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应用体验

2024-09-03

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应用体验(精选16篇)

1.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应用体验 篇一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生产领域,在社会中越来越显示它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下文是聘才小编为大家介绍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1】

在本次信息技术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的按照每个模块的要求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通过培训学习,觉得收获颇多:

多年来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及学校条件的限制,在农村中小学中难以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思品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信息技术就是单纯的电脑操作,教师上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操作电脑,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学会正确开机、关机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之间的很多信息技术课时就用来给学生观看视频,学生不用呆在教室里学习就觉得非常高兴。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没有一个领导听过一堂信息技术课,没有一个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过合理化建议。作为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即使没有按照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很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自从参加了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发觉自己以前的想发异常幼稚。针对我校的实际,我认为在农村中小学中,要按照大纲要求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农村小学还有很多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很少有机会与电脑接触。学校的计算机少,电脑配置低,难以保证学生正常上机实践的问题,给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此次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坚持每天都上网学习,参与在线交流并高质量完成作业。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让我在学习中感觉到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等都是一个新问题。就像我们乡镇小学的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实现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应有的价值。

此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课堂自学,虽然是这样,但是听着老师的讲解,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在培训中,我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次培训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通过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我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使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得到了提高,为了真正推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将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同时,学无止境,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很实用,培训结束后,我要把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相关的知识,争取使自己的计算机技能能够更长时有效的为教学工作服务。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2】

小学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达到了教学过程优化。当然,任何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能。现如今许多教师已经学会了运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但如果不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不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味地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不但不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反而会适得其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感知和体验”。

小学生学习数学中,许多概念对他们来说是抽象的、模糊的,这就需要首先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很好的表象,让学生试着自己去感知、发展、自动探索,建立新的认知机构,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而这些都需要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感知能力的培养。学习活动中,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实物的支持,如果没有丰富的感知材料的支持,清晰完整的表象无法建立。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却忽视学生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只是一味的追求华丽时尚的多媒体课件演示,进行空洞、乏味的说教,结果适得其反。例如:“千米的认识”的教学,千米是较长的长度单位、它不能直观、具体靠眼睛就能观察得到,只能靠亲身体验,实际感知。为了让学生通过实际感知用千米作单位的距离,在这节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做了大量的课前调查和亲身体验活动。让学生由家长带领体验从家出发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用了多长时间?感觉走得累不累?你觉得1千米怎么样?跑一跑学校的跑道:1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跑完1千米后感觉累不累?推测游泳池:长50米,20个来回是1千米。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去走一走、观察、推测等体验性活动,丰富学生对1千米的感知。在学生熟悉的、有趣的具体情景中,用不同方式建立了1千米的实际观念,清晰完整的建立了1千米的表象。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直接获取了新知,而且学生一直是在积极主动的、兴味盎然的、心情愉快地学习。

再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教师可设计这样一节数学活动课,钱币中的数学问题。用50元钱,去菜场买菜准备今天的晚餐。在游戏中教师提供一些荤菜、蔬菜的价格,并让一些学生做营业员,其余学生自由组合成家庭。这时学生首先要根据家人的喜好开出菜单,通过估算买菜的总价不能超支,还要懂得货比三家,个别学生还知道在买卖中进行讨价还价。在这样的游戏中,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数感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情商,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东西。但在这些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实际有趣、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趣味性的练习中轻松巩固知识、应用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现代多媒体教学使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教师,主体仍然是学生。由学生具体操作就能解决的问题,绝不能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取而代之。因为尽管多媒体功能再强大,它也不能代替学生由操作而获得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要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但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公开课,简直成了多媒体的天下,许多需要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去探索的机会都被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所代替。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在学生猜想到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接成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求圆的面积后,教师根本没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而是直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把圆平均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等,再拼成长方形的过程。当学生独自练习时,却发现他们只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但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这就是课件的演示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了,形象的课件确实吸引了学生,但没有真正促动学生的思维。其实这个拼接的过程更适宜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让他们在操作中观察、发现、体验,他们会真切地感受到圆与拼接成的长方形的关系。这也充分说明了如果多媒体的演示代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就会减少,学生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实际收获,这正是课堂教学的大忌。

多媒体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都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因此,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去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多媒体的使用中,有些教师把多媒体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忽视了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时,本应该让学生思考时,教师却直接用多媒体演示;有时,学生在解题时出现了疑难,本应该引导学生仔细探索时,为了让自己已做好的课件别浪费,便走马观花似的晃过去了。一节课下来,就像在演电影,教师就好像是解说员。

教育的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激荡了学生的思维,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学生是很敏感的集体,尤其对教师的一举一动更加敏感。教师站在讲台上,是饱含感情,还是在机械地完成教学,学生都很容易感受得到。教师的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这些是任何电子媒体所不能代替的。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若没有情感的接收,学生会感到不受尊重,容易陷入被动盲从的学习与生活中,以致于对教师和教育缺乏信任感,对自身的成长也会感到迷惑。因此,富于真情实感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应在合理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寻求机会走入学生当中,当某个学生回答很有创意时,我们可以摸摸他的头、为他竖起大拇指,……而这些肢体语言的赞赏,站在讲台上是无法实现的。

综上所述说明,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只有适时、适度地把握好应用的各个环节,重视学生的感知和体验,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3】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很庆幸区教育部门为我们提供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得到名师传授的教学经验和技术指点。从教以来,我接触教育技术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利用这次培训正好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虽然学习很紧张只有六天的时间,但过得很充实,受益非浅,让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这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大的不同之处。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对我们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梳理,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老师的有效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

这一堂堂授课虽然还略显生涩,但也雏形颇具,使我深受启发,并理清了自己的收获:

1、接受了教育技术这个新的专业术语。以前每每谈到教育技术能力就想到信息技术,其实教育是一半科学一半艺术,现代教育技术首先致力于以科学观来考察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设计教学策略,力求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获得尽可能理想的教学效益。

2、深入领会了解了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前我们的教学更多的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技术、轻思想等。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体会到,要真正上好一堂课,课前的思考、准备及课后评价、反思与课堂上的组织、教学等环节同等重要。

3、学习领会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在这里,我是作为一个学生的角色在课堂里感受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比自己的学生如插秧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有了更多合理利用身边的教育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致的思考。

4、矫正了一些有偏差的想法。以前学校教师每当喊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时,都会以条件有限为借口。现在我更清晰地知道教育技术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外,只要合理、科学地使用教育技术,同样通过传统的媒体也能上出一堂高质量的课。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将因此而振作精神,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

我坚信,短暂的培训将使我终身受益,并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拓宽道路,我一定会好好珍藏且不断充实!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学习心得【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主要手段。因而,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计算机的操作是我们必须掌握一门技术。能 入到咱们长子的教育队伍中,并能参加这次计算机培训,我感到很荣幸,故而倍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与同行的相互学习、交流中,我收获颇丰。我不仅明白了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职业的专业性。而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 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开展教学。所以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 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形 势下,未来教育应溶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

