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读后感(共11篇)
1.《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篇一
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读后感
记得以前在看《明朝那些事儿》时,当年明月对王守仁推崇备至,花了很多的笔墨写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做了传奇式的描写。使我对这位心学的创立者充满了景仰之情。但对他的了解一直也停留于当时那短短的两个章节,一直无缘对心学继续进一步的学习。这次有缘拿到了度阴山所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2》,认真通读了一遍,才真正的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这个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的心路历程。
开篇第一章就通俗的解释了阳明学说的核心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使我这个门外女子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心学的思想核心,体悟了人生境界的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先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王阳明从小就没有立志走科举仕途的目标,而是立志要成为圣贤之人,这在当时引起了老师的不解,但他矢志不移,通过不断的实践加学习,终成一代圣贤。他从格物致知引伸到认识本体,认识客观的“天理”,再把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直接追求一种人生意境。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王阳明就是一个能坚持自己的观念,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人。他能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这一切都因为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
实际上王阳明的哲学命题,从“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其核心所讲的,就是心之“体用”,即“良知”的境界与“致良知”修养的圆融契合。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似乎相对容易,这就是“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这样,圣人才为“人人可到”,使人人“自有担当”。因此,在为学方法及学说体系上,与朱熹不同,他不是“格”、“致”求知,识认客观的“天理”,再把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而是直接追求一种人生意境。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并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实际上王阳明的哲学命题,从“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其核心所讲的,就是心之“体用”,即“良知”的境界与“致良知”修养的圆融契合。
2.《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篇二
一、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社会背景及探索
中国历史上的明代封建中央集权专制更加强化,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 出现了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作为哲学范畴里最高层次的“理”指的是一种精神本体, 在明代也即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 其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作为一种规范一切的天理及宇宙的本体[1]97。王阳明对朱熹的理学理论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信仰, 再从信仰到怀疑, 最后开始批评朱熹的理学思想, 并建立了自己的心学体系。明代开始, 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凸显, 不同阶层及同一阶层内部的价值取向开始发生了断裂, 这就使得当时的民间社会有了较大的自我发展空间。明代的城市、交通、印刷及造纸技术非常发达, 这就更加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进而形成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从王阳明的生活环境及个人事迹看, 其心学思想并不是对于自觉模式的创新, 而是对实现人生价值途径的探索。王阳明的学术发自于其诗词文章的潜能, 其对经略有着特殊的才华。王阳明出身宦官家庭, 自幼追随父亲迁居京师, 并能勤奋好学, 有着远大的志向。
王阳明倡导身心之学, 并立有圣人的志向, 他认为, 学者就应该学圣贤经略之志, 破心中之贼, 从而实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 这就是王阳明心学中去人欲、存天理的社会条件与基础, 同时也是其迈向圣学的重要前提。在其漫长的心学思想形成过程中, 王阳明曾经有过一度隐士入山的意念, 他认为隐士入山表现上是对经略之志的否定, 但实际上两者是统一的。王阳明推崇仙道, 其实是因为仙道中包含顺其自然而“无容私”的重要理念, 最后王阳明摒弃的也只是其修持的方式与方法。入山与遗世也是其破心中贼的重要探索。上述都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重要探索及基础。抛弃世俗入山是王阳明簸弄精神的一种表现, 也是其精心思考及结合自己的人生和多次探索的结果, 也是其心学归于圣学的重要保证。王阳明对佛教有着莫名的因缘, 佛教的抛弃客观世界及清心寡欲理念与其“破心中贼”思想有着相似之处, 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灭人欲存天理”的重要基础与探索。
二、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的观念及思想有着重要的联系, 其哲学理论就是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 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命题。王阳明否定了朱熹提出的知与行区别对待的命题, 王阳明认为知行是合二为一的, 其在《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中就提到, “真知即所以行, 不行不足谓之知”的知行合一思想, 即真知必须通过“行” (实践) 才能体现出来。另外, 王阳明认为穷理是认识的深化及获取真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知不行之不可以穷理, 且知是行的本意, 行是知的功夫。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典型, 其在《传习录上》提到:“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并强调人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及意识的行为, 即所谓的致良知。王阳明提出求真理于我心来实现客体与主体的统一[2]74。而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 包括了学、问、思、辩等多方面的内容, 也即是《中庸》中“知”的四个方面, 王阳明将其纳入了行的范畴。王阳明将吾心看作天性, 同时将性作为心的本体, 其根源在于天, 这点有着浓厚的形而上学思想。王阳明所谓的“知”就是良知的意思, 是自然判断伦理道德及善恶的标准与能力, 他又将其赋予了得到各自天理或本性的含义。但是, 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但不具有圣人般的素质, 所以始终被物欲所掩盖, 因此, 只用通过格物致知的修炼才能真正回归到良知。王阳明心中就有要改变个人行为的不足及不妥之处而实现社会的圆满, 因此, 人们懂得良知就在于其内心是非常重要的。
