,陈日锋了解到,这位译无止境@老曹原是大名鼎鼎的北京译无止境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旭东。

去年12月,曹旭东利用到南京出差的机会,专程来看陈日锋,勉励他继续努力。

回到北京,曹旭东发来—篇6000多字的排污系统论文。陈日锋逐字推敲,上网查询,请教老师,花了—周时间译好。

陈日锋说,从事专业科技论文翻译,得到专家的指导,提升了自己的翻译水平,同时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我庆幸,遇到了伯乐,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2.残疾人励志的创业故事 篇二

“你好, 吴建同学, 我们来接你到创业培训点学习。”5月26日, 接送残疾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的各路专车, 按时到达预定地点接送残疾大学生。当天, 为期10天的四川省残疾人大学生“DSB (残疾人创办企业) 创业培训计划”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启动。来自成都大专院校的56名川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培训。

四川省残疾人大学生“DSB创业培训计划”是专门针对残疾人创业改进和创业的培训。培训采用互动式教学, 案例分析和个性化指导等方式, 课程包括残疾人社会心理调查、残疾人职业潜能评价与开发等内容。据介绍, 参加培训的残疾大学生将享受很好的服务, 往返培训点的交通、饮食、休息等都由专车和专人定点帮助, 以确保创业培训顺利完成。四川省内高校现有川籍残疾大学生近千名, 四川省将陆续对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川籍残疾大学生开展一次创业培训。 (江维) ■

3.农村残疾人靠农田创业 等 篇三

农村残疾人靠农田创业

种上新品种水果玉米,收入较普通玉米翻了一番多;一年养殖30多万只三黄鸡,供应卢弟熏鸡“变身”温州特产……温州市农村残疾人通过科学养殖、新品种植,传统的种养殖业产出了可观效益。

温州市现有残疾人49.5万人,农村占的比例比较大。与城镇残疾人相比,农村残疾人因知识缺乏、就业帮扶条件差、创业环境不佳、社会救助覆盖面窄等原因,生活更易陷入贫困。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形式也比较单一,一般通过创建残疾人扶贫基地,从事种养殖业。

为了帮助残疾人向传统农业要更多效益,目前,温州市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送科技送知识下乡等,帮助残疾人科学屯溪区2010年首期创业培训班开锣。

贵州启动科技创业计划大赛

2010年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暨贵州省“高新杯”科技创业大赛不久前正式启动,这个面向科技型企业、创业者(专利技术、科技成果持有者)的创业大赛将提高他们的融资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据介绍,贵州赛区比赛将由“科技创业大赛培训会”“科技创业大赛颁奖大会”等活动组成。大赛旨在深入实施国家“自主创新”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氛围,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人才、技术和资本的有机结合,提高科技企业融资能力,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技领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大赛提高科技创业者创新意识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促进产、学、研结合。

无锡开设530海归创业辅导课 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6月9日,“530”海归人才创业辅导第十课于无锡市“530”创业人才大厦举行,此次活动以“打造企业核心知识产权”为主题,由市530人才创业服务中心主办,吸引了120多位“530”企业创业者及中高层管理者参加。

近年来大量落户无锡的“530”企业以科技创业型企业为主,对他们来说,技术创新可谓是企业实现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依靠。在这一情况下,加快打造企业核心知识产权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此次培训,参训的“530”企业创业者和中高层管理者走出了以往观念上的误区,加深了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充分理解了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为今后申请专利、开发新技术做了准备。

至今,“530”创业辅导已至第十课,内容涉及法律、财务、金融等多个方面,为“530”创业人才提供了系统化、专业化的服务,已成为创业者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加强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今后,“530”创业辅导仍将进一步完善,为来无锡的“530”创业人才提供更为优质的创业培训。

网店老板昨起可申请小额贷款

6月8日,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这意味着,我国首家电子商务领域小额贷款公司诞生,卖家头疼的融资难题有望得到解决。

由于网店卖家普遍存在流动资金少的问题,而依据他们现在的条件,几乎不可能从银行获取贷款等,通常情况下只能通过同行亲戚拆借解决。据了解,该公司打算贴近草根用户群,为客户提供50万元以下的贷款,满足他们扩大经营的融资需求,扶持广大小企业和创业者。

小企业在阿里巴巴、淘宝店主在淘宝网上经营的信用记录、发生交易的状况、投诉纠纷情况等信息都将在评估系统中通过计算分析,最终作为贷款的评价标准。

武功创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

为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推进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咸阳武功县于2010年3月在大庄镇圪崂村创建了占地30亩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由全县50名大学生村官以入股合作的形式经营。共投资15万元,其中,大学生村官自筹2万元,其他社会组织投资13万元。日常管理由全体村官轮流负责。基地旨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实践锻炼,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基地种植鄂莲一号清水莲菜,亩产750-1000公斤左右,亩均可收入3600元,年均收入达10万元以上。所得收益不分配,用于资助农村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种田、科学养殖。据了解,去年该市对24个市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给予奖励86万元,落实残疾人扶贫贷款贴息专项补助达160多万元。

声 音

安逸之后的人总是喜欢给自己留后路,对于想做事业的人来说,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会使你缩手缩脚!

——上嘉兴川富置业公司的董事长 夏良

“这大学生‘村官’难干,因为村里的事情千头万绪;这大学生‘村官’也好干,只要把群众当做亲人,认真为他们服务,就没有打不开的局面……”

——记兰考县阎楼乡大学生“村官”许志乾

投资不是投机,投资讲究长远利益,而投机则只是眼前利益。对于投资者来说,企业的长期盈利才是最重要的。

——重庆立佳航运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中国经济未来肯定要靠内需来拉动,未来国家可能会促进消费,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消费时代来临了。”

——曾经是家电业风云人物的汪建国闲时爱看经济哲学书籍、对国家经济局势很关心,这也是他在去年年底决定再次创业的依据。他常对管理团队强调正向思维,跟着正向的潮流趋势、发现对的市场导向、发现对的消费者需求,才会成功—和其他创业者不同的是,在理论上,汪建国对商业模式看得很透彻。

一谈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潜台词就是企业不能只管赚钱,要兼顾社会责任。企业如果不为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努力,还要企业干什么呢?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股东赚钱。不能够以社会的名义压制企业盈利的冲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2010全球企业家(远东)论坛”上的现场演讲

数 字

0成本

对于刚刚在浙江轻纺城创业的大学生叶庆来说,6月21日可谓是最有成就感的一个星期天。上午,他在轻纺贸易中心开张仅几天的店铺里,签下了第一份订单——为海宁万莎袜业有限公司提供3吨用于织袜等纺织品用的棉纱。

叶庆是绍兴文理学院美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几天前,他被柯桥经济开发区推出的大学生“零成本创业计划”吸引,在开发区开设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轻纺贸易中心,不付一分租金,签订了150平方米营业房的租赁合同。与此同时,他还从县农村合作银行获得了半年期20万元免息创业贷款。他为自己的店铺取名“秀罗布艺”,万事俱备,开始创业新征程,却基本上没花费任何成本。

自6月中旬柯桥经济开发区推出“零成本创业计划”以来,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已有两位大学生落户柯桥经济开发区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有关人士介绍,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首期推出轻纺贸易中心25间共3700平方米营业房,开发区为此预计投入的租金在两百万元以上。凡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到柯桥经济开发区从事纺织品贸易、生产性服务业,都可以享受“零成本创业计划”的优惠政策,包括免费使用商铺和办公用品,获得创业实践基地免费提供的代办营业执照、创业融资等服务。

90后

一名大二学生自己办了一个求职信息中心,现有千余学生正通过这个中心求职。这是不是真的?昨天,在南坪天龙广场的一个办公室,记者找到了这个名叫郑云胜的大学生。在郑云胜的办公室内电脑里的登记名单显示,从6月初到现在,重庆22所高校、职校,共1600余人登记求职,每人交50元或70元的求职费。交费时签的协议书上写明,信息中心不能为求职学生找到工作、求职者对工作不满意全额退费。郑介绍,除去给代理员的费用,目前营收5万余元。若除去公司运营成本,估计一个月下来,将赚3万元左右。郑云胜说,7月初放假的1000余名学生也将当上暑假工。目前,他正忙着联系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以将这些想打暑期工的同学推销出去。在和用工单位谈判时,他都会强调两点:一是求职联盟是大学生创业组织;二是这个组织可按用工单位要求,免费提供暑期工,而这将降低招工用工成本。

这名1989年10月24日出生于巫山上磺镇石峰村的大男孩,每个月还陆续给家里寄钱。对此,郑云胜的父亲郑昌清说:“很多娃儿这个年龄都在花父母的钱。”这名农民话语间,流露出自豪。

