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听课反思(精选17篇)
1.语文听课反思 篇一
语文听课反思
为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引领语文教师以优质课评选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3月12日,环翠区2014年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在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拉开帷幕。
本次评选活动主要围绕“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和写字教学”四种课型展开。今天展示的七节阅读课,台上授课教师与学生平等互动交流,建设生本高效的语文课堂,充分展现了授课教师扎实的语文专业基础以及学生内化的良好书写、朗读、表达等学习习惯。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同样,听过此课,更是一次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我的思想仿佛也跟着参赛教师在狭小的讲台上一次次碰撞、交流,在为选手们的精彩课堂瞬间鼓掌叫好的同时,感觉自己也仿佛一下子学到了很多,成熟了很多,的确受益匪浅。
印象一:讲课别具一格
昨日的课堂有的形象生动,激情飞扬;有的诙谐幽默,气氛活跃;有的严肃认真,条理清晰,以及选手们对文本进行适当的、必要的润色,真正为参赛教师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印象二:教师魅力四射
这次优质课评选活动选手中,有的教学中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的言谈举止流淌着文雅的气质,有的老师温柔亲切,有的老师爽朗干练。课上,他们的语言充满了激情,富有感染力,教学方法设计新颖合理,学生思维活跃,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使我不由得为老师们求实创新的精神喝彩,为他们灵活的教育机智喝彩,为他们新颖实用的教学设计喝彩,为学生兴趣盎然而又扎扎实实地学语文喝彩。教师们表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让人感到这才是真实的高水平的课堂!让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诗: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印象三:课堂扎实高效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促发展,以简化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本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得以体现。这些教师没有刻意去运用多媒体,没有过度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而是带领着孩子们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和文本进行对话,并通过品词读句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为了让学生通过朗读再现这样的美景,选手们耐心地进行指导,语言亲切、到位: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有滋味,学生仿佛真的走进了文本中„„
我感觉大多数的课有个共同的特点:扎实、高效。与其他公开课、观摩课相比,少了一些形式主义,少了一些表面的热闹和浮躁,从文本的解读到教学目标的确立,从教学方
法和教学策略的运用到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的,都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和素养而设计的,让人有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感觉,追求的是一种扎实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自我思考
本次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参赛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语文综合素养、课堂上自然生成的那些打动人心的浓浓的情感、通过补充有价值的资料开发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等许多方面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怎样才能正确的解读文本,我认为心中要有课标,只有对课标读懂、读透,对于文本的解读才能算得上为正确解读。“只有深入解读了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与情感,而博览群书则为我们更好地解读教材打下坚实的基础。”读书是一个老师的必修功课,博览群书是一个优秀老师的必备条件,提高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读书。读历史的书,读文学的书,读教育的书,读科学的书,读经济的书„„只有读书,才会让我们教学更加精彩,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更加地深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记得有位名人曾说过:“把热爱自己的专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好教师。” 通过这次学习,我会努力把吸取到的“活水”注入我的教学中去,让课堂去释放自己勤奋的“精彩”,让可爱的孩子们和我一起享受课堂的美妙,一起沐浴语文的洗礼!培养良好的语感,形成优秀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让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多一点语文意识,多留心,多揣摩,多感悟,我们的语文课就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2.语文听课反思 篇二
有一句成语叫“南辕北辙”, 方向错了, 你再努力, 只能造成更大的错误。我们往往沉湎于具体的教学事务, 我们忙着写教案, 批改作业, 很少抬头看看这个世界, 其实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再看看我们还都在干些什么呢?尽管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多, 但是毕竟还是有着自己的主要原因。
在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后, 我深深的感到震撼, 感叹自己的知识是多么的贫乏。她执教《秋天的怀念》, 窦老师很注重向学生提醒“我们从他的发言中知道了什么”, “她告诉了我们什么”, “他有的你没有的?你有的他没有的?”使学生们知道同学的意见也很重要, 另外, 让学生发言时面对的是同学而不是老师, 使听课的学生产生“他在对我说, 我要认真听”的感受。可以让同学起来复述同学的发言内容, 检查倾听效果, 也可以树立榜样, 有了榜样学生就有了模仿对象。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老师的情感, 让同学也参与其中, 如:“某某同学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老师很喜欢。”“这么多同学举手, 我要找刚才认真听同学发言的小朋友回答。”“你刚才的发言很精彩, 老师很想把小红花送给你, 可是小红花不愿意, 它告诉我它不喜欢不尊重其他同学发言的孩子。”
然而我们现在为了县、镇的期末考试, 眼睛还是在盯着“分数”, 但是我们不这么做, 又该如何呢?我们失去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的骄傲和自豪。成了考试流水线上的一台永不停转的机器。我们是应该认识到社会的发展了, 课改这暖暖的春风, 吹绿了这片繁茂树林之中的我这棵小树。报纸、杂志上的任何新的教育动向在我们看来只是令人羡慕的新闻而已, 这些和我们似乎扯不上什么关系。我们在某个学习过后的日子里, 也是在趁热打铁努力学习的一阵子, 激动好几天, 发很多的感慨和牢骚。说我们学校太小, 教学设备几乎没有。我们的校长鼓励我们, 要认清生活的大方向, 珍惜我们年轻的生命。不断给自己充电, 做好准备, 等待时机, 机遇向来只光顾有准备的人。让我们充满激情的面对工作, 生活。
3.语文听课反思 篇三
听课记录:
新课导入:
从比赛规则、游戏规则、交通规则、课堂秩序,引出为保证商品服务市场的主体交易活动顺利进行,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带着以下问题进入新课学习:什么是市场交易原则?为什么要坚持市场交易原则?怎样坚持市场交易原则?
