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

2024-07-01

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15篇)

1.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一

档案工作心得体会

档案工作心得体会

档案如山,由千百年历史的尘埃堆积而成。档案如海,汇集着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档案是一部历史巨著,记载着无数的人文故事,档案是一条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是一名档案局工作人员,负责所有与档案有关的工作,是和档案接触最为亲密的人。当刚刚大学毕业之时,听说是做管理档案的工作,心里有个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在骨子中深深的觉得,档案应该带着酒瓶底研究的老学究,做千篇一律,重复枯燥的工作。成天与没有生命的档案泡在一块,简直就是无聊的代名词。

但是当我真正接触到了档案管理工作,才了解到了它的博大与有趣。也深深了解到了,作为一名档案员的重要职责。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档案不就是一堆堆陈旧的废纸,落满厚厚的灰尘,也许几年都没人翻动一下。起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天天泡在枯燥的中,觉得十分困苦。每日工作都无精打采,觉得可有可无,并不上心。父亲早就看出来我无精打采的工作状态,问我是否觉得工作很无趣。

我苦笑着,叹着气说:“我的青春,不去努力不去奋斗不去做想做的事,难道就浪费在无休止的档案中了?”本以为父亲会生气我如此说,但父亲微笑着说,那好吧,我们来做个实验,家里的热水器最近几天有点问题,你想办法调试下吧。我满怀信心去调试太阳能热水器,这不是小意思么,可弄的满头大汗,仍然没调好,最好无奈投降了。这时父亲神奇的拿出一份有些陈旧的热水器说明书。“看看它,再调吧”。我仔细读了一遍,很快就调好了热水器。我兴奋的去给父亲邀功,父亲说,你知道手里拿的是什么?我一愣,就是说明书啊。父亲说:“这个就是家庭的档案。它在时,你不在意它的珍贵,没它时,急需它时,才知道它的重要。其实每个母亲都是一个完美的档案员,她保留着各种电器的说明书,保留着各种有用的杂乱零件,保留我们的各种证书、文件,还有你从小到大的相片。你上学到现在的书籍、资料,这些都是我们的档案,记载的我们的美好回忆,时刻为我们提供着方便,谁还说档案是枯燥无用的,世界上就没有垃圾,只有没放对位置的财富”。我咬着嘴唇点着头,心里有很大的触动,一个平凡工作里蕴含着不平凡,简单的档案蕴含着不简单。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时刻都需要档案,记录着,保存着我们的所必须的记忆与情感。我开始重视起这份工作,开始重视起那一份份档案,如此渺小,却又如此重要。

孟夫子云:“天之降大任与斯人也”,是上天赐予你的职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人民对你的期望,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国家给予你的使命。但上天是不会眷顾没有准备的人的。一个档案员如何承担起他的责任,又需要哪些素质呢。

作为一个小小的档案员,我不必承担治国平天下的重任,但管理好每一份档案,责任不小,难度也同样不小。烟草局的档案虽然不多,但也算纷繁复杂,刚刚接手时候,如同面对一团乱麻,不知从何下手,多年的档案堆积如山,经常做了很多工作,但最后还是没有明显效果。我的信心在一点点被摧毁,意志也一点点被消磨。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却还是找不到门道。

于是我自己制定了工作的方法,第一:我加强自己的耐心,每天都抽出固定时间对档案进行熟悉整理,大致了解每一份档案的基本信息,刚开始很多,根本记不住,但多次重复记忆,慢慢的将这些档案了熟于心。第二:加强自己的细心,仔细核对页码、日期、签字、信息等是否正确,即使修改档案册中的错误,做到想找那个档案可以准确无误的找到,不做重复劳动无用功。第三:改掉拖延症,对刚入手的档案做到随时接收随时录入,第一时间完成档案的装订、整理、复印、存档,不再堆积工作然后突击解决。

慢慢的手头的工作越来越少,档案整理月越来越游刃有余。其他同事借阅档案时能准确、快速找到。借阅完后,我也可以迅速将档案归位。减少了同事的找档案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一名档案员,她的职责就是管理好档案,方便大家查找、借阅。如何能圆满的完成,就是靠耐心、细心和恒心。

我是一名小小的档案员,每天的工作平凡,没什么波澜,工作也不那么起眼,但我仍然快乐的工作着,整理好每一份档案,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书写出更多的故事。

2.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二

档案数字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个工作环节之间应相互配合, 哪一步都不能马虎, 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都直接关系到工作进程和数字档案的质量。黑龙江工程学院档案馆从2007年6月起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 使用的是南大之星档案管理软件。经过一年多的工作, 完成了学院1952年到2007年永久和长期全部档案目录录入工作, 并对1999年到2007年的各类档案进行了全文扫描并上传。工作当中, 我们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制定详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要求;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档案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培训, 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档案管理软件;加强技术管理, 确保加工数据的质量和安全, 把握协调好各个工作环节。

1. 确定馆藏档案数字化策略。

因馆藏档案较多, 不可能在短期内将所有档案数字化处理完成, 需要根据本馆实际, 确定一个合理的工作进程。我校是2000年由原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两校合并后, 根据《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和上级部门的要求, 将现有档案分成HGC (黑龙江工程学院) 、HJZ (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和HGZ (黑龙江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三个全宗进行管理。我们确定了从后向前的顺序, 从2007年档案逐步向前推进, 进行数字化。

2. 建立目录数据库。

在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里, 首先, 将每份文件的年份、一级目录、二级目录、正题名、文号、页数、责任者、归档单位和存址等进行录入, 建立目录数据库。在档案目录的录入过程中, 首先要熟练掌握档案管理软件的操作方法, 充分利用软件中的辅助组卷、批量修改、批量删除等功能, 使档案目录的录入工作更好更快地进行。其次, 对普通档案录入人员的级别设定有“记录级”和“表级”两种。其中“记录级”只能读和修改自己所录入的文件, 而“表级”则可以对所有档案表中的文件进行统一管理, 所以在设定档案录入人员的级别时要有主次之分。每个全宗的档案要设定一名“表级”档案录入人员, 为防止档案录入有遗漏或重复, “表级”档案管理者要对每年已录入档案进行核对整理, 以保证档案录入的准确性。再次, 档案管理人员要对现有档案中归类不清、收集不完整的档案进行改进和补充。

3. 整理、分类已录入档案。

对档案进行拆分整理, 把同一案卷中的扫描件和非扫描件分开。我们的原则是:先永久后长期, 短期文件不进行扫描;一份文件只对正文进行扫描, 草稿一律不扫描;重复文件不做扫描;根据保密规定, 对涉密文件不扫描;对案卷中立卷不规范、分类不清的文件, 在整理时做适当调整。在档案的拆分整理过程中要细心, 为了以后的档案利用方便, 宁可多做一些, 不要漏掉一份有价值的档案。

4. 批量扫描所需文件。

在PDE影像加工系统里进行扫描, 应用的是TIFF图像文本格式和JPEG图像文本格式, 正常情况下扫描分辨率一般为200DPI。对于一些早期的档案, 由于年代久远, 纸张破损严重, 字迹模糊不清, 在不破坏原有档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补, 视情况适当提高分辨率。对一些页数较多的文件, 扫描前应按页整理, 抖掉纸屑, 防止卡纸。对一些幅面超过A3的较大图纸, 采用局部扫描后再行图像拼接。如果是彩色图纸, 一般选择灰度扫描, 避免图像存储空间过大, 增加计算机硬盘存储的负担。

5. 校对扫描内容。

将扫描后的图像内容与档案原件进行校对,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工作。高倍扫描仪虽然提高了扫描文件的速度, 但大批量的集中扫描难免出错, 以高校档案中查找最多的学生成绩为例:一个班中有几十份成绩, 扫描时以班为单位, 几十份成绩一起放在扫描仪进纸口, 有时会一起进入两份成绩只出现一份图像, 如果不仔细核对就会少一份成绩, 而且扫描后的图像序号与原文件不符, 使图像无法上传。所以每扫描一份文件, 要先清点页数, 在扫描后要核对图像份数和原文页数是否一致。为了方便文件上传, 扫描后的文件应以文件的文号为存储名称, 以年份为划分依据统一存储在每个文件夹中。对批量扫描时漏掉的或画面不清楚的要重新扫描;对扫描过程中出现的偏斜图像、画面上的污渍先用软件进行整体纠正去污, 后人工局部去污, 以保证扫描文件图像清晰;对于原件本身就不清楚的文件, 可在扫描后作出标识。

