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2024-11-09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精选19篇)

1.《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篇一

一、我会读

1.多媒体出示

奇怪聪明活泼冰凉可口

准备赶快观看包围堆积

花花绿绿干干净净高高兴兴

1.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你能从中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二、读读背背《小鸟》

1.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指导好停顿:

小鸟,小鸟,你/轻轻地/跳,我/栽的/小树,它/还/太小/太小。

2.为什么要让小鸟轻轻跳,还要“再轻一点儿”?

3.你能把“我”对小树的关心、呵护读出来吗?指导:要读得轻一些,别惊动了小树。

自由读,指名读。

4.“我”喜欢小鸟吗?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5.自由练背,抽背。

6.齐背。

2.《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篇二

果不其然, 例字一打出来, 一只只小手已经举起, 甚至有迫不及待主动说出答案的。周围的小朋友一看: “难倒只有你知道答案吗?”“七嘴八舌”的效果马上呈现。

很好, 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等着吧, 小家伙们。

师:汉字是有生命的, 它的音、形、义缺一不可, 所以我们要想和它真正交上朋友, 就要全面地了解它。不但要了解它怎么读, 就是———字音, 还要知道它怎么写, 这是———字形, 更要去思考, 它究竟是什么意思, 就要了解它的———字义。

(师手势提醒, 生齐答)

师:你瞧!静下心来思考的你, 已经在学习全面地去看问题了。那现在, 就请你静下心来, 去看看大屏幕上这些字, 从原来的字到新字, 它们的音、形、义有什么变化?

(再次手势提醒, 要考虑三个方面。从表情来看, 有一部分孩子显得没有方向, 这个时候, 正是自己去想办法, 完成新的认知建构的过程, 会有点无措, 但是不妨给他们时间。)

师: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了, 那现在这样, 我们分别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 说说自己的发现。我们最容易发现的是———

生:字形!

师:好, 请同学来说说, 你发现从旧字到新字, 字形有什么变化?

生:我发现原来的字加一加变成了新字。

师:很好!那请你再仔细看看, 它究竟加的是什么啊?

(师有意在大屏幕上提醒了一处)

生:加偏旁!

师:同意吗?

(生齐答)

师:瞧, 只要仔细去观察, 你就能发现这个规律!多能干, 现在, 你能完成地告诉我们字形变化的规律吗?

生:旧字加上偏旁, 变成了新字。

师:通关成功!第二关, 字音的变化, 你发现了吗?

生:加偏旁之后, 字音不变, 有的声调变。

师:就是说, 字音基本不变。第二关也顺利通关!还有哪部分没有考虑?

(生思考片刻)

生:新字的意思和偏旁有关。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 一部分表示字音, 一部分表示———

生: (迫不及待地争着说) 这些都是形声字。

师:相信现在再跟这些新的生字朋友打招呼时, 你会感到格外熟悉了。我们一起来!

师:你还认识了很多很多能够这样变化的生字朋友呢, 想想看, 动手写下来。

师:老师再请一些新朋友来, 你们能用刚才的方法, 大胆地和他们交交朋友吗?

师:你瞧, 根据我们已经认识的生字, 通过分析音、形、义, 我们可以认识更多的生字。通过今天的学习, 相信孩子们对于我们的文字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中, 不妨主动和你的生字朋友聊聊天, 更全面地了解它, 并且通过一个字, 认识更多和它有关的生字。

坦白的说, 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自由发言, 相信大家七嘴八舌地也能将这三个方面说全, 因为其实是我们早已熟悉的识字方法, 但是对于二下的学生来说, 应该开始逐步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 或者说, 要教给他们受益长久的方法, 因此我们的目的就提升为:通过引导, 培养学生全面、有序的思维方式, 首先看问题要有整体观, 能够在明确整体、全面把握的前提下进行思考;其次, 思维要有序;相信在这两点基础之后, 深入思考, 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很多时候, 我们教孩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而有些时候, 我们通过教会孩子“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培养其全面、有序、深入的思维方式。

3.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 篇三

1.知识与技能:能有顺序写出自己学会某一本领的过程。〔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2.方法与过程:写清楚学的具体过程,有恰当描写,表达真情实感。〔言之有情 言之真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到幸福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感受到本领能成就快乐和幸福人生,体会到学本领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勤于训练,心手相应,心领神会。

二、教学重点

能叙述清楚学某一本领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对学习过程写得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四、教具、学具:纸、笔、墨、红笔、学案、多媒体(幻灯片)。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1)音乐:齐唱《幸福在哪里》。(ppt1)

(2)导入语:大家已经用歌声唱出了幸福要靠劳动创造。

(3)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已经交流了自己最拿手的一项本领,其实学会这种本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劳动 (ppt2)

在怎样的心智状态下更容易学会一项本领?齐背儿歌“人有两件宝……”儿歌揭示出学本领过程,要心手相应、手脑并用,从而达到心灵手巧,以此成就我们快乐和幸福人生。

2.选择材料(2-3明确写什么)。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学会的本领也是多种多样的,小组交流汇报自己最喜欢的一项本领。(提示:突出是什么本领?为什么喜欢?) (ppt3)

每组让一位汇报,师板书生汇报的本领。

3.习作重点。把学本领的过程写具体。(提示:突出具体怎么学的?) (ppt4)

待学生沉思片刻,觉见其有困难而不具备写具体的方法,随机提出暂时放一下,待我们领会到写具体的方法后,再返回继续写。师:即刻板书“知难”。

下面探求解难方法。

4.今天我们先从人人能参与、人人有体验的情境中去体会写作方法。(4-5懂得怎样写) (ppt5)

5.学写法:体验老师怎样教同学们练书法,从而学会了书法用笔的一些技法。

(1)体验学习(ppt6)。①情境创设:书法课老师,教学写毛笔字过程,边演示边用语句描述出来。。②学生练习后,小组交流汇报练书法的过程? (ppt7)。(提示:可按“首先……接着……后来……最后”的顺序谈。)。③三分钟内写一写练习过程。(ppt8)。自己用红色圆点标出形象性强的词语(比如:表语言、动作、心理…..),红色线段标出写得具体的语句。让已写好的同学自行上台展示(展示台),自行评定。展示三名后充分肯定他们的感受和描写。。(2)范文片断 (ppt9)。只见唐老师从桌盒里取出笔、墨、纸,把纸平铺在黑板上,用“五指握笔法”握住笔杆,笔尖蘸上少许墨,把笔毫弄圆,神情专注,起笔时笔锋落入纸面,逆锋钝笔,中锋行笔,钝笔,回锋收笔。一个柔中带刚、劲健浑厚的“志”字突现纸面。师生片段比较:展示片断和范文片断比较,肯定学生将来书法和写作水平远超老师。实是求事评价谁描写得更全面、更细致、更形象?待生回答出范文片段后,师追问为什么好些?自然转入指导写法。师即刻板书“悟法”。(3)指导写法:学习过程是一个心手相应,心领神会的过程。细心体会学习的过程,仔细思考是怎样学会的,用形象形强的词句描写出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ppt10)

齐读领悟写法,再问:我们把写法领悟到了吗?待学生回答领悟后,即刻把思维转入前面环节3“觉见其有困难而不具备写具体的方法,随机提出暂时放一下,待我们领会到写具体的方法后,再返回继续写”。

6.我的作品: (ppt11)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

①学会的具体过程用100字左右描述清楚。(8分钟内完成)

②自己用红色圆点标出形象性强的词语(比如:表语言、动作、心理…..),红色线段标出寫得具体的语句.