新课探究:
新课教学分三部分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一)什么是市场交易原则?(含义、内容)
1.市场交易原则的含义(多媒体演示)
理解:
①在什么领域中必须遵守?(一切交易活动)
②谁必须遵守?(消费者和经营者)
2.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重、难点)
第一步:学生表演课堂情景剧共四幕
第二步:分四组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以下表格(多媒体演示)
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
第三步: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探究成果进行展示
第四步:其他同学补充,并结合一些社会热点现象进行讨论,“党的十七大报告”、“同仁堂”、“重庆火锅”等(多媒体演示)
第五步:老师点评,归纳,小结
(二)为什么要坚持市场交易原则?(重点)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回答:(多媒体演示)
必然性:①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重要性:①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②对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活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怎样坚持市场交易原则?(多媒体演示)
经营者:培养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的意识,加强自律。
消费者:培养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的意识,做到自觉遵守。
本课小结:
我们这节课主要涉及的是各种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行为,它们并不是经济生活中的主流,而是市场经济不够发达、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的表现。随着法制的健全和“3·15消费者权益日”等行动的开展,那些消极现象和不法行为,必将逐渐减少。总之,只有所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严格遵守市场交易原则,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有着完整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要使学生得到发展,最需要什么?实际上,最需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带着兴趣来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随着教师的教学进程积极地思维,而这节课一大优点就是做到了这点。黄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本课一开始用多媒体演示比赛规则、游戏规则、交通规则、课堂秩序,给学生直接的视觉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情感和知识的双向交流。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给学生以知识熏陶、智力开发和个性塑造,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教生学,师讲生听。这种单向传输式的“一言堂”教学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仅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调动和发挥,而且会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对此,黄老师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在本课的重难点——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的教学中,黄老师设计了五个步骤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一步根据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原则,为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采用了表演课堂情景剧的手段,生生互动、活跃气氛,增强视听效果,调动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第二步通过分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分析比较各市场交易原则的异同,抓住特点,把握联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精神。第三步给予学生成果展示的平台和表达机会,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对的方面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以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第四步通过师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社会热点讨论,自由表达、质疑、解疑、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明辨是非能力,从具体到抽象,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第五步老师适时地点评、归纳,有助于学生准确和系统地把握知识。
对于本课的第二个重点,由于经过上一个环节学生大量的讨论、分析与对比,其实学生心目中早已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受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答案比较零散。黄老师作为主导者采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手法,展示坚持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且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必然性、重要性)回答,以此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学会把知识由繁到简的浓缩,形成知识结构,从中也强化了学生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的意识,突出了重点。
对于市场主体如何贯彻市场交易原则这个内容,教材没有加以明确分析,黄老师做了增加。她利用图片资料、视频让学生感受到遵守市场交易的原则就在我们身边,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并且结合时政热点,关注生活,注重德育渗透,赋予学生时代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目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抱有一种期待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采用一种适合他们、并使他们对所学课程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且整节课教学层层深入,能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状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有许多学校都在强调“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黄老师上的这节课做到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可以说这就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
4.语文主题听课笔记及反思 篇四
育红小学校 房超
[授课教师:大东区辽沈二校李诗洋 授课班级:二年三 教材:s版二年级下册]
一、导入(5’7)
1、定点训练
[训练注意力,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2、师:之前单元预习课中,初读了课文,解决了字音,学习了左右结构中左展右翻初识方法,这节课继续学习27课《再来一次》,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
3、词语闪视——快速出示词语,复习认读词语,句子——用“不由自主”说一句话
[2或3个词语一组,快速闪视,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浓厚,教师并能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4、开火车认读词语
二、学文(19’)
1、一分钟速读
师:回到课文中,把书翻到114页,一分钟时间快速地读课文,想想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学生读文
[ 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读文,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效率高。] 课文中都有谁?——学生:爸爸、妈妈、小加,师板书
2、师:小加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有什么表现?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们细细地读一读这篇课文,找出相应的关键词。——学生默读,边读边画。找出后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在初读基础上细读课文,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读文,而不是泛泛地阅读,提高了学习效率,节省了时间。]
3、解答:
师:从妈妈说的话中,有一个词能让我们看出小加当时的表情,你能找出来吗?——垂头丧气 师:垂头丧气的小加,谁来读读?
[ 找了4个学生分别朗读,一步步引导朗读,注重情绪的把握,学生读得越来越好]
4、师:面对这样的小加,妈妈怎么做的?到文中找找。——生回答
(课件出示妈妈的话)生读,教师总结板书
[ 教师的随机评价语言随和恰当,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与引导]
5、师:如果你就是小加,你会怎样做?——生:再试一次
6、师:看着思考题,借助课文,试着再讲一讲这个故事。
谁愿意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到前面展示——生讲
[找2名学生讲课文,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如何给别人讲故事,需要注意的问题时什么]
三、拓展阅读(15’5)
我们刚才学会了怎么讲故事,老师今天还有两个故事和你们分享
(一)《记忆力差的司马光》(8’36)
1、师:(出示图片)你们知道主人公是谁吗?——司马光 请你翻开语文主题丛书156页《记忆力差的司马光》,边读边想:司马光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找出关键词,在书中画一画。
[ 拓展阅读训练,根据问题尝试自学]
2、生读并回答问题
3、师:看着导读,自己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谁愿意到前面讲故事,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1名学生)
(二)《诸葛亮求学》,翻开主题丛书140页。(7’14)
1、先读故事,补充思维导读,再试着讲故事。[ 加大难度,根据故事填写关键词]
2、讲故事时重点要讲到人物,事件
[点出本节课重点问题,如何将故事讲清楚 ]
四、作业
回家后把这三个小故事讲给好朋友或者家里人
听李诗洋《再来一次》感悟
育红小学校 房超
通过视频观看了李诗洋老师讲授的《再来一次》一课,李诗洋老师是大东区辽沈街第二小学的教师,曾获得大东区优秀班主任,大东区新锐教师等称号。
《再来一次》主要讲述的是小加在玩儿跳马失败后垂头丧气,通过妈妈的劝告重获斗志,不怕挫折,勇于再次尝试的故事,通过学习课文想引导学生:失败后要勇于再次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勇敢面对。李诗洋老师通过让学生根据问题提炼出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如何复述课文,掌握方法后,再引入另外两则故事。
李诗洋老师让学生运用复述的方法轻松学会了三篇文章、三个故事。字、词学习巧妙地隐藏在文章的学习中,尤其是关键词的解读,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的理解。思维导图的运用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是一种直观见效的方法,值得学习应用。本节课通过三篇文章的主题学习抓住了语言训练重点,以达到提升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李老师的课轻松自然,让学生们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了知识,体会了情感,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通过这次学习,在以后的主题阅读学习中我要向更多的优秀教师学习,改进自己的主题阅读方法,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遵循以下环节:
一、围绕主题、自主预习
预习内容:
1.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结合预习提示读课文,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可在空白处简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自己的疑问。
