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共10篇)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 篇一
提高不大。我县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强调粮经结构,种养结构比例的改变,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面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珍息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信息和技术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调整结构的需要。我县经过“八五”和“九五”期间的高稳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基础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目前仍有50%的农田属中低产田,这部分农田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特别是坡耕旱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更弱,基本上处于“雨养农业”的状况。另外,我县虽已形成县级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牵头,乡镇农科站和畜牧兽医站为载体,科技示范户为触点的农业服务体系,但在服务过程中仍于产中指导为主,对产前的市场预测和产后的流通指导较少,无法提供给农民超前市场信息,农户难于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顺畅。改革开放以来,我县虽着力建设了一批农村集贸市场,但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无信息服务网络,大部分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没有贮藏、冷冻、周转条件,交易完全处于自然成交,同时据调查我县70%左右的农产品无固定的交易场所,均为占道经营或市场外零星交易,已无法适应当前大市尝大流通的需要,致使农产品转化成商品率较低。由于市场体系建设不适应当前结构调整需要,对农民起不到引导的作用。
四是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据农业普查,全县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97.9%,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农业科技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0.16%,低于全省0.19%的平均水平,同时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中,大部分属于产中服务型人才,缺乏综合性、多学科方面的知识,难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农技服务机构设备简陋,服务手段落后,特别是乡镇农科部门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手段更为简陋和落后,难于适应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五是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亟须提高。近几年来,我县着力实施“无公害行动计划”,但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业主认识不到位,仍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重点,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由于人民群众消费观念尚未改变,优质优价难于体现,致使农产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
六是涉农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弱。我县虽扶持建设了一批粮油、茶叶、木材、果品、畜产品、药材等涉农龙头企业,但这些企业多数体制不活,经营管理不善,部分面临破产倒闭,无法有效拉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一些新兴的涉农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金短缺,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市场开拓能力较弱,还无法有效拉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七是农业投融资体制不畅,结构调整的资金不足。农业结构调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和开拓农产品市场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一些种养大户资金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
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低。由于我县耕地相对短缺和劳动力严重过剩,使得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成为阻碍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问题。
三、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措施
(一)进一步认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内涵
我们认为,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进行客观的分析,获得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第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涉及到区域布局、农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涉及到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第二,目前整个国民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居民的就业、收入和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农产品尤其是食品的需求增长缓慢,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乡镇企业进行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安全生产,提高发展水平,需要一个过程。第三,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与前几次调整相比有很大不同。一是农产品供需形势不同。前几次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供求总体上偏紧的背景下进行的,整个农产品市场是卖方市常这次调整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二是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主要是解决温饱,而现在人们对农产品消费提出了优质化和多样化要求;三是调整的主体不同。过去结构调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采取层层下达指标和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而现在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四是调整的内容不同。过去主要是通过面积增减和规定粮经比例,局限在种植业内部进行平面调整,而现在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是一种立体式的调整。因此,这次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复合型的,要求比过去更高。
(二)今后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工作重点
工作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侨乡、品牌优势,走“农业稳县”之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发展农村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调优、调特、调名、调强为突破口,以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思路、市场化的思维、科技化的手段、城镇化的战略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巩固粮、油两大基础产业,提升烟、林(果)两大支柱产业,拓宽畜牧、茶叶两大骨干产业,培植药材、香料、野菜等新兴后续产业。扶优扶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突破加工业,打造品牌,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投入,努力把腾冲建成绿色农业经济强县,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工作原则: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在全县树立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观念,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工业、旅游业、实施城镇化战略等结合起来。二是坚持市场引导,结构调整要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不能盲目调整,造成新的积压和卖难。三是坚持因地制宜,把市场需要和本地的优势结合起来,注重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四是坚持品质第一,从种子开始一直到加工、销售,层层严格把关,确保我县生产出优质农业产品。五是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自主权,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尊重并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在培植新兴产业上,坚持走示范带动的路子。
工作要点:扎实抓好“124688”工程。
实现一个目标。围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这一目标,实现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5%以上,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50元。
依托两个资源优势。一是依托国内外市场和国内外资源;二是依托腾冲丰富的资源及区位优势。
抓住四个机遇。一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二是抓住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盛民族文化大省和打通南亚和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机遇;三是抓住中国入世后农产品具有激烈的竞争优势;四是抓住市委提出的两极带动的机遇。
重点抓好六个新突破。一是在农业生产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即加快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有新的突破;即:对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扶持上有新的突破;以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上有新的突破;在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上有新的突破,在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申报认证管理上有新的突破,在建立无公害农产品专柜上有新的突破;在发展订单农业上有新的突破。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有新的突破,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监督管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体现优质优价;抓好烤烟生产,加快发展茶叶、畜牧、经济林果和渔业,扩大农民增收领域;调整农业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把优势产品做强做大,调整农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四是市场体系建设要有新的突破,在第三期城市建设中,要规划建成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化农产品专业市场,同时,完善、规范固东、芒棒、中和等农产品批发市常五是劳动力就业有新突破。要加大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推动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变,向城镇转移,拓展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六是在全面实施科技兴农上有新的突破,即进一步开发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坚持测土配方施肥,完善和提高我县的旱作节水农业,现代农业立体栽培,现代设施农业的空间,在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运用上开创新的局面。
建设八个优质农产品基地。一是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即在不同的海拔区建设热区优质软米、特色饵丝专用米、糯稻与优质粳稻、优质大麦、荞麦、优质高产专用型饲料包谷等基地;二是优质油料基地,即在巩固和提升油菜产业的同时,开发我县特有的木本油料(红白花油茶等);三是建设无公害、有机生态茶园两个,即清凉山、高黎贡山生态茶园;四是优质烟叶基地;五是优质畜禽生产基地,在稳步发展生猪的同时,重点发展肉牛、奶水牛、黄山羊、肉鹅、山桂花密等优质特色畜产品,上市交易肉牛1万头;六是优质中药材、香料基地,大力培植以草果为主的香料作物6万亩,新植以茯苓、重楼、厚朴、山楂、柯子为主的中药材;七是优质林(果)基地10万亩;八是特色农产品基地,2005年种植木薯2000亩,山葵300亩;同时巩固和培植蔬菜(开发高黎贡山野菜)、干(水)果、花卉、甘蔗和水产业。
