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体育教育论文(精选14篇)
1.农村初中体育教育论文 篇一
创新农村初中语文的教育方式 安丘市官庄镇官庄中学 李焕玉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一)课堂教学思路较为闭塞
在传统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思路较为闭塞,学生往往无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综合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纵观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进程,常常出现闭门造车和模仿照搬的现象,这必然衍生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给农村语文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阻力。首先体现在课堂活力不足上。要想获取显著的教学成果必然要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的需求,但是部分农村语文教师仍旧无法认清这一客观事实,在落实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不够深入具体,忽略教学与操作的联系,制约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与城市教育存在较大差距
与城市相比,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让人堪忧,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引导模式缺乏创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家庭不重视。如何创新提升农村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成败。因此,需要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进行深入引导,更好开展语文引导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甚至包括很多语文老师都认识不到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忽视了教学创新的意义。
二、创新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努力目标
(一)打造新型创新课堂
在农村初中教学环境下,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热情和学习的动力。创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和学生,在创新发展的大环境下,语文教学也需要富有新意,这种新体现在教学设计的与时俱进、新式教学思想的兼容并包方面,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时刻保持教学的创新性和敏感性,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二)创新培养学生语文体系
要想提升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要注重教学系统的构建,从宏观来看,课程标准、教科书体系都是系统之内的编排,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在研读的基础上,树立教育的全局意识。从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个人来看,教学风格的迥异和教学经验的多寡都是造成教学效果不同的原因,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要依据自身的特色提高对语文学科的把控能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好信息的分类与存储,实现教学创新,帮助学生形成教学体系。
三、创新开展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创新教学要先从基本功做起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素材,通过教学资料的整合,夯实学习基础,提升学习综合效果。积累教学素材要通过创新整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将高质量的教学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程度,引导学生通过利用记录下自己善于接受的知识,为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打好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材料花样繁多,农村学生也接受到大量的网络学习素材。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提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比如说,对于《孔乙己》等经典文章,可以让学生进行精读、细读,品味其中的语言表达,有效获取其中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文思维素材,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打牢语文知识基础。
(二)帮助农村学生拓宽语文视野
由于农村初中语文常常忽视拓展学习,学生视野相对也较为有限。作为主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之一,农村中学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这就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这种相对较难的学科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语文综合素质提升。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应该通过拓展学习的方式,帮助扩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拓展阅读的方式,让学生阅读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又通俗易懂的材料,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动能,开拓语文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注重农村学生学习力的培养
在开展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创新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的农村中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老师一般只关注学生应试成绩的提升,认为只要学生的考试成绩理想了,相应的知识也就掌握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多弊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学习能力才是学生培养的目标和关键,也是开展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学大纲也不止一次的强调,要将农村中学生的智力培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贯穿在农村中学教育的始终,让农村中学生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语文学科自主学习意识,真正让初中语文创新教学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在开展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提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不断优化教学格局,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教学,夯实学生学习基础,提升农村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2.农村初中体育教育论文 篇二
一、国家对体育工作的规定和农村初中体育工作的现状
国务院在2009年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里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必须每周开足三节体育课,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不开、少开和随意挤占。”国务院又在2011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里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加强体育教学是国家政策的明确规定,中小学生在学校期间既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更要锻炼身体,使他们能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但目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是:很多学校对体育课根本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每周很难开足三节体育课,更难保证在校期间每天锻炼1个小时。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到了初三年级干脆就取消了体育课;有的学校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体育室外课改为室内课,又将室内课改为自习课,或干脆将体育课让给数理化或者语外。现在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也很少,每年至多开一次秋季田径运动会,而且竞赛项目少、内容简单,并且还有越来越少、越来越简的倾向,难以达到国家对体育竞赛的要求,无法落实全民健身以及素质教育等思想。
二、提高工作责任心,树立师表形象
农村初中学校教师缺乏,有很多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有的学校虽然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但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工作责任心不强,上体育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这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
体育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有人认为体育教师都是五大三粗、头脑简单的人,而且语言粗俗、行为不端,这种印象必须彻底改变。体育课主要在室外进行,有些项目运动剧烈。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师表形象。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是引导学生的过程,也是学生观察、了解体育教师的过程,体育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作为体育教师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就必须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教师应明确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要让我们体育教师懂得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他们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身体各器官的新陈代谢,提高健康水平;同时,又要使教师明确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身体姿式的教育是特别重要的,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坐、立、行、走的正确姿态,因为少年时期的骨化尚未完成,而不良的姿式习惯易使其变形,造成如驼背、内外“八字脚”等。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式,使未来的建设者获得一个健康与健美的体魄。
三、加强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新课标》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要想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时代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但每个人的发育状况又各不相同,他们的心理状况非常复杂。大多数男生喜欢运动,我们教师只要略加指导即可;但大多数女生又羞于运动,上体育课总是放不开,羞羞答答。我们体育教师对这些女生要加强引导,使她们认识到体育课也是一门课,而且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它对我们的终身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有些运动项目如仰卧、俯卧运动,也可以分男女生进行。总之,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尤其是女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新课标》又指出:“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我们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独霸课堂的局面,要少讲理论知识,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室外体育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运动。体育课是一门运动课,没有运动就不是真正的体育课。《新课标》还指出:“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总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各种运动项目的参与度,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3.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现状和思考 篇三
一、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现状
为了把握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状况,我走访了部分农村初级中学,作了一番调查研究。我发现许多农村初中均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课程安排》开设体育课,但课时不足。按规定每教学班每周3节体育课,但是很多学校只是安排每教学班每周2节甚至1节。一到临近期中期末考试,由于初一、初二体育科不用考试,同学们都忙着复习其它科目。体育老师干脆也做个“顺水人情”,让同学们“乐在其中”。这种情形使体育课又“泡汤”了几节,再加上学期初和学期末往往也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把体育课“枪毙”掉。这样一来,一个学期所上的体育课的时间非常有限,即使上体育课,同学们也不太认真。
究其原因,学校行政领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是主要原因。在一些学校领导的眼中,“图音体”属于次科,所谓的“小三门”,可有可无。在一些学校领导和部分老师的眼中,体育是次科,不必如此认真。由于学校不重视,何来充足的体育设备设施呢?这种情况在很多学校的奖教奖学制度里表露无遗,几乎没有一所学校的奖教奖学制度中有奖励体育老师和体育成绩好的学生的条文。在我所调查的学生当中,对体育课有浓厚兴趣的不多,一个五十来人的班,不到三分之一的人爱好体育,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的占三分之一,更令人遗憾的是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对体育课有抵触情绪。为了应付中考,初三的体育教学一直围绕200m、掷实心球这二个中考项目训练。虽然,学生的考试项目成绩是提高了,但健康素质、锻炼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见长进。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从初一年级开始,就把体育课变成单纯的素质训练课,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三基”的掌握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篮球不懂,如何正确运球和投篮,不了解简单的规则;排球不会传、垫球;有近半数的学生只接触过跑类、立定跳远、铅球或类似内容;器械类体操、武术等更是闻所未闻。可想而知,学生的身体素质怎会如意呢?因为,单调而枯燥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已使他们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也影响身体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如何发展农村初中体育教育
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的素质提高是关键。中国九亿人在农村,因此,提高农民的素质就显得尤其重要。今天农村学校的教育,正是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而努力的。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发展农村初中的体育教育呢?
