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题(精选9篇)
1.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题 篇一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轻,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2.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题 篇二
—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
在政治挂帅下,中国史书成为文字欺诈大本营。好不容易有个不畏强权的太史公,也未得上的嘉奖。为了完成心中的郁郁之志,也须有所“讳”,或语焉不详,或成了没嘴的葫芦,倒是哭煞了好奇心害死猫的泱泱后人。虽是如此,后人如你我,若想要了解前史密经,还是少不得查阅那些在强权监督下书写的产物。
你我处于现代的小民,赤条条来去了无牵挂。若弃于古代,一旦得罪了尾大不掉之辈,就人人得而“诛”之。管它罪出有名或是无名,即便是忠诚义士,得罪了当权者,威胁了掌政者,入狱的入狱,杀头的杀头。想人家淮阴侯虽授上将军印,且念“汉王遇我甚厚”,终因“欲发以袭吕后、太子”而斩于长乐钟室。
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其霸业、建立刘氏政权,离不开西汉三大开国功臣萧何、张良、韩信的辅佐。然三人之中,为韩信被中央集团斩杀宫中,这又是为哪般?
其实,对于这三位西汉功臣,自认为张良最为聪明。他深谙帝王心理,明白刘邦为人。于是乎,他采取不争称病的应对之法。张良言“吾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位列侯,封万户,布衣至极,此生足矣,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最终归隐,成为山野散人。至于萧何。汉高祖刘邦死后,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死的尚算早,不知是否有内幕。
刘邦,生于沛县,曾任泗水亭长,当地有名“无赖”一枚。其本身并无多大才能,幸得萧何、韩信之辈在其畔出谋划策。而韩信曾事项王,“管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韩信乃胸怀大志之人,执戟郎中终不是他的追求。而项羽身侧,能者居多,想要短期上位,恐怕难度挺大。于是,在萧何的引荐下,“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于韩信而言,刘邦对其有知遇恩。都言项羽败于刘邦。但若是没有韩信,项羽如何能败?公元前202年春,楚汉两军于垓下决战。韩信独当中军。他令两翼部队对楚军进行侧击、合围,再四面楚歌皆起,终令项羽于乌江自刎。
韩信坐拥天下三分之一的兵力,且是西汉开国功臣,威望自在,功高盖主。假使韩信造反,刘季小儿显然胜算不大。我自以为,韩信是内心充满对人性幻想的诗人。在他灵魂深处,或许想要报答刘邦的知遇恩情,故而即便是能言善辩的蒯通也不能说服他反汉立王。但韩信自立为齐王,让刘邦觉得他是有野心的。因此在项羽败亡后,夺其兵权,徙为楚王,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自己身边。虽其羽翼伤损,但爪牙尚在。刘邦的皇位坐的仍不十分安稳。“飞鸟尽,良弓藏”。天下大势既定,武将的存在只能是皇权稳固的威胁。于是,刘邦的内心一直闷闷不舒,但又恐朝臣向背,世人指责,背上那千古骂名。于是乎,“贤内助”粉墨上场。“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无论事实真相如何,还是以刘邦的心终安宣告结束。
刘邦为何欲除韩信?只能说是人心、局势逼迫,权力、欲望驱使。一代名将,死其非所,实堪哀伤。但回头想想,这似乎又是历史的必然性,不必深究。若非要知其所以然,不如归去,问那森森白骨。
3.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题 篇三
—第四部分
《史记》和《汉书》分别是西汉司马迁和东汉班固的著作。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部历史著作,成型于不同时代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比如不同的记事笔法、取材、风格和文字。尤其是文字和语法方面,司马迁秉笔直书,兼取口语,故行文多用散体。班固则因工辞赋,习藻饰,所以书中好用古字、崇尚藻饰,韵偶多而散行少。所以在学习韩信传时就会存在一些可比较的字词或者语法。现就《汉书韩信传》与《淮阴侯列传》的第四部分进行粗浅的比较分析。
在整理对比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种情况:成句的详略问题,主要表现在主语省略、虚词省略、情景描写省略还有词藻修饰的详略等;汉字在发展过程中的运用变化,主要指异体字、古今字、通假用法和活用现象,词性的多样性和同义词;词句表达的语序变动句型不一致。
成句的详略问题在两书比较后发现这似乎不能证明《史记》当简之处及其简洁,不拘一格,而《汉书》则讲究细致工整,组织严密这一现象。原因如下;《史记》中大量保留了句子的完整性,而《汉书》则大量省略了主语和宾语。例如汉王借兵而东下(史)和借兵东下(汉)。韓信謝曰:“先生且休矣,吾將念之。”(史)和信曰:“生且休矣,吾將念之。”(汉)“項王死後,亡歸信。漢王怨昧,聞其在楚,詔楚捕昧。”和“項王败,昧亡歸信。怨昧,聞在楚,詔楚捕之。”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句:“得罪於信,信囚,欲殺之。”与“其舍人得罪信,信囚,欲殺之。”我认为这只是表达事情的清楚与否,要论《史记》与《汉书》谁更严密或者简洁最好从记录故事的细节完整性这一角度出发。《汉书·韩信传》对《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增删处理,主要表现在前面删除了《史记》中蒯通与韩信、刘邦对话中的三大段内容,并对其进行了修改。且还有对开头与结尾的增删处理,尤其是结尾的韩信被杀,蒯通被刘邦逮捕之后为自己辩解的一段对话与“太史公曰”一大段。