建立和完善八大体系。即良种推广、农产品安全监测检验、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农业科研教育、农业机械化服务,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保障、农作物病虫害及畜禽疫病防治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等八大体系。
(三)、当前农业结构调整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结构调整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关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在农产品市场和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滞后,信贷等支持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要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各地干部克服困难,有所作为;要通过细致的工作,把政府的决策变成农民的自觉行为;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
2、结构调整与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关系。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在稳定粮食总产、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改革耕作制度,开拓农业发展的新空间。要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被破坏,严格控制基本农田农转非,做到稳定粮食政策和基本农田面积,确保人均占有粮食400kg。目前在粮食面积调减较多的情况下、更要重视粮食问题。为此,要在加强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加工转化和专用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使之尽快形成自己的农业优势。
3、结构调整与参与市场竞争的关系。要认真研究农业的比较优势,对于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要通过改良品质、提高质量和深度加工等措施,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要大力发展,增加总量,拓宽市常要抓紧清理和整顿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的产品。
4、结构调整与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关系。建立科学准确、反应灵敏和运转高效的农业信息体系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当前,一要加大农业
0万元。
5、大麦、果脯、酒类、荞麦等加工,我县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开发潜力大,县政府应预算30万的贴息引导企业发展基金,农业局负责无公害原料基地建设,引导企业申报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认证,按公司+基地+农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变政府办企业转向引导企业创办龙头带动千家万户,建农业产业化的路子。
6、畜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省委、省政府提出5—10年内把畜牧业建成一个大产业。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实现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并由生产优势向加工优势,创汇优势、网络优势转变,为我县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建议:五年内建成年出栏5—10万头优质肉牛基地县,实行舍饲管养,大田种草10万亩,实现产值2—3亿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400—600元,以满足保山保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的需要,年产4.5万吨的规模,具体措施是:①建饲养能繁母牛20头以上的专业养殖大户2000户,每户补助贴息2000元,计400万元。②建养牛示范村40个,每村养牛户达100户,每户饲养能繁母牛3头以上,每村建一个冻改点,每村扶持4.5万元,计180万元。合计580万元,县财政分两年补助200万,县农业局分2—3年向国家、省争取项目资金解决380万元。
7、建议农业信贷由支持农业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流通等多样化的市场主体转变,向支持无公害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通过信贷杠杆作用引守龙头企业走专业化、深加工、大流通、外向型的发展路子。优先支持农企业在季节收购、技术改造、市场营销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需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有偿无偿资金,扶贫开发项目中的财政资金和工业发展资金等重点投入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坚持突破隶属关系,所有制界限。行政区域界限,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原则。
8、建议县财政每年应安排5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资金,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调整补贴重点,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按照适当集中,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扶成长项目的原则,主要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用于以良种为主的重大科技推广和新技术开发;用于优质和专用原料基地建设;用于受冲击较大的敏感性农产品、专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于市场信息等体系建设。县级各部门要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农业。各乡镇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本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稳县战略。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 篇二
实践证明, 财政支出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用十分重要。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生态建设, 抗灾救灾, 扶贫开发以及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 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另外, 农业的发展在税收方面也需要政府的扶持。目前,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应有功能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在政策取向、政策组合、政策手段运用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政策作用和政策潜力也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一、财政支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支出政策, 主要方式是投资、补助、补贴等, 一类是税收政策, 主要方式是轻税、减免、退税等。在支出方面, 中央财政现有直接支持“三农”资金15大类, 包括基本建设投资 (国债资金) 、农业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农村中小教育支出、农村卫生支出、农村救济支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这一口径是目前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支出最大的口径, 基本涵盖了中央财政支持“三农”的各个方面。
在税收方面, 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一直实行轻税和税收优惠政策。自1958年全国人大颁布《农业税征收管理条例》以来, 农业税一直实行增产不增税,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前的1999年, 农业税的实际税率为2.5%,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后, 农民的整体负担大幅度下降, 2004年中央又出台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减免试点。与此同时, 国家财政对特定地区和特定群体实行社会减免政策, 对受灾地区和农民实行灾歉减免政策。在农产品加工增值税和出口退税上, 国家财政对农产品加工增值税实行进项抵扣政策, 对农产品及加工品出口实行优先退税政策。此外, 国家财政还通过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 减轻农民的额外负担;通过利用外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并且政府大力推进农村改革, 主要是支持农村深化改革, 促进理顺农村经济关系, 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财政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包括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补贴等。
二、中国现行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 稳定增长机制没有形成
近年来, 国家财政各项支农投入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但用于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没有增加, 反而有所下降。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前, 该比例在8%以上, 最高为10%以上;而2000年以后, 基本上是在8%以下, 2005年更是降低到7%左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近3年来出现了徘徊和下降。尽管, 这几年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 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 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 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少于15%;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等, 但实际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二) 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
集中体现在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 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技支出、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都存在使用上的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 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发展政策的多目标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农业发展既要考虑到实现食物供给、生产资料供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效应, 又要考虑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因此, 一段时间内或每年的农业发展政策必须同时确定多个目标, 即使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农民增收为主题, 但政策目标仍呈多元化。具体到每个农业职能部门, 当年的工作目标也是发散的。这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要针对每项政策目标设立、分配。第二, 体制转轨的不完全性。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都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 支农资金的科目分类、管理体制都是以部门块块为主。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 各部门对政策的具体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 政策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 各个部门在贯彻中央“三农”政策时都会在资金安排分配面面俱到。目前最突出的是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和农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 基本上是各自为政, 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三) 高效、规范的支农机制没有形成
尽管这些年,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 也在管理中引入了诸如公式法、因素法和专家评审制度, 但由于资金分属各个部门管理, 各部门对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不同, 加上运行环节多, 过程长, 管理成本高, 规范的管理监督机制难以有效形成, 导致资金到位率低。挤占挪用现象普遍, 违规违纪现象在各部门、各领域时有发生, 除此之外, 农业国有事业单位机构臃肿, 国家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各级农业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支出, “搞农业吃农业”的现象严重。使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资金大为减少。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规范。
