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六大方法搞定(共6篇)
1.高中历史六大方法搞定 篇一
期末考不强调综合
历史学科这次高三期末考是南京市第二次考五本书的内容。第一次是在本学期开学初,而即将进行的考试各校的教学进度基本完成。所有知识梳理了一遍,基本知识有了良好的基础,但还没进入第二轮复习。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因为考试说明跟教材的体例顺序不一样,考试说明以时间为线索,鉴于这一情况,且学校普遍没进入第二轮复习,预计此次测试以考基础为主。主要根据五本书的专题内容,以专题复习知识为主。综合性题目可能会比较少,不强调综合性复习。
此次测试主要是检查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对教材的基本思路掌握情况,命题从内容来说会严格按考试说明范围。考生要以考试说明为学习的基本依据,以其要求指导复习。基础知识复习不要超出考试说明。
2.高中历史六大方法搞定 篇二
一、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 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 纲举目张, 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 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 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 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 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 (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 , 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 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 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 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 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 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 (改革和革命) , 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 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 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 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 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 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 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 有条不紊的, 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二、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 以“点”带“面”。所谓“点”, 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 即坐标。我上课时, 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 谈今论古, 谈古论今, 或者谈中国论外国, 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 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公元1~2世纪, 西方有个罗马帝国, 东方有个东汉帝国, 不同的是前者是个奴隶制帝国, 后者是个封建制帝国。讲到现在的“中东和谈”, 就说一说犹太人的苦难历史、现代的几次中东战争, 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曲直, 并介绍一些书目让学生去借阅。这种点面交叉法, 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历史课的教学点, 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 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样做, 上历史课会离题, 扯得太远了。其实不然,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 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 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 也感到比较困惑, 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 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 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3.高中历史问题教学的方法探索 篇三
一、设置问题应难易适中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 由于担心那些历史基础差、分析能力不强的学生无法回答出问题, 教师经常会设计一些比较肤浅、低效的问题, 而这仅仅是为了发问, 如“辛亥革命推翻了哪个封建王朝”、“中华民国成立在哪一年”, 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不能充分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然而, 如果教师一味追求复杂、高难度问题, 就会使学生面对问题无从下手, 甚至产生畏缩和逃避行为。这样, 问题就成了学生的负担, 难以内化新知识, 以问题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与能力更无从谈起。
历史问题的设置是一门精深的学问, 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做到设置问题难易适度, 提升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探究能力。如讲授“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节时, 教师可针对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得以改善, 走上正常化这一历史事件, 设置一个具有梯度问题:“冷战背景下,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美国、世界都有什么影响? ”这样, 学生就会追根究底, 将问题引向深入, 并真正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二、挖掘问题应注重隐性知识
在历史课堂上, 某些教师会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知识点, 对一些很重要的总结、结论性文字更是要求硬性背记, 严重阻碍了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对此, 教师应该注重以问题为突破口, 深入挖掘结论性文字的深意, 以结论倒推历史事件及成因, 增强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头脑中建构一种反馈式的知识体系脉络。
例如, 在讲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节时, 教师可针对课本内容:以美国为主导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 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世界货币体系与国际贸易体系两方面, 提出疑问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在二战后美国是通过什么途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你认为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取得的原因有哪些? 请分点阐述”。这样, 学生就会产生很多疑问, 探究兴趣自然而然地被激发, 产生历史结论的倒推动力, 会主动探究原因, 思考隐性知识内容, 在历史课堂上注意力也会集中, 从而提高分析能力。
三、探究问题应突出教学重难点
在新课改之前, 教师完全操控课堂,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只由教师支配, 因为学生是被动接受问题、硬性接受教师灌输知识, 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的情况较多, 思维能力和探索动力严重不足。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 学生成为教师服务的对象, 问题的创设越来越多, 在热闹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忙于应付教师抛出来的问题, 根本就来不及仔细、深入地思考, 消化知识的时间被严重挤压, 问题教学的质量较低。
其实, 问题教学并不是无休止地设置和解决问题, 而是以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重难点。例如, 在讲授“辛亥革命一节时, 笔者没有直接提出问题, 而是引导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其中有个学生质疑:“同盟会没有反帝的纲领内容, 孙中山很大程度上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 对他们抱有幻想, 那么怎么说辛亥革命还具有反帝性质呢? ”就这个问题, 笔者鼓励班级学生一起思考解决, 学生积极发言, 很快便解决了问题, 也对辛亥革命有了新的认识。再如, 教师可围绕“儒家思想”, 提出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儒家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又是如何演变的? 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我们该如何对其进行评价? ”在问题教学中, 学生是中心,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为前提, 以教学重难点为依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解决问题应鼓励自主探究