3.搜集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文本、图片、音像)以及跟课文主题、体裁相同,思想内容相近的文章。
课前准备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必备的一个环节,在准备的过程中,师生可以互相交流沟通。通过沟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趋向科学合理。学生通过课前准备,加深体验和感悟,为学习做好知识和情感的准备。同时,预习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老师和同学,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更明确,会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深刻,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
二、合作交流,探究文本
1.交流预习,提炼疑难问题。
(1)交流读文情况,主要是正音正读。(可指名读、接读、竞赛读等)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
通过巡视,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方案。
2.带题自学,小组合作研读。
(1)首先引导学生带着前面提炼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研读课文。
(2)然后,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展开研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环节,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自学研讨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划边注。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自学研讨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
这一小环节从表面上看往往是静的,看似一段空白,实则是充满了学生整个思维过程的一段宝贵时空。学生只有有了自读自悟后的独特感受,才能更好的参与合作小组的讨论,倾听和评价他人的发言,接纳别人的合理见解。
②小组交流,相互合作,丰富阅读认识,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研讨。
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训练点,如:“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等。教师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
4.适度拓展,想像创新
这是深化阅读并引导运用创新的环节。可进行续编故事、仿写片段、编演课本剧等活动。
读写结合,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拓展阅读,精博结合。
按照我们进行的主题教学课题实验的思想,以原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为依托,确定教学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对教材进行重组、删减或补充,选编与单元教材同一题材的范文佳作,以及主题阅读丛书作为阅读教学延伸的辅助读物,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量多地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这部分内容可作为略读材料处理,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前面研读课文时运用的学习方法,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可以得到较系统的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自主内化的目的。
这样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势就在于学一课带一串,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四、课外延伸,加强实践。
小小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个问题讨论的全面而深刻,重要的是把学生引发出去,适量为学生推荐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让学生到更多鲜活的语文材料中去自主探究,深化感悟体验,进而将情感内化为行动的力量,学会关注现实生活。
5.语文听课反思 篇五
教学反思
本周三,我校组织任课教师去马牧池中学学习,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法改革的经验。我也很荣幸地去听了两节语课,现就这次学习到的一些经验和一些反思做一下总结。我听了两节语文课,其中一节是八年级的《阿长与山海经》另外一课是七年级的《童趣》。
听完这两节课后我深感自已的落后。
首先是我的教学法理念的落后。看到他们教师对学生大胆放手,充分休现出了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一篇课文基本上由学生自我完成,教师只对个别重点问题作一些适当的引导。反观自己,在平常的教学中,对学生总是感到不放心,总是感到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过多过细,致使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了。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落后。马牧池中学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甚是羡慕。我们自从去年去长城中学学习回来后,也一直在搞小组合作学习,但是一直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次学习回来后,我更深思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就是不敢民示自己呢?为什么我们只能学到人家的形式而不能学到人家实质内容呢?我学的是我们的教师从思想上还没转变过来。没有认真地去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自信心,如何提
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
第三,真实地感受到预习的重性。他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搞得这么好,学生在课堂上能很好掌握课文内容,很流利地回答出问题,我认为与他们重视课前预习是分不开的。我也在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只是在课下对学生这么简单的一说就过去了。这学就没有针对性,也没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学生装就只是写写生字词,了解一下作者,读读课文。老师也没有对学生
作预习指导。所以,这样的预习效果自然就不好。
我在今后教学中的打算。
首先,改变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位,彻底改变不敢放手学生,不相信学生的想法。要
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装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决不插手。
第二,要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自信心,对生的回答多鼓励,多肯定,少批评,少打击。激发学生课堂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多展示,多交流。第三,搞课前预习。要重视预习对上课的作用,让学生的课前预习要有针对怍,要明确学生的预习目标,并利课余时间搞好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初中语文上学期听课反思》这一教学
6.语文听课反思 篇六
承德七中 高金凤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让我认识到生本教育的重要性。所谓生本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我认为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是生本教育。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今年十一月份我参加了河北省语文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又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要想达到高效,老师的主导作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带着激情上课。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我认为这句话揭示了学习的真谛。对于不感兴趣的事,从婴儿到老人无论处在哪个年龄阶段没有人愿意去做。相反,如果对某件事感兴趣即使有人反对、阻止、打击也抹杀不了那份激情,这是规律,更是常识。教学亦是如此。何谓好老师?从学生的角度说那就是我喜欢某某老师上课。那么在学生眼中他就是好老师。让孩子爱上你的课,爱上你的人,这在大多数老师眼中并不容易。新课改提出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何激发呢?许多老师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脑海中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无从着手。还有一大堆烦恼:上课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爱做小动作等等困扰着老师们。但作为老师自己有没有反思过学生为何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我认为问题还在于我们老师自己。你的课有吸引力吗?你教学时有激情吗?……老师若能带着激情上课,若能用课感染学生,那么学生还会有如此种种吗?我想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的。如何有激情?
1、人的情绪是能够感染、影响别人的。因此,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教师,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只要我们带着激情学习,带着激情上课,我想你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的。每节课都面带微笑,每句话都充满着对学生的鼓励。
比如戴立然老师,一上课就和颜悦色的对学生说:我和郦道元是乡亲。带着一种自豪感带着一种激情就进入了引课,学生也受到感染。
2、适当的幽默。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在教学中表现出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言语、动作、表情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幽默的个性品质是培养教师幽默感的基础前提,只有具备幽默个性品质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灵活、成功地运用教学幽默。幽默的个性品质,需要从心态和思维方式两方面来培养。思想越乐观,心胸越开阔,就越容易产生幽默的言行,幽默正是挚诚、乐观、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表现。幽默的产生还需要变换思维,善于思考,用快捷、创新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
比如戴立然老师说:“怎么和夸张干上了?”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说:“老师这真的是夸张。”这种自然而然的幽默令人开心。
二、教材设计要有深度。
学无止境,教无深浅。教师教学是良心活。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深挖教学资源的潜力,凝聚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挖掘教材的深度。教材的深度是指促使学生人生发展的影响程度:一方面是指教材中知识的深度,一方面是指教材的思想深度,一方面是指思维的深度,一方面是指科学的深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透视教材,真正读懂教材,研究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非常闲熟地驾驭教材,灵活地使用教材。教师挖掘教材的深度,就是要挖掘教材中的对学生人生发展真正有用的东西,挖掘能够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的东西,挖掘能够让学生感悟和体验人生价值的东西,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越大,就证明挖掘的越有深度。以戴立然老师的《三峡》为例,戴老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有:初读正字音—再读理大意—三读赏美景--四读析语言。每一步不是停留在表面,要有追问:哪里写的好?好在哪里?什么描写?这种描写有什么好处?一连串的追问,使得三峡山的特点清晰地摆在大家面前,学生也掌握了写作技巧。
三、大练教师基本功。
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基本素养有直接关系。