三、完善中国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支农政策
(一) 逐步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财政支农的界定是以市场是否失灵为依据, 而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和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农业是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为此, 应根据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适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 适当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 遏制其占GDP、财政总支出、财政收入等比重的持续下滑, 保持投入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中“黄箱政策”保留支持空间 (8.5%) 和“绿箱政策”条款对农业进行保护和补贴。
(二)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
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推动农业产出的增长, 农业产出的持续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政府增加财政支农的力度。有关研究表明, 农业科技投入的边际回报率最高, 农村教育投资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回报率次之, 农牧户自身投资的边际回报率最低。因此, 在中国财政支农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根据WTO的规则和公共财政的要求, 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方针, 可考虑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力争由现在的11%提高到本世纪末的15%, 农业科技推广投入比重由目前的30%~40%提高至50%以上;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比重可提高到8%, 基本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缺口;适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压缩农业事业费支出, 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 调整财政支农方式, 灵活运用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
根据国际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取向, 改进补贴方式, 减少对中间环节的间接补贴, 增加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 提高财政政策效率;农业补贴同农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挂钩, 鼓励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注重对农业保险业务亏损的补贴, 强化农业保险防灾补损职能, 支持农业保险业务的全面展开。注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和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除价格补贴保护外, 利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多种手段,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农业税收杠杆的利用, 通过启动免征农业税政策和其它税收优惠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利用财政投资融资手段优化农业信贷体系, 促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摘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们要准确把握农业发展新趋势, 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财政支出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用十分重要, 针对中国现行财政支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财政支农工作提出了逐步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调整财政支农方式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财政支农,财政补贴,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于国安.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农业财政工作[J].财政研究, 2004 (5) :18-20.
[2]胡德仁, 刘亮.加入WTO后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目标定位及政策选择[J].财政与税务, 2002 (7) :8-10.
[3]朱海洋.“入世”后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取向的思考[J].财政与税务, 2002 (9) :69-74.
[4]刘斌, 张兆钢, 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 篇三
【关键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目前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合作组织有待成熟和完善,多种经营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有关的合作组织帮助解决,我市的农业合作组织数量少,发展规模偏小,内部结构不够合理,管理机制尚不完善,聚合效应差,联结 企业与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受到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服务水平还不高,相关功能还没有发挥作用。加之我市地处内陆,经济欠发达,资金、技术、人才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占据比例较低,农村二、三产业还很落后。
(二)区域布局不合理,地方特色不明显
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狭小的区域内进行,产业间,品种间存在明显的类同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识不到位,对一些传统的产量低、品质差、市场无销路的农产品舍不得,放不下;而对一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不考虑自身条件和市场因素盲目引进,不仅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反而造成不良影响。这里既有市场信息不灵、供求关系不稳定导致价格和决策失误的原因,也有行政干预过多和“形象工程”、“样板工程”的引导偏差。
(三)品种、品质结构不优化,缺乏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市农产品的优质品率较低,面临的问题是品种不优,品质不高,大路货多,畅销产品少,原料型初级产品多,深加工、精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少,农产品科技含量及标准化程度低等。而现阶段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的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等方面还是薄弱环节,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使得农产品深加工不够,规模化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农业关联产业一体化经营机制没有形成
目前,我市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的相互脱离,使农业的产中环节仍处于仅仅为产后环节生产原材料的地位。不仅无法分得产后加工、销售环节产生的部分利润,反而是大量利润流向产后加工、销售环节,加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独自为政”,农业关联产业相互之间缺少信誉度,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经济共同体,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向产业化生产的方向发展。
二、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
(一)发展质量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
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低质产品积压、优质产品畅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使农业发展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农产品生产经营都必须同时具备相当强的资源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农产品质量不高,己成为影响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我市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目标。应立足于资源优势条件,依托加工企业,对优质专用小麦、加工型高淀粉玉米、加工型脱毒马铃薯等大宗农产品,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品种的引进改良和示范推广,实行标准化管理,无公害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监测,严格按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产地和产品认定,创品牌、出精品、系列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二)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品结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消费结构由谷物类食品为主导向动物性食品和果菜类食品转变,转向更有利于健康、安全和享受的高档次、高营养、保健的食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与消费结构的转换和市场变化趋势相适应,大力发展林果、蔬菜产业及其后延关联产业的生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结构体系。从种植业内部来看,在提高单产和品质,稳定粮食总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质瓜果蔬菜和优质饲草产业。
(三)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增强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
只有依托 “ 龙头”企业的带动,农业产业化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确定农产品的加工与营销,带动优势农业、订单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建立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发展一批农产品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政府科技部门要给予龙头企业农业科技指导,增强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要积极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开拓市场,通过多种措施和手段增加销售渠道。要优化龙头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对龙头企业的财政、金融扶持方式。同时,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运销、保鲜等中小企业和中介组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产业链间的运作机制,形成以市场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一体化,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经济共同体。
(四)合理配置资源
结合客观实际,用足用活国家政策,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 加速土地经营权平稳流转,进一步科学配置生产要素和土地资源, 克服农业生产“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原始模式,建立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 实现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新的跨越。
三、结束语
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认识就应该提升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高度,提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 使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中得到共识和重视,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新农村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燕,李海涛,郝跃颖.衡水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分析探讨[J].地下水,2009,(01).