1、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意识。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当今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 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 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3、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短些,但我通过学习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还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

2.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应用体验 篇二

●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大量美术名作,体验作品境界,提高美术素养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需要积累大量的美术作品来拓展视野,才能亲身体验各种作品的创作意图和艺术境界,才能有所感悟、有所创造。所以,学生首先需要欣赏大量的作品,才能提高美术素养。传统的欣赏教学虽然占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缺乏学习资源,通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资源及其丰富,古今中外、各种画派、各种风格的作品应有尽有,而且有些从来不让近看的真品直接扫描发到网上,可以制成电子画册,可以随时翻看。学生只要掌握了IE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的方法,就如进了艺术的殿堂可以畅游其中。

●信息技术环境下欣赏美术作品,情景交融,如身临其境

欣赏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要使学生真正会欣赏,还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进入艺术之境,体验艺术的内涵。信息技术具有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于一体立体地表现信息的功能,使学习情景的创设变得得心应手。教师可运用Flash、Photoshop、PowerPoint等多媒体制作软件,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用图表、动画、声音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并从作品中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比如,欣赏《画影子》作品,传统上教师只是展示一些图片,口头介绍图片内容,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接受的信息量很有限,而且仅仅是表面上的,没有体会到内在的精妙之处。利用多媒体软件配上相应的音乐,如“小桥的倒影”,小桥流水配上柔美的音乐和潺潺的流水声,使人如置身其境,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创作作品时的意境,产生共鸣,甚至也会产生创作的灵感和热情。再如“夕阳下的岩石”,通过电脑将场景形象、逼真地展示出来,岩石在不同角度阳光照射下的影子、水波的动荡、倒影的明暗变化,就像实物再现,而且能将大自然的瞬间永久留住,使人自然而然地对大自然的伟大体验深刻,对作品的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大师的杰作惊叹不已。信息技术使美术欣赏如身临其境,使我们像看到真品一般体验到那种几近真实的虚拟。

●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发现美术规律

学习美术首先要了解一些美术知识,比如,线条、形状、色彩、明暗。如《千变万化的线》一课,传统教学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各种各样的线条进行讲解,或者用实物来比划,然后总结出一些规律,灌输给学生,这种单调、枯燥的教学,表面上学生将这些知识记得很好,但不是真正地接受,更抹杀了学生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制成课件,可以先出示一座漂亮的城堡,城堡包含了很多线条,引导学生从中寻找出各种各样的线条。学生每找出一条,教师就用动画闪烁的效果将这些线条突出,不同的种类闪烁不同的颜色来突出提示,让学生体会线条的千变万化,体验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美。童话城堡赏心悦目、直观逼真,直观地解释了线条作为重要的的美术语言产生的过程,展现了线条的魅力。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自然而然地概括出线条的种类、特点,并在体验中得到启发,发现一些规律,高质量地完成学习目标。

●利用网络资源,感受创作准备工作的丰富与快乐

创作美术作品之前是准备工作。传统上只是准备笔、纸张、颜料等一些琐碎的表面工作。实际上准备工作最重要是作品的预先构思,而构思一幅优秀的作品是需要大量的素材并加以研究的。而网络优势在这方面可以得到尽可能的发挥,正可以满足学生对创作素材的需求。学生通过确定的某一主题,可以很快得到大量相关的素材,将不同的美的形式与学生的创作情感作最初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调动学生对作品完成的向往。例如,学生要完成一张高质量的贺卡,可以先从网上搜集大量的贺卡,虽然同是贺卡,但内容构思是有很大区别的,有的表现健康、有的表现快乐、有的祝愿学习进步、还有的表现家庭幸福,等等,随着寓意的不同、作者心情的不同、作者角色的不同,画面、贺词以及音乐等整个风格就有所不同。学生可以深挖创作意境的设想,研究这些素材的优缺点,通过大量的对比研究和取长补短完成更加完美的构思。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大量美的素材,在美的享受中受到启发,构思自然而成,快乐的体验不言而喻。

利用信息技术的另一项准备工作是构思完成以后对所需的搜集。如果是在电脑上进行美术创作,主要表现的是创作构思和创作寓意,是一种艺术风格的表现或大气磅礴的思想体现,不要求细腻的笔法和细微的情节,那么一些无关大局的地方就可以用现成的素材。比如,一片树叶、一只头花、一只飞蛾,这些都可以在网上快速找到合适的,为整幅大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体验美术创作的挥洒自如

学习美术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美术创作,一切的工作都是为此而准备的传统的美术创作是画于纸上,当然这是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必要的形式之一,尤其是中国画离不开毛笔和宣纸。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技术的发展,纸上创作不再是唯一的形式,而对有些作品来说,电脑创作成为更好的形式。

美术课程中还有许多内容,利用电脑可以设计的更丰富多彩,如邮票设计、贺卡设计、板报设计等。像用图画、Word、金山画王等软件进行较为简单的图案设计,例如,美术《童话城堡》一课,传统上由于学具的限制,只能画一些简单而呆板的图形,绘制艰难,而且速度缓慢,许多学生因为制作过程过分繁杂而失去耐心,画不出精致的作品来。而用上述任何一种软件都可以自如地运用各种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甚至特殊图形,都可以随大随小、随宽随窄,随意移动,随意添颜色,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漂亮城堡。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反复尝试、反复重组、反复填色,直到满意为止。特别是金山画王,最适合于这种儿童创作,方便快捷,运用自如,可以创作出绚丽多彩、富有想象力和童稚情趣的作品。这种创作使孩子能展开想象、尽情挥洒,乐此不疲。

用比较专业的Photoshop软件作特殊效果处理,更形象、逼真,能达到手工绘画所达不到的特殊艺术效果,创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来。例如,用“模糊”效果作奔跑的小狗、水中的倒影,用“渐变”效果表现光的明暗变化,用“通道”作过渡效果,用“滤镜”作油画效果、光点效果、书法效果,等等。这是一个专业软件,比较难学一点,不再详述。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作显得轻松自如和得心应手,学生容易实现预想的效果,能充分地展现学生自我创作的创新性和独特性,避免由于眼高手低带来的不快,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将美术作品进行网上评价, 体验更多的成功

信息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是在网上与他人交流。可以鼓励学生将美术作品发到网上并建立论坛,供他人欣赏,并请他人评价。网上有许多热心而诚实的人,他们会给予赞扬,也会提供宝贵的意见,也许会有高水平的人给予指点,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和他们讨论,不必有顾虑(比如家长和老师),思维会更开阔,学习的热情更高涨。由于得到了更多人的评价,学生会觉得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和支持,对自己的作品有更准确的定位,有更多的改进和提高。学生从不断提高中体验成功,自然会觉得创作是一件非常开心愉快的事。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存在诸多联系,在信息时代,电脑、网络是美术创作和美术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将会是美术教学的新趋势,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形式。电脑美术作为美术领域的新成员,有着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学习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例如,美术教材中对Photoshop的应用,信息技术教材中对金山画王的学习和画图的学习,等等。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是在美术的任务驱动下开展学习的,美术课本中的许多内容也非常适合于用信息技术来教学,甚至有些内容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才能达成学习目标,如《电脑技术设计欣赏》,学生只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才能体会电脑美术的创作方法和不同的趣味。信息技术提倡和其他学科整合,而美术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更自然、更密切,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3.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应用体验 篇三

