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建设方案

2024-12-18

工作室建设方案(共14篇)

1.工作室建设方案 篇一

影视工作室建设方案

1.高清摄像机或电影级摄像机一台高清摄像机推荐索尼预算1万到3万左右电影级摄像机推荐佳能c200(无镜头)预算5万左右

2.单反相机一台推荐佳能5D4预算1万7到2万2(无镜头)或者索尼a7m3预算1万5左右(无镜头)

3.单反镜头24-70镜头70-200镜头50定镜头各一个预算2万以内如果买的是电影级摄像机,单反也是佳能的,则镜头可以通用

4.摄像机、单反原装备用电池各一块预算800左右5号充电电池两套预算300以内

5.led补光灯两个预算300左右

6.内存卡四到六张推荐闪迪95M/S 64G大小的sd卡预算单张200以内

7.摄像机脚架2个推荐百诺预算1500左右

8.滑轨一根预算500左右

9.航拍飞行器一个推荐大疆预算5000到1万5

10.无线麦两套推荐索尼的小蜜蜂预算2800左右一套

11.专业录音机预算500~20xx不等推荐品牌索尼、飞利浦等

12.直播hidmi转接线预算100左右

13.后期制作台式电脑屏幕两个(双接大屏)1500左右

14.后期制作台式电脑主机可组装,配置参考:cpu酷睿I7最新8核内存16G硬盘空间无上限(涉及日后储存素材)gtx1050独显,显存1~2G 预算6000~8000

15.外出直播笔记本电脑一台配置可参照上方台式配置也可以稍微比较这低一些预算5000~1万

16.剪辑软件:推荐PR、edius(pr官方售价3440)特效软件推荐:推荐平面AE 3D用3Dmaxs(ae官方售价3440)图片处理:推荐PS(官方售价3440)调色软件:推荐达芬奇

17.人员配备编导(负责稿件、脚本)摄像(负责现场拍摄)后期(负责视频制作包装)主持人(选招,负责配音出镜)

2.工作室建设方案 篇二

1 课程设置

1.1 课程定位

1.1.1 专业培养目标

软件技术专业作为湖北省教改试点专业, 主要面向“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圈和武汉都市圈区域, 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能熟练应用当今主流计算机编程软件和企业编程规范的软件开发人才。专业岗位定位在程序员, 主要从事软件编程、调试、实施、维护。

1.1.2 课程培养目标

针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岗位 (程序员) 定位,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处理数据和编写高效率软件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 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专业培养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还为学生获取程序员职业资格证书 (高、初级程序员证书;JAVA软件工程师证书) 奠定基础。课程目标如图1所示。

1.2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根据应用项目开发的流程, 将课程的教学7内容序化为7个教学模块, 为每个模块设计了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创建“基于工作任务的逆向循环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和老师一直处于平等地位, 都是整个教学的主体, 因为学生被要求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具有很强的学习目的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模块的教学过程, 就->是从-任>务→学习→新任务的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中, 学生在做中学习, 在学习中总结、归纳、提高。

2 教学内容

原有的课程内容理论性和抽象性、学科性强, 一味的按照课程章节顺序讲解, 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内容选取:

精心设计简单、有代表性、技术先进实用的实际案例和项目, 按照软件设计思路, 分析数据、进行逻辑设计、存储设计、进行数据处理的简单系统设计, 经过整理、加工并按照软件开发流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在各个教学单元中。按任务训练确定理论教学的“度”, 按训练进度决定理论教学的“序”。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打破学科体系, 以项目为载体, 构建行动体系, 生成四个项目, 简单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简单电话留言薄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管理系统、简易音像店管理系统。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教学组织形式

1) 对于基础项目题, 采用全班上机的形式, 教师检查实训结果, 辅导学生的实训;

2) 对于综合题和设计与创新题采用工程项目的方式, 分小组进行, 每小组3~4人, 设小组长1人。

3.2 考核方式

考勤×10%+上机测试×30%+试卷考核×40%+综合实践×20%。

3.3 教师的指导方法:

要培养合格的开发型、创造型人才, 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 把“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的新的教育观。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授人以鱼”, 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 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充分体现“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主要采用的指导办法是:

1) 讨论式引导指导。采用集中讨论和个别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2) 互动化辅导。基于网络, 利用QQ进行学生辅导;

3) 现场型指导。在机房内, 直接解答学生问题;

4) 多样性督导。例如:开展竞赛, 督促、指导学生完成创新设计题。

4 课程改革方向

1) 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

2) 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练习、测验、考试。我们开发的多媒体CAI教学软件, 设计的Flash动画及电子教案等教学软件, 在辅助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构建了基础实训—技能训练—综合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

5 结论

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 我们需要不断关注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 能够具有真正的实践动手能力,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 从而全面成长。

摘要:本文从数据结构的教学特点出发,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目前存在的状况, 给出如何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数据结构,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王路群.数据结构 (C语言描述) [M].2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2]殷人昆.数据结构 (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描述)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10-117.

[3]罗拥军.我国计算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的初步分析[J].福建电脑, 2005 (3) .

[4]施良方, 崔允郭.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9.

3.无线校园网建设方案 篇三

在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需求中,主要存在四种典型应用:

第一是校园内户外公共区域覆盖;

第二是局部开放的室内大环境,如大型公共教室、图书阅览室等无线覆盖;

第三是房间多、用户分散的楼宇,如教学办公楼、宿舍区等的无线覆盖;

第四是实现以地区教育局为中心的整个地区教育系统的无线联网。

一、室外区域无线覆盖方案

学校体育场、中心广场、教学楼宇间公共区域等,一般是学校需要实现无线覆盖的室外公共区域。根据需覆盖的室外区域的实际情况,可以设计建立多个无线覆盖基站,采用重叠交叉无线覆盖的方式,完成区域的无缝无线覆盖。实际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中,选用电信级室外无线AP,配合室外大夹角定向天线,即可成功实现系统设计目标。

二、室内区域无线覆盖方案一

室内覆盖区域的大小和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往往差别很大,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多种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一般来讲,针对局部开发的室内大环境,如图书阅览室、礼堂、体育馆、大教室等,网络用户数量较多而集中,推荐设计以单个AP小面积覆盖,多个AP整合交叉覆盖形成大面积覆盖区域,每个AP都独立接到交换机上,以保证有更高的带宽。实际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中,采用兼容802.11b/g标准的无线AP设备,完成无线网络的室内覆盖。

三、室内区域无线覆盖方案二

针对办公楼、教学楼等结构较为复杂的室内区域,可根据建筑结构具体情况,选用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A,采用高灵敏度的无线AP设备,配合分离式吸顶天线,以一个AP配合一个天线,或一个AP配合多个天线,完成室内区域的完全覆盖。实际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中,选用兼容802.11b/g标准的电信级无线AP设备,配合室内吸顶天线,完成楼宇内部无线覆盖。该无线AP支持使用分离式天线,可以适应无线设备与高增益天线的连接使用,以保障高质量的无线信号能够覆盖更远距离,同时增强设备在干扰较大的频率环境中使用的能力。

方案B,采用室外覆盖方式,选用室外无线AP,通过天线聚集无线信号,使无线覆盖范围更大、更远,穿透能力更强。设备与天线安置于楼宇顶部或底部,以无线信号向下或向上整体覆盖楼宇。实际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中,采用兼容802.11b/g标准的电信级无线AP设备,配合全向天线或定向天线,完成无线网络覆盖要求。