作者简介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 篇四
近年来,怀化市会同县紧紧抓住国家“中部崛起”和湘西地区开发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好“引导、服务”文章,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高效农产品,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了蚕桑、脐橙、优质稻、油菜、辣椒、茶叶等优势农产品,逐步形成了“一乡一品”或“几乡一品”的农业生产格局。目前,该县已形成以县园艺示范场为中心,辐射周边连山、岩头、林城镇、广坪、地灵、坪村、堡子等七个乡镇为重点的5万亩脐橙基地,以连山、岩头、宝田、沙溪、团河、若水、地灵等乡镇为重点的5000亩蚕桑基地,以坪村、堡子、连山、广坪、若水、团河等乡镇为重点的10万亩优质稻开发,全部由县贤胜油业公司订单收购的8万亩双低杂交油菜开发。现代农业产业增多,种植面积增广。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22万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2.8%,建立标准化订单生产基地4.6万亩;种植玉米面积16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18万亩;种植猕猴桃面积5.2万亩;计划种植烟叶7.2万亩,实现烟叶产量20万担;莓茶实行标准化生产,已建莓茶基地近10000亩;油茶种植面积25.45万亩,年均产油约2000吨;种植柑橘16.5万亩。全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3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21万吨左右。
科技引领示范做强,科技推广做实。该县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病虫专业化防治技术,加强粮食和经济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开办技术培训,重点针对水稻、马铃薯、柑橘、莓茶、蔬菜等产业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调优农机装备结构,大力推广水稻插秧、农作物收割、大小型耕整机等新机具。已落实万亩以上的优质稻示范片2个、千亩以上的示范片10个,主要示范“玉针香”、“Y两优2号”等优质稻品种;在各乡镇指导农民累计进行配方施肥71万亩,病虫防治25万亩;办好芙蓉镇优质水果无病毒苗圃、石堤镇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等科技示范园;建设好专业合作社,完善优质稻、柑橘、茶叶等生产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农业科技入户率达92%以上。
农业资源环境变优,农业基础增强。该县先后组织技术人员300多人次下乡,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推广农业综合集成、节本增效技术;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严厉打击破坏农业资源环境、生产经营不合格农产品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30个乡镇农技站体系改革与建设指导,探索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今年轻便、适应山区作业的旋耕机、微耕机、起垄机深受农民朋友欢迎,该县农机补贴资金480万元,全部直补到农民,已销售农机1300多台,优化了怀化农业生产环境。
一、怀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1、马铃薯产业和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市按照“突出发展马铃薯产业和蔬菜产业,稳步发展油菜、茶叶、生姜、苦荞、折耳根等特色农产品”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实效。2008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151.51
万亩,比2006年增加了58.41万亩,增长62.74%,马铃薯产量达到166.7万吨,比2006年增加71.8万吨;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93万亩,占计划28万亩的110.46%,比上年增加7.43万亩,蔬菜总产达到45.41万吨,比上年增产6.13万吨,增长15.16%。同时,还在六枝的郎岱、平寨,盘县的西冲、红果、城关,水城的蟠龙、阿戛、发耳、,钟山的大河等乡镇新建商品蔬菜基地3万亩。
2、传统经济作物及特色经济作物得到稳步发展
2008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2.69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62万亩,水果种植面积发展到4.2万亩,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其他特色经济作物不断得到发展,芭蕉芋种植达到12.13万亩,荞麦达到5.36万亩,大蒜达到0.92万亩,白芸豆达到8.26万亩,杜仲、板兰根、半夏、喜树等中草药材的种植面积发展到11.71万亩。
3、主要作物的良种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由于我市积极实施粮食增产工程、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油菜产业化工程等项目的带动,有力地促进了“双杂”良种、脱毒马铃薯、杂交油菜等作物良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普及率大幅度提高,作物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到2008年,全市推广杂交水稻28.19万亩,普及率达到83.83%推广杂交玉米95.69万亩,普及率达到87.89%;推广脱毒马铃薯102.24万亩,普及率达到67.48%,推广杂交油菜8.46万亩,普及率达到66.66%。
4、规模化养殖成为畜牧业强劲增长点
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六枝特区优质肉猪基地,盘县优质肉牛、优质肉羊和优质肉猪基地,水城县优质肉牛基地和优质家禽基地,钟山区优质家禽和优质肉猪基地等一批省级畜牧业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畜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区域畜牧业的发展和畜牧业结构调整,对全市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到2008年,全市有年出栏生猪2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958个,出栏生猪占全市生猪出栏量的16%;年出栏牛10头以上的养殖场491个,年出栏羊30只以上的养殖场804个,出栏羊占全市出栏羊的38.5%;年出栏500羽以上的规模养鸡场272个,出栏肉鸡占全市出栏量的43.3%。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15.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畜牧业增加值7.6亿元,占农业总增加值的31%。2008年共出栏肥猪88.54万头,生猪存栏106.2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1.69万头;出栏牛5.6万头,存栏牛35.67万头;出栏羊9.08万只,存栏羊15.69万只;出栏家禽475.86万羽,存栏家禽464.59万羽。规模化养殖成为全市畜牧业发展的强劲增长点。
5、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长足发展
2008年,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246个,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9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7个。已有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一家企业获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优秀企业称号,6家协会被确定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试点,一家协会被确定为农业部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资产总额达到4.87亿元,固定资产为2.37亿元,建立原料基地33.3万亩,饲养大牲畜10万余头,饲养禽类250万羽,带动农户25.2万户。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资产总额4.6
亿元,固定资产2.24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资产总额2661万元,固定资产1274万元。2008年,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利润4015万元,上缴利税1775万元,带动农户15.8万户。全市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3家,1000万元以上的8家,500万元以上的15家,500万元以下的24家。
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资源或农产品为依托,通过选定主导产品,挖掘传统工艺、传统配方,先后加工生产了近百种农产品,其中:“西山牌杂交玉米”、“岩脚面”、“郎岱酱”、“红心猕猴桃”等30多个农产品在市首届农产品展销会上获得六盘水市地方品牌农产品称号,其中“雾峰牌苦荞糊”、“滴水滩牌优质米”、“信友牌核桃乳”、“水城春牌茶叶”等农产品在国内、省内举办的大型博览会上、展销会上荣获金奖、名特优农产品奖,已打造成为省内外知名品牌农产品;有15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分别通过了QS、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这些品牌农产品极为有力的奠定了我市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6、结构调整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我市涌现出一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典型,如六枝落别、陇脚的优质水稻,岩脚的冬瓜,大用镇毛坡村的大蒜,盘江镇的折耳根,郎岱、英武的西瓜,大山、郎岱、大河、发耳等乡镇及百车河片区的蔬菜,保田镇马鞍山的黄花梨,四格乡坡上村的马铃薯,猴场乡、鸡场乡的猕猴桃,南开乡的辣椒,大用镇的胡萝卜,盘县盘南片区的芭蕉芋,南开的白芸豆,板桥的中药材等一批结构调整的典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亮点。为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起到了强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
7、农产品行业协会有了一定的发展
全市有各种组织、协会共207家,所有的协会均是企业主导型的行业协会,企业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政府则起宏观管理和辅助推动作用,这一批协会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盘县的折耳根协会、四格乡的马铃薯协会等。
二、存在问题
1、有的县区对发展“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认识还局限于粮食生产和传统意义上的面积和规模的简单扩大,还有认识不到位的现象。
2、商品流通渠道不畅,产业化经营程度低。一是市场体系不健全,没有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外部市场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仅靠部分个体户小打小闹,形不成大气候,内部市场容量又有限,农产品商品率极低。二是加工企业不发达,农产品加工率低。市内的加工企业如六枝、盘县、水城的茶叶公司、“天使”土豆片厂、“山明”姜茶等加工企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生产规模小,加工能力弱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少,带动力还不强。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生产很难做到适销对路。农村经纪人队伍等中介组织发展缓慢,销售渠道不畅,产销脱节。
3、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技术服务滞后。农业龙头企业少,规模小。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程度低,其示范带动作用不够强。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影响了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
营的积极性。农技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事农技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太少,个别县区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仅占20%,农技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技术指导服务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进程。