(一)确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强求大多数初中生成长为体育方面的专才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务必明确农村初中体育教育不是培养体育专才,更不是造就体育家,而是透过体育教育培养全面协调能力的人。其次,我们务必认识到体育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它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架构,对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学校行政领导应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重视体育教育。起码应该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其他学科教师同样看待,彻底消除体育教师“低人一等”的不合理现象。再次,应该健全和完善有关的奖励制度,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师工作有“动力”、有“奔头”。
(二)引导学生和学生家长正确理解中考体育加试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学校、社会都理解“体育加试”本身不是目的,更不是以此作为选择和淘汰学生的手段。它是一种育人考试,它的根本目的是要从制度上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问题;它有助于学生“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它促使学校,家庭共同来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问题,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
(三)教师要与时俱进,改革课堂教学
1、结合农村初中的实际用好体育教材
现在《课程标准》规定允许不同版本的教材共存,这就是说明只要能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教材不再是唯一。只要有利于教学,作为体育老师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心理作出相应的调整,可以侧重用好某一章某一节,或略讲某一章某一节。现在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本不失为一本好教材。
2、体育教师要端正观念,改革课堂教学
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与业务培训,要求体育教师以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从学校体育所要培养学生的目标,站在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的高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先以落实《课标》为主线,同时兼顾中考项目,有计划地把中考项目和《课标》要求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搞好教学工作。使学生通过体育和其他锻炼,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
作为体育教师,尤其是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师,务必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仅仅是善于教授体育知识,还应兼备政治老师的“说才”,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体育科教学中,方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改革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异常必要了。单纯的讲解体育的技法要点,往往会显得过于单调和枯燥,没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示范、分组竞赛、做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逐步建立并完善体育学科的评估制度
现在,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估制度。学校每次期末考试,通常是次要科目先考,体育科就是其中之一。部分学校领导,班主任,甚至学生大多不重视体育科的考试,不少人认为:有个分数,及格算了。于是,有个别体育老师干脆不设期末考试,随便给学生一个分数,造成学生缺乏锻炼的自觉性。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出发,针对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完善考试办法。在考试项目的设置上应考虑减少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所造成的差距,既尊重个性,又兼顾全面。例如可设立从篮球、掷实心球、200M、跳绳、跳远、排球、跳高、体操、铅球九项当中任选五项来考试。多样性的考试规定,从根本上杜绝了一些教师课堂教学的单调性,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结语
4.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 篇四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
作者/ 袁彬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人类步入第三次产业革命,经过60余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尽管大部分人的工作不是直接与信息技术打交道,但基本的信息技术手段是必须具备的。这就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信息技术的`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以基本信息技术为主要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此方面知识技能的兴趣,现就农村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因地制宜,努力发掘教学资源
农村中学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尽管有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些扶持,但因为计算机等硬件设备更新较快,加之学生使用和日常维护不当造成容易老化和损坏,所以,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在硬件更新和维护上,而这种持续不断的投入是教育主管部门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现在部分农村初中因资金问题造成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开展起来比较困难,也对教师在设备维护上提出了较高要求。这样的条件下,我的做法是:
1.新生第一堂课教给学生基本的电脑维护常识,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许多新生在农村小学时几乎未接触过计算机这种相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高科技的事物,因此,在自己面对一台计算机时往往是心情激动加一些畏惧,我在第一堂课时,教给他们一些使用计算机的正确方法,不仅保护了计算机设备,同时还克服了学生的畏惧心理,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让学生旁观或者参与教师处理简单故障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维护产生兴趣,也学到了一定的计算机维修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打下基础。
二、联系实际,合理利用教材
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基本原则,以支持学生的学科学习和生活需要考虑课程内容。关注和尊重学生在探究、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等方面的需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把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作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点。因此,要求教师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熟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总之,我认为,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必须以培养学生适应能力为中心,让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依靠数字技术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服务,为社会建设培养大批基层的劳动者。
(作者单位 贵州省赤水市第九中学)
5.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五
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早,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在那时就开始走进我的视野。但是真正拿到课本进行研究,还是在今年九月。
彭场二中目前有一至九个年级,我负责一至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目前,我们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呢?小学生和中学生有什么不同呢?根据实践,我认为我们学校初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首先、适应问题。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因为,进入中学后,他们会发现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是完全不同的: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生。二,中学的学习内容明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方式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所以,刚上初中不适应。三,人际关系的变化,对沟通感到困难。但是,这样的问题大多在第一学期中后会得以解决。但是少数学生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导致情绪失调,产生了心理压力。其次是情感问题。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发展,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不想让父母过多地管教,最易产生逆反心理: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他们往往不愿与父母沟通在情感上,中学生难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异性交往。目前的初二学生主要反映父母的不理解。
最主要是学习问题。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中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态度端正,智力发展正常,可学习效率低下,他们要么是学习技能障碍,要么是方法欠缺,长期失败使学习自信心丧失。在初二年级,厌学的现象开始蔓延,这在农村薄弱中学比较常见。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作为老师应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我认为,要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敏锐地观察。在平常的教学过程、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行为动作的表现。
二是要和学生交朋友。即使学生有什么出格的事情,也要用心理医生的视角对待。
三增强学生的信心和抗挫折能力。中学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来源于成绩的不理想和同学相处不好。初一入学时,很多学生一时不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特别是数学考不好,心理受到严重的挫折。针对这种情况,就要用远大的理想来激励学生,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成绩也将随之提高。
6.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的教学策略论文 篇六
摘要:英语教育是农村初中义务教育的一个软肋,与城市初中英语教育差距太大,严重影响了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受务方面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初中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也是导致中途辍学的原因之一。农村英语教学成绩的提高,需要教师们不断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不断改良英语教学方法,消除学生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