四、 校校通无线联网系统

以某地区无线校校通工程为例,该地区共有32所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目标是:以教育局为网络中心,实现32所学校的完全连网,同时要完成各学校的校园局域网建设。32所学校相对教育局在地理布局上呈辐射状分布,教育局与最近的学校距离5公里,与最远学校距离15公里。根据地理分布的实际情况,以教育局为网络中心,设定其中18个学校为无线网络一级节点,14个学校为无线网络二级节点,二级节点通过一级节点与网络中心相连。

4.德育阵地建设工作方案 篇四

为了更加重视学生德育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长:

三、具体措施:

除充分发挥共青团、班主任的组织作用外,我校还必须注重以下“四个阵地”建设。

(一)校园环境阵地。

1、时刻保证校园环境整洁。

2、办好文化长廊,争取两周一更换内容。

3、美化校园内原有景点,书声广场,读书亭,智慧泉等,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景无时不成为鞭策、激励学生的眼睛。

4、校园广播建设,做到天天有内容。

(二)课堂教学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学好各科知识的同时,收到德育熏陶。

(三)课外活动阵地。

1、组织学生读经诵典活动,阅读中华传统美德读本、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等书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美德意识。

2、利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

3、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举行文艺汇演、书法、绘画、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4、定期组织团员到象河福利院进行慰问演出,对学生进行孝敬教育。

5、组织学生在后山林地进行植树劳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爱劳动等教育。

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又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渗透。

(四)社区德育阵地。

1、利用家长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感恩演讲。

2、组织学生到盐池社区进行打扫街道等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社会的良好品行。

5.师德建设工作方案 篇五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努力构建“爱岗敬业、尊师爱生”良好风气,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主要内容和工作部署

全镇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共分六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3月)

⒈研究制定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计划及相关内容。⒉全面启动学校年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⒊各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本校年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实施细则。

⒋学校拟定《师德师风承诺书》、《工作日午间禁酒制度承诺书》、《在职教师拒绝有偿补习承诺书》等,并与全体教职工签状。

(二)组织学习阶段(年4-5月)

⒈各学校要实行间周一次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学习制度,并继续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

育法》,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教职工要有专门的师德学习笔记,字数不少于5000字。

3.每名教职工写两篇师德教育学习心得(每篇字数不少于1000字);举行学习心得交流活动;开展“强素质修师德、树形象展师风”专题大讨论。

4.结合期中考试家长会,进行家长评议教师活动。

(三)民主评议阶段(年6-7月)

在个人自评基础上,每位教职工进行同事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学校综合评价。

⒈公开评议。根据个人师德师风方面的综合表现,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互相评议,通过评议得出教职工的测评成绩。

⒉采取个别访谈方式,召开学生、家长等各种代表征求意见座谈会。还可以通过发放师德调查问卷和征求意见表,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师德师风评议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借助学校家长学校平台,开展面对面的评议。并将征求到的意见如实向教职工进行反馈。教师也要主动征求和听取各方面意见。

⒊校级领导还应广泛听取本校教师意见建议,接受社会群众评议。

(四)思想剖析阶段(年8-9月)

⒈对照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承诺书》的有关内容及评议意见建议进行自查自纠,自我评价。

⒉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教职工找出个人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足与差距,对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危害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明确

整改措施,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个人师德自查整改报告”。

⒊对每一位教职工的师德表现给予综合评议,在学校范围内公布。民主测评结果,作为教职工考核、评优评先、晋职晋级、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等的重要依据。

⒋以“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党员教师中开展“送温暖”活动。做到关爱贫困生,为贫困生送温暖;关爱学困生,为学困生送信心;关爱特殊生,为特殊生送方便;关爱单无亲学生,为单无亲学生送家庭之爱。

(五)整改提高阶段(年10月至11月)

⒈制定整改方案。学校和教职工应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确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

⒉集中整改。对师德表现较好的,要及时巩固,加强教育,防止滑坡;对师德表现一般的,采取个人谈话和组织关心等方式,定期整改,帮助提高;对师德表现不合格的,要批评教育,教职工个人写出反思和限期整改措施,由学校班子成员一对一帮助整改。

⒊建章立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健全和完善领导机制。明确校长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二是健全和完善教师督导考核机制。严格聘任制度,同时和绩效工资挂钩,凡师德考核不合格者,视情节轻重分别作出不同的处置。三是健全和完善奖惩机制。在评优评先、职务评聘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⒋要深入开展优秀主题班会观摩活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任课教师恳谈会,就如何与家长、学生和同事加强沟通、如何有效地帮助和促进学

生成长和进步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六)总结表彰阶段(年12月)

⒈12月15日前各学校及全体教职工要将年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总结(不少于3000字)上报中心。

⒉检查评比。中心小学在年终学校督导评估时将组织专门人员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

三、加强领导

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是学校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事关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教师个人成长的大事来抓。中心小学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6.平安建设工作整改方案 篇六

根据威综办发【2015】2号文精神,针对2014年下半年省平安建设群主满意度测评情况,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向义镇平安建设工作整改方案

一、指定思想和目标要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创新工作措施,深化综合治理,广泛发动群众,通过努力,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社会治安良性循环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我镇的平安建设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二、成立平安建设工作领导组

组长:黄剑

成员:廖贵华、徐鹏飞、杨江

三、方法步骤和措施

(一)宣传发动。上半年各创建村民组召开会议,成立领导组,研究制定创建方案,在全镇的统一领导下利用会议、标语横幅等形式大力宣传平安建设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工作内容,营造人人皆知的浓厚氛围,使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组织实施。

1、进一步完善综治组织和信息网络,建立单位综治组织和工作制度,村义务巡逻队参与,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巡逻防控,增强社会面控制。

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开展禁吸毒工作。

3、每月二次矛盾纠纷排查上报要按要求进行,对排查的矛盾要研究分析,落实人员、处置方案。

4、矛盾纠纷及时妥善调处,把矛盾消化在单位内部,对重大矛盾纠纷调解不成的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不出现群体性、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三)自查申报。各村(社区)通过活动深入开展,认真总结和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哪些环节失误,并及时进行整改。

7.工作室建设方案 篇七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 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 以村民自愿筹资筹劳为基础, 以政府奖补资金为指导, 以充分发挥基层民主作用为动力, 进一步完善政策, 健全制度, 探索建立“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农民自愿, 量力而行。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 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 坚持农民自愿, 量力而行, 妥善处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二是民主决策, 筹补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严格执行《陕西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 (陕政发[2007]35号) , 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筹资筹劳为前提, 政府给予奖励补助, 政府投入和村民筹资筹劳相结合, 共同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三是突出重点, 注重实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考虑村民、村级集体组织的承受能力, 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优先支持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 力求取得实效。四是先行试点, 逐步推开。2009年全省选择铜川市、其他设区市各选择2到3个县进行试点, 在此基础上用1-2年时间在全省全面推开。五是加强管理, 规范操作。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确保议事和审批过程、奖补项目的申报、资金和劳务的使用管理透明、公开, 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二、财政奖补范围和标准

(一) 奖补范围:

主要是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建设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具体包括: (1) 村内街道硬化, 包括行政村到自然村或居民点之间的道路。 (2) 村内小型水利, 包括支渠以下的斗渠、毛渠、堰塘、桥涵、机电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的修建。 (3) 村内人畜饮用水工程, 包括集中供水设施的购建、管道的铺设。 (4) 需要村民筹资的电力设施, 包括村内街道照明设施的修建。 (5) 村内公共环卫设施, 包括村内垃圾存放点、公共厕所、果皮箱等的购建。 (6) 村内公共绿化, 包括村内主街道两侧、公共绿地、公园绿地、公共闲散空地和村庄周围绿化。 (7) 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村内其他集体生产生活等公益事业。

