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近义词辨析(精选11篇)
1.语文近义词辨析 篇一
高中语文词语近义词辨析
编辑: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纂:编辑(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爆发:多用于大的抽象事物。(战争、火山)
暴发:常用来指洪水、疾病流行;突然发家。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妨害:有害于事物的发展。(程度重)
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
浮浅:浅薄。
反映:把客观情况或意见、态度告诉上级。
反应:事情发生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扶养: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抚养:爱护并养育。
工夫:指占用的`时间;空吸的时间。
功夫:本领、造诣。主要指耗费的精力。
贯穿:穿过、联通。(较具体的事物)
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精练:文章、讲话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
简练:说话、写文章简洁,精当。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
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为、动作)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的观察。
聆听:(书)听。
倾听:细心的听取。
谛听:仔细听。
消失: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
消逝: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消释:疑虑、嫌隙、痛哭、恐惧等消失解除。
申明:郑重说明。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收集:使聚集在一起。
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不易得到的东西)
典雅:优美而不粗俗。
高雅:高尚而不粗俗。
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填补:常与空白、亏空、缺额搭配。
细心:用心细密。
悉心: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
威信:声威和信誉。(侧重信誉)
威望:声誉和名望。(侧重名望)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法程)
违拗: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规)。
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
变幻: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剂: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
调停:调解,多指重大事件,不带宾语。
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斡旋:(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允许:许可。
容许:许可。(书面语,语义重)
推托:借故拒绝。
推脱:推卸(责任等)。
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带宾语)
缺点: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
缺陷: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
赢利:即盈利,所得的利润。
营利:谋求利润。
2.语文近义词辨析 篇二
这两个译为“横越”、“渡过”, 在拼写上只相差一个字母, 故容易混淆。它们的区别在于词性和使用场合有所不同。across是介词;cross是动词。
例如:
My house is across the river。
我的家在河的对面。
cross既可作动词, 也可作名词。作名词时, 有较强的构词能力, 它所构成的词的某些词义和用法是值得注意的。例如crossroad是“交叉路”, 而crossroads却是“十字路”或“十字路口”, 它的前面可以用a, 但-s。不能丢掉。如:
The accident took place at a crossroads.
车祸发生在十字路口。
二、another, the other
这两个词都表示“另一个”的意思, 但其涵义和使用场合不同。Another是指不定数目中的“另一个”;the other是指两个人或两样事物中的“另一个”。例:
Have another piece of bread.
再吃一块面包吧。
These are two pens. One is red, the other is black.
这些是两支钢笔。一只是红色的, 另一只是黑色的。
此外, 我们还应注意:在两样事物中任选一样时, 应用one or the other;在三样或三样以上任选一样时, 应用one or other或one or another。
在someone, somehow, somewhere等字后, 只能用other, 不能用another。例:
We'll have to do it somehow or other。
反之, 用one时, 则用another, 例如:one way or another。
在only之后, 指唯一的就用one或other而不用another。
This is the only one/other stile to cross before we reach the wood。
三、 borrow, lend
这两个动词都是“借”、“借用”的意思, 但使用场合不同。
Borrow是“借他人的东西以暂时使用”, 表示“借入”之意, 其搭配 介词为from。例:
May I borrow your car我可以借你的汽车用下吗
Lend是“将自己的东西暂时借给别人使用”, 表示“借出”之意, 其 搭配介词为to。例:
Will you lend me your car你可否把汽车借给我
在某些场合下, “lend…to”可以表示“给予”、“赋予”之意。例:
A fireplace lends coziness to a room。壁炉给房间带来温暖舒适之感。
四、 as, when, while这三个词都有“当……时候”之意, 但用法有所不同, 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①when意为“在……时刻或时期”, 它可兼指“时间点”与“时间段”, 所引导的从句的动词既可是终止性动词, 也可是持续性动词。
如:
When I was young, I liked running, 我年轻时喜欢跑步。
②as意为“一边………一边……”或“与……同时”, 着重表示动作同时发生、伴随进行。如:
They talked as they walked。他们边走边谈。
③while只指“时间段”, 而不指“时间点”, 从句的动词只限于持续性动词。如:
While I slept, a thief broke in.在我睡觉时, 盗贼闯了进来。三者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when引导的从句与主句动作先后发生时, 不能与while, as互换。如:
When he has finished his work, he has a short rest.当他做完工作后, 他稍稍休息了一下。 (when=after)
When I got to the cinema, the film had already begun。当我到电影院时, 电影已经开始了。 (when=before)
②when引导的从句的动词为终止性动词时, 不能由while替换。如:
When he came yesterday, we were playing games.昨天他来时, 我们正在做游戏。
此时when也不能用as替换, 因为as引导的从句的动词为终止性动词时, 主句通常也必须是终止性动词。
③当从句的谓语是表动作的延续性动词时, when, while和as才有可能互相替代。如:
While/When/As we were still talking, the teacher came in.
正当我们仍在交谈时, 老师进来了。
④当从句的谓语动词是终止性动词, 而主句的谓语动词也是终止性动词时, when可和as通用, 而且用as比用when在时间上更为紧凑, 有“正当这时”的含义。如:
He came just as (or when) I reached the door.我刚到门口, 他就来了。
⑤从句的谓语动词如表示状态时, 通常用while。如:
We must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我们应该趁热打铁。
⑥while和when都可以用作并列连词。
John is very tall while his brother is short.约翰的个子很高, 然而他弟弟很矮。
The boy was on his way home when two big boys stopped him。
3.近义词辨析(三) 篇三
A. powerB. force
C. strengthD. energy
2. —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on with you in Europe?
— Quite well. Not so smoothly as I hoped, ___ .
A. thoughB. instead
C. eitherD. yet
3. There are not many colour chalks left in the classroom. Would you please ___ some for me right now?
A. bringB. take
C. carryD. fetch
4. I’m afraid the time doesn’t ___ me very well, for I will have an important meeting to attend.
A. fitB. suit
C. matchD. agree
5. Mary, which of these ties do you suggest I buy to ___ my new suit?
A. matchB. fit
C. haveD. dress
6. Nothing can ___ her loving the young man any less.
A. forbidB. disagree
C. keepD. prevent
7. It’s now quite common ___ for married women not to take their husband’s last name.
A. habitB. practice
C. customD. action
8. — Which do you prefer, coffee or tea?
— Either will ___ .
A. doB. work
C. helpD. fit
9. The people present at the meeting were ___ young people between the ages of sixteen and twenty.
A. mostB. mostly
C. almostD. entirely
10. —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cinema ___ ?
— Yes, I went to the cinema ___ yesterday.
A. late; latelyB. later; late
C. lately; lateD. latest; lately
11. We are not ___ strong, and ___ none of us can move it.
A. nearly; almostB. almost; nearly
C. nearly; mostlyD. almost; almost
12. The bus driver was badly ___ on both legs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A. woundedB. ruined
C. injuredD. destroyed
13. — I’m ___ to have a holiday in such fine weather.
— I hope you’ll have a ___ holiday.
A. pleased; pleasureB. pleasing; pleasant
C. pleasant; pleasantD. pleased; pleasant
14. — What’s the ___ population of Shanghai?
— Over ten million.