6. 上传扫描文件。

将扫描图像上传到档案管理软件中, 可以由表级档案录入人员完成, 也可以由记录级档案录入人员分别上传自己所录入文件完成。在上传的过程中, 每上传一份文件之后, 要把文件在软件中打开预览, 确保上传图像的准确性。将归档文件目录与扫描图像中的题名、文号、责任者等逐条进行核对,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保证档案条目数据与扫描后的图像文件对应准确。如果一份文件页数较多, 比如学生成绩、毕业生电子注册名单等, 可以在上传前将其压缩, 在减少了上传者工作量的同时, 也减轻了服务器存储量的负担。文件图像的上传工作, 直接影响到今后电子档案的利用效果, 所以一定要细心耐心, 保证质量。

7. 案卷还原。

3.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档案 转递

高校毕业生的档案是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生活及社会实践的真实记录,包括毕业生的就业通知书、在校学业成绩表、体检表、各学年的鉴定表、毕业生登记表、党团材料、奖惩证明及高考录取信息等原始材料,是唯一能真正证明个人学习经历的凭证。大学生毕业后在进行择业、考研、考公务员、资格证申请、结婚等与日常生活或事业发展相关选择时都需要依据个人档案做相应证明,特别是就业后转正,定级、参加劳动保险等,更离不开档案。正是档案涉及了毕业生个人今后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档案对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高校作为毕业生档案的最后出口,怎样做到把毕业生档案完整无误地转递至其应该留存的地方,是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我结合多年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1.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毕业生档案转递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不论是毕业生还是管理者,都要认识到档案对毕业生个人的重要性,认识到若档案错乱或者丢失对毕业生影响的严重性,要提高重视程度,增强责任意识。本着对每一个毕业生负责的精神,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个环节,确保毕业生档案在形成和转递中不出任何差错。

2.要重视转递中各环节的管理

首先,要明确毕业生档案的最终去处,这是要提醒毕业生重视的,在这一环节应注意:(1)在没有搞清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权之前不要把档案转入这个单位,应将其落入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防止丢失或跳槽时用人单位扣住档案不放。(2)要询问清楚用人单位性质,如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他们或他们主管单位是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收档案,其他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各类民营机构无人事管理权,由人才中心实施人事代理接收毕业生档案。(3)将要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由于落户困难,多采取人户分离的就业方式,这样毕业生的档案最好先不要落在就业城市,而先行落回毕业生生源所在地,待日后需要调整时也是人事主管部门之间的转递,保证不会出现差错。

其次,整理形成毕业生档案和转递是重要一环:(1)档案的整理。目前多数院校学生档案是放在各院系管理的,毕业生档案形成和转递由各院系完成,这样可以分散压力,便于管理。我们在档案管理中采取的是专人专管负责制,任务明晰,责任到人,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毕业生档案转递正值毕业季,一方面学生就业急需档案,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很多材料正在形成且分布在多个部门,学生多,材料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需要专管老师反复多次去各部门督促,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毕业生所需的材料全部汇齐,加班加点,集中整理,在此不建议较多人突击,避免人多事杂忙中出错。正常应该是由专管老师按专业、班级、学号把毕业生的各种材料按档案目录内容分好,流水捡拾,集齐后对照标有毕业生编号、专业、姓名的档案袋信息,无误后放入其中。每生如此,依次按专业、班级分别放置。待所有毕业生材料全部装袋结束后,再统一按学生的转递单位开具档案转递通知单,依次放入所开具学生的档案袋内,并对档案进行专业、姓名、档案材料内容及转递信总核对,正确后封袋密封。整个过程清晰、有序、不易出现错误。(2)档案的转递。在整理毕业生档案的同时,应把毕业生档案转递的信息按邮政部门的要求采集好,按专业、班级、序号统一发送至邮政EMS终端,由他们打印出所有档案的转递清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尽可能把一些诸如单位名称、地址、接收人、电话、邮编等信息提供准确,以保证邮件能转递成功。专管老师要督促邮政部门及时反馈打印出的转递清单,并按邮政部门要求装袋贴单,码放整齐待邮政收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要忘记再次核对毕业生转递信息及专业、姓名,避免张冠李戴,出现错误。

最后,在毕业生档案顺利寄出后,要尽快回收邮件转递的运单号,及时与辅导员沟通,方便毕业生查询自己档案的转递实时状态。

总之,毕业生档案转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虽不是多么繁杂,难度也不大,但它对毕业生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一点也马虎不得。多年来我们在档案转递的实际工作中,正是由于重视以上各个环节的工作,在转递中未出现过档案错乱或丢失的现象,受到毕业生的赞许。因此要做好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耐心是必备的,认真细致是做好工作的关键。这是我在多年档案转递过程中获得的一些体会,也希望这有助于今后把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丁一.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措施分析[J].兰台世界,2015(2).

4.关于档案工作心得体会 篇四

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一舒范机关档案工作。进一步贯彻国家档案局9号令,规范档案收集工作,确保档案收集工作科学规范;共归档***件,30年以上期限的电子文件归档率到达100%;完成了档案接收工作,接收档案及相应的电子数据。二是提升档案馆基础工作水平。全年接待档案利用者****人次,查阅档案、资料**卷次;对馆藏***年档案进行严格审核,向社会开放档案**件,供利用者检索利用;及时补充完善档案统计电子台帐,完成档案接收和档案清点电子台帐的更新工作;对馆藏档案实体进行了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并构成馆藏档案清点报告,确保国家档案万无一失;围绕全区重点工作,完成了重大事项的跟踪拍摄任务;自主创新、研究开发数字成像方式代替传统扫描,将馆藏利用率最高并且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档案进行扫描,完成全文扫描**万页;依托馆藏,完善专业档案数据库建设,完成馆藏全部专业档案录入工作,录入条目*****条,构成等**个种类专题档案数据库。三是完善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信息接收工作,全年共收集、整理政府公开信息***条,及时供给对外查询服务。四是及时指导重点建设项目材料归档。认真贯彻落实《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完善工作制度、严格工作程序,对区住建局进行跟踪服务,共收集、整理、归档区重点工程

项目档案****卷、区内棚户区改造项目档案****卷,确保了我区档案工作与重大项目建设同步进行。

二、加强党建,提升效能

认真贯彻落实“三会一课”,不断创新理论学习的方式和载体,先后组织了知识竞答、座谈会、研讨、大讨论、讲党课和党员奉献日、开辟学习园地等活动,开展了“首讲轮讲”、座谈会、民主生活会、“为国守史,为党管档”等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支部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深入开展创立学习型组织,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改善阅览室环境,为来馆利用者供给人文关怀;进取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区内创城、徒步、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展现档案局党员干部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征求各层次意见,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梳理了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等方面的情景,制定了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从自身做起,把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放到首位,班子成员之间经常交换意见,沟通思想,经过沟通促团结,经过制度促规范,经过学习促提高,经过监督促廉政,团结带领全局同志锐意进取,开创工作新局面。

四、强化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5.档案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篇五

根据国家档案局要求,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完善以服务为主导的档案信息化体系,进一步做好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轨并存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档案宣传工作

继续加强“档案网页”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档案网页平台的优势,增强档案工作服务能力,做好档案工作宣传和档案业务交流,为档案工作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开展档案课题研究

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管理规章制度,深入开展档案工作课题研究,对档案工作安全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基础建设等各方面提出创新管理理念,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四)做好档案业务指导

认真做好机关文件归档指导及档案接收、检查和总结工作,确保归档文件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同时,积极帮助指导各单位做好室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和规范电子文件归档、接收,以及档案统计年报填报工作。

(五)推进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6.档案信息化工作体会 篇六

本文作者:闵涛 范文大全原创投稿

浅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工作

闵涛

信息时代的来临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知识和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并引起全球性增长模式和发展观念的变化。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包括档案工作在内的各行各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传统的档案工作观念和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需要。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认真分析信息化建设与档案工作的档案工作如何实现信息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化建设与档案工作的关系

1、档案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信息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作为原生信息源,越来越社会重视和利用,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档案的内在信息,也就是档案的内容,这是档案信息的基本部分;二是档案的形式信息,也就是档案的外在形式和特征,它依附于档案的内容有密切联系;三是综述、汇编等等二次加工信息。事实上,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就是为档案开发利用作准备,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利用的过程,已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产业体系。

2、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主线。信息是知识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将马人类联贯在一起,构成一个全球化的人和机器的共同体,形成所谓的“网络空间”或称作“邪气社会”的信息化环境。在这种社会形态下 的档案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当然是贯穿全局的发展主线。

3、档案工作改革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消费将成为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源动力。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信息部门担负着掌握、存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职责,有权利和义务对社会信息消费的需求作出反应,提供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是时代赋予包括档案部门在内的社会信息部门的使命,是经济发展途径变革的要求,是生产力进步方式转变的要求。生产要素发生了变化,信息将成为失去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由于档案部门作为重要的文献信息源的社会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使得经济发展途径的变革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各部门工作的发展方式和运作模式。