就王阳明的心学而言, 为了求得放心及为学习吾心而学习客观之理是正确的, 但是为了吾心而只是学习经验、知识等客观道理却是没有任何收获的。因此, 王阳明鼓励学者要从吾心上来探究心体之道, 并向世人告知心外无事、无理等心学道理。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的知行合一及“心即理”思想紧密相联的, “心即理”思想是知行合一思想的基础, 而知行合一则是“心即理”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方法[3]44。因此, 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体系中它们之间是理论与实践的集合。王阳明不但提出了知行合一、四句教、致良知等心学思想, 而且还将其思想运用到现实中, 其诗歌及文学的创作理念都是建立在其心学思想基础之上。王阳明非常重视心理干预的作用, 强调生活中要以物为载体, 贯彻其心学思想中由心悟意再到知物的重要理念。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是以吾心的存在贯穿其中, 并成为其心学思想的核心。王阳明将吾心的存在认为是一种“理”及存在中的又具有活动性的实体。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包含了万物为一元的宇宙论, 在其渴求的天人合一及无善无恶的道德状态中不但包含有单一的道德伦理, 而且还具有实践的理论特色。就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而言, “心即理”是其心学理论的核心与理论基础, 而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则是对“心即理”思想的实践, 探讨着良知如何落在人事上。因此,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中包含有心即理、知行统一及致良知为其哲学思想的框架, 且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 “心即理”思想比其他两个形成的时间要早, 由此可知,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人们了解“心即理”的内涵及意蕴, 进而明白吾心即天理的重要哲学思想。这也符合认知的发展规律, 人们只有先对概念 (“心即理”思想) 进行领悟后, 才能真正付诸实践, 向知行合一的方向发展[4]65。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在于对“心即理”进行认知的前提下, 对天理如何落在吾心的可能问题, 通过普遍存在的道德实践及意识进行了阐释。这样, 王阳明就通过学习及教育的方式将天理及吾心进行了贯通, 并且还通过道德及情感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
总之,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认为每个个体都可以通过致良知内圣外王的合一, 这不但是圣人能够做到的事情, 同时一般的凡人也能够做到, 只是程度的不同。只有圣人与凡人的致良知相互凝聚在一起时, 也即所有的人都去做这个事情, 才能真正实现王阳明所向往的至善境界。由此可见,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非常类似于意境的构成, 其心学的实质是在对前人思想的提炼中发展而成, 将道家的“返朴返淳”及释家的清心寡欲融入其心学思想中, 最终达到了“去人欲, 存天理”的至高境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续, 其深刻的“为善去恶”、“致良知”思想也是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摘要: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及文人, 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 心即是理、知行合一及致良知等思想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王阳明心学思想实质是对道法自然、情景交融、世界本质及人生意义的一种体验。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钟诚.成就德性新路径——王阳明心学探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1 (5) .
[2]张晓泳.从形成过程看王阳明的“心学”本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7 (6) .
[3]金荣虔.王阳明心学之研究[D].复旦大学, 2001 (5) .
3.阳明心学的探蠡 篇三
关键词:理学;王阳明;心学
理学到了宋明时期开始了它绝无仅有的繁盛时代。卫宗武曾以《理学》为诗,认为只要按照理学所定规则行事,即可以享用现成的知识与思想而不需要做其他的事情,即为“作者蔑以加,百世或可俟”。但至后期,逐渐陷入了无所作为的思想困境。至有元一代,促使程朱理学意识形态化的枢轴式人物便是许衡及其弟子。知识就是背诵的条文,背诵的条文也就成了思想的准则。表面看上去是儒家学说、程朱理学进入了政治权力的中心,实际上则是其放弃了相对独立的、在政治权利之外的、民间社会和士绅阶层的批评立场,也逐渐丧失了不断超越和更新的空间。
直至明初,思想与知识的制度化和世俗化已经相当严重。到了明朝中期,思想文化世界其实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危机,至正德、嘉靖时代起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是社会生活的同一性在逐渐丧失的时候,思想的同一性却依然存在。那么,思想界将如何有效地回应和拯救这在变化中不断加深的危机就成为了当时士人阶层的普遍焦虑。
这是自宋代伦理同一性确立起来之后的一个深刻变化,被历史建构起来的维持社会秩序的伦理规范渐渐松散,原来表面遵从的伦理同一性在生活世界分裂的情况下再次陷入断裂。而作为曾经被摒弃在边缘的思想信仰陆学,开始逐渐得到了大量重视,代表人物有曹端、薛瑄、吴与弼、胡居仁、以及陈献章。“这种心、理的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慢慢被加深扩大”,并最終迎来了思想文化世界的改头换面,前后七子倡导的文学复古以及台阁派反对浅俗并提倡博览等声音在思想界已经响起了振聋发聩的呼喊,而王阳明就是最后捅破这层窗户纸的人。
虽然这样的另类呼声较高,王阳明在思考之后所服膺的陆久渊之学也有一定的规模,并且王阳明个人的文才武功为其赢得了相当大的声誉,但因其有异于官方意识形态而必然导致在传播过程中的不顺利。嘉靖皇帝曾下诏确认和肯定官方的正统学说,但士人阶层的反对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崔铣则撰文批评陆九渊和杨简,把他们比作导致魏晋亡国的玄谈和导致姚兴梁武败乱佛教,说近来有人把这些来自禅宗大慧一系的东西引入儒学,在王阳明去世的那一年,还有人控告王阳明和他的学生攻击朱熹,“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名,则非朱熹格物之论,知众论之不与,则著《朱子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唱和”,认为阳明学说是亡国的清谈。所以,直至嘉靖一朝终了,王阳明一脉仍处于半蛰伏的状态之中。
王阳明曾深受朱子学说影响。弘治五年壬子(1492)年,二十一岁的王阳明跟随在京师做官的父亲王华住在官署中“遍求考亭遗书读之,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粗精,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朱熹理学 “格物致知”的途径有两种:一则是间接的读书穷理,透过书籍了解世界的真相;二则是直接的“即物穷理”要求接触事物穷尽其内在所蕴含的学理。他在朱熹的读书穷理上也同样遇到了瓶颈,根据《年谱》中记载:“先生自念辞章艺能不足以通至道,救师友于天下又不数遇,心持惶恐。一日读晦翁上宋光宗疏,有曰: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乃悔前日操计虽博,而未尝循序以致精,宜无所得,又循其序,渐渍浃洽,然物理吾心终判若为二也。沉郁即久,旧疾复作,益委圣贤有分。偶闻道士谈养生,遂有遗世入山之意”。王阳明通过运用朱熹的格物必然穷理,一物一理,的理论来印证 “庭前格物”,若要最终实现对世间万物“豁达贯通”的认识境界,则需要通过持久积累的格物工夫。王阳明遵从程朱二子以“格物”以求穷天下“理”之法,试图从自家院落竹林之中探究出一二。惨遭失败之后,开始探玄访佛,尝试着从道、释两家思想体系中找到其所寻之“理”的下落。虽无结果,但也已经开始了对程朱“格物致知”理论的质疑,开始思考“理”存在何处,如何发现的问题。总体来说,王阳明所创建的“心学”,其基本宗旨和理论来源均来自于程朱理学,是对程朱理学扬弃的结果,是儒学发展新阶段。