跨村和村以上范围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投入应主要由各级政府分级负责, 由现有的投入渠道解决。农民房前屋后的修路、建厕、打井、植树等投资投劳应由村民自己负责。超过省政府规定的筹资筹劳限额标准及举债兴办的村内公益事业项目, 不列入财政奖补范围。

县级政府要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可在村内及要求农民筹资筹劳的环节,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 将支农专项资金和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捆绑使用, 分别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二) 奖补标准:

按照《陕西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规定, 在农民年人均筹资筹劳限额内, 由中、省、市、县各级财政按照村民筹资筹劳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补助, 具体奖补办法由省财政厅、省综改办另行制定。财政奖补资金与村民筹资筹劳一起专项用于村级一事一议建设项目。各试点县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专项设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并列入年初预算。有条件的市、县、乡政府要加大对村级一事一议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 倡导社会捐资、赞助, 鼓励集体经济投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三) 奖补兑现方式: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可以货币或实物方式兑现, 直接用于项目建设。以实物方式兑现, 要由县或乡镇按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组织公开招标, 统一采购, 按标准补助到实施项目的村, 招标费用和运费不得用奖补资金列支。

三、财政奖补工作程序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程序坚持先批后建、自下而上、分级负责的原则。

(一) 项目建设申请。

由拟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村申请, 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级申报奖补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初审, 县级财政、农业部门按职责复审。对一定限额以下的项目, 要充分发挥县乡贴近农村、熟悉基层的优势, 由县级审批, 省级备案。对一些重点议事建设项目由县级上报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农业部门审核, 确定奖补金额。

(二) 奖补资金申请。

一事一议项目竣工后, 由县级财政和农民负担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验收, 对验收合格的项目, 出具验收报告。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 村民委员会可通过乡镇向县级财政部门和农民负担监管部门提出财政奖补申请。县级财政和农民负担监管部门按职责分工对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农民筹资筹劳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审核后, 逐级上报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厅审定。省直管县直接将奖补申请汇总上报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厅, 并抄报所在设区市财政和农民负担监管部门备案。

(三) 奖补资金的拨付。

省财政按省级审定的已经完工的一事一议项目, 将中央和省级财政奖补资金按规定标准和程序逐级拨付到县级财政部门。奖补资金统一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在县级财政部门设立专户, 专账管理, 列入各级财政“对村级一事一议补助”决算科目, 确保专款专用。要坚持实行财政奖补资金报账制。原则上只有在村民筹资、村集体投入、社会捐赠资金到账, 具备项目开工条件后, 才能由村级提出申请, 由县级或乡镇财政部门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具体奖补资金拨付程序由县级财政部门制定。

四、相关配套措施

(一) 搞好规划, 建立县级项目库。

各县 (市、区) 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情况, 科学制定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五年规划, 建立一事一议项目库。在奖补项目的选择上, 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优先支持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 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最大的项目, 让农民群众看见实实在在的效果。在试点面上, 要坚持“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 既要集中财力抓重点村的建设, 又要保证一定的试点面, 让惠民政策的阳光照耀到更多的老百姓。

(二) 建立健全一事一议民主议事机制。

各地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要按照《陕西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规定, 遵循村民自愿、民主决策、量力而行、上限控制的原则, 规范议事程序, 坚持民主表决, 正确引导村民按程序、合理筹资筹劳, 防止不顾农民承受能力, 加重农民负担。对资金需求量较大的议事项目, 可以一次议事, 按规定的筹资限额标准筹集两年的资金, 但需经全体村民同意, 并报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且第二年不准再筹。对筹资确有困难的, 允许以工折资, 或以物料折资;对筹劳确有困难的, 在坚持农民自愿的前提下, 允许以资代劳。

(三)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情况公示制。要全面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办法、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 由村民代表对一事一议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已建成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 村级要将筹资筹劳的数量、项目资金 (实物) 的安排使用等情况作为村务财务公开内容, 及时向村民公布。二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会议纪录、村民签字、筹资筹劳方案、项目奖补申请表、竣工验收报告等相关原始材料要一式四份, 交县级农民负担监管部门、县级财政部门、乡镇政府和开展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村各留存一份, 建档立册, 实行档案化管理。三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力度, 不准超出议事适用范围、违反民主议事程序开展村民筹资筹劳;不准举债建设议事项目;不准向农民下达筹资筹劳指标;不准强迫农民筹资筹劳建设政府“形象工程”, 加重农民负担。村民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要对筹资筹劳、项目建设、验收及奖补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督。各级财政、农业部门要定期组织对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及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对违规操作、截留挪用、骗取村民筹资和奖补资金的行为, 要责令纠正, 追回资金, 并按规定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四) 建立村级公益事业设施管理和养护制度。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 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形成的资产, 归项目议事主体所有, 可以成立相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承担项目的日常管理养护责任。对现有的农村小型公益设施, 可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 提高项目的使用效率和养护水平, 探索建立农村公益设施运行维护新机制。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 由各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 财政、农业等部门参加, 层层落实责任, 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市人民政府要对本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全面负责, 并搞好对县一级的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要坚持以县为组织实施, 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责任, 要成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协调制度。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做好具体组织协调工作。村“两委”干部要发挥好带头和表率作用, 发动和组织村民开展一事一议。各级综改办、财政、农业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 加强政策宣传, 搞好组织协调, 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 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各地在试点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 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新问题, 不断完善政策, 加强信息反馈和沟通, 确保试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8.学习小组建设实施方案探索 篇八

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

它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以激发全体学习者共同愿景的学习型组织;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异质学习小组为主题进行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三是一种同伴之间、小组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互助性学习活动,包含小组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四是以各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的总成绩为评价的依据;五是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活动;六是教师事先设置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和预设教学流程的学习活动。小组建设的的理论依据就是将80人的大班科学地分成10几个小班,同部队的几个人构建的“班”一样,小组单位成员越小,越有利于兵教兵,兵强兵,越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管理。

二、学习小组组建

1.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也为公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简言之,各小组总平均相同的平行组。“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每科小组内单科有高成绩、也有低成绩学生。“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梯度推进中学生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也就是组内强强结合。“异质帮扶”体现强兵带弱兵,强兵教弱兵,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2.划分依据:既类似于分平行班一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参考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等将全班同学按每组6人划分成12至13小组。每个小组就相当于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成了一个“小班”。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在本组内相对较差的学科需要他人帮扶,同是也肯定有相对较强的学科可以帮扶他人,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分组打击学生的信心,而是学生更加清晰的知道每个学科在小组内的相对位置,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

3.小组划分具体操作办法:各小组把各组的组员召集起来进行小组内排序,按各科水平与成绩将小组内部划分为AA、BB、CC三个等级,如果多余6人则增加B类学生人数。不是按总分排序,而是按学生各科实际水平排序。每位学生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序号,即每组这个学科的号一定是组内第一名,第六号一定是小组内该学科的最后一名。班内的学科长只需要掌握本学科的序号,在教学和学习实践中才有可操作性和实际作用。

另外在奥赛班可以设立专家组,专家组属于本班前六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解决其他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到其他组帮扶指导。同时专家组的学生可以强强联合,竞争年级前十名,为培养冲击名校的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三、学习小组内部职责划分