对于虚词而言,找到了大致的规律,《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大量运用了丰富的虚词,例如“且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中的“而”表并列;“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中的“而”则表转折;“陳豨拜為钜鹿守,辭于淮陰侯”中的于是表对象;“召辱己之少年令出 胯下者以為楚中尉”中的“之”为“的”的意思;“欲發以襲呂后、太子。”中的“以”表目的。除此之外还有修饰辞藻的语气词,如“夫聽者事之候也”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再至,陛下乃疑矣”中的矣为句末语气词。其实在《汉书·韩信传》里也有此类词语的修饰,在这里就不作为重点了。
字词运用的不同在这里是一个亮点。通过对字词的分析比较可以突出差异,也可以展现词类发展过程中的面貌。
1、厭 黶
後爭張厭、陳澤之事,二人相怨。(史记淮阴侯列传)及爭張黶、陳釋之事。(汉书)
“厭”为“ 黶 ”的古字。掩蔽;掩藏。《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齊師圍成,成人伐齊師之飲馬於淄者,曰將以厭衆。”杜预注:“以厭衆心,不欲使知已降也。”陆德明释文:“厭,於冉反。”《庄子·齐物论》:“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是以陰之行不得干春夏,而月之魄常厭於日光。”
2、澤 釋
後爭張厭、陳澤之事,二人相怨。(史记淮阴侯列传)及爭張黶、陳釋之事。(汉书)
“澤”通“釋”。松散,解散。《周礼·考工记·序官》:“水有時以凝,有時以澤。”陆德明释文:“澤音亦,李音釋。”马王堆汉墓帛书乙本《老子·道经》:“唤呵其若淩澤,沌呵其若樸。”按,今本《老子》作“涣兮若冰之將釋。”参见“澤2澤”。
3、病 疾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知漢王畏惡其能,稱疾不朝從。
“病”:重病;伤痛严重。《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請禱。”《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魏犨傷於胸。公欲殺之,而愛其材。使問,且視之。病,將殺之。” 杨伯峻 注:“病謂傷甚。言若其傷甚重,則將殺之。”《汉书·张良传》:“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唐韩愈《裴君墓志铭》:“疾病,改河南少尹。輿至官,若干日,卒。”
.“疾”:病,病痛。《书·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 汉王符《潜夫论·思贤》:“夫治世不得真賢,譬猶治疾不得良毉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簡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 北齐刘昼《新论·贵言》:“夫人之將疾者,必不甘魚肉之味。”《宋史·崔翰传》:“淳化三年召還,以疾留京師。” “疾”与“病”的区别在于:“病”常指病得很重,而“疾”则常指一般的生病。“疾病”连用时有两种情况。一种为病重的意思,例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疾病,卒于军。”另一种情况,“疾病”是同义词搭配的双音词,何现代汉语没有区别。
4、怏怏 鞅鞅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與絳、灌等列。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稱疾不朝從。由此日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怏怏】不服气或闷闷不乐的神情。【鞅鞅】因不平或不满而郁郁不乐。鞅,通“ 怏 ”《史记·秦始皇本记》:“大臣鞅鞅,特以貌從臣,其心實不服。” 《汉书·高帝纪下》“北面爲臣,心常鞅鞅。” 颜师古 注:“鞅鞅,不滿足也。”《史记·高祖本纪》作“怏怏”。
5、豫 與
韓信猶豫不忍背漢,又自以為功多,漢終不奪我齊,遂謝蒯通。
信猶與不忍背漢,又自以功多,漢不奪我齊,遂謝通。“豫”通“ 與 ”。参与。《国语·楚语上》:“ 王孫啓豫於軍事。”《陈书·始兴王伯茂传》:“及建安人蒋裕與韓子高等謀反,伯茂竝陰豫其事。”关涉;牵涉。《南史·孔琳之传》:“此事孔璪所爲,無豫卿事,可作首辭,當相爲申上。”《南史·文学传·颜协》:“ 梁武帝受禪,見遠不食,發憤數日而卒。帝聞之,曰:‘我自應天從人,何豫天下士大夫事?而顔見遠乃至於此。’”
6、憐 哀
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高祖已破豨歸,至,聞信死,且喜且哀之。
两者为同义词,均有哀怜;怜悯的意思,憐:“哀怜;怜悯”。汉王褒《九怀·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哀:“怜悯;怜爱;同情。”《吕氏春秋·报更》:“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高诱注:“哀,愛也。”
7、乃 反
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信方斬,曰:“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两者均为副词。“乃”为竟然;居然。《战国策·齐策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爲收責於薛乎?”晋陶潜《桃花源记》:“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反”为反而。《诗·邶风·谷风》:“不我能慉,反以我爲讎。
8、至
之
陰使人至豨所