关键词:必要性;若干问题;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英语教育是农村初中义务教育的一个软肋,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育质量一直不容乐观。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与城市初中英语教育差距太大,严重影响了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且受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广大农村初中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疲于应付,而且是导致中途辍学的原因之一。
7.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之探究 篇七
面对以上情况, 笔者觉得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育现状, 必须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信息技术教师应如何给自己一个定位
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目前是不太可能有所改善的, 即使我们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再响也没有用, 由于没有列入中考, 其他老师去外地学习的时候就没有我们的份。以前认为可以培养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事业的发展目标, 可学校根本不把这当回事, 让人感到茫然, 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我以为,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如果你已经看清楚这一点, 还要继续做下去的话, 就应该给自己一个定位。首先, 我所教的学生, 即使再怎么不愿意学或者贪玩, 我总会尽心尽力让他们多学点东西, 这样他们以后在学习的过程中, 也不至于怨你什么都没有教过他。其次, 不要和其他所谓的“主课”争时间, 你没有必要布置更多的作业让学生做, 或者占用学生更多的时间。你要知道, 如果你能将自己这科与其他科联系起来, 为其他科服务是再好不过的了, 说不定在上示范课的时候, 还真可以获个奖。第三, 当然是对自己的要求了, 那就是学习, 不管将来想不想再做这行, 你都得学习。你选择做教师, 其实就是选择了学习。信息课是动手的课, 不实践、不学习很难上好课。如果你打算将来不再做信息技术教师, 那就更要学习了, 学习好资本, 才能“远走高飞”, 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二、技术课程进中、高考无望, 信息技术教师出路在哪
对于这个问题, 曾经有人这样认为: (1) “如果你希望信息技术学科可以像语、数、英一样‘风光’的话, 20年内请尽早死了这条心!” (2) “如果你希望教信息技术可以教出个高考状元的话, 请尽早购买福利彩票!”
所以, 不管信息技术教师的出路在哪, 有无出路, 做老师时就要对得起你的学生、你的学校, 别让你的学生认为你只是电脑室看门人, 将来别问心有愧!
三、信息技术教师如何获得个人成就感
我们经常会听到信息技术老师这样说, 教信息技术课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不考试, 学生又不愿意听, 老师上自己的课, 学生做自己的事, 互不干扰, 真没意思。作为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近9年的我, 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谈谈我的一点不成文的心得。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产生个人成就感, 从而爱上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下面, 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获得个人成就感。
1. 做其他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引路人
不少聪明的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干等着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干预, 也没有整天巴望着信息技术快些进入高考的行列, 而是从自身做起, 借着“新课改”的东风, 努力挖掘本学科的自身优势, 在提升自己价值的同时, 也获得了成就感。
2. 给学生当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指导老师
研究性学习现在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 各所学校都积极开设各种研究性专题的课程。我们不难发现, 不少课程都会涉及信息技术的使用。譬如: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要使用到数据统计软件, 视频信息的处理涉及视频编辑软件, 研究性学习网站涉及网页制作工具, 就算简单的研究性论文的排版也会涉及文本编辑软件, 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而这些, 仅仅通过每周1个课时的信息技术课是根本解决不了全部的问题的。
所以, 很多研究性学习小组会很乐意信息技术教师的参与, 小组中指导教师、组员通力合作, 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 为研究性任务的完成而努力。由此,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价值得到了提升。
总之, 只有教师自己有了正确的定位, 有了教学的高度热情, 才能真正从信息技术教学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同时学生也要有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我想, 只有这两者同时满足了, 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
摘要:针对目前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转行教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 学生只是对“计算机”感兴趣, 而不是对教材感兴趣及上机操作秩序混乱等现象, 本文就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思考,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想法和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成就感,定位
参考文献
[1]刘璇.培养信息能力推进素质教育[J].中小学电教, 2002 (4) .
[2]史晓宇.试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 2003 (1) .
8.农村初中体育教育论文 篇八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育;教育性质;深化改革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知识经济兴起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中,农村初中教育如何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教育相关部门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集中关注的话题。在实现农村初中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其价值定位以及价值诉求,这就需要充分认知农村初中教育的性质。因此,笔者针对“农村初中教育的教育性质与深化改革”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探析农村初中教育的性质
现阶段,由于认识、价值诉求不尽相同是的人们对于农村初中教育性质的认识存在不一致,只有将法律、教育自身以及社会发展三个角度相结合才能全面认识农村初中教育的性质。
(一)法律视角下农村初中教育的性质
198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包含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所以在法律上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第一,强制性,义务教育是由国家法律保证实施的教育阶段,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已任何理由破坏义务教育;第二,免费性,农村初中教育的各项费用由国家承担。第三,普及性,根据法律要求,适龄儿童或者青少年必须接受初中教育[1]。第四,公共性,农村初中教育是国家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公共的社会服务性机构;第五,平等性,农村初中教育的受教者部分种族民族、出身、性别具有公平性[2]。
(二)教育自身视角下农村初中教育的性质
以教育本身而言,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初中教育承载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等任务,是受教者接受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逐步是的我国社会由原有的经济型社会、政治型社会转变为知识型社会的基础,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现代化人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3]。
(三)社会视角下农村初中教育的性质
从社会的视角进行探析,农村初中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农村生活有农村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受到农村经济、社会、人们思想意思发展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需要农村社会发展系统的支持与服务。所以,农村初中教育是为农业的发展服务的,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的。那么,农村初中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蓝本,以科技兴农为支撑,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深化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思考
教育体制改革深化落实,农村初中教育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其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需要我们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农村初中教育性质以及价值目标实现深化改革。
(一)推进全面教育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根据农村初中的性质,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继续推进全面教育。只有深化落实全面教育,才能在保证学生文化知识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综合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提升,最终达到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农村初中在办学的过程中一方面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注意良好道德修养的树立,同时注重的业余生活,保证学生能够开心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二)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现阶段农村初中教育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同时由于开展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条件不足,多数学校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相悖的。所以,农村初中应该利用农村这一天然的“实践工具”,积极引导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热爱劳动、投身劳动,逐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结语:进一步深化落实农村初中教育改革是保证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继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是培养合格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在落实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学校领导、教育工作者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全面了解与认知农村初中教育的性质和价值定位。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能够使得农村教育相关部门、学校领导者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转变传统发展理念,整合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多维度、多视角探析农村初中教育的性质所在,促进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凯.农村初中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和建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05)8:67-68.