1、范读课文。从我们听戴老师的范读就感觉到范读比录音读要有感染力。
2、板书。一手漂亮的板书也会提高学生的崇拜力、效仿力和学习兴趣。比如王
海燕老师的《说屏》屏的样板板书,别具一格。
3、写下水文。学生的能力我们不可低估,老师的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大增,老师写下水文是高潮的一个节点。
7.语文听课反思 篇七
教育教学要求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 生物教师要多借鉴其他教师、其他学科的经验, 借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 如何去借鉴呢?最好的方式是听课。听课过程中能取长补短, 能促进教学的革新, 拿他人有效之“异”及有益之“新”, 去推自己教学之“陈”, 教学“活水”自会川流不息。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听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般停留在完成任务或仅执行课堂的记录员的功能, 即从导入到结束各个环节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评。这种听评课方式看似全面, 但重点不突出, 往往如蜻蜓点水, 不管是对授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都帮助不大。
教师应始终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长期以来, 各国都致力于寻找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其中注重教师自身的反思性发展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推崇, 它最重要的贡献是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教师成为研究者。生物教学中作为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方式之一的选择性听课因其摒弃了传统的以评估教师为目的的负面效应, 并因其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积极意义而得到了日益重视。本文拟对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作一简单的介绍。
二、“选择性听课”理论基础
本文所指“选择性听课”对象是从教十年内青年教师, 是指导教师针对青年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 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建议。该办法可以使教师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威胁性”, 从而减轻青年教师心理上的排斥感并对指导教师提出的办法加以认真的考虑, 让授课人在感觉自己的课能上成功时, 能主动地邀请欣赏你风格的人来听课。指出整个授课过程中的优点、亮点, 带给青年教师的鼓励, 它包含了更多的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乐于接受建议的态度, 双方是平等的, 这种方法让被听课人有受尊重的感觉, 可促进经验丰富的老师和青年教师更好地合作, 提高新教师的自信, 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生物教学中, 听课从其历史发展来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功能。1.作为常规部分, 由教师听教师的实习课, 并给予其教学技巧方面的建议;2.青年教师出于职业发展的需要听老教师的课;3.校长、校领导听在职从业教师的课以判断该教师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的涵盖、课堂控制等方面是否达到了管理方的要求以及达到的程度如何;4.听课作为一种搜集资料的方法被广泛地用于课堂研究中。
在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听课中, Freeman (1982:22-23) 介绍了三种听课方法:监督管理方法、选择性方法、非指令性方法, 并将它们与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需要和层次联系起来。所谓“监督管理方法”是将听课用于评估职前教师和从业教师, 并以此作为教师培训课程的组成部分以及是否录用和晋升教师的依据;“选择性方法”主要针对青年教师, 是指导教师针对青年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建议, 该办法可以使教师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威胁性”, 从而减轻青年教师心理上排斥感并对指导教师提出的办法加以认真的考虑, 他们认为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同青年教师合作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提高教师的士气。“非指令方法”针对的是经验丰富的教师, 按Wajnryb的说法, 他们更需要“不断的反思和刺激”。
“选择性听课”包含了更多合作和乐于接受建议的态度, “非指令性方法”让有经验的教师听青年教师课, 可以有机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估而成为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学实践者。因此, 基于平等和合作的选择性听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选择性听课”模式的实践
1. 准备活动
制定的听课表包括听课前的任务及目的, 这种目的可以是通过日常交流得出的对被听课人特长、风格等印象, 通过听课活动可以印证或修正这些印象。为得出正面的、积极的反馈, 还要求听课人写下三点通过听课得来的会用于今后教学活动的方法以及三个会做得不同的地方。让听课者记录下成功的案例, 写成教育叙事, 写成反思, 促进授课者的进步。同时也可改进听课载体的设计 (听课本的变革) 。
2. 听课活动
设计了听课表后即可实施选择性听课活动, 它的实施应注意: (1) 听课应有一个重点; (2) 听课人应遵循一定的步骤; (3) 听课人只是听课人, 不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听课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双方讨论所听课的性质、材料、主要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等;确定听课的重点, 如课堂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安排、师生互动的情况等;确定听课人的记录方法;听课活动;组织听课后活动。
3. 听课后活动
通过选择性听课, 听课人可以了解不同的方法、课程、教材、学习者, 指出整个授课过程中的优点、亮点, 带给青年教师的鼓励, 但听课活动仅止于此, 其意义就未能充分实现。因此, 一些后续活动就显得不可或缺。这些后续活动包括听课表的认真填写、反馈活动等。听课表中除了听课前任务一栏需要在听课前填写以外, 多数栏目都应在听课中或听课后进行。听课表中的信息可以反映听课人潜意识里的一些教学标准, 对被不同对象听课的意见和态度, 以及反馈形式的要求等。在反馈中, 双方都应注意时间和技巧。在时间上, 被听课人可能急于知道导师的反馈意见, 但如果听课人刚听完课就给反馈可能会导致意见不够客观。我们建议听课人先整理听课记录、思考教学行为和考虑反馈策略, 同时反馈意见又不能拖得太久。反馈可在多种环境下进行, 这样双方比较轻松和随意, 有利于活动的进行。当反馈活动完成后, 听课后活动还可进一步扩展到整个教研组, 通过专题的形式就某一典型的教学现象或问题让大家畅所欲言, 并将听课活动中“优点”或“特别突出”的地方提出来供大家商讨, 以进一步改进听课活动。总之, 如果双方以一种友善、主动的方式对待听课活动并认为它是一种双赢的行为, 那么, 该活动就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 它有利于教师之间分享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还能增强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的友谊。
四、几点思考
综上所述, 选择性听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因而值得大力提倡。开展听课活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听课应是自愿的行为, 不应将其和教师聘任和职称联系起来。听课前, 听课人和被听课人之间应就听课的目的进行讨论, 且听课目的应是积极和正面的。
2. 应告诉学习者为何听课, 否则学生会认为他们的老师能力不够或者认为自己是实验品;两者都会导致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具有表演性或者超常发挥。
3. 听课对听课人和被听课人来说都应视为专业发展的手段之一, 因而应有提供反馈等的后续活动。
4. 听课人应接受听课技巧和反馈策略方面的训练。它提供了一种同事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对听课人来说, 可通过他人的教学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对被听课人来说, 可以让自己认真对待教学活动, 并从他人的眼中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 其最终结果是有利于学习者。
总之, “选择性听课”通过缩小研究目标来提升研究深度, 对听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 在听课之前一定要深入研究主题内容, 带着问题听课。听课时要关注细节, 不断思考, 找出每个细节背后的教育意义, 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只有这样, 研究才能不断深入。
摘要:当前听课一般停留在完成学校布置任务或仅执行课堂记录员的功能, 对授课教师帮助不大。作为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方式之一的“选择性听课”让每节课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听课, 在观察与反思中把握课堂教学的脉搏, 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同时因其摒弃了传统的以评估教师为目的的负面效应, 并因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积极意义而得到了日益重视。本文拟对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作一简单的介绍, 旨在促进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选择性听课,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关于同事互助听课制的探讨.2006 (.3)
[2].刘旭著.《听课说课上课》.四川出版集团.2005年7月版
8.初中语文如何有效听课评课 篇八
一、有效听课评课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首先,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感。其次,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和积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形成终身受益的语文能力。第三,语文教学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第四,语文教学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为完善的学习条件。因此,我认为听课评课应当遵以下原则:1、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2、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3、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要提倡听评课主体的多元化。5、要采用多种形式,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有效听课评课的标准
初中语文听课评课必须坚持发展性的教育评价观,应把握以下四大标准:1,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2,教师能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教师是否重视学生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的养成。4,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创造性。
三、有效听课评课的做法
(一)听课
1.看教师主导作用:看教学目标设计与达成是否准确、合理、全面、有差异性等;看教材处理的重点、难点、特点是否抓住;看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思路清不清;看教学方式组织是否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多样性;看教师课堂的学习指导,是否以自己的学习经验给学生以启发;看教师对课堂驾驭、对节外生枝问题的巧妙处理的应变能力;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和策略,以及学生对评价的反映;看教师课堂教学激情,教态、板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等教学基本功。