陰使人之豨所 • “至”为动词,有“到,达到”之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至春,果病;四月,泄血死。”《汉书·匈奴传上》:“近幸臣妾從死者,多至數十百人。”当“之”为“到„„去”的意思时,作为动词存在。《汉书·高后纪》:“足下不急之國守藩,乃爲上將將兵留此,爲諸大臣所疑。” 颜师古注:“之,往也。”
9、跪拜 趋拜
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
嘗過樊將軍噲,噲趨拜送迎,言稱臣。
跪拜:屈膝下拜;磕头。《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常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 “趋”有“趋向,奔向”之意。
10、詳狂 陽狂
蒯通說不聽,已佯狂為巫。
通説不聽,惶恐乃陽狂為巫
“詳”通“佯”,假装。《史记·李将军列传》:“行十余里,广~死。” 陽:“表面上,假装。”《韩非子·说难》:“则~收其身,而实疏之。”《汉书·邹阳传》:“是以箕子~狂,接舆避世。”
11、常
尝
上常從容與信諸將能否,各有差。
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各有差。
“常”通“ 嘗 ”。曾经。《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是無世而不常有之。”王先谦集解:“《羣書治要》常作嘗,是也。”《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 孫權 常獵於山下。” 唐赵璘《因话录》卷三:“常躬耕得金一瓶。”
12、無 亡
人或說信曰:“斬昧謁上,上必喜,無患。” 人或說信曰:“斬眛謁上,上必喜,亡患。” “亡”通“無”,没有。两者为古今字。《诗·小雅·车攻》:“之子于征,有聞無聲。”毛传:“有善聞而無諠譁之聲。”《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椁,又何戚焉!”《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邢昺疏:“亡,無也。”
语序的不一致在文中找到的比较少,可以表现为具体的短语位置不一致和动名词组合不一致。如:
①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主谓短语)
今足下挾不賞之功,戴震主之威,„„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高天下之名,竊為足下之!”(动宾短语)
②及下鄉南昌亭長,賜百錢(数量短语)及下鄉亭長,錢百(主谓短语)
此外,两书的编写过程中出现了句型异样的迹象。如书中体现的判断句型: 高祖曰:“是齊辯士也。” 高祖曰:“此齊辯士蒯通也。
4.史记穰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①,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昭王七年,魏冉相秦。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使代向寿②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叶。魏冉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
昭王三十四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③于华阳下,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曰: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夫三晋④之相与也,秦之深雠也。今破齐以肥赵,不利于秦。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矣。于是穰侯不行,引兵而归。
昭王三十六年,穰侯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⑤秦昭王。昭王于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
太史公曰: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
(选自《史记穰侯列传》,有删改)
注:①季君之乱:指秦昭王二年(前305),公子壮与大臣、公子等谋反。季君,即公子壮,在争夺君位中为大臣及武王后等拥立,称号为季君。②向寿:时为秦将,亲韩。③芒卯:魏将。④三晋:指赵、韩、魏三国。⑤奸说:请求进说;奸,通干,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冉举白起 举:举荐
B.今破齐以肥赵 肥:壮大
C.以广其陶邑 广:扩大
D.就封邑。 就:靠近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穰侯魏冉功劳的一组是( )
①破芒卯于华阳下 ②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虏魏将公孙喜
③穰侯不行,引兵而归 ④越三晋以攻齐
⑤秦东益地,弱诸侯 ⑥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昭王即位之后任命魏冉为将军,保卫了咸阳,平定了季君的叛乱,全部诛灭了那些图谋不轨的昭王的兄弟们,因此,魏冉的`声威一时震动秦国。
B.因为昭王年少,宣太后亲自治理国家,并且任命魏冉处理具体政务,魏冉举荐了白起,白起立下了一些显赫的战功。
C.秦昭王三十六年,穰侯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陶邑的封地,但却被魏国人范雎趁机诋毁,穰侯的丞相职位被免。
D.穰侯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而,他的垮台具有必然性,太史公立传既着眼于他的功绩,又有意揭示其身折势夺而以忧死的原因。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矣。
译文:
(2)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
5.淮阴侯列传教案三 篇五