小组内部六科各选一个学科长,原则每人担任一个小组学科长,不重复担任,负责主持学案探究问题的讨论、检查学案、作业情况、收发作业、统计学科问题向班级课代表与代课教师反馈。

四、小组评价

1.评价方式的转变:传统评价是评价学生个体,而小组评价是采取捆绑式评价,评价整个小组。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科教师的量化加分不加给个人,评价只认小组。个人的成绩当然不能忽略,可在组内评价,组内评价参照整体小组评价体系评价到个人,由学科长和组长每天小结和每周小结进行总结表扬。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

2.分层评价:一自主学习课评价、小组各学科长课前对组内成员学案作业完成情况分三个层次按3、2、1打分并做好记录。二展示课评价、学习小组的目的是为了共同进步,小组要激励、支持本学科5、6号学生展示,本组内其他学号优先补充,完善,其它组最后再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这样学生才可能在学习活动中将疑惑越辩越明白,越学越透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开始的模糊到赫然开朗,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和信心。班内学科长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展示成果给小组赋分,A类学生展示一次赋1分、B类学生展示一次赋3分、C类学生展示一次赋5分。

3.小组评比:小组各科课堂展示成绩由班内学科长记录,每周统计,公布,依据成绩各班每周评选3-6个优秀学习小组并授牌。学科长每月将各小组将学习成绩汇总,再加上各小组成员月考或期中期末名次,加上学科教师评价,评选出每月优秀学习小组。各优秀学习小组在班级展示牌中展示。

五、小组激励

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各班采取多样的办法。比如每周张榜公布表彰,年级表彰、学校表彰。比如有的班在周末天气好的时候将评上优秀的学生带出去逛一逛,比如有的班给优秀学习小组的学生每人发苹果,发中性笔。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终端考试成绩相结合,并且每位学生都特别在意每次大型考试的名次。那么,可不可以在考试后对优秀小组奖励平均每人3分,所有的表彰奖励以加分后的名次排位计算。如此就更加关注学习过程,鼓励小组学习终端成绩的提高?

六、启动深化小组建设具体办法

9.网站建设工作方案 篇九

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网站以科技服务企业、科技服务招商为宗旨,为区内企业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及区内外企业间建立的一个信息交流、互动的平台,帮助企业展示自身形象、发布产品信息、促进技术交流,进而通过网站开拓新的市场,使企业投入较少的资金获得极大的收益和利润。同时为新城承办的“博览会”、“博览会”成功举办做好宣传工作。

二、网站建设目标

1、通过网站建设,为蒲河新城企业提供科技、政策、销售等方面的咨询,为企业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及自身发展特色的指导和操作平台。

2、通过对网站的建设、信息系统的不断更新、企业自主创新技术信息披露平台信息的不断充实、交易平台电子化程度的不断完善,对服务平台上的企业、高新技术等进行有力的宣传、及时的推广,进一步吸引区外企业的投资、合作。

3、提供规范的网站,实现科技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技术交易的电子化、公开化、市场化。

4、通过网站建设,为金融机构对企业新技术知识产权评估提供信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网站建设内容

(一)页面设计

1、网站色调、格局庄重、严肃。

2、页面富有创意、以鲜活的设计表达网站内涵。

3、网站整体风格统一,子栏目具有一定特色。

4、页面布局合理、简捷清晰、浏览方便快捷。

(二)栏目设置

科技服务、企业信息搜索查询、企业技术交易信息搜索查询、企业产品交易信息搜索查询、区域创新信息披露、会员注册、企业信息权限管理、知识中心、政策法规、新闻资讯、通知通告、展会信息、下载中心、邮箱、科技论坛和关于我们等等。

四、成立网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网站由??主办,??公司承办,??协办。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办公室主任??兼任,负责网站建设的指导、相关单位的协调、对接与沟通。

五、工作安排1、2月14日-2月24日:制定网站需求制作要求、编制网站建设工作方案。

2、2月25日-2月27日:网站需求调研、修改工作方案。

3、2月28日-3月5日:招标、定标。

4、3月6日-3月14日:修改并确定网站建设实施方案。

5、3月15日-4月10日:网站开发、设备采购、域名申请、信息收集、录入等。

6、4月11日-4月30日:网络试运行、调整。

7、5月1日:网站正式开通。

六、保障措施

1、内容保障

网站内容由??各部门共同提供,采取信息报送、网站链接和栏目共建等方式。??公司负责内容保障协调和信息更新维护工作。

2、信息发布

在网站上发布的信息,采取“谁发布、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对网站上的信息进行监督和初步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修改、删除等措施。

3、安全保障

网站服务器和其他计算机之间设置经公安部认证的防火墙, 并与专业网络安全公司合作,做好安全策略,拒绝外来的恶意攻击,保障网站正常运行。

4、运行维护

10.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篇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二、创建目标

在创建和谐社区活动中,龙擎苑社区被鱼峰区推荐为柳州市“创建和谐社区示范点”。因此,将与创建鱼峰区“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柳州市“社区党校示范点”、“十佳文化社区”工作列入同等重要的工作目标。

三、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抓好“创建和谐社区示范点”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创建和谐社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高景富(龙擎苑社区主任、党委书记)

副组长:朱远红(五菱柳机党群工作部部长)

李建华(柳州市第24中学校长)

刘名俊(柳州市柳机医院院长)

组 员:李明 黄 由 文琴英 陶 琪 陈桂英 覃旭兴 祝 红 金海宾 周 明

聘请五里亭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少敏为龙擎苑社区“创建和谐社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员。

四、工作计划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发动,使社区居民提高对创建和谐社区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2、加强组织领导。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创建和谐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计划方案,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

3、驻区单位联动。根据“社区共建”的原则,以驻区单位联席会议为载体,共商共量,联合行动,促使创建活动顺畅通达。

4、重视资料归档。认真地对创建工作过程中的所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装订、保管。

五、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20--月——9月)

传达动员,学习有关要求和规定,布置相关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对居民的宣传工作。

2、实施推进(20--0月——11月)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以协调方式予以修正弥补;保持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密切联系,寻求指导与支持;注意发挥居民群众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顺利实施推进;对硬件设施、环境卫生加大监控力度;注意收集有关图文资料以整理归档。

11.公共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 篇十一

关键词:公共数学;课程;改革

公共数学课程是高校各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所必备的数学素质,为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服务。在高校,大学数学的学习,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充,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都至关重要。为适应学校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公共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制定了公共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公共数学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既要为专业课奠定数学基础,又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既要传授现有知识,又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既要培养学生数学计算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公共数学课程在形成学生良好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公共数学课程体系

目前,我校公共数学课程都是各院系自行制定的,其明显缺陷是课时设置不合理,偏重专业而忽略素质培养。为了实现“兼顾基础与提高、理论与实践、思想与方法、公共平台与专业应用的关系,特别是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大学数学与专业应用的结合提供延伸发展的接口,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一个良好的系统”的教学改革思想,我们将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三门课程统一课时,并压缩理论课课时,逐步增加数学实验课的比重,对文科专业学生增开“数学与逻辑学”选修课,对理工、农、经管类专业学生分层次增开“数学提高”选修课。根据课程的性质将所有公共数学课程分成公共基础必修课、一般性选修课、提高性选修课、创新性选修课和文科选修课五大类。

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一)公共基础必修课

公共基础必修课主要为专业课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即该类课程侧重数学的工具性,因此课程内容主要根据专业需要来确定。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少而精为原则,改革传统理论过多,推导证明过多,解题技巧过多的内容,删去一些过于抽象且实际中不常用的内容,融入现代数学思想和方法,融入理论之于应用的过程。在总课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与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实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一般选修课