4、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特别是县、乡两级财政紧张,在进行结构调整方面的投入不足,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结构调整项目无法启动实施,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工企业、信息服务网络等建设发展滞后,导致结构调整步伐相对缓慢。
5、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我市农业生产区内的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重要基础设施,还远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6、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资金投入,发展困难。农业生产除业主和政府投入外,吸纳社会资金少,投资渠道单一。农业生产贷款难,限制了农业的投资规模,制约了结构调整。加之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利润薄,积累少,资金周转慢,投资回报期长等原因,致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缺口进一步拉大。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政策和措施。一是进一步调整和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发挥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作用。二是进一步研究改革农业扶持专项资金、退耕还林资金的使用和拨付办法,切实改进扶持农业项目和龙头企业的方式,在扶持对象上,重点扶持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项目、龙头企业,把它们做大做强,发挥其幅射带动作用。农业扶持资金应主要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大效能地发挥农业扶持发展资金的作用。对龙头企业要实行动态管理,认真统计考核,做到能进能出。三是加大对农业工作、农业招商引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的评选、表彰、奖励力度。
2、抓住重点,突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结合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特征,紧紧抓住马铃薯和蔬菜两个主导产业,整合资金、技术进行大力扶持,促使两大产业的生产、加工与销售链条顺利延伸。同时,兼顾提升油菜、茶叶、荞麦、大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档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把一、三产业特别是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坚持走高效生态农业的路子,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走优势开发、规模发展之路,使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努力探索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在生产、技术、销售、信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新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要引进加工型和出口创汇型农业龙头企业。
4、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先在马铃薯、蔬菜、茶叶、苦荞等特色产业上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逐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工作。对产业链条进行综合考虑,加大对种—加—销的协调和服务,对已有的产品和品牌进行资源整合,提升重点产业和部分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水平。
5、做好农业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以及资金筹集工作。首先要解决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农技队伍不稳的问题,其次是提高农技人员的科技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第三,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小额贷款和更多的信贷支持,采取设立农业风险基金、农业扶持资金等方式,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风险性投资提供保障。
6、加大对农产品行业协会扶持和建设力度。一是推进政府职能改革,将属于社会管理层面的行业管理职能较交行业协会。二是改革双层管理体制,取消业务主管单位。三是政府要减少对行业协会的直接介入。四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协会规章制度。
7、把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目标。重视竞争力和整体效益的提高。重视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构建“公司十销地批发市场十中介组织十产地批发市场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8、发展龙头企业、创建专业市场、发展中介组织带动农户产业化的发展。一些重点建设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上的扶持。充分发挥各种商会在行业协会中的桥梁作用。选拔和培训农村经纪人。
9、结合重点产业,努力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方式,使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零散土地合理流转起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鼓励部分能人、种植、养殖大户率先行动。使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回到土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就业升值。
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 篇五
关于对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 查 报 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为了全面细致、优质高效地审议好县政府关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报告。4月23日,由县人大常委会冯满副主任带队,县人大财经工委组织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先后深入茶棚乡小黄金山村、西干渠节水改造工程现场和宏都养殖场,采取听汇报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县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可概括为三大板块。一是由人劳部门承担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工伤、生育等五大社会性基本保险办理工作;二是由民政部门承担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医疗救助、等工作;三是由卫生部门承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通过调研可以看出,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已初步显现,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日趋完善,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目前,我县以人劳局为主体,依托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处、医保中心、就业服务局三个经办单位,强力推行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一是养老保险使城乡居民老有所养。2009年全县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单位达到299家,参保职工30897人,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的101%;养老保险金足额发放率、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适时增加了2009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人均月增123元;企业离休和建国前老工人人均每月增津贴补贴490元;启动了一次性结算农民合同制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恢复接续工作,共办理1600人;申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获得国务院批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已开始启动。二是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病有所医。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经过多年的运行和实践,总体效果良好,2009年参保单位达到452家,参保人员40446人,结算医疗待遇4250人次,统筹支出1727.3万元。同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额也由3.5万提高到4万元,大病支付限额最高达15万元,大大提高了保障水平。为解决我县城镇职工以外的非从业人员、儿童、学生、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我县于2008年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对城镇人口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切实减轻了医保病人的医疗费用负担。三是工伤保险使受伤职工伤有所补。我县于2005年实施工伤保险后,职工因工作关系受伤、患职业病治疗或死亡的,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县工伤保险参保职工22694人,其中农民工参保12186人,事业单位参保3169人,共征收工伤保险基金503.4万元,支付413万元,并实现了市级统筹。四是失业保险使失业职工困有所助。2004年实施失业保险以来,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参保职工达22293人,完成失业保险扩面1179人;为全县12家困难企业职工发放社保补贴871.15万元,预计年底将累计发放1300万元;办理高校应届毕业生失业补助608人,发放失业补助金110.64万元,居全市之首;享受失业保险待遇2048人,失业保险金累计支出1109.87万元。五是生育保险使女职工生有所保。我县生育保险工作已于今年11月全面启动。生育保险的实施对维护我县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城乡低保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已逐步形成了政府监督、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了申报、审核、审批制度,城乡低保工作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运行。一是严格审批程序,推行城乡低保阳光操作。在办理城镇低保过程中,坚持县乡村三级把关,并设立公示栏和监督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在审批过程中,坚持四不审批,即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不审批,不符合程序的不审批,相关证明材料和手续不全的不审批,群众有异议不经调查核实的不审批。二是坚持动态管理,保障低保对象切实受益。为切实改善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我县适时调整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从2009年1月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190元上调至270元,月人均补差达到155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800元上调至1200元,月人均补差达到60元。同时,县民政部门及时掌握低保户家庭生活收入情况,对超出保障线标准的及时注销,对家庭收入降低的适时予以调整,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进退。三是积极筹措资金,惠及更多低保群体。在县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县民政部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争取上级民政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低保、救灾、救济、救助、残疾人保障、弱势群体生活扶助等方面,使全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目前,全县共有城镇低保对象3552户,6094人,保障率占城镇人口的6.19%,累计下拨资金1115.19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2126户,20133人,保障率占农村人口的4.74%,累计下拨资金1619.99万元。