高中阶段, 历史学习不能单凭学生死记硬背, 因为高中历史更注重对学生历史事件分析和理解能力的考查。所以, 历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而问题教学恰恰是一种好方法, 借助问题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在问题教学中,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切入点, 通过上网、图书馆等途径搜集资料, 汇总资料进行知识探索, 最后小组讨论, 解决预设问题, 完成自主探究任务。例如, 在讲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单元中的内容时, 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给出一些可供选择的问题, 让小组自定研究主题, 例如交通、服饰、器物、娱乐等方面, 鼓励小组搜集文献、图片和影像等相关资料, 并帮助他们进行整理分析, 制作成幻灯片, 请小组代表进行讲解, 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便生成了在完成教师既定问题任务的情况下, 历史知识自然也就牢固掌握了。
总之, 问题教学应遵循问题创设的原则, 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改造和完善, 这样才能使问题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焕发独有的艺术魅力, 更好地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摘要:作者结合教学经验, 主要探讨了设置问题应难易适中、挖掘问题应注重隐性知识、探究问题应突出教学重难点、解决问题应鼓励自主探究等内容, 以期对提高高中历史问题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教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润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J].新课程·下旬, 2013 (10) .
4.浅析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 篇四
一、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全面素质的缺失。所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来说,有必要更新一下我们的教学观念,把重点放在学生身上,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在历史的教学中,既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从中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历史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从中得到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激发内心深处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从而感受到历史人物的优良品质,并从这种崇敬之情中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提高思想素质修养,获取良好的价值观。
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综合地运用传统的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小组交流,让学生课前自学,经过小组讨论后再进行辅导,学生们在通过自行查找搜集相关资料的同时历史相关信息也得到了掌握,再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进行讨论后,讨论所产生的信息将会是学生们自我吸取知识的一个途径,经过讨论和教师的辅导,学生将会对历史的学习获得一个良好的参与感与认同感。
二、利用科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校的历史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课堂把历史的知识融入进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知识。总之,如何采用合理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是学校正在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课余时间,教师可带孩子们去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教师可以在参观的过程中与孩子们畅聊,并让他们在下节课上能用讲故事的形式把看到的知识以及感受到的历史复述出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优越感和自信心,也对培养孩子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对于高中历史的教学,同样需要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每堂课前教师要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认真分析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借以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总而言之,新的教学改革势必会让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新的教学方式,顺应时代的要求,从而不断发展,提升课堂效率。
三、改变结果式教学,注重过程式教学
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与此同时,大部分的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这也是教学的一大弊端。高中历史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大部分学生的眼中,所学的历史学科就是所谓的“副科”,在课堂上,学生们从思想上就不重视这门学科,很多学生会因为之前的历史基础较差,所以在听课时就会感到非常吃力,这样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学习的效率。由于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具有过去性的,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缺乏兴趣感,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然而这些问题的出现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结果式的教学方式。
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我们更要重视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而过程式的历史教学,则需要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高考成绩虽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也同样重要,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如果强调重视历史学习的结果是为了高考,这样容易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一个误区。而重视教学过程,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多找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通过辅助性的信息获取所学知识的内容,强调历史的学习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得到训练。
想要让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师要让学生和整个课堂都活跃起来,改变原本教师枯燥的说及学生被动的学。当课堂变成了一个互动、讨论和谐的课堂,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会自觉主动地去发现、讨论和思考问题。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就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分析了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以及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全面素质。
5.高中历史六大方法搞定 篇五
一、教材、学情分析
1. 教材分析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 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外交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切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国家利益展开。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方面的意义”,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影响”,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 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本课主线索是新中国在不同历史阶段,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努力开拓外交新局面,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教材主要介绍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过程;新时期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活跃在地区化国际组织中,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维护世界的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而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中美关系正常的原因、新时期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重大作用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由于本课内容繁杂、时间跨度大, 在课堂教学中大胆进行取舍, 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突出重点、难点, 以达到教学目的。