A. totalB. whole
C. allD. complete
15. He is ___ to win the political campaign and become the president.
A. possibleB. likely
C. probableD. perhaps
16. The new research team was led by the ___ engineer.
A. mainB. major
C. chiefD. high
17. It must have rained last night, ___ the ground is wet this morning.
A. becauseB. since
C. forD. as
4.高二语文近义词辨析常用四种方法 篇四
与字音字形题一样,死记硬背决非上策,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以下几条备战建议,供各位同学参考:
1、牢记搭配对象。有的时候,两个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并无明显差别,但是搭配的对象全然不同,或者范围差异很大。比如“擅长”的内容往往比较专业,“善于”就比较泛泛而言;“钟情”的只是是爱情,“衷情”的对象则宽泛得多;“荣膺”的一定是较高规格的荣誉,“荣获”的对象就相对普通;“启动”的往往是机器和法规,“启用”的对象则大多是“物”;“简练”主要修饰措辞,而“洗练”则可修饰语言、文字和技艺;“包罗”的可以是“万象”,“包括”的东西则相对有限……由范围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到程度,比如“迷醉”强调“沉迷”,比“陶醉”要更深一层,“荣膺”与“荣获”的区别也可以放在这个维度上加以考量。
2、去除同类项,就区别项加以组词区分。很多时候,两个近义词都具有相同的字眼,比如“遏止”和“遏制”.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相同的字眼,如“遏”去掉,就剩下的字眼组词,前者为“停止”,后者为“控制”--当然,两个全组成“制止”就没戏唱了。通过组词加以区分,对于大多数拥有相同字眼的近义词都是相当有效的辨析手段。
3、寻找关键词中的反义词。有些近义词,比如“真谛”和“精髓”,一个强调的是“真”,一个强调的是“精”,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真”的反义词是“假”,“精”的反义词是“粗”,也就是说,一个探讨是真假问题,一个探讨的是粗精问题,讨论的问题不一样,语用环境自然也不一样。
4、将两个字的词变成四个字的词。很多时候,像“钟情”、“包罗”这样的词语,将其扩展为四个字的时候反而容易看穿其本来面目。“一见钟情”仅指爱情,“包罗万象”则明示了“包罗”范围之广。面对这些犹抱琵琶半遮面、追求含蓄蕴藉的两字短语,将其扩展为四个字,也是一种重要的辨析手段。
总之,对于近义词辨析题,我们务必要找到真正能够将两个词区分开的点,这些点最好本来就生长在这些近义词上,成为我们在考场上推断出正确答案的线索,千万不能蒙混过关,使得本来区分就不大的近义词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模糊。
高二语文:古诗文中的“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借代”也叫“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古诗文中“借代”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以特征来代本体
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用“朱门”代替显贵之家。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当官的而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人,在全国这样广大地域中,有几个人呢?)
用“缙绅”代一般做官的人。因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带里,所以称作官的人为“缙绅”。缙,插;绅,腰带。
二、以部分代整体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代整个船。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摧眉”代低头
三、以具体代抽象
①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以“管”“弦”代表管乐器、弦乐器,这里代表音乐。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遥想当年,刘裕率兵北伐,队伍兵强马壮,气吞山河,如同猛虎。)
以“金戈铁马”来代精锐的部队。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蔺列传》)(蔺相如只是凭着他能说善辩建立了功劳,但是地位竟在我之上。)以“口舌”代表辩说。
四、以专名代通名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骚”本指《离骚》,此处作了“诗”的通称。
五、以官职代人
①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以“司马”代白居易,因白居易曾任九江郡司马。
②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
以“开府”代庾信,以“参军”代鲍照。因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鲍照曾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六、以作者、产地代本体
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代表酒
②有一人控大宛,汗流而至。(《李娃传》)
(有一个人骑着大宛马,跑得汗流浃背地到来。)
5.语文近义词辨析 篇五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 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___________。
② 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中国发生的___________ 的变化。
③ 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___________ 的现象将大大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
A.釜底抽薪 翻天覆地
滥竽充数
B.釜底抽薪 石破天惊 滥竽充数 C.雪上加霜 翻天覆地 尸位素餐
D.雪上加霜 石破天惊 尸位素餐
1.答案:C(“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石破天惊:原指箜篌的声音激越,出人意料。后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翻天覆地: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形容事情闹得很凶。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尸位素餐: 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政府内部离心离德,已经“变天”的国会处处作梗,任期尚有两年的奥巴马急欲留下政绩,不仅迄今乏善可陈,倒显出 ________ 的窘境。②在这年夏季反“扫荡”战役中,盐阜、苏中区军民在新四军军部的统一指挥下,多点开花,密切配合,使敌________,对粉粹敌之“扫荡”起到决定作用。
③面对网上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等金融互联网新模式,《巴塞尔Ⅲ》所确立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显得有些 ________。
A.左支右绌 捉襟见肘 顾此失彼
B.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左支右绌 C.捉襟见肘 左支右绌 顾此失彼
D.左支右绌 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
2.答案: C(左支右绌, 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捉襟见肘, 衣服破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顾此失彼, 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① “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________ 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② 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 ________,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③ 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________。
A.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B.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C.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D.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3、答案:B(“绘声绘色”指描绘声音和容貌,多用于说描写或描述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指“描写”“模仿”得美妙逼真;“栩栩如生”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用于雕塑、画像之类。)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些省份的中小学暑期培训班星罗棋布、水平参差不齐,对那些无证无良的, ________ 骗钱的,偷漏税款的,市场监管部门应毫不手软地打击取缔。
②至于在反腐败中落马的“裸官”,在贪腐时亦________,将贪腐得来的钱财转移到海外,以供家属挥霍。可见,治理“裸官”是反腐课题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③部分高校提高学费的理由是“培养学生的成本上升”,看上去 ________。可是,众所周知,近年来,高校固定资产建设投入过多才是经费紧张的最大原因。
A.冠冕堂皇 肆无忌惮 明火执仗
B.肆无忌惮 冠冕堂皇 明火执仗 C.明火执仗 肆无忌惮 冠冕堂皇
D.冠冕堂皇 明火执仗 肆无忌惮