办理城镇大病医疗救助和慢性病医疗救助801人,累计发放救助金61.41万元。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逐年增加,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2009年是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的第四年,参合农民达到420373人,参合率93.03%,居全市四县首位,其中五保户、特困户等3853人全部由民政资助参加了合作医疗。由此可见,全县农民对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在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也在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参合农民补偿达到28.12万人次,补偿总费用3730.65万元,补偿额1万元以上的196人,8人达到了3万元的封顶线,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与此同时,县内医疗机构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县内住院比例达到了86.95%,不仅保障了参合农民的健康权益,也促进了医院业务收入的增加,实现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险参保意识不强,参统企业欠费严重。部分企业负责人往往只顾眼前实惠,而不注重企业员工的长远利益,虽本身具有缴费能力,却因不重视而拒绝缴纳。另外,不少从业人员对政策理解存在偏颇。认为企业不景气,如果中断交费致使累计交费不满15年,就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这种想法在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尤为突出,给社保扩面带来了很大难度。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县企业欠费总额已达6770万元,如不妥善解决,将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二)社会保险参统率低,严重影响基金安全运行。一是由于县财政支付能力弱,全县党政机关和全额事业单位人员未纳入养老保险范畴。二是由于卫生系统参统率较低,加之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欠费严重,导致差额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员统筹方案运行不顺畅。无力缴费单位的离退休费用只能动用基金积累解决,大大消弱了基金的积累规模,严重影响了基金的支撑能力。三是保险经办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导致同一工作人员兼任两种以上不兼容的岗位,容易导致工作出现偏差。四是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还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应收尽收。
(三)城乡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定难。全县各乡镇、街道民政工作力量薄弱,给入户调查带来许多困难,特别是个别乡镇的个别村存在人情保、关系保,死亡不上报,收入提高不上报等现象,导致低保对象核定面临诸多困难。同时,由于低保资金有限,而低保面已经扩大,低保对象增多,加之家庭收入情况无法准确统计等,难以真实反映贫困家庭的困难程度,致使低保对象心理不平衡。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发动不够彻底,导致农民在认识上还存有偏差;二是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诊疗设备陈旧、人员技术水平偏低、人员配置不合理等弊端,不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三是个别医疗机构过多追求经济利益,存在门诊转住院、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等问题,导致住院率和次均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损害了参合农民的利益,又增加了合作医疗基金的支出。
三、几点建议
社会保障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标志。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负责地抓紧抓好这项工作,以充分发挥其经济发展推进器、收入调节器和社会稳定减震器的作用。
(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扎扎实实做好工作,让每一名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都能按时足额领到生活费和养老保险金。人劳、民政、卫生部门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对有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和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变要我保为我要保。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教育,使他们切实负起责任,自觉承担做好本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工作的义务,按规定及时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建立稳定可靠的筹资机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资金问题的解决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关键,要努力实现应收尽收。一是在抓好企业和社会资金筹措的同时,政府通过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性支出的比例。二是劳动社保、民政、卫生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投入,确保社会保障资金不留缺口。三是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这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前提。当前扩面的重点是个体和私营企业,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把这些企业纳进来。四是强化基金征缴工作,扩大基金规模。凡有能力缴纳保险费的企业都要及时足额缴纳,对有能力缴纳而不缴的企业和欠费大户,由政府出面督促企业缴纳。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制,防止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
(三)慎重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改革,建立优质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社会保障改革任重道远,既要着眼于新机制的建立,又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积极稳妥地推进。一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要实现100%。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00%按时足额发放和100%社会化发放。二是抓住我县被确定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的有利契机,积极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并探索适合于进城农民工、失地农民、小城镇农转非人员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三是失业保险要全面启动。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重,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日益彰显。要按照积极主动、稳妥慎重、确保社会稳定的原则,切实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障制度的衔接和并轨工作。
(四)巩固、发展、规范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民政部门要采取超常规措施,通过抽调专人进村入户、进厂入户,对低保对象进行大规模的普查和排查,严格按实际收入准确核定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切实解决他们的低保问题,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对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每年复查变更保障对象和每人每户补助差额的工作机制,使低保对象有进有出。三是要实施全社会共同救助。建设、卫生、教育、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低保对象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税收、水电、煤气等方面的社会救助,共同解决低保户的实际困难。
6.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篇六
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的根本性变化,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由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了需求约束。在此形势下,农业进一步发展,须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改革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较快的调整,但是与变化更快的市场关系相比,却总是慢半拍。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变,我国农业发生了重大的阶段性转变,农产品出现供给过剩,农民收入增加受到“卖难”和价格下跌的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变得非常突出。
二、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特别是目前,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要求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在原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完全是政府的行为,是通过中央计划、层层下达任务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的诱导机制实现的,是农业生产者的行为和自下而上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经营能力十分有限,市场发育离成熟完善的程度还相差甚远,加之农业特殊的产业特性,致使广大农民很难顺利实现结构的调整。这表明,目前微观决策与宏观供求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障碍。因此,政府必须充分关注我国农民人数众多、经济容量狭小和抵御风险能力很弱这一特点,既要看到市场化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利益,也要认识到市场经济对个体小农的冲击。
因此,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的利益问题,并在政策安排上有充分的体现。特别提出以下几点:1.调整农业结构,首先要调整总量供求关系。2.保持农民利益,妥善处理财政负担与农民收入的关系。3.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结构是否能够得到优化调整,取决于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信号是否真实、准确,即在发展市场农业的过程中,价格信号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的核心因素,进而是引发结构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变化的基本动因。
三、进一步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1.扩大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增加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矛盾。通过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程度如何,归根结底是取决于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大力推广和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的水平,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优质率和产出率,使我国农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能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取得较好的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2.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逐步优化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国土荒漠化趋势加重,自然灾害频繁,都是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关系。而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和开垦草原。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在粮食充裕情况下的一时安排,而是长远的战略性措施。