③ 让已写好的同学分别自行上台展示(展示台),自行评定。

让同学互评。师生共评。(由于受时间限制只展评二、三名。)

7.总结: (ppt12)

用一首写作歌来总结今天的课

心领神会学本领,

细心体会学过程,

仔细思考怎样学,

用词描写要具体。

8.尾声: (同ppt1)

9.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

选一项喜欢的本领,把学会的过程写具体。

悟 法

知 难 而进

10.附学案:

一、习作片断

①三分钟内写一写练习过程。②自己用红色圆点标出形象性强的词语(比如:表语言、动作、心理…..),红色线段标出写得具体的语句。③让已写好的同学自行上台展示(展示台),自行评定。

二、习作片断

我学会了———

4.《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教学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2、小组交流。3、评一评: 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2、师生评议:

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 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第三课时

讲评

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二、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⑴ 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⑵ 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⑶ 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⑴ 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⑵ “珠”指什么?还给谁了? 3、全班朗读。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比较导入:

⑴ 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⑵ 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4、游戏:

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

5.《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词语形式和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9个生字,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搭配词语,积累词语、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2.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以及家乡近的来有哪些变化,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展示台及宽带网提高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 课前准备

1.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爱我中华》; 2.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包括文字、绘画、照片等); 3.搜集部分民族图片以及少数民族服饰、生活习惯的资料; 4.中国地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欢迎同学们来“语文园地”小小观察台,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畅谈自己的发现。如:照相要用照相机、洒水要用洒水车等。3.拓展延伸,加强积累 游泳火车洗衣服装 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游戏激趣:走出“小小观察台”,我们又来到“字词游戏宫”。

①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交流识字方法(有针对性的指导“窗、恶、善、内”等读音。)③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男女生或同桌对读)。

④去掉两个词之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规律后,再两字连词语,熟记反义词语,并适当运用。

⑤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识记9个字。2.我会填

我们积累了那么多优美的词语,你会给它们找个朋友吗? ①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②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③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3.我会读

我们再到“古诗词王国”去欣赏古诗,看谁读得好,记得快。①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②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

③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读或表演读,要读出感情。④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呀?对,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城市,你们对它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板书:夸家乡

二、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资料。①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说出资料的获取过程。②把内容贴近的归为一个组,互相交流补充。

如:名胜组:海棠山、大清沟、查海遗址、乌兰木图山、巨龙湖等。特产组:玛瑙制品、麦饭石、三沟老窑酒、梅雪啤酒等。美食组:蒙族馅饼、全羊汤、清沟鱼宴、荞面系列等。经济转型组:科技园区等介绍。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①小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己了解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强调说话声音洪亮,态度大方,有礼貌)

②学做小记者采访。如: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3.写一写

①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②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第三课时

展示台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的长。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如:“生活”、“美好”。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及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宽带网

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怎么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出是怎样了解到的。

6.《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篇六

这个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读背儿歌。第一课时完成前两部分:“我会填”和“看看读读”。通过我会填中的数笔画练习,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部分汉字。“看看读读”中专门针对量词进行的训练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既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又能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

二、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辨别。

3.课堂设计摆脱旧的教学模式,把游戏带进课堂,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学过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四、课前准备

挂图、字卡、纸做花瓶及红花。

五、教学流程

1.谈话激趣

春天到了,草地上开着各种鲜艳的野花,真美啊!今天老师要带着你们漫游语文园地。在那里花仙子姐姐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漂亮的花瓶,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肯动脑筋,会学习,他们小组的花瓶上就会开出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2.我会填

①.出示题目。(出示“花瓶”图,花瓶上写出“三画,四画,五画”),你们知道这些花瓶里都插些什么花吗?

②.小组学习。

1.小组的伙伴商量一下,你们要插哪个花瓶的花?

2.请在题目中找出你要插的花,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得又对又快。

③.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板书。

④.口头组词:一朵花上只有一个字,他多孤单呀,我们给他们找些好朋友吧!

⑤.扩展练习:老师再给你们两个花瓶,你能在花瓶里插花吗?(老师在花瓶上贴“二画,六画”)

1.小组合作学习。

2.集体交流,给说得好的小组贴上一朵大红花。

3.小朋友,你们继续跟着老师往前走,闭上眼睛,踏着音乐,走呀,走呀……快睁开眼睛看呀,(出示课件或挂图,不出现文字)我们来到了哪里?(田野、郊外)看到那里有些什么?

①.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或编一个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②.读词。(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现文字:白云、小船、小河、小狗、鸭子、野花)。

1.齐读。

2.自读:一只小狗,一条小河,一朵白云,两只鸭子,一条木船,几朵野花)。

③.小组讨论:把图中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比一比哪组说得好。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如: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白云,一条弯弯的小河上停着一条小木船,两只鸭子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草地上盛开着几朵野花,一只可爱的小狗在草地上欢蹦乱跳,高兴地汪汪直叫,多美丽的一副图啊!

④.游戏。(对口令巩固数量词)

1.老师说数量词,同学说事物名称。

如,一张几朵()一片()几座()

一条()一堆()一棵()两只()

2.同学甲说数量词,同学乙说事物名称。

⑤.比一比,抢答。

1.找一找教室里的东西,比比谁量词用得准确。

2.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一比谁量词用得准确。

六、小结

7.《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篇七

一、合作目标的设计

目标决定着我们将把孩子引向何方, 目标设计的合理与否, 决定着我们的学习效果能否达成。因此, 我们的目标设计要考虑孩子的能力层次、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否则, 再美好、再宏大的目标, 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可望而不可及。

一年级孩子, 识字量低, 他们说话也只能说简单的句子。那么我们给他们提学习要求时, 表述绝对不能复杂, 还要朗朗上口, 好懂好记。低年段的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虽然内容不一样, 但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 都藏着一些规律, 主要指向字、词、句的积累及对语言文字规律的浅层认识。这两个板块的学习目标设计可以走一个路径———读正确、说发现、来拓展。

1.读正确。非但指不读错, 而且指读准音、读流利, 最好能读出文本应有的味道。

2.说发现。寻找每个板块的内在规律, 找相同点或不同点等。这里我们以二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八》为例。

先看“我的发现”———

这三个句子的不同点是标点符号不一样, 语气不一样, 相同点是句子意思是一样的。得出结论:相同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来表达。

再看“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

初看都是一些同音形近字, 进一步思考又会发现那些同音形近字的部首与字义是相互关联的———

“榆树”的“榆”是木字旁, 因为它是一种树木;“愉快”的“愉”是竖心旁, 因为它是一种心情。

帐篷”的“帐”是巾字旁, 那是因为帐篷是用布做的;“算账”的“账”最初指的是钱财方面的, 自然要用到古时候表示最初的货币贝壳的“贝”。

“我会读”里的都是比喻句, 要说明把什么比做什么。

“读读背背”里都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要明白每一句话在强调什么。

像诸如此类的栏目,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思考, 就会有所发现。他们的发现不一定与老师所想一致, 但只要是自己发现的就批注在书本上, 准备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3.来拓展。这是根据教材里的内容进行拓展, 可以是同类拓展, 也可以是运用拓展:同类拓展, 补充与教材同种类型的语言文字材料, 如拓展以上“我的发现”, 就可以自己也写三个意思相同但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子;运用拓展, 则是在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 或者出类似的题目给同学做, 或者将书本中提供的文字材料加以运用。如拓展上面的“读读认认”, 可以那些同音形近字组词, 也可以补充一些其他同音形近字, 根据偏旁辨别意思选字组词, 等等。