一、体验学习圈

体验学习圈理论是大卫·库伯(Davidkolb)在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库尔特·勒温和皮亚杰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经验学习模式。其核心是将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即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具体经验……。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课程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有师资建设、教材选择、资源建设(包括硬件设备和信息资源)、教学评价、学校的重视程度等。本文仅从学校的重视程度、师资及教材(课程设置)等三方面对课程现状进行简述。

(一)学校的重视程度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长期受到冷遇。不少小学的校级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也只是为了应付所谓的素质教育,根本没有给予其作为一门基础类工具学科应有的重视。

(二)师资建设

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导致信息技术教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些小学甚至没有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而只是让略懂一些信息技术的其他学科教师来兼教信息技术课程。

(三)教材选择

在教材选择上,笔者所在地区使用的主要是两种教材,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信息科技》(小学版)教材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小学信息科技》。两本教材难易适中、各具特色,都能满足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根据一份河北省2011年的调查,该省11个地区的18所中小学的调查结果中,18所学校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就有四种,而且据了解,有的学校每年还在不断改变所使用的教材。众所周知,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性作用,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是重要的参考。而教材的不统一严重制约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另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内19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调查报告显示:教师普遍认为部分教材偏难,教学任务偏重。一些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计算机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适当压缩教材内容,增加学生上机时间。这份调查还发现该省现有的教材安排不符合教育部门规定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70%的相关要求,如果严格按照教材内容授课,学生的上机课时将得不到保证。

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地方差异很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设备较先进,师资力量也比较雄厚,而有着大部分人口的农村和西部地区却是设备落后、师资薄弱,在软硬件缺乏的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很难开展。

此外,在课程设置上,以笔者所在的地区为例,笔者执教的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信息技术(笔者所在地区称为信息科技)课程体系较为完善也颇具特色,包括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种类型的课程。在小学阶段(一至五年级)要求基础型课程总课时数为68课时;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建议课时数为68课时。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情况是:学校领导不重视此学科、各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差异、学生其他学科学业负担重等原因,使得绝大多数学校只是在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基础型课程,而拓展型和探究型的课程则是被其他学科“占用”。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小学生与Scratch

小学生正处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能力、记性能力却很强的特殊时期。如今的信息社会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巨大且复杂,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让学生快乐学习。

早期中小学开展BASIC、PASCAL语言学习,其本意是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为目的。但其存在的明显问题是缺乏学科思维,过多地关注具体语言的细节。

而Scratch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Scratch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发的面向青少年的图形化简易编程软件,可以让使用者通过色彩丰富的指令方块进行组合来创作出多媒体程序、互动游戏、动画故事等作品。Scratch的宗旨是“创作和分享你自己的交互故事、游戏、音乐和艺术”“在设计中学习”的方式,给孩子们全球最好的创意平台。Scratch的特性使它成为信息技术拓展型课程的最佳选择。

四、体验学习圈在小学信息技术拓展课程Scratch2.0学习中的运用

前文已对体验学习圈理论进行了简述,具体到小学信息技术拓展课程,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及Scratch2.0的特性,设计了体验式的学习活动。

(一)体验学习

通过对小学生学习Scratch活动的观察分析,在学习圈理论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体验式的学习活动环形模型:

体验模仿反思观察概括知识点主动创新(体验模仿……)

举例,点击舞台上的绿旗,观察小猫开始在舞台上走路,在好奇心的促使和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改变小猫的脚本,将移动步长增大。再次点击绿旗时小猫在舞台上跑了起来。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第一次点击绿旗运行脚本是学生的“具体体验”,小猫走路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猫会走起路来?进入了“反思观察”阶段。接着通过尝试得出了“积木脚本可以控制小猫的行走”“脚本内某个积木参数的变化可以改变小猫的速度”的结论,这时就进入到“抽象概括”。然后学生根据这个知识点对脚本进行改编、创新,如修改等待时间的脚本。在之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也能根据上述过程进行学习,体验创新,如此循环。

(二)应用实例——“章鱼吃小鱼”游戏

在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城市学校少年宫拓展课程中,学习的内容就是Scratch2.0,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游戏、动画故事来学习Scratch。学生感兴趣的包括打地鼠、F1赛车、打爆气球、章鱼吃小鱼和成语故事等。

根据体验学习模型学生分四个环节开展学习。

1.体验游戏开启思维

首先以全景舞台模式展示章鱼吃小鱼游戏,通过试玩体验,了解该游戏的基本规则。然后导入舞台背景及必要的角色,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2.反思观察举一反三

在学习“章鱼吃小鱼”之前,学生已学过“打爆气球”,这两个游戏胜利的条件类似,不同的是事件控制环节和气球(小鱼)的行进状态。为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学过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以下是3段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片段1:

生:为什么我的小鱼游到屏幕外去了?

师:屏幕X轴的范围是-240到240,Y轴是-180到180。而你让小鱼移动的范围是?

生:我就是在这个范围内产生随机数的啊。

师:你有没有想过小鱼本身占用的屏幕?

生:喔,明白了。

课堂实录片段2:

生1:我觉得小鱼的脚本可以照打爆气球游戏里的气球那样写,照抄就行,不用修改。

生2(抢在老师之前):不行,我已经试过了,照气球的脚本写,小鱼就向上飞起来了。

师:那应该怎么改?

生2:可以让小鱼正常移动,然后碰到边缘就反弹,这样小鱼就可以在水里游了。

师:那么“当角色被点击”这个事件要调整吗?

生2:这个我还没想好。

师:再来观察一下打爆气球游戏,程序开始时气球有没有动?

生2:没有。

师:为什么?

生2:因为气球还没有被点击。

师:对。所以我们要换一个事件来控制小鱼,换成“绿旗被点击”,让3条小鱼在程序开始时就动起来。

课堂实录片段3:

师:事件换了,新问题又来了,怎么让计算机知道小鱼被章鱼吃掉了呢?

生:用侦测。

师:观察一下舞台上,侦测什么比较合适?