4.答案: C(冠冕堂皇, 主要是指当权者或当政者,为了达到谋种目的而做的 表面文章,就是骗取老百姓的信任,而达到谋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是个贬义词。肆无忌惮, 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明火执仗, 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魂断蓝桥》中,罗伊和马拉在前往教堂结婚的路上,才互相问了名字。一切看似那么________,但却是那么合情合理。
②据韩联社报道,27日,韩国国防部发言人金珉奭称,朝鲜否认22日晚向韩国巡逻舰附近发射炮弹的说法________。
③有人把香灰说得像仙丹一样,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实在是________。A.荒诞不经 荒谬绝伦 荒诞无稽
B.荒诞无稽 荒诞不经 荒谬绝伦 C.荒谬绝伦 荒诞无稽 荒诞不经
D.荒诞不经 荒诞无稽 荒谬绝伦
5、D(解析:荒诞无稽,稽,考查,形容极其荒唐,无法查考;多用于关于言论方面,也作“荒唐无稽”。诞荒不经,不经:不合常理。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荒谬绝伦,绝伦:超过同类。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我看着你的背影消失在门后,你的背着书包的背影。在那个 ________ 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
(2)许多灿烂时光有如________,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
(3)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 2 的一天。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________。
(4)________,越来越不习惯去倾诉,无论受了多大的苦,也不愿再轻易将自己的伤口给别人看,我想这可能就是抑郁的前兆吧。
A.电光石火 昙花一现 过眼烟云 曾几何时
B.昙花一现 过眼烟云 曾几何时 电光石火 C.过眼烟云 曾几何时 电光石火 昙花一现
D.曾几何时 电光石火 昙花一现 过眼烟云
6、A(解析: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的合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昙花一现: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一会儿就消失了。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曾几何时:没过多久。)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他 ________,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罪嫌疑人开脱罪责,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②对于有些领导干部把手中的权利当做捞钱的工具,在调整使用干部时 ________,大搞权钱交易的做法,国家应从体制机制上予以遏制。
③雅虎体育专家批评K教练利用国家队的权力________,牺牲球员们的时间和身体为自己博取利益。
A.假公济私 营私舞弊 徇私舞弊
B.营私舞弊 徇私舞弊 假公济私 C.徇私舞弊 假公济私 营私舞弊
D.徇私舞弊 营私舞弊 假公济私
7、D(徇私舞弊: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曲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做违法乱纪的事。营私舞弊:营,谋求;舞,玩弄;弊,指坏事。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做犯法的事。假公济私:假,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徇私舞弊”与“营私舞弊”词义重,所做之事均触犯法律,“假公济私”词义轻,所做之事不一定触犯法律)
8.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农民科学种田,工人不断创新,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科研,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________,成就“中国梦”。
②巴西世界杯开幕在即,但仍有个别场馆还未完工。对此,国际足联表示将________,同巴西政府一起,确保场馆按时交付使用,为全世界球迷奉上一场足球盛宴。
③家具市场产品 ________ 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的卖家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A.添砖加瓦 竭尽全力 鱼目混珠
B.添砖加瓦 鼎力相助 鱼目混珠 C.添枝加叶 竭尽全力 良莠不齐
D.添枝加叶 鼎力相助 良莠不齐
8、解析:A(添砖加瓦:喻为宏伟的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和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鼎力相助: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表态帮助别人的情况。竭尽全力:使出全部力气;鱼目混珠:喻以假冒真,以次充好。良莠不齐: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3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________,三日不绝。
②他的表情很为细腻,可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 ________。
③音乐家美妙的歌声,真可谓是________,余音不绝。
A.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B.绕梁三日 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C.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绕梁三日
D.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余音绕梁
9、C(解析:余音绕梁: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响遏行云: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绕梁三日:(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①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青年人经过专业化的学习,都会成为 ________,所以不必鄙视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② 三人当初合资创办企业的时候投入资金多少差异很大,所以在年终分红之时就有人提出来不能 ________,要有所区别。
③ 清华大学偏工程性、技术性、应用性,所以清华大学工程院院士多;北京大学偏理论性、科学性、基础性,所以北大科学院院士多。两所大学 ________,都是国内顶尖级的。
A.春兰秋菊 各有千秋平分秋色
B.春兰秋菊平分秋色 各有千秋 C.各有千秋平分秋色 春兰秋菊
D.各有千秋 春兰秋菊平分秋色
10、B(兰春秋菊:比喻各有所长,各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平分秋色:[解释]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那荒唐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________ 的程度,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
②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________,只有你一人而已。③孔子弟子________ 者七十多人,其中谁是最贤能的呢?
A.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B.登堂入室 千古独步 登峰造极
C.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D.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11、(3分)C(【解析】登峰造极:造诣达到最高顶峰,无以复加,泛指到了极点。登堂入室:学识、技艺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千古独步:指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出国绕一圈,‘山寨’变大牌。”从事海外代购4年的徐晓对某些代购店这种“以假充真”的行为 ________,但又无可奈何。
②在云南地震灾区采访,碰到巧家县安监局职工刘诗明,他正脚裹纱布,为灾民分发救援物 4 资。休息时他乐呵呵地向笔者说:“与灾民的利益相比,这点伤病________。” ③有网友说“你再优秀也会有人对你________,你再不堪也会有人对你青睐有加”,所以不妨拨开世间纷纭,做好自己。
A.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嗤之以鼻
B.嗤之以鼻 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C.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嗤之以鼻
D.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12.B(三个成语都含有“轻蔑”之意。“嗤之以鼻”语义重,有时可以表示“讥笑”之意;“不屑一顾”不能;“不屑一顾”含有“因认为不值得看而不看”的意思,“嗤之以鼻”没有。“不足挂齿”,不值得提起,可用于自谦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一名外地客人在本市乘的士时遭劫,载他的“的哥”竟。昨日,乘客周先生说,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
②代表危地马拉国家队出战100场的拉米雷斯虽然一度在前腰位置上显示出不俗的盘带和传球功底,但很快便出现体能问题,下半场只能。③中日之间若以武力衡判未来钓鱼岛之输赢,则两国之间必无赢家。真正的赢家将是 的美国。
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狡猾的美国人,待时机成熟便以所谓中立国的身份向交战国家贩卖军火、战略物资、情报等,伺机大发战争横财,使得战后美国的经济一跃成为世界第一。A.袖手旁观
隔岸观火
作壁上观
坐山观虎斗 B.袖手旁观
作壁上观
隔岸观火
坐山观虎斗 C.坐山观虎斗 作壁上观