王阳明作为思想演变的重要转折点对于龙场悟道最精确的描述无疑来自于《年谱》:“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患毒瘴疠,与居夷人鳺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旧无居,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时瑾憾未已,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
明亡后,这种带有相当挑战性的新思潮在士人反思与官方反对的双重压力下而逐步衰退,尤其在上层社会的公开话语中可以说是销声匿迹,晚明活泼开放的学风慢慢转为清初的平实。但阳明心学不仅对明清之际的启蒙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伴随着我国社会反封建斗争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流传海外,影响巨大。
参考文献: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2]卫宗武《秋声集》卷一《理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欧阳守道《巽斋文集》卷七《送黄信书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欧阳守道《巽斋文集》卷十一《李仁仲史考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欧阳守道《巽斋文集》卷二十二《跋吴荆溪讲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癸辛杂识》续集下《道学》,中华书局,1988。
[7]《畏斋集》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钱穆《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阳明学述要》,九州出版社,2011。
4.王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篇四
王阳明的心学,在过去的哲学教科书中,通常是作为“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而受到批评的,其实,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或哲学,王阳明的心学是明代中叶之后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思潮,其影响之广大,远极于日本等国,从而使王阳明成为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
王阳明的学说,大致由三个方面的理论所构成:(1)心即理;(2)良知与致良知;(3)知行合一。这三个方面理论的相互联系,构成了王阳明思想的有机整体。
“心即理”的观点,是王阳明学说的基础性理论,也是他全部思想所建立的基点。
它大致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本心”,这一本心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或本质。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不仅能够视听言动,而且能够分辨善恶、能够感知外物,能够就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推理,根本原因即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本心”,如果没有这一“本心”,那么我们的全部生命活动就都是不可能的了。
他要强调的是,这一“本心”原来是包含着最高的“天理”或者天道的,“天理”不外乎人心,天道即是人道,所以“天理”就存在于人心,天道即是我们的“本心”。他说“心即理”,就是要我们都要明白这样一点:我们的“本心”或者本质原本就是与天道相一致的。人之所以可能是高尚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此。“心即理”的观点,其实就是要我们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本质原本与天一般高明,与地一般博厚,这样我们才能够光明正大,在天地间堂堂正正地做个人。“心即理”就是我们生活当中立足的基点,有了这个基点,我们的生活才不至于会迷失方向;有了这个基点,我们才能够真实地把我们自己的本质表现在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
“心即理”的“心”,王阳明后来又将它称为“良知”。“良知”既然是“良”的,当然就是“好的”,因为它实在就是我们从天道那里所获得的“德性”。这个“良知”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并且它永远都在,不会消失的。
生活当中之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好人”,之所以还有各种各样的恶言恶行恶人恶事,不是因为那些人没有“良知”,而是因为那些人不能“致良知”。所以,王阳明强调,“良知”就是我们的“本心”,就是我们的“本性”,就是我们本来圆满成就的“德性”,只有“良知”的表现与实现才是我们生命所应有的本来面貌。
所谓“致良知”,也就是要在充分意识到自己本有“良知”的前提之下,把“良知”充分地实现出来,通过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意识活动、语言表达、行为实践,把“良知”贯彻到我们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
按着王阳明的观点,我们之所以不一定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完善,不是因为事物本身有什么毛病,而是我们自己的心灵状态有不端正。事物本身总是无所谓端正不端正的,如果我们以端正的心态去做事,那么事情就能够做端正、做完善。心态端正的标准,就是符合我们自己本有的“良知”,“良知”就是我们自己的“定盘针”,是我们“自家的准则”。依着这个“自家的准则”去做事,就是“致良知”。
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知道,“致良知”实在不只是一种理论,而更是一种实践,是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这种“致良知”的实践活动,是把我们自己与外界的事物、人物、世界本身联系在一起的根本环节与途径。
“致良知”的实践活动,要真正做到我们的意识活动、语言表达、行为实践都是合乎“良知”本来面貌的,就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最早建立的观点,也是他最后坚持的观点,可以说是贯穿于他一生的根本思想之一。“知”的意思,既指“知识”,也指“良知”。在“知识”的意义上,他强调任何知识的获得,作为一个过程,必然同时是一个“行”也即是实践的过程,“知识”与“实践”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分离的。在“良知”的意义上,他更强调“良知”必须由人的实践活动来表达与体现,所以“致良知”的展开形式,就是“知行合一”。
大致了解了阳明心学的最基本观念之后,我们才可以来谈论他的思想的当代意义。
首先,“心即理”的实际意义,是要为我们的心灵确立一个可靠的依止之境,也即是《大学》所说的“止于至善”,天道、天理即是“至善”,即是我们生活意义的根本座标与价值的原点。
我们今日的社会,物质资料可谓已经是极大地丰富,但物质的追求是不是就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意义?物质欲望的满足是不是就是我们人生的全部价值?如果不是,那么我们是不是还需要关照一下自己的心灵状态?