2万亿元

2009年,金融危机对餐饮业的影响逐渐显现,1月餐饮业零售额达1625.6亿元,因此增长21.6%;2月则回落为1390.3亿元,因此增长15.9%;之后增长率由18.7%降至14.4%,全年达到16.8%,呈现逐渐下滑趋势,但增速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4.残疾人励志的创业故事 篇四

辛酸往事

刚出生就看不到东西,因此很自卑。人比较内向,被人喊作“小呆子”。

因为眼底先天性发育不全,刚出生时孙建刚看不见东西,之后经过手术有些微好转,但因为看不清楚,他总有一种自卑感。

“比较内向,身边人都叫我‘小呆子’。”孙建刚说,他先后换了3家幼儿园,在普通小学上了半天课就辍学。“后来去了南京盲校,上了7年学。”孙建刚称,15岁那年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他二度辍学,当时甚至想到了自杀。

后来,多亏了好心人的帮助,孙建刚进入扬州盲校。两年后,他被推荐到芜湖盲人按摩学校学习推拿按摩,从那时起他有了上大学的梦想。,孙建刚如愿收到山东一所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但当时父亲病重,想到家里经济困难,孙建刚毅然放弃了这次读大学的机会。

追梦之旅

开过盲人按摩诊所,在报社当过记者,还在电台当过主持人。后来拿到硕士研究生文凭,又开了自己的公司。

没能上大学,不代表着要放弃梦想。从芜湖盲校毕业后,孙建刚开始新的追梦之旅。20xx年10月,他在扬州一个社区内开了间盲人按摩诊所,但开了3个月就关门了。喜欢写作的孙建刚,后来又在朋友推荐下,进入当地一家报社,做了稿酬制记者。由于工资微薄,一年后他又转入当地电台,做了一档残疾人节目的主持人。

“只做了半年,结果节目被砍掉了。”孙建刚说,从媒体出来后,他做过保险业务员,但连续3个月拉不来业务,只能放弃。在接连失败的这3年中,他通过自考,顺利拿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文凭。此后,又通过努力拿到了在职专业硕士研究生文凭。

20xx年9月,孙建刚成了一家小学作文报的发行代理,在一个10平米左右的车库内,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20xx年5月,孙建刚涉足学历培训行业,“第一笔生意赚了一万多块。”孙建刚称,这次成功让他有了信心。经过几年的努力,20xx年10月,孙建刚把办公室搬进写字楼,将原本的个体户执照换成公司执照,带着4个大学生办起教育培训公司。如今,孙建刚除了做教育培训项目外,还注册了一个广告公司,打算扩大经营业务。

创办初衷

想利用自己所学,让别人从失落和困苦中解脱出来。

成立心理调解室为别人减压

尽管是先天性缺陷,但孙建刚无比渴望光明,从盲校毕业开始,他就进行着恢复视力的计划。

然而,因为一次意外,他的左眼彻底失明了。“右眼的视力有点提高,但恢复视力的难度较大。

20xx年,孙建刚通过努力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如今,他想通过自己为别人带来一些改变,于是成立了心理“公益沙龙”。

5.残疾人励志故事——被取代的亲情 篇五

8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以迅猛的威力席卷了他贫瘠的村落,勤劳的父母没能逃过那场劫难,相继去世,艾达和不满2岁的妹妹艾娃成了爷爷最大的牵挂。因为贫穷,爷爷拜托在外闯荡的山姆带着艾达到大城市谋生,就这样,小艾达在爷爷的泪眼和妹妹的哭喊声中离开了家乡。没想到,这一走竟然长达。

走进村里,没人认识艾达,但他清晰地记得自己的家。颤抖着手推开门,一个漂亮的女孩出现在眼前。艾达激动地抓住她的手,急切地说:“你是艾娃吧,我是你哥哥艾达啊!”女孩抽出手微笑着说:“先生,你一定认错人了,我确实叫艾娃,可我哥刚出门,你怎么会是他呢?”

无论艾达怎么解释,艾娃始终不相信,她肯定地说:“我哥哥8岁那年离开家,他走后的第五年,爷爷就得了失忆症,在爷爷最病重时,他收到我的信就回来了。先生,你一定搞错了!”艾达冲进房间,白发苍苍的爷爷目光呆滞,无论他怎么呼唤,动也不动。

就在这时,他看到了墙上的合影,爷爷、妹妹,原本是他的位置上竟然站着另外一个男生。艾达的拳头径直砸了上去,镜框碎了一地。艾娃很气愤,推搡着要把他赶出门,就在这时,一个男人进来了。四目相对,艾伦再也无法忍受,又抡起拳头,可那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艾达的手又无力地垂了下来。

这个男人艾达认识,只是往事不堪回首。

原来,就在艾达跟随山姆到了繁华的大都市后,在山姆租住的地方,他看到了很多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孩子,可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孩子都有残疾。白天他们很早就被赶出门,晚上则要去山姆房间一一报到,领取少许的食物,而艾达的任务就是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后来,艾达才明白,这些残疾的孩子竟然是山姆敛财的乞讨工具。

艾达不愿意做山姆的耳目,山姆露出狰狞的面孔威胁道:“小子,你爷爷把你交给我时,你的命就在我手上了,不听话你也会变成他们中间的一员。”看艾达吓破了胆,他又笑着说:“艾达,你放心,你和他们年纪差不多,他们会把你当朋友的,只要你乖乖听话,我保证你和爷爷都能过上好日子。”就这样,艾达屈服了。

可直到另一个男孩皮特的出现,让艾达彻底背叛了山姆。7岁的皮特是山姆从外面骗过来的流浪儿,身体孱弱但无残疾,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像极了妹妹艾娃,这让艾达对他一见如故。

几天后,当山姆训练他穿着破烂的衣服伪装成瘸子时,皮特不干了。恼羞成怒的山姆抓着皮特狠狠地揍了一顿,并说:“你不假装,信不信我真的弄瘸弄残了你。”皮特抓着艾达的手,泪流满面地说:“哥哥,救救我,救救我。”绝不能让山姆伤害皮特,艾达让皮特暂时听话,并承诺救他出去。果然,皮特完全信任他,之后也积极配合山姆的安排。就在山姆慢慢放松警惕的某个深夜,艾达拉着皮特的手逃了出去。

恐惧迫使年幼的他们一直往郊区跑,天亮时,他们侥幸地混上了一列火车。因为不知道路线,艾达离家的方向也越来越远。最后,他们发觉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镇。

在那里,他们一起捡过垃圾,东躲西藏地干过很多活,分享着彼此的故事。艾达15岁那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去了一个高级餐厅当学徒,为了让皮特上学,他几乎把所有的工资都用来让皮特学习,听课。皮特很感激艾达,发誓以后会挣很多的钱,和艾达一起回到他的家乡。

皮特17岁生日那天,艾达下班后拉皮特去外面吃饭,高兴之余也喝了一点酒。回家路上,附近总嘲笑皮特的几个年轻人正好路过,于是又上前胡闹。看皮特被欺负,艾达挺身而出,一语不合,借着酒劲的艾达就拎着一个啤酒瓶砸了过去,顿时,一个男生的头上鲜血直流。因为故意伤害,艾达进了警局。

几个月后,当他被释放时,竟然发现皮特不辞而别,消失得无影无踪。艾达只好又回到了原来的都市。看到山姆依旧做着老本行,艾达举报了他。当山姆被拘捕时,认出艾达的他阴险地说:“臭小子,当初我就不该带你出来,应该让你随你爷爷和妹妹饿死。”得知家人已不在,艾达再也无心回到伤心地,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厨艺上,直到近来得知山姆当初是说谎时,这才急匆匆回家寻亲。

面对艾伦,皮特悔恨万分,他从房间里找到了一封信说:“当初,见你被拘留,我很想去营救你,只好去找山姆了。我想看在你们是同乡的分上,他也许会伸出援手。没想到,他拒绝了我,但我却从他那里发现了艾娃写给你的一封信。得知爷爷病重,就替你回来了。我不想假冒你,可他们认定了我是你,为了让他们安心,我就替你照顾这个家。我想你一定会回来,那时我再离开,把原本你的身份还给你。”

6.名人残疾人励志故事 篇六

他的童年较同龄人相比极其不幸,刚满5岁时,父母就因感情不合而分 居,1991年,年仅8岁的他被法院判给了爸爸,没多久,爸爸把他托付给了50多岁的爷爷后,远离家门。由于爷爷、奶奶经济困难,陈州从小就没上过学,11岁时,就靠着爷爷教的一点快板和家乡戏开始外出“闯天下”了,佳木斯、北京、沈阳等地到处留下了他那幼小的足迹。

五月中旬,陈州流浪到潍坊市昌乐县爬乘一辆火车时,不小心摔了下来,等他醒来时,他已经躺在医院里,火车碾断后高度截肢,从臀部往下仅保留了10厘米。一年后,在家倍感孤单的陈州趁爷爷不备,用一块厚厚的轮胎皮绑在屁股下面,用两手撑地一点一点向前挪动,再次离开了家门,一个月后,流落到浙江嘉兴的陈州,遇到了一个街头卖唱的无腿残疾人„„