[2]黄勇樽,罗伏龙.农村初中校园文化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3,(09)21:38-40.
9.农村初中体育教育论文 篇九
樊家庙中学
陈功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农村初中教育教学发展,同时也给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变化。不过,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效率不高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关注,并在教学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关键词】农村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目前,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效率不高现象依然存在,己经成为制约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不能削弱,必须进一步得到优化和加强。因此,实现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应当得到广泛关注,并在体育教学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笔者从事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工作,深切感受到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任务繁重。下面,结合个人开展体育有效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有效教学观念
不可否认,目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相对滞后。由于社会陈旧观念制约着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条件相对也较差,学校体育管理目标模糊,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形式老化,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等依然普遍存在。社会上不少学生家长仍然认为孩子搞体育“没有出息”,甚至还有些领导也不支持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这些都导致了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仅仅把教学目标放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上,忽视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更谈不上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自然无法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长期下去必然影响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完成。
体育教师要想尽快摆脱困境,实现体育有效教学,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体育意义;另一方面还要科学理解有效教学的涵义,结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实际,认真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策略。其核心在于“有效”,所谓“有效”,就是教师在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实现最大的收获、进步和发展,进而实现体育教学总目标。而不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劳动量的大小。相反,如果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收获量一定,那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付出的劳动量越大,体育课堂效率则明显越低。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效率观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用最小的付出来换取最佳的收获。
二、遵循教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阵地,提高农村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无疑是提高体育教学有效的重要渠道。
课堂教学是一项社会实践性活动,具有客观规律性,体育教师必须自觉遵循课堂教学规律,结合体育教学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成功的第一个阶梯。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活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兴趣,经受锻炼,得到提高。在体育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采取何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是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如果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初始阶段,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本节课的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可以说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为了能让学生产生兴趣,体育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特点,灵活地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借鉴各种合适的教学模式,而教师有意识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精巧的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地组织活动都是重要的因素。
我的体会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时,必须准确把握体育课的特点,尽可能避免教学形式的反复循环,如果体育老师用单一的口令指挥学生进行单一的训练,就会让体育课堂教学变得乏味。因此,体育老师应及时主动参与活动,有目的地有声引导,自觉投入到学生的练习中去,用自身的示范行动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就会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根据兴趣分组,分层次施教
体育教学面对的是体育素质、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关照全体学生,将体育课堂的时间尽可能让给学生,鼓励学生去参与、展示。我的做法一般是,课堂教学进入活动时段时,都要依据体育课堂教学对象的层次划分出兴趣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选出组长,组织同学分小组参与活动,教师做巡回指导;分组的依据主要是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水平以及接受体育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主要采用方法有两种:一是教师指令分层法,即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和个性特征,把学生分成相应的练习小组。分别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不同难度要求的练习,达到目标者上升一个层次,未达目标者下降一个层次。二是学生自主选择分层法,即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质能力和技术水平自己选择练习项目和难度,升降同上。实践证明,通过分组活动分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不仅接受锻炼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还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展示了学生体育特长,在县内举办的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顺利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了体育教学效率。
10.农村初中体育教育论文 篇十
商南县赵川镇初级中学
李军
电话:***
陕西省“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在赵川镇初级中学开展教学研讨的时候,省教科所中小学音乐教育专家王霞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在于艺术教育,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农村学校普遍不够重视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就是艺术教育师资力量的缺乏。因而就造成了农村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差距一步步拉大,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综合一比较就显得特别的‘土’”。王霞教授一句话道破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作为农村初中,如何突破艺术教育瓶颈,开好艺术教育课程,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一个需要结合农村实际认真探索的校本研究课题。赵川镇初级中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摸索、创新、总结、实践,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初中艺术教育实际的路子。
一、结合地域特征开展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研究
艺术教育应当接地气、接人气,在新常态下以地方特色为主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艺术教育,只有这样,艺术教育才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1、利用红色革命文化开发德语校本教材。1946年7月19日,李先念、郑位
三、王震等率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及中原突围北路主力部队,突破敌军重重包围,进抵商南县赵川镇,担任前卫任务的我军十五旅四十五团抢占前坡岭战斗毙敌700余人,我军伤亡400余人,四十五团团长、曾任鄂陕第三路游击师师长、红七十四师第六团团长的汪世才同志英勇牺牲。学校充分利用赵川前坡岭革命战斗遗址这一红色革命文化主题,这样一件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一代代歌颂、瞻仰的战斗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前途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让学生上网查找、走访老红军、参观红色文化基地、聘请讲解员讲解红色文化历史等形式开展红色文化传统教育,形成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教育。在此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探索、整理、归纳,编辑出版了《学会做人-让人生更加靓丽》德语读本,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感召自己,学会做人。