如果这一点是需要的,那么毫无疑问,王阳明的观点,包括他关于“良知”的学说,就会显示出它独特的价值。“心即理”既是一种理论预设,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全部的生活实践,实际上都是出于我们自己关于生活意义的预设的。如果我们没有一种精神境界的建立,那么我们的生活完全有可能是漂浮的,是随着不断变化的物质生活面貌而迁移流转,没有根基的。而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当然也并不是要反对物质资料的富裕,而是要为富裕的物质生活建立起“主宰”,建立起“脊梁骨”。要把丰富的物质世界与物质的生活纳入到崇高精神的“主宰”之下,而不至于使真实的自我丧失在物质资料的丰富之中。
“知行合一”,不论在何种意义上,它都强调了人的精神世界与行为活动的一致性,这叫做“人格完善”。我们自己的生活世界,是“人格完善”意义上的人自己所开辟与创造出来的。“我的生活我做主”,也就是“我的世界我做主”,那么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生活与世界呢?
5.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篇五
立志:先前的理解认为就是我们要确定一个人生的目标,比如我要创业、我要成为老板、要升职、要赚钱等等,但是通过学习,渐渐感悟到,原来自己以前所谓的目标其实已经偏离了圣人之道。圣人之道的志向是,无我利他,一定是要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要抛弃心中的小我,成就心中的大我,不是每个人都要可以成为圣人,但是我们必须要有圣人的志向,朝着这个方向去走,去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因此我重新立志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他人友善、对工作认真、对家人关爱。
勤学:先前认为勤学无非就是好好学习,努力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通过学习渐渐发觉,所有认为的知识其实都是术,这些东西只有在道的引导下才能发挥作用。术是可以学的,而道不是靠学的,是要靠我们一点点去感悟体会的。心-道-德-事业,要想成就我们的事业,我们首先要在心上面下功夫,在道上面下功夫。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蕴藏着巨大的宝藏,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挖掘,而挖掘的唯一途径就是时刻磨练自己的心,提高自己的心灵品质。有了高尚纯净的心灵品质,才能有无穷的智慧和激情去保持学习的热情,去为社会做贡献。
改过:先前认为,改过就是犯错后的改正。但是通过学习,我慢慢领悟到,改过其是一个磨练内心的过程,没有之前认为的那么简单和肤浅。责己其实很难,是要真正敢于在内心深处捅刀子,要敢于去剖析自己所犯的错误。绝对不是轻描淡且就草草了事的。没有感受到心痛的责己是没有用的。也是不能彻底算改过。改过的前提就是要深刻的剖析自己。无论多大的错误哪怕是盗匪,只要知道错,知道悔改,只要反省深刻都是可以改过的,都是可以恢复良知的,也都是可以重新走上正道的。因为人人心中都有良知。
责善:先前很纠结,很怕说别人不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因此很少去指出他人的不好。学习了阳明心学后,我感悟到,责善朋友之道也,这事朋友之间相处应该具备的品质。只要是发自内心没有恶意的责善,再加之正确委婉的方式,所有的责善都是帮助朋友进步。理解了这一点,自己对于别人的责善,也开始从开始的抗拒,怨恨转变了心态去接受,去反思,去诸己。
6.《王阳明》读后感 篇六
有人说《明朝一哥王阳明》模仿了《明朝那些事儿》,并寄希望于借助后者的名气来增加销量。依我看,虽然两本书的作者都很年轻,文笔也都比较幽默和犀利,但是毕竟《明朝那些事儿》写的是历史,《明朝一哥王阳明》写的是哲学,前者是对大明朝成败兴衰的娓娓道来,后者则是对王阳明的一生的介绍,以及对“阳明心学”的深入浅出。两本书的侧重点不同,自然不可作比较。
也许《明朝那些事儿》让人读过之后大呼过瘾,但是从精神补给以至于有补于世的角度出发,显然《明朝一哥王阳明》更具有现实意义。毕竟书中的主角是王阳明以及他的思想。我对国学的微小积累,仅限于读过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零星的看过几集《百家讲坛》节目。因为在我印象中,诸子百家争鸣出来的结论,无非就是一些空话大道理、处世格言云云,没什么实用价值。毕竟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现如今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而只有百年基业的大杂烩国家美国,却成了世界老大。想到此处,不禁为文明古国的发展现状感到阵阵唏嘘。但是,同样是发达国家的日本,却是利用了阳明心学,完成了推动国家迅速崛起的“明治维新”。正如书中所说:错过了王阳明,中国停滞了数百年;得到了王阳明,日本有了明治维新。
王阳明究竟何方神圣?曾经担任过高中政治课代表的我,对教材中批判唯心主义的案例印象不是很深刻,因为考试的时候,只要求你掌握:唯物主义是对的,唯心主义是错的。但是究竟何为唯心主义,人民教育出版社显然没有在他们的出版物上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哪怕是一本影响了N代人、上亿莘莘学子的出版物。但是跟许多同龄人一样,王阳明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被我初识并错过。