淮阴侯列传
(三)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等文言知识。2.翻译重要的句子。
2.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等文言知识,并能翻译重要的句子。
三、教学方法
1.利用自习时间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内容,查阅基础知识。
2.结合注释、古汉语词典,自主学习,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学生背诵 学生诵读9--11段
二、学生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让学生讲解并翻译相关语句。解释划线字词(B)
淮阴侯挈其手——(拉着)
必怒而自将——(率兵(前来围剿))恐其党不就——(党,党羽;就,就范)虽疾,强入贺——(强打精神)臣固教之——(确实)
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大扰:大乱;异姓并起:诸侯纷纷起事;乌集:像乌鸦一样聚集)
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才智高超、行动敏捷)
蹠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跖的狗对着尧狂叫,尧并不是不仁德,只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乃释通之罪——(赦免)则庶几哉——(差不多)
后世血食矣——(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不务出此——(致力)
三、学生互批
学生分组板书
口述讲解 翻译相关句子
掌握重要实词
教师归纳学习中的共性问题 教学方法
四、合作探究
1.司马迁在《淮阴列传》的‚太史公曰‛中,表面上批评韩信‚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其实在叙中费尽心思,用尽曲笔,惋叹之意深蕴其中。仔细阅读后略作分析。
(司马迁将愤激之意深蕴在这段反语之中。他对英雄壮士戎马一生却冤屈而终,尽洒热泪,同情痛心,惋惜悲愤,交织于字里行间,读来令人扼腕;而对‚刘邦们‛,则竭尽反语,讥讽,揭露,鞭挞,意在未言之中,读来令人切齿。后人也尖锐地指出:‚‘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此史公微文。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或说得更为深刻:‚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读此数语,韩信心迹,刘季吕雉手段昭然若揭矣。‛(李笠《史记订补》)司马迁为韩信作传,是为了表彰他佐汉破楚的历史功绩:‚楚人迫我京索(把我军困在京、索之间),而信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作《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见《太史公自序》)而对他一再上当,最后被罗织罪名、惨遭杀害的结局,表示无限的惋惜和同情;对刘邦、吕后等人的猜忌残忍,隐约表示愤慨和厌恶。)
2.天下平定后,韩信为何‚常称病不朝从‛?这种表现引起了什么后果?反映了韩信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不满于自己的封位。引起君王的进一步猜忌和怀疑,最终使他蒙受‚谋反‛的罪名而被诛。反映了韩信清高、自傲、张狂等性格特点。
3.《史记》中有不少内容或词句,成为后人常用的典故或成语,如传为蒲松龄所作的一副对联是:‚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本是《史记》中关于项羽巨鹿之战、勾践发愤自励的典故,但后来和‚有志者,事竟成‛一样,都成为人们习惯使用的成语。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再找找,还有哪些成语或典故出自本文?
明确:‚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由。漂母之恩、胯下之辱、妇人之仁、多多益善、逐鹿中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等。
五、课堂检测每节课后面的10分钟
六、布臵预习发放下一节课学案,并提出预习要求
教学反思:
分析归纳
6.《史记·乐毅列传》阅读题答案 篇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啖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史记·乐毅列传》)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 报:报复
B.乃去赵适魏 适:到去
C.于是屈身下士 下:降职
D.皆为郡县以属燕 属:归属,从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 西摧三晋于观津
B.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 使乐毅为上将军
C.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 先礼郭隗以招贤者
D.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 齐之田单闻之
7.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明乐毅有军事谋略和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赵人举之
②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
③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