“就是这个朋友,教会了我唱歌,后来,我就用美妙的歌声引来了身边美丽的凤凰。”提及老婆和一对儿女,天生乐观的陈州更显得兴奋和开心。

陈州: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二庙乡瓦子埠村人,六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失去了父爱母爱,陈州的童年是不幸的,13岁的时候,跟随爷爷去卖艺,有一次坐反了火车从车上跳下,意外事故使他失去了双腿。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陈州最终选择了坚强面对。虽然没有了双腿,但他有健全的意志和心理,他决心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养活自己。从此在外流浪,在流浪卖艺的这些年里,陈州当过乞丐,卖过 报纸,擦过皮鞋,修过电视。

陈州亲手制作的两个普通的木盒子,一个大一个小,一个重,一个轻,一个三斤半,一个四斤半,成了平时走路时穿的鞋子,成了他的强有力的双腿,重的右手拿,这样保持行进中的平衡。陈州就是穿着这双“鞋子”走南闯北,认识了让他走上“流浪歌手”道路的“师傅”。到目前为止,街头演唱达3000多场。

7.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七

巴雷尼小时刻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本身的沉痛。她想,孩子当今最须要的是役使和支持,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离开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自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本身的双腿,在人生的路线上果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同意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往后,妈妈只消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屡屡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光要言传,还要身教。假使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商榷支持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上去,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熬炼商榷。

体育熬炼填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未便。母亲的样品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毕竟承担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吃苦进修,进修收效一直在班上压倒元白。末了,以优异的收效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盘精神,勉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末了,毕竟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著迷。他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忙,连阅读也要别人替他把每页纸摊平在桌上,让他驱动著轮椅逐页去看。

霍金一生贡献於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时间简史》及《黑洞与婴儿宇宙以及相关文章》。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张海迪

张海迪(zhāng hǎi dí),女,汉族,1955年9月出生,山东文登人,当代女作家。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9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哲学系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肢体残疾。曾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第四届主席团副主席,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青联副主席,省残联主席团副主席。历任山东莘县城关医院医生、广播局无线电修理工,济南市文联创作室创作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创作员,中国残联第一、二、三届主席团委员,第三届肢残人协会主席,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8年11月13日,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15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她很坚强!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张海迪学习非常刻苦,曾经自己翻译过一本10万多字的外语小说。

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美丽的英语》《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

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1964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长大。七岁那一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沙利文老师。沙利文在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说话了。

沙利文老师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一摸刚出生的小猪,也到河边去玩水。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1936年,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的伤心。海伦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于是,海伦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的人到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

1968年,海伦89岁去世,她把所有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她写了很多书,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沙利文老师把最珍贵的爱给了她,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死后,因为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并且各地人民都开展了纪念她的活动。

中国残疾“美女首富”的传奇人生

她生在洛阳市吉利镇,美丽和智慧足以让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18岁时,她遭遇意外,手术后,失去了下半身,成为坐轮椅也难的高位截瘫女。

爱她爱得死去活来的男朋友在她截肢前去过医院3次,截肢后失踪了。

死过、哭过之后,有一天(微博),她怒喊道:“我不死了!你们都走开!走开!”

亲人们只好走开,她的叫声太可怕了。就在那天,凡看见她的人都震撼了———她要自己把轮椅摇到山坡上去,怒吼一声摇几下,前进几步停住,喘一阵再吼再摇,有人走近她就发疯驱赶,7个多小时,她终于摇上去了!

从第二天开始,她在家里读书(微博)学习并练习做家务,一个本村的男孩常去看她,鼓励她。他们原来同校,寡言、高大、健壮,没和她说过话,但帮她打过几次架,她问过他为什么,他红了几次脸。

她对他很冷淡,可他还是天天去。3年后,有一天,她有点笑脸时,他犹豫着说出一句话:

“我……我想……和你一辈子!”她并没吃惊,说:“好,先做朋友吧!”于是,又以朋友的身份坚持了3年,直到他的父母从苦劝到和他断绝关系,她的父母却把他当成了亲儿子,直到满村风雨揣测万种,她对他说:“我们结婚吧!”新婚之夜,她对丈夫说:“放心,我会成为一个最好的妻子!”

婚后,她成为完全合格的家庭主妇,做饭、洗衣、保洁、购物,全套做得娴熟。有人说,她可以参加残运会,她一发威,那轮椅可以飞起来,冠军保证是她的!可她不去,她说她的事业是做一个好妻子。

没有下半身的她,用下半身之外的全套女人本领让丈夫幸福美满,她的家成了连续8年的模范家庭,她的丈夫成了许多男人羡慕又惭愧的好丈夫!

爱情成功了,她的第二步开始了。那天,她对丈夫说:“老公,我要养牛!”

她是在做贤妻良母的8年中,争取到说这句话的资格的,她的书房里全是养牛的资料和书,她摇着轮椅参观过大大小小200多个养牛场。她从6头小牛犊开始,6年过去,她成了那一片最大的养牛专业户,老公也辞职成了她的全职助理,她成了家有万贯、惊动方圆数百里的“美女首富”。

富了,生意也轻松上路了,她开始走第三步———她还要圆一个儿时的文学梦!她给著名作家史铁生写了一封长达22页的信,在信中,把自己的痛苦、困惑一股脑地写出来,并说出了自己也想搞创作的想法。信发出一周后,史铁生就给她回了信,鼓励她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要生活第一、写作第二。

有了前进的目标,她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腰椎骨折,读书、写作时,只能实实地趴在床上,用一只特制的大枕头垫在颚下,时间久了,两只胳膊和颚下都生出了厚厚的老趼。

后来她又添了一个宝贝女儿。每天她就坐在轮椅上,做饭、带孩子,到了夜里已经很累很累,但从不曾松懈,待孩子睡着后,再慢慢地翻身爬起,开始读书、练笔。

创造爱情和打拼创富的14年,她已经打好了文学底子,有400万字的读书笔记和习作为证。于是,正式创作投稿后,用稿通知和稿费便雪片一般飘至,让远近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2007年,她光荣地加入了省作家协会。

从2009年开始,她开始摇着轮椅到各地作励志演讲,她要让更多的人学会站在灾难的头顶上天堂,人们也由此知道了她的名字———中国残疾创业明星、传奇作家权菊仙!

贝多芬为艺术而生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一生中,贫困、疾病、失意、孤独等种种磨难折磨着他,其中最大的灾难是耳聋给他带来的痛苦。

贝多芬28岁时,由于疾病,听觉就开始减退,到了48岁,再优美的歌声他也听不见了。他只能用书写的方式来和别人交流。

即使这样贝多芬仍进行着创作。他的不朽名作――九十部交响曲的后七部,都是在失聪的情况下完成的。而其中的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九部交响曲被认为是永恒的杰作。

他用敏锐的观察力来感受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为了起草一部曲子,他经常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反复推敲,精心锤炼。例如第五交响曲的创作,他就花了八年的时间。

贝多芬在给他的兄弟卡尔和约翰的信中倾诉了耳聋给他带来的莫大的痛苦以及他战胜疾病的决心:“在我身旁的人都能听到远处的笛声,而我却听不到,这是何等的耻辱啊!这样的情景曾把我推到了绝望的边缘,几乎迫使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我的艺术,只有我的艺术要我活下去。”贝多芬在这种困境中曾大声疾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为了艺术,他牺牲了平庸的私欲,战胜了一切不幸。他说:“牺牲,永远把一切人生的愚昧为你的艺术去牺牲!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

威尔玛·鲁道夫

尽管威尔玛·鲁道夫(WilmaRudolph)因小儿麻痹症而致残,但是这个小时候患肺炎、小儿麻痹,一只脚需要靠铁架矫正鞋走路的小女孩,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的田径赛事中仍夺得3枚金牌。这个奥运传奇性人物出生于1940年6月23日,是美国田纳西州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的孩子。小时候因为肺炎和腥红热,引发高烧造成小儿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缩无法走路,必须靠着铁架矫正鞋才能勉强行走。11岁之前,她不能走路,穿上铁鞋才能勉强跟着别人走路。11岁那一年,她第一次把铁鞋脱掉,打赤脚跟着她的哥哥们打篮球玩耍。到了12岁,她已经完全摆脱铁鞋。