3.调整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除了要从全国着眼农业总体结构外,还必须从各个地区着手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和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有着直接关系。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较为有利的地位,进而形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全国农村产业结构,并且促进和保持农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区域优势没有很好形成,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7.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篇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三大关键因素, 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长期以来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我省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经济效益低下, 农民收入增长较慢。所以,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我省农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1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总的来看,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 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农业的发展, 我省农业的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 如2008年农林牧渔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39亿元, 比上年增长92.3%, 和各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36.4%高出55.9个白分点, 这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得到优化, 也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的增长。但是, 从总体来看, 我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虽然说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 但这是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服务业都在迅速发展的基础上, 其中仍然存在种植业比重偏高, 林业、牧业、渔业比重偏低, 而服务业的比重更低, 这就使得虽然我们整体上农业发展很快, 但是农业产品的附加值过低, 实际上是一种增产不增收的表现, 最终导致农民增收缓慢。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投入不足
据我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龙头企业的调查, 在影响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诸多外部因素中, 首要的因素就是融资渠道不畅, 以及政府的资金扶持不够。由于县、乡财政困难, 投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资金不足, 技术水平低, 制约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卢氏县三特牧业公司, 通过参股筹资、高息贷款等方式, 投资580万元建成一个良种鸡孵化中心后, 由于缺乏自有流动资金, 难以正常运转, 虽然拥有“山特”绿壳蛋鸡品牌, 却无力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扶沟县虽有腾尔牧业、奥威特食品、乐涛面业、宝乐奶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但普遍缺乏新产品自主开发能力, 产品更新换代较慢。
2.2 龙头企业少、规模小, 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全省除双汇、莲花、三全、思念等企业外, 大部分企业规模还不够大, 产品质量档次还不够高, 与农业生产和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模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是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 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偏少, 带动能力弱。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先进省份山东省相比, 龙头企业总数, 山东是河南的近3倍;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超过500万元的龙头企业, 山东分别是河南的5.2倍、4.6倍;龙头企业的创汇, 山东是河南的11倍。其他指标如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等, 山东均比河南高出10%以上。
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市场意识淡薄
目前各地农村留守种地的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 他们文化素质不高, 市场意识淡薄, 致使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卢氏县农村40岁以下的青壮男女劳力80%以上都外出打工, 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幼, 对农技推广的热情和接受能力都大为下降;扶沟县江村镇李田村农资经营户陈得新介绍, 目前留在村里种田的劳动力, 不是年龄大, 就是文化低, 加上农民科技意识不强, 农业新技术推广困难。
2.4 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
从全省范围来看, 农业基础仍显薄弱, 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 部分优势产业规模不大, 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实、不稳定。目前调整农业结构通常只在面积增减上做文章, 一阵风, 一个模式。而不是因地制宜, 发挥比较优势, 在突出地方特色上下功夫, 没有走好特色路, 避免结构趋同性。在调整过程中, 还存在对当地的各种优势却乏整体的考虑, 不能够扬长避短, 从优去劣, 确定当地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以优势为立足点, 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现象。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3.1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搞好水利、土地整理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大以交通、供水、供电、通讯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一是抓好通村道路建设, 不断提高河南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3.2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植龙头企业
注重产业延伸, 抓好加工流通。要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区域经济的水平。目前我省要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 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 扩大规模、增强实力, 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 出台优惠政策, 扩大合作领域, 广泛寻求合作伙伴, 鼓励和吸引侨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 围绕特色产品、畜牧业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支柱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 力争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突破。
3.3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提高农民增收意识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是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 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结合我省实际, 力求实效, 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 有力地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首先要多元化筹措资金, 加大经费投入。按照WTO“绿箱政策”, 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集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鼓励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个人捐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 解决农民科技培训经费不足问题。对农民科技培训资金, 要确保及时足额到位, 并实行项目管理, 专款专用, 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要极积引导和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确立没有技术、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稳定就业的新观念, 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新理念, 确立自谋职业、竟争就业的新意识, 提高参加和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3.4 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发掘优势资源, 形成区域特色。一个地区应该有其自身的优势, 有其传统的生产项目, 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培植本地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要求:第一、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建设农产品产业带, 发展特色农业。第二、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 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 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第三、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筛选、繁育优良品种, 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 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第四、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 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 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第五、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 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第六、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1]唐萍, 刘健.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农业经济.2004. (03) .
