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共19篇)
1.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 篇一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心理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种机能能够适应生存的需要,并在适应中不断发展的协调状态。心理卫生就是利用人类已经发现的身体和心理规律,运用预防、锻炼、治疗等手段,维护健康、保护生命为人类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工作过程。心理素质就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行为品质。心理教育是利用教育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和塑造学生的各类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的活动过程。心理健康标准应当是卫生学角度的标;隹,心理素质标准应当是教育学角度的标准,心理学可以分别制定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在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测验的编制和具体测量中,要以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为依据,分别编制心理健康测验和心理素质测验。在心理健康卫生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要分别建立工作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是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公民的心理素质。具体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1、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于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
3、根据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具体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帮助他们正确地对待自己、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帮助他们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的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学会认识环境,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更好、更快地适应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掌握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的情绪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适应学校生活,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每项工作的开展都应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服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
1.什么是心理健康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3.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3)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应包括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主题内容,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心理测验、咨询辅导、课程安排、活动训练等各项工作。
2.现实性原则。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适宜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原则。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重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促进”的功能。
4.差异性原则。不仅要尊重个体差异,还应尊重年级差异。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
5.活动性原则。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心理教育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
(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误区的剖析
误区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
误区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
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心理课
(三)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初步构想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病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等的矫正与治疗,这一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3.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中小学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为提高民族素质,应从小加强重视中小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培养。因此,心理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进行判断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教育教学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1.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1)帮助教师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师生交往的观念
(2)和教师一起把好教学的三个关---备课关上课关课外应用关
(3)重视课堂心理氛围的建设
2.结合学科特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1)在学科内容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四.学校心理辅导
(一)分类
按辅导涉及的学生活动领域,分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按辅导涉及的心理与行为的性质,分为情绪辅导、智能辅导、人格辅导、自我意识辅导、社交行为辅导、耐挫力辅导、性问题辅导等。
按辅导对象的人数,分为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
(二)目标
1.学会调适。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适应”处理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调整的重点是人的行为。
2.寻求发展。就是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负起生活责任,扩展生活方式,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良好的社会功能,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活。
(三)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⒈)心理辅导应在学校教育的早期阶段就开始进行。
(⒉)心理辅导工作应取主动态势,宜未雨绸缪,注意防微杜渐。
(⒊)对于那些社会处境不利的学生、生活发生了重大变故的学生、自我期望偏高而又屡遭挫折的学生,应及早发现征候,重点实行早期干预。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⒈)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
(⒉)尊重学生的选择。
(⒊)运用同感的态度和技术加深对受辅学生的理解。
4.学生主体性原则
(⒈)心理辅导要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
(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
(⒊)以开展活动为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形式。
5.个别化对待原则
(⒈)注意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
(⒉)对不同学生实行区别对待。
(⒊)认真做好个案研究。
6.整体性发展原则
(⒈)树立学生全人发展的观念。
(⒉)不宜把心理辅导课程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
(⒊)采用综合辅导模式。
(四)途径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5.个别辅导
6.小组辅导
2.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 篇二
一、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教育和心理素质的现状
1. 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
体育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当前许多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透彻, 缺乏应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大多数教师已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难以适应, 因循守旧, 致使新课程标准难以落到实处。同时, 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对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往往由教育工作者提出, 而教育理论工作者由于缺乏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 有时难以充分考虑到教学实情, 导致新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一直在下降, 其中爆发力、力量、耐力等体质指标, 都呈现出明显的不良趋势.
2.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 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 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他们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校恐怖、吸烟酗酒, 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根据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发现, 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 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习方面体脑不协调、不适应的学生逐渐增多, 5年级小学生问题最多。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 2年级小学生最多, 3年级最少。从整体发展趋势看, 3~6年级小学生学习方面的心理行为逐渐增多。在人际关系的信任感方面, 2~5年级小学生问题逐渐增多, 5年级最多, 6年级小学生明显减少。另一方面, 小学生的人际建设性不断增强, 在对社会自我、家庭自我、学业自我和自我认同上, 小学2~5年级学生的评价渐趋消极, 而6年级则有所回升。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后果将不堪设想。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就离不开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强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养成的重大意义
1. 体育教育为心理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能促进身心发展, 通过体育运动, 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 为心理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并且体育运动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发动机: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 内容和形式都不同。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 原有的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
2. 体育教育是释放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
体育活动可以使人的注意力转移, 情感发泄, 兴趣改变, 紧张程度得到松弛, 情绪趋向稳定。体育运动不同的项目, 不同的运动强度、速度、幅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施以不同的影响, 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 消耗他们长期集聚的大量不利的心理能量, 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的, 合理化的发泄口, 尤其是可以使遭受挫折产生的冲动通过运动得到升华或转移, 从而可以消除障碍, 达到心理平衡。
3. 长期的体育教育能对消极情绪进行长期有效地控制。
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的作用, 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对长期体育锻炼和一次性运动活动效果的比较上。长期体育锻炼是指每天都进行的锻炼活动, 且这种锻炼活动持续很长时期。研究的长期体育锻炼安排一般都持续10天到2个月, 一次性体育锻炼是指持续时间为30min左右的活动。有研究报告, 仅一次自行车功率机的练习就使健康和不太健康的大学生焦虑程度下降。但是, 这种一次性运动没有对消极情绪的长期控制作用。因此, 必须定期坚持体育锻炼, 才能维持对消极情绪的长期控制.
4. 体育活动对消除疲劳具有特别显著地作用。
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 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时, 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 生理、心理都会很快疲劳。然而, 如果在从事体育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信心十足, 定能延缓和减少疲劳。体育活动能提高诸如最大吸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 这就能够减少疲劳的产生。因此, 体育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 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的基础, 身体素质的发展可以促进良好的心理素质。毛泽东同志就有过类似的评价:“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 先自野蛮其体魄;苛野蛮其体魄矣, 则文明之精神随之。”通过体育锻炼和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在体育实践中, 平时的练习、竞赛等活动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素质养成。
参考文献
[1]李平.浅谈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J].新西部 (下旬.理论版) , 2011, (06) .
[2]李菁菁, 李翠珍.体育教育对促进心理健康的特殊作用[J].中国市场, 2011, (27) .
[3]钱良.基于心理学理论的体育教学问题探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5) .
3.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 篇三
1性格孤僻:表现为难接触、不愿与人交流,心中总怀有戒虑,
无法与同学、老师坦诚相待。
2片面发展:表现为学习上不能全面发展,略显偏科。
3心理脆弱: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或不顺心
的事,无法及时的调整心态,从而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
4兴奋激动:表现为凡事容易满足,获得点滴成绩就激动不已。
5易受诱惑:表现为易受外界干扰,心理防线脆弱,无法抵制
一些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袭与干扰,从而产生不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不和,成员之间缺乏关爱,尤其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的时候,孩子感觉到家庭成员离心离德的痛苦:厌倦、冷漠、郁闷、愤怒、悲凉、缺乏安全感,对家庭有敌意。有的则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形成神经质的病态人格。有的则感到自卑,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将对家庭的敌意指向社会,形成反社会人格。人都本能地需要温暖和安全,以及被接纳、被认同的归属感。 矛盾纠纷不断的家庭,家庭成员忙于吵架,却无暇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和需要。孩子只好通过其它途径寻找温暖, 这给社会上的不法之徒和流氓团伙提供了便利。
不和睦家庭,如何消除对子女的不良影响呢?