4、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改革的动力。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信息生产量大,信息内容丰富,信息需求量激增,信息效益

不均。社会信息消费需求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是生活需求。随着信息化建设,现阶段社会庞大的信息消费需求以及将来信息化程度加大时的潜在信息消费需求,者是档案工作改革的直接动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档案本身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而不断扩大,不仅停留在查找和借阅上,而且可以和文化教育、社会休闲等方面结合,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此外,档案业务售货员、档案学科研究人员以及其他与档案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人们。当他们在工作中感觉到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急剧增加时,工作热情就会不断增加,责任感日益增强。而当他们作为信息的消费者,感觉到信息消费的不可替代性时,他们会更加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感,从而促使档案工作改革加速前进。

二、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新思路

1、加大投入,实现档案现代化。要保证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实现,和缓政府要值得投入财力,配置与档案信息化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改善档案工作软硬件环境,增加库房面积,购置档案装具,扩大室藏种类。

范文网

2、改革档案信息服务方式。信息时代,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档案部门迫切需要运用当今高新技术和知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方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一是计算机管理服务。这种服务在一些档案部门已基本实现了,如档案馆管理系统、小型档案馆室管理系统等都已应用和推广。目前市场上各种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很多,国家档案部门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避免重复开发,并规范市场管理;二是缩微技术服务。目前不少地方档案馆通过缩微设备,对一些珍贵的档案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科技档案图纸的管理过程中缩微技术运

用颇多,节约人力和馆库空间;三是光盘存贮服务。由于光盘具有存贮容量大、处理速度快的特点,可广泛用国防于档案信息全文检索、编目和参考查询服务;四是现代通讯网络服务。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如通讯卫星、邮电信息网络寺,将档案信息发布出去,使利用者在不同地域、不同时空利用档案;五是公共信息网络服务。档案信息部门充分利用地区公用信息网、国家公用信息网和国际公用信息网进行服务;六是视听传 播服务。运用电视网、电影、广播、录音、录像等制作档案信息,并向公众发布。

3、培养人才,提高档案队伍素质。信息化时代,一切竞争,最终都反映在人才的竞争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档案工作需要大量“专”与“博”相结合的“通才”。这种专是跨学科的“多专”,而不是过去的“专一”;这种博是随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动态广博”,而不是过去传统不变的“知识广博”。这样的人才有着更强的适

应性和更好的稳定性,才能适应解决复杂性、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档案工作问题的需要。因此,档案部门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提高档案

人员工作素质创造良好环境。一是档案部门在进行培训前,应做好需求调研,按需设计内容,将培训课程内容与工作相结合,也就是说,培训应该是因需产生的。二是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注重提高教学者层次,注重教学、自学、研讨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三是增加档案工作者之间、相关专业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为他们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使其拓宽知识面,借鉴优秀经验,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的方法,更新知识储备。四是应加大培训内容中计算机知识的比例,强化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联系,重视网络知识的运用,注重信息能力、技术应用的培养,适当增加档案现代化管理课程的课时。

三、档案法制建设是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节点

由于档案的凭证作用可以有效地证明信息产权的所有者,所以信息时代档案工作越来越多地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进入信息时代,不但在理论上要解决“网络空间”、“虚拟社会”的法律约束问题,而且在技术上也必须尽快突破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问题。只有这样,信息时代信息产权的保护才能落到实处。健全档案法规体系是档案法制化管理的前提,也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条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运用档案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使管理监督职能,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如何做好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档案管理作为一门系统、严谨的管理科学,是人类历经千载的智慧结晶。特别是近些年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数字化、网络化系统发展,而档案工作信息化是促进企业信息资源全面收集、整合、开发的重要

基础,只有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才能够实现对企业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提高利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如何创建一个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档案信息化系统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因企制宜,制定标准的档案管理规范体系,切实推动企业档案向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发展。

信息化的今天,企业办公自动化后,出现了无纸办公,每个岗位都能形成电子文档,这就要求各个管理岗位,明确对各类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归档应负的责任,通过培训让大家懂得文书处理和归档的一整套程序,了解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归档的关系,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1、区别处理。

新归存的的公文档案和技术文件图档都为电子文档,只有少部分为实物档案。旧的文档绝大部分为实物档案,应采用将常用的纸质档案资料进行电子化,以适应网络化的服务。

2、并存互补。

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在现阶段的环境条件下,纸质档案还有一定实用性和优点,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所以 1

可以采用两种介质并存以互补。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

3、有主有次。

在档案利用上以电子文档为主,纸质档案为辅方式,向无纸化模式靠拢。备份必须以纸质、电子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以确保万无一失。数据质量是计算机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要严把数据关,保证所输入的数据是全面和准确的,否则难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考虑建立数据审核制度,在数据输入之前对数据进行审核,在数据输入之后进行认真校对,严把电子档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由于电子介质的更新、硬件设备的更新,对重要档案信息进行存储方式的转换,以免造成信息的丢失,如一些磁带、软盘存储方式已很少应用,就需要把重要信息转换为现常用的存储方式,以提供利用。

二、提高档案信息化技术水平,促进档案信息化发展

显而易见,技术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生命,没有过硬的技术支撑,档案信息建设与应用势必形同空话。

首先,企业应该为档案信息化系统,配备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硬件设备并添置相应的配套设备,以防止日常工作中的电磁干扰、辐射等影响,从系统的设备源头上减少信息化系统的自然毁损概率;

其次,企业应该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探索实践出适合本公司使用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该软件应集功能全面、智能、便捷、高效等优点于一身,使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办公自动化管理融汇贯通,从而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档案利用的广泛性则表现在企业内部联网后,各部门间对档案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而且在现行文件阅览服务的同时又增加了在线服务。

再次、以网络技术为主的档案数字化已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的形成、鉴定、整理、利用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电子档案管理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一体化,则是电子档案管理重要性的体现;网络化以内部局域网为主,隔绝外网。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的服务器上归档。

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

障档案信息安全

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网络技术水平,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以保证档案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安全。而档案管理部门则要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对信息的利用和保密等问题,通过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来解决。防泄密措施宜采用技术上的物理隔离和行政上的保密制度双管齐下。

首先,档案信息化的良好建设与最终落实都需要靠档案管理人员来执行,所以可以说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信息化安全保障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提高档案

人员的警惕性,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人为失误所造成的信息丢失,减少商业黑客对档案信息系统的威胁。

其次,必须采用技术上的物理隔离。企业的经营、财务、技术等等的档案资料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被严格划分为不同的保密等级,只能在指定的有限 的范围内利用,不容许外泄。进行密级界定。

一是制订密级标准,对室藏档案按公开、内部、秘密、机密进行界定,并以优良的档案管理软件自身的安全设置,如访问授权、用户安全级别、密码设置等安全技术检验过滤,成为电子文件管理、利用的一道坚实屏障,能有效地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二是对档案信息使用者进行网上身份验证,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以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对已经有了的防范措施,如防火墙技术、杀毒软件系统、网络安全检测、电子身份认证系统、数据加密技术等,要开展综合利用;

当然,这还不够,企业还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保密制度,奖惩明确,建立从上到下的保密机构组织,并进行定期的教育和宣贯,以提高全员的保密意识。

综上所述,档案信息化管理作为一项全面严谨的管理工作,需要档案管理

人员积极参与、配合,唯有如此,才能全方位地参与支持企业决策和各级信息服务,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浅谈如何做好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档案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社会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快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把档案馆建设成为公众获取政府公开信息的便利场所,以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这对于档案工作更有效的服务于政府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是一种原始的、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信息资源,也是电子政务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资源。因此。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从阳关执法、政务公开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规划,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真正成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要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配合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公开的深入,发挥和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

二是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电子文件有效安全运行和归档。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资源

建设以及各项档案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关系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和整体水平。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包含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个硬件平台和网络。要在建立档案局域网的基础上,与办公自动化、政府网与互联网等系统相连,建立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接收应用系统,推进电子文件归档、接收、保管与利用,加快档案目录中心及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

建设。

三是调整馆藏结构,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在数字时代,由于信息量的急剧增加,信息传递速度的大幅度提高,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获取信息的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其竞争力。因此,一定要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近年来,各地档案馆积极开展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丰富档案馆藏,增加档案门类,调整馆藏结构,加快传统载体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进程,扩大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总量,充分发挥综合档案馆综合管理的优势,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并逐步实现各部门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四是加快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统一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如果没有可提供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档案信息化的速度与效率均无从谈起。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要坚持规范性