二、合作方式的分解

孩子毕竟是孩子, 并不是说合作就会合作的, 我们应该把合作方式进行分解, 相当于给他们搭好脚手架。

1.小组人数由少到多。如果一开始就让低年级孩子扎堆讨论, 肯定会一团糟。因此, 我们的合作是从同桌开始的, 当孩子学会两人间的沟通后, 再扩大到四人组, 最后才是六人组。如果班级人数在36以内, 四人组合作会更好;班额大就还是六人组比较合适, 这样不会因小组多以至于教师无法兼顾。

2.分级设置合作流程。任何一套完美体操的训练都是从分解动作开始的, 小组讨论也是如此。

(1) 小组讨论流程。一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园地基本是“我会读”、“我会连”、“读读比比”等内容。这时的孩子天真懵懂, 喜欢自说自话, 他们需要学的是两人合作。合作方式主要有: (1) 互读, 你读给我听, 我读给你听, 发现问题就帮助对方纠正; (2) 互背并互相纠正; (3) 讨论题目, 将自己的做题结果给对方看, 有不同意见再各自说理由。到了学期末, 可以尝试四人合作, 合作方式可以采用四人轮读、轮流发言等。

二到四册的语文园内容都有“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这时, 小组讨论和展示交流都分三步进行———读正确、说发现、来拓展。不同的是, 在一年级下学期, 每个步骤前教师都要讲清楚该怎么做, 每个步骤完成后都要对刚才的合作情况进行点评, 充分肯定合作有序、有效的小组, 树立榜样。

进入二年级后, 讨论的三个步骤 (读正确、说发现、来拓展) 可以一气呵成。但一定给足讨论时间, 让每个人都能发言, 并有时间处理问题。巡视中, 教师可单独指导个别问题, 对共性问题则通过击掌方式中断全班讨论, 进行整体调控。

(2) 汇报展示的引导。展示能使学生心理满足, 但要是无序低效的展示, 就适得其反了。下面是第二册《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的展示流程———

到二年级, 小组人数发展到六人组, 由组长来主持汇报展示。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个主持词, 让台上台下知道这每一步都在做什么, 自己需要怎样回应。以下是二年级上册园地四的展示片段———

(1) 现在由我们×××组和大家一起学习园地四“我的发现”。第一项, 读正确。 (第一对搭档先读给大家听, 然后由这对搭档带领台下同学读)

(2) 第二项:说发现。 (第二对搭档把本组的发现说出来, 再请台下同学补充)

(3) 第三项:来拓展。 (第三对搭档出示用“泡、饱、跑、抱、袍、炮”六个字组词和同种类型的一组字, 然后请台下补充, 还可以考考其他同学)

(4) 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请点评。 (点评的同时也要对台下表现突出的同学予以肯定)

8.《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篇八

一、明目标——从模糊到清晰

简单说来,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的词语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切忌模糊,注意教学的几个梯度:认读、书写、理解、运用。例如,一年下册“语文园地三”“我会读”的词语,课前,老师可以先进行盘点,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原本无序安排的词语,教师作这样的教学安排,就是为了加强词语教学的针对性,求得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教学过程胸有成竹。

二、找规律——从“举一”到“反三”

1.分类探究。

人教版教材采用专题编排的形式,每一组课文往往反映同一个主题或内容,具体到重点词语,往往也能体现同一主题。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在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并相机授之以法,让其自行盘点、举一反三。仍以上面所举的一年下册“语文园地三”的词语为例,笔者是这样设计:

(1)出示第一组词语(指课文所排的):

指名朗读。自己挑选一个词语,用上这个词,说说怎么样的什么,比如:(奇怪)的问题,(聪明)的头脑……看谁说得多。

(2)出示第二组词语:

选其中的一个词语,用上句式说句话,例如:

(小猫)准备(去钓鱼)。

(谁)赶快(去干什么)。

(什么地方)堆积(什么东西)。

……

(3)出示第三组词语:

指名读词,引导发现规律,板书AABB

弄清干干净净和干净的区别;

延伸拓展:像这样AABB形式的词语你还能照样子说几个吗?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每组词语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分类整理,使原有的零散的词语系统化,提高了复习巩固的效率;随后的拓展练习,又使这些词语“立体”起来,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

2.延伸拓展。

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学校条件、教师特点,更重要的是根据学情来合理选择、使用灵活多变、富有个性、充满灵性且又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例如:二年上册“语文园地四”的“读读记记”带数字的成语: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数字成语,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对于这些数字成语的教学,教师不妨这样安排、设计:

(1)自己读读这些成语。

(2)你发现什么特点?(都带有数字)是啊,所以我们称这样的成语为数字成语。

(3)老师报数字,小朋友念出相应的成语。

(4)同桌相互玩玩报数字成语游戏。

(5)像这样的数字成语还有很多很多,课外,请小朋友通过查成语词典、课外书、网络等方式查找,看看谁能说得多、说得全。

(6)交流自己收集的数字成语,活动方式:办一期数字成语小报、讲数字成语故事班队活动、数字成语填空赛。

这样丰富多样的活动能延续学生对数字成语的探索、积累的热情,真正使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而有效。

三、添佐料——从乏味到可口

低年级小学生对于教学“味道”,要求更高。味道不好,他们就会偏食、挑食。所以,教师做好添佐料工作,使菜肴从乏味到可口,色香味俱全,显得至关重要。

例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的“我会读”,有6个成语:

春暖花开?摇?摇?摇春风拂面?摇?摇?摇万里无云?摇?摇?摇五颜六色?摇?摇?摇百花盛开?摇?摇?摇欢歌笑语

对于这些成语,我是这样教学的:

(1)根据以上词语,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和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相结合,请小朋友依据以上词语,画画自己眼中的春天。

(3)选择以上词语,说说自己的画。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让孩子们通过想象画面来“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进而点染词语的亮度。这样,依托词语展开想象,再从想象走入画面,最后,根据画面输出词语。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效果不错。

四、巧结合——从死记到活用

离开运用的词语,学生读得再多、抄得再好,也只是消极词汇。这样的积累就是无水之鱼、无根之花。因此,一定要树立积累是基础、运用是关键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通过运用,使词语成为其表情达意的左右手,成为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日积月累”,可以创设语境,让学生从“读读记记”中选择词语填空:

(1)夏天的午后,(阳光灿烂),突然,乌云密布,(雷声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

(2)春天,百花齐放,(芬芳扑鼻),花儿(随风舞动),跳起了优美的舞蹈。一只(黑白相间)的蝴蝶飞来,立在枝头休息。

经常为学生创设这样的语境,就能盘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学好语文打下扎实基础。

9.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篇九

一、教学效果:

在《语文园地一》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如,学生学习词句段运用中“我的发现”时,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同时,同时让学生再说一说这些带点的字还可以组成那些词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中多音字的现象,并读准和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再有在本次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说。例如,让学生说说发生在课余中有趣的事情,自己的事、他人的事都可以说等,注意了拓宽思路,尽量做到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交际的方式采取了多种多样,我让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还让兴趣相同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的时候可以互相询问,互相评价;教师也参与其中,作必要的引导。最后,就这次口语交际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了总结,并为习作做好了准备。

二、成功之处:

培养同学的合作能力: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同学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不光包括与伙伴之间的合作,也包括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我们要经常给同学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同学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合作。协助同学形成良好的合作行为:培养同学养成“倾听”的习惯、“表达”的习惯、“支持”与“扩充”的习惯、“求助”与“协助”的习惯、“建议”与“接纳”的习惯。同学良好合作行为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既需要教师从点滴抓起,更要求教师以身示范。