脱掉铁鞋之后,她的运动天分逐渐发展开来,才4年的时间,在16岁那一年,入选美国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短跑代表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她在个人项目200米未能进入决赛,但是她是美国女子4×100米接力队成员,为美国队夺得了铜牌。她获得田纳西州州立大学运动奖学金,进入大学就读并且再度受训,顺利入选美国罗马奥运会代表队,共获得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项比赛金牌,都是以极大差距领先对手。因为她的跑步姿态轻盈美妙,步伐协调,被意大利人誉为“黑羚羊”。1962年她退出田径比赛,开始教师生涯和教练职业,在20世纪80年代成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用于培养年轻运动员。1994年11月12日,这位“黑羚羊”因脑癌病逝,享年54岁。1983年,她入选美国奥运名人堂,1993年被授予美国体育奖。

杨光

杨光,来自中国哈尔滨的一位盲人男孩,一位才华横溢的选手,但其身世且颇多曲折,听后不禁会让人潸然泪下。他8个月就因为病而双目失明,也就是说他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时候就走进了黑暗的世界里,他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影像记忆,直到现在,他的头脑里没有任何颜色的概念;但他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表露出来,他三次进京闯荡,但在他先后三次进京闯荡的过程中他相继失去了三位亲人--爷爷、奶奶和爸爸,现在,他只能和年届六旬的母亲相依为命。多年来杨光用音乐诠释他心中的世界,他以乐观的方式寻找色彩,在音符中描绘着美好的生活。杨光这位快乐的盲人,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他是用音乐唱出人的心灵、情感的美好、生活的恩赐。

杨光把音乐当作生命,能够登上星光大道的舞台,他感觉非常的幸运,为准备节目付出了多于其它选手的艰辛和努力。《星光大道》的舞台分为4层,杨光只能凭着感觉一次次的练习走台。在现场录制时,杨光准确的辨别方位向现场每一面的观众行礼,博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杨光不但唱功好,而且他的模仿能力超强,他能模仿单田芳、文兴宇、刘欢、马三立、曾志伟等很多曲艺名人,且模仿的惟妙惟肖、难辨真假,他的音乐天赋更是其他选手望尘莫及,他是一位很好的键盘手,竖琴吹得也相当不错,能自己独立创作歌曲而且非常好听。

8.残疾人励志的创业故事 篇八

一、问题与研究方法

中国乡村村民自治建设已进行了近20年,最近几年有关乡村自治的法律、政策规定越来越详细、具体和规范,但是村民自治建设究竟有多大的社会效果?是否实现了乡村民主?这些问题迄今为止还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村民自治建设开启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但是,村民自治实践与此相距甚远,最明显的是农民仍没有能力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与此同时,有人寄希望于通过村民自治建设解决农村面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可是这几年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比如:强征土地、干预农民生产、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引发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在一些地方甚至演化为暴力冲突,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由此,我们势必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村民自治建设究竟为了什么?究竟有什么样的功能?乡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与村民自治建设又是怎样的关系?等等。

对这些问题可以有多种解释。

1、民主不是万能的,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民主同样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2、民主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有效手段,但是村民自治不能等同于乡村民主,目前根本没有实现乡村民主,是一种假民主;

3、村民自治是一种不完整、不完善的民主,因此,也就影响了它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4、民主是将社会矛盾公开化,并在公开化中实现矛盾的解决,因为村民自治激发了村民的民主参政议政意识和维权意识,因此,乡村矛盾和冲突的增加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在对这些解释做出判断之前,我们需要对当前中国乡村出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作更仔细、深入的分析和透视。

近几年,中国农村社会频繁发生的征地纠纷、村集体资产流失、村务财务不公开、贪污腐败、环境生态污染等问题及其引发的矛盾,都是有关利益关系和基本权益的问题。在这些矛盾中,干部、商人是一方,村民则是另一方,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干群关系。比如,村干部与乡镇干部(甚至县干部)不征求农民意见,采用强制手段征用农民的耕地,而仅给予很低的补偿。某些地方的政府领导为了确保GDP 的增长速度,对企业给农田、河流、空气造成的污染放任不管,严重损害了村民的身体健康。村务资产和财务混乱问题非常严重,往往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期间得到集中爆发,成为中国乡村社会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这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充分暴露了广大村民缺乏最基本的权力保障,他们没有土地所有权、生产自主权、集体资产和财务监督权、环境生态保护权,等等。在不少农村,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公开漠视农民基本权益的标语,比如:“谁穷谁丢人”、“火车撞死牛,不赔还犯法”、“毁树一行先死他娘”、“小孩放火,父亲坐监”,等等。固然,村民的基本权益并不是仅由村民自治所能确保的,有些权益的侵犯者来自村庄之外,但是这也说明村民自治建设并没有为村民的基本权益筑成一道坚固的制度性保护屏障。尽管村民自治建设开始由“四自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向“四民主”转变,有关村民自治程序的制度性规定也越来越系统和规范,但是,“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在实践上仍有巨大的落差。一个客观事实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村民根本没法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民主管理、决策和监督,因此,村委会委员和主任尽管经由村民选举产生,但他们仍然我行我素,不征求村民意见,或者仍然无法对村庄重大事务做出独立的决定。结果,村庄的公共事务、资源分配仍然是少数几个人说了算,广大村民没有发言权,其结果是严重忽视了村民的基本权益,由此引发出更多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由此可见,村民自治虽然较之以前给了村民一些自主权,特别是选举权,村民对村民委员会领导的选拔有了一定的民主权力,但是,这并不等于村民自治建设已经解决了乡村民主问题,更没有能力解决农村的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所以,村民自治还不是一种完整或完善的民主。为了完善乡村民主,让村民真正拥有基本权利,加大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民主措施的落实力度,至少与落实“民主选举”的做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公共利益的不断增加,也是导致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多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因素或背景。近1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许多村庄的公共收益增多,比如:土地农转非收益、土地租金收益等与以前相比增幅非常之大。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投入也大幅增加,从而引发公共投入的支配和使用问题。如何使用和分配公共收益,如何实现公共投入,已经变成许多村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抓紧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在中国农村推进协商民主建设,有可能会促进村民基本权利的落实,有可能会促进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民主建设,或者说将会扩大村民自治内涵,完善乡村民主。

那么,协商民主在中国农村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做些行动上的尝试。协商民主可以在中国进行试点的信心和依据来自于在一些中国农村已经开始的类似活动,最典型的是村庄民主恳谈会。一个新做法是否可行取决于两点:一是是否有采用新做法的动力或足够大的压力;二是是否有相应的能力。协商民主的动力来自中国农村公共利益的增多以及村民对公共利益的强烈关注,村民希望有更多的影响和参与公共利益分配的机会。协商民主的压力来自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建设、制度改革和创新以及地区之间的领导竞争机制。至于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民主恳谈会已经为村民参与协商民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随着中国不断地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外部信息进入,干部知识化、年轻化及其出国考察和学习的经历等等,也提高了干部特别是地方党政领导对新事物的尝试和接受能力。没有一个开放的时代是难以想象会有新的尝试和做法的。鉴此,我们的研究意图是借助于一些农村已经实行的民主恳谈会,利用时代提供的条件,来检验在中国农村施行协商民主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

我们采用的是参与式研究方法,也就是结合村庄的民主恳谈会,为他们设计更具体和细密的程序、民意测验办法,并提供许多建议。我们基于这样一些原则提出有关程序设计、代表资格规定等,一是尊重、公开、平等和代表性原则,这个原则是协商民主的基本要求,根据原则,对恳谈会程序、参与过程以及代表资格做出规定。二是嵌入原则,即针对村庄的社会、经济乃至文化传统来落实协商民主的做法。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参加他们的恳谈和协商,但是由于我们为他们设计程序、民意问卷,并对民主恳谈结果的落实提出要求,与此同时,我们还作为观察员参与观察,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民主恳谈。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参与式的研究过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参与,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农村民主恳谈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也使得民主恳谈朝着协商民主的要求和原则去运行和发展,以期为中国乡村民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路径和方案。这是一个试验性的研究。

我们对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的村庄民主恳谈会有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调查。那里的民主恳谈会在中国颇有名气,引起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泽国镇的民主恳谈会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我们作为长期观察和研究该地民主恳谈会的学者正满足了这一需求:一方面是基于我们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当地情况的熟悉;另一方面是基于我们的中立身份,使我们赢得当地干部和村民的信任与尊重。因此,当我们提出按协商民主的要求和原则进一步完善民主恳谈会的时候,得到当地干部和村民无条件的支持。这就是我们在当地推进协商民主进程的最重要前提。

二、个案村庄的基本情况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扁屿村是一个行政村。扁屿离泽国镇很近,属于近郊村。近10多年,温岭市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非常快,带动了扁屿村的变化和发展。扁屿村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扁屿村设厂,一方面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迄今为止人口已达3000多人,超过了本村户籍人口;另一方面大部分耕地非农化,绝大部分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大量企业设厂的结果是,出租土地成了扁屿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2005年该村总收入173.5万元,其中房、地租金收入为160万元,占92.2%.大量外来人口存在也为村民提供了一笔房租收入,平均占每户村民收入的10%左右。2005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高达9800元,不仅远远超过全国农村居民人均3200多元的平均水平,也超过了浙江农村居民人均5600多元的平均水平。在这个9800元的平均收入中,废旧金属回收加工的收入占20%,外出经商收入占20%,在本村从事服务业的收入占30%,从事建筑业和务工的收入占10%,房租收入占10%,其他收入占6%.显见该村的非农化程度是非常高的,而且村民的职业分化也相当明显,不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职业。