在读《明朝一哥王阳明》时,我一直在寻找答案——王阳明如何“内圣外王,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的原理又是什么?但是正如吕峥在书中提到:不把中国思想史这本烂账算清,你就无法体认良知之学的伟大。所以像我这种对国学比较绝缘的人想一下子弄明白心学显然不可能。幸好,吕峥慷慨地在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带我重温了一遍相关历史,并且又一次问候了那些曾经在语文课本上留给我辈无数文言文去背诵的思想家们。
实事求是地说,合上本书之后,我并没能掌握王学的奥义及原理。但这与我读此书的初衷并不违背——我的确读到了一本好书。又额外获得了一个新的方向供我选择,即“心学”。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我想学习国学,我可以少走不少弯路——不必在各种“子”中囫囵吞枣,只要向一哥王阳明学习就行了,不是吗?
7.《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篇七
一、儒学与戚继光武学思想
从戚继光德武学思想德形成到发展和完善,经历了多个阶段,但始终都是从军事实践中来,根植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抱负。从思想来源来看,他的理论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以《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等共同构成的《武经七书》;另一个是以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为核心的儒学典籍,因而戚氏的武学理论蕴藏着兵儒合一的特性。尤其是儒家的经典思想成为他日后作为一代名将的思想后盾。
自戚继光的五世祖戚斌开始,戚氏家族便世袭将兵之职,但戚继光一生却常以儒将自居,他的《纪效新书》——《练将篇第十四》就针对将领思想境界的培养提出了鲜明的看法,他认为:“无分于武弁也,无分于经生也,无分于草芥也择其有志于武者,督郡而理之。首教以立身行己,挥其外诱,明其忠义……”可以看出戚继光把将领能否立身行己、抵抗外在的诱惑、深明大义作为首要之前提条件,因此他指出:“为将者需先将《孝经》《忠经》《论语》《孟子》《武经七书》白文,次第记诵。……然后益之《春秋左传》《资治通鉴》以广其财;授之《大学》《中庸》大义,使知心性之源。”由此,戚继光对儒家经典的推崇可见一斑,对将领培养过程中的思想基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认为只有以此为前提才能“措方而不构于方,悟法而不泥于法。”然后才能“进之以器技、行伍之务,置诸蜉鼓实用之间,心方自信,职方自决。”此时将材方才算成矣。
戚继光本人对《四书五经》颇有造诣,尤其推崇《大学》,他指出“上自天子,下至于庶人,凡有家、国、天下之责者,一切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出自《大学》,可上承格物致知之法,诚心正意之本,下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刚健有为之道,是“大学”的中心和中轴。他在关于将帅品德培养的问题上,把《周易》的“惟谦卦无凶辞,古之大将惟谦善终,此之谓也”作为对将帅日常行为的要求;在谈及将帅人格的培养时,主张最为要紧的就是为将者能否“将生死置之度外”,还援引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以作勉励;他还非常欣赏孟子“我善养养浩然之气”一文,主张将帅应注重个人修养,善养浩然之气。
另外戚继光还摄取了从汉代到宋代理学所确立的一套贴近现实社会的伦理纲常,在对于人生追求上,戚继光在兵学领域解释和发展了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他说:“利与众共之,不自以为利,则独享其利也大;功与众共之,不自以为功,则独归其功也深。虽为用兵制胜之道,即是心身性命之学。”(《愚愚稿上》)戚继光的儒学修为和以上这些观点的阐发,可以看出儒学对他思想影响之深刻,正是这种深刻的影响,使得戚氏在培养将领、治理军队、武学修养上有着那个时代人所不具有的高度;也为他日后逐渐倾向和服膺于同样出自儒学的阳明心学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阳明心学在理论上对戚继光武学思想的影响
明代初期的思想界继承了宋代以来的程朱理学,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诏令天下,国家的科举考试沿袭宋代理学家朱熹、程颐和程颢等人对四书五经的注释,翌年,《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相继修订完成,自此程朱理学在明代初期占有正统统治地位。因而戚继光的武学思想初期也带有理学的思想痕迹,他对天理和人欲有过精辟解释,在对待人性善恶的问题上把朱熹的“明天理,灭人欲”用他贯习的战场语言解释为“天理难复而易蔽,人欲难磨而易起。复理如仰面攻城,纵欲如下坡推毂。”把人欲横流、修身难、堕落易解读的生动非常。