首先,父母应该反省自己的性格缺陷,本着对对方和孩子以及家庭负责的态度,找到矛盾的所在,努力妥善地解决它。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和体贴关爱的家庭氛围。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其次,平常要给孩子多一些关爱,了解孩子的心态,要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已经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努力减轻、消除由于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孩子要加强自身的情感防线,积极主动的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同时要寻找必要的情感 寄托,抵制来自家庭的不良影响。
第三,矛盾较深家庭,家庭成员要进行系统的家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是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心理专家的帮助,解决矛盾的问题,重建良好的家庭生态。
第四,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本孩子负责的态度去真正地、切合实际地帮助他们,教育他们,多一些关怀、多一些理解。在学习和生活上注意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学习变化、生活变化、社交变化,及时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对他们进行调适。特别是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和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篇四
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一书。读后我的感慨很多,收获颇多。愿与大家一起分享。
读书后,给我感受最深刻的是,他们都一直并且反复强调:我们当教师的与其它行业不同,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当教师的不仅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而且还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所以更加强调,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拥有健康的心理,因为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对于教师来说,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现代人的保障。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也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学生的质量,社会的质量。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地优化教育教学的心理环境,才能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态,从而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最终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达到既教书又育良好品质接班人的最佳效果。
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做教师的是社会中的一员,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或不开心的事情,给我们造成这样那样的心理压力。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并分析这些压力 1的来源,学会自我解压。书中介绍的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相符的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排在首位的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要求和教学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之间的矛盾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实际教师每天授课的时间仅仅是工作时间中极小的一部分,加上自习、备课、辅导、批改作业、班级管理等,才构成了教师工作的全部内容。因此,一般教师每天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他们的工作很有规律,但饮食起居又往往是反规律的,许多教师都会因工作之故寝食违节,休息失常;由于班级学生偏多、教学任务偏重,教师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身心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同时,他们还面临更多的公众压力,学校众多的考核指标和教学要求,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甚至少数学生对教学的反叛,家长本着望子成龙的心态对教师近乎苛刻的评价,社会强大的舆论监督乃至非专业的指责等。面对这些过度的工作、心理压力,加上教师本身对心理健康重视不够,缺乏调适,以致不少教师自然心理失衡,心理被挤压扭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排在第二位的是:传统的角色心理仍时时羁绊着教师的思想与行为,加剧着教师的心理压力。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教师一直都是知识和道德的化身,教师也把“完美”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目标,在工作上力求尽善尽美,渴望得到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各方面的肯定。这种完美主义心态很容易忽略自身条件,诸如个性、能力、机遇等的限制,忽视社会条件的限制。一旦过高的自我期望不
能实现或受到障碍,即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产生自责甚至对他人的对立情绪等,对学生的态度也很容易走向极端:要么简单说教,粗暴干涉,给学生施加不应有的压力;要么不负责任地对学生放任迁就,放松甚至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管理。
排在第三位的是:日益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和不少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重了教师的内心压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些教师教学技能的欠缺和素质发展的滞后,使得他们对课改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甚至不堪重负。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的矛盾日渐显露:长期应试教育积淀下来的许多教育教学弊端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在过时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作用下形成的教育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新一轮教改却要求教师迅速摒弃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这样,教师们往往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不得不屈从于长期应试教育的惯性力量,屈从于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另一方面,又必须按照课改的要求努力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并与传统的教育观念作艰苦长期的斗争,从而使不少教师身陷茫然,个性受到压抑,心理产生失衡,心理的焦虑、困惑自然与日俱增。虽然有我们面前有许多方面的因素会造成我们的心理压力,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以积极地心态来应对这一切,当问题出现时,不能逃避,要想办法去解决。由于引发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也必须从学校、社会、教师自身等方面着手。
但作为我们自己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只有人格健全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才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相反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新的教育实践也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总之,现如今的教师,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要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认识他人的情绪,并且处理好与他人的情绪关系。感到压力时,要学会找方法让自己放松下来,深呼吸、听音乐、运动、旅游、看电影、聊天、读书„„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中我认为,读书是一种最好的解压的方法,因为只有我们静心读书时才是最快乐。
5.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 篇五
周六上午,按照女儿学校的要求,我和女儿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8点50分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转播中小学生专题节目——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
这节讲座主要讲的是如何运用考试心理与技巧,包括三点:
一、考前——5点
1、养精蓄锐:考试前一两天不要再去复习,让大脑充分休息,保证以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迎接考试。
2、减轻压力:熟悉考场环境、记清考试路线;
3、合理安排时间,要把堵车时间也要计算进去;
4、备齐考试物品,准考证、身份证、钢笔、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
5、沉着冷静:缓解紧张的有效方法:深呼吸——每分钟5次。
二、考中——6点
1、稳定情绪:不要急于答卷,认真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座号;
2、审清题意:
3、字体清晰:干净整洁的卷面无形中会增加得分的机会;
4、避重就轻:基本知识点在80%,难点偏点只占20%;
5、巧做难题:不留空白,有步骤就有得分的机会;
6、巧用推理:选择题、判断题可以由被选答案倒着推理。
三、考后——每场考试过后
6.大学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六
提纲:进入大学的每一位学子上的第一课都是军训。为什么要将军训作为入学的第一课来上?这就要联系大学素质教育来看,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军训与素质教育有着怎样的关系。
关键词:军训素质教育民族使命
第一,先来谈谈军训的目的。军训,每一位经历过的同学都不会忘记的是炎炎烈日、整齐的队伍、嘹亮的口号。但我们从中学到的是团结与协作的精神。我们曾羡慕过军人,如今我们虽不能成为一名军人,但在那几天我们过着军人的生活。烈日下流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坚强。在军训中,学会怎样与人相处的和谐之道,学会着体贴与关怀他人。同时,军训也燃起了我们的爱国热情,了解到作为一名大学生所肩负的民族使命。
第二,素质教育指的是什么?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可见,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我们如何能成为一个健康正直且能为社会所用的人。
7.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 篇七
一、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瓶颈
1.对于字词掌握有待提高。对于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而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汉语拼音和英语字词不能有效区分,将两者混为一谈,使得很多语句和固定句式都被打乱,运用不恰当。
2.学生的水平层次不齐。由于认知差异和平时学习的认真程度不同,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英语水平已经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如果不及时调整并补救,后续学习过程中之后使得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关照学生的心理,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3.学习缺乏目的性。很多学生学习英语都缺乏动机和目的性,只是机械的在这里听课,心早已飞到九霄云外,这种无意识的学习效果最差,而且学得的知识记忆也最不牢固,走马观花似的边写边忘,很难为自己制定出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二、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几点探索