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根据数学课的特点设置各门选修课。有的侧重介绍数学工具,有的侧重培养理性思维,有的侧重数学美教育。

(三)提高性选修课

该类课程是对数学有浓厚兴趣或要接受更高教育的学生开设的数学选修课,其教学内容是结合专业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理论方法及数学前沿知识。另外也将学生的研究生入学数学考试作为一个重点,为学生接受更高的教育做准备,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

(四)创新性选修课

数学建模课程的内容是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课程后期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题目,基本脱离教师的指导,完成模型的建立和求解。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使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受到创新能力的初步培养。

(五)文科选修课

对于文科学生,数学教育在“工具”方面的作用相对次要,培养抽象思维的任务较轻,而培养“理性思维”、“逻辑推理”和“数学文化”的任务较重。因此,针对文科学生开设的课程“数学与逻辑”,在内容上通过精选适合文科生的例子,借助实例阐述有关连续量、离散量和随机量的简单数学知识,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追根求源和数学思维的训练,不像理工科数学那样全面、系统地讲授数学理论。

四、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一)理科课程

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而恰当地选用启发式、研讨式和类比探索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导向,构建以准备、诱发、释疑、转化、应用为基本要素的传动结构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诱发导引,并结合课堂练习精讲启发,及时总结学生讨论交流的结果,针对疑难问题进行讲解,突破教学难点,将知识迁移转化为学生能力,从而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进而实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三结合。

研讨式教学法:首先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然后学生按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独立探索,并展开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和讲评。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类比探索式教学,就是通过联想,将在性质、关系、结构、功能、意义等方面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然后加以类比,从而达到相互借鉴、相互移植、触类旁通效果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传统媒体(黑板、粉笔等)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是师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的必要辅助手段,构成学与教活动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将开发公共数学电子教案,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采用课件显示,对推理、证明、求解等内容采用动画演示与黑板推导相结合的方式。传统的黑板推演过程能展现思维的发展轨迹,洞察思考的来龙去脉,发展空间想象力和捕捉数学创造的灵感;动画演示直观,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文科课程

根据文科数学的教学目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概念,合理地把握知识的深度,避免面面俱到地讲内容,扬其形象思维之长,补其逻辑思维之短;扬其阅读能力之长,补其运算能力之短。对一般的文科大学生来说,应当尽可能地降低严格论证的要求,而侧重于介绍已有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学会运用,注意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五、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为了将优化整合后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更好地体现出来,为了实现以提高数学素质为灵魂的教学改革思想有更真实的依托,我们计划针对理工科编写《高等数学》和《大学数学提高》两套教材,针对文科编写《数学与逻辑学》一部教材。

编写理工科《高等数学》教材,要注重基本概念的建立、基本方法的介绍和解题技巧的训练,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总结,注重与专业实际相联系,注重数学的工程应用和数学建模思想,注重知识的完整性、模块化与层次性。

编写理工科《大学数学提高》教材,根据各专业对数学的深层次要求,全面总结所学的各门数学必修课程,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揭示各部分知识的联系,强化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根据重点精选例题,提供大量的练习题。

编写文科《数学与逻辑学》教材,通过查阅文科各专业大量的图书、杂志,选取一些新颖而有趣的数学题材,介绍各种各样的数学应用方法以及数学发展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用各种生动的事例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练习题要有趣、诱人,并且某些教学内容可以放到练习题当中。整本教材中数学演算尽可能降低,以免让数学原理的灿烂光辉被数字和计算所遮盖。

六、改革课程考试模式

公共基础必修课要求学生扎实地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都是闭卷,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课程成绩各项比例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成绩、考勤、课堂回答问题、数学实验等情况)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或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平时成绩(同上)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理工科选修课是基于学生所学专业,目的是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相关领域进行进一步探索,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对于理工科专业选修课程的考试,应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采取有针对性的考试。

文科数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数学,并掌握一些常用的简单的数学方法。因此文科数学课程的考试内容不宜难,既可以考查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性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写“数学随想”类的短文,如谈学习该课程的收获与体会,考试方式可以闭卷与开卷相结合。

七、加强课程网站建设

课程网站建设是课程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物”的因素,是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与理念、推行现代教学模式与方法、革新教学内容的有力载体和工具。我们将组织教师进行公共数学课程网站建设,并不断完善网站资源,实现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视频等多种功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学习交流的环境。

八、工作措施

(1)积极开展动员工作,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建设工作的认识,从思想上明确课程建设工作并非教学以外的工作,它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教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认真完成。(2)根据课程建设工作量大小、完成质量高低给予相应的课时补贴,鼓励教师参加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3)评定职称、进修、评先优先重点考虑政治思想好,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课程建设贡献大的教师。(4)年度任职考核重点考虑教师完成的课程建设工作量的大小和质量,把课程建设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公共数学课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5)支持公共数学课教师参加多种学术活动或参加短期培训及脱产学习等。

在公共数学课程建设中,我们应注意实现四个稳定:政策措施相对稳定、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使用教材相对稳定、课程安排相对稳定。四个统一:教育思想统一、基本要求认识统一、习题要求统一、成绩考核统一。通过四个稳定和四个统一来保证团队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力争使公共数学课程建设处于良好的状态,逐步把各门公共数学课程建设成为教师队伍政治上可靠、业务上过硬,教学效果优良,教学文件完备,教学管理先进的校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专业规范(参考格式)[J].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03,(10).

[2] 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组.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Z].中国大学教学,2005.

[3] 胡恩明,郭文莉,周健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4] 西安交通大学项目组.数学系列课程的综合改革与整合实践[M].发展、创新、改革(第2集)[G].北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12.智慧城市系统建设方案 篇十二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

2 智慧城市意义

智慧城市系统建设的意义在于:

为全市建设奠定一个行之久远的基础架构平台。此平台可以支撑全市现有的应用系统及其数据的集成、整合和融合,支撑各类新应用的开发和上线运行。

综合城市现有系统、数据及其他资源,为市长及其管理者提供关于城市的统一视图,方便管理层进行科学决策;方便政府各部门及其操作人员进行跨部门的协作、日常操作和应急事件响应处理;方便市民与政府的互动、得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

促进全市各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模式,探索有效解决中国同类城市普遍关键问题的创新特性。

3 智慧城市目标

智慧城市系统建设目标如下:

部署并建立全市的基础架构平台,该平台能够有效支撑现有系统的整合和未来应用的开发和运营。

为市长及其管理者提供关于城市的统一视图,实现城市应急事件响应等跨部门的应用,在市民服务和分析决策支持等领域探索创新型应用。

建立全市各机构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培养技术团队和运营人才,为建设智慧城市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打基础。

4 智慧城市需求

目前智慧城市面临的挑战如下:

当前城市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不同管理领域的,缺乏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的能力。

城市的管理者需要查看不同系统,以了解关于城市内某个特定时间的实时和历史情况,没有一个集成的支持系统。

传统的系统是针对不同的管理领域设计的,其并不关心特定事件可能对其他管理领域的影响。

当前城市的日常运营会产生大量的运营数据,但目前城市同城缺乏抽取、分析和图示有意义数据的能力。

很多城市的应急响应是基于应变管理理论的,缺乏理解特定响应将产生的后果,并在城市的日常运作中应用预定义的工作流进行处理的能力。

对于城市而言,应该用积极的态度拥抱可能的变化,理论上应该建立一个系统,记录和评估所有与跨领域城市管理、应急处理等流程改进相关的活动。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需求如下所示:

4.1 平台需求

有效接入现有应用系统的数据,形成数据中心,并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动协作。整个系统的性能、可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可伸缩性具有极高要求。平台可配置,能够通过配置的方式适应应用的变化。有效支撑新应用的快速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减少新应用上线的时间。不仅支持操作型应用,还要支持预测、分析和决策支持类应用。

4.2 应用需求

智慧城市要求市场和政府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来自于城市各个职能部门和机构的信息;预测问题,并把影响降到最低;并协调资源,迅速和有效地应对问题。因此需要整合城市的各种系统、信息和资源,为市长、城市管理者、城市操作者、市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跨领域的创新应用。应用包括:城市统一视图:城市KPI;跨部门的应急事件响应和处理;市民与政府的互动协作、市民服务;智能化应用:预测、分析、决策支持等。

4.3 人才和团队培养需求

智慧城市系统建设属于全市信息化建设,因此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管理。包括IT技术团队和人才,业务运营团队和人才等,以此促进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4 未来发展需求

要求智慧城市建设对全是未来发展有促进作用。智慧城市建设不光是实施一个个的项目,还要求能够激励创新,包括政府、市民和企业的创新,在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和基本应用的基础上,不断演化出具有城市特色的新应用和服务。

5 智慧城市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智慧城市系统设计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从用户角度来看,他提供多渠道访问,包括移动端,提供四个门户:面向市民的门户,面向市长、政府和操作人员的门户,面向企业和合作伙伴的门户和面向开发者的门户。从应用角度来看,这些领域应用是相对独立的,同时与IOC又是充分融合的,共用了一套基础架构、公用模块和流程,这样在此环境下新应用的生长就不那么困难了。当然这里的应用不只是这四个,不同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入新的应用。另一方面,除了操作型应用之外,还重点突出了智能分析类应用,而且他是即时的预测分析,将结果直接反馈给市长、操作者和市民。

6 智慧城市系统建设步骤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智慧城市系统的项目建设需要多方合作一步一步计划、落实、实施。总体来说,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案可以分为三步,两个主题。首先建成城市集成的运营处理中心,其次建成城市统一的服务和协作中心,最后建成城市综合的决策支持中心。这个过程是并行进行、逐步迭代的,先把智慧城市系统基本平台部署好了,将现有的部门应用接进来,做数据集成,实现智慧城市基本的应用,如城市KPI和应急响应等,再加上市民协作和市民服务的部分,再加上预测分析决策支持的应用,在此过程中,有更多的应用和数据整合进来,再做系统整合和特色的应用。

下面就两个关键主题作说明。

6.1 系统集成和数据交换

首先,将集成和整合作为智慧城市系统的重点,突出应急响应。被重点确定的政府部门单位被要求强制性地报告事件、警告和数据到智慧城市系统中,由智慧城市系统自动地或人工干预地生成KPI或告警,启动相应的标准工作流程或应急响应流程,进行处理。以促进市长及其管理者对各方面信息的了解和综合决策,促进对整个城市的统一整合和管理。

系统会沿着市委组织机构来梳理哪些应用要与系统内部对接,并决定交换的数据。举例来说,与智慧城市系统对接的系统和数据可以有:地理信息系统、政府网站、统计局的城市经济数据、人口库中的市民信息、其他专业领域的系统及其数据。整合的内容和采用的技术包括消息,数据库,地图,视频,图像,接口,移动应用,物联网等。

6.2 应用开发

在智慧城市系统平台上可以运行各种应用场景,例如城市整体、智慧交通、智慧水管理、市民服务、智慧港口、智慧工业园区等等。目前城市运营中比较重要也比较主流的方面有如下四点,可以放在优先实现的位置。

城市KPI和城市经济BI:包括城市统一的关键业务指标KPI呈现,以及城市经济统计图表展现和分析。

城市应急响应:从治安与维稳、火灾、水灾、交通等应急事件中选择场景,实现城市的应急响应和处理。

服务:建设市民信息库,实现市民与政府的协作互动和特色市民服务。

分析预测:从上述应用场景中选取需要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场景,并予以实现,体现智慧城市系统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的特性。

为了完成上述应用开发,需采用的设计思路是:自顶向下的业务设计,首先满足决策层的需求;设计的内容包括:关键业绩指标KPI,标准操作流程,政策,规则,事件,告警,与其他系统交换的数据,用户界面,组织结构和用户权限等。在开发时,可采用国际通用的CAP通用警报协议,该协议可以通过系统配置,减少开发的工作量。

7智慧城市系统IT基础需求

让城市管理者实时访问信息并进行分析对支持整个城市管理非常重要,使用集成式系统环境来支持这种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当城市管理者在管理危机时,这种实时信息需求通常最为强烈。他们需要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智慧城市系统包含必要的硬件和软件,帮助城市管理者获得实时信息,使这些系统变得更加有效,有效支持和满足一个城市管理方面的需求。

为了满足如上需求,IT设备需能处理如下任务:

设计的系统架构非常灵活,能够处理复杂的新工作负载,并影响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增长。

确保所交付的服务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可用的。

提供安全性,防止网络攻击、恶意软件和其他潜在的安全漏洞,同时依然支持开放的环境。

处理故障,并从故障中恢复过来,同时使时间和数据的损失最小化。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6.

[2]陈铭等.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智慧南京”建设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5):84-89.

[3]程大章.应重视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研究[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6):10.

13.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 篇十三

关于印发《锡勒乡2010年农村牧区党风廉政建设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驻乡各单位:

根据上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现制定《锡勒乡2010年农村牧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中共锡勒乡委员会

2010年6月17日

锡勒乡2010年农村牧区牧区党风廉政建设

工 作 方 案

2010年我乡农村牧区牧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促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稳定和维护农民利益为重点,抓紧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制度建设,坚持抓落实、抓巩固、抓深化,努力推动农村牧区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水平。

一、切实解决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突出问题

(一)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牧区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坚决纠正和查处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土地征用中的违纪违法问题。强化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管理,规范管理和服务,引导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逐步推进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监督法制化、规范化。

(二)认真治理盲目乱占耕地问题。加强对耕地保护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强化执法监察,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深化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用地的全程监控,积极预防和坚决禁止未批先用、少批多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耕地保护目标责任问责制,坚决防止和纠正盲目乱占耕地等侵害农民土地利益的行为。

(三)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要加大对农村牧区土地征收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征地程序和补偿标准,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农村牧区土地补偿专户管理、专帐核算、专项审计和公开制度,采取措施确保补偿及时足额到位、社会保障落实,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加大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一)组织开展检查工作。开展经常性检查与专项检查,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农业补贴资金兑付情况和民政救灾资金、农村牧区低保资金的落实情况作为必查内容,通过查阅文件、会计帐薄、发放资料、调查了解等手段和措施,加大支农投资项目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制定新增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强农惠农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监督。进一步建立季度督查、半年点评、年终考核制度。

(二)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按照全面监督、整体动作的思路,抓好各项补贴申报核实和资金落实、补贴对象、金额评议公示、补贴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强化乡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审核把关责任,及时发现问题,并责成相关单位进行整改。进一步规范“一卡通”发放方式,保证补贴资金及时、足额、直接发放到农户。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示,充分接受社会监督。加大强农惠农资金整合力度,节约监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一)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充分整合宣传教育和干部培训资源,把农村牧区基层反腐倡廉纳入农村牧区基层党员干