但随着明代中晚期政治的腐败、朝政的颓圮,理学开始逐渐演变为统治阶级工具的假道学,正是此背景下,明代大儒王阳明在继承陆九渊心学基础上发展出了著名的“致良知”理论,认为人心即是理,心外无理,在晚明极为盛行。戚继光身处王守仁思想广泛影响的大背景下,终生服膺阳明心学,由“良知”发展出“正心之术”,并应用到将帅的培养当中,把端正思想作为做将帅的根本;王阳明所强调的“知行合一”在戚继光的武学思想中解释为“身体力行”,他说:“近世人轻易看书,辞日繁,道益晦,只是欠‘身体力行’四字耳。”又在王阳明“人人即可为尧舜”之说基础上提出应当将圣贤和真正的大儒所说所言,字斟句酌的体悟,在自己身上力行,只要得一“良知”便可以抵达圣贤的地位,便可日日见尧舜。王阳明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卷4《与杨仕德薛尚谦》)戚继光则提出“去外寇易,去心寇难”,把为将帅的道德情操与抗击倭寇相结合,认为善立功之人,应当是能够荡平一方倭寇之将;善立德之人,当是能够荡平自身心中倭寇之帅。戚继光的儿子评价他为:“私淑阳明,大阐良知”,深谙王阳明的心学,并用实际行动阐发光大。因此,他的武学和军事思想虽然未对阳明心学有创造性的革新,但却将其“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伦理理论和军事思想、作战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运用到军事实践当中,在很大程度上真正践行了王学的思想核心。在戚继光看来,天下之事难者甚多,而用兵之术,是难之又难之事,是“根于几微,本诸仁义……迹粗而用神”而在这尤难之事中,最为重要的即是“练将”,他认为将领的品行操守与战争的成败关系密切,骄傲、盈满、矜怠、快侠等品行都不能成就一名可以保家卫国、扬名立功的将领。为将者首要有良好的品行,无论贵为王侯将向者,贱而匹夫庶人者,共有的仅是“一心”而已。而此心,即是王守仁所说的“良知之心”。
三、戚继光武学对“知行合一”的践行
在践行心学的过程中,戚继光从两个方面实践和发展了阳明的理论,第一方面,他把作为天理的良知与人心统一起来,认为致知之事不需要向外探求,应诉诸于本心,因此他说:“天之付我,原来有善无恶。”又说:“在就己之德与其在民者,一一究竟到至善本末源头去处,毕竟善为天命所付之本然……”由此可以看出,戚氏把天命所付之善本身即看作理,至善之理要到人性之始去觅,理即是心,是天之本然,正如王阳明四端之说中的第一心,即“无善无恶是为本体”,本体即是本心。第二方面,他同王阳明一样认为良知人人皆有,圣愚并无不同,因此他说:“……自明德而言,谓之尽性;自新民而言,谓之推心。盖天下同是心,故因心可以制治,千万人之心即一人之心故也;天下同是性,故因性即可以藕民,千万人之性即一人之性故也。”戚继光在实践心学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把练将、练兵、军事作战、武术习练与心之体融会贯通,形成了属于军旅的心学体系。
nlc202309020442
除此之外,戚继光还结合宋代张载的“气本体”范畴,认为心与气相对,提出用提升“心气”来提高道德修养,他指出:“兵种虽多术,而胆具于身心统乎气,气当乎用,则未尝不同。”认为气发于外而根植于本心,所以出于诸心的方为真气,而格物而后发者,是为客气。心原本是诸天至善之本体,心一旦与物接,就会外化为气,在此过程中,出于纯本之心的至善本性会发生变化,因而才出现真气,然后是浮气和积气等。真勇就是出自真气,唯有具备真勇之兵将在战场上才能纵横捭阖取得最终胜利,而浮气和积气则会扰乱本心,使得兵将或萎靡不振或刚愎自用,致使战争失败。所以要从修心修德之处着手,修心气之术即是平心中之寇,呈现心之纯本自然的至善之态。
《纪效新书·胆气篇》有云:“……至于治心寇,却弗加意功名利欲。与心为敌,无异于寇。能剿外寇者却不能攻心寇,可不省旃。……心为主将,气为士卒,治心则为良将,治气则得猛卒,……善将心者,以意为偏稗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戒慎恐惧,防乎其防。”他把兵与将之间的关系比作心与气,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有所批判和吸收,因此他即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又不完全因袭心学“致良知”的理论范畴,认为只为追求顿悟成圣贤,却忽视当下社会现实的实践是有违道德之真的。他把心学的功夫论演化实践为“治心寇”,这既与王守仁“破心中贼”有异曲同工之妙,又结合了切身实际存在的政治军事环境,他要求他的将领要身率天之道、忠信果敢、仁厚知礼,应当在一念起之处格除不当的欲念,需要时时“自返照腔子里面”,不断自省,所谓知善知恶谓之良知,只有如此方可使良知不会泯灭。
戚继光之《纪效新书》在培养将领方面,从“正心术”到“明保障”,根本之标准共计二十六条,这二十六条包括七项基本原则(正心术、立志向、明死生、辨利害、做好人、坚操守、宽度量),需要克服的七项缺陷(声色害、货利害、刚愎害、胜人害、逢迎害、委靡害、功名害)以及为将帅者的十二中基本素质(尚谦德、惜官箴、勤职业、辨效法、习兵法、习武艺、正名分、爱士卒、教士卒、明恩威、严节制、明保障),这些标准既有积极地引导,又有反面劝诫,其核心就在与“正人之心”,不得不说戚氏之学中无处不印刻着阳明心学思想的光辉。
另外,阳明心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朴实无华,深入民间乡里进行思想教育,他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玄之又玄的天理之性引向日常生活,提倡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存在的意义。正是因为心学走进民间、关注大众的日常生活,倡导简洁朴实的理论,将哲学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在云端、庙堂和山野的哲学玄思下降到人间,用世俗的教法,过市井启发愚懵,用简单平常的话来向他人讲学,这才使得心学成为明清两代最为盛行的哲学思想。戚继光把心学的这种方法论践行于军队建设当中。明代中晚期,士卒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基于这一特点,在制定军队条列或是撰写军事著作时,戚继光都力求做到通俗易懂、语言平实,还产用谚语、格言、俗语等于士卒讲话。譬如他要求士卒禁止杀戮百姓时,就随口引用佛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俗语;还常用“皇天不负好心人,皇天不负苦心人”这样的口头禅来激励士兵;在劝诫他手下将领清正廉洁时,又随口引用当时流行的谚语“朱门生饿殍,白屋出公卿”;还常以常“常调官好做,家常饭好吃”这种口语提醒将领们不要贪功茂名。