1.有效的对小学英语和语文拼音区分学习。第一、我认为可以通过几首英文歌去记用旋律辅助发音。第二、记英文单词时可以联系类似的英文单词,比如B(bea蜜蜂)T(tea茶)汉语拼音举例:a阿S(扑克牌A)。第三、这两套发音其中有相似的发音,比如:l,m,f,j,k,o,p,q,r,s,u,v,w。其他的不同的再进行特俗区别记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把握好汉语拼音的特点:汉语拼音没有复辅音(b p m f d t l n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y w),这辅音字母是不会连用的,而作为英文字母是则可以连用,如empty(空的),其中m p t y在汉语拼音中属于辅音字母,是不能连用的。汉语拼音有声调而英文字母则没有。元音占优势。一个音节表示一个汉字。汉语拼音字母与英文字母的读法不同,汉语拼音字母依次读作:啊摆猜逮鹅……英文字母读作ei鼻席笛姨……
如果让孩子同时学习拼音和英文字母实在是为难人,其实最好就是以其中一个为主教,我就建议先学好拼音,熟了以后在主要学英文字母孩子自然自己就能轻易分辨出其中不同了。必要时可以交一些记忆技巧,实在不行死记硬背也行。
2.你争我抢——我要和你比一比。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英语的兴趣,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孩子贪玩和好动的本性,于是,我们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了分组,让大家利用小组内合作和小组间互相竞争的方式来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小组内部的同学要有足够的互相约束力,大家互相监督学习的情况,一段时间之后教师来检测他们。检测的手段我们也不是用的普通的听写,而是让大家看图说话,我把一幅或者几幅小图画放在大屏幕,让小组内同学共同研讨组织一段话,然后由代表上台为我们诵读。大家互相比一比,看看哪组同学写得好。就是这个简单的小组PK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刚开始还是由我指定图片大家来讲,后来善于表现的学生自己看的有趣的图片就喜欢联想和造句,所以后来的课堂大部分成了学生们的挑战赛。A组选好一幅画,为我们讲述一个生活化的故事,B组同学又拿出另一幅优秀作品,生动的给我们展开另一个故事,一节课就在学生愉快的比赛中结束了。不仅锻炼了大家的组词造句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演讲能力,还有很多同学在演讲过程中配以生动的表情,逗得大家满堂喝彩,学习兴趣一下就提了上来。
三、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
师生关系问题是伴随教学研究最基本的一个因素。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情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本人。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和希望时,他就因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并努力把这门课程学好,以期待来自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不满意,学生的这种抵触情绪必然影响知识的接受和学习。
教师备课是否符合学生需求,课程设计的是否方便学生接受,课后反馈是否有效准确,教师语言运用是否形象生动,所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讲求语言传导技巧,“用声传情”,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表现力,艺术地传导教学内容的情感,只有真挚朴实的情感才能使学生倍受感染。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做出合适的调整,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要。
小结:小学英语教学,做为学生启蒙阶段的学习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学生从小就热爱英语,爱上学习,那么后续学习的过程就会持久而深入,学生更加乐在其中;而要是启蒙阶段就给学生很枯燥的很陌生的感觉,以后只会更加吃力,因此小学阶段就要主要照顾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心理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鼓励的学习手段、因势利导的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感染和影响,再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一定会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综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英语学习与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如何利用学习心理素质影响学生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英语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也很有意义,认真探究小学生英语学习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对于促进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很重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心理素质,教学指导,分析
参考文献
8.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 篇八
【关键词】小学英语 心理素质 教学指导 分析
小学生初进校门,不光要学习英语,还要学习写语文,数学等等很多科目。所以对于初次接触英语学习的小学生来讲,心理的压力要高于学习压力本身。我们教师要时刻根据小学生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并用高度的热情及责任心来对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指导工作。在实际的教学指导工作中,不要操之过急,由于小学生都是刚刚接触英语,教师要给予极大的耐心,使学生爱上英语,从而将英语学习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慢慢提高。
一、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瓶颈
1.对于字词掌握有待提高。对于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而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汉语拼音和英语字词不能有效区分,将两者混为一谈,使得很多语句和固定句式都被打乱,运用不恰当。
2.学生的水平层次不齐。由于认知差异和平时学习的认真程度不同,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英语水平已经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如果不及时调整并补救,后续学习过程中之后使得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关照学生的心理,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3.学习缺乏目的性。很多学生学习英语都缺乏动机和目的性,只是机械的在这里听课,心早已飞到九霄云外,这种无意识的学习效果最差,而且学得的知识记忆也最不牢固,走马观花似的边写边忘,很难为自己制定出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二、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几点探索
1.有效的对小学英语和语文拼音区分学习。第一、我认为可以通过几首英文歌去记 用旋律辅助发音。第二、记英文单词时可以联系类似的英文单词,比如B (bea 蜜蜂)T(tea 茶)汉语拼音举例:a 阿 S (扑克牌A)。第三、这两套发音 其中有相似的发音,比如:l,m,f,j,k,o,p,q,r,s,u,v,w。其他的不同的再进行特俗区别记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把握好汉语拼音的特点:汉语拼音没有复辅音(b p m f d t l n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y w),这辅音字母是不会连用的,而作为英文字母是则可以连用,如empty(空的),其中m p t y 在汉语拼音中属于辅音字母,是不能连用的。汉语拼音有声调而英文字母则没有。元音占优势。一个音节表示一个汉字。汉语拼音字母与英文字母的读法不同,汉语拼音字母依次读作:啊摆猜逮鹅……英文字母读作ei鼻席笛姨……
如果让孩子同时学习拼音和英文字母实在是为难人,其实最好就是以其中一个为主教,我就建议先学好拼音,熟了以后在主要学英文字母孩子自然自己就能轻易分辨出其中不同了。必要时可以交一些记忆技巧,实在不行死记硬背也行。
2.你争我抢——我要和你比一比。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英语的兴趣,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孩子贪玩和好动的本性,于是,我们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了分组,让大家利用小组内合作和小组间互相竞争的方式来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小组内部的同学要有足够的互相约束力,大家互相监督学习的情况,一段时间之后教师来检测他们。检测的手段我们也不是用的普通的听写,而是让大家看图说话,我把一幅或者几幅小图画放在大屏幕,让小组内同学共同研讨组织一段话,然后由代表上台为我们诵读。大家互相比一比,看看哪组同学写得好。就是这个简单的小组PK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刚开始还是由我指定图片大家来讲,后来善于表现的学生自己看的有趣的图片就喜欢联想和造句,所以后来的课堂大部分成了学生们的挑战赛。A组选好一幅画,为我们讲述一个生活化的故事,B组同学又拿出另一幅优秀作品,生动的给我们展开另一个故事,一节课就在学生愉快的比赛中结束了。不仅锻炼了大家的组词造句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演讲能力,还有很多同学在演讲过程中配以生动的表情,逗得大家满堂喝彩,学习兴趣一下就提了上来。
三、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
师生关系问题是伴随教学研究最基本的一个因素。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情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本人。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和希望时,他就因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并努力把这门课程学好,以期待来自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不满意,学生的这种抵触情绪必然影响知识的接受和学习。
教师备课是否符合学生需求,课程设计的是否方便学生接受,课后反馈是否有效准确,教师语言运用是否形象生动,所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讲求语言传导技巧,“用声传情”,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表现力,艺术地传导教学内容的情感,只有真挚朴实的情感才能使学生倍受感染。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做出合适的调整,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要。
小结:小学英语教学,做为学生启蒙阶段的学习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学生从小就热爱英语,爱上学习,那么后续学习的过程就会持久而深入,学生更加乐在其中;而要是启蒙阶段就给学生很枯燥的很陌生的感觉,以后只会更加吃力,因此小学阶段就要主要照顾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心理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鼓励的学习手段、因势利导的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感染和影响,再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一定会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综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9.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答案精选 篇九
1、专家对考试心理与技巧从几个方面进行讲解?【a 二个方面】
2、在重大考试前一天同学们应该怎么做才有利于考试发挥?【c 充分休息并做好考前准备】
3、同学们往往在考试结束之后喜欢与别人对照答案,大家想一下对照答案对你下一场考试发挥有没有好处呢?【b 没有好处】
4、你自己有没有什么轻松、快速、高效的学习方法?如果有,是什么?