部培训计划,实行分级负责制。把宗旨观念、政策法规、廉洁自律等作为教育重点内容,大力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加强警示教育,推进农村牧区廉政文化建设。组织对《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纪条规的学习,引导广大农村牧区基层党员干部遵守廉洁自律规定,自觉遵纪守法。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二)推进农村牧区便民服务工作。强化乡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总结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提高工作质量,方便农民群众办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使农村牧区便民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加强对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监督。

制定和完善乡、村干部和基层站所工作人员具体行为规范,健全乡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推行乡、村主要领导廉政承诺制度、村干部勤廉双述、村民询问质询和定期评议制度。深化基层站所办事公开,推进基层站所民主评议活动。探索发挥党代表对党务、政务、村务监督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积极发挥村民监事会的作用。

(四)严肃查处涉农涉牧违纪违法问题。坚决纠正在农村牧区基本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扶贫开发、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严肃查处违反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的行为。加大涉农违纪违法案件督办查办力度,重点查办农村牧区基层干部虚报浮夸、与民争利案件,在村级财务管理、资源开发等问题发生的以权谋私案件,贪污挪用、骗取套用、截留抵扣强农惠农资金等案件。抓好嘎查村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优化调解队伍的知识

结构、年龄结构,提高调解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信访工作,建立健全涉农涉牧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机制,切实解决当前农村牧区的突出问题,积极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推进农村牧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一)完善农村牧区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行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以“四议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进一步健全党员议事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逐步推行村民代表会议常设制。

(二)建立健全乡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基层党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力度,不断规范农村牧区基层党务公开内容、程序和形式。建立健全乡政务公开工作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乡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联动机制。深化完善财务公开等村务公开制度。继续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推进村务公开内容具体化、形式规范化,加强监督检查,重点解决公开不全面、不真实的问题。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强化组织保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抓农村牧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职责。成了以党委书记赵江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力为副组长领导小组,加强了组织协调和工作指导。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工作落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稳定规范的农村牧

区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制定和落实农村牧区基层干部定期轮训、考评激励等措施。

(二)加强工作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类型农村牧区的情况和特点,抓住各自突出矛盾和问题,分别提出农村牧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三)加大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力度。及时总结农村牧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交流各级各部门抓农村牧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乡农村牧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要及时通过各种方式推广、总结好的经验,指导工作。各支部要认真总结解决突出问题的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形成工作特色。

14.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篇十四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精神和灵魂,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富有文化内涵、时代风格和学院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对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凝聚力,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对促进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对学院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使校园文化建设健康、有序的开展,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十八大以来党关于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为纲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促进学院发展为目标,为不断满足广大教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技能型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主义文化方向。高职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主旋律。忽视或者违背了这个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就不可能沿着健康、积极的轨道发展。

(二)时代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要把握规律性,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切内容、一切设施、一切途径和一切方法都必须鲜明地突出时代特征。要努力使我院校园文化建设适应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造出新的校园文化环境,以适应新的价值原则和新的生活方式。

(三)主体性原则

校园文化主体是指营造、参与建设校园文化的校园人。广大师生员工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同时,他们又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客体。良好的校园文化能让在校学生、教师等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作为校园生活重要方面的校园文化,它还要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丰富师生员工的科学文化知识,增进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师生员工的审美情趣,促进每个校园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对校园人的思想、行为规范、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教化。

(四)职业性原则

职业性原则指高职校园体现高职个性特征,这种特征突出体现在校园文化与职业素质培养上。校园文化建设要与职业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应该融进更多具有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内容,促进学生素质尤其是职

业性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具有较快的职业适应能力,为实现学校人才的培养与需求的“无缝”对接创造条件。

(五)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指对一切符合新的时代、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文化内容和形式都要大力提倡,使之发扬光大、为己所用。我院是从中专升格而成,高职校园文化底蕴不足。校园文化建设既不能是中专学校校园文化简单的延续,也不能是对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复制。必须从内涵到外延不断创造和更新,它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应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六)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强调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组织机构、工作队伍、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校园精神等各要素作用,并与其他方面协调一致,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出整体的作用。

三、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根据学院总体规划,通过3年的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院的发展定位、专业建设和学院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与学院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与学院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具有我院独特个性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使学院成为思想道德精神高尚、学术氛围浓厚、人文底蕴深厚、校园环境幽雅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高等职业院校。

通过加强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广大师生所认同,积极践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普遍增强;广大师生努力工作、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诚实守信、重德尚礼、知行合一,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学校文化品牌建设和形象建设成效显著,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辐射功能以及服务地方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的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进一步加大“三个大力宣传”工作力度,即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师德高尚、关心热爱学生的教职工;大力宣传思想品德好、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会学习、会生活、有体育、音乐、美术、科技创新特长的学生。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传承传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形成师德师风严谨,学风浓厚,工作作风积极的氛围,培育优良校风。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继承和弘扬学院的优良传统,积

极营造严谨求实、科学民主的学术氛围,不断提升师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积极搞好校园文化创新、品牌文化创建和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搭建,努力构建学院精神文化,增强学院办学的凝聚力。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校园制度性文化环境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逐步建立健全民主、科学、进取、和谐发展、创新、育人的教学管理、教育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学院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学院管理。

(三)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以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广大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崇尚学术,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管理人员要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努力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上、学习上不断追求进步,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奋发努力,立志成才。

(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以丰富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为重点,从学院实际出发,提升校园环境的育人价值,突出育人特色和学术氛围,按照“高雅、理性、开放、和谐”的原则,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以我院校区及产教融合项目建设为契机,建设好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合理划分、调整布局师生员工的活动场所,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加强校园网、广播台、讲座论坛、自办刊物、宣传橱窗等宣传思想文化载体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宣传思想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开展学院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的建设工作。

以提升学院社会声誉、提高学院知名度为目标,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的作用,重视公共关系工作,重视学院形象宣传工作,扩大学院在全国、全省的知名度,提升学院品牌的价值。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纳入学院十三五总体规划,在学院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努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一)大学精神文化培育规划

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上的优秀精神品质,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教育师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

1、用先进的政治思想理论武装师生,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师生,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师生员工,根据形势的发展学习最新的政治思想理论、形势政策、教育观念。

2、重视对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从制定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入手,通过提倡师生牢记校训,学唱校歌,佩戴校徽,使用校标,激励师生爱祖国、爱学校、爱专业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继续组织力量搜集、研究和编写校史资料,经常进行展出,使新生入学后的校史教育制度化。

3、对学校发展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要及时组织采写报道,进行广泛宣传。

4、重视与学校相关的重大节日、纪念日的纪念活动,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日确定为学校重大活动,由学校统筹组织,使有关部门形成合力,把这三个活动办成学校最隆重、最热烈、最有影响力的活动。重视学校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学者纪念日活动,努力弘扬先师身上表现出的优秀品质。

5、加强与校友的联系,积极宣传在全国、全省、各行各业取得较大成就的校友的先进事迹。

6、对学院发展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要及时组织采写报道,进行广泛宣传。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规划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工作规范等等,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基本保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

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建设在制度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学校实际出发,重新梳理学校发展理念、基本方针和各项具体制度,在科学与民主的基础上进行废、改、立、释,保证各项工作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执行党务、校务公开制度,不断扩大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党代会、各级工会、教代会、学代会和学生党员大会的功能,发挥民主党派和离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监督以及参与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3、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与时俱进,科学规范的原则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并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制定新的规章制度,解决有关规章制度过时和有些工作无章可循的问题;将全校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汇编为《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规章制度汇编》,作为处理校内各项工作的依据。