2、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将音乐、爱国主义教育走出教室、深入农村开展音乐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赵川前坡岭革命烈士纪念碑、赵川炮楼、中共中央中原局白鲁础会议遗址等一批红色革命资源影响着一代代老区人民。学校在音乐课程的开设上充分利用这一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教育课教学。一是组织学生唱红歌。音乐课堂上通过欣赏红色革命歌曲,唱红色革命歌曲,歌颂革命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情怀。二是聘请当地老红军讲解红色革命文化,然后学生在音乐课上将这些革命英雄事迹改编成歌曲、快板、小品、话剧等形式使得音乐课既丰富多彩又切合当地实际,真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三是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革命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到前坡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滔河流域通过打扫卫生、扫墓、捡拾滔河垃圾、在纪念碑前植树、清明节祭奠先烈等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3、利用滔河流域环境保护开展美育教育。学校地处滔河流域,滔河是丹江主要支流,近年来,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退耕还林、丹江水源地治理与保护、滔河流域治理使得滔河水更清了,滔河流域的湿地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校充分利用地处滔河流域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将美术课堂搬到户外。组织学生到滔河湿地欣赏湿地美景,观察滔河水面候鸟活动,到滔河两岸开展写生课等。
4、结合当地农村民间社团开展艺术教育。赵川当地有不少民歌爱好者,他们有各自的拿手绝活,如唢呐、笛子、二胡、鼓、锣、笙等乐器样样在行。他们经常利用农闲时节聚集在赵川文化站,用不同的乐器弹奏出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民歌,学校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欣赏、学习民间艺人的乐器;再如赵川当地剪纸文化和根雕文化资源丰富,在美术课堂上,学校聘请当地老艺人教学生学习剪纸文化、根雕文化,既传承了传统,又结合了实际。
二、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开展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研究。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创设具有农村学校特色的艺术教育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民间艺术品开展艺术教育。
1、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所赋予的优势。艺术中的许多要素,法则,如色彩、点、线、面、节奏、音乐、对称比例等都可以在大自然中发现它们的原形,而且许多艺术创作的题材都来源于大自然。在艺术教育中,艺术课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千姿百态,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发现其中蕴涵的美,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丰富其艺术体验,从而促使其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
2、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就地取材,组织各种艺术活动。比如随处可得的泥土,组织学生拿泥来塑造各种造型,等泥干燥后,再用水粉涂色,泥土造型稳定,水粉色彩鲜艳,深受学生青睐。再如春天带孩子欣赏蝴蝶,观察它飞时的动态,激发他们进行绘画和舞蹈创作;夏天组织幼儿去树林、草地观察蜻蜓,倾听知了的叫声,欣赏七色的彩虹;秋天组织幼儿观察农民伯伯收割,创作丰收的画面;冬天组织幼儿看雪、玩雪、画雪等等。这些活动能引导学生接触周围环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我想这就是农村的优势,农村的孩子虽没昂贵的艺术活动材料,但照样也能感受美,进行美的创作。
3、创设经济、丰富、有教育价值的艺术教育环境。在农村经费严重紧张的情况下,农村初中艺术教育要向城市靠拢,做大量的艺术教材、教具、艺术活动材料等的投入是不现实的,必须根据当地实际和现状,量力而行。如因为没有经费使用艺术喷画,美术教师们就用调和漆粉刷出一幅幅靓丽的壁画,鲤鱼跳出水、大象岸上走、恐龙找朋友、飞船飞上天等等,墙面油漆画经济、美观又不易褪色。画面内容不一,能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再如美术老师模仿民间过年的习俗,在学校艺术节、元旦等开展活动中在教室门上粘贴生肖题材的剪纸作品,挂上灯笼,在墙上粘挂学生的剪纸、染纸作品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热闹,欢快的节日气氛,获得有关民间艺术形式的审美经验。
三、结合农村学生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
1、枯燥的美术欣赏或者美术理论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结合农村学生美育教育知识素养匮乏这一现状,开放教育教学环境,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育。如充分的利用学校的橱窗、宣传栏、教室黑板报、美术活动室、综合实践教室、宿舍等有限的空间,展示学生创作的优秀绘画作品、手抄报、手工作品、发明作品、泥塑、根雕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阵地,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造、创新的精神,使得学生在长期的文化熏陶和感染之下,激发出崭新的思想和对美的感悟。
2、扎实开展好各类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带动农村学生艺术素养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校在开展艺术教育方面,通过组建绘画兴趣小组、手工制作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等社团,让学生在自发、自愿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在社团里根据自己的爱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兴趣、提升艺术素养。如学校的手工制作兴趣小组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美术课还可以开展野外写生、农作物手工艺术制作、变废为宝等综合实践。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灵活运用各种材料,探究各种表现手法;如运用小溪边的卵石片、泥土、家禽羽毛、各种树叶、农家的各种秸杆等进行工艺制作,并开设相关的美术课。
11.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点滴感悟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49-01
当前农村初中生源现实是:多数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无法跟进,特别是“初二现象”两级分化,到初三将有五分之三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初中的学科特点和思维水平的差异是课程太多,无法应付,导致对初中阶段的学习产生畏惧感。再加之社会不正确思想的干扰,读书无用,致使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上没出路就应该早介入社会,提早挣钱,这导致相当多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得过且过,特别是对数学科的学习更是这样。
根据近年教学的感悟,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好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衔接,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中小学要重视学生们学习习惯、自主性、自律性方面的培养。自律性差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习惯差,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动力,贪玩,厌学,懒得完成学习任务,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慢慢掉队,使其缺漏越拉越大。中小学的老师在新生入学后,要从思想、纪律方面入手,搞班级活动,使同学们在溶入新班集体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强制性学习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中差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
二、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和合作
提高教育质量,家庭教育不容忽视,他是整个人生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要争取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靠拢。家长们要树立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和方式,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与时俱进,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特点,能够用科学恰当的方式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引导、指导,让农村家庭教育更上新水平。父母应以身作则,对孩子的身心、学习、思想等各方面情况都予以关注,而不是单纯的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了解赏识自己的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建立心与心的沟通,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文化教育氛围,才能有利于孩子思想、道德、学习、体育等等的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社会的需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更好发展。
三、将数学融入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使学生明白:一个人无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离不开思维、推理、表达等能力.今天的社会竞争很激烈,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能力,是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从何而来?学习期间,学校没有专门开设“能力课”,主要靠各科教学来培养,数学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走上工作岗位后,你可能记不了“勾股定理”、“三角函数”,但是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分析推理能力使你一生受益。
四、以低起点、高落点设计问题,层层推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2.农村初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策略 篇十二
1 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
1 . 1 应试教育传统教育观念限制