答:1,确定学习目标 2,搜索和感受外界信息
3,选择吸收
5、如果你曾经帮助孩子学习,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答:要学会与孩子做朋友与孩子多沟通对孩子多鼓励这些要求一般家庭都能做到关键是要做到持之以恒.6、您知道继续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吗? 答:1,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做到按时、独立、认真
2,提高上课的专注度,适当笔记,让老师多提问他,也教育他主动举手发言学生填写: 1B2C3B4
3、你自己有没有什么轻松快速高效的学习方法?如果有,是什么? 答案:1,确立学习目标。
即根据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确定学习的任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主动探索式学习的首要步骤,只有学习目标明确了,才能谈得上主动探索。
2,搜索和感受外界信息。
即根据所确立的学习目标,有意识地利用自身各种感觉器官,包括眼看、耳闻、鼻嗅、舌尝、手摸、脚踩等,主动地搜索和感受各种外界信息。
3,选择吸收。
即以头脑里原有的知识信息体系作为参照物,根据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对感受到的外界信息加以比较鉴别,有选择地进行吸收。
4,系统定位。
即将新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定位于原有知识信息系统的一定位置,构成新的知识信息系统,这实际上就是用原有的知识信息来解释新的知识信息。
5,内化巩固。
即建立和发展新知识和信息与原有知识和信息之间的网络联系,使之完全融合在一起,这也就是通常所谓“理解”。
6,功能进化。
即在新的知识信息被完全接受并建立了新的知识信息体系之后,大脑作为思维器官的整体功能得到改善和发展,并以各种有形的方式表现出来,最终使人的实际能力得到提高。
到此,一个基本的学习过程即算完成,之后便是又一个新的学习过程。如此不断地连续进行下去,就表现为人的知识不断长进,能力不断提高。根据这样一种“学习过程”观点来反观传统学习方法就会发现,传统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很不完整的学习:
首先,只知道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习目标不明确;
其次,仅凭眼看耳闻,学习感官运用不全面;
第三,不管正确与否,统统死记硬背,毫无自主选择性;
第四,孤立地记忆一个个知识点,所学知识缺乏应有的系统结构;
第五,只管死记,不管应用,学了白学。
总括起来,传统学习方法实际上只相当于上述学习过程中的第 2-3阶段中的一部分。这就好比一座楼房只垒了几堵不相连贯的围墙,是个半拉子工程,也就无怪传统学习方法效率低下,苦不堪言了。家长填写:
1、如果您曾经帮助孩子学习,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答案:我个人认为,要让孩子学好课程,完成作业。方法很重要!首先,对孩子而言,当然最重要的是玩儿。因此,要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玩儿。不要多余的添加什么美术学习,音乐学习......当然,如果孩子十分喜欢的话,当然可以了。如果孩子不喜欢的话,会造成逆反心理,做起功课来也必定事倍功半。所以,一定要在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下,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玩儿。玩儿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快乐感和幸福感以及自信心......当然还会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比只学好书本知识重要的多。书本知识不好,可以以后努力。但是孩子错过人格成长的机会,就没有机会补救了......其次,要让孩子提高对功课的兴趣。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是枯燥的事情,没有半点儿乐趣可言。要提高成绩,当然要先培养他们的兴趣。比如,可以给孩子讲一些与功课有关的有趣的故事。例如,讲实际生活的例子给他听。告诉他知识的重要性。比如在商场买糖果的时候,让他算账等等。比不是夸奖他的进步。给他继续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最后,可以培养孩子喜欢的特长。让孩子接触一些音乐或者绘画等艺术。培养他的兴趣,当然,如果他主动提出要学习的话,是最好的事。如果他没有主动提出要学习的话。也不要急着让他去学。只有当孩子真心想学习,并且有信心的时候,他才会努力的!
2、您知道继续提高孩子成绩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吗? 答案:
1、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做到按时、独立、认真。
2、提高上课听讲的专注度,适当笔记,让老师多提问他,也教育他多主动举手发言。
3、您认为采取什么方法能够保证孩子实现您下一次提高成绩的期望答: 一个孩子学习好不好在于他所在的学习环境!还有家庭环境!而孩子听不听话!那就要看父母跟他交不交心,有没有隔膜!如果真的要一个孩子学习好!那就要跟踪学习!当一个孩子听话了!那么父亲教育孩子也就容易多了!父母可以根据孩子所学的东西去像老师一样教导他!我觉得重要的是给孩子营造一个愉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给予孩子更多的是鼓励,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耐心耐心再耐心,千万不要拿孩子和别人相比较, 监督++辅导学习在于兴趣,没有兴趣填鸭式的学习不可取,你应该逐步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有一点进取要及时鼓励,让孩子有兴趣和动力主动学习,这就不仅是下一次考试成绩提高的收获了。
中小学生学习方法与考试心理学术交流研讨会学习方法与考试心理”的问卷答案:
1:状元学习法,快速记忆法
2:有提高效率的帮助
3:我直接写了没有。
4:带尺子,铅笔,钢笔,圆规,橡皮,草稿纸,身份证(暂时不需要吧),三角板
下面是家长填了 :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10.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家长学生答案 篇十
1、专家对考试心里与技巧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B)A、二个方面 B、三个方面 C、四个方面
2、在重大考试前一天同学们应该怎么做才有利于考试发挥?(C)A、拼命复习B、适当休息 C、充分休息并做好考前准备工作
3、同学们往往在考试结束之后喜欢与别人对照答案,大家想一下对照答案对你下一场考试发挥有没有好处呢?(B)A、有好处 B、没有好处
4、你自己有没有什么轻松、快速、高效的学习方法?如果有,是什么? 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做重点笔记,课后进行全面复习,考试时对照笔记全面复习。
5、观看节目后,对你有什么启发?
1.确定学习目标 2.搜索和感受外界信息 3.选择吸收
二、家长填写:
1、如果你曾经帮助孩子学习,您是用了什么办法?
要学会与孩子做朋友,与孩子多沟通,对孩子多鼓励,且要持之以恒。
2、您知道继续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吗?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作业时要独立认真 2.上课时要专心,适当做笔记,让老师多提问他,也教育他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3.课后复习。
11.家庭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之我见 篇十一
【摘要】一、走出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家庭教育误区:走出认识观念误区、走出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有误。二、正确认识社会特点和家庭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正确认识社会特点和家庭教育、素质教育,争取家庭教育配合,促进素质教育所不可缺,教育必须重视素质教育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走出误区 正确认识 家校同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82-02
素质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不少人在思考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了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重视并行之有效地实施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轨,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走出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家庭教育误区
1.走出认识观念误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个爱子女的父母的正常的美好愿望,但不了解社会形势,不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把升学、考高分当作权衡子女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却不知成功的新概念就是做“新个人”,也就是不仅对社会有贡献,而且活出生命的光彩,并不只是考高分,长高一级学校。不顾学生实际和个性差异,不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不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主体,认为“不打不成材”不尊重学生人格,不让子女享受生命的喜悦,剥夺儿童玩的权利;有的认为“谁的孩子谁心痛”“树大自然直”孩子现在有毛病算不了什么,长大后自然就变好了,失去了影响教育孩子的时机,这当是一种遗憾。
2.走出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
与错误的认识观念相应的是家庭教育方法的简单陈旧。有的溺爱过分,恨不得把孩子含在口中,上学、放学来回接送,不让学生外出,不让他们干一点儿家务活,为孩子穿衣、喂饭、洗脸,甚至代写作业,不让孩子动手动脑,越俎代庖,束缚了孩子的手脚;有的放纵,对孩子挑吃挑穿任其自便,打闹玩耍不管不问,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迟到,逃学也不当回事;有的则剥夺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玩耍娱乐的权利,家庭教育缺乏民主性、科学性;有的动辄打骂嘲笑,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形成仇恨心理和暴力意识;有的盲目夸奖,使孩子变得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如此等等错误的家庭教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综合能力,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3.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有误
认为加班加点,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给学生上课,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多,就是重视教学;组织旅游、参观、访问、小制作等活动,就是不务正业;只要学生分数高名次好,就一切什么都好。
以上这些家庭教育问题都影响着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而学生来自家庭,和家庭有密切联系,大多数孩子的命运决定于家庭教育水平。要实施素质教育,须调动家长参与,以形成教育合力。
二、正确认识社会特点和家庭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使学生家长正确认识这一重要性是争取家庭教育配合,促进素质教育所不可缺的,教育必须重视素质教育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时代特点要求家庭教育必须改变教育观、质观,人才观,成功观。配合学校,引导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自主发展,自由选择,让素质教育进入家庭,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人们往往对各种考试中的高分得主另眼相看,却不知高分出自高情商,高情商是性格的一部分,而性格不仅是要学校或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家长的工作性质、社会地位、文化程度、政治态度,家庭成员的个性特点,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等都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重大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居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都 是说人受环境影响而变化,久而被环境同化。学生长期生活在家庭训,他们的性格形成能不爱到家庭的影响吗?性格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性格决定命运”,试想一个人太懒,怕吃苦,任性、办知道乱花钱的人,怎么会去努力进取呢?这些不良性格会影响孩子一生,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孩子的命运主要决定于家庭教育水平。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生活上的精心照料,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贴近于孩子的心,尊重孩子的爱好和人格。
只学文化知识,没有健全的 人格,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是不行的。现在私营企业的出现与发展,各种不同类型人才的涌现,说明各行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时代特点要求有志者各显其能。而像牛顿、达尔文、郭沫若的事例不是也能给我们启发吗?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郭沫若家乡的小学挂出了郭沫若当年的考试成绩,这不是更能给人们以启迪吗?通过教师家访,学校召开家长会,组织学生家长参加发展素质教育座谈会,广泛宣传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若教育形成合力,则可以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综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行为要求。让学生家长知道这些具体要求,根据孩子特点,给予积极的引导教育,不断提高要求,同时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长或发展其美术特长,或音乐特长,或体育特长……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落到实处。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引导他们学会思考,把学生的生存能力,创业能力作为教育的第一要素来培养。学校尝试实施课堂教学无过错原则,家庭教育则实行赏识教育。赏识孩子,激发其上进心。学生家长与孩子一起旅游,一起游戏,一起搞小制作,把快乐还给孩子,把自由选择还给孩子,听孩子讲故事,看孩子演节目,与孩子分享生活和成功的快乐,帮助而不是代替儿童成长。学校、教师和学生加强联系,默契配合,组织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受到锻炼。教师和家长都注意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12.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 篇十二
1、开展员工心理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企事业单位的员工,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作的员工由于受到较快生活节奏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心理压力与恐慌,情节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到自身或他人的生命安全。今年被频繁报道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员工作为企业的一份子,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一名思想乐观、身心健康的员工,会用自己不断进取的心态积极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为企业的安全稳定和有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一名意志消沉、精神颓废的员工给企业带来的将会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企事业单位有责任将员工的心理素质培训和教育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关怀机制,并利用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培训方法帮助员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让广大员工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坚强、理性的心理素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这也是企事业单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是社会健康发展和进步的迫切需求。