工业化、非农化速度加快会带来许多问题。就扁屿村而言,伴随外来人口而来的是村庄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水平跟不上,从而导致社会治安问题、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关系问题、卫生问题、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等等;而大量企业投产带来的则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垃圾处理、河流污染等问题已经困扰着扁屿村,影响到村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这些问题成为扁屿村目前最急需解决的公共问题,不但考验着村干部甚至是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也引起广大村民甚至外来人口、企业投资者和管理者的关注。

与周围不少村庄不同的是,扁屿村是个杂姓村,有钟、朱、陈、李、周、范等姓,其中钟姓是最大的姓,朱、陈和周三个姓相对小一些。过去曾是钟姓掌握村庄实权,后来几个小姓联合起来,终于执掌了村庄大权。不管大姓还是小姓执政,都面临着如何平衡村庄不同姓氏之间利益关系的挑战。在当前村庄集体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不同姓氏和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对扁屿村的治理更具挑战性。

面对公共问题和集体收益处理问题,不同村庄选择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但是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迄今为止,绝大多数村庄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扁屿村来说,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过去的民主恳谈会经验以及我们的进入,为扁屿村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方法,即协商民主解决办法。

三、对一个村庄的民主恳谈与协商过程和内容的分析

基于扁屿村以前曾有过民主恳谈会,我们将协商民主的一些主要内容和方法嵌入进去,以促进民主恳谈会向协商民主的方向发展。我们在扁屿村的试验分三个阶段,即设计、实施和评估。

(一)设计

虽然扁屿村村民参加过一些民主恳谈会,但是与协商民主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程序、代表性、平等性、独立性以及讨论技巧和能力上都存在不少局限,为此,我们首先在程序和内容设计上下功夫。

民主恳谈会的内容由村民和村干部提出,扁屿村面临着许多急切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和集体收益使用问题。如果得到村民的广泛支持,就会使问题的解决顺利进行,不会带来连环套式的问题,即一个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使问题数量减少,反而引发新的问题。村民和村干部提出通过恳谈会要解决的问题有:外来人口管理问题、村庄三年规划问题、环境卫生问题和村庄绿化问题。这四个问题通过一次恳谈会是不可能都得到解决的,所以一开始我们想设计六次恳谈会,每周开一次,但是村干部和村民普遍反映说,如此短时间内密集地召开恳谈会,到后来会降低村民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改为四次。

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对恳谈会的程序进行精心设计。在程序设计上我们着重考虑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是恳谈会参加人员的代表性,这个代表性不仅表现在本村户籍人口中具有不同社会地位人群的分布,而且还要体现生活在本村的外来人口以及其他人员的分布问题,也就是说参加人员中不仅有本村不同群体的代表,还要有外来人口的代表。为了体现公正和公平,根据分类按人口比例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各类人群的样本数以及抽取方式。村里制作了抽样工具,即0-9号号码球3套、十进位制(百、十、个)玻璃箱3只。从而抽出了85位参加人员,具体分布见表

1、表2.参加人员基本覆盖了扁屿村的不同人群和阶层,且不仅仅限于村民代表。之所以在村民代表之外还选择其他人员,是因为村民代表大多是各村民小组的组长或副组长,在代表性上会有问题,特别是许多弱势人员的声音需要在民主恳谈会上得到反映。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该村把外来人口称为“新民”,不称他们为“外来人口”,以示对他们的平等,至于事实上他们是否得到平等对待,后面将会有更详细的分析。

其次是尽可能确保恳谈会的参加人员都有同等的发言机会且发言不受干扰。我们设计了主持人制度、平等讨论制度和信息充分披露制度。针对主持人制度我们提出以下要求和条件:一是主持人聘自村外,而不是从生活在本村的人中选拔;二是主持人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现场讨论掌控能力;三是应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四是对主持人进行一定的培训;五是主持人的职责是全面掌控讨论过程,引导讨论方向并现场记录讨论内容。对主持人提出这样的要求和条件,一方面可以使现场讨论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则可确保主持人在讨论中没有任何偏好倾向,使得每个参加人员都有机会发表看法,并得到同样的尊重。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实现发言和讨论平等进行,不受权力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即平等讨论制度:要求村干部不参加小组讨论,只参加大会讨论和总结;每个发言人的发言时间是大致均等的。与此同时,在恳谈会召开之前,整理与恳谈会相关的资料,一个不能少地分发给每个参加讨论的成员,使得每个参加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恳谈会要讨论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背景资料,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恳谈会的干扰。

第三我们要考虑的是恳谈会的实际效用问题。恳谈会上提出的建议能否得到有效的落实,恳谈会能否促进村庄重大问题的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恳谈会能否持续地为村民和领导接受,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恳谈会的最后阶段发给参加人员,让他们回答有关问题,调查结果将在两天内公布,作为村庄重大决策的依据。

第四个问题就是对恳谈会本身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以作为下一步开展协商民主活动的经验凭据。为此我们设计了控制组和非控制组,同时也设计了恳谈会开始前的民意测验和恳谈会后的民意测量,然后我们试着对控制组与非控制组、恳谈会前后的民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考察恳谈会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每次恳谈会主要谈论一个重大问题,时间两个小时,前一个小时为分组讨论,总共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参加人员为14个人(主持人除外);后一个小时为大会讨论,通过抽签,从每个小组中抽出2-3人作为该组在大会上的发言人,村干部要对每个组发言人的发言作出积极的回应和解答。之所以通过抽签决定小组发言人,目的在于尽可能反映代表性,以避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每个发言人的发言内容都要记录在案,但在记录上不会出现发言者的名字,以消除发言人的顾虑。

总之,我们在设计上试图通过一定的制度性机制去充分地体现公正、公开、公平、广泛的代表性和平等协商民主的基本要求,使民主恳谈会朝着现代协商民主的方向发展。

(二)实施

共实施了4次民主恳谈会,分别安排在2006年3月17日、19日、21日和6月26日,恳谈的主题分别是农村建设规划问题;新民之家建设、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问题;垃圾处理、公共厕所和河道清理问题;村级经济和村庄绿化问题等。每次恳谈会的会议程式是:首先由村支部书记对来宾(包括专家学者和镇领导)致欢迎词,接着宣布恳谈会内容和会议要求,然后分组讨论,之后是大会讨论,最后是问卷调查。

每次恳谈会的参加人数不完全相同,如3月17日只有60人参加;3月19日有77人(包括12位外来人口,因为该主题是新民之家建设问题,与他们有直接关系)参加,只有个别人因故没有到会,因此使得恳谈会的参会人员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在场的专家学者充当了观察员的角色,还能对会议进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比如第一次小组会议由于村干部在场,从而影响了小组讨论,于是专家要求村干部不要参加小组讨论,让参会人员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与此同时,由于专家学者的存在,村民和村干部对恳谈会更为重视和认真。当然,我们希望的是不论专家学者是否在场,他们都同等重视和认真。

四次恳谈会基本上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顺利进行,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外来人口首次参与扁屿村的民主恳谈会,感到格外兴奋,他们在恳谈会中受到了当地人的尊重。

(三)讨论内容和程式的分析与评估

从参会人员的发言内容和表现、有关问卷调查统计情况以及对村庄决策的影响等方面,体现了民主恳谈会的意义和价值。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缺乏供不同群体对村庄重大事件(或问题)充分发表意见的机制,村庄事物大多情况下还是靠少数人(特别是少数精英)来处理。但是,在扁屿村的民主恳谈会上,来自不同群体的代表可以就村庄的重大事件(或问题)畅所欲言,并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小组讨论会上,每个参会人员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大会发言上,小组发言人的发言都能影响到村庄领导人对待村庄重大事件(或问题)的态度和决定,当然,最终的处理意见还是取决于每个参会人员对问卷上所列问题的回答。在小组和大会的讨论过程中,每个参会人员相互讨论和影响,然后影响他们对问卷的回答,由此最终影响村庄处理重大事件决定的出台,这就是恳谈会的影响路径。

由于参会者来自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地位,因此,他们的发言充分表达了不同的视角和看法,由此达成相对全面的交流和讨论,为村庄重要决策提供了完整的信息和依据。每次恳谈会都会对一个主题以及由此引发的许多个问题进行讨论。针对这些问题每个参会人员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不管是相似、相同,还是相互矛盾,都能在讨论中呈现出来,都能有机会得到表达。

对参会人员的发言内容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参会人员对恳谈会都比较认真,而且都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能力。首先是他们都具有一定的举证能力,即对自己的看法都能给出一定的理由支持,不是随便地说说。比如有关“新民之家”的建设和管理问题,小组会上有这样的对话:

主持人:今天我们对新民住房展开讨论。我们的住房该如何改善?如果村里建个新民之家,你们觉得如何?