原则,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与利用等工作都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要积极推广应用了统一规范的易初档案系统管理软件,并做好本单位的电子计算机积累、鉴定、著录和归档管理等工作,确保档案信息交换与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五是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档案部门应尽快建立起一支以管理型人才为基础,复合型人才为重点,高科技专门人才为骨干的档案干部队伍,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可采取引进和培养并重的措施,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做好现职人员的培训工作,分期分批地安排机关工作人员参加有关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培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经常组织机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努力营造

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良好环境;大胆启用现有的技术骨干,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使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工作中进步;积极具有专业知识的专门技术人才,并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我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根据山西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以需求为导向,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建立档案信息网络,提高公共服务;积极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公司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奋斗目标

积极推进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建设,建立电子档案管理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模式,开展档案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以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配备和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使归档文件和档案管理向数字化、现代化发展。

2、电子文件归档,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

3、室藏档案数字化向档案信息网络化转化,使档案信息资源传输网络化、服务在线水平得到提高,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形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规范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利用行为。

三、主要建设任务

根据现有条件和工作需要,拟采取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三步走:

第一步:完善档案信息化基础设备。全面配备输入设备、打印输入设备、复印设备、海量存储设备,同时配备档案管理应用软件,使档案归档、管理现代化。第二步:对档案室藏档案和资料条目录入计算机,并建立机读目录数据库,实现计算机编目和检索查询利用,逐步实现从文件的形成、公文管理、归档到档案的保管、管理利用的全面电子化和数字化存储,实现无纸化办公。

第三步:利用局域网,根据使用需要逐步与向公众网上开通档案信息,建立网页或网站,依托网络平台,对外发布公司档案信息或查询外界档案信息,形成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四、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档案信息建设领导组及办公组织机构,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和规范标准

制定统一的电子文件归档,档案信

息管理标准,完善电子文件的安全保障措施,以确保档案网络化给档案信息安全带来负面效应。

3、增强资金的投入

为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发展,公司在全力自筹资金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多方的重视和支持,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4、提高队伍素质

积极选派专兼职档案员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

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各部门兼职档案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和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有关业务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术技能,以不断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摘 要 简要介绍了信息化社会的特点,分析新时期下档案工作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探讨了信息化社会中档案

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信息社会 档案工作 档案馆形象 有偿服务 素质

2014年7月3日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的建议》所指出的“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又一举措。这说明了我国正在步入或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社会呈现出信息化这一特征,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事业的档案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作用,档案工作必须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尽力跟上这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的特点

信息化社会就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社会,它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技术特征,以信息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的基础,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为标志。多样化、综合化、非同时化、分散化、优化、分权化等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

1.1 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信息资源的开发、整理和利用,便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也直接关系到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发展。而知识是信息的积累,智力是知识的激活。人是社会发展中最主要的因素,知识的激活需要人,为此,我们更应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

1.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信息技术是关键,人类史上无不是技术革命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信息技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更,推动着各国信息经济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信息产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且愈来愈重要。

1.3 社会更需要高素质的综合人才科技带动了工业的发展,推动着社会 的进步,进而使知识成为生产活动的最重要因素。当前,知识经济不断兴起,信息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综合人才,信息人员、技术人员、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

1.4 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化、节奏加速的趋势日益加强电子计算机及其通信网络加速了信息流动,从而使生产与生活和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化成为了可能,并且使人们的生活节奏的速度大大加快,这正如“时间就是生命”一样宝贵。信息化过程中档案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传统的档案工作观念落后,淡薄开放意识与创新意识目前,档案部门仍然存在着“为保管而保管、重保管轻利用”的思想,存在着”等、靠、要”、“安于现状”、”不讲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旧观念,还存在着“闭架借阅”、“你查我调”等做法。现代信息社会日新月异,新技术及相关学科理论的不断渗透,使得来源于社会而服务于社会的档案工作领域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情况和问题,特别是思想观念落后、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步伐,已成为制约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新时期档案工作面临的经费问题众所周知,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档案事业发展的方向。档案工作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等问题。为此,档案馆就得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但由于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扶不断更新,长期以来档案馆不可能单凭政府拨款就可解决事业经纬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现在,政府拨款显得极其有限,经费问题成为制约档案工作发展的又一因素。

2.3 档案保密和档案安全受到挑战信息网络不断深入各个领域。网络环境下,影响档案保密和档案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人为因素,档案部门档案

~ 26 ~

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不强,往往在自己的档案网页上随意发布信息,对发布的信息缺少严格的审查和管理;二是技术问题,当前电脑病毒“瘟疫”横行,又加上黑客的恶意攻击,使得档案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受到威胁,这些势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信息化社会中档案工作得到的启发及对策

3.1 转变传统观念,积极为现代化社会服务首先,要破除“重管理设施购置、轻服务研究”等做法,树立起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得档案工作有利于档案信息的利用,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其次,要变被动服务为“面向社会,多方联系”的主动服务,拓宽服务渠道,改善服务功能,并用前瞻的眼光来研究利用者潜在的需求,积极主动地为利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超时空限制的信息服务。同时,还要加强馆际交流,加强宣传和推销自己的馆藏。另外,还需加强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档案是信

~ 27 ~

息、是资源,没有档案就没有信息,没有信息就没有服务的资源。因此,档案部门还应树立起深层次的加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信息时代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思想。

3.2 塑造良好的鲜明的档案馆形象档案馆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档案馆的总体评价和认定,是档案馆文化的综合体现和外在反映

7.浅谈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七

计划生育档案再现了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以来发展的整个过程,计生档案对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记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我国计生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从行政强制干预逐步转变宣传教育为主的科学管理体系,计生档案记录了我国在计划生育思路和工作模式的两大转变,是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凭证。

1 计生档案管理现状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生档案是档案的重要内容,医院计生档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对医院计生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一方面可以确保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这也是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一项重要工具。在当前的计生形势下,对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逐渐实现信息化管理,要确保计生档案工作能够随时更新。当前医院对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但是在现阶段,计生档案工作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不够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程度不高,这对医院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是一种很大的阻碍,也是当前计生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2 当前医院计生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医院计生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医院是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门,当前很多医院的工作人员以及领导对计生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都不够高,没有意识到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计生档案管理的时候,也只是简单地收集各种资料,记录的方式也不规范,而且对各种计生档案的保存管理不到位,在管理的时候甚至还出现随意勾画的现象,使得各种计生档案的寿命不长,对计生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2 案卷材料不齐全

医院计生档案的卷宗材料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主体合法,依据充分,适用法律准确。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卷宗取证事实认定不清,各种基本材料不齐全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医院的计生档案管理过程中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因此在对计生信息进行收集的时候,很可能遗漏了一些有价值的材料,使得计生档案不齐全,对计生工程产生影响。第二,在计生档案的使用过程中,有的人员可能借阅了相关的材料,但是并没有归还,使得一些计生档案出现了空缺现象,对计生档案的完整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3 计生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很多医院的计生档案工作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对档案建立没有做出统一的要求,使得医院的计生档案管理比较随意,而且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管理的模式也比较陈旧,采用传统的手工归档处理,使得档案的字迹比较潦草、有的内容与目录完全不一致、内容填写不全等。

2.4 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近年来受到的重视程度更高,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才也越来越多,狠多学校开设了档案管理专业,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医院计生档案管理人员是医院其他部门的员工担任的兼职人员,他们并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术,而且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身兼数职,导致档案管理的效率不高。

3 医院计生档案管理的措施

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计生档案管理是计划生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医院计生档案工作是医院在新时期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要积极加强解决。

3.1 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效果。由于当前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因此要将医院档案人员的培训工作放在计生档案工作的首位。在进行培训的时候,应该要从管理技术以及职业道德两个方面着手,对于管理技术方面,应该要注重加强信息技术的传授,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更多先进的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在职业道德方面,应该要提高对医院计生档案管理的认知程度,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得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在怀着良好的责任态度去工作。

3.2 健全管理机制,规范档案管理健全的管理制度表现在职责的明确化和工作的制度化。

首先,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明确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的基本职责。医院工作人员要在档案保管的具体工作中做到收集规范和归档完整,防止档案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长期以来,医院重业务轻存档,使得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具体的考核奖惩制度。因此,各级医院计生组织要依据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起适合医院计生档案管理特点的管理制度,完善计生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分管医院计生工作的部门领导要做好带头作用,加大监督力度,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计生档案收集、上报、整理、存档等操作。另外,在计生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些辅助激励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确保工作制度得到落实。

3.3 革新管理理念,推进现代化进程

医院的领导干部如果对医院计生档案工作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档案保管以及利用上,对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有很大的制约和影响。领导干部要勇于革新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计生档案对社会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使计生档案的价值得到最大价值的发挥。

3.4 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系统网络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手工档案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于新时期的计生工作。医院计生部门要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医院计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网络化。因此,医院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将网络化管理应用于医院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之中。

4 结束语

医院计生部门要将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与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相结合,强化档案规范化管理。同时,建立明确的用人机制和工作制度,努力推动医院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明万荣.浅谈计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视界,2014,7.