2. 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素质相对较好, 尤其是这届高一学生由于中考是大综合, 所以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对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等有一定的了解, 对深入探究新时期的外交活动有较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入一些历史图片、影视资料等, 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新中国重大的外交活动, 去感受外交斗争的艰辛和技巧, 去把握外交现象背后的目的和利益。同时, 课堂上老师以饱满的情绪营造愉悦的、民主的氛围, 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既掌握了知识, 又培养了能力。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分析
1. 教学目标
第一,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的知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日内瓦会议与亚非国际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基本史实;新时期中国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等到史实。 (2) 理解和运用:结合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 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所取得的外交成就;理解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的原因和影响;新时期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维护世界和平与努力所作出的努力。
2. 过程与方法
第一, 了解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和成就, 分析新、旧中国外交的本质区别;
第二, 通过影视资料和历史图片, 再现历史场景, 进行历史回顾;
第三,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探究历史问题。
3. 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 教学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新时期我国的外交。
第二, 教学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国家利益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新时期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法、学法分析
第一, 指导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整体感知和把握教材。
第二, 指导学生运用相关影视资料和历史图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 关于课堂提问: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可以运用巧设台阶的办法, 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第四, 关于课堂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 做到人人参与, 共同提高。
四、反思
新课改要求教学法不再是教师单边的活动, 真正做到师生互动, 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 我采取了合作探究的方式, 促使每一名同学都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 还学会了如何获得知识。更难能可贵的是, 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促进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学生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这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这节课与时政联系的比较紧密, 就我班的学生而言, 男生对时事会有更多的兴趣, 女生的兴则稍差些, 所以我除了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史料之外, 在课堂上,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设置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几个和当前时事有关和问题供同学们讨论, 这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节课的时间跨度大, 内容多, 所以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取舍, 以便突出重点、难点、达到教学效果。
摘要:高中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学生的感知力、记忆力和想象力都渐趋成熟, 同时, 现代高中生是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人, 所以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依据课标和教学内容及高考的可能性, 我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采用了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
6.高中历史六大方法搞定 篇六
一、巧妙进行课程编排,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
由于历史学科中考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许多学生在高一阶段根本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高中课程又要求按专题进行学习,特别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同时,由于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要想专门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编排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起来。
1. 抓住典型,随机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
2. 开展活动,鼓励交流。
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写手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变成“只听不说”的哑巴,其创造性和个性受到扼制与压抑。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而且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善于设疑。
“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性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激发兴趣。
当有兴趣,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学生学得最好。所以我在教学人民版教材第一专题关于秦汉官僚机构中秦朝的“朝议制度”时,做了一次教学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朝议”。学生十分踊跃。有人争当秦始皇,有人争当李斯,还有人争当王绾及其他大臣,争着对秦朝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进行辩论,这种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多方查阅材料,加深了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依靠自我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能使学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掌握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能拓展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着眼长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但是,在以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很多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老师交给的课题,而且学生之间对工作的分配互相推诿,有的甚至由老师动手制作,致使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所以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并在必要时帮助学生排除一些探究的障碍,以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动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高中历史六大方法搞定】推荐阅读: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11-23
初中、高中历史学习方法08-28
高中历史的高效学习方法08-30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09-18
高中历史四单元09-07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09-17
高中历史通史课本09-30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10-04
高中历史事迹表10-28
高中历史试卷整套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