55号:我觉得不好。建了之后,外来人口太多,就复杂了,容易受到干扰,卫生条件会更差。

54号:应该说聚集居住,治安上方便管理。

53号:集中居住好,处理事情更容易。

52号:外来人口住在这里,有些人有卫生意识,有些人随地乱扔(垃圾),大部分不乱扔,极少数不讲卫生。

50号:建起来,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好,必须加强管理,现在偷盗情况太多,上级应加强管理,集中起来,抓好治安问题。有些人白天待在家里,晚上出去做不法的事。新民之家,必须要有人专门管理。

恳谈会小组讨论基本是按上述模式展开的,一般由主持人提出问题引起参会人员讨论,并不断地加以引导。从与会代表对新民之家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基本上有三种观点:一种是不主张建新民之家,理由是新民之家建成之后,会有更多的外来人口住进来,现在外来人口已经很多了,会影响治安和卫生。持相反观点的主张建新民之家,理由是外来人口集中居住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治安和卫生状况的改善。第三种观点是如果要建,管理必须跟得上,否则还不如不建,理由是外来人口集中在一起,人员复杂,会有偷窃者混杂其中。尽管参会者提出的有些理由并不充分,但是他们都试图去支持自己的看法以说服其他人。我们认为具备了这种意识和能力,就具备了参与协商民主活动的主观条件了。

如果对参会人员加以适当的帮助,他们的协商和讨论能力是否会有明显的提高呢?这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对参会人员进行了实验性观察,把他们分为控制组和非控制组。在控制组中,主持人给予参会者更多的引导,而让非控制组的人员自由发挥,不加引导,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看法,即适当的帮助会明显地提高参会者的说理水平(见表3):控制组的综合指数比非控制组高3.1.值得指出的是,控制组在回应指数上低于非控制组,这是因为控制组受引导的影响,从而使自由发挥的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没有受引导的非控制组,其成员仍然具有一定的说服能力。这就是在中国农村推行协商民主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经过一定的指导和训练,村民的民主参政潜力很大,是可以进行深入挖掘的。

其次是参会人员的发言有对全局和弱者的关怀意识。不管他们彼此是否有不同的看法,他们都并不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大多都有对村庄全局的关怀。比如,对新民之家的建设问题,不少参会者都有房子出租收入,开始并不情愿主张建新民之家,但是经过讨论,他们一方面发现外来人口居住条件不好,也会影响村民生活,另一方面新民之家建设并不影响村民房子出租,与此同时,不少参会者提出了要加强对房东的教育和管理,促使房东更好地管理出租的房子,与房客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也为房客提供更多的服务。经过小组讨论后,高达88%的参会者主张兴建新民之家。在兴建公共厕所问题上,大多数参会者主张要在外来人口多的地方和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兴建;在垃圾处理上,多数人认为垃圾袋装化处理一方面难以消除臭味对居民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垃圾袋随风飘散,因此还是主张各家把垃圾送到大垃圾箱,然后统一拉送到镇里处理。新民是该村的弱势人群,民主恳谈会一方面吸收新民代表参加,另一方面大多数本村参会人员对新民都有一种关怀意识,比如在公共厕所收费问题上,多达62.7%参会人员不主张向新民收费。有参会人员认为,新民对村庄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修建新民之家时应该有一些配套设施。

第三是最后参会人员达成共识的水平比较高。四次恳谈会的主题都是扁屿村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重要问题,其中有些问题颇具争议,比如兴建新民之家,并不是人人都同意。一开始,有更多的参会人员反对兴建新民之家,理由很多,比如影响村民房租收入;新民在一起,人多更加混乱,更加难以管理,等等。对于村庄规划和发展中涉及到的村留地开发、村集体收入的使用这些敏感问题,村民自然很关心,过去也有过不少争议。对恳谈会前的问卷调查结果和恳谈会结束时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经过恳谈会后,参会人员在许多原来分歧比较大的重要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多数共识(见表4和表5)。比如,恳谈会前46%的参会人员主张垃圾袋装化,而只有54%的参会人员主张每家自己把垃圾投放到大垃圾箱里去,两种意见基本上势均力敌,但是恳谈会后相应的比例则变为17.8%和82.2%,后者占据了绝对优势。又比如,恳谈会前只有56.1%的人同意兴建公共厕所,虽然也超过半数,但是恳谈会后,则有80.7%的人同意兴建公共厕所;恳谈会前有50.9%的参会人员认为应向新民收取上公厕费,但是恳谈会后,却有62.7%的人不同意向新民收取上公厕费。最明显的是,有关村里一块4亩地用于个人住房建设的问题,恳谈会前一半人认为要按照级差排基的方式安排村民建房,有一半的人主张联合镇政府、土地部门改土地为国有性质,公开向群众实现招标,恳谈会后,持前一看法的人下降到只占17.7%,持后一看法的上升到74.7%,结束了恳谈前看法严重分离的局面。表4和表5显示,在绝大多数主题上,恳谈会后村民的共识明显提高。当然,在个别问题上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对于没有开发的5亩多村留地该怎样开发这个问题,双方意见都没有超过50%,48.4%的人主张由村庄自筹资金开发,而有40.3%的人主张联合开发商进行开发。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两次恳谈会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能达成共识,有的问题需要多次讨论才有一致的看法,但是,至少在人们意见分歧的时候,民主恳谈会能提供一个意见交流和讨论的平台,大家通过这个平台,说明观点和理由,缩小分歧,或者达成理解,这本身就有利于村庄内部的和谐。而且,在上次恳谈会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没有达成的共识,可以成为下次恳谈会的重点主题。

四、追求政治平等:扁屿村案例的价值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看到,在原有的民主恳谈会基础上,将协商民主的一些内容和原则嵌入进去,确实大幅度地提高了民主恳谈会的质量和水平,对村庄民主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人们不禁会问:这样的做法在实践过程中与协商民主究竟有多大的差距呢?这样的做法在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呢?这也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在中国农村搞协商民主,首先要得到精英群体的支持。我们在选择一个村庄作为我们实验点的过程中,虽然得到泽国镇党委书记(他也是地方精英)的强有力支持,但是却有几个村庄的领导对我们的做法并不感兴趣,他们一方面觉得搞协商民主非常繁琐,要做很多工作,还不如他们现成的做法省事,他们有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和态度;另一方面他们觉得没有必要让重大事情通过如此繁琐的程序去讨论和决定。我们认为,这里的症结不在于有没有什么重大问题可以在村民或村民代表中进行广泛讨论和协商,而在于这些村领导习惯于过去的做法,不习惯于采用新的做法,更没有看到或者不愿看到新方法的长远效用。扁屿村的领导之所以同意我们在他们那里搞实验,有四点背景因素非常重要:一是过去村庄领导之间乃至村民之间曾发生过各种纠纷,特别是过去该村由大姓的人来领导,引起几个小姓村民的不满,小姓村民联合起来,赢得了村庄执政权,但是为了争得大姓村民的支持,公开化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二是该村确实存在着许多急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比如如果没有村民的广泛支持,外来人口集中管理就难以实现;要兴建新民之家,将外来人口集中管理,则需要向镇政府索要土地指标,通过恳谈会达成共识,有助于增强与镇政府的谈判能力。第三,这几年,大量企业入驻该村,需要借用土地兴建厂房,不少企业主纷纷找村领导帮助解决土地问题,这个过程中,请客吃饭乃至送钱就不可避免。村领导认为,将这些问题付诸公开讨论,通过民主恳谈会作出决定,既可以杜绝或防范腐化,又可以增强与企业的谈判筹码。第四,村领导干部对民主恳谈会、协商民主的认识和态度比较积极,原来该村有过此类活动,村领导干部认识到我们的到来和介入有利于提高民主恳谈会的质量和合法性水平,因此他们很支持我们在那里进行协商民主实践。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扁屿村的民主恳谈会确实按照我们设计的程序进行了,但是,仍然无法避免现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该村现有社会结构格局有四个特点:一是外来人口和本村户籍人口的不平等差别;二是村领导干部与村民之间的不平等差别;三是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等级差别;四是不同姓氏之间的力量差别。正如上文中指出的,我们尽可能地使民主恳谈会按照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所以设计了主持人制度、信息事先公布制度、参会人员的抽签选拔制度、村领导不参与小组讨论、大会抽签发言制度、问卷调查制度和现场公布结果制度等,试图屏蔽或堵塞社会不平等对协商民主平等原则的影响和损害。但是,在民主恳谈会的过程中,现有的社会不平等问题仍然从一些途径或机制渗透进来或者得到体现。

首先,不同社会地位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行动能力。村领导干部由于经常参加各种会议、见识各种场面,对政策又比较了解,所以,他们往往比其他人具有更强的表达、应变和掌控能力,如果他们在场,通常会主导恳谈会的讨论。相对来说,行动能力最弱的还是没有外出见过世面、长期在家务农的那些村民,他们往往不善于言语表达,分析和比较能力也差一些;与此相似的是一些外来人口(或新民),他们有些人从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或怯于发表看法,或没有任何想法。下面几段对话多少也反映了这一点:

主持人:你的感受应该最深,作为新民,谈谈你的切身体会。

8号:不会说。

主持人:你觉得住在哪里好?