袖手旁观
隔岸观火 D.坐山观虎斗 袖手旁观
作壁上观
隔岸观火
13.答案:B(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作壁上观:壁:壁垒。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也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A.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14.答案: D “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看不过来。“琳琅满目”指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1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6.近义词辨析 篇六
清静:环境安静。
关照:关心照顾。
关注:关心重视。
公然: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
公开:(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开辟: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
开拓:开辟矿展(从小到大)。
传诵:多用于美名
传颂:多用于事迹。
沉重:分量大,程度重。
繁重:(工作、任务)多而重。
把戏:花招,蒙蔽人的手法。
伎俩: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应付:对人对事采取措施/敷衍、将就(带宾语)
周旋:交际应酬/与敌较量,相机而动(否)
赔偿: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
补偿:抵消损耗,补足欠款。
废除: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
解除: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
取消: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颁布: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
公布:(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哺育:喂养/比喻培育。
抚育:照料、教育儿童/照管动植物。
偶尔: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常)
偶然: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
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流言: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污蔑或挑拨的话)
筹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
惠顾:商店对顾客的敬词。
陈设:(动词)摆设。
摆设:(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专程:专为某事而到某地。
专诚:特地(心意诚恳)。
查访:调查打听案情。
察访: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专长:专门的学问技能;特长。
特长: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风气: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和习惯。
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指责:责问。(可褒可贬)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十足:(物品)成色纯/十分充足。
实足:数量足数的。
吞食:用于食物、药品等。
吞噬:形容侵吞。(贬义)
伪造:模仿真的东西。
捏造:无中生有。
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主要指消息、故事、传说、事物等)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如秘方、技艺等)
恰巧:凑巧。(往往不如意)
恰好:正好。(合乎心意)
按照:行动的凭借和依据。
依照:同上,常见于法律条文。
日趋:走向,强调趋势。
日益:一天胜过一天。
日渐:渐渐地。
大约: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估计。
大概:表示对情况的估计。
进而:表递进关系。
从而:因果关系。
一律:限用于人。
一概: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一起:同时同地。
一齐: 同时,不一定同地。
给予:(书)给。也做“给与”。如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等。
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
各个:每个,所有的那些个;逐个。(各个方面、各个击破)
个个:个个是把好手、个个奋勇争先。
【安静〃宁静】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
例如:1、请大家安静一下!2、上课铃响了,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例如:清晨,公园里十分宁静。“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例如:在那里,他过着十分宁静的生活。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例如,“病人需要安静”一般不说“病人需要宁静”;而“游人散后,湖边十分宁静”却可以说“游人散后,湖边十分安静”,两句话意思上差异不大。【毕竟〃究竟】
“毕竟”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
“究竟”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而“毕竟”不能。
【不但……而且〃不但……反而】
前者的后边均为肯定格式。
后者一类句子里的“不但”后边一定是否定格式,“反而”后边是肯定格式; 【嘲笑〃讥笑】
“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大抵〃大概】
“大抵”能表示数量范围,有“大半”“大部分”之意
“大概”却只是表示约数。
在表示估计语气的时候,“大抵”重在肯定,“大概”重在猜测。
【订金〃定金】
“订金”,不具备担保的性质,如果收取订金的一方不能履行约定,交付订金的一方只可要求返还订金而不能要求双倍返还。
“定金”则具备担保的性质,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时,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取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时,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而后〃尔后】
“而后”,表示紧接着上面的动作去做。“尔后”,从此以后。
【格外〃分外】
“分外”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能修饰一般动词。“格外”不受这些限制。
【何况〃况且】
“何况”还有以下用法,即它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与前分句构成对比,用甲烘托乙,表示甲如此,乙更是如此。
【鉴于〃由于】
“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
“鉴于”,感觉到,考虑到,有借鉴或吸取教训的意味。
【径直〃径自〃竟自】
“径直”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不间断;
“径自”表示某一个人或某一方面单独做某事,多含贬意; “竟自”,竟然,多用于表现人们对某人做事的结果感到意外。
【琅琅上口〃朗朗上口】
“琅琅上口”有“诵读熟练、顺口”;“文辞通俗,便于口诵”之意。
“朗朗上口”只能形容:诵读通畅、语气连贯、铿锵有力,有时还伴有抑扬顿挫。
【偶尔〃偶然】 “偶尔”:频率、次数。
“偶然”:概率、可能性。可以受“很”、“非常”等程度副词修饰,充当定语时常与“现象”、“原因”、“因素”、“事件”、“事情”、“情况”等名词搭配。【缺乏〃缺少】
“缺乏”有三类:⑴ 抽象名词,如“经验、信心、勇气、积极性、上进心”等;⑵ 行为动词,如“锻炼、研究、观察、调查”等;⑶ 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词,如“人员、书籍、车辆、弹药、雨水”等。另外,“缺乏”的对象前面,一般不用数量词指出具体数量,也不容易指出具体数量。
“缺少”:多用于具体的可以计数的人或物,跟它搭配的词,常见的是具体名词,如“人、钱、图书、机器”等;有时也用于抽象事物“信心、经验、文化”等,这时的“缺少”可与“缺乏”通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以计数而又需要具体说出缺多少的时候,应当用“缺少”,不用“缺乏”。【容易〃轻易】
“容易”一般指事物内容的深浅和办事难易的程度,“轻易”除指简单容易外,常指对事情态度不慎重,随便,甚至轻率。【消失〃消逝〃消释】
“逝”的意思为“过去”,多指时间、水流等。
“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例如:“瞬间,一颗流星就从夜空中消失了。”“消逝”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例如:“火车的隆隆声慢慢消逝了。” “消释”,它有两个义项:①<书>消融,溶化。②(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如“误会消释”。【严重〃严峻】
“严重”指程度深,影响大,也指情况紧急,使用范围较广。“严峻”着重表示“严肃、严厉”,多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和表情。【幽静〃寂静】
“寂静”的意思是没有声音。给人一种寂寞,冷清的感觉
“幽静”一词是幽静寂静的意思,在静的基础上给人一种很雅致的感觉。【约略〃大约】
“大约”可指数量或时间。
“约略”多指心理活动,有“稍微”“稍稍”的意思,表示某种感觉隐约粗略,如“对于那篇文章的意思,我已经约略知道一些”。【制定〃制订】
“定”指决定、使确定,有完成了的意思,多强调行为的结果,可见和“了”连用。
“订”则有“拟”的意思,未必形成最终结果,多强调行为的过程,一般不能和“了”连用。“摸索”意为试探着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