2、烟草专卖局员工心理素质的特殊性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烟草行业实行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作为烟草行业的主管部门对全国烟草行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有着集中、统一管理的权利。因此,烟草专卖局同时具有行政管理与企业营销的双重特性。作为行政管理部门,烟草专卖局员工具有积极发挥行业管理优势,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改革、强化专卖执法力度,推进科技进步的职责;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烟草专卖局员工具有组织和安排烟草行业生产经营、推动行业技术和管理进步和对基层烟草工商企业进行领导、协调、管理、服务的责任。因此,烟草专卖局的员工同时也承受着双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近期,笔者以德州市烟草局为调研单位,随机抽取80名员工开展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和个人的心理承受力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员工的学习进取欲望较为强烈,进取心较强,但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思想,对问题的处理有时不够冷静;年龄在45岁以上的员工的学习进取欲望较低,但对领导的态度、经常加班和同事言论等问题都较为敏感;对占据企业主要力量,且年龄在35岁至45岁中间的员工来说,大家心理素质的两极化趋势较为明显,剔除男女性别因素外,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对事物的处理态度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个别员工甚至还表现出潜在的心理疾病的征兆。这些都需要烟草专卖局开展必要的心理素质教育培训工作,以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多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3、开展“以人文本、全面发展”的烟草员工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明确指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发展与进步必须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因此,烟草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员工心理素质教育的“四个结合”,即“教育与需求相结合”、“鼓励与帮扶相结合”、“学习与提高相结合”、“关爱与成才相结合”。
3.1 开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员工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与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全面的调研可以看出,烟草专卖局的员工具有企业员工的基本心理状况,但作为特殊行业,员工的个性化心理表征又有所不同,如:在对工作压力的调查中,大多数职工感觉在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工作积极性较高、且工作充实,部分职工甚至可以创新性的开展工作;但在对待八小时以外加班时间的工作时,由于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使加班成为经常性事件,部分职工则产生了一定的厌烦情绪、甚至是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少数职工因此感觉到加班工作已经影响到个人的日常生活,甚至是家庭的和睦。因此,对待不同的心理状况,烟草行业必须高度重视每个员工的个人需求,坚持“以员工为基础、以需求为目标”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素质培训和教育活动。
3.2 开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员工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鼓励与帮扶相结合”的原则。
烟草专卖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以员工为本,使其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从而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调查中发现,部分烟草员工对烟草工作的性质有着一定的顾虑,如:国家积极开展戒烟活动的同时,又在通过烟草行业获得高额的税收,而烟草员工作为企业和国家经济效益的创造者,肩负着劝诫和销售的两大任务,这在某种意义上使员工产生了无形的心理压力。针对这类问题,烟草行业在开展员工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时,必须将员工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进一步明确员工培养的意义和价值,多鼓励、多引导、多帮扶,从而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满怀信心的为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3 开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员工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学习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各行各业都有本行业的工作性质,这就需要不同的心理素质加以适应。因此,企业的后期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对推动员工心理素质进一步适应工作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烟草行业特别是烟草专卖局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必须要同时注重学习和提高两个环节,使学习成为提高的基础,再提高成为再学习的促进。烟草行业在开展集中式学习的同时,必须加强员工自学能力的引导,教育员工充分利用问卷、测试、交流等各种方式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自身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烦恼和压力,真正使提高成为每一个人学习的结果,发展的方向,愉悦的资本,从而促进个人适应力、协调力的全面发展。
3.4 开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员工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关爱与成才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员工关怀”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和解决员工个人问题,提高员工与公司业绩的有效机制。所谓“员工关怀”可能只是一句生日祝福、一束节日鲜花这类微不足道的事件,但它所代表的却是企业对员工工作压力、心理状况、职业困扰、婚姻问题、生活方式等方面问题的有效指导,更加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全方位关爱,其目的就是让每一名员工在爱的海洋中树立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与毅力。与此同时,企业要想发展,人才要素至关重要。烟草专卖局作为特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因此开展“员工关怀”式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必定会为烟草企业培养更为专业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技术人才、创新人才提供肥沃的土壤。
4、开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烟草员工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当前烟草行业正在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向新的目标前进,在此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认真做好“三个到位”,即“心理素质教育培训机制到位”、“心理辅导队伍人员到位”和“信息化教育手段到位”,使心理素质教育培训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4.1 心理素质培训机制到位是员工预防心理问题的关键
开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员工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烟草行业,特别是烟草专卖局把握员工心理规律,确保员工心理健康,保障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建设和发展中去的关键环节,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心理素质培训机制的建立,适时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多部门协作的心理素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完善的心理素质教育培训计划和员工心理素质考核细则,明确各部门和小组成员的职责,真正把宣传、教育、培训、实践、保障等环节统一起来,使其成为企业高效运转的良好润滑剂。
4.2 心理辅导队伍人员到位是提高员工心理素质的关键
心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学科门类,下设二十余个研究领域。而烟草行业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烟草行业特殊的涉及领域,如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同时还要考虑到男性心理学、女性心理学、客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不同的知识领域,这就需要烟草专卖局不断加强与高校的联系,组织和安排具有较高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人员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培训工作。此外,企业在聘请相关心理学教育领域专业人员定期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咨询、指导工作的同时,还应建立一支具有一定交际、指导能力的业余心理素质辅导队伍,并在专业心理老师的指导下,适时地开展好相应心理素质教育培训工作,起到预防、引导的作用。
4.3 信息化教育手段到位是员工培养心理素质的有效手段
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更多的会受到被教育人员或咨询人员个人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手段至关重要。当前,烟草行业聘请专任教师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集中学习活动还较为普遍,但指定地点、指定人员、指定时间、集中培训的方式不但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也对企业的正常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烟草行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公信息化平台,建立具有一定功能模块的员工心理素质辅导培训系统,让员工在工作中或工作之余阅读学习材料、观看教学录像,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按时提交相应学习记录,必将起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同时也对解决员工个人心理压力起到较好的指导、交流作用。
当前,烟草行业开展员工心理素质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得到了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足够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具有一定学习教育功能的烟草员工心理素质教育培训系统平台正在开发试验阶段。今后,随着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不断加强,我国烟草行业必将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摘要:员工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已经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烟草专卖局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同时兼顾行政与企业的双重特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员工心理素质教育原则,狠抓预防和提高两个环节,才可以形成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使员工身心愉悦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员工,心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l]黄敏儿,吴钟琦,唐淦琦.服务行业员工的人格特质、情绪劳动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0,Vol.42,No.12,1175~1189
[2]朱晋峰.浅析国家公务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J].职业研究,2006.8
13.对学生流失与素质教育关系的反思 篇十三
本学期我担负了一年级的教学任务。新生报名时有三十五人,等到正式开学我发现少了八人,经过调查才知道这八个学生去城里的学校上学了。现在孩子少,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发展。很多农村家长认为在素质教育方面,农村和城市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为了能让孩子受到好的素质教育,去城里的学校上学,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在城里买房子,有些家长为此欠了很多债务必。因此,在我们农村的学校,学生流失(转学情况)很严重。这种情况,很是值得我们深思。
摘要:教育现状/素质教育/杜绝流失方法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当前,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资源短缺,教育结构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困难重重。
(一)传授知识方面,农村学校主要依靠学生苦学、教师苦教、死记硬背来提高成绩。办学条件是制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中小学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课程资源等方面均较差,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在中西部的一些农村学校,甚至没有实验设备,没有图书资料,更没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软硬件条件。学生应该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获取的知识和能力,由于没有实验只好死记硬背教材,学生应该通过查阅资料来学习的内容只好靠老师告诉、自己硬记。为了牢固记住这些应该通过实验、课外阅读、信息技术手段
来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在升学、考试中与城市学生竞争,教师、学生只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记住、背会这些知识。