8.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档案工作人员素质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档案工作的特点有了新的变化,对档案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们档案工作人员队伍中,还有不少人的专业知识与观念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缺乏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工具、信息开发应用能力和敏锐的信息意识,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档案管理新的特点和新的使命。下面笔者对档案管理人员在新形势下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谈几点看法。

1 档案人员要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人员肩负着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的资料调查、资料分析、资料整理上报和资料信息保存的职责,档案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单位资料的完整、齐全、安全和利用效果。所以,档案工作人员必须首先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1.1 档案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档案工作是企业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它蕴藏着无限的、潜在的价值,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直接保管着企业机密,没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是无法担此重任的。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忠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这是作为档案人员的应具备的首要素质。

1.2 档案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 档案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热爱档案事业,恪尽职守,具有求真务实、爱岗敬业、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一丝不苟、不辞辛苦的工作作风,这是作为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3 档案工作人员要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档案工作的突出特点,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讲的“做档案工作的同志,一般说来,都是不出人头地的,都是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在那里工作”。由于档案部门长期处在局限性和封闭性的环境中,没有生产、经营部门经常受到领导的光顾。所以,档案人员就要具有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甘当配角,甘当无名英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干好工作,这是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必备素质。

2 档案工作人员要遵纪守法、严守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为档案工作的依法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创造了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认真严格遵守《档案法》,做到严格执法,加强依法治档。在认真贯彻落实《档案法》的同时,还要严格执行行业分类规则和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注重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不断地提高执法的自觉性和执法能力。

档案工作者的职责是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便于提供利用。档案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证档案载体的安全;二是保证档案内容的安全。档案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保密纪律和档案借阅规定,保证档案的安全。笔者认为在选拔和任用档案工作人员前,首先要根据所管档案的性质经过组织上的严格审查和考验,其次要选用经过档案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使其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业务知识,以达到胜任工作的要求。

3 档案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勇于开拓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创造力是人们适应生活急剧变化的一种生存能力。档案工作要在经济建设服务中取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得到最大的发展,档案人员必须善于用丰富的专业知识指导实践,解决疑难问题。同时,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把实践知识向理论知识升华,以便使自己的工作有所创新,不断开拓进取。

3.1 积极主动的协调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档案人员协调能力的发挥常常与档案的齐全完整联系在一起。档案管理人员为了切实做好档案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和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打交道。如何才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除靠有关规章制度外,更主要是靠档案工作者自身协调能力的发挥,通过工作达到档案管理与各部门的协调统一。

3.2 组织文字材料的写作能力 档案人员有一部分工作直接与文字打交道,要有较高文字书写能力和较强的文字系统概括能力。有了一定文字修养水平,才能胜任档案工作,才能将零散的文件材料编纂成党政管理、科技管理文件及汇编、史志、年鉴等编研材料,直接为各方面工作服务。

3.3 应用现代化手段的管理能力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已成为档案管理自动化工作非常重要的工具,它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因此,档案部门提供给利用者的不再只是纸质档案,而是大量的电子文档。档案管理人员不再整天忙于收集、整理、进库取卷等繁琐低效的工作,而是负责将丰富的档案信息予以数字化。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能促进档案人员对档案信息进行电子化、数字化的有效控制与管理。能迅速有效地收集信息,完整安全地保护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最大程度地运用信息,使利用者在短时间内跨地域、跨时间、跨学科、跨内容地寻找到所需的信息。

4 档案工作人员要更新观念、善于捕捉信息

4.1 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会扬弃 档案工作人员除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就要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能。在整理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登记、归档等基础工作中,要将有用的东西加以总结,将档案管理中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精华”发扬光大外,还要掌握现代管理知识。

4.2 档案工作人员要厚积薄发。把握时代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树立起为档案事业而奋发向上的自信心。关键是要不断地学习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开阔视野,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从而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4.3 档案工作人员要更新观念。要提高档案的查考利用价值,应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的各项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详实的档案资料,做到档案服务于生产经营。

9.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九

要带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修养、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政治担当,把政治要求真正体现到行动上,贯彻到工作中,确保本地各项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本地落地生根。

要牢固树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条例》,提高个人以及团体政治站位,切实把干部人事档案作为新时代党的重要执政资源。以强烈的进取心,加强理论武装,做到不忘初心。将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为服务的水平,努力丰富自己的阅历,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树立勇于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将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要求贯彻到实处,服务广大干部人才,服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在机制体制中,首先要着力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标准、创新工作方式,全面提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质量,持续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其次要分工明确,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落到实处,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讲解,让负责分管的人更加准确的完成;最后将条例落实在实处,把工作完成好,将工作创新落实。

10.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十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对于基层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条例第一章第五条对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应遵循的原则给予了分条描述。在认真学习了《条例》后,个人有着深刻的体会,认为其中要求遵循的原则中后三条对于乡镇(街道)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更有重大作用并可细化实施。

一是要完善层级系统,全面管理。建立完整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层级层级系统,对于乡镇(街道)来说,可以考虑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组建层级分明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管理线。加强队伍建设,档案管理人员选择政治坚定、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严守纪律的党员代表担任,选取各级领导层层管辖,互相制约。使干部人事档案处于全面严格的管理制度之下,真正做到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二是要因地制宜为本,出台细则。《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是中央出台的对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文件,基层应该因地制宜,细化内容,出台相关内容,助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有序推进。如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的基础上细化档案内容和分类,做到干部人事档案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以便于日后的利用。

三是要注重日常管理,防患未然。干部人事档案的日常管理中较为重要的几个点是保管、转递、信息化、统计和保密。基层更要注意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要求,建立和维护科学合理的档案存放秩序,按相关要求建设档案库房等,做到专人专管。基层更要确保转递干部人事档案按要求通过机要交通或安排专人送取。另仍需加强技术手段完善,提高档案信息化的效率。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的出台,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各级各类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必将有力解决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力促进营造风清

11.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十一

摘要:内容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归纳了档案内容管理的提出缘由,在分析内容、内容管理、档案内容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档案内容管理的内涵,并提出档案内容管理对现代档案工作的启示,以期引起档案学界对档案内容管理的重视。

关键词:内容档案内容内容管理档案管理

Abstract:Content management as a new man? agement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The arise reasons of archival content management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content,content manage? ment and archival content,the connotation of archi? val content management is put forward.At las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enlightenment that the ar? chival content management brings to the modern archival work.Hope to be able to cause the archival academic circle to the attention of archival content management.

Keywords:Content;Archival content;Content management;Archival management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息每天都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获取所需知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虽然知识管理的提出为我们搭建了获取理念和思维的基本框架,但是它更多的是基于概念层面的思考。如何在大量的数据中,尤其是半结构化(XML、HTML、半结构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文本、图片、录音、视频等)中挖掘知识、管理知识则需要更加具体的、实践性的管理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容管理应运而生。内容管理,能够对各种非结构和半结构数字资源进行收集、管理以及结构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集成到现有系统环境中,以便于用户利用。它源于出版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企业和IT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内容管理在企业管理、数字图书馆中广泛应用。尽管如此,内容管理在档案界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在CNKI中检索到的有关档案内容管理的文章屈指可数,且相关研究的深度不够。鉴于此,本文拟对档案内容管理的提出缘由进行归纳,并深入分析其内涵及对现代档案工作的启示,希望能够引起档案学界对档案内容管理的关注,进而推动档案管理的多元化发展。

一、档案内容管理的提出

在国内,档案内容管理的相关研究最早出现在2005年,是关于杭州市采用IBM内容管理系统实现在线档案资源共享的案例介绍,[1]在此之后,又陆续出现了一些相关研究,例如:金更达介绍了内容管理系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内容管理的数字档案馆集成模型;[2]李珍等在详细介绍了内容管理的内涵与系统构成之后,尝试分析了内容管理在档案学领域的应用途径;[3]胡涛认为档案管理与内容管理的管理对象是相互融合的,档案管理为内容管理提供借鉴,内容管理为档案管理提供前沿的理论与技术,综合二者优势提出了档案内容管理模式。[4]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档案内容管理是在内容管理理念与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融合档案管理自身的特点而提出的。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提出并不是要抛弃对档案载体、档案形式的管理,而是要在管理好档案本体的前提下,加大对档案内容的开发和挖掘,充分实现档案的知识价值,为用户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决策支持。档案内容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档案管理方式,其提出缘由如下:

(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环境下档案外延的扩大、档案内容的异构,促使档案内容管理的产生。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档案工作也不例外。在传统纸质档案的环境下,档案管理者更加关注档案实体的管理,如何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是档案工作的重点。但在数字环境下,电子文件、电子邮件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产生的大量记录使得档案外延不断扩大,档案内容所依附的形式、载体也在不断变化,传统档案管理中的实体已不复存在,而成为计算机内存中的二进制符号。在这种情况下,内容管理可以将不同格式的、不同结构的信息进行统一集成管理,为解决信息内容异构的难题提供了思路。

(二)管理阶段的不断更新

档案知识管理阶段对档案管理所提出的要求是档案内容管理出现的重要原因。档案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和档案知识管理三个阶段。[5]在档案实体管理阶段,管理工作受物本管理理念的影响,以手工管理为主,主要对档案实体进行管理。进入档案信息管理阶段后,档案管理开始注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逐步引入信息技术,强调档案管理工作以档案实体和档案内容并重。档案知识管理阶段的出现主要是受到加拿大学者特里·库克提出的“档案后保管范式”的影响,他指出“档案工作者要由实体保管者向知识提供者过渡”,[6]随后冯惠玲教授将“档案后保管范式”总结为“一种以来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7]档案的知识蕴含在档案内容中,如果要实现档案知识管理,就必须要对档案内容进行开发、挖掘,提取相关的知识点,并将知识点提供给用户,满足用户的档案知识需求。

(三)档案人员的自身诉求

档案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发展成熟的。传统档案工作主要涉及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随着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档案职业出现了技术化、女性化、边缘化等趋势,档案人员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支配力逐渐降低。[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吴红对档案职业声望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的满意程度为中等偏低。[9]当从业人员对本行业的认可度较低时,其劳动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也会降低。档案职业生命力的根基在于档案特有的价值和作用,即凭证价值、参考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价值不是存在于档案的形式和载体中,而是蕴含在档案内容中。因此,档案人员要想提升自身地位,获得社会认可,就需要通过对档案内容的管理来挖掘档案信息,提炼档案知识,提供知识服务,来发挥档案的特有价值和作用。

二、档案内容管理的内涵

虽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档案内容管理的定义,但是档案学界对档案内容管理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对此,笔者认为要想完全理解档案内容管理的内涵,必须要明确内容管理的概念,以及档案内容管理的管理对象是档案内容,而这就需要明确档案内容的相关定义。由于档案内容的属概念是内容,因此在分析档案内容前,还应该深入理解内容的相关内涵。

(一)内容管理概述

内容管理源于出版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随着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2000年以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企业管理、数字图书馆以及网站管理中广泛应用。内容管理,作为数据管理的发展发向和企业信息管理的核心技术,不同学者、研究机构对其理解相同。最早给出内容管理定义的是国际信息与图像管理协会(简称AIIM),他们于2001年提出内容管理是用来捕获、管理、存储、保护和发布与组织流程相关的内容或文档的战略、方法和工具,能够对非结构化信息进行管理。[10]目前,关于内容管理的具有代表性的阐释来自Bob Boiko(鲍勃·鲍爱考),他在《Con? tent Management Bible》中认为:“内容管理是对内容的管理,是在目标出版物中有效收集、管理和形成可利用的内容信息,有效的内容管理开始于内容生成之时,完成于内容移交之后。”[11]可以看到,AIIM认为内容管理是对内容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内容创建或捕获、处理、保留、储存到内容交付、使用直至删除,突出了整个管理流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它从企业实践和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强调内容管理是一种组织管理的战略和工具。而Bob Boiko则是从概念的本质出发,强调内容管理的核心是内容和管理。一方面内容管理的对象是内容即组织中的所有信息资产,其中最重要的是传统信息管理系统无法较好地处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它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对各种异构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处理;另一方面内容管理的目的在于将正确的内容传递给有需求的人或组织,而这需要完善的内容管理流程和系统来完成。一般来说,完整的内容管理系统包括收集系统、管理系统、发布系统和工作流系统四个方面,各个系统完成各自的任务,保证内容的收集、管理、形成和利用等顺利完成。[12]可见,内容管理是一个综合管理、流程、人或组织、技术与资源的复杂管理系统。

在对内容管理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内容管理属于信息管理学领域,但是又具有自身的特征,在这里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将其与信息管理学领域的核心概念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内容管理。笔者主要从管理对象、管理过程、管理目标和重点对三者进行比较。发现内容管理是信息管理顺应时代的潮流,为满足信息工作者信息处理需求和信息用户的信息获取需求而提出的,它不仅能够完成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无法实现的任务,而且可以优化二者已有的信息处理功能。具体来说,(1)内容管理是一种集成的、先进的管理方式,它源于信息资源管理,但是比信息资源管理更加关注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2)虽然内容管理基本等同于知识管理中的显性知识管理,但是内容管理的对象范围比知识管理中显性知识的范围要广。(3)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更加关注宏观方面的管理,内容管理则注重微观方面。

(二)内涵分析

档案内容管理的对象是档案内容,要理解档案内容管理的内涵需要厘清档案内容的本质。档案内容的属概念是内容,首先需要分析内容的基本内涵。关于内容可以从字面、本质、哲学和技术等不同角度理解,[13]《辞海》对其解释是:“物件里面所包容的东西;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前者是从字面理解,后者是从本质和哲学的角度解释。内容与形式相对应,强调对象本身的信息而不是关于对象的信息。因此,借用到信息学中,可以将其定义为数字环境下组织内部的全部信息资料的总和,包括表单、文本、图像、视频等等。

在数字环境下,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可以视为组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内容管理中,档案内容是指依托于档案载体但又不包括档案载体的知识内容,它是表达档案本质的最核心部分。一般来说,档案主要由源于档案的信息和关于档案的信息组成,[14]因此档案并不全是档案内容,档案只有被人们抓取或者挖掘,赋予可利用的形式成为档案知识之后,才能称为档案内容。档案内容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和其他信息资源相同之处,比如普遍性、传递性、时效性、对于载体的独立性、知识性等,但是它也有区别于其他信息资源的特性,冯惠玲、张辑哲[15]将档案内容特性归纳为社会性、历史性、确定性、原始记录性。除了上述四个特性以外,笔者认为,档案的精华性也需要给予关注。精华性是指精炼的、高价值的信息资源,也就是说,经过鉴定后,确定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才可以保存为档案,而不是所有的文件信息都可以作为档案。在明确了内容、档案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理解档案内容管理,会发现其内涵不仅仅是对档案内容进行管理。传统的档案管理一般注重档案实体的管理,档案知识管理提出后,档案界越来越重视档案内容的知识性开发和利用。随着档案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档案内容形式的多样,各种异构的、非结构化的档案信息充斥其中,由于传统的信息技术缺乏处理异构档案资源的能力,因此需要引进内容管理的相关技术,将处理后的档案信息形成格式统一、便于开发利用的档案内容,再利用内容管理系统中的管理和发布模块对档案内容进行管理和发布,并传递给用户,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档案需求,发挥档案的价值。总而言之,档案内容管理是以档案用户的档案内容需求为核心,利用内容管理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对档案内容进行全过程管理,它融合了档案资源开发技术、档案知识管理思想和系统流程化管理理念,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档案内容、提供档案知识服务为目标的新型档案管理模式。

三、启示

(一)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内容管理源于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管理信息资源的技术和方法。未来,要适应档案内容管理、档案知识管理的要求,特别是解决档案队伍建设中人员学科背景单一的问题,档案部门一方面需要引入具备各种技术、多学科背景的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使其逐步适应新的管理方式的要求。同时,档案部门还需要培养档案人员的协作、合作的意识,因为只有具备档案专业背景的人员与拥有信息技术等背景的人员通力协作、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做好档案工作。

(二)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档案内容管理在对档案内容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有大量信息技术的渗透和应用,因此档案人员需要深入学习文档数字化、电子文档结构化处理、文本挖掘、知识发现等信息技术。同时,还应该尽量将信息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档案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电子文件鉴定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档案内容管理的相关技术对电子文件内容进行挖掘和分析,根据一定规则,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内容鉴定。

(三)加大档案知识库的建设力度

档案内容管理的对象是档案内容,但是档案内容并不能脱离它所依附的档案载体而单独被开发利用。在数字环境下,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数字档案资源的存储和组织问题,特别是加大力度构建功能完善、便于利用、开放共享的档案知识库。随着数据库、知识库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知识库成为存储和组织数字档案资源的主要方式。将档案资源存储在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知识库中,既利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便于用户检索和利用档案知识。可以说,档案内容管理的重点是对档案内容的开发,挖掘档案知识,提供知识服务,正如张斌教授等提出的建设档案知识库是“档案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外在条件综合推动的结果”。[16]

*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数字档案资源生态系统及制度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5XNB022)的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魏桂英.网上档案馆可全文检索——杭州市采用IBM内容管理方案实现在线档案资源共享[J].每周电脑报,2005(15):36-37.