2.看学生主体作用:看课堂上的民主气氛,学生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还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如参与的时间、人数、方式;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看学生课堂上举手发言讨论,练习、板演、作业等反映出来的学习兴趣和效果;看学生的自学习惯、思维习惯、书写习惯、语言表达习惯以及课堂常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训练。
3.所师生的讲与答:听教师的教学激情是否有感染力;听教师讲课是否重点突出,难点是否突破,详略是不是得当;听教师讲课是否言简意赅,思路清楚明白,说普通话,学生是否明白;听教师的范读;听学生课堂对问题的回答等。
(二)评课
1.要抱着对讲课教师高度负责的态度,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分析原因,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做到科学公正,恰如其分。
2.要善于将批评的语言转化为建议或商榷,还要依据空间、环境或对象的变化而变通;领导在场或大会评课重在概括,原则评、重点评,多鼓励、少批评。在教研组或对教者本人,要详细评、具体评,优点说够、缺点说透,既要诚心帮助,又要促进提高。对心高气傲或谦虚平和的教师。对自信心较强的或不够强的教师,都要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特征讲求策略;对新教师重点评是否达标,对一般的教师,可重点评教学任务完成,对骨干教师,重点评创新,对于名家的课,着重领略其教学风格及其相应的学术思想在课堂的体现。
3.常规课和研讨课的评课,应突出“实”,提倡“促”,实事求是的评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对年轻教师的试讲课和汇报课,应突出“导”,提倡“帮”,应充分肯定成绩,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清主次,认真分析,进行具体地指导,热情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对评优参赛的课,应突出“严”,提倡“学”,严格按照标准评,激励大家互相学习,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教改观摩课,要突出“研”,提倡“创”,认真研究问题,倡导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4.无论何种类型的课,都应从目标、过程和效果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具体评价。第一,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正确,能否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第二,要看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正确处理教材和教与学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因材施教。第三,要看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9.英语听课反思 篇九
听了三位老师的讲课,让我感受颇多,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英语知识储备与三位老师相比差距比较太大,自己却无法用流利的英语表达日常交际用语。面对如此大的差距,我深知自己需要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不断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掌握最起码的课堂交际用语,进而不断的提升自己,让自己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其次,每位教师都能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交流。比如董老师在教学中就是利用学生以前已经学过如何买东西,并在实际生活中有购买衣服的经历。王老师利用与孩子有关人物的真实职业为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学生学起来就比较感兴趣,就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为此教师还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交际法、合作分组、游戏等方法。创设情境,营造和谐气氛;强化听说,突出学生主体;培养语感,发展学生潜能。精讲多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面向全体,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适当利用教辅手段,充分体现英语学科特点,注重听说能力培养,以促进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感受和运用语言。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及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另外从董老师的身上我也感到了一种生命的活力所在,作为老师我们就应当利用这种活力去感染你的学生。教育家孙双金曾说:“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培养和保持小学英语课堂活力,不仅要探索更佳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形势,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施展兴趣的天地,成为学生发展创造思维的载体,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而且要调整好自己的思维坐标,做到在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的教科书“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活”起来,让我们的教学方法“活”起来。追求每一次课堂教学的魅力,必须讲究每一次课堂教学的新鲜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充满活力。让我们以一颗爱心去感染、教育学生。
10.科学听课反思 篇十
《弯弯的月亮》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中的一课。教材的编写思路是:在学生交流观察一个月月相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发生的月相变化,从而知道月相成因。
仔细研究教材,我们就会发现在教材中隐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它才是本课的核心与灵魂。科学教育的过程要想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就必须把焦点置于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上。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思路:培养科学思维,体现探究本质。
本课教学的主要流程是学生探究月相的成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他们科学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赵辉老师更侧重了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的训练。人与宇宙相比是如此的渺小,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无法直接感知,我们只有通过对自然事实和现象的研究,去寻求规律,才能间接地推断出它们的运动本质。
月相变化是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一个多月前又布置了学生观察记录月相变化,因此学生对月相变化有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有许多学生头脑中产生过“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的疑问;课前“林肯断案”故事更是激发了学生兴趣,谜语导入后,很容易地引导学生提出了问题(月亮圆缺变化的原因)。(找暗箱)
11.掌握听课方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篇十一
关键词:听课方法;语文课程;学习效率;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是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重点学习的课程内容之一,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这两项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两项技能。所以,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一、掌握正确听课方法的意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和学习方法,对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可以使那些学习方法较差的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有较大进步。
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可以促进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听课方法,才会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配合老师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促进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语文听课方法,在课堂上能够更容易抓住学习重点,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掌握正确听课方法的途径
1.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
无论是在哪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会存在这样的现象,班级里的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确实是参差不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同的听课方法。有良好听课方法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有重点,学习效率高,会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并牢记重点内容,而听课方法差的学生就很难做到这些。这也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较差。众所周知,学生的听课状态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都有重要影响。一节课的时间在四十到四十五分钟之间,学生是无法在一堂课的时间内都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较长时间,而有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相对较短,这就造成了在同一堂课中学生有了不同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
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在上课时,跟随教师的思路,积极地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思考,并与老师进行互动。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来丰富课堂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在课上听到的重要内容,应该及时地在笔记上记下来,以便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时,不会遗漏课上的重点内容。
2.做好语文课前的准备工作
掌握良好的听课方法,除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前预习。很多学生疏于在课前对课程内容的预习,这样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的都是陌生的知识,这就会导致教师在讲课本上的某些内容时,学生不能及时找到,而造成课上时间的浪费。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并且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进行课前复习。这一课的学习任务比较多,是需要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教师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标记出来,通过应用工具书对生字词进行查找标注。学生在课前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在课上就会更加容易地跟老师进行配合,进而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是组成学校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语文课程的教学。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听课方法,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玲.掌握听课方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12).