生1:侦测章鱼这个角色

生2:也可以侦测颜色,章鱼的绿色的,和所有小鱼都不一样。

师:非常好,同学们不仅善于思考,也能仔细观察,学习能力又提高了。

3.抽象概括锻炼逻辑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章鱼吃小鱼游戏”和“打爆气球游戏”的脚本,说一说区别和联系、本课中新学了哪些知识点和技能点。

4.主动创新完善作品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在原脚本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学生1:调整难度,吃到不同的鱼得分不同。红色的1分,黄色的2分,紫色的3分。相应的鱼移动后等待的时间也要调整。

学生2:可以设置鱼在某个随机时间内是闪光的,吃不掉的,而且这时章鱼触到闪光鱼就输了。

学生3:不停转换背景,让游戏更有趣。

学生4:会有蛙人出现,章鱼如果被他抓住就完了。

(四)实践研究启示

体验式的Scratch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且有效激发了其逻辑思维、主动创新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分享和互助精神。

五、结束语

模块化、可视化、简易化促使编程语言越来越面向大众,而Scratch的出现则把这一趋势进一步拓展到青少年。Scratch以其积木化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显著的作用。不过,目前国内的Scratch教育还未普及,在很多方面,诸如教材、师资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希望本文能对打算开展Scratch课程教学的同行有一点点借鉴作用,如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4.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应用体验 篇四

通过本次教育学习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学到了非常实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我的学科教学很有帮助。

一、科技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中学的教学同样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理念和支持,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必由之路。

二、现代的学生,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

我们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开拓思维,而使用信息技术,能创设贴进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运用声音、图像等先进手段来挖掘教材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挑战自我,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现代的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已是必然。

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关系未来将发生本质的变化,学生将根据个人的需要实行自主学习,从而拓宽视野,发展思维,而教师则会成为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在教师角色定位上,教师将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同时,教师将更注重学生合作、协同能力的培养,合作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这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合作学习者、合作研究者,生生互动、合作学习。

四、现代的课堂,需要信息技术支持。

现代的课堂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计算机成为能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新技术。利用信息技术能给学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让学生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5.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 篇五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体验,使我进一步了解了信息技术这一门科目。在各个工作领域中,每个职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会学生学习,对于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的信息技术课来说,是最佳的教学策略。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信息技术课学法指导,应着重这几方面: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主动性就高,学习效果也就会更好。要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对信息技术课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好课堂任务,比如在画图软件的学习中,可以展示优秀作品,学生自行设计作品;在网络应用上,让学生上网体验;在程序设计上编些小程序解决数 学问题等等,这样让学生有成就感,自然就有兴趣学习。

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 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要把握好教学进程的坡度,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学生试着自己去解决,在自身实践中体会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 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6.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应用体验 篇六

XX年初中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

一、深刻领会和把握教材,努力拓展教学的空间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编排,除了考虑到了呈现的连续性、相关性和难易程度之外,还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水平,甚至照顾到了零起点的学生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自信,而教师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学生在自己完成课本内容之后,在对相关的知识探索和交流中,掌握了书本中还没有介绍的知识,对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把枯燥的理论上得轻松风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而不喜欢上理论课,而我学校就还没有电脑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尽量将枯燥的东西讲解的生动形象一点,教师在讲解时,可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的比喻,引用身边的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可。用好的比喻,贴近聋生生活的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可以把理论课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世界的五彩缤纷。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教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体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什么问题才会及时地提出来,师生双方才可以及时交流。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度”,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在和谐中诠释教学,让学生在和谐中建构知识,从而在学生心目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让自己的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

XX年初中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多年来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及学校条件的限制,在农村中小学中难以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思品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信息技术就是单纯的电脑操作,教师上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操作电脑,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学会正确开机、关机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之间的很多信息 技术课时就用来给学生观看视频,学生不用呆在教室里学习就觉得非常高兴。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没有一个领导听过一堂信息技术课,没有一个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过合理化建议。作为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即使没有按照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很受到学生的欢迎的。自从参加了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发觉自己以前的想发异常幼稚。针对我校的实际,我认为在农村中小学中,要按照大纲要求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农村小学还有很多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很少有机会与电脑接触。学校的计算机少,电脑配置低,难以保证学生正常上机实践的问题,给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此次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坚持每天都上网学习,参与在线交流并高质量完成作业。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让我在学习中感觉到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等都是一个新问题。就像我们乡镇小学的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实现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应有的价值。

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此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课堂自学,虽然是这样,但是听着老师的讲解,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在培训中,我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三、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信息技术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这次培训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通过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我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使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得到了提高,为了真正推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将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同时,学无止境,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7.数学体验性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价值 篇七

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数学概念、原理的建立过程, 实际上是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 对现实世界中相应事物及其关系进行不断抽象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 既受其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 也受数学学习材料的影响, 数学教师就是要在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掌握数学学习材料特点的前提下, 针对不同心理发展水平学生的特点;以他们所理解的语言、有计划地向学生讲解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经验、直觉、想象、抽象等内涵, 引导学生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意识的、主动地体验, 感受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数学美, 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层次水平。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需要运用各种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 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 既涉及到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结构的性质, 也与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水平和数学能力高低有关, 同时还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动机等非认知因素有关。这样, 教师在向学生传递具体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要注意发挥数学知识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作用, 向学生充分展开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 全面让学生经历相应的数学思维获得过程, 体验数学研究活动的真谛。

由此, 数学体验性教学就是借助过去的经历、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数学, 体验是用全部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数学事实、数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就是把数学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师生运用协作、探究的方式, 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熏陶,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高中数学体验性教学就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中心, 并将学生的自主体验作为目标、作为中介、作为过程、作为结果而进行的教学。高中数学体验性教学, 是为了学生体验的教学, 是通过学生体验的教学, 是学生在体验中的教学, 是实现学生体验的教学。

将信息技术合适地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 可以改革与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把文字、声音、图象、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信息得到更完美地表达, 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它使高中数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结构, 以致教育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 学生作为主体有兴趣全程参与、体验教学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适时恰当地选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 以逼真、生动的画面, 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 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使其重视实践操作, 科学地记忆知识,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

8.小学信息技术体验式课程开发研究 篇八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体验是课程;开发

0.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开始渗入进我们生活的各方面。在教育领域不断扩充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在小学课堂上占有一席之地。小学教师在开展这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卡称已经获得了教师的高度关注。信息技术教材与其他教材有一定的不同之处。信息技术的运用充分表现出现代技术的快速进步。现阶段,在国务院出台相关规定之后,我国各大城市的小学相较于欠发达地区已基本实现了信息技术课程。在教育领域,体验式课堂的学习作为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小学信息技术开发体验是课程其关键之处在于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归纳、体验、反思、应用学习。

1.体验是课程的开发

根据“课程开发”这几个字我们就可以发现,课程的开发需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求进行考虑[1]。在课程开发中需要依据主要目标来挑选学科中相关的部分进行设计、组织以及评估和修改活动,争取达标。体验式课程通常需要注重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学生的需求确定开发的目标。开设课程的目标,就应当保证课堂氛围,教师是影响课堂的氛围的主观性因素。就当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教师已经很熟练的操作相关技术设施,同时也整合了相应的信息技术。为由教师具备这种条件,才能够利用硬件設施和条件来营造现代化的活跃气氛,让学生与时代接轨。其次,学科设定与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信息化较为显著地技术性课程。因此,在体验式课程开设中就应当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通常情况下,体验式课程开发具有以下目标。第一,知识目标。通常而言小学信息技术对小学生仅是一个初步的涉猎,。信息技术的起源和里程对我们现在生活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第二,能力目标。根据信息技术教育,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得到、处理以及传输有价值的信息。第三,情感目标。开设改门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尽量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背后所包含的文化。