“探索”指尝试、试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扶助”是帮助的意思,即给予他人在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抚养”指抚育、教养,多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养。“赡养”指成年子女对年老父母或长辈的照料。
“协助”指从旁帮助,强调“辅助”的意味。根据句意,正确答案为A。
“惨淡”指凄惨悲凉; “凄楚”指凄惨可怜;
“富有”多形容某人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富足”形容人们的生活情况。
“单一”指只有一种;
“单调”指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铺通”是铺设完成;
“开通”是指交通、通讯等线路开始使用。
贯注:精神、精力集中;语意、语气连贯;贯穿。灌注:浇进;流入。
侵吞:暗中非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或公共的财物、土地等;用武力吞并别国领土。鲸吞:多用来比喻吞并土地。
树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物。竖立:多用于具体的事物。
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词。
原型: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质疑:提出疑问。
臵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如:不容臵疑。
姑息:无原则地宽容。迁就:将就别人。
辛酸:比喻痛苦、悲伤。心酸:心里悲痛。
督促:监督催促。敦促:催促。
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夺取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折桂:强调实现。
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取向:选择的方向。
幻景:虚幻的景象或幻想中的景物; 幻境:虚幻奇特的境界。
实足:确实足数的。
十足:①成色纯;②十分充足 捐赠:多与“财产、物品”搭配 捐献:多与“器官”搭配
苍莽:用来形容草木等植物,苍茫:与“大地、暮色”等搭配。典型: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
典范:指可以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不但、而且:表示前后的顺进; 不仅、反而:表示前后的反进。
误解:1.理解得不正确。2.不正确的理解;
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别故意曲解我的话。
违反:政策|违反纪律。
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等)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推断:推测重在测度和捉摸,据理推论结果;推断重在通过推测断定后得出结论。
选择:可用于人,也用于事物,使用非常普遍; 抉择:指二者选一,对象多为重大而严肃的事物,一般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只用于书面语。
7.语文近义词辨析 篇七
《说文》:殳部, “殺, 戮也, 凡殺之屬皆从殺。”
戈部, “戮, 殺也。”杀、戮互为训释, 为同义词。
殺部, “弑, 臣殺君也。”
言部, “誅, 討也。凡殺戮、糾責皆是。”
(一) 义项分析
在“杀”这个义项上“杀、弑、诛、戮”这组同义词是相同的。先秦文献中该组同义词使用“杀”这个义项的例子如:
(1) 崔子弑齐君, 陈文子有马十乘, 弃而违之。《论语》
(2) 他日, 其母杀是鹅也, 与之食之。《孟子》
(3) 仆人授公, 公读书曰:“臣诛于扬干, 不忘其死。《国语》
(4) 韩厥献丑父, 郤献子将戮之。《左传成公二年》
(二) 范围不同
“杀、弑、诛、戮”四个同义词都有表示“杀”的义项, 因此互为同义词, 然而在语义范围上又不尽相同。“杀、戮”的意义范围大, 泛指一切使他人致死的行为;“弑、诛”的语义范围相对较小, 适用于特定环境, “弑”特指臣弑君或子弑父。另外“诛”还有责罚的意思。例如:
(1) “夏征舒弑其君, 其罪大矣, 讨而戮之, 君之义也。”《宣公十一年》
以上例句中同样是表达“杀”的意思, 前者用弑, 后者用戮, 由于“杀”的语义范围不同使然。
(2) “羽父请杀桓公, 将以求大宰。”《左传》
在此例中, 桓公为君主, 用“杀”而不用弑, 充分说明“杀”的使用范围广, 任何形式的杀戮行为都可以称为“杀”。
(3) 吾闻之曰:“大国道, 小国袭焉曰服。小国傲, 大国袭焉曰诛。”《国语》
“诛”在此应为“讨伐”, 而并非“杀戮”。
(三) 感情色彩不同
“杀、戮”属中性, 无所谓褒贬;“诛”表示杀死有罪者, 含有对被杀者的贬斥, 有明显的褒义;“弑”用于以下犯上这种所谓大逆不道的行为, 带有贬义。例如:
(1) “有罪者必诛。”《韩非子难三》
(2) 寡人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史记》
(3) “将军身被坚执锐, 伐无道, 诛暴秦, 复立楚国之社稷, 功宜为王。”《史记》
由例 (1) (2) (3) 可知, “诛”所适用的对象为“有罪者”“不当为王者”“暴秦”, 含有替天行道的意味, 是正义的行为, 因此, “诛”带有褒义。
(4) “赵盾弑其君。”《左传》
(5) 高祖之东垣, 过柏人, 赵相贯高等谋弑高祖, 高祖心动, 因不留。《史记》
(6) 即与众十月即墓上弑齐君舍, 而商人自立, 是为懿公。《史记》
例 (4) (5) (6) 中“弑”皆为臣下杀害君主的不道行为, 含有指责、贬斥的意思。
(7) “公子达曰:“高伯其为戮乎?复恶已甚矣。”《桓公十七年》
(8) 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 有一于此, 将为戮乎!”成公二年
(9) 三人还射, 伤中贵人, 杀其骑且尽。《史记》
(10)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 非仁也。《孟子·尽心上》
以上例句中, 无论杀的对象有罪还是无罪、该杀还是不该杀, 都可用“杀”或“戮”, 因此断定“杀”“戮”不具有褒贬意味, 属于中性词。
二、从语法方面辨析同义词组“杀、弑、诛、戮”
(一) 语法功能
“杀、诛、戮”除了作为单音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还可以作为语素组合成双音词, 常见的如:杀戮、诛杀、诛灭等, 而“弑”则只能单独使用, 因此“弑”的构词能力相对来说较弱。例如:
(1) “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 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 臣窃以为不可。”《史记》
(2) 至陈, 陈王诛杀葛婴。《史记》
(3) “不敬畏, 善欺绐人, 戮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4) 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二) 词语搭配能力
“杀”“弑”“诛”“戮”用于主动句中都可以带宾语。
(1)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 皋陶为士, 瞽瞍杀人, 则如之何?”
(2) 哀姜淫於鲁公子庆父, 庆父弑湣公, 哀姜欲立庆父, 鲁人更立釐公。《史记》
(3) 八月丙午, 齐王欲使人诛相, 《史记》
(4) 诛其君, 吊其民, 如时雨降。《孟子》
(三) 被动句式
“杀”一般用于主动句, 很少见于被动句式中, “戮、弑、诛”既可用于主动句又可用于被动句, 而其使用情况又有所不同。“戮”在表示被动含义时常用于“为戮”“为……所戮”, 也可单独使用表示被动。例:
(1) 公子达曰:“高伯其为戮乎?复恶已甚矣。”《桓公十七年》
(2) 其季父项梁, 梁父即楚将项燕,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羽本纪第七》
(3) 或谓子舟曰:“国君不可戮也。”《文公十年》
“弑”常与“所”搭配, “所弑”表示被动, 也可单独使用直接表示被动, 不用其他标志词。如:
(4) 顷侯二十年, 周幽王淫乱, 为犬戎所弑。《史记》
(5) 孔子曰:“道二, 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 则身弑国亡;《孟子》
(6) 十三年, 晋侯弑, 于翼东门葬, 以车一乘。《战国策》
“诛”常用“见诛”“诛于”, 表被动, 或单独使用。如:
(7) 燕将惧诛, 遂保守聊城, 不敢归。《战国策》
(8) 仆人授公, 公读书曰:“臣诛于扬干, 不忘其死。《国语》
(9) 恐见诛, 乃阴令人告其兄齐王, 欲令发兵西, 诛诸吕而立。《史记》
三、从语用方面辨析同义词组“杀、弑、诛、戮”
这里主要运用语境分析法来辨析同义词的使用情况。语境是语用理论中比较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 这里主要指词在具体的语言使用中具有句法的选择性和语义的选择性, 所有的词语都有自己适用的具体、特定的环境。首先根据词的感情色彩讲“杀、弑、诛、戮”这组同义词分为两组, 杀和戮两个中性词归为一组, 弑和诛有褒贬之分归为一组。
(一) “杀”和“戮”所处语境不同
在古汉语中“杀”和“戮”都表示一般的杀戮, 词性属于中性, 适用范围较广, 在具体的使用中它们又有所区别。“杀”主要用于主动句中, 被动句中则多用“戮”, 例如:
(1) 乃杀子纠于生窦, 召忽死之。《左传》
(2) 齐人取而杀之于夷, 以其尸归, 僖公请而葬之。《左传》
(3) 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 有一于此, 将为戮乎!”《成公二年》
(4) 对曰:“以君之灵, 累臣得归骨于晋, 寡君之以为戮, 死且不朽。《成公三年》
(二) “弑”和“诛”所指对象有异
“弑”用于表示子杀父或臣杀君等以下犯上的大逆不道的行为, “诛”则与之相反, 主要用于讨伐不仁不义之徒。例如:
(1) 世衰道微, 邪说暴行有作, 臣弑其君者有之, 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
(2) “晋赵穿弑其君灵公。”《史记》
(3) “乃留屯荥阳, 使使谕齐王及诸侯, 与连和, 以待吕氏变, 共诛之。”《史记》
(4) “见不仁者诛之, 如鹰鹯之逐鸟雀也。”《左传》
四、结语
本文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广泛查阅先秦文献典籍, 对先秦同义词“杀、弑、诛、戮”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本文不仅针对同义词组的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功能进行对比研究, 还尝试了从文化背景和上下文等语境因素角度进行分析, 试图更加准确地掌握同义词的用法, 从而促进古汉语词汇的研究和探讨, 使我们更好地研究和保存古代典籍和文化。
参考文献
[1]廖秋玲.同义词的语用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 6.
[2]李湘.“诛、殺、弑”的语用特征[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 7.