8号:在房东家住也蛮好的,房子挺好的,住房条件也挺好。

主持人:对你来讲住新民之家也无所谓?

8号:嗯。

28号:我不会说。不用说了。钱我还是会给的。10元钱再舍不得我也会给的。收还是要收。收了总有用。

33号:我说不好啊。我觉得人太多了,住在一起不好,都是外地人也不好。

显然,从谈话的内容可以判断,8号和28号是新民,而33号则是本地村民。新民在恳谈会中的表现自然会受到他们在村里所处社会地位的影响,因此,他们或觉得自己不会说话,或觉得没有必要说,怎么都行。33号的表现显然体现了他对事物缺乏很强的判断能力,模棱两可,不知如何是好,所以他说“我说不好啊”。

其次,不同地位的人获得信息的机会很不相同,这也影响到他们在民主恳谈会中的影响力和作用。针对同样的话题,有的人不仅了解政策,而且还了解其他地方的做法,因此就会有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理由;有的人则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多的表现为随众,认为大家觉得怎么做好,就怎样去做。如主持人问:“你们对本村的自留地是否熟悉?”

46号:“不知道,到底是哪儿,我也不清楚。”

第三,强势阶层的“强大”和弱势阶层的“无助”、“自我谦卑”同样影响民主恳谈会中的平等状况。

19号村民说:“村民说不弄,大队说弄,讲不讲一个样,大队早就定好了。我们的话一点也没用。老百姓的话没有一点份量。”

20号说:“我不知道,任干部作主。”

42号:“没什么好说的。”

41号:“有的大家都说了。”

作为强势阶层,村干部在大会上则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对不同参会人员的发言给出不同的反应:对有的人的发言,他们作出很详细的回应和说明,对有的人的发言则没有任何回应和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协商民主中的平等对待原则,特别是在大会回应上,村干部不应有这种不平等对待的态度和做法。与此同时,外来人口虽然参与了民主恳谈会,但他们在最后的决策性问卷调查中则没有被授予权力,因为作为强势群体的本村户籍村民担心由于外来人口人数超过本村户籍村民,授予外来人口同等的权力将来会使本村户籍村民丧失强势地位。这也说明了,强势阶层在民主恳谈会上也是有自己的偏好和选择的。

第四,社会不平等对村民日常生活的持续建构与民主恳谈会的时空局限性也影响到协商民主的实践。虽然民主恳谈会可以给每个参会人员提供一个相对平等的表达机会,使他们对村庄事务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是,每年也不过举办那么几次,每次也就一二个小时,所以,参会者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受到一次相对平等的待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社会不平等却是长期存在,或者说长期影响人们的生活的,这反过来也会影响民主恳谈会的平等性,比如是否会有参会者顾虑自己如果在恳谈会上很直率地表达不同看法,会后会遭到报复吗?民主恳谈会达成的结果和共识是否会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有效贯彻呢?这些问题是民主恳谈会本身解决不了的。

以上四方面的因素显然是对民主恳谈会和协商民主构成的严峻挑战。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不平等的影响,是协商民主追求的最大目标之一。我们在帮助完善扁屿村民主恳谈会的过程中,确实也考虑到减少社会不平等的影响。但是,有些不平等的影响不是我们的设计所能遏制的,比如不同阶层的不同表达能力是长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不可能通过一二次民主恳谈会就能消除,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民主恳谈和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不断提高大家的行为表达能力。不过,通过对现有的民主恳谈会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总结,在程序设计上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改进,遏制某些不平等,还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进一步限制村干部的主导作用,要求他们对每一个发言作出相应的回应,而不能根据他们自己的偏好作出选择性的回应。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这样的民主恳谈会持续开下去,那么引进其中的平等对话和决策机制,就会产生解构现实中社会不平等的功效,从而遏制社会不平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促进中国乡村民主的发展。

沃尔泽(Walzer)在其正义理论中提出“堵塞交换”(blocked exchange)概念,旨在对有权者和有钱者的自由进行限制。在他看来,通过限制交换,达到制止某一或某些物品被某人或某些人所控制与支配情况的出现,从而可以大大地降低不平等现象。这种有条件的限制是建立复杂平等的必要条件。沃尔泽的理论为我们在中国推行协商民主、减少社会不平等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思路,这就是在协商民主过程中,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制度设计来限制权力和金钱对协商的影响,即通过设计堵塞机制和制度,阻隔或者尽可能减少社会不平等对协商民主的影响。扁屿村民主恳谈会实验在这方面为在中国推行协商民主提供了一些经验性参照。

9.残疾名人励志故事4个 篇九

周云蓬是标准的“70后”,但心理上却有着远大于实际年龄的沧桑。小时候,病魔就缠上了这个不幸的孩子。身患眼疾的他,跟随着母亲的脚步,四处求医问药,别的小朋友童年都是彩色的,而他的童年经历单调又令人绝望,充满了火车、医院、手术室和酒精棉球的味道。九岁那一年,他什么都看不到了,眼前一片黑暗。视觉的最后印象是动物园里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以后,这个镜头,反复在他脑海中出现。梦中,他是笑着的,醒来后,他哭了!

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寻求光明!顾城的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用在周云蓬身上再适宜但是。在盲童学校读书的他,以后不仅仅上了高中,还读了大学。在大学期间,他最喜爱的书目是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加缪的《局外人》。在大学里,周云蓬非凡的艺术才华得以充分展现,他创办了民刊,并开始写诗和歌曲,并在大学里开演唱会。大学毕业后,周云蓬开始游历全国,并以弹唱为生。四处漂泊的经历,赋予了他无穷无尽的灵感:灵敏的耳朵,让他的音乐更加纯净、细腻。他录制的音乐,开始广为人知。在他的博客里,他这样介绍自我:新世纪的候鸟歌手,冬天去南方演,夏天在北方唱,春秋去海边。媒体开始第一次用“音乐公民”来评价这位歌者。周云蓬不仅仅在音乐上拥有卓越的才华,在诗歌创作上,也有着过人的天赋。他认为音乐和诗歌是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他一向致力于“弥合诗歌与音乐的分离”,并在,获得珠江国际诗歌节“诗歌探索奖”。

应对自身的不幸,周云蓬好像总是视而不见。他用诗一样的语言这样描述道:蛇只能看见运动着的东西,狗的世界是黑白的,蜻蜓的眼睛里有一千个太阳。很多深海里的鱼,眼睛蜕化成了两个白点。能看见什么,不能看见什么,那是我们的宿命。我热爱自我的命运……

有记者问:你九岁就失明,这是否从精神上摧毁了你。他淡定地回答:不会的,那时我还没有精神,灾难来得太早,它扑了个空!

10.青年创业的励志故事 篇十

初中阶段,好学上进的詹阳又在当地报纸上整版地发小说。被吸纳入中国小作家协会。

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詹阳把数十名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聚集在一起。创办了“寒国工作室”,想通过编辑文字来赢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他扬言,要像郭敬明和寒韩那样。当个成功的文坛小将,拥有一片自己的天地,和专属于他的粉丝。

曾经的志气满满和年少轻狂,注定了詹阳较周围孩子的与众不同。“寒国工作室”名噪一时,令不少文学界的朋友刮目相看,也引起了号称手机网络游戏狂人的王新钢的关注。

从此:詹阳的行文风格从文学性转向商业化,纯文字的东西被丢进角落里,对游戏的热衷也远远超过了文学。

高考前三个月,詹阳才感觉时间的紧迫。他临时抱佛脚,白天温书,晚上空出两个小时来工作,经常是别人睡得正香,他房间的灯依然亮着。那期间除了负责《失落时空2》之外,詹阳还接了新产品《风华之歌》。高考结束,他一拍脑门儿:“完了,这次八成又要挨父母一顿海训。”

果不其然,成绩公布时,以前还算得上优秀的他,这次险险地考上了一个三本院校,妈妈萌生了让他复读的念头,爸爸对此分数更是大发雷霆:“我们少你吃,还是短你穿了?你从小要什么有什么,让我们尊重你的个性发展,这就是回报吗?”