2.小学信息技术体验式课程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信息技术体验是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现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体验式课程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信息技术体验式课程的开发。笔者认为,小学信息技术体验式课程教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2.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缺乏人文内容的体现

众所周知,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同时体现出丰富的人文信息。在现今信息技术课程讲学中,知识的讲解包括了大部分的内容。在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没有很好地体现技术蕴含的文化和道德责任,没有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对于这些的培养也就是信息技术开展的根本目的,对于电脑操作能力是信息技术中的组成部分,我们更要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人文内容的包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

2.2信息技术的教材内容更新缓慢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的技术领域,其更新速度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在教学中不难发现,现今教材大部分内容呈现出落后的特点,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教材内容。教材内容的落后导致了教学落后。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落后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重要参数。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就会失去开设该门学科的意义。

3.提高小学信息技术体验式课程开发的措施

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就应当适应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在该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过去的教学进行改革,运用体验式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需夜袭交流,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课堂活动的组织。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课程的重点大都放在掌握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忽视了对学生人格和情感的塑造、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信息技术体验是课程开发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一特点,教学内容的编排应包括:第一,信息与技术及的概述。在这一部分让学生对信息有一个相对准确地概念认知,了解信息工具。第二,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操作。以Windows为例。让学生了解桌面、图表、文件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Windouws系统的启动、主销等命令[3]。第三,系统内部基础软件以及程序的使用。以系统中的“画图”为例。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被心眼的色彩和游戏等教学方式打动,进而达到熟悉系统软件操作的目的。第四,系统内部基本文件的认识和处理。该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内部不同文件进行概念的划分,了解文件格式以及扩展名的意义,了解如何有效的将所需文件进行保存、打开、删除和查找。学会使用键盘上的常规操作。第五,培养学生良好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在计算机十分普及的情况下,让小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4.结语

总之,在计算机普及的社会中,计算机从娃娃抓起的活动正逐步推行。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从奢侈品落入到寻常百姓家。在小学课堂教学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应当注重从小培养相关技术知识,养成小学生的良好的使用习惯,时期在日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茹丽娜,王玉.用新理念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的“新课堂”[J].黑河教育,2010,12(08):21-22.

[2]翁建江.学习无限交流无限——浙江省编小学信息技术《第13课网上论坛》案例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3,12(08):256-257.

9.信息技术外出学习心得 篇九

11月24至27日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在泰安进行,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有幸前去听课。对于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在本次听课中我收益匪浅,现总结、反思如下

一、自主学习理念为主导

基本上每节课老师都给学生准备学案,每节课都有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虽然有些课贯彻的不是很完美,但是却充分反映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主旋律。

二、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

这次的听课中,除了我区的两节课外,济南一位教师的课也是非常精彩:他讲授的是公式的运用,从课前对学生知识程度的了解到课堂上抑扬顿挫的课堂语言到步步深入的知识点引入到需注意问题的反复提醒与练习,从大处到细节处处讲究,处处值得推敲。听过之后,感觉最深的是这位教师基本功的扎实:可能我们可以花点心思把课程的设计做好,可能我们可以只为一节课做详细的课前调查,但是作为整堂课贯穿始终的教师语言、教态及课堂表现力却不是一日之功。听了这些优秀的课节后,我深刻的感受到要想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不论是语言教态还是课的设计都要做好做实。

三、教师应变能力强

突然的网络中断导致部分课程无法继续进行,有的老师能很好的安排学生任务,有的老师就只能机械的按照自己原来的设计进行两者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这些也体现了老师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到位是否具有教学机智。

10.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学习心得 篇十

冉师令 2018年5月4日至10日,我有幸参加了贵州沿河县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培训地点是重庆市西南大学。通过一周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培训之前,西南大学邓义桂强调三个转变,即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的转变,教师身份向学生身份的转变,从工作的身份向学习的身份转变。培训中,老师一方面要求我们以超脱姿态,踏实前行,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研究教育手段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自觉培养自学发展意识,力求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促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上新的台阶。通过深入学习,下面谈一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感悟。

一、通过游戏1分别找10人写上名字、握手,游戏2小组内相互认识、介绍,游戏3抓手指,游戏4用嘴鼻之间的缝隙传纸牌,游戏5小组内完成组名、组歌、组徽、口号、个性名片的设计,通过这些游戏的训练,告诉我们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团队合作很重要。通过云课堂的讲解了解到:

1、未来教学的本质变化是平面向立体再向3d发展。

2、微课“热”说明了内容精华、效果显著、知识点完整。

二、微课软件Focusky的操作与实践以及微课主流软件Animiz使用技巧。在老师的讲解下,我认识了“微课”这一门新的课程。他们指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

通过学习,了解到一些有关微课设计的知识。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三、对参观复隆实验学校及白碚区状元小学的认识。

1、复隆实验学校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真实机器人、无人机、航空模具、3d打印机等),教学有特设(荷花文化)。当我们进校园的时候,校长充当了导游的角色,说明校长对学校发展方向思路非常清晰,对未来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白碚区状元小学是一所刚成立几年的学校,学校整体布置美观、合理。特设点是每个学生都能用教学辅助工具平板手机做题,所支撑软件是小勾学习圈,说明辅助工具在现代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与课程整合。

1、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陪伴等)、翻译软件(多国语言)、度秘软件(语音变文本)、VR眼镜(增强技术)、等软件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所用。

2、教育信息化从1.0进入2.0时代的课程整合,指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教学的促进作用。

五、PPT课件的设计与优化及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准备。

1、MindManager思维导图2013版软件的介绍,一堂成功的课,课件占1/6,教师占5/6(逻辑、表达、知识点等)。

2、二维码生成软件(QQ匠、草料二维码、问卷星),Camtasia Studio微课制作软件,手机控制窗帘、灯、电脑的软件,以及ppt2016可以录屏等软件介绍。

六、对本次培训的一些感想。

1、在党的领导之下需加强政治体制改革,领导岗位实行任命与竞争上岗相结合(有些领导岗位可以采用演讲的形式进行竞争,演讲的内容可以为你对单位当前发展优势及未来规划的认识,你能够为单位带来别人没有的优势),尽量减少关系户的存在。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能够带出一批能干的队伍,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我所用(领导能力),具有大局发展观,不会贪图眼前的利益。一句话,坚持正确的用人观,各尽所能,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2、每开展一个项目工程,必须有未来发展规划,不要有重复工程,拆了建,建了拆,极大地浪费国家资源。就像每年教育行业都有一个新的平台出现一样,在这样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很快,但是在本次培训中讲到资源的整合对我的影响非常深刻。在国家发展的大数据大平台下,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一些平台进行整合,整合成国家平台的一个节点,去做好每一个网页,每一个节点(包括购物平台、医疗平台、教育平台等)。这样方便以后的有效利用。