8.近义词“一起”“一齐”辨析 篇八
关键词:一起 一齐 辨析
前人对于“一起”“一齐”的辨析都主要集中在比较二者作为协同副词时的语义方面的不同。例如李晨溪的《协同副词“一起”与“一齐”的辨析》、葛婷的《协同副词“一起”与“一齐”可替换研究》、叶秋生的《协同副词“一起”与“一齐”语义选择浅析》。而对于二者语法方面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比如“一起”除了可作为协同副词之外,还可作为处所名词。所以我们将从语法功能的异同、语义功能的异同这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先从历时的角度上进行比较, “一起”源自于数量短语的语法化,“一齐”则是偏正短语作为谓语连动短语前项语法化而来。二者在先秦常用作动词。在汉之后,“一齐”相对“一起”较早有了副词的作用。显而易见,“一齐”与“一起”在语源上和历时发展都是不同的。下面,从共时平面的角度对“一起”“一齐”进行比较分析。
一、语法功能方面的比较
1.“一起”与“一齐”作为协同副词时的比较
A.“一起”与“一齐”作为协同副词时的联系。
语法学界中,依据二者经常修饰动词性成分,很少甚至不修饰名词、形容词的特性,并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协同的方式),多数学者都认同这二者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状语,所以都默认为二者归属于副词,又且因为其具有描写性,归类于情状副词[1]的一类,即协同副词。往往充当是描写性状语。
(1)“好,我们一起去。(《王朔》)[2]
(2)妇人淌了泪的眼,小孩子惊奇的眼,少妇含羞的眼,一齐射向我们。(《现代散文》)
B.“一起”与“一齐”作为协同副词时的区别。
a.与后接动词性词语的紧密度。
由上可见二者在作为协同副词时,语法功能上在某些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是经分析北京语料库中含有“一起”和“一齐”的语料可以发现,相对于“一起”做状语,“一齐”做状语时与后面所接的动词性短语的联系更为紧密。在“‘一起+VP”结构中可插入的成分可以是能愿动词、副词、拟声词、介词短语、形容词等成分,而在“‘一齐+VP”结构中可以插入的成分是介词短语和“形容词+的”,很少有其他成分。
(3)希望我们两个一起能够打败他们。(《北京人在纽约》)(能愿动词)
(4)他们一起都屈下腰去,争抢那罕见的玩物,年幼的被压在下面就大声嚷叫。(《现代散文》)(副词)
(5)江湖、刘利全一起呵呵笑起来。(《王朔》)(拟声词)
(6)她与儿子一起把老人转到条件较好的山大一医院拍了X光片。(《人民日报》)(介词短语)
(7)民警们一齐向501号房间走去。(《王朔》)(介词短语)
(8)聚在一起的几个市民一齐恭敬地呼唤:“列奥纳多·达·芬奇大师!(《刘心武》)(形容词+的)
b.与动态助词搭配
在句法上,能够与“一起”搭配的动态助词可以是“着”“了”“过”。但是“一齐”却只能跟“了”搭配。
(9)十几辆洋车一齐举高了车把,将我包围起来。(《现代散文》)
(10)并且在年同你爷爷一起去了广州,投入了大革命……这我当然听父亲讲到过。(《刘心武》)
(11)文化革命时他一起挨过斗,老陈对胡老一点没揭发,至今亲密无间。(《王朔》)
(12)他坐在车里和曲强一起舒舒服服吃着从街上买来的盒饭,静等着那个赴约者的到来。(《王朔》)
c.与时量成分的搭配
“一起”后面是可以接时量成分的,相反“一齐”则不能。
(13)可我和我爸一起呆了十多年,要想再找出半个月他怎么对我好的事也很容易。(《王朔》)
(14)你说我跟王起明到这儿来,我们一起共同生活了十几年,他对我比任何人都好。(《北京人在纽约》)
究其原因,可能与二者后面所接的谓词性成分的语义特征有关系。“一起”之后的谓词性成分的语义特征:[+非强持续性,+抽象,+协同]。而“一齐”则是[+非强持续性,-抽象,-协同]。“一齐”要求后接的谓词性成分的语义具有短暂性。而且往往抽象的动词具有强持续性的特点。这种短暂性,表示动作在某个时间点发出完成,就决定了“一齐”后面不能与“着”搭配。而“过”则是强调经历,经历则体现为一个时间段上面动作的发出与完成。所以,“一齐”既不能与动态助词“着”也不能与“过”搭配。同样,与“一起”搭配使用的时量成分都表现为时间段,所以不能与“一齐”搭配使用。
2.“一起”还具备的其他词性。
A.“一起”做协同副词之外,还可以作为范围副词,具有“一共” 的意思。在句中往往充当限定性状语。而“一齐”并没有范围副词的用法。
(15)第二天早晨,别了哥哥,别了那位老秀才,和同学们一起四个,便上了火车,向东的上离家更远的嘉兴府去。(《现代散文》)
B.“一起”相对于“一齐”不同点还在于“一起”可以做处所名词。表示的是“同一处所”的意思,强调空间的一致性。往往出现在“在”“到”后面。如果“在”“到”是介词,“‘在/‘到+‘一起”该结构一般可以作为状语或者补语。
(16)他和齐怀远决定把两家的房子换到一起。(《王朔》)
(17)您是问他都认识谁还是常和他在一起玩?(《王朔》)
从北大语料库中,统计含有“一起”“一齐”的句子共288句,无效句9句,有效句279句。下表将有效句进行了分类统计。可见,在语法功能上,“一起”,相对“一齐”词性较多,在汉语实际运用中更为灵活。
语法功能词协同副词范围副词处所名词总计
一起1072129238
一齐410041
二、语义功能方面的比较
因为“一起”作为范围副词和处所名词的时,所表达的语义在上面已经做了说明。在语义功能方面的比较,主要就是比较“一起”“一齐”同为协同副词时语义功能的异同。
以下是前人对于二者语义功能方面不同的研究成果。肖奚强在《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中关于“一起、一齐”协同类副词的语义指向,认为“一起”强调动作行为发生在同一空间或处所,“一齐”主要是强调动作行为发生的同时性。张亚军的《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一书中则认为虽然二者各自强调的重点不一样,在某些语言环境下,也不能或者不宜互换,但是同地性与同时也没有办法截然分开。很多时候,二者互换,对于句子意义理解影响并不太大。所以说,二者界限并不是很清晰。
在此基础上,葛婷的《协同副词“一起”与“一齐”可替换研究》中发现,“一齐”与“一起”的关系有相互交叉的部分又有相互对立的地方。这与张亚军的观点大同小异,但是她还发现“一起”替换“一齐”的替换度要高于“一齐”替换“一起”的替换度。李晨溪的《协同副词“一起”与“一齐”的辨析》、叶秋生的《协同副词“一起”与“一齐”语义选择浅析》都是从单复数、定指不定指、个体整体和时点时段四个方面入手谈二者不同的,对于这四个方面,本文也表示赞同。所以以上四点就不重复罗列出来,在此基础上,下面将会谈及除此之外的二者之间的不同。
首先谈谈作为“一起”与“一齐”语义功能上的相同点。二者在语义指向上要求与其同时出现的名词性成分呈现多数的特征。否则就会出现病句现象。另外,二者都是前者单向副词,都只指向前面的同时、同地施行或者承受某事的某些主体或者客体的名词性成分。
(18)晚上,夏顺开和女儿一起唱卡拉OK。(《王朔》)
(19)打打打打打,衙役们一齐喊了起来。(《现代散文》)
下面就来谈谈二者在语义功能方面的不同。
1.动作行为能否独立完成。
“一起”源自于数量短语的语法化,表示的是“一堆”“一伙”的意思。这就要求动作行为的整体性。说明不仅多个主体的动作行为可以独立完成(此时强调的是多个主体动作完成的同时性),也可以是多个主体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动作行为,此时强调的是动作行为合作性。“一齐”则是偏正短语作为谓语连动短语前项语法化而来,则更加偏重“同时”的意思。强调多个主体独立完成相同动作的同时性,并没有共同合作完成同一动作的意思。
小张和小李一起离开了。
小张和小李一齐离开了。
小张和小李一起买了两本书。
小张和小李一齐买了两本书。
第1句可以看出与“一起”搭配的动作行为“离开”是“小张”“小李”独立且同时完成的。第2句,与“一齐”搭配的动作行为“离开”是“小张”“小李”独立且同时完成的。从第1句、第2句中看“一齐”“一起”都有表示多个主体同时独立完成相同动作性的意思。
第3句中,与“一起”搭配的动作行为“买了两本书”是“小张”和“小李”合作完成。说明两人一共买了两本书。从第3句与第1句中,可以看出“一起”不仅可以表示多个主体的动作行为独立且同时完成,也可以表示多个主体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动作行为。
第4句中与“一齐”搭配的动作行为“买了两本书”表现是二人同时各买了两本书,实则一共是四本书。与第3句相比,“一齐”搭配的“买了两本书”这个动作行为不是二者合作完成的而是个体独立完成的,强调同时性。
2.前指的施行或者承受某事的某些主体或者客体的侧重不同.