三、不足之处:

通过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增大了学生的负担。

四、改进措施:

10.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篇十

成功之处:“交流平台”交流展示了诗歌的特点:有节奏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真挚的感情。“识字加油站”了解古代文人,学习并积累生字。“词句段运用”栏目提供了两部分内容,其一积累表示颜色的短语,了解如何把复杂的颜色表达清楚,其二是根据片段仿写诗歌;让学生先感知,最后学生练习,这样学生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切实感受到这些诗歌片段的.精妙。“日积月累”栏目让学生先感知名言,再讨论交流大意,这样记忆就深刻一些。趁此机会,多读多写,日积月累的成效就会更鲜明。

不足之处: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只注意了部分优秀生的表现,忽略了学困生的困难,今后一定注意到这一点。

11.《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想象;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里对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园地”模块就是这一理念的很好体现。“语文园地”模块包括四大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习作训练。教材编者期待它发挥全面的育人功能,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我国语文教学历来存在着“重选文、轻练习”的倾向,特别是与“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这两块栏目有关的教学研究文献极少,各种公开课、观摩课也很少以它为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和挖掘。因此,也没有引起一线教师对本模块教学的足够重视,教师经常就题解题,简单草率地处理,对教材留下的选择和拓展的空间置之不理,使得本模块教材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小学低段教材里的“语文园地”为例,以充分激发学生想象为抓手,谈谈对于“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这两个模块在教材处理上的一些做法。

一、放飞想象,感悟人文关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语文教师更肩负着引导学生构建和平美好的精神世界的责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结合点,可以存在于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可以来自于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细微的词语,甚至来自于一幅毫无生机的图形。这一切在于教师要有强烈的终极关怀意识,去实践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的特点。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我的发现”的教学:

[教材分析] “我的发现”呈现的是一幅圆柱几何图形,一个黑色的更高的圆柱体,四个白色的更低的圆柱体。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由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让他们去主动发现、自主归纳,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案例]

师:看看图,说说你发现了哪些反义词?

生:(学生稍作观察,你一言我一语,很快说出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说完这几对,班上也逐渐安静下来)

师:(老师试着引导)还有吗?

(老师的眼睛慢慢巡视着,一只小手颤巍巍地举起,举起的小手倚在小脑袋旁,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生:前面的黑罐子因为是黑的,后面的白罐子不跟它玩,它很孤单。孤单对热闹。

(声音不大,却如炸雷一般,让安静的教室沸腾起来)

师:(兴奋地)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把这幅图说活了,我好像看到它们动起来了。还有吗?

生:又高又黑的罐子跑得快,又矮又胖的罐子跑得慢。快对慢。

生:黑罐子跑得快很骄傲,四个白罐子很虚心。骄傲对虚心。

生:黑罐子很冷漠,四个白罐子很热情。冷漠对热情。

生:黑罐子一个人很孤单,很冷,四个白罐子来陪它,就不冷了。寒冷对温暖。

……

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教材表面呈现的几组反义词,而是蹲下身来,和孩子一起展开想象,去感受语言文字蕴含的人文情怀。教师充分挖掘学生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本”真正变成“学本”,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能直接感受到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四个毫无生命的圆柱形,在孩子们童真的世界里,演绎着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孩子们今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需要帮助的人的无私奉献与关爱,对孩子精神和生命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二、展开想象,体验情趣识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语文园地中有大量的集中识字教学,以“我的发现”和“读读认认”两个栏目为主,设计这一模块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发现其中的识字规律,从而把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运用于今后的学习之中。在语文园地中的集中识字中,大多数教师往往会把识字教学当作一个独立的单位进行教学,为识字而识字。低年级孩子是想象最丰富的时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想象,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丰富的情趣中高效地识字。以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中的“读读认认”为例——

[教材分析] “读读认认”呈现的是两组词语及要认的八个生字:

(1)茄子  香菇  炖肉  烤鸭

(2)扒开  扛枪  挑拣  跺脚

“读读認认”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具有相同形旁的字。

[教学案例]

师: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小朋友在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学生小组汇报:

①表示蔬菜一类的词:萝、茄、菇(与蔬菜有关)

②表示煮的意思的词:炖、烧、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

③表示有动手意思的词:扒、扛、拣(与“扌”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

④表示有动脚的意思的词:跺、踢、跳(与“”有关,都含有动脚的意思)

师:小眼睛很亮,这些生字的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犒劳一下你们,请你们吃美餐。(出示第一行词语:茄子  香菇  炖肉  烤鸭)

生:平平读了一遍

师:你不爱吃这些啊,给我尝一尝!(师略夸张地读词语,声音逐渐放大,越来越惊喜)听出来,我爱吃什么吧?

全班同学呆了一会儿,开始哈哈大笑,“我也想吃!我也要吃!”

生用不同的语气,或重或轻,表达自己的喜好。

师:吃完大餐,我们来活动活动。(出示第二行词语:扒开  扛枪  挑拣  跺脚)(生自读后)师:谁来读一个词语做一个动作?

学生顺利地做“扒开”“扛枪”

师:文具盒能扛起来吗?铅笔能扛起来吗?

生:不能,要长或重的东西才能“扛”。

师:还能扛什么?

生:扛沙袋、扛木头、扛煤气罐……

“挑拣”学生为难地不知如何表示。

另一个学生脱口而出:“挑三拣四”

师:对,挑拣就是把要的东西——挑过来,不要的东西——拣出去。

生迎刃而解,顺利做完动作。

师:想一想,说一说

①再说几个表示蔬菜一类的词:(与蔬菜有关)

②再说几个表示“煮”意思的词:(与“火”有关)

③再说几个表示有动手意思的词:(与“扌”有关)

④再说几个表示有动脚的意思的词:(与“”有关)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案例中,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赋单纯的词语于鲜活的生活气息,学生通过朗读、动作表演的形式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特别是对字形与字义的深入感知,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使枯燥的识字教学在想象的驱动下,变得具体形象起来,从而成为学生识记字形结构和理解字义的感性支柱,使儿童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情趣下轻松识字。

三、拓宽想象,训练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习作目标的提出都和想象有关,三个学段分别指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可见想象在习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年龄越小想象力越强,所以低年级是进行想象写话练习的最佳期时期。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背背”就是很好的练习材料。在这一栏目,我没有单纯地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简单地积累语言材料,而是在教学中大量地增加了想象写话训练。以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读读背背”为例:

[教材分析] “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与前面课文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这一节,节奏轻快,语言浅显,是进行写话训练的一个很好材料。

[教学案例]

师:(创设情境导入)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一个豐收的季节,让我们走进秋天,一同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吧!(老师配乐范读,生闭眼想象画面)

师:欣赏完这首小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金黄的稻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生:雪白的棉花连成一片,像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很美很美。

生:火红的高粱给大地穿上一件鲜艳的外衣。

师: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感觉读读这首儿歌吧!(学生反复练习读《秋天到》)

师:(出示)一朵朵( )的棉花  一粒粒( )的花生

一个个( )的板栗  一粒粒( )的玉米

生:一朵朵雪白的棉花

师:学着课文的句式说——(生:棉花朵朵白)

生:一个个(结实)的板栗,(师引导学生——板栗个个实)