总之,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言能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的优秀教师。

泉坝镇中心完小

11.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应用体验 篇十一

在为期两天的IDF 2013上,Intel公司高级副总裁兼PC客户端事业部总经理施浩德(Kirk Skaugen)、Intel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柏安娜(Diane Bryant)、Intel公司全球副总裁兼系统软件事业部总经理费道明(Doug Fisher)以及Intel公司首席技术官贾斯汀(Justin Rattner)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内容将终端形态的创新、感知计算的创新、云端智能的创新、应用体验的创新、未来用户体验等五个方面展开,探讨了Intel如何推动计算现代化,为用户带来非凡的新体验。

同时,Intel带来“Intel世界:交互式游乐园体验”的主题技术展示,为与会者提供交互式娱乐休闲环境,展示Intel技术将如何应用到端到端领域;Intel的其他展区还包括:行业解决方案展区、软件与服务展区、视觉体验展区、HTML5体验区等。赞助商和参赞商也将在数据中心、智能系统、软件生态系统、超高速USB、超极本生态系统等展区,展示其前沿的技术应用和创新成果。

本届IDF上,Intel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感知计算业务总经理邓慕理(Mooly Eden)为我们带来了生动的演讲,展示出新奇有趣的感知计算世界。

在过去的五年中,人机交互方式正逐步发生变革。键盘加鼠标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输入方式——通过触摸屏幕或者语音,用户可以控制自己的电脑、手机等多种消费终端;非接触式手势控制也正在成为现实,用户已经可以摆脱操控杆,只要挥舞手臂即可完成指令下达。

而Intel立足更加宏观的技术蓝图,和更为长远的发展愿景,创造性地诠释了感知计算这一概念。Intel认为,感知计算将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语音,甚至感情和情境等多重感官方式,让计算设备能够感知人类的意图,从而实现人与设备间更为自然的交互,重塑计算体验。

在Intel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动下,在不久的将来,消费者将能够在超极本等多种设备上期待增强现实、语音智能、眼球追踪、生物识别等多种感知计算功能。如今我们所熟悉和了解的体验将全面升级,今天还无法想象的计算体验也将成为可能。

邓慕理用充满激情的现场体验揭示了感知计算领域的发展现状,现场展示了包括语音控制、面部识别、3D外设等技术下的感知计算全新体验,现场演示的内容包括Dragon Assistant(声龙助理)的语音命令操作、FastAccess Anywhere通过面部识别开机及密码保护、借助Creative 3D深度摄像头实现虚拟背景替换、虚拟协作、增强现实等功能。

特别值得我们欣喜的是邓慕理将感知计算的用户体验总结成Natural(自然)、Intuitive(直观)、Immersive(身临其境),而带给我们的感觉则是Highly(超乎想象)、Amazing(精彩纷呈)、Opportunity(机会无限),这些单词的缩写恰好组成了NII HAO,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随着Intel说出:感知计算,你好!

12.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篇十二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数学

当下,新课改在不断地深入进行,为适应时代发展节奏,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在不断革新。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要求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体验式教学法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为努力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教学,充分实现教学的社会价值以及自身的个人价值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

基于人的本性,只有亲身经历之后才能透过事物外在而发现其存在的内在性质。因此,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就是重在让学生亲自参与,突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重点,而教师则做好辅助的工作,通过课程设计吸引学生参与实践,并通过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掌握课本理论。教师在开展体验式的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标准。为了较好的践行体验式的教学,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教学,营造活泼、轻快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遇到挫折时能够科学引导和开解,保证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

二、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和推进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暴露了不少的问题。首先,制定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新课改不断地融入到当下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学校管理模式以及教师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有了时代性的变化。而部分教师则因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心中已根深蒂固,使得这些教师一时间还不能完全转变过来,在教学中仍以自己讲解为主,而对学生的个性化以及主体性不够重视;其次,教学模式生硬而缺乏灵活性。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只注重新教学模式的外在形式,不能够结合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的教学;最后,盲目追求课堂趣味性,对体验式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在新课程之前,小学数学课程往往存在枯燥的问题,教师只是讲解课本的理论知识,使得大部分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而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则每一节课都开展体验式教学,往往因课程多而准备不充分使得教学质量不高。

三、体验式教学应用

1.创良好气氛,引学生主动学习。

在小学数学的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是让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要条件。因此,教师在准确定位整堂课的教学氛围之后,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合理设置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中。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熟知和喜爱的卡通人物进行体验式的教学,通过学生的参与,用一些学生喜爱的漫画人物作为奖品进行鼓励,这样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与学的热情,让学生能够不断进步。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后应加强对学生情感变化的关注,通过谈话聊天对学生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喜好,并对学生的情感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2.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充分渗透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体验式的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的作用,切实做好引导辅助的作用,重点放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教师应该充分掌握课本上的数学思维,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主动获取知识,最终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例如,在体验式的教学中,可以与小组讨论教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共同探讨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大显神威,在小学数学的体验式教学中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通过一些Flash动画以及3D几何图片等加深学生的感受,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与此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手工作业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拆解一个盒子,以及用一张平面图纸折叠出立体盒子。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相结合,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惊喜和发现,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有探知欲,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领会了数学思想。

13.信息技术工作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三

本学期信息技术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创立教育现代化为契机,以网络和电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研究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中的资源作用,逐步提高自我的本事。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各方面约束自我,鞭策自我,对自我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自我的思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对自我思想上有了更加高的要求。一学期来,我还进取参加各业务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默默无声地配合领导和教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这些肯定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变得更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好每一样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使我校的信息技术工作在有序、高效的轨道上运行,学校对信息技术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优化我校信息技术管理水平。

1、做好多媒体的配套使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每种电教媒体的作用,规范操作、讲究实效,并对各教室使用情景进行普查和不定时抽查,使电教媒体真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2、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教师办公室、班级等处室的电脑使用制度、物品借用制度,各多媒体教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分工细,职责明,使用规范,并落实使用登记制度,规范了学生、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及时维护好各处室的计算机的网络,保证学校网络健康、正常、安全运行。

3、对各室电教设备做好了维护保养及维修工作,定期对各室及教师电脑检查“病毒”,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做好多媒体教室的电脑、投影仪除尘工作,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4、增强服务意识,对电教设备坚持做到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二、加强教学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在学校领导的密切关注下,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研组相结合,在教学与科研并进的同时融入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技术的学习研究,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锻炼,更新观念,提高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全体教师平时能对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动态及时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入课堂,带入学校,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得到提高

三、立足新课改,切实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水平

1、定期推广有价值、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软件,本学期每个教室都安装了何教师智能教学平台,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进取性,鼓励他们根据教学资料,自制课堂教学软件,供给原创性资源。

广泛搜集高质量的学科资源,充实学校教育资源。

2、及时总结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3、协助每位教师都做了自我的微课,部分教师录了自我的优课。