④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
⑤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
⑥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 ②④⑤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国多方争战,国力大增。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高自大,百姓不能忍受。
B.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派他攻打齐国。
C.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故意不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臣服投降。
D.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问计,结果惠王剥夺了乐毅的军权。
9.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乐 毅 者 其 先 祖 曰 乐 羊 乐 羊 为 魏 文 侯 将 伐 取 中 山魏 文 侯 封 乐 羊 以 灵 寿 乐 羊 死 葬 于 灵 寿 其 后 子 孙 因 家 焉 中 山 复 国 至 赵 武 灵 王 时 复 灭 中 山 而 乐 氏后 有 乐 毅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
7.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题 篇七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题。(19分)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①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②,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③,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梓、姜、桂、金、锡、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④,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⑤,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⑥,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注】①挽,同晚。②刍豢:指牲畜的肉。③眇:同妙。④虞:掌管山林川泽出产的官,此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⑤三宝:食、事、财。绝:不流通。⑥潟卤:盐碱地,不适宜耕种。
(选自《史记 货殖列传》有删改)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已:通矣,了
B.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道:通导,引导
C.各劝其业,乐其事 劝:勉励
D.小人富,以适其力。 适:到,往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莫之夺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不出则乏其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则桓公以霸 谨拜表以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的小国寡民理念在近世行不通,是因为人们都追求舒适享乐;对人们的欲望,统治者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
B.各地物产丰富,但只有政府主动、大力协调各种经济门类,农、虞、工、商才能各行其事,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C.姜太公在经济基础薄弱之时,管仲在齐国中衰时,都实行了发展经济的政策。由于富强,齐国还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D.天下之人上至天子诸侯下到平民百姓,都求财谋利,担忧贫穷。只有生活富裕了,君子才喜欢行仁义之事,普通百姓才懂得礼仪。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5分)
答:
(2)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5分)
答:
参考答案:
1.D ( 适:适合,引申为用在适当的地方)
2.C (其均为代词,那。 A连词,表修饰/表因果 B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动词,到。D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
3.B (原文第三段强调社会经济的自动调节,人民自发地发展生产实现安居乐业。)
4.(1)致使这种风俗浸染百姓的思想很久了,即使用(老子那样)微妙的言辞挨家挨户去劝说,终究不能使他们的思想改变。(使、渐、虽、化、户说以眇论状语后置各1分)
8.史记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八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递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以《史记》对 (2)遂取书阅之 (3)不数行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亦不见佳,读之何益?