生:一粒粒(金黄)的玉米,玉米粒粒黄。

师:庄稼地里还有什么也成熟了?学着课文“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生:杮子笑红了脸,橘树笑弯了腰。

生:石榴笑咧了嘴,黄桃涨黄了脸。(学生齐鼓掌)

……

师:我们也来学学课文做个小诗人,把我们刚刚说的诗句放到课文里,就是一首很美很美的小诗。

生: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玉米粒粒饱,板栗个个实,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生: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花生粒粒饱,地瓜个个大,杮子涨红了脸,桔子笑弯了腰。

师:秋天到,除了田里大丰收,还有果园呢!哪个小诗人来赞一赞。

生: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苹果个个红,梨子个个黄,橘子涨红了脸,香蕉笑弯了腰。

生: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草莓粒粒红,葡萄串串甜,山楂涨红脸,石榴咧嘴笑。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贯穿着减少束缚、放开手脚、自由倾吐、整体推进的思想。低年级写话就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从第一次写话开始,就要使学生轻轻松松,没有任何负担,觉得写话是一件乐事。上述的案例中,教师在学生积累语言的基础上,以说一说的形式进行仿写练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低年级学生富于想象,除了仿写训练,还可以让他们续编故事。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语文园地教学和其他内容的教学一样,关键在于教师的重视和挖掘。所以,语文园地教学要充分发掘它的想象空间,让《语文园地》成为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乐园”!

【参考文献】

[1]王风胜.想象力是儿童的生命[J].师资建设,2009(8).

[2]赵玉绵.谈谈学生语文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B,2010(5).

12.《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活动设计缺乏创意, 忽视学生自主学习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自由度和自主创造的空间。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活动的方式上, 也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序列结构的安排, 不是建立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逻辑体系中, 而是建立在学生发展需要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上。所以,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完全可以对课本的设计进行改造、变通、拓展和完善。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的设计, 也只是提供一种具有开放性、选择性的范例。

可是, 大多数教师在旧的教学理念支配下, 较多地考虑的是怎样在课堂上把教材的内容教完, 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掌握如何, 而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对这种极富创意的新课型, 往往作简单化处理。如《狼》的专题教学, 有的老师就套用“精读”“略读”的方法进行讲授。对蒲松龄的《狼》字字落实, 分析详尽;对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主要让学生自读;对“参考资料”所附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狼”词条及《狼和鹿》等内容则一带而过。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基本未被激发、课前准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匆匆质疑、探究, 其效果可想而知。这种不顾课型综合特点, 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法, 只能是“穿新鞋, 走老路”。

二、活动内容缺乏拓展, 忽视学习资源开发

有的学校所处环境经济文化较为落后, 相对而言, 这些地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困难一些。但是, 这些地方并非没有学习资源可开发利用。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 城市有城市的优势, 农村有农村的优势。

自2003年我校开始新课程改革以来, 学校语文组围绕“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进行专题研究, 经过几轮尝试,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效, 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介绍给大家, 以求与同行进行切磋。

我们进行的实验探求目标是培养学生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研究的兴趣和习惯,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主题, 学会从不同的途径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方法, 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并能注意援引资料的出处, 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 指导阶段

首先我们指导学生了解并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者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并分析资料, 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掌握简单的研究报告的书写格式, 为综合学习的实践阶段打下基础。同时, 我们又上网搜集国内名校以及国外中学生优秀小论文, 推荐给班级学生, 让学生边学习边总结, 在讨论交流中获得感性体会和理性认识。这些工作不仅激活了学生既有的知识贮存, 诱发了学生的研究情趣, 而且又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进行专题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实践阶段

把“综合性学习”按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让学生自主组织文学活动, 如办报、演讲、辩论等, 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 为下一步引导学生学会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确定为研究专题, 并在研究过程中学会收集资料、讨论分析, 并最终解决问题。这两者互为补充。不同的生活背景, 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熟悉程度, 决定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不同状态。如《走进图书馆》《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网上读写与交流》等, 城市学生较为熟悉, 教学时课堂就比较热烈。而对于农村同学较为陌生, 并且受地方条件限制, 如果就此开展, 容易走过场, 流于形式, 学生研究的积极性不高, 还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不如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 共同讨论, 选出研究主题, 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搜集资料, 讨论分析问题。如,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选题, 有的学生据此写成了《校门外食品摊的卫生状况调查》《校园纸张浪费情况调查报告》等。通过这一步的训练, 学生基本掌握了选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查询资料以及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方法, 为独立研究专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步, 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前老师根据教材要求作精心布置, 活动过程中老师要跟踪指导, 热情帮助但决不越俎代庖。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 适时地鼓励和指导, 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 与学生一起开发综合性实践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 为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气氛, 提供良好的条件。

3. 交流阶段

学生围绕专题广泛搜集材料, 并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后, 然后进行课堂交流。交流, 实际上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将自己的作品传给同学们欣赏, 这是学生最乐意做的一件事。学生首先在小组内交流, 然后推举代表在班上交流, 在交流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别人的经验, 反思自己的不足, 在交流中进行争辩和质疑。无论自己的研究报告写得如何, 大家都在交流中获得收益、得到提高。因此, 综合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重在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而非掌握知识的多少;重在亲身参与获得的感情和体验, 而非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重在全员参与而非少数的出类拔萃。

4. 评价阶段

《语文课程目标》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 进行多样化的探究。”据此, 我们的评价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自我评价;二是相互评价。

由于有交流阶段的铺垫, 评价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为了让学生通过这项活动使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不仅要求学生给其他同学的研究报告提出优点和建议, 更要求学生针对“参与是否积极;是否注意合作;能否根据占有的材料, 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否围绕主题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将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在这些基础上评比出“热心参与奖”“最佳选题奖”“最佳论文奖”等“综合性学习”积极分子。

13.语文园地三习作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材分析:

本单元习作的主要内容是写“秋天的画”,编者的意图是让三年级的学生借助图画,训练观察,学习表达,实际上是看图作文训练。对于刚开始接触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观察”和“表达”都是看图作文的难点。前者是基础,是前提,是关键;而后者往往是大家所忽略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观察与表达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教学重点:口语交际(学生开口说)教学难点:习作(学生动笔写)教学准备:

1.让学生到大自然观察秋天。2.搜集秋天的资料。

一、联想导入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多彩的秋天”。同学们,一提到“秋”字,你想到些什么?提到“多彩的秋天”你脑海里又出现了哪些画面呢?

2、观察美景,激活语言

呈现多幅秋景图,师:你能用哪些准确优美的词来表达看到的画面。

二、画秋天(可提前画)

1、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秋天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在秋天里尽情地玩耍,享受游戏的快乐。这么美好的秋天,想不想将她留住?老师教你们一个好办法,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留住你心中美好的秋天吧!