四、重视各种活动,搞好信息应用

1、在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观摩名师教坛、学习探讨教育理论,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加强课堂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进取渗透学科教育。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我必须还有很多的学校工作要做:电脑设备的维护、文本资料的录入、学校信息平台的建设、课件的制作、音乐的修改、各种活动的摄影摄像……如此繁多的任务我也从不推诿,而总是充分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及时解决。

一个学期忙到头,付出的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学期我收获的同样是硕果累累。

我的忙,我的累,我更为取得的成功感到欣慰和自豪!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今后的各种工作中,我还会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信息技术工作学习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二】

全面实施信息技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我在不断地学习新课标,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看了那篇文章我觉得有所感触,所以又去看了有关的知识现把学到的知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标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标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任何老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第二本性为止。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听新课标指导下的老师上课,你会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很少这样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让学生把每天的讲话记录下来。相反,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似乎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理念,自然而然的行为。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原则,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对话和辩论,希望学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尝试:体验成功,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这种方法给学生传达出信息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句古话说,如果你认为他们行,他们就行。

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发生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肯定。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并且采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任务驱动模式来设计教材。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从自然现象到农家生活、社区活动,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出发来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全新的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突出。但我们却坚信有了矛盾才会有改变、有进步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工作学习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三】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很庆幸区教育部门为我们提供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得到名师传授的教学经验和技术指点。从教以来,我接触教育技术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利用这次培训正好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虽然学习很紧张只有六天的时间,但过得很充实,受益非浅,让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这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大的不同之处。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对我们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梳理,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老师的有效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

这一堂堂授课虽然还略显生涩,但也雏形颇具,使我深受启发,并理清了自己的收获:

1、接受了教育技术这个新的专业术语。以前每每谈到教育技术能力就想到信息技术,其实教育是一半科学一半艺术,现代教育技术首先致力于以科学观来考察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设计教学策略,力求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获得尽可能理想的教学效益。

2、深入领会了解了教

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前我们的教学更多的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技术、轻思想等。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体会到,要真正上好一堂课,课前的思考、准备及课后评价、反思与课堂上的组织、教学等环节同等重要。

3、学习领会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在这里,我是作为一个学生的角色在课堂里感受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比自己的学生如插秧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有了更多合理利用身边的教育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致的思考。

4、矫正了一些有偏差的想法。以前学校教师每当喊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时,都会以条件有限为借口。现在我更清晰地知道教育技术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外,只要合理、科学地使用教育技术,同样通过传统的媒体也能上出一堂高质量的课。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将因此而振作精神,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

我坚信,短暂的培训将使我终身受益,并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拓宽道路,我一定会好好珍藏且不断充实!

信息技术工作学习心得体会精选模板【四】

一学期以来,信息技术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教研组全体成员认真执行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经过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同时成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根据学期初制定的学期工作计划,牢牢把握教学、课改、服务这三项重点工作,努力营造良好教科研氛围,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必须成绩。现将一学期来的情景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切实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组织学科组教师学习“学讲计划”,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要求,确立教学应以使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养成良好技能素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经过学习,结合我校的实际情景,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和评价方法,使学生能把学到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学科的学习及研究性学习中。

2、进取开发教学资源,认真研究我校学生的情景和教学设备的情景,认真探讨,制定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学组织管理方法、设备合理使用方法,充分发掘我校现有教学设备资源,进取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认真进行团体备课,使课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并为今后的教学积累了必须的经验。

二、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此刻我组共有6位成员,构成了“和谐、向上、务实、有为”的团队精神,共同努力工作,构成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教研组每位成员积极出谋划策,经过多次事先听课、评课、改课,使各位教师能顺利完成课改要求,这和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三、加强教研工作,提高教研水平

1、认真探讨切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进取开展对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探索及运用工作。

2、教研组成员认真备课、上课,同时,针对课堂纪律管理困难的具体情景,认真讨论研究课堂管理方法,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改善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培训、维护工作

1、进取开发学校学校网站,使学校网站成为我校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也为我校教师、学生、家长进行网上交流供给了一个平台。

2、认真对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维修和维护,保证了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

存在问题:

1、教师的教科研本事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改善措施:

1、继续学习教科研理论著作;深入贯彻“学讲计划”的精神

2、继续学习有关专业技能;

根据上述总结,我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信息技术工作学习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五】

本学期信息技术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创立教育现代化为契机,以网络和电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研究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中的资源作用,逐步提高自我的本事。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各方面约束自我,鞭策自我,对自我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自我的思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对自我思想上有了更加高的要求。一学期来,我还进取参加各业务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默默无声地配合领导和教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这些肯定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变得更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好每一样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使我校的信息技术工作在有序、高效的轨道上运行,学校对信息技术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优化我校信息技术管理水平。

1、做好多媒体的配套使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每种电教媒体的作用,规范操作、讲究实效,并对各教室使用情景进行普查和不定时抽查,使电教媒体真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2、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教师办公室、班级等处室的电脑使用制度、物品借用制度,各多媒体教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分工细,职责明,使用规范,并落实使用登记制度,规范了学生、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及时维护好各处室的计算机的网络,保证学校网络健康、正常、安全运行。

3、对各室电教设备做好了维护保养及维修工作,定期对各室及教师电脑检查“病毒”,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做好多媒体教室的电脑、投影仪除尘工作,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4、增强服务意识,对电教设备坚持做到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二、加强教学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在学校领导的密切关注下,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研组相结合,在教学与科研并进的同时融入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技术的学习研究,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锻炼,更新观念,提高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全体教师平时能对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动态及时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入课堂,带入学校,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得到提高

三、立足新课改,切实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水平

1、定期推广有价值、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软件,本学期每个教室都安装了何教师智能教学平台,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进取性,鼓励他们根据教学资料,自制课堂教学软件,供给原创性资源。广泛搜集高质量的学科资源,充实学校教育资源。

2、及时总结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3、协助每位教师都做了自我的微课,部分教师录了自我的优课。

四、重视各种活动,搞好信息应用

1、在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观摩名师教坛、学习探讨教育理论,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加强课堂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进取渗透学科教育。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我必须还有很多的学校工作要做:电脑设备的维护、文本资料的录入、学校信息平台的建设、课件的制作、音乐的修改、各种活动的摄影摄像……如此繁多的任务我也从不推诿,而总是充分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及时解决。

一个学期忙到头,付出的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学期我收获的同样是硕果累累。

14.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应用体验 篇十四

通过本次信息技术的学习,让我对过去的教育教学产生了许多的感慨,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虽然是要挤出时间、加班加点保证网络培训学习的时间。虽然,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屏幕前面,眼睛很累、脖子也酸的不得了。但是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现将这次培训的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

通过这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网络研修培训活动,我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性。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在那里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当今的时代,而是应该要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开展教学。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多渠道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在培训过程中,授课教师除了有专家型的讲座,同时,也有一线教师的课例示范,都十分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不仅教给我们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旧知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