3、本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案]
1.(1)回答(2)于是(3)几
2.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
3.范进(或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毒害。
文言文阅读方法
文言文阅读的复习,首先要掌握阅读方法。许多学生往往不认真读文章,而只是到文中去寻找答案。文章没有读懂,想正确回答问题是不可能的。做文言文阅读题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通读必须完成以下五个任务;了解记叙的是什么事;弄清所记之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析所记之事涉及什么人,他们之间有没有主次之分,关系如何;查看记叙中作者有没有议论,议论什么;留心叙事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如果文言语段是议论性的文字,就要找出表明论点的句子,再找到证明支撑论点的论据,最后看看是用什么方法证明论点的。
第二步,品读细节,把握人物。了解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后,要想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自然离不了人物,而把握人物形象则要关注人物描写,尤其是一些细节描写往往能传达出人物的品质和内心。要注意品读这些细节,如;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关注神态的变化,注意动作的指向等,从而明白人物的真正意图。因此,品读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
第三步,精读文章,对症下药。深入到文章内部,利用文章本身的语境、命题的题目、文章中的原话、注解及文章的主旨来解答相关试题,对症下药。
词语解释题。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直译,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然后意译,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
筛选信息题。要求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是;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教学论文 )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是建立在理解文章基础上的,它可以促进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所有材料的目的。
归纳概括题。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具体内容有;某个论点的依据;某种现象的本质;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及结果;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
观点态度题。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可从文体特点人手;记叙性文体,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会融会在他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中,也有少数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简要的议论,概括时就应抓住这些特点。议论性文体,作者观点就是文章的论点。同时注意两点;一是概括完整性、全面性,作者的情感态度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顾及,不要以偏概全,丢三落四;二是概括的准确性、恰当性,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恰如其分地概括。
其次,对课内文言文应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复习,如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加以整理,把文言文的文学常识列一个表格;这样更方便复习。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主旨,做更深入的思考,并且能有独特的个人情感体验,古为今用;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其哲理。
对课外文言文应该按照课内文言文的阅读要求进行模拟训练;对课外选文中的意蕴比较丰富的句子,要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或是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对课外文言文的内容,要能按要求进行分析,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认真积累,反复训练,持之以恒,能力就会不知不觉提高了。总之,课外文言能力从课内迁移中得来,课外文言能力从反复训练中得来,课外文言能力从积累延伸中得来。
古代流传下来的文言文多是经典之作,闪烁着古代作家思想与智慧的光芒,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丰富情感阅历,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
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1、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2、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3、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做初中阅读理解时,先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9.《淮阴侯列传》教案 篇九
教学设想:
其一,本选段故事情节紧凑,学生容易读懂,梳理文章不作为重点,但与必修教材比较,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比较丰富,所以把积累文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
其二,要引导学生体会司马迁借《淮阴侯列传》表达出的一种独特的历史观: 统治者心狠手毒,欲加其罪,何患无辞。
(1)、功高震主;(2)、单枪匹马;(3)、恃才放旷,君王对他早有猜忌;(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的现象。教学过程:
二、介绍韩信: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年),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三、诵读课文,正音正字,并且根据文意,划分文章结构。(一)、容易读错的字:
陈豨
蒯通
商贾
诸母漂
盗跖
阏与
井陉
樵苏
若虽长大(二)、通假字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晨炊蓐食
不能死,出我袴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三)、文章结构
• 1-3 早年屈辱
• 4-7 井陉之战
• 8
被贬之后
• 9-10 谋反被诛
• 11
史官论赞
四、研读文本1—3节,难句疏解
讨论:文章开始的三小节写了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
1、请同学们找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用四个字概括每个小故事。
三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
2、说说这三个小故事说明了韩信早年生活的境况是怎样的?