“一齐”前指的多个施行或者承受某事的某些主体或者客体的关系是平等,彼此之间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没有主次之分,而且语义并不改变。而“一起”前指对应的主客体的位置是不可以互换的,有主次之分。究其原因,或跟各自的语源义有关。“一齐”语源上是从同时性的角度出发,注重时间上一致性。而“一起”语源上则是从整体性出发,整体上便有主次之分。
(20)满足的,怨恨的,信任的,怀疑的眼光一齐向我射来。(《现代散文》)
(21)但不管怎么说,爷爷同七舅舅一起去广州了。(《刘心武》)
三、结语
主要从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上对近义词“一起”“一齐”进行了辨析。发现,二者词性不同而且在同作为协同副词时在与后接动词性词语的紧密度、与动态助词搭配、与时量成分的搭配上都各有特点。在语义功能上,除了前人提到的在单复数、定指不定指、个体整体和时点时段方面的不同,另外还发现了,二者在动作行为能否独立完成方面和前指的受、施的主、客体的侧重方面也有所不同。另外,二者之间虽有不同,但也不是非彼及此的绝对不同,毕竟语言是灵活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
注释:
[1]对该类词的命名有以下几种:情状副词(史金生等)、情状副词(齐沪扬)、情方词或者情态、方式副词(李梅)、描状副词(张亚军)及描摹性副词(张谊生)等。
[2]上述例句均来自于北大语料库。除编号为1)2)3)4)的句子,为方便比较自拟。
参考文献:
[1]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张亚军.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张斌.现代汉语描写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齐沪扬等.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6]李晨溪.协同副词“一起”与“一齐”的辨析[J].现代语文,2013,(7).
[7]肖奚强.协同副词的语义指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8]葛婷.协同副词“一起”与“一齐”可替换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
[9]叶秋生.协同副词“一起”与“一齐”语义选择浅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9.近义词辨析大全 篇九
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长年:一年到头,整年。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200斤”。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稳健”、“为人~”。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 认真,从不马虎”。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伺候[ci.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肤浅:人的(学识)浅,对事物理解不深。浮浅:(思想作风、文章风格)浅薄、不切实。伏法:依法处以死刑。服法:认罪。(“伏罪”、“服罪”是同义词)伏帖:心里舒服、舒坦;顺从。服帖:妥当,“把事情办~ ~”;顺从。工夫:指占用的空闲或时间。
功夫:耗费的时间或精力;本领和武术。轰然:大声。
哄然: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
宏大: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 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洪大:声音 大而响亮。惶惶:惊恐不安,如“人心惶惶”、“惶惶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遑遑:匆忙不安定,如“遑遑无所依归”。会合:着重于人相会聚拢。
汇合:常比喻抽象事物(意志、力量等)汇聚在一起。
机体:生命个体的总称,如“加速机体的 新陈代谢”。
肌体:身体,常比喻组织机构。既而:时间副词,着重指前后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一般单用。
继而:关联副词,前后两事紧紧相连常与“始而”、“先是”搭配。艰苦(艰苦卓绝):艰难困苦,适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坚苦(坚苦卓绝):坚毅刻苦,适用于主观精神、工作作风等。
简洁:说话作文简单明白,侧重于没有废话。简截:说话作文直了当,不拐弯抹角。简捷:同“简截”行动、方法、手续简便快捷。校正:校对更正文字、位置上的偏差和错误。矫正:纠正生理毛病和错误偏差。
申明: 郑重申说理由,含解释辩白之意。声明: 公开宣布或表明立场、态度。时世:时代或社会。如“艰难”.
时势: 时代潮流或趋势.如”为~所迫”。实验: 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际验証.试验: 对某事物的结果、性能进行试探观察. 十足:(1)成份纯(2)十分充分. 实足: 确实足数,如“分量”、“年齡”。
熟悉: 侧重知道得详细清楚,多适用于知识. 熟习: 侧重于技巧掌握得熟练。
降伏: 使驯服.主语为使別人順从的人. 降服: 驯服、投降。主语为屈服的人。萧萧: 风声、马嘶声、草木摇落声. 潇潇: 风雨急骤或飄落.