[2]王晓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
8.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 篇八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战略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3.002
1基本情况
近年来,德惠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牢牢把握农业增效这条主线,时时扭住农村经济发展这个根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自然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农业经济结构实施了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了农业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1.1在总体结构上,呈现出有增有减的走势
增的方面,即玉米面积由2012年的214.41万亩增加到2015年的235万亩。减的方面,即水稻面积由2012年74.44万亩减少到2015年的68.9万亩;大豆面积由2012年的7.44万亩减少到2015年的0.4万亩;经济作物由2012年的33万亩减少到24万亩。
1.2在品种结构上,正在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玉米向专用化发展,基本全是专用玉米,用于做饲料和深加工原料;水稻向绿色、有机方面发展,全市绿色、有机水稻面积分别达到12.2万和2.25万亩,分别占水稻总面积的16%、3%;瓜菜向集约化发展,全市瓜菜大棚温室已发展到3万亩,其中温室发展到7800亩。
1.3在作物布局上,初步形成了六大产区
以米沙子、朱城子、同太、边岗、天台、惠发、夏家店、大青咀、大房身等乡(镇、街)为中心的专用玉米产区;以朝阳、岔路口、松花江、菜园子等乡(镇)为中心的绿色、有机水稻产区;以郭家、五台为中心的果品产区;以布海、夏家店、边岗为中心的瓜菜产区;以菜园子、大房身为中心的西红柿产区;以大青咀为中心的笤帚糜子产区。
2主要做法
作为粮食主产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采取园区带动、订单牵动、标准驱动、组织促动、科技推动的“五动”办法,切实推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调整。
2.1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促进现代科技长入农业,带动效益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市正规划建设农业示范园区190个。布海瓜菜、郭家葡萄、菜园子西红柿、同太露地菜等园区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夏家店生猪、同太肉牛、边岗肉鸡等园区的养殖数量日益增加,岔路口和朝阳稻米加工、惠发肉食和糠醛加工等园区的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等现代化手段在园区建设中广泛应用,夏家店鸿大牧业、边岗吉星实业、惠发佳龙实业、夏家店阔源牧业、惠发德翔牧业、万宝震憾绿色蔬菜基地等园区已成为引领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2.2发展订单农业
发展订单农业是现阶段解决农产品卖难,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本着“当红娘、不当婆娘”的原则,围绕产业找订单,围绕订单搞服务,组织协调各乡(镇、街)与各类农产品加工、经销企业签订各类订单100万亩,占该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0%,为农民走向市场架起了桥梁。
2.3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根本措施。以优势农产品蔬菜、葡萄、玉米、水稻的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制定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目标,强化了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和监测体系建设,成立了德惠市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管理中心。目前,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30万亩,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已达到3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1万亩。
2.4加快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加快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德惠市按照“多元化启动、多样化发展、多领域服务”的思路,积极鼓励和扶持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500个以上,家庭农场300个以上,经纪人8200多人,参与农户10万户以上。
2.5开展科技兴农活动
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能否得到顺利实施,关键取决于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为此,把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科技培训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集中办班、科普大集、电视讲座、巡回讲解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农民科技培训活动。每年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1200期以上,科普大集60场以上,电视讲座50讲以上,发放技术资料50余万份,科技培训农户受益率达到95%以上。同时,在全市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建设万亩高产示范田25个,辐射带动面积达300万亩以上,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 篇九
加快攀西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
本文主要介绍了攀西地区农业产业结构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针对攀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与特点,结合多年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及对策,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
作 者:何天祥 蔡光泽 郑传刚 陈新 作者单位:西昌农业高等专业学校刊 名:农业与技术英文刊名:AGRICULTURE & TECHNOLOGY年,卷(期):22(4)分类号:F30关键词:攀西地区 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
10.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篇十
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2010年直播酸枣2万亩,栽培葡萄4700亩,使林果业保有面积从目前的6.6万亩,增加到9万亩,引导农民逐年有计划地减少棉花的播种面积,使产值更高的林果业在农村产业结构中占有更加突出的位置。
2、大力优化农业结构
2010年我乡计划新增棉花滴灌面积3.5万亩,加上我乡现有滴灌面积3.4万亩,使全乡的高产棉田面积上升至7万亩,仅此一项,可使全乡皮棉增产362.5吨,新增产值543.75万元,预计人均可增收302元,二、坚持抓住棉花支柱产业不动摇。
1、大力发展棉花膜下滴灌,提高棉花
充分用好中央的惠农政策,多方筹集资金,积极争取和用好项目资金,2010年《自治区高标准棉田及商品种子田建设项目》3万亩在我乡实施,每亩可获得自治区补助资金200元,预计可争取资金600万元,其余部分,引导和帮助农民办理“棉花膜下滴灌贴息贷款”,确保发展滴灌所需的资金足额到位。
2、坚持“良种推广、科学种植、提高单产、节水增效、加工增值”的方针,在现有棉花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单产,主要是通过良种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和加大科技投入等手
段,按照以稳定高产、提高中产、改造低产为主线,大力推广优质杂交棉种植、膜下滴灌和果棉间作种植模式。通过杂交棉示范推广、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产棉花,努力提高亩单产效益。
三、林果业
1、大力发展“果棉间作”、“果粮间作”,增加林果业面积完成林果业的规模布局
从6.6万亩增加到9万亩,种植林果业2万亩,其中直播酸枣1.6万亩,葡萄0.42万亩(红提1680亩,白木纳格2520亩,共1267560株),新植红枣18000亩,新栽防护林700亩;
2、进一步加强林果业质量管理,提高适龄果园的产值和效益
落实精细化管理,大力推广“矮密早”丰产栽培模式,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以“防治有害生物、防范低温冻害、防御大风沙尘”为重点的林果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提高林果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提高林果业综合生产能力。挂果面积25000亩(红枣挂果面积1.3万亩,核桃挂果8122亩,其他树种挂果3000亩),果品产量1.1万吨(红枣4700吨,核桃710吨,香梨492吨,苹果61吨,杏1730吨,其他1250吨);
3、重视优良品种的推广
核桃嫁接面积2800亩,红枣嫁接4785亩,其中幼树嫁接3255亩(1627500株),大树改接1530亩(168300株)。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打通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12-09
镇2009年农业产业调整思路09-15
泰安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11-27
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报告09-04
农业产业园调查报告11-15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09-23
农业产业集群08-29
农业产业链10-11
现代农业产业规划06-29