(二)师资方面,农村和城市也有很大差距。现在的教师,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任教的,都是正规师范学院毕业,教育局统考选拔并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上去的。原则上说知识能力等方面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任教过程中,他们所处的环境使得他们在学历、职称、能力、水平、见识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差距。农村学校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枯燥,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特别是相当多的农村学校都没有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业教师或设备,从而造成这些学科或者不开,或者简单应付。另外,农村中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参加培训、开展学术交流、进修提高,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机会也严重缺乏。这就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水平、评价方式、课堂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农村中小学“端坐静听”仍是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控制下的“注入式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反复读书、死记硬背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枯燥乏味,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转学率居高不下。
(三)城乡教育管理上的差距也不小。在农村,村民、家长等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还不是很多、很普遍,现在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学生发展的好坏和学校有着密切联系,家长只管挣钱就好。他们既不参与学校管理,也不参与孩子的学习,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学校和老师的身上。目前,他们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仍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成绩好说明学校教育得好,否则就是学校的教育不好,同时他们对学校也有了选择的余地,当家长们看到农村中小学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玩得时间长了,学习成绩不如以前扎实了,心里很着急。大多认为是学校的原因,所以转学也是必然的了。
二、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情况
近几年来,农村中小学响应上级号召,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开全课程,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每周五天制,不布置书面作业等等。表面看来是为了学生好,但实际了并不适合农村学生的发展。原因有这么几点:
(一)学生上学晚,放学早,自制能力差。回家以后很少有学生看看课外书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一下特长,又或者自学一下新知识,做到温故知新,大多都无事可做,要么骑着自行车在街上疯跑,要么在家里长时间地看电视。家长起早贪黑地忙地里的活,根本无瑕顾及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使得孩子荒废了学业,成绩越来越差。
(二)根据上级要求,课程开设虽全,但因为没有专业教师任教,学生也不能受到真正的素质教育。比如说:音乐课学生只会唱歌不会认谱,美术课学生只是信手涂鸦,根本不会画画的真正手法,体育课能让学生去操场上放松一下心情却得不到好的体育锻炼。
(三)由于上级对教师的特殊要求,使得学生在家不怕父母,在校不怕老师,在家父母管不了,只有交给老师管教,但老师的苦口婆心却感化不了学生的心。很多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老师们都感觉黔驴技穷,到了需要外援的地步了。
三、杜绝学生外流的方法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各种宣传、典型示范、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等,使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素质教育的特点,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使得家校密切配合,共同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二)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农村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都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较大,不能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再单单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实施者、创造者,教师要能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现实的课程资源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教师要能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这些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都是新课题、新要求。因此,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新的教师培训机制,开展以新课程为主的教师培训,让每位教师都能自信地站在学生面前,和学生共同感受素质教育的美好。
14.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 篇十四
普通高校的军事课,自1985年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进行大学生军事训练试点以来,不少高校将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统称军事课)相结合的国防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国防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20年来,各高校军事课的开展逐步得到了完善,已经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一、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课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要求,军事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军事理论教学时数为36学时,军事技能训练为2-3周,学生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军事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学校领导及教师的认同感
多年来实践证明,开展大学生军事课,对大学生进行军事教育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学生的认同感
军训期间学生们能自愿接受紧张而艰苦的军事训练,亲身体验军营生活接受军事锻炼,部队派出的优秀教官进校军训,在完成承训任务的同时,把人民军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带进了校园,使同学们有了面对面向解放军学习的机会。
3、家长及社会的认同感
家长及社会对高校的学生军事教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认同。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军事训练改变日常生活中懒散懈怠作风,锻炼他们的意志品德,平衡他们的心态。
二、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课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国防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内容是按照《通知》要求进行教学的,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及方法上看,国防教育为高校教育注入了活力,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快,特别是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他们充满对大学的好奇和渴望,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
1、通过基本军事技能训练能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
2、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3、普通高校的军事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灵活。课外国防教育活动灵活多样,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保证国防教育在高校具有稳定和长效功能。
三、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课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的深远意义
《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开展以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和课外多层次多样式国防教育活动,是按照国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搞好高校国防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15.钢琴教育与提高学生素质的关系 篇十五
一、我国现阶段钢琴教育的发展
在教育领域中, 钢琴教育是一门具有很强技巧性的学科, 它要求学生要通过大量的技巧训练到达学习的目的, 这样就使得学生把钢琴的技能训练当做学习的目标, 而并没有体会到钢琴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方便的作用。
钢琴教育属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的本质又是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后, 必然向着艺术美学方面发展。就钢琴教育本身来说, 如果学生不能演奏好自己的所学的曲目, 那么就不可能展现出钢琴曲的美感, 让一个刚接触钢琴的学生去演奏比较有难度的曲子, 那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现实的。在我国, 钢琴教育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 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影响着钢琴教育的发展, 我们要吸收国外先进的钢琴教育的教学方法, 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与借鉴, 改善我国钢琴教育的现状, 从而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钢琴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素质
(一) 加强智能训练
钢琴教育不仅仅是一项音乐教学, 更是一项心智教学, 钢琴演奏不仅仅表现在手指的灵活性, 更包含了缜密的思维活动过程。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演奏水平。人的思维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所以, 在钢琴教学中要采用综合训练的方法, 交替练习曲目, 不要反复重复练习同一首曲目, 重复的练习不仅浪费了时间, 而且会导致学生心理与头脑处于迟钝状态。交替曲目练习可以使学生保持头脑清醒, 注意力集中, 不会让学生才生厌恶感。学生在体会音乐的同时, 陶冶自己的情操, 提升自己对美的认识, 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二) 锻炼心理素质
钢琴的演奏不仅是一种音乐的艺术, 同时也是时间艺术, 日常的训练成果要在短短的演奏中表现出来。在钢琴的日常教学中, 有的学生比较有天分, 乐感较好, 训练刻苦, 平时的演奏很完整, 但是, 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紧张的状况, 甚至紧张到无法参加考试;有的学生平时表现一般, 但是表演时却很稳定, 发挥的比较好;还有的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 外界稍微有一点干扰, 就会打乱整个演奏, 演奏水平下降。这些都是心理素质问题。所以, 要想使学生学好钢琴, 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钢琴教育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之一。
首先, 让学生多参加实践, 实践是提升心理素质的最有效方法, 学生演奏钢琴也离不开演奏的实践经验, 除了学校安排的考试之外, 可以定期安排一些演出、比赛、组织一些文艺活动, 学生在一起交流经验, 互相学习, 增加学生在公众面前的演奏机会, 消除紧张情绪,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其次, 可以加强学生的临场演奏。通常情况下, 学生都是在自己狭小的琴房联系钢琴, 使用的钢琴与表演时的钢琴也有所不同。而在比较正式的演出场合, 演奏的环境与所用的钢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无论是灯光、观众、还是其他的一些客观事物都会对演奏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所以, 学生要对演奏环境以及乐器进行适当性的练习, 我们可以采用模拟的方式进行钢琴训练,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 培养合作创新能力
钢琴演奏不仅仅是个体的演奏, 有时会是二人演奏, 或者群体演奏。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 相互协调, 共同完成并且参与群体合作, 提高合作能力, 这样才能展示出钢琴演奏的独特魅力。从钢琴的教学角度来讲, 无论是专业的钢琴学习者还是师范的音乐学者, 钢琴学习的主要功能还是为各类表演以及教学活动弹伴奏。钢琴教学不仅仅是艺术教学, 更是技术教学, 它的魅力就体现在人与人合作过程中所体现的独特魅力。学生不能喧宾夺主, 演奏要有主次之分。学生更不能完全消极地、被动地跟随节奏, 这与喧宾夺主正好相反。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 钢琴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注意倾听表演者的呼吸、强弱、速度、句法、音色变化以及音色控制等等, 让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进行协调, 使双方默契相融, 和谐统一。钢琴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
钢琴的演奏并不是按照已给好的曲目进行的, 钢琴的演奏具有一定的创新力。所以, 钢琴演奏更能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一首钢琴演奏曲, 都体现了演奏者的创新能力, 所演奏出来的曲目都是独一无二的。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练习曲目的过程中, 学生掌握演奏技能的过程中, 对熟悉的曲目以及演奏进行大胆的改编与创新。教学时, 不要反复练习乐谱上的曲目, 学生对所练习的曲目耳熟能详, 演奏准确无误, 一旦对其进行更换演奏曲目, 学生演奏能力下降, 这就要求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 不仅要练习大量的曲目之外, 还要对不熟悉的曲目进行练习, 对钢琴演奏要有创新, 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 时代在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学习型人才, 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人才的素质培养是目前最重要的课题。在教育领域中, 钢琴教育已经是艺术教育中发展比较广泛的一项教学, 钢琴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所以, 加强钢琴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铭.关于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音乐探索, 2003, 3.