父母兢兢业业工作一辈子,的确积累了不少财富,那些却与他无关,就像父母对自己赚的钱不感兴趣一样。他对非亲手劳动所得也照样不感兴趣。在詹阳看来,男人最大的成功是自立。最明智的选择是机会来的时候,拿得起,放得下。

既然文学之路已经回不去了。索性就采打拼自己的事业。反正三本院校管理相对松一些,就用之前的积累开公司,做策划。卖创意。

年底。詹阳正式注册成立了武汉乐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以最快的速度创办了“乐阁个性布艺”,以设计个性t恤、围巾、鞋帽为主。租不起好的门面,就用仓库暂代,以网络和学生宿舍为基地。詹阳凭着聪明与真诚,接到了湖北广播电视总台与山东卫视举办的蒙牛nba终极蓝徒武汉赛区赛服印制的大单。并让“乐阁布艺”一举成名。

夏天,听说湖北经济学院有些专业打算设计纪念版的t恤。詹阳立刻来了兴致,他主动联系院校的学生会自责人,接下wto专业的毕业装业务,用了整整两个晚上的时间,做出三套方案,其中一套深受同学们喜爱。并以全数通过。一件t恤背后乍一看是“毕业”两个汉字,但仔细一瞧却是“wto”三个英文字母。

仅仅一个暑假下来,詹阳就卖出去五六千套,纯利润过万。

詹阳的特色t恤。已经由构思巧妙的情侣装。单身装,扩展到形色各异的纪念版,找工作版,找恋人版等等。图文并茂的个人履历表印在毕业生或待业者身上,很直白地传达给招聘单位人才信息。而“我是单身”的广告语更是雷人,让不少空窗期的少男少士纷纷成为别人奔追的对象。

目前,随着乐阁信息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不仅湖北人力资源中l心,中国无伴奏女声合唱最巅峰天空合唱团。中国武钢等许多大型机构是詹阳的合作伙伴,就连一些政府企业单位都向他伸出橄榄枝。

11.残疾人励志的创业故事 篇十一

在日本有“绳索大王”之称的岛村方雄,是个颇有心计,富有经营智慧的人。他在创业之初就深感培养客户群体对商家的重要性,他认为,商家和客户,如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只有利益共享才会实现共赢的目的。于是,他决定利用自己的智慧,不惜一切代价,培养自己的客户群。

创业之初手里没有本钱,他通过自己的多方努力,从银行贷了100万日元作为原始资本,在原产地大量采购麻绳,然后再以原价售出。计算下来,整整一年工夫,岛村先生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搭了进去,渐渐地,他的“投资”换来这样的一个回报:“岛村的绳索确实物美价廉。”名声传开,随之四面八方的订单像雪片般飞来。岛村心里自然暗自高兴,自己最初的计划如期实现了。但他依然不动声色,开始实施他的第二步营销计划。

他拿着厚厚的一叠叠订单和一年来的售货发票收据,坦然直率地对绳索生产厂商诉苦说:我投入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投入了很多资金,为你们拉来了这么多的客户,但我至今却没赚到1分钱!厂商们知道这个情况后都很受感动,大家为稳住岛村的“客源”,决定主动让利,把每条绳索的价格降低了5分钱。

然后,岛村又以同样的方式与客户们见了面。当大家看到收据后,都相当吃惊:天底下怎么会有人这样做买卖呢?这人太仗义疏财了,大家一合计,觉得不能让岛村这样善良的好人太吃亏,再说这么好的服务,真是打着灯笼难找啊!说实在的,一年来客户们已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有了很深的感情。于是,大家也都心甘情愿地把进货价提高了5分钱。如此一来,岛村一条绳索就能赚到1角钱了,他也就不必做赔钱赚吆喝的买卖了。

岛村的信誉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从此之后,岛村开始迎来了经营的黄金季节,生意越做越红火,他的客户遍及全国各地,产品还出口到了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接到的订单就有1000万条,每条绳索虽然只是赚1角钱,可以说是微利,但是利润就高达100万日元。岛村创造出了一个商业的奇迹,一个似乎不起眼的区区小生意,却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大名堂,从当初几乎赔本的零利润到日进百万,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经过几年精心经营,他终于获得了事业的成功,真正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绳索大王”。

可以说,岛村经营成功的秘诀不仅在于利益共享,以德兴商,以信誉取胜,取得经营者与客户共赢,更在于依靠用智慧来培育自己的客户,在市场上牢牢站稳脚跟,把生意做到极致,赚了钱还留下一个好名声。

2.“先送一半”的智慧

20世纪50年代初,一个名叫土桥久男的小伙子进入了东京的则武陶瓷公司做销售。

因为土桥久男精通英语,公司就把他派往美国纽约开拓新市场。则武陶瓷大多以生活用品为主,可是生活用品在哪儿都不欠缺,怎样才能吸引消费者来买呢?土桥久男思来想去,想到了一套奇妙的销售策略——先送一半!

土桥久男是这样操作的:他先和超市、商场谈妥入驻事项,然后免费向顾客赠送4个咖啡碟子,短短半天,400套碟子共1600只就全送了出去,土桥久男让他们第二天又来这里,因为还有东西要送;第二天,那些领到赠品的顾客果然又来了,土桥久男又送给他们4个咖啡杯。

这时,那些顾客手中就共有了4个咖啡碟和4个咖啡杯,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当然没有,这才做了一半呢!一个礼拜后,土桥久男正式将全套的咖啡餐具摆放了出来,除了送出去的两个部件外,糖罐和调羹碟也摆出来了,人们看到摆齐的餐具后才发现原来它们是这么精美,在“必须要凑齐四件”的心理中,人们纷纷购买,结果短短三天,400套餐具就全部卖光了,最富戏剧性的是,他们后来买走的另两件的价格,其实把此前领去的两件的价格也包括在里面了。

一时间,土桥久男卖的陶瓷品声名大噪,特别是他那套“先送一半”的销售智慧,更是让纽约本土的销售员们目瞪口呆,就这样,美国市场被土桥久男给顺利打开了!

3.智请鞋匠

1995年,30多岁的他决定在老家温州创办自己的鞋业公司,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一流皮鞋品牌。

但当时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温州鞋业已经是强手如林,他们个个如狼似虎地分食着整个鞋业市场,要想从他们口中分得一杯羹比登天还难。更何况,当时的他手头上资金并不雄厚,甚至连开办一个小型制鞋工厂都做不到。但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温州的制鞋业虽然很发达,但产品缺乏文化品位,没形成自己的品牌,而这正是自己的机会所在。

不走常规路,他决定首先在皮鞋的设计上下大工夫,他想起了儿时在溪水边陪伴自己的最好伙伴——红蜻蜓,之后并决定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模仿红蜻蜓,设计出一款仿生皮鞋来。

经过几个月的埋头苦干后,皮鞋的设计方案终于出来了。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能请到一个技术娴熟、高超的顶级鞋匠来。因为只有这种行业高手才能够完全领会他的设计意图,并且能分毫不差地制作出他所想要的皮鞋来。

办法只有一个:高薪去挖!

虽然温州起步发展比较早,但在上个世纪末,温州人的收入也远不如今天。当时,整个温州一个最顶级的鞋匠一年的收入也不过5万元而已,那已经算是天价了。

通过多方打听,最终,他找到了一位顶级鞋匠。在得知他的意图后,那位在原公司已经是备受尊重的鞋匠,看了看他,然后问道,你一无制鞋工厂,二无营销团队,三无销售渠道,凭什么请我去?

他的回答是,凭对你的将来负责。他解释说,因为你只有现在到我这来干,才不会浪费真才实学,将来也不会后悔!

那位鞋匠笑笑说:请我也行,但薪酬要比我现在高出一倍,也就是一年10万。你能付得出吗?他说:能,我再给你加点,12万。

他高薪聘请鞋匠的这件事犹如晴空打了一个惊雷,迅速传遍整个温州城,所有的人,包括同行、代理商、顾客都在这个天大的新闻中,知道了他的名字,并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起他即将要生产出的皮鞋。

通过租用其他人的皮鞋工厂,他的第一批皮鞋终于出厂了。令他没想到的是,皮鞋刚一投放市场,就引来疯狂抢购,人们都想感受一下年薪12万的鞋匠做出的皮鞋到底有多好。

这正是他所想要的效果,在他看来,只要你买,你穿,就不怕接下来你不喜欢。果然如他所想,顾客对他的皮鞋好评如潮。

接下来,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一大批其他顶级鞋匠也纷纷慕名而来,投靠到他的公司。创新仿生又富有文化的设计,加之麾下一大批优秀顶级鞋匠的精心制作,他的皮鞋越来越受市场欢迎,销售量一天比一天好。

上一篇:关于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等领导机制党建工作的汇报下一篇: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