一直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体育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体育学科作为一门“副科”,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被剥夺,使得体育教学不被重视。在很多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一周仅有一节课的体育课有时会被文化课教师抢占,而学生也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面,他们在体育课堂中想玩也不会玩,更不要说培养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了。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功利化心理,也就大大地削弱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1 . 2 受到场地、内容及器材的影响
农村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初中学校没有足够的活动场地,体育器材也比较缺乏,这使得正常的体育教学带来了问题,使得一般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因此也影响了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此外,因为场地、器材的限制,很多农村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只是一般的跳远、跑步、篮球、排球、足球教学,再加上一些要求比较死板的体育达标课,如跑800 m、1 000 m等,直接打击了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也是有原因的。
1 . 3 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限制
传统体育教学中的竞技运动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教师的体育教学往往是遵循着程序化的教学过程,简单地让学生进行模仿、重复某些动作,一定要让学生达到某个标准,学生难免产生厌烦的情绪,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健康发展。一些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不注重了解学生的年龄、性格、特长,选择的教学方法呆板陈旧,一些教师常常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常常讽刺、挖苦、谩骂、斥责、变相体罚学生,学生很容易产生反感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形成,因此导致了师生公开对抗。
2 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体育兴趣
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首先要知道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不是一天两天就出来的,也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教师在后天的实践中引导形成。一方面,教师要关注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模式,要熟悉体育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学习和运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要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和为人师表的师德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说来,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更新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严师的形象,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要真正更新教学观念,与学生交朋友。一方面,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的引导者而非管理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关心和爱护学生,要倾听学生的要求,要真正关心学生的运动情况,而不是一味地硬性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运动冠军,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中,教师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练习机会,要公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实施奖惩时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要经常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想法,随时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 2 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匮乏,经费不足,针对此情况,需要初中体育教师充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拓宽体育锻炼形式,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匮乏、课程内容不足的问题,进而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因为农村学校占地面积较小,经费不足,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原则,设置适合学生运动的运动器材。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废钢材、旧轮胎设置成水车、钻山洞、爬网、爬墙等快乐运动园地,还可以用单杠、双杠、爬竿、爬绳、秋千等进行改装形成素质拓展园地等,拓展课堂资源。其次,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传统的体育游戏开发课程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拔河、接力赛、跳皮筋、踢毽子、跳绳、荡秋千、射箭、摔跤、爬竿等活动,选择性地将这些项目作为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 3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要选择适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课特点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强、爱竞争、爱表现自己等都是初中学生的主要表现,在体育课堂中,同一节课教师的注意力、意志力、情绪等心理变化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有效安排教学的内容。例如,结合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前部分,情绪集中在课堂后半部分的特点,教师可以将新课内容放置在课堂的前半部分,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安排一些游戏性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学生的好强、竞争力强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也可以在快要下课时组织运动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为了满足每一个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接受能力、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教师应该为学生提出不同的运动目标,采取不同的鼓励措施,引导学生消除恐惧,大胆尝试,取得更好的成绩。例如,在学习跨越项目时,针对体质较差、胆量较小、相对胖不敢尝试的学生,教师要先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先引导他们上前跨越,再增加难度,以防止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2.4 实施科学评价
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就要在评价学生时采取科学评价的策略,确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评价,要结合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表和平时学生的运动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应该是班主任教师、体育教师、家长、学生自我、其他同学等,评价不应该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而应该以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几个等级进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评价结果的确定不应该是由及体育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要综合班主任、家长、学生本人、其他学生体育教师的意见;不仅仅评价学生的运动成绩,还要评价学生在平时教学中的学习态度、意志力、参与度、学习方法、进步情况等,评价结果出来之后应该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促进学生在之后的体育运动过程中做出对比,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 . 5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一些农村学生不是因为不会做,做不好,而是担心做得不好被别人耻笑或是被教师批评,在受到教师的批评之后,很多学生不愿意再进行练习,因而对体育课堂失去了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对自己进行要求,要热情地鼓励学生进行锻炼,还要加上具体的指导,对于运动存在危险和学生害怕尝试的动作要注意保护和帮助学生,让学生有安全感,及时克服困难,增强运动信心。例如,在学习前滚翻动作的时候,针对一些学生团身不够紧影响了动作的质量,这时教师要用安慰的口吻告诉他:“下次练习的时候如果将身子团紧一点, 练习的效果会更好。”通过这样的鼓励, 学生不仅乐于接受,也愿意进行下一次练习,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
3 结语
13.农村初中体育教育论文 篇十三
【摘 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是国际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社会对人们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对提高心理素质成了人类对自身最大的挑战,只有在保持身体的健康的基础上,才能使心理素质的发展朝向积极进取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 农村 初中体育 心理健康
在青少年时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于未来面向社会时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具有同样以健康作为主要目标的体育科目,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心理健康的教育,达到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同步发展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不仅要关注城区学生的教育,更要关心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一、农村初中体育发展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多数农村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没有完全达到小康的水平。由于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体育教育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人认为“干农活就是体育锻炼”,在绝大部分的闲暇时间,都是用于闲聊、看电视等活动,很少会专门从事体育锻炼。而由于现在的农村初中生,除了要面对学习压力之外,还要承受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影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几点:
1.当地学校各级领导、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视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实际教学中的课程改革重视程度还不够,再加上体育终究只是中考中的副科,不作为毕业的参考标准,几乎是可有可无的科目,这就引起了学生对体育的不重视。
2.开发资源、器材利用的态度消极,虽然在体育经费的投入上有了很大的增加,但老师和学校领导并不会积极利用这笔经费开发场地和器材。
3.对老师的培训机会不多,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能力不高也制约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不仅如此,很多体育教师在学校不仅担任体育课,还会兼有政教职员、保卫人员等职责,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造性,但在调查的体育老师中,他们一致认为自己所教的体育学科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初中,是青少年身体迅速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黄金阶段。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健康的心理则为健康的身体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和谐统一发展,追求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和精神状态,而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提升生命价值,就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新途径。体育活动在充满活力的初中生的学科中,是充分发挥青少年生命力量,激发生命内在活力的科目,这是除了增强体质之外的又一重要收获。在体育教学中,安排各种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娱乐性的教学内容,更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忘却烦恼、体验快乐,提高自信。
三、初中体育教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设定体育与心理健康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工作效果的重要依据。“应试教育”环境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只简单地定位于知识、技能的传承和体质的增强,而忽视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而这也正是它种种弊端产生的根源。因此,科学地设定教学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纳入和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目标之中,是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体育学科渗透心理质量的需要,还是体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
2.增强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对于农村更加需要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格、德行修养,只有增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教育能力和咨询辅导水平,才能更好地将自身的思想影响到学生的意识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体育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修养和技能
教书育人,要想育人就必须先育心,体育老师必须明白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不要简单地作出思想、道德、能力方面的评价,而应更多地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去考察,着力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才能从本质上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并完成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二)体育教师本身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和感染性,学生有近乎本能的向师性,教师作为心理保健者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去影响孩子,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一步[4]。
四、总结
农村体育老师在教学中更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化枯燥的教学为有趣的游戏,发挥初中孩子爱玩的天性,让心理健康的教育先渗透入自己观点,再影响到学生身上。通过有效途径,改单调为丰富,变呆板为灵动,全方位锻炼学生的身心,使体育的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参考文献】
14.农村初中体育教育论文 篇十四
内容摘要:由于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中存在着以“厌学”、“早恋”、“出走”、“打架斗殴”、“扰乱课堂秩序”等为特征的“问题学生”。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以学生当前校园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认识道德,发展道德。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际教育经验,在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指引下,从“精心”、“细心”、“宽容”三方面谈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工作。关键词:农村初中 问题学生 精心 细心 宽容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高效化,已成为办好农村初中教育的一种重要选择,另一方面,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也给农村初中的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中以“厌学”、“早恋”、“出走”、“打架斗殴”、“扰乱课堂秩序”等为特征的“问题学生”呈上升趋势,这一特殊的群体,既是学生“流失”的主要对象,也是农村初中学生管理中的“重点户”、“难点户”,更是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贯彻面向全体,体现以人为本,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视点,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引起我们管理者的高度关注。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话道出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品行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因此,我们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认识道德,发展道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德育源于生活,就是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对于“问题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教育经验,在学校提出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指引下,从“精心”、“细心”、“宽容”三方面进行:
一、精心抓好学生入学初始阶段的教育工作。
要教育好学生,应该从早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在他们入学初始阶段,假如能教育得当,则可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学生刚入学,换了个新环境,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同时面对一些新的老师,这些对于每个学生的潜意识中都有一个接受、熟悉的过程。为了抓好始前教育,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主抓学校管理常规的养成教育。在这一个月里,班主任及学校领导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都在学校,进行全程式的跟踪管理。学校还在开学第一周就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在这一星期里主要训练学生如何折被子、搞卫生,被子、毛巾、牙刷、牙膏等应放到规定的位置,并要求学生做到好又快。整理好室内卫生后要以寝室为单位排队到食堂,为了进行有效 管理吃饭秩序,规定了每个学生餐位。吃饭时,班主任老师、值周学生站在旁边监督检查,提醒同学们做到安静吃饭、不剩饭菜,端正坐姿并饭后搞好餐桌卫生。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我们主要涉及到学生如何站、坐、走、吃的养成;见到老师、如何与与老师进行交流、进教师办公室的礼仪规范,课凳摆放、发型、衣着、排队等的规范;做操、课前准备、上课纪律、早自习、晚自习、班级卫生、就寝纪律等规范。训练期间还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日常规范》、《xx二中学生一日常规》和由学生自己制定的班级制度等的学习。不时组织学生学习、对照、检查、评比;在学生犯错时,让他们知晓是违反了哪一条规则,并要求立即改正。如此精心做好养成规范教育工作,反复抓、反复练,才能达到实效性。
问题学生的表现主要是自由散漫、无组织纪律性、法律意识淡薄,抓好学生入学初始阶段的教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1、晓之以理。明事理才能成人。我们首先让学生明白事理,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重要性,要深入地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及教育。如班里有一个叫王某的学生,刚一接触我就发现他有个很坏的习惯,老是喜欢朝同学吹口水泡泡,教育了多次也没什么明显的效果。后来,看了一本专家的异性影响理论,受到启发,针对他这种不讲究卫生的习惯,我特意安排一位爱干净的女生坐在他旁边,让这个女生去影响他、督促他。一段时间下来,果然发现他不吐口水泡泡了,并且在个人卫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进一步改掉他这个坏习惯,我还特意开展了《文明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活动,让每个同学都上台进行演讲。从那以后,他这个吹口水泡泡的习惯从此销声匿迹,而且穿戴都比较整洁了。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要想改变他,首先应让他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光讲粗糙的大道理,还不如切身实际地进行榜样示范,让他从自己的内心去发觉自己的不足,从而达到改正的目的。