[2]张式谷, 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16.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 篇十六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自我调控
1、转变观念。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这样,就可以使自己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2、加强学习。通过学习,要系统掌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何克服狭隘、自卑、嫉妒等不良心态;如何面对工作;如何对待学生;如何面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何看待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
3、悦纳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师”这样一种角色,这样才能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中得到乐趣。一个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育工作的同时,怎么可能会有一种好的心态呢?如果能冷静地对待自我、悦纳自我,就会“天天有个好心情”,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4、拓宽心胸。有些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受心理疾病困扰。因此,广大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同时,要学会放弃,因为人生有太多让你心动的东西想去追逐,像评先、评优、晋级、提干等,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等待你的将是痛苦。所以,该放下就要放下,退一步海阔天空。
5、学会放松。会休息才会工作。当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时,不妨到户外运动一下,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从而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可能的话,学会一种技艺最好,它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爱好中寻找乐趣,以驱散不健康的情绪,令生活更有意义。
二、外部支持
1、强化师德教育。教师的心态有时反映了教师的师德问题,如对学生的冷漠、报复、体罚等,总想用种种手段刁难学生,在心灵上伤害学生,反映了某些教师心理是不健康的。因此,学校应强化师德教育,使每个教师都能以讲师德为美,真正以热忱对待每个学生,以真情爱护每个学生。
2、加强尊师爱生教育。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教育教师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热爱教师,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感情。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大有裨益,学生热爱教师,对教师良好心理的形成同样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关心教师生活。学校领导要不断地深入到教师中间,对教师的性格、家庭等了如指掌,当教师遇到困难时,学校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要时刻把教师的冷暖记在心上,对教师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心,这对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有好处的。
4、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要想方设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组织教师进行文体娱乐活动,使教师的紧张情绪得到宣泄,使教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化解种种不良情绪,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17.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 篇十七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特点:一是体现教育对象的整体性,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体现在教育对象的全面性,培养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职业教育是素质教育最直接最具体最明确的反映,其实质就是素质教育,是由职业教育本质,特点以及特殊属性所决定。职业教育就其本质和外在要求看,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劳动力再生产直接性;二是职业定向性和和教学手段的实践性。职业教育从其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学手段、社会功能看,具有素质教育基本特征。
一 素质教育的特点
1.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关于基础教育的任务,“双重任务”说在我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许多人看来,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升初中,初中教育的任务是升高中,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升大学。中小学教育的功能似乎就是要使尽量多得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升学”成了学校、家长、社会追求的惟一目标。
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即“为人生打基础”的教育。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所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校教育“奠定做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人的基础”。这就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上规定了素质教育的性质。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是当代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等基本技能。
2.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应试教育的重要弊端之一就是把学生单纯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具”。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智慧、潜能、和个性的发展。而这些素质单靠一般的“灌输”是难以奏效的。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人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脑科学研究的大量成果表明,人有巨大的潜能,现已开发的只占它的很小的一部分。潜能就是每个人潜藏着的智慧才干和精神力量,被称为“沉睡在心灵中的智力巨人”,“每个人身上有待开发的金矿脉”。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意味着素质教育对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高度重视。一是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每个人都有潜能的。目前各人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各人潜能开发的程度不一样,而且绝大多数人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二是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的这种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最充分的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
二 职业教育的特点
1. 专业性
所谓专业性,是指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或专门教育,是培养某一职业领域专业人才的教育。这个特点主要是相对于普通基础教育而言的,基础教育没有专业性,而具有基础性,是为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打基础。同时,虽然普通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特点,但它的专业又不同于职业教育,它主要侧重培养具有学术性、理论性和基础性的人才。只有职业教育,不论是初等、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与一线职业的对口性很强,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2. 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主要指职业教育在教育对象、教学时间等各方面注重灵活性,实施弹性教育。 职业教育要强调在专业设置、课程编制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具备灵活性。职业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应届学生,同样还包括为转岗、换岗而继续学习的群体,可以说职业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非常大,同时,他们对学习时间上的要求也是灵活多样的,必须安排白天、晚上、周末、假日等不同时段的教学,以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上课时间。因此,弹性化的学分制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力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趋势。 “
3. 生产性
所谓生产性,就是指要强调实践教学与具体生产、生活具有很高程度的拟合度,给学生以良好的训练,甚至强调使学生进入工作世界,顶岗实习,经受实践锻炼,以便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学生所具有的技能、技术应该是他毕业后社会上同行业中仍急需的技能、技术。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的变迁及更新,及时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做出积极地反映。特别是目前社会上技术发展更新更快,不重视这个问题,学生在校学习的技能、技术很快就会落伍。因此,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比较明显地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要尽可能为实训基地配备最先进的设备,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学会和使用本行业较先进的技术。
三 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应试教育是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的体制、“官本位”的思想、“注入式”教学的产物,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占着统治地位,并在计划体制条件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且欲演欲烈,难以沸止。市场经济体制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必然结果。“给人以鱼,仅供一饭之足;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经典性语言形象地表述了给人“鱼”的应试教育与给人“渔”的素质教育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结果。 职业教育是素质教育最直接、最具、最明确的反映,其实质是素质教育,这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及特殊属性所决定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黄元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者也。”、“职业教育,专重实用,纯为生活其见,专以职业之学识、技能教授不能久学之青年”。这些论述道出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根据职业教育本质和特点,可以对职业教育作如下表述:为适应就业,转换职业和已经在岗提高的需要,以学校教育为形式,在不同程度普通教育基础上,对受教育者进行特定劳动部门劳动岗位不同水平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使受教育者具备适应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身体及心理、专业技能诸素质;在教学上表现为理论和实践并行,以实践为主,强调技能训练;在功能上,具有鲜明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这就是职业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本质是事物必然具有并与其它对象相区别的的特有性质。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体现在:既不是升学教育,也不是学术研究的理论教育,而是重在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一方面解决受教育者就业问题,一方面为社会输送熟练的劳动者。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终端,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劳动力最直接、最迅速、最重要的环节。它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办学宗旨上看
中华职业社第一任社长黄炎培先生在创社之初,就把“为人谋事,为事求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作为宗旨;一同志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者一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方针;一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些论述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2. 从培养目标上看
主要是培养落地型、实用性的初、中级技术操作人才,培养的学员主要是第一线有技术的熟练劳动者。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除一小部分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深造外,绝大部分都要直接进入工矿企业和农村。培养高等职校人才不是追求的主要目标,而主要的是让大多职业学校毕业生都能够掌握一到两门职业技能,有立足社会、服务于社会本领。