2、播放轻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画。教师巡视,指导并发现有创意的图画。

三、说秋天

1、小朋友们画得真美,你能把你心中的秋天说给大家听听吗? 小组展示交流自己的画。

2、集体交流。

(1)谁愿意到讲台上来展示下自己的风采?(将巡视中物色好的几幅画的作者请上讲台)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爱护他们的热情、冲动和愿望。】 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如:“苹果把树枝都压弯了,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位同学真聪明,能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比喻句用得真好。(板书:比喻)“小青蛙大声说:‘我不累,我要在冬天到来之前把洞挖好。’”想象真丰富。(板书:拟人)(2)点评。

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评价:

A、表达清楚。介绍抓住了画面的特点,表达有一定的顺序。B、表达具体。能清楚的介绍画面内容,还能适当想象联想。

C、表达生动有趣。会用优美的词语,会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方法。(3)教师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介绍自己的画呢? 师生共同总结:

A、表达清楚。介绍抓住了画面的特点,表达有一定的顺序。B、表达具体。能清楚的介绍画面内容,还能适当想象联想。

C、表达生动有趣。会用优美的词语,会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方法。

四、写秋天。

1、习作导入:这么美的画,还应配上优美的解说词才行。现在把你们刚才所说的,再综合我们刚才总结的经验把这美好的秋天写下来吧!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开始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秋天。

1、同桌交流。

一人读,一人听,让同桌细心听,自己在读的时候也能觉察到写得不好的地方,并互相提出意见。

2、修改。

3、读优秀作文

4、小结延伸。

14.《语文园地三习作》教学设计 篇十四

风景优美的地方

要求:

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写,写一写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也可以写自己想去的地方。

提示:

1、选择自己去过的地方,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写。

2、展开想象,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具体。

3、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4、把写好的习作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取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例文一

春游九峰山

春光绚丽,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本市著名旅游景点——九峰山。

九峰山,顾名思义,它共有九座顶峰。这里峰峦叠嶂,众山一碧,有看不完的美景,有用之不竭的资源。

春天的九峰山到处生机盎然的景象。山上山下苍绿的古松昂首挺立,经过与寒冬的拼搏,更加苍劲、有力;双塔峰直冲云霄,仿佛在展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目之所及,满山遍谷都是浓浓的绿色,那些绿茸茸的小草、灌木个个挺立,整整齐齐,仿佛在接受春天的洗礼

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松涛阵阵,更增添无限的诗情画意,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之画。蓝天下面,座座青山清晰可见,山下的几个大湖,湖水明镜似的闪着春光,湖边的垂柳仿佛在贪婪地吮吸着清凉的春水。

走到山顶,我似有若无地听到有和尚在念经,闻声望去,一座古香古色的寺庙肃然挺立。这寺庙叫方山寺,寺里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她坐在七彩的莲花坐台上安谧祥和。寺前还有一潭碧波荡漾,这是新近修造的方山水库。景区虽然地处高远,但它却以古朴自然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夕阳西下,火红的晚霞把九峰山照得通红,那涓涓的细流,那千姿百态的山峰岩石仍然历历在目,一路归来,我悠然地哼着歌,陶醉在九峰山的春景中……

思路剖析:文章能抓住九峰山景色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写,使读者有一游九峰山的感受。

例文二

黄山游记

黄山,以雄奇壮丽驰名世界,多少人想去登临浏览啊!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跟妈妈一起去浏览,多么令人兴奋啊!

一进黄山,我简直不知看什么好了。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的瀑布。它像一条银色绸带,从云里抖落下来,夹带着哗哗的水声,急流奔腾,气势雄伟,真是 “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顺着山沟蜿蜒而流,成了温顺柔和的泉水。那泉水真清,水底沙石清晰可见,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去。呵,冰凉冰凉的,真比吃了冰棒还痛快!

我爬过上海长风公园的铁臂山,可没见过黄山这样陡峭的峰峦!黄山真高啊,一个个山峰直插云端,不见绝顶,家乡的山和它相比只能算是一个小丘了!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罗列,引人入胜!

黄山真险啊,险要的山道非得拉着铁索,才能爬上去。最险的要数“鲫鱼背”这是在两个山峰间架起的天桥,高达1800米,两面悬空,低头向下一望,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登上“天都峰”的人,回头一望,都会发出惊呼:“好险啊!”

黄山的云海又是另一番景致。近看,它像层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大风吹过,雾气飘散,种种奇妙景象又忽然展现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高处看,就像一波涛滚滚的大海,一座座峻岭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时隐时现在云雾之中,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黄山,美丽奇妙、雄伟壮丽的黄山,我爱你!

思路剖析:本文抓住黄山、水、云海几大特点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层次鲜明,语句优美,词汇生动,每一处又进行了细节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

例文三

迷人的黄果树瀑布

暑期,我随旅游团游览了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

我们坐着汽车行驶在公路上,我的心却早已飞到了黄果树瀑布。离瀑布还很远,我就隐隐约约的听到它那雄浑的声音。起初,像风啸、似海涛,如火车在前方奔驶。渐渐靠近了,轰隆隆的巨响震荡山谷,像万马奔腾,千狮齐喉,汽车转过一座山冈,一片白光顿时跃入眼底。啊,黄果树瀑布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迫不及待地登上山崖上的观瀑亭。

汹涌的洪流像无数匹脱缰的野马,冲出了半天高的河床;又像万条银练,在空中抖开,变成了一道雪白的水帘,铺天盖地猛压下来。那白蒙蒙的水沫,如云似雾若烟,弥漫了方圆数百米,不断扩散着,翻卷着,轻轻地洒在人们的脸上、衣服上。游客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我把手臂伸上前去,水珠轻轻地跳上我的双手,凉丝丝的,舒服极了。忽然,一大片水珠随风朝我们飞过来,把我的衣服全打湿了。我兴奋地大叫起来!顽皮的黄果树瀑布用它那特有的方式欢迎着每一位游客。

黄果树瀑布气魄雄伟,景色壮丽,它以自己奇幻的身影装点着神州大地,让人们欣赏美的同时,怎能不为它骄傲呢?

思路剖析:文章能抓住黄果树瀑布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写,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写作知识:

怎么写不同季节的景物?

写景,要写景物的特点,它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就是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的不同特征.我们写景,只有写出景物的特点,才能给以如临其景,如见其人的感觉.怎么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呢?

首先要仔细观察,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获得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要写不同季节的景物,必须细致地观察景物,而且观察要有重点,要抓住特点,例如在描写《春》中有这样一段话:

麦苗兴致勃勃地繁荣生长,遍野是绿油油的一片,草木吐出了春芽,绿叶,桃花接着杏花,在山间,田野盛开露放,喷着沁人扑鼻的香气。清清的溪水,潺潺地流着,像仙女身上美丽的飘带,从高崖上伸展到遥远的地方去,山崖上,半空中,林木间,莺,画眉、百灵,燕子,黄雀等鸟鹊得意飞翔着,鸣叫着,鸟鸣和溪水的流水声,在春风中轻轻地回荡。

这段话,抓住了春天景物的颜色、形状,味道,声音等特点,展现在读者脑海里是一幅,“春满人间”的美丽图画。

其次,描写不同季节的景物,除了抓住事物特点外,还要注意不同季节中事物之间的比较。比较是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方法,要做到抓住这个季节的景物与另一个季节景物的不同之处。如不善于比较,所写景物的特点也写不出来。

15.“三步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 篇十五

首先,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册教材的每篇课文中都有学生感兴趣的地方, 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就是我们进行阅读教学的最好入手点。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明的、有灰的、有暗的, 明点要利用灰点, 暗点则要利用教学的刺激物使其发光, 从而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大门。每学期新课本一发下来, 求知欲和好奇心, 促使学生先睹为快, 这是了解学生阅读兴趣点的好时机, 教师要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浏览之后, 列出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课文题目, 不喜欢的课中有个别感兴趣的地方也列出来, 对学生不感兴趣的课文内容, 可以使它和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联系起来, 通过某种方法, 把兴趣从彼物迁移到此物上来, 使阅读教学饶有趣味, 学生就会以极大的兴趣去学习、去探索, 把阅读中尝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获取知识, 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其次, 引导学生感知生活, 探索阅读理解。中学生都已涉及或参与了社会实际生活, 并对生活中的辛酸苦甜、真善美丑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 这就为他们的阅读理解创造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 他们可以凭自己感知了的生活和感情去探索, 感知文中的人、事、景等, 有时也完全可以将自己设为文中人进入角色去感知, 学生既是读书人, 又是书中人, 感受更真切, 阅读能力也会得到加强。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加以老师精心引导, 多方面的训练,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消极盲目、被动地接受, 达到“食之其味”的效果。