2、严细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验,充分尊重他们的自尊,这些都需要建立在精细工作的基础之上。对于问题学生来说,由于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迟到、早退、懒散是常见的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眼中的“坏”学生也不是一天就变坏的,要想改造他,靠一时肯定不行,我们必须要有长期改造教育他们的思想准备。为了把他们教育转化好,我化被动为主动,在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在观察哪些学生的习惯最差,哪些学生最难管理,从而跟踪他们的一言一行,一发现问题就及时找他们谈话,让他们知道一切尽在你掌握之中,从而对你产生畏惧心里。同时在教育时要严厉,当然我们在做批评教育时也要讲场合、讲技巧,有些事情可以在班里批评,有些就需要到办公室去批评。另外时常在班里进行思想教育,说明打架,吸烟等的坏处,时常在他们耳边敲响警钟。为了进一步掌握他们的动态,还可安排一些耳目到他们中间,充当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只有把这些学生的一切行为掌握的了如指掌,教育起他们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开学初的一个晚上,我在楼梯口看见几个班级的7、8个男生聚在一起,他们一看见我来就 跑开了,碰到这种情况,我想其中一定有问题。于是我就找到我班的一个学生了解情况,开始他说没事只是随便聊聊。后来在我的耐心细致说服下,他才告诉我,他们计划于睡觉后去暴打一个同学。得到这个信息后,我及时与相关的班主任取得联系,并对全体参与的同学进行了一次集中教育及分别谈话,把这件本将发生的事情消灭在了萌芽状态。另外有些学生喜欢说脏话、粗话,假如不把这个问题及时处理好,那就会像癌细胞一般快速扩散,只有当它们还处于星星之火时,及时出手,采取断然措施,将其扑灭,才不会蔓延开去。再者,我们当老师的平时还应该怀有高度的戒备心理,以防此类事件的复发。如果发现不及时,等到星火燎原之际,那我们的工作就陷于被动了。所以,我们应该把工作做在前面。把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扎扎实实地体现在平时的细节管理之中去。
二、细心落实好高效的管理方法。
假如一个老师碰到学生犯了错,就抓到办公室里劈头盖脸一顿训,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压服了学生,但副作用却很大。另外给家长打电话也要注意,并不是时时与家长进行沟通都是必要的。假如家长每次接到你的电话都是一些鸡皮蒜毛的小事,那他以后接你电话也不会很重视。特别像我们农村的家长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对子女的教育也不是特别重视,他们处理孩子和别人冲突的原则首先是保证自己的孩子不吃亏。当自己的小孩吃亏时,有些家长甚至还会冲你发火,而且有些学生看见自己的父母来了,连说话的语气都会变得强硬起来。所以我在请家长处理问题时特别慎重,除非是一些必须家长出现的场合,我才邀请他们。那么平时怎么办?如果是一些小事情,我就叫他们写一份说明书,要求达到500字,第一部分写事情的经过,第二部分写对整件事情的认识,第三部分写今后的打算。对一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我还把他们写的说明书进行编号保存,到一定时间就翻出来让他们自己看看,让他们知道自己成长的轨迹,抓住一切能教育的机会来进行他们的思想改造。另外在处理这些学生的问题时,我们一定要研究他们的心理,思索他们行动的动机,换位思考体会他们的感受,通过情感交流与他们交心。本班有一学生张某,经常逃学,化钱大手大脚,在外与人喝酒甚至上娱乐场所„„,通过上门了解,发觉他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父母没离婚之前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儿子,而且成绩也非常不错,但自从父母离婚以后,就变得自暴自弃。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在掌握这些情况以后,我没有采用当面批评的方式,而是通过一次次个别交谈,邀请他及他妈妈一起进行野炊等活动来感化他,在双休日还把他带到自己家里,让他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平时还要求他每星期看一本塑励志类的书籍,并写出读后感,星期一上交给我。通过一个学期的坚持终于把他转化过来。一名教师,与其说他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他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
另外我们在教育管理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学生之所以有问题,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原因。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否则必然顾此失彼,出现更多的问题和矛盾。
1、细致分析、制订措施。对问题学生,我们必须通过家长、他们以前的老师等各种渠道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类型纪录每人的个人档案。比如我班有一个学生,刚分到我班里的时候行为习惯极差,言行举止在班里都是最差的。通过家访、与他原来的班主任交流得知,他随便做什么事情都没恒心,面对这样一个学生让他马上改好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断给他制定一个个计划,并不断落实才会有效果。所以我在第一个星期给了他最简单的任务,那就是做到上课期间坐端正,到第二个星期就要求他走路改掉不雅的姿势,在这两个星期中,我一直坐在班里对他进行监督,直到他按我的要求做到了。接下去按照改造计划,在一个月内做到上课少讲话到不讲话。一个月过去了,当我去问周边的同学时,他们都说他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样一个阶段给他一个任务,做到了就在全班进行表扬,让他有信心地朝我要求的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成了一个学习认真、乐于助人的好男生了。所以我们在制定每个人的计划时,必须要在细致、实事求是的分析基础上,根据他们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制订、落实切实可行的措施。
2、精细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由于问题学生受外界的影响较大,我们在管理上绝不能松懈。为此,我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即“精细化管理”并在一开学就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和始业教育,通过军训,强有力的培养了学生规矩意识、吃苦精神,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在二中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让学生统一到校离校,不能迟到早退,这样做既不让他们有空闲的时间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严密的组织记律性。
3、精细研究、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有些学生法律意识、校纪意识淡薄,如何让他们树立起这种意识,组织培训班进行法律知识讲座是一条非常好的捷径。在组织法制培训班时,邀请校领导挂帅,有针对性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讲授校纪校规、心理成长等方面的教育,并邀请公安民警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让他们感受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同时在平时加强监督,培养他们的遵纪守法意识;
4、精细设计,促进教育的持续化。对问题学生你不能教育过了或进行记过,警告等惩罚了就算了事了,最重要的还在于进行长期性的跟踪教育,这样才能把他们从泥潭中拉回来。比如我班有4个特别顽皮的学生,我基本一个星期两次找他们了解情况,打预防针。另外对这四个人进行一对一的管理。就是让一个班干部跟踪一个问题学生,特别在课余时间让他们在一起。为了不让学校、家庭教育脱节,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我每个星期都发短信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情况。由于每项工作都做到了精细化管理,班里那些后进生的组织、纪律性都有了明显地提高;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少了;打架等恶性事件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三是宽容对待“问题学生”。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我们没必要小题大做,需要的是我们耐心的引导。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在 他们的心灵中激发起层层涟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情感的触角最是敏锐,教师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令他们猜测许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假如我们班主任自己从心里看不起他们,对他们另眼相看,那他们也会这么对你。对此我从尊重他们入手,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强化,尽量通过展示其特长来达到其增强自信的目的,自信强了,对学习、生活也就充满了希望。一次轮到我班值周,在那一周里我们班里的学生要比平时早起床20分钟,在一次排队去食堂的路上,地上有一个纸团,走在前面的同学当作没看见,在队伍的中间有个男生吴某(这个男生平时不爱学习,上课趴在位子上,也是个后进生)却弯下腰把它捡起来扔倒垃圾箱里,看到这个情况,我在班里把他当做典型事例来教育大家,并加上考核分。从此这个男生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也坐端正了,对一窍不通的英语也勤做笔记了。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问题学生身上,并不是没有一点闪光点,而是我们放大了它的缺点,对他们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心、去爱护。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把他们批评得抬不起头来,而是应该把这次错误看作是师生间交流的一次机会。对学生有一颗爱心,还包括对孩子要有一颗宽容心。要善于包容他们的一次次失误,把失误看成是一个个美丽的错误。我们要和经常发错的孩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与他们共同和粗心、失误作斗争,让他们相信老师与他们在一起。如果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而把一个学生看扁了是得不偿失的。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站在育人,教孩子学会做人的高度去看待问题。
“亲其师则信其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坚信,只要我们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和赏识,积极和他们做知心的朋友,我们就能融化他们那一颗颗长久冰冻的心;只要我们用博大的爱,就会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大厦,为他们的未来插上腾飞的翅膀。
主要参考文献:
【农村初中体育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农村初中教育发展11-09
初中班主任论文: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初探07-04
立足农村初中实际开展艺术教育(3改)09-26
浅谈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和对策论文10-16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中学高级职称论文)——浅谈如何转化农村数学学困生08-15
农村初中工会工作总结08-22
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08-31
试探农村初中英语教学10-07
浅析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07-06
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