12.高三语文复习课听课悟得 篇十二
这两节课的亮点均来自两位老师别具匠心的环节(问题)设计,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吕军领老师的复习课讲的是字形,其中形近字是难点,因其记忆量大,学生普遍感觉枯燥乏味,难提兴致,然而在老师讲授了用形旁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后,就给同学们用PPT展示了一个课堂问题:请给“贵”找出尽量多的不同的形旁,组词并解释字义。要求一下达,一直被动听课的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有翻字典的、讨论的、找书的……很快同学们就列出了很多不同义的形近字,并且能根据不同形旁作出字义的解释,体会到了形旁在辨析认知字义中的重要作用。从理论到实践,学生们很快掌握了这个记忆方法。
此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吕老师独到的匠心,可谓一石三鸟:一是让学生自主寻找形近字,这要比老师直接在PPT上打出一系列形近字让学生辨认更加有活动感、参与性,变静态展示为动态呈现;二是让学生对自己寻找出来的字进行解释辨析,使学生在自圆其说中理解字形与字义二者之间的关系,比老师直接传授的效果要好得多;三是学生在寻找形近字时与同桌在商量中还产生了“看谁找得多”的竞争。因此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就在这种讨论与竞赛中学生既完成了积累的任务又达成了认知的目的。
提升建议:这个问题的设计很有效,但解决这一个字的积累和认识花了五分钟!能否使它更高效,在相同时间内解决更多问题?比如是否可以对四个大组分别列出四个或八个需积累的重点字词,这样使学生运用相同的方法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积累更多形近字,让四个组既形成竞争关系,又达成了共享的目的。竞争范围扩大为组与组,这样课堂的效率会更高,气氛会更活跃。
启发:在复习课时,是直接把老师长期积累发现的规律传授给学生,还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前者看似效率高、课堂容量大,但学生在沉闷的教授气氛中学习,效果并不好。所以在每个知识点的复习过程中,我们都应该提醒自己遵循一个原则:把学生能做的都交给学生去做,无论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是总结规律。
王爱科老师的课给了我评讲习题方法上的启发。
高三复习课评讲练习、试卷几乎占了一半多的时间: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方式单一、气氛沉闷,效果就是每次考试后老师都会无奈地感慨:“这个问题我讲过多遍,学生还是错。”到底是我们教学方法有问题,还是学生冥顽不化?我们耳朵每天接收的信息不计其数,但我们真正能记住的有多少?更何况我们老师评讲一张练习,不分难易,为顾及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逐一详细讲解时,哪怕这个老师的声音再悦耳美妙,要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恐怕也是困难的,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王爱科老师的评讲设计别出心裁,让人眼睛一亮。
第一步:请各小组对已完成的训练习题先进行组内的讨论。
第二步:请各小组组长整理本组讨论结果并进行格式性发言,如:我们组有争议的问题是第几题,经讨论的结果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这个设计:一来体现了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信任,相信小组交流学习可以完成对一般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促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学习;二来经组长整理后的发言既突出了难点,使得课堂重点更为突出,又展示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让老师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问题所在,更有助于老师有的放矢地进行点睛式点拨,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生动的。
提升建议:首先,对本组讨论有争议无统一结果的问题,老师应该有后续环节跟上,或“悬赏”让其他小组来发表意见,相信同学们对疑难总是有兴趣研究的。如果本组讨论没有争议的,可以让他们提出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问题;其次,对貌似简单实则困难、学生以为解决了实际并未解决的问题,老师还有延伸目标的问题,应当再对学生做一个发问检测,这样整个评讲就更加完备了。
启发:王老师的课,让我再次明白,要相信学生、调动学生,这样既减轻了老师自身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老师的备课重点,不是集录完备的知识点就足够了,而是要寻找更合适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老师对他们的学习能力的信任、欣赏和尊重,进而发掘出他们自身强大的学习潜能。
13.听课后反思 篇十三
9月29日和30日,我幸来到桐乡参加江浙沪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即小学
语文新老名师教学风采展示。聆听了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研所所长成尚荣所作的报告《语文教学的追求》和江浙沪三地名师执教的十节设计新颖,体现本色的语文课,感受他们用真情演绎的课堂,体会到了语文课堂的境界。
下面就向大家汇报一下这两天我所学习的内容,和大家共享。让我们先一起来学习成尚荣所长的报告《语文教学的追求》
一、语文教学永远是一个追求的过程:新课程带来了新的追求空间,课堂教学自主性和自由度的加大,课堂要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自由度加大。语文的特性与内涵决定着语文永远是一种试验。有人说,语文是灿烂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走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小语虽小犹大,一旦真正走进去,就会发现它太丰富了,太美了,太灵动了,太具有魅力了。
二、语文教学追求的方向:当前语文教学中出现三偏
1、偏离语文学科,语文边界的模糊。
2、偏重一种语文学习方式,一味的提倡单一的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
3、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过度偏重人文性,使语文教学虚话,重形式不重内容,有温度没有深度,不重视语文教学的实质内容。我们应大力呼唤语文教学的回归,平平淡淡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回归到语文的本真状态。
那么,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哪里?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再语文些。我们要坚持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意义,创造性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聚焦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提倡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在教育的最本质处思考,在打基础的过程中培养批判和创造精神。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理念和途径的方式,不能丢弃语文,只剩下生活。
三、对语文教学改革实验模式的思考:现阶段出现了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周一贯的诗化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还有智慧语文,深度语文等。他们把语文窄化了异化了,语文首先是语文,不是概念,应扎扎实实做语文,语文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所谓是什么语文他们是从某一个视角,一个独特的视角为切如口,那是他们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是一种追求。当然优秀语文教师应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第二个内容,对所听的十堂课的感想:
一、演绎人间的真情、真心:
名师们善于挖掘文本中隐藏着的真情,真心和真意。充分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实现与作者、文本的心灵对话。名师所选的课如《水》、《桂花雨》、《月光启蒙》、《木笛》、《嘱咐》都是蕴涵着浓浓深情,感人至深的文章。如《木笛》一课中,层层扣击文本,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向互动的对话中,以“如泣如诉”为轴心,在“泣”和“诉”两个层面上挥洒,铺设“幽幽笛声如泣如诉,莹莹烛光告慰亡灵”的情感主线,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又如大家所熟悉的《嘱咐》一课,教者从画面入手,这幅画就是母亲躺在床上,我静静地趴在她身边,这样一个画面。探究:母子两的心真的是那么平静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聚焦“母亲的眼睛”,想象说话,抓住句中的矛盾点读懂母亲的眼睛,读懂沉甸甸的母爱。回忆画面联系上下问解读母亲“闪着光芒,闪着泪花”的眼睛。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研读文本,感悟母亲无声的爱。在与文本和作者对话、跟同伴合作交流、和教师互动中,关注人文,走出文本,链接生活,亲近母爱,让母爱永驻心间。
二、回归语文本色:
1、重视朗读:
语文教学应该姓语,语文教学要回归,要找到回家的路,要回到语文的本真状态。书声琅琅的课堂那是本色语文的最直观的体现。在这次活动中,大多名师都很注重朗读。如:师生合作读,教师引读,把你的想象化为精彩的朗读,自由、大声的朗读等各种朗读。在课前读,在学生具有强烈的阅读期待时读,在课中时读,在需要学生感悟、体会、思考时读,在课完时读,在感悟文本后把所学的知识、情感内化
时美美地读。我们说感悟不是文本给的,而是我们读出来的,我们应重视语文课堂中的朗读。在各位名师的引导下,一堂堂充满语文味的,书声琅琅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情境的创设简单自然:
课件简洁,实用。如:《嘱咐》一课出现的就是我静静趴在母亲床边的这一幅图,另外就是最后的一曲母亲的颂歌《母亲》。又如:《会摇尾巴的狼》一课中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如果你就是狼你会怎么说,把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带入了充满情趣的童话世界。总之,名师们的课上,课件展示少而精,情境创设简单自然,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是教师充满深情的朗读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习作研讨会听课反思
11月17日,流峪镇教委根据县教研室的安排,一行10人参加了县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习作研讨会,会后,我们组织听课教师及时总结,认真反思。老师们普遍认为通过本次活动,明确了表达类教学的目标,也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通过讨论总结如下:
一、生活与教学融为一体
习作前,让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整理相关的材料,为课上交流做了铺奠,也为写片段埋下伏笔。让学生感觉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二、指导到位,自主修改
指导充分调动了学生写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自行修改,真正体现了“作文”是“改”出来的,评改时,结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之间互评互改,做到了取长补短,学以致用。
三、了解了表达类教学的有关问题
特别是韩老师的报告,进一步了解了当前表达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14.小学科学听课反思 篇十四
东大封小学
于修福 2014.09.26
小学科学听课反思
9月26日我参加了王瓜店中心小举行的小学科学示范课的研讨。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先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以精心创设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位教师都注重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愉悦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多变的实验方法,巧妙地安排新异有趣的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创设寓教于乐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主动探索。
2、教学目标把握得准确,能灵活运用教材开展教学
从整个教学过程可看出,两位教师对教材作了细致认真地分析,教学目标把握得当,对突破重难点也作了精心的设计,能运用教材相对灵活的进行教学,而不是拘泥于教材的固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才能围绕它去有的放矢的设计教学,学生才会有目标地去发现问题探究未知,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能使学生思维向纵横多向扩展,动手无拘无束,情感自由积极,还包括教学的氛围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学的过程是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教学的时空充分使学生尽可能地按自己的设计操作,使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我们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给我们的内容,只要把握住教学目标,我们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教材,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3、教学过程能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课堂上,教师能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设置悬念,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学习、探究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能考虑到学生与学生间的差异,在探究、评价上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能鼓励和帮助(包括适时地提供工具,在必要的时候教给他们更有效地开展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等)学生,引导他们最终能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和问题的答案,并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听课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深深感悟到了自己的不足。
1、新课标提出,让老师俯下身来和学生说话,纵观整个课堂,总能感觉到师生之间的融洽、自然,而我的课堂缺的就是这种自由交流的感觉。
2、课堂语言不够精炼、严谨,废话过多,而且有时还会出现不科学的表述。
15.语文听课反思 篇十五
有效、高效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提高能力, 锻炼思维, 是探索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如果可以积极思考后再加以回答, 无疑会对巩固知识的理解以及提高思维效益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所以, 课堂提问, 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共享机会。
一、语文课堂提问设计要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提问能寓教于乐, 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主动积极地思考、学习。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精巧的问题, 有艺术性的提问, 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 振奋感情, 提高兴致, 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因此, 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等充满生活气息的问题, 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笔者教学八年级上册《生物入侵者》, 一上课就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一幅植物图片并提问:这种植物叫飞机草, 请问飞机草真是坐飞机来的草吗?一下教室炸开了锅, 学生七嘴八舌, 众说纷纭, 课堂气氛也就调动起来了。笔者抓住时机, 因势利导对学生说:其实, 飞机草是一个“不速之客”, 原产地在遥远的南美洲, 通过非自然途径, 移植到我们中国。像这种外来物种, 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生物入侵者。那么它们是怎么来的呢?它们的到来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就这样, 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把学生引入了新课的学习。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往往最能激起我们的兴趣, 最容易激发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 结合生活实际, 设计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等充满生活气息的问题,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 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思维主动性也就上来了。
二、语文课堂提问不能只注重形式, 更要注重质量
课堂提问, 并不是表面上的随堂问答或“满堂问”, 而是一种由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重要教学手段。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来看, 课堂提问有其明确的目的———启发学生思考, 不能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是拙劣的提问。那种“是不是”与“对不对”的提问, 仅仅是表面的热闹, 没能起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久而久之, 学生会养成不加思考就回答或不屑于回答的习惯, 对学生百害而无一利。原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认为:提问方法的问题, 是一个复杂的、远没有解决的教学问题。他要求采用“教学上合理的提问方法”。如果提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并且学生又不可能照搬课本上的答案, 就可以认为是进行了“教育上合理”提问。例如上《最后一课》, 老师问“你喜欢课文的主人翁吗?”对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毫无困难地回答:“喜欢“或”不喜欢”。显然, 这个问题不是教育上合理的提问。如果提问:“你是怎样评价课文的主人翁呢?为什么?”学生在课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 他必须准确把握小弗朗士的特征并结合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作出判断, 然后才能组织语言回答。这样的提问才是“教育上的合理提问”, 才符合启发性教育原则的要求。
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质量, 关键在于提问要看对象, 分层次, 掌握好问题的难度和层次。也就是说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与同学的思维能力情况相对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事先掌握全班学生的语文水平及思维能力情况。某个问题针对某一学生太难或太易都不恰当。问题太易, 则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反而会使该生产生轻视的效果。相反, 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 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 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因此, 提问的问题要控制好难度。确实有难度的提问, 必须分解难度, 设置成多问, 层层递进, 逐步引导, 循序渐进, 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教学八年级下册《雪》一课, 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笔者设计了三个台阶式问题:
1.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 (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回答:滋润美艳、如粉如沙, 旋转升腾)