最后, 指导学生写出阅读笔记,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以看出动手做笔记的重要性。也就是凡阅读必须圈点、勾画、批注、摘抄、写阅读笔记。学生随阅读的进行, 有意识、有目的地用各种符号对文章中的重点词、含意深刻的句子、体现文章中心的重点段落进行圈点、勾画、批注、摘抄, 既分解了课文, 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久而久之, 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习语文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 阅读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只有潜心钻研、正确地解读文本, 把握准确的教学目标, 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设计, 同时能构建灵活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每堂课都真正有所“得”, 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更加精彩纷呈、扎实有效。

16.《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篇十六

首先要避免老师缺位。老师缺位是指某些老师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如对教材的钻研不够,没有吃透教材,讲课缺乏深度,学生学不到知识。批改不认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试卷很草率,有的老师只发不改,有的老师只发不讲,把答案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对答案。这种情况在高三两轮复习中,特别是最后的轮考期很常见,导致最后增分乏术。这种现象实际是老师的懒惰思想在作怪,某些老师想舒服,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累。殊不知,这样做是在误人子弟。我们全体老师都应避免。

其次要避免学生缺位。某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很差,一切依赖老师的安排,就像打陀螺,老师抽他一鞭子他就动一下,不抽他,他就不动了。还有些学生懒惰成性,你就是拿鞭子抽他,他也不动。这两种学生缺位,造成成绩差很好理解。还有一类学生,想学习,但没有方法,不知如何使劲,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看似没缺位,却是效果甚微,事实上还是学生钻研没到位,令人同情。学习既是老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果他的积极性没有激发出来,必然不能得高分。对于前两种学生,老师要将强督促,对后一种学生则要加强方法指导。最理想的情况是,学生自觉性高,方法又得体,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会千方百计的弄懂,他会主动去扫除学习上的一切障碍。语文老师要在这方面多动脑经,力争达到最理想的境界。

最后要避免工具性缺位。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它首先是工具性,所以语文课只能加强工具性,不能削弱工具性。遗憾的是,很多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喜欢架空分析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或是分析诗文“飘逸”“朴实”的风格。偏偏忽略了字词句段语法修辞这些基本的东西。语文老师就应该咬文嚼字,语文课就应该咬文嚼字,把字词句语法修辞这些东西牢牢抓在手中。比如讲一首诗,首先要把字词讲清楚,让学生明白字面意思,然后才能深入分析诗歌的内涵。而不是一开始就分析主旨和技巧,却忽略了字词大意的讲解。

以上讲的是“三缺位”,下面阐述“三到位”。

首先是讲到位,这是对老师而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三者都要求老师讲解到位,使学生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最高境界的讲解应该是使学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悟。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口齿伶俐,知识渊博,讲课时如口吐莲花,馨香暗浮。所以语文老师一定要练就讲功。只有老师讲到了位,学生才能学到位。现在有一种理论认为,老师不应该讲,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讲,老师退出讲台。这种理论容易助长教师的懒惰之风,造成课堂“放羊”现象,应引起警惕。我认为,老师和学生要职责分明,该老师讲的,老师一定要讲到位,而不能失职;该学生讲的,可以放手,但老师善放还要善收,做到收放自如。绝不能放任不管。

其次是练到位。训练是提高成绩的最有效方法,但练什么,怎样练,则大有学问。一般来说,训练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要针对考试大纲的要求,要针对高考试卷,要针对学生实际。做到这四针对,就解决了练什么的问题。怎样练?先讲后练,当堂训练,反复练习,专题练习和综合训练相结合。大体可以解决怎样练的问题。

最后是背诵到位,或者换一种说法是记忆到位。记忆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语文老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背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落实一切知识。否则,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17.《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篇十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第四单元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回想一下这几篇课文!

师:哪篇课文是通过写“我”从外祖母去世这件事知道过去的时间就不会再回来,并和时间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时光流逝,只有珍惜时间,努力和时间赛跑才会成功!生:《和时间赛跑》!师:同学们真棒!

师:哪篇课文是围绕“我”和 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告诉我们朋友 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生:《争吵》!

师:哪篇课文写了小伙伴比试绝招,小柱子专心苦练,终于练出口算的绝招。告诉我们 只有下苦功夫,才能练出绝招。生:《绝招》!

师:同学们记得真准确!

师: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语文园地四》将会给我们带来呈现出怎样的内容呢?

教师展示课件,展示“我的发现”

二、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件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同桌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4.教师引导、小结:这些词语中,每组两个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左边那个字是右边那个字的声旁,左边那个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右边那个字。

5.齐读词语,积累词语。

6.拓展练习:你能找出也具有这种规律的词语吗? 像这样的词语你能说出几个吗?(请三名学生说说)师进行鼓励表扬!板书设计

我的发现

三、日积月累

师:那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三个好朋友!“的,地,得”

师出示课件,请学生齐读短语句子,并说说发现了什么?师进行小结。并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我会填。

光彩夺目的(春天)(宝石)(焰火)

清澈见底的(小溪)(湖水)(池塘)

弯弯曲曲地(流淌)(爬行)(流向远方)

和颜悦色地(说)(点点头)(看着我)

鲜花开得(很美)(正艳)(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

时间过得(真快)(太慢了)(像闪电一样)师进行小结点评。

四、看图说成语

同学们,在广阔的汉语天地里,有一个成语世界,那里有令人心旷神怡的青山绿水,有五彩缤纷的奇花异草,有生气勃勃的珍禽异兽,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成语乐园,畅游成语世界。出示课件:看图猜成语

(一)欣赏画面,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个有趣的动画成语故事,想不想看呀?在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听清故事主要内容。

1.欣赏动画成语故事: 出示课件:

掩耳盗铃

看了刚才的动画故事,你知道这是什么成语故事吗?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吗?这时你最想说什么?

我们不仅可以从故事里读懂成语,还可以从生动的画面上读懂成语,下面我们来看图猜成语!

2.观察图画,猜猜成语(出示课件)(1)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猜猜这是什么成语,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并说说理由。(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师:老师这里还有几幅图,你也能猜出来吗?(3)教师补充图画,学生猜谜(出示课件)。猜出谜底:指鹿为马、守株待兔、虎头蛇尾、祸从口出、惊弓之鸟、八仙过海、揠苗助长、指鹿为马、火上浇油、一刀两断

(二)巧填成语,积累成语: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更多的成语吗?其实成语是有规律、特点的,只要我们找到了一些规律、特点,就能掌握更多的成语。这里有许多成语,你能说出来吗? 巧填成语(出示课件):

(一)心一意

争(先)恐(后)九(牛)二

(虎)

(七)嘴

(八)舌 积(少)成(多)

(十)全十美(大)惊(小)怪(万)紫(千)红(左)顾(右)盼

师:仔细看你有什么发现?