[2]金更达.基于内容管理的数字档案馆集成模型探讨[J].档案与建设,2004(11):9-13.

[3]李珍,张玉影.内容管理及其在档案学领域的应用研究[J].浙江档案,2007(5):22-25.

[4]胡涛.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15(4):54-57.

[5]贾玲,周晓林,陆江,陈东.从档案实体管理、信息管理到档案知识管理[J].中国档案,2012(2):42-44.

[6]特里·库克,刘越男译.电子文件与知识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主义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J].山西档案,1997(2):7-13.

[7]冯惠玲.电子文件时代新思维[J].档案学通讯, 1998(6):48.

[8]胡鸿杰,吴红.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9-215.

[9]吴红.档案职业论[J].档案学通讯,2005(2):39-41.

[10]AIIM.Concept of ECM[EB/OL].[2016-04-20]. http://www.aiim.org.

[11]Bob Boiko.Content Management Bible.New York:Wiley publishing Inc.,2002.

[12]李珍,张玉影.内容管理及其在档案学领域的应用研究[J].浙江档案,2007(5):22-25.

[13]胡涛.档案内容管理模式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15(4):54-57.

[14]张会超.档案内容管理引论[J].山西档案,2007(1):21-24.

[15]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8.

12.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十二

1 项目竣工档案特点

1.1 竣工档案编制依据

1.1.1 依据国家相关规范

为实现档案实体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使档案资源和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并更加有效地为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三位一体”管理服务,根据项目职能活动特点和档案构成实际,依据《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0)、《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2004】4号、《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办档【2002】8号)、《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1]117号)、《铁路归档文件整理细则》(办档【2003】14号)、《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TB 10443-2010)及其他有关规定。

1.1.2 结合项目文件构成实际情况

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竣工档案编制工作除了参照国家相关规范,主要依据业主单位编制的“关于印发《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竣工文件编制立卷归档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2010】19号”和施工单位编制的“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管理文件制度”。

1.2 项目竣工档案编制要求

项目竣工档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必须如实反映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不能有任何增加、减少、遗漏和更改;同事又要对其进行精心组织,规范归档制度,科学分类,以便于今后工程使用过程中查询、检索和编研。因此,对于项目竣工档案编制工作总体目标要求是应保证项目竣工档案的“内在质量,注重提高外在品质”,进而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文件在归档方式上采用物理归档,在归档时间上采用定期归档和实时归档相结合。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竣工档案编制工作中的竣工档案指的是科技档案部分,形成由“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位一体的领导责任制,整个竣工档案形成及监管过程如图1所示:

2 提高项目竣工档案编制质量和效益的几点体会

2.1 强化项目施工单位竣工档案编制工作的管理

1)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管理机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个人,杜绝重建轻管或者是只建不管的普遍思想。根据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现场施工情况需要,项目部将部门分为工程部、质量部、安全环保部、计划合同部、实验室、测量队。这些部门统一由项目总工程师领导,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提出档案竣工编制总体计划、总体要求,并指导、监督和定期按照目标结点进行检查等,从领导层开始重视起来。根据以上分工,各部门目标清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相关人员按时按量完成施工任务,及时填报相关报表,通过验收和返回的资料应及时完整地交质量部归档管理。项目部还专门设置一名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将资料进行分类,统一归档。

(2)各部门间相互沟通,相互协作。这里各部门沟通除了指项目施工单位内部沟通,还指与业主、监理、设计相关单位对口部门的沟通。各部门间加强技术协作的同时,应加强相互间的监督与检查力度,制定相关制度,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完成的资料通过质量部检查后,及时填报质检报表,并交工程部核查,以确保竣工档案准确真实反映施工情况,最后由质检部上报监理验收。

(3)加强资料的过程控制管理。

(1)提高竣工档案资料形成过程的完整性。不完整的档案会导致片面性,不能系统、全面的反映单位工程的实际状况。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由项目领导牵头开展了所有相关人员的档案管理专题会议,编制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文件,明确责任分工。并严格项目收发文登记制度等,使施工资料管理工作做到“收发文有存档,检查有根据”。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借阅制度。

(2)确保竣工档案资料形成过程的真实性、及时性。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就是要求及时收集施工过程中的一手资料,在工程一开始就要从原材料、构件、半成品、成品和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收集资料。比如:进出场设备记录、原材料检验记录、半成品检验记录、成品检验记录、单元工程工序验收资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试验记录、工程技术核定单、设计修改通知单、工作联系单等,做到边施工、边验收、边收集归档,把握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竣工档案资料的真实性,有效避免以“回忆录”形成收集资料。

2.2 建立、健全归档制度、明确收集范围,科学分类,统一集中保管

竣工档案编制整个过程中,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各参建单位职责、归档制度及收集范围明确,分类存放。京沪高速铁路在项目竣工前期的资料收集过程中,就严格按照档案馆的工程竣工档案检查清单顺序分类归档;对于施工中与政府、业主、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来往函件虽在施工过程中不归档,但在日常业务中业务中也要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工程竣工验收时再进行统一归档;对于用于施工中的各种表格根据监理单位提供的划分标准分单位工程、按编号放好。便于迅速、准确使用,再根据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后与竣工验收文件一并归档。

2.3 重视竣工档案编制人员的业务素质

竣工档案编制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中一项复杂的项目,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综合业务能力,只有在了解工程结构的组成及作用之后,才能有条不絮地进行整理,并且能及时发现资料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查找、补齐。同时竣工档案的编制人员,还要了解工程资料归档的规范和业务的特殊要求,才能按工程资料归档要求做好竣工资料的目录编制和装订。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在监理的牵头下定期对档案员进行档案业务培训和考核,项目部还外派技术骨干进行业务再学习,开展以老带新、示范帮助活动,全面提高档案员业务素质,提升档案员日常管理水平。

3 提高竣工档案编制工作质量与效率还需要注意的事项

3.1 建立检查、约束的自我监督机制

从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入手,将竣工档案编制工作纳入基建工程目标管理,并将其作为工程相关部门的职能范围和总工程师、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明确责任指标,严格考核,并将竣工编制工作列为先进评比的条件,不断强化相关部门收集原始资料的意识。

3.2 汇总、审核竣工档案

在竣工档案即将形成时,及时检查清点报验资料中有无保漏、书写错误等情况;将所有工序评定表的点数汇总并计算填写工序质量评定汇总表、分部质量评定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所有工序、分部和单位工程的合格率都在这三种表格中反映,完成后需监理及业主方的签字盖章手续。将所有施工技术、质量保证、评定资料和竣工图按相关规范统一的档案清单顺序整理、汇总到一起。同时,在建立资料的过程中由对口部门的人员进行审核,即当施工过程在某一阶段时应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审核,竣工验收之前根据档案类目由业主、监理的对口部门进行审核。

3.3 加强竣工档案文件数字管理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以来,信息化浪潮不断冲击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当然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计算机环境下,把数据录入、鉴定、数字化加工、整理、数字化归档等形成一条流水线。档案数字化冲破了档案实体管理的瓶颈,使档案竣工编制工作更加完善。当然,竣工档案文件后期进行的电子文档备案是一项竣工档案数字化工作重点,目的是避免出现因计算机问题造成重要文件丢失。

3.4 提高项目声像档案管理质量

虽然很多项目对声像档案都有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记录,但对声像资料的形成、收集、制作、保管都不太重视,造成声像档案流失,致使竣工档案不完整。竣工档案材料有文字、图表、计算机、声像等不同形式的载体记录,但声像是最富有形象、生动特殊载体材料,特别是在隐蔽工程中突显出来的作用更加明显。因而,从工程开工至完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形象面貌及节点目标面貌进行及时拍摄记录。

3.5 保证竣工档案编制人员稳定性

施工单位人员流动性大,很多项目自始至终往往不能由一人主要负责一个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变动时,资料交接不清楚,不齐全,资料失散严重,使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因此,施工企业在成立项目部之初,应组建竣工档案编制小组,并确保人员组成稳定。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工作调动,必须将其所负责的全部资料移交清楚,并办理交接手续。

4 结语

针对铁路工程规模庞大、路线长、工期紧、参建单位多、人员更换频繁的特点,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我们实行竣工档案管理“三同步”的管理制度:即工程开工与竣工档案收集同步,工程施工过程与竣工档案形成同步,工程完工验收与合同竣工档案验收同步,做好“人、财、物、环境”几方面的和谐共进。

摘要: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档案管理工作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而最关键的内容。笔者亲自参与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竣工档案的收集、分类、编目、组卷和排架等竣工档案的编制工作。现将在竣工档案编制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与心得进行总结,为以后项目科技档案管理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京沪高速铁路,竣工档案,编制,管理,体会