2.作者更喜欢哪里的雪?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但是”一词明显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3.这两幅雪景中, 贯穿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少数基础好的学生答出:江南的雪寄寓了作者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 朔方的雪蕴育了鲁迅反抗冷酷社会现实的斗争品格, 这两幅鲜明对比的图画中, 贯穿了作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利用问题的系统性, 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设计阶梯式的问题, 不仅使学生顺着“梯子”爬, 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全体学生都得到思考的锻炼机会:让基础较差的后进生回答最基本的问题, 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 少数优等生完成更高要求的问题。这样, 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层面上都得到了提高,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激励了继续攀登的勇气, 真正地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共同进步。
三、在语文课堂提问的实际操作中要灵活处理, 巧妙引导
教师机智灵活的引导, 可以让学生的思考环环紧扣, 层层深入, 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例如, 课堂上, 教师提出某一问题, 往往只有一部分学生先举起手来, 另一部分学生则需要继续阅读思考。此时教师要耐心等待, 给没举手的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 若急于组织讨论, 就会把另一部分学生的思考机会挤掉。在等待的时间内, 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发展变化, 及时揣测学生可能遇到的认识障碍, 并精心启发引导, 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以获得成功, 不能“干等”。当学生的回答出现偏差或者困难时, 教师最好不要急于“援救”, 可发出“暗示”, 启发引导:发出“是这样吗?”、“谁有不同意见吗?”、“其他同学又是怎样认为的呢?”等类似语言, 多给学生否定性暗示, 便于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探索。当学生掌握了基本内容, 但回答不够完整或不够深入时, 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 并鼓励学生继续思考:“不错, 你还能说得再具体一些吗?”、“对, 谁能把这层意思说得更精彩些?”等类似语言去肯定结果, 但又指出了新的努力方向。特别是当学生站起来说不会甚至不说话时, 教师不应马上叫学生坐下, 而是要保持平和从容的心态, 不急不躁, 冷静地分析原因:是对题意没有正确领会还是由于紧张而无从说起, 又或者是因基本掌握但还不够满意而不敢回答等等。这时, 教师可以再复述一遍问题, 鼓励作答;也可以改变提问的角度或添加辅助性的问题引导作答。作为一位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不应该放弃回答问题的任何一个学生, 即使多次启而不答, 也请学生先坐下, 让他听别人的回答, 然后请他复述一遍。这种引导的做法对转变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教师则是扮演导演的角色, 不到万不得已教师一般不“出面登台”。教师机智应变, 巧妙引导, 把来自学生的还给学生, 调动学生积极寻找对策, 让学生通过自救、互救从困境中挣脱出来, 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解疑的能力, 也促进了合作交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四、教师还应做好提问后的评价工作
提问后的评价, 应及时、客观、恰当, 以鼓励为主。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 都要态度诚恳, 对事不对人。尤其是后进生, 要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 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勇气。
16.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篇十六
螺洋小学邱晔
我有幸参加了河西小学举办的校际课堂联谊活动,认真听了三位老师的示范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这三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三位老师在课件里呈现游戏,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这些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如金清实验小学杨富上的“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4张、5张、6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河西小学应玲萍上的“找次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努力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蓬街小学王美红上的“找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规律是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规律之后,利用课件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找到规律,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17.语文听课反思 篇十七
前后两天,听了两位青年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课题是《手术台就是阵地》,不经意间,也感受了一回同课异构。《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一篇传统课文,两位青年教师都很用心,都作了精心的准备,尤其在教材的把握和目标定位上,比较准确,这是难能可贵的。
回到办公室,脑子里还是那两节课,脑海中还是那个外国友人的经典形象,怎样上好《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类战争题材的写人的文章(本册教材中还有《“走”完长征的婴儿》、《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于是想到了下面的四个问题:
1、怎样使教材和学生的距离再近些?
《手术台就是阵地》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友人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事业,在战火中抢救伤员的故事。事情离开今天已经60多年了,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是战争事件还是描写的人物都比较遥远。对于战争场面,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应该是“程式化”和概念性的,因此,教学的第一步是教师要想办法拉近教材和学生的距离,营造一种“气场”,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危险甚至血腥。
老师可以从四年级本册教材的封面入手(本册教材的封面就是课文的插图);可以在课前向学生做一些历史背景的介绍;可以播放剪辑的视频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去搜索有关资料……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气场”中展开阅读,让经典和学生的距离近些、再近些。
2、怎样让学生理解“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一定会讲到国际主义精神,语文教学不应排斥人物品质的揭示与挖掘,只是要讲究怎样个讲法。两节课中两位老师都是板书了“国际主义精神”以后就没有了下文,这是个遗憾的做法,我一边听课一边想:课堂里的孩子一定是不太明白这个贴上去的类似于标签的词语的意思。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个平时很少用到的“精神”,不妨老师再具体地解释一下什么叫“国际主义”,还可以举例说明,如汶川地震时外国友好人士支援我国抗震救灾等,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再一次回到课文中,读读白求恩的言行,感受他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因为按照王荣生先生的观点,“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割裂的两个概念,在教学中不宜实体化。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不存在单纯的“工具性”,也不存在单纯的“人文性”,任何一次“技能”的训练,任何一种知识的获得,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都“沾染着特定价值观的色彩,黏附着特定的价值观”。
另外,在我看来,解读《手术台就是阵地》,我更多的读到的是一个医生对于职业的那份敬畏,坚守手术台以及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因此这个层面的教学显然要重于“国际主义精神”。
3、这样的文本需要老师教什么?
教材是个例子,经典课文亦是如此。课文用三个自然段(第2、3、4节)描写了战争的情况和白求恩的表现,三个自然段写法相似,从表达的角度来看,可以让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规律,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因此通过感悟白求恩的言行进一步了解写人的基本方法也未尝不可;从单元目标来看,要求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老师在教学中要将此作为重点之一,提炼一定的规律,教给学生基本的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但无论教什么,都应该把握住这样一个基本要求,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几个来回。
4、用多少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 其实这不应是个问题。但听到的两节课,上课老师都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了课文的教学。根据教研的要求,目前的课文(上海版)可以一课时,也可以两课时。除了带*号的“自主阅读课文”,还有哪些课文教一课时或两课时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果全部两课时,教学进度来不及,因此老师只能“凭着感觉走”。因此备课组内要一起讨论、研究,老师自己也应根据教材,有所侧重,确定好课时分配。《手术台就是阵地》这样的课文,和学生距离遥远,内容较多,又是新的训练目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建议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语文听课反思】推荐阅读:
六年级语文《小丑的眼泪》听课反思06-22
三上语文听课记录08-15
小学语文听课通知10-14
二年级语文上听课07-15
小学语文听课笔记记录09-27
三年级语文听课评语12-16
中学语文听课记录卡09-29
语文听课培训心得体会11-26
小学语文观摩课听课总结12-14
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