原来有的成语是由数字组成的。同学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些数字很神奇,能组成各种各样的成语。有些成语非常奇特,是由反义词组成的。你们知道十二生肖吗?(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都可以出现在我们的成语里,可有趣啦!你还能举个例子,说出这类成语吗?师点名请同学说一说。(如胆小如鼠 鼠目寸光 牛头马面 九牛一毛 对牛弹琴 虎背熊腰 狼吞虎咽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龙飞凤舞 画龙点睛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打草惊蛇 兵荒马乱 马不停蹄 亡羊补牢 闻鸡起舞 金鸡独立)师小结,同学们知道的成语可真不少,老师都很佩服你们!

(三)“我做动作你来猜”成语游戏

师:好了,我们来放松一下,做个小游戏!游戏叫做“我做动作你来猜”成语。

游戏规则:1游戏分五组进行,每组请两名学生为代表。2游戏开始时,每个同学都要保持安静,认真看同学表演(动作 表情)。3教师出示成语,一个同学用动作、神态等相关提示(注:不能说出成语中的任何一个字)把成语模仿出来,另一个同学背对屏幕,猜成语。师点评,对表现好的一组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太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加油!

(手舞足蹈、捧腹大笑、垂头丧气、抓耳挠腮、金鸡独立、东张西望、上窜下跳、画饼充饥、一瘸一拐、东倒西歪、蹑手蹑脚)师进行小结评价。

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的游戏就做到这里,课下我们也可以继续和同学一起玩这种游戏,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玩,比如成语接龙,根据成语,画出简单的图画等等!

五、总结活动,拓展延伸

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8.《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篇十八

语文园地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的发现”“读读记记”,一是“读读背背”,还有一个是“成语故事”的教学。“读读记记”选取的是课文里的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这些句子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是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积累这样的词句,可以使学生多了解一些语言现象,使学生领悟语言更多的表达方式,因此,我遵循教师用书中的教学要求,通过让学生读句子、说句子,让学生认识比喻句、拟人句;通过反复读句子,让学生理解这些句子在文中的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我再让学生在书中找一找学过类似的句子,进行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多种表达方式。教参要求不讲解修辞知识,因此,我没有去强调修辞知识。在学“读读背背”的内容时,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悟出谚语含义同时,使学生受到思想方面的教育,积累语言,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成语故事的教学我采取的是让学生自学完成,先出示一些自学要求,根据要求在小组内互助学习故事内容,理解寓意,然后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这样做既达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达到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初中语文教学的三优化 篇十九

镜头一:语文教师甲满面笑容地走进教室,宣布上课。然后开始学习词语,先是投影词语,学生板书注音,集体订正,齐读三遍;指名学生解释词语;让学生造句,然后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造句;最后抄写三遍。这个过程整整用了近20分钟时间。

镜头二:下课的铃声响了,语文教师乙开始布置作业。将课后的词语抄写三遍,解释一遍;将《补充习题》上的习题做在作业本上;将胶片上的题目做在作业本上(一道关于词语的选择题,一道关于病句修改的选择题,还有一道仿写题)。

期中之前,学校组织三个年级进行学校内视导检查,我有幸听了几节课,上面是我截取的两个镜头。甲教师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夯得实,记得牢,无可厚非。但是这个环节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使本来可以在课前就该掌握的内容分散授课时间,课堂的重点内容只能浮光掠影,匆匆而过。乙教师布置的作业有针对性,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将训练重点放在平时。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的地方,作业量太多,在校时间很难完成;本该在课本上完成的习题非得抄做在作业本上,浪费时间;选择题不应该让学生抄做,说说就行了。

可见,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上还明显地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课堂结构不合理,重点内容不能深入探究;作业量大,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对语文教学进行优化。

一、优化课前预习

自规范办学以来,学生的在校时间大大缩短,课余时间的学习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师要将授课内容前置,让学生充分地预习。预习可以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之上,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从而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为高质量的教和学打好基础;对于施教者来说,预习可以发现学生在自学者遇到的问题,为授课指明方向,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把它看作备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视预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以便恰当调整教学方案,取得较好效果;预习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独立思维的机会,从长远看,它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撷取、驾驶知识等能力。学会预习,学生将终身受益。

预习的内容包括: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因为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了解背景,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课文。2.朗读课文三遍,第一遍大声朗读,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第二遍默读课文,划出重要的词语和成语,并且掌握它们;第三遍,先看课后习题,然后带着习题去速读课文,基本上解决课后习题,有疑点的作标记。

这样明确地布置预习作业,使学生知道怎样去自学课文,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自学的习惯。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只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将学生有疑问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共同攻克难关,就能达到高效的要求。在上课前,教师要将学生的疑难的地方进行归纳整理,以便上课的时候有针对性地探讨和强调。

二、优化课堂结构

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需要优化课堂结构,要研究如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学生都理解的、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的(如词语)、老师讲了也不理解的知识通通剔除,在课堂上集中攻克难点。还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保持足够的好奇心,沉浸在课文所创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合作学习,在师生的交谈中完成学习任务。我在教学的时候,就使用导学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变“学会”为“会学”。首先,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预习提纲进行预习,目标步骤清晰,操作性强,避免了预习的盲目性。特别是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可以逐渐地培养学习习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预习阶段学生在目标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整理、概括,并初步解决。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对疑难问题质疑、讨论、探究、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兴趣的产生从根本意义上讲不是感知而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认真思考。教师要创设一个自由的学习氛围,用灵活的方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教材《蜡烛》时,上课前几分钟检查学生预习,指名默写词语。然后让学生谈谈预习这篇课文的感受,用一个词去概括,很多学生用的是“感动”,我又继续发问:这篇文章让你感动的是哪些情节呢?请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这个环节就是要带领学生去朗读课文中的精彩段落,精读后赏析,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还可以继续发问:文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呢?引导学生探究作者以小见大的写法和选材的精当,在如此惨烈的战争中,一位连自己行走都困难的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激烈的炮火,将一位素昧平生的异国战士的遗体像自己的儿子一样掩埋了,还在战士的坟头上插上了自己当作宝物一样保存40多年的蜡烛,彻夜守候。这样的故事怎能不令人感动呢。整个课堂沉浸在浓浓的感动之中,这样的课文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深远的。

除了课文重难点之外,还有一些老师没提的但非常重要的知识,需要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时候完成。

三、优化作业布置

语文作业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避免重复性的训练。词语已经掌握的无需抄写;字数太多费时费力的(如选择题)不要布置;不需动脑筋的不布置。

1. 读书和读书笔记。

一位会开书目的语文老师才是一位好老师,一名热爱读书的学生不会是坏学生。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可以让学生摘抄一些名句、古诗、成语、名家名篇等,以课本为主,以课外读物为辅。比如为了丰富学生的古诗句储存量,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增加文化积淀,可让学生积累各类古诗句,如描写花、鸟、山、水、雨、雪、风、月、春夏秋冬四季、别情、思乡情、亲情的诗句等。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学生完成知识的积淀,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了能力。要将课外时间解放出来让学生阅读,并且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将读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血肉。

2. 写随笔。

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随笔的内容,要写所见、所思、所感,写读书心得、仿写、续写课文,等等。老师还须作好指导和定期讲评,发现好文章及时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或推荐给各种刊物,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让他们在练笔中获得乐趣。平时观察到大大小小的事情、读到好的作品往往会有创作的冲动,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种观察和感悟表达出来。我在平时经常布置学生写随笔,有时是命题。天气冷了就写《今天零下10度》,热了就写《这个闷热的鬼天气》,春写花,秋写叶,冬写雪,夏写荷。这样的练习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有帮助,也能激起学生创作的灵感。

3. 课本上的习题。

上一篇:冬天的记忆作文550字下一篇:实习老师的见习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