3、分析其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 结论:
这三个故事都反映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生活。
第一个故事侧重表现他屈辱之中的自尊,第二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自信和抱负,第三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坚忍,忍辱负重。补充三个故事的结局:
(韩信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五、研读文本4—7节
(一)、先研究文本P138中“阅读与探讨”部分的“萧何追韩信”“登坛拜将”,提问:这是从正面还是侧面写韩信的卓越才能? 侧面表现
(二)、第4—7节是写与赵国之间的一场战争,给这场战争取一个名称,并且说说是从正面还是侧面表现韩信的军事才能。
井陉之战。正面表现。(三)、问题探究:
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背水而阵,迷惑赵军;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击;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
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
衬托。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机智。
六、研读文本8—10节 总结关键语句
第8节:刘邦忌讳韩信
第9节:舍人得罪韩信,“舍人弟上变”不足信
第10节:蒯通劝韩信反他没有反 问题探究:
1、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
明确:“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由。
2、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对此你怎么看?请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关键是联系文本,言之成理。一般多赞成“陷害说”。
主要依据是:韩信临刑前的遗言:“恨不用蒯通计”(“恨”意思是“遗憾”,不是“怨恨”),蒯通的话:“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不用”、“自夷”,反过来说明韩信不可能谋反。另外,与陈豨密谋叛逆,以及和在京城的内应,也显得很小儿科,一代大英雄竟如此小儿科,不大可信,所以有人说这是吕后等人的诬告。密谋造反与事实不合。参照《陈豨传》中记载,陈豨并没有谋反,而是被逼迫造反。还有其他种种理由。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因此,有人认为韩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见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七、研读文本11节
1、诵读论赞。
2、难句疏解
3、问题探讨:这段“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内容,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有三点内容:
布衣时志与众异;没有做到“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叛逆。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一般认为是反话:“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李慈铭)“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李笠)思考: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1、功高震主。
2、狂妄傲慢,树敌太多,单枪匹马。
3、恃才放旷,君主对他早有猜忌。
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杀韩信是吕后和萧何等干的,刘邦并不知情,当他知道后“且喜且怜之”,心情很复杂,也很真实。
《淮阴侯列传》知识积累
一、成语:
1、漂母之恩:
2、胯下之辱:
3、妇人之仁:
4、多多益善:
5、逐鹿中原:
6、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二、词类活用
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2.众辱之曰
3.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4.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5.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6.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三、通假字
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2.于是信孰视之
3.俯出袴下,蒲伏
4.虏魏王,禽夏说
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6.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7.出、背水陈
8.东乡坐,西乡对
9.兵法右倍山陵
10.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11.人言公之畔
12.上怒曰:“亨之。”
13.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四、重点文言词语
又不能治生商贾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信由此日夜怨望
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不伐已功,不矜其能
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
五、重点文言句式
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2.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3.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4.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六、翻译
1.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翻译: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
2.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
翻译: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3.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翻译: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4.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题】推荐阅读:
《史记 萧相国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07-26
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一招生化学试卷07-02
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06-21
史记导读07-10
读《史记》有感11-03
《史记》故事11-04
读史记有感范文07-05
史记个人读后心得08-11
研读史记的心得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