综上,可以发现,戚继光在他的行伍生涯中无处不在身体力行的实践着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精髓,尤其是在细节上几乎处处不离“知行”二字,可以说是心学在武学中的绝佳现实演绎,从根本上把武术的本质实践出来,即是说武的本质并非具有多强的杀伤力、多么炫目多姿的外在表现力,而是在于对于道德的根本之实践。戚继光以他卓绝的思想造诣和威名赫赫的军事才能,无愧于他一代儒将的风采,更无愧于后人对他的无上赞誉。
8.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篇八
拿到这本书时,真不知从何谈起,深感自己才学疏浅。随手翻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度阴山,让我随之联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语,这位当今的“历史奇才”对中国明代的全儒大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的分析,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其中的哲理,只能感知一二。
为此,我找寻了明代王阳明先生的相关简介,在其家乡浙江余姚,他本人则是一位人人敬仰的杰出乡贤。了解了王阳明先生在历史上能文能武,独创心学,打起了挑战传统程朱理学的旗帜。《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还是唯一一本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呈现王阳明传奇人生的传记: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心学》更是是明代的一盏思想明灯,且默默地影响着后世。他的心学秘诀浓缩为一句话----知行合一,翻译成今天的话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提法,在王阳明那个时代绝对是挑战权威、颠覆传统的异端。
阅读中,网上一博文的例子让我借用分享: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似乎相对容易,但要找出正确的路径比较困难,尤其是找到最佳路径(成本最小,收效最大)则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正是因为找不到正确的路径,反过来证明之前所确立目标的不切实际。也就是说,一切对于目标的动摇,根源还在于路径选择的困难上。也就是说,归根结底,“道路”二字可拆开来理解。“道”就是正确的方向,人们对它只是探索和追寻,但它却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对真理只能选择去认识和感知,但不能妄想去创造或创新真理。以上文中富含哲理性的言语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9.《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 篇九
这几年,王阳明和他的学问,热度都变得越来越高,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最早是从《明朝那些事儿》里知道王阳明,但这次看郦波所著《五百年来王阳明》,才算是第一次读王阳明的专著。
其实中国古代不乏哲学先人,但是王阳明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哲学的出世主张,即“拿起来”。因为纵观中国哲学,“放下”容易讲、“出世”容易讲,为什么,一是容易彰显自己的淡泊明志,容易体现超凡脱俗之气质;另一个你没有办法用世俗的功业去衡量他的哲学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无法证伪便难以否定。
我不是什么研究者,对此学问也只了解皮毛,无意也无能力来谈心学的问题,只是由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体会阳明先生这个大写的“人”和他的大智慧。
大志向。说到志向,曾经有段时间,孩子们做科学家的志向十分“流行”,可能是那段时间国家需要科技人才,所以加强这方面的影响;后来,不知是什么潮流,又有人说,你看国外的孩子从小的理想都是邮差、消防员之类,我们也应该这样教育,要人性化,要乐于做普通人。现在社会上虽然不乏各类成功人士,也不乏老老实实生活的民众,但是却很难再出“圣人”。如果我们从小都真心努力去向圣贤靠拢,多年累积的结果是否会有所不同?一如王阳明少年,学孔子、马援、王越、于谦,人生也在向圣贤的路上迈进,最终“三不朽”。我们可能资质平庸,环境不佳,但至少可以矢志不移,平步迈进。
大担当。王阳明的一生波澜起伏,但却始终不忘担当。刘瑾乱政,反攻倒算,将反对之人赶尽杀绝,朝廷无人再敢发声,此时,王阳明却只身上书,他对规劝者说,起初人人抗争,我未发言,因为多我一人不多,此时众人良知被泯灭,再无行动,则少我一人便少!在宁王起兵叛乱之时,他也不顾劝阻给朝廷上疏直言宁王之叛,众人担心利害,他却说:“天下尽反,我辈固当如此!”