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加强对依法治校和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监督。

(三)师德师风建设规划

师德师风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学院坚持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师德师风,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大力倡导“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良好师德风范,鼓励和引导教师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师德师风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2、制定《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把教职工的道德自律和有关制度的外在约束结合起来,保证师德建设的时效性和长期性。

3、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教职工德才兼修,把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表彰范畴,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每两年举办一次“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要建立教学警示和退出机制,师德师风较差、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经警示仍不能限期整改的,应予以辞退。

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对每年引进的人才和教师进行师德和学校规章制度的培训;建立谈话制度,各系、各单位主要领导每学期要对新上岗教师进行履行师德规范的谈话,帮助新上岗的教师一上岗就树立以德治教的意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师的业绩和科研成就。

5、建立健全新员工入职宣誓和退休职工荣休制度,9月份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月,每年教师节前夕举办院级表彰活动。

6、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牢固树立依靠教师办好学院的意识,营造教师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和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教师的成长,关心教师的生活,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工作条件,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实施学风建设规划

学风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要努力培育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1、加强日常管理,严格学生辅导员进入公寓和班主任每周深入学生公寓检查制度,加强学生上课考勤,整肃考风考纪,加强校园不文明行为的纠察和引导,定期通报学生违纪情况,强化学生遵纪守法和道德实践意识。

2、开展主题教育。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促进优良学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每年举办一次以“刻苦诚信做人,树优良学风”为主题的学风建设周活动,开展一次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文明教室、文明宿舍创建活动,要按照“积极健康、美观大方、简洁明了、文化氛围浓厚、品位高雅”的要求,积极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室文化、宿舍文化。

3、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课外活动为平台,把人文素质和

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营造校园浓郁的学术氛围。

(五)实施师生行为文化建设规划

行为是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综合反映。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是教风、学风和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1、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良好的教风,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以学教人,又以德育人,敬业爱岗,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廉洁从教,既传授知识,又塑造灵魂,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努力实践党的教育方针,崇尚学术,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用自身的优秀形象,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品质和人格魅力尽守职责,作无私奉献的楷模,教书育人的楷模,业务上过硬出众,业绩上优秀出色,学术上带头,为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贡献。

2、机关干部一是要做到政治合格、思想领先,刻苦学习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二是求真务实,精通业务,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有较强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三是胸怀大局,维护团结,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广泛联系群众,虚心听取各种意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严格要求自己,作维护团结的模范;四是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

高服务质量,以群众满意不满意,师生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五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履行职责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党的事业作贡献。

3、后勤管理和安全保卫要做到安心工作,在优质服务中作贡献;精通业务,忠诚履职,在改革中作贡献;奉献爱心,在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中作贡献;爱岗敬业,在履行岗位职责中作贡献。

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职业综合素质的教育,完善和修订学生手册,成立校园文明督查队,开展专项督导和检查。

(六)实施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打造规划

1、思想政治主题教育。通过持续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学风建设周活动、教师节慰问服务活动,使之成为学校品牌主题教育。

2、文体艺术活动。按照“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院(系)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品牌活动班级化、普及化”的活动思路,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师生员工文化、体育、艺术活动,精心打造一批品牌文化活动。

3、社会实践活动。坚持“项目化运作、专业化实践、基地化发展、制度化保障、社会化推进”的工作思路,每年组建社会实践小分队,逐步扩大社会实践规模,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4、学生社团活动。建立院、系分层管理体系,本着“突出思想理论先进性,艺术学术科技型,加强志愿服务型,优化文体艺术型,鼓励兴趣爱好型”的思路,调整学生社团布局结构,保持30个左右有影响的学生社团,落实每个社团“有一位指导老师,有一项特色活动,有一

定经费保障”的“三个一”要求,每年推出不少于50项的学生社团特色活动。

5、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宗旨,按照“立足学院、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原则,鼓励青年教职工和在校大学生争做志愿者。

(七)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规划

1、加强学院网站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通讯员队伍,经常组织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凸现学院特色。

2、加强广播台建设。广播要面向广大学生,积极报道各单位的工作动态,多报道同学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和高雅文化和学术知识。

3、加强校报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大学生记者团和校报编辑队伍。

4、加强大学生活动中心管理。根据学院的发展,不断增加活动场所,改善活动条件。

加强横幅、刊版、橱窗宣传的管理。各单位在校园悬挂宣传横幅和放置刊版要做到悬挂放置点与环境和谐统一。要加强橱窗宣传,精心设计并进行定期更新,使其成为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

加强与周边社区及相关单位的联系,通过志愿者服务、文艺进社区等形式,使校园文化载体向社会延伸,增强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

(八)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规划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仅本身即是一种物质文化,还会对精神文化以及各类文化生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环境文化包括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广场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文化、食堂文化以及公共场所文化。环境文化建设要从学校实际出发,突出育人特色和学术氛围,按照“绿色、高雅、理性、开放、和谐”的原则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1、建设承载历史和人文底蕴的校园景观。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使校园的楼、路、园、树、草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将校训、校徽、校标等元素融入校园景观,以主题雕塑、书画作品等为载体营造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景观的内涵,不断提升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层次和品位。

2、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标识。完善校园文化标识系统,组织师生广泛参与校园楼宇、道路、景点的规划、建设、命名以及管理工作。规范校训、校徽、校标、道路指示牌、主题雕塑等校园文化标识物的使用。

3、规划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充分发挥体育场馆、学生活动中心的使用功能。在校园内建立各种展示区,如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区、杰出校友成就展示区、企业文化展示区等,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意识教育。

4、制定校园环境管理相关制度,加强对校园广告、横幅、标语的管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提倡积极向上、品位高雅的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广场文化、走廊文化、食堂文化、公共场所文化等。

5、根据学院发展需要,科学合理规划校区,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在校园内有选择地建设标志性文化景点,营造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角、文化长廊等。

6、依托现有布局和设施,在绿地、树荫下适当增加一些供师生学习、休息的设施;在教室内添置励志标语,营造惜时、向上氛围;在校园合适位置建立信息宣传栏,作为学院和职能部门发布信息的宣传阵地。

7、开发利用学生公寓的功能,在公寓楼内建立党团活动室、自习室、接待室等场所,发挥楼宇的文化培育功能。

8、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强学院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院、社会稳定的事端,维护学院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九)实施品牌形象塑造计划

建立学院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规范校徽、校标、校旗、的制度。规范学校办公用品、公文的格式、标识,规范学校各类牌匾的规格与设计。重视学校公共关系,建立记者接待和突发事件应急宣传制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建立健全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重视对师生进行品牌意识的教育。

六、校园文化建设步骤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要经历一个初步启动、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我院计划用三年时间,分步建设,逐步深化。

(一)启动阶段(**.11——**.01)

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

3、调研分析、论证;

4、编制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5、总结前期建设经验;

6、组织培训学习;

7、初步实施。

(二)建设与实施阶段(**.01——**.12)

1、按照本建设方案要求,扎实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各项任务;

2、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和小结;

3、针对情况变化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优化本建设方案。

(三)全面总结与验收阶段(**.12——**.12)

有关处室(部)、各系对所承担的建设任务进行全面自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自查报告。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组对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提出综合考评意见。学院对在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实施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未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或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七、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

(一)形成校党委领导、党委宣传部牵头、各部门合力、全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要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积极解决问题,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共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

(二)成立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细则,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检查、督促和落实。

(三)要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上一篇:对照三严三实聚焦四风下一篇:老人提高记忆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