协调: 形容词侧重步调一致,有条不紊.还可以作动词用。
谐调: 侧重比刚例勻称,常用于声音、颜色、气氛等。
心律: 心脏跳动的节律,如心律不齐。心率: 心脏跳动的頻率,如心率太快. 一齐: 同时各自发出
一起: 一地发生或合到一地.例:我们的思潮同春潮一起翻滾,遍地的春花同心花一齐开放 以至:(1)表示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2)表示上文情况的结果。
以致: 表示上文情况造成的不好的結果。隐晦: 意思不明显 隐讳;隐瞒不说 不止:表示数量茫围超出 不只: 常同 “还有 ”、“甚至 ”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神智:精神智慧。神志:知觉、理智。
凋敝:生活事业衰败。如:民生凋敝 凋零:(1)草木凋零。(2)衰落。如:家道 激励:激发勉励,使振作。(一般指精神)如:雷锋精神~着几代人。
鼓励:鼓动激励,使人向上。(由人发出这个动作)如:是他~我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徘徊:来回走动(一般有心事)。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如:在月光下
间隙:指空隙。如:她利用开会的~,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间歇:动作、变化等有规律的停止。如:这是一处~性喷泉。误解:错误地理解。如:这种奖赏不要~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曲解:错误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的)。如:你这样分析课文,实际上是~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捉摸:猜测,预料。如:这位老人精神很好,但脾气越来越古怪,令人难以。
琢磨:思索,考虑。如:仔细~一下应对措施。行迹:意为行动的踪迹; 形迹:指举动和神色,如:“形迹可疑”,也可指痕迹、迹象,如“不留~”。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的重大影响,不能平静。如:山谷~、人心~。振荡:主要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甄别:通过考核来辨别真伪。(非常认真细致)如: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鉴别:一般用来指判别事物的好坏。如:在选择读书时,我们首先要~书的好坏。
铲除:也可以用于抽象的对象。如:要想彻底解决足球比赛中的“黑哨”问题,必须~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土壤。根除:连根拔除,对象一般是抽象的有害的事物等。如:要~这种丑恶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如:变换写作方式。
变幻:不规则的改变,强调不固定。如:国际形势风云~。检查:(1)为发现问题用心察看。如:~作业。(2)检讨。如:写份~交到办公室。
检察: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如:设置~机关。
交代:有三个意思:
1、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如“交代工作”;
2、嘱咐。
3、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说明,也指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如“~政策”、“~问题”。
交待:意思同“交代”第三个意思,也就是说两者在这个意思上可通用。另外,“交待”还作完结(指结局不如意,含诙谐意),如:要是飞机出了事,这条命也就~了。及时:(1)正赶上时候。(2)不拖延。即时:立即。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如:环境非常~。编辑: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纂:编辑(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贯穿:穿过、联通。(较具体的事物)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精练:文章、讲话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
简练:说话、写文章简洁,精当。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
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聆听:(书)听。倾听:细心的听取。谛听:仔细听。
消失: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
消逝: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消释:疑虑、嫌隙、痛哭、恐惧等消失解除。典雅:优美而不粗俗。高雅:高尚而不粗俗。
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填补:常与空白、亏空、缺额搭配。细心:用心细密。
悉心: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威信:声威和信誉。(侧重信誉)威望:声誉和名望。(侧重名望)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法程)违拗: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违犯:违背和触犯(法规)。
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剂: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调停:调解,多指重大事件,不带宾语。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斡旋:(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允许:许可。容许:许可。(书面语,语义重)缺点: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缺陷: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作客:寄居在异地。(书)做客:访问别人。
清净:没有打扰。/水清澈。清静:环境安静。关照:关心照顾。关注:关心重视。传诵:多用于美名
10.考虑的近义词辨析 篇十
考虑的近义词、拼音、意思、辨析如下:
考虑 kǎolǜ 斟酌 zhēnzhuó 思考 sīkǎo
【考虑】思索问题,以便做出决定。如:
1.而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是不无裨益的.。
2.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如:
3.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来,寄给远在国外的那位丹青能手,也许她肯再斟酌一番,为我画一幅画儿吧。
【思考】进行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如:
4.这样,在五年的时间内,我专心思考这个问题,并且作了一些札记。
11.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篇十一
关键词:近义词;语域;搭配;语义偏好;搭配结构
作者简介:刘欣(1990-),女,汉族,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当中,近义词的辨析是语言学习的一大难点。下面以“永远”和“永远”为例,先介绍传统的教学当中现状和问题,再基于CCL语料库,通过大规模、真实的语料,从定量和定性两个层面,来归纳近义词的异同点,作为辅助手段来促进汉语近义词的教和学。
一、近义词“永远”、“永久”的问题探究
“永远”和“永久”是该教材第十课练习第三题中出现过的一对近义词。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试图按照“永远”、“永久”的词性、句法功能和语义的角度来解题,但容易得到错误的答案,而感情色彩这一区别特征又不够明确。
可见,仅仅依靠词典和教材是不够的,由于习得者受到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必须将词汇的字典释义转化成具有应用可能的辨析规则。
二、基于语料库的“永久”和“永远”辨析
(一)“永远”和“永久”在不同语域中的词频
(1)统计近义词在不同语域的分布差异
语域是人们在实际的语言活动中出于交际的需要而产生言语变体。近义词在不同的语域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统计“永远”、“永久”在不同的语域中的出现频次,所占比例及其差异,有助于将两者区分开来。
(2)针对近义词不同语域的分布差异来观察和分析
观察语料可得:①从总频次来看,“永远”比“永久”更常用。②在不同的语域中,“永远”倾向于当代文学;“永久”则是应用文。③差异最为显著的是在报刊这一语域,说明“永久”比“永远”更多地用于报刊。④在翻译作品和当代文学这一语域,“永远”在它的总频次所占比例中位列第二、第三,远远高于“永久”⑤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较之现代文学,“永远”在当代文学中出现的频次大大增多,而“永久”在现代、当代文学两个语域中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二)“永远”和“永久”的搭配词
(1)统计近义词的显著搭配词。
通过CCL语料库检索“永久”、“永远”,寻找两词周围反复出现的词,这些词就是“永久”、“永远”的搭配词。我们以“永久”为节点词,将跨度设定为坐0右5。在CCL语料库中检索到包含“永久”、“永远”的语料分别为6552条、30131条。
(2)分析近义词的右置搭配词
从词长和词性来看,“永久”的右置搭配词多为双音节词,“永远”的右置搭配词大部分是单音节词。永远比永久更多地出现在口语当中。除了结构助词“的”、“地”、“了”,连词“和”,介词“在”,其余的搭配词大多是名词或动名词,个别是形容词。从“永久”的右置搭配词来看,绝大部分情况是作定语,修饰名词,偶尔作状语和谓语。而在“永远”的右置搭配词中,单音节动词占很大一部分,结构助词、助动词和单音节副词占一部分部分,有个别的表示第二人称的名词。虽然“永远”作多种句法成分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就右置搭配词的词性来看,“永远”作为副词词性还是比较突出的。
从语义偏好来看,“永久”后的名词大多倾向于表示社会问题和国际关系领域,是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或问题。例如:“永久的纪念”和“永久的标志”更偏向于用外在的物化方式来表达时间的长久。“永远”后的词,意义比较虚化。有许多助动词、结构助词。通过观察语料,其后出现的高频动词,组成了“无法忘记”、“忘记不了”、“记住”等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可以看出,“永远”更多是表示一种主观情感。
(三)分析近义词的搭配结构
从搭配结构来看,作状语时,“永久”大多数会带上结构助词“地”,再接动词,且动词的词义不包含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永远”后面可以直接带表示情感义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此外,“永远”经常带单音节副词,在表示时间程度上再限定范围,加上表示肯定或者否定语气的副词,例如:“永远都”、“永远不”、“永远也”,但“永久”后面不可以带副词。“永远”后面可以带作系动词或者副词的“是”,“永久”却不能。对于受水平限制的二语学习者来说,这是一条比较简单可靠的区别标准。
同样作定语时,从高频共现搭配词来看,“永久”的中心词多是表示客观存在的事物,意义相对比较具体,例如:“永久的纪念”和“永久的标志”更偏向于用外在的物化方式来表达时间的长久。“永远”的中心词仅仅从上表中,还看不出对象,有待扩大范围观察语料。值得注意的是,“永远”的右置搭配词中有“你”,并且通过检索和统计发现,第21个高频右置搭配词是“我们”,与人称代词高频共现的现象和它表达主观感情色彩或许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永久”、“永远”这一对近义词进行区别的目的是,对于受水平限制的二语学习者来说,能够作复杂的句法成分的近义词是容易混淆的。而基于语料库的检索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简单直接的区别标准,可以对传统教学近义词辨析起到一个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茂松、黄昌宁、方捷.汉语搭配定量分析初探[J].中国语文,1997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Z].商务印书局,2012年.
[3]蔡绿.也说“永远”——基于语料库的语频统计分析[J].语言应用研究,2014年.
[4]洪炜.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近义词教学实验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
【语文近义词辨析】推荐阅读:
近义词虚词辨析口诀07-16
近义词同音词辨析08-06
常见常考近义词辨析07-23
五年级上册语文近义词10-18
小学语文近义词和反义词汇总07-10
语文复习二年级近义词反义词08-10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近义词06-22
小学一年级语文练习题:近义词07-09
下册语文天地六--近义词 教案教学设计10-21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