而在平乱灭匪之余,王阳明为政亦以百姓与天下为任,兴学启发民众,治政惠及乡里,是把苍生的幸福作为自己的担当,将社会安定作为自己的责任,“为生民立命”,以实际行动去改变环境,而不只在口头大声疾呼,实为真丈夫。
大境界。王阳明的谋略和成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他用兵如神,总能找到战争中最薄弱的环节,发动最致命、最准确的攻击,同时,使用的方法也各不
相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这背后是其遍观全局的判断和掌握“大数据”的结果;而他对人的判断也极为准确,个人以为曾国藩《冰鉴》那种识人虽不无道理,其任人也颇具眼光,但比王阳明的“读心”还是略显逊色,王阳明能读懂宁王真正的心理,所以在关键决断时刻可以把握战局,能读懂南赣众匪首的心理和本色,所以有杀有抚,有打有拉,剿匪手法各不相同,最终掌控局面。
王阳明的一生便是一部大智慧,也是对“光明之学”的践行,在《五百年来王阳明》中,故事诚然足够精彩,那些奇招妙法令人印象深刻,大呼过瘾,但也别忘记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大智慧,郦波老师讲的不仅是王阳明先生“立德、立功、立言”的传奇一生,更侧重于分析和总结其思想的成熟过程与毕生对“知行合一”的坚定施行,带领读者跳出对传奇本身的局限,解读贯彻始终的大智慧。
10.《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篇十
人事科 杜立峰
最近读了清华大学陈来教授写的《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王阳明是明朝才兼文武、奇志大勇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令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在理学上的贡献。作者对王阳明哲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哲学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力图呈现出王阳明哲学的基本性格和整体面貌,在王阳明哲学思想研究的各个重大问题上都提出了新的分析和诠释。这本书对阳明学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从王阳明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论证。
陈来先生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当代著名哲学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陈来教授对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哲学史有极深厚地研究,他这本《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一书对王阳明哲学思想很有自己的见解。我原来也读过一些关于对王阳明思想论述的书籍,可以看到不同的作者写出的王阳明,读起来味道也是不同的,从中收获到的也是不同的知识。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王阳明哲学的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要理解这两个思想,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古人的学习和今人的求知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研究生物、物理、化学,是要探索其间未知的东西,叫闻见之知,而古人的学习则很简单,就是要探索一个东西——道,可以理解为万物之至理,即德性之知。有了德性之知就可以内圣外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圣人,而这个道又没有标准,众说纷纭。
通过读书,我认识到王阳明所谓的”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第二、辨是非(智慧)。这是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所以致良知就是要通过那些”致“的行动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知行合一是在”致良知“在知和行关系上发展。”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为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即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知行合一反对那种只说不做的假道学,不行就不是真知,无疑有其深刻意义。
我们今天的求学、研究,学习各类知识、理论、方法,基本为向外求,看似与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关系不大。但相信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向外求,学习、理解、记忆都没有问题,但到了用的时候、创新时候,倘若没有向内求的功夫,何来心中无惑呢?
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中就引用了王阳明这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句话的出处就是王阳明,意思是没有志向,就做不成事情。
习近平向来重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其含义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既倡导学习与立志,又倡导学以致用,崇尚实践。学习习近平十八大前后重要论述,我们不难发现,自2009年以来,习近平6次强调”知行合一“.学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领会知行合一时代内涵并以实际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务必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以知行合一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是要以知行合一的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来自我们党的实践自觉,也来自我们党对实践认识的理论自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党风政风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好转,但要实现党风政风的根本性转变,作风建设依然在路上。”知“是基础,”行“是重点,实现党风政风的根本性好转,领导干部务必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三是要以知行合一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践行”三严三实“贵在知行合一。”三严三实“更需要在”知“和”行“上下功夫。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首先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要做到真”知“、深”知“.”三严三实“,重在身体力行,自古以来知易行难,因此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三严三实“,不做表面文章,不玩花架子,真正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11.王阳明传奇读后感 篇十一
王阳明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好作战方针之后,究竟要先打哪一股呢?大家都认为,毫无疑问,要么打最近的,要么打最弱的,要么打最强的,都有作用,为什么呢?打最近的,顺手;打最弱的,容易取胜;要么打最强的,可以趁着自组新军的势头,把最难啃的骨头先给啃下来,对其他士匪有震慑作用。这样都能够起到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阳明的选择居然是打最远的詹师富这一支。所有人都不解,打最远的,势必劳师远征。打最远的未必能取胜;不像打最弱的,保证可以致胜。再说,打最远的那股土匪就算胜了,也起不到震慑效果。为什么选择打最远的那支呢?王阳明白有他的想法。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推荐阅读:
王阳明传读后感09-06
王阳明十大劲爆语录09-02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01-11
阳明镇第五小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11-26
雷雨读后感-读后感11-17
读后感作文:《健康成长》读后感07-09
匆匆读后感400字读后感08-05
小王子读后感-读后感09-01
初二读后感:读后感650字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