参考文献

[1]王传宇.科技档案管理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3.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十三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深知干部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是记录干部人事状态和变动情况的重要凭证,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严格贯彻落实《条例》,对今后各级干部选拨、任用、管理意义重大。学习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有以下几点体会:

《条例》的出台是对专项审核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总结。此次颁布的新《条例》是在吸收近年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经验做法基础上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的条例,《条例》的出台必将有力解决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力促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条例》的出台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新的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干 部人事档案伴随干部一身,是干部的政治生命线。只有从严管理好干部档案,真实记录好干部档案,提高干部档案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才能使干部以新状态新作风将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14.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十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此次颁布的《条例》与1991年颁布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比较,特别突出了全面从严要求。不仅在总则第五条将“依规依法、全面从严”作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应当遵循的5项原则之一,还在第六章“纪律和监督”以专章形式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纪律和监督作出了规定。

针对干部人事档案最容易出现的涂改造假问题,《条例》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有关要求,上紧规矩制度发条,用严格制度和严明纪律规范档案“建、管、用”各个环节,将真抓真管、严抓严管、常抓常管、全程监督落到实处。

干部人事档案记录的是一个人的成长历史。这是从小的方面来说的,其实,这又不单单是一个干部的成长履历,同时还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干部人事档案是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在党的组织建设、干部人事管理、人才服务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干部个人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思想认识、学习工作经历、专业素养、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以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历史记录材料。我们有责任保证干部人事档案记录的客观性、正确性、稳定性。

干部人事档案反映的是党政机关的威信。干部人事档案是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干部和评鉴人才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干部人才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如果干部人事档案有问题,一个干部连档案都造假,我们党政机关的威信何在?我们干事创业的根基将会受到侵蚀。所以,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一定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角度来看待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古人云:“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干部人事档案有问题,影响的将是一大片。

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制度,有利于优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生态。我们选拔任用干部看什么?看工作实绩,同时也看人事档案,因为档案清晰地记录着一个干部成长的轨迹,是管理任用干部的重要基础性资料。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当始终把干部人事档案作为我们党创造的独特财富,作为新时代党的重要执政资源,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基础,秉承红色基因,不断加强改进,取得显著成效。

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制度执行是关键所在。在抓好《条例》贯彻落实上,作为基层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者,我们考虑要重点做好以下3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学习培训。及时组织培训,积极开展宣传,深入解读《条例》,准确把握《条例》的精神和要求。二是完善配套制度。人事部门结合实际,依照《条例》精神制定完善配套制度、细化有关措施,将《条例》各项要求落细落实、落地见效。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对《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注意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对执行不力的及时予以督促纠正,推动工作有力有序进行。

党员学习《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心得体会范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干部人事档案是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干部和评鉴人才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干部人才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属于党和国家所有。我们必须认真践行《条例》规定,坚持从严管理干部。

首先,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采取分级负责、集中管理的方式。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各司其职,对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坚持准则,严格执行,不允许有半点差错,保证干部档案无虚假信息,内容全部真实可靠。

其次,严格落实档案审核及纪律监督。有重点有秩序的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审核操作,审核中发现有问题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党员、干部、群众监督,严禁篡改、伪造干部人事档案,对于违反相关规定和纪律的,依据有关规定予以纠正,确保档案的可依据性。

认真领会理解《条例》传达的精神,融会贯通,并具以应用实施。

关于党员学习《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条例》,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干部人事档案作为新时代党的重要执政资源。要着力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标准、创新工作方式,全面提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质量,持续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服务广大干部人才,服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个人信息的重要体现,是干部求学、工作及其与之相关的事件、家庭、社会关系的真实记载。档案是获取干部基本信息最准确、最有效的途径。干部人事档案也是考察和了解干部的“信息源”。是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提取、辨别干部信息真伪的最重要的依据。

新形势下,干部人事档案在干部任免调配、考核考察、巡视监督、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干部人事档案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各级各类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遵循,将有助于干部人事工作再上新台阶。

《条例》从总则、管理体制和职责、内容和分类、日常管理、利用和审核、纪律和监督等方面,明确了干部人事档案概念、作用以及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覆盖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及时创新形式开展学习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方式,邀请专家深入解读《条例》内容,准确把握《条例》的出台背景和意义、主要精神和具体要求,以便具体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加准确地依靠制度、使用制度。

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并深入贯彻落实好《条例》,必须把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时刻牢记新形势下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要遵循的原则,深入学习《条例》出台的目的和意义,深刻把握《条例》适用范围、原则、纪律,准确把握《条例》精神和要求,确保《条例》的每一项制度、每一项要求不折不扣地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见效。

15.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十五

1 档案管理工作的状况以及具体特点

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具有其自身特点,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理论方面档案管理存在入门简单, 但是精通难的特点, 所以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具有极大地伸缩性, 能够接受简单的问题, 也要克服工作中的难点;二是在工作标准上, 档案管理一般存在要求简单, 但是量化困难的问题, 所以一部分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 要求管理人员要做到刻苦专研, 不能像其他工作一样。所以, 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进行不断的学习, 全面掌握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三是档案管理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业务量较大, 需要处理的信息源最为活跃, 所以这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按照已经形成的特定管理机制按部就班的进行档案管理, 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其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 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 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所创造的更高要求。这就造成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上的矛盾, 前一个要求要让管理人员保持现有的模式, 而后一个要求又要管理人员要随着社会变化进行创新和发展。这一环境下档案工作人员很难真正做好管理工作, 很容易在管理机构改革过程中被淘汰, 成为机构精简的牺牲品。所以, 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 增强工作责任感和自身专业技能, 打破传统观念的舒服, 不断进行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 探索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 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创造更多有效的方法, 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档案管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真正发挥档案管理工作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为了创新管理方式必然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大方向。所以充分认识档案工作面临的历史挑战和发展机遇, 增强档案发展的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 以高质量和高水准的工作成绩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 将成为档案事业发展最具紧迫性和现实意义的一项中心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大力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档案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档案种类繁多。现代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多彩, 使社会中形成的档案种类更加繁多。档案载体除纸张外, 现出了新的载体材料, 如磁盘、光盘、磁带、胶片、玻璃膜片、金属蜡版以及各种照片等;档案生存状态多媒体化。古代档案都是实物档案, 纸张的出现使得档案的状态变得单一。现代档案的生存状态则变得多媒体化, 声音、文字、影像和图形等多种形态共同存在;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档案管理智能化的过程。档案工作的这些新特点, 对于只熟悉传统手工作业和简单服务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说, 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他们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道德要求。

档案工作是一项保密性很强的工作。任何涉密档案的失泄密, 都可能给国家或集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能严守机密, 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无论如何变革, 即使档案馆的工作方式、操作方法都变了, 但以信息服务为己任的工作原则是不可动摇的。在现代技术已经渗入档案工作各个领域的今天, 能否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为用户提供全、新、快、准的信息服务成为衡量档案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热情的帮助, 会赢得用户的尊敬和信赖, 从而更加关心和支持档案的工作。

3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

档案数字化管理已成为档案工作的最终发展目标。首先, 能熟练使用常用电脑办公软件。档案人员必须懂得计算机及网络知识, 才能开展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 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例如word、excel等常用的办公软件、收发电子邮件等基本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是档案人员必须掌握的本领。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 必然要融入高科技的网络之中, 档案人员要树立信息观念, 特别是要学习掌握计算机的互联网技术, 以使自己有能力对高技术条件下生产的信息进行搜集、提炼、加工和整理。其次, 具有独立运用档案管理软件的能力。目前, 许多单位都凭借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现代化管理和网络化服务工作。可见, 独立运用档案管理软件是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前提。这要求档案人员对档案管理软件各种功能要全面熟悉。此外, 还要求档案人员能够利用扫描仪、摄像机结合其它图像处理软件对一些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加工、压缩成jpg、tif、pdf等文件格式, 然后再上传至档案管理网络系统, 提供用户利用。档案管理人员还应有广博的科学知识。档案的分类整理, 是以档案的内容形式特征为依据的, 如果看不懂的内容就无法准确分类组卷。档案保管需要编写说明, 没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 是很难完成这些材料的编写任务的。另外, 档案管理人员总要书写一些东西给人使用, 如目录、著录、标引等, 因此对书法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信息化时代, 知识的更新换代是迅速的。档案管理人员应树立继续学习的观念, 锻炼继续学习的能力, 跟随技术进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 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与时俱进, 创造性的把传统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相结合, 更好地服务社会。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决定档案工作的质量。档案人员的素质要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档案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 档案管理人员更要勤奋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发挥档案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雪.档案工作的特点及档案人员职业素质要求初探[J].新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2]王丹.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上一篇:家校共育家长会讲话稿下一篇:机房消防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