3. 从教学手段上看
教材具有针对性,选择教材是根据岗位需要和技能要求选择和使用;教学注重实践性,实践是教学的重点。文化课服务于专业基础课,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专业课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实践。
4. 从社会需求看
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完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的今天,企业竞争风云变幻,对于熟练技术劳动者,企业倍加需要。企业出于竞争需要,对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但要求有一技之长,而需要即会操作又会经营管理,即有多种技能,又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惟由此企业才能够在激烈国际间竞争中站稳脚跟,扎地三尺。
18.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 篇十八
幼儿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新时期幼儿教育的总目标。作为美育范畴的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是通过美的和令人愉悦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幼儿道德情操丰富其情感世界,发展现象力和创造思维,增强其自信心.成功感及合作能力,使他们感受到美的教育,音乐教育的这种独特功能是其他教育所无法代替的。
在我多年的幼教工作中,我比较注重幼儿的音乐艺术教育。通常以理寓情、以情音情,以情促行。使之身心健康地成长,将音乐教育贯穿各项教育活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魅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一天。幼儿好动、好奇、爱唱爱跳,并有强烈的自我实现与需要。在我们幼儿课程中音乐教育占的分量是比较重的。但我感觉在幼儿的阶段中,只能靠音乐课的内容来充实幼儿期的音乐细胞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在平常的工作中,充分让幼儿感受音乐,享受音乐。例如:幼儿的常规教育,特别是入园的新生幼儿,当他接触到陌生的环境,老师除了给予其和蔼可爱的面容、亲切暖人的话语,我还会主动地向他们唱起“我爱我的幼儿园”在我的歌声中,露出了笑容,投向我信任的目光,伸出了他们稚嫩的小手,并和我一起进行活动。慢慢地,他们接受了我,喜欢了我。幼儿音乐就像我的小指挥棒指挥着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每天的晨间活动我带着他们在幼儿音乐的氛围中做各种活动,入玩自制玩具,画磁砖画,晨练等等。就连幼儿课间喝水,上厕所我都会安排一些有趣
19.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十九
音乐教育是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对陶冶情操提高科学素养,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均有重要的作用。翻阅史料我们不难发现, 在各个领域有伟大成就的学者都不乏音乐爱好者, 譬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指出:“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当中, 音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 没有音乐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智力要求的发展”。还有对世界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小提琴爱好者, 他曾说:“我的很多科学成就就是因为音乐启发而来的”。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是离不开音乐教育的。
人民艺术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 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乐, 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的感染力就在于创作人把一些美好的希望赋予在跳动的旋律里, 把时代的情感用音符表达出来, 以此来表达传承这富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形象。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曲气吞山河, 有恢宏广阔的气势, 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当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激发了战士们热血奋战的斗志和不怕千难万险愤慨激昂的壮志雄心!无论在什么地方, 只要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就会联想到是我们的先辈们用鲜红的热血换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激励我们要沿着先辈们的足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勇往直前!给我们一种向往美好, 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决心和力量。还有很多优秀的歌曲, 例如《长江之歌》、《我和我的祖国》《春天的故事》等。在优美的旋律中慢慢体会歌曲中所蕴含的高尚情操, 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辨别“真”和“假”, “善”与“恶”进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 是哺育人感情的乳汁, 在培养人的高尚品质和审美趣味方面起着其它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是普及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同于数理化学科用逻辑思维打开孩子们智慧的大门, 它是用艺术的甘露浇开孩子们的心扉。贝多芬曾说:“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音乐比一切智慧, 一切哲学有更高的启示”。音乐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思想, 扩展头脑的想像空间。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孩子们的世界想象是没有压力的享受, 给想象力无限发展的自由空间, 对创设美好的未来生活打下基础。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得到全面升华, 做一个对人民、对国家有用的人。
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百年大计, 育人为本。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 有利于遏制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 有助于把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落到实处。20世纪50年代初, 毛泽东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 学习第二”。他60年代中期又提出:“课程多, 压得太重, 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1978年, 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 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由此可见我国传统中国式的应试教育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其中一点就是为考试而学习, 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全面提高素质的层面, 从这里便能反映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音乐教育不是传统的一味的死记硬背, 而是充分的利用课堂互动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让同学们的大脑在休息放松中学习, 研究表明人在放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工作的效率更高。其次, 音乐教育始终贯穿思想素质教育中, 在音乐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特点, 深挖教材的的思想内涵, 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融入其中,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如在教唱爱国歌曲时结合歌曲思想情感和音乐形象, 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教唱爱国歌曲也就等同于在上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课, 无疑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会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再者, 音乐教育还始终与文化素质教育紧密相连, 相辅相成。在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 作者们把各自祖国的大好河山、风土人情, 还有历史气息用文字表达的淋漓尽致, 再给这些文字赋予或优美, 或激昂, 或雄伟的引人入胜的旋律, 这更让学生对歌曲中描述的事物浮想联翩, 勾画出美好的憧憬。这都在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思想、情操以至审美观、想像力、创造力和毅力等等。在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 而且音乐中还包含了数学、语文、地理、历史等课程的知识。因此音乐本身与这些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能够在教学中相互协调相互合作。
三、改变教学创新思想
素质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往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素质人才的要求, 当今教育方式要走创新的教学道路, 音乐教育也不例外。但是缺乏了创新的音乐教育就好像长期重复上一堂课, 让学生感到无趣和疲乏, 毫无新意可言。
在方式方法上, 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 他就会不由自主入迷的去追求, 去探索。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 必将成为他学习的有效动力。怎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导入的时候要有新意, 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以及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老师趣味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 然后通过多媒体网络中丰富多彩的画面带同学们走进多彩的课堂。也可以通过教师精彩的演唱和乐器表演导入, 让同学们对音乐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认识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 从而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 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最终达到进入课堂内容的效果。进入课堂学习内容时, 要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催化剂, 教师要善于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整合, 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欣赏音乐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欣赏《春之声》时, 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优美的春天的气息, 使学生置身于葱郁的大森林中体验各种不同的动物形象。虽然没有看到真实的动物, 但他们能通过音乐感受到灿烂芬芳的春桂, 偏偏起舞的蝴蝶, 蜜蜂。内容学习完毕后给同学们充分的时间进行展示, 可以是自我展示, 也可以是同伴展示以及小组合作。让小组之间相互比赛, 借此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不仅让同学们亲身感受音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还可以提高同学们团队意识。最后是教师的评议, 老师要表扬同学们付出的努力, 激励同学们学习音乐的热情, 给他们充分的鼓励, 真正让同学们爱上音乐。
除此外, 还需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 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 以更加有利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 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观念,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结语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 只有全面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才能更好的落实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战略, 为国家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唯有致力于将素质教育和音乐教育相互融合、相互贯穿, 才能推动我国教育走向一个新的巅峰, 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邵萍.音乐素质教育的功能[J]艺术百家, 2005, (08-09) .
【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素质关系】推荐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背景因素的关系09-06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学习计划08-27
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12-23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12-31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11-05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11-12
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辅导案例11-25
孩子的家庭教育08-02
家庭教育孩子的计划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