15.学习心得:信息技术应用体验 篇十五

一、“体验学习”必须完成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回归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然而, 在实际操作中, 往往流于形式。有的教师虽然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 看似课堂气氛活跃, 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效果。学生就犹如教师手中的木偶, 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压抑、被控制状态。

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 把课堂真正交还学生手中, 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轻松的课堂氛围接触学生, 达到心境的融合。教师要让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境中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放飞思绪, 想思考, 敢思考。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妙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现实原型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小学生由于缺乏实际生活的经历, 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 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背景, 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 在“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中, 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 每人设计一个自己想象中的长方体。学生用纸壳、泥巴、橡皮泥等材料, 制作了多种多样的长方体。课堂中, 学生用自己制作的学具研究长方体的面、棱等的特点。学生有了亲身体验, 思路打开了, 不仅在头脑中建立了长方体的表象, 而且记住了长方体的特征。

三、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动手”的乐趣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直接体验, 强调知识的获得、真理的掌握、对世界的认识要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例如, 在“角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折角, 指角, 了解角是由三部分组成的;通过自己做角, 并想办法把角变大变小, 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 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在一年级“立体图形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按照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 首先展示大量的立体图形的实物, 让同学们观察。安排第一个操作活动:利用你手中的各种实物亲自摸一摸、玩一玩, 看有什么发现?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初步感知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 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了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动手分一分。把它们分类, 让学生初步感受将外形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通过交流汇报, 初步了解物体的外形特征,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实物的 (不同) 形状。第二个操作活动:通过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 让学生感受、体验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征;通过组织交流汇报和引导思考, 让学生区别不同形状的物体的不同特征, 初步建立各类物体的表象。两个活动引导学生用各种感官, 参与观察、动手操作, 帮助学生形成立体图形的表象。

四、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动口”的优势

体验是一个内省的过程, 不可能在瞬间完成,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是激励学生自主体验的关键。课堂上在学生自主体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宽裕空间, 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 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 学习“能被2、3和5整除的数”, 首先让学生把能被2整除的数一个个列出来, 若紧接着教师便带领学生一起去寻找特点, 然后展示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点,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 如此没有兴趣的学习, 效果又能如何呢?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猜想:哪些数能被2整除, 有什么样的特点?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 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个位上是0的数能被2整除”;马上有学生反驳:“个位上是4的数也能被2整除”;另有学生说:“个位上是6、8的数同样能被2整除”老师说:“同学们说得都不错, 我们能不能全面地说一说?”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可见,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 在体验中“动口”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留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和足够活动的时间, 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 以实践求发展”。

总之, 我们要放开手脚, 让学生主动去操作, 主动去体验, 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 与学生共同“体验学习”。

参考文献

[1]殷伟康.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体验”的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 2011 (4) .

16.体验式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六

首先,阅读学习效率低下,缺少阅读氛围。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考试。除了各种阶段性的测试,学生还要面临会考、毕业考、模拟统考、高考等等。这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的非常紧凑,很少能有宽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分科之后理科班较文科班而言更是缺少了必要的阅读氛围。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足以应对考试的前提下,学生对阅读的学习产生了惰性和应付心理,使得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低下。

其次,阅读内容的深度与种类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现下,随着网络越来越多的影响到我们的现实生活,网络文学的盛行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现在的网络文学多以穿越、玄幻、言情等为主题,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而且,因为阅读需求量大,文章更新速度快,文章原创性大大降低。学生受到能接触到的文学作品的深度和种类局限,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空间也受到了限制。

最后,阅读赏析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理解和感受。现在的阅读教学和学生长久以来养成的阅读习惯,只停留在了对文字的阅读和浅显理解之上,对于文章表达的深层含义触及较浅。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空间不大,甚至可能因为长期的停滞不前导致阅读能力的退化。

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体验式学习方法,注重在体验二字。首先是通过体验来阅读,即学生在阅读时结合自身已有的阅读基础、个人阅历等,对阅读的篇章进行理解和感悟;其次是通过阅读来体验,即通过对文章或语篇的阅读了解一种新的事物,通过文字的形式来增加自己的体验经历。这两种学习过程相互结合,就是体验式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第一,使得阅读课程学习更具自主性。这种体验式的阅读活动不具有强制性,相较具有严格课程目标的学习模式而言,学生的阅读活动更加独立自主自由,这种模式在阅读过程当中充分调动了阅读者的积极性和注意力;第二,体验阅读的过程师生互动平等。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和学生站在了同等的位置上,相互之间的体验交流也是基于同一标准和水平,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学习交流。第三,体验式的学习模式让课堂更具开放性。体验式的阅读过程,学生对于文章的选择更具有自主性。高中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多种文学题材,为学生的阅读多样性提供了保障。

三、体验式学习与阅读教学结合的优势

将体验式学习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为阅读教学服务。

首先,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学生积极阅读。体验式的阅读活动,能够减少课程目标附加给学生的压力,让学生充分的把自己带入到阅读之中,也让从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更好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这种情况下,阅读不再是学业负担,而成为了学生课余生活的普遍爱好,能够养成学生在课上和课下都坚持阅读的习惯。

其次,通过有限的课内阅读,达到充分的训练效果。传统的阅读课程,因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为了缓解这种状况,老师常常会选取课外一些较为有趣的文本内容让学生来进行阅读训练,有时学生也会因为逃避课内的学习内容而选择网络文学作品,这样双向的规避,没有充分利用好我们的课内资源。体验式阅读,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并且有所收获,可以充分利用课内阅读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

再次,体验式的互动,能够让学生了解文章更深层的含义,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在体验式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结合自身的体会经验去主动感受语篇中心思想,再由语篇中所得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加以体验。这样的双向加强训练,在理解语篇内容的同时,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体验式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体验式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需要我们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老师要充分学习新的课程理念,把阅读课堂的主体重新定位。体验式阅读课堂当中,老师和学生是共同的课堂学习者,并且老师要尽量与学生保持在同一起点。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来主导课堂教学的进行时间,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例如:我们可以在阅读课上设置“闯关按钮”。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阅读,完成指定任务就可以按下闯关按钮,以此为信号进行记时。通过这样的小竞赛,不但能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结合课堂文本内容,为学生营造适当的阅读情境。体验式的阅读课堂,学生具有了独立性和自主性,但是由于学生还是缺乏对于文章的把握能力,需要老师在阅读进行的过程中加以引导。例如:在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我们就可以先在班内对“父母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瞬间”这个主题加以讨论,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情绪,这样在阅读文章的过程当中就更能充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时的心境。

再次,师生之间要相互进行教学评价和阅读感受的交流。在体验式的课堂中,老师和学生应该都充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对文章发表相应的观点看法,并就彼此的表现加以点评。这样不仅能充分了解彼此在课堂中的收获,还可以通过这样的互动更了解学生的想法,让老师通过课堂也有所收获。

上一篇:如何有效组织英语